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梁馨[1](2021)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多发性骨髓瘤生存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自2014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确诊并接受治疗的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接受诱导治疗并序贯维持治疗,其中12例移植组患者接受诱导治疗序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接受维持治疗;15例非移植组患者诱导治疗后序贯维持治疗。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生存状况。2、本研究观察终点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通过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APBSCT对MM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1.12例移植组MM患者从开始治疗至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2(5~72)个月;中位回输单个核细胞数为3.94(1.87~7.78)×108/kg,中位回输CD34+细胞数为3.91(0.55~9.45)×106/kg。中位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7(4~12)天,中位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2(8~19)天。2.移植组患者移植前后CR率相似(移植前:移植后,58%:75%,p=0.13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组移植后CR率优于非移植组治疗后CR率(75%:33.33%),p<0.05(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移植组8例患者进行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移植前MRD+2例(25%),MRD-6例(75%);移植后MRD+0例(0%),MRD-8例(100%),移植前后MRD阴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移植组12例患者在预处理期及移植过程中出现轻重不一的移植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出现消化道反应,经止吐、调节肠道菌群等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3例患者出现发热,经抗感染、退热等治疗后症状好转;移植过程中无因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患者。经过造血重建和对症治疗后移植并发症可完全恢复。5.12例移植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3(11~81)个月,中位PFS、OS未达到,其中1例出现病情进展死亡。15例非移植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8(16~82)个月,中位PFS、OS分别为45(3~66,95%CI 33.052,59.449)个月、45(3~66,95%CI 29.895,58.519)个月,在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疾病复发或进展死亡。移植组PFS和OS均优于非移植组(p=0.037,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药时代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且有效。
钟赟[2](2021)在《基于芯片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构建多发性骨髓瘤lncRNA相关的预后风险模型及验证》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血液系统肿瘤,复发率较高。研究表明异常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具有致癌和/或肿瘤抑制作用,然而基于表达谱的lncRNA特征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预测的意义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GEO骨髓瘤芯片数据识别出预后特异性的lncRNA,采用Cox回归分析、Kaplan-Meier分析和接受者操作特性(ROC)分析构建并验证了预测模型,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ss GSEA)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来预测特定lncRNA的功能。数据集分析确定关键基因并用于构建骨髓瘤预后的风险评分系统,该系统用于将训练集中存活率不同的患者分层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测试集、整个测试集、外部验证集和骨髓瘤亚型对结果完成验证。本研究提供证据表明模型中关键基因可用作预测骨髓瘤预后的标志物并可成为临床诊断潜在靶标,细胞功能研究进一步表明模型中关键基因可能参与骨髓瘤的进展。本研究为剖析骨髓瘤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方法:1、在GEO数据库中下载骨髓瘤患者体内高度纯化的骨髓浆细胞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4581和GSE57317)及相应的探针序列,在Gencode数据库下载最新版的lncRNA参考序列和gtf文件,结合以上文件提取出探针的表达数据和基因表达数据以及样本的随访信息,随机将GSE4581按照1: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两组分别包含127例样本和128例样本,GSE57317作为外部验证集包含55例样本。2、通过R包生存Coxph函数(p<0.01为阈值)对训练集样本中重注释的lncRNA表达水平和生存数据执行了单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排序后筛选出预后最为显着的一部分lncRNAs。3、从训练集样本中随机抽取的75%样本进行rbsurv分析,使用三倍较差验证,选择最大基因个数为30,以此进行1000次的rbsurv分析,最终汇总每次的降维结果,统计在1000次中每个探针出现的次数,并分别计算了这些lncRNA探针的标准差,筛选出标准差大于所有探针中位标准差且频次大于300的lncRNA。4、将选定的关键lncRNA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筛选出与肿瘤患者生存相关的lncRNA,并将KM曲线p<0.05的lncRNA采用多因素Cox生存分析,并保留AIC值最低的lncRNA作为最终的模型。5、根据样本的表达水平分别计算每个样本的风险得分,并绘制样本的Risk Score,计算筛选出的关键lncRNAs随着风险值增加表达的变化情况;使用R软件包time ROC对Risk Score进行预后分类的ROC分析,分别分析一年、三年、五年的预后预测分类效率并对Riskscore进行零-均值规范化(z-score标准化),将zscore化后Riskscore大于零的样本划分为高风险组,小于零的样本低风险组,并绘制KM曲线;对验证集样本和训练集及验证集所有样本采用与训练集相同的模型和相同的系数进行以上分析。6、使用R软件包GSVA来计算训练集每个样本在不同功能上的得分,计算这些功能与风险得分之间的相关性,选择相关性大于0.3的生物学功能并绘制样本的Risk Score分布图。7、根据PMID:28428277中描述的方法计算上述lncRNA预后模型的13种免疫得分,进一步分析免疫得分在训练集高低风险样本中的显着差异情况。8、根据临床信息中将样本分成7类亚型,分析上述关键lncRNAs的风险得分在不同亚型中预测效能。9、我们采用与训练集相同的模型和相同的系数,根据样本的表达水平分别计算外部数据集所有样本的风险得分,并绘制样本的Risk Score分布;对Riskscore进行zscore,将zscore化后Riskscore大于零的样本划分为高风险组,小于零的样本低风险组,并绘制KM曲线。10、选取2个已发表的相关风险模型,其中一个为16-gene signature(PMID:31612041),另外一个为6-gene signature(PMID:31357080)与本研究构建的风险模型进行比较,根据本研究构建模型中对应的基因,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分别对训练集样本重新进行风险得分计算,并评估两个模型的ROC,根据最优阈值将样本分成高风险和低风险组,计算两组样本OS预后差异。11、通过q RT-PCR实验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样本及健康对照样本中上述模型中对应的基因的表达,并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改变这些基因的表达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其表达对细胞增殖活动的影响。结果:1、GEO数据库中下载得到(GSE4581和GSE57317)芯片数据,经与Gencode数据库中最新版的lncRNA参考序列和gtf文件比对后将芯片中的表达数据重注释成4094个lncRNA;2、通过R包生存Coxph函数(p<0.01为阈值)对训练集样本中的4094重注释的lncRNA表达水平和生存数据进行单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后得出72个预后显着的lncRNA,且选取前20个预后最为显着的的lncRNA进行后续分析;3、从训练集样本中随机抽取的75%样本进行rbsurv分析,选择最大基因个数为30,以此进行1000次并使用三倍较差验证发现大部分探针出现频次在10%左右,计算这些lncRNA探针的标准差后选择标准差大于所有探针中位标准差且频次大于300的11个lncRNAs;4、rbsurv分析结果得出的11个lncRNAs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筛选得出肿瘤患者生存相关的8个lncRNA,并通过Cox生存分析进一步确定构建预后模型的7个lncRNA;5、通过芯片样本中基因表达水平计算出各样本的风险得分后绘制Risk Score分布图,并鉴定出C5orf17、AC092718.2、AC108002.2、AL033530.1、AL589765.7和TSPOAP1-AS1的高表达和高风险相关,MIR194-2HG的高表达和低风险相关,进一步进行预后分类的ROC分析发现我们所构建的预后模型具有很高的AUC线下面积,其中五年AUC值分别为0.71,然后对Riskscore进行zscore化后将样本划分为53个高风险组,74个为低风险组并绘制KM曲线后发现两组之间存在极显着的差异,验证集样本和训练集及验证集所有样本采用相同参数及模型分析得出基本一致的结果;6、单样本GSEA分析发现大部分生物学功能与样本风险得分呈现负相关,少部分生物学功能与风险得分呈现正相关,选取相关性大于0.3的18个KEGG Pathway;7、计算上述lncRNA预后模型的13种免疫得分发现仅有IFI和Cytolytic在高低风险组中呈现显着差异,进一步分析免疫得分在训练集高低风险样本中的显着差异情况发现结果发现IFI与riskscore呈现显着的负相关。8、7-lncRNA预后模型的风险得分与7类亚型的预后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PR亚型的预后最差,CD1、CD2、HY和LB四类亚型的预后效果较为相似,预后较好,而MF和MS两类亚型预后效果介于中间9、外部数据集采用与训练集相同的模型和相同的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风险得分高的样本的OS明显小于得分低的,ROC曲线分析得出五年AUC值为0.76,然后对Riskscore进行zscore化后将样本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绘制KM曲线得出与训练集一致的结果;10、7-lncRNA预后模型与2个已发表的相关风险模型16-gene signature(PMID:31612041)和6-gene signature(PMID:31357080)比较,16-gene signature的ROC和KM曲线结果显示3年AUC在0.83,p<0.0001;而6-gene signature分析OS预后结果显示1年AUC值在0.71,但预后并不显着p=0.211。11、q RT-PCR实验结果发现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样本中呈MIR194-2HG低表达,C5orf17呈高表达,且其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相关,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发现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下调C5orf17和MIR194-2HG的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显着受到影响。结论:7-lncRNA预后风险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骨髓瘤预后,且体外实验进一步表明这7-lncRNA可能参与了骨髓瘤的进展。
卢静[3](2021)在《优化多发性骨髓瘤预后评估系统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及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具有显着异质性,患者生存期可短至数月,或长达十余年。早期对患者进行预后分期,进而制定分层治疗策略,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靶向新药,如沙利度胺、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和单抗广泛应用,显着改善患者生存,MM预后分层系统也随之不断更新。2005年国际骨髓瘤工组(IMWG)提出国际分期(ISS)系统。2015年IMWG在原ISS分期基础上,联合乳酸脱氢酶(LDH)和高危细胞遗传学改变,制定的修订后的ISS分期(R-ISS)系统。ISS分期和R-ISS分期是国内外指南中一致推荐的MM分期系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ISS分期是基于传统治疗时期患者数据,初始分析时未实际纳入中国患者信息,亚组分析显示在亚洲人群中ISSⅡ和Ⅲ期患者生存无显着差异。新药时期ISS分期是否依然适用于我国MM患者,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首先验证新药时期ISS分期系统在中国初诊骨髓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进一步探讨R-ISS分期系统是否适用于中国初诊骨髓瘤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 FLC)对于MM疾病监测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最终将R-ISS分期与s FLC结合起来,建立改良的R-ISS分期(MR-ISS)系统,优化现有的R-ISS分期系统。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回顾性分析1016名2008年-2012年在中国三个骨髓瘤诊疗中心初诊骨髓瘤(ND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ISSⅠ/Ⅱ/Ⅲ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中位无疾病进展期(PFS),并进一步分析在硼替佐米诱导治疗组和沙利度胺诱导治疗组中,ISSⅠ/Ⅱ/Ⅲ期患者的生存差异。为了进一步探讨修订后的ISS分期,即R-ISS分期是否适用于新药时期的中国骨髓瘤患者,进一步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5年在本中心就诊的202例NDM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R-ISS分期系统进行分组,以原ISS分期系统为对照,分析R-ISS分期在MM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R-ISSⅠ/Ⅱ/Ⅲ期患者的生存差异,比较R-ISS分期与ISS分期组间的相对风险度差异。根据不同年龄、是否接受硼替佐米为主方案治疗以及是否进行移植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验证R-ISS分期在中国骨髓瘤患者OS及PFS中的预后评估价值。最终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R-ISS和s FLC两项预后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了改良的R-ISS分期,即MR-ISS分期系统。回顾性分析595名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中心连续就诊NDMM患者资料,确定MR-ISS分期标准,进行亚组分析确定MR-ISS分期的适用范围。对患者比例最高的MR-ISSⅡ期进一步进行危险分层,并在独立样本中验证MR-ISS分期的预后评估价值。研究结果(1)回顾性分析1016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数据,ISSⅠ/Ⅱ/Ⅲ期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55.4和41.7个月(P<0.001);中位PFS分别为30、29.5和25个月(P=0.072)。在亚组分析中,沙利度胺治疗组ISSⅠ/Ⅱ/Ⅲ期患者的总生存有显着差异;而在硼替佐米治疗组,ISSⅠ期与Ⅱ期的患者生存没有统计学差异。(2)回顾性分析202例初诊骨髓瘤患者,R-ISSⅠ/Ⅱ/Ⅲ期患者分别为56例、108例和38例;ISSⅠ/Ⅱ/Ⅲ期患者分别为62例、70例和70例。因ISS分期中部分Ⅰ期、Ⅲ期患者进入R-ISSⅡ期,R-ISSⅡ期患者比例最高,Ⅰ期与Ⅲ期患者比例明显减少。R-ISSⅠ/Ⅱ/Ⅲ期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61和38个月,各期间生存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Cox预后风险模型分析,在OS中R-ISSⅢ期vsⅠ期的相对风险度(HR)为9.606,明显高于ISSⅢ期vsⅠ期中的HR(4.127),HR增加近两倍,提示R-ISS系统可以更好的评估MM患者的预后。亚组分析显示,R-ISS在年轻、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及未行移植的患者中具有预后评估价值。对于PFS而言,在诊断后的最初两年,R-ISSⅠ期患者的PFS优于Ⅱ期、Ⅲ期,R-ISSⅢ期的PFS较短,但在两年后R-ISSⅡ期的PFS趋于稳定,与R-ISSⅠ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这也许与患者疾病进展后挽救治疗方案不同,从而导致分期的偏移有关。(3)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至2016年收治的595例NDMM患者临床资料,联合R-ISS分期和s FLC,建立改良的R-ISS分期(MR-ISS)系统,确定MR-ISS分期标准,Ⅰ期为:R-ISSⅠ期,s FLC比值<80(n=66);Ⅲ期为:R-ISSⅢ期,s FLC比值≥80(n=87);Ⅱ期:不符合Ⅰ期和Ⅲ期的所有患者(n=442)。中位随访48.67月,MR-ISS分期Ⅰ/Ⅱ/Ⅲ期患者,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48.67和21.3个月(P<0.0001),中位PFS分别为50.97、27.27和13.4个月(P<0.0001)。R-ISSⅠ/Ⅱ/Ⅲ期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43.4和33.37个月(P<0.0001),中位PFS分别30.97、28.97和14.23个月(P<0.0001)。MR-ISSⅠ期和Ⅲ期患者的总生存期,与R-ISS分期Ⅰ期和Ⅲ期的患者相比有显着差异。MR-ISSⅡ期患者占比较多,基于各种变量进行单变量Cox分析,结果显示MR-ISSⅡ期患者的不良预后与三个危险因素相关,具体为:老年患者(HR,1.757)、高LDH水平(HR,1.858)和肾功能不全(HR,1.664)。将每个不良预后因素计1分,建立MR-ISSⅡ期风险分层模型,得分为0、1或≥2个的患者分别属于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442例患者中,46.4%的患者属于低危组(无高危因素,0分),42.1%的患者属于中危组(1个因素,1分),11.5%的患者属于高危组(≥2个因素,2-3分)。低危组患者中位OS为59.2个月,中危组为43.5个月,高危组为32个月(P<0.001)。最后我们在独立的MM患者样本中,再次验证MR-ISS分期具有预后评估价值。研究结论本研究证实,目前ISS分期系统仍适用于新药时期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能部分改善ISS分期较晚期患者的不良预后。R-ISS分期系统可较好的区分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在亚组分析中显示硼替佐米治疗组、年龄较小、未行移植的骨髓瘤患者中具有预后评估价值,R-ISS分期部分适用于中国MM患者的预后评估。MR-ISS分期系统,可以将患者分为生存差异显着的三组,特别是可以进一步区分可能快速进展及疾病复发的高危患者,与R-ISS分期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风险预测能力。
王晓晨[4](2020)在《益髓解毒方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益髓解毒方在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本中心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服用益髓解毒方的13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造血重建时间、移植早期相关并发症,比较移植后与诱导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评价益髓解毒方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13例NDMM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0(7~13)d,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1(9~14)d。移植后+15d内出现的移植早期相关并发症主要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口腔黏膜炎,分别6例和3例,有1例患者出现粒细胞缺乏伴不明原因发热,且均处于较低水平。移植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所有患者诱导治疗后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46.15%(6/13)和84.62%(11/13)(P<0.05),深度缓解(s CR+CR+VGPR)率分别为76.92%(10/13)和100%(13/13)(P<0.05)。截止到随访日期,1例死亡,其余患者均存活且无复发。结论:益髓解毒方用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提高NDMM患者的CR率和深度缓解率,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移植早期相关并发症,促进造血重建。
刘咏[5](2020)在《合并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合并(AL)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初诊有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是否合并淀粉样变性分为两组,即合并AL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多发性骨髓瘤(MM+AL)组和单纯的多发性骨髓瘤(MM)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1、本研究总共纳入病例160例,其中MM+AL组患者42例(阳性率26.5%)。2、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与患者的分型、临床分期、重或轻链类型、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血钙、乳酸脱氢酶、24h尿蛋白、NT-proBNP和β2-MG等没有相关性。3、在受累轻链与非受累轻链差值(dFLC)上,MM+AL组明显高于MM组(P<0.05)。4、诱导结束后,MM+AL组较MM组有着更高的总缓解率(ORR)(85.7%VS 79.7%,P<0.05)、更高的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VGPR)(76.2%VS 55.1%,P<0.05)。5、MM+AL组患者中位PFS为26个月,MM组中位PFS为32个月,P>0.05;两组患者中位OS均未达到,P>0.05。6、在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上,两组PFS和OS也无差异,P>0.05;但与未移植组患者相比,自体干细胞移植均可以改善两组患者的OS,P=0.0009;在ISS分期Ⅲ期和R-ISS分期Ⅲ期上,两组患者的中位PFS和OS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7、心脏受累的MM+AL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MM组和无心脏受累的MM+AL组患者(P<0.0001)。结论:MM+AL组患者相较于MM组诱导后更容易缓解,自体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两组患者的预后,心脏受累的MM+AL组患者预后最差。
窦晓群[6](2020)在《国产硼替佐米(千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等治疗手段不断完善,在骨髓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蛋白酶体抑制剂,但是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及进口药物的价格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减轻国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用药负担,国产蛋白酶体抑制剂应运而生,虽然其临床试验阶段国产药物与进口药物相比差距较小,但目前并未见相关临床研究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国产硼替佐米(千平)与原研硼替佐米(万珂)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评价。目的比较国产硼替佐米(千平)与原研硼替佐米(万珂)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入排标准纳入我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国产硼替佐米(千平)化疗,对照组给予原研硼替佐米(万珂)化疗,两组患者化疗方案均使用V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具体方案如下:V:硼替佐米注射液1.3mg/m2,第1、8、15、22天,D: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mg/d,第1-2、8-9、15-16、22-23天,C:注射用环磷酰胺:300mg/m2,第1、8、15、22天,上述方案28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分别检测患者骨髓浆细胞、免疫功能、M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血常规等指标,2疗程后初次评估疗效,6-8疗程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比较,总体有效指标(≥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2.对照组中CR占比29.6%,观察组CR率24.1%,对照组CR率高于观察组,但是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754);3.两组药物治疗后骨髓浆细胞指标变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P=0.002),但治疗后两组骨髓浆细胞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440);4.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M蛋白水平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2);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患者M蛋白水平差异无明显差异(P=0.489);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贫血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水平两组之间对比变化不明显(P=0.421);6.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β2微球蛋白变化有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2微球蛋白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7.不良事件发生率国产药与原研药相似,主要血液学不良事件为血小板减少及淋巴细胞减少,非血液学事件为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结论国产硼替佐米(千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原研硼替佐米(万珂)无统计学差异。
仲媛[7](2020)在《FTY720通过PP2A/AMPK信号通路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发生铁死亡和自噬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肿瘤,克隆性浆细胞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及其片段,两者在体内的累积造成机体一系列相关症状和体征。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已经发展成为继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后的血液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芬戈莫德(FTY720)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因其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已经在2010年批准为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一线药物。后续研究发现FTY720除了免疫抑制作用外,还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在很多肿瘤细胞中,包括多发性骨髓瘤,FTY720可使其增殖受抑制。我们既往发现FTY720可引起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性细胞死亡。但是,FTY720诱导自噬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而且FTY720引起的MM细胞死亡率不能仅仅以现有的死亡方式凋亡和自噬来解释,我们推测还存在其它的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是新提出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很多研究报道其介导肿瘤的增殖,迁移,转移,耐药等过程。很多研究发现,铁死亡发生时常伴肿瘤细胞的增殖受抑制,因此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有报道显示,铁死亡与自噬密切相关,自噬发生时可伴铁死亡的发生。本文旨在探究FTY720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发生自噬的机制,同时将FTY720和铁死亡联系在一起,探究FTY720是否和铁死亡存在关联并进一步探究作用于铁死亡和自噬的机制以及铁死亡和自噬的相关关系,为FTY720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5例人骨髓细胞样本以及两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U266和RPMI8226进行相关试验,其中含12例正常骨髓移植捐赠者样本,13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样本。1、探究FTY720诱导自噬的作用机制。应用qRT-PCR检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正常骨髓移植捐赠者样本中eEF2K mRNA的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P2A/AMPK/eEF2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PP2A抑制剂和AMPK促进剂与FTY720合用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CCK8检测细胞生存率的变化;应用PP2A抑制剂和AMPK促进剂与FTY720合用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p62和LC3B的表达变化。2、探究FTY720是否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发生铁死亡。FTY720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的变化,应用荧光显微镜检测Fe2+的变化,线粒体形态的变化;应用两种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和deferoxamine mesylate(DFOM)与FTY720合用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CCK8检测细胞生存率的变化;应用qRT-PCR检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正常骨髓移植捐赠者样本中GPX4和SLC7A11的表达变化;FTY720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应用qRT-PCR检测两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GPX4和SLC7A11的表达变化;FTY720以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处理两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检测GPX4和SLC7A11的表达变化。3、探究FTY720诱导的铁死亡和自噬的相互关系。应用PP2A抑制剂和AMPK促进剂与FTY720合用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蛋白GPX4和SLC7A11的表达变化;应用铁死亡抑制剂和自噬抑制剂与FTY720合用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对自噬蛋白p62和LC3B的影响和对铁死亡蛋白GPX4和SLC7A11的影响。结果:1、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中eEF2K mRNA表达与正常骨髓移植捐赠者细胞比较明显升高;FTY720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后,p-PP2Ac(Tyr307),p-AMPKɑ(Thr172)and p-eEF2随浓度升高表达降低,其总蛋白无明显变化;应用PP2A抑制剂和AMPK促进剂与FTY720合用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结果显示FTY720组细胞生存率低于对照组,FTY720与PP2A抑制剂合用组及与AMPK促进剂合用组细胞生存率高于FTY720组,低于对照组,单独PP2A抑制剂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单独AMPK促进剂组与对照组比较生存率略升高。应用PP2A抑制剂和AMPK促进剂与FTY720合用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结果显示FTY720组与对照组比较p62表达降低,LC3Ⅱ/Ⅰ表达升高,FTY720与PP2A抑制剂合用组及与AMPK促进剂合用组p62表达升高,LC3Ⅱ/Ⅰ表达降低,与FTY720组相比。2、FTY720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后,活性氧增加,Fe2+增加,线粒体缩小,线粒体嵴和线粒体双层膜被破坏。应用Fer-1与FTY720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后,FTY720组细胞生存率低于对照组,FTY720与Fer-1合用组细胞生存率高于单独FTY720组,低于对照组,单独Fer-1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DFOM处理细胞后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GPX4和SLC7A11表达与正常骨髓移植捐赠者细胞比较明显身高。FTY720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后,GPX4和SLC7A11表达降低;FTY720以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后,GPX4和SLC7A11随浓度增加表达降低,随时间增长,表达降低。3、应用PP2A抑制剂和AMPK促进剂与FTY720合用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结果显示FTY720组与对照组比较GPX4和SLC7A11表达降低,FTY720与PP2A抑制剂合用组及与AMPK促进剂GPX4和SLC7A11表达升高,与FTY720组相比。应用铁死亡抑制剂Fer-1与FTY720合用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结果显示FTY720组p62表达降低,LC3Ⅱ/Ⅰ表达升高,FTY720与Fer-1合用组与单独FTY720组比较p62表达身高,LC3Ⅱ/Ⅰ表达降低。应用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Baf-A1)与FTY720合用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结果显示FTY720组GPX4和SLC7A11表达降低,FTY720组与Baf-A1合用组与单独FTY720组比较,GPX4和SLC7A11表达升高。结论:1、FTY720通过PP2A/AMPK通路调节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自噬的发生。2、FTY720可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发生铁死亡。3、PP2A/AMPK通路介导FTY720诱导的铁死亡,FTY720诱导的铁死亡和自噬相互促进。
范方毅[8](2019)在《Micro RNA调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以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肿瘤,目前年发病率为4-6/100000,是发病率排第二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5]。其临床表现为贫血,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骨质破坏等,随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和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以及靶向药物等新药的不断出现,多发性骨髓瘤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6-7]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大约超过半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发生溶骨性破坏也称之为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其特征是严重的骨痛,骨折,骨质疏松症和高钙血症[8-9]。骨髓瘤骨病中的骨破坏通常归因于破骨细胞活性的增强和成骨细胞功能的减弱之间的不平衡所致。成骨作用是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的分化介导而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骨分化的潜力[10]。既往的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BMMSCs的成骨分化受损[11]。因此,改善MM-MSC的成骨分化能力是可促进骨再生和修复的关键问题。Micro RNAs(miRNAs或miRs)是高度保守的短的非编码RNA分子,既往研究认为其参与炎症、胚胎发育,造血、免疫等诸多生物过程,是细胞增殖,分化,器官发育和代谢的调节因子[12]。许多研究表明,miRNA表达的失调是多发性骨髓瘤可能的发病机制[13],此外,miRNA在MSC的自我更新和分化[14-15]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成骨分化过程中,既往许多研究报道,miRNA包括miR-133[16],miR-141[17]和miR-34a[18]等均参与了成骨分化过程,通过调节关键转录因子促进或抑制间充质干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分化。虽然既往已经有不同的microRNA、LncRNA针对于MSC成骨分化的作用研究,但是既往的研究仅限于单类型或者单个RNA,或单类型多个RNA对基因作用的方式研究,未能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诠释MSC发育相关的基因调控。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二代测序技术,筛选出骨髓瘤骨病患者间充质干细胞与正常对照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间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表达差异,并绘制网络图,挑选其中差异表达的RNA进行初步验证,明确其调控成骨分化的机制和通路,为全面研究RNA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提供新的干预靶点。目的:通过分析骨髓瘤骨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MSC在成骨分化中的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差异性表达,并通差异性表达的micro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最可能的miRNA及其靶基因,并进行相关的验证,从而明确microRNA在骨髓瘤骨病MSC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MBD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MSC和骨髓瘤细胞含量和抗原表达差异(1)MBD病情确认:确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骨髓瘤骨病病例,排除其他基础代谢疾病,排除传染性疾病感染,排除其他疾病所导致的骨质破坏。(2)标本收集:选择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髓瘤骨病患者骨髓和外周血标本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人骨髓和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骨髓标本经流式细胞检测和鉴定骨髓瘤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并对骨髓瘤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免疫表型鉴定和分离,并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富集和纯化。第二部分:差异性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筛选:(1)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RNA,进行RNA样品预处理后,进行RNA全转录本二代测序。(2)根据二代测序结果,分析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它们分别与靶基因构建了调节网络图;然后,挑选部分差异表达的RNA进行成骨分化的验证试验。第三部分:验证实验(以第二部分筛选的数据结果为依据)(1)茜素红染色及RT-q PCR证实MM-MSC与N-MSC成骨细胞分化的差异。(2)确定筛选出的microRNA,RT-q PCR分析来自MM-MSC与N-MSC中microRNA的表达水平。(3)通过网络数据库,预测筛选出的microRNA可能结合的靶基因。(4)荧光素酶试验确定筛选出的靶基因参与成骨分化。(5)通过慢病毒载体过表达筛选出的靶基因,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其蛋白表达水平。(6)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成骨分化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M-MSC与N-MSC存在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择miR-203a-3p.1、miR-221-5p进行成骨分化验证实验。2.miR-221-5p在MBD-MSC中以低水平表达,并且是参与成骨分化的负调节物。miR-221-5p通过上调smad3来调节成骨分化,作用机制可能涉及通过抑制miR-221-5p的活性增加PI3K/AKT/m TOR的磷酸化。3.miR-203a-3p.1在MM-MSCs中下调,并参与成骨分化,miR-203a-3p.1通过直接靶向Smad9作为成骨细胞分化的负调节剂,作用机制可能与Wnt3a/β-catenin蛋白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有关。结论:1.MM-MSC与N-MSC存在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2.miR-221-5p在MBD-MSC中以低表达,通过上调smad3增加PI3K/AKT/m TOR的磷酸化来调节成骨分化;3.miR-203a-3p.1在MM-MSCs中下调,通过直接靶向Smad9作为成骨细胞分化的负调节剂,作用机制可能与Wnt3a/β-catenin蛋白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有关;4.miR-221-5p和miR-203a-3p.1有望成为骨髓瘤骨病的治疗方法。
王希[9](2019)在《EBV病毒感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相关研究表明EB病毒(EBV)与淋巴瘤,鼻咽癌及一些良、恶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相关,但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研究较少,本文初步探讨EBV感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收集从2010年1月到2018年5月于天津肿瘤医院初治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标本共139例,同时收集5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用PCR检测MM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EBV-DNA含量;2.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EBV-DNA高表达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DNA表达水平。结果:1.139例MM瘤患者EBV-DN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8);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BV-DNA表达量与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 FLCR)(rs=0.237;P=0.029)及疾病进展/复发(rs=0.285;P=0.008)呈正相关;3.EBV-DNA高表达的MM患者,EBV-DNA表达量在s FLCR≥100的患者中相对于s FLCR<100的患者更高(P=0.043);疾病进展/复发的患者EBV-DNA表达量相对于未发生疾病进展/复发的患者高(P=0.02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BV-DNA高表达(χ2=3.606,P=0.046),高LDH(χ2=5.738,P=0.014),m SMART危险分层(χ2=11.691,P=0.003)和IMWG危险分层(χ2=10.211,P=0.001)为高危,R-ISS分期为III期(χ2=5.477,P=0.048),髓外病变(χ2=4.434,P=0.035)及遗传学改变(χ2=11.127,P=0.001)的MM患者有较低的PFS;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DH水平(HR0.404,95%CI 0.146-1.116,P=0.048),遗传学异常(HR0.295,95%CI 0.105-0.825,P=0.020),R-ISS分期(HR0.462,95%CI0.192-1.111,P=0.045)及m SMART危险分层(HR2.478,95%CI 1.006-6.103,P=0.049)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6.对于治疗前EBV-DNA高表达的MM患者(20例),对其DNA表达水平进行了六个疗程的动态监测,3周期化疗后EBV-DNA拷贝数仍高于5000/ml的MM患者相对于3周期化疗后EBV-DNA拷贝数降至5000/ml以下的患者有较低的PFS(P<0.001)。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EBV感染与MM患者的临床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EBV感染对MM的预后影响较小;对于EBV-DNA感染患者,动态监测EBV-DNA水平的变化,或许能更好的判断患者的预后。然而,该结果还需要在其他独立的前瞻性MM队列中进一步验证。
姚颖[10](2018)在《IgH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IgH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特点及意义【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中IgH缺失的发生概率、发生类型、临床特征、治疗疗效、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239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gH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发生概率、临床特征。分析IgH缺失阳性患者的治疗疗效、生存预后。【结果】IgH缺失的发生率为:29.3%(70/239例),最常见缺失类型:1G2R:50.0%;1G1R:21.4%;复杂缺失:17.1%。IgH缺失患者均伴有IgH重排阳性。IgH缺失阳性患者中轻链型,ISSⅢ期,游离轻链高比值多见。IgH缺失患者以硼替佐米为主方案化疗,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后疗效达PR以上可获得较好的生存。将患者按IgH缺失,不伴有IgH缺失的IgH重排,FISH全阴性分组。三组的ORR分别为:80%,85%,97.4%。中位OS分别为:IgH缺失阳性组:35个月,仅有IgH重排组:39个月,FISH全阴性组:74个月。提示IgH缺失预后欠佳。【结论】1、IgH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较常见。2、IgH缺失患者均伴有IgH重排阳性。3、IgH缺失阳性组中轻链型,ISSⅢ期,游离轻链高比值患者多见。4、IgH缺失患者化疗有效率低,中位OS时间短,提示预后欠佳。5、IgH缺失患者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化疗,疗效达PR以上,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获得较好的预后。第二部分常规核型分析、FISH与SNP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意义【目的】探索常规核型检测技术、FISH技术和SNP芯片技术三种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检测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以及与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比较三种检测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及各自优缺点。【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研究中心行SNP芯片技术检测的4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研究,统计各个染色体异常在不同检测方法中的发生率。【结果】32例患者同时应用三种技术进行检测,综合三种检测技术32例MM患者的染色体异常率为96.9%。其中常规核型检出率:25.0%,FISH检出率:75.0%,SNP芯片技术检出率:84.4%。当常规核型正常(24例)时,FISH技术可额外检测出16例异常,SNP芯片技术可额外检测出19例染色体异常;当FISH全阴性(8例)时,常规核型均为正常核型,SNP芯片技术可额外检测出6例染色体异常;当SNP芯片技术提示正常核型(5例)时,常规核型均为正常核型,FISH技术可额外检测出3例异常。分析其临床资料,发现检出常规核型阳性的患者较检出FISH阳性及SNP阳性患者的肿瘤负荷高。【结论】1、综合三种检测技术,96.9%MM患者伴有细胞遗传学异常。2、MM患者中常规核型检出率:25.0%,FISH检出率:75.0%,SNP芯片技术检出率:84.4%,FISH及SNP芯片技术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核型。3、常规核型检出阳性的患者较FISH阳性及SNP阳性患者的肿瘤负荷高。4、在检测MM患者染色体异常方面,常规核型分析可对所有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改变进行识别;FISH技术可高敏感地检测特异性探针范围内的改变;SNP芯片技术可精确检测染色体全基因的拷贝数异常。三种检测方法均是研究MM遗传学异常的重要方法。
二、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多发性骨髓瘤生存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的基本信息 |
2 主要评价指标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患者的基线特征 |
2 疗效评价及转归 |
3 移植相关并发症 |
4 生存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芯片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构建多发性骨髓瘤lncRNA相关的预后风险模型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章 多发性骨髓瘤lncRNA预后风险特征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
1 引言 |
第1节 构建多发性骨髓瘤lncRNA预后风险特征模型 |
2 材料 |
2.1 基因芯片表达数据 |
2.2 芯片平台及基因注释文件 |
3 方法 |
3.1 基因芯片中样本数据的处理 |
3.2 基因芯片中lncRNA注释 |
3.3 单因素风险分析 |
3.4 rbsurv降维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
3.5 ROC曲线分析 |
3.6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相关lncRNAs的鉴别 |
4.2 预后相关lncRNAs进行rbsurv降维分析 |
4.3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发性骨髓瘤lncRNA预后模型 |
5 结论 |
第2节 多发性骨髓瘤lncRNA预后风险模型的验证 |
2 材料 |
2.1 基因芯片表达数据 |
2.2 芯片平台及基因注释文件 |
3 方法 |
3.1 基因芯片中样本数据的处理 |
3.2 基因芯片中lncRNA注释 |
3.3 单因素风险分析 |
3.4 rbsurv降维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
3.5 ROC曲线分析 |
3.6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内部验证数据集验证多发性骨髓瘤7-lncRNA预后风险模型 |
4.2 内部所有数据集验证多发性骨髓瘤7-lncRNA预后风险模型 |
4.3 外部数据集验证多发性骨髓瘤7-lncRNA预后风险模型 |
4.4 多发性骨髓瘤7-lncRNA预后风险模型与文献发表模型比较 |
5 结论 |
6 讨论 |
第2章 分析预后风险特征模型与生物学功能、免疫及亚型之间的关系 |
1 引言 |
2 材料 |
2.1 基因芯片表达数据 |
2.2 芯片平台及基因注释文件 |
3 方法 |
3.1 基因芯片中样本数据的处理 |
3.2 基因芯片中lncRNA注释 |
3.3 单因素风险分析 |
3.4 rbsurv降维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
3.5 ROC曲线分析 |
3.6 GSEA功能富集分析 |
3.7 免疫得分计算 |
3.8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预后风险模型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
4.2 预后风险模型与免疫评分的关系 |
4.3 预后风险模型与多发性骨髓瘤亚型的关系 |
5 结论 |
6 讨论 |
第3章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模型7-lncRNA在组织及细胞中的验证 |
1 引言 |
2.材料 |
2.1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 |
2.2 多发性骨髓瘤标本收集 |
2.3 主要试剂 |
2.4 主要仪器设备 |
3 方法 |
3.1 细胞培养 |
3.2 细胞转染 |
3.3 原代骨髓瘤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培养 |
3.4 细胞R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 |
3.5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 |
3.6 CCK-8 实验 |
3.7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浆细胞中7-lnc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
4.2 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改变7-lncRNAs的表达,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 |
5 结论 |
6 讨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优化多发性骨髓瘤预后评估系统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略缩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在新药时代,国际分期(ISS)系统对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适用性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修订的ISS分期(R-ISS)系统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和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建立改良的R-ISS分期(MR-ISS)系统并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性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和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分层策略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益髓解毒方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治疗结果 |
2.1 造血重建 |
2.2 疗效评价及转归 |
2.3 移植早期相关并发症 |
讨论 |
1 西医治疗MM的现状及进展 |
1.1 不适合移植MM患者的治疗 |
1.2 适合移植的MM患者的治疗 |
2 中医对MM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的认识 |
3 中医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
4 益髓解毒方分析 |
4.1 组方用药探讨分析 |
4.2 组方配伍分析 |
4.3 单味中药功效及现代药理作用 |
5 疗效评价分析 |
5.1 诱导治疗后与移植后疗效比较 |
5.2 移植早期相关并发症分析 |
5.3 造血重建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合并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参考文献 |
背景 |
方法和病人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细胞遗传学 |
4 疗效评估标准 |
5 随访 |
6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1 一般资料 |
2 病理资料 |
3 实验室检查 |
4 细胞遗传学 |
5 疗效评估与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的AL型淀粉样变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词汇表 |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 |
致谢 |
(6)国产硼替佐米(千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FTY720通过PP2A/AMPK信号通路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发生铁死亡和自噬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FTY720诱导MM细胞发生自噬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人原代细胞和MM细胞系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1.4 溶液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人样本原代细胞的提取,分离和保存 |
2.2.2 细胞培养 |
2.2.3 CCK-8细胞增殖实验 |
2.2.4 qRT-PCR检测 |
2.2.5 Western Blot |
2.2.6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FTY720对PP2A/AMPK/eEF2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
3.2 PP2A抑制剂LB-100 和和AMPK促进剂AICAR对 FTY720 诱导的MM细胞死亡的影响 |
3.3 PP2A/AMPK通路对FTY720 诱导的自噬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FTY720诱导MM细胞发生铁死亡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人原代细胞和MM细胞系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1.4 溶液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CCK-8细胞增殖实验 |
2.2.2 活性氧检测 |
2.2.3 Fe~(2+)检测 |
2.2.4 透射电镜检测 |
2.2.5 qRT-PCR检测 |
2.2.6 Western Blot |
2.2.7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FTY720对铁死亡相关特征性变化的影响 |
3.2 铁死亡抑制剂对FTY720诱导的MM细胞死亡的影响 |
3.3 FTY720 对铁死亡调节因子GPX4和SLC7A11 的作用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FTY720诱导MM细胞发生铁死亡的调节机制以及铁死亡和自噬相互关系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MM细胞系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1.4 溶液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Western Blot |
2.2.2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PP2A/AMPK信号通路对FTY720 诱导的铁死亡的影响 |
3.2 Fer-1和Baf-A1 分别对自噬蛋白和铁死亡蛋白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概念图 |
本研究的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Micro RNA调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鉴定以及差异性circRNA、LncRNA、mRNA、microRNA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microRNA 221-5p调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microRNA 203-a-3p调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发病机制:从科学研究到临床治疗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microRNA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诊断价值、预后分析、治疗靶点选择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EBV病毒感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对象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临床数据收集 |
1.2.2 主要实验试剂 |
1.2.3 主要实验仪器 |
1.2.4 主要试剂配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DNA提取 |
1.3.2 PCR扩增 |
1.3.3 数据处理 |
1.4 随访 |
1.5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患者临床特征 |
2.2 M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EBV-DNA表达水平之间的比较 |
2.3 MM患者EBV-DNA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2.4 生存分析 |
2.4.1 单因素分析 |
2.4.2 多因素分析 |
2.5 评估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EBV-DNA水平的变化对患者预后的价值 |
3、讨论 |
3.1 EBV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进展 |
3.1.1 EBV的临床特点 |
3.1.2 EBV的诊断进展 |
3.2 EBV感染与MM的相关研究 |
3.2.1 EBV感染与MM的相关机制研究 |
3.2.2 EBV感染与MM的相关临床研究 |
3.2.3 EBV-DNA水平的动态监测与MM患者预后 |
3.3 MM的相关预后因素 |
3.3.1 分期与预后 |
3.3.2 遗传学异常与预后 |
3.3.3 髓外病变与预后 |
3.3.4 ASCT与预后 |
3.3.5 维持治疗与预后 |
3.3.6 疾病分型与预后 |
3.3.7 sFLC与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IgH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特点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IGH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
1. 前言 |
2. 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病例特点 |
3-2 IgH缺失临床资料 |
3-3 临床资料 |
3-4 其他遗传学异常 |
3-5 疗效比较 |
3-6 预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常规核型分析、FISH与SNP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意义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常规核型 |
2-2 FISH |
2-3 SNP芯片技术 |
3. 结果 |
3-1 病人资料及基本情况 |
3-2 结果 |
3-3 三种技术比较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发性骨髓瘤中IGH基因重排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附录二 |
病例 1 |
病例 2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多发性骨髓瘤生存影响[D]. 梁馨.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基于芯片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构建多发性骨髓瘤lncRNA相关的预后风险模型及验证[D]. 钟赟. 南昌大学, 2021(01)
- [3]优化多发性骨髓瘤预后评估系统的相关研究[D]. 卢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益髓解毒方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王晓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合并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D]. 刘咏. 苏州大学, 2020(02)
- [6]国产硼替佐米(千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D]. 窦晓群.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7]FTY720通过PP2A/AMPK信号通路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发生铁死亡和自噬的机制研究[D]. 仲媛.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 [8]Micro RNA调控骨髓瘤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范方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9]EBV病毒感染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之间的关系[D]. 王希.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IgH缺失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特点及意义[D]. 姚颖. 苏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