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信息化带动天津城市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孙冰晶[1](2020)在《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智慧城市是契合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推进智慧社会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指出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十九大专门提出了要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来支撑五个强国和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福州市作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试点城市之一,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信息化的驱动、引领作用,走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沿。本文以福州市连江县作为研究对象,叙述了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根据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分析出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潜在原因,再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和泉州晋江市等优秀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得到的启示,归纳总结出推进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共7章。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介绍了智慧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以及写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城市治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第三章,梳理归纳了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包括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建设成效等。第四章,研究分析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信息共享、民生服务、投资模式、区域发展等方面,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和泉州晋江市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得出对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优化服务、促进投资模式多元化”的启示。第六章,提出加快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认为,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信息共享不充分、民众对智慧城市建设参与度低、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性较差、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短板、缺乏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保障体系和专业人才”等问题,应从“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以政府为引导,促进民生服务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实现长效发展机制、加速数字经济发展,优化提升基础信息化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设配套的政策”方面建设完善。
张擎[2](2010)在《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展开的。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央提议沿海发达城市和地区“要富而思进,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之后包括天津在内的许多城市和地区纷纷提出本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实施方案和衡量现代化实现进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这么说,率先实现现代化已成为我国众多大中城市本世纪的不懈追求,而与之相关的地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和理论热点。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和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除了具备一般沿海大型城市的特点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时由于我国各城市各地区间的现代化发展程度不同,特点各异,使得天津现代化研究必须结合天津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地区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的制定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从而建立有效的城市现代化评价系统。文章首先探讨了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回顾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力图以一种国际化的视角探究现代化的理论深度。然后文章对国内外专家机构所做的地区现代化理论研究、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在充分借鉴上述研究的经验和不足的前提下,尝试构建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具体选择方面,借鉴国内同类研究成果和其他地区现代化指标设计思路,综合天津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现代化实现状况,本着体现优化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设立了5个综合指标和26个分指标。指标权重的设定方面,本研究独创性的运用网络分析法(ANP)来评价这些指标的优先级,讨论了应用ANP方法求解问题的理论基础及步骤,定量分析了指标间的依存和反馈关系。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学术界普遍采用的线性加权方法,思路清晰,方法简便,实用性强。最后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天津市2007年现代化实现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王天耀[3](2009)在《天津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 ——基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信息服务业作为横跨信息技术与服务内容所衍生出来的现代新兴服务业,正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的各个环节之中,它既是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也是发展中国家形成新产业体系的切入点之一。文章通过对天津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分析,从行业竞争力模型中提炼出具体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北京、上海、天津的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指数;最后给出天津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策略。
朱攀峰[4](2009)在《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是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走过了30年改革之路的今天,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工业化也已经初步具备了成熟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增长重要载体和工业化伴生体的城市化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并且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但是,随着中国内、外部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需要“创新”和突破。本文旨在以准确判断中国城市化现有水平为前提,以回顾和总结中外城市化经验教训为基础,通过详细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变化,提出一条适应时代、国情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这里的外部条件变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内部条件变化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工业化由不可持续的传统工业化转向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本文所论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包括新型城市化体系、新型城市化动力与新型城乡关系三个方面。除导言外,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对现有的已经或熟的城市化的基木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这一具体问题,奠定一般性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城市化的定义与范畴、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发展类型以及城市化发展的演进过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其次,以城市的起源、发展为历史线索,研究不同时期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特点与人的需求和发展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城市化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历史过程。再次,系统地论述城市文明,包括定义、内涵,对城市化的意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最后,论述了城市化道路的范畴,包括主体、客体、载体、影响因素和合理选择的原则。第二章,是对国外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回顾与特点分析。本章主要选取了六个典型国家作为分析样本,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国家,美国是当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和韩国是与中国毗邻具有相同人口、文化特点的国家,印度和巴西是与中国处于相同发展阶段和具有类似城市化特点的国家。对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使我们吸取城市化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使我们吸取城市化的教训。第三章,是对国内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回顾和特点分析。本章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把新中国以来的城市化道路划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回顾和分析。简而言之,我国的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是一种违背客观规律的城市发展方式;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逐渐走上正轨,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却存在“重速度、轻效益”、“重规模、轻质量”的问题。第四章,首先总结传统城市化道路的特点与问题,阐述新时期、新阶段城市化的新背景,并以此为基础定义新型城市化道路。其次,本文构建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因此,要分别论述城市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与协调发展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再次,论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关系,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就像一对双胞胎,具有特殊的紧密联系。因此,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是在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实践中构建。第五章,这一部分是以上一章为指导思想提出的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新型城市体系的构建,以新型工业化为内涵的新型城市化动力的选择,和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手段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塑造。本章旨在选择一条通过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选择科学的城市化动力,并以城乡均衡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鲁地[5](2009)在《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构想》文中指出21世纪将是甘肃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面对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甘肃城市化面临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巨大挑战。城市化涵义可以从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地理学四个方面分析,相应的城市化过程也在这四个方面有不同的表现,城市化过程具有时间阶段性和空间阶段性规律。甘肃城市化是在驱动力和制动力共同作用下实现的。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从两个方面对甘肃人口城市化现状进行分析,并分析甘肃城市化演进历史。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个甘肃12个地级市的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得出它们的发展能力综合得分并排序,兰州市和嘉峪关市的发展能力最高,定西市和陇南市的发展能力最低。对甘肃城市规模等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甘肃首位度偏小,甘肃12个地级市规模分布较集中,中间位序城市数目较多,人口规模较均衡,人口分布较均衡,整个城市体系发育较成熟。全省县级小城镇层面上的城镇体系空间分布适中,中部和东部区域的城镇分布较为均匀。对甘肃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工业化、投资、产出、收入和消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测评出甘肃各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贡献水平,为甘肃新型城市化的相关决策服务。用时间序列回归法、灰色系统GM规模预测、增长率法等方法对甘肃省未来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预计甘肃2020年的城市化率将达到43—50%,2050年的城市化率将到达79—83%。在甘肃实现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的背景下,提出甘肃的裁弯取直路径及新型城市化战略。通过分析得出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并分析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产业基础,提出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终极目标是生态城市,并对生态城市进行分析。设计甘肃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原则、规模战略定位、空间战略定位和城镇体系定位,在分析甘肃城市化现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五种类别的战略模式选择。最后,以实现甘肃社会现代化为宏观目标背景,从八个方面构想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推进路径。分别是促使人口流动协调、重视城市现代化建设、城乡协调发展、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处理好生态环境管理与城市化的关系、建设信息化甘肃、走面向世界的城市化之路、加速甘肃经济现代化发展,并针对每条路径提出甘肃推进的策略。
宋琳[6](2008)在《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现代化的影响》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信息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点。城市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目前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进入加速期,但结合城市具体情况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天津经过十余年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而且天津目前正处于承办奥运项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实现新的城市定位的关键时期,我们也有必要就多年来天津城市信息化对城市现代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天津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城市信息化推进天津城市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多年来天津城市信息化的建设成果对天津城市现代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自天津信息港项目启动以来,天津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各阶段的建设任务。本文运用指数分析法对2000年至2006年天津城市信息化的水平进行动态测评,其结果表明天津城市信息化水平呈现出总体上升态势。此结果和前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文还结合测算的信息化指数,对城市信息化的贡献进行定量分析。由于样本稀少等原因该分析没能得出有效的贡献率计算结果,但从计算结果仍可以看出信息要素投入年均增长率稍慢于资本要素,而快于劳动要素。本文进一步从城市经济现代化、城市管理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现代化和城市环境现代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现代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立政务信息主管制度、健全法律法规维护网络安全、加快城市信息化投融资改革等。
尹博[7](2007)在《大连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的信息化战略》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特别是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使信息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信息化与产业、管理相结合进行研究,较少将信息化与城市建设相嫁接。即使有这方面的研究,也大多都是从理论视角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与实际结合的例子少之又少。本研究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了多种分析方法,探讨了信息化程度对建设现代化国际名城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大连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了推进大连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对策。旨在为提升大连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加速建设现代化国际名城的步伐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以期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区域经济学城市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水平。本研究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分析:1.对信息化及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定义进行了界定,从理论视角简要阐明了信息化对现代化国际名城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2.针对国际国内信息化的背景分别进行举例阐述,着重阐述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以便为大连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3.从客观实际出发,应用“信息化指数测算模型”,对中国的“十佳”城市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深圳和大连的信息化指数进行了分析比较,诠释了大连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与信息化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4.提出了大连信息化的核心在于企业信息化这一主要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大连信息化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措施和对策。
杨冬梅[8](2006)在《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快速演进,创新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作为城市发展知识化的产物,创新型城市成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需要在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下进行。随着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的深入,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城市的理论框架和战略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紧迫性和长远指导意义。本论文就是基于这一目的和方向开展研究的。论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创新型城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并从三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的理论框架:一是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发展特征、发展模式与演变形态的基本理论框架;二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的系统概念和特征、城市创新系统分析和系统博弈分析的系统理论框架;三是探索建立了一套既符合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阶段、又具有普适意义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因此,论文的核心创新之处在于: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模型和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并建立了创新型城市的系统分析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的特色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上述理论框架为依据,本文对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天津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要经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城市阶段、工业化的创新型城市阶段和知识化的创新型城市阶段。据此,设计了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路线图、基本构成要素路线图和基本指标要素路线图,提出了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政策导向。论文最后给出了全文总结,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
崔广志[9](2005)在《试论滨海新区视角下的开发区城市化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尹海林[10](2004)在《当代区域规划理论与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的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当前,在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构筑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重要举措。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发展的综合协调,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和有关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必须处理好与所在区域和周边地区的关系,促进城乡之间和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都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土地利用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区域研究与规划的有关理论,探讨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机制和空间结构特征,并通过相关的调控措施,提高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内最大的城市积聚区和经济核心地带之一,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高科技水平和技术后备力量。环渤海地区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天津市如何在这一发展机遇期借势起飞,首要的任务就是确定天津在更大地域范围中的地位和作用,协调与北京及周边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而才能对天津市域内部各地区的分工合作进行调控。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展开了对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本文以天津市域的空间组织着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了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主要线索按如下思路展开: 第一章为国内外区域规划和研究相关研究综述。该部分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区域规划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内容。第二章为本论文的理论依据,首先是对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建立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概念的意义; 接着对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同第一章综述提到的相关理论一起共同构成实证部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天津市域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探讨了天津市所在区域发展的宏观背景,天津的发展如何与京冀地区协调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津市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域内各主要城镇的协调分工策略,对天津市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重组,以适应新的宏观背景与发展态势。第六章借鉴国外战略规划与空间规划的管理经验,构建了天津市域空间发展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①构建与区域空间结构一致的交通系统支撑体系。②统
二、用信息化带动天津城市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信息化带动天津城市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智慧城市 |
2.2 新型智慧城市 |
2.2.1 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 |
2.2.2 新型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市治理理论 |
2.3.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3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
3.1 “智慧连江”建设情况 |
3.1.1 “智慧连江”基本情况 |
3.1.2 “智慧连江”建设基本原则 |
3.1.3 “智慧连江”运行体系 |
3.2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 |
3.2.1 坚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
3.2.2 完善政务信息服务体系 |
3.2.3 推动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 |
3.3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效 |
3.3.1 智慧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
3.3.2 智慧政务实现全覆盖 |
3.3.3 城市管理效率提高 |
3.3.4 便民惠民水平得到提升 |
3.3.5 持续推进应用场景综合平台建设 |
4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1 信息共享不充分 |
4.1.2 民众对智慧城市建设参与度低 |
4.1.3 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性较差 |
4.1.4 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
4.1.5 缺乏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保障体系和专业人才 |
4.2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各部门对信息共享认识不足 |
4.2.2 政府重城市管理轻民生服务 |
4.2.3 缺乏统筹规划,投资模式单一 |
4.2.4 各乡镇发展不均衡,信息技术支撑不足 |
4.2.5 没有配套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政策 |
5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 |
5.1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
5.1.1 天津滨海新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
5.1.2 泉州晋江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
5.2 对连江的启示 |
5.2.1 优化城市服务方式 |
5.2.2 促进投资模式多元化 |
6 推进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建设信息共享平台 |
6.1.1 构建信息综合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 |
6.1.2 建设泛在互联通信网络 |
6.1.3 建设连江高水平数据中心 |
6.2 以政府为引导,促进民生服务建设 |
6.2.1 引导公众参与城市建设 |
6.2.2 推进智慧民生项目建设 |
6.2.3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
6.3 加强顶层设计,实现长效发展机制 |
6.3.1 全面构建“人工智能赋能平台” |
6.3.2 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立体统筹布局 |
6.3.3 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 |
6.4 加速数字经济发展,优化提升基础信息化设施建设 |
6.4.1 加强连江数字经济发展 |
6.4.2 升级“一网双平面”的政务外网(智网) |
6.4.3 深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
6.5 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设配套的政策 |
6.5.1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
6.5.2 加大人才的知识产权保护 |
6.5.3 建立规范完善的法规或政策来支撑体系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2)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现代化理论综述及天津现代化发展现状 |
2.1 西方现代化理论研究综述 |
2.2 国外地区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
2.3 国内现代化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 |
2.4 天津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三章 先进地区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
3.1 先进地区现代化指标体系概述 |
3.2 深圳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实例研究 |
3.3 对天津现代化发展研究的启示 |
第四章 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指标构建 |
4.1 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标设计原则 |
4.2 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指标选择 |
4.3 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 |
第五章 天津市现代化发展评价研究 |
5.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新视角——网络分析法 |
5.2 应用ANP方法求解现代化评价问题 |
5.3 天津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实证研究 |
5.4 天津市率先实现现代化策略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天津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 ——基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动机和意义 |
1.1.1 选题的动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2.1 研究方法 |
1.2.2 创新之处 |
1.3 国外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1.4 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二章 信息服务业概述 |
2.1 信息服务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
2.1.1 定义 |
2.1.2 分类 |
2.1.3 特点 |
2.2 信息服务业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2.2.1 信息服务业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弱的标度之一 |
2.2.2 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产业 |
2.2.3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动力源 |
2.2.4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
第三章 天津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
3.1 天津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
3.1.1 基础设施条件好 |
3.1.2 上网工程基本完成,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
3.1.3 信息化应用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3.1.4 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实效,发展前景良好 |
3.1.5 信息产业继续保持第一支柱产业地位 |
3.2 信息服务业在天津的发展 |
第四章 天津市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4.1 规模竞争力分析——京津沪信息服务业整体规模比较 |
4.2 资金竞争力分析——京津沪财政科技拨款情况比较 |
4.3 创新竞争力分析——京津沪专利申请授权与技术合同情况比较 |
4.4 区域竞争力分析——京津沪所在经济区域竞争力指标比较 |
4.5 上海、北京、天津信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
4.5.1 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
4.5.2 社会固定投资变化情况 |
4.5.3 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化情况 |
4.5.4 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变化情况 |
4.5.5 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变化情况 |
第五章 天津市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和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
5.1 行业竞争力评价 |
5.1.1 理论模型 |
5.1.2 应用模型 |
5.1.3 行业竞争力评估的指标体系 |
5.1.4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
5.1.5 行业竞争力定量评估结论 |
5.2 信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
5.2.1 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预测 |
5.2.2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预测 |
5.2.3 国际互联网络用户预测 |
第六章 天津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策略 |
6.1 天津市发展信息服务业所面临的机会 |
6.1.1 政策环境有利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
6.1.2 信息服务需求增加 |
6.1.3 发展信息服务业可以推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向前发展 |
6.2 天津市发展信息服务业面临的挑战 |
6.2.1 信息服务产业结构不合理 |
6.2.2 信息市场资源配置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
6.2.3 信息服务业竞争加剧 |
6.2.4 专业技术人才向其他地区流动 |
6.2.5 信息用户对信息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 |
6.3 天津市发展信息服务业的技术支撑与战略展望 |
6.3.1 信息服务业技术层面的科技支撑 |
6.3.2 信息服务业社会发展方面的战略展望 |
6.4 天津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策略 |
6.4.1 建立信息服务业协调管理机制 |
6.4.2 创建环渤海区域信息服务业协作网 |
6.4.3 推进滨海新区信息化和信息产业试验示范区建设 |
6.4.4 多渠道增加信息服务业的投入 |
6.4.5 实施错位发展战略 |
6.4.6 吸引和培养信息服务业各类人才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关于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城市的本质与城市化的范畴 |
一、城市的起源 |
二、城市的本质 |
三、城市化的范畴 |
第二节 城市化相关动力机制的选择 |
一、自然廪赋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二、产业变动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三、制度因素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四、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城市文明与城市发展 |
一、城市文明的范畴 |
二、城市文明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
三、中国的城市文明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范畴及其选择 |
一、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内容 |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实体因素 |
三、城市化道路的合理选择的原则 |
第二章 国外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
第一节 英、美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
一、英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二、美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第二节 日、韩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
一、日本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二、韩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第三节 印度、巴西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与评述 |
一、印度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二、巴西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回顾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历程评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程回顾 |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历程 |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历程评述 |
第四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内涵分析 |
第一节 新型城市化的本质是城市现代化 |
一、城市现代化的内涵 |
二、城市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三、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要性分析 |
一、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
二、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需要 |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
一、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指导思想 |
二、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涵 |
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特征 |
第五章 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措施 |
第一节 走出误区,建立符合国情的现代城市体系 |
一、中国城市体系剖析 |
二、建立现代城市体系,需要走出几个误区 |
三、建立现代城市体系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持续动力 |
一、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
二、信息化是现阶段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技术基础 |
三、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 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起点,塑造新型城乡 关系 |
一、新型城乡关系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
二、城市文明扩散是实现农村区域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
三、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的间接背景 |
(二)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的直接背景 |
(三)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传统城市化理论综述 |
(二)关于新型城市化的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不足 |
第一章 城市化理论 |
一、城市化的涵义 |
(一)人口学 |
(二)地理学 |
(三)经济学 |
(四)社会学 |
二、城市化过程 |
(一)人口城市化过程 |
(二)地理空间城市化过程 |
(三)经济城市化过程 |
(四)社会城市化过程 |
(五)城市化过程的阶段性 |
三、甘肃城市化的作用力系统 |
(一)甘肃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和驱动效应 |
(二)甘肃城市化的主要制动力和制动效应 |
第二章 甘肃城市化现状分析 |
一、甘肃人口城市化比较分析 |
(一)纵向比较分析 |
(二)横向比较分析 |
二、甘肃城市化演进历史及特点 |
(一)甘肃城市化的演进历史 |
(二)近年甘肃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
三、甘肃城市发展能力测评 |
四、甘肃城市规模等级分析 |
(一)城市规模分布规律 |
(二)甘肃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分析 |
(三)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
(四)甘肃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
五、甘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一)甘肃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关系分析 |
(二)甘肃城市化与投资、产出的相关性分析 |
(三)甘肃城市化与收入、消费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甘肃未来城市化水平预测 |
一、时间序列回归分析 |
二、灰色系统GM(1,1)规模预测 |
三、增长率法 |
四、综合预测结果 |
第四章 甘肃的新型城市化战略 |
一、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背景 |
(一)甘肃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路径 |
(二)甘肃选择裁弯取直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三)甘肃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逻辑重点 |
二、新型城市化战略概述 |
(一)新型城市化的涵义 |
(二)新型城市化战略特点 |
三、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必要性 |
(二)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可行性 |
四、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产业基础 |
(一)第一产业基础 |
(二)第二产业基础 |
(三)第三产业基础 |
五、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主体 |
六、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终极目标定位——生态城市 |
(一)生态城市的涵义 |
(二)对未来甘肃生态城市的特征构想 |
(三)甘肃生态城市的结构与目标及其建设构想 |
第五章 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原则、定位及模式 |
一、甘肃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原则 |
二、甘肃新型城市化城市体系战略定位 |
(一)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空间定位 |
(二)甘肃城市体系发展构想 |
(三)兰州都市圈城市布局 |
(四)河西走廊城市群 |
(五)陇东和南部发展区 |
三、甘肃新型城市化的模式选择 |
(一)甘肃城市化现状模式分析 |
(二)按照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类 |
(三)按照城市规模进行分类 |
(四)按照城市化的空间关系进行分类 |
(五)按照城市化的主导力量进行分类 |
(六)按照城市化的人口转移过程进行分类 |
第六章 甘肃新型城市化战略推进路径与措施 |
一、促使人口流动协调发展 |
(一)户籍是不是甘肃城市化的决定性障碍 |
(二)甘肃人口流动模式选择 |
(三)促进甘肃人口流动协调发展的路径措施 |
二、重视城市现代化建设 |
(一)甘肃城市现代化水平分析 |
(二)甘肃城市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
(三)甘肃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路径措施 |
三、城乡协调发展 |
四、重视传统文化保护 |
五、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 |
六、建设信息化甘肃 |
(一)信息化的涵义 |
(二)甘肃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措施 |
七、走面向世界的城市化之路 |
八、加速甘肃经济现代化发展 |
结语及后续研究展望 |
(一)结语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现代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市信息化研究综述 |
2.1 城市信息化内涵解析 |
2.1.1 国外最早的“信息城市”理论 |
2.1.2 “城市信息化”概念在“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被正式提出 |
2.1.3 我国关于城市信息化的相关研究 |
2.1.4 城市信息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
2.2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
2.2.1 城市化 |
2.2.2 城市现代化 |
2.3 城市信息化的意义和发展战略 |
2.3.1 城市信息化的意义 |
2.3.2 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 |
2.4 城市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
2.4.1 城市信息化理论基础 |
2.4.2 城市信息化测评理论 |
2.4.3 信息化贡献理论 |
第3章 天津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果和发展目标 |
3.1 天津信息港工程建设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2 国内背景 |
3.2 天津信息港工程阶段性成就 |
3.3 天津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发展目标 |
3.3.1 天津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定位 |
3.3.2 天津城市信息化的目标 |
第4章 天津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 |
4.1 天津城市信息化水平测算 |
4.2 测算结果分析 |
4.2.1 整体趋势 |
4.2.2 信息资源方面 |
4.2.3 信息技术应用方面 |
4.2.4 信息网络方面 |
4.2.5 信息产业方面 |
4.2.6 信息化人才方面 |
4.2.7 信息化发展政策方面 |
4.3 小结 |
第5章 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现代化的影响 |
5.1 信息要素对城市现代化的贡献率 |
5.1.1 模型和指标的选择 |
5.1.2 数据处理和计算结果 |
5.1.3 结果分析 |
5.2 城市信息化对天津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
5.2.1 城市信息化对城市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
5.2.2 城市信息化对天津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影响 |
5.3.1 城市信息化对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影响 |
5.3.2 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影响 |
5.3.3 存在的问题 |
5.4 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影响 |
5.4.1 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影响 |
5.4.2 存在的问题 |
5.5 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环境现代化的影响 |
5.5.1 城市信息化对城市环境现代化的影响 |
5.5.2 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环境现代化的影响 |
5.5.3 挑战 |
第6章 以城市信息化推进天津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对策 |
6.1 信息化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和普及化教育双管齐下 |
6.2 提高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健全信息产业链 |
6.3 建立政务信息主管制度,协调横向、纵向信息差异 |
6.4 健全政策法规,维护信息网络安全 |
6.5 加快城市信息化投融资改革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大连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的信息化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市信息化与现代化国际名城的相关理论 |
2.1 城市信息化的涵义、地位与作用 |
2.1.1 信息化、城市信息化的涵义 |
2.1.2 城市信息化的必然性 |
2.1.3 城市信息化的作用 |
2.2 现代化国际名城的涵义及发展阶段 |
2.2.1 现代化的内涵 |
2.2.2 国际城市的含义及特征 |
2.2.3 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国际化 |
2.2.4 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
2.3 信息化对现代化国际名城的促进作用 |
2.3.1 信息化能够有力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
2.3.2 信息化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
2.3.3 信息化能够大力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 |
第3章 大连实施信息化战略的背景依据 |
3.1 大连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国际背景 |
3.1.1 美国——从“信息高速公路”到“数字地球” |
3.1.2 欧盟——整体推进“欧洲信息社会”计划 |
3.1.3 日本和韩国的信息化战略 |
3.2 大连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国内背景 |
3.3 大连实施信息化战略的自身背景 |
第4章 大连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
4.1 大连实施信息化战略的现实基础 |
4.1.1 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迅速 |
4.1.2 软件产业特色和优势突出 |
4.1.3 信息服务业呈现良好势头 |
4.1.4 电子政务建设成效已明显 |
4.1.5 电子商务稳步中逐渐推进 |
4.1.6 企业信息化获阶段性成果 |
4.1.7 社会信息化得到全面展开 |
4.1.8 区域技术总部经济初步形成 |
4.2 大连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国内比较分析 |
4.2.1 关于“信息化指数”模型介绍 |
4.2.2 中国十佳城市信息化指数比较 |
4.2.3 大连与深圳信息化水平比较分析 |
4.3 大连与现代化国际名城信息化水平的差距 |
4.3.1 自主研发能力不够,技术创新有待加强 |
4.3.2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信息管理意识淡薄 |
4.3.3 信息资源缺乏规划,资源共享有待加强 |
4.3.4 人才引进力度不足,外流现象趋于严重 |
第5章 推进大连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对策 |
5.1 准确定位大连城市信息化战略的未来------“数字大大连” |
5.2 以企业信息化为核心动力,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 |
5.3 完善城市信息化法制建设,加强信息安全工作 |
5.4 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推进政务网络化 |
5.5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
5.6 加强人才引进和管理,保证信息智能储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 论文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
2.1.1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演进轨迹 |
2.1.2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2.1.3 总结与评价 |
2.2 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2.1 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 |
2.2.2 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发展 |
2.2.3 总结与评价 |
2.3 创新型城市的提出及研究进展 |
2.3.1 创新型城市的提出 |
2.3.2 创新型城市的研究进展 |
2.3.3 总结与评价 |
第三章 国内外实践研究 |
3.1 国外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
3.1.1 基本特征 |
3.1.2 主要类型 |
3.2 国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演进历程 |
3.2.1 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发展模式 |
3.2.2 创新型城市的演进历程 |
3.3 我国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转型实践研究 |
3.3.1 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的界定 |
3.3.2 区域科技中心城市的特点与功能 |
3.3.3 国内以创新型城市为目标的主要区域科技中心城市比较 |
3.3.4 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转型及发展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理论研究 |
4.1 创新与城市发展 |
4.1.1 城市发展的内涵 |
4.1.2 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
4.1.3 城市发展的内部创新驱动要素分析 |
4.1.4 新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4.2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4.2.1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
4.2.2 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模型 |
4.2.3 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
4.3 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与主要发展形态 |
4.3.1 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 |
4.3.2 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发展演变形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型城市的系统构建 |
5.1 创新型城市的系统内涵、结构与特征 |
5.1.1 创新型城市的系统内涵 |
5.1.2 创新型城市的系统结构 |
5.1.3 创新型城市的系统特征 |
5.2 创新型城市的核心系统:城市创新系统 |
5.2.1 城市创新系统的功能 |
5.2.2 城市创新系统的构成 |
5.2.3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城市创新系统分析 |
5.3 创新型城市的创新系统生成机制 |
5.3.1 CAS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受限生成过程理论 |
5.3.2 创新型城市的创新系统受限生成过程 |
5.4 基于博弈理论的创新型城市系统运行分析 |
5.4.1 博弈论的引入 |
5.4.2 创新型城市系统中的博弈主体 |
5.4.3 博弈理论体系的建立 |
5.4.4 城市创新主体联盟形成的博弈分析 |
5.4.5 创新型城市系统的演化博弈分析 |
5.4.6 创新型城市系统的制度博弈分析 |
5.4.7 博弈分析的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体系构建 |
6.1 与区域创新相关的评价研究综述 |
6.1.1 国外有关创新评价的研究综述 |
6.1.2 我国有关区域和城市创新的研究评价综述 |
6.2 构建我国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
6.3 我国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体系构建 |
6.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6.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4 主要城市评价与分析的实证研究 |
6.4.1 评价方法 |
6.4.2 评价城市的选择与原始数据库的建立 |
6.4.3 主要城市的因子评价分析 |
6.4.4 主要城市的聚类分析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证研究 |
7.1 天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判断 |
7.1.1 天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
7.1.2 天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判断 |
7.2 天津城市创新发展的科技基础与条件分析 |
7.2.1 天津城市主要创新主体现状 |
7.2.2 城市科技创新人才现状 |
7.2.3 城市创新体系总体现状 |
7.3 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路线图研究 |
7.3.1 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模式选择 |
7.3.2 天津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路线图 |
7.3.3 天津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基本构成要素路线图 |
7.3.4 天津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基本指标要素路线图 |
7.4 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导向研究 |
7.4.1 建立创新型城市的政府治理机制 |
7.4.2 建立和完善高效有序的城市创新体系 |
7.4.3 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
7.4.4 大力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城市文化 |
7.4.5 积极构建开放式城市创新发展格局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当代区域规划理论与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国内外区域规划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1.1 国外区域规划发展历程 |
1.1.1 区域规划的萌芽与兴起 |
1.1.2 区域规划的繁荣与发展 |
1.1.3 区域规划的衰落和复兴 |
1.2 国外区域规划理论的新进展 |
1.2.1 区域规划新背景 |
1.2.2 区域规划新理念 |
1.2.3 区域规划新理论 |
1.2.4 区域规划新目标 |
1.2.5 区域规划新内容 |
1.2.6 区域规划新方法 |
1.2.7 区域规划新手段 |
1.3 我国区域规划发展态势 |
1.3.1 国土规划的衰变 |
1.3.2 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升 |
1.3.3 都市区规划的兴起 |
1.4 我国区域规划发展面临的问题 |
1.4.1 规划与立法 |
1.4.2 比较与竞争 |
1.4.3 集聚与扩散 |
1.4.4 刚性与弹性 |
1.4.5 协调与整合 |
1.4.6 沟通与整治 |
第二章 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辨析 |
2.1.1 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概念的建立 |
2.1.2 开展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意义 |
2.2 区域整体协调规划理论 |
2.2.1 区域整体协调规划的渊源及主要内容 |
2.2.2 区域整体协调规划的意义 |
2.3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2.3.1 地域分工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
2.3.2 产业结构演替的规律及其解释 |
2.4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 |
2.4.1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两个经典理论 |
2.4.2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动力机制 |
2.4.3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要素及其实现 |
2.5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区域发展的要求 |
2.5.2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空间 |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 |
3.1 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历史积淀 |
3.2 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
3.2.1 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
3.2.2 解决共同发展的问题的需要 |
3.2.3 建立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的需要 |
3.3 京津冀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缺乏区域协作的观念 |
3.3.2 城镇体系欠发达和环境退化 |
3.3.3 区域交通体系不完善 |
3.3.4 现行城市政策不完善 |
3.4 协调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4.1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
3.4.2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3.4.3 生产要素具有聚集的可能 |
3.4.4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
3.4.5 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合作发展的机会 |
3.5 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战略措施 |
3.5.1 疏解北京市区部分功能 |
3.5.2 促进京津都市带发展 |
3.5.3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
3.5.4 合理发展沿海港口和工业 |
3.6 关于京津冀地区空间发展战略思考 |
3.6.1 发展的总体思路 |
3.6.2 发展的指导思想 |
3.7 京津冀地区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
3.7.1 构造环渤海地区城市网络布局 |
3.7.2 构筑京津冀地区城市的有机网络 |
3.7.3 关于区域空间发展目标与重点的思考 |
3.8 关于京津城市联合途径的思考 |
3.8.1 京津的联合发展与跨地区企业重组 |
3.8.2 京津联合建设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 |
3.8.3 关于天津的发展重点及其措施思考 |
3.9 加速实现区域联合的一体化进程 |
3.9.1 加速区域空间一体化进程 |
3.9.2 加速区域空间交通一体化进程 |
3.9.3 加速区域空间市场一体化进程 |
3.9.4 加快区域空间工业一体化进程 |
3.9.5 加快区域空间科技创新一体化进程 |
3.9.6 加速区域空间服务业一体化进程 |
3.9.7 加快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体化进程 |
第四章 区域协调下的天津市域产业结构重组 |
4.1 天津市域产业空间布局战略定位 |
4.2 天津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的目标 |
4.2.1 能够有效参与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竞争 |
4.2.2 能够全面发挥天津的地理、区位优势 |
4.2.3 能够有利于京、津、冀共同协调发展 |
4.3 天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构想 |
4.3.1 发展服务业,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 |
4.3.2 有机整合现代物流业 |
4.3.3 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业 |
4.3.4 发展功能各异的金融业 |
4.3.5 积极培育商贸流通业 |
4.4 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 |
4.5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化进程 |
4.6 产业空间布局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4.7 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网络体系 |
4.8 东移与扩散相结合的产业布局 |
4.8.1 天津开发区的产业布局 |
4.8.2 保税区的产业布局 |
4.8.3 临港工业区的产业布局 |
4.8.4 大港城区的产业布局 |
4.8.5 汉沽城区的产业布局 |
4.8.6 海河下游工业区的产业布局 |
4.9 新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上的乡镇企业 |
4.10 产业结构调整、区域间协调及政府行为 |
第五章 区域协调下的天津市域城镇空间发展布局 |
5.1 天津市域城镇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1.1 天津市域城镇的发展现状 |
5.1.2 目前所存在问题 |
5.2 影响天津市域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 |
5.2.1 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
5.2.2 经济及其增长状况 |
5.2.3 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空间分布 |
5.2.4 交通网络的影响 |
5.2.5 国家政策的指导 |
5.2.6 区域与城乡空间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
5.2.7 其他因素 |
5.3 对天津市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的思考 |
5.3.1 关于城镇体系中的级配问题 |
5.3.2 关于中心城市 |
5.3.3 关于“二级市” |
5.3.4 关于城镇的数量与布局 |
5.4 天津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目标与规划布局 |
5.4.1 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则 |
5.4.2 区域与城乡空间发展战略目标与设想 |
5.4.3 区域与城乡空间发展战略出现新形态 |
5.4.4 天津市区域重要城镇的发展方向 |
5.5 对策与措施 |
第六章 区域协调下的天津市域空间结构重组支撑体系构建 |
6.1 区域交通运输支撑体系 |
6.1.1 京津冀地区及天津市对外交通运输现状及问题 |
6.1.2 区域交通发展战略 |
6.1.3 区域交通圈发展规划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 |
6.1.4 区域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
6.2 天津市域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地域划分 |
6.2.1 区域生态环境区划 |
6.2.2 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 |
6.2.3 自然保护区间生态联系廊道的建立 |
6.2.4 生态保护中的“越境责任原则” |
6.2.5 关于天津市生态景观规划的思考 |
6.3 天津市域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体系 |
6.3.1 水资源支撑体系 |
6.3.2 能源体系的有机建构 |
6.3.3 污水处理和水系治理 |
6.4 软环境支撑体系 |
6.4.1 大胆进行观念创新 |
6.4.2 切实加快体制创新 |
6.4.3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6.4.4 广聚人才,构筑面向21世纪的人才高地 |
后记 |
主要科研简历和博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主要参考书目 |
致谢 |
四、用信息化带动天津城市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D]. 孙冰晶.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2]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D]. 张擎. 天津理工大学, 2010(03)
- [3]天津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与预测研究 ——基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D]. 王天耀. 天津理工大学, 2009(02)
- [4]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研究[D]. 朱攀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09(09)
- [5]甘肃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构想[D]. 鲁地. 兰州大学, 2009(12)
- [6]城市信息化对天津城市现代化的影响[D]. 宋琳. 天津财经大学, 2008(08)
- [7]大连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的信息化战略[D]. 尹博. 辽宁师范大学, 2007(02)
- [8]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杨冬梅. 天津大学, 2006(06)
- [9]试论滨海新区视角下的开发区城市化问题[J]. 崔广志. 港口经济, 2005(06)
- [10]当代区域规划理论与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 尹海林. 天津大学,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