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兴废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田中荣[1](2015)在《美国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研究 ——该系统是否针对俄罗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基石的《反导条约》面临着来自美方修约和退约的挑战。“9·11”恐怖袭击事件为小布什政府退约提供了契机,2001年12月13日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为其发展反导系统扫除了障碍。时至今日,美国反导系统的部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小布什时期不仅将反导系统部署在美国本土的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还计划将系统部署在东欧国家波兰和捷克。第二阶段,奥巴马政府放弃了小布什的反导计划,制定了新的部署方案“欧洲分阶段适应性方案”,并将该方案纳入北约体系,建立以北约为主体,美国为主导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从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至今,美俄反导争端一直持续不断。美方表示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是为了防御伊朗的导弹威胁,俄方则认为美方的表态存在欺骗性,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对付俄罗斯。为了探究美方的真实目的,本文从实力和意图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实力角度,美国反导系统部署的地理位置以及美国现存的导弹防御实力,使得美国可实现对俄罗斯导弹的多层拦截,从而对俄罗斯构成了直接现实性的威胁。同时,本文对伊朗的弹道导弹实力进行了评估,证明了伊朗并不具备足够威胁美国的导弹实力。从意图角度,通过美方拒绝与俄共用阿塞拜疆的加巴拉雷达站、拒绝进行联合分区反导和拒绝签署不针对俄罗斯的法律保证等案例,证明了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真实意图是为了针对俄罗斯。
周自龙[2](2010)在《论美俄在导弹防御系统领域的博弈》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但是由于意识形态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两国之间尽管有合作,但是矛盾与分歧更为尖锐与突出,而矛盾与分歧的焦点主要聚集在美俄关于导弹防御问题的态度上,美国为了削弱俄罗斯的战略核威慑,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极力发展针对俄罗斯的导弹防御系统,并且把俄罗斯的周边国家也纳入其中,监视并且在必要时围堵俄罗斯的导弹发射;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国,无论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大为降低,但是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俄罗斯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依据自己有限的实力和机动灵活的外交方针,与美国展开了一轮又一轮得较量。本文的第一部分着重讲述了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理论和现实原因。美国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主要构成要素有三点:“天赋使命”、“美国例外”和“高度一致的意识形态”。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无政府主义,前苏联导弹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则是现实原因。第二部分回顾了美国和苏联在签署《反导条约》时的背景、条约内容和对国际战略稳定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则打破了美苏由于签署《反导条约》所形成的战略核稳定,对苏联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第三部分讲述了美国为了给即将部属的导弹防御系统扫清法律上的障碍,布什总统在2001年悍然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同时宣布正式开始部属反导系统。将NMD与TMD一体化,并且加紧反导系统的研制与实验,在本土和海外组网部属。第四部分主要讲述了俄罗斯在面对美国坚持部署反导系统的形势下,利用灵活的外交策略和有关的条约与国际法与之周旋,阻止或者滞迟美国部署反导系统的步伐,但是最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的力量,加紧开发和部署能突破反导系统的先进武器系统,并在必要的时候不失时机的向美国展示自己的力量存在。
郑安光[3](2008)在《后冷战、反恐和防扩散——美国小布什政府军控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小布什总统上台以来,特别是"911"事件之后,新保守主义成了美国对外政策决策的指导思想。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以及相应的军控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美国军控政策开始从以前的着力推动多边主义制度建设向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演变。美国单边主义的军控政策和事件给国际军控体系和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未来美国军控政策的演变只有回归多边主义的轨道才是明智的选择。
庄焰[4](2007)在《浅析美国的导弹防御战略》文中提出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昔日的对手不复存在。其军事战略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调整,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就是新时期美国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打破了全球核军事力量的相对平衡局面,试图获得独家战略垄断优势,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
陈永超[5](2005)在《乔治·W·布什政府安全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布什政府的安全观在其上任之初就显示出了与其前任不同的特点,“9·11”事件更是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布什政府的安全观。全面把握布什政府的安全观对理解布什政府的安全政策与当今的国际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第一章从安全、安全观的概念入手,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对主要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安全观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第二章是文章的重点,提出了判定布什政府安全观的依据,并对布什政府的安全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布什政府的安全威胁观因时而变,以激进主义与技术的结合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同时视正在崛起的大国为潜在威胁,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点;其安全主体观视国家(而不是以人或国际社会)为安全主体;其安全领域观重视综合、全面的安全,特别突出本土安全;其安全方式观具有明显的黩武性、单边性,但又在有些领域实行有限的多边,体现出实用主义的特点。第三章剖析了布什政府安全观形成的原因,认为布什政府的安全观深受美国民族特性的影响,美国文化及其传统是布什政府安全观形成的底蕴;国际结构因素是布什政府安全观形成的外在推动力;在“9·11”事件后的舆论一致使得布什政府的安全观得以顺利实施,并坚定了布什政府对自己安全观的认同;新保守主义势力等强硬派是布什政府安全观形成的内因。第四章分析了布什政府安全观对中美关系、国际秩序和全球反恐战争的影响,并对布什政府的安全观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朱听昌,刘菁[6](2004)在《争夺制天权:美国“高边疆”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文中提出“高边疆”战略是美国的太空战略 ,而且曾经一度是美国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冷战结束后 ,美国虽然不再频繁炒作“高边疆”战略 ,但“高边疆”战略的精髓却被完全继承下来 ,而且在大力推进新世纪版的“高边疆”战略 ,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其经久不变的目标依然是争夺制天权。美国新世纪版的“高边疆”战略 ,恶化了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严重阻碍中国的统一大业。但“高边疆”战略的发展历程所体现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事高科技带动民用高科技的战略思维 ,对中国制定发展战略、国防战略以及太空战略都有借鉴意义
王宏军,武术杰[7](2003)在《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及布什政府的NMD计划——其背后原因的一种层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是对美国退出《反导条约》 (ABM )和布什政府NMD计划背后原因进行一种层次分析。笔者粗略地概括了三个层次 :个人层次、国内层次和国际层次。个人层次、国内层次和国际层次三个层次因素合力共同导致美国退出ABM和启动NMD计划
吴兴佐[8](2002)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兴废始末》文中研究表明 1972年美苏签署的《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导条约、AMB条约)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最令人关注并引起诸多争议的问题之一。该约限制美苏双方建立针对弹道导弹的国土导弹防御系统,以维持双方战略核武库力量的大体平衡。依此建立的“相互确保摧毁理论”成为现代核威慑战略的理论基础。随着冷战后美国执意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反导条约已成为当前世人关注的热点。
二、《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兴废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兴废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研究 ——该系统是否针对俄罗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着作 |
1.2.2 国外相关着作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途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途径 |
第2章 《反导条约》与美国欧洲反导计划 |
2.1 《反导条约》的发展历程 |
2.1.1 《反导条约》的签订 |
2.1.2 《反导条约》面临的挑战 |
2.1.3 《反导条约》的终结 |
2.2 小布什与“东欧反导计划” |
2.3 奥巴马与“欧洲分阶段适应性方案” |
第3章 美反导系统——基于实力的分析 |
3.1 美反导系统的部署位置 |
3.2 美反导系统的现实威胁 |
3.2.1 小布什时期的导弹防御能力 |
3.2.2 奥巴马时期的导弹防御能力 |
3.3 伊朗弹道导弹的现实能力 |
第4章 俄反导建议——基于意图的分析 |
4.1 阿塞拜疆“加巴拉雷达站”提议 |
4.1.1 俄罗斯南部的“千里眼” |
4.1.2 俄美共用“加巴拉雷达站”提议 |
4.1.3 东欧反导真实意图的“试金石” |
4.2 联合分区反导建议和法律保证要求 |
4.2.1 美俄关系“重启” |
4.2.2 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的改善 |
4.2.3 俄联合分区反导建议 |
4.2.4 俄法律保证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2)论美俄在导弹防御系统领域的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原因分析 |
(一) 美国自认为负有领导世界的责任 |
1、深厚的思想基础 |
2、有利的国家发展态势 |
3、霸权的"诱惑" |
(二) 美国的安全困境与现实威胁 |
1、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 |
2、美国的战略防御与苏联的导弹威胁 |
3、借口"无赖国家"与国际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
二、苏联与美国在反导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 |
(一) 苏美1972年《反导条约》 |
1、《反导条约》签署前的苏美态势 |
2、《反导条约》的构思独特性 |
3、《反导条约》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基石作用 |
(二)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和试验及对苏联的影响 |
1、"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 |
2、"星球大战计划"的技术研究与试验 |
3、"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的影响 |
三、美国部署主要针对俄罗斯的导弹防御系统 |
(一) 美国构建反导网的前期准备 |
1、美国退出《反导条约》为部署反导系统扫清障碍 |
2、将NMD与TMD合并,使之一体化 |
3、加紧反导系统的研制与试验 |
(二) 美国在本土与海外组网部属主要针对俄罗斯的反导系统 |
1、在阿拉斯加、日本、韩国---俄的东部进行反导系统的部署 |
2、在东欧---俄的西部边界部署反导系统 |
四、俄罗斯应对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之策 |
(一) 借助国际法及运用灵活的外交策略 |
1、利用《反导条约》与《欧洲常规力量条约》作为与美谈判的筹码 |
2、与美国协商共同构筑反导系统 |
3、俄罗斯建议与美国共同使用在东欧的雷达站 |
(二) 俄罗斯加强反制美国反导系统力量的建设 |
1、研制和部署新型战略核导弹 |
2、增强海基战略核力量 |
3、恢复战略空军的巡逻 |
4、俄罗斯在拉美地区展示力量存在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后冷战、反恐和防扩散——美国小布什政府军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保守主义和布什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构建 |
二、多边主义的挫败与先发制人:小布什政府军控思想的变迁 |
三、绝对安全的迷误:小布什政府军控政策和实践的演变 |
四、小布什政府军控政策评估与未来美国军控政策展望 |
(4)浅析美国的导弹防御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弹防御系统是对冷战时期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 |
二、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在新世纪关键性的战略武器 |
三、导弹防御系统使美国打破全球核战略相对平衡, 获得自身的绝对安全 |
(5)乔治·W·布什政府安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安全观: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安全的概念 |
第二节 安全观的概念 |
第三节 各主要国际关系流派的安全观 |
一、现实主义流派的安全观 |
二、自由主义流派的安全观 |
三、建构主义流派的安全观 |
第二章 布什政府的安全观 |
第一节 判定布什政府安全观的依据 |
第二节 布什政府安全观分析 |
一、布什政府的安全威胁观 |
二、布什政府的安全主体观 |
三、布什政府的安全领域观 |
四、布什政府的安全方式观 |
第三章 布什政府安全观的形成原因 |
第四章 布什政府安全观的实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及其展望 |
第一节 布什政府安全观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一、中美在安全观上的异同 |
二、布什政府安全观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布什政府安全观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
第三节 布什政府安全观对全球反恐战争的影响 |
第四节 布什政府安全观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争夺制天权:美国“高边疆”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边疆”战略形成的背景 |
二、“高边疆”战略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
三、“高边疆”战略的实施与影响 |
四、冷战结束后“高边疆”战略的演变 |
1、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
2、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
(7)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及布什政府的NMD计划——其背后原因的一种层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人层次 |
二、国内层次 |
1.共和党的保守主义倾向及其控制的国会的影响 |
2.军工复合体对美国政治的渗透 |
三、国际层次 |
1.国际体系的变更 |
2.“失规制时代”的新威胁 |
3.所谓的“中国威胁” |
4.“9·11事件” |
(8)《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兴废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一、条约产生的背景 |
二、条约内容及后续文件 |
三、反导条约与星球大战 |
四、反导条约争议再起 |
五、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 |
四、《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兴废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欧洲导弹防御系统研究 ——该系统是否针对俄罗斯?[D]. 田中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02)
- [2]论美俄在导弹防御系统领域的博弈[D]. 周自龙. 新疆大学, 2010(02)
- [3]后冷战、反恐和防扩散——美国小布什政府军控政策研究[J]. 郑安光. 太平洋学报, 2008(01)
- [4]浅析美国的导弹防御战略[J]. 庄焰. 理论界, 2007(02)
- [5]乔治·W·布什政府安全观研究[D]. 陈永超. 外交学院, 2005(04)
- [6]争夺制天权:美国“高边疆”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J]. 朱听昌,刘菁. 军事历史研究, 2004(03)
- [7]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及布什政府的NMD计划——其背后原因的一种层次分析[J]. 王宏军,武术杰. 前沿, 2003(09)
- [8]《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兴废始末[J]. 吴兴佐. 国际资料信息,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