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永恒精神——福建省隆重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

红土地上的永恒精神——福建省隆重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

一、红土地上永恒的精神——福建省隆重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周维功[1](2021)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福建为例》文中提出红色资源有物质形式、精神形式和信息形式等三种表现形式,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鲜活教材。文章着重以福建红色资源为样本,分析红色资源的党史教育价值以及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功能优势,探析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

梁家妍[2](2020)在《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以福建红色文化为例》文中认为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倡导“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具有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福建,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主题鲜明,具有独特的思想教育资源优势和育人价值,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素材。本文从红色文化的概念入手,认为红色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为文化源头并将其进行创造性融合的一种新型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沉淀、创造、发展形成的,能够被人们继承和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以及行为形态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以物质样态和非物质样态而存在,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福建红色文化具有遗址遗存数量多、思想理论影响大、出版进步刊物数量多,戏剧创作繁荣、精神内涵丰富等鲜明特性。将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是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战略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纵深发展、培育富有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将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原则,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校职能与资源优势,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必须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必须拓宽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教学形式;必须完善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评价体系,真正发挥福建红色文化的育人魅力与育人价值,真正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目标,真正造就和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麻小洁[3](2019)在《龙岩:不忘政协初心 传承红色血脉》文中提出闽西,是一块叱咤风云、成就英雄的红色土地!闽西,是一块彪炳史册、光照千秋的革命圣地!翻开中国革命史,闽西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数次踏上红色革命圣地,多次强调要从中国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精神中汲取养分。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来闽西上杭县古田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时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代媛媛[4](2019)在《邮说军史颂军威——《邮票上的人民军队》书评》文中认为南昌城头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此后,井冈会师,星火燎原,武装割据,古田烛照,我党艰难地确立了一个崭新的建军雏形。长征路上,遵义会议谱写新篇,四渡赤水出奇兵,雪山草地何所惧?驰驱抗日战场,砺戈太行,秣马江淮,唱响大刀进行曲。东渡黄河,

王鑫[5](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说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陈杰[6](2019)在《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谣渊源于人类劳动的呼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歌谣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时至近代,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路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部分知识分子将目光转移至与民众联系密切的歌谣,发起歌谣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中,他们受俄国民粹派思想和十月革命影响,发动了深入基层进行民众启蒙的“到民间去”运动。加之左翼知识分子极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文艺大众化,合力助推了歌谣的政治化倾向。中国共产党后来倡导和创作的革命歌谣,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将传统歌谣政治化和革命化的产物。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重要苏维埃区域,该苏区位于中国南北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历史上经过数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开放、多元、包容的传统歌谣。鄂豫皖边区革命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关于歌谣宣传教育策略的引导下,当地党组织在早期革命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歌谣的宣传效力并在全区加以推广,形成了以革命知识分子为先导,文化宣传干部为主体,普通工农群众为补充的革命歌谣创作群体。革命歌谣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的产物,一方面借鉴传统歌谣的曲调、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填入大量表现革命性和现代性的新内容,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文化色彩的共产主义革命文艺形式。在革命歌谣创作群体与苏区民众的广泛互动下,鄂豫皖苏区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革命歌谣传播体系,即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和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这种传播体系呈现出上级组织与底层民众相结合,自觉与自发相结合,现代传播路径为主、传统传播形式为辅的特点。革命歌谣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改变以及表达不同革命情感的需要,在歌词、曲调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革命歌谣的演唱形式,增强了其表现力和传播力。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和广泛传播,旨在对苏区民众中的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形塑,通过革命化改编的歌词对苏区民众进行现代民主、自由、平等和共产主义思想启蒙。革命歌谣形塑和启蒙的本质是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动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在不同场景中动员效果如何要看民众的反应,即民众如何应对革命歌谣的动员。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苏区民众面临着“公”与“私”的权衡和博弈。在苏维埃政权的因势利导下,大批民众能够接受革命歌谣的集体主义观念而积极参加、拥护革命,然而也有部分民众基于个人家庭、情感等“私情”考虑而没有响应革命歌谣的宣传和动员。苏区政府为了应对民众的消极反应,及时采取教育、制度、组织、物质、法律等多种途径弥补革命歌谣动员的局限,最大限度保证苏区民众沿着革命动员的方向行进,反映出以革命歌谣为媒介的政治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歌谣,具有其独特性。一是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偏重实践性而缺乏理论阐释,偏重通俗性而缺乏专业水准,具有极强的地域传统文化烙印。二是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缺乏整体规划,但更加契合实际;创作群体层次普遍较低,但更接近民众心理;宣传具有地域性,但对地方民众记忆影响深远。实践性、通俗性、地域性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创作和运用过程中最显着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成为历史记忆,不同文化群体基于保存革命记忆、政治宣传以及学术研究等不同动机,在鄂豫皖边区范围内发起三次革命歌谣搜集和整理热潮,并通过文本形式对革命记忆加以定型,完成由交往记忆向文化记忆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由于政治导向、记忆局限以及新民歌创作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有意或无意重构革命歌谣的现象,以服务于强化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形塑的需要。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歌谣政治化产物的革命歌谣始终围绕着政党和国家发挥不同的政治功能。步入二十一世纪,革命歌谣对于当今的意识形态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战争年代中共运用革命歌谣进行思想宣传和民众动员的实践和经验,或许能够为新时代中共意识形态重返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提供有益借鉴。

廖志诚,张艳涛,龙柏林,张埔华[7](2019)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笔谈》文中指出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对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为更好地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我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廖志诚教授、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艳涛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龙柏林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埔华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代媛媛[8](2017)在《邮说军史颂军威——《邮票上的人民军队》书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昌城头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此后,井冈会师,星火燎原,武装割据,古田烛照,我党艰难地确立了一个崭新的建军雏形。长征路上,遵义会议谱写新篇,四渡赤水出奇兵,雪山草地何所惧?驰驱抗日战场,砺戈太行,秣马江淮,唱响大刀进行曲。东渡黄河,日出西柏坡,运筹帷幄,逐鹿中原,三大战役定江山。弹指一挥间,百万雄师过大江……随着人民军队的壮大,我们党的建军思想也日臻成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之军,居

代媛媛[9](2017)在《邮说军史颂军威—《邮票上的人民军队》书评》文中认为南昌城头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光辉历程,与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同步。中国人民邮政从第一枚纪念建军节邮票开始,将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来的丰功伟绩,铺陈在了作为"国家名片"的邮票庄重而隽永的画面上。在建军90周年之际,出版见证人民军队光荣历史的《邮票上的人民军队》图书,既可以瞻仰拜谒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永恒的劲旅军魂,又在苦难辉煌中激发军民同心的勇往无前的民

黎丽丽[10](2016)在《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新兵是部队发展壮大的未来,是军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新兵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军队内部的稳定,更关系着国家的和谐发展。而中央苏区时期,党对新兵教育工作,倍加重视。在革命形势和军队内部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弥漫以及新兵成分的复杂性及个体差异性的共同作用下,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对新兵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以便新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为能适应战争需要,革命信仰坚定、军事文化素养较高、与作战能力强的新型人民军队队伍。本文立足于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教育实践,旨在挖掘出能契合当今部队新兵教育的经验借鉴。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引言,着重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中央苏区开展新兵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介绍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教育内容,即以革命形势和任务教育、军民关系教育、红军常识教育、政治常识教育和纪律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识字运动为中心和群众性的文体娱乐活动为重要内容的文化教育;军事理论学习和战术技能训练两者兼具的军事教育,通过回顾这三位一体的新兵教育内容,了解到党对新兵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及时效性。第四部分,阐述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途径,通过史实论述中央苏区新兵教育采取的常规性教育、个别教育、实时教育、文体教育这四种教育实践,得出新兵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时效性的论证。第五部分,系统地分析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特点;第六部分,总结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历史实效性,以及其存在的不足和在新形势下的现实启示。

二、红土地上永恒的精神——福建省隆重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土地上永恒的精神——福建省隆重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色资源的表现形式
二、红色资源的党史教育价值
    (一)红色资源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红色资源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着力点
    (三)红色资源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源泉
三、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功能优势
    (一)红色资源具有见证历史的功能,有利于树立师生的正确历史观
    (二)红色资源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坚定师生“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三)红色资源具有道德示范的功能,有利于培养师生的道德修养
    (四)红色资源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行动自觉
四、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挖掘红色资源的文化基因,筑牢“学史明理”的理论之基
    (二)深化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强“学史增信”的信仰之力
    (三)打造“一体化”红色项目,构建“学史崇德”的道德之源
    (四)创新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学史力行”的行动之力

(2)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以福建红色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红色文化概述
    第一节 红色文化的内涵
        一、红色文化的界定
        二、红色文化的特征
        三、红色文化的类型
    第二节 福建红色文化的特征
        一、遗址遗迹数量多
        二、思想理论影响大
        三、出版进步刊物数量多,戏剧创作繁荣
        四、精神内涵丰富
第二章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与文本分析
    第一节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
        一、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推进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纵深发展
        三、培育高中生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第二节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文本分析
        一、红色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相契合
        二、红色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相契合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可行性
第三章 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原则和实现路径
    第一节 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原则
        三、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四、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发挥学校职能与资源优势,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
        二、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三、拓宽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教学形式
        四、完善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3)龙岩:不忘政协初心 传承红色血脉(论文提纲范文)

闽西子弟英名永垂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5)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缘起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的歌谣
        一、歌谣的缘起
        二、鄂豫皖边区的传统歌谣
    第二节 国际革命文艺导向
        一、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欧洲文艺的革命化倾向
        二、二十世纪初期苏俄革命文艺的兴起
    第三节 国内歌谣运动影响
        一、歌谣运动的发起与社会反响
        二、“到民间去”运动与歌谣政治化
        三、革命文学主张与文艺大众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
    第一节 创作由来——革命歌谣创作的提出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歌谣宣传功能的认知
        二、鄂豫皖边中共党组织对革命歌谣创作的倡导
    第二节 谁来创作——创作群体的社会构成
        一、早期革命知识分子
        二、文化宣传干部
        三、普通工农群众
    第三节 如何创作——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
        一、借鉴传统歌谣曲调形式进行创作
        二、借鉴西方革命歌曲进行创作
        三、根据革命形势进行新歌谣创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传播与流变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传播路径
        一、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
        二、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
        四、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
    第二节 革命歌谣传播中的流变
        一、革命歌谣传播中歌词的变异
        二、革命歌谣传播中曲调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形塑、启蒙与动员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形塑
        一、对工农的形塑
        二、对妇女的形塑
        三、对干部的形塑
        四、对士兵的形塑
        五、对青少年儿童的形塑
    第二节 革命理想——歌谣中的启蒙观念
        一、革命歌谣中的民主观念
        二、革命歌谣中的自由观念
        三、革命歌谣中的平等思想
        四、革命歌谣中的共产主义观念
    第三节 歌谣动员、民众反应与政府因应
        一、对工农的动员与因应
        二、对妇女的动员与因应
        三、对士兵的动员与因应
        四、对青少年儿童的动员与因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一、改编利用传统歌谣理论基础的异同
        二、革命歌谣改编创作机制的异同
        三、革命歌谣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异同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与国民党统治区歌谣对比研究
        一、指导思想和政治动机的异同
        二、创作模式和歌词内容的异同
        三、传播路径和宣传效果的异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搜集、整理与重构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搜集与整理
        一、基于民间记忆保存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二、基于政治宣传导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三、基于学术研究取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第二节 革命歌谣的重构
        一、凸显政治导向的革命歌谣重构
        二、受制于记忆局限的革命歌谣重构
        三、基于新民歌创作的革命歌谣重构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传承和创新:革命歌谣与传统文化
    二、革命歌谣宣传动员与地方实践
    三、革命记忆与歌谣政治功能的延续
附录 鄂豫皖苏区原始革命歌谣名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台湾青年为重点,牢牢抓住关键群体
二、以中华文化交流为抓手,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
三、发挥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凝聚台湾同胞的思想共识

(10)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研究现状
        1.2.1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必要性
    2.1 革命形势催生新兵教育
        2.1.1 迅速扩编的红军队伍
        2.1.2 频繁不间断的战事
        2.1.3 逃兵现象的增多,兵员素质的下降
        2.1.4 红军的革命任务要求
    2.2 整肃新兵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需要
        2.2.1 新兵出身及其阶级成分复杂
        2.2.2 新兵个体差异
第三章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内容
    3.1 思想政治教育
        3.1.1 革命形势与任务教育
        3.1.2 军民关系教育
        3.1.3 红军常识教育
        3.1.4 政治常识教育
        3.1.5 纪律教育
    3.2 文化教育
        3.2.1 以识字运动为中心的文化教育
        3.2.2 群众性的文体娱乐活动
    3.3 军事技术教育
        3.3.1 重视军事理论学习和战斗精神的培养
        3.3.2 加强战术技术训练
第四章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途径
    4.1 常规教育
        4.1.1 常规性的课堂教育
        4.1.2 井然有序的会议教育
        4.1.3 周而复始的早晚总结
    4.2 个别教育
        4.2.1 层次鲜明的个别谈话
        4.2.2 教育逃兵的竞赛活动
    4.3 实时教育
        4.3.1 争分夺秒的政治、军事训练
        4.3.2 适时应景的问答晚会
        4.3.3 善抓时机的迎接活动
    4.4 文娱教育
        4.4.1 蓬勃发展的媒体教育
        4.4.2 潜移默化的文艺熏陶
第五章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特点
    5.1 教育主体规范性
        5.1.1 领导组织的规范性
        5.1.2 教育措施的制度化
    5.2 教育内容与方式的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的统一
        5.2.1 教育内容因形而定,因势而变,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特点
        5.2.2 教育方式的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
    5.3 教育语言的通俗化、大众化
        5.3.1 通俗化的讲演
        5.3.2 韵文式的教材编写
第六章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实效性及启示
    6.1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历史实效性
        6.1.1 稳定军心,纯洁了红军队伍
        6.1.2 建立友好的军民关系,塑造良好的红军形象
        6.1.3 扩大政治影响,巩固了党在军队的绝对领导
        6.1.4 提高新兵综合素质,增强红军战斗力
    6.2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不足
        6.2.1 “左”倾错误对新兵教育的影响
        6.2.2 教育的方式方法略显稚嫩和不周全
    6.3 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的现实启示
        6.3.1 坚守政治建军生命线
        6.3.2 完善综合配套措施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红土地上永恒的精神——福建省隆重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福建为例[J]. 张芳,周维功.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 [2]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以福建红色文化为例[D]. 梁家妍.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龙岩:不忘政协初心 传承红色血脉[J]. 麻小洁. 政协天地, 2019(10)
  • [4]邮说军史颂军威——《邮票上的人民军队》书评[J]. 代媛媛. 东方收藏, 2019(16)
  • [5]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D]. 陈杰. 郑州大学, 2019(07)
  • [7]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笔谈[J]. 廖志诚,张艳涛,龙柏林,张埔华. 理论与评论, 2019(02)
  • [8]邮说军史颂军威——《邮票上的人民军队》书评[J]. 代媛媛. 出版参考, 2017(12)
  • [9]邮说军史颂军威—《邮票上的人民军队》书评[J]. 代媛媛. 集邮博览, 2017(11)
  • [10]中央苏区新兵教育研究[D]. 黎丽丽. 南昌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红土地上的永恒精神——福建省隆重纪念古田会议7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