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之光照高原──云南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杨曙辉,李江,王桂平,严绍萍,张蕾,徐进[1](2021)在《云南高原特色鲜食玉米产业绿色持续与高质高效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在简要概述云南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主要历程、基本特点和鲜食玉米及其产业蕴涵的显着优越性之基础上,从气候资源、生境资源、种质资源、社会资源和地理区位等多方面分析了区域鲜食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的基础条件与优势;从思想意识、基础设施、科学技术、产业衔接和消费观念等层面,深入阐释了阻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同时提出强化政策引领、优化产业布局、优调品种结构、夯实基础设施、深化科技创新、扶强龙头企业、着眼产业耦合以及加强市场培育等若干对策措施,力保云南鲜食玉米产业绿色化、特色化、高端化、优质化、高效化和品牌化发展。
郭应军[2](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文中研究表明《低碳社区建设试点指南》、《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明确指出了绿色化、清洁化、便利化、低碳化是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的根本方向。截止2015年中国南方已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25×104km2,进入了石漠化治理成效巩固与降低能源贫困的攻坚期,《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计划治理石漠化不低于2.0×104km2,亟需开展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对推动石漠化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理论框架以及能源阶梯理论、能源堆积理论、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等,针对石漠化治理中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机制,能源消费结构、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多元能源优化机制、多元主体的职责与策略、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以贵州高原山区及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7-2021年分6次在3个研究区的25个行政村、671家农户近2000人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数据的调查和数据采集,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数理模型等方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系统研究,重点阐明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户均农业废弃物(秸秆与畜禽粪便)可能源化量,揭示农村能源结构优化机制,提出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与技术,并进行示范验证与推广,为石漠化治理与低碳社区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发现了喀斯特石漠化农村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贫困严重、能源普遍服务难等问题:薪柴与煤炭成为主要燃料,阐明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区能源消费模式: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形成以煤炭为主的炊事、取暖、烘玉米的模式,以薪柴为主生产用能(煮猪食)模式,户均能源消费量为5646kgce,其中煤炭为3772kgce,薪柴为1381kgce;中-强度石漠化区形成以薪柴为主、电力为辅的炊事用能模式、薪柴为主的取暖模式,户均能源消费量为3593kgce,其中薪柴为2791kgce;无-潜在石漠化形成以薪柴为主、电力为辅的炊事用能模式,以薪柴为主、煤炭为辅的取暖用能模式,以煤炭(烤烟加工)和薪柴(煮猪食)为主的生产用能模式,户均能源消量为5069kgce,其中薪柴为3495kgce,煤炭为385kgce。突破了能源消费结构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割裂的局限,原创性的提出的状态方程,将薪柴消费、森林生态阈值、状态值与石漠化等级的关系量化。(2)揭示了户均农业废弃物可能源化与石漠化等级成复杂关系,户均秸秆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成明显下降趋势;户均禽畜粪便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而明显增加趋势;农业废弃物总量与石漠化等级关系关联性较弱。农业废弃物可能源量与石漠化等级成复杂关系,秸秆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逐渐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即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81.07kgce)<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777.74kgce)<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区(1332.91kgce);禽畜粪便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而增多,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区(1028.86kgce)<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1535.7kgce)<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区(2103.29kgce),农业废弃物总量与石漠化等级关系不明显(2300~2400kgce)。(3)提出了救济、实物置换、舆论、竞争等机制,并从多元主体视角提出了优化策略。救济机制:中央政府通过立法保障、重大战略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政策等促进能源结构整体优化,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性法律法规、政策等推进能源项目落地。实物置换机制,农户以秸秆与畜禽粪便置换能源企业的能源最终产品。舆论机制,发挥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舆论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低成本、高效运行的决策机制。竞争机制,低收入、中低收入农户对薪柴选择上影响不明显但内部差异较大,中收入农户对薪柴种类选择上影响上较为明显但内部差异明显,中高收入、高收入农户对薪柴选择上影响差异明显但内部差异小。优化机制研究突破了以技术研发为主的路径依赖,从微观机制研究和宏观的优化策略相结合视角进行研究。(4)创建了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商品能源化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低碳社区模式(毕节低碳社区模式)、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治理电热化与特色高效林产业规模经营低碳社区模式(关岭-贞丰低碳社区模式)、山地槽谷石漠化防治可再生能源化与世界遗产旅游业权衡经营低碳社区模式(施秉低碳社区模式)。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特征、资源禀赋等,构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3种模式8种亚模式,毕节模式户均年消费量为3000~4200kgce、年成本为4600元左右,关岭-贞丰模式年消费量为900~1300kgce、年成本为1800~2900元,施秉模式模式户均年消费量为2100~3200kgce、年成本为1900~2400元。提出了数理模型,将环境效益货币化,表明优化后的能源结构具有促进低碳社区发展的功能。
保绍明,高维全,保吉芬[3](2021)在《陆良县青刺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指出通过调查,介绍了陆良县青刺果资源现状,并从青刺果的食用、药用、保健、景观及绿篱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陆良县青刺果产业的发展建议,以期进一步拓宽林区山区群众增收渠道,助推农村脱贫致富门路,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臧璐[4](2021)在《当代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文中认为
米亚文[5](2021)在《云南省南涧县高山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荣平[6](2021)在《西双版纳哈尼族阿卡人竹筒舞文化解读》文中指出
牛彩虹[7](2021)在《基于AHP-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甘肃省田园综合体特色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马力[8](2021)在《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国进入了高速城镇化的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和乡村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危机和隐患,整体建造体系粗放,存在对自然环境干预大、地域文化缺失、资源消耗大、经济成本不合理等问题,总体乡村建筑的品质较低。针对以上背景,本文借鉴“低影响开发”理论,汲取该理论的核心本质—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提出以尊重基地现有的自然、人文、能源和经济等综合环境因素为本质的“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理念。该理念不同于绿色建筑与在地性建筑等熟知理论对单一设计层面的关注,而是将自然、文化、能源和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考虑,来探究适合当下乡村的适宜性建筑设计思路,使建筑以“低姿态”的方式融入到周边的既有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对周边综合环境的“低影响”。全文总共六个章节,核心章节为第四章和第五章。首先,介绍了目前乡村建设的政策和实践方面的背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和界定,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其次,对“低影响”模式下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研究,分别总结各相关理论在“低影响”模式视角下的理论启示。并系统分析了“低影响”模式与各相关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原理概述,得出理论的深层本质,并提出“低干预、低冲击、低消耗”的设计原则和若干注意要点。再次,搜集国内外近些年来优秀的乡村建筑实践,首先采用数据图表的方式对这些案例的建成时间、地理位置和建筑类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资源与成本三个方面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的策略提炼分析。随后,以东北地区为例,进行相应的策略总结,结合文献资料和调研成果,对东北乡村建筑的现状问题和设计影响因素的特殊性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以第四章的实践策略分析为基础,从三个设计原则的方面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层面对这些策略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依托本章提出的各项策略,通过层次分析法,探究一套“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最后,选取调研村庄的某个场地,进行“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试设计和试评分,对第五章提出的设计策略和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综上,本文以东北地区为例,试图以较为全面的视角来探索总结出一套考虑到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资源与成本等因素的综合适宜性设计策略。
佀咏梅[9](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探索中推进,在推进中日益成熟,不仅丰富了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也推动文化民生建设在多方面展开,取得了卓越成绩。同时,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文化民生建设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探寻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措施,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民生建设展现出来的重大意义,并系统总结文化民生建设的经验,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是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不仅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而且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具有特定的现实需要、理论依据和历史前提的。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在动力。虽然经典作家没有提出“文化民生建设”这一概念,但是经典作家的思想中一直包含着文化民生建设的相关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需要理论、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是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致力于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地位,并通过文化民生建设对民众进行文化启蒙,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并不断丰富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文化民生建设从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出发,在文化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为民族凝聚精神力量,构筑民族精神家园,进而孕育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并培育高素养的国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终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归宿。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中,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引导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并以人民利益是否得到满足、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文化是否繁荣兴盛作为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评判标准。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深入推进中逐步建立了动力机制、评价反馈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文化民生建设的持续推进,需要改革赋予动力。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也解放了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人,激发了人在文化创造和享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保证文化民生建设的成效以及建设的深入推进,探索建立了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多方参与,形成文化民生建设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为保证人们在文化民生建设中的各项权利,出台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各项机制的配合互动为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提供了保证。但是,文化民生建设要出实效,还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载体,探索具体推进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探索运用文化惠民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信息化事业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并以这些载体为基础,通过植入政治仪式、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利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利用文化新业态等具体形式,推进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多元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化民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有效供给不充分、主体需求释放不充分、法律保障不充分;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指导实践的力度不足、内容创新力度不够、资源整合不深入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以及文化人才队伍的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因此,要继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预判力、引领力和整合力,培养适应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文化强国需要的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并且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意义深远、经验丰富。在理论上,党的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在实践上,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于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表现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机统一,以党的领导统领文化民生建设,确保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以经济发展奠定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通过文化民生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并积极运用市场的力量,吸收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尤其是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提高文化民生建设的水平;始终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回归文化育人化人的本质,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决定了对文化民生建设的研究没有终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加强对新时代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特点的研究,并深入研究文化民生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探索文化民生建设的规律。通过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研究推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深入,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智赋能赋力。
马新宇[10](2021)在《宁夏地区集市变迁研究 ——以同心县下马关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集市已成为乡村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的中心地带,它所呈现的是乡村和部分地区经济、文化活动的传承与发展。从集市着手,研究现下中国乡村在面临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如何更快地适应和同步发展,特别是在一些民族地区的乡村,在发展进程中略显滞后,使其在现今发展背景下因时而制、因制而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对乡镇摆摊以田野调查,首先对下马关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生产生计、民族、人口分别叙述,介绍下马关基本环境变化。其次,论述分析摊贩参与赶集的动因、准备,阐述摊贩在集市摆摊的“摆”与“卖”的变化。再次,以集市交际交际为主体对赶集消费者进行分析,结合集市消费者的群体特征及消费习惯,对下马关集市消费类型做总结;将集市买卖交易中所产生的社会交际分别讨论,以展现变化面貌。最后对集市产生变化进行总结。文末对集市变迁结论补充说明并对集市、农村发展提出借鉴思路:集市定期所产生的多个集市组成农村贸易经济带,随着现代化交通发展向单个、强中心向外弱化的贸易经济;集市发展规律是从初级到高级层层演化的,这个过程中间伴随贸易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文化内涵的发展进步;以稳定发展经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融合产业发展、提升科学素质、丰富文化内涵为目标实现地区现代化转型;通过资源、产业、文化设计融合发展格局,政府、民间明确分工、密切合作保障融合发展动力,以拓展民族地区文化魅力、开发文化旅资源、合理利用媒体等手段来增添融合发展渠道。
二、科技之光照高原──云南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之光照高原──云南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高原特色鲜食玉米产业绿色持续与高质高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历程与基本特点 |
1.1 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
1.2 种植规模持续扩大 |
1.3 产量品质同步实现“双增” |
1.4 “甜主糯辅”格局初步形成 |
1.5 特色化业态愈益鲜明 |
1.6 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
2 云南鲜食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条件 |
2.1 优越的光温条件 |
2.2 多重的气候类型 |
2.3 丰富的种质资源 |
2.4 洁净的产地环境 |
2.5 先天的自然屏障 |
2.6 富足的劳力资源 |
2.7 明显的区位优势 |
3 制约云南鲜食玉米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
3.1 思想认识层面 |
3.2 基础设施层面 |
3.3 农业科技层面 |
(1)优良品种依旧匮乏。 |
(2)绿色生产技术滞后。 |
3.4 产业协同层面 |
3.5 消费观念层面 |
4 做大、做优、做强高原特色鲜食玉米产业的思路 |
4.1 深化思想认识,强化政策引领 |
4.2 优化宏观布局,优调微观结构 |
4.3 增加资金投入,夯实产业基础 |
4.4 着力原始创新,支撑绿色转型 |
4.5 扶强龙头企业,加速产业融合 |
4.6 立足科普宣传,培育消费市场 |
(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的农村能源结构与低碳社区 |
第三节 农村能源与低碳社区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启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石漠化农村能源结构现状与优化潜力 |
第一节 石漠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
一 能源消费结构与水平 |
二 家庭能源消费分析 |
三 能源消费模式 |
四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方向 |
第二节 石漠化农村能源贫困 |
一 经济不可支付性 |
二 能源可获得性 |
三 室内环境污染 |
四 影响能源贫困因素 |
第三节 基于全量化利用秸秆资源能源化的潜力分析 |
一 秸秆资源量及种类构成 |
二 秸秆资源空间分布 |
三 秸秆全量化利用潜势分析 |
四 秸秆资源比较与分析 |
五 秸秆资源可能源化资源量 |
第四节 基于全量化利用的畜禽粪便资源能源化的潜力分析 |
一 畜禽粪便资源量及种类构成 |
二 空间分布特征 |
三 禽畜粪便全量化利用潜力分析 |
四 畜禽粪便资源比较与分析 |
五 禽畜粪便可能源化资源量 |
第四章 石漠化农村能源结构优化机制与策略 |
第一节 多元主体能源结构优化机制 |
一 救济机制 |
二 实物置换机制 |
三 舆论机制 |
四 竞争机制 |
五 多元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 |
第二节 多元主体的职责与策略 |
一 中央政府 |
三 地方政府 |
三 社区农户 |
四 科研机构 |
五 能源企业 |
第五章 能源结构优化与农村低碳社区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耦合关系分析 |
一 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
二 耦合度测量方法 |
三 耦合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支撑 |
四 模式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三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及集成 |
第六章 农村低碳社区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农村低碳社区模式现状与措施布设 |
四 农村低碳社区发展模式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农村低碳社区发展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进展与结论 |
第二节 重要成果与创新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陆良县青刺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陆良县基本情况 |
2 陆良县青刺果资源现状 |
3 陆良青刺果开发利用现状 |
3.1 青刺果食用现状 |
3.2 青刺果药用保健利用现状 |
3.2.1 传统利用方法。 |
3.2.2 当今利用方法。 |
3.3 绿化景观及篱笆栅栏利用现状 |
4 陆良县青刺果产业发展建议 |
4.1 提高认识,保护和利用好现有青刺果资源 |
4.2 科学利用林地,促进产业发展 |
4.2.1 完善林地资源管理政策。 |
4.2.2 推进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
4.2.3 落实配套用地政策。 |
4.3 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
4.4 规范种植管理,提高产量质量 |
4.4.1 选择品种。 |
4.4.2水肥管理。 |
4.4.3 整形修剪。 |
4.4.4 病虫害防治。 |
4.4.5 果实采摘与处理。 |
4.5 推进综合开发,拓展产业效益 |
(8)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概况研究 |
1.4.1 国外乡村建设发展与研究概况 |
1.4.2 国内乡村建设发展与研究概况 |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与启示 |
2.1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
2.1.1 “低影响开发”理论(LID)概念解析 |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的本质特点 |
2.1.3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
2.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综述和启示 |
2.2.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原则概述 |
2.2.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局限性分析 |
2.2.3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
2.3 在地性建筑设计理论的综述和启示 |
2.3.1 国内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概况 |
2.3.2 在地性乡村建筑理念原则概述 |
2.3.3 在地性建筑设计理念局限性分析 |
2.3.4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原理与原则 |
3.1 “低影响”模式与相关理论关联性分析 |
3.2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理论来源和本质 |
3.2.1 理论来源及其转译到乡村建筑设计的可能性 |
3.2.2 “低影响”模式原理本质 |
3.3 “低影响”模式理论的设计原则 |
3.3.1 理论内涵和原则概括 |
3.3.2 环境保护方面—低干预原则 |
3.3.3 地域文化方面—低冲击原则 |
3.3.4 资源与成本方面—低消耗原则 |
3.4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注意要点 |
3.4.1 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 |
3.4.2 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 |
3.4.3 多方位群体的相互协作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当代乡村建筑设计实践分析 |
4.1 乡村建筑实践案例汇总与介绍分析 |
4.1.1 乡村建筑实践案例汇总 |
4.1.2 案例介绍与设计分析 |
4.2 自然环境-低干预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
4.2.1 实践案例低干预策略分析 |
4.2.2 低干预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
4.3 地域文化-低冲击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
4.3.1 实践案例低冲击策略分析 |
4.3.2 低冲击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
4.4 资源与成本-低消耗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
4.4.1 实践案例低消耗策略分析 |
4.4.2 低消耗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低影响”模式下东北乡村建筑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研究 |
5.1 东北地区乡村建筑调研概述 |
5.1.1 调研对象与内容 |
5.1.2 调研成果概述 |
5.2 东北地区乡村建设特殊性与现存问题分析 |
5.2.1 东北地区建筑设计影响因素特殊性分析 |
5.2.2 东北地区乡村建筑问题总结分析 |
5.3 基于环境保护视角的低干预设计策略研究 |
5.3.1 推行环保生态选址 |
5.3.2 节约乡村土地资源 |
5.3.3 选择适宜建造技术 |
5.3.4 推行绿色改造思路 |
5.3.5 重视污水排放处理 |
5.3.6 降低物理环境污染 |
5.3.7 采用环保建筑材料 |
5.4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低冲击设计策略研究 |
5.4.1 顺应本土地形特征 |
5.4.2 呼应传统营建模式 |
5.4.3 重构传统建筑语汇 |
5.4.4 因借在地景观条件 |
5.4.5 关注居民生活习惯 |
5.4.6 选用地方传统材料 |
5.4.7 保护历史存量建筑 |
5.5 基于资源与成本视角的低消耗设计策略研究 |
5.5.1 减少场地开发强度 |
5.5.2 进行合理结构选型 |
5.5.3 简化建筑造型与装饰 |
5.5.4 巧用预制装配技术 |
5.5.5 优化围护结构性能 |
5.5.6 减小冻土对基础的影响 |
5.5.7 推行被动节能措施 |
5.5.8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5.5.9 重视建筑维修设计 |
5.5.10 采用可持续性能源和材料 |
5.6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策略梳理 |
5.7 “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构建 |
5.7.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7.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5.8 本章小结 |
6 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试设计——以大庆市古龙村为例 |
6.1 建筑方案设计 |
6.1.1 基地选址 |
6.1.2 建筑总体布局 |
6.1.3 建筑平面布局 |
6.1.4 建筑造型设计 |
6.1.5 建筑结构与围护结构系统 |
6.1.6 节点构造解析 |
6.2 试设计的“低影响”模式设计策略应用解析 |
6.2.1 低干预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
6.2.2 低冲击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
6.2.3 低消耗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
6.3 试设计评价打分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乡村建筑调研统计表格 |
附录B 乡村建筑入户调研表格 |
附录C 室内外环境舒适满意度调查表格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
(二)民生概念的界定 |
(三)文化民生建设的界定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现实依据 |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
(二)文化民生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
(三)文化民生建设是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依据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三)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历程与内容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历程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十五大到十八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
(三)十八大以来的文化民生建设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目标层次 |
(一)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
(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 |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原则 |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 |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
(五)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 |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重点 |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
(三)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与技能 |
(四)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 |
(五)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发展 |
五、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评判标准 |
(一)人民利益标准 |
(二)生产力标准 |
(三)文化发展繁荣标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
一、建立健全文化民生建设的长效机制 |
(一)在改革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动力机制 |
(二)在实践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 |
(三)在推进立法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 |
二、创新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 |
(一)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
(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四)发展健康的网信事业 |
三、探索提升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具体方式 |
(一)植入政治仪式 |
(二)融合地方文化资源 |
(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
(四)利用文化新业态 |
四、文化民生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
(二)群众的多元多样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
(三)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 |
(四)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问题与对策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民生建设不平衡 |
(二)文化民生建设不充分 |
(三)文化民生建设创新不足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问题归因 |
(一)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 |
(三)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 |
(四)文化人才队伍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 |
三、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对策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领导 |
(二)培养高质量的文化民生建设人才队伍 |
(三)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 |
(四)用好全媒体传播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意义与经验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意义 |
(一)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二)文化民生建设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三)文化民生建设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实践意义 |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 |
(二)文化民生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三)文化民生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有机统一 |
(二)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 |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紧密结合 |
(四)坚持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 |
(五)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互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宁夏地区集市变迁研究 ——以同心县下马关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一)集市的历史研究 |
(二)施坚雅市场理论的探讨 |
(三)集市的经济机制及作用研究 |
(四)集市的非经济作用研究 |
(五)集市的社会结构功能转换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一)历史文献研究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典型案例法 |
第一章 下马关镇集市及概况 |
第一节 下马关镇基本情况简介 |
一、历史沿革 |
二、地理环境 |
三、生产生计 |
四、民族及人口 |
第二节 下马关集市的历史源流 |
一、下马关集市的历史变迁 |
(一)集市初立 |
(二)集市经济调控 |
(三)集市全面叫停 |
(四)集市重整旗鼓大力发展 |
(五)集市经济转向高速发展 |
二、下马关集市现状 |
(一)集时及参与主体 |
(二)地理位置及交通 |
(三)集市商品类型 |
第二章 赶集的动因与准备 |
第一节 参与赶集的动因 |
一、摆摊贩卖的缘由 |
二、赶集者参与赶集的动因 |
第二节 赶集前的准备工作 |
第三节 集市的摆摊买卖 |
一、选摊摆摊的学问 |
二、卖出手段 |
第三章 赶集活动的社会交际 |
第一节 消费者的赶集交易 |
一、赶集人群 |
二、赶集交易 |
第二节 经济互动交流 |
一、摊贩关系 |
二、买卖关系 |
第三节 多文化形式交流 |
一、主流文化宣传教育 |
二、回汉民族交往 |
三、情感娱乐并存 |
第四节 集缘交往与易物往来 |
一、集缘交往 |
二、易物往来 |
第四章 集市变迁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传统集市的发展形态 |
一、集市发展规律 |
二、集期与影响力 |
三、集市功能 |
(一)贸易功能 |
(二)交际、娱乐功能 |
(三)空间文化整合功能 |
第二节 赶集交易与集市互动 |
一、参与主体变化 |
二、物质资料丰富 |
三、文化底蕴深厚 |
第三节 社会发展集市新形式 |
一、社会环境催动集市发展 |
二、“集市”新势力 |
三、地区转型推动融合发展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思考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科技之光照高原──云南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高原特色鲜食玉米产业绿色持续与高质高效发展[J]. 杨曙辉,李江,王桂平,严绍萍,张蕾,徐进. 中国种业, 2021(12)
- [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D]. 郭应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陆良县青刺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 保绍明,高维全,保吉芬. 现代园艺, 2021(15)
- [4]当代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D]. 臧璐.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5]云南省南涧县高山茶产业发展研究[D]. 米亚文. 广西大学, 2021
- [6]西双版纳哈尼族阿卡人竹筒舞文化解读[D]. 荣平. 哈尔滨音乐学院, 2021
- [7]基于AHP-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甘肃省田园综合体特色化发展研究[D]. 牛彩虹.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8]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D]. 马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D]. 佀咏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10]宁夏地区集市变迁研究 ——以同心县下马关镇为例[D]. 马新宇.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