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草药制剂致过敏反应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瑾,白明,苗明三[1](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外用致过敏反应及防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中药外用易过敏的药物、反应、易过敏人群以及如何防范。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法归纳具体中药外用致过敏的医案,将病例所涉及的信息录入后应用EXECL软件,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以外用为第一关键词,过敏反应为第二关键词,查阅到文献有130篇,其中挑出关于具体中药外用过敏反应的医案有31篇。单味中药有巴豆、鸦胆子、冰片、补骨脂、乳香、石龙芮、蓖麻仁、何首乌、土鳖、延胡索、无花果叶、雄黄、白僵蚕、泽兰、白芷、威灵仙16种,外用复方中药有15种,使用频数最高中药有透骨草、伸筋草、肉桂(5次,8.4%)。结论:单味易引起过敏的是活血化瘀药,辛味中药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比其余四味更明显,速发型和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最易出现,其中包括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皮炎2个最常出现的中药外用具体过敏反应。女性,年龄在30~39岁之间,有既往过敏史是中药外用易过敏人群特征,应在今后临床外用时加以注意。
唐伟[2](2017)在《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系统评价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以期为参麦注射液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提供新的路线和方法。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并结合处方序列分析的设计方法,收集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将使用参麦注射液后24h内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的患者判断为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者,与可能未发生过敏反应人群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入院病情、过敏史、单次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与可疑类过敏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第二部分: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SJD和WanFang data中有关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各个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31号。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3.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第一部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溶媒种类(P=0.000)和单次用药剂量(P=0.042)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入院病情(P=0.287)与过敏史(P=0.249)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使用维生素B6[OR=0.352,95%CI(0.287;0.932),P=0.0233]、维生素C[OR=0.278,95%CI(0.183;0.421),P=0.0401]、格拉司琼注射液[OR=0.028,95%CI(0.014;0.073),P=0.0038]、左氧氟沙星注射液[OR=0.741,95%CI(0.474;0.958),P=0.0155]、鸦胆子油[OR=0.015,95%CI(0.007;0.056),P=0.0001]、艾迪注射液[OR=0.238,95%CI(0.133;0.641),P=0.0013]和紫杉醇注射液[OR=0.334,95%CI(0.149;0.798),P=0.0006]时发生类过敏反应的风险较小;而联合使用泮托拉唑[OR=3.112,95%CI(1.805;7.536),P=0.0169]、西咪替丁[OR=2.226,95%CI(1.923;3.629),P=0.0024]、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OR=2.548,95%CI(1.925;3.373),P=0.0018]和昂丹司琼[OR=5.224,95%CI(4.928;10.616),P=0.0235]时的病例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增大。第二部分:最终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75篇,所有研究均在中国大陆进行,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人。总样本量共25132例,其中参麦注射液用药者18184例,累计发生不良反应7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95%CI(0.0485;0.0665)]。亚组分析显示:儿童和成人发生率分别为6.04%[95%CI(0.0329;0.0941)]、6.07%[95%CI(0.0491;0.0732)];5%、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6.00%[95%CI(0.0373;0.0868)]、5.31%[95%CI(0.0309;0.0799)]、6.18%[95%CI(0.0505;0.0719)];剂量1030ml、4060ml、>60ml发生率分别为6.23%[95%CI(0.0443;0.0827)]、5.69%[95%CI(0.0466;0.0681)]、7.01%[95%CI(0.0444;0.1003)];≤7d和>7d发生率分别为5.80%[95%CI(0.0397;0.0789)]、5.60%[95%CI(0.0470;0.0656)];单用药和联合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60%[95%CI(0.0357;0.0798)]、5.85%[95%CI(0.0503;0.0672)]。一般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依次表现为烘热感(6.36%)、口干(4.42%)、消化系统损害(3.89%)、神经系统损害(3.70%)、注射部位血管刺激性疼痛(3.4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62%)、心血管系统损害(1.70%)、呼吸系统损害(0.8%);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00%)。敏感性分析结果较为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提示该研究可能不存在发表性偏倚(总发生率P=2.216)。结论:1.现有研究方法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可疑影响因素与溶媒种类、用药剂量、年龄、使用时间和合并用药存在关联性,且不同损害类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大。2.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用药后短期时间内,且用药剂量在60100ml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较大。3.合并用药泮托拉唑、西咪替丁、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和昂丹司琼为使用参麦注射液发生疑似类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4.患者入院病情和过敏史与参麦注射液疑似类过敏反应之间无明确关系。
赵洁[3](2017)在《基于核酸适配体技术研究清开灵注射液中胆酸及栀子苷的致敏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以清开灵注射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核酸适配体和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相结合,分别获得剔除胆酸及桅子苷后的清开灵注射液,然后通过细胞模型研究其致类过敏反应的性质,通过动物模型研究其致过敏反应的性质,旨在明确胆酸和栀子苷在清开灵注射液所致的类过敏反应及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将标记有生物素的核酸适配体与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偶联,将偶联物与清开灵注射液反应孵育,然后利用磁分离技术剔除其中的目标分子,获得剔除后的清开灵注射液。优化实验条件,剔除尽可能多的目标分子。第二部分:利用RBL-2H3细胞进行类过敏反应实验,对比剔除部分目标分子前后的清开灵注射液对细胞的类过敏作用,从而确定目标分子是否在清开灵注射液致类过敏反应中起作用。第三部分:利用大鼠全身主动过敏实验和皮肤被动过敏反应模型,对比剔除部分目标分子前后的清开灵注射液的致敏作用,进一步验证目标分子是否在清开灵注射液的致过敏反应中起作用。结果1.本实验采用的三条胆酸适配体和一条栀子苷适配体的Kd值分别为:apt1的Kd为17.76μM,apt2 的 Kd 为 8.77μM,apt3 的 Kd 为 8.93μM;栀子苷适配体 N2 的 Kd为6.06μM。2.在核酸适配体与磁珠偶联的反应中,1m1磁珠与不同浓度的胆酸适配体反应,浓度为2μM的适配体与之反应的偶联量最高,可达到0.851nmol;2μM的适配体与不同体积的磁珠反应,磁珠2ml时偶联的适配体最高,可几乎完全将适配体偶联。3.三条胆酸适配体中,apt3适配体与磁珠偶联的能力相对较高,偶联率为42.94%;三种不同品牌的磁珠中,Magbeads磁珠的偶联适配体的量最多,100μl即可偶联0.8724nmol的适配体。4.高效液相检测清开灵注射液中的目标分子浓度,胆酸约为3214.884μg/ml,栀子苷约为446.775μg/ml,符合药典中的标准。在剔除胆酸实验中,清开灵注射液的稀释倍数在原液时,剔除的量最多,可剔除376.448nmol的胆酸。在磁珠量为1ml时,加入清开灵注射液的体积为300μl时,胆酸的剔除率为11.12%。利用同等条件对桅子苷进行剔除,剔除率可达到25.18%5.在细胞类过敏反应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清开灵注射液干预过的细胞释放的β-氨基己糖苷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着升高。而剔除掉胆酸和栀子苷的清开灵注射液对细胞的脱颗粒作用明显降低。6.在动物过敏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清开灵注射液组的SD大鼠在致敏后激发时产生了明显的主动过敏反应症状;而剔除掉胆酸和栀子苷后的清开灵注射液引起大鼠主动过敏反应的作用明显减弱;在被动皮肤过敏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注射了清开灵注射液组的大鼠抗血清的Wistar大鼠产生了明显的被动过敏反应症状;而剔除胆酸和栀栀子苷后的清开灵注射液引起被动过敏反应的作用有明显下降。结论1.本实验中用于剔除清开灵注射液中目标分子所用的核酸适配体的Kd值都在10μM以下,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以及反应条件等原因,无法达到100%剔除目标分子的目的。2.清开灵注射液能够诱发RBL-2H3细胞产生脱颗粒效应,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并且释放β-氨基己糖苷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介质。剔除掉部分胆酸及栀子苷的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细胞发生脱颗粒的效应明显减弱,说明胆酸与栀子苷可能在清开灵注射液所致类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3.清开灵注射液可导致SD大鼠发生主动过敏反应及皮肤被动反应,剔除部分胆酸及桅子苷后的清开灵注射液引起主动过敏反应和皮肤被动反应的作用明显下降,说明胆酸及栀子苷可能在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荆方轶,贾淑琳,范瑞强[4](2016)在《中药制剂所致药疹的特点》文中提出随着中药制剂的广泛使用,其致药疹的报道逐年增加,对中药制剂致药疹的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使用尚不规范,本文针对中药制剂致药疹的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阐述。
张立坤,竺炯,史万忠,邵懿[5](2011)在《中药外用致皮肤过敏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药外用指中药材经研磨、提纯或浸泡等加工方式,制成粉剂、酊剂、膏剂等,外涂于皮肤或黏膜,作用广泛,应用方便。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多,中药外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以皮肤过敏反应最为常见。我们对近年有关中药外用制剂致皮肤过敏反应的报道综述如下。
郭青,吴晓燕,史清水,黄青[6](2010)在《中药注射剂质量评价的有关研究思路、方法和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注射剂近年来较频繁地出现临床不良反应,其制备不规范以及临床使用不当是主要原因,但中药注射剂质量存在安全性风险以及质量标准门槛过低也是原因之一。笔者在参加国家首批中药注射液中的脉络宁注射液评价性抽样工作过程中,收获了一些体会和研究思路,有必要归纳总结,与同行交流,并供参考。
张美玉[7](2010)在《静脉用鱼腥草注射剂致敏性评价和比较药理学研究》文中提出鱼腥草注射剂作为中药注射剂临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代表药,其再研究和再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鱼腥草注射剂开展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必须从制剂工艺、质量标准、药理毒理、临床使用及药物经济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本课题组对鱼腥草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明确鱼腥草注射剂中的主要致敏物质,完善生产质量标准,改进鱼腥草注射剂制备工艺,从而提高了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为其恢复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1文献综述本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系统论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鱼腥草及其制剂研究进展;②鱼腥草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和对策;③注射用辅料吐温80和羟丙基-β-环糊精研究进展。以上这些论述为论文的整体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鱼腥草注射液原、新制剂及其辅料的致敏性评价实验研究本研究分别采用小鼠、Beagle犬和食蟹猴对鱼腥草注射液原、新制剂及其辅料进行致敏性评价研究。类过敏实验以单次静脉恒速注射给药,观察给药后动物的行为变化和血中组胺含量。过敏实验为三次隔日静脉注射给药,此为致敏阶段,在首次给药后14天药量加倍激发给药。同样观察动物的行为学变化和血浆中组胺、IgE的含量,综合判定结果。结果表明类过敏反应以Beagle犬为最佳实验动物,以行为异常及组胺升高为主要判定指标,IgE作为辅助指标,结果准确可靠。食蟹猴在同样条件下不如上述动物敏感。小鼠行为表现更不典型,血液指标的检测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仅供参考。实验表明吐温80是诱发类过敏反应的代表性物质。羟丙基-β-环糊精类过敏和过敏反应结果均为阴性。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增溶剂的鱼腥草注射液新制剂致敏性评价结果为阴性。3鱼腥草注射液新、原制剂比较药理学实验研究抗病毒实验采用流感病毒FM1和PR8病毒株体内感染小鼠肺炎模型,体外CPE法和神经氨酸酶荧光测定法、病毒载量检测和小鼠死亡保护实验方法,结果显示鱼腥草注射液新制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小鼠肺部炎症均有明显治疗和预防作用,可改善小鼠肺炎症状,降低肺指数,病毒载量,降低死亡率,延长小鼠存活时间;但其抗病毒作用并不是通过直接抑制或杀死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活力也不具有抑制作用。新制剂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醋酸导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同时,还能降低干酵母致大鼠体温升高,对脂多糖导致的家兔体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鱼腥草注射液抗炎、解热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1β、IL-8和PGE2释放而发挥作用。鱼腥草注射液新、原制剂抗病毒、抗炎解热作用相当。4鱼腥草注射剂中吐温80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建立本研究采用硫氰酸钴铵显色法、薄层层析法和碘化铋钾法三种方法进行吐温80的定性鉴定,实验结果一致。吐温80的定量检测方法能准确的检测中药注射剂中吐温80含量。吐温80的定性定量方法的建立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随机抽取不同厂家、不同批次样品进行吐温80定性定量测定。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中药注射剂诱发过敏和类过敏反应的异同比较:中药注射剂导致临床严重不良反应70%以上为类过敏反应,与IgE介导的经典抗原抗体反应不同。主要特征为:首次注射药物即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过敏性休克,与过敏反应症候群相似。属于非抗原抗体反应,IgE、IgG未见明显规律性变化,但体内组胺明显升高。其致敏物质为抗原或半抗原物质及某些可以为诱发组胺释放的多种物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大剂量、高浓度可诱发严重不良反应。多种注射剂联合应用可提高发生率及严重性。类过敏反应以Beagle犬为最佳实验动物,以行为异常及组胺升高为主要判定指标,IgE作为辅助指标,结果准确可靠。因此,推荐采用Beagle犬致敏性评价方法作为中药注射剂出厂前的常规安全性检测方法。2鱼腥草注射剂中主要致敏物质为增溶剂吐温80,鱼腥草双蒸馏液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致敏原除了考虑药物本身因素,还有制剂外加辅料和制备、储存过程中内、外源性污染物,这为寻找和解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诱发因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3吐温80国内外应用广泛。中药注射剂134品种中吐温80添加情况很不确定。如果这些品种全部换掉将事关几十个注射剂产品,数百家生产企业及几十万产业工人的生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影响是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通过我们研究发现吐温80引起的类过敏反应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因此,优选最佳质量、最适用量和浓度的吐温80,既能保证助溶效果,又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制剂安全性和制剂稳定性。4羟丙基-β-环糊精助溶效果好、稳定,无明显毒性、致敏性及溶血性,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增溶剂。以羟丙基-β-环糊精替换掉吐温80的鱼腥草注射液新制剂,其溶解性、安全性和药效不受影响,为其恢复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研依据。5诱发鱼腥草注射剂临床严重不良反应因素除了药物自身因素,制剂工艺中加入吐温80以及临床不合理用药外,还存在很多偶发因素。因此,本研究只解决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事件中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还需要深入开展多方面研究,为中药注射剂进行全面再评价和再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比较中药注射剂导致类过敏和过敏反应的异同,主要从临床反应、病机、诱发物质、给药次数、剂量、检测指标、非临床评价方法和配伍禁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2采用不同种属动物进行类过敏实验研究,优选实验动物、检测指标,优化致敏性评价方法,建立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评价方法和指标;3通过一系列药学、安全性和比较药理学研究,证实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增溶剂的鱼腥草注射液新制剂的安全性显着提高,药效与原制剂相当,是比较有开发和应用前景的鱼腥草注射剂。
胡中慧[8](2010)在《莲必治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从诞生到至今,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制约着中药注射剂的发展。为了发展中药注射剂这一特色中药剂型,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要求对现有中药注射剂在安全性、有效性、合并用药等方面进行再评价,控制中药注射剂安全风险,确保中药注射液质量的稳定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莲必治注射液是我国7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中药单体注射剂(成分为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主要用于细菌性痢疾、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2008年,莲必治注射液的市场销售量占有率4.43%,医院销售额为8700多万元。随着临床用药量增加,其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在日益增多,其中以急性肾损伤和过敏反应尤为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已开始研究莲必治注射液引起的肾毒性,但现有研究未在动物中复制出临床上毒性特征,与临床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不紧密,所以莲必治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还有待进一步定论。藉此,本课题依据SFDA通知的指导精神,参考莲必治注射液临床报道的不良反应情况对其进行实验验证,找出发生原因,客观地对莲必治注射液进行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根据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对两种纯度不同的莲必治注射液制剂(莲必治注射液A中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含量235.5mg/ml,相关物质含量1.3%;莲必治注射液B中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含量117.4mg/ml,相关物质含量50.9%)急性毒性试验(LD50)、单次静注毒性试验、30天重复给药试验和过敏试验等一般毒性试验,首次复制出临床不良反应症状特征的动物模型,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尿液中敏感指标的测定,比较这两种莲必治注射液毒性大小,观察和测定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和影响,探究其引起不良反应物质基础,为莲必治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再评价资料;其次利用现代技术代谢组学、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及与卡那霉素联合用药试验,探究莲必治注射液引发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机制,为莲必治注射液安全用药及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一般毒性试验研究如下:1.用上下法急性毒性试验检测得到莲必治注射液A对SD大鼠的LD50为2101mg/kg(2000~2350mg/kg),莲必治注射液B的LD50为612.4mg/kg(500~750mg/kg),按毒性分级均为低毒。动物染毒后立即出现中毒症状,死亡一般发生在染毒后0~30min之间,与临床报道的不良反应发病迅速短相符;莲必治注射液B的毒性明显大于莲必治注射液A,两个受试物的毒性大小差异可能与药物中相关物质含量有关。2.一次给药毒性试验研究: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其中3组分别给予莲必治注射液A 400、800和1600mg/kg,3组分别给予莲必治注射液B 50、100和200mg/kg;另1组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每组按10ml/kg给药体积尾静脉单次注射。给药后观察大鼠活动和中毒表现。连续收集给药后0~6、7~12、13~18和19~24h各组大鼠尿液,进行尿常规,尿素氮(BUN)、尿肌酐(Crea)、尿酶测定。结果发现莲必治注射液在高浓度时能引起SD大鼠尿中KET、ERY、BUN、Crea、ALP、LDH和NAG增加,推测莲必治注射液高浓度时可能影响了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受损导致重吸收障碍。尿酶多在给药后0~12h升高显着,随着给药后时间的延长,尿酶变化恢复正常。这表明莲必治注射液引起尿酶改变是一过性的,与文献报道莲必治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发病时间短相符。在观察尿酶增加与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和相关物质含量关系时,发现NAG和β2-MG水平升高与相关物质呈剂量效应关系,表明莲必治注射液中所含的相关物质可加剧其对肾脏的损伤作用。3. 30天重复试验研究:两种莲必治注射液高、中、低3个剂量组(莲必治注射液A,450,150,50mg/kg;B,150,50,25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尾静脉注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观察包括SD大鼠一般行为、体重和摄食量、尿常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以及肾脏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试验结果:给药期间莲必治注射液A高剂量(450mg/kg)有一只动物死亡,莲必治注射液B高剂量(150mg/kg)组有4只只动物死亡。莲必治注射液A高剂量(450mg/kg)组和莲必治注射液B高剂量(150mg/kg)组能够引起动物摄食量减少和体重降低,尿中红细胞(ERY)增加,BUN、Crea和β2-MG水平显着增高,推测莲必治注射液可能影响了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毒性作用与其纯度和相关物质可能相关。4.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试脸方法对两种不同纯度的莲必治注射液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研究。过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莲必治A和B的低剂量组中50%的动物出现阳性反应,莲必治注射液A和B的高剂量组中SD大鼠均出现阳性反应;而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中,莲必治A和B的低剂量组均未出现阳性反应症状,莲必治A高剂量组只有33.3%动物出现阳性反应,而莲必治B高剂量组77.8%动物出现阳性反应。说明莲必治注射液在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高剂量(大鼠200mg/kg,相当于成人临床常用剂量的等效剂量10mg/kg/次的20倍)均能引起过敏反应,从两种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差异推测相关物质可以增加莲必治注射液的过敏反应几率。莲必治注射液引起急性肾损伤机制研究如下:1.代谢组学技术: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莲必治注射液A低剂量组(400mg/kg)、高剂量组(1600mg/kg);莲必治注射液B低剂量组(100mg/kg)、高剂量组(400mg/kg)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5只。各组动物均按10ml/kg单次尾静脉给药。收集各组大鼠给药前12h及给药后0~6、7~12、13~24和25~48h各时间段尿液,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动物尿样的1H NMR谱变化情况,发现大鼠尿样的内源性代谢物图谱出现先偏离、再回归对照组的变化轨迹,反映出动物机体受到莲必治注射液的影响。每一个样本在主成分(PC)图上的位置由它的代谢反应决定,在给药后0~12h大鼠尿液1HNMR代谢谱变化与莲必治毒性作用强度密切相关,对于毒性越明显的剂量点,代谢谱偏离对照组也越远。给药组尿样中三甲胺(TMA)(δ2.70)和二甲基甘氨酸(DMG)(δ2.94)不同程度升高,柠檬酸(δ2.54,δ2.66)和α-酮戊二酸(δ2.46,δ3.02)降低。由此推测莲必治注射液在高浓度时能引起肾脏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浓度的莲必治影响肾髓质渗透压和干扰肾细胞中线粒体相关酶的活性,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变线粒体功能,破坏膜的完整性,最终引发肾细胞损伤,影响肾脏对原尿的浓缩和稀释作用。2.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对HK-2细胞毒性机制研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莲必治注射液A的原料药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对HK-2细胞形态改变,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法检测其对HK-2细胞的抑制率,细胞周期改变、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MMP)和活性氧(ROS),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的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pro-Caspase-3、Bcl-2、Bax),探讨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对HK-2细胞毒性机制。其研究表明,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K-2细胞增殖,作用24h和48h后IC50值分别为(19.12±3.55)和(11.56±3.88)mg/ml。细胞形态变化:细胞收缩变圆,黏附性变差,部分脱落;LDH漏出率显着增加,线粒体膜电位(MMP)下降,细胞出现明显凋亡,阻滞HK-2细胞周期于G2/M期,细胞内的ROS和上清液中的MDA水平明显增加,GSH、SOD和总ATP酶活性降低;Westernblot印迹分析凋亡相关蛋白显示,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使HK-2细胞内细胞色素c(CytC)、pro-Caspase-3、Bcl-2和Bax蛋白水平均升高,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但Bcl-2和Bax比值不变,说明这两类蛋白的对细胞的作用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推测亚硫酸氢钠穿心莲酯对HK-2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改变HK-2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耗竭细胞内GSH、SOD,导致细胞内ROS大量堆积,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线粒体MMP下降,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损伤,凋亡诱导因子(AIF)从线粒体释放,包括CytC的释放、Caspase-3酶原激活、Bcl基因家族成员的介入等,最终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或坏死。3.以HK-2细胞为模型,比较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和卡那霉素对HK-2细胞毒性作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和硫酸卡那霉素对HK-2细胞的形态、细胞周期、MMP和ROS的影响不同,推测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和硫酸卡那霉素以不同的途径对HK-2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分别阻滞细胞周期于不同时期。它们联合作用,加重对肾脏损害作用。总之,我们根据临床不良反应报道的特征,从一般毒性试验对两种莲必治注射液进行安全性再评价,首次在动物模型上复制出莲必治注射引起肾损伤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症状特征,发现引起这些不良反应与莲必治注射液的制剂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通过对莲必治注射液的安全性再评价,需要制药企业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制剂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减少莲必治注射液引发不良反应的风险。在临床应用中注意剂量和适应症,监测患者尿中KET、ERY、BUN、Crea、ALP、LDH和NAG水平,减少莲必治注射液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体内和体外机制研究证实,莲必治在高浓度时对肾脏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尿中三甲胺、二甲基甘氨酸、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的变化情况可作为监测莲必治注射液肾损伤的指标。莲必治引起肾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肾髓质渗透压,干扰肾细胞线粒体中相关酶的活性,干扰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变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产生过多的ROS,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线粒体MMP下降,线粒体功能紊乱,导致CytC等凋亡因子从线粒体释放,进而引发细胞凋亡或坏死。莲必治注射液在大剂量使用和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用会出现毒性反应,因此在临床上用药不要超过10mg/kg/次,用药期间要注意监测其肾功能,肾病患者应用时需要调整剂量。临床上禁止与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制剂中相关物质对莲必治注射液的安全性影响很大,因此,应该建立质量标准,明确相关物质中的毒性成分,控制毒性成份的含量,加强不良反应监测。随着代谢组学技术和细胞生物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技术将会越来越多的用于中草药毒性毒理的研究,对于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嘉瑞[9](2007)在《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数量明显增多及其严重不良反应造成的显着危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国内医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由于高质量中药注射剂安全信息平台的阙如等问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文献研究水平始终处于瓶颈。正是基于对这样现状的思辨,本论文选择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为切入点,应用文献学、统计学、数据库技术等方法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一、文献综述本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系统论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中药安全性问题;②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问题;③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及其方法。以上这些论述为论文的整体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二、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建立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应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数据库包涵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信息(其中详细个案病例2333例,群案病例3091例,合计5424例),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信息(包括116种中药注射剂和34种中药来源的化学注射剂信息),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信息(包括164种组方药物的药性、功效、传统警戒论述、现代研究等信息)和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信息。三、基于数据库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研究本部分研究中,我们依托数据库平台,应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总体信息和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重点品种(包括双黄连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和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过敏史、剂型、用药剂量、配液情况、合并用药、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病案来源地等流行病学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与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药品剂型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四、基于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对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历史源流和学术思想内涵进行考证和阐释。进而对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的警戒论述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中查阅古今本草医籍原着50余部。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依据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配伍禁忌理论,对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安全使用提出新的见解。本研究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成果方面:基于ACCESS数据库平台,构建了既具有中医药特色又具备注射剂特点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信息的查询和分析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平台。2.方法学方面:依托数据库平台,应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算法和Apriori关联算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案信息进行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对中药注射剂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针对性分析。3.学术思想方面:系统考证了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历史源流并明确阐释了其学术思想内涵。并以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的传统药物警戒论述为依据,对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安全使用提出新的见解。
孙宝花,张德勇,刘玉美[10](2002)在《中草药制剂致过敏反应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
二、中草药制剂致过敏反应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草药制剂致过敏反应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外用致过敏反应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单味中药外用易过敏的药物 |
2.1.1 单味药功效分类使用情况 |
2.1.2 单味药物药性药味使用情况 |
2.1.3 单味中药外用引起的过敏反应 |
2.2 复方中药外用易过敏的药物 |
2.2.1 复方中单味中药使用情况 |
2.2.2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2.2.3 复方外用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 |
2.3 中药外用过敏的类型 |
2.4 中药外用易过敏人群 |
3 讨论 |
3.1 出现中药外用过敏反应的原因 |
3.2 中药外用过敏的防范方法 |
3.3 展望 |
(2)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设计 |
1.3. 统计学分析 |
1.4. 数据提取分析流程 |
2. 结果 |
2.1. 患者基本情况 |
2.2. 可疑过敏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入院病情 |
2.2.2. 过敏史 |
2.2.3. 溶媒种类 |
2.2.4. 单次用药剂量 |
2.2.5. 合并用药 |
3.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资料提取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参麦注射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
2.3.2. 不同损害类型 |
2.3.3. 亚组分析 |
2.3.3.1. 皮肤及粘膜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3.3.2.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3.3.3.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3.3.4.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4. 敏感性分析 |
2.5. 发表性偏倚 |
3. 本章小结 讨论 研究结论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个人简历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D 附录E: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3)基于核酸适配体技术研究清开灵注射液中胆酸及栀子苷的致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进展 |
1.1 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现状及相关研究 |
1.2 清开灵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小分子核酸适配体的研究进展与目标分子剔除的研究现状 |
2.1 小分子核酸适配体的研究进展 |
2.2 目标分子剔除的研究现状 |
综述三评价类过敏反应及过敏反应的常用模型 |
3.1 临床上常见不良反应的类型 |
3.2 类过敏反应研究细胞模型 |
3.3 过敏反应动物模型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部分 |
第一部分 核酸适配体与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相结合对清开灵注射液中胆酸及桅子苷的剔除实验 |
第二部分 对剔除小分子前后的清开灵注射液致类过敏反应变化的研究 |
第三部分 利用动物过敏反应模型研究剔除小分子前后清开灵导致过敏反应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中药制剂所致药疹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致药疹的机制 |
1.1 个人体质 |
1.2 药物毒理机制 |
2 药疹的主要特点 |
2.1 药疹的表现 |
2.1.1 发疹型药疹 |
2.1.2 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型 |
2.1.3 其他类型 |
2.2 发疹时间 |
3 结语 |
(7)静脉用鱼腥草注射剂致敏性评价和比较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鱼腥草及其制剂研究进展 |
1 用药沿革 |
2 药材鉴定及资源分布 |
3 化学成分 |
4 质量标准 |
5 药理作用 |
6 毒理研究 |
7 临床应用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鱼腥草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和对策 |
1 不良反应特点 |
2 不良反应原因 |
2.1 药材自身因素 |
2.2 制备工艺 |
2.3 临床使用 |
3 思考与建议 |
3.1 建立严格法定标准,健全国家监管政策 |
3.2 增强企业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标准 |
3.3 树立正确用药观念,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
3.4 深入开展临床研究和再评价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注射用辅料吐温80与羟丙基-B-环糊精研究进展 |
1 吐温80 |
1.1 化学结构及基本性质 |
1.2 质量标准 |
1.3 药理活性 |
1.4 安全性研究 |
1.5 药物代谢动力学 |
1.6 毒理研究 |
2 羟丙基-B-环糊精 |
2.1 化学结构及基本性质 |
2.2 质量标准 |
2.3 注射剂中作用 |
2.4 药理学研究 |
2.5 安全性研究 |
3 两者文献比较研究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鱼腥草注射剂及其辅料的致敏性评价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鱼腥草注射剂及其辅料对小鼠类过敏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分析讨论 |
第二节 鱼腥草注射剂及其不同辅料对BEAGLE犬类过敏及过敏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分析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及其辅料对食蟹猴类过敏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分析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BEAGLE犬类过敏及过敏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分析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比较药理学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抗病毒作用实验研究 |
(一)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体内抗病毒作用比较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结果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文献参考 |
(三)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体外抗病毒作用比较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 |
(四)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FM1流感病毒小鼠肺炎死亡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结果 |
3 结论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
(一)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参考文献 |
(二)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影响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解热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 |
(一)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影响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参考文献 |
(二) 鱼腥草注射剂Ⅰ、Ⅲ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影响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分析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鱼腥草注射剂中吐温80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研究 |
第一节 鱼腥草注射剂中吐温80定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
(一) 硫氰酸钴铵显色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二) 薄层检识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三) 碘化铋钾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鱼腥草注射剂中吐温80定量分析方法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方法学考察 |
3 分析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创新点 |
展望 |
附录Ⅰ: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Ⅱ:实验照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8)莲必治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莲必治注射液的毒性试验研究 |
第一节 不同纯度莲必治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试验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第二节 不同纯度莲必治注射液对SD 大鼠一次给药毒性试验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结论 |
第三节 两种莲必治注射液重复给药30 天毒性试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第四节 过敏试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莲必治注射液肾损伤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利用1H-NMR 技术研究莲必治注射液引起SD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改变 |
材料与仪器 |
方法 |
结果 |
第二节 莲必治注射液原料药(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对HK-2 细胞毒性研究 |
材料和仪器 |
方法 |
结果 |
第三节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和卡那霉素联合作用对HK-2 细胞的毒性研究 |
材料与仪器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撰写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药安全性问题概述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及其安全性问题概述 |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评价及其方法概述 |
第二章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文献数据库建立 |
第一节 数据库整体构建思路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个案报告数据库的建立 |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群案报告数据库的建立 |
第四节 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第五节 中药注射剂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第六节 中药来源的化学注射剂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第七节 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数据库的建立 |
本章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数据库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研究 |
第一节 数据库中不良反应信息总体分析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重点品种的不良反应特点研究 |
研究一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研究二 清开灵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研究三 穿琥宁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研究四 鱼腥草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专项文献研究 |
本章研究的总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基于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理论阐释 |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传统警戒论述的整理研究 |
第三节 中药注射剂警戒表述的探索性研究 |
本章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作者简介 |
(10)中草药制剂致过敏反应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全身性反应 |
1.2 皮肤反应 |
1.3 其他 |
2 预防措施 |
2.1 充分认识 |
2.2 提高质量 |
2.3 合理用药 |
2.4 药敏试验 |
四、中草药制剂致过敏反应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外用致过敏反应及防范[J]. 张瑾,白明,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 2020(03)
- [2]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D]. 唐伟. 蚌埠医学院, 2017(03)
- [3]基于核酸适配体技术研究清开灵注射液中胆酸及栀子苷的致敏作用[D]. 赵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4]中药制剂所致药疹的特点[J]. 荆方轶,贾淑琳,范瑞强.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06)
- [5]中药外用致皮肤过敏反应分析[J]. 张立坤,竺炯,史万忠,邵懿. 河北中医, 2011(11)
- [6]中药注射剂质量评价的有关研究思路、方法和建议[J]. 郭青,吴晓燕,史清水,黄青. 药物评价研究, 2010(05)
- [7]静脉用鱼腥草注射剂致敏性评价和比较药理学研究[D]. 张美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0)
- [8]莲必治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研究[D]. 胡中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0(12)
- [9]基于文献数据库和传统药物警戒思想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D]. 吴嘉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中草药制剂致过敏反应及对策[J]. 孙宝花,张德勇,刘玉美.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