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主要病虫害2001年发生防治概况及2001年发生趋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地区的蝗灾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杜建斌[2](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汪化平[3](2020)在《无为市3种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作物病虫害是制约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农作物的种植效益与病虫害发生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化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给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带来更为复杂的影响,严重威胁到地方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本文以2016-2019年无为市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棉花)的病虫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为市3种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对保障无为市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为市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和棉花。其中,水稻的种植面积最大。2016年至2019年,无为市水稻年均种植面积约为5.53万hm2,病虫害防治面积约32.20万hm2;小麦的种植面积约为1.00万hm2,防治面积为3.47万hm2;棉花的种植面积约为0.20万hm2,防治面积2.47万hm2。2.调查期间,水稻发生病害主要为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虫害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化螟。其中,水稻病害的年均发生面积为7.42万hm2;虫害年均发生面积为11.01万hm2。无为市主要采用轮作倒茬等防控措施开展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每年挽回水稻损失约为32312.92 t。3.小麦病害主要为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虫害主要为小麦蚜虫。小麦病害年均发生面积约为1.37万hm2;虫害约为0.32万hm2。高感病品种的种植、外来侵染菌源充足、阴雨天气多,均会导致小麦病虫害的为害加重。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轮作倒茬和药剂防治为主,挽回小麦损失年均约为 2270.75 t。4.棉花病虫害主要包括苗期病害、棉枯萎病、棉铃虫、棉红蜘蛛、棉蚜及棉盲蝽。棉花病害的年发生面积约为0.27万hm2;虫害约为1.95万hm2。通过选种抗病虫棉花品种以及化学防治,每年挽回的损失约为90.89t。
邓艳[4](2020)在《上海农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动态与防控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Guenee)是长江流域稻区水稻生产上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在江苏地区对水稻优质高产构成重大威胁。上海农场位于江苏省大丰区境内,拥有水稻种植面积4700多公顷。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广,发生量大,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给本场综合防控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有效防控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准确测报是基础,为此本文以该场三个片区29个点2014-2019年连续六年的田间赶蛾数据为基础,将田间赶蛾与灯下蛾量、大田查虫、查卵相结合,运用DPS等数据统计软件分析了该害虫种群的动态规律,并进行归纳分析,以便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场稻纵卷叶螟种群的发生动态,为生产上有效防控它的危害提供依据。同时对本地区近几年使用和即将使用的多种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进行了筛选试验,提出了符合本场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控措施。主要结果如下: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在本场一年发生3-4代,四(2)代成虫开始迁入,蛾量发生程度属于轻发生;五(3)代前期成虫迁入量少,后期迁入量增多;六(4)代虫源相对复杂:一般年份(2016年-2019年)六(4)代多是以迁入成虫转化的本地虫源向外迁出为主,特殊年份(2014年、2015年)六(4)代前期是迁入虫源与本地虫源世代重叠,蛾量大。具体表现为:2014年、2015年、2018年这三年六(4)代前期发生量大,单日蛾量达到120头/66.7 m2左右,2016年、2017年、2019年这三年在五(3)代后期发生量大,单日蛾量达到58.7-97.3头/66.7 m2。八月上旬至九月上旬是上海农场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最多的时期,尤其是八月中、下旬至九月上旬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本场集中暴发。分析结果指出,监控五(3)代和六(4)代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成为本场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6种化学杀虫剂和1种生物制剂对1-2龄、3-4龄稻纵卷叶螟幼虫分别进行药效试验,综合评价不同药剂药后相同时间和相同药剂药后不同时间的防效。结果表明,(1)除了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0ml防治稻纵卷叶螟1-2龄药后3天校正防效最佳外,其他6种药剂均是药后7天达到最佳。防治稻纵卷叶螟3-4龄幼虫均是药后3天校正防效达到最佳;(2)几种药剂均表现为在1-2龄防治的校正防效优于对3-4龄的校正防效。以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5ml药剂为例,对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7天后的防效达85.88%,而对3-4龄幼虫7天后的防效仅17.02%;(3)15%茚虫威悬浮剂12ml是7种药剂中校正防效最佳的药剂,药后7天校正防效高达88.27%,6%乙基多杀菌素乳油30ml作为生物药剂,对1-2龄稻纵卷叶螟的药后7天校正防效87.40%,仅次于15%茚虫威悬浮剂12ml,并优于其他5种化学药剂(药后7天校正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87.17%、85.88%、78.67%、78.27%、67.78%)。为此,本文提出紧扣稻纵卷叶螟最佳防治虫龄,精准选用高效药剂,科学合理施药,确保稻纵卷叶螟的高效防治,为本场水稻的丰产优质提供保障。
张梅[5](2020)在《四川稻区主要迁飞性害虫种群动态研究》文中认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和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四川稻区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发生面积扩大、暴发频率增加,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基于昆虫种群生态学原理,利用灯光诱集、系统调查、卵巢解剖、生理特征分析等技术和线性判别函数、轨迹回推分析等方法,较为系统地对4种迁飞性害虫于20132018年在四川稻区落地后的种群动态和监测结果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四川稻区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20132018年间,结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四川稻区稻飞虱的发生规律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于5月中下旬有零星成虫迁入川南叙永县,5月底至6月中旬和7月底至8月初灯下监测和田间调查均发现有大量的成虫持续迁入。7月下旬随着本地稻飞虱的繁殖,加之境外虫源继续迁入,出现以白背飞虱为主的危害盛期,川南稻区、川东稻区田间的虫量会居高不下,川北稻区局部田块虫量也会较高。到8月中下旬,稻飞虱出现持续迁出,田间危害下降。在四川稻区危害的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褐飞虱主要发生在川南稻区叙永县。从稻飞虱的48小时轨迹回推落点分析来看,川南稻区叙永县和川东稻区达川区的稻飞虱以省外迁入为主,川北稻区绵竹市的稻飞虱部分虫源来自于省内迁入,体现了稻飞虱的虫源由四川省外逐步迁入后进入四川省内中部地区的过程。温度、降水均是影响稻飞虱发生和消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以SPSS软件为平台,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从影响稻飞虱发生动态的温度和降水量中,筛选出能够提供反映其变化的旬平均温度和旬累计降水量等因子,并建立判别函数,对稻飞虱发生情况进行判别。通过分析研究,能够影响川北绵竹市、川东达川区、川南叙永县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有4月中旬的平均温度、4月中旬的累计降水量、4月下旬的累计降水量;能够影响川北绵竹市、川东达川区、川南叙永县稻飞虱发生高峰期的关键因子是4月下旬的累计降水量、5月下旬的累计降水量。通过对建立的线性判别函数进行分类回代分析,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7.8%和88.9%,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利用线性判别函数判别稻飞虱的发生程度和发生高峰期提供了可行性。2明确了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20132018年间,结合稻纵卷叶螟的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为:最早可于6月上中旬出现在川南稻区叙永县,6月底出现在川东北稻区,表现为川南稻区较川北和川东稻区发生更早;田间危害期集中在7月初至8月底。从48h轨迹回推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情况看,川南稻区叙永县的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四川周边省区,如重庆市、贵州省等,川东稻区达川区的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湖南省、重庆市、湖北省等,川北稻区绵竹市的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内眉山市、巴中市、自贡市等,少部分落点在四川周边省区重庆市。表明了稻纵卷叶螟从省外迁入四川盆地后,逐步进入省内中部地区的过程。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迁入虫源数大,后期气候条件适宜,有研究发现气象条件如降水、温度和湿度等是影响稻纵卷叶螟迁飞的重要因子,因此,本研究以SPSS软件为平台,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从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的温度和降水量中,筛选出能够提供反映其变化的旬平均温度和旬累计降水量等因子,并建立判别函数,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进行判别。通过分析研究,能够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是4月上旬平均温度、4月中旬平均温度、4月上旬累计降水量;能够影响稻纵卷叶螟发生高峰期的关键因子是5月上旬平均温度、5月中旬累计降水量。通过建立线性判别函数回代分析,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2.2%和83.3%。筛选出关键时期及关键因子是对其进行中长期预测的关键,对于为制定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3明确了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虫源性质川东稻区达川区稻纵卷叶螟年发生6代,第3代属基本迁入型、第4代属全部或大部迁入或本地繁殖型、第5代属本地繁殖型和第6代属大部迁出型;川南稻区叙永县稻纵卷叶螟年发生56代,第3代属迁入型、第4代属全部或大部迁入或本地繁殖型、第5代属大部迁出或本地繁殖型和第6代属属大部迁出型。该研究结果与第三章稻纵卷叶螟在川南稻区叙永县发生较川东北稻区早相一致,这是稻纵卷叶螟由南向北迁飞引起的客观规律。迁入和迁出种群生理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稻纵卷叶螟成虫飞行肌的能量代谢的相关酶的活性、飞行肌的干重、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飞行的能力,都是表现出,迁出种群要极显着地(P<0.01)比迁入种群高。这样的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进行迁飞活动前,飞行肌要开始不断发育,等到肌原纤维粗壮并且量足够大时,就达到了迁飞的成熟状态,这是因为迁出种群必须要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才能进行长距离的迁飞;而经过远距离的迁飞后,此时雌蛾便开始繁殖迅速产卵,那么飞行肌开始降解,所以迁出种群飞行肌干重要高于迁入种群。在不同年份间,川南稻区叙永县稻纵卷叶螟迁入和迁出种群的飞行的能力、飞行肌的干重、甘油三酯的含量和飞行肌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相对于川东稻区达川区更高,这可能与川南稻区叙永县稻纵卷叶螟发生时,食料充足、环境适宜促进了生长发育息息相关。4明确了四川稻区粘虫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20132018年间,结合粘虫的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四川稻区粘虫的发生规律为:四川稻区粘虫无法越冬,虫源均为外地迁入,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迁入、6月底繁殖后进而羽化、7月底至8月初迁出。川北稻区绵竹市迁入代高峰期为6月10日至6月17日,第2代成虫高峰期为7月26日至8月16日;川东稻区达川区迁入代高峰期为6月10日至6月17日,第2代成虫高峰期为7月19日至8月16日;川南稻区叙永县迁入代高峰期为6月3日至6月17日,第2代成虫高峰期在2015年为7月19日至7月26日。川南稻区粘虫迁入要比川北和川东稻区早,且第2代成虫为害持续时间较长,这与粘虫由南向北的实际往返迂飞相符。通过轨迹回推分析,川南叙永稻区的24小时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四川周边省区,如重庆、湖南、贵州、广西和云南;川东达川稻区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重庆、湖南、贵州和广西等地,少部分在四川省内的资阳、攀枝花;川北绵竹稻区轨迹回推落点主要分布在川东和川南地区,表明该地的粘虫迁入虫源主要来源与省内粘虫的二次迁飞扩散。根据资料显示,7月份气温偏高、降雨偏多,促使粘虫降落在温度稍低、湿度较大的水稻田产卵并发生危害,通过SPSS软件分析,筛选出了能够影响川北稻区绵竹市、川东稻区达川区、川南稻区叙永县粘虫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是7月上旬平均温度、5月下旬累计降水量、7月中旬累计降水量;能够影响粘虫发生高峰期的关键因子,为4月下旬累计降水量。通过建立线性判别函数回代分析,判别准确率均为94.4%,说明可以将此方法用于生产实际中。综上所述,本学位论文通过系统研究四川稻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粘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和规律,构建了一种较为简便可行的四川稻区4种主要迁飞性害虫的预测方法,为迁飞性害虫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雪[6](2019)在《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受自然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全球气候存在不断变暖的趋势,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之一,《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8)指出,1901-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24℃,升温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与此同时,由气候变暖引发的高温、雨涝等极端天气事件也有所增多。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气候变化会增加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者和农业生产者能否对气候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做出适应性反应,是缓解气候变化潜在不利影响,实现趋利避害的关键所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问题,还制定了一些与农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农户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中国要提高农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必须将落脚点放在微观农户身上。因此,研究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粮食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仍然最为直接(Rosenzweing et al.,1998)。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并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我国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鉴于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全面分析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已有文献已越来越关注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那么,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有哪些?这些适应性行为具有什么特征?这些适应性行为会给粮食生产过程和结果带来多大程度的影响?调查数据和已有文献显示,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是存在的,但少有文献对粮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进行长期与短期的系统分析。从长期来看,农户有足够的时间调整生产行为,从短期来看,农户能够利用的时间和采用的措施都相对有限。本文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分析粮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一方面,本文重点分析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长期适应性行为,讨论气温、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试图分析不同行为的特征;另一方面,本文分析粮食种植户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的短期适应性行为。本文以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及其适应性行为对粮食投入产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气候变化和适应的概念进行界定,对与农户的适应性行为相关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述评。其次,本文考察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年平均气温、年累积降水总量以及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实地调查,获取粮食种植户截面数据,对粮食种植户的气候变化感知及适应性行为进行分析,并从理论上讨论粮食种植户适应性行为选择的内在机制。再次,本文利用气象站1986-2014年气温、降水量的月值数据、粮食种植户截面数据,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气温、降水量变化对粮食种植户不同适应性行为的影响,以识别具有代表性的粮食种植户对气温、降水量变化的适应性措施;与此同时,利用粮食种植户截面数据,分析粮食种植户对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的感知对其保护性耕作的影响,以厘清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在长期气候变化中发挥的作用。然后,本文讨论粮食种植户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的短期适应性行为,即利用2003-2011年湖北水稻种植户的面板数据、湖北气象站气温、降水量的日值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极端天气事件是否会影响水稻种植户的要素投入。接下来,本文聚焦于适应性行为的生产效应分析,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粮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和处理效应模型,分析粮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对化肥投入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基于以上,本文得到研究结论如下:(1)1986-2014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年均气温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年累积降水总量无明显变化趋势。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总成灾面积占总受灾面积百分比的平均值是51.93%,即每年约1/2的受灾面积减产三成或三成以上。水旱灾害始终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2)粮食种植户对气温变化的感知较为明显,77.7%的粮食种植户认为近年来气温明显升高,这与客观气温数据的变化趋势一致。粮食种植户对降水量变化的感知存在差异,将近50%的粮食种植户认为近年来降水量增多,21.96%的粮食种植户则认为近年来降水量减少。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长期适应性行为是存在的,应对气候变化,大多数粮食种植户采用适应性措施。调查数据显示,79.6%的粮食种植户采用适应性措施,其中,补苗、更换种子品种、调整农时、调整灌溉是粮食种植户较常采用的措施,农户采用占比依次是41.58%、35.34%、34.26%、33.44%。粮食种植户倾向于采用1-4种适应性措施,农户采用占比依次是25.08%、16.83%、12.15%和12.82%。(3)气温、降水量变化对粮食种植户农田管理型措施采用的影响最为稳健。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气温与粮食种植户采用农田管理措施的决策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降水总量增加1%,粮食种植户采用农田管理型措施的概率降低0.2%。稳健性次之的是更换种子品种、工程类措施。农田管理型措施更多地反映了粮食种植户对气温、降水量变化的适应。究其原因,采用农田管理措施的粮食种植户有较多的劳动力禀赋。实证结果也显示,家庭劳动力禀赋对粮食种植户农田管理型措施的采用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工程类的措施采用行为的影响不显着。(4)粮食种植户对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感知的二元变量对其保护性耕作行为没有显着影响,但把粮食种植户感知的指标具体细化后发现,与认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粮食种植户相比,认为极端天气事件6-8年发生一次的粮食种植户不倾向采用保护性耕作。在一定程度上,粮食种植户保护性耕作决策受到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的影响。(5)湖北水稻种植户面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短期适应性行为是存在的。水稻种植户要素投入受到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与未发生雨涝灾害年相比,雨涝灾害年湖北水稻种植户的中间投入更少、机械水平更低,但劳动力投入水平更高。但随着雨涝灾害发生程度的增加,湖北水稻种植户的中间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均明显减少。(6)粮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能够促进粮食增产。在反事实假设下,当未采用适应性措施的粮食种植户采用相关措施后,亩均粮食产量增加1.02斤,相当于亩均粮食产出增加36%。基于分样本数据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也显示,在反事实假设下,当采用适应性措施的小麦种植户不采用相关措施后,亩均小麦产量减少0.21斤;当不采用适应性措施的玉米种植户采用相关措施后,亩均玉米产量增加1.299斤。此外,处理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采用适应性措施的粮食种植户倾向于多投入化肥。从边际影响看,具有适应性行为的粮食种植户,其单位面积的化肥投入费用比不采取适应性措施的粮食种植户高出0.67%。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各级政府健全对气象灾害的预警机制。一旦气象灾害发生,相关政府部门应及时启动应急方案,提供相应的物质、技术或资金支持。(2)种业部门应在确保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增加种子的抗逆特征,提高种子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3)农业部门应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小型及微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为其建立激励机制并提供金融支持。(4)农技推广部门应采用差异化的激励政策,以保护性耕作推广为例,农技推广部门应依据不同地区的特定条件和农户家庭特征,在推广过程中适当调整策略。本文存在的创新之处如下:(1)研究方法的创新。一是论文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处理效应模型对粮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的效应进行研究。在评估粮食种植户适应性行为的效应时,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与无法观测的因素之间存在系统相关,这可能导致样本自选择问题,内生转换模型能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粮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对粮食投入产出的影响。内生转换模型虽能解决由不可观测变量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但无法评估边际效应,相比之下,处理效应模型不仅能解决内生性问题,还能直接评估边际效应,但少有文献利用处理效应模型。基于此,本文进一步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分析粮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对化肥投入的边际影响。二是论文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农户的短期适应性行为进行分析。已有文献基于农户截面或者短面板数据,分析农户的短期适应性行为,但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少有文献采用农户长面板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实际上,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遗漏变量问题,使模型估计更准确。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利用2003-2011年湖北水稻种植户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水稻种植户是否存在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短期适应性行为。(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实证检验粮食种植户的长期适应性行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农户的短期适应性行为通常反映农户的有限适应,与之不同,农户的长期适应性行为能够反映农户的充分适应,即农户有更为充足的时间调整策略和行为来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国内文献主要考察农户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短期适应性行为对农作物产出的影响,但少有文献分析农户的长期适应性行为对农作物产出的影响。本文基于粮食种植户的长期适应性行为的视角,实证检验粮食种植户的长期适应性行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3)研究指标的创新。本文采用了多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累积降水总量指标,并构建了粮食种植户对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感知的指标、雨涝灾害指数和高温热害指数。在已有文献中,气候因素的衡量指标通常是当年的气温、降水量等,虽然地区间气候差异能被视为气候变化,但其不能完全反映气候因素在时间上的变化。本文同样基于农户的截面数据,采用了1986-2014年的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累积降水总量衡量气候因素,分析多年平均气温和累积降水总量对粮食种植户农田管理措施、工程类的措施采用及更换种子品种行为的影响。此外,已有文献通常采用0、1分类变量衡量极端天气事件发生与否,这种衡量方式无法反映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或程度。与已有文献不同,本文构建了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的指标、雨涝灾害指数和高温热害指数。
凌汉[7](2019)在《2016-2018年江苏省水稻螟虫与飞虱发生和抗性调查及杀虫剂混配筛选》文中研究表明螟虫和飞虱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部分种类的水稻螟虫和飞虱在我国一些地区呈加重发生的趋势。目前,化学防控仍是水稻螟虫和飞虱治理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抗性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常用杀虫剂的防效下降,亟需开发高效的新型药剂或混配制剂。因此,本文首先对江苏省近三年的水稻螟虫和飞虱的田间及灯诱数据进行分析,并对2017和2018年南京市溧水区的田间越冬代水稻螟虫和飞虱进行了调查,以期明确其发生现状;其次,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的抗性情况进行了测定,以期为田间用药提供指导;最后,针对二化螟和灰飞虱进行了高效混配药剂的筛选,以期延长“老药剂”的使用寿命。一、江苏省水稻螟虫和飞虱发生现状本文于2016年-2018年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徐州市睢宁县、镇江市扬中市水稻螟虫和稻飞虱的田间普查数据和灯诱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2017、2018年溧水区的田间越冬代水稻螟虫和飞虱进行了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在2016年-2018年间,(1)三种稻飞虱总体轻发生,全省监测点的百穴虫量峰值介于0-397.99头之间(轻到偏轻发生)。(2)二化螟总体轻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睢宁县亩虫量峰值介于86.8-145头之间(轻发生),但2017年溧水区二化螟越冬代亩虫量达到1040.52头(大发生)。(3)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吴江区和睢宁县亩虫量峰值介于18-505头之间(轻至大发生),扬中市大螟田间未见。(4)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总体轻到偏轻发生。全省五(3)代亩虫卵量峰值介于3600-18000(头·粒)之间(轻至偏轻发生)。(5)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全省田间和灯下未见。综上所述,未来水稻螟虫和飞虱应重点防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和灰飞虱,兼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和大螟,部分地区(如溧水区和睢宁县)要谨防二化螟加重为害。二、江苏省及周边部分地区二化螟和灰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监测为了明确江苏省及周边地区水稻二化螟和灰飞虱抗性发生现状,为田间用药提供指导。(1)于2017-2018年使用点滴法测定了多个地区二化螟对多种常用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阿维菌素、氟雷拉纳)的抗性。结果显示,监测地区的二化螟对杀虫单为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esistance ratio,RR)介于2.37-6.73倍之间],对阿维菌素为敏感性下降水平(RR介于3.11-3.50倍之间),对氟雷拉纳为敏感水平(RR介于为0.65-1.10倍之间),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最高,为低至中等水平抗性(RR介于5.83倍-16.08倍之间)。因此,建议在江苏省减少田间氯虫苯甲酰胺的使用频次。(2)于2018年使用点滴法测定了吴江区灰飞虱对五种药剂(呋虫胺、乙虫腈、噻虫嗪、氟雷拉纳和吡虫啉)的抗性。结果显示,该区灰飞虱对五种杀虫剂均处于敏感水平(RR介于0.76-1.92倍之间),表明所测常用药剂在江苏省依然可作为主打药剂防治灰飞虱。三、防治二化螟和灰飞虱的高效混配杀虫剂的筛选本文通过点滴法和饲料混毒法测定了多种混配杀虫剂对二化螟和灰飞虱的毒力,以期筛选出高效的混配配比。本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使用点滴法测定了氟雷拉纳与三种杀虫剂混配(毒死蜱、吡虫啉和甲维盐)对灰飞虱雌性成虫的联合作用,氟雷拉纳与毒死蜱混配后,配比为3:2时,其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efficient,CTC)为142.68,具有增效作用;与吡虫啉混配后,配比为1:4时表现出增效作用(CTC为141.52)。(2)通过饲料混毒法测定了溴虫氟苯双酰胺与6种杀虫剂(辛硫磷、乙虫腈、茚虫威、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稻丰散)混配对二化螟4龄幼虫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与茚虫威混配后,配比为1:1和20:1时具增效作用,CTC分别为152.60和191.15;与乙虫腈混配后,配比为20:1时CTC达到163.34。(3)使用点滴法测定了乙虫腈与4种杀虫剂(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毒死蜱)混配对二化螟4龄幼虫的联合作用:乙虫腈与阿维菌素混配后,CTC介于84.81-157.54之间,其中配比为3:2时表现出增效作用(CTC为157.54)。因此,未来可以考虑使用氟雷拉纳与毒死蜱(配比为3:2)、氟雷拉纳与吡虫啉(配比为1:4)等混配配比防治灰飞虱;乙虫腈和阿维菌素混配(配比为2:3)时,溴虫氟苯双酰胺与乙虫腈混配时(配比为20:1)、茚虫威混配时(配比为1:1和20:1),对二化螟具有优异的增效作用,CTC均高于150。
田春玲[8](2016)在《崇左市江州区水稻主要病虫害近十年发生动态及防控措施调查》文中认为水稻是崇左市江州区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市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13.4%。但水稻病虫发生危害严重,每年水稻产量损失达7千吨左右。本文对近十年崇左市江州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作了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崇左市江州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有如下特点:(1)稻纵卷叶螟是当地最主要的常发性害虫,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2007年和2008年暴发成灾,导致有的田块颗粒无收。(2)稻飞虱的发生也较为普遍,2007年水稻生育后期稻飞虱大发生,造成水稻倒伏严重,灌浆不饱满,致使水稻减产严重。(3)上世纪80、90年代螟虫在当地大发生,近十年来有所下降,呈中等发生,但发生规律变化不大,三化螟的为害代数由原来的3代变为4代、5代。(4)以前水稻的三大主要病害中,稻瘟病、白叶枯病的发生呈下降趋势,纹枯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5)一些次要病害如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细条病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3年、2014年细条病大爆发,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在分析崇左市江州区近十年来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演替规律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病虫害演替变化的原因;针对近年来当地防治水稻病虫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一些科学、具体的防治措施和推广应用建议,旨在为当地制定水稻病虫害防控策略和选择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为保障水稻生产安全提供支持。
何忠全,陈德西,封传红,陆明红,向运佳,刘万才[9](2014)在《水稻主要害虫发生区划研究》文中指出根据2000-2009年全国153个县点稻区提供的水稻主要害虫测报资料,结合水稻主要害虫发生面积等因素,统计各调查点10年期间二化螟、三化螟、北背飞虱、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5种主要水稻害虫的发生程度,并以害虫发生程度为区划的主要指标,利用arcview3.3软件,采用地理统计学方法中的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构建了我国水稻主要害虫的GIS分布区划图,并对分区结果进行了评述。
朱秀秀,张政兵,尹丽,谭小平[10](2012)在《湖南省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湖南省地理、气候条件优越,适宜水稻生长,也利于各种水稻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对2001~2011年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主要病虫害及次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预计受气候变暖、水稻耕种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省水稻病虫害发生将呈现增加趋势。
二、水稻主要病虫害2001年发生防治概况及2001年发生趋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主要病虫害2001年发生防治概况及2001年发生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
1.4.1 国外旱灾发生 |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数据来源 |
2.3 指标测定 |
2.4 计算方法 |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2.1 黑龙江 |
3.2.2 吉林 |
3.2.3 辽宁 |
3.2.4 内蒙古 |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3.1 河北 |
3.3.2 河南 |
3.3.3 山东 |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4.1 安徽 |
3.4.2 湖北 |
3.4.3 湖南 |
3.4.4 江苏 |
3.4.5 江西 |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5.1 四川 |
3.6 讨论 |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
4.5 西南地区 |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干旱指标 |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
5.3.1 轻旱演变趋势 |
5.3.2 中旱演变趋势 |
5.3.3 重旱演变趋势 |
5.3.4 特旱演变趋势 |
5.3.5 干旱演变趋势 |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
5.4.1 东北地区 |
5.4.2 黄淮海地区 |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
5.4.4 西南地区 |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无为市3种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无为市概况 |
1.2 无为市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情况 |
1.2.1 水稻种植情况 |
1.2.2 小麦种植情况 |
1.2.3 棉花的种植情况 |
1.3 水稻等三种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概述 |
1.3.1 水稻 |
1.3.2 小麦 |
1.3.3 棉花 |
1.4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概述 |
1.4.1 农业防治 |
1.4.2 物理防治 |
1.4.3 化学防治 |
1.4.4 生物防治 |
1.4.5 统防统治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调查区域 |
3.2 调查方法 |
3.2.1 水稻病害调查 |
3.2.2 小麦病害调查 |
3.2.3 棉花病害调查 |
3.2.4 水稻虫害调查 |
3.2.5 小麦蚜虫调查 |
3.2.6 棉花虫害调查 |
3.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 |
4.1.1 水稻病害总体发生情况 |
4.1.2 水稻虫害总体发生情况 |
4.1.3 水稻病虫害防治策略 |
4.2 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 |
4.2.1 小麦病害总体发生情况 |
4.2.2 小麦蚜虫发生情况 |
4.2.3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
4.3 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 |
4.3.1 棉花病害总体发生情况 |
4.3.2 棉花虫害总体发生情况 |
4.3.3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
5 讨论 |
5.1 水稻病虫害为害情况 |
5.2 小麦病虫害为害情况 |
5.3 棉花病虫害为害情况 |
6 结论 |
6.1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
6.2 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
6.3 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 |
6.4 水稻病虫害防控策略 |
6.5 小麦病虫害防控策略 |
6.6 棉花病虫害防控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上海农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动态与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稻纵卷叶螟发生与危害概况 |
1.1 稻纵卷叶螟概况 |
1.2 稻纵卷叶螟发生和危害情况 |
2 稻纵卷叶螟的测报与防治 |
2.1 稻纵卷叶螟的测报 |
2.2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
3 上海农场农业生产简介 |
4 立项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2014-2019年上海农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4-2019年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 |
2.2 2014-2019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趋势分析 |
2.3 2014-2019年连续六年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药剂浓度 |
1.3 试验田概况与小区设计 |
1.4 施药时间与方法 |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安全性分析 |
2.2 不同药剂在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期施用的防效评价 |
2.3 不同药剂在稻纵卷叶螟3-4龄幼虫期施用的防效评价 |
2.4 不同药剂在稻纵卷叶螟不同幼虫期防效评价 |
3 讨论 |
附 |
1 施药前后天气情况 |
2 1-2龄幼虫在药前、药后3天、7天、15天各虫龄所占比例 |
3 3-4龄幼虫在药前、药后3天、7天、15天各虫龄所占比例 |
第四章 稻纵卷叶螟防控策略 |
1 2014-2019年稻纵卷叶螟大田防控策略 |
1.1 2014年稻纵卷叶螟大田防控策略 |
1.2 2015年稻纵卷叶螟大田防控策略 |
1.3 2016年稻纵卷叶螟大田防控策略 |
1.4 2017年稻纵卷叶螟大田防控策略 |
1.5 2018年稻纵卷叶螟大田防控策略 |
1.6 2019年稻纵卷叶螟大田防控策略 |
2 讨论 |
第五章 稻纵卷叶螟防控技术推广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四川稻区主要迁飞性害虫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飞虱发生研究进展 |
1.1 生物学特性 |
1.2 发生危害及影响因素 |
1.3 迁飞及种群消长规律 |
2 稻纵卷叶螟发生研究进展 |
2.1 生物学特性 |
2.2 发生危害及影响因素 |
2.3 迁飞及种群消长规律 |
3 粘虫发生研究进展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发生危害及影响因素 |
3.3 迁飞及种群消长规律 |
引言 |
第二章 四川稻区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规律 |
第一节 四川稻区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设立监测点 |
1.1.2 监测点主栽水稻品种 |
1.1.3 仪器 |
1.1.4 监测点使用的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确定系统调查田块 |
1.2.2 灯诱调查 |
1.2.3 大田系统调查 |
1.2.4 轨迹分析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飞虱灯下种群动态 |
2.1.1 白背飞虱灯下发生期及诱虫量 |
2.1.2 褐飞虱灯下发生期及诱虫量 |
2.1.3 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灯下种群发生动态 |
2.2 稻飞虱田间种群动态 |
2.2.1 稻飞虱田间发生总量及动态 |
2.2.2 稻飞虱若虫田间发生动态 |
2.2.3 稻飞虱成虫田间发生动态 |
2.2.4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田间发生动态 |
2.3 稻飞虱迁飞轨迹回推分析 |
3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线形判别分析法预测稻飞虱发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气象资料 |
1.2 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
1.3 参数设置 |
1.3.1 稻飞虱分级 |
1.3.2 气象资料的参数设置 |
1.3.3 F值设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建立标准化的典型判别函数 |
2.1.1 建立稻飞虱发生级别的标准化典型判别函数系数 |
2.1.2 建立稻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标准化典型判别函数系数 |
2.2 建立Fisher’s线性判别函数 |
2.2.1 建立稻飞虱发生程度的标准化典型判别函数 |
2.2.2 建立稻飞虱发生高峰期的标准化典型判别函数 |
2.3 判别关键因子与稻飞虱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 |
2.3.1 稻飞虱发生程度与判别关键因子的关系 |
2.3.2 稻飞虱发生高峰期与判别关键因子的关系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
第三章 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
第一节 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动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系统调查田设置 |
1.2.2 灯诱调查 |
1.2.3 系统田块调查 |
1.2.4 轨迹分析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纵卷叶螟灯下种群动态 |
2.1.1 稻纵卷叶螟灯下发生期 |
2.1.2 稻纵卷叶螟灯下诱虫总量 |
2.1.3 稻纵卷叶螟灯下种群动态分析 |
2.2 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动态 |
2.2.1 稻纵卷叶螟田间有效卵发生动态 |
2.2.2 稻纵卷叶螟田间幼虫种群动态 |
2.2.3 稻纵卷叶螟危害稻叶情况 |
2.3 稻纵卷叶螟迁飞轨迹回推分析 |
3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线形判别分析法预测稻纵卷叶螟发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气象资料 |
1.2 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
1.3 参数设置 |
1.3.1 稻纵卷叶螟分级 |
1.3.2 气象资料参数 |
1.3.3 F值设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线形判别分析法预测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 |
2.1.1 建立标准化的典型判别函数系数 |
2.1.2 建立Fisher’s线性判别函数 |
2.1.3 判别关键因子与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
第四章 稻纵卷叶螟迁入和迁出种群的生殖生理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系统调查田设置 |
1.2.2 雌蛾卵巢解剖 |
1.2.3 飞行能力测定 |
1.2.4 飞测定行肌干重和甘油三酯 |
1.2.5 飞行肌酶活性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纵卷叶螟的虫源性质 |
2.2 稻纵卷叶螟飞行能力 |
2.3 稻纵卷叶螟飞行肌干重和甘油三酯含量 |
2.4 稻纵卷叶螟飞行肌能量代谢酶的活性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
第五章 四川稻区粘虫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
第一节 四川稻区粘虫种群发生动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草把诱卵 |
1.2.2 幼虫调查 |
1.2.3 成虫诱测 |
1.2.4 轨迹分析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粘虫种群发生动态 |
2.1.1 粘虫灯下诱虫总量 |
2.1.2 粘虫卵量发生动态 |
2.1.3 粘虫幼虫发生动态 |
2.1.4 粘虫成虫发生种群动态 |
2.2 粘虫虫源性质分析 |
2.3 粘虫迁飞轨迹回推分析 |
3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线形判别分析法预测粘虫发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气象资料 |
1.2 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
1.3 参数设置 |
1.3.1 粘虫分级 |
1.3.2 气象资料参数 |
1.3.3 F值设置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线形判别分析法预测粘虫发生程度 |
2.1.1 建立标准化的典型判别函数 |
2.1.2 建立Fisher’s线性判别函数 |
2.1.3 判别关键因子与粘虫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 |
3 小结 |
本章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1 主要结论 |
1.1 明确了四川稻区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 |
1.2 明确了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 |
1.3 明确了四川稻区稻纵卷叶螟虫源性质 |
1.4 明确了四川稻区粘虫种群发生动态及影响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说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假说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数据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研究 |
2.2 农业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
2.3 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 |
2.3.1 基于宏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
2.3.2 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2.4 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
2.5 农户的适应性行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6 文献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食主产区的气候变化趋势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
3.1.1 线性倾向估计 |
3.1.2 数据说明 |
3.2 气候变化趋势 |
3.2.1 中国粮食主产区气候变化趋势 |
3.2.2 水稻主产区气候变化趋势 |
3.2.3 小麦主产区气候变化趋势 |
3.2.4 玉米主产区气候变化趋势 |
3.2.5 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气象灾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特征 |
4.1 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决策行为理论 |
4.1.1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农户决策行为理论 |
4.1.2 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决策行为理论 |
4.2 调查区域与问卷设计 |
4.2.1 调查区域的选取 |
4.2.2 问卷设计 |
4.3 样本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 |
4.4 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特征 |
4.4.1 粮食种植户个体及家庭等特征 |
4.4.2 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 |
4.4.3 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温、降水量变化对粮食种植户适应性行为的影响 |
5.1 家庭禀赋对粮食种植户适应性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数理推导 |
5.1.2 理论解释 |
5.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3 变量均值的差异检验 |
5.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粮食种植户的适应能力 |
5.5.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5.3 模型估计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对粮农保护性耕作的影响 |
6.1 保护性耕作的内容与研究现状 |
6.2 研究假说 |
6.3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6.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5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极端天气事件对水稻种植户要素投入的影响 |
7.1 极端天气事件指标的测算 |
7.1.1 Z指数 |
7.1.2 高温热害强度指标 |
7.2 研究方法和模型设定 |
7.3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
7.4 核算结果及分析 |
7.4.1 湖北水稻生长期的高温热害指数 |
7.4.2 湖北水稻生长期的雨涝灾害指数 |
7.4.3 方差分析 |
7.5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粮食种植户适应性行为的生产效应 |
8.1 粮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对粮食产出的影响 |
8.1.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8.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8.1.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8.1.4 稳健性检验 |
8.2 粮食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对化肥投入的影响 |
8.2.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8.2.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论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切实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预警工作 |
9.2.2 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的事中服务及事后灾损定量评估 |
9.2.3 完善历史气象信息及数据,建立相关数据库 |
9.2.4 完善基本水利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管理 |
9.2.5 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提高种子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
9.2.6 实行差异化激励政策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2016-2018年江苏省水稻螟虫与飞虱发生和抗性调查及杀虫剂混配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的主要害虫 |
1.1 水稻螟虫的发生概况 |
1.2 水稻飞虱发生概况 |
2 水稻螟虫和飞虱抗药性发生概况 |
2.1 国内外水稻螟虫和飞虱抗药性的历史 |
2.2 水稻螟虫和飞虱抗药性现状 |
3 新药剂的研究概况 |
4 混配药剂的研究现状 |
4.1 农药混配的原则 |
4.2 农药混配的应用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2016-2018年江苏省水稻螟虫和飞虱发生情况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虫情资料 |
1.2 水稻螟虫和飞虱调查方法 |
1.3 分析工具 |
1.4 水稻螟虫和飞虱发生程度分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6-2018年江苏省监测点水稻飞虱发生情况 |
2.2 2016-2018年江苏省监测点水稻螟虫发生概况 |
3 讨论 |
第三章 江苏省水稻螟虫和飞虱的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供试仪器 |
1.4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1.5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灰飞虱和二化螟敏感品系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基线 |
2.2 不同地区灰飞虱和二化螟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防治二化螟混配药剂的室内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供试昆虫 |
1.3 供试仪器 |
1.4 二化螟毒力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1.6 联合毒力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化螟高效混配药剂的筛选(点滴法) |
2.2 二化螟高效混配药剂的筛选(饲喂法) |
3. 讨论 |
第五章 防治灰飞虱混配药剂的室内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供试昆虫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1.5 联合毒力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剂对灰飞虱雌成虫的毒力 |
2.2 混配剂对灰飞虱雌成虫的联合作用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崇左市江州区水稻主要病虫害近十年发生动态及防控措施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崇左市水稻生产概况 |
1.2 国内外水稻病虫害发生概况 |
1.3 崇左市江州区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
1.4 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特点的调查方法 |
2.2 调查方法 |
2.2.1 稻纵卷叶螟的调查方法 |
2.2.2 三化螟的调查方法 |
2.2.3 稻飞虱的调查方法 |
2.2.4 纹枯病的调查方法 |
2.2.5 稻瘟病的调查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
3.1.1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 |
3.1.2 三化螟的发生特点 |
3.1.3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 |
3.1.4 纹枯病的发生特点 |
3.1.5 稻瘟病的发生特点 |
3.2 水稻病虫害发生成因分析 |
3.2.1 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分析 |
3.2.2 三化螟的发生原因分析 |
3.2.3 稻飞虱的重发原因分析 |
3.2.4 纹枯病叶螟重的发原因分析 |
3.2.5 稻瘟病重发原因分析 |
3.3 崇左市江州区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应用情况 |
3.3.1 崇左市江州区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应用总体情况 |
3.3.2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措施及防控效果 |
3.3.3 三化螟的防治措施及防控效果 |
3.3.4 稻飞虱的防治措施及防控效果 |
3.3.5 纹枯病的防治措施及防控效果 |
3.3.6 稻瘟病的防治措施及防控效果 |
3.4 崇左市水稻病虫害防控存在问题 |
4 结论和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水稻主要害虫发生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背飞虱 |
2.2 褐飞虱 |
2.3 二化螟 |
2.4 三化螟 |
2.5 稻纵卷叶螟 |
2.6 水稻害虫综合区划 |
3 讨论 |
(10)湖南省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主要病虫害分布广、危害重 |
1.1 水稻螟虫 |
1.1.1 二化螟 |
1.1.2 三化螟 |
1.1.3 大螟 |
1.2“两迁”害虫 |
1.2.1 稻飞虱 |
1.2.2 稻纵卷叶螟 |
1.3 纹枯病 |
1.4 稻瘟病 |
1.5 稻曲病 |
2 水稻新病虫害突现, 扩展迅速 |
2.1 稻水象甲 |
2.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
3 水稻次要病虫害上升, 危害加重 |
4 未来发展趋势 |
四、水稻主要病虫害2001年发生防治概况及2001年发生趋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地区的蝗灾治理研究[D]. 张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无为市3种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调查研究[D]. 汪化平.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上海农场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动态与防控技术[D]. 邓艳. 扬州大学, 2020(05)
- [5]四川稻区主要迁飞性害虫种群动态研究[D]. 张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6]粮食种植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及其效应研究[D]. 高雪.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7]2016-2018年江苏省水稻螟虫与飞虱发生和抗性调查及杀虫剂混配筛选[D]. 凌汉.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8]崇左市江州区水稻主要病虫害近十年发生动态及防控措施调查[D]. 田春玲. 广西大学, 2016(02)
- [9]水稻主要害虫发生区划研究[J]. 何忠全,陈德西,封传红,陆明红,向运佳,刘万才.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5)
- [10]湖南省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趋势分析[J]. 朱秀秀,张政兵,尹丽,谭小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