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冯契先生论辩证思维方法论(论文文献综述)
雷定京,李夫泽[1](2022)在《论冯契对陆征麟逻辑方法论的超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冯契在逻辑方法论方面对陆征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吸收与超越。他在陆征麟研究形式逻辑方法的基础之上,发展了辩证逻辑的方法论;从动态性、过程性和总结性的角度具体揭示了逻辑思维自身所具有的基本矛盾。冯契与陆征麟对逻辑思维运行过程中所蕴含三大基本矛盾的探索极富理论意义。
王新建[2](2020)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内涵上观点高度一致,而在其莫衷一是的外延列示中,唯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被普遍尊崇,足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学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坚守。新时代历史方位所展现的现实域场和发展意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完成这一新时代使命,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其更为鲜亮的实践性指向和高度清晰的、具体的而又针对新时代意涵的可操作化运行机制,切实推进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的贯彻落实。“两化”,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而提出的“补充”口号。这里的“理论”主要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党规党法如政治规矩等;“方法”主要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而来的各种方法和方法论;“德性”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较高的认知和觉悟程度,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在品质和品格等。“两化”的“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这一运行机制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意蕴,对于克服现实中诸如人们对理论联系实际之难的慨叹,只知“联系”之重要而对如何联系的懵懂,对知行统一的不自觉却步,为人与为学的两立,科学与人生的脱节,以致“两面人”等现象,继而使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和规范作用,均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显着的实效性。鉴此,论文主题主旨确定为: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细化和具体化为“两化”原则,即把“两化”提升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不断革命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厚基因。冯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绵延数千年的名实之辩、知行之辩的认识论思想解析,对理想人格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两化”原则的提出提供民族文化启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对“两化”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合法性、必然性和必要性的阐释,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活动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所展现的把理论化为方法和德性的宏大实践叙事,分别给予“两化”原则以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两化”原则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统一”“六要”“思政课的实践性”等新要求,对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灌输论”理论、“生命线”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等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涵。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所昭示的实践辩证法对“两化”原则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进行理论鉴临能够说明:在“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运行机制上的缺失、敷衍、断裂、梗阻和得过且过,将导致“理论”向“方法”“德性”转化的不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两立”。在“两化”运行机制的认知和践行方面,在以“两化”原则为指导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场域方面,广大思政学人应尽快建立起高度的专业自省、职业自觉和实践自为意识。
鲍文欣[3](2020)在《思史互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的思想历程》文中研究表明冯契先生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有两个重要版本,一是1978—1980年同名课程的授课笔记整理稿("打印稿"),二是1983—1985年陆续出版的"定稿"。在完成"打印稿"后,冯契讲授了《逻辑思维的辩证法》,方才着手把"打印稿"修改为"定稿"。正是《逻辑思维的辩证法》给予了冯契提出"广义认识论"的直接灵感,进而促成了"定稿"中《绪论·第二节》的写作,从而使得以认识史为中心的哲学史写作得以在很大程度上容纳中国哲学传统中注重"人道"问题的特点。但是,三对范畴("感性-理性""绝对和相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矛盾运动的认识史框架和"广义认识论"中四个认识论问题("感性""知性""理性"和"德性")的设置之间,在如何协调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理论困难。由此产生的张力可能是冯契思想晚年发展的动力之一。冯契的哲学史写作以"力求按历史的本来面目来理解"为目标,而所谓"本来面目",在其真理学说中指"本然界"或"自在之物",是一个用以表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辩证统一的概念。可以看到,出于认识论上的自觉,冯契在勾画中国哲学史逻辑发展的"圆圈"时,理论上的魄力是与对自身写作有限性的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张灵馨[4](2020)在《冯契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冯契作为中国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建构了自身的“智慧说”体系,对中国哲学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对中国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冯契自觉地将对美的问题的思考纳入其中,美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他追求自由、通往“智慧”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冯契的美学理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相关,与他对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如果不了解他的“智慧说”的哲学体系,就无法全面、准确地看待他美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冯契论“美”与他的“智慧说”相关,“智慧说”是他哲学乃至对美学问题思考的基础。冯契对真善美与人的自由之间关系的探讨,重点关注了美与自由和理想之间的关系。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中,他抓住了“言志说”与“意境”理论两条线索,将这两者看作是中国传统抒情艺术的代表,在与西方注重造型艺术的对比中,突显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对“言志说”与“意境”理论的阐发中,他将“言志说”与理想论相结合,强调艺术要为人生服务,既要表现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又要表现艺术理想。他将“意境”看作是超越形式之上的境界和感受,以此来突出中国美学的特色。在对中国近代哲学的研究中,冯契对中国近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的外缘与内因进行了分析,关注了近现代美学家如王国维、朱光潜、鲁迅、宗白华等人对美学研究做出的贡献,同时,关注了近代艺术革命的问题。他不仅自身有对美学问题的独特理解,早年也亲自进行过一些文艺创作,他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他所从事的相关美学工作也推动了相关美学教育的发展。总体而言,冯契对美学问题的关注拓宽了中国哲学研究的视域,也为美学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他提出的审美理想对于完善自由人格、推动美育发展、提高人生境界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董波[5](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邓妍[6](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凯利[7](2018)在《“伦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冯契先生指出:一切理论,尤其是哲学理论,只有化为方法时,才能发挥作用,去更好地改造世界。同样只有理论化为德性时理论才有生命力,才能说服人。为了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切实做到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此外,“两化”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目标指向、指导原则和核心理念的高度契合。再次,“两化”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类、故、理”的辩证逻辑框架、开创了“解蔽”与“去私”的途径、注入了“德道统一”与“天人合一”的君子文化。因此本文从“两化”视域下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期提升教育效果。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产生了某些方面的问题。从“两化”视域下透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物的过度依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求的失衡。二是为学与为人的分离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论的错位。三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人格的欠缺。以上这些问题,与缺少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密切相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从“两化”理论中汲取营养去回应当下面临的困境。其一,重新审视教育价值。在合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具价值的同时明确以人为本复归德性价值。其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兼顾修身治学。在治学上做到严谨慎重,在教学上做到以情动人,在弘道上要言传身教。其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真、善、美的统一来培养人的理想人格。以真为基,树立明晰的人生理想;以善养德,坚定高尚的道德理想;以美育性,培养个性的审美理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瑞泉[8](2017)在《在历史深处通达智慧之道——略论冯契的哲学史研究与“智慧说”创作》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哲学史研究的元哲学深度自觉,冯契的"哲学史两种"实质上构成了《智慧》到"智慧说三篇"的中介。由此,形成了冯契思想鲜明的总体性品格:哲学与哲学史的辩证统一、哲学理论创造和哲学史传统总结的有机融合。它既与黑格尔有关,但是更直接的来源系发掘中国哲学固有的历史主义传统和唯物史观的结合,因而冯契在批评独断论、对规律的辩证理解和哲学史发展动力的知识社会学方案等方面超越了黑格尔。在广义认识论的视野中,哲学史就是认识史,辩证法则是认识史的"总计"。而贯穿冯契哲学史两种的根本原则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辩证的综合型哲学的历史展开,《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以范畴史为内在结构,凸显了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传统;基于强烈的现实感,《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提示了传统观念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性,更开启了哲学观念史研究的新空间。
胡晓瑞[9](2017)在《中国心相画学初论》文中研究表明以“返本初心”为主旨的中国心相画学理论研究属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范畴。是在深化抽象绘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创建具中国特质绘画语言体系的理论研究。是从抽象绘画领域结合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建立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体系。是以摆脱西方艺术理念单一模式,深化自身文化艺术精神,探寻内在本质的具有中国特质创新的学术话语体系。是以“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为方向构建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艺术理论体系。试迈出在艺术领域实现“中国式学术话语”及创建“中国式绘画语言体系”的第一步。“中国心相绘画”是区别于西方抽象绘画并彰显中国特质的中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亦是首创的绘画理念和形式。在美术理论方面首次突破美术学科长期理论研究和绘画创作实践脱节的壁垒,率先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结合中西方优秀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方法形成包括本质、原理、规律和丰富内容构成的系统理论框架。旨在建立一个独立的、系统的、科学及具有中国特色深层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创新文化艺术自洽理论体系,并尝试为思想界相关学科和领域提供来自艺术界的智慧和方案。当前,鉴于为美术学绘画专业培养具有中国当代人文内涵和全面绘画艺术素养的艺术人才提供自身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及脱离西方单一话语模式,以探寻内在本质为需要建设一个传统和当代贯通,东方和西方融合,自身和诸多关系学科渗透,理论和实践合一的深广现当代艺术理论体系已经变得必要和迫切。在突破旧的传统范式,建构一个创新且包容度较大的理论框架需要长期共赢的合作,为此,“中国心相画学”理论研究力求开放、自由,坚持以真理为师、包容并蓄的精神。为整个美术学科提供新鲜且与时俱进的理论框架。在整个美术教学理论体系中与其他专业相辅相成、合作共存及互补长短。秉承“君子和而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各自优势,与相邻学科互为启示共谋发展。“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的探索是为回答时代和绘画本身的问题。所以,理论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就是绘画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即艺术主体(人的意识)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如何转化成绘画语言呈现过程的问题。确切的说,是自然界、意识以及绘画观念三者的关系。本文试通过广义认识过程的辩证论述,回答什么是中国心相绘画?中国心相画学理论是怎样具体指导艺术主体进行绘画创作实践的?特别是如何通过中国心相绘画创作实践和欣赏心相艺术作品实现心灵返本的智慧曜出?从而获得天性与德性合一的自由自在境界。当艺术主体的观念(德性)集聚到一定程度(自由)与天道的真理性认识(天性)发展到内外合一时(自在),就是获得天人合一的智慧(自由自在)。“中国心相画学”理论体系研究正是本着“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原则,提供如何使艺术主体获得(自由)返归本性(自在)方法和路径的智慧。进而实现“立德为本”的教育本质。“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参鉴比较学研究方法论结合科学分类法,针对自身学科特点作出整体理论建构。运用共时性、横向的、平面的现象学比较方法论及历时性、纵向的、线性的历史学及人类学方法论探究中西艺术中与自身学科相关的一切现象和构成内容。构建出“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的框架雏形。简称:【12334】理论框架模式。内容包括:一个原理(基原理),二个基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基础、中国心相画学绘画语言基础),三种心灵观念(道观念、义观念、德观念),三种绘画语言(光语言、势语言、韵语言),四大要素(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中国心相画学语言转化行为、中国心相画学组织和制度)。根据上述内容依次组建第一章《中国心相画学本质要素及类型》、第二章《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内容构成》的学理构架。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科学理性的构建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说”的核心部分,内容包括:“基”原理及中国心相画学建立的哲学基础和实践方法,使其区别于西方及其他观念性绘画理论研究具备自身的独立性和系统性,以此构成第三章《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第四章《中国心相画学哲学基础和实践方法》的学理架构。从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共时性、平面的展演趋向不同形态关联的横向研究,及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继承性的历时性、线性的不共特质关系展开纵向研究,以此构成第五章《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发展趋向性关联研究》、第六章《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承传性关联研究》的学理内容。从中国心相画学和相关领域渗透关系概述其与文化、政治、道德、科学、宗教、哲学及文化艺术其他门类之间的输出性和交互性,以此共同构成第七章《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的学理内容。旨在探究中国心相画学作为社会文化艺术形态所承担的文化社会价值和功能。最后,在结章《中国心相画学未来》中阐释中国心相画学适应人类心灵发生、发展共同需要的未来形态特征说。全文第三、四章为整个理论体系构成的主干部分,第一、二章构成整体的左翼部分,第五、六、七章构成整体的右翼部分,以此共同交织成一个“活体”有机理论体系。“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理论体系创新性研究重点与难点:第一,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本质和定义。第二,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道观念、义观念、德观念。第三,重点阐明中国心相画学光语言、势语言、韵语言。第四,难点构建“心灵返本”为主旨的“基”原理。第五,难点构建作为社会化艺术现象客观化存在基础的“四个要素”理论。“中国心相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需要各方面长期的合作共创,因此,仅凭一本论文是不可能为所有问题提供一个结论性的定式。那也不是本文所希望出现的结果。本文可以做到的仅仅是从目前了解和掌握的国内外相关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从广义认识过程角度梳理一个粗略的宏观性理论框架雏形。使其成为一个起步性的铺埋,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只是提供一种创新的综合性开放式思维方式,如果这种方式是科学的、符合时代的,那么这种综合性开放式创新思维方式的本身就是一种开创性理论建设。追求真理的真正意义恰恰是对于真理的追求过程,而不是最后的定式性结论。随着各学科的综合发展,随着我们对未知领域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究和掌握,必然要求我们做出新的回应和思索,本文希望聆听来自各方面善意和智慧的指正,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共同为人类回归心灵家园增力。
刘桃秀[10](2017)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冯友兰把自己一生主要的学术研究成果概括为“三史”和“六书”。“六书”构成了冯友兰新理学哲学体系,“三史”即《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以下简称《史》)、《中国哲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本)(以下简称《新编》)代表了冯友兰在哲学史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新编》是冯友兰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写成的一部哲学史,可以算是其学术思想的“晚年定论”。《新编》的写作背景是上个世纪80年代,经历了建国后思想改造运动和十年文革挫折的冯友兰坚持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写一部中国哲学史,于是才有《新编》的面世。用冯友兰自己的话来说,《新编》是他对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的深刻体会,希望能够为中国未来哲学发展提供的营养。因此,对《新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冯友兰的晚年学术思想,同时还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时代思潮为纲来梳理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把整个中国哲学史发展历程概括为七大时代思潮,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道学、近代变法和现代革命,对每一个时代思潮都作了总体说明和具体分述。因此,对《新编》研究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冯友兰关于这七大思潮的论述。这是从《新编》本身来分析它的特点。不过,特点往往是通过比较而愈加显着,这正是比较研究的必要性所在。通过把《新编》和冯友兰的另外两史《史》和《简史》进行比较研究,以及把《新编》和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代表作包括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四卷本)、冯契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三卷本)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萧萐父和李锦全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新编》的特点,以期赋予《新编》一个合理的历史定位,还有助于推动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建设。
二、冯契先生论辩证思维方法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冯契先生论辩证思维方法论(论文提纲范文)
(1)论冯契对陆征麟逻辑方法论的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一、冯契与陆征麟对逻辑思维基本矛盾的动态探索 |
二、冯契与陆征麟探索的方法依据 |
三、比较冯契与陆征麟探索异同的理论意义 |
(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评析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重点、难点 |
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思考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
2.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基本遵循和落脚点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 |
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提出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 传统文化渊薮及对提出“两化”原则的启示 |
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1 “化理论为方法”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2 “化理论为德性”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3 “两化”的基本环节和运行机制公式解析 |
4.4 “两化”的辩证性、普适性和艰巨性辨正 |
5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 |
5.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 |
5.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实践证成 |
6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6.1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八个统一”要求 |
6.2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六要”要求 |
6.3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实践性”要求 |
7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 |
7.1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研究 |
7.2 “两化”原则运用于“灌输论”理论的深化研究 |
7.3 “两化”原则运用于“生命线”理论的深化研究 |
7.4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化研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思史互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的思想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第二节晚出 |
二、三对“范畴”与四个“问题” |
三、中国哲学史的“本来面目” |
(4)冯契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冯契美学思想研究之缘起 |
二、冯契美学思想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港澳台及国外研究现状 |
三、《冯契美学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冯契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一节 哲学上的“智慧说” |
一、广义认识论 |
二、知识与智慧 |
三、哲学和哲学史 |
四、科学和哲学 |
第二节 冯契论美及其相关概念 |
一、美的对象 |
二、美感与快感 |
三、美的多样性 |
四、美与真和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冯契论真善美与人的自由 |
第一节 冯契自由观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生成阶段 |
三、完善阶段 |
第二节 真善美与人的理想和自由 |
一、真、人生理想与自由 |
二、善、道德理想与自由 |
三、美、审美理想与自由 |
第三节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
一、中国哲学史上对理想人格问题的探讨 |
二、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特征 |
三、平民化自由人格与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冯契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冯契对“言志说”的研究 |
一、冯契对“言志”说与典型性格的分析 |
二、冯契对“言志说”与理想论的结合 |
第二节 冯契对“意境”理论的研究 |
一、冯契对“意境”内涵及演变的研究 |
二、冯契对近现代“意境”理论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冯契对中国近代美学的探索 |
第一节 冯契论中国近代美学的发展进程 |
一、中国近代美学发展的外缘因素 |
二、中国美学在近代的内部变革 |
第二节 冯契论中国近代美学家的理论及贡献 |
一、冯契论王国维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二、冯契论鲁迅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三、冯契论朱光潜的美学理论及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冯契的美学实践与理论价值 |
第一节 冯契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一、早年文艺创作中的美学思想 |
二、积极从事美学工作,推动美育发展 |
第二节 冯契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互相观照 |
二、对审美理想的价值追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
1.1.1 相关概念 |
1.1.2 选题原因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
第一节 家学渊源 |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
一、早年知识积累 |
二、早期哲学启蒙 |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致谢 |
(7)“伦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两化”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两化”理论的提出背景 |
一、时代背景 |
二、思想来源 |
三、现实基础 |
第二节 “两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化理论为方法 |
二、化理论为德性 |
第三节 “两化”理论的思想特质 |
一、工具价值与德性价值的统一 |
二、为学与为人的统一 |
三、知识和智慧的统一 |
第二章 “两化”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及其指导价值 |
第一节 “两化”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 |
一、目标指向的契合 |
二、指导原则的切合 |
三、核心理念的应合 |
第二节 “两化”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价值 |
一、在研究思路上提供了“类、故、理”的辩证逻辑框架 |
二、在研究方法上开创了“解蔽”与“去私”的途径 |
三、在研究内容上注入了“德道统一”与“天人合一”的君子文化 |
第三章 “两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物的过度依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求的失衡 |
一、工具价值的凸显 |
二、德性价值的失落 |
三、工具价值和德性价值辩证关系的割裂 |
第二节 为学与为人的分离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论的错位 |
一、治学上严谨作风的缺憾 |
二、为教上情感投入的寠乏 |
三、弘道上以身戴行的阙如 |
第三节 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人格的欠缺 |
一、人生理想的迷茫 |
二、道德理想的平庸 |
三、审美理想的趋同 |
第四章 “两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探讨 |
第一节 审视教育价值,达到理性的自明 |
一、慎思明辨,正视工具价值 |
二、以人为本,复归德性价值 |
三、理论自觉,维系价值平衡 |
第二节 兼顾修身治学,获得意志的自主 |
一、严谨治学,寓德风于学术 |
二、真情为教,融情感于教学 |
三、身正垂范,留敦品于众人 |
第三节 培养理想人格实现德性的自得 |
一、以真立基,树立明晰的人生理想 |
二、以善养德,坚定高尚的道德理想 |
三、以美育性,培养个性的审美理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在历史深处通达智慧之道——略论冯契的哲学史研究与“智慧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史研究与元哲学自觉 |
二历史主义的辩证法方案 |
三从范畴史到观念史 |
(9)中国心相画学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二、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
(一)抽象绘画 |
(二)心相画学 |
(三)通过四要素内容构成界定中国心相画学性质 |
(四)中国心相画学研究范畴界定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心相画学本质要素及类型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名称问题 |
一、心相画学三种特征 |
二、心相画学名称内涵 |
三、心相美范畴与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心相画学本质 |
一、分析中国心相画学本质多元化趋势 |
二、吴大羽诗性艺术观对中国心相画学启示 |
第三节 中国心相画学基本四要素及逻辑结构 |
一、中国心相画学基本四要素及相互关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说定义 |
三、中国心相画学定义的理解与应用 |
四、中国心相画学分类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心相画学四要素内容构成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 |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性质及核心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理论基础“道”观念的性质 |
三、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功能作用“义”观念的性质 |
四、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升华显现“德”观念的性质 |
第二节 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 |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及表现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原因和对象 |
三、获得中国心相画学心灵体验的方法 |
第三节 中国心相画学绘画语言转换行为 |
一、“光”语言的转换行为 |
二、“势”语言的转换行为 |
三、“韵”语言的转换行为 |
第四节 中国心相画学的组织与制度 |
一、中国心相画学的组织层次与制度 |
二、中国心相画学观念理论化和学术体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本源论 |
一、研究中国心相画学本源意义与需要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观念本源说 |
第二节 如何依基原理实现“心灵返本”? |
一、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义理 |
二、中国心相画学“心灵返本”根基 |
三、“基”显现原理决定“心灵返本”三种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心相画学哲学基础与实践方法 |
第一节 从科学角度论证基的物质性 |
一、现代物理学角度证明基的物质性 |
二、量子物理学角度证明意识的物质性 |
三、结论 |
第二节 从哲学角度论证基的物质性 |
一、列宁物质定义内核 |
二、基显现本质 |
三、基本体唯物论证明 |
四、结论 |
第三节 从绘画过程哲学本质论证中国心相画学唯物性 |
一、绘画过程的哲学本质 |
二、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中国心相画学理论构架 |
三、结论 |
第四节 中国心相画学基原理实践方法 |
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心相画家 |
二、吸纳儒释道精粹的中国心相画学实践方法论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发展趋向性关联研究 |
第一节 西方抽象绘画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向 |
一、西方抽象绘画基本内容 |
二、西方抽象绘画发展趋向 |
第二节 中国抽象绘画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向 |
一、中国抽象绘画基本内容 |
二、中国抽象绘画发展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中西抽象绘画历史承传性关联研究 |
第一节 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一、二十世纪早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二、二十世纪中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三、二十世纪末期西方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第二节 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一、二十世纪后期85新潮期间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末期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三、二十一世纪初期至今中国抽象绘画思潮历史嬗变 |
第三节 中国抽象绘画语言历史承传 |
一、势与气 |
二、势与象 |
三、势与德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 |
第一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文化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是一种社会文化艺术体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是独具特质的艺术文化形式 |
三、中国心相画学在文化体系中地位作用 |
第二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相互影响服务关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政治自然渗透关系 |
第三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道德的关系 |
一、从道德起源探究中国心相画学和道德的关系 |
二、从中国心相画学与道德关系同异研究美育与德育关系 |
第四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的关系 |
一、概述科学的起源和特征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同异关系 |
三、中国心相画学与科学相互关系 |
第五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宗教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和宗教相同点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宗教起源说 |
第六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的关系 |
一、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同异关系 |
二、中国心相画学与哲学互助关系 |
第七节 概说中国心相画学与其他文学艺术门类 |
一、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音乐的关系 |
二、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书法的关系 |
三、概述中国心相画学与诗歌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章 中国心相画学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心相画学共创性特质 |
一、中国心相画学艺术精神特征 |
二、中国心相画学形成历史条件 |
第二节 “心灵返本”主旨共创性实践与探索 |
一、西方现当代“心灵返本”主旨实践与探索历程 |
二、中国现当代“心灵返本”主旨实践与探索历程 |
三、中国心相画学未来展望 |
第三节 研究结语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局限 |
三、今后方向 |
四、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简历 |
博士科研成果及完成工作 |
后记 |
(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编》写作的背景、宗旨和过程 |
第一节 《新编》的写作背景 |
一、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
二、社会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新编》的写作宗旨 |
一、冯友兰关于“士”的身份的自我定位 |
二、士的政治担当——“阐旧邦以辅新命” |
三、士的文化担当——“智山慧海传真火” |
四、士的学术担当——“修辞立其诚” |
第三节 《新编》的写作过程 |
一、写作想法由来已久 |
二、六十年代《新编》试稿的写作 |
三、八十年代重新开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编》理论基础及主要特点 |
第一节 《新编》的理论基础 |
一、《新编》的哲学观 |
二、《新编》的哲学史观 |
三、《新编》的中国哲学史观 |
第二节 《新编》的主要特点 |
一、《新编》的马克思主义诠释框架 |
二、《新编》以时代思潮为纲的书写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编》关于七大时代思潮的论述 |
第一节 《新编》关于第一大时代思潮即先秦子学的论述 |
一、冯友兰总论先秦子学思潮 |
二、冯友兰关于先秦子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
第二节 《新编》关于第二大时代思潮即两汉经学的论述 |
一、冯友兰总论两汉经学思潮 |
二、冯友兰关于两汉经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
第三节 《新编》关于第三大时代思潮即魏晋玄学的论述 |
一、冯友兰总论魏晋玄学思潮 |
二、冯友兰关于魏晋玄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
第四节 《新编》关于第四大时代思潮即隋唐佛学的论述 |
一、冯友兰总论隋唐佛学思潮 |
二、冯友兰关于隋唐佛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
第五节 《新编》关于第五大时代思潮即宋明道学的论述 |
一、冯友兰总论宋明道学思潮 |
二、冯友兰关于前期宋明道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
三、冯友兰关于后期宋明道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
第六节 《新编》关于第六大时代思潮即近代变法的论述 |
一、冯友兰总论近代变法思潮 |
二、冯友兰关于近代变法思潮的具体论述 |
第七节 《新编》关于第七大时代思潮即现代革命的论述 |
一、冯友兰总论现代革命时代思潮 |
二、冯友兰关于现代革命思潮的具体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编》与《史》及《简史》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三史的书写背景、宗旨 |
一、《史》的书写背景及宗旨 |
二、《简史》的书写背景及宗旨 |
三、《新编》的书写背景及宗旨 |
第二节 三史的哲学观和中国哲学观的变迁 |
一、三史哲学观的变迁 |
二、三史中国哲学观的变迁 |
第三节 三史的哲学史观和哲学史方法论的变迁 |
一、三史的哲学史观的变迁 |
二、三史的哲学史方法论的变迁 |
第四节 三史中系统性的特点 |
一、《史》中的系统性 |
二、《简史》中系统性的加强 |
三、《新编》系统性的复杂化 |
第五节 三史中学术见解的更新与深化 |
一、对哲学家及哲学派别解读的更新与深化 |
二、对哲学思潮解读的深化和系统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编》与同时代主要的中国哲学史着述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新编》与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四卷本)的比较 |
一、哲学史观和哲学史方法论的比较 |
二、诠释框架的比较 |
三、其他方面的比较 |
第二节 《新编》与冯契“中哲史两论”的比较 |
一、二冯哲学史观的比较 |
二、二冯关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比较 |
三、二冯关于中国哲学史诠释框架的比较 |
四、二冯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特点和精神的比较 |
五、二冯关于中国近代哲学研究的比较 |
第三节 《新编》与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的比较 |
一、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关于哲学史观的说明 |
二、《新编》与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新编》的哲学价值和哲学史价值 |
二、《新编》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冯契先生论辩证思维方法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冯契对陆征麟逻辑方法论的超越[J]. 雷定京,李夫泽.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2(01)
- [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D]. 王新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思史互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的思想历程[J]. 鲍文欣.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3)
- [4]冯契美学思想研究[D]. 张灵馨.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5]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 [7]“伦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郑凯利.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8]在历史深处通达智慧之道——略论冯契的哲学史研究与“智慧说”创作[J]. 高瑞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9]中国心相画学初论[D]. 胡晓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2)
- [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本)研究[D]. 刘桃秀. 黑龙江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