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鹃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宦智群,耿兴敏[1](2021)在《杜鹃花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杜鹃花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应用价值,但传统的繁殖方式限制其繁殖速度和推广应用。组织培养能够促进杜鹃花属植物的快速繁殖,已成为其繁殖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种质资源保护、遗传育种和无性系苗木的商业化生产中。本研究对国内外杜鹃花属植物的组培技术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汇总,从再生途径、试管播种、常见的技术问题、组培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种类及浓度的选择对离体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常见问题如污染、褐化、玻璃化的控制措施,以期为后期杜鹃花属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王亚如[2](2021)在《杜鹃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杜鹃花大色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繁育方式主要是种子繁殖、扦插和组织培养等,但种子繁殖有周期长、易发生变异等特点,而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和扦插来培育杜鹃苗木,既能保持杜鹃优良种性,还具有繁殖系数高、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在短时期获得大量具有优良种性的优质种苗,对杜鹃苗木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对保存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Hook.F.)、映山红(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Lindl.)Planch.ex Maxim.)、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 Franch.)和羊踯躅(Rhohododendron molle G.Don)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和不同基质配比对映山红、马银花和毛棉杜鹃插穗的生根影响,及对映山红、羊踯躅、毛棉杜鹃和鹿角杜鹃的外植体消毒时间、初代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等环节的影响因素,研究出一套杜鹃高效组培和扦插快繁技术,以期为大面积人工栽培杜鹃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研究结果如下:(1)杜鹃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①外植体的消毒时间对杜鹃的存活率有较大影响。结果显示毛棉杜鹃外植体的最适宜灭菌条件为75%的酒精浸泡20 s,5%次氯酸钠消毒20 min,无菌水冲洗5次。②生长素NAA较IBA而言,NAA对杜鹃的初代培养有更显着的影响。毛棉杜鹃带芽茎段在培养基WPM+ZT0.5 mg·L-1+NAA0.10 mg·L-1中的启动效果最好,保存率最高,腋芽萌发率达45%。③毛棉杜鹃带芽茎段在培养基WPM+ZT5 mg·L-1+IBA0.2 mg·L-1中的启动效果最好,腋芽萌发率达19.44%。④在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方差分析表明NAA比IBA更适合于毛棉杜鹃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毛棉杜鹃茎段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WPM+TDZ0.1 mg·L-1+NAA 0.5mg·L-1。(2)杜鹃叶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①消毒时间对杜鹃种子的的发芽率有较大影响。杜鹃种子均使用75%的酒精浸泡10s,用5%次氯酸钠进行不同时间的消毒,映山红在消毒10 min时发芽率最高,为63.43%,羊踯躅和鹿角杜鹃消毒5 min时发芽率最高,分别为85.18%、68.98%。②不同的培养基对杜鹃种子的启动有显着影响,映山红、羊踯躅和鹿角杜鹃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的适宜程度从强到弱是WPM>1/2MS>MS。诱导羊踯躅和鹿角杜鹃发芽最适宜培养基组合为WPM+TDZ1.0 mg·L-1+NAA0.5 mg·L-1,诱导映山红发芽最适宜培养基组合为 WPM+TDZ0.5 mg·L-1+NAA0.1 mg·L-1。③诱导映山红和羊踯躅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组合为WPM+TDZ1.0 mg·L-1+NAA1.0 mg·L-1,诱导率分别为57.46%和53.33%;诱导鹿角杜鹃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组合为 WPM+TDZ0.5 mg·L-1+NAA0.1 mg·L-1,诱导率为 71.11%。④在愈伤组织分化时,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叶片愈伤的诱导分化效果有显着差异。诱导分化映山红和羊踯躅丛生芽最适宜的培养基组合为WPM+ZT 1.Omg·L-1+NAA0.5 mg·L-1;诱导鹿角杜鹃芽的分化培养的最适宜培养基组合为WPM+ZT2.0 mg·L-1+NAA0.5 mg·L-1。⑤杜鹃在继代增殖中经过方差分析可得,映山红继代增殖最适宜的培养基为WPM+ZT1.0 mg·L-1+IBA0.5 mg·L-1;羊踯躅和鹿角杜鹃继代增殖最适宜的培养基为WPM+ZT 1.5 mg·L-1+NAA 1.0 mg·L-1。⑥在杜鹃生根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活性炭和生长素可促进生根。诱导映山红和鹿角杜鹃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WPM+IBA2.0 mg·L-1+NAA0.2 mg·L-1+AC3.0 g·L-1。诱导羊踯躅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WPM+IBA0.5 mg·L-1+AC3.0 g·L-1。(3)杜鹃扦插繁殖技术研究①不同基质配比和不同IBA浓度对生根效果的差异显着,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最适合杜鹃的扦插方法。最适合映山红扦插的IBA浓度是400 mg·L-1浸泡8h,最适宜基质是河沙:黄壤=1:2,最适宜组合的生根率为63.49%,平均不定根数量最高为12.4条,平均根长为4.31 cm,最长不定根为5.65 cm,生根指数为34.17 cm。②根据正交试验分析IBA扦插效果有显着影响。马银花扦插的IBA浓度是400 mg·L-1浸泡8h,最适宜基质是河沙:黄壤:泥炭土(2:2:1),最适宜组合的生根率为49.21%,平均不定根数量最高为9.3条,平均根长为4.67 cm,最长不定根为5.38 cm,生根指数为21.59 cm。③根据正交试验分析可得,IBA在高浓度时使用速蘸法促使杜鹃生根的效果较差,黄壤相比其他基质更适合毛棉杜鹃扦插。毛棉杜鹃最适宜扦插IBA浓度是400 mg·L-1浸泡8h,最适宜基质是黄壤,生根率最高为52.38%,平均不定根数量最高为6.32,平均根长为2.96 cm,生根指数为9.80 cm。
李铮[3](2021)在《海南杜鹃热诱导基因RhRCA1的表达及转录调控分析》文中提出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杜鹃属种质资源,但其利用率相对较低,杜鹃属植物大多不耐热,夏季的高温是限制杜鹃花在城市绿地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光合反应是植物对高温最敏感的生理反应之一,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的活性降低是热胁迫下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Rubisco的活化依赖于其激活酶Rubisco activase(RCA),RCA可以将与Rubisco紧密结合的磷酸糖解离下来,使Rubisco重新变为活化态。由于RCA的热不稳定性导致RCA对Rubisco的活化极容易受到高温的抑制,因此,高温下RCA对Rubisco活化效率低是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海南杜鹃(Rhododendron hainanense)是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植物,相比于其他杜鹃呈现较好的耐热特性,具有极大的育种潜力,是研究杜鹃花耐热机制的理想材料。课题组前期通过RhRCA1基因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的试验明确了RhRCA1基因与耐热有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RhRCA1基因的上游热诱导调控机制,为海南杜鹃耐热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对杜鹃花耐热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海南杜鹃3年生扦插苗为材料,通过qRT-PCR研究海南杜鹃RhRCA1基因表达模式;克隆获得RhRCA1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通过异源转化拟南芥和烟草研究其活性、组织特异性以及热诱导性;另外在RhRCA1启动子上发现了与热响应相关的元件RGAANNTTC,据此利用酵母单杂和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和验证RhRCA1的上游转录调控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南杜鹃RhRCA1基因的表达模式研究。对海南杜鹃3年生扦插苗进行不同的光温处理。通过qRT-PCR分析发现,RhRCA1基因主要在绿色组织中表达,其在光照或黑暗的条件下表达量无明显差异,说明RhRCA1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且光信号对RhRCA1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RhRCA1基因在常温下的表达量极低,37℃高温处理后RhRCA1基因的表达量分别较常温上升了150和1700倍,说明高温能显着诱导RhRCA1基因的表达。2、海南杜鹃RhRCA1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克隆获得了RhRCA1基因ATG上游1624bp的启动子序列。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上含有一系列启动子基础元件、与RCA1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相关元件、光响应元件、参与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的元件等。另外,与逆境相关的元件,如ARE、ABRE、TC-rich repeats,以及与热胁迫响应相关的RGAANNTTC和CACCT-box也存在于启动子上。3、海南杜鹃RhRCA1启动子的表达特性研究。将RhRCA1基因启动子驱动GUS基因,构建prRCA1::GUS载体瞬时转化烟草,GUS染色结果表明高温能够上调RhRCA1启动子的表达。同时构建pr RCA1::LUC载体转化烟草叶片,荧光成像结果表明RhRCA1启动子能强烈响应高温胁迫。并将prRCA1::GUS载体稳定转化拟南芥,对纯合的拟南芥T3株系进行GUS染色,结果说明高温能显着诱导RhRCA1启动子在拟南芥子叶、成熟叶、茎、萼片、果荚等绿色组织中的表达。以上试验结果说明了RhRCA1启动子是一个兼具高温诱导表达和组织特异表达的启动子。4、海南杜鹃热诱导基因RhRCA1的上游诱导调控因子研究。利用酵母单杂系统筛选与RhRCA1启动子上顺式元件特异结合的转录因子。RhRCA1启动子上与响应热胁迫相关的RGAANNTTC元件与热激元件HSE(Heat shock element,HSE)序列高度相似,将RGAANNTTC元件命名为HSE-like,构建p Ab Ai-HSE_like质粒,转化酵母细胞,筛库结果初步证明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factor,HSF)中的HSFA2能与HSE-like元件结合。为了验证HSFA2与HSE-like的结合特性,在海南杜鹃c DNA中克隆获得HSFA2并构建pGADT7-HSFA2,与p Ab Ai-HSE_like共转化酵母细胞,结果显示HSFA2能与RhRCA1启动子上的HSE-like元件结合。进一步构建植物表达载体35S::HSFA2和prRCA1::LUC,转化烟草叶片后用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HSFA2对prRCA1::LUC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显示HSFA2能够激活报告基因LUC的表达,说明HSFA2通过对RhRCA1的转录调控而介导RhRCA1的热诱导表达。
李超[4](2020)在《两种吊钟花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齿缘吊钟花(Enkianthus serrulatus(Wils.)Schneid.)和灯笼树(Enkianthus chinensis Franch.)同属杜鹃花科(Ericaceae)吊钟花属(Enkianthus Lour.)植物,既可观花,又可观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迄今鲜见人工栽培和园林应用。为了充分发掘利用这些野生观赏花卉资源,本文对齿缘吊钟花与灯笼树的种子萌发条件、播种和扦插生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最适宜的条件。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萌发试验:开展了不同光照、浸种时间、激素种类、GA3时间、GA3浓度、浸种时间与GA3浓度组合处理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吊钟花属植物种子均需要光照;齿缘吊钟花以35℃温水浸种2 h的效果最好,灯笼树则以1 h的效果最好;GA3是最适合用来促进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植物激素;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均以100 mg·L-1浸泡6 h的效果最佳;浸种时间与GA3浓度组合试验中,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均以浸种4 h后100 mg·L-1 GA3浸泡种子6 h的效果最优。(2)播种育苗试验:对种子进行不同播种时间和育苗基质处理。试验表明: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适宜在4月初进行播种,适宜的育苗基质为泥炭土和杜鹃花基质。(3)扦插生根试验:以当年生枝条为材料,进行不同生根激素种类、生根激素浓度、生根激素处理时间、扦插基质和留叶数量处理。结果表明:IBA是最适宜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扦插育苗的生根激素;齿缘吊钟花适宜的生根激素浓度为200mg·L-1,灯笼树则为100 mg·L-1;最适宜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生根激素处理时间为6 h;齿缘吊钟花最适合的扦插基质为珍珠岩,灯笼树则为河沙;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留两片半叶较好。根据隶属函数法分析,最佳组合是用100 mg·L-1国光生根粉浸泡有一片半叶的齿缘吊钟花枝条6 h,扦插在珍珠岩中,生根率可达65%。最佳组合是用100mg·L-1IBA浸泡有一片半叶的齿缘吊钟花枝条6 h,扦插在基质(泥炭:河沙:珍珠岩=3:2:3,体积比)生根率可达60%。本研究找到了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最优条件和播种育苗的最佳时间和基质,探索出两种植物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条件,这些成果将为两种野生花卉植物引种驯化、品种繁育和园林应用做出积极贡献。
陈婷[5](2020)在《高山杜鹃五种“晚花”品种快繁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山杜鹃具有色彩丰富、花姿优美和树形漂亮等特征,作为园林绿化、旅游开发都是很好的观赏植物。“晚花”杜鹃因其花期较晚而与其他杜鹃不同,在旅游业中起到延长观赏时间,促进旅游发展的作用。而百里杜鹃“晚花”杜鹃数量较少且分布不集中,因此进行“晚花”品种杜鹃的快速繁殖培养,为丰富高山杜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晚花”杜鹃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研究以小白杜鹃、大白杜鹃、桃叶杜鹃、长蕊杜鹃和九龙山杜鹃为研究对象,对杜鹃种子繁殖,扦插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等进行研究,总结出一套高山杜鹃“晚花”品种高效快速的繁殖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赤霉素(Gibberelin,简称GA3)处理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具有影响。在一定GA3浓度下五种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显着高于对照,萌发时滞、萌发高峰期和持续萌发时间均较对照相对缩短。其中,大白、桃叶和九龙山杜鹃种子在GA3浓度为600mg·L-1处理时各项萌发指标相对较好,长蕊杜鹃以GA3为700 mg·L-1浸种处理萌发效果相对较好,小白杜鹃以GA3浓度为400 mg·L-1和700 mg·L-1处理最好。对比五种杜鹃种子的萌发能力,小白杜鹃、长蕊杜鹃和九龙山杜鹃的发芽周期相对较短,发芽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均较其他两种杜鹃高。2、不同插壤和不同激素处理对高山杜鹃扦插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基质配比为4:1时,两种杜鹃插穗的出芽率均显着高于对照,分别为33.33%和63.33%,且随着基质中草炭土含量的增加,插穗出芽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经激素处理组桃叶杜鹃插穗的出芽率较对照有所增高,但各处理结果差异不显着;长蕊杜鹃插穗经浓度为200mg·L-1IBA+100 mg·L-1NAA的混合溶液处理后,其插穗出芽率为86.66%显着高于未经激素处理组。3、75%酒精、10%次氯酸钠和0.1%升汞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和影响不同。相同灭菌时间下,三种消毒溶液处理后外植体的污染率依次是:10%次氯酸钠>75%酒精>0.1%升汞;存活率依次为:0.1%升汞>10%次氯酸钠>75%酒精;随着灭菌时间的增长,3种溶液处理下外植体的污染率和存活率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以0.1%升汞消毒7min时,外植体的污染率最低为0,对应的存活率最高达94.44%。4、在叶芽、花苞、萼片和茎段四种外植体中,小白杜鹃、长蕊杜鹃和九龙山杜鹃均以萼片作为外植体时,三种杜鹃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率相对较高且褐化率较低;而大白杜鹃和桃叶杜鹃均以花苞作为外植体时,得到较好的效果;整体看来,五种“晚花”杜鹃中九龙山杜鹃的愈伤诱导率相对较高,以四种外植体均能进行愈伤诱导;而桃叶杜鹃四种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率均相对较低,且褐化率均较高。5、在所用愈伤诱导培养基中,五种杜鹃愈伤诱导最适激素浓度分别为:小白杜鹃为2.0 mg·L-1ZT+2.0 mg·L-1NA时平均出愈伤率高达98.99%;大白杜鹃为1.0 mg·L-1ZT+1.5 mg·L-1NAA,平均出愈伤率为90.93%;桃叶杜鹃在ZT浓度为2.0 mg·L-1,NAA浓度为1.5 mg·L-1的培养基中愈伤诱导率最高为51.86%;另外长蕊杜鹃和九龙山杜鹃在浓度为:1.5 mg·L-1ZT+2.0 mg·L-1NAA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分别为94.62%和96.27%,在对应诱导培养基中其愈伤的生长状态均较好。6、五种杜鹃适合出芽的培养基有所不同。小白杜鹃、长蕊杜鹃和九龙山杜鹃在培养基为:1/2WPM+3.0 mg·L-1ZT+1.0 mg·L-1NAA时,能诱导其外植体出芽,出芽率分别为:小白杜鹃80.00%、长蕊杜鹃10.00%、九龙山杜鹃90.00%;大白杜鹃在ZT浓度为1.0 mg·L-1和NAA浓度为0.1 mg·L-1时诱导出芽,其出芽率达85.00%;桃叶杜鹃在所用培养基进行出芽诱导均未出芽。7、在分丛培养过程中五种杜鹃情况基本一致,在培养基为1/2WPM+3.0 mg·L-11 ZT+0.1 mg·L-11 IBA时,丛芽增值倍数均最高达9.0,且苗最为粗壮,状态最佳;培养基1/2WPM+3.0 mg·L-11 ZT+0.2 mg·L-1TDZ效果次之。8、五种杜鹃生根培养基所需激素不同,小白杜鹃在浓度为1.5mg·L-1NAA+1.0 mg·L-1IBA时生根率较高,达50.00%;大白杜鹃在0.5 mg·L-11 NAA+3.0 mg·L-1IBA时生根率相对较高为45%;桃叶杜鹃和长蕊杜鹃均在1.0 mg·L-1NAA+3.0 mg·L-1 IBA培养基中才生根,但生根率均较低分别为10%和20%;九龙山杜鹃在NAA浓度为1.0mg·L-11 IBA浓度为2.0 mg·L-1时,其对应的生根率最高为45.00%。9、以草炭土和珍珠岩按3:1体积比混合作为基质进行组培苗驯化时,五种杜鹃组培苗的存活率较高达70.00%以上,且苗的生长状态较好。
胡计红[6](2019)在《屏南四季开花杜鹃古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文中指出本试验针对福建省屏南县两处四季开花杜鹃古树的树龄大、分生能力弱、树体内积累内生菌、树体表面附着寄生物,加上生长环境恶劣,营养不良,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以棠口乡龙源村的约430 a锦绣杜鹃古树和熙岭乡九峰寺的560 a以上的映山红杜鹃古树的顶芽为外植体,建立和优化了常规组培和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筛选出最佳的取材时间、最佳的外植体表面消毒条件、开放式组培最佳的抑菌剂组合、外植体污染挽救的方法以及快繁各环节(芽苗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生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配比,为四季开花杜鹃古树的保护、开发和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和优化了锦绣杜鹃的常规组培快繁体系以不同生长季节新梢的顶芽为外植体,筛选最佳消毒方式;结果表明,430 a生锦绣杜鹃和5 a生锦绣杜鹃的最佳取材时间分别为5月中旬和4月中旬,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8 min,430 a生和5 a生锦绣杜鹃的成功率分别达到44.6%和50%。对430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中污染的外植体进行挽救;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20 s,0.1%升汞消毒5 min,在基本培养基上经过4次转瓶,污染外植体挽救成功率可达71%。无菌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结果表明,430 a生和5 a生锦绣杜鹃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组合分别为WPM+ZT 3.0 mg/L(下同)+NAA 0.1和1/4 MS+ZT 3.0+0.1,有效芽数分别为3.45和2.85。无菌芽苗的带腋芽茎段和顶芽分别诱导丛生芽,结果表明,430 a生和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效果均优于顶芽,最佳基本培养基分别为Anderson、WPM;最佳细胞分裂素均为TDZ;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分别是Anderson+TDZ 0.5+NAA 0.1和WPM+TDZ 1.0+NAA 0.1,增殖系数为13.23和9.67;增殖系数分别是顶芽的1.4倍和2.75倍。丛生芽苗壮苗培养,结果表明,430 a生锦绣杜鹃最佳壮苗培养基为WPM+ZT 0.5+GA3 0.5,培养周期为60 d左右;5 a生锦绣杜鹃在WPM+ZT 0.5+NAA 0.5+GA3 0.1上长势最好,换瓶周期在70 d左右。无根苗的生根培养,结果表明,430 a生和5 a生锦绣杜鹃均在WPM+ZT 0.1+NAA 0.5上生根效果最佳,前者生根率达92.6%,后者达到98.6%。2.建立和优化了九峰寺560 a生映山红杜鹃的组培快繁体系以不同生长季节新梢的顶芽为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结果表明,映山红古树的最佳取材时间为5月中旬,成功率达到60.39%。对映山红杜鹃无菌系建立中污染的外植体再消毒,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方式为75%酒精消毒20 s,0.1%升汞消毒5 min,再经过4次转瓶,成功率达65%。映山红杜鹃无菌苗诱导不定芽,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配方为WPM+ZT 3.0+NAA 0.1,有效芽数为3.2。映山红杜鹃无菌芽苗带腋芽茎段和顶芽继代增殖培养,诱导丛生芽的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效果优于顶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ZT 3.0+NAA 0.1+GA3 0.5,增殖系数为3.35,是顶芽的2.2倍。映山红杜鹃丛生芽壮苗培养,结果表明,最佳壮苗培养基为WPM+ZT 0.05+GA3 0.05,培养周期为60 d左右。3.建立和优化了锦绣杜鹃的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在自然环境下落菌,或人工接种真菌与细菌,筛选抑菌剂及其有效浓度,结果表明,抑制自然菌体的最佳抑菌剂浓度:次氯酸钠为0.005%和代森锰锌为100 mg/L;人工接种菌体时,抑制细菌有效浓度:次氯酸钠0.01%和代森锰锌100 mg/L,抑制真菌有效浓度:次氯酸钠0.15%-0.20%和代森锰锌600 mg/L以上。无菌外植体接种在开放式培养基上,结果表明,开放式无菌系建立,最佳消毒方式为0.1%的次氯酸钠消毒15 min,最佳抑菌剂为0.01%次氯酸钠,5 a生锦绣杜鹃和锦绣杜鹃古树成功率分别达到60%和46.67%。430 a生锦绣杜鹃开放式无菌系建立的污染外植体挽救,结果表明,酒精30 s+升汞1 min浸泡消毒,外植体接种在含200 mg/L代森锰锌抑菌剂的培养基中,污染外植体挽救成功率为40%。外植体在半开放式环境下诱导培养,筛选最佳的抑菌剂浓度,结果表明,5 a生锦绣杜鹃最佳诱导培养基为WPM+ZT 3.0+NAA 0.1+GA3 0.1+代森锰锌20 mg/L,芽诱导率85%,有效芽数为2.88;430 a生锦绣杜鹃古树最佳诱导培养基为WPM+ZT 3.0+NAA 0.1+GA30.5+代森锰锌100 mg/L,芽诱导率96.5%,有效芽数为4.52。5 a生锦绣杜鹃无菌苗的顶芽或带腋芽茎段开放式培养,筛选抑菌剂的种类和最佳浓度,结果表明,代森锰锌为最适抑菌剂,最佳浓度为50 mg/L。5 a生锦绣杜鹃无菌苗顶芽或带腋芽茎段开放式增殖培养,结果表明,顶芽最佳开放式增殖培养基为WPM+ZT 3.0+NAA 0.1+GA30.5+代森锰锌50 mg/L,芽增殖系数3.5,带腋芽茎段开放式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TDZ 1.0+NAA 0.1+GA3 0.5+代森锰锌50 mg/L,芽增殖系数5.2。430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开放式增殖培养,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为WPM+ZT 3.0+NAA 0.1+GA3 0.1+代森锰锌50 mg/L,不定芽诱导率100%,芽增殖系数3.35。430 a生锦绣杜鹃无菌苗开放式壮苗培养,结果表明开放式壮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WPM+ZT 0.5+NAA 0.1+GA3 0.1+代森锰锌50mg/L。
叶虹宏[7](2018)在《两种品种杜鹃快繁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鹃是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我国闻名于世的三大名花之一,是世界闻名的观赏花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是繁殖和培育新品种一直是制约杜鹃花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的繁殖方式是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受季节影响大且不易生根,而栽培种多重瓣,不结种子,从播种到开花周期长,都不能达到快速繁殖的要求;利用组织培养可以加快繁殖速度,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本研究以‘东方红’杜鹃(R.‘dongfanghong’)和‘如意’杜鹃(R.‘ruyi’)为材料,探讨了外植体取材和消毒时间、初代培养、继代培养、无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壮苗培养、瓶内外生根等环节的影响因素,以期获得‘东方红’杜鹃和‘如意’杜鹃组培快繁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植体的取材时间对杜鹃的存活率有较大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杜鹃茎段外植体最佳取材时间是3月下旬到4月上旬。‘东方红’杜鹃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用酒精消毒30s后,2%次氯酸钠消毒9min,成活率最高为66.67%。(2)细胞分裂素对杜鹃的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有重要的影响。‘东方红’杜鹃初代培养最适培养基:WPM+ZT 1.0mg/L+IBA 1.0mg/L,诱导率达89.63%。‘如意’杜鹃初代最适培养基:WPM+TDZ 0.5mg/L+IBA 0.5mg/L,诱导率可达95%。在两种杜鹃继代培养时发现,TDZ对增殖的影响高于ZT,其最适培养基为:WPM+TDZ0.5mg/L+IBA 0.5mg/L,‘东方红’杜鹃增殖倍数为4.17,‘如意’杜鹃增殖倍数为4.39。(3)GA3对杜鹃的增殖和植株生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以GA3浓度为1mg/L时增殖效果最佳。‘东方红’杜鹃添加GA3丛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WPM+TDZ 0.5mg/L+IBA0.5mg/L+GA3 1.0mg/L,增殖倍数最高8.51,植株长势好;‘如意’杜鹃添加GA3丛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WPM+TDZ 0.2mg/L+IBA 0.5mg/L+GA3 1.0mg/L,增殖倍数可达8.01,植株健壮且丛芽多。(4)采用‘东方红’杜鹃无菌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时,2,4-D效果显着高于6-BA。其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WPM+2,4-D 0.5mg/L+NAA 1.0mg/L。(5)‘如意’杜鹃在继代后植株矮小,选用培养基(WPM、1/2MS、MS)、TDZ、IBA、AC进行壮苗培养,结果显示最适培养基为WPM+TDZ 0.2mg/L+IBA0.1mg/L+AC 0.1g/L,通过显着性检验,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表现最佳,植株长势良好且健壮。(6)杜鹃瓶内生根试验表明:‘东方红’杜鹃适宜的培养基为WPM+TDZ0.2mg/L+IBA 0.5mg/L+NAA 1.0mg/L+AC 0.4g/L生根率是78.26;‘如意’杜鹃适宜的培养基为WPM+TDZ 0.2mg/L+IBA 1.0mg/L+NAA 0.25mg/L+AC 0.4g/L,生根率是75.00。(7)杜鹃的瓶外生根的最佳基质配方为珍珠岩:草炭=1:1,生根率达到80%以上,根数均大于15,有须根,根长3.04.0cm。
陈猛[8](2017)在《蓝莓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高效菌株的筛选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蓝莓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兴小浆果树种,由于其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保健功效,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我国蓝莓产业发展迅速,商业化栽培区不断南移,但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南方新兴栽培区温度偏高、土壤养分匮乏,严重制约了蓝莓产业发展。目前,菌根技术越来越多在农林业中应用,内生真菌的生理生态功能显着,已被证明能提高植物的抗性和引种成功率,运用菌根技术来改善华南地区蓝莓栽培种植条件是很好的途径。因而,本论文的研究以蓝莓内生真菌为核心,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揭示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生态特征,并进一步展开高效菌株筛选及其固体发酵条件优化,为更好的利用蓝莓内生真菌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蓝莓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生态特征的揭示,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野生蓝莓根系内发现了多种真菌的OTUs,包括公认的杜鹃花类菌根(ERM)真菌、外生菌根(ECM)真菌和常见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等。优势门是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主要的属是红菇属(Russula)、蜡壳耳属(Sebacina)等;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两种野生蓝莓根系相关真菌群落对不同海拔梯度会产生不同的响应;地理和环境因子也影响了蓝莓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其中环境因子中土壤pH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此外,在野生蓝莓根系相关真菌优势类群(Tags>1000)中,大多数对海拔和宿主都有一定的偏好性。(2)我们运用纯培养分离出540株生长缓慢的菌株,用形态学方法结合分子鉴定得到了68株差异菌株,属21个真菌类群,包括常见的ERM真菌(Oidiodendron sp.)、DSE(Phialocephala fortinii)和许多柔膜菌目未鉴定种等;并发现了菌株14-16和1-28疑是新种。(3)通过分析表明,可培养的野生蓝莓根系内生真菌群落也受宿主、地理和环境因子的影响;且对比高通量测序的结果,发现在高海拔生境可培养的内生真菌类群要比低海拔生境少。(4)在开放的生态系统中蜡壳耳目(Sebacinales)、柔膜菌目(Helotiales)类群和DSE Phialocephala fortinii等是ERM真菌群落的优势类群,而被频繁分离到的Oidiodendron和Rhizoscyphus等典型ERM真菌只是纯培养条件下的优势种。(5)通过对蓝莓栽培品种的接种试验(选取了10株代表菌株),我们发现蓝莓内生真菌菌株3-41(Cryptosporiopsis ericae strain 3-41)和14-16(Oidiodendron sp.strain14-16)对蓝莓地上部生物量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菌株3-41还显着的促进了蓝莓植株总生物量的增加。(6)高效菌株的固体发酵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3-41的最适固体发酵条件为,麦麸79%、玉米粉15%、黄豆粉6%、KH2PO4(0.03%)、Mg SO4·7H2O(0.02%)、初始含水量80%、温度24℃和pH=7;菌株14-32(Rhizoscyphus aff.ericae strain 14-32),麦麸87%、玉米粉10%、黄豆粉3%、KH2PO4(0.03%)、Mg SO4·7H2O(0.02%)、初始含水量80%、温度24℃和pH=6;菌株14-16,麦麸76%、玉米粉15%、黄豆粉9%、KH2PO4(0.03%)、Mg SO4·7H2O(0.02%)、初始含水量40%、温度28℃和pH=6。
白宇清[9](2017)在《毛棉杜鹃繁殖生物学与低海拔地区引种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毛棉杜鹃,为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nL.)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大量野生分布在深圳梧桐山风景区600-800 m海拔的区域,开花季节,灿若云霞,蔚为壮观,形成深圳市罕见的植物景观。本研究对毛棉杜鹃的繁殖生物学、低海拔山下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组织培养再生体系进行研究,为充分开发利用野生毛棉杜鹃以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基础。(1)繁殖生物学:对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的开花物候、花部特征、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以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棉杜鹃的开花期为3月中下旬到4月中上旬;毛棉杜鹃花朵由5~8朵小花形成顶生伞形花序;小花按照对称、辐射,由外向里依次开放,并集中在夜间10:00到凌晨4:00开放;花粉在鳞芽内花瓣变色时散粉且活力从刚散粉到开花当天均在90%以上,柱头在花朵开放24 h后可授性最强;访花昆虫主要为蜜蜂类,访花高峰为8:00 am-9:30 am、11:30 am-12:30 am、3:00 pm-4:00 pm;毛棉杜鹃的繁育系统为异交型,自交不结实,需要传粉者,异株异花授粉是其主要的授粉方式。(2)低海拔地区引种适应性:在低海拔地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不同遮荫处理(0%、30%、50%、80%)为主区,不同土壤排水性(高垄、平床)处理为副区,测定毛棉杜鹃生长、细胞水分、渗透调节物质、细胞膜热稳定性、抗氧化保护酶、光合作用、根呼吸,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遮荫50%、高垄处理下,毛棉杜鹃枝条生长量最大,RWC(叶片相对含水量)、Chit(总叶绿素含量)、Pmax(最大净光合速率)、AQY(表观量子效率)、Pn(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WUE(水分利用率)日平均值、Pn/PAR(光能利用率)日平均值、根呼吸速率、MDH活性最高或较高,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hi a/Chl b(叶绿素a/叶绿素b)、LCP(光补偿点)、LSP(光饱和点)、Rd(暗呼吸速率)、LDH活性、PDC活性、ADH活性最低或较低。总体上,随着遮荫水平(在适度遮荫范围内)的提高和土壤排水性的增加,枝条生长量、Chit、Pmaxx、AQY、Pn日平均值、WUE日平均值、Pn/PAR日平均值、根呼吸速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他各项生理指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得出,光照强度与叶片相对含水量、Chl a、Chi b、Chl t、Chl a/Chl b、LSP、LCP、Pn/PAR呈显着或极显着关系,土壤含水量与根呼吸速率、Pn呈显着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毛棉杜鹃适宜在遮荫50%的土壤排水性好的生境中生长。(3)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以毛棉杜鹃嫩茎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的消毒、增殖培养、丛生芽伸长培养、生根培养、炼苗与移栽,建立繁殖系数较高的毛棉杜鹃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的灭菌条件为70%酒精处理10 s,2%NaCIO浸泡15 min,无菌水冲洗5-6次;增殖最佳培养基为WPM+ZT 2.0 mg/L+NAA 0.5 mg/L+蔗糖 30 g/L、pH=5.0,WPM+TDZ 0.1 mg/L+NAA 0.5 mg/L+蔗糖 30 g/L、pH=5.0 和从生芽伸长壮苗培养基为WPM+ZT 0.5 mg/L+GA3 2.0 mg/L+蔗糖30 g/L、pH=5.0,后者增殖效果达20倍以上;生根培养基为WPM+IAA 0.1 mg/L+1%蔗糖、pH=5.0;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草炭土为1:1配制的培养土,移栽成活率为90%以上。
郑茜子[10](2016)在《不同花色系杜鹃色素分析及美容杜鹃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文中指出美容杜鹃(Rhododendron calophytum Franch),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类园林观赏植物。美容杜鹃在树形、树干、叶、花、果各方面均显现出很高的观赏特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价值。美容杜鹃自然状态下生长慢,常用的扦插和嫁接等繁殖方式成苗率较低,往往无法满足城市园林绿化的需要。故本文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美容杜鹃进行研究,旨在建立野生美容杜鹃快速繁殖体系,更好地保存美容杜鹃种质资源,便于美容杜鹃在城市园林中引种驯化。同时,对三种不同颜色的美容杜鹃花瓣和九个不同种或品种杜鹃花瓣进行花色素分析,为研究花色变化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两个不同种和七个不同品种杜鹃进行花色初步分析,测定花表型性状并进行聚类统计。结果表明:九个不同颜色杜鹃花中主要含有槲皮素糖苷类,如槲皮素-3-鼠李糖苷、异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还有儿茶素、二氢杨梅素、二氢槲皮素、芦丁、山奈酚和矢车菊糖苷等13种单体酚。花青素的含量增高有利于降低花瓣明度以及提高花色红色化。2.以秦岭美容杜鹃不同颜色花瓣为实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对其色素进行定性分析以及花瓣内单体酚质量分数和总类黄酮、总酚、总花青素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不同颜色的美容杜鹃花主要含有飞燕草素、天竺葵素、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矢车菊素芸香苷、阿拉伯糖苷、芦丁、对香豆酸、二氢槲皮素、杨梅素、山奈酚和槲皮素等。美容杜鹃同种内花瓣颜色变化是由花青素/苷与其他类黄酮组合成分不同所致。此外,颜色变化还与花青素含量和其他类黄酮物质含量变化直接相关。3.以秦岭地区野生美容杜鹃为试材,采取当年生种子为外植体,应用完全随机试验方法,探究最适外植体消毒时间与初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对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发现:种子消毒时间7min左右较好;美容杜鹃组培苗的扩增主要是通过腋芽直接萌发成丛生芽的方式,在加入1.5 mg·L-1ZT和0.5 mg·L-1 NAA的WPS培养基中发现不定芽繁殖系数达到4.0,且丛生芽长势良好;在添加了生长激素IBA和NAA的1/2WPM中生根培养,30d生根率均达到100%,且试管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
二、杜鹃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杜鹃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杜鹃花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再生途径 |
1.1 无菌短枝扦插 |
1.1.1 外植体的选择及取材时间 |
1.1.2 初代培养 |
1.1.3 继代培养 |
1.1.4 壮苗培养 |
1.1.5 生根培养 |
1.1.5. 1 培养基与激素 |
1.1.5. 2 其他添加物质与培养条件 |
1.1.5. 3 生根方式 |
1.1.6 驯化与移栽 |
1.2 器官发生 |
1.2.1 间接器官发生 |
1.2.1. 1 愈伤组织诱导 |
1.2.1. 1 不定芽分化 |
1.2.2 直接器官发生 |
2 试管播种 |
2.1 种子的获取与灭菌 |
2.2 种子萌发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 常见技术问题 |
3.1 污染控制 |
3.2 褐化 |
3.3 玻璃化 |
4 组培技术的应用 |
4.1 育种 |
4.1.1 多倍体育种 |
4.1.2 基因工程育种 |
4.1.3 诱变育种 |
4.2 种质资源保存 |
4.3 获得次生代谢产物 |
5 结论与展望 |
(2)杜鹃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选题概述 |
1.1.1 杜鹃的简介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2.1 外植体的选取 |
1.2.2 外植体的消毒 |
1.2.3 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
1.2.4 激素的筛选 |
1.2.5 其他培养条件的影响 |
1.3 杜鹃花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生长素对生根的影响 |
1.3.2 不同基质对生根的影响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杜鹃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条件 |
2.2.2 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
2.2.3 叶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
2.2.4 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 |
2.3 茎段组织培养结果与分析 |
2.3.1 外植体灭菌方法筛选 |
2.3.2 生长素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 |
2.3.3 细胞分裂素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 |
2.3.4 愈伤组织的培养 |
2.4 叶片组织培养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消毒时间对种子的影响 |
2.4.2 不同培养基对芽诱导的影响 |
2.4.3 叶片愈伤最适宜诱导培养基筛选 |
2.4.4 诱导愈伤组织芽的分化 |
2.4.5 继代培养 |
2.4.6 生根培养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茎段组织培养小结 |
2.5.2 叶片组织培养小结 |
2.5.3 讨论 |
3 杜鹃花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及方法步骤 |
3.1.4 插后管理 |
3.1.5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和扦插介质正交试验对映山红扦插结果的影响 |
3.2.2 激素处理和扦插介质正交试验对马银花扦插结果的影响 |
3.2.3 激素处理和扦插介质正交试验对毛棉杜鹃扦插结果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 结论 |
4.1 杜鹃花的组织培养技术 |
4.2 杜鹃花的扦插繁殖技术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符号及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3)海南杜鹃热诱导基因RhRCA1的表达及转录调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1 杜鹃概述 |
1.1.1 杜鹃花的分布和分类 |
1.1.2 杜鹃花的研究进展 |
1.2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 |
1.2.1 高温对光反应的影响 |
1.2.2 高温对碳同化的影响 |
1.3 RCA的研究进展 |
1.3.1 RCA的发现 |
1.3.2 RCA的结构 |
1.3.3 RCA的功能 |
1.3.4 RCA的表达特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RCA1 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不同温度处理 |
2.1.2 RNA的提取及cDNA的获得 |
2.1.3 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海南杜鹃RNA的提取 |
2.2.2 RhRCA1的诱导表达模式分析 |
2.2.3 RhRCA1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2.3 讨论 |
2.3.1 高温可显着诱导RhRCA1表达 |
2.3.2 RhRCA1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
3 RCA1 启动子的表达特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RhRCA1启动子的克隆分析 |
3.1.2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3.1.3 报告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
3.1.4 转化拟南芥纯合株系筛选及GUS表达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hRCA1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
3.2.2 prRCA1::LUC和prRCA1::GUS表达载体构建 |
3.2.3 RhRCA1启动子活性和热诱导特性分析 |
3.2.4 转基因拟南芥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3.3.1 prRCA1兼具高温诱导型和组织特异型 |
3.3.2 prRCA1上与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元件分析 |
4 RCA1基因的热诱导转录调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4.1.2 酵母文库的构建 |
4.1.3 酵母文库的筛选 |
4.1.4 顺式元件HSE-like与转录因子HSFA2互作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酵母单杂cDNA文库的质量鉴定 |
4.2.2 酵母单杂筛库结果 |
4.2.3 酵母体系验证转录因子HSFA2结合HSE-like |
4.2.4 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HSFA2激活RCA1启动子表达 |
4.3 讨论 |
4.3.1 HSFA2与RhRCA1启动子区HSE-like元件结合 |
4.3.2 HSFA2参与到海南杜鹃热胁迫响应过程中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两种吊钟花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进展 |
1.1.1 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
(1)物理方法 |
(2)化学方法 |
(3)生物方法 |
(4)综合方法 |
1.1.2 播种育苗的影响因素 |
1.2 扦插繁殖的研究进展 |
1.2.1 影响插穗生根和扦插苗成活的内在因素 |
1.2.2 影响插穗生根和扦插苗成活的外在因素 |
1.3 吊钟花属植物资源分布和繁殖技术的研究概况 |
1.3.1 吊钟花属资源与分类 |
1.3.2 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
1.3.3 吊钟花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概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处理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供试药品试剂 |
2.1.3 试验器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种子预处理 |
2.2.2 种子生活力测定 |
2.2.3 种子萌发试验 |
(1)单因素处理试验 |
(2)两因素处理试验 |
2.2.4 观察方法及活力、萌发指标的测定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种源地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生活力的比较 |
2.3.2 不同光照条件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3 不同浸种时间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4 不同激素种类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5 不同赤霉素浸种时间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6 不同赤霉素浓度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7 两因素处理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处理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播种育苗的影响 |
3.1 试验地概况及材料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播种基质和播种容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播种基质理化性质测定 |
3.2.3 播种方法与播种后管理 |
3.2.4 观察方法与萌发指标的测定 |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播种基质的理化性质的分析 |
3.3.2 不同播种时间及基质处理对齿缘吊钟花播种育苗的影响 |
3.3.3 不同播种时间及基质处理对灯笼树播种育苗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处理对齿缘吊钟花和灯笼树扦插生根的影响 |
4.1 试验地概况及材料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基质和试剂准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插穗的处理 |
4.2.2 插床与扦插基质 |
4.2.3 试验设计 |
4.2.4 扦插及插后管理 |
4.2.5 观察方法和扦插生根指标的测定 |
4.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处理对齿缘吊钟花扦插生根的影响 |
(1)不同激素种类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2)不同生根激素浓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3)不同生根激素浸泡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4)不同扦插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5)不同留叶数量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4.3.2 不同生根激素处理对灯笼树扦插生根的影响 |
(1)不同激素种类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2)不同生根激素浓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3)不同生根激素浸泡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4)不同扦插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5)不同留叶数量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
4.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1)相关性分析 |
(2)主成分分析 |
(3)隶属函数法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高山杜鹃五种“晚花”品种快繁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高山杜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高山杜鹃中“晚花”杜鹃的主要栽培品种 |
1.3 高山杜鹃繁殖技术研究 |
1.3.1 杜鹃种子萌发的研究 |
1.3.2 杜鹃扦插繁殖的研究 |
1.3.3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五种“晚花”杜鹃种子繁殖研究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种子千粒重测定 |
2.2.2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种子 |
2.2.3 种子萌发测定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种子的千粒重测定及其差异 |
2.3.2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五种“晚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3 五种“晚花”杜鹃种子萌发比较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赤霉素GA_3对植物种子的影响 |
2.4.2 赤霉素GA_3对杜鹃种子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花”杜鹃扦插繁殖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插穗采集及制作 |
3.2.3 插穗扦插处理 |
3.2.4 管理方法 |
3.2.5 实验测量及分析方法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插壤对两种杜鹃插穗出芽率的影响 |
3.4.2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两种杜鹃插穗出芽率的影响 |
3.4.3 桃叶杜鹃和长蕊杜鹃插穗出芽率比较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高山杜鹃扦插条件 |
3.5.2 插壤和激素处理对高山杜鹃扦插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五种“晚花”杜鹃组织培养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激素 |
4.1.3 培养基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外植体预处理 |
4.2.2 不同处理试剂的选择 |
4.2.3 不同外植体的选择 |
4.2.4 培养基的选择 |
4.2.5 组培苗的驯化培养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处理溶液对外植体的影响 |
4.3.2 不同外植体的选择 |
4.3.3 培养基的选择 |
4.3.4 不同栽培基质对组培苗驯化培养的影响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 |
4.4.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4.4.3 炼苗移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五种“晚花”杜鹃的种子萌发 |
5.2 “晚花”杜鹃的扦插繁殖 |
5.3 “晚花”杜鹃的组织培养 |
5.3.1 外植体处理溶液的选择 |
5.3.2 外植体及培养基的选择 |
5.3.3 组培苗驯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一、发表文章 |
二、申请专利 |
三、参与项目 |
(6)屏南四季开花杜鹃古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杜鹃花常规组培快繁的研究现状 |
1.2.1 外植体选择 |
1.2.2 外植体消毒方式 |
1.2.3 基本培养基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3 植物开放式组培快繁的研究现状 |
1.3.1 抑菌剂 |
1.3.2 器械灭菌 |
1.4 古树组培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常规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1.5.2 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二章 龙源锦绣杜鹃古树常规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无菌系的建立 |
2.2.2 污染外植体的挽救 |
2.2.3 诱导培养 |
2.2.4 增殖培养 |
2.2.5 壮苗培养 |
2.2.6 生根培养 |
2.2.9 相关统计分析公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消毒时间对430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2.3.2 消毒时间对5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2.3.3 取材时间对430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2.3.4 取材时间对5 a生锦绣杜鹃无菌苗建立的影响 |
2.3.5 消毒方式对430 a生锦绣杜鹃污染苗挽救的影响 |
2.3.6 培养基对430 a生锦绣杜鹃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3.7 培养基对5 a生锦绣杜鹃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2.3.8 基本培养基对430 a生锦绣杜鹃顶芽增殖的影响 |
2.3.9 基本培养基对5 a生锦绣杜鹃顶芽增殖的影响 |
2.3.10 基本培养基对430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增殖的影响 |
2.3.11 基本培养基对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增殖的影响 |
2.3.12 细胞分裂素对430 a生锦绣杜鹃顶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13 细胞分裂素对5 a生锦绣杜鹃顶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14 细胞分裂素对430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的影响 |
2.3.15 细胞分裂素对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增殖的影响 |
2.3.16 培养基配方对430 a生锦绣杜鹃顶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17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顶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18 培养基配方对430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19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继代增殖的影响 |
2.3.20 培养基配方对430 a生锦绣杜鹃壮苗培养的影响 |
2.3.21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壮苗培养的影响 |
2.3.22 培养基配方对430 a生锦绣杜鹃瓶内生根的影响 |
2.3.23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瓶内生根的影响 |
2.3.24 基质对锦绣杜鹃生根苗移栽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映山红杜鹃古树常规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映山红杜鹃无菌系建立 |
3.2.2 映山红杜鹃污染外植体挽救 |
3.2.3 映山红杜鹃诱导培养 |
3.2.4 映山红杜鹃增殖培养 |
3.2.5 映山红杜鹃壮苗培养 |
3.3 数据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取材时间对映山红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3.4.2 映山红古树污染外植体挽救对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3.4.3 培养基配方对映山红杜鹃诱导培养的影响 |
3.4.4 培养基配方对映山红杜鹃顶芽增殖的影响 |
3.4.5 培养基配方对映山红杜鹃带腋芽茎段增殖的影响 |
3.4.6 培养基对映山红杜鹃壮苗的影响 |
3.5 讨论 |
第四章 锦绣杜鹃的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自然落菌试验 |
4.2.2 人工接菌试验 |
4.2.3 锦绣杜鹃开放式无菌系建立 |
4.2.4 锦绣杜鹃开放式诱导培养抑菌剂筛选 |
4.2.5 430 a生锦绣杜鹃污染外植体开放式挽救 |
4.2.6 5 a生锦绣杜鹃开放式抑菌剂筛选 |
4.2.7 5 a生锦绣杜鹃开放式增殖基本培养基筛选 |
4.2.8 锦绣杜鹃开放式增殖培养基配方筛选 |
4.2.9 430 a生锦绣杜鹃壮苗抑菌剂筛选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落菌抑菌剂的筛选 |
4.3.2 人工接种细菌的抑菌剂筛选 |
4.3.3 人工接种真菌的抑菌剂筛选 |
4.3.4 抑菌剂及消毒方式对5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4.3.5 抑菌剂对430 a生锦绣杜鹃无菌系建立的影响 |
4.3.6 抑菌剂对5 a生锦绣杜鹃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4.3.7 抑菌剂对430 a生锦绣杜鹃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
4.3.8 抑菌剂对污染苗挽救的影响 |
4.3.9 抑菌剂对5 a生锦绣杜鹃无菌苗生长的影响 |
4.3.10 基本培养基对5 a生锦绣杜鹃顶芽开放式增殖的影响 |
4.3.11 基本培养基对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开放式增殖的影响 |
4.3.12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顶芽开放式增殖的影响 |
4.3.13 培养基配方对5 a生锦绣杜鹃带腋芽茎段开放式增殖的影响 |
4.3.14 培养基配方对430 a生锦绣杜鹃增殖的影响 |
4.3.15 抑菌剂对430 a生锦绣杜鹃壮苗培养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340 a生锦绣杜鹃和5 a生锦绣杜鹃的常规组培快繁 |
5.1.2 锦绣杜鹃的开放式组培快繁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两种品种杜鹃快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
1.1 外植体的选择 |
1.2 取材时间 |
1.3 培养环境 |
1.4 基本培养基选择 |
1.5 激素筛选 |
1.5.1 增殖培养 |
1.5.2 生根培养 |
1.6 GA_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运用 |
1.7 活性炭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运用 |
1.8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试验的主要内容、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技术路线 |
3.3 次氯酸钠处理时间对两种品种杜鹃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 |
3.4 两种品种杜鹃初代培养 |
3.5 两种品种杜鹃继代培养 |
3.6 GA_3对两种品种杜鹃增殖的影响 |
3.7 ‘东方红’杜鹃叶片增殖培养 |
3.8 ‘如意’杜鹃壮苗培养 |
3.9 生根培养 |
3.10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初代培养 |
4.1.1 取材时间对培养效果的影响 |
4.1.2 次氯酸钠处理时间对‘东方红’杜鹃灭菌效果的影响 |
4.1.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两种品种杜鹃茎段初代培养的影响 |
4.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两种品种杜鹃茎段继代培养的影响 |
4.3 GA_3对两种品种杜鹃增殖的影响 |
4.4 ‘东方红’杜鹃叶片愈伤组织诱导 |
4.5 ‘如意’杜鹃壮苗培养结果 |
4.6 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品种杜鹃生根的影响 |
4.6.1 不同激素对瓶内生根的影响 |
4.6.2 不同基质配比对瓶外生根的影响 |
4.7 小结 |
5 讨论 |
5.1 污染的控制 |
5.2 基本培养基选择 |
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 |
5.4 AC在杜鹃组织培养中的运用 |
5.5 叶片愈伤组织诱导 |
5.6 生根培养方式 |
5.7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蓝莓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高效菌株的筛选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
1.1.1 国际现状 |
1.1.2 国内现状 |
1.2 内生真菌 |
1.2.1 内生真菌的分类 |
1.2.2 蓝莓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
1.3 内生真菌对蓝莓的作用 |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野生蓝莓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生态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根区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检测 |
2.3.2 根样的前处理 |
2.3.3 根样总DNA提取与纯化 |
2.3.4 蓝莓根总rDNA ITS 18S区段PCR扩增 |
2.3.5 PCR产物的高通量测序 |
2.3.6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检测 |
2.4.2 根样总DNA提取及rDNA ITS 18S区段PCR扩增结果 |
2.4.3 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分析 |
2.5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与初步分类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3 研究方法 |
3.3.1 内生真菌纯培养分离和纯化 |
3.3.2 形态学观察分类 |
3.3.3 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内生真菌的分离和纯化 |
3.4.2 内生真菌的初步分类 |
3.4.3 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
3.5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纯培养菌根合成、菌株分子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供试菌株 |
4.2.2 供试植株 |
4.3 研究方法 |
4.3.1 蓝莓组织培养方法 |
4.3.2 内生真菌的液体发酵及纯培养菌根合成 |
4.3.3 内生真菌侵染检测 |
4.3.4 内生真菌总DNA的提取 |
4.3.5 内生真菌rDNA ITS区段的扩增和测序 |
4.3.6 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蓝莓组织培养结果 |
4.4.2 内生真菌的液体发酵结果 |
4.4.3 纯培养菌根合成及真菌侵染检测结果 |
4.4.4 内生真菌基因组DNA提取及rDNA ITS区段的PCR扩增结果 |
4.4.5 内生真菌rDNA ITS序列Blast对比结果 |
4.4.6 内生真菌rDNA ITS序列聚类分析 |
4.4.7 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
4.5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高效菌株的筛选 |
5.1 引言 |
5.2 材料 |
5.2.1 供试菌株 |
5.2.2 供试植株 |
5.3 研究方法 |
5.3.1 供试菌株的液体发酵及接种方法 |
5.3.2 试验设计 |
5.3.3 接种苗的侵染情况观察 |
5.3.4 接种苗生长效应指标的测定 |
5.3.5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供试菌株的液体发酵结果 |
5.4.2 供试菌株侵染情况 |
5.4.3 接种苗生长效应指标的测定结果 |
5.5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高效菌株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
6.1 引言 |
6.2 材料 |
6.2.1 供试菌株 |
6.2.2 供试培养基 |
6.3 研究方法 |
6.3.1 菌株种子液的制备 |
6.3.2 单因素试验 |
6.3.3 正交试验 |
6.3.4 数据处理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菌株种子液制备结果 |
6.4.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6.4.3 正交试验结果 |
6.5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毛棉杜鹃繁殖生物学与低海拔地区引种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毛棉杜鹃研究进展 |
2.2 杜鹃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
2.2.1 花部特征:雌雄异熟及花的结构 |
2.2.2 孢粉学 |
2.2.3 传粉昆虫及其行为 |
2.2.4 繁育系统 |
2.3 杜鹃引种适应性研究进展 |
2.3.1 环境条件 |
2.3.2 植物形态 |
2.3.3 细胞水分 |
2.3.4 渗透调节 |
2.3.5 细胞膜稳定性 |
2.3.6 抗氧化保护酶 |
2.3.7 光合作用 |
2.3.8 根呼吸 |
2.4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2.4.1 外植体选择 |
2.4.2 外植体消毒灭菌方法 |
2.4.3 基本培养基 |
2.4.4 植物激素的选择 |
2.5 木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2.5.1 本研究的目的 |
2.5.2 研究内容 |
2.5.3 技术路线 |
3 毛棉杜鹃繁殖生物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部特征 |
3.2.2 开花物候期 |
3.2.3 开花动态 |
3.2.4 小花开放顺序 |
3.2.5 花朵在一天中的开放时间 |
3.2.6 花朵开花不同阶段柱头可授性 |
3.2.7 花朵开花不同阶段的花粉活力 |
3.2.8 访花昆虫种类及数量 |
3.2.9 花朵挥发性物质测定 |
3.2.10 人工授粉结果 |
3.3 讨论 |
3.3.1 毛棉杜鹃的繁育系统 |
3.3.2 开花特性与昆虫的访花行为 |
3.3.3 自然繁殖能力差 |
3.4 小结 |
4 毛棉杜鹃在低海拔地区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地概况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光照和土壤含水量 |
4.2.2 毛棉杜鹃枝条生长量 |
4.2.3 叶片相对含水量 |
4.2.4 细胞膜透性和质膜过氧化 |
4.2.5 抗氧化保护酶活性 |
4.2.6 渗透调节物质 |
4.2.7 光合特性 |
4.2.8 根呼吸 |
4.2.9 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植物生长 |
4.3.2 水分生理 |
4.3.3 渗透调节 |
4.3.4 抗氧化系统 |
4.3.5 光合作用 |
4.3.6 根呼吸 |
4.3.7 光照和土壤排水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5 毛棉杜鹃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外植体灭菌方法筛选 |
5.2.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5.2.3 增殖培养 |
5.2.4 丛生芽伸长培养 |
5.2.5 壮苗生根 |
5.2.6 炼苗与移栽 |
5.3 讨论 |
5.3.1 外植体灭菌方法 |
5.3.2 基本培养基 |
5.3.3 增殖激素 |
5.3.4 生根激素 |
5.4 小结 |
6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10)不同花色系杜鹃色素分析及美容杜鹃组培快繁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美容杜鹃生物学特性及观赏价值 |
1.2 杜鹃花色素的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杜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1 外植体的选取 |
1.3.2 外植体消毒灭菌的方法 |
1.3.3 培养基的筛选 |
1.3.4 激素对杜鹃离体培养的影晌 |
1.3.5 炼苗与移栽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九个不同种或者品种杜鹃花色素分析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试剂与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花表型测定 |
2.2.2 色素提取 |
2.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 |
2.2.5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2.2.6 花青素含量测定 |
2.2.7 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分析 |
2.2.8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花朵性状评价 |
2.3.2 不同色系杜鹃品种的花色分布 |
2.3.3 总黄酮、总花青素含量测定 |
2.3.4 花瓣中色素组成成分分析及单体酚含量测定 |
2.4 讨论 |
2.4.1 花色素在不同色系杜鹃花朵中的分布规律 |
2.4.2 不同色系杜鹃花色素的初步分析 |
2.4.3 杜鹃花聚类分析 |
第三章 美容杜鹃不同颜色花瓣色素分析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材料 |
3.1.2 试剂与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色素提取 |
3.2.2 总黄酮和总花青苷的含量测定 |
3.2.3 总多酚的含量测定 |
3.2.4 单体酚含量测定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美容杜鹃花瓣色素光谱分析初步鉴定 |
3.3.2 美容杜鹃总黄酮、总酚含量和花青素含量 |
3.3.3 高效液相色谱一二级管阵列检测法 |
3.3.4 美容杜鹃单体酚含量测定 |
3.4 讨论 |
3.4.1 美容杜鹃花色素的初步分析 |
3.4.2 花色变化原因 |
第四章 美容杜鹃组培快繁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4.2 试验方法 |
4.2.1 外植体消毒 |
4.2.2 初代培养 |
4.2.3 继代培养 |
4.2.4 生根培养 |
4.2.5 美容杜鹃试管苗驯化移栽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初代培养 |
4.4.2 继代增殖培养 |
4.4.3 生根培养 |
4.4.4 试管苗驯化移栽 |
4.5 讨论 |
4.5.1 外植体取材以及消毒时间的讨论 |
4.5.2 不同培养基对美容杜鹃组培的影响 |
4.5.3 生长激素与细胞分裂素对美容杜鹃组培的影响 |
4.5.4 炼苗移栽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九个不同种或者品种杜鹃花的色素分析 |
5.1.2 美容杜鹃不同颜色的色素分析 |
5.1.3 美容杜鹃组织培养 |
5.2 讨论 |
第六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杜鹃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杜鹃花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 宦智群,耿兴敏.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11)
- [2]杜鹃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技术研究[D]. 王亚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海南杜鹃热诱导基因RhRCA1的表达及转录调控分析[D]. 李铮. 浙江大学, 2021(01)
- [4]两种吊钟花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D]. 李超.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5]高山杜鹃五种“晚花”品种快繁技术的研究[D]. 陈婷.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屏南四季开花杜鹃古树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D]. 胡计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7]两种品种杜鹃快繁体系研究[D]. 叶虹宏.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8]蓝莓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高效菌株的筛选与应用研究[D]. 陈猛.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毛棉杜鹃繁殖生物学与低海拔地区引种适应性研究[D]. 白宇清.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不同花色系杜鹃色素分析及美容杜鹃组培快繁体系建立[D]. 郑茜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