抓科技促经济腾飞 依托教育为农村发展奠定基础

抓科技促经济腾飞 依托教育为农村发展奠定基础

一、抓科技 促进经济腾飞 靠教育 奠定兴乡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徐侠侠[1](2020)在《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对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新部署,特别是就围绕创新人才做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创新人才的时代价值与重要使命,无论是在外出考察期间还是在有关会议等重要场合,坚持创新理念,围绕人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创新发展之路,关键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当今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创新人才重要讲话,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创新人才发展体系,系统回答了创新人才为何重要、需要何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依靠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文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对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进行理论与实践剖析。全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阐释:从理论之本、理论之基、理论之根及理论之鉴四方面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回答了论述“来自哪里”的问题。一是梳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创新人才思想;二是凝练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三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精华;四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从实践基础、时代之需、现实诉求及发展历程四方面入手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回答了论述“因何产生”的问题。一是阐述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及创新成果;二是明确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需要创新人才的客观现实;三是审视我国创新人才建设面临国际争夺激烈、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以及创新人才流失严重的现实诉求;四是回顾习近平在延安插队时期、地方任职时期以及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实践探索及理论完善与工作部署的发展历程。从创新人才价值论、选用论、党管人才原则论、制度论以及环境保障论出发概括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主要回答了论述“有何内容”的问题。一是分析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重要,涵括了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以及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的内容;二是分析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为用,涵括了创新人才选拔观、培育观、使用观以及引进观的内容;三是分析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凝聚,涵括了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以及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的内容;四是分析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保障,涵括了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以及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的内容;五是分析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汇聚,涵括了营造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工作生态环境、成长成才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生态环境的内容。从归纳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回答论述是“运用何种思维方式并具有何种特征”的问题。一是凝练具有哲学意蕴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放思维以及民本思维;二是总结出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以及世界维度回答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有何贡献”的问题。一是体现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以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新境界的理论价值;二是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以及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的实践价值;三是体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以及注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创新动力的世界价值。

姚科敏[2](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胡艳丽[3](2012)在《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进入“十二五”以来,新疆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新阶段,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是新疆扶贫的现实要求。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拓展扶贫开发工作,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必将助推新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新疆扶贫工作面临的是发展相对滞后形成的普遍性及绝对性极端贫困,而现在面对的是以收入不平衡为特点的转型性贫困。2011年12月,国家确定了新的扶贫标准为2300元,新疆的扶贫标准与全国测定的平均值一致,也大幅度提高了标准。符合扶贫标准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达到329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31%。农村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山区成为新疆扶贫攻坚主战场。当前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以及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缓和贫困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与农村低收入人口之间巨大矛盾的根本路径之一。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载体,综合运用科技、推广、教育等多种手段,有望使新疆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的束缚,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本论文以新疆扶贫开发的现实、科技创新、市场化为基本背景,以有效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的和谐为价值取向,在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特性和农业技术创新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村教育作为研究重点,运用相关理论和多种分析手段,通过对新疆科技扶贫与典型扶贫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证分析,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在减少新疆农村贫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学术建议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由八个章节构成。第1章:首先提出问题,引出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扶贫的需要,然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内容等。第2章: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包括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及构成要素的研究。第3章:主要阐释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从农业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特点出发,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做了简要论述,并详细介绍了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第4章:主要分析新疆农村贫困的现状以及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新疆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就做了较为详实的研究分析,为深入探索新疆科技扶农、科技富农的发展道路提供依据。第5章:介绍建国以来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新疆科技兴新战略,并对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科技机构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第6章:回顾新疆科技扶贫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实证分析科技示范乡工程及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并对新疆农村科技扶贫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第7章:深入分析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疆农业科技创新在减贫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完善进行阐释,为政策研究提供有效的视角。第8章:提出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进而减少新疆农村贫困的有效途径。即加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和加强科技创新管理。总而言之,面对严峻的扶贫任务,本论文在新疆全面实施创新型战略的背景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视角探索了新时期扶贫开发中科技创新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构建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的有机体,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管理,增强新疆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实现农村的减贫脱贫,促进新疆更好地实现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并推进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及跨越式发展,最终达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李燕[4](2012)在《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1956年-1966年)》文中认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初步构想与规划。为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初步框架和理论基础。这一主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毛泽东思想本身的进一步研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提供了某些思想借鉴,能让我们清晰了解党的历史上有关发展问题的来龙去脉。同时,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对化解当今中国社会危机,指引中国走向科学发展之路具有一定启示。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为中国树立了“实现独立和富强”的伟大发展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尤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发展目标日渐清晰。凭借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经验教训的娴熟掌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借鉴吸收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初步探索。其一,在实现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又具体提出:改革与调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推动力,阶级斗争是又一动力等思想。全面系统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其二,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国的发展主要靠自己,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早已明确的发展方针。而独立自主必然意味着要依靠自身获得发展。既不能搞殖民主义,又没有好的历史基础,靠自己就必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必然意味着需要人民做出长久的牺牲和奉献。而要让民众具有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长久保持建设热情利积极性,必须时刻加强对人民群众士气的鼓舞。因此,“思想、政治是统帅”的方针自然会被毛泽东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政治思想是统帅”,三大发展方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毛泽东指引中国发展的基本方针。其三,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即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统筹兼顾、全面协凋,充分调动发挥亿万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跃进式、群众运动式和计划式发展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发展。其四,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上,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全面内容。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具体思路。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比较完整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方针和政策内容等。不仅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带来过重大影响;对当今中国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引导中国走向科学发展之路,也有借鉴和启示作用。总之,毛泽东的发展思想体现着本质的科学性和群众性,但也存在着失误性、理想性、经验性等问题。是一个本质科学性、群众性基础上的错综复杂体系。

李建中[5](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研究说明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宗树兴[6](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林坚[7](2010)在《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理论检视、历史考察和政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与教育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相互作用日益增强。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应结合起来。应统一管理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事业;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各司其职;高等教育与研究开发人员互动;加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

鲁保华[8](2009)在《邓小平教育科学发展思想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同志始终把教育看作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和特别关注,并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和创造性的伟大实践。他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教育为谁服务"、"如何发展教育事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确立了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明确了我国教育的性质,确定了教育的任务和责任。

孔庚[9](2006)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科教兴国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党和国家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关于科学和教育的论述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本文主要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科教兴国思想,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科教兴国思想,对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伟大作用;邓小平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地选择了走科教兴国战略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加快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步伐。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不同的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为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他们的科教兴国思想对当前和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杜扬[10](2005)在《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多极化日益突出、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全球化的挑战,必须建构和实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科教兴国战略,这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性课题,必将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中国也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巨大的利益,逐步走向更加繁荣的明天,拥有更加灿烂的前景。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集体在跨世纪的崭新历史时期,把握住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国际国内形势,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其中的科技和教育思想,在实事求是地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的基础上,为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一系列科学、系统、创新的思想理论观点和学说体系。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新世纪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和未来的宽广眼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发展历程、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阐述了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总结了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现实启示和伟大意义。研究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对于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和揭示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抓科技 促进经济腾飞 靠教育 奠定兴乡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科技 促进经济腾飞 靠教育 奠定兴乡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析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创新之处
    1.6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1.6.1 人才
        1.6.2 人才资本
        1.6.3 人力资本
        1.6.4 创新
        1.6.5 创新人才
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新人才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
        2.1.2 列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专家”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
        2.2.1 毛泽东“向科学进军,建设知识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人才思想
        2.2.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造就科学技术队伍”的创新人才理论
        2.2.3 江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创新人才思想
        2.2.4 胡锦涛“以人为本,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的精华汲取
        2.3.1 儒家“为政在人,尚贤使能”的人才思想
        2.3.2 墨家“尚贤为政,为贤是求”的人才思想
        2.3.3 法家“以功取人,量能授官”的人才思想
    2.4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的有益借鉴
        2.4.1 人力资本理论
        2.4.2 熊彼特创新理论
        2.4.3 颠覆性创新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3.1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实践基础
        3.1.1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3.1.2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3.1.3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助力我国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3.2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时代之需
        3.2.1 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竞争
        3.2.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新人才
        3.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靠创新人才
    3.3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现实诉求
        3.3.1 国际创新人才争夺激烈
        3.3.2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3.3.3 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3.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发展历程
        3.4.1 延安插队时期对创新人才的初步认识
        3.4.2 地方任职时期对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视与实践运用
        3.4.3 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理论的完善与工作部署
    3.5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
    4.1 创新人才何以重要——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
        4.1.1 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
        4.1.2 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
        4.1.3 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
    4.2 创新人才何以为用——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
        4.2.1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创新人才选拔观
        4.2.2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创新人才培育观
        4.2.3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创新人才使用观
        4.2.4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的创新人才引进观
    4.3 创新人才何以凝聚——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
        4.3.1 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
        4.3.2 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
        4.3.3 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
    4.4 创新人才何以保障——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
        4.4.1 遵循客观规律,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
        4.4.2 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
        4.4.3 开展科学评价,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
    4.5 创新人才何以汇聚——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
        4.5.1 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
        4.5.2 营造风清气正、保障权益的创新人才工作生态环境
        4.5.3 营造重视教育、协同创新的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环境
        4.5.4 营造后顾无忧、充满温度的创新人才生活生态环境
    4.6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
    5.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
        5.1.1 立意深远、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
        5.1.2 抓住本质、把握规律的辩证思维
        5.1.3 敢于突破、不断开拓的创新思维
        5.1.4 统筹兼顾、层次分明的系统思维
        5.1.5 思维开阔、视野宏大的开放思维
        5.1.6 不忘初心、爱民为民的民本思维
    5.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
        5.2.1 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
        5.2.2 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
        5.2.3 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
        5.2.4 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
        5.2.5 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
        5.2.6 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
    5.3 本章小结
6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6.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6.1.1 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
        6.1.2 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
        6.1.3 开辟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境界
    6.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6.2.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
        6.2.2 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
        6.2.3 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
    6.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世界价值
        6.3.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6.3.2 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
        6.3.3 注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创新动力
    6.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提出问题
        1.1.1 科学技术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1.1.2 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手段
        1.1.3 科技创新是实现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1.4 农业科技创新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需要
        1.1.5 现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局限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特点与可能创新点
    注释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扶贫开发理论
        2.1.2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扶贫开发问题研究
        2.2.2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2.3 本章小结
    注释
3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3.1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3.1.1 科技创新的相关概念
        3.1.2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特点
        3.1.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2 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3.2.1 经济增长理论
        3.2.2 熊彼特创新理论
        3.2.3 技术创新理论
        3.2.4 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
        3.2.5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3.2.6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3.3 本章小结
    注释
4 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与扶贫开发
    4.1 新疆农村贫困县的分布概况
        4.1.1 新疆贫困人口
        4.1.2 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指标
    4.2 新疆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4.2.1 生态性
        4.2.2 资源性
        4.2.3 区域性
        4.2.4 边境性
        4.2.5 民族性
        4.2.6 制度性
        4.2.7 文化性
        4.2.8 复杂性
    4.3 新疆农村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
        4.3.1 生态环境脆弱
        4.3.2 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4.3.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4.3.4 农业产业结构低度化
        4.3.5 经济依附性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4.4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考
        4.4.1 新疆扶贫开发的重要地位及其时代意义
        4.4.2 新疆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4.5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回顾
        4.5.1 1978-1993 年扶贫开发阶段
        4.5.2 1994-2000 年“八七”扶贫开发阶段
        4.5.3 2001-2010 年全面实施十年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4.6 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
        4.6.1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
        4.6.2 民生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4.6.3 边境扶贫试点探索模式
        4.6.4 科技教育扶贫模式
    4.7 本章小结
    1 赵国明
5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状况及分析
    5.1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阶段
        5.1.1 初创时期(1949 年~1954 年)
        5.1.2 成长时期(1955 年~1976 年)
        5.1.3 科技恢复及科技体制改革时期(1977 年~1990 年)
        5.1.4 实施“科技兴新”战略及发展时期(1991 至今)
    5.2 新疆科技兴新战略的实施
        5.2.1 科技兴农情况
        5.2.2 县市区科技副职和科技特派员活动
        5.2.3 科技兴新素质工程
        5.2.4 “星火”计划
        5.2.5 农业科技服务和信息化建设
        5.2.6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5.3 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
        5.3.1 科技资金投入
        5.3.2 科研条件
    5.4 新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基本情况
        5.4.1 科技机构
        5.4.2 科学技术活动情况
        5.4.3 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5.5 新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5.5.1 新疆 R&D 人员现状
        5.5.2 新疆 R&D 活动情况分析
    5.6 新疆科技进步的现状分析
        5.6.1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评价
        5.6.2 科技进步环境
        5.6.3 科技活动投入
        5.6.4 科技活动产出
        5.6.5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7 本章小结
6 新疆科技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6.1 科技扶贫工作回顾及主要成效
    6.2 农村科技示范工程
        6.2.1 “321”科技示范乡工程
        6.2.2 “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工程
        6.2.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6.3 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实证
        6.3.1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特点的龙头企业
        6.3.2 以产学研为重点的龙头企业
    6.4 本章小结
7 新疆扶贫开发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7.1 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7.1.1 主体单一,研究实力不强
        7.1.2 部门分离,创新能力不足
        7.1.3 投入不足,结构失衡
    7.2 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7.2.1 推广模式的单向性,推广脱离实际
        7.2.2 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薄弱
        7.2.3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需要改进
        7.2.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不稳定
        7.2.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7.3 农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7.3.1 新疆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7.3.2 农村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7.3.3 农业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7.3.4 高等农业教育的缺乏
    7.4 本章小结
8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减缓新疆农村贫困的对策建议
    8.1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8.1.1 加大农业财政科技投入和补贴力度
        8.1.2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
        8.1.3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8.2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8.2.1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8.2.2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
        8.2.3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8.3 振兴发展农业教育
        8.3.1 建立农业教育新体系
        8.3.2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8.3.3 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8.4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
        8.4.1 改变观念,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8.4.2 紧扣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8.4.3 突破障碍,实现科技经济为一体
        8.4.4 东联西出,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4)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1956年-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发展问题是当今中国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的热难点问题
        (二)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
        (三)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本身具有理论研究的需要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关于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来源及发展阶段研究
        (二) 关于毛泽东的发展思想内容研究
        (三) 有关中共领导人发展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
        (一) 史学研究法
        (二) 辩证分析法
        (三) 跨学科综合分析法
        (四) 注重比较研究法
    四、本文研究的创新设想与难点
    五、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一) 发展、发展观、发展思想
        (二) 1956年-1966年毛泽东的发展思想内涵
    六、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的基本思路及思想的主导方面
第一章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条件及历史过程
    一、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渊源及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发展理论是理论基石
        (二)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直接思想基础
        (三) 根据地建设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经验是理论依据
        (四) 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要思想来源
        (五) 世界发展理论与苏联发展实践经验是国际经验借鉴
    二、毛泽东的发展思想产生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逐步巩固是基本前提和条件
        (二) “一穷二白”的现实与民众对富强的渴求是深刻的社会契机
        (三) 两极格局及其大变动、大分化、大改组是重要的国际环境
    三、毛泽东的发展思想历史进程
        (一) 发展思想的初步提出(1949-1957)
        (二) 发展思想的初步实践与曲折反复(1957-1960)
        (三) 发展思想的深刻反思与全面调整(1961-1962)
        (四)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形成(1962-1966)
第二章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宗旨、目标及战略
    一、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是发展的宗旨与本质
        (一) 为人民服务
        (二) 最终满足人民需要
    二、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是发展的总目标
        (一) 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二)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化
        (三) 实现国家强大和人民共同富裕
        (四) 以人民公社为桥梁,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三、通过“两步走”战略,实现发展目标
        (一) “两步走”战略的提出及基本要求
        (二) “两步走”战略的变异及其回归
第三章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动力和方式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
        (一)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源动力
        (二) 改革与调整是直接动力
        (三) 人民群众是现实推动力
        (四) 科学技术是重要动力
        (五) 阶级斗争是核心动力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式
        (一) 跃进式发展方式
        (二) 群众运动式发展方式
        (三) 计划式发展方式
第四章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方法
    一、关于发展的基本方针
        (一)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三) 思想、政治是统帅
    二、关于发展的基本方法
        (一)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二)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第五章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思路
    一、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及思路
        (一)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
    二、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及思路
        (一) 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政治发展的具体思路
    三、关于科学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及思路
        (一) 科学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科学文化发展的具体思路
    四、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及思路
        (一) 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社会发展的具体思路
    五、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及思路
        (一) 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人的发展的具体思路
第六章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评析
    一、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本质及特点
        (一)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本质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二) 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特点
    二、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的多重复杂性
        (一) 科学与失误并存
        (二) 理想与现实并存
        (三) 创造性与某种程度的固守书本并存
        (四) 个体性与群体性思想并存
        (五) 发展思想的经验性
    三、毛泽东的发展思想作用及影响
        (一) 对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 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经验借鉴
        (四) 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与方法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一 业务经营概况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一 生产救灾运动
        二 增产节约运动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二 供应业务分析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二 商业技术革新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二 建厂情况概论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第一节 业务经营
        一 商业调整概论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二 由改造到领导
        三 由领导到挤压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二 商品"三清"运动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一 建立的背景
        二 性质和任务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四 代购代销员
        五 领导管理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一 "批"
        二 "树"
        三 "改"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服务农业生产
        二 服务农民生活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一 对私指导思想
        二 对私政策
        三 对私商的冲击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一 搞好"学、揭、批"
        二 做好企业整顿
        三 大树先进典型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一 以购促产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一 改革的背景
        二 改革的内容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一 业务经营概览
        二 棉花经营
        三 农资供应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一 股金风波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结语
    一 百年回眸
    二 展望未来
征引文献
后记

(6)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法
        1.5.2 比较法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理论检视、历史考察和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理论检视
    1.“教育是科技之母”
    2.科技和教育的联结
    3.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4.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
历史考察和国际借鉴
    1.国际上科技教育发展的情况
    2.我国促进研究、教学与开发的实践
政策建议

(8)邓小平教育科学发展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和谐教育体系必须坚持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经济腾飞的双翼
三、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四、确立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主体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五、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六、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9)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科教兴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1章 毛泽东的科教兴国思想
    1.1 毛泽东的科技兴国思想
        1.1.1 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1.2 科技发展战略
        1.1.3 发展科技队伍的重要性
    1.2 毛泽东的教育兴国思想
        1.2.1 制定科学的教育方针
        1.2.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3 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2章 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思想
    2.1 邓小平的科技兴国思想
        2.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2 科技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2.1.3 科技队伍的重要性
        2.1.4 科技体制必须改革
        2.1.5 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2.2 邓小平的教育兴国思想
        2.2.1 教育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2.2 教育事业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2.2.3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增加教育投入
        2.2.4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2.2.5 重视人才、重视知识分子
        2.2.6 加快教育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第3章 江泽民的科教兴国思想
    3.1 江泽民的科技兴国思想
        3.1.1 科技兴国的发展道路
        3.1.2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3.1.3 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3.1.4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1.5 科技人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
    3.2 江泽民的教育兴国思想
        3.2.1 实行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转变
        3.2.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3.2.3 增强民族创新力
        3.2.4 高等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
        3.2.5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际发展趋势
    1.3 国内研究概况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形成
    2.1 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发展历程
        2.1.1 初步形成时期
        2.1.2 发展成熟时期
        2.1.3 深化丰富时期
    2.2 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
        2.2.1 国际背景
        2.2.2 国内背景
    2.3 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关于科技与教育的思想
        2.3.2 毛泽东的科技观和教育观
        2.3.3 邓小平关于科技和教育的重要论断
3 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
    3.1 科技是兴国的强大动力
        3.1.1 加速科技发展,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
        3.1.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体制结构
        3.1.3 科技是发展和实践先进文化的基石
        3.1.4 科技是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3.2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3.2.1 优先发展教育
        3.2.2 优化教育结构
        3.2.3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3.2.4 加强党的领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3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兴旺发达的动力
        3.3.1 理论创新
        3.3.2 体制创新
        3.3.3 科技创新
    3.4 人才是科教兴国的关键
        3.4.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3.4.2 人才是富民强国的重要因素
        3.4.3 注重人才开发,加强人才培育
        3.4.4 重视人才选拔,突出人才管理
4 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伟大意义和现实启示
    4.1 理论意义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4.1.2 体现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1.3 展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纲领
    4.2 实践价值
        4.2.1 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2.2 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4.2.3 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3 现实启示
        4.3.1 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落实“五个统筹”
        4.3.2 深化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抓科技 促进经济腾飞 靠教育 奠定兴乡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D]. 徐侠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3]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 胡艳丽. 新疆大学, 2012(11)
  • [4]毛泽东的发展思想研究(1956年-1966年)[D]. 李燕. 武汉大学, 2012(05)
  • [5]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6]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
  • [7]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理论检视、历史考察和政策分析[J]. 林坚. 新视野, 2010(05)
  • [8]邓小平教育科学发展思想探析[J]. 鲁保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 [9]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科教兴国思想研究[D]. 孔庚. 河北大学, 2006(12)
  • [10]江泽民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研究[D]. 杜扬.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抓科技促经济腾飞 依托教育为农村发展奠定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