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时间感知研究述评

音乐时间感知研究述评

一、音乐时间知觉的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成斌[1](2020)在《音乐感性经验的主体性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的所有认知与创造离不开客观世界以及与客观世界的相互对应,离不开千千万万个个体主体的共同作用,主体性成为对客观世界“之所以是”的最好解释,因此现代哲学将研究核心对准了主体与主体性。感性与经验从哲学上来讲是主体与世界发生联系的根本存在,如果人失去了主体感性作用对世界的经验认知,世界的呈现将不会具有主体意义。感性是主体的自为存在,与世界的自在存在构建起对应关系,它也是主体自为存在所展现出来对世界作用效果的基础,从这两点上可以看出感性作用对于人作为主体存在的重要意义,同时在主体与感性构建的世界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经验体现。音乐感性经验表现为主体高度集中、高度敏锐的对音乐总体感受力、领悟力和行动力的事实存在,主体在对音乐充满感性的认知中,掌握了人类创造、表演、欣赏音乐的奥秘,是人与音乐建立起一切联系的核心所在。音乐感性经验的主体作用在人之所以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中得以确立,感性经验也在此实践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存在意义。对象是音乐,感知是过程,经验是结果,主体性则充分显示作用。主体自主能动性、自觉创造性与自由超越性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完善着音乐感性经验的存在本质,但同时也不能忽视音乐感性经验获得过程中的有限主体性质的存在作用,应认识到有限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属性之一,因为这一主体性不仅客观的存在于对音乐感性经验的主体事实行为中,还能帮助主体在面对多元化的音乐现象时保持主观的清醒认识,并且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主体自主能动性、自觉创造性与自由超越性才具有普遍意义。本文将在马克思实践主体理论的指导下,展现感性经验的获得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音乐感性经验的主体性质,将从主体间性中的音乐感性经验,作为知识存在的音乐感性经验以及有限主体性中的音乐感性经验展开论述,之所以选择这四个与主体相关的存在事实,是因为感性过程关乎主体对音乐的认识,主体间性关乎音乐现象主体性的事实存在关系,作为知识存在关乎主体感性经验事实存在的客观性,有限主体性则可以规避主观存在的绝对主体性。本文将在对音乐感性经验的认识论、存在论、实践论基础上完成这次主体之旅。

陈渝奇[2](2020)在《符码语义在浪漫主义交响音乐作品中的有效性研究 ——以“新德意志乐派”三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音乐语义是20世纪以来,音乐学家以及演奏家们竭力在音乐作品中探寻的要素。理论家们试图在音乐作品中追索出作曲家寄托于其中的音乐情感,论证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元件与作曲家在创作时的历史语境与个人情感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塔拉斯蒂结合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将音乐语义的分析方式形成基本的音乐符号学理论体系,使得后世的音乐理论学者们能够进一步解读音乐作品中的奥秘。本文一共包含五个章节。分别从音乐语义的历史线索、音乐语义分析的基本要素、音乐语义分析方法与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与结论对比、两种分析方法在音响结构力、调性张力以及叙事程序三个角度的总体呈现状况。本文最终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音乐符码语义在音乐作品中的实际分析,与当下的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探索两种分析方法在分析相同的三首作品究竟存在怎样的异同?音乐符码语义的分析方式是否可以更深刻地切入音乐作品,得出更加详尽的音乐内涵,这是笔者祈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解开的谜题。

杨依依[3](2019)在《音乐启动刺激对言语生成速度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音乐与语言是我们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到这两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并对这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音乐和语言是否共享相似的认知处理资源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然而音乐与语言在意义、句法、音高、节奏、速度等方面联系的实证研究表明音乐和语言在认知上是存在着重叠的。研究者们尤为关注音乐知觉和语言加工的时间性。近年来,国外有很多研究都表明,音乐与语言的加工有着共同的时间处理机制。国内鲜有从时间性的角度来考察音乐和语言之间联系的实证研究。已有研究表明,音乐启动刺激对被试的言语生成速度有显着影响。被试在听到熟悉的快速旋律之后言语生成的速度更快,在听到熟悉的慢速旋律后,言语生成的速度更慢。这表明,音乐感知和言语生成之间有着共同的时间处理机制。除了速度之外,节奏节拍也是音乐时间知觉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研究者用了不同节拍(二拍子、三拍子)的节奏序列考察了语音的处理,结果显示出音乐节奏对语言加工的跨域效应,音乐节奏可以诱导内隐的语言韵律预期(重音的处理)。有研究者提出,未来的研究还应该考察无旋律的节奏序列是否能够启动言语的生成速度,以确定音乐和语言之间的潜在时间处理机制。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共两个实验,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旋律速度能否对言语生成的速度产生影响。2)这种影响是否会因为旋律的熟悉度而发生改变。3)不同速度和节拍的纯节奏序列对语言的生成速度是否有影响。实验一的研究目的是考察旋律速度的变化是否会影响言语生成速度的变化。采用2(慢速、快速)×2(熟悉、不熟悉)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的言语生成速度。音乐刺激材料为经过熟悉度评定的旋律20条,其中一半为熟悉的儿歌,一半为不熟悉的新创作的短小旋律。一半的旋律以快速的120bpm呈现,一半的旋律以60bpm的慢速度呈现。言语生成材料为简单的包含动作的卡通图片。在每一次呈现音乐刺激之后,被试需要描述出图片上的内容。实验二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不同节奏节拍的变化是否会影响言语生成速度的变化。采用2(快速、慢速)×2(二拍子、三拍子)的被试内实验设计。音乐材料为20条纯节奏序列,仍以60bpm和120bpm两种速度呈现,一半的节拍为2/4,一半的为3/4。言语生成任务与实验一相同。结果表明,在熟悉的歌曲中,旋律速度越快,被试的言语生成速度就越快,旋律速度越慢,被试的言语生成速度就越慢。在不熟悉的旋律中没有发现这种影响。在节奏序列中,不管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节奏序列的速度越快则被试的言语生成速度也越快,节奏序列的速度越慢则被试的言语生成速度也越慢。并且,不管节奏序列是慢速还是快速,听三拍子节奏序列之后被试的言语生成速度会比听二拍子节奏序列之后更快。这表明,被试对音乐的时间知觉影响了言语的生成时间,音乐和语言领域共享时间的处理机制。本研究立足于音乐和语言存在部分认知处理重叠的基础,重点关注音乐与语言的时间性,考察音乐速度、节奏节拍对言语生成速度的影响。研究为音乐和语言存在共同的时间处理机制提供了证据,加深我们对音乐和语言在认知上的理解。未来的研究可以考察这种音乐速度、节奏节拍影响言语生成速度的持续性,尤其是对于语言障碍的群体(例如口吃)等,考察是否能从音乐训练中获得持久的语速或是习得性语速,促进他们的语言处理。

冯玲[4](2019)在《视觉文化时代的音乐“景观” ——流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与审美互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音乐在传播中的视觉呈现为研究对象,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野,通过外部背景和内部文本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透视视觉文化语境中音乐传播的审美表征及权力运作,并就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偏移与生态建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论文的主旨,是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中,从影像传播的角度去探讨中国当下的音乐艺术,也以各媒介中的音乐视觉化传播现象为着眼点进行图像和影像文本研究。本论文的基本观点是:音乐的视觉化研究是双向的,研究者既可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当代音乐传播,也可从当代音乐的角度来研究视觉艺术,并在二者的互动中求得对视觉文化和当代音乐传播的深度阐释。在这个双向过程中,批评实践是二者互动的关键。本论文的结构依主题而设置。第一章“艺术与技术:音乐传播中的视听互动演变及形态”阐述视觉文化背景及相关概念的一般理论,注重“视”和“听”在音乐艺术发展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第二章“文本与想象:基于静态图像与符号设计的音乐视觉传达”将从符号学的视角观察唱片封面设计和音乐表演中歌手的形象意蕴,梳理视觉化在静态音乐传达中的意义;第三章“观看与聆听:动态影像艺术中的音乐表达及视听特征”,将以动态的音乐视觉文本进行个案剖析,主要探讨MV中的影像和音乐的视听结合特征以及多媒体技术中现场音乐表演中的视觉呈现价值。第四章“合谋与斗争:音乐视觉传播中‘看’的表征及权力运作”,从音乐影像“快感”传播的角度切入,旨在剖析音乐视觉传播中“看”的权力运作,透视音乐快感传播的内在权力机制。第四章“批评与探究: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偏移与生态建构”对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进行批评,对审美中视听生态的良性循环进行探究。

晚月[5](2019)在《西和乞巧乐舞仪式之幻境研究》文中指出甘肃西和乞巧仪式是一项包含了十二道先秦祭祀仪项的民间风习,每一项都由乐舞贯穿全程。其中“跳麻姐姐”仪项是带有原始宗教巫术色彩的地域性文化层累现象的“跳神”仪式。西和的姑娘们以动听的仪式音声和带有图腾崇拜特征的舞蹈作为仪式的载体,通过音乐、舞蹈本身的动态特征隐喻诱发人体特异功能的超常发挥,乐舞的演绎再现了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境”。本文的重点和创新点在于试从乐舞角度分析并立足于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与特点,梳理出西和乞巧乐舞仪式之幻境是基于仪式参与者内心的信仰在歌、舞宣泄后的集体无意识体现。其中降神附体现象是一种原始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交感思维的一种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中国人早期“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乐舞仪式构建了人与“神”沟通的乐舞幻境时空,强化了个人信仰,又彰显了群体共同信仰的笃信程度。故本文试图探知乞巧乐舞仪式的神秘“幻境”现象,并以此作为原点探析仪式中乐舞的多维性,运用音乐人类学的方法,挖掘乐舞的本质对仪式场域中的时空和人的精神层面的影响,进而探究乐舞与附体现象的关系,重点研究乐舞对附体现象起到的作用,并力竭从理论层面诠释乞巧乐舞仪式的美学特征。

钱玥旨[6](2018)在《音乐时间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各个要素无一不在时间进程中展现。在通常的认知中,将音乐的时间归结到客观时间的维度中,即以音乐作品的实际长度来规定音乐的时间。然而,音乐的时间除了物理属性意义上之外,还存在于主体意识的内在时间维度中。人的意识流是一个前后连接并相互渗透的整体,我们在感知音乐的同时,意识也向着过去“回忆”并朝着未来“期待”,而音乐正是在一个个音符相互联系、绵延不断的进程中持续向前推进,任何一种音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们在内在时间的意识中把握着音乐的整体。无论是作曲家还是演奏者、欣赏者都将自身的时间意识投射到音乐中,对于音乐的体验就是以人的内在时间意识作为依据,试图将自身的时间意识流与音乐流同步,获得对音乐的共鸣。在中西方音乐发展的漫长岁月中,由于政治、文化、经济等大环境的不同,导致人们的音乐观念产生着诸多差异,因此走上了不同的发展之路,然而音乐归根结底是属于人的,音乐内在于人,音乐的时间其实就是人的主体时间。笔者将以四个转向为着眼点,即从哲学认识论转向哲学本体论;从人怎么看音乐中的时间转向人的内在时间意识研究;从音乐的时间是什么转向如何是;从音乐外在时间特征转向人的内在时间意识结构方式研究,尝试回答音乐时间意识对于不同音乐现象的产生是如何可能的。具体章节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从宏观的音乐时间意识角度阐述音乐时间意识结构、特征以及表象,人们对于时间的认知是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然而人的内在主体时间意识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整体,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将来”的期待与“当下”的感知一起组成了时间意识结构,通过“绵延”的持续使音乐的存在如时间般内在于我们。因此,音乐的时间意识特征具有持续性以及抽象性的特征,音乐是以听觉器官为接收通道,通过抽象的符号在人们连绵不断的意识流中体现音乐的本质内涵,并以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作为音乐时间的内在显现方式,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意识的运动与变化。第二章从音乐时间形态这一角度来阐述音乐时间的图式、过程和阐释三方面内容,音乐时间的图式是指导创作头脑中所固有的一种认知框架和思维模式,并反映出内在的精神和表层形式,因此具有典型性和稳定性的特征;音乐时间的过程从西方艺术音乐的角度出发总是以作曲家的创作为开端,通过演奏者的演绎使欣赏者获得审美体验,这是一种周而复始的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对音乐时间的阐释是通过主体情感的外在表达和客体形式的内在体现来获得的。第三章以音乐时间特征作为阐述线索,音乐时间的确定性来自于时间的不可逆、自我否定和单向性特征,以及对于音乐的体验在时间维度上的“事后性”。而音乐时间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审美经验的不同导致个体的时间意识产生了差异,此外音乐演绎方式的即兴和传承方式的自由,以及人们内在知觉的影响导致音乐时间上产生了伸缩,这些都使音乐时间变得不同。对于音乐时间的流变,笔者以自身的田野调查作为主要依据来阐述音乐现象的变迁,同时强调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音乐时间也产生了诸多转变。第四章从音乐时间现象流这一角度加以阐述,音乐的时间主体来自于人,人们对于音乐时间的认识和感受是独一无二的,但也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不同的人对于音乐的审美判断是以主体个人的审美经验为主要参考依据。音乐的时间客体是以音乐作品的客观时间作为研究基础,从物理时间属性上可以看到音乐作品是可以被测度的,而乐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物”是不具有时间性的,在具体的音乐要素中,休止符带来了时间的停顿,但从时值上判断,它仍具有时间属性。音乐时间的价值和意义是从音乐的超时间性、时空关系和中西音乐时间的差异这三方面来论述。纵观全文,笔者采用思辨性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方式,对音乐时间意识这一研究主题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并通过具体的音乐事例来对这一问题进行解读、概括、归纳和总结。

田娇娇[7](2016)在《温度适宜性的体验认知对时间知觉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体验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发展,概念思维领域的体验认知观点不断发展壮大。这种观点认为,人们的感知觉经验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身体带动认知的发展并影响人们的社会认知与加工。温度作为一种感觉经验发挥重要作用的体验认知,可以对人们主观时间知觉判断造成影响,尤其是不同温度体验对于时间知觉的作用是不同的。当前研究认为,考察温度体验认知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时,还应考虑到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温度的适宜性,即温度体验所引发的个体主观情绪感受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因此,本研究从温度体验的适宜性出发,通过探讨不同适宜程度的温度体验对主观时距判断的影响,试图说明温度对于时间知觉发生作用的具体机制,从而进一步检验体验认知观解释时间知觉方面的合理性。研究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考察冷热温度体验认知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实验2考察温度适宜性的体验认知对时间知觉的影响。两个实验的自变量均为温度词汇类型和时间间距类型,实验要求被试对词汇的呈现时间是接近于标准长时间(1200ms)或标准短时间(400ms)做出按键反应。因变量为被试对词汇呈现时间作出长的判断占总判断的比例,以及呈现时间判断的主观相等点和韦伯分数。实验结果:(1)实验1结果发现,800ms的时间间隔下,“冷”温度词汇下呈现时间作出长的判断占总判断的比例显着低于“热”温度词汇下呈现时间作出长的判断占总判断的比例;在1200ms的时间间隔下,对“冷”温度词汇下呈现时间作出长的判断占总判断的比例显着高于“中性”词汇下呈现时间作出长的判断占总判断的比例。(2)实验2结果发现,对“不适宜”温度词汇呈现时间作出长的判断占总判断的比例显着高于“中性”词汇条件下呈现时间作出长的判断占总判断的比例和“适宜”温度词汇呈现时间作出长的判断占总判断的比例,“中性”词汇呈现时间作出长的判断占总判断的比例与“适宜”温度词汇呈现时间作出长的判断占总判断的比例差异显着,“适宜”温度词汇的呈现时间被判断为长的比例高于“中性”词汇水平下被判断为长的比例,被试在三个温度水平上的韦伯分数存在显着差异,进一步t检验发现,“不适宜”温度与“中性”、“适宜”温度词汇水平差异显着,“不适宜”温度词汇水平下的韦伯分数显着高于“中性”词汇条件下的韦伯分数,并且“不适宜”温度词汇水平下的韦伯分数也显着高于“适宜”温度词汇条件下的韦伯分数。实验结论:(1)温度体验的适宜性是影响时间知觉的主要因素。不同适宜性水平下的时间感受性不同,即越不适宜,时间感受性越大。(2)个体在进行词语的概念表征时确实存在心理模拟,心理模拟影响了个体内部时钟的速率,从而对主观时距的判断造成影响,进一步验证了体验认知在时间知觉上理论解释的合理性。

张卓[8](2015)在《音乐时间心理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时间心理是多个学科关注的对象,仅就艺术学科而言,就涵盖了音乐、诗歌、舞蹈、电影、戏剧等多个艺术门类。音乐是诸艺术门类中与时间联系最为紧密的,时间是音乐存在的基础和前提。Marsden Alan在其着作Representing musical time:a temporal-logic approach的研究动机中写到:"没有时间,就没有音乐。甚至,没有时间就没有声音。声音是振动,一种周期(cyclic)变化,而这种变化意味着时间。[1]"所以,音乐时间心理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旨在考察人的认知系统对音乐中时间事件的加工过程。音乐的特殊性决定音乐的呈现是一个整体的时间过程。因此,音乐的各种要素,包括旋律、和声、节奏、速度、节拍、和声序进等等都具有时间信息。

江俊,王梓梦,万璇,蒋存梅[9](2014)在《音乐时间加工的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的时间维度在音乐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对音乐时间维度的加工受制于许多方面,一方面,音乐构成要素的特征影响着人们对音乐时间的加工;另一方面,听者的年龄、注意、工作记忆、音乐训练以及对音乐的熟悉性等因素也影响着他们对音乐时间加工的深度和广度。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确定音乐时间加工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并对音乐时间加工中基因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展的敏感期等问题进行研究。

张丹[10](2013)在《浅谈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文中指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学科分支,音乐心理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以教育心理学为根基,通过运用实验心理学等手段,结合人类生理学、生物遗传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并深入探讨人类的音乐活动和行为。当前,音乐心理学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科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众多学者高度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并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二、音乐时间知觉的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乐时间知觉的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音乐感性经验的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缘起与写作主旨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关于主体与主体性研究
        二、关于感性与感性经验
        三、关于音乐中的感性经验研究
    第三节 涉及范畴及相关分析
        一、主体与主体性
        二、感性与经验
        1.历史中的感性与经验
        2.感性与经验
第一章 音乐感性过程分析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过程与要素
        一、感觉与知觉
        二、情绪与情感
        三、想象与联想
        四、再现与表现
    第二节 音乐感性经验
    第三节 感性经验的主体美感生成
第二章 音乐感性经验中的主体间性
    第一节 现象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解
        一、现象学的核心概念
        二、现象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解
    第二节 主体间性中的音乐感性经验
        一、作曲家的创作
        二、演奏者的表演
        三、欣赏者的聆听
第三章 音乐感性经验作为一种知识
    第一节 经验中的两种知识类型
        一、经验作为一种知识
        二、言传知识
        三、意会知识
    第二节 作为意会知识的音乐感性经验属性
        一、性质
        二、功能
        三、类型
    第三节 音乐感性经验与经验知识
第四章 音乐感性经验的有限主体性
    第一节 经验中的有限主体性
        一、经验中的概念与定义
        二、直接与间接经验的有限
        三、经验与审美
    第二节 实践中的有限主体性
        一、经验与日常行为
        二、认识有限性
结语自觉与自为的音乐感性经验主体显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一、基本情况
    二、在读期间课题情况
    三、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符码语义在浪漫主义交响音乐作品中的有效性研究 ——以“新德意志乐派”三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章节布局与安排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
    五、名词界定
第一章 音乐语义符号理论的历史与观念
    第一节 音乐语义符号理论的建构过程
        一、普通语义符号理论的基础
        二、音乐语义符号理论的形成
        三、音乐语义与普通语言语义之辨析
    第二节 音乐语义符号学说的发展进程
        一、西方音乐语义符号学说的发展脉络
        二、中国音乐语义符号学说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音乐语义符号学相关学者的理论观念
        一、音乐符号与情感语言的共通
        二、音乐符号与感情交际的联系
        三、主体与客体的内在统一
第二章 音乐符码语义模态的分析维度
    第一节 音乐时间
    第二节 音色张力
    第三节 整体叙事程序
第三章 传统的音乐分析法面对音乐作品的诠释过程
    第一节 勃辽兹《幻想交响曲》
    第二节 李斯特《前奏曲》
    第三节 瓦格纳《汤豪瑟》序曲
第四章 符码语义分析方法面对音乐作品的诠释过程
    第一节 勃辽兹《幻想交响曲》
        一、乐章I《梦幻与热情》之符码分析
        (一)音乐时间
        (二)音色张力
        (三)整体叙事程序
        二、乐章II《舞会》之符码分析
        (一)音乐时间
        (二)音色张力
        (三)整体叙事程序
        三、乐章III《田园景色》之符码分析
        (一)音乐时间
        (二)音色张力
        (三)整体叙事程序
        四、乐章IV《赴刑进行曲》之符码分析
        (一)音乐时间
        (二)音色张力
        (三)整体叙事程序
        五、乐章V《妖魔的夜宴之梦》之符码分析
        (一)音乐时间
        (二)音色张力
        (三)整体叙事程序
    第二节 勃辽兹《幻想交响曲》
        一、音乐时间
        二、音色张力
        三、整体叙事程序
    第三节 瓦格纳《汤豪瑟》序曲
        一、音乐时间
        二、音色张力
        三、整体叙事程序
第五章 两种分析方法在音乐作品中的呈现状况
    第一节 音响结构力之比较
        一、符码语义分析方法
        二、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
    第二节 调性张力之比较
        一、符码语义分析方法
        二、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
    第三节 叙事过程之比较
        一、符码语义分析方法
        二、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
    第四节 分析方法之有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国参考文献
    (三)《大型复杂曲式研究》(钱亦平授课)课堂笔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音乐启动刺激对言语生成速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音乐与语言的比较研究
        1.1.1 音乐意义与语言意义
        1.1.2 音乐句法与语言句法
        1.1.3 音乐音高与语言音高
        1.1.4 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
        1.1.5 音乐速度和语言速度
    1.2 音乐和语言存在共同时间处理机制的跨领域研究
    1.3 时间处理机制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神经心理学证据
        1.3.1 神经振荡与外界节律同步
        1.3.2 听觉预测的动作模仿
        1.3.3 时间处理中共享神经资源的证据
    1.4 音乐中的速度、节奏节拍知觉的相关研究
        1.4.1 速度知觉
        1.4.2 节奏节拍知觉
    1.5 语言中的言语生成的速度相关研究
第2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案
    2.1 已有研究中的问题
    2.2 研究方案
    2.3 研究创新点
第3章 实验一旋律速度对言语生成速度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被试
        3.3.2 实验材料
        3.3.3 实验设计
        3.3.4 工具
        3.3.5 实验程序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对被试言语生成速度的分析
        3.4.2 讨论
第4章 实验二纯节奏序列对言语生成速度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被试
        4.3.2 实验材料
        4.3.3 实验设计
        4.3.4 工具
        4.3.5 实验程序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对被试言语生成速度的分析
        4.4.2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总讨论
    5.1 结论
    5.2 总讨论
    5.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视觉文化时代的音乐“景观” ——流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与审美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依据
        (一)关乎音乐本体属性的思考
        (二)对音乐传播学科外延的丰富
        (三)基于审美的动机和目的
    二、研究基础及背景
        (一)世界范围内视觉文化的兴起
        (二)音乐传播学科的发展
    三、文献综述及核心概念
        (一)研究现状陈述
        (二)研究对象的核心概念阐释
    四、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及意义
第一章 艺术与技术:音乐传播中的视听互动演变及文本形态
    第一节 音乐在传播中的视听属性及承载媒介
        一、音乐的视听属性
        二、视听承载媒介形态变迁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科技推动下音乐和视觉艺术的互融演变
        一、音乐艺术和视觉艺术互融的理论基础
        二、听觉与视觉艺术互动融合的演变
        三、音乐视觉化传播呈现的形态
第二章 文本与想象:基于静态图像与符号设计的音乐视觉传达
    第一节 图像学及符号学在音乐平面视觉表现中的介入
        一、大象无形——音乐传播内蕴的图像学原理
        二、内有乾坤——从符号学的层面浅析音乐视觉传播问题
    第二节 “图”行天下:唱片专辑封面的图像意蕴解读
        一、“无声”胜“有声”:唱片封套设计的功能
        二、“看”得见的声音:唱片封面中视听创作的表现形式
        三、“异质同构”:唱片封面设计多层次价值体现
    第三节 “视”不可挡:歌手形象包装的视觉符号意义延伸
        一、符形之美——歌手形象包装的构成元素
        二、符音之义——歌手形象包装中的符号化手法运用
        三、符义之深——歌手形象的视觉符号意义延伸
第三章 观看与聆听:动态影像艺术中的音乐表达及视听特征
    第一节 动态影像艺术特征及发展阶段
        一、作为艺术的动态影像内涵
        二、动态影像艺术中音乐文本表现特征
    第二节 绘“声”绘“影”——MV录影艺术中的音乐创意形式呈现
        一、MV的三重身份属性
        二、MV的创意艺术特征
    第三节 “音”随“影”动——多媒体技术中现场音乐表演的视觉化呈现
        一、舞台音乐表演中多媒体技术的视觉化应用趋势
        二、多媒体“场域”中音乐的视觉化艺术体现及特征
        三、多媒体“场域”中音乐视觉表达的价值及意义
第四章 符号与快感:音乐视觉传播中的“看”的表征及权力运作
    第一节 凝视的快感:音乐与影像互动的“快感”传播探究
        一、快感”的内涵及研究发展
        二、音乐视听中“快感”的符号指意系统
        三、音乐视觉文本中“快感”传播的生产机制
    第二节 意义的阐释:视觉传播中音乐文本的快感表征
        一、身体阅读带来窥视的快感
        二、真人竞技带来的视觉狂欢
    第三节 隐性的力量:音乐视觉传播中的权力运作
        一、表演者、观众与舞台:全景敞式舞台中的权力三要素
        二、视觉权力运作中的音乐传播模式
        三、看待音乐视觉传播的两面性
第五章 批评与探究: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偏移与生态建构
    第一节 影像的限度:视觉时代的音乐文化隐忧
        一、倾听的缺席:音乐鉴赏的退化及对想象力的侵占
        二、影像的霸权:空间对时间的征服
        三、商业的泡影:形象资本的经济掠夺
    第二节 价值重构:视觉背景下音乐传播的良性生态循环
        一、视觉文化中音乐传播的新维度
        二、语境转换中的审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西和乞巧乐舞仪式之幻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价值和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框架
    1.5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乞巧乐舞仪式探颐
    2.1 信仰与习俗的传承
        2.1.1 先秦时期秦戎巫术乐舞风俗
        2.1.2 乞巧十二道祭祀仪式
    2.2 请神附体中的“跳麻姐姐”
        2.2.1 “跳麻姐姐”的性质
        2.2.2 “麻姐姐”的身份
    2.3 小结
第三章 乞巧乐舞仪式之幻境的形态及维度
    3.1 幻境祭仪实录
        3.1.1 姜窑村采风实况
        3.1.2 幻境实况共性
    3.2 幻境基础文本分析
        3.2.1 仪式场域中的音声声谱
        3.2.2 《跳麻姐姐》的音乐特征
        3.2.3 “跳麻姐姐”的舞蹈形态特征
    3.3 仪式空间维度
        3.3.1 富有地域特色的表演空间
        3.3.2 人和神、人、神的三维空间
    3.4 小结
第四章 乞巧仪式幻境的乐舞功能解构
    4.1 音声的迷幻性
        4.1.1 召唤
        4.1.2 漩涡
    4.2 肢体语言的迷幻行为
        4.2.1 身体的指向感知力
        4.2.2 躯体的迷幻体验
    4.3 乐舞于幻境的诱发机制
        4.3.1 乐舞建构后的意识
        4.3.2 交感律:异时空的自我狂欢
        4.3.3 催眠、暗示:欢快狂舞后的幻象
    4.4 小结
第五章 乞巧乐舞仪式之幻境人文特征
    5.1 智慧之美
        5.1.1 传统文化底蕴与精髓
        5.1.2 乐感与美感
    5.2 意境之美
        5.2.1 虚实相生
        5.2.2 幻境意蕴
        5.2.3 天人合一
    5.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田野调查第一手资料·附体事件探访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音乐时间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时间观念的历程
        1、直观时间观
        2、还原分析时间观
        3、综合时间观
第一章 音乐时间意识
    第一节 音乐时间意识结构
        一、感知
        二、回忆
        三、期待
    第二节 音乐时间结构特征
        一、持续性
        二、抽象性
    第三节 音乐时间表象
        一、记忆表象
        二、想象表象
第二章 音乐时间形态
    第一节 音乐时间图式
        一、音乐时间图式的演变
        1、音乐时间图式的内在机制
        2、音乐时间图式的表层形式
        二、音乐时间图式特征
        1、典型性
        2、稳定性
        三、音乐时间传播图式
        四、音乐时间心理图式
    第二节 音乐时间过程
        一、音乐的生成
        二、音乐实践活动过程
        三、音乐发展规律
    第三节 音乐时间阐释
        一、主体情感的外在表达
        二、客体形式的内在体现
第三章 音乐时间特征
    第一节 音乐时间的确定性
        一、运动——不可逆与自我否定
        二、方向——单向与线性
        三、审美体验——事后性
    第二节 音乐时间的非确定性
        一、音乐体验的差异性
        二、音乐表现的活化机制
        三、音乐演绎的伸缩性
    第三节 音乐时间的流变
        一、音乐现象的变迁
        二、音乐时间的转变
第四章 音乐时间现象流
    第一节 音乐的时间主体
        一、音乐时间意识的自我性与集体共有性
        二、音乐的多样性阐释
    第二节 音乐的时间客体
        一、音乐时间的测度
        二、无时间性的乐谱
        三、音乐时间的停顿
    第三节 音乐时间的价值和意义
        一、音乐的超时间性
        二、音乐的时空关系
        三、中西音乐时间的差异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温度适宜性的体验认知对时间知觉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体验认知
        1.1.1 体验认知的概念
        1.1.2 体验认知的实证研究
    1.2 时间知觉
        1.2.1 时间与时间知觉
        1.2.2 时间知觉的理论模型
        1.2.3 时间知觉的研究范式与方法
        1.2.4 时间知觉的研究现状
    1.3 温度体验认知与时间知觉
        1.3.1 温度的体验认知研究
        1.3.2 时间知觉的体验认知研究
        1.3.3 温度体验认知与时间知觉关系的研究
2 问题提出
3 实验
    3.1 实验1冷热温度体验认知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3.1.1 实验目的
        3.1.2 被试选择
        3.1.3 实验材料的编制和评定
        3.1.4 实验设计
        3.1.5 实验程序
        3.1.6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实验2温度适宜性的体验认知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3.2.1 实验目的
        3.2.2 被试选择
        3.2.3 实验材料的编制和评定
        3.2.4 实验设计
        3.2.5 实验程序
        3.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冷热温度体验认知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4.2 温度适宜性的体验认知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4.3 研究尚存问题与思考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音乐时间加工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音乐构成要素特征的影响效应
    1.1 节奏
    1.2 节拍
    1.3 速度
    1.4 和声伴奏
2 个体差异的影响效应
    2.1 年龄
    2.2 注意
    2.3 工作记忆
    2.4 熟悉性
    2.5 音乐训练
3 总结与展望

(10)浅谈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乐心理学概述
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一) 西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二) 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三) 中国现当代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四、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一) 对于音乐时间知觉的研究已经成为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二) 从音乐心理学衍生出来的音乐认知神经科学表现出了极大的研究价值

四、音乐时间知觉的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音乐感性经验的主体性研究[D]. 成斌.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2]符码语义在浪漫主义交响音乐作品中的有效性研究 ——以“新德意志乐派”三首作品为例[D]. 陈渝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音乐启动刺激对言语生成速度的影响研究[D]. 杨依依. 西南大学, 2019(01)
  • [4]视觉文化时代的音乐“景观” ——流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与审美互动研究[D]. 冯玲.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西和乞巧乐舞仪式之幻境研究[D]. 晚月.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6]音乐时间意识研究[D]. 钱玥旨.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7]温度适宜性的体验认知对时间知觉影响的实验研究[D]. 田娇娇. 郑州大学, 2016(03)
  • [8]音乐时间心理研究综述[J]. 张卓. 艺术品鉴, 2015(06)
  • [9]音乐时间加工的影响因素[J]. 江俊,王梓梦,万璇,蒋存梅.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4)
  • [10]浅谈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J]. 张丹.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07)

标签:;  ;  ;  ;  ;  

音乐时间感知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