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黄薇[1](2018)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文中认为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享誉世界的文物,自史前时代诞生,到战国末年,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关青铜器的研究自北宋金石学始,也有一千年的历史。面对不断涌现的青铜器发现资料和研究成果,需要我们整理归纳,考镜源流,阐述近千年来青铜器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本文采用时间分期的方式,尝试综合分析每一时期青铜器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共分为五期。第一期是萌芽期,谈宋代以前的青铜器研究。宋代之前的人们认为发现铜器是一种祥瑞之事,并且已经开始对铜器年代进行初步判断,研究成果大多零星记载于文献中。第二期是雏形期,谈宋代到清代的青铜器研究。宋代学者的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青铜器研究的着录形式与研究体例,对铜器进行了初步的定名与分类,开创了青铜器研究的最初研究范式,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清代学者将青铜器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纠正了宋人在定名与分类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且研究者众,着述丰富。本期重要特点是重视铭文研究,并取得较高的成绩。第三期是蜕变期,谈民国时期的青铜器研究。随着民国时期铜器标准器断代法的提出,考古层位学与类型学的运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开始科学化,铜器的定名和分类研究进一步明晰,青铜器研究已开始脱离金石学的窠臼。第四期是融合期,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此时青铜器研究已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体系进一步完善,专题研究成果显着,并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研究类别也扩展到兵器、工具、农具等。第五期是成熟期,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本文成稿时。此时青铜器综合研究的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多因素综合分析断代法”得以熟练运用,通过青铜器分期分区系研究,已基本构建起中国的青铜文化谱系,并深入研究青铜器与中国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关系。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史的发展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动因。首先是物质方面的原因。1925年7月,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大学(当时叫清华学校)演讲时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①。正是由于青铜器的不断发现,尤其是经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的问世,促进了青铜器研究这门分支学科的新生。萌芽期、雏形期的青铜器都是偶然零星发现,非特意寻找。蜕变期之后,有了科学考古发掘,青铜器出土有了地层学做参照,类型学做基础,拓展了青铜器整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其次是学术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考古学的介入。在西方考古学传入后,地层学、类型学的应用,使得青铜器研究产生了巨大的蜕变,真正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此青铜器研究在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焕然一新。研究目的,由雏形期之前的补史正经、考礼问道,变为蜕变期之后,通过青铜器遗物以及相关遗址等,来考察当时的人类社会生活。在萌芽期和雏形期,研究对象局限于偶然得到零散青铜器。蜕变期的研究对象是传世青铜器与新出土无地层关系的青铜器群。而到了融合期、成熟期,研究对象是所有出土的与传世的青铜器,包括青铜车马器、工农具等。研究内容也扩展为“三大层面六大线条”:即考古与历史层面、艺术层面、科技层面;形制、纹饰、铭文、分期、地域、铸造六大线条。青铜器研究方法由浅到深,从粗到细,由单件器物的研究到器群的研究,再提升到研究青铜器的背后族群、文化等深层次问题。青铜器研究形成了将历史文献与出土发现相结合,重视考古学角度的考察,并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基本成熟的研究范式。再次是研究群体的变化。萌芽期与雏形期时,研究群体是以单纯的古文字学家、经学家、金石学家组成。而蜕变期之后的研究群体发生了变化,大体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如王国维、容庚、郭沫若、唐兰、陈梦家、李学勤等先生。二是考古学家,如李济、郭宝钧、邹衡等先生。同时还有一些自然科学研究者参与。以上两大研究群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新时代。最后,有几点说明,本文中青铜器研究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农具等,未包括铜钱、铜镜等类别。又因关于金文、铭文的研究已有专论,故文中在此方面不做过多介绍。由于时间关系及本人能力所限,文中未对铜器铸造等科技方面以及海外铜器研究情况做深入考察,希望日后有机会补充完善。
胡竹青[2](2014)在《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对世界和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橄榄球运动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论证了中国橄榄球运动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提出了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战略选择。本研究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历史、分类和现状”,在这一部分,梳理出了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明晰了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分类与不同橄榄球运动之间的区别,介绍了橄榄球运动的主要赛事;第二部分是“橄榄球运动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一部分,对橄榄球运动的功能、哲学内涵、文化内涵、核心价值进行了阐述,对橄榄球运动之于训练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意义进行了探求;第三部分是“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与现状”,在这一部分整理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橄榄球运动历史,研究了中国橄榄球运动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导致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滞后原因进行了剖析;第四部分是“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在这一部分,对中国发展橄榄球运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历史机遇进行了论证并对中国改革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第五部分是“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一部分,解答了中国橄榄球运动进行战略研究的意义,提出了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起点模式、目标模式和过渡模式,并就中国橄榄球奥运争光、职业化发展和普及推广进行了案例研究。本文通过五个部分的研究,得出了结论,即:虽然中国橄榄球运动目前的普及范围小、职业化进程慢、市场化程度低、竞技水平不高,但是在世界橄榄球运动的影响下,在橄榄球项目进入奥运会的带动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果的推动下,在中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背景下,中国橄榄球运动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进行战略性的研究,以使中国竞技橄榄球水平得以提高,群众橄榄球全面普及,橄榄球产业取得发展。
王保红[3](2013)在《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科学史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到目前为止,对20世纪科学的发展态势,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给予科学史视角的分析论证。因此,本论文将20世纪的科学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在国际上影响卓着的最典型的两份综合性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各100年间的内容做计量分析,并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内史做了进一步阐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梳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微观历史过程,探索20世纪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并对21世纪科学发展做一点预测。计量分析的基础是针对计量对象设置出科学有效的计量指标。本文计量指标的设定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存在的科学分类方式分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对科学分类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本文涉及到的科学的相关词汇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次对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及现今采用的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科学的分类,为本文计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结合计量对象Nature和Science本身所使用的科学分类方式,最后确定了本文的计量指标,并对资料概况、指标的范畴、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做了详细的陈述。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进行计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将Nature内容分13类学科、Science内容分11类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年代和期刊号生成相应的学科分布表,将此作为原始数据进一步做出学科发展曲线图、柱形图以及比较图,阐明就此反映出的学科发展态势,并将其归于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分别讨论了其学科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由Nature和Science各自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进一步将Nature和Science共有的六大基础科学、两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个应用科学,分别做相对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各个学科的发展态势,以及三大类的相应发展态势,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对比分析,得出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各个学科20世纪的发展内史,将计量分析结果与内史的分析论证相结合,归结出各个学科20世纪发展的特点和态势,以及各个学科可能的21世纪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物质层次结构与科学学科结构的关联性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关联性、整体性、共融性和逻辑层次性。关于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本文提出几点结论:20世纪科学发展以物理学为先导,带动其他基础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科学发展整体上是上升的,但有兴盛期、静默期,甚至是停滞和消退阶段的存在;基础科学发现、应用技术发明、改变人类生存模式、再到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完整链条等。在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了一点科学预测,认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将是21世纪的科学前沿,而且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仍然是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学科,21世纪科学将是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并生成崭新的综合学科发展的时代。
周余姣[4](2013)在《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古代的校雠之学是由汉代向歆父子发展而出的一套治书理论,在学术文化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界对校雠之学的认识历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校雠之学被认为包括校勘、目录、版本、辑佚等内容,而狭义的校雠之学被认为近似现代的校勘学。就现在而言,广义的校雠之学在我国的现代学术体系中已被分散为多个学科,致使现代学人已很难知晓古代校雠之学的内容体系与范围。本文选取了我国着名的两位校雠学家郑樵和章学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读他们的校雠学着作——郑樵《通志》中有《校雠略》、《艺文略》、《图谱略》、《金石略》,章学诚有《和州志艺文书》、《校雠通义》、《史籍考》等相关着作,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他们校雠学研究的内容、特点、优长和不足,并对二人校雠学思想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评价了郑樵和章学诚二人校雠学在我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古代校雠学,尤其是广义校雠学,并评价其学术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部分,说明该选题的缘起和意义,并对郑樵、章学诚的校雠学概念作了界定,以及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我们基本明确了郑樵和章学诚的校雠学是广义的校雠学,包括校勘、目录、版本、辑佚等丰富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对郑樵和章学诚校雠学思想进行溯源,找出影响他们校雠学思想的理论源头。从向歆父子而下,诸多校雠目录学家的工作和成果影响了郑樵和章学诚的校雠学思想的形成。第三、第四部分是分别对郑樵和章学诚二人的校雠学着作进行一一解读和评析,从而总结出他们校雠学思想的特出之处。第五部分是总结郑樵和章学诚二人校雠学研究的特点以及二人校雠学思想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在章学诚对校雠之学的三段式的建构基础上,我们重新构建了校雠学的四段式传承路线。第六部分是论述了郑樵、章学诚校雠学对后人的影响,分析了郑、章二人的校雠学在我国学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后人对他们学术的认可与承传,也标志着二人主要校雠学学术着作《校雠略》和《校雠通义》学术经典地位的形成。
胡常浩[5](2013)在《暴雨期东江高污染水源强化生物预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东江东莞段水厂主要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的自来水常规处理工艺,原水就近取自东江。近年来,水质出现明显下降,特别是暴雨期间,水源氨氮和有机物的污染较为严重,并伴有异臭、异味。针对东江水源暴雨期突发氨氮、有机物和嗅味污染,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高锰酸钾等强化常规处理措施效果有限,难以实现水质达标。生物预处理工艺虽然具有去除突发污染物的能力,但是长期在微污染环境下运行的生物预处理系统面对突发高污染原水难以及时发挥其生物净化作用,需要一段适应期,常常生物预处理系统尚未适应,水源高污染状态已经缓解。因此,需要研发强化生物预处理技术。本文主要针对暴雨期东江突发高污染水源,以东江东莞段某水厂原水展开中试研究,对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HUBAF)生物预处理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化措施,研究强化HUBAF工艺应对水源突发臭味、氨氮以及有机物污染状况时的处理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HUBAF+常规处理具有一定的抗氨氮冲击负荷的能力。水源突发微氨氮污染时,HUBAF+常规处理出水氨氮满足小于0.5mg/L的净水目标;水源突发高氨氮污染时,HUBAF+常规出水超出了0.5mg/L试验净水目标,但是HUBAF+常规出水在历经14个小时后出水氨氮达到0.5mg/L的要求,并且去除率稳定在99%左右。(2)HUBAF除臭主要是靠陶粒表面大量的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HUBAF+常规处理具有一定的除臭能力,但是由于滤速达到16m/h,短停留时间限制了HUBAF对臭阈值的去除,导致除臭能力有限。HUBAF+常规处理对CODMn的去除率相比常规处理工艺有所提高,但是不管是微氨氮污染还是高氨氮污染,HUBAF+常规出水CODMn均不能保证小于2.0mg/L的净水目标。(3)针对东江水源,确定硝酸菌促生药剂投加周期为两周并且每次投加24h,能够保证HUBAF中硝酸细菌保持着较高的生物活性,在投加周期内不管是遇突发微氨氮污染还是高氨氮污染,都能高效及时的将氨氮处理至达标;其应对1.091.33mg/L的突发微污染时,HUBAF出水氨氮值在0.080.13mg/L之间,应对1.802.02mg/L的突发高氨氮污染时,HUBAF出水氨氮值在0.100.14mg/L之间。(4)两周一次投加硝酸菌促生药剂,每次投加24h,并在水源突发污染时,通过预投8mg/L粉末活性炭和0.8mg/L高锰酸钾后,在保证氨氮和亚硝酸盐氮高效去除的情况下,全部去除致臭物质以及伴随突发高氨氮污染的CODMn降解到小于2.0mg/L的试验目标。
于文善[6](2011)在《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总结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失误,对于继续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抗战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这一史学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直接源头在于唯物史观指导下的20~30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的开展,这一问题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乃至以后,加上“史学变革”的影响和“学术中国化”运动的推动,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终于在时代使命感的推动下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把握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是我们考察这一史学现象的前提。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一个主要领域是史学理论建设。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史家在从事史学研究时,重视社会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对各种错误史学观点的批判,重视历史主义的人物评价观和“人民本位”的史评原则等。此外,史家还关注史学与现实的结合,将史学研究与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这一切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进步。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又一个主要领域是古代社会史研究。从这一时期社会史的研究情况看,史家侯外庐的研究比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此外,史家吕振羽和吴泽的原始社会史和殷周奴隶社会史研究成就也狠突出。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脉络和真相被人所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呼应了当时马克思所说的东方社会形态理论。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第三个研究领域是中国思想史,这一研究涉及到的思想史研究领域很多,如中国政治思想、中国哲学思想、先秦诸子思想、明清哲学思想,涉及到的史家主要有侯外庐、吕振羽、郭沫若、杜国庠和嵇文甫等,他们的思想史研究颇具开创之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贡献极大,至今仍为学界所关注。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领域还包括中国通史的撰述,这一研究是抗战时期诸多史家极力主张、追求的目标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部分内容通过对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中国通史研究的框架体系、主要观点、编写方法等的探讨,以及通过马克思主义史家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家的相关对比研究,论述了史家对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体系的贡献。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变迁史的重大事件,这一新的史学形态的出现和演变,既对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对抗战及其以后中国史学的走向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如过渡关注现实,“借古说今”等,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一史学,以便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前进与发展。
王锦辉[7](2010)在《中苏文化协会研究》文中认为中苏文化协会,是活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文化团体。中苏文化协会的研究,对于深入中国政治史、党派史、中共党史、中苏关系史均有重要意义,对繁荣当今中国民间文化外交组织,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资料缺乏等原因,长期以来,该选题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将中苏文化协会分为缘起、初步发展、改组发展、艰难岁月四个阶段。同时对中苏文化协会作了定性分析,阐述了它的历史作用及其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它与国共两党的关系,试图从中借鉴特殊民间文化团体如何生存、发展的经验。全文由绪论、正文五章组成。绪论部分从多个维度论证了该选题的研究意义,评析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文章的基本框架、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一章厘清了中苏文化协会诞生的现实原因及可能性。九一八事变对中苏两国都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民政府不得不考虑对苏政策的变化。1932年12月,中苏正式复交。复交后的中国民众希望苏联援助中国抗战,同时增进中苏文化的交流和了解。在二三十年代中苏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这种愿望成为现实。以促进中苏文化交流、增进中苏友谊为宗旨中苏文化协会应运而生。第二章研究了1935年至1939年间中苏文化协会得以发展的原因及主要特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中苏关系迅速增进,苏联在道义上、军事上、经济上对华提供支持和援助。中苏文化协会受中苏关系的影响,活动随之广泛开展起来,宣传抗战、发展分会成为这一时期活动的主要特色。同时,受战争环境的影响,协会先后迁移至武汉、重庆,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三章分析了1939年至1945年间中苏文化协会改组后的主要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及其效果。经过改组,协会组织机构增多,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文字宣传、直观宣传和口头宣传等形式对增进中苏友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协会活动日益受到中共南方局的影响,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开展宣传和统战工作的重要活动阵地。第四章阐述了1945年至1949年间中苏文化协会复原南京后的艰难岁月。随着美、苏冷战的形成与升级,以及国共内战的激化和全面展开,蒋介石逐步实行对美“一边倒”政策并且利用突发事件掀起了反苏浪潮。中苏关系由热趋冷,甚至恶化,大大压缩了中苏文协的生存空间。1946年,中苏文化协会被国民党宣布为非法组织。协会顶着经费紧张、人员流动的压力,继续创办《中苏文化》杂志和编辑苏联书籍,且逐渐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建国后,中苏文化协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过渡到中苏友好协会。第五章探讨了中苏文化协会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主要围绕中苏文化协会的性质、影响评估及协会与中共、国民党的关系展开研究。文章认为,中苏文化协会是在抗战和内战时期为配合国内形势起过积极作用的特殊民间团体。对于促进中苏文化交流,增进中苏友谊,激发人们抗战热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美化苏联外交政策及建设成就的倾向。此间,国民政府根据国内政治和外交形势的变化,对中苏文化协会由主要支持到日益压制。其中除了由于该协会丧失了被国民党利用的价值外,也有各自宣传的立国主义不能兼容的原因。中苏文化协会还受到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的积极影响,中共先后在延安和晋东南建立中苏文化协会分会,作为对总会的友好回应。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进步人士的努力,后期的中苏文化协会日益走向民主。
李芳婷[8](2007)在《轴类零件直线度误差的图像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克服传统形位公差测量的不足,本课题通过对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检测技术的轴类零件直线度误差的测量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和目标是完成轴类零件直线度误差测量的系统标定、亚像素边缘提取、轴线曲线拟合和直线度误差计算。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找出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最终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系统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利用亚像素边缘定位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Windows XP平台上的Visual C++软件系统,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方便。本文通过对各种算法的比较,首先运用逐差选择法进行边缘粗定位和利用一维灰度矩亚像素算法进行边缘精定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圆轴边缘检测。其次使用递推均值滤波法进行数字滤波,对称点法进行轴线拟合。最后采用两端点连线和最小二乘相结合的方法来求解直线度误差。通过实验对圆轴进行图像采集,利用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获得的直线度误差和手动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最终表明基于图像处理的测量方法具有方便、快捷、计算量小和精度高的优点,为实时检测奠定了基础。
李宗全[9](2005)在《从历代目录着录之稷下先生着述看稷下学学术地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是我国学术的滥觞时期,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狂飙将先秦学术推向了全盛,成为后代学术发展的先声。后代学者把这一时期先秦诸子学术自山争鸣的盛况作为心仪的理想境界,先秦诸子也便成为学术自由与争鸣的典范。如果说春秋旧中国时期的诸侯国共同构成了一个学术争鸣的大舞台,那么稷下学宫就是这大舞台的中心殿堂。不同的学派与学说,在这里演绎出空前的学术狂飙。稷下学宫除了为齐国政府议政咨询、培养人才、推荐官吏、制造政治舆论外,更吸引天下学者来此着书立说、讲学授业、议论争鸣。稷下学宫与稷下学术,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基于此,近现代以来,稷下学建立并取得很大成就,把对稷下学宫与稷下学术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水平。然而关于稷下学,文献学研究尚显薄弱,本文即试从文献学的角度,用目录、版本学的研究方法,对稷下学进行研究。
顾震宇[10](2003)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借鉴电子商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免费、快捷、无国界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方式或者说是习惯也正在发生变化。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但问题随之而来:互联网的信息泛滥,往往使人们无所适从,难以找到有用信息,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本研究就是基于网络经济的新形势下,通过剖析网络环境对读者、对图书馆的影响,介绍电子商务的模式和内涵,分析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及其特点,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图书馆实现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探讨图书馆如何将电子商务的概念引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日常的业务之中,为读者提供信息导航和深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 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探讨了电子商务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在图书馆服务方面,结合了电子商务的BtoC、CtoC模式,提供读者网上读者服务、网上参考咨询和知识导航、网上书目检索、数据库检索、电子期刊的阅览、电子书的阅览和外借、远程用户教育、网络定题服务、网上市场调研、馆际互借和电子文献传递、专题讨论组等。在图书馆的内部运作上,结合了电子商务的BtoB模式,使用网上采购、图书馆的联机编目等方式,降低图书馆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上,通过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的方法,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个性化服务。文章最后指出了图书馆实现电子商务的障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情况。概述了互联网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应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电子商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电子商务的四种模式。 第二章介绍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网络环境对读者阅读习惯和获得信息方式产生影响。同样,对图书馆的信息源、获取资源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也产生了影响。进而,介绍了电子商务应用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图书馆的价值链的变化。 第三章论述了图书馆实现电子商务的意义。分析了图书馆电子商务具有非营利以及模式上的特点,指出图书馆电子商务的四个方面的意义。 第四章分析了图书馆实现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文章从品牌优势、资源优势、客户优势、服务优势、投入优势为入口,论述了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的具备的独特的优势。 第五章分析图书馆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详细介绍了电子商务中Bt0B、BtoC、CtoC模式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同时,文章还介绍国外图书馆成功实现电子商务的案例。 第六章论述了图书馆推进电子商务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主要的问题涉及信息安全、支付方式、物流等电子商务的共性问题,图书馆收费与免费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以及人才短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第七章介绍了图书馆实现电子商务的一些具体措施。作者认为,要成功实现电子商务,图书馆需要建立图书馆门户网站、加强网络服务能力、注重人才‘的培养及引进、注重与其他单位的合作与联合,并引入CRM系统深层次地开展读者服务。
二、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殊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两宋以前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三章 宋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着录体例的形成与确立 |
二、在定名与分类方面的贡献 |
三、以铭文为中心的断代研究 |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五章 清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清代前期 |
二、清代中期 |
三、清代后期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着录书籍大量问世 |
二、书籍质量的提高 |
三、着录体例的进一步完善 |
四、定名与分类取得新成就 |
五、研究方法取得一定进步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金石与史学研究者 |
二、受西方考古学影响的学者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
二、分期断代标准的创立 |
三、分国别研究的提出 |
四、类型学方法的初步运用 |
五、定名与分类研究的进展 |
六、综合性研究着作的出版 |
七、开始关注冶铸技术 |
第七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古文字与史学研究者 |
二、考古学者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青铜器研究已成为考古学的分支 |
二、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
三、断代研究进一步科学化 |
四、类别研究有了新进展 |
五、研究青铜器与文明的关系 |
六、其他专题研究蓬勃开展 |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一、中原地区 |
二、西部地区 |
三、南方地区 |
四、北方地区 |
五、东部地区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各考古文博单位 |
二、高校研究群体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综合研究已成共识 |
二、分期断代研究方法更加缜密 |
三、分区系研究取得进步 |
四、类别研究更加细致而系统 |
五、工艺与铸造的研究蓬勃开展 |
六、青铜器与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丰硕 |
第九章 青铜器研究的分期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青铜器研究史的分期 |
一、萌芽期 |
二、雏形期 |
三、蜕变期 |
四、融合期 |
五、成熟期 |
第二节 青铜器研究的基本特征 |
一、研究对象的变化 |
二、研究群体的转变 |
三、研究方法的转变 |
四、青铜器的研究范式形成 |
余论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对考古学、历史学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橄榄球运动的起源与演进 |
一. 世界橄榄球运动的追根溯源——英式联合式橄榄球运动的起源 |
二. 由“业余体育原则”而导致的分歧促使英式联盟式橄榄球运动的产生 |
三. 加拿大式橄榄球与美国式橄榄球一脉相承 |
四. 澳式橄榄球的多起源说 |
第二节 橄榄球运动的发展 |
一. 从橄榄球世界杯诞生过程观英式联合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 |
二. “业余精神”与英式橄榄球 |
三. 美国式橄榄球的职业化进程 |
四. 两次世界大战对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
五. 规则的变迁和世界橄榄球发展的主要模式 |
第三节 橄榄球运动的分类 |
一. 橄榄球运动的分类和定义 |
二. 主要橄榄球类别之间的区别 |
第四节 橄榄球运动的赛事 |
一. 英式橄榄球主要赛事 |
二. 美国式橄榄球赛事 |
三. 澳式橄榄球的代表——AFL |
第三章 橄榄球运动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一节 橄榄球运动的内涵探求 |
一. 橄榄球运动的功能 |
二. 橄榄球运动的哲学内涵 |
三. 橄榄球运动的核心价值——正直、热诚、团结、纪律、尊重 |
四. 橄榄球运动的文化内涵 |
第二节 橄榄球运动之于相关学科的意义 |
一. 橄榄球运动之于训练学 |
二. 橄榄球运动之于管理学 |
三. 橄榄球运动之于社会学 |
四. 橄榄球运动之于经济学 |
第四章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一. 中国大陆英式橄榄球发展史 |
二. 香港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三. 台湾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四. 中国美国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史 |
第二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现状 |
一. 中国竞技橄榄球运动的现状 |
二. 中国橄榄球其它方面的现状 |
第三节 导致中国橄榄球运动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 从球类运动起源与在中国的传播洞察橄榄球运动在中国发展滞后的原因 |
二. 奥运会对球类项目发展的影响 |
三. 从橄榄球运动特点本身对其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四. 文化观念差异对橄榄球项目在中国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 |
第一节 中国发展橄榄球运动的意义 |
一. 发展橄榄球运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二. 发展橄榄球运动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
三. 发展橄榄球运动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需要 |
第二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历史机遇 |
一.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
二. 中国体育的发展成就为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
三.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 |
四. 传媒与体育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发展的趋势 |
一. 中国改革大势 |
二. 中国体育改革的判断 |
第六章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战略问题的提出 |
一. 战略的含义 |
二.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
三.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起点模式和目标模式研究 |
一.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起点模式研究 |
二.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目标模式研究 |
第三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过渡模式研究 |
第四节 中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对策案例研究 |
一. 中国橄榄球项目奥运争光计划 |
二. 中国橄榄球运动职业化发展设想 |
三. 中国橄榄球运动普及推广的思考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3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
4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科学的分类与计量的基础 |
1.1 科学分类的维度分析 |
1.1.1 科学的一维分类 |
1.1.2 科学的二维分类 |
1.1.3 科学的三维分类 |
1.1.4 科学的四维分类 |
1.1.5 科学的五维分类 |
1.1.6 科学的六维分类 |
1.2 科学分类的实证研究 |
1.2.1 国际标准学科分类体系 |
1.2.2 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1.2.3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 |
1.2.4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
1.2.5 结论与启示 |
1.3 计量指标的设定 |
1.3.1 资料来源 |
1.3.2 计量指标的确定与范畴 |
1.3.3 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二章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2.1 NATURE的综述 |
2.2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2.2.1 NATUR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
2.2.2 NATUR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
2.2.3 NATUR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
2.2.4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2.3 从NATUR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三章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3.1 SCIENCE的综述 |
3.2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
3.2.1 SCIENC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
3.2.2 SCIENC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
3.2.3 SCIENC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
3.3 从SCIENC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四章 NATURE和SCIENCE的计量结果比较分析及验证 |
4.1 总信息量的比较 |
4.2 NATURE和SCIENCE反映出的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1 基础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3 应用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
4.2.4 与国内外对NATURE和SCIENCE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
4.3 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
第五章 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分析 |
5.1 20世纪基础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1.1 20世纪生物学发展态势 |
5.1.2 20世纪化学发展态势 |
5.1.3 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
5.1.4 20世纪数学发展态势 |
5.1.5 20世纪物理学发展态势 |
5.1.6 20世纪天文学发展态势 |
5.2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2.1 20世纪人类学发展态势 |
5.2.2 20世纪历史学及艺术与文学发展态势 |
5.3 20世纪应用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
5.3.1 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
5.3.2 20世纪工程技术发展态势 |
5.4 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分析 |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1 NATUR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
附录2 SCIENC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 郑樵、章学诚校雠学概念的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论文的主要内容 |
五、 研究方法与学术贡献 |
第一章 郑樵、章学诚校雠学溯源 |
第一节 先秦诸子的校雠活动和相关成果 |
一、 先秦诸子的校雠活动 |
二、 早期学术着作 |
第二节 汉代的主要校雠活动及其相关成果 |
一、 向歆父子的校雠活动 |
二、 综合校雠活动的典范 |
三、 《汉书·艺文志》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目录成果 |
一、 王俭《七志》 |
二、 阮孝绪《七录》 |
第四节 唐宋时期的主要目录成果 |
一、 《隋志》 |
二、 《群书四部录》、《古今书录》、《旧唐书·经籍志》 |
三、 《新唐书·艺文志》与《崇文总目》 |
小结 |
第二章 郑樵校雠学着作与思想 |
第一节 郑樵学术特点及成就概述 |
一、 郑樵及其生平 |
二、 郑樵的学术特点和成就 |
第二节 《校雠略》解析 |
一、 郑樵《校雠略》的自我定位 |
二、 《校雠略》的内容 |
三、 《校雠略》中的“校雠之法” |
四、 《校雠略》的学术价值 |
五、 《续通志·校雠略》和《清朝通志·校雠略》对《校雠略》的承袭 |
第三节 《艺文略》、《图谱略》、《金石略》解析 |
一、 《艺文略》解析 |
二、 《图谱略》解析 |
三、 《金石略》解析 |
第四节 郑樵《校雠略》等着作所反映的校雠学思想 |
一、 “类例既分,学术自明”——郑樵校雠学之核心 |
二、 “求书之道有八”——郑樵校雠学之精义 |
三、 “求书遣使校书久任论”——郑樵校雠学之卓识 |
四、 “广古今而无遗”——郑樵校雠学的期望 |
五、 “书有应释”、“有不应释”——郑樵校雠学之深意 |
小结 |
第三章 章学诚校雠学着作与思想 |
第一节 章学诚学术特点及成就概述 |
一、 章学诚及其生平 |
二、 章学诚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其成就 |
第二节 《和州志艺文书》之《序例》与《辑略》解析 |
一、 《和州志·艺文书序例》的编纂和主要内容 |
二、 《和州志·艺文书辑略》的内容 |
三、 《和州志·艺文书》所反映的校雠学问题 |
第三节 《校雠通义》解析 |
一、 《校雠通义》及其内容 |
二、 《校雠通义》所反映的校雠学问题 |
第四节 《论修史籍考要略》与《史考释例》解析 |
一、 《论修史籍考要略》的内容 |
二、 《史考释例》的内容 |
三、 《史籍考》的相关问题 |
第五节 章学诚《校雠通义》等理论着作的学术价值 |
一、 章学诚《校雠通义》等理论着作所涵盖的学术思想 |
二、 如何评定章学诚《校雠通义》等学术着作的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从郑樵到章学诚:校雠学的继承和发展 |
第一节 郑樵校雠学研究的特点与局限 |
一、 郑樵校雠学的特点 |
二、 郑樵校雠学研究的局限 |
第二节 章学诚校雠学研究的特点与局限 |
一、 章学诚校雠学研究的特点 |
二、 章学诚校雠学研究的局限 |
第三节 从郑樵到章学诚:校雠学的继承与发展 |
一、 章学诚对郑樵校雠学思想的进一步申说 |
二、 章学诚对郑樵校雠学研究的补充 |
三、 章学诚对郑樵校雠学研究的纠谬 |
小结 |
第五章 郑樵和章学诚的校雠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
第一节 郑樵校雠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
一、 历代学者对郑樵校雠学的评议和仿写 |
二、 民国时期学者们对郑樵校雠学着作的评价 |
三、 当代学者对郑樵校雠学着作的评价 |
第二节 章学诚校雠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
一、 清乾嘉后至晚清这一时期学者们对章学诚校雠学的评述 |
二、 民国时期学者对章学诚校雠学的评述 |
三、 当代学者对章学诚校雠学的评述 |
第三节 《校雠略》与《校雠通义》的经典化 |
一、 经典、经典化、学术经典的经典化 |
二、 《校雠略》与《校雠通义》的经典化 |
三、 对学术经典形成的思考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暴雨期东江高污染水源强化生物预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饮用水水源现状及水质标准发展 |
1.1.1 研究饮用水水源状况 |
1.1.2 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 |
1.2 生物预处理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1.2.1 接触氧化池技术 |
1.2.2 悬浮填料流化池技术 |
1.2.3 硝化细菌包埋技术 |
1.2.4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 |
1.3 生物预处理技术强化的应用现状 |
1.3.1 曝气生物滤池内置粉末活性炭技术 |
1.3.2 曝气生物滤池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 |
1.4 课题研究背景 |
1.5 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工艺流程与试验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试验工艺流程 |
2.1.2 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 |
2.1.3 常规处理试验装置 |
2.1.4 小试曝气生物滤池 |
2.2 试验水厂水源水质现状 |
2.3 水质检测项目与方法 |
2.3.1 水质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 |
2.3.2 试验水质检测目标 |
第三章 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 |
3.2.1 氨氮的变化情况 |
3.2.2 亚硝酸盐氮的变化情况 |
3.2.3 COD_(Mn)的变化情况 |
3.3 应对突发微氨氮污染时 HUBAF+常规处理效果分析 |
3.3.1 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分析 |
3.3.2 臭味和 COD_(Mn)去除效果分析 |
3.4 应对突发高氨氮污染时 HUBAF+常规处理效果分析 |
3.4.1 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3.4.2 臭味和 COD_(Mn)去除效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投加硝酸菌促生药剂强化氨氮去除效果研究 |
4.1 研究思路 |
4.2 预投硝酸细菌促生药剂强化 HUBAF 试验研究 |
4.2.1 突发微氨氮污染时 HUBAF+常规处理净水效果分析 |
4.2.2 突发高氨氮污染时 HUBAF+常规处理净水效果分析 |
4.3 硝酸菌促生药剂投加方式研究 |
4.3.1 硝酸菌促生速率的研究 |
4.3.2 硝酸菌促生药剂时效性研究 |
4.4 预投加硝酸菌促生药剂 HUBAF 抗氨氮冲击负荷试验研究 |
4.4.1 去除能力达 4.0mg/L 时硝酸菌促生速率的研究 |
4.4.2 投加周期的初期 HUBAF 应急处理效果 |
4.4.3 投加周期的末期 HUABF 应急处理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置粉末活性炭与预投高猛酸钾强化有机物及臭味去除效果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内置粉末活性炭强化 HUBAF 试验研究 |
5.2.1 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优化试验 |
5.2.2 水头损失变化情况 |
5.2.3 水源突发污染时内置粉末活性炭强化 HUBAF 应急处理效果 |
5.3 水源突发污染时内置粉末活性炭与预投加高锰酸钾联用技术的应急处理效果 |
5.3.1 高锰酸钾投加量优化试验 |
5.3.2 应对突发污染时处理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6)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本专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二、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抗战重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时代使命 |
第一节 战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
一、历史认识论的转变: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
二、社会史论战与社会形态历史理论的构建 |
三、社会史论战中唯物史观的运用评析 |
第二节 “学术中国化”与抗战重庆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
一、抗战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群体的形成 |
二、“学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的新阶段② |
三、重庆学界与延安学界的相互交流及其影响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推进 |
第一节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理论建构 |
一、关于历史发展的合法则性等问题论述 |
二、对各种错误历史观的批判 |
三、确立“人民本位”的史评原则 |
第二节 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 |
一、对史学与现实关系的强烈关注 |
二、史学方法论的总结 |
三、重视史料和历史考证的运用 |
第三节 社会形态史理论的研讨 |
一、古代社会史分期及其争论 |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解读 |
三、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社会史研究的深入 |
第一节 古代社会史研究溯源 |
第二节 侯外庐的“古典社会”研究 |
第三节 吕振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 |
第四节 吴泽的古代社会史研究 |
一、吴泽与《中国原始社会史》 |
二、吴泽与《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 |
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中国思想史研究 |
第一节 侯外庐的思想史研究 |
第二节 吕振羽与《中国政治思想史》 |
第三节 郭沫若、杜国库与先秦诸子思想研究 |
一、郭沫若的先秦诸子思想研究 |
二、杜国库的先秦诸子思想研究 |
第四节 嵇文甫与晚明思想史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家中国通史研究概述 |
一、进化史观指导下中国通史撰述回顾 |
二、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通史着述 |
第二节 通史研究中社会形态理论的构建 |
第三节 通史研究中历史发展动因论分析 |
第四节 通史研究中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
第五节 通史研究中的编撰方式问题 |
第六章 抗战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评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价值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反思 |
一、反思问题之一:史学要不要为现实社会服务? |
二、反思问题之二:如何对待传统史学和海外先进史学与文化的关系? |
三、反思问题之三::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便进一步推动中国史学的发展? |
结语 |
附录一:抗战时期华岗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贡献 |
附录二: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主要着述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苏文化协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价值和意义 |
研究现状 |
本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
本文的写作方法与基本结构 |
一、中苏文化协会的缘起 |
(一) 中苏文化协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
1、日本帝国主义的崛起对中苏两国的威胁 |
2、国民政府的对苏政策的变化及中苏外交关系的恢复 |
(二) 中苏文化协会成立的原因 |
1、中国抗战需要苏联援助,中苏友好有利于争取苏联援助 |
2、成立民间组织,有利于增进中苏交流和了解 |
3、二三十年代中苏文化交往渐入佳境 |
(三) 中苏文化协会的筹备和成立 |
1、中苏文化协会的筹备 |
2、中苏文化协会的成立 |
二、初步发展:1935-1939 年 |
(一) 抗战前中苏文化协会工作的初步开展 |
(二) 抗战爆发后中苏关系的迅速增进 |
1、《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
2、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和援助 |
(三) 宣传抗战与组织发展 |
1、宣传抗战 |
2、各地分会纷纷成立 |
3、评析 |
三、改组与发展:1939-1945 年 |
(一) 中苏文化协会的改组和中苏友谊的增进 |
1、中苏文化协会的改组 |
2、改组后中苏友谊的增进 |
(二) 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
1、文字宣传 |
2、直观宣传 |
3、口头宣传 |
(三) 以《中苏文化》为载体的宣传内容 |
1、全面介绍苏联,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
2、渲染中苏合作、中苏友好 |
3、几点评析 |
四、艰难岁月:1945-1949 年 |
(一)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与中苏关系的演变 |
1、抗战胜利后的时局 |
2、国民党对苏政策的调整和中苏关系的变化 |
(二) 国民党当局对中苏文化协会态度的变化 |
(三) 中苏文化协会在困境中生存 |
1、编译苏联书籍 |
2、继续出版《中苏文化》及其宣传特色 |
(四) 中苏文化协会的终结 |
五、中苏文化协会研究中几个问题探讨 |
(一) 中苏文化协会的性质及评价 |
1、关于中苏文化协会的性质定位 |
2、中苏文化协会的若干历史贡献 |
3、存在的问题 |
(二) 中苏文化协会与国民党的关系 |
1、国民党对中苏文化协会的支持 |
2、国民党对中苏文化协会的压制 |
3、国民党对中苏文化协会态度变化的原因 |
(三) 中苏文化协会与共产党的关系 |
1、南方局指导下的中苏文化协会 |
2、《新华日报》视野中的中苏文化协会 |
3、中国共产党与中苏文化协会各分会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苏文化协会会章(一) |
附录二:中苏文化协会会章(二) |
附录三:中苏文化协会职员表 |
附录四:中苏文化协会大事简记 |
(8)轴类零件直线度误差的图像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直线度误差的分类与检测方法 |
1.1.1 直线度误差的定义及分类 |
1.1.2 直线度误差的检测方法 |
1.2 直线度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 视觉检测技术 |
1.3.1 视觉检测技术的特点 |
1.3.2 视觉检测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图像测量系统原理 |
2.1 数字图像处理及其方法 |
2.1.1 数字图像处理 |
2.1.2 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 |
2.2 摄像机的成像原理 |
2.2.1 参考坐标系 |
2.2.2 线性摄像机模型 |
2.2.3 非线性摄像机模型 |
2.3 数字图像的数字表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像测量系统的结构设计 |
3.1 图像测量系统的组成 |
3.2 图像处理硬件系统 |
3.3 图像处理硬件选择 |
3.3.1 照明系统 |
3.3.2 CCD摄像机的选择 |
3.3.3 光学镜头的选择 |
3.3.4 图像采集卡的选择 |
3.4 图像处理软件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像测量的相关技术 |
4.1 图像测量系统的标定 |
4.2 零件边缘检测 |
4.2.1 边缘检测算法的基本步骤 |
4.2.2 边缘检测算子 |
4.2.3 亚像素定位技术 |
4.2.4 轴类零件的边缘定位 |
4.3 数字滤波 |
4.3.1 算术均值滤波 |
4.3.2 中值滤波 |
4.3.3 最小二乘滤波 |
4.3.4 移动滤波 |
4.3.5 其它滤波算法 |
4.4 圆轴轴线拟合方法 |
4.5 直线度误差评定方法 |
4.5.1 两端点连线法 |
4.5.2 最小二乘法 |
4.5.3 最小区域法 |
4.5.4 直线度误差的图像测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数据及误差分析 |
5.1 最佳实验条件选择 |
5.1.1 照明装置的选择 |
5.1.2 滤波方式的选择 |
5.2 直线度误差测量实验 |
5.2.1 测量过程 |
5.2.2 直线度误差测量数据与分析 |
5.3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9)从历代目录着录之稷下先生着述看稷下学学术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历代目录着录之稷下先生着述 |
第一节 史志目录着录之稷下先生着述 |
一、七史文志着录之稷下先生着述 |
二、二十五史补编着录之稷下先生着述 |
第二节 官家目录着录之稷下先生着述 |
第三节 私家目录着录之稷下先生着述 |
第二章 稷下先生着述管窥 |
第一节 稷下先生着述辨伪之必要 |
第二节 稷下先生着述管见 |
一、现存之书 |
二、亡佚之书 |
第三章 稷下学学术地位 |
第一节 “稷下学”与“诸子学” |
一、“诸子学”下之“稷下学” |
二、“诸子学”模糊学术畛域之弊 |
三、“稷下学”反映学术演进之优 |
第二节 “稷下学”与“国学” |
一、“诸子学”之延续 |
二、晚清“诸子学”之兴起 |
三、“国学”与“君学”之争 |
四、“国学”下之“稷下学 |
第三节 稷下学学术地位 |
一、后人视域中之“稷下学” |
二、“稷下学”于学术史中之地位 |
结语 |
附录 |
一、稷下诸子生卒约数年表 |
二、诸子大事年表 |
三、稷下学论文索引(1900-200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借鉴电子商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 |
一、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电子商务成为新经济 |
二、 电子商务的概念 |
1 、 电子商务的定义 |
2 、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 |
三、 电子商务的模式 |
1 、 BtoC模式 |
2 、 BtoB模式 |
3 、 BtoG模式 |
4 、 CtoC模式 |
第二章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 |
一、 网络环境对读者的影响 |
1 、 网络环境下读者阅读习惯正在发生变化 |
2 、 网络环境下读者获取信息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
二、 网络环境对传统图书馆的挑战与机遇 |
1 、 互联网对图书馆的挑战 |
2 、 图书馆信息服务重点的改变 |
3 、 图书馆文献信息源的改变 |
4 、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资源获取方式的影响 |
5 、 网络环境对馆藏资源组织管理的影响 |
三、 电子商务的应用对图书馆的影响 |
四、 图书馆的价值链发生变化 |
第三章 图书馆借鉴电子商务的意义及特点 |
一、 正确理解图书馆电子商务的建设 |
二、 图书馆借鉴电子商务的意义 |
1 、 适应数字化的大趋势 |
2 、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3 、 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
4 、 以资源养资源,以资源养服务 |
三、 图书馆电子商务的特点 |
1 、 非营利性的特点 |
2 、 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实现按需服务 |
3 、 电子商务模式的特点 |
第四章 公共图书馆实施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 |
一、 品牌优势 |
二、 资源优势 |
三、 客户优势 |
四、 信息服务优势 |
五、 投入优势 |
第五章 图书馆可以借鉴的电子商务模式 |
一、 BtoB模式 |
1 、 文献的网上采购 |
2 、 联机编目 |
3 、 在线广告 |
二、 BtoC模式 |
1 、 书目检索 |
2 、 数据库检索 |
3 、 电子书的借阅 |
4 、 网上咨询及知识导航 |
5 、 远程用户教育 |
6 、 委托检索服务 |
7 、 定题服务 |
8 、 馆际互借与电子文献传递 |
9 、 个人化交互服务 |
10 、 网上书店 |
11 、 网上市场调研 |
三、 CtoC模式 |
电子公告板 |
四、 国外图书馆电子商务成功案例 |
1 、 阿尔伯塔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电子商务 |
2 、 纽约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电子商务 |
3 、 图书馆电子商务的合作化发展模式 |
第六章 推进图书馆电子商务的障碍及其应对 |
一、 图书馆的免费和收费的问题 |
1 、 免费和收费的争论 |
2 、 有偿服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
3 、 国外一些图书馆收费的情况及其经验 |
4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收费策略 |
二、 国内电子商务面临的共性障碍 |
1 、 信息安全问题 |
2 、 支付方式障碍 |
3 、 物流障碍 |
三、 知识产权问题 |
1 、 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
2 、 信息资源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
3 、 信息资源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
四、 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主要对策 |
1 、 利用《着作权法》中的“法定许可”合理使用 |
2 、 与出版社合作取得授权 |
3 、 从作者手中直接获得许可 |
4 、 从数据库开发商中获得服务授权 |
5 、 建立着作权的集中管理组织 |
五、 人才短缺 |
第七章 实现图书馆电子商务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
一、 建立图书馆的门户网站 |
1 、 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定位 |
2 、 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应用范围 |
3 、 图书馆门户网站的技术层面 |
二、 加强图书馆网络服务能力 |
三、 重视知识产权问题 |
四、 建立CRM系统为读者开展个性化服务 |
1 、 图书馆CRM概述 |
2 、 CRM在图书馆的作用 |
3 、 图书馆CRM的组成与实现 |
五、 走合作和发展的道路 |
六、 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并进 |
结束语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8卷(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D]. 黄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2]中国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机遇与战略选择[D]. 胡竹青. 武汉体育学院, 2014(12)
- [3]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D]. 王保红. 山西大学, 2013(12)
- [4]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D]. 周余姣. 北京大学, 2013(10)
- [5]暴雨期东江高污染水源强化生物预处理技术研究[D]. 胡常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6]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 于文善.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7]中苏文化协会研究[D]. 王锦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8]轴类零件直线度误差的图像测量研究[D]. 李芳婷. 吉林大学, 2007(03)
- [9]从历代目录着录之稷下先生着述看稷下学学术地位[D]. 李宗全.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10]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借鉴电子商务的研究[D]. 顾震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2)
标签:中国现状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论文; 青铜器文化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