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海拔地区粮—绿肥分带间套轮作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胡建风,张丽君,马绍智,毛春霞[1](2017)在《黔西北山区“马铃薯/玉米/萝卜”种植模式技术特点及推广应用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玉米/萝卜"种植模式集压青抗旱、少耕聚垄、间套轮作技术为一体,具有一季种植菜饲肥多次收获利用、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减少病虫害,尤其是减少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等特点。经过多年的试验推广,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总结了"马铃薯/玉米/萝卜"种植模式在黔西北山区的栽培技术特点,分析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李建钦[2](2016)在《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区域内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的交叉特点。合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安排和保护对资源永续利用、农村生计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口激增以及经济、技术、环境的持续变革,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日益为单一栽培和规模经营所取代,由此导致了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趋同化、农业生境恶化等严重问题。而在那些生态环境独特、远离集约农业生产区域,依靠传统方式来发展生计的民族地区往往维持着较高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这种以地域性农民经验、传统知识和生态文化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方式本身表现出较强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这些地区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问题,追求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生产福利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及传统生计的变迁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的选择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滇西北藏区就是一个典型区域。本研究以“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为题,立足于民族生态学视角,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滇西北藏民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知识、技术进行整体考察。研究首先探明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该格局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神山、森林、牧场、村寨、耕地、河流等固定要素呈上下延伸状或四周放射状扩散,在系统内稳定镶嵌,由此形成了滇西北藏区河谷兼作旱地、水田,矮山和中山兼作旱地、草场,高山放牧的垂直立体多经济类型的农牧生计布局。藏区所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方式都是在这个生计空间格局内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其次,探讨了滇西北藏民的土地分类体系和管理方式。对土地性质的精准认知和分类决定了藏民族在农作物种类、品种以及相关农业活动投入方面的行为选择,保证了藏区农业传统知识和生产行为的多样化。第三,总结了滇西北藏区不同时空条件下丰富多样的混作、轮作等种植技术,分析了传统种植技术对藏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多样的种植技术体系使藏民能够充分适应高原立体环境,形成了传统生计对环境较高的生态适应水平,支撑着滇西北藏民族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对滇西北藏民农作物的种子管理多样性进行考察,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藏民的种子来源体系、种子交换体系、种子晾晒储藏体系。多样性的种子管理技术与滇西北高原环境异质性相适应,在藏民可掌控的范围内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当地藏民的农牧生计活动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对滇西北藏区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农业风险传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研究认为,滇西北藏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模式是有民族特色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也是有生命力的。任何关于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思路或者措施策略都必须以满足当地藏民传统生计的需求和适应传统发展的方式为主要目的。既不能盲目借鉴外来的发展模式,更不能“一刀切”,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藏区生态文化网络的崩塌,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生态和社会恶果。同时,滇西北藏区的研究也证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传统并非截然对立,现代农业的一些技术方式需要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改变。愿意执守传统的特定民族并非一定排斥新技术,或不具备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只要新的发展选择与其传统生计文化和适应性产生某种契合点,二者即可完美结合形成合力,从而创造出当地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传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是传统的“发明创造”,是融入藏族核心文化的发展模式。2、滇西北藏民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有效保存了地方农业物种和品种的多样性,促进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3、滇西北藏区特定农业技术体系的利用和农作物分布的边界跟当地藏民的文化边界相吻合,具有专属性和独立性。4、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技术知识是滇西北藏民生计文化的内核,外力推动的农业技术变革和发展只有充分融入藏族生计文化内核之中,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陈家政[3](2012)在《马龙县绿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概述马龙县绿肥发展现状,从绿肥发展历史、发展经验及改良土壤出发,分析当地绿肥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前景进行展望,可为马龙县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易琳珺,唐秋云,刘怡友[4](2012)在《资源县冬种绿肥存在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资源县冬种绿肥的现状及有利条件,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宣传培训;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着力抓好示范样板;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发展冬种绿肥生产的对策。
陈艳春[5](2011)在《绿肥压青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绿肥压青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肥力偏低的田块,结合配施化肥,用绿肥22.5 t/hm2压青可明显增产;同时,绿肥压青还田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了耕地质量。
赵永敢[6](2011)在《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农作制的发展和延伸。随着资源不断被消耗,农业资源供需矛盾不断被激化,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人地矛盾加剧、工程型缺水突出、季节性干旱严重、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状,从光、温、水、耕地、肥料等农业资源特点出发,通过统计资料数据与文献资料数据,在分析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肥料资源三个方面的利用现状基础上,研究了该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探讨了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并提出了适合该区发展的主导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西南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符合农作制度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目前,该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50 hm2,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率低,尤其水利工程不足,季节性干旱多发;肥料施用“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利用率较低,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总之,该区作物产量提高的同时农业资源成本也不断增加,农业结构高耗低效,经营模式粗放无序,种植模式良莠不齐,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农户种粮积极性也大幅下降,而节约型农作制以其低耗、高效、精细管理等特征,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这些生产实际问题。(2)西南地区耕地、水和肥料资源节约潜力较大。从资源节约角度入手,通过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位耕地产值,改造种地产田,以及盘活耕地资源等方面来挖掘耕地资源节约潜力;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田间灌溉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以及完善灌渠输配系统等方面来挖掘水资源节约潜力;通过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单位耕地耗肥量,增施有机肥,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等方面来挖掘肥料资源节约潜力。同时,该区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应以节地为主,节肥为副,辅以节水。(3)西南地区节地农作制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发展途径:①提高耕地复种指数;②提升粮食单产;③中低产田改良,提升土地质量;④其他措施,主要包括土地修复工程,在沙地、干热河谷进行农业种植,复垦废弃矿山,以及发展立体农业技术等实现节地的目的。目前,适合该区发展的节地模式主要有冬闲田利用模式、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和稻田新三熟模式等。(4)西南地区节肥农作制主要可采用以下四种发展途径:①减少化肥施用量。在某些化肥施用严重过量的区域,可在满足作物需求的基础上,减少每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②提高化肥利用率;③扩大有机肥源,加大有机肥施用力度,实行有机无机配施;④其他措施,包括利用生物梯化措施,大力发展冬季绿肥生产,用地养地结合,合理轮作、间套作,培肥地力等方式来提高土地质量,达到节肥高效的目的。该区适用的节肥模式主要有草田轮作模式、秸秆还田模式、“小麦/玉米/大豆”模式和旱地四熟种植模式等。(5)西南地区节水农作制有以下三种发展途径:①开源节流,充分利用水资源;②提高水分生产效率;③其他措施,主要可通过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和渠道防渗技术来节约水资源。目前,该区适用节水模式主要有集水农业模式、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模式、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模式和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模式等。(6)西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多样,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因此,其农业发展应根据各地区的特点而因地制宜。各类型区不同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模式主要有:平原地区,应以多种资源节约模式为主,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资金换生产”,发展“水稻-马铃薯/油菜”模式、“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模式、冬闲田利用模式、稻田新三熟模式、马铃薯套种玉米二套二(三套三、四套四)模式和保护性耕作模式等;丘陵区应以多种资源综合管理措施为主,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技术换生产”,发展“小麦-玉米-马铃薯”模式、“小麦/玉米/大豆(甘薯)”模式、早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模式和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等:山区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发挥山区特点,兼顾多种经营,变“以资源换生产”为“以和谐换发展”,可发展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旱坡耕地集雨节灌抗旱模式等。
侯德明,周俊,薛勇[7](2011)在《张掖市绿肥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张掖市绿肥生产发展的现状及有利条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为当地的绿肥生产提供参考。
刘玉兰[8](2009)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探讨》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但该区农业生产过程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因此,在研究该区耕作制度及其区划的基础上,开展水土保持措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科研工作者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现状均进行了调查研究,但对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现状的研究及调查却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查阅农业区划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建立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信息数据库,以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确定分区的原则与指标体系,对该区进行耕作制度分区。在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耕作区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地面坡度分级情况,并根据该区主要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实施的适宜条件,提出了各耕作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配置建议,以期为科学防治水土流失,因地制宜指导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原则耕作制度区划是农业区划的一种,本研究在充分认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区划的一般原则,确定分区原则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与主导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耕作措施适宜性原则;保持县级行政单元的相对完整性原则。(2)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指标在分区原则的指导下,本研究综合考虑黄土高原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耕作制度的影响,确定的分区指标为:按热量划分熟制:≥0℃积温4000℃以下为一熟带,≥0℃积温4000℃以上为二熟带;耕作制度区的划分则综合考虑行政位置、地貌、水旱情况(水浇地与旱地、干燥与湿润)和熟制。(3)进行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在已有耕作制度区划及黄土高原地区各省区农业区划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将黄土高原地区划分为十个耕作区:Ⅰ汾渭平原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Ⅱ陕甘宁晋黄土丘陵旱作一熟区、Ⅲ晋东山地半湿润一熟区、Ⅳ晋北高原山地旱作一熟区、Ⅴ豫西丘陵半湿润一熟二熟区、Ⅵ陕甘晋黄土残塬丘陵旱作一熟区、Ⅶ兰州山丘旱作一熟区、Ⅷ海东丘陵旱作一熟区、Ⅸ宁蒙河套平原灌溉一年一熟区、Ⅹ鄂尔多斯高原半干旱一年一熟区。(4)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适宜条件及其在各分区的配置在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基础上,本研究选定了该区主要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明确了其实施的适宜条件,并总结分析各耕作区农业生产障碍因素和地面坡度分级情况,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出发,提出了各耕作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配置建议,并系统整理和概述了各分区的特征。选定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为: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水平沟耕作、间混作、套种、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等高耕作适宜于3~15°的坡地;沟垄耕作适宜于<3°的平地(包括川平地、高平地、梯条田);水平沟适宜于15~25°的坡地;间混作适宜于≥10℃积温小于2600℃的地区;套种适宜于≥10℃积温2600~4000℃的地区;地膜覆盖适宜于半干旱地区旱农区的平旱地(指梯田和条田)和高海拔或高纬度冷凉地区;保护性耕作几乎适用于任何区域。
次仁央金,李军,金涛[9](2007)在《试论西藏农业资源状况与种植制度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西藏主要农区的种植制度现状,阐述了与西藏种植制度密切相关的光、热、水、土农业资源状况。通过分析全区不同时期种植指数,粮、经、饲作物结构,单产,总产,种植方式和轮作体制,以及拉萨、山南、日喀则等河谷农区的种植情况,概括和总结出目前西藏主要农区:(1)作物布局不尽合理;(2)多熟种植制的发展缓慢;(3)种植体制模式单一。并初步提出了今后西藏种植制度改革和发展方向:(1)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是合理规划农业大区的种植制度;(2)在适宜的农区有目的地发展多熟种植制是合理利用剩余农业资源的有效措施;(3)把草田轮作纳入种植体制中是农牧结合的突破口。
范厚明,梁黔云[10](2003)在《高海拔地区粮—绿肥分带间套轮作技术》文中提出 地处黔西北乌蒙山屋脊的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经104°17′~106°01′,北纬26°41′~27°28′。总面积26853km2,其中耕地面积394490hm2(水田49983hm2,旱地344507hm2),人均耕地面积0.06hm2。该区正处在黔中山原丘陵向滇东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山峦重叠,地势复杂,呈西高东低状。地形以山地和丘陵居多,是一个“立体农业”特点显着的山地高原。地面从
二、高海拔地区粮—绿肥分带间套轮作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海拔地区粮—绿肥分带间套轮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源起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
1.2.2 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管理 |
1.2.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 |
1.3 关键概念和核心关系界定 |
1.3.1 民族生态学视野中的农业生态系统 |
1.3.2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
1.3.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经历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视角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滇西北藏区及研究社区简况 |
2.1 滇西北藏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
2.1.2 土壤特征 |
2.1.3 生物多样性 |
2.1.4 民族源流 |
2.1.5 传统文化 |
2.2 研究社区概况 |
2.2.1 香格里拉市向卡村 |
2.2.2 维西县柯功村 |
2.2.3 德钦县古达村 |
第3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格局 |
3.1 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的生计空间格局 |
3.1.1 村寨聚落生态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
3.1.2 滇西北藏区村寨聚落分类类型 |
3.1.3 以聚落为核心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 |
3.2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模式 |
3.2.1 藏区农牧生计的历史源流 |
3.2.2 农业垦殖及其构成特点 |
3.2.3 畜牧业及其构成特点 |
3.2.4 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
3.3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
第4章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
4.1 农地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
4.1.1 滇西北藏区农地分布的生态特征 |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农地分类类型 |
4.1.3 滇西北藏区的农地管理多样性 |
4.2 牧场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
4.2.1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生态特征 |
4.2.2 藏民基于资源利用的牧场分类类型 |
4.2.3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多样性管理 |
4.3 林地利用及其多样性管理 |
4.3.1 社区森林及林地类型 |
4.3.2 集体林管理 |
4.3.3 经济林管理 |
4.3.4 神山管理 |
第5章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体系多样性 |
5.1 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混作技术 |
5.1.1 混作的概念 |
5.1.2 滇西北藏区混作类型的多样性 |
5.1.3 滇西北藏区混作技术的多样性 |
5.2 滇西北藏区耕作制度中的轮作技术 |
5.2.1 轮作的概念 |
5.2.2 滇西北藏区轮作技术及其多样性 |
5.3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多样性的特点评述 |
第6章 滇西北藏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多样性 |
6.1 滇西北藏区农户种子来源体系 |
6.1.1 滇西北藏区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来源 |
6.1.2 滇西北藏民选种的标准和方法 |
6.1.3 影响藏民选种的主要因素 |
6.2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交换体系 |
6.2.1 滇西北藏区种子交换意义 |
6.2.2 农作物种子交换的趋势和特点 |
6.2.3 种子交换系统的社会网络 |
6.3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晾晒储藏体系 |
6.3.1 种子晾晒储藏的作用 |
6.3.2 滇西北藏区粮食作物晾晒技术 |
6.3.3 种子储藏技术 |
第7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风险管理 |
7.1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风险类型 |
7.1.1 因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然风险 |
7.1.2 因农业技术变革对传统方式产生冲击而形成的技术风险 |
7.1.3 源于农产品需求的市场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 |
7.1.4 因农户自身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的局限性等问题而产生的管理风险 |
7.2 藏民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经营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 |
7.2.1 保持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技术的多样性以规避自然风险 |
7.2.2 灵活多样的社区资源管理制度增强了藏区的抗风险能力 |
7.2.3 生计方式的多样化选择是藏民应付短期困难的有效策略 |
7.2.4 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提高了藏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
7.2.5 藏民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民族传统有效抵御了风险 |
7.3 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 |
第8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社区社会经济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调查问卷表 |
附录2: 向卡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
附录3: 柯功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
附录4: 古达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
(3)马龙县绿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马龙县绿肥发展现状 |
1.1 1980—2011年马龙县绿肥种植面积完成情况 |
1.2 马龙县绿肥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
1.3 持续稳定的绿肥发展, 需要创新的科技支撑、体制管理和持续稳定的政策扶持 |
2 马龙县绿肥种植利用效果 |
2.1 旱地水田绿肥种植利用效果 |
2.2 水生绿肥放养利用效果 |
2.3 绿肥种植的土壤改良效果 |
2.4 马龙县耕地地力发展变化 |
3 马龙县绿肥发展的基本经验 |
3.1 一个保证 |
3.2 一个支撑 |
3.3 一个基础 |
4 马龙县绿肥发展的展望 |
(4)资源县冬种绿肥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县冬种绿肥生产现状 |
1.1 冬种绿肥面积 |
1.2 冬种绿肥品种 |
1.3 绿肥种植方式 |
2 资源县冬种绿肥的有利条件 |
2.1 冬闲田多 |
2.2 气候适宜 |
2.3 种植习惯良好 |
3 目前存在问题 |
3.1 思想认识不足 |
3.2 良种供应无保障 |
3.3 管理粗放产量低 |
3.4 牲畜糟踏危害 |
3.5 田间基础设施差 |
4 发展冬种绿肥的对策 |
4.1 加大宣传培训, 提高思想认识 |
4.2 将冬种绿肥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
4.3 加大冬种绿肥的扶持力度 |
4.4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改善冬种基础条件 |
4.5 着力抓好示范样板, 扩大冬季绿肥覆盖范围 |
4.6 创新冬季绿肥种植管理模式 |
(5)绿肥压青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2.1 供试品种。 |
1.2.2 供试肥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
3 结论 |
(6)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与农作制演变特征 |
2.1 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 |
2.1.1 光温资源特点 |
2.1.2 水资源特点 |
2.1.3 耕地资源特点 |
2.1.4 肥料资源特点 |
2.2 西南地区农作制演变特征 |
2.2.1 农业生产高产化趋向明显 |
2.2.2 农业生产资源成本向高耗方向演变 |
2.2.3 农业结构由"以农为主"向"农牧结合"方向发展 |
2.2.4 种植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粮经并重、追求效益"方向演变 |
2.2.5 种植模式向多样化方向演变 |
2.2.6 农业总体效益与农民收入向追求"高效益"方向演变 |
2.3 小结 |
第三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 |
3.1 节地农作制发展潜力 |
3.1.1 耕地复种指数挖掘潜力 |
3.1.2 单位耕地产值提高潜力 |
3.1.3 中低产田改造潜力 |
3.1.4 占补耕地盘活潜力 |
3.2 节水农作制发展潜力 |
3.2.1 水资源可利用潜力 |
3.2.2 田间灌溉节水潜力 |
3.2.3 水分生产效率节水潜力 |
3.2.4 灌渠输配系统节水潜力 |
3.3 节肥农作制发展潜力 |
3.3.1 单位耕地耗肥节约潜力 |
3.3.2 肥料高效利用节约潜力 |
3.3.3 有机肥资源利用潜力 |
3.4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1 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
3.4.2 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工程型缺水严重,季节性干旱多发 |
3.4.3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亟需改善 |
3.4.4 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模式多样,农产品品质不高 |
3.4.5 机械化生产滞后,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3.4.6 种植业效益低,农户积极性下降,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 |
4.1 节地农作制发展途径 |
4.1.1 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目的集约高产农业技术 |
4.1.2 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 |
4.1.3 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为核心的间套轮作模式 |
4.2 节水农作制发展途径 |
4.2.1 以保水保土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
4.2.2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灌与集雨补灌技术 |
4.2.3 以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 |
4.3 节肥农作制发展途径 |
4.3.1 以作物残茬高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还田技术 |
4.3.2 以肥料均衡施用为重点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 |
4.3.3 以合理间套轮作为核心的生物梯化措施 |
4.3.4 以提升土壤肥力为核心的冬季绿肥生产措施 |
4.4 小结 |
第五章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主导模式 |
5.1 节地农作制主导模式 |
5.1.1 冬闲田利用模式 |
5.1.2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 |
5.1.3 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 |
5.1.4 稻田新三熟制模式 |
5.1.5 其它节地模式 |
5.2 节水农作制主导模式 |
5.2.1 集水农业模式 |
5.2.2 保护性耕作模式 |
5.2.3 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模式 |
5.2.4 现代农业节灌技术模式 |
5.2.5 其它节水模式 |
5.3 节肥农作制主导模式 |
5.3.1 草田轮作模式 |
5.3.2 秸秆还田模式 |
5.3.3 "小麦/玉米/大豆"模式 |
5.3.4 旱地四熟种植模式 |
5.3.5 其它节肥模式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张掖市绿肥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张掖市绿肥生产发展的现状 |
2 张掖市绿肥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 |
3 张掖市绿肥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 思想认识淡化, 观念陈旧 |
3.2 化肥用量提高, 利用率下降 |
3.3 绿肥种植面积小, 利用不合理 |
3.4 绿肥作物品种少, 试验研究滞后 |
4 张掖市绿肥生产发展的建议 |
4.1 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思想认识 |
4.2 认真开展试验, 抓好示范样板 |
4.3 建立留种基地, 扩大种植规模 |
4.4 创新种植模式, 提升栽培水平 |
4.5 加强技术合作, 实现互利双赢 |
(8)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2 耕作制度区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作制度区划研究 |
1.2.2 耕作制度区划的原则 |
1.2.3 耕作制度区划的指标 |
1.2.4 耕作制度区划的方法 |
1.2.5 保护性耕作分区研究 |
1.3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区划研究 |
1.4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与保护性耕作的关系 |
1.4.1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主要类型 |
1.4.2 水土保持耕作与保护性耕作的关系 |
1.5 存在问题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内容 |
1.7.1 建立耕作制度信息数据库 |
1.7.2 明确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的原则和指标 |
1.7.3 进行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 |
1.7.4 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区划 |
1.8 材料与方法 |
1.8.1 资料来源 |
1.8.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农业生产特点及主要障碍因素 |
2.2.1 农业生产特点 |
2.2.2 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 |
2.3 主要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及其适宜条件 |
2.3.1 等高耕作 |
2.3.2 “两法”种田 |
2.3.3 间作、套种和混播 |
2.3.4 地膜覆盖 |
2.3.5 保护性耕作 |
2.3.6 抗旱丰产沟 |
2.3.7 大垄沟种植 |
2.3.8 垄膜沟种耕作 |
2.3.9 砂石覆盖 |
2.3.10 坑田与地孔田 |
2.3.11 粮草带状种植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与分区评述 |
3.1 区划原则 |
3.2 区划指标 |
3.3 区划结果及分区评述 |
3.3.1 区划方法 |
3.3.2 区划结果 |
3.3.3 分区评述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探讨 |
4.1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选取及其适宜条件 |
4.1.1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坡度分级情况 |
4.1.2 保护性耕作和地膜覆盖的适宜性分析 |
4.1.3 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熟制分区 |
4.2 各耕作区农业生产障碍因素分析 |
4.3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的分区概述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1.1 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的原则 |
5.1.2 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的指标 |
5.1.3 进行了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制度区划 |
5.1.4 主要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适宜条件及其在各分区的配置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试论西藏农业资源状况与种植制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藏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
1.1 耕地资源 |
1.2 水资源 |
1.3 光、热资源 |
2 西藏社会经济状况 |
2.1 人口、劳动力状况 |
2.2 农业的投资力度 |
2.3 农业装备水平 |
2.4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3 主要农区种植制度发展现状 |
3.1 西藏种植制度的发展历史 |
3.2 作物布局 |
3.2.1 作物布局的地域性特点 |
3.2.2 作物布局的结构性特点 |
3.3 种植方式 |
3.3.1 种植方式的地域性熟制特点 |
3.3.2 种植方式的主要类型特点 |
3.4 种植体制 |
(1) 三年轮作制 |
(2) 四年轮作制 |
(3) 五年轮作制 |
4 西藏种植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
4.1 种植制度存在的问题 |
4.1.1 全区作物布局和区内作物结构 |
4.1.2 发展适宜农区的多熟种植模式要明确目标, 提高套复种方式的科技含量 |
4.1.3 传统轮作制对种植业的贡献率有待提高 |
4.2 种植制度今后发展方向 |
4.2.1 合理规划农业大区的种植制度是全区种植制度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
4.2.2 适宜的河谷农区坚持开发多熟种植方式为方向, 充分利用剩余资源 |
4.2.3 发展草田轮作制是农牧结合的突破口, 将推进种植体制的发展 |
四、高海拔地区粮—绿肥分带间套轮作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黔西北山区“马铃薯/玉米/萝卜”种植模式技术特点及推广应用前景分析[A]. 胡建风,张丽君,马绍智,毛春霞. 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 2017
- [2]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D]. 李建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3]马龙县绿肥发展研究[J]. 陈家政.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4)
- [4]资源县冬种绿肥存在问题与对策[J]. 易琳珺,唐秋云,刘怡友.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13)
- [5]绿肥压青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 陈艳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0)
- [6]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D]. 赵永敢. 西南大学, 2011(09)
- [7]张掖市绿肥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侯德明,周俊,薛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8)
- [8]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区划探讨[D]. 刘玉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9]试论西藏农业资源状况与种植制度发展[J]. 次仁央金,李军,金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07(05)
- [10]高海拔地区粮—绿肥分带间套轮作技术[J]. 范厚明,梁黔云.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