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王莫难[1](2020)在《包头市实施“稳就业”政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把“稳就业”居于“六稳”之首的定位,充分的体现出要把就业当做经济发展的“首要大事”。就业是所有经济活动的逻辑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更是民生之基。因为只有通过就业带来的工资性收入才能让民众有收入,才能带动消费、拉动经济,所以稳就业是当前各方面的重要任务。把“稳就业”的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就一定要紧盯结构性就业压力,向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投入更多的关注,推行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为了应对我国就业结构性变化产生的新形势,我们不仅仅要做到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仍需要在就业形势的监测、就业情况预警和应对机制上进行强化,更要对重点的人群、重点的地区、重点的行业这三方面的就业压力引起高度重视,就业优先的政策工具有待完善,政策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本文通过研究包头市在就业优先战略下推出的一系列“稳就业”政策,重点解读包头市现行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及其特点。通过对包头市“稳就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调查研究,运用公共政策的过程模型对就业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过程分析,并选取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城市的就业政策进行对比研究,为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提供借鉴。最终希望通过结合国际、国内的经验与本土实践,尝试为制定与推行更具针对性,更加积极的稳定就业政策提供建议。
褚晓波[2](2016)在《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状况获得了显着改善,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劳动者充分就业这一压力。尤其在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新常态”这一大背景下,对于内蒙古自治区而言,不仅仅要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还需要做好促进就业这项工作,让自身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能够获得协同发展。本文将内蒙古自治区的就业问题置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具体研究以下四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内蒙古自治区当前的产业、就业结构状况作出描述,目的是对结构演变的整个过程及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其次,对三次产业内部各大行业的就业效应及其就业吸纳能力展开分析,从而使着眼于就业增长这一层面的产业结构优化能够获得有效的数据资料支撑;再次,对内蒙古自治区当前调整产业结构期间对其就业效应产生影响的诸多要素展开分析,从而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具有可靠的根据;最后,针对调整产业结构期间,关于就业增长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在达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笔者搜集了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在1981年至2013年间向外界公开的数据资料,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及两者间存在的联系作出了具体阐述,最后得知,内蒙古自治区整个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是与配第-克拉克的相关研究成果大致相符合的,但就业结构的发展难以跟上产业结构的步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严重过剩,故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对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工作;第二,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遥遥领先于就业结构,该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状态,这就使得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完善,以此依靠第二产业获取较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最终有助于该地区的就业增加;第三,内蒙古的第三产业有着较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导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受到了限制,而第三产业有着较好的市场,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发展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本篇文章着眼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居民收入水平、中小企业发展及资本技术的替代作用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期间对就业效应产生作用的诸多要素展开探讨。最后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及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汪秀[3](2013)在《西部地区服务业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吸收新增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呈不断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历程中,不断有新的服务部门或项目产生,不断有劳动力或工业中分离出来,转入服务业。对于劳动人口密集的西部地区,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改善就业现状已经成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西部崛起、解决民生问题的迫切需要。基于西部十二省的不同的历史背景、经济状况和发展层次,本文以促进西部地区的就业为目的,从西部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搜集了西部十二省的历史数据,从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角度衡量了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空间,然后运用Panel-data模型分析了投资、产值规模、技术进步、城市化率和工资对西部服务业各行业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一、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呈现一致性。从西部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来看,它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的。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消费对服务经济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被排挤出的劳动力迫切需要转入服务业;二、迅速发展的服务业将成为西部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趋势明显,上升幅度最大,并且已经超过中部水平,就业弹性加大,成为西部地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来看,就业吸收能力最强的依次是房地产业、金融业、住宿餐饮业,主要是近年来西部地区的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就业人员的进入提供了良好契机,而批发零售业由于受到开放条件的限制,则对就业仍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三、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受到城市化、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工资和投资五大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城市化水平对就业人数的增加起到非常显着的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对劳动力产生的吸入效应大于挤出效应,产生较大的正影响;每一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不相同,这五大因素对大部分行业的影响都显着为正,其中对租赁服务业和房地产的正影响最大,对批发零售业的负影响最大,而对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的影响不显着。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如何发展西部地区服务业以促进就业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胡荣涛,李泽臣[4](2012)在《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看我国“增长型失业”》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以至出现了所谓的"增长型失业"。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由于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国有企业改革、隐性失业的显性化、自愿失业以及高校盲目扩招,使劳动力供给未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且产业结构的偏离度高,产业结构的扭曲导致就业吸纳能力降低。因此,我国的"增长型失业"实质是"结构性失业",必须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改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片面理解,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路子,改革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并不断完善失业统计核算制度。
夏杰长[5](2012)在《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动因与政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兴服务业是利用现代理念、网络技术、新型营销方式,以及服务创新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高风险性和高增值性五个基本特征。新兴服务业产生的经济附加值高,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环境污染少,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城镇化、产业政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催生了中国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推动中国新兴服务业大发展,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上,从财税、金融、收入分配、社会信用、人才培养、统计制度建立等方面实施有力政策扶持。
谢奕玲[6](2010)在《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及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双重任务。因此,探讨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促进就业,达到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北京市就业问题置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具体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描述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旨在探讨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分析三次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效应,为就业增长角度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第三,探讨影响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就业效应的因素,为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第四,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力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者充分就业。本文选取1978~2008年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详细描述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相互关系,从中发现: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迁过程基本满足配第一克拉克的研究成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同时就业结构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首先,第一产业内部存在部分剩余劳动力,其次,第二、第三产业都存在进一步优化结构,扩大就业的可能。此外必须适度调整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发挥其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通过构建经济计量模型表明,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已经非常有限,呈现出排斥劳动力的特点,第二产业1992年之后就业弹性为负数,其劳动力明显流向了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成为北京市吸纳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同时,第三产业内部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吸纳能力。本文主要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影响就业效应的因素。劳动力供给方面,选取了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两个指标;劳动力需求方面,重点分析了资本和技术的替代作用以及收入水平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本文最后从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就业增长的配套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北京市应致力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增长的配套措施方面,本文提出应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以及加强建设就业服务体系等。
夏杰长[7](2010)在《服务业:惠民生保增长的重要力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婷婷[8](2008)在《安徽省就业弹性测算和扩大就业政策研究》文中提出1990年以来,安徽省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其GDP就业弹性却没有实现同步增长,相关产业对就业吸纳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连年攀升,2006年已达到4.3%,安徽省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因此,如何提高劳动就业率,保持就业弹性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就成为安徽崛起的巨大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就业的现状,并对安徽省未来的就业形势作出了合理的分析和预测。本文分析了与安徽省就业相关的经济发展情况,对人口现状、城市化水平、劳动者素质、就业结构等方面做出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安徽省未来劳动供给量进行了预测,提出安徽省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达到的就业弹性水平及需要提供的岗位等。然后,本文测算并分析了安徽省的就业弹性。通过分析安徽省GDP就业弹性及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指出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最后,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就业经验以及通过比较安徽省与国内发达省份的就业结构等,寻找安徽省就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
何峰[9](2008)在《杭州市上城区服务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我国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服务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如何通过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服务业发展,解决现实问题、化解深层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为背景,以地区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几个省、市、区为作研究样本,在收集大量有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因子分析法,构建服务业综合发展评价模型。然后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结合模型通过横向分析,对杭州市上城区服务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上城区服务业发展在其中的地位,并从中分析出上城区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后根据上城区服务业的发展的现状,提出今后发展中要加强服务,努力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增强企业创新意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嫁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布局调整,提升功能区块的辐射效应;发挥商业区块的集聚效应,提高辐射强度;加快服务业人才及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凝聚全力,营造氛围,努力打造杭州“RBD”等7项政策措施建议。同时又针对上城区服务业发展自身特点,指出了今后发展要以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楼宇经济、社区服务业等作为重点领域。
魏立萍[10](2007)在《不同教育程度失业者再就业差异的比较分析——运用生存模型对厦门市失业者的经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利用收集到的有关厦门市城镇调查失业登记的样本数据,应用生存模型中的非参数方法,分析了不同教育程度失业者在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机会上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果:在劳动力再就业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是小学及中职(包括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失业者,其失业持续时间最短,再就业概率最大,其次是大学及以上失业者,最后是初中和高中失业者;小学与中职失业者之间、初中与高中失业者之间在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机会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显着。经验分析的结论表明,转变就业观念,择业不挑肥拣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是促进再就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包头市实施“稳就业”政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相关学术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
(四)创新和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 |
(一)相关概念 |
1.公共政策 |
2.就业政策 |
3.“稳就业”政策 |
4.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
(二)基本理论 |
二、包头市现行关于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 |
(一)立足地方实际,突出强化产业拉动就业根本之策 |
1.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就业 |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 |
3.实施重大项目吸纳就业 |
4.扶持民营经济扩大就业 |
5.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 |
(二)突出创业引领,积极探索大众创业“包头模式” |
1.优化创业环境 |
2.培育创业载体 |
3.完善创业服务 |
4.强化创业扶持 |
(三)加强技能培训,全力推动劳动者高质量就业 |
1.加大职业教育和培训投入力度 |
2.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 |
3.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
4.鼓励和引导劳动者参加培训 |
(四)加强就业保障,帮扶重点群体就业 |
1.推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
2.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 |
3.加大退役军人就业扶持力度 |
4.推进农牧民工的转移就业 |
(五)推动公平就业,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
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2.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
3.促进公平平等就业 |
(六)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城乡统筹就业 |
1.健全完善农村、牧区吸纳就业的制度机制 |
2.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政策 |
3.大力培育乡村人才队伍 |
4.扶持农牧民工返乡创业 |
(七)强化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
1.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2.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
3.建立失业预警机制 |
4.规范职介机构管理 |
三、包头市现行“稳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1.创业带动就业方面 |
2.重点群体就业方面 |
3.职业技能培训方面 |
4.失业保险工作方面 |
5.家庭服务业工作方面 |
6.公共就业服务方面 |
7.就业资金使用方面 |
(二)原因分析 |
1.就业环境分析层面原因 |
2.就业政策制定层面原因 |
3.就业政策执行层面原因 |
4.就业政策评估及修正层面原因 |
四、国内外先进经验借鉴 |
(一)国外积极就业政策借鉴 |
(二)国内“稳就业”政策借鉴 |
1.北京“稳就业”政策借鉴 |
2.长春“稳就业”政策借鉴 |
五、促进“稳就业”政策更好实施的对策及建议 |
(一)加大“稳就业”工作力度 |
(二)强化“稳就业”政策落实 |
(三)加强“稳就业”政策宣传 |
(四)跟踪“稳就业”工作动态 |
(五)破解“稳就业”突出问题 |
(六)夯实“稳就业”工作基础 |
(七)连接“稳就业”系统网络 |
(八)设立“稳就业”容错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内蒙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及关联性分析 |
2.1 内蒙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 |
2.1.1 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 |
2.1.2 就业结构的演进过程 |
2.2 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性分析 |
2.2.1 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演进的一般规律 |
2.2.2 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3.1 第一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3.2 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3.3 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三次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效应分析 |
4.1 第一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效应分析 |
4.1.1 各行业产出比重变动分析 |
4.1.2 各行业就业比重变动分析 |
4.1.3 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4.2 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效应分析 |
4.2.1 各行业产出比重变动分析 |
4.2.2 各行业就业比重变动分析 |
4.2.3 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4.3 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效应分析 |
4.3.1 各行业产出比重变动分析 |
4.3.2 各行业就业比重变动分析 |
4.3.3 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4.3.4 基于行业等级位差的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第五章 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5.1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高级化 |
5.2 资本和技术的替代作用 |
5.3 居民收入水平 |
5.4 劳动力供给 |
5.4.1 劳动力数量 |
5.4.2 劳动力质量 |
5.5 中小企业发展水平 |
第六章 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 |
6.1 产业结构优化 |
6.1.1 第一产业:农牧业现代化 |
6.1.2 第二产业:新型工业化 |
6.1.3 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 |
6.2 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 |
6.3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
6.4 全面推进创业以带动就业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西部地区服务业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范畴的界定 |
2.2 服务业就业效应的理论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3章 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现状分析 |
3.1 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就业效应 |
3.2 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分析 |
第4章 西部地区服务业就业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面板数据模型介绍 |
4.2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4.3 模型的建立 |
4.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分析 |
5.1 结论 |
5.2 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带动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5.3 我国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撰写采集的原始数据和调整后数据 |
附表 1 2003-2010 年西部服务业分行业从业人数 |
附表 2 2003-2010 年西部十二省城镇化率 |
附表 3 2003-2010 年西部服务业技术进步率(资金产值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算术平均值) |
附表 4 2003-2010 年西部服务业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 |
附表 5 2003-2010 年西部服务业分行业固定投资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4)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看我国“增长型失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供给因素:经济转型与体制改革对就业的挤出效应 |
1.经济转型过程中人口转移造成的失业 |
2.下岗职工增加造成的就业压力 |
3.隐性失业的显性化和自愿失业 |
4.高校盲目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 |
三、需求因素:扭曲的产业结构导致就业吸纳能力降低 |
1.中国的工业化阶段与产业结构水平 |
2.我国三次产业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
3.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 |
四、结论与思考 |
1.根据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 |
2.改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片面理解 |
3.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路子, 不能把“改革”和“下岗”画等号 |
4.改革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 |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民经济统计制度, 完善统计指标, 创新统计方法 |
(5)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动因与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兴服务业:概念与特征 |
(一) 概念与分类 |
(二) 基本特征 |
二、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动因与意义 |
(一) 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
1. 技术进步是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催生新兴服务业的最主要元素。 |
2. 商业模式创新活跃, 催生了新兴服务业崛起。 |
3. 现行的产业政策为新兴服务业大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
4. 城市化既提升了新兴服务业的消费能力, 也带来了服务业产业模式的变革。 |
5. 消费结构快速升级是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动力。 |
(二) 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意义重大 |
1. 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
2. 是扩大劳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着力点。 |
3. 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位置的必然选择。 |
4. 是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
三、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政策与建议 |
(一) 实施有利于新兴服务业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
1. 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增加对新兴服务业的投入。 |
2. 针对新兴服务业不同阶段采取各有侧重的财税政策。 |
3. 对民间资本投资高技术含量的新兴服务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
4. 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领域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总结经验, 研究相关配套措施, 积极稳妥地在更多地区和现代服务业更广泛领域实施这一“税收新政”。 |
(二) 建立与新兴服务业相适应的金融支持政策 |
(三) 健全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科技保障体系 |
(四) 完善收入分配政策, 增强对新兴服务业的消费能力 |
(五)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六) 健全新兴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激励和评价机制 |
(七) 健全新兴服务业统计体系, 加强服务业统计基础工作制度 |
(6)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小结 |
2.2 理论基础 |
2.2.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2.2 结构性失业理论 |
3 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3.1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
3.1.1 产业结构 |
3.1.2 就业结构 |
3.2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
3.2.1 第一产业 |
3.2.2 第二产业 |
3.2.3 第三产业 |
3.3 小结 |
4 北京市三次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4.1 就业弹性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
4.2 三次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4.2.1 第一产业 |
4.2.2 第二产业 |
4.2.3 第三产业 |
4.3 小结 |
5 北京市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效应分析 |
5.1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划分 |
5.2 各行业产出比重变动分析 |
5.3 各行业就业比重变动分析 |
5.4 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5.4.1 基于就业弹性的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5.4.2 基于行业等级位差的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
6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6.1 劳动力供求的宏观环境分析 |
6.2 劳动力供给 |
6.2.1 劳动力数量 |
6.2.2 劳动力质量 |
6.3 劳动力需求 |
6.3.1 资本和技术的替代作用 |
6.3.2 居民收入水平 |
7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 |
7.1 产业结构优化 |
7.1.1 第一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 |
7.1.2 第二产业:新型工业化 |
7.1.3 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 |
7.2 促进就业增长的配套措施 |
7.2.1 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 |
7.2.2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
7.2.3 加强建设就业服务体系 |
8 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安徽省就业弹性测算和扩大就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理论 |
1.2.2 中国学者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研究 |
1.3 相关概念 |
1.3.1 弹性 |
1.3.2 就业 |
1.3.3 就业弹性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与特色 |
第二章 安徽省经济发展和就业现状以及未来就业形势分析 |
2.1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
2.1.1 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及产业构成 |
2.1.2 按行业划分安徽省工业比重变动分析 |
2.1.3 安徽省各种所有制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2.1.4 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分析 |
2.1.5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6 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2.1.7 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
2.2 安徽省就业现状 |
2.2.1 安徽省人口与劳动力总数 |
2.2.2 安徽省城市化水平分析 |
2.2.3 安徽省劳动者素质分析 |
2.2.4 1990年以来安徽省城镇失业率分析 |
2.2.5 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及比例 |
2.3 未来安徽省就业形势分析 |
2.3.1 未来安徽省劳动力供给分析 |
2.3.2 未来安徽省的就业形势 |
第三章 安徽省就业弹性测算及分析 |
3.1 安徽省就业弹性测算 |
3.1.1 按就业弹性的定义测算 |
3.1.2 按经济增长模型测算 |
3.1.3 安徽省就业弹性测算 |
3.2 1990年以来安徽省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分析 |
3.2.1 统计口径的差异 |
3.2.2 经济体制变迁和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入 |
3.2.3 技术进步对低技能、低文化劳动者的需求减少 |
3.2.4 经济结构变迁 |
3.2.5 所有制结构调整 |
3.2.6 资本的深化 |
3.3 三次产业相关行业就业弹性测算及分析 |
3.3.1 三次产业发展与就业结构的平衡关系 |
3.3.2 安徽省第二产业按行业就业弹性分析 |
3.3.3 第三产业相关行业的就业弹性分析 |
第四章 就业弹性比较分析 |
4.1 安徽省与发达省份就业弹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4.1.1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以及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较分析 |
4.1.2 城市化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比较 |
4.1.3 外商投资规模与就业吸纳能力比较分析 |
4.1.4 中小型企业发展对经济社会与就业的贡献比重分析 |
4.1.5 各种所有制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
4.1.6 安徽省与发达省份就业弹性比较 |
4.2 就业弹性国际比较 |
4.3 安徽省满足充分就业时对就业弹性的要求 |
第五章 安徽省提高就业弹性,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 |
5.1 发达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
5.1.1 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经济政策 |
5.1.2 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培训 |
5.2 政策建议 |
5.2.1 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是扩大就业的基础 |
5.2.2 积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
5.2.3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
5.2.4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源泉 |
5.2.5 走向城镇集中的工业化道路 |
5.2.6 大力发展服务业 |
5.2.7 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扩大对外劳务输出 |
5.2.8 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配套产业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9)杭州市上城区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难点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本研究会存在以下难点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创新 |
2 相关理论研究评述 |
2.1 服务业的概念及服务业产业范围的界定 |
2.2 服务业的发展变化趋势 |
2.2.1 依次演进论" |
2.2.2 "非依次演进论" |
2.3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定位 |
2.3.1 "服务经济论" |
2.3.2 "非服务经济论" |
2.4 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的有关研究 |
2.4.1 OECD组织对服务业发展的研究 |
2.4.2 国内相关研究 |
3 服务业发展评价模型 |
3.1 评价指标设置的目标与原则 |
3.2 评价指标 |
3.3 综合评价方法 |
3.4 根据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 |
3.4.1 马克威软件分析 |
3.4.2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3.4.3 巴特莱特球度检验 |
4 上城区服务业发展实证分析 |
4.1 上城区服务业发展总体评价 |
4.1.1 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区域发展贡献率不断提高 |
4.1.2 服务业发展特色不明显,产业集聚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
4.1.3 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
4.2 上城区服务业发展指标分析 |
4.2.1 服务业发展对区域发展贡献率指标分析 |
4.2.2 服务业发展潜力指标分析 |
4.2.3 服务业发展规模指标分析 |
4.3 上城区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
4.3.1 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改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
4.3.2 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 |
4.3.3 特色街区功能布局调整尚未完成,引领辐射作用难以发挥 |
4.3.4 服务业人才短缺,服务水平亟需提高 |
4.3.5 重企业引进,轻管理、服务和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 |
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以旅游为突破口,打造休闲旅游城区品牌 |
5.1.2 整合提升现有物流资源,构建现代物流平台 |
5.1.3 进行市场细分,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
5.1.4 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
5.1.5 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
5.2 发展上城区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
5.2.1 加强服务,努力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
5.2.2 通过嫁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5.2.3 加快布局调整,提升功能区块的辐射效应 |
5.2.4 发挥商业区块的集聚效应,提高辐射强度 |
5.2.5 加快服务业人才及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 |
5.2.6 凝聚全力,营造氛围,努力打造杭州"RB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不同教育程度失业者再就业差异的比较分析——运用生存模型对厦门市失业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数据描述 |
三、理论框架及分析结果 |
(一) 非参数分析方法 |
(二) 分析结果 |
1. 小学和中职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机会差异不显着。 |
2. 初中组和高中组的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机会差异不显着。 |
3. 小学和初中组间的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机会差异显着。 |
4. 高中和中职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机会差异显着。 |
5. 高中组和大学以上组的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机会差异较显着。 |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包头市实施“稳就业”政策问题研究[D]. 王莫难.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效应研究[D]. 褚晓波.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6(06)
- [3]西部地区服务业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汪秀. 重庆工商大学, 2013(04)
- [4]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看我国“增长型失业”[J]. 胡荣涛,李泽臣. 西部论坛, 2012(05)
- [5]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动因与政策建议[J]. 夏杰长. 学习与探索, 2012(05)
- [6]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效应研究[D]. 谢奕玲.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7]服务业:惠民生保增长的重要力量[J]. 夏杰长. 经济研究参考, 2010(05)
- [8]安徽省就业弹性测算和扩大就业政策研究[D]. 王婷婷.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1)
- [9]杭州市上城区服务业发展研究[D]. 何峰. 浙江工业大学, 2008(01)
- [10]不同教育程度失业者再就业差异的比较分析——运用生存模型对厦门市失业者的经验研究[J]. 魏立萍. 教育与经济,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