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性改性剂对聚四氟乙烯变形强度和摩擦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唐烨[1](2021)在《颗粒稳泡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聚氨酯发泡涂层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大量研究表明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式在无机颗粒的表面接枝或者吸附上疏水分子,可以制备具有两亲性的固体颗粒。与表面活性剂相比两亲性的固体颗粒具有更好的稳泡性能,尤其是耐热稳泡性。现在对固体颗粒稳泡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水泡沫体系中,对其在聚氨酯乳液中的稳泡性能鲜有报道。有研究证明,固体颗粒也可充当聚氨酯发泡涂层的填料或功能助剂,不仅可以提升涂层的机械强度,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本论文以碳酸钙(CaCO3)、二氧化硅(SiO2)为原料,通过改性剂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制备具有两亲性的CaCO3颗粒和SiO2颗粒。该类颗粒不仅保持了颗粒自身特性,还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既能增强发泡涂层的机械强度、耐热耐水性,又能在气液界面吸附增强泡沫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硬脂酸(SA)和全氟辛基磺酸钾(FC)作为改性剂,SiO2和CaCO3颗粒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改性的方式制备具有两亲性的CTAB/SiO2颗粒、SA/CaCO3颗粒和FC/SA/CaCO3颗粒。通过红外、热重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产品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剂成功吸附或者接枝到了固体颗粒表面。改性剂与固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改变固体颗粒的疏水性,而固体颗粒的外观形貌以及晶体结构保持不变。以活化度和沉降体积作为评判指标,探究SA用量,反应时间以及水溶液的pH对SA/CaCO3颗粒改性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SA用量,延长反应时间以及增加水溶液的pH可以提高CaCO3的活化度,降低沉降体积。以接触角为指标对CTAB/SiO2颗粒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可以将最终产物CTAB/SiO2颗粒的接触角控制在90°左右。通过漂浮实验对FC/SA/CaCO3颗粒、SA/CaCO3颗粒和FC/CaCO3颗粒的界面吸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使用FC和SA共同改性的CaCO3颗粒,同时具有疏水和疏油性能,可以优先在气液界面吸附;SA/CaCO3颗粒可以在水-气界面或者油-水界面吸附;FC/CaCO3颗粒只能在油-气界面吸附。(2)以CTAB/SiO2颗粒、SA/CaCO3颗粒和FC/SA/CaCO3颗粒作为稳泡剂,采用机械发泡和干法制膜的方式,制备水性聚氨酯(WPU)泡沫浆料和WPU发泡涂层。以半衰期和平均孔径作为评判指标,对三种改性颗粒的稳泡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稳泡性能:FC/SA/CaCO3颗粒的>SA/CaCO3颗粒>CTAB/SiO2颗粒。探究SA的接枝度,CTAB的吸附量,SA/CaCO3颗粒和CTAB/SiO2颗粒添加量,粒径大小对WPU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SA/CaCO3颗粒中SA接枝度为2.73%时,其泡沫稳定性能最好;当CTAB/SiO2颗粒上CTAB吸附量为1.12%时,其接触角最接近90°,其稳泡性能最佳。随着SA/CaCO3颗粒和CTAB/SiO2颗粒添加量逐渐增多,WPU泡沫寿命逐渐延长,WPU涂层平均孔径逐渐减小,说明提高颗粒稳泡剂用量,可以制备气孔更加细腻的WPU涂层。与2μm的固体颗粒相比0.5μm的固体颗粒稳泡性能更好,WPU涂层孔径更小。通过对比实验可以发现,CTAB/SiO2颗粒稳泡性能优于CTAB和SiO2的混合体系,说明使用表面活性剂改性固体颗粒可以提高产品的稳泡性能。根据FC/SA/CaCO3、SA/CaCO3以及FC/CaCO3三种改性颗粒界面吸附能力的差异和稳泡性能的强弱,探究颗粒稳泡剂在WPU中的稳泡机理。结果表明,颗粒的稳泡性能:FC/SA/CaCO3>SA/CaCO3>FC/CaCO3;WPU泡沫中,与吸附在聚氨酯-水界面的颗粒相比,吸附在水-气界面处的颗粒更有利于提高泡沫的稳定性。(3)以SA/CaCO3颗粒作为稳泡剂,制备WPU发泡涂层(SA/CaCO3/WPU)。探究SA/CaCO3颗粒对SA/CaCO3/WPU发泡涂层机械强度,耐摩擦性,耐热性,耐水性以及透湿性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SA/CaCO3颗粒同时具有表面活性和固体颗粒的特征。与未添加SA/CaCO3颗粒的WPU发泡涂层相比,当SA/CaCO3颗粒添加量为10%时,SA/CaCO3/WPU涂层的抗张强度由原先的1.57MPa增加至1.86MPa,说明SA/CaCO3颗粒可以提高涂层机械强度。与空白WPU涂层相比,SA/CaCO3/WPU涂层摩擦系数较小,耐磨性能提高。受热收缩率测试和热重分析结果显示,SA/CaCO3/WPU涂层的耐热性能比空白WPU涂层更好。耐水性测试和透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A/CaCO3/WPU发泡涂层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透湿性。稳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硬脂酸铵乳液(ASE)和SA/CaCO3颗粒中SA含量相同时,SA/CaCO3颗粒的稳泡性能更好。探究烘干温度对ASE和SA/CaCO3颗粒稳泡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烘干温度由80℃增加至160℃时,ASE/WPU发泡涂层的孔径由129μm增加至232μm,而SA/CaCO3/WPU涂层平均孔径几乎没有变化,维持在100μm左右,这说明SA/CaCO3具有更好的耐热稳泡性。与ASE/WPU发泡涂层相比,SA/CaCO3/WPU涂层的机械强度、耐水耐热等性能都明显改善。
文映[2](2020)在《高耐磨ACM油封复合材料及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旋转轴唇形密封(油封)是防止旋转部件中润滑介质泄漏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工业泵和燃气轮机等领域。油封的材料及结构参数对它的耐磨性和密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汽车变速器中使用的油封材料主要是氟橡胶,但随着新型合成添加剂的出现,采用氟橡胶制备的油封制品因为溶胀而造成密封过早失效,而丙烯酸酯橡胶(ACM)可以承受这种介质,但现有ACM橡胶材料存在耐磨性差的问题,使其作为旋转轴径向动密封因过早磨损失效而受到限制。为此,本文拟从ACM油封的材料和结构参数优化入手开展研究,首先讨论了纤维填料及其与固体自润滑剂并用对ACM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纤维填料表面改性对ACM橡胶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其次,基于自制耐磨胶料制备的油封制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油封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接触状态,并通过实验测试,考察了油封结构参数对其磨损行为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纤维填料的加入能显着改善ACM硫化胶的摩擦磨损性能,其中针状硅灰石改性硫化胶的摩擦性能最好。随着针状硅灰石用量的增加,改性ACM硫化胶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而体积磨损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针状硅灰石用量为35phr时,硫化胶的摩擦系数为0.445,磨损体积从未改性ACM硫化胶的7.15mm3下降到1.77 mm3。相比于25N的低载荷条件,在50N的高载荷高载荷条件下,硫化胶的摩擦系数整体有所降低。未改性ACM硫化胶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和犁沟。纤维填料的加入使得硫化胶的磨损特征逐渐转变为纤维的拔出和磨粒磨损,有效抑制了磨损表面的粘着磨损,且出现橡胶材料所特有的横向山脊状斑纹,磨损表面光滑平整。加高载荷时,硫化胶的部分磨损体征由磨粒磨损向粘着磨损转变。(2)微米MoS2和聚苯酯改性ACM/硅灰石硫化胶的摩擦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微米MoS2改性试样的效果更好。6phr微米MoS2改性试样的摩擦系数比ACM/硅灰石硫化胶的摩擦系数下降了5.2%、磨损体积下降了6.2%;此时硫化胶由针状硅灰石和微米MoS2共同承受载荷,能较好的起到润滑作用,磨损特征表现为粘着磨损和轻微的磨粒磨损。将微米MoS2换为纳米MoS2对硫化胶进行改性,当纳米MoS2的用量在1phr时,硫化胶试样的摩擦系数达到了比微米MoS2改性试样更低的最低点0.4。使用KH560对针状硅灰石进行化学改性,并使用红外光谱仪验证了KH560对针状硅灰石的改性效果,改性后试样虽然摩擦系数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磨损量进一步降低了9.7%;此时针状硅灰石混合更均匀,且更难从ACM基体中拔出。光学影像测量仪显示KH560改性后试样的转移膜均匀且致密。(3)有限元分析所得径向力和实验的实测径向力比较一致。随着主唇过盈量的增大,密封件的泵汲率、径向力、接触宽度也同时增大,接触压力总体上升,有利于防止润滑油泄漏,其中最大接触压力呈现先上升后略微降低的趋势。因为密封件只需要较小的抱轴力便可以防止润滑油的泄漏,再加上抱轴力越大,唇口与旋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因此密封件的过盈量为1mm时综合性能较好。在当弹簧的劲度系数增大时,密封件的接触压力随之增加,但泵汲率先增加后略微降低。劲度系数的增加有利于防止润滑油泄漏的同时也增大了主唇的磨损,当劲度系数为1.4N/mm时密封件的综合性能较好。密封件R值的增加会降低主唇径向力,增加主唇接触宽度,并使得接触压力的分布更加均匀,进而降低磨损。考虑到R值过大时,径向力过小容易导致密封件产生早期泄漏。所以R值为0.4mm时,油封主唇的密封性能和耐磨性能较佳。
王东奇[3](2020)在《结构改性酚醛树脂基高耐磨蚀复合材料》文中提出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高硬度、高可塑性以及低成本、低质量等独特的优点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需求日益提高,在很多严苛的工作环境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寿命仍存在不小的问题。比如工作在高磨损环境下的水泵泵体、搅拌机叶片、海洋工程中输送管道等零件,这些零件长期受到水、泥浆、砂料等介质冲蚀磨损[1],同时受到机械内部与设备零件之间的对磨磨损,致使材料性能损失严重至失灵,其寿命往往很短,有的仅有几个月。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磨损问题的存在,导致设备关键零件使用周期短暂,需要频繁的维修更换,在给工业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失的同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性能更加出色的聚合物基耐磨蚀复合材料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酚醛树脂作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碳化硅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酚醛树脂基高耐磨蚀复合材料。为了解决传统酚醛树脂的韧性差,耐热性不足的缺点,本文首先合成了两种耐热性与韧性优良的改性酚醛树脂,对比其性能择出最合适的改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制备高耐磨蚀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分子设计的方式,将改性剂对苯二甲基二甲醚与4,4’-二氯二苯砜引入苯酚结构中,将得到的改性酚与多聚甲醛通过加成缩合制备了对苯二甲基二甲醚改性酚醛树脂与4,4’-二氯二苯砜改性酚醛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验证了改性酚醛树脂的结构,并从耐热性能、耐老化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对比了普通酚醛树脂、对苯二甲基二甲醚改性酚醛树脂与4,4’-二氯二苯砜改性酚醛树脂的性能特点,结果表明:对苯二甲基二甲醚改性酚醛树脂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为366.37℃,4,4’-二氯二苯砜改性酚醛树脂的为364.52℃;对苯二甲基二甲醚改性酚醛树脂的热分解峰值温度为541.06℃,4,4’-二氯二苯砜改性酚醛树脂的为540.35℃;当改性剂对苯二甲基二甲醚用量为苯酚质量的20%时,改性酚醛树脂的负荷变形温度最高为236.4℃,改性剂4,4’-二氯二苯砜用量为苯酚质量的8%时,改性酚醛树脂的负荷变形温度最高为240℃;热老化96小时后,对苯二甲基二甲醚改性酚醛树脂的弯曲强度损失为23.6%,4,4’-二氯二苯砜改性酚醛树脂的为19.0%;对苯二甲基二甲醚改性酚醛树脂的冲击强度损失为30.00%,4,4’-二氯二苯砜改性酚醛树脂的为25.00%。综上数据对比选择兼具耐热性与韧性的4,4’-二氯二苯砜作为高耐磨蚀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2)采用4,4’-二氯二苯砜改性酚醛树脂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碳化硅作为增强材料,添加固化剂、硅烷偶联剂、二硫化钼等制备了4,4’-二氯二苯砜改性酚醛树脂基耐磨蚀复合材料。对改性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以及磨料冲蚀下磨损率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固化剂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最高,拉伸强度为19.5MPa,弯曲强度为24.31MPa,压缩强度为60.37MPa,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为3.76mg/s;当KH550的含量为2.5%时,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最高:拉伸强度为25.14MPa,弯曲强度为31.50MPa,压缩强度为72.82MPa;同时耐磨蚀性能最优:磨损率最低为3.02mg/s;当二硫化钼的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磨损率最低为2.81mg/s。耐磨蚀性能最好。
纪东升[4](2020)在《基于不同润滑剂配方的磁流变液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智能材料这一领域正在蓬勃兴起。其中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MRF)作为一种可控、低耗能、出力大、及反应快的新型流体智能材料,正在快速崛起,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它主要是由磁性颗粒、载液和各种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并且对磁场具有独特的可逆性和可控性,在没有施加磁场的情况下,呈牛顿流体状态,可自由流动;当施加外界磁场后,其粘度可迅速增加,并立刻向类固状态转化,其转化程度随磁场强度变化而变化,一旦撤去外加磁场后,又会立刻变成牛顿流体,且变化时间是毫秒级的。磁流变液近来年成为了国内外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并且已经在诸多工程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随着对磁流变液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可知,在工程应用中其影响最大的是磁流变液本身性能问题。由于磁流变液组成成份及应用的复杂环境,导致各性能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其中摩擦磨损性和沉降稳定性是磁流变液性能的主要两大因素。本文从磁流变液的工艺制备,材料选择,配比方式和稳定性原理出发,对其摩擦磨损性和沉降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磁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原理和润滑性机理。与此同时,在既定的方法基础上,搭建了磁流变液合适的试验平台。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论文介绍了磁流变液的组成成分,流变机理及应用,阐述了磁流变液制备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目前所存在的难点及在此阶段下需要解决的摩擦磨损性和沉降稳定性问题,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润滑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触变剂、基液粘度以及纳米磁性颗粒对磁流变液各性能的影响。其次,再以6种不同种类、不同质量分数的润滑添加剂(油酸、氢化蓖麻油、聚四氟乙烯、氮化硼、二硫化钼、石墨)进行磁流变液配置的正交试验,分析了在不同润滑剂下磁流变液摩擦磨损性能,比较了6种不同润滑剂的润滑能力大小。同时利用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不同固体润滑剂下的浸润性强弱,根据接触角大小可以比较出不同润滑剂下磁流变液抗沉降稳定性的能力,通过粘度计对不同质量分数下的磁流变液进行零场粘度测试,比较出零场条件下粘度的强弱,进而分析不同润滑剂下磁流变液沉降稳定特性。最后,通过分析、评估实验数据,得出性能较为优异的磁流变液配方,并总结出性能优异的磁流变液配方所用润滑添加剂的一般性规律,然后根据磁流变液的使用环境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用以评价磁流变液各性能。
陈琴[5](2019)在《基于离子液体制备多功能聚甲醛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甲醛(POM)作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医疗器械等领域。但随着工业的发展,聚甲醛本身的性能已不能满足工业需求。本研究针对聚甲醛电阻绝缘性高、缺口冲击韧性低以及摩擦性能尚需进一步提高等缺点,首次使用离子液体TBOP-TFSI对聚甲醛进行改性,并与聚甲醛的传统改性剂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聚四氟乙烯微粉(PTFE)复合,通过简单熔融共混制备多功能聚甲醛复合材料,使其具有优异抗静电性能、结晶性能、机械性能及摩擦性能。本文围绕TBOP-TFSI对聚甲醛的改性,及离子液体分别与MWCNTs和PTFE复合协同改性聚甲醛,制备POM复合材料三个方面开展实验,研究了TBOP-TFSI、IL-MWCNTs和IL与PTFE对聚甲醛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POM/IL共混物结构性能研究:本文通过简单的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POM/IL共混物,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式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拉伸试验机、高阻仪等对聚甲醛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TBOP-TFSI的阴离子与聚甲醛上C-H键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导致两者部分相容,极少量TBOP-TFSI能够在聚甲醛基体中分散均匀,且TBOP-TFSI对POM结晶具有成核作用,可以提高POM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减小POM的球晶尺寸。极少量TBOP-TFSI的加入赋予了POM良好的抗静电性能,提高了POM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同时使其保持良好的拉伸强度,达到刚韧平衡,可用于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POM材料。(2)POM/IL-MWCNTs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研究:通过将TBOP-TFSI与MWCNTs研磨,利用TBOP-TFSI阴离子上的O=S=O键与MWCNTs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离子液体对MWCNTs的包覆,然后将修饰过的MWCNTs(IL-MWCNTs)与POM熔融共混,制备了POM/IL-MWCNTs复合材料。离子液体对MWCNTs的包覆改善了MWCNTs在POM中的分散,且离子液体与MWCNTs对POM具有协同成核的作用,可以促进POM的结晶,减小POM复合物的球晶尺寸,使其拉伸强度提高,并保持良好的缺口冲击韧性。离子液体对MWCNTs的包覆,改善了MWCNTs的分散,同时也使离子液体在基体中的分散提高,进一步提高了POM复合物的抗静电性能。(3)POM/PTFE/IL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研究:通过将TBOP-TFSI、PTFE与POM三者熔融共混,制备了POM/PTFE/IL复合材料。研究发现,离子液体与PTFE和POM间均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所以离子液体的加入增强了POM和PTFE的界面粘结性,流变测试结果也表明两者界面得以增强;同时离子液体与PTFE对POM还有协同成核的作用,促进了POM的成核,改善了其结晶性能,减小了POM球晶的尺寸。研究还发现离子液体和PTFE的加入,赋予了POM良好抗静电性能,改善了POM的摩擦性能,实现了多功能POM复合材料的制备。
张冰寒[6](2019)在《大豆胶用脱脂豆粉的改性、应用与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不可再生石化资源的不断消耗,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研发高品质环保胶黏剂成为当前木材工业的一个热点。资源丰富又可再生的大豆蛋白是制备生物质绿色胶黏剂的理想资源。针对现行市场使用大豆胶黏剂存在耐水性不理想、成本高的问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1)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构建并优化一种Ⅰ类胶合板用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揭示其耐水性和胶合强度改善机制,为后续以脱脂豆粉为原料制备I类胶合板用脱脂豆粉基胶黏剂提供前期理论基础;2)以脱脂豆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热处理和热化学改性改善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胶接耐水性,使其满足Ⅰ类胶合板用胶黏剂要求,并揭示热处理和热化学改性对胶黏剂性能的改善机制;3)通过无机填料的增量改性,改善所优化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胶合性能和工艺使用性,并降低成本,揭示无机填料增量改性对胶黏剂性能的改善机制;4)填料增量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工艺优化。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运用液化大豆分离蛋白和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结合交联剂EMPA的交联改性,构建了一种达到Ⅰ类胶合板用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配方。通过亚硫酸钠、尿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存在下的复合液化技术,获得一种高固含量、低黏度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将之与交联改性剂EMPA和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粉混合调制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赋予胶黏剂良好的工艺使用性;通过热处理能够使蛋白质的亚基解离,展开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释放被包埋的活性基团,进而促使蛋白质发生重排与再聚集,既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本身的耐水性又提高了它的交联活性,最终赋予所构建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优异的胶合性能;大豆分离蛋白最佳的热处理温度为120℃、最佳的热处理时间为30min,最佳的Ⅰ类胶合板用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配方为:液化大豆分离蛋白、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与交联剂EMPA溶液的质量比为5:5:3,其煮-干-煮强度达到1.08MPa。2)改性助剂的种类和用量对热化学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胶合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由1%十二烷基硫酸钠与1%亚硫酸钠复配助剂的改性效果最佳,由此所制备热化学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28h煮-干-煮强度达到1.22MPa。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存在下的热化学改性处理,能够有效打开大豆分离蛋白的球形结构,释放活性基团,有利于促进热化学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与交联剂的交联,同时热化学改性过程中大豆分离蛋白分子链之间出现适当的自交联使得大豆分离蛋白本身耐水性提高,从而有效的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胶接耐水性;热化学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胶合性能的改善效果由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自交联反应及蛋白质-EMPA之间的交联反应共同决定,但是大豆分离蛋白-交联剂之间的交联反应对胶接耐水性的贡献要大于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之间自交联产生的贡献。3)对脱脂豆粉进行热处理改性,可以破坏大豆蛋白的亚基并展开其球形结构,释放部分被包埋活性基团,有利于蛋白质之间的自交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美拉德反应以及蛋白质与交联剂EMPA之间的交联反应,最终使得胶黏剂体系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增加胶黏剂的耐水性。热处理温度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大于热处理时间,最适宜的脱脂豆粉热处理改性条件为:热处理温度80℃、热处理时间30min,所制备的热处理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可耐受28h煮-干-煮加速老化测试,煮-干-煮强度达到0.85MPa。4)热化学改性助剂的种类和用量、热化学改性温度和热化学改性时间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胶合强度和耐水性有着重要影响。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对脱脂豆粉进行热化学改性,可更为有效破坏大豆蛋白的球形结构,释放更多活性基团,并抑制伸展后大豆蛋白之间过度自交联反应,从而促进大豆蛋白-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美拉德反应及大豆蛋白-交联剂EMPA之间的交联反应,使得脱脂豆粉胶黏剂体形成更为紧凑的网络结构,部分可溶性糖类也通过美拉德反应转化为不溶性产物,从而以有效增加其胶接耐水性。最为适宜的热化学改性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最适宜的热化学改性工艺为2.5%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于140℃下保持30min;所调制的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28h煮-干-煮强度达到1.21MPa,实现利用脱脂豆粉制备I类胶合板用大豆蛋白胶黏剂。5)使用适量无机填料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进行增量改性,不仅能够降低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成本,还能够提高其胶合性能和工艺使用性能。无机填料的种类和用量对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胶合性能、工艺使用性能和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其中以蒙脱土制备的无机填料WSP最佳,其价格最低,能产生最佳的胶接耐水性能改善和中等工艺使用性能改善。无机填料WSP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耐水性的增强机制主要归因于脱脂豆粉胶黏剂的活性分子能与WSP中蒙脱土的硅酸盐片层通过吸附作用、氢键作用、静电作用以及化学键结合,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的新型复合结构。调制I类胶合板用大豆胶黏剂时,WSP的添加量以20%为宜,其28h煮-干-煮强度达到1.37MPa,在改善胶接耐水性的同时可降低胶黏剂成本7.05%。6)研究了脱脂豆粉种类、EMPA固含量、混合粉用量、施胶量、陈化时间、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及热压压力8个主要调胶工艺因子和热压工艺因子对所优化WSP增量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出满足I类胶合板耐水性能要求的、最经济有效的调胶技术:100份固含量9wt%的EMPA溶液+40份复合豆粕粉(80wt%的热化学改性低温豆粕粉和20wt%填料WSP),在室温下搅拌形成大豆胶黏剂;优化出最佳的胶合板热压技术:施胶量340g/m2,涂胶后随即组胚并闭口陈化30min后,在120℃和热压压力1.40MPa下热压4.5min。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结果为所优化的WSP增量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在木材工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杨汉祥[7](2014)在《高减摩抗磨车用动密封件的新型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对车用动密封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须具备必要的力学性能和耐油性能,还要求最大限度提高耐磨性能。丁腈橡胶(NBR)是一种耐油橡胶,广泛用于制造车用动密封件,常添加固体润滑剂以降低NBR制品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其耐磨性能。石墨和二硫化钼(MoS2)都为六方晶系层状结构,具有独特的化学特性和自润滑性,可以起到降低摩擦的作用。但由于两者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相容性都较差,直接添加易引起团聚,使其在橡胶基体中分散不均,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目前直接单一利用石墨或MoS2填充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较多。先将两者进行表面改性,再复合填充,优化出最佳配方设计,是本工作的一个创新点。首先,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硅烷偶联剂KH570、聚乙二醇(PEG)对MoS2或石墨进行表面改性,再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了MoS2/NBR复合材料、石墨/NBR复合材料以及石墨/MoS2/NBR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MoS2、石墨的含量及配比关系,改性剂种类,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摩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及复合材料表面摩擦磨损情况。研究发现:(1)石墨或MoS2的添加有利于提高NBR力学性能、摩擦性能,且当两者复配添加(MoS2含量多于石墨)时,所制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摩擦性能要优于单一添加。(2)石墨、MoS2的表面改性有利于其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效果较添加未改性石墨、MoS2明显;且以KH570改性石墨,CTAB改性MoS2最佳。(3)当添加10份CTAB改性MoS2时,MoS2/NBR复合材料摩擦系数达到最低(0.8);添加20份KH570改性石墨时,石墨/NBR复合材料摩擦系数达到最低(0.7);而当分别添加KH570改性石墨3份,MoS27份时,石墨/MoS2/NBR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出现最小值(0.5)。(4)当复合材料有较高力学性能或摩擦性能时,其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相对较好,颗粒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摩损表面较为光滑、平整。
高扬[8](2011)在《国产聚甲醛的增韧改性和耐摩擦改性研究》文中指出聚甲醛(POM)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工程塑料。由于其综合性能优异,尤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理想的自润滑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传动部件和机械制造等领域。但与国外相比,我国POM生产规模小,工业化品种单一,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军工以及尖端科学技术的产品少,因此提高POM的综合性能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考虑到上述所有因素,对于POM的改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首先,国产POM的增韧改性研究。由于POM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在加工过程中容易结晶形成较大的球晶,这些球晶在受到外界作用力的时候很可能成为应力集中点,引起材料的破坏。这使得聚甲醛的缺口冲击强度很差,以至于不能够满足其再很多领域的应用,所以要对国产POM进行增韧改性研究。本文采用两大类增韧改性方法对国产POM进行增韧改性。一是弹性体增韧改性、二是纤维弹性体协同增韧改性。对于弹性体增韧,本文选用热塑性弹性体TPU及其增容剂Novolak、热塑性弹性体PEO、热塑性弹性体POE以及其相应的增容剂MAH-POE等几种典型的改性剂对国产POM进行增韧,并建立了POM/TPU/Novolak、POM/PEO POM/POE/POE-MAH几种增韧改性体系;对于纤维弹性体协同增韧,本文选用PTFE纤维和PEO弹性体作为改性剂,并建立了POM/PEO/PTFE纤维改性体系。对上述几种改性体系分别深入研究了各POM复合物的冲击韧性、力学性能、结晶情况、热稳定性以及亚微相态形貌等。发现以上几种增韧改性体系使得纯POM的冲击韧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对于POM/TPU/Novolak复合物,其冲击韧性可达到145J/m,相对于纯POM树脂本身的缺口冲击强度79J/m而言,其冲击韧性提升了81.2%。对于POM/PEO体系,其其冲击韧性可达到95.11J/m,相对于纯POM树脂本身的缺口冲击强度79J/m而言,其冲击韧性提升了20%,对于POM/PEO/PTFE纤维体系,其冲击韧性可达到139.87J/m,相对于纯POM树脂本身的缺口冲击强度79J/m而言,其冲击韧性提升了77%,而对于POM/POE/POE-MAH体系,由于其增韧效果不及其他几种体系明显,本文中未作过多研究。此外,本文还发现了增容剂在增韧改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入Novolak后,POM/TPU复合物得冲击性能大约能够提高25%。事实上,Novolak很好的起到了增容剂的作用,由于Novolak的加入,提高了POM和TPU的界面粘结性,减小了表面张力,促进了弹性体的分散性。因此促使弹性体增韧剂TPU能够更均匀的分散在基体树脂中,充当应力集中点耗散冲击能。本文中,我们消除了由弹性体颗粒的低刚性而引起的复合材料刚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损失,获得了POM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全面提升。因为刚性和断裂韧性是两个相反的行为参数,并且为了开发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材料,我们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平衡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增强相填料如PTFE纤维被引入到了复合体系中。PTFE纤维能够同时改善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机械力学性能。因为PTFE纤维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会发生脱粘和抽出作用,这使得它能够吸收大量的外界冲击能,并且在短时间内将能量耗散出去,这样就弥补了力学性能上的缺失,阻止了材料的严重破坏。纤维增韧增强的机理是:在聚四氟乙烯纤维与POM基体之间存在某种机械嵌合作用,当材料受到外界作用力时,纤维产生脱粘和拔出,引起纤维周围基体产生较大的变形和基体开裂,耗散了大量的冲击能量,导致POM复合物断裂功增加,提高了POM复合物的韧性。在该复合物中,聚四氟乙烯纤维增韧不以降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为代价。在材料断裂时,由于纤维的拔出和与基体脱粘过程中发生了延性断裂,说明聚四氟乙烯纤维对于POM复合物的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提高起到了主导作用,从而使得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得到相应的补偿。其次,国产POM的耐摩擦改性研究。聚甲醛在许多传动设备中的应用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能和自润滑性能。虽然聚甲醛本身的自润滑性优异,但还不足以满足其在许多机械制造领域中的使用要求,因此对POM进行耐摩擦改性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包括PTFE纤维和PEO弹性体的POM基复合材料,此POM复合材料是通过熔融挤出而制备的,从而提高了POM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由摩擦实验表明,POM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随着PTFE纤维的加入而降低,并且,PTFE纤维的含量越高,摩擦性能越好。摩擦机理是源于PTFE在滑动过程中相对于对偶面上的成膜作用。当PEO加入到POM/PTFE纤维复合材料中时,能够加强对偶面的转移膜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材料的摩擦和磨损行为。磨损行为还与载荷和滑动时间相关,在特定的滑动时间和载荷下,能够形成相应的转移膜。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作为耐摩擦改性剂的PTFE纤维能够改善POM的缺口冲击强度,并且PEO的引入导致了POM增韧效果的更进一步提升。亚微相态形貌学研究表明增韧效果可归因于PTFE纤维的抽出作用和POM基体的塑性变形作用带来的冲击能的耗散。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PEO的加入能够干扰POM的结晶并减小球晶,进而降低缺口敏感度。尽管POM复合材料与纯POM在热降解模式上有些不同,即降解速率最快的温度略有差异,但是其热稳定性仍然能够很好的被保持来满足其应用。
李明英[9](2009)在《PVD法纳米三氧化二锑协效阻燃PA6的研究》文中指出纳米无机粒子由于独特的性能。将其应用于塑料的改性中,可以将无机材料的高刚性、耐热性及尺寸稳定性与高分子材料的韧性、介电性、加工性等性能有机地结束起来,从而获得性能优良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本文首先对纳米三氧化二锑进行表面干法改性,研究了表面改性剂含量对复合材料体系的影响,通过拉伸实验和冲击实验使用对复合材料体系的阻燃剂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确定了硅烷偶联剂的最佳含量为2%,找到了与纳米三氧化二锑协效的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研究了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与纳米三氧化二锑的不同配比对PA6的阻燃效应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三氧化二锑(Sb2O3)与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的比例为1.5:8.5时,协效效果较好,氧指数可达33%以上,拉伸强度可达到73.2MPa,冲击强度变化不大。热重分析显示,协效阻燃体系对尼龙6(PA6)体系的热分解特征有一定的影响。纳米三氧化二锑具有成炭剂的作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协效阻燃体系燃烧后的残炭形貌,通过红外光谱分析(MS)、差热分析(DSC)、TG曲线联用,对阻燃机理做了深入研究。在阻燃配方确定的条件下,向复合材料中添加蒙脱土与聚四氟乙烯(PTFE)。通过实验,确定蒙脱土与PTFE的最佳添加份数,实验证明蒙脱土与PTFE对复合材料的燃烧滴落有明显的抑制作,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上官倩芡[10](2007)在《稀土改性碳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四氟乙烯(PTFE)以极低的摩擦系数、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着称,是一种理想的自润滑材料。但是,纯PTFE机械性能差、线膨胀系数大、导热性差,导致其磨损量大,因而不适于单独作耐磨材料使用。碳纤维(CF)具有高比强度、高模量、极佳的抗疲劳和抗蠕变性能,被广泛用于复合材料增强相。由于碳纤维表面呈化学惰性,与树脂基体复合时存在浸润性差、难以形成有效粘结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发挥。针对界面性质是影响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关键因素,本论文用稀土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以有效地提高碳纤维与PTFE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及界面韧性,进而提高碳纤维填充PTFE (CF/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取得了原创性的研究结果。第一,分别采用稀土改性剂、空气氧化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开展了不同表面处理碳纤维填充PTF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确定了稀土改性剂中稀土元素的最佳含量。结果表明:稀土表面处理比空气氧化法更有效地提高了碳纤维与PTFE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稀土表面处理CF/PTFE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主要受其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当稀土元素的含量为0.3wt%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第二,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探讨了碳纤维表面改性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稀土改性剂处理碳纤维,通过稀土与碳的亲和作用导致纤维表面的碳-碳键松弛并活化碳纤维表面,提高了碳纤维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数量;稀土元素与碳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以及PTFE分子之间发生配位化学反应,形成了稀土配位键合,使CF/PTFE复合材料形成强韧性的界面层,从而显着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三,采用经过不同表面改性处理的碳纤维填充PTFE,制备得到CF/PTFE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在连续滑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稀土表面处理CF/PTFE复合材料比未经表面处理以及空气氧化处理CF/PTFE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油润滑使CF/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比干摩擦时明显降低。第四,在往复滑动摩擦条件下,稀土表面处理所形成的优异强韧性界面层能够抵抗往复载荷形成的冲击,有效地抑制了PTFE的片状剥落和大规模转移,从而降低了CF/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第五,探讨了稀土表面处理提高CF/PTFE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机理。经稀土表面处理后,强韧性的界面层使碳纤维的增强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稀土摩擦化学反应促进了PTFE复合材料在对偶件表面转移膜的形成;摩擦化学反应的产物在干摩擦条件下可起到有效润滑作用,油润滑条件下与碳纤维表面的稀土配合物一起成为润滑油添加剂,提高润滑效果。本文基于制备高性能的CF/PTFE复合材料,探讨了稀土改性碳纤维表面的工艺方法以及提高复合材料界面强韧性的机制,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稀土表面改性对CF/PTFE复合材料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其作用机理。发展稀土改性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新技术,对于提高CF/PTFE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价值、扩大稀土在表面工程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性改性剂对聚四氟乙烯变形强度和摩擦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性改性剂对聚四氟乙烯变形强度和摩擦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颗粒稳泡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聚氨酯发泡涂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发泡涂层 |
1.1.1 发泡涂层简介 |
1.1.2 发泡涂层在合成革中的应用 |
1.1.3 发泡涂层材料分类 |
1.2 水性聚氨酯 |
1.2.1 水性聚氨酯简介 |
1.2.2 水性聚氨酯发泡方法 |
1.2.3 水性聚氨酯成膜机理 |
1.3 稳泡剂 |
1.3.1 稳泡剂分类 |
1.3.2 颗粒稳泡机理 |
1.3.3 颗粒稳泡剂研究进展 |
1.4 水性聚氨酯/无机填料复合材料 |
1.4.1 无机填料简介 |
1.4.2 水性聚氨酯/无机填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1.5 无机颗粒表面改性 |
1.5.1 改性方法简介 |
1.5.2 改性工艺分类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颗粒稳泡剂的制备及其工艺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SA/CaCO_3颗粒制备 |
2.2.3 CTAB/SiO_2颗粒制备 |
2.2.4 FC/SA/CaCO_3颗粒制备 |
2.2.5 产物测定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A/CaCO_3颗粒的结构与表征 |
2.3.2 SA改性CaCO_3改性工艺条件优化 |
2.3.3 CTAB/SiO_2颗粒结构与表征 |
2.3.4 CTAB改性SiO_2工艺条件优化 |
2.3.5 FC/SA/CaCO_3颗粒结构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颗粒稳泡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泡沫半衰期测试 |
3.2.3 WPU发泡涂层的制备 |
3.2.4 光学显微镜观察 |
3.2.5 气孔直径统计 |
3.2.6 视频接触角测试 |
3.2.7 扫描电镜 |
3.2.8 接枝度和吸附量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A/CaCO_3颗粒的稳泡性能分析 |
3.3.2 CTAB/SiO_2颗粒的稳泡性能分析 |
3.3.3 SiO_2颗粒改性前后稳泡性能比较 |
3.3.4 CTAB/SiO_2颗粒和SA/CaCO_3颗粒稳泡性能比较 |
3.3.5 FC/SA/CaCO_3颗粒的稳泡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颗粒稳泡剂在聚氨酯发泡涂层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WPU发泡涂层的制备 |
4.2.3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测试 |
4.2.4 摩擦系数测试 |
4.2.5 热收缩性能测试 |
4.2.6 热重分析 |
4.2.7 溶胀率测试 |
4.2.8 吸水率和耐水质损比测试 |
4.2.9 透湿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WPU发泡涂层的机械性能 |
4.3.2 WPU发泡涂层的耐热性能 |
4.3.3 WPU发泡涂层的耐水性能 |
4.3.4 WPU发泡涂层的透湿性能 |
4.3.5 颗粒稳泡剂与硬脂酸铵乳液稳泡性和制备涂层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耐磨ACM油封复合材料及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橡胶油封简介 |
1.2 影响橡胶油封动密封性能的因素 |
1.2.1 橡胶油封原理 |
1.2.2 橡胶材料 |
1.2.3 油封结构 |
1.2.4 工况条件 |
1.3 橡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改性进展 |
1.3.1 纤维填料改性 |
1.3.2 润滑填料改性 |
1.3.3 纳米填料改性 |
1.4 橡胶油封结构的耐磨优化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ACM/纤维填料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及主要仪器 |
2.2.2 试样制备 |
2.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纤维种类及其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2 纤维种类及其用量对复合材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
2.3.3 低载荷下纤维填料对硫化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2.3.4 高载荷下纤维填料对硫化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ACM/针状硅灰石复合材料的耐磨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及主要仪器 |
3.2.2 试样制备 |
3.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耐磨改性剂对ACM/针状硅灰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2 纳米MoS2对ACM/针状硅灰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3 表面改性对ACM/针状硅灰石/纳米MoS2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ACM油封结构优化及其对磨损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实验设备及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过盈量 |
4.3.2 弹簧劲度系数 |
4.3.3 R值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结构改性酚醛树脂基高耐磨蚀复合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简介 |
1.2 聚合物基高耐磨蚀复合材料简介 |
1.2.1 聚合物基高磨蚀复合材料原料 |
1.2.2 聚合物基耐磨蚀复合材料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
1.3.1 酚醛树脂简介 |
1.3.2 改性酚醛树脂性能及研究现状 |
1.3.3 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结构改性酚醛树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案 |
2.3.1 实验配方 |
2.3.2 改性苯酚的合成 |
2.3.3 改性酚醛的合成 |
2.3.4 酚醛树脂样条的制备 |
2.4 反应机理 |
2.4.1 对苯二甲基二甲醚改性酚醛树脂合成机理与反应方程式 |
2.4.2 4 ,4'-二氯二苯砜改性酚醛树脂合成机理与反应方程式 |
2.5 测试及表征方法 |
2.5.1 核磁共振波谱测试 |
2.5.2 红外光谱测试 |
2.5.3 热重(TG)测试 |
2.5.4 热变形温度测试 |
2.5.5 力学性能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改性酚醛树脂结构表征 |
2.6.2 热重分析 |
2.6.3 热变形温度分析 |
2.6.4 改性酚醛树脂耐老化性能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酚醛树脂基高耐磨蚀复合材料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案 |
3.3.1 实验配方 |
3.3.2 4 ,4'-二氯二苯砜改性酚醛树脂基耐磨蚀复合材料的制备 |
3.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固化剂的用量对改性酚醛树脂基耐磨蚀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
3.5.2 KH550的用量对改性酚醛树脂基耐磨蚀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
3.5.3 扫描电镜分析 |
3.5.4 二硫化钼的用量对改性酚醛树脂基耐磨蚀复合材料的耐磨蚀性能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4)基于不同润滑剂配方的磁流变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磁流变液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介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磁流变液的组成及分类 |
1.2.4 磁流变液的制备工艺 |
1.2.5 磁流变液的应用 |
1.3 改善与提高磁流变液整体性能的主要方式 |
1.3.1 加入润滑添加剂 |
1.3.2 加入表面活性剂 |
1.3.3 添加不同触变剂 |
1.4 磁流变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
1.4.1 主要问题 |
1.4.2 解决方案 |
1.5 本论文选题的主要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主要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润滑添加剂对磁流变液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润滑剂的基本定义与种类 |
2.2.1 基本定义 |
2.2.2 润滑剂种类 |
2.3 磁流变液的主要性能指标 |
2.3.1 摩擦磨损性 |
2.3.2 抗沉降稳定性 |
2.4 磁流变液摩擦磨损机理分析 |
2.4.1 磁流变液效应与机理 |
2.4.2 磨损机理分析 |
2.4.3 润滑剂对磁流变液摩擦系数的分析 |
2.5 磁流变液沉降稳定性分析 |
2.5.1 零场下的磁流变液重力 |
2.5.2 磁性颗粒间的引力及范德瓦尔磁力 |
2.6 润滑剂对磁流变液性能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流变液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磁流变液的制备参数设定 |
3.3 磁流变材料的选择 |
3.3.1 润滑添加剂的选择 |
3.3.2 载液和铁磁颗粒的选择 |
3.3.3 表面活性剂和触变剂的选择 |
3.4 磁流变液的配方设计 |
3.4.1 配比方案的设计 |
3.4.2 制备实验的方法 |
3.5 摩擦磨损性研究 |
3.5.1 摩擦性实验 |
3.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流变液抗沉降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磁流变液的润湿性研究 |
4.2.1 润湿性实验 |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磁流变液的粘度特性研究 |
4.3.1 粘度特性实验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磁流变液的屈服应力研究 |
4.4.1 屈服应力实验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磁流变液性能评价指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离子液体制备多功能聚甲醛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OM概述 |
1.2 POM结构性能 |
1.3 POM改性研究 |
1.3.1 成核改性 |
1.3.2 增韧改性 |
1.3.3 抗静电改性 |
1.3.4 摩擦改性 |
1.4 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 |
第2章 POM/IL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POM/IL共混物的制备 |
2.2.4 表征和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OM/IL共混物组分相容性的研究 |
2.3.2 POM/IL共混物结晶行为的研究 |
2.3.2.1 IL对 POM晶型的影响 |
2.3.2.2 IL对 POM结晶和熔融过程的影响 |
2.3.2.3 POM/IL共混物等温结晶动力学 |
2.3.3 POM/IL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
2.3.4 POM/IL共混物抗静电性能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OM/IL-MWCNTs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POM/IL-MWCNTs复合物的制备 |
3.2.4 表征和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IL对 MWCNTs的包覆 |
3.3.1.1 IL与 MWCNTs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3.3.1.2 IL对 MWCNTs的分散影响 |
3.3.2 IL-MWCNTs对 POM结晶行为的影响 |
3.3.3 IL-MWCNTs对 POM机械性能的影响 |
3.3.4 IL-MWCNTs对 POM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OM/PTFE/IL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POM/PTFE/IL复合物的制备 |
4.2.4 表征和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IL对 POM基体和PTFE界面的影响 |
4.3.2 IL对 POM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 |
4.3.2.1 IL对 POM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 |
4.3.2.2 IL对 POM/PTFE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
4.3.2.3 IL对 POM/PTFE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
4.3.2.4 IL对 POM/PTFE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
4.3.3 PTFE对 POM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 |
4.3.3.1 PTFE对 POM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影响 |
4.3.3.2 PTFE对 POM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
4.3.3.3 PTFE对 POM复合材料抗静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大豆胶用脱脂豆粉的改性、应用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材料概况 |
1.2.1 碳水化合物基胶黏剂 |
1.2.2 木质素基胶黏剂 |
1.2.3 蛋白基胶黏剂 |
1.3 大豆蛋白 |
1.3.1 大豆的简述 |
1.3.2 大豆蛋白的分类 |
1.3.3 大豆蛋白的结构与性能 |
1.4 大豆蛋白胶黏剂 |
1.4.1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应用历史 |
1.4.2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特性 |
1.4.3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改性方法 |
1.5 大豆蛋白胶黏剂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Ⅰ类胶合板大豆胶黏剂前期探究与配方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2.2.2 大豆分离蛋白的液化 |
2.2.3 大豆分离蛋白的热处理 |
2.2.4 大豆分离蛋白基胶黏剂的制备与胶合板的压制 |
2.2.5 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大豆分离蛋白液化改性的构思 |
2.3.2 胶合板用Ⅰ类大豆蛋白胶黏剂配方构建与优化 |
2.3.3 热处理对Ⅰ类大豆分离蛋白基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豆分离蛋白的热化学改性及其作用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2 大豆分离蛋白的热化学改性 |
3.2.3 热化学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调制及其胶合板压制 |
3.2.4 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剂的种类和用量的优选 |
3.3.2 热化学改性对大豆蛋白结构的影响 |
3.3.3 热化学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耐水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脱脂豆粉热处理改性对大豆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4.2.2 脱脂豆粉的热处理改性 |
4.2.3 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制备和胶合板压制 |
4.2.4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处理温度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 |
4.3.2 热处理时间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 |
4.3.3 热处理改性对脱脂豆粉结构的影响 |
4.3.4 热处理改性对脱脂豆粉及其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脱脂豆粉的热化学改性及其作用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2.2 脱脂豆粉的热化学改性 |
5.2.3 脱脂豆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和胶合板压制 |
5.2.4 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热化学改性处理工艺的优化 |
5.3.2 热化学改性处理对脱脂豆粉结构的影响 |
5.3.3 热化学改性对脱脂豆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无机填料增量改性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性能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6.2.2 脱脂豆粉的热化学改性 |
6.2.3 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和胶合板压制 |
6.2.4 性能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填料种类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行性能的影响 |
6.3.2 填料WSP的结构与元素分析 |
6.3.3 WSP用量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 |
6.3.4 WSP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增强作用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应用工艺优化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7.2.2 豆粉的热化学改性 |
7.2.3 热化学改性豆粉胶黏剂的制备和胶合板压制 |
7.2.4 性能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豆粉种类对改性豆粕粉胶黏剂的性能影响 |
7.3.2 改性剂EMPA固含量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3 复合豆粕粉用量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4 施胶量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5 陈化时间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6 热压温度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7 热压时间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8 热压压力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高减摩抗磨车用动密封件的新型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密封件简介 |
1.1.1 密封件作用及分类 |
1.1.2 油封的密封机理 |
1.1.3 油封用弹性体材料 |
1.1.4 提高油封耐磨性能的途径 |
1.1.5 油封技术展望 |
1.2 橡胶的摩擦磨损 |
1.2.1 橡胶摩擦磨损基础理论 |
1.2.2 影响橡胶摩擦磨损的因素 |
1.2.3 减小橡胶摩擦系数提高其耐磨性的方法 |
1.3 固体润滑材料 |
1.3.1 固体润滑材料的分类 |
1.3.2 二硫化钼(MoS_2)简介 |
1.3.3 石墨简介 |
1.4 二硫化钼及石墨的表面改性 |
1.4.1 CTAB 改性二硫化钼及石墨机理 |
1.4.2 KH570 改性二硫化钼及石墨机理 |
1.4.3 PEG 改性二硫化钼及石墨机理 |
1.5 橡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方法及测试手段 |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实验基本配方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工艺过程 |
2.3.1 二硫化钼及石墨的有机改性 |
2.3.2 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实验测试方法 |
2.4.1 二硫化钼及石墨的红外光谱测试 |
2.4.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2.4.3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测试 |
2.4.4 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表征 |
3 二硫化钼及石墨的红外光谱分析 |
4 MoS_2/NBR 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
4.1 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4.1.1 未改性 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1.2 CTAB 改性 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1.3 KH570 改性 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1.4 PEG 改性 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1.5 改性剂种类对 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分析 |
4.2.1 未改性 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 |
4.2.2 CTAB 改性 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 |
4.2.3 KH570 改性 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 |
4.2.4 PEG 改性 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 |
4.2.5 改性剂种类对 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
4.3 MoS_2/NBR 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4.3.1 不同改性剂改性 MoS_2/NBR 复合材料断面 SEM 分析 |
4.3.2 不同改性剂改性 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表面 SEM 分析 |
4.4 小结 |
5 石墨/NBR 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
5.1 石墨/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5.1.1 未改性石墨/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5.1.2 CTAB 改性石墨/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5.1.3 KH570 改性石墨/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5.1.4 PEG 改性石墨/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5.1.5 改性剂种类对石墨/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 石墨/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分析 |
5.2.1 未改性及不同改性剂改性石墨/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 |
5.2.2 改性剂种类对石墨/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
5.3 石墨/NBR 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5.3.1 不同改性剂改性石墨/NBR 复合材料断面 SEM 分析 |
5.3.2 不同改性剂改性石墨/NBR 复合材料摩擦表面 SEM 分析 |
5.4 小结 |
6 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
6.1 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6.1.1 未改性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6.1.2 CTAB 改性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6.1.3 KH570 改性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6.1.4 PEG 改性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6.1.5 改性剂种类对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 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分析 |
6.2.1 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石墨、MoS_2总量 10 份) |
6.2.2 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石墨、MoS_2总量 15 份) |
6.3 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6.3.1 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断面 SEM 分析 |
6.3.2 石墨/MoS_2/NBR 复合材料摩擦表面 SEM 分析 |
6.4 小结 |
7 不同填料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7.1 不同填料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7.2 不同填料对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
7.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国产聚甲醛的增韧改性和耐摩擦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1 POM概述 |
1.1.1 POM的结构与性能 |
1.1.2 POM改性研究进展 |
1.1.3 |
1.1.3.1 POM增韧改性 |
1.1.3.2 相容性研究 |
1.1.3.4 ]共混增韧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
1.1.3.5 本课题的增韧机理 |
1.1.4 pOM润滑耐磨改性 |
1.1.5 本课题研究内容、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部分 国产POM的增韧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测试及表征 |
2.2.5 改性剂和增容剂介绍 |
2.2.6 结果与讨论 |
第三部分 国产POM的耐摩擦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测试及表征 |
3.2.5 改性剂的选用 |
3.2.6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4.1 国产POM增韧改性体系 |
4.2 国产POM耐摩擦改性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9)PVD法纳米三氧化二锑协效阻燃PA6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阻燃的重要性 |
1.1.2 纳米材料在阻燃剂里的应用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
1.2.2 阻燃剂的分类及特点 |
1.2.3 无卤阻燃荆的意义及特点 |
1.3 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1.3.1 气相阻燃机理 |
1.3.2 凝聚相阻燃机理 |
1.3.3 协同阻燃技术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意义 |
1.4.2 本论文针对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主要原材料 |
2.4 主要实验仪器 |
2.5 性能测试 |
2.5.1 燃烧性能测试 |
2.5.2 力学性能测试 |
2.5.3 热分析 |
2.5.4 红外光谱的测试 |
2.5.5 扫描电镜(SEM) |
2.5.6 电子探针检测 |
2.5.7 维卡软化温度检测 |
第三章 阻燃性能及协效阻燃机理研究 |
3.1 改性剂对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
3.1.1 表面改性剂对纳米三氧化二锑结构的影响 |
3.1.2 表面改性剂对阻燃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
3.1.3 表面改性剂对阻燃体系热性能的影响 |
3.2 纳米三氧化二锑协效MCA阻燃PA6的研究 |
3.2.1 单一阻燃剂的添加对PA6阻燃性能的影响 |
3.2.2 纳米三氧化二锑与MCA协效阻燃体系 |
3.2.3 纳米三氧化二锑与MCA协效阻燃体系阻燃机理 |
3.2.4 协效阻燃体系燃烧残留物表面形貌分析 |
3.2.5 协效剂与阻燃剂的协同作用对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3.3 纳米蒙脱土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燃烧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 |
3.3.1 纳米蒙脱土用量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氧指数的影响 |
3.3.2 纳米蒙脱土用量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3.4 聚四氟乙烯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燃烧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 |
3.4.1 聚四氟乙烯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 |
3.4.2 聚四氟乙烯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改善复合阻燃体系的抗滴落性能 |
4.1 单一阻燃剂的添加对垂直燃烧的影响 |
4.2 硅烷偶联剂添加量对垂直燃烧的影响 |
4.3 蒙脱土对材料的熔滴性能的影响 |
4.4 聚四氟乙烯对材料的熔滴性能的影响 |
4.5 抗滴落剂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炭层的影响 |
4.5.1 蒙脱土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炭层的影响 |
4.5.2 聚四氟乙烯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炭层的影响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阻燃PA6的力学及其他性能研究 |
5.1 表面改性剂对阻燃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 单一阻燃剂对阻燃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协效剂与阻燃剂的协同作用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纳米蒙脱土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聚四氟乙烯对Sb_2O_3/MCA/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6 复合协效阻燃剂材料耐热性的影响 |
5.7 协效阻燃体系结晶及熔融行为研究 |
5.8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稀土改性碳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
1.2.2 碳纤维的表面改性研究 |
1.2.3 复合材料的界面 |
1.2.4 PTFE 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 |
1.2.5 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 |
1.3 本论文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配方设计 |
2.1.2 原材料选择 |
2.2 试验研究方法 |
2.2.1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试验 |
2.2.2 CF/PTFE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CF/PTFE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
2.2.4 碳纤维表面处理表征试验 |
2.2.5 连续滑动摩擦条件下CF/PTFE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试验 |
2.2.6 往复滑动摩擦条件下CF/PTFE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试验 |
第三章 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其 PTFE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CF/PTFE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3.2.1 稀土改性剂浓度对CF/PTFE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3.2.2 稀土处理与空气氧化处理碳纤维对CF/PTFE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 CF/PTFE 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
3.3.1 稀土改性剂浓度对CF/PTFE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
3.3.2 稀土处理与空气氧化处理碳纤维对CF/PTFE 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
3.4 界面与CF/PTFE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纤维表面改性作用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碳纤维表面改性处理的表征 |
4.2.1 碳纤维表面成分构成 |
4.2.2 纤维表面碳元素的XPS 表征 |
4.2.3 纤维表面氧元素的XPS 表征 |
4.2.4 稀土镧的XPS 表征 |
4.3 空气氧化处理碳纤维的作用机理 |
4.4 稀土表面处理碳纤维的作用机理 |
4.4.1 碳纤维的微结构 |
4.4.2 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 |
4.4.3 稀土元素的作用机理 |
4.4.4 稀土元素最佳含量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F/PTFE 复合材料的连续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CF/PTFE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5.2.1 干摩擦条件下CF/PTFE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5.2.2 油润滑条件下CF/PTFE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5.2.3 磨损表面形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F/PTFE 复合材料的往复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CF/PTFE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6.2.1 干摩擦条件下纤维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6.2.2 油润滑条件下纤维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6.2.3 磨损表面形貌分析 |
6.2.4 摩擦对偶件成分及表面形貌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CF/PTFE 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CF/PTFE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7.3 稀土表面处理对CF/PTFE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影响的机理 |
7.3.1 CF/PTFE 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的作用机理 |
7.3.2 摩擦化学反应对CF/PTFE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影响的机理 |
7.4 试验条件对CF/PTFE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影响的机理 |
7.4.1 载荷和滑动速度的作用机理 |
7.4.2 油润滑的作用机理 |
7.5 CF/PTFE 复合材料的磨损特征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 |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8.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及荣誉 |
四、活性改性剂对聚四氟乙烯变形强度和摩擦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颗粒稳泡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聚氨酯发泡涂层中的应用[D]. 唐烨. 扬州大学, 2021(08)
- [2]高耐磨ACM油封复合材料及结构优化研究[D]. 文映. 西华大学, 2020(01)
- [3]结构改性酚醛树脂基高耐磨蚀复合材料[D]. 王东奇. 沈阳化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不同润滑剂配方的磁流变液性能研究[D]. 纪东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5]基于离子液体制备多功能聚甲醛复合材料的研究[D]. 陈琴.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6]大豆胶用脱脂豆粉的改性、应用与作用机制[D]. 张冰寒.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7]高减摩抗磨车用动密封件的新型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杨汉祥. 中北大学, 2014(08)
- [8]国产聚甲醛的增韧改性和耐摩擦改性研究[D]. 高扬.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5)
- [9]PVD法纳米三氧化二锑协效阻燃PA6的研究[D]. 李明英. 贵州大学, 2009(S1)
- [10]稀土改性碳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D]. 上官倩芡.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