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沧浪诗话》与明代格调论(论文文献综述)
严惠椿[1](2021)在《明代杜牧诗歌接受研究》文中指出杜牧诗歌创作在唐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各个朝代受制于当时的文学整体环境对杜牧诗歌的批评和接受倾向不同。论文以明代诗话为中心,整理杜牧诗歌评论,分析杜牧诗歌在明代的接受情况。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三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原因及意义,总结分析当前对杜牧诗歌接受研究的现状,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理清研究思路。正文三章梳理明代杜牧诗歌接受的发展过程。第一章探讨明代前期对杜牧诗歌的接受。明代前期受到元末文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地域诗人群体,这些诗人群体因地域文化、学术渊源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诗学主张。本章选取明代前期影响较广的以宋濂为代表的浙东诗人群体和高棅为代表的闽中诗人群体,通过他们对杜牧诗歌的论述探究明代前期对杜牧诗歌的接受。第二章探讨明代中期对杜牧诗歌的接受。明代中期前后七子主导诗坛,他们主张格调论,重视诗歌创作的规范法度,重视诗歌的情感特征。受此影响,明中期对杜牧诗歌的接受侧重于对其诗歌创作手法的体认。本章从杨慎等人对杜牧诗歌的考据式接受和对杜牧诗歌声律、字法句法的体认入手,分析明代中期对杜牧诗歌的接受。第三章探讨明代后期对杜牧诗歌的接受。明代后期文学思想活跃,既沿袭明代中期复古派的格调论思想又有所发展,产生了李贽“童心说”等具有变革性质的思想。明代后期的杜牧诗歌接受进入新的阶段,体现出此时杜牧诗歌接受者对杜牧诗歌的独特认知。本章以杜牧诗歌创作手法的分析为切入,分析明代后期对杜牧诗歌的接受。
孙艳[2](2021)在《《丹丘诗话》与中国古代诗学》文中研究说明
李敏[3](2021)在《“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文中指出“末五子”是后七子派领袖王世贞命名的一个文学群体,成员包括赵用贤、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胡应麟。他们文学交游活动广泛,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辐射面广,影响者众。“末五子”处在七子派与公安派的过渡地带,在晚明文坛由复古向新变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对七子复古派的文论主张多有矫偏救弊之举,同时不断调和“师古”与“师心”的矛盾,发挥了扭转文学流弊的作用。他们坚守文学有益于世用的原则进行创作,与晚明作家宣传人性解放的文风有根本性的差别,起到了对晚明世风振起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末五子”命名的缘起及作为群体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探讨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通过对“末五子”排序问题的分析,探讨王世贞的排名意图。第二章分析晚明文学思潮嬗变下,“末五子”的文学观念及其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第三章讨论“末五子”对明代博学思潮的接受及推进,聚焦李维桢、胡应麟诗文创作的博学特性。第四章第一节讨论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从李维桢《续藏书序》两个版本的文字差异入手,分析他对狂禅派代表李贽的真实态度;第二节着重阐述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屠隆与李贽的差异性特质,指出屠隆不属于狂禅派,从所掌握的材料出发,论证屠隆纵欲之说不成立,屠隆在生活上克欲寡欲,在作品中宣扬情欲的危害性,他是晚明世风的振起者。第三节重点讨论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第五章分析在晚明复古文学思潮下,赵用贤、魏允中诗文创作中复古与新变的特点。第六章从文学交游的角度讨论胡应麟、屠隆、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重点围绕他们的诗社活动、文坛盟主地位及对公安派、竟陵派的影响展开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杨若柳[4](2020)在《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文中提出“格调”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一个极具集成性与包容性的概念,一直贯穿中国古代的诗学理论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格调”并非从一开始就以自觉、成熟的形态存在,而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萌芽与唐宋元的沉淀,直到明代格调诗论才成熟与完善,“格调”在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其具体内涵亦不同。为此,本文以“格调”为研究对象,对古代诗学进程中的“格调”进行细致梳理,注重把握不同阶段“格调”的内涵变化,明确茶陵派格调论在格调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茶陵派领袖李东阳及其成员的格调理论,探究李东阳格调论乃至于整个明代格调诗论的理论作用与历史意义。本文的绪论首先明确了本论题的研究缘起,对以格调与茶陵派为对象的研究着作、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厘清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与成绩,进而表明了本论题的研究空间与价值意义。本文的第一章先对“格”与“调”的基本涵义进行梳理、阐释,对“格调”一词的涵义进行初步界定。进而从众多文论专着中爬梳“格调”一词的发展变化,明晰“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进程中的演变历程。该部分以明代格调理论为界,将古代格调诗学分为三段:前格调诗学、明代格调诗学与后格调诗学。其中,前格调诗学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四部分梳理;明代格调诗学以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为主线贯穿明代格调理论发展进程;后格调诗学主要阐释清代格调派代表沈德潜的诗学理论。通过梳理格调诗学的发展演变,明确茶陵派的格调理论在整个格调理论发展史中的关捩地位。本文的第二章具体阐释格调论视野下茶陵派的格调理论,以分析李东阳的格调论为主,兼考察茶陵派其他成员的格调理论。通过分析茶陵派的格调论,明晰茶陵派,尤其是李东阳的格调论在整个格调诗学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本文的第三章将格调论与风骨论、意境论进行对比,从古代诗学的大视野中评析格调理论的特色与价值,并探索格调理论对明清诗学的实践贡献与意义。
张波[5](2020)在《赖山阳唐诗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赖山阳是日本江户后期着名的汉学家和诗人。他出自书香门第,父辈多有诗名,拥有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很早就接触到唐诗,其诗文集中就常见用唐人诗语及仿效唐人之作。他交往的人也多是诗坛名家,且其中不乏有唐诗的倡导者;其身处的江户时代盛行或尊唐或宗宋的诗学思潮,唐诗接受的历程也几经变化。赖山阳曾言“于是益知唐人妙处,有后世所不及”(1),旗帜鲜明地表现了他对唐诗的尊崇。选本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承载着选家的诗学观念;附在其间的评语更直接地表达出评论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山阳选评有《唐绝新选》及《韩苏诗抄》《杜韩苏三家古诗钞》《<锦绣段选>选》等数个与唐诗相关的诗歌选本。在所选唐诗的体式上,赖山阳偏爱七绝和古体诗;在所选唐诗的时段上,呈现出“我选中晚唐多”(2)的倾向;在所选唐诗的题材方面,赖山阳选录了很多中晚唐咏史诗及史论诗;在评论唐诗作品时,山阳表现出对萎靡纤巧诗风的批评;唐代诗家中,山阳最为推重杜甫和韩愈,不仅专门选评他们的诗集,且其汉诗创作也以拟似杜诗、韩诗为归旨。赖山阳唐诗观的形成首先即有诗歌自身的因素影响,其次与他所在的江户时代诗坛的流行风气有关;最后,江户时期的唐诗学正处在明代诗学思潮影响之下,故赖山阳的唐诗观也受到明代格调派和性灵派唐诗观念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促成了赖山阳独特的唐诗观。赖山阳拟杜学韩的汉诗创作有得有失;其唐诗观中蕴含的一些诗学主张,如其对咏史诗的提倡,对日本诗坛的咏史风气推动极大。作为江户后期地位显着的汉学家,他的唐诗观不仅为我们审视江户后期乃至整个江户时代的唐诗接受打开了一扇窗口,也为我们考察东亚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许波[6](2019)在《赵宧光《弹雅》研究》文中提出《弹雅》是晚明赵宧光的诗学着作。全书由《雅俗》、《声调》、《格制》、《取材》、《韵协》、《论文》、《尘言》、《栞误》、《原流》、《题跋》和《诗铨》十一个部分组成,涉及诗歌的体制、创作过程以及评论鉴赏等方面。赵宧光论诗,以“声调”说为中心,强调对“格制”的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格调皆合谓之雅”,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和创新性,是明代诗学思想的重要一环。但学界长期对这部着作认识不足,本文以赵宧光生活的晚明诗坛为坐标系,通过对赵宧光诗学思想的考察和研究,判断他对前人诗论的继承和变革,试图明确其在晚明诗学上的位置。第一章,分析赵宧光“声调”说的具体内涵:诗歌应当抑扬顿挫,保持音乐美;在“有声”的前提下达到音韵之“清”;追求平仄得当;并将“韵”认定为“声之和”。他的“声调”说强调以上几种因素的综合运用,在达到音乐性的同时也追求诗歌的审美趣味。第二章,从体不能杂和法不必执两方面阐述赵宧光的“格制”观。赵宧光《弹雅》中的“格”侧重于审美风格,“制”侧重于体式,法度。诗歌不应糅杂体制;但在声调和谐和审美高雅的前提下,不必过分拘泥于字与句的斟酌,保持灵活处理的态度。第三章,论述赵宧光在《弹雅》中提及的以“雅”为指归的诗学观。赵宧光论诗,追求诗歌“格”与“调”的和谐,强调二者与“雅”的紧密联系。他以“雅”为指归的诗学观,注重情真、景真,注重诗人情兴的阐发以及对托讽手法的运用。综上,“声调”、“格制”、“雅”构成了赵宧光的诗学体系的核心,在继承严羽的基础上,对费经虞也有相当的影响。赵宧光的诗学思想在明代晚期的文学思想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余帆[7](2019)在《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文中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诗代表着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到了明代,明人紧追唐人的脚步,提倡复古,以期在诗歌方面能够达到唐代的繁荣。这使得诗话在明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代诗话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是中国诗话发展的第二高峰。在“崇唐抑宋”的复古派主流思想的影响下,明代文人对唐诗艺术呈现出多角度、递进式的批评局面,广泛涉及唐诗的编选辑佚、诗歌史流变、艺术风格、审美追求等多方面。本文将立足于明代的重要诗话,力图将明诗话家对唐诗艺术批评的大致脉络与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提取有代表性和创见性的诗论进行论述,以此来探究明人的唐诗批评观与价值所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明代唐诗学研究的现状,以及本论题的研究价值,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对明代唐诗艺术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在诗歌的“辨体”观上,明人注意到体制与诗歌的相辅相成的作用。不同的诗歌体制对诗歌的遣词造句,甚至是兴象主旨有着不同的要求,当各用其体。特别是在唐人五古和唐人七律上,明人论断颇多。同时,明人也注意到了字、句、篇章在诗歌中的地位与作用,注重诗歌的字词章句的赏析与运用。第三章论述明人对唐代重要诗人艺术风格的批评。明人首次提出初唐、盛唐、中唐及晚唐四个分期说,总体上推崇初盛唐诗歌,尤以李杜诗歌为代表。明人看到了“四杰”等对初唐浮靡绮艳诗风的变革,肯定了李诗的正统地位和杜诗的“正”与“变”,同时对中晚时期的优秀唐人唐诗亦有所发掘,间接肯定了中晚唐诗歌的诗歌地位。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明代对唐诗的艺术追求,从明人对唐诗批评的内容入手,把握明人对唐诗艺术的审美批判。明人对唐诗的艺术批评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追求诗歌的自然旨趣,二是崇尚诗歌的格高调逸,三是追求诗歌的浑融兴象。第五章将明人对唐诗的艺术学批评放在整个唐诗学研究的背景下,结合明代的诗歌发展,把握明人唐诗艺术学研究的价值。明诗话一方面推动了本朝诗歌的蓬勃发展,使得明代文坛先后出现了“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诗歌流派,另一方面,孕育了清代“性灵说”、“神韵说”、“格调说”,推动了清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同时,在唐诗艺术的研究上,为后人把握唐诗诗歌发展方向与脉络奠定了基础,也拓宽了后人研究唐诗诗歌艺术的视野。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研究进行概述与总结。明诗话虽多承袭宋诗话,但在诗歌的辨体、声律等艺术批评方面有所创新,值得后人关注。
冯梦茜[8](2018)在《谢榛《四溟诗话》六朝诗学观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明代复古派的重要人物,谢榛继承了前七子“诗必盛唐”的诗学思想,并加以拓展、创新,在后七子阵营中占有重要一席。谢榛以独特的视角构筑了自己的诗学理论,集中体现在着作《四溟诗话》中。谢榛秉持着“高古”与“自然”的论诗宗旨,抨击六朝诗学的绮靡之风,同时又从诗法的角度对六朝诗作中的诗艺创举表示肯定。在对六朝诗歌的解读中,谢榛从诗人、诗作和诗体三个角度把握六朝诗歌的发展脉络。在对诗人的评价上他坚持“德”“才”并举的原则,对六朝主要诗人进行梳理,对陶、谢二人评价较高,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在诗作方面,谢榛论诗以“气格”为主,认为六朝诗气格绮靡,诗格卑下,从神韵的角度批评六朝诗刻意雕琢,殊无远韵;但他亦能跳出格调局限,从诗歌流变的角度看到时代对六朝诗歌体格的积极影响。就辨体而言,谢榛从体裁和风格两方面进行论述,他认为古、律体各有法度,古体务必高古,律诗则重在精工;此外他注意到六朝时期诗歌的体式之变,比如乐府诗在六朝时期的律化现象,六朝五言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等。在风格之辨中,他一方面将“丽”视为诗歌美学特征,另一方面又以“丽”来体认时代文风,认为六朝的工丽繁靡之风最不可取。谢榛还从修辞学的角度对六朝诗进行剖析,他将用典看作是“自我作古之法”,对六朝诗用典错误的现象提出批评;在诗歌对仗方面,他推崇陶诗的自然属对;对于字句的锤炼,他则指出作诗不可用难字,反对造语太工。此外,谢榛对诗歌择韵提出要求,他认为诗歌创作要避免难韵险韵,并对六朝沈约之诗用韵不严的问题表示不满。然而对六朝诗歌存在的诗法问题,谢榛并不是一味指责,他亦能意识到六朝形式美学尤其是声律学的兴起对诗歌发展的重要影响。谢榛以六朝诗人、诗歌体格、审美特征为核心,建构起自己独特的六朝诗学观念,以通变观念看待六朝诗歌的发展流变,有力地推进了明代六朝诗歌批评的进程,在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惟郅[9](2018)在《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先舒是明末清初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诗辩坻》是其青年时期的文论着作。《诗辩坻》诗歌理论远绍明代七子派,近承云间诗派,在清算明代诗学流弊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复古与格调,赋予其新的内涵,构建了毛先舒早期的诗学理论体系。明清之际的历史巨变和文化嬗变给文士造成了强烈的精神冲击,他们致力于对明代诗学进行反思,并力图重振儒家诗学。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毛先舒所在的西泠派受到七子派与云间派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诗学主张,毛先舒也有了其早期的诗学思考并呈现于《诗辩坻》中。毛先舒《诗辩坻》诗歌理论涉及诗歌本质、诗歌源流、诗法、诗体和诗用五个方面,在诗歌本质论上,他以“诗言志”为诗之本,提出“原志以吐辞”,同时重志而不废情,主张“缘情而述文”。在诗歌源流论上,毛先舒提出“诗之三源”说,将诗歌源流归于《诗》《骚》与乐府,并基于此提出“文缘世降”说,且有着明确的尊唐贬宋倾向。诗法论上,毛先舒对立意与“构局”、对仗和音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并将“诗无定法”看作是诗法的最高境界。诗体论主要探析的是诗歌体制与风格,体制论上,毛先舒古体以五言为准,近体以七言为着,乐府则五、七杂言并举;风格论上,他主风骨尚含蓄,还特别强调诗人品性、才学与诗歌风格的关系。在诗用论上,毛先舒有着浓厚的儒家诗教思想,力图重振儒家诗教,推崇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他认为诗歌是施行礼教之“善物”,立志以诗歌“治于天下”,并强调“事父”与“事君”的忠孝思想。《诗辩坻》所呈现的毛先舒早期诗歌理论在其诗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先导和铺垫作用,他后期的诗学理论大都由此发散。《诗辩坻》的格调诗论上承明代格调说,下启清代格调论,在格调诗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外,《诗辩坻》中所体现的儒家诗学观更是清初儒家诗学重振的重要成果之一。
张雪梅[10](2017)在《毛先舒《诗辩坻》格调诗论研究》文中认为《诗辩坻》是明清格调诗论发展脉络上重要的诗学理论着作之一,毛先舒论诗上承明前后七子,下接清代沈德潜。《诗辩坻》在继承明代格调论核心观点的基础上,规避七子泥古弊端,综合公安、竟陵两派诗学主张,以情入格,兼采“格调”、“性灵”之长。结合明末清初学术背景,毛先舒论诗崇尚复古与儒家诗教,建立了以“摅情有方”、“稽古日新”、“法格融浑”为主要内涵的格调诗论,显示了明清两代格调诗说的发展演变。本文梳理了毛先舒格调诗论的历史语境,归纳了其论诗主张,呈现了其诗学价值。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介绍毛先舒及其诗学思想的研究现状,以此说明选题意义。正文分为三章,包括《诗辩坻》格调诗论的历史语境、主要内涵及诗学价值。最后,对毛先舒《诗辩坻》格调诗论进行总结并给予评价。第一章分析毛先舒格调诗论的历史语境。首先,从诗歌理论自身发展变化的理路进行讨论。梳理“格调”内涵,确定毛先舒的“格调”兼具形式与内容两重意蕴。以明代格调诗学发展路径为中心,历时性分析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为清代格调诗论的展开作理论上的铺垫。其次,考虑毛先舒格调诗论产生的外部环境。梳理以公安派为代表的“性灵说”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格调诗学的影响。此外,以复古和诗教回归为切入点,分析明末清初社会现实对学术思想的影响。第二章阐释《诗辩坻》的格调论主张。从诗歌本质论、复古观、诗歌创作技法等三个方面理解毛先舒建立的格调诗论。首先,毛先舒主情,持诗缘情而发的观点,同时,他也强调所抒之情的雅正,情感抒发的节制,主张以诗人的人格修养来实现情感的合理抒发。其次,以师古为作诗路径,确定《诗经》源头风尚,以汉魏盛唐为宗,适当拓展至晚唐,同时坚持新变,要求“始于稽古,终于日新”。最后,论诗崇法,对字句篇法均有具体要求,以“敛才就格”突显法的重要,在求法时要求法格浑融,推崇含蓄诗风。第三章讨论毛先舒格调诗论的价值。首先,毛先舒论诗虽主张“温柔敦厚”诗教说,但更强调诗歌的审美特征,与诗歌的政教传统有一定疏离。其次,他论诗修正明代格调论遗留问题,在诗歌情感方面丰富了格调说内涵,在“温柔敦厚”诗教说与“重人格”等论说中与沈德潜的格调说同中有异,客观上发展了格调论并沟通了明清两代格调诗说。总之,毛先舒《诗辩坻》修正、发展了明代格调论,辩证吸收“性灵”观点,发清代格调论先声,是明清格调诗论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二、《沧浪诗话》与明代格调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沧浪诗话》与明代格调论(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杜牧诗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明代前期对杜牧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明代前期杜牧诗歌接受环境分析 |
一、明初地域文人群体与文学观念 |
二、台阁文学对明代前期诗歌批评的影响 |
第二节 明代前期对杜牧诗歌风格的整体观照 |
一、宋濂等浙东诗人对杜牧诗歌的评判 |
二、杜牧之豪纵:高棅等闽中诗人对杜牧诗歌的接受 |
第二章 明代中期对杜牧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明代中期杜牧诗歌接受环境分析 |
一、从“性情之正”到“性情之真” |
二、重视诗歌创作的格调 |
第二节 明代中期对杜牧诗歌创作手法的借鉴 |
一、对杜牧诗歌用字、用事、用典等的考论——以杨慎为例 |
二、对杜牧诗歌创作手法的体认 |
第三章 明代后期对杜牧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明代后期杜牧诗歌接受环境分析 |
第二节 明代后期对杜牧诗歌接受的深化 |
一、对杜牧诗歌创作手法接受的深化 |
二、对前代杜牧诗歌批评的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末五子”命名缘起及其作为群体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意图及二者的依违离合 |
第一节 王世贞命名“末五子”的继承与变革意图 |
第二节 胡应麟、李维桢与王世贞的依合 |
第三节 魏允中、赵用贤、屠隆与王世贞的依违离合 |
第二章 晚明文学思潮与“末五子”的文学观 |
第一节 万历前后文学思潮的嬗变 |
第二节 “末五子”的文学观念 |
第三节 末五子对晚明文学思潮的纠偏和折衷 |
第三章 晚明博学思潮与李维桢、胡应麟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末五子”与明代博学思潮 |
第二节 李维桢的诗文创作 |
第三节 胡应麟的拟乐府诗创作 |
第四章 晚明儒释道思潮与屠隆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概说 |
第二节 晚明儒释道思潮对“末五子”的影响 |
第三节 屠隆的“三教合一”思想及践履 |
第四节 佛道思想影响下的屠隆诗文创作 |
第五章 晚明政治复兴理想与赵用贤、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
第一节 晚明政坛与“末五子”的政治复兴理想 |
第二节 赵用贤的诗文创作 |
第三节 魏允中的诗文创作 |
第六章 “末五子”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一节 胡应麟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二节 屠隆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第三节 李维桢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李维桢年谱简编(1547-1626) |
附录 2:赵用贤年谱简编(1535~1596) |
附录 3:魏允中年谱简编(1544——1586) |
附录:4:屠隆《吉道人传》为“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源头考论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写作思路与论文的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格调的渊源及发展 |
1.1 格调的涵义 |
1.1.1 格的基本含义 |
1.1.2 调的基础义项 |
1.1.3 格调综论 |
1.2 格调的生成与发展 |
1.2.1 前格调诗学——格调的萌芽与积淀 |
1.2.2 明代格调诗学——格调的繁盛 |
1.2.3 后格调诗学——格调的复兴 |
第二章 格调论视野中李东阳及其茶陵派的格调诗学 |
2.1 李东阳的格调论 |
2.1.1 李东阳的生平及着述 |
2.1.2 李东阳的格调理论 |
2.1.3 李东阳格调论对后世的影响 |
2.2 茶陵派其他成员的格调论 |
2.2.1 茶陵派成员考 |
2.2.2 茶陵成员的格调论 |
第三章 明代格调论的理论作用及历史意义 |
3.1 古代诗学视野中的格调理论评析 |
3.1.1 风骨论与格调论 |
3.1.2 意境论与格调论 |
3.2 格调理论对明清诗学的实践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赖山阳唐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赖山阳唐诗观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赖山阳生平、家世及交游 |
一 生平简介 |
二 家世背景 |
三 交游概况 |
第二节 江户时代诗学思潮及唐诗接受 |
一 江户时代的诗学思潮 |
二 江户时代的唐诗接受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赖山阳的唐诗观 |
第一节 赖山阳选唐诗 |
一 《唐绝新选》 |
二 《韩苏诗钞》 |
三 《杜韩苏三家诗钞》 |
第二节 赖山阳的唐诗观 |
一 诗体崇尚 |
二 时期趋向 |
三 题材偏好 |
四 审美趣味 |
五 诗家推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赖山阳唐诗观成因考 |
第一节 诗体特性 |
1.七绝 |
2.古风 |
第二节 诗坛风气 |
一 七绝盛行,古体不振 |
二 纤巧成风,刚健不存 |
三 杜、韩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明清诗学影响 |
一 格调论的影响 |
二 性灵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赖山阳唐诗观的评价、影响及意义 |
第一节 赖山阳唐诗观的评价 |
第二节 赖山阳唐诗观的影响 |
第三节 赖山阳唐诗观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赵宧光《弹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诗以声调为容貌 |
第一节 “声调”说的提出 |
第二节 “声调”说的具体内涵 |
第三节 赵宧光“声调”说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诗以格制为骨骼 |
第一节 体不能杂 |
第二节 法不必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诗以“雅”为指归 |
第一节 格调皆合谓之雅 |
第二节 赵宧光的诗雅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整体性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第一章 明诗话中论唐诗艺术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辨体”观 |
一、辨析体制 |
二、对唐七律和唐五古的探讨 |
第二节 论字法·句法·章法 |
一、论唐人字法 |
二、论唐人句法 |
三、论唐人章法 |
第二章 明诗话中的唐代主要诗人艺术风格批评 |
第一节 初唐时期主要诗人风格批评 |
一、“初唐四杰”:雄健诗风 |
二、陈子昂:风雅诗风 |
第二节 盛唐时期主要诗人风格批评 |
一、李白:超脱妙绝、高畅俊逸 |
二、杜甫:众体兼备、别是一家 |
第三节 中晚唐时期主要诗人风格批评 |
一、中唐:闲淡与新奇并存 |
二、晚唐:工整密丽的诗风 |
第三章 明诗话中的唐诗艺术的审美批评 |
第一节 追求诗歌的自然旨趣 |
第二节 崇尚诗歌的格高调逸 |
第三节 推崇诗歌的浑融兴象 |
第四章 明诗话中的唐诗艺术学的价值及影响 |
第一节 推动了明代的诗歌发展 |
第二节 孕育了清代“性灵说”、“神韵说”、“格调说” |
第三节 拓宽了后世唐诗研究的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谢榛《四溟诗话》六朝诗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谢榛诗学观形成的背景及特点 |
1.1 “乱世之藩”与谢榛的诗学思想 |
1.2 谢榛的文学交游与结社活动 |
1.3 复古思潮与谢榛的诗学思想 |
1.4 谢榛诗学观念的总体特点 |
第2章 谢榛六朝诗人论 |
2.1 晋代诗人 |
2.1.1 陆机 |
2.1.2 陶渊明 |
2.2 刘宋诗人 |
2.2.1 谢灵运 |
2.2.2 鲍照 |
2.3 齐梁陈诗人 |
2.3.1 沈约 |
2.3.2 徐陵、庾信 |
第3章 谢榛六朝诗歌格调论 |
3.1 “气格论”与“神气说” |
3.2 “六朝家数”与“六朝气格” |
3.3 “六朝气习”与“流连光景之弊” |
3.4 “格调之变” |
第4章 谢榛六朝诗歌辨体论 |
4.1 古律之辨 |
4.2 体式之辨 |
4.2.1 体裁之“通” |
4.2.2 句式之“别” |
4.3 各体综论 |
4.4 风格之辨 |
第5章 谢榛六朝诗歌修辞论 |
5.1 诗之用典 |
5.2 诗之对仗 |
5.3 诗之字句 |
5.4 诗之择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毛先舒及《诗辩坻》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章 《诗辩坻》诗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
1.1 明清之际的历史巨变与文化嬗变 |
1.1.1 明清易代的历史巨变 |
1.1.2 明清之际的文化嬗变 |
1.2 清初的诗学转型 |
1.2.1 对明代诗学的反思 |
1.2.2 儒家诗学的重振 |
1.2.3 西泠派与七子派、云间派之关系 |
第2章 《诗辩坻》诗论的基本内涵 |
2.1 诗歌本质论 |
2.1.1 原志吐辞 |
2.1.2 缘情述文 |
2.2 诗歌源流论 |
2.2.1 诗歌三源说:《诗》《骚》与乐府 |
2.2.2 “文缘世降”与尊唐贬宋 |
2.3 诗法论 |
2.3.1 立意与“构局” |
2.3.2 对仗之宜与忌 |
2.3.3 诗韵之常与变 |
2.3.4 诗无定法 |
2.4 诗体论 |
2.4.1 体制论:五言、七言与乐府之文体特征及演变 |
2.4.2 风格论:主风骨尚含蓄与诗品出于人品 |
2.5 诗用论 |
2.5.1 诗作为“温柔敦厚之善物” |
2.5.2 诗之“事父”、“事君”与“治于天下” |
第3章 《诗辩坻》诗论的地位与影响 |
3.1 为毛先舒中后期诗学奠定基础 |
3.2 承明启清:在格调诗论史上之地位 |
3.3 清初儒家诗学重振的重要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毛先舒《诗辩坻》格调诗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第一章 毛先舒格调诗论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格调诗论发展路径 |
一、“格调”内涵的流变 |
二、明代格调诗学的路径 |
第二节 《诗辩坻》格调论的诗学背景 |
一、“格调”与“性灵”之争 |
二、复古与诗教的回归 |
第二章 毛先舒《诗辩坻》的格调论主张 |
第一节 摅情有方,以诗征心 |
一、有节制地抒发雅化之情 |
二、重人格以实现“温柔敦厚” |
第二节 博文依古,稽古日新 |
一、“入门须正”的复古原因 |
二、“法至晚唐”的诗法范围 |
三、“稽古日新”的复古原则 |
第三节 法格融浑,含蓄蕴藉 |
一、字、句、篇法的创作要求 |
二、“敛才就格”的创作原则 |
三、含蓄蕴藉的艺术特征 |
第三章 毛先舒格调诗论的价值 |
第一节 回归诗歌审美性 |
一、诗与政教的疏离 |
二、雅与艳的融合 |
第二节 发展格调诗论 |
一、修正格调诗论 |
二、沟通沈德潜格调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沧浪诗话》与明代格调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杜牧诗歌接受研究[D]. 严惠椿.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丹丘诗话》与中国古代诗学[D]. 孙艳. 南昌大学, 2021
- [3]“末五子”与晚明文坛研究[D]. 李敏. 兰州大学, 2021(09)
- [4]格高调逸 ——历史维度中李东阳的格调诗论及其理论价值[D]. 杨若柳. 山西大学, 2020(01)
- [5]赖山阳唐诗观研究[D]. 张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赵宧光《弹雅》研究[D]. 许波. 宁波大学, 2019(06)
- [7]明代诗话与唐诗艺术学[D]. 余帆. 安徽大学, 2019(07)
- [8]谢榛《四溟诗话》六朝诗学观研究[D]. 冯梦茜. 河北大学, 2018(12)
- [9]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D]. 王惟郅. 湘潭大学, 2018(02)
- [10]毛先舒《诗辩坻》格调诗论研究[D]. 张雪梅. 江南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