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桃芝台风预报及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夏天[1](2019)在《九龙江口台风沉积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风是对我国东南沿海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据统计台风每年对频发的东南沿海五省市(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造成年均直接经济损失约6亿人民币,年均伤亡人数达168人。而该五省市总面积44.4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2.3亿,总GDP约占全国GDP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因此,欲提高中国沿海地区对台风的防灾、抗灾能力,急需加深了解影响东南沿海强台风与超强台风发生的时空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促进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破坏性较大的强台风与超强台风往往为“五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现有的文献记载或实测数据覆盖的时间尺度相对较短,如实测水文站或气象数据多为建国至今,甚至更短;文献记录多为描述性语句,定量信息也非常模糊。故地质记录成为研究百年、千年尺度强台风的时空规律的重要载体。基于此,本文以福建省东南部的九龙江口为研究对象,在对采集到的3根柱状样的初步处理中发现其中的2根柱状样含有5个层位,其中的沉积物的粒度与其上下其余层位中的沉积物相比明显变粗,结合研究区域的气候特征,初步判断这些层位有可能为台风沉积层。由此,本研究提出的科学问题有:1、强台风沉积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如何?2、如何利用沉积记录反演强台风发生的周期和频率?针对以上科学问题,本研究对研究区域内31个沉积物表层样和3根沉积物柱状样做了粒度、有机同位素、沉积速率、主微量元素等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台风沉积层的确认:在已有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利用δ13C、C/N等有机指标与主微量元素指标结合判断砂层的物源以及确定其是否为台风沉积层;2)沉积速率以及年代的标定:通过210Pb和137Cs指标计算出沉积物柱状样的沉积速率同时标定砂层形成的年代;3)重建研究区域台风历史: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提取研究区域的历史台风事件记录,将其与柱状样中的台风沉积层一一对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情况为:河口上游段沉积物粒度整体较粗,且分选较好。而河口中段部分站位由于平均水深较浅且水动力复杂多变导致其沉积物粒度分选性较差,河口其余位置的表层沉积物则以粉砂为主,且分选性较好。(2)通过结合沉积特征和有机碳同位素指标判断沉积物柱状样JY0、JY2所含的两个较厚的砂层(S2、S4)为台风沉积层,其中砂层S2由风暴潮引起,砂层S4 1由洪水引起。其余较薄的砂层(S1、S3、S5)也有可能山台风引起,其物源在河口范围内。此外,钻孔JYO的85cm~90cm层、钻孔JY1的60cm~70cm层有可能也记录了洪水事件,钻孔JY1的100cm层疑似风暴潮沉积,可能与JY0的S2层是同一次事件。(3)除沉积特征和有机碳同位素指标外,本论文也对台风沉积积层的主微量元素指标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主微量元素指标对于钻孔JY0的台风沉积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而对于钻孔JY2的台风沉积则没有,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站位JY2的物源较站位JY0多了厦门西海域的物源输入。(4)经测年分析判断,钻孔JY0的113cm处与钻孔JY1的113cm处为1955年,113cm以浅层位是1955年以后二次搬运与此,并且物源年代相对较老(老于1955年)。根据JY0、JY1与JY2站位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推断钻孔JY2的113cm处有可能也为1955年。综合九龙江区域关于沉积速率的其他研究,选取平均值1.53cm/a作为本研究柱状样沉积物的沉积速率。(4)总结了清代(1659~1910)以及建国以来(1949~2018)影响福建省的历史台风事件,在1659~1910年间共发生强台风104次,其中超强台风6次,而1949~2018年间共发生台风195次,其中强台风41次,超强台风10次。(5)将钻孔中的台风沉积层与历史台风事件对应。钻孔JY0的砂层S1可能形成于2006年,在广东登陆的601号台风“珍珠(Chanchu)”或者在福建二次登陆的605号台风“格美(Kaemi)”;砂层S2可能形成于 1959年在福建登陆的5903号台风“艾瑞斯(Iris)”;85cm~90cm 层记录的洪水事件可能形成于1961年在福建二次登陆的6122号台风“帕米拉(Pamela)”。钻孔JY1在60cm~70cm层位记录到的洪水事件可能形成于 1980年在福建二次登陆的8015号台风“珀西(Percy)”;100cm层的风暴潮事件可能与JY0的S2层一样形成于1959年在福建登陆的5903号台风“艾瑞斯(Iris)”。钻孔JY2的砂层S3可能形成于1990年在福建三次登陆的9012号强台风“杨希(Yancy)”;砂层S4可能形成于1985年在福建登陆的8510号强台风“纳尔逊(Nelson)”;砂层S5可能形成于1975年在福建二次登陆的7503号超强台风“莲娜(Nina)”。(6)通过对钻孔JY0的元素进行频谱分析,得出研究区域台风的可能周期为22年、13年、7年和4年,周期可能受太阳黑子活动及厄尔尼诺、拉尼娜活动的影响。
苏倩[2](2018)在《基于PSM-DID的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应用在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效益,科学评估气象卫星应用效益不仅可以加深对卫星技术在各行业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的了解,也是制定气象卫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气象卫星系统构成复杂、效益产生范围广泛,对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评估存在时间滞后、主观性较强和气象卫星应用效益与政府服务效益无法分离等问题。本文引入广泛应用于政策效益评估的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方法(PSM-DID)建立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模型,尝试解决以往评估中未能较好解决的“反事实”设计问题。本文首先界定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内涵,将气象卫星应用的总效益分为一次效益、二次效益、三次效益三个部分,并阐述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特征和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公共产品理论、投出产出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就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过程和产生机理进行理论剖析。基于气象卫星运营模式的特殊性和PSM-DID方法的基本假设,选取台风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作为评估指标,FY-3号气象卫星在2008年的使用作为一个干预变量,以受台风影响频率大且经济水平发展水平较高的浙江、江苏、福建和广东大陆四省作为干预组,以香港作为控制组,使用1999-2016年干预组和控制组登录台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气象投入三个维度上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检验干预组和控制组的混合效应,并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双重差分方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建立的评估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最小二乘估计、双重差分估计和倾向得分匹配后的双重差分估计均显示FY-3号气象卫星的使用与台风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现负向关系,而最为显着的双重差分倾向得分估计结果显示FY-3号气象卫星的应用使得台风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439亿元。模型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FY-3号气象卫星的使用后台风受灾人数减少了160万人,受灾农田减少750万公顷。最后,提出进一步发挥气象卫星总效益的发展模式,即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活力并考虑公众对气象卫星应用的需求。
黎婷[3](2018)在《台风路径预报效果评估与资料同化改进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台风的路径预报是台风预报的关键。其准确性能直接影响到台风的总体预报效果,反映一个气象机构的台风预报能力。针对各气象机构基于台风路径预报误差的预报效果评估问题,本文利用中、美、日、韩四国中央气象机构对2016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26个台风的路径预报误差数值进行分析和判断,利用层析分析法以24h、48h、72h、96h、120h台风路径预报误差为判断因子,构建台风路径预报效果评估模型,并对各国气象机构台风预报效果的总体实力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2016年台风路径预报效果最好的是日本,其次为中国、美国、韩国。由于台风系统的高度非线性性以及资料信息的分布不均性,使得初始场的细小偏差能引起整个台风系统巨大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台风的预报结果与实际天气状况严重偏离。为了进一步提高台风的数值预报能力,考虑初始场对台风路径预报效果的影响,利用资料同化方法,将观测资料与数值模式融入数学理论,获得理论上误差较小的分析场,从而为台风预报模式提供更为精确的预报初始场,达到提升台风预报能力的目的。并对资料同化中的四维变分和集合卡尔曼滤波的理论概述和算法推导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数值试验,对比了两种方法的同化性能,以此判断该方法是否有减少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提升台风预报效果的作用。结果表明:虽然四维变分的同化作用能对台风预报效果的改进取得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更适应大气复杂多变的环境状态,同化效果良好且稳定,能为台风预报模式提供更为真实有效的初始场,实现改善台风路径预报效果的目的。
陈俊[4](2017)在《台湾岛地形对台风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取中国气象局整编的2000—2014年共15年台风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台风路径大体有四类:西移路径、西北路径、转向路径、特殊路径,并依据这四类台风路径对这15年台风归类和分析。针对地形影响较大的转向路径台风,选取对我国影响较大的1410号台风“麦德姆”为研究个例,“麦德姆”台风受台湾中央山脉地形影响,在其强度快速减弱的阶段,出现了较大的暴雨增幅。数值模式的设计上,本文考虑了模式自身的陆面参数化方案和地形分辨率对“麦德姆”台风模拟的影响,选取了 Thermal diffusion scheme (热量传播方案)、Unified Noah land-surface model、RUC land-surface model、Pleim-Xiu Land Surface Model等四种陆面参数化方案,以及对5m、2m、30s的地形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较合适的数值模拟方案。最后,利用WRF模式,针对台湾中央山脉局部地形,设计精细化地形试验,数值研究了 “麦德姆”台风登陆台湾前后台湾岛地形对其路径、强度及风雨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真实地形能相对较好地模拟和再现“麦德姆”台风的演变过程;台湾中央山脉地形对登岛“麦德姆”台风的路径有重要的影响,较低的台湾地形试验导致台风路径向西南偏转,而较高的台湾地形则导致台风路径向东北偏转,地形高度改变的程度与路径偏转程度成正相关,地形高度改变所导致阻挡效应及台风环流与大尺度环流的相互作用是导致路径偏转的主要原因;台湾地形高度的改变对台风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增加或减少台湾地形高度,都会使台风强度有所减弱,这与地形变化引起的动力狭管效应、云水物质分布及外围云带的对流运动有关;台湾地形影响“麦德姆”台风降水的机制更为复杂,其不仅与地形引发的台风强度及结构变化有关,更与地形引起的眼区对流活动和螺旋云带及外围云系的时空分布有关。
邢蕊[5](2015)在《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及远距离降水间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发生在2000-2009年6-8月的45例热带气旋(TC)远距离暴雨过程,根据TC,副热带高压及远距离暴雨的高低层散度场,散度风场及散度风的次级环流的不同特征,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所占比例最大(59%)的第一种相互作用类型(整层相互作用型)的概念模型为:TC,副高及远距离暴雨通过副高脊线南北两侧(副高与TC之间,副高与远距离暴雨之间)的散度风次级环流产生相互作用,TC与副高之间的次级环流由高层(150hPa或200hPa)来自TC的向北的散度风向副高脊附近辐合下沉,并在低层(950hPa)由副高脊向南部的台风辐合所构成,而副高与远距离暴雨之间的次级环流则由高层(150hPa或200hPa)来自远距离暴雨的向南的散度风向副高脊附近辐合下沉,并在低层(950hPa)由副高脊向北部的远距离暴雨辐合所构成,副高脊多数位于高低层一致的下沉气流中,是TC与远距离暴雨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通过数值模拟试验(与0704号热带气旋相联系的远距离暴雨)也进一步证实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他三种类型与第一种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台风与远距离降水间的散度风次级环流的不同分布,第二种类型(中低层相互作用型,占总数的15.3%)与远距离降水相联系的次级环流主要发生在中低层,相互作用也发生在中低层,第三种类型(中高层相互作用型,占总数的8.3%)该次级环流主要发生在中高层,而第四种类型(台风对远距离降水作用型)在远距离降水以南无明显的次级环流,二者间仅存在台风北侧的次级环流。除此之外,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第Ⅰ、Ⅱ种相互作用类型中热带气旋与远距离暴雨的平均距离约为15经纬度,热带气旋与950hPa辐散中心的约为9.4经纬度,而远距离暴雨与辐散中心的约为5.6经纬度,热带气旋与辐散中心的距离要大于远距离降水与辐散中心的距离。通过对远距离降水进行理想试验(初始场的台风涡旋强度具有强弱变化)研究后发现:理想试验再现了远距离降水过程及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且初始场中的TC越强,其所激发的准静止Rossby波越强;波列中的正位相恰好位于低层中纬度气旋的东部,由于受到正位相的阻挡作用,中纬度气旋向东的移动速度减慢,强度减弱,但此正位相与副高叠加时则会使得副高加强,从而使得副高脊附近的散度风的辐散加强,进而对TC及远距离降水产生影响。但总体看来,初始场中台风涡旋的强度对远距离降水的影响较弱。另一方面,通过数值模拟试验也发现,TC作为洋面上的对流性热源可以激发向东北方向传播的准静止Rossby波,当副高脊线位于波列的负位相(负位势高度差)中时,不利于低层副高和辐散风的加强;当副高脊线向正位势高度差区运动时,波列的正位相加强了副热带高压脊,使得副高脊处的质量堆积加强,下沉气流加强,从而导致在副高脊附近向南北两侧的散度风辐散增强,进而有利于远距离降水加强。此外,该数值试验还表明,当副高脊以北的散度风次级环流加强时,降水加强,反之,降水减弱,如果散度风次级环流较弱,但来自TC的水汽通量较强时,也可以造成远距离降水加强,因此,中纬度地区的远距离降水受到散度风次级环流及来自TC的水汽通量的双重影响。通过对所得出的远距离降水中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模型的预报意义进行研究后发现,远距离降水在低层90%以上伴随有S形的流场分布,说明S形流场对远距离降水的发生和维持有利,并且实况分析发现,若副热带高压的强度过强,会阻断热带气旋向中纬度西风槽输送水汽和能量,也就不会形成水汽通道和远距离降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远距离暴雨发生前低层950 hPa的散度风场及散度场已出现Ⅰ、Ⅱ型中相应的分布形式,即低层TC、副高及未来远距离降水区域分别对应散度风的辐合、辐散、辐合,在散度场上则分别对应负、正、负的散度分布形式,该形式预示未来将有暴雨发生。
邱文玉[6](2014)在《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极端降水特征及成因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成熟的热带气旋降水客观识别法从1958-2012年的台站降水中识别出我国大陆东南沿海(浙江省、福建省和上海市)热带气旋(TC)降水,定义TC极端降水为统计上达到一定程度的台站降水,归纳TC极端降水的特点以及总结促进TC极端降水的初步成因,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大陆东南沿海1958-2012年来TC极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上,从沿海向内陆降水呈递减趋势,降水极值区可分为北部型、中部型和南部型三个主要TC极端降水区,分界点分别为温州和福州,其中中部型极端降水强度最强、北部型相对最弱;时间分布上,近年来TC极端降水的强度和频次都明显的增加。2、三个TC极端降水区的影响TC特征分析显示,中部型TC路径主要为西-西北向路径、强度较强、极端降水出现在登陆当天,南部型TC路径主要为北上路径,而北部型TC路径较不规则;三类TC的移动速度没有明显差别,中部型TC的强度明显大于其他两个部分。3、地形作用是TC极端降水的关键因素,空间上以福州和温州为界的三个重点区域分别对应了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至闽东北鹫峰山脉和闽中南部戴云山脉,迎风坡的地形有助于降水量极值中心的形成。4、TC强度、移动速度、暖心结构以及路径都是影响TC极端降水的重要因素,总体移动较慢的大强度偏北向TC易生成较大的TC极端降水。5、环境场上,TC与西风槽、西南季风等系统的相互作用是促成TC极端降水的重要因素,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促进对流活动产生更多降水。
林在文[7](2013)在《滨海城市台风灾害管理研究 ——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增强的影响,台风发生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仅2012年8月登陆影响我国的台风就多达8个。由于滨海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一次台风往往会给城市造成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台风登陆时通常携带狂风、暴雨,会引发城市内涝、泥石流、交通堵塞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应对台风灾害并有效降低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仅是理论界、学术界所关心的重大话题,而且是现代政府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加强对台风灾害的管理与研究,对滨海城市科学地防范台风灾害并有效地减少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灾害管理、危机管理等理论为分析工具,从城市灾害管理角度出发,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研究对象,探寻加强滨海城市台风灾害管理的措施。据此,文章先全面、系统地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台风灾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确定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紧接着对灾害管理和台风灾害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指出本文的理论基础;之后在分析平潭综合实验区台风灾害及其台风灾害管理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台风灾害管理可能面临的挑战;然后对有先进管理经验的日本千叶县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台风灾害管理展开研究,总结出可借鉴的管理经验;最后从灾前预警和防范、灾中应对和处置、灾后救助和重建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滨海城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台风灾害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王建军[8](2012)在《基于ArcGIS的海南省风暴潮灾害预报与疏散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暴潮是指由于受台风、强热带风暴和热带风暴等热带气旋或寒潮等温带气旋以及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的现象。台风风暴潮发生时,风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其逐渐靠近岸边时,台风中心右半圆的向岸风,将海水不断地吹向岸边,使得海水在岸边堆积,海面潮位迅速上升,从而引起风暴增水,当风暴增水达到一定高度,就会给沿岸居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海南省地处祖国南端,热带边缘,四季如夏,风景优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国民生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海南旅游,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提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将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推入了新的高度。海南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非常长,且沿海地势平缓,风暴潮灾害的发生经常给海南省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着海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减少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南省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科研机构引进和研发了SLOSH模式和动力一数值预报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天津、河北一带沿海得到了应用,建立了小部分区域的风暴潮风险评估图。本文根据海南省沿海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建立适合海南省的风暴潮灾害预报与疏散系统。本文分析了目前的风暴潮灾害研究概况,学习了常见的风暴潮预报模式和方法,利用ArcGIS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使用Visual Studio作为编程环境,采用B/S模式,进行研究和开发海南省风暴潮灾害预报与疏散系统。论文具体进行的工作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域概况分析为了使研究开发的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研究区域,论文分析了海南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概况,展示了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并选取临高县和海口市作为本文的重点研究区域。论文详细研究了最近几年海南省发生的风暴潮灾害信息,凸显了风暴潮灾害预报与风险评估系统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2)风暴潮预报模式和预报方法研究论文详细分析了常见的风暴潮预报模式与预报方法,选取了国内常用的SLOSH预报模式和动力—数值预报方法对重点研究区域进行了简单的增水预报。论文选取了2011年第]7号强台风“纳沙”风暴潮数据作为研究数据,对研究区域边缘的风暴潮增水进行预报,得到了预期的结果。(3)风暴潮灾害预报与疏散系统设计论文重点介绍了系统使用的开发平台ArcGIS软件,讲解了使用ArcGIS Server开发的优越性。系统开发使用的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和存储数据使用的Oracle数据库,都在这一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系统设计了表现层、功能层、支撑层、数据层四层。表现层为用户在Web浏览器中访问海南省风暴潮预报与疏散路径系统网站时出现的界面,用户可以根据界面中的各种功能模块,可视化地进行操作。功能层为系统实现各种功能,其中包括:数据管理,潮值预报,地图操作和疏散路径等。支撑层为系统开发所使用的技术手段、编程语言以及辅助性的软件工具。数据层为系统开发和运行提供相关的数据。(4)系统的应用实现论文选用2011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风暴潮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设定的潮值,系统可以显示出风暴潮淹没区域图、风暴潮疏散路径图、风暴潮风险等级图以及风暴潮风险评估报告。最后,论文对系统研究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得到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对论文中没有实现的功能进行展望,为以后的研究学习工作指明方向。
刘学刚,李庆宝,张金艳,张苏平,邵玲玲,张小雯[9](2011)在《近年来引发青岛暴雨的台风特征分析》文中指出采用FNL(NCEP/NCAR)全球1°×1°再分析格点资料和实况观测资料,选取2001—2008年引发青岛暴雨的6个登陆台风个例,从源地、路径、结构、强度及其环境场作用等方面分析其特征,并与未引发青岛暴雨的登陆台风特征进行了合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我国福建或浙江后继续北上至30°N以北时,会引发青岛暴雨;台风东移入海,再次登陆山东半岛且登陆点离青岛越近,引发的暴雨越强、范围越广;台风影响青岛时,已处于生命史中的衰亡阶段,但高层暖心结构仍较明显,强度仍会维持一段时间;台风登陆后沿着南北向块状副高边缘的引导气流方向移动,且高空有冷槽与台风低压结合,会引发青岛全区性的暴雨、大暴雨天气。
丛春华[10](2011)在《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文中指出热带气旋(TC)登陆前后往往引发严重的暴雨及洪涝灾害,故热带气旋暴雨研究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热带气旋降雨区可分六块(陈联寿,2010),分别为TC核心区降雨(Core region rain)、螺旋雨带(Envelop rain or spiral rain band)、TC内部中小尺度系统降雨(Meso or micro system rain)、不稳定降雨(Unstable rain)、台前飑线降雨(Squall line rain)和TC远距离降雨(Remote rain )。正是这第六块降雨出现在TC环流的千里之外,常受到TC暴雨预报的忽视。这块降雨虽然与TC相隔遥远,但它的出现和TC之间有密切的物理联系,故称之为热带气旋远距离降雨(Tropical cyclone Remote Precipitation—TRP).这块降雨(TRP)形成的机理正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并非所有的TC都能产生TRP现象,只有一小部分TC能产生,这是一种小概率事件。TRP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日本和美国。美国科学家(Cote,2007)将此类降雨称为Predecessor Rain Events ahead of tropical cyclones (PREs)。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台风的TRP现象,所得结果对实际预报有参考价值。本文对1971年~2006年TRP的统计结果表明,这种现象具有明显的时空(spatial and temporal)分布特征。TRP遍及我国大陆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环渤海地区和川陕交界处是TRP事件发生的高频区。大部分TRP发生在6~9月,其中7~8月最多。TRP事件具有范围大,降雨强和持续时间长等特点。36年间共有169个TC引发了TRP,占总TC的14.7%,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TRP可持续2日以上。引发TRP的TC存在三条优势路径,一是进入南海北部或登陆华南类(56.8%),二是登陆闽浙沿海(24.3%)类,三是近海转向(13%)类。TRP大多发生在TC强度减弱的阶段。本文用合成分析(composite data analysis)分别对环渤海地区和川陕地区有无TRP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有利于TRP发生的大气环流背景是近海TC能将水汽输送到上述两块遥远的雨区,并存在TC与中纬度槽的相互作用,高层急流相关的辐散场激发上升运动。如热带气旋北侧并无西风槽而代之为高压和偏北气流阻断,这对发生TRP不利。采用TC bogus技术,设计了去除TC和减弱TC强度的敏感性试验来研究TC对TRP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TC对TRP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去除TC后,TRP降雨量明显减弱。TC不仅向TRP输送水汽,同时还通过其东侧低空急流的强弱影响TRP区的动力辐合和垂直运动。减弱TC强度,TRP区域水汽辐合、水汽的水平输送和垂直输送均变弱,TRP降雨量也减弱明显用Legendre滤波方法改变西风槽的强度,获得两组弱西风槽和两组强西风槽来研究其对TRP的影响。结果表明, TRP的强度和落区对西风槽强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强西风槽更有利于TC东侧低层水汽向TRP区的输送和辐合上升。减弱西风槽强度,TRP降雨明显减弱,而增强西风槽的强度,TRP降雨强度显着增加。TRP的降雨强度与西风槽强度存在正相关。地形对TRP起到一定的增幅作用。去除地形,TRP雨量减弱,提高地形高度,TRP雨量变化不大,但中心位置发生位移。地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迎风坡的抬升、地形绕流后辐合及狭管效应等方面。地形对TRP的影响具有局地性,使TRP降雨局地性增强。三个TRP个例诊断分析对比表明,TC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不仅向TRP区输送水汽,同时还影响着TRP区的动力强迫场,激发TRP发生发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TRP是TC和西风槽(包括中纬度槽和涡、弱冷空气、切变线等低值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形对TRP有一定的增幅作用。本文最后得出的TRP事件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对业务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2001年桃芝台风预报及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桃芝台风预报及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九龙江口台风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材料 |
3.1 研究原理 |
3.1.1 沉积物粒度对台风沉积层的指示作用 |
3.1.2 有机δ~(13)C对台风沉积层的指示作用 |
3.1.3 主微量元素对台风沉积层的指示作用 |
3.2 样品采集 |
3.2.1 河口表层沉积物 |
3.2.2 河口柱状样 |
3.3 实验室分析 |
3.3.1 XRF岩芯扫描 |
3.3.2 粒度分析 |
3.3.3 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
3.3.4 ~(210)Pb与~(137)Cs核素分析 |
3.4 数据分析及图表绘制 |
第四章 九龙江口表层与钻孔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 河口水文条件 |
4.2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4.3 钻孔沉积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岩性描述 |
4.3.2 粒度特征 |
4.3.3 有机碳同位素(δ~(13)C与C/N)特征 |
4.3.4 主微量元素特征 |
4.3.5 钻孔的~(210)Pb与~(137)Cs特征 |
第五章 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历史台风事件的指示意义 |
5.1 粒度对台风沉积的指示意义 |
5.2 有机δ~(13)C对台风沉积的指示意义 |
5.2.1 钴孔JY0 |
5.2.2 钴孔JY1 |
5.2.3 钴孔JY2 |
5.3 主微量元素对台风沉积的指示意义 |
5.4 历史台风事件的重建 |
5.4.1 1955年以来的主要台风事件 |
5.4.2 1955年以来强台风事件的周期性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PSM-DID的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象卫星应用领域相关研究 |
1.2.2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相关研究 |
1.2.3 PSM-DID相关研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产生机理 |
2.1 气象卫星的应用现状 |
2.2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内涵 |
2.2.2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特征 |
2.3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的主要表现形式 |
2.4 气象卫星在台风预报过程中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
2.4.1 气象卫星产品及服务的内部属性 |
2.4.2 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应用效益的外部影响因素 |
2.5 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应用效益的产生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模型构建 |
3.1 PSM-DID方法 |
3.2 干预组与控制组的选择 |
3.3 变量设计 |
3.3.1 结果变量 |
3.3.2 处理变量 |
3.3.3 协变量 |
3.4 模型的建立 |
3.4.1 双重差分模型 |
3.4.2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模型实证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FY-3 号气象卫星对台风灾害损失影响的初步检验 |
4.2.1 混合效应检验 |
4.2.2 初始回归估计 |
4.2.3 双重差分估计 |
4.2.4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 |
4.3 稳健性检验与敏感性分析 |
4.3.1 稳健性检验 |
4.3.2 敏感性分析 |
4.4 结果分析与优化对策 |
4.4.1 结果分析 |
4.4.2 优化对策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台风路径预报效果评估与资料同化改进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
1.2 相关研究回顾和综述 |
1.2.1 台风路径特征与预报误差的相关研究 |
1.2.2 台风业务预报方法与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
1.2.3 台风路径预报效果改进方法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2016年各气象机构台风路径误差分析及预报效果评估 |
2.1 西北太平洋台风概述 |
2.1.1 西北太平洋台风相关信息概述 |
2.1.2 2016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特点分析 |
2.2 台风路径误差分析 |
2.2.1 资料与方法介绍 |
2.2.2 台风路径误差来源分析 |
2.2.3 2016年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数值分析 |
2.3 台风路径预报效果评估 |
2.3.1 预报效果评估模型的构建 |
2.3.2 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料同化方法对台风路径预报效果的改进研究 |
3.1 气象资料同化 |
3.1.1 气象资料同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3.1.2 四维变分方法相关内容概述与算法研究 |
3.1.3 集合卡尔曼滤波相关内容概述与算法研究 |
3.2 数值实验 |
3.2.1 预报模式检验方法设计 |
3.2.2 数值试验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与总结 |
4.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4.2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 |
(4)台湾岛地形对台风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地形对降水影响 |
1.2.2 地形对台风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典型台风分型及“麦德姆”台风概况 |
2.1 典型台风路径分型 |
2.1.1 分型资料 |
2.1.2 台风路径分型 |
2.2 “麦德姆”台风过程及受灾概况 |
2.3 “麦德姆”台风天气环流形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麦德姆”台风的数值模式设计 |
3.1 资料 |
3.1.1 背景场资料 |
3.1.2 实况资料 |
3.2 WRF模式介绍及方案初步设计 |
3.2.1 WRF模式说明 |
3.2.2 模式方案初步设计 |
3.3 陆面方案设计 |
3.3.1 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 |
3.3.2 陆面过程敏感性试验设计 |
3.3.3 不同陆面过程的路径及强度对比 |
3.4 模式地形分辨率方案设计 |
3.4.1 WRF模式地形分辨率 |
3.4.2 地形分辨率敏感性实验方案设计 |
3.4.3 地形分辨率研究的路径和强度对比 |
3.5 控制试验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形敏感性试验 |
4.1 台湾地形、地貌 |
4.2 地形敏感性试验方案设计 |
4.3 数值试验结果的比较 |
4.3.1 不同地形高度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
4.3.2 不同地形高度对台风强度的影响 |
4.3.3 不同地形高度对台风眼区结构的影响 |
4.3.4 不同地形对台风降水的影响 |
4.4 台湾岛地形影响“麦德姆”台风的机制分析 |
4.4.1 台湾岛地形影响“麦德姆”台风路径的机制 |
4.4.2 台湾岛地形影响“麦德姆”台风强度的机制 |
4.4.3 台湾岛地形影响“麦德姆”台风结构的机制 |
4.4.4 台湾岛地形影响“麦德姆”台风降水的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及远距离降水间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的定义 |
1.3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的研究 |
1.3.1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特征 |
1.3.2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与中低纬系统的相互作用 |
1.3.3 热带气旋与中纬度系统在远距离降水中的主要作用 |
1.3.4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预报 |
1.4 热带气旋能量频散与远距离暴雨的关系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本文研究内容介绍 |
第二章 资料、模式以及方法介绍 |
2.1 资料介绍 |
2.2 模式介绍 |
2.2.1 WRF模式的系统组成和程序结构 |
2.2.2 WRF模式的主要物理参数化方案 |
2.2.3 WRF中的TC BOGUS方案 |
2.3 方法介绍 |
2.3.1 散度风分析 |
2.3.2 Spectral Nudging方法介绍 |
第三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中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类型 |
3.1 引言 |
3.2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中高低层散度风场的观测事实 |
3.2.1 热带气旋与远距离降水中散度风场的三维分布特征 |
3.2.2 远距离降水与副热带高压以及热带气旋间的整层相互作用模型 |
3.2.3 远距离降水与副热带高压以及热带气旋间的其他三种相互作用类型 |
3.2.4 热带气旋与远距离降水的相关统计分析 |
3.3 热带气旋与周围系统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 |
3.3.1 定量分析的表示方法 |
3.3.2 周围系统对台风的作用 |
3.3.3 台风对周围系统的作用 |
3.4 950hPa环境场区域平均散度风与beta-漂移速度的比较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的数值模拟诊断分析 |
4.1 引言 |
4.2 0704号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介绍 |
4.2.1 0704号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概况 |
4.2.2 大尺度环流背景场分析 |
4.3 0704号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的数值模拟诊断分析 |
4.3.1 模拟方案设计及模拟结果分析 |
4.3.2 去掉台风的敏感性试验研究 |
4.3.3 台风激发的Rossby波对远距离降水的影响分析 |
4.3.4 减弱副热带高压的敏感性试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的理想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的理想数值试验 |
5.2.1 轴对称台风涡旋在静止环境大气中的作用 |
5.2.2 理想试验方案设计 |
5.2.3 理想试验结果分析 |
5.2.4 理想试验中的波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相互作用模型预报意义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S形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持续时间的相关统计 |
6.3 未形成远距离降水的热带气旋、副高与西风槽的分布特征(个例分析) |
6.4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的相互作用类型与远距离降水强度的关系 |
6.5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相互作用模型在预报中的应用 |
6.6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水预测思路在台风个例中的应用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尚未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极端降水特征及成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绪论 1.1 |
研究意义 1.2 |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
热带气旋暴雨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
资料和方法 2.1 |
资料简介 2.2 |
热带气旋降水识别方法(OSAT) 2.3 |
台风路径相似方法 2.4 |
其他方法 第三章 |
台风路径相似方法 3.1 |
具体思路 3.2 |
TSAI指数计算方法 3.3 |
效果检验 3.4 |
小结 第四章 |
我国东南沿海TC极端降水特征 4.1 |
引言 4.2 |
时间分布特征 4.3 |
空间分布特征 4.4 |
小结 第五章 |
东南沿海TC极端降水成因初探 5.1 |
引言 5.2 |
地形的关键作用 5.3 |
造成不同区域TC极端降水的TC特征 5.4 |
中部型TC极端降水的成因诊断 5.5 |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
总结与讨论 6.1 |
主要结论 6.2 |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6.3 |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7)滨海城市台风灾害管理研究 ——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灾害与灾害管理 |
2.1.2 台风与台风灾害 |
2.2 理论基础 |
2.2.1 灾害管理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应急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平潭综合实验区台风灾害管理现状 |
3.1 平潭综合实验区及其台风灾害概述 |
3.1.1 平潭综合实验区概述 |
3.1.2 平潭综合实验区台风灾害概述 |
3.2 平潭综合实验区台风灾害管理 |
3.2.1 平潭综合实验区台风灾害常规管理 |
3.2.2 平潭综合实验区台风灾害应急响应 |
3.3 平潭综合实验区台风灾害管理面临的挑战 |
3.3.1 城市致灾因素增多 |
3.3.2 民众防灾意识缺乏 |
3.3.3 应急救援力量薄弱 |
3.3.4 城市灾害管理经验不足 |
3.3.5 公共资源支撑力度不够 |
第四章 日本和台湾滨海城市台风灾害管理及经验借鉴 |
4.1 日本滨海城市台风灾害管理 |
4.1.1 千叶县台风灾害概述 |
4.1.2 千叶县台风灾害管理 |
4.2 台湾滨海城市台风灾害管理 |
4.2.1 台湾地区台风灾害概述 |
4.2.2 台湾地区台风灾害管理 |
4.3 日本和台湾滨海城市台风灾害管理经验借鉴 |
4.3.1 灾前预防方面 |
4.3.2 灾中应对方面 |
4.3.3 灾后恢复方面 |
第五章 加强滨海城市台风灾害管理的措施 |
5.1 灾前预警和防范方面 |
5.1.1 完善灾害管理办法和预案体系 |
5.1.2 开展台风灾害管理研究 |
5.1.3 健全台风灾害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 |
5.1.4 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
5.1.5 提升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的防风能力 |
5.2 灾中应对和处置方面 |
5.2.1 建立有效的台风灾害管理组织体系 |
5.2.2 建立信息报告、重点防御和灾情发布制度 |
5.2.3 构建专业化的防台应急救援队伍 |
5.2.4 加强社区防台救灾队伍建设 |
5.3 灾后救助和重建方面 |
5.3.1 建立灾后重建基金供应机制 |
5.3.2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灾 |
5.3.3 构建防台保险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基于ArcGIS的海南省风暴潮灾害预报与疏散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暴潮灾害预报的研究现状 |
1.2.2 风暴潮灾害疏散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风暴潮预报与疏散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海南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
§2.2 海南省经济文化概况 |
§2.3 历年风暴潮潮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暴潮的预报与疏散路径的选取 |
§3.1 风暴潮的预报 |
3.1.1 风暴潮的预报模式 |
3.1.2 风暴潮的预报方法 |
3.1.3 风暴潮的预报实例 |
§3.2 疏散路径的选取 |
3.2.1 淹没区域的范围 |
3.2.2 最佳疏散路径的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rcGIS的风暴潮灾害预报与疏散系统的设计 |
§4.1 硬件系统背景 |
§4.2 软件系统背景 |
4.2.1 ArcGIS系列软件简介 |
4.2.2 Microsoft.NET语言简介 |
§4.3 系统的结构设计 |
4.3.1 系统的框架结构设计 |
4.3.2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4.4 风暴潮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
4.4.1 风暴潮数据简介 |
4.4.2 空间数据引擎ArcSDE |
4.4.3 Geodatabase模型 |
4.4.4 Oracle数据库简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暴潮灾害预报与疏散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主界面 |
§5.2 数据管理 |
5.2.1 基础地图 |
5.2.2 DEM数据地图 |
5.2.3 社会经济专题图 |
5.2.4 风暴潮发生图 |
5.2.5 风暴潮简介 |
§5.3 系统预报结果 |
§5.4 地图操作 |
§5.5 淹没预报 |
5.5.1 增水淹没图 |
5.5.2 疏散路径图 |
5.5.3 风险评估图 |
§5.6 风险评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 |
1.2 热带气旋暴雨研究进展 |
1.2.1 研究技术和方法 |
1.2.2 影响热带气旋暴雨的因子 |
1.3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进展 |
1.3.1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显着特征 |
1.3.2 热带气旋与中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 |
1.3.3 热带气旋的作用 |
1.3.4 中纬度系统的作用 |
1.3.5 地形的作用 |
1.4 与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有关的科学问题 |
1.4.1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气候特征 |
1.4.2 远距离暴雨过程中多系统相互作用机理 |
1.4.3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概念模型 |
1.5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预报 |
1.6 论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统计特征 |
2.1 引言 |
2.2 资料和方法 |
2.3 远距离暴雨特征 |
2.3.1 地理分布 |
2.3.2 雨强和范围 |
2.3.3 时间变化 |
2.3.4 产生远距离暴雨的TC特征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大尺度环流特征 |
3.1 引言 |
3.2 资料和方法 |
3.3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大尺度环流背景 |
3.3.1 环渤海地区(Ⅰ区) |
3.3.2 川陕交界处(Ⅱ区) |
3.4 热带气旋暴雨区辐散场分布特征 |
3.5 Q 矢量、Q 矢量散度和锋生函数特征 |
3.6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理论的应用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 |
4.1 引言 |
4.2 资料与方法 |
4.3 水汽条件诊断分析 |
4.3.1 环渤海地区(Ⅰ区) |
4.3.2 川陕交界处(Ⅱ区) |
4.4 水汽收支诊断 |
4.4.1 环渤海地区(Ⅰ区) |
4.4.2 川陕交界处 (Ⅱ区)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个例诊断分析 |
5.1 引言 |
5.2 MATSA(0509)台风远距离暴雨 |
5.2.1 台风及降水概况 |
5.2.2 大尺度环流形势 |
5.2.3 水汽条件分析 |
5.2.4 大气热力条件分析 |
5.2.5 大气动力条件分析 |
5.2.6 远距离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 |
5.3 AERE(0418)台风远距离暴雨 |
5.3.1 台风及降水概况 |
5.3.2 大尺度环流背景 |
5.3.3 水汽条件分析 |
5.3.4 热力条件和锋生 |
5.3.5 动力条件分析 |
5.4 KROVANH(0312)台风远距离暴雨 |
5.4.1 台风及降水概况 |
5.4.2 大尺度环流背景 |
5.4.3 水汽条件分析 |
5.4.4 热力条件和锋生 |
5.4.5 动力条件分析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WRF_ARW模式简介 |
6.1 引言 |
6.2 WRF_ARW 模式 |
6.2.1 模式框架及流程 |
6.2.2 参数化方案 |
6.2.3 TCBOGUS轴对称兰金涡旋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热带气旋对TRP影响的数值试验 |
7.1 引言 |
7.2 试验方案设计 |
7.3 控制试验结果检验 |
7.4 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
7.4.1 远距离降水变化 |
7.4.2 低层风场及辐散场的变化 |
7.4.3 水汽通量变化 |
7.4.4 水汽通量散度变化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西风槽对TRP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
8.1 引言 |
8.2 试验方案设计 |
8.3 试验结果分析 |
8.3.1 台风路径变化 |
8.3.2 远距离降水变化 |
8.3.3 低层风场和散度场变化 |
8.3.4 高空急流和散度场变化 |
8.3.5 低层温度场变化 |
8.3.6 水汽输送变化 |
8.3.7 能量场变化 |
8.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地形对TRP影响的数值研究 |
9.1 引言 |
9.2 试验方案设计 |
9.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9.3.1 远距离降水变化 |
9.3.2 低层风场和散度场变化 |
9.3.3 雷达最大反射率因子变化 |
9.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概念模型 |
10.1 引言 |
10.2 主要研究结论 |
10.3 TRP 概念模型 |
10.4 本文的创新点 |
10.5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2001年桃芝台风预报及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九龙江口台风沉积特征研究[D]. 夏天. 厦门大学, 2019(09)
- [2]基于PSM-DID的气象卫星对台风预报的应用效益评估研究[D]. 苏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3]台风路径预报效果评估与资料同化改进方法研究[D]. 黎婷. 温州大学, 2018(02)
- [4]台湾岛地形对台风影响的研究[D]. 陈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5]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及远距离降水间的关系研究[D]. 邢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10)
- [6]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极端降水特征及成因初探[D]. 邱文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7]滨海城市台风灾害管理研究 ——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D]. 林在文. 广州大学, 2013(04)
- [8]基于ArcGIS的海南省风暴潮灾害预报与疏散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建军.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1)
- [9]近年来引发青岛暴雨的台风特征分析[J]. 刘学刚,李庆宝,张金艳,张苏平,邵玲玲,张小雯. 气象, 2011(09)
- [10]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D]. 丛春华.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