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注民办教育和农村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何菊玲,赵小刚[1](2021)在《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指出以1949—2021年党和政府出台的有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放置于当时代教育政策的宏观框架中,从乡村教师队伍的数量补充和质量提升两个维度进行政策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主要嵌套在其他相关教育政策中,专指性政策主要出现在2006年以后,总体数量较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76)、积极探索与发展时期(1977—2005)和均衡聚焦发展时期(2006—2021)等3个历史阶段;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忽视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培养乡村教师的长效体制与机制、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者群体以及发挥乡村教师主体性等方面。只有高度重视并研究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便有效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曲铁华,龙奕帆[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教师政策演进历程及逻辑理路》文中提出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教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经历了初创与过渡时期(1949—1977年)、恢复与调整时期(1978—1992年)、巩固与完善时期(1993—2005年)、深化改革时期(2006—2014年)以及创新发展时期(2015年至今)。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逻辑集中体现在:一是政策价值取向由工具本位转变为教师本位;二是政策制定由注重大规模扩张到追求高质量发展;三是政策地位由"幕后"走到"台前";四是政策内容从独立单一迈向多元综合。
赵蕾[3](2021)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小规模学校自2012年撤点并校得到保留和恢复后,其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教育有了更高层次的最求,作为教育金字塔底端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毫无疑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农村教育的一种特殊形态,在保障儿童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因其地处“农村”、学校规模“较小”等原因催生出学校发展的多维困境,这其中问题突出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当属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的配置问题。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下,形成了教师资源从城区学校到乡镇学校再到农村学校逐渐“衰减”的配置格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成为阻碍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重要阻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资源作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关乎学校质量的提升,关乎农村“走不掉的一代”能否享优质、公平的教育。为此,寻求一条契合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道路已然迫在眉睫。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以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平衡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为基础,并将以人为本思想、生态平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教师资源配置相结合,对皖北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丰富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皖北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教育生态学及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教师资源配置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进行生态学观照,将皖北农村小规模教师资源配置看作是遵循动态平衡、整体性、多样性原则的生态系统。其中,将教师资源定义为教师资源配置系统中的能量流。其次,采取定量分析、深度访谈的方法从能量流入、能量维持、能量流失的维度审视36所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准入现状、在岗现状以及流失现状,从而对现阶段皖北农村小规模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和判断。复次,透过现状,以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危机,考察教育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对教师资源配置系统和教师资源配置系统中教师个体的影响,从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和教师资源个体精神生态环境两方面概括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出现的危机。依据问题探寻成因,教育生态意识缺乏、财政资源投入不足、教师配置制度欠佳、教师生态位边缘化以及生态区域难以构建造成了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危机,而教师生存发展与学校现状间的冲突导致教师个体精神生态环境危机。最后,提出优化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对策:一、营造和谐健康的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态意识、优化和丰富教师物质生态环境、营造和谐人本的制度生态环境、提高农村教师教育系统生态位、构建学校与村落间的良性互动。二、改善教师个体精神生态环境,包括树立教师教育信念,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以及加强对教师的人本关怀。
甯顺莉[4](2021)在《新中国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变迁研究 ——以四川省p县为例》文中提出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变化不断。2001年国家提出并实施了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受到社会以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如何调整学校布局成为时下热点问题。对新中国70年学校布局调整历史演变的分析是有必要的。本文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演变为研究内容,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定量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三种研究工具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其中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采集、整理了研究所需的资料与数据,特别是通过该方法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校布局政策文本的收集与整理;本文主要通过定量研究法分析研究了学校布局变迁的数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个案研究法是通过对P县资料的分析以及结合口述资料的分析,为探明学校布局的缘由及效果提供真实史料。本文主要通过五章内容对建国后我国农村学校布局变迁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第一章为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爆发前,这一时期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服务于政治,在全国各地农村地区全面布点建校;第二章是整个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也是受制于政治,整个教育重心极端下移;第三章为文革结束到20世纪九十年代末,这一时期学校布局主要是对文革的遗留问题进行调整,以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下的城镇学校规模扩展;第四章为新世纪以来,在城镇化、税费改革和适龄入学儿童的减少背景下,国家开始大规模的“撤点并校”;第五章为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倡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入调整规范阶段。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变迁,总体上形成了以从面向农村的“乡村分散型”到城镇的“城镇集中型”这样的总体特征,在时间上大致划分为两段,从1949到2000年和从2000到2019年,表现为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的转变过程。
张飞[5](2021)在《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政策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中,城乡教育一体化正在逐渐推进。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举措。本研究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宏观背景,基于已有的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整体思考,选择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以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以地市行政区划为整体考量,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012、2014、2016、2018四个年度为时间尺度,市级行政区域为空间尺度,在大量搜集城乡义务教育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前后近十年的时空演变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演进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政策变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路径探索等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以期为省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首先致力于对已有文献中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和类型、指标体系、发展阶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国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选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厘清本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城市与农村、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入阐释了本研究的几个理论基础:城乡一体化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论文依据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阶段特征,参照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参考相关教育统计数据年鉴等,充分考量国家和省市等教育文件精神,将其城乡教育统筹兼顾的思想渗入到指标体系中去,进而尝试构建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根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监测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测度评价。论文根据已构建的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教育统计数据,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时序和空间演化制图。全面分析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四个年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和教育机会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育经费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等五个指标体系的时空演化进程。根据安徽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环境基础,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分区原则,论文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划分为四大发展区:高速发展区、中速发展区、中低速发展区和低速发展区。根据时空演化分析结果及相关统计数据,及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分区,对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布局结构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不均衡、软硬件建设不同步,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不高,教育理念陈旧内涵发展乏力;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精英教育理念与重点中小学政策的影响,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地方权责不对称。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包括: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继续加大投入、优化投资方式,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时期,这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迁徙及学生流动、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性调整、房地产业的市场变化等外在因素都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学位供给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这更加凸显了本研究的时代意义。本研究力求通过政策文本、理论基础、时空分布演化、指标体系评价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实践探索、教育改革、达成路径等进行全面梳理研究。
龙奕帆[6](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大的分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振兴农村中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而想要发展农村教育,农村教师是关键,只有制定并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农村教师政策,才能从制度上更好地实现对农村教师的根本性保障,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教出更多新时代所需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基于这样的现实认识,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历史的角度审视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教师政策,系统地梳理其演进历程,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对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探究农村教师政策在演进历程中呈现的特征,最后在此基础之上为农村教师政策今后的发展与完善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农村教师政策的选题缘由、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历程。本研究将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的变迁划分成五个阶段:初创与过渡时期(1949-1977年);恢复与调整时期(1978-1992年);巩固与完善时期(1993-2005年);探索与深化时期(2006-2014年);创新时期(2015年至今),并对不同时期农村教师政策演进的重点政策与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从经济水平、政治体制、思想文化和农村教师群体四个角度,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农村教师政策演进的因素:经济水平是农村教师政策发展的前提条件,政治体制奠定了农村教师政策的基调,思想文化对农村教师政策的推动与阻碍,农村教师群体自身的特殊性。第四部分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剖析和解读,归纳出农村教师政策变迁的特征:政策价值取向由工具本位转变为教师本位;政策制定由注重大规模扩张到追求高素质发展;政策地位由“幕后”走到“台前”;政策内容从独立单一迈向多元综合。第五部分,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的主要问题,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与分析,进而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与建议。
王艺芳[7](2021)在《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公益、安全、优质发展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和全球性议题。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是我国学前教育体制变革的目标,也是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然而目前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如何?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存在哪些差异?影响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基于回答这一系列问题的需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遵循“界定核心概念——确定价值取向——建立理论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研制监测量表——监测发展水平”的思路对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进行研究。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是指基于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理念,由政府主导,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面向全体3-6岁儿童不以营利为目的、收费合理、办园规范、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准基本公共服务。基于西方和我国公共服务监测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及趋势,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提出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综合参考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经典成熟的公共服务监测模型,建立了涵盖功能、环节、价值目标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以公共性为基本价值,在功能上主要指向宏观区域公共利益和微观个体满意度的实现,在环节上包括“投入——分配——产出——结果”,在价值目标上要实现服务充分性、服务均衡性、服务公益性、服务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编制了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利用三轮次德尔菲专家访谈法进行修订。基于建构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者编制了分别用于监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发展水平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监测量表》和微观发展水平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监测量表》。经过小样本试测与大样本施测,运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的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级反应模型对《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监测量表》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监测量表》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进行检验,得到科学性和可行性有保障的监测量表以及经过实证检验与调整过的监测指标体系。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的青岛市、江西省的上饶市、贵州省的贵阳市为样本省市,抽取75位教育行政人员、994位幼儿园教师、4155位幼儿家长对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主观评价,并利用2019年相关客观教育统计数据获得客观绩效。通过潜在剖面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展现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发展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较高且存在较大差异,宏观发展指数、微观发展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的得分分别为87.19、77.94、84.68,且宏观发展指数高于微观发展指数,主观评价高于客观绩效;(2)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充分性有待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存在显着省际和城乡不均衡;(3)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家长满意度水平一般,政府职责满意度有待加强;(4)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相关利益者对幼儿园收费实惠性、入园平等性、时间匹配性的评价存在冲突性,而一致认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依旧存在、教育经费补贴过低、幼儿园质量较高;(5)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可以分为低认可度组、中认可度组和高认可度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可分为低满意度组、中满意度组和高满意度组,来自山东、城市、县城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更有可能归属于高认可度组和高满意度组;(6)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存在多层次性与复杂性,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在幼儿园教师的年龄、教龄、第一学历、职务、编制、园所级别、省份、城乡存在显着差异,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在家长的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园所性质、园所级别、省份、城乡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省份、城乡、园所级别、职务、编制、户口类型等因素是影响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政府主导性、供给与分配的有效性、弱势补偿性等,提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对策。综上所述,本研究明晰了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与监测的价值取向,构建了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模型、监测指标与监测量表,分析了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发展差异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本研究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及监测提供了理论奠基与实证支持,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刘秀峰[8](2021)在《都市圈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走向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发展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影响深刻,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换,由以往中小城市引领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向注重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引领的都市圈城镇化发展模式转换。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转换要求转变农村教育发展思维,农村教育发展主场域应由乡村转向县城,农村教育发展视野应从关注地域转向关注人。基于此,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亟需应对职住分离的农村人口分布格局,加强县城教育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
朱培源[9](2021)在《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文中提出
张珍[10](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二、关注民办教育和农村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民办教育和农村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概念界说与研究方法 |
(一)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概念界说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
(一)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76) |
1. 乡村基础教育的边缘化及其有限发展 |
(1) 纵横比较下乡村基础教育的边缘化 |
(2) 乡村基础教育的有限发展 |
2.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初步探索 |
(1) 教师数量补充与队伍的稳定 |
(2) 提升教师质量 |
(二)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积极探索与发展时期(1977—2005) |
1. 纵横比较下乡村基础教育的弱势发展 |
(1) 从纵向来看,与乡村成人教育相比基础教育处于弱势发展地位 |
(2) 从横向来看,乡村基础教育与城市相比也处于弱势发展地位 |
2.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积极探索与发展 |
(1) 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补充乡村教师数量 |
(2) 加大力度提升乡村教师队伍质量 |
(三)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均衡聚焦发展时期(2006—2021) |
1. 城乡均衡发展战略下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 |
2. 城乡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的政策 |
四、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反思与优化策略 |
(一) 加强学术研究是提高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效能的基础 |
(二) 健全体制与机制是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根本 |
(三) 煅造高素质教师教育者是提升乡村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的保证 |
(四) 发挥乡村教师的主体性是促进其发展的内驱力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教师政策演进历程及逻辑理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历程 |
(一)初创与过渡时期(1949—1977年) |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团结和改造旧社会教师 |
2.允许多种形式办学,扩充农村民办教师队伍 |
3.初步确立管理机制,奠定农村教师政策基础 |
(二)恢复与调整时期 (1978—1992年) |
1.拨乱反正,重新整顿农村民办教师 |
2.明确地位,关注农村教师工资待遇 |
3.加强督导,规范农村教师资格政策 |
(三)巩固与完善时期(1993—2005年) |
1.推进教育改革,颁布农村教师补偿性政策 |
2.清退民办教师,完善教师任职与聘任制 |
3.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
(四)深化改革时期 (2006—2014年) |
1.出台培养计划,优化农村教师质量 |
2.跟进补充政策,保障农村教师来源 |
3.健全待遇保障机制,改善农村教师生活 |
(五)创新发展时期(2015年至今) |
1.目标明确,培养“一专多能”的新时代乡村教师 |
2.财政大力投入,完善农村教师生活保障体系 |
3.立足本土,优化农村教师管理政策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逻辑 |
(一)政策价值取向由工具本位转变为教师本位 |
(二)政策目标由注重大规模扩张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发展 |
(三)政策地位由“幕后”走到“台前” |
(四)政策内容从独立单一迈向多元综合 |
三、结 语 |
(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发展——教师资源制约农村教育的提升 |
1.1.2 选择——生态理念的日益推广与广泛应用 |
1.1.3 触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配置生态失衡 |
1.1.4 反思——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困惑与祈望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教育公平理论 |
1.4.2 教育生态学 |
1.4.2.1 生态系统理论 |
1.4.2.2 生态平衡理论 |
1.5 概念界定 |
1.5.1 农村小规模学校 |
1.5.2 教师资源配置 |
1.5.2.1 资源 |
1.5.2.2 教师资源 |
1.5.2.3 教师资源配置 |
1.5.3 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思路 |
1.6.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学观照 |
2.1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态特征 |
2.1.1 生态规模之“小” |
2.1.2 生态环境之“农” |
2.1.3 生态功能之“弱” |
2.2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适切性 |
2.2.1 当代哲学的生态转向 |
2.2.2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生态化配置的内涵 |
2.3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生态学配置的意义 |
2.3.1 以人为本 |
2.3.2 整体和谐 |
2.3.3 可持续发展 |
2.4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学原则 |
2.4.1 多样性 |
2.4.2 整体性 |
2.4.3 动态平衡性 |
2.5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生态学分析的维度说明 |
第三章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现状 |
3.1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准入渠道及分配路径 |
3.1.1 准入渠道 |
3.1.2 分配路径 |
3.2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在岗现状 |
3.2.1 教师数量现状 |
3.2.1.1 生师比&班师比 |
3.2.2 教师结构现状 |
3.2.2.1 性别结构现状 |
3.2.2.2 年龄结构现状 |
3.2.2.3 学历结构现状 |
3.2.2.4 职称结构现状 |
3.2.2.5 学科结构现状 |
3.2.3 教师质量现状 |
3.2.3.1 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 |
3.2.3.2 教师的工作质量现状 |
3.2.3.3 教师的生活质量现状 |
3.3 教师流失现状 |
第四章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危机 |
4.1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危机 |
4.1.1 落后与差距:贫瘠的物质生态环境 |
4.1.2 利益与纷争:僵化的制度生态环境 |
4.1.3 陈旧与不均:失衡的结构生态环境 |
4.1.4 重复与单一:机械的行为生态环境 |
4.2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个体精神生态环境危机 |
4.2.1 期望与现实:教师个体精神的落差 |
4.2.2 付出与回报:教师个体精神的失衡 |
第五章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危机的生态归因 |
5.1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危机归因 |
5.1.1 教育生态意识缺乏 |
5.1.2 财政资源投入不足 |
5.1.3 教师配置制度欠佳 |
5.1.4 教师生态位边缘化 |
5.1.5 生态区域难以构建 |
5.2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个体精神生态环境危机归因 |
5.2.1 教师生存发展与学校现状间的冲突 |
第六章 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生态对策 |
6.1 营造和谐健康的教师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环境 |
6.1.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态意识 |
6.1.2 优化和丰富教师物质生态环境 |
6.1.2.1 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 |
6.1.2.2 优化教师的薪酬待遇 |
6.1.3 营造和谐人本的制度生态环境 |
6.1.3.1 构建多样性的教师准入渠道 |
6.1.3.2 生态整体统筹城乡教师培训 |
6.1.3.3 践行动态平衡教师流动机制 |
6.1.4 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系统生态位 |
6.1.5 构建学校与村落间的良性互动 |
6.2 改善教师资源配置系统教师个人精神生态环境 |
6.2.1 树立教师教育信念,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
6.2.2 加强对教师的人本关怀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4)新中国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变迁研究 ——以四川省p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自2001 年以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 |
(二)当前社会对布局调整走向存在的争议 |
(三)农村学校布局进程中的现实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一)新中国成立70 年 |
(二)义务教育 |
(三)农村学校 |
(四)学校布局 |
三、P县的选择与基本情况 |
四、文献综述 |
(一)对新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研究 |
(二)对新世纪以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 |
(三)对百年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 |
(四)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定量研究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农村学校布局的全面铺展阶段(1949-1965) |
一、教育“为工农开门”背景下的农村学校快速布点(1949-1956) |
(一)小学教育的发展 |
(二)发展初级中学 |
(三)小结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学校布局的迅速扩张(1956-1965) |
(一)小学教育的迅速扩展 |
(二)农村中学的适当发展 |
(三)小结 |
第二章 “文革”时期农村学校布局重心“极端下移”阶段(1966-1977) |
一、小学教育稳步发展:“队办小学” |
二、普通中学急剧膨胀:“社办中学” |
(一)“戴帽中学”的发展 |
(二)农业中学的衰退 |
三、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发展与稳定”阶段(1978-2000) |
一、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过渡期(1978-1985) |
(一)重新普及小学五年教育 |
(二)改革中等教育结构 |
(三)小结 |
二、“普九”背景下的城镇学校规模扩张(1985-1994) |
(一)小学教育规模扩张 |
(二)初中教育规模扩张 |
(三)小结 |
三、“两基”目标背景下学校布局的平稳发展(1994-2000) |
(一)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
(二)加强薄弱初中学校建设 |
(三)“撤点并校”的局部初显 |
(四)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撤点并校”阶段(2001-2011)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大量撤并 |
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
三、小结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范阶段(2012-至今) |
一、大力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与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 |
二、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
三、鼓励特色学校发展 |
四、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变迁的特征与价值取向变化 |
一、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变迁的特征 |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下移 |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上移 |
二、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变迁的价值取向变化 |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政治价值取向(1949-1977) |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经济价值取向(1978-2011) |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人文价值取向(2012 至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城市与农村 |
1.3.2 城乡关系 |
1.3.3 城乡一体化 |
1.3.4 城乡教育一体化 |
1.4 理论基础 |
1.4.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1.4.3 区域发展理论 |
1.4.4 教育公平理论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构建 |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构 |
2.1.1 构建指标体系的背景 |
2.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
2.1.3 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 |
2.1.4 指标体系的框架 |
2.1.5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
2.2 指标评价体系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
2.2.1 研究点(市域)数据处理步骤 |
2.2.2 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时空测度评价 |
3.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时序变化 |
3.1.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时序变化 |
3.1.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1.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
3.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空间演化 |
3.2.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空间演化 |
3.2.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3.2.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 |
4.1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地理基础 |
4.1.1 自然地理基础 |
4.1.2 人文地理基础 |
4.1.3 经济地理基础 |
4.2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原则 |
4.3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划分 |
4.3.1 高速发展区 |
4.3.2 中速发展区 |
4.3.3 中低速发展区 |
4.3.4 低速发展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学校布局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适应 |
5.1.2 学校办学条件与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不符合 |
5.1.3 师资队伍结构与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匹配 |
5.1.4 教育管理体制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不协调 |
5.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
5.2.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了城乡发展 |
5.2.2 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拉大了城乡差距 |
5.2.3 新型城镇发展建设刺激了教育需求 |
5.2.4 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拉低了教育重心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
6.1 坚持城乡经济协调,推进教育质量发展 |
6.1.1 推进城乡社会统筹 |
6.1.2 重视城乡教育均衡 |
6.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 |
6.2.1 落实义务教育法律 |
6.2.2 加大省市统筹力度 |
6.2.3 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
6.3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投资方式 |
6.3.1 明确政府责任主体 |
6.3.2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
6.4 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6.4.1 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
6.4.2 改革教师培养体制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发展农村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
2.农村教师政策是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研究的有待加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农村教育 |
2.农村教师 |
3.教师政策 |
4.农村教师政策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农村教育的相关研究 |
2.关于农村教师的相关研究 |
3.关于教师政策的相关研究 |
4.关于农村教师政策的相关研究 |
5.研究评述 |
(四)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历程 |
(一)初创与过渡时期(1949-1977 年) |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团结和改造旧社会教师 |
2.允许多种形式办学,农村民办教师队伍扩充 |
3.注重培养,快速提升农村教师整体水平 |
4.初步监管,奠定农村教师政策基础 |
(二)恢复与调整时期(1978-1992 年) |
1.拨乱反正,重新整顿农村民办教师 |
2.注重教学,加强农村教师培训进修 |
3.明确地位,关注农村教师工资待遇 |
4.加强督导,规范农村教师资格政策 |
(三)巩固与完善时期(1993-2005 年) |
1.推进教育改革,颁布农村教师补偿性政策 |
2.清退民办教师,完善教师任职与聘任制 |
3.强化考核培训,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养 |
4.建立工资机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
(四)探索与深化时期(2006-2014 年) |
1.出台培养计划,优化农村教师质量 |
2.跟进补充政策,保障农村教师来源 |
3.健全待遇机制,改善农村教师生活 |
4.推进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综合素养 |
(五)创新时期(2015 年至今) |
1.目标明确,培养“一专多能”新时代乡村教师 |
2.财政大力投入,强化农村教师生活保障体系 |
3.立足本土,优化农村教师管理政策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水平是农村教师政策发展的前提条件 |
1.经济环境指明农村教师政策的方向 |
2.经济基础制约农村教师政策的选择 |
(二)政治体制奠定了农村教师政策的基调 |
1.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调整 |
2.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制约 |
(三)思想文化对农村教师政策的推动与阻碍 |
1.终身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 |
2.农村传统思想文化的阻碍 |
(四)农村教师群体自身的特殊性 |
1.生存状态与教学活动的特殊性 |
2.社会角色及社会价值的特殊性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特征 |
(一)政策价值取向由工具本位转变为教师本位 |
(二)政策制定由注重大规模扩张到追求高素质发展 |
(三)政策地位由“幕后”走到“台前” |
(四)政策内容从独立单一迈向多元综合 |
四、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的反思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政策制定主体存在缺陷,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 |
2.政策内容不均衡,且补偿性政策缺乏整体性 |
3.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有效协调与督导不够 |
4.忽视农村教师主体诉求,政策反馈渠道不畅 |
5.城市性导向严重,政策缺乏长效机制 |
(二)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
1.注重政策制定主体的选择,精简政策决策机构 |
2.平衡政策内容体系,形成良性发展格局 |
3.强化督导与检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4.健全政策反馈机制,增强政策人文关怀 |
5.与时俱进,推进政策变革与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三、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 |
第二节 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
一、研究历程分析 |
二、研究内容分析 |
三、研究作者分析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内涵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内涵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 |
第四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监测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监测指标体系 |
第五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措施的相关研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经验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经济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二、管理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三、政治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四、评价学相关理论及启示 |
第四章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
二、“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的价值选择 |
第二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依据与确立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依据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理论模型的确立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第四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初建与修订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初建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体系的修订 |
第五章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研制 |
第一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编制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的编制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的编制 |
第二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修订 |
一、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 |
二、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 |
三、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 |
四、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修订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 |
第三节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量表的评价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宏观监测量表的评价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微观监测量表的评价 |
第六章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 |
第一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理念与设计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基本理念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方案设计 |
第二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指数分析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潜在类别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认可度的差异分析 |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第四节 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监测的讨论与结论 |
一、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较高且存在较大差异 |
二、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充分性有待提高 |
三、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存在显着省际与城乡不均衡 |
四、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政府职责的满意度有待加强 |
五、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相关利益者具有冲突性与一致性 |
六、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影响因素具有多层次性与复杂性 |
第七章 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把握起点:明晰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与政府主导性 |
一、明确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共性 |
二、发挥各级政府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主导性 |
第二节 抓住要点: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与分配的有效性 |
一、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
二、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 |
第三节 回归终点:办人民满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一、保障弱势家庭儿童优先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
二、强化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都市圈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走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都市圈引领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开启 |
1. 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后期,人口越发向一些中心城市集中,推进都市圈建设是顺势而为 |
2. 为避免大城市病,需要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建立都市圈 |
3. 都市圈是城镇化发展中中心城市向城市群过渡的重要环节,比较适合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实际 |
二、都市圈引领城镇化要求转变农村教育发展思维 |
1. 农村教育发展主场域由乡村转向县城 |
2. 农村教育发展的视野必须从关注地域转向关注人 |
三、都市圈引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思路 |
1. 未来农村教育须面对职住分离的农村人口分布格局 |
2. 积极主动建好建优县城教育 |
3. 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 |
(10)“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制度分析法 |
1.4.2 技术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职业教育 |
2.1.3 农村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关注民办教育和农村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 何菊玲,赵小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教师政策演进历程及逻辑理路[J]. 曲铁华,龙奕帆. 教师发展研究, 2021(02)
- [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皖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D]. 赵蕾.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新中国7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变迁研究 ——以四川省p县为例[D]. 甯顺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D]. 张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政策演进研究[D]. 龙奕帆.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7]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监测研究[D]. 王艺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8]都市圈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走向的思考[J]. 刘秀峰. 教育发展研究, 2021(08)
- [9]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D]. 朱培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10]“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