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上最大的湖泊(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飞,刘璠,梁悦,胡亚洲,陈飞扬,张志亮,陈延龙,任心宜,姚金龙,李国祥,郭俊锋,华洪[1](2021)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地球生态系统起源演化》文中研究说明生命活动加速地球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循环,从而成为驱动地球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动力。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演化阶段,综合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和寒武纪大爆发动物界成型,本文提出地球生态系统可分为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和现代进化生态系统三大演化阶段。原始进化生态系统以陆核形成、成熟,早期超大陆聚合、裂解和潘基亚大陆形成早期阶段之前等不稳定大陆演化为地质背景,生物类群主要以蓝藻(又称蓝细菌)和真核藻类为生产者,以细菌微生物为分解者的2极食物链结构,生活底质仅以海洋底质(岩石)和沉积物为界面,在原始海洋中仅以海水、海底为介质的2相(液相和固相)生态环境,时间包括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大部分地史时间,代表着以菌藻类初级生产者诱导的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反映了生物圈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原始阶段。初级进化生态系统以冈瓦纳大陆聚合为地质背景,现代板块构造建立、全球板块联动,大陆风化加强,时间上包括埃迪卡拉纪末到早古生代的加里东运动时期。通过寒武纪大爆发,地球首次诞生了动物,代表着宏体消费者出现,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完整3极食物链结构形成,地球进入了以动物消费需求牵引的生态系统循环。消费者以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出现底栖、游移、浮游和游泳等现代海洋群落生态类型,期间礁体动物出现,生物礁繁盛,包壳、刻蚀(污损)生物开始大量增殖,由于生物的相互作用导致海底岩石生物风化急速加快,生物圈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在海洋中迅速加强,代表地球现代复杂海洋生态系统初步形成。现代进化生态系统以潘基亚大陆聚散和古新特提斯构造域形成演化为地质背景,初级生产者发生重大改变、陆地植物出现,动植物登陆,陆地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发展和繁盛。海陆高级消费者不断出现、演替,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3极食物链结构稳定循环,系统能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不同时期部分动物已跨越陆地和海洋两个生态系统进行繁衍生息,陆地生产者与分解者通过河流交相辉映、周而复始、循环不断。高山、河流和海洋生物生态分层分带明显,不同动物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不同界面(液相、气相和固相)穿梭,不同介质(海水、陆地和空气)交流互动。脊椎动物鱼类登陆从而导致四足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后续发生,不同地史时期不同类型的脊椎动物呈现"登陆下海"生态奇观,生态群落和营养结构复杂多变,生态类型繁多,时间横跨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直至现在,代表海陆交互的复杂地球现代进化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演替和繁盛。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以生物为纽带,物质交流和能量流动速度加快,成为现代地球生态系统的最大特征。因此,前寒武纪诞生了原始生命并衍生了现代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菌藻类),地球进入初级生产者维持的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寒武纪大爆发诞生了地球动物消费者,历时4千万年地球动物界成型、建立了现代动物系统框架,之后5亿年再无新的动物门类出现,现代海洋生态系统格局形成,地球开启了动物需求驱动的初级进化生态系统;晚志留世和早泥盆世后陆地生态系统诞生,历时3亿年植物界成型,地球原始生产力不断革新,动植物海陆交互,现代生态系统形成,不断修复并完善。对比研究动物消费驱动的地球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和高级生产者植物引导的现代进化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对理解地球的宜居性演化有重要意义。
蔚东英,张强,张景元,李晓南[2](2021)在《三江源国家公园 世界的三江源》文中指出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摇篮,是数亿人口的生命之源,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里生物多样性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地区。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进行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也是中国第一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的,它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见证者,承载着人们对自然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期盼。
孙宇[3](2021)在《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对火星的热切关注主要因为火星是目前最有可能发现地外生命的星球。水和碳是影响类地行星宜居性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火星上水和碳的分布及演化历史是寻找地外生命的关键。碳酸盐矿物与水和碳的循环,乃至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一直被视为宜居要素信息的重要载体。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火星表面的碳酸盐认识非常有限。轨道和为数不多的着陆探测显示,尽管二氧化碳在火星大气中的占比高达96%,但火星表面的碳酸盐分布却非常有限。截至目前,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类似地球表面巨厚且连续沉积的碳酸盐。相关研究认为,火星上的碳酸盐可能以局部微小区域或者地下沉积单元的形式存在。然而,当前火星探测对火星全球碳酸盐岩小尺度露头分布以及性质研究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化的认识。在比较行星学的研究中,地球是研究和对比其他行星的基础。在地球上建立相应的行星类似环境,可以通过类比相似的地貌、矿物组成以及沉积环境,进而推测类地行星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规律,拓展行星探测数据带来的认识。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是世界上最高的沙漠(盆地中心平均海拔2800 m)。其寒冷、干旱、强风力作用和高紫外线辐射的地表环境,以及广泛分布的蒸发盐矿床和风成地貌都与火星表面特征极其相似,因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类火星环境之一。本论文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选取了一套封闭沉积盆地的碳酸盐沉积相(山麓洪积相的碳酸盐结核,滨湖相的碳酸盐鲕粒,湖相-温泉沉积的碳酸盐麻点岩石)作为研究对象。尽管碳酸盐结核和碳酸盐鲕粒是表生环境中常见的碳酸盐沉积相,但干旱环境中碳酸盐结核的矿物学与同位素特征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碳酸盐鲕粒的成因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阐释。火星上的麻点岩石首见于海盗2号于火星北部平原的着陆点,有关其成因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本论文通过对这些碳酸盐样品开展的详细矿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分析,探明了这些碳酸盐沉积相代表的沉积环境与古气候演变特征,通过与火星探测数据的联系,评估了这三种盆地碳酸盐沉积相在火星上记录古气候及古环境演变信息并保存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为火星探测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碳酸盐结核圈层结构的成因并探讨其古气候意义25万年前,在柴达木西部的阿尔金山山麓平原,洪水作用形成了文石和碎屑矿物的沉积,随后的干旱气候导致了先期沉积物的开裂,并为接下来10万年间洪水事件沉积的高镁方解石提供了生长核。波动的水化学条件导致碳酸盐出现不同的晶体形态、元素(如锰)含量,以及孔隙度,进而形成特征性的结核圈层结构。同位素分析表明,旷日持久的干旱导致δ13C和δ18O值从结核的核部到边部分别增加了3‰和6‰。Rayleigh分馏模型的结果显示,在结核生长过程中,蒸发导致水体减少了50%的H2O和25%的溶解CO2。以上结果说明,干旱环境中形成的碳酸盐结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古气候变化指标,这同时可为研究相似沉积环境下的火星盖尔陨石坑结核的形成及其古气候意义提供线索。(2)探究了碳酸盐鲕粒的成因并探讨其天体生物学意义本研究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了三个被蒸发盐胶结的碳酸盐鲕粒沉积层,矿物学和年代学分析显示,三个样品分别是:形成于29万年前,在26万年前被石膏胶结的白云石鲕粒;形成于16万年前,在11万年前被石盐胶结的文石鲕粒;以及形成于3万年前,在2万年前被石膏胶结的文石鲕粒。对这些碳酸盐鲕粒的元素分析和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一个干旱的盐湖沉积环境,且该结果不支持鲕粒的生物成因假说。拉曼光谱分析检测到了鲕粒中的有机物:伪枝藻素(蓝细菌光合作用的保护色素)。尽管随着鲕粒年龄的增大,伪枝藻素的保存情况逐渐变差,但至少在29万年内,都能在鲕粒样品中检测到有效的伪枝藻素信号。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鲕粒可能是无机成因的,但蒸发盐胶结的鲕粒具有在极端环境中保存有机物的潜力。在蒸发盐矿床广泛分布的火星表面,鲕粒不仅可以作为潜在的碳储库,而且其中很有可能保存了古代火星生命演化的关键信息,因此在未来的火星探测中应当对此类蒸发盐矿床给予充分的关注。(3)提出碳酸盐麻点岩石的温泉成因并探讨其天体生物学意义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的碳酸盐麻点岩石在形貌、尺寸以及分布状态上都与火星麻点岩石非常相似。岩石内部一组自生白云石、高岭石、石膏、Opal-A的矿物组合明确地指示了温泉沉积环境的存在。同位素特征显示,这些麻点岩石形成于温泉水与湖水混合的环境中。扫描电镜观察还在这些麻点岩石中发现了自生黄铁矿。硫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黄铁矿是硫酸盐还原菌在大约25°C的环境条件下诱导生成的。类比研究发现,火星上的麻点岩石很可能也是一个古代温泉的遗迹。此外,这些麻点岩石具有在干燥、氧化的表面环境中长期保存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应该被列为火星生命探测的重点关注对象。毫无疑问,古代火星的表面经历过液态水稳定存在的演化阶段。尽管火星古代大气的成分及厚度仍然存在争议,但火星表面的碳酸盐很可能以各种沉积微相的形式存在。这些微相可以封存一定量的大气碳,并且能够记录古气候演变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早期火星出现过生命,这些碳酸盐沉积环境有极大的可能是孕育生命的场所,进而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下生命信息。在火星全球露头尺度研究尚未实现的今天,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认识火星碳酸盐沉积至关重要,并且可为火星古气候研究和生命探测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刘文[4](2020)在《青藏高原北部湖泊有机质构成与微生物降解过程及其对盐度响应的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发育着为数众多且类型多样的湖泊,其湖泊平均海拔、湖泊数量及总面积均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青藏高原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和放大器。微生物是维持湖泊生境中生态网络结构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重要生源元素(例如:碳、氮、硫、磷等)循环和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重要驱动者。因此,目前已有大量学者进行了针对青藏高原湖泊微生物种群构成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的研究。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温度加速上升,气候呈现出了由暖干向暖湿的转变,由此所导致的冰川消融、冻土融化及地表径流增加等作用不但改变了湖泊理化性质,还导致大量岸源有机碳汇入湖泊,给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影响。然而,目前针对该地区湖泊微生物与外源有机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仍较为稀少。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湖泊微生物与有机质相互作用及其生态效应(如CO2释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具有不同盐度的湖泊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我国东部地区部分湖泊作为对比,应用FT-ICR-MS,ToF-SIMS等先进的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青藏高原地区不同盐度湖泊的有机质组分构成进行测定,结合微宇宙培养模拟实验及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青藏高原地区湖泊碳循环相关微生物与湖泊有机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盐度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青藏高原不同盐度的典型湖泊中,大部分(~70%)溶解有机质(DOM)可能源自陆生,有多酚类化合物的典型特征,主要由具有高氧含量,低氢碳比(H/C)的分子组成。在所检测到的分子中,大部分(>20%)属于脂肪族化合物,其饱和度高于大多数在河口,陆地淡水和冰川/海洋生境中所报道过的同类型化合物。高饱和度化合物的积累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在较高盐度下的代谢活动受限所造成。DOM的化学组成与盐度显着相关(R>0.7或R<-0.7,P<0.01),表明具有不同代谢功能的关键微生物类群在影响盐/超盐湖DOM的组分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关键微生物类群(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Cyanobacteria、Firmicutes、Tenericutes)可能在湖泊有机质的降解及维持生态网络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青藏高原盐/超盐湖中的DOC总量极高,因此在评估全球碳收支过程中可能需要重新校正全球盐/超盐湖中的DOC储量。2)岸源溶解有机质(tDOM)汇入湖泊后,微生物细胞总数增加,溶解有机碳(DOC)减少,优势类群(相对丰度>1%)和富营养类群(在环境中通常很少,相对丰度<0.1%,但随营养物质增加而变多,相对丰度>1%)可能在利用t DOM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微生物类群与不同DOM的转化之间可能有不同的对应关系。高盐度湖泊中的微生物群落比低盐度湖泊中的微生物群落具有更强的利用拥有高碳数和复杂化学结构的t DOM的能力。3)外源有机质的添加导致湖泊CO2释放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淡水湖泊沉积物CO2释放速率的增量远高于盐/超盐湖泊(one-way ANOVA:P<0.01),表明盐度可能是影响微生物介导的有机质矿化的重要因素。在短时间内,有机质添加并未造成湖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显着改变(ANOSIM:P>0.05),但在不同盐度的沉积物环境中仍有部分微生物类群对有机碳的添加响应敏感,Betaproteobacteria,Epsilonproteobacteria和Fusobacteria在淡水湖泊沉积物中敏感地响应了有机碳添加,而Halobacteria则敏感地响应了盐/超盐环境下有机碳源的添加,Gammaproteobacteria,Deltaproteobacteria和Clostridia在所有盐度下均对有机谈添加响应较为敏感。此外,基于BIOLOG的碳源利用测试结果表明,盐度是控制Gammaproteobacteria碳源利用能力的关键环境因素:在低盐度环境下,每个属的菌株碳源利用能力均高于其在高盐度环境;分属于同一属但分离自不同盐度环境的菌株的碳源利用偏好相似,这种现象表明相同属的微生物在不同盐度环境下可能执行着相似的生态学功能。4)针对小柴旦湖具有不同盐度的样品进行的有机质添加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碳的添加可增加所研究湖泊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丰度,多样性和有机碳呼吸速率(以CO2排放量表示)。随着盐度的增加,沉积物微宇宙系统中微生物的α多样性增加,而CO2净排放速率降低。有机碳的增加也改变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在低盐度下,富营养型微生物相较于寡营养型微生物更占优势;而在高盐度下,这种趋势则恰好相反。
王雪莹[5](2020)在《偏远地区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对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海鸟,作为陆地和海洋之间卓越的生态系统工程师,通过生物传输的方式,一方面为栖息地生态系统提供大量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增加了栖息地附近海洋源重金属等污染的风险。迄今为止,全球有关海鸟生物传输作用的研究报道非常多,但大部分集中在宏观尺度上的调查,缺乏微观尺度上的机制解读。例如,很多研究表明海鸟带来的氮等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造成显着影响,但并未从机理上深入剖析海鸟带来的氮元素如何影响植物对氮的利用。此外,海鸟粪中包含大量的磷元素,这可能会对周围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产生显着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关注磷的总量而缺乏磷形态的研究。在海鸟的生物传输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方面,先前大多数研究关注海鸟本身组织或鸟粪中重金属元素总量的高低,而忽略了对海鸟食物的重金属含量调查,以及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将聚焦以上问题,选择远离人类直接影响的偏远地区——南极和西沙群岛海鸟活动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考察采集土壤、植物、鸟粪土沉积、现代海鸟粪、海鸟食物(飞鱼和鱿鱼)、湖水、湖泊沉积物等不同类型环境样品,并从鸟粪土剖面中获取了鸟粪颗粒、鱼骨、鱼鳞等生物残体,从古今结合和空间对比的角度出发,围绕海鸟的生物传输对栖息地氮、磷循环以及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这一关键主题,在室内开展元素总量、形态以及稳定同位素分析工作,包括单一形态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化学连续提取法以及31P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重点解析了南极和西沙地区海鸟的生物传输作用对其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的发现点简述如下:1.海鸟的生物传输对南极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为了评估企鹅粪带来的氮在空间上的影响范围及其对植物氮利用策略的可能影响,本研究在东南极维多利亚地企鹅巢穴区内外采集土壤、苔藓、湖水、藻类(微生物席)及沉积物样品,室内进行总氮和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及其氮同位素分析。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初步构建了企鹅活动区附近生态系统中氮的循环过程,明确了企鹅粪转运来的氮是其周围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的氮源。企鹅粪的输入增加了土壤中的氮含量,特别是铵态氮含量,并使得企鹅巢穴区附近的土壤、苔藓、藻类呈现富集15N的特征。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结果,认为企鹅粪在空间尺度上的影响范围较大,即使是远离企鹅巢穴区(>1 km)的土壤仍然受到了来自企鹅粪挥发氨的影响。此外,企鹅活动对苔藓的氮利用策略也有显着影响。无机氮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无鸟粪影响的情况下,苔藓可能倾向于利用无机氮,而溶解的有机氮则成为生长在鸟粪土周围苔藓的重要氮源。企鹅活动除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氮循环产生显着影响之外,对其栖息地附近的水生生态系统也具有较大影响。例如,水生藻类的δ15N值随着相对于企鹅巢穴区的距离呈现梯度变化,靠近企鹅巢穴区的藻类δ15N值较正(10.4±1.7‰),远离企鹅巢穴区的藻类δ15N值较负(-11.7±1.0‰),而位于中间位置采样点的藻类δ15N值为-0.5‰。此外,企鹅活动区周围水样和湖泊沉积物的氮同位素值也具有相似的特征,表明陆地鸟粪土中的氮通过径流、下渗和反硝化作用等途径发生流失,引起附近湖泊水体及沉积物中的氮含量(特别是铵态氮)显着增加,且明显富集较重的氮同位素信号。为了开展企鹅的生物传输作用在东、西南极之间的对比研究,野外采集了西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阿德雷岛、巴顿半岛)的苔藓及其下覆土、地衣及其下覆土以及湖水样品,室内对这些环境样品中的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其氮同位素组成开展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受企鹅活动影响的样品,受企鹅活动影响的苔藓和地衣中氮含量、氮同位素值更高,并发现这些苔藓和地衣下覆土中铵态氮是主要的无机氮形态,这与东南极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氮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地衣的潜在氮源并非来自土壤,地衣主要吸收大气沉降的氮,这与苔藓的氮来源明显不同。此外,东、西南极受企鹅活动影响的湖水氮含量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西南极阿德雷岛受企鹅粪影响的湖水样品中硝态氮含量高于铵态氮,而东南极难言岛的情况则相反,受企鹅粪影响的湖水中铵态氮含量高于硝态氮,这可能与两个地区水体中微生物、气候等环境因素显着不同有关,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2.西沙不同岛屿氮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了阐明海鸟和人类活动对西沙土壤—植物系统氮循环的可能影响,对西沙典型岛屿如七连屿、东岛和永兴岛土壤、植物的氮含量及其氮同位素组成开展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否受到海鸟活动的影响,西沙岛屿土壤中硝态氮的平均含量(12.33±12.88 mg/kg,n=12)显着高于铵态氮(3.02±2.86 mg/kg,n=12),这与南极土壤中铵态氮的平均含量高于硝态氮的结果显着不同。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归因于西沙岛屿的气候、温度、土壤微生物等条件非常有利于硝化作用的发生,使得部分铵态氮转化成了硝态氮,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西沙岛屿土壤中铵态氮遭受了大量流失而出现亏损有关。海鸟粪的输入增加了西沙岛屿土壤的氮含量,并造成土壤和植物叶片氮同位素值明显增加,这与南极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永兴岛,尽管在现代几乎很少有海鸟活动,但表层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及铵态氮同位素值非常高,且植物叶片的氮同位素值也非常高,这很可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因此,随着人类活动在西沙岛屿的逐渐增强,人为输入的氮源对岛屿氮循环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3.海鸟的生物传输对东南极湖泊磷循环的影响南极无冰区分布着大量的企鹅巢穴,而企鹅粪中富含丰富的磷等营养元素,这对周围的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评估企鹅的生物传输对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构建企鹅活动区磷的动力学循环过程,对东南极罗斯海难言岛企鹅活动区附近的四根湖泊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研究。通过化学连续提取法以及液相31P核磁共振(31P-NMR)分析技术,测定了湖泊沉积物中的五种磷形态含量以及特定存在的有机磷(OP)化合物。结果表明,无机磷(IP)是四个湖泊沉积剖面中的主要磷形态,OP的比例相对较低。受鸟粪影响的沉积物中以Fe/Al-P为主,鸟粪输入显着增加了沉积物和水体中生物可利用的磷(BAP)含量。水生藻类(微生物席)的输入使得沉积物中OP含量显着增加,从而促使沉积物中磷的释放潜力增加。综合分析沉积剖面中磷形态分布与理化参数分析结果,发现有机质的来源是影响沉积剖面中磷含量和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此外,沉积环境,如粒度、pH值和TOC含量也是影响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31P-NMR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正磷酸盐是所有湖泊沉积物中磷存在的主要形态,而磷酸单酯是主要的OP形态,并且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检测到的磷酸单酯信号迅速减弱,这可能与沉积后的有机磷发生了矿化作用有关。4.西沙岛屿海鸟生物传输作用与重金属污染记录为了调查西沙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带来的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以西沙海鸟粪土层、鱼骨残体和现代鱼肉为主要环境样品,结合历史和现代过程,开展重金属污染分析工作。选取西沙南岛一个长达700年的鸟粪土沉积物(ND1)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提取出了鱼骨这种生物残体,同时分析沉积物和鱼骨的Cu、Zn、Cd、Hg含量。结果表明,ND1沉积物中Cu、Zn、Cd、Hg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和鸟粪所占沉积物比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且沉积物中Cu、Zn、Cd、Hg含量的峰值对应于海鸟数量较多的时期,即海鸟数量越多,传输重金属的量越多。对鱼骨样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其保存状况,结果表明1850年以前的鱼骨很可能因为沉积物中鸟粪的侵蚀而发生了成岩蚀变作用,不能用于重建岛屿重金属污染的历史记录,说明富含重金属元素的鸟粪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而1850年以后的沉积物样品及其中保存较好的鱼骨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均表明,自1850年以来西沙南岛受到的人为源重金属污染逐渐增强,特别是Zn污染较为明显。另外,从现代过程出发,重点分析了西沙海鸟的两种主要食物——飞鱼(Exocoetus volitans)和鱿鱼(Uroteuthis chinensis)的Hg 污染。结果表明,鱼肉组织中Hg含量和鱼的大小(体重和体长)及营养级之间表现出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海鸟所捕食物个体大小的增加,以及食物所处营养级的增加,可能导致海鸟体内或海鸟粪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进一步通过海鸟的生物传输作用使得海鸟栖息地面临重金属污染的风险。5.南极鸟粪土中Cd相态的分布特征重点选取企鹅生物传输带来的典型重金属Cd作为目标元素,结合总量和不同相态的分析,对比分析了东南极鸟粪土和背景土壤中Cd含量的差异,与此同时,对难言岛企鹅活动区周围湖泊沉积物中Cd相态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解析了 Cd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结果表明,企鹅粪的输入增加了土壤Cd含量,特别是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束缚态Cd的含量,但最终Cd主要以残余态的形式长期保存在鸟粪土中。对难言岛湖泊沉积物不同Cd相态的分析发现,受鸟粪影响的沉积物中Cd残余态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表明Cd的迁移性随着鸟粪输入的增多而有可能受到抑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鲜企鹅粪中的总Cd含量较高,且其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可交换态Cd的含量较高并易发生迁移,因此由海鸟的生物传输带来的Cd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王勇刚[6](2020)在《基于WRF模式的动力降尺度方法研究湖泊过程对局地气候及其预报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全球各地极端天气频发,湖泊作为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参与了局地和全球水和能量的循环,湖泊过程又作为陆面过程的组成部分极大影响着局地和全球的天气和气候系统。湖区降水是湖泊影响局地天气的主要表现,准确预报湖区降水并掌握湖泊影响局地降水的规律,对减少湖区极端降水带来的损失和科学调配当地水资源,以及对政府的科学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WRFLake模型的动力降尺度方法研究了中美两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和五大湖的湖泊表面温度(TSK)和湖区降水情况,并结合全球气候预报模式CFSFlake的结果对五大湖区降水进行预报。论文首先评估了WRFLake在鄱阳湖上的适用性并分析了2004—2008年鄱阳湖对夏季局地降水的影响,而后对2001—2010年WRFLake在五大湖上冬季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估,并修正模型存在的问题,最后利用修正后的WRFLake预报五大湖区1997至2016年12月份的平均降水。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WRFLake模型可以合理地模拟出鄱阳湖区的TSK、2米气温、降水发生的时间,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84和0.80,同时也能较好模拟鄱阳湖区降水空间分布,由此表明WRFLake模型适用于鄱阳湖。(2)不同时间段鄱阳湖对湖区降水的作用具有差异性,6月份鄱阳湖表现为促进降水的正效应,可增加湖面25%-35%的降水,而7、8月表现为抑制降水的负效应,分别抑制了湖面15%-35%和15%-25%的降水。鄱阳湖对湖区周边降水的作用也具有差异性,6月和7月可分别增加研究区1.5%和3.4%的降水,8月则表现出抑制降水的作用。(3)WRFLake模拟不同地区的湖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注意使用前的评估和相关参数的设置。原始的WRFLake模拟五大湖区2001至2010年冬季的TSK与真实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而,WRFLake则可以合理地模拟鄱阳湖2004至2008年的冬季TSK。(4)WRFLake模型中湖泊表面粗糙度和湖深是主要影响TSK模拟的因素。研究发现五大湖区适合的湖泊表面粗糙度值为2×10-5 m。WRFMLake可以显着提高TSK在冬季12月的模拟,模型的预热时长对湖温的影响较大。WRFMLake模型纠正了原有模型对湖区降水的低估,10年降水平均偏差由之前的-2 mm降低为0.07 mm,10年降水的均方根误差也降至15.8 mm,并通过反映更真实的天气过程改善了湖区降水的分布。(5)全球预报模式CFSFlake在预报1997至2016年冬季12月五大湖区的平均降水时没有出现随预报时长越长,预报准确性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但整体而言,预报1个月(Lead1)的降水均方根误差18.4 mm会优于预报5个月(Lead5)的19.4 mm。利用修正后的WRFLake进行降尺度能够显着减少Lead1所有初始时间预报降水的均方根误差,在每月1日(1th)、11日(11th)和21日(21th)初始的预报降水均方根误差减少幅度分别为2.2%、14.4%和16.4%,说明降尺度可以减少CFSFlake的预报误差,提高预报结果的准确性。预报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的嵌套使用可以实现精确预测的目的,对湖区降水的准确预测有重要意义,今后可运用于国内大湖区。
金瑞[7](2019)在《《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文中指出《汉语大字典》是在现代辞书编纂理论指导下编写出来的一部新型字典,从1975年计划编写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齐,用时15年。第一版出版後,从1999年开始正式修订,到2010年第二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又用时10年,卷轶浩繁,体量巨大,堪称我国语文辞书编纂的标志性典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辞书编纂的学术水准和文化软实力。本文以《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为研究对象,结合前贤时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词典学、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首次对《大字典》水部字整部字从收字、注音、释义、书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主要从两大角度入手,一是从辞书编纂和词典学角度入手,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等(必要的时候还有《辞源》《近代汉语词典》)大型语文辞书整部字进行综合比较,试图较为先行地发现两部辞书在收字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探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和修订方面的相关问题。二是以《大字典》本身为语言文字材料,梳理了所有水部字,从词汇学角度对其中存在的典型的语义类聚范畴进行个案描写。本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的研究情况。关於这两版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专着,专着以《汉语大字典》疑难字的考释方面居多;二是论文,又可以分为字典编排、本体研究及非纯语言文字角度等三个方面。其中本体研究是核心内容和主体内容,又可以细分为声训注音商榷,字头、字形的收录和古文字字形商补,释义的指瑕和训释方式的研究,书证的辨误,字际关系的考证,疑难字的考释,《异体字表》研究,综合性训诂等。第二部分全面比较了两版《汉语大字典》。通过比较,可知第二版《大字典》较第一版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完善。首先是收字有所增加。就整部字典而言,由原来的54678个字头增加到60370个。具体到水部字,增加了 59个类推简化字字头和133个新收字。其次是字形处理得更规范统一。释义方面,第二版秉着词义具有概括性、历史性、社会性、准确性等要求对词义进行了完善。有的增加义项,包括增加新按语和增加条目互见;还有对专名义项进行及时更新,包括行政区划的名称更新和科学名词的定义的更新等;还有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後对旧有义项进行重新编辑等;当然也删减了某些不恰当的义项。例证方面,针对第一版存在的书证欠妥、书证有误、引文失误、引书格式不统一等疏漏,新版主要对其中的硬伤、明显存在的疏误问题进行了修订,同时也删掉了一些不准确不恰当的书证,更方便读者理解。第三部分全面比较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所收水部字。《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水(氵)”部字共收录字头2148个(包含简化字、类推简化字),《汉语大词典》“水(氵)”部字共有字头904个(第五卷并第六卷续)。我们从收字、音项、义项、书证各方面对二典进行了全面对比,发现其中还是存在大量的不一致性,包括音项设置不同、义项设置不同、义项分合不同、方言标注不同、字际关系的沟通不同、相同义项归在不同的音项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例要求不同之外,有的是因为编者的疏漏,有的是因为对书证及古注的文本理解不同,还有的则是无法避免的学术分歧和尚不能搞清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水部字进行范畴分类辨析。这些水部字基本上都显示出与“水”有关的词义属性。其中又可以按具体的词义分为表示江河湖海或地名专称的名词;表示水流的通称或水流的停聚处的名词;表示与水相连的陆地或水边的相关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的某种液体的名词;表示与天气有关的气象或气候的名词;表示与水相关的动作(主要是他动,与水自流状态相区别)的动词;表示描摹水的形状和态貌的形容词;表示模拟与水相关的声音的拟声词以及其他等等。这每一类大的范畴中又可再细分出许多子范畴的小类。对这些范畴内的单字进行辨析不仅有助於我们对水部字的整体范畴有宏观上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厘清水部字内部的单字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反过来也将对《汉语大字典》收字、释义、义项编排逻辑、字际关系沟通等方面起到补充和指导作用。
阿丽娜(Moiseeva Alina)[8](2019)在《基于利益相关者冲突与协调贝加尔湖国际生态旅游》文中研究说明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珍贵、单体资源量最大的液态淡水资源,贝加尔湖的生态保护十分重要。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俄罗斯国内国际旅游者奔赴贝加尔湖,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但也带来环境问题,旅游利益关系者之间发生了利益冲突。本研究选取贝加尔湖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之冲突与协调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课题,以利益关系视角为理论基础,兼顾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与实地考察,识别了利益冲突类型,研究了“体外循环”等具体性具有理论意义的冲突模型,阐述了有关导致中俄旅游冲突的社会经济背景的作用,最后提出了解决冲突与利益协调的有关措施。具体而言,本论文由以下章节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从解决贝加尔湖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协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角度进行切入,阐述了选题背景。据此,提出了5点研究问题,即(1)研究贝加尔湖地区旅游行业现状,包括其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2)研究中国游客与利益相关者产生矛盾的社会背景;(3)分析贝加尔湖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的具体矛盾及其类型划分;(4)构建贝加尔湖地区旅游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的理论探讨;(5)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的协调和解决提供可行性方案。然后,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提炼出理论、应用和视角三个方面的创新点,来凸显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分别从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两部分进行阐述,夯实本文的研究基础。首先,文献综述包括一般性研究的文献综述和关于贝加尔湖旅游冲突的文献综述。一般性的文献综述部分包含对旅游者研究、对中俄边境地区性质的认识、贝加尔湖地区自然吸引物、贝加尔湖的文化交流、以及旅游者对贝加尔湖的印象等方面的文献综述。对贝加尔湖旅游冲突的文献综述分别从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分别是经济上的冲突、文化上的冲突和汇率与旅游的冲突研究。其次,在理论基础部分,分别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调理论、合作理论、交流分析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命运共同体理论等5个理论来进行分析,为本文打下深厚基础。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为基础进行质性研究。最后,明确了3个基本概念,即利益相关者、冲突类型与利益协调。第三章本文着重分析了贝加尔湖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资源。主要从俄罗斯地理分布、贝加尔湖地理空间与贝加尔湖人文地理与历史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首先,俄罗斯地理分布部分涉及了俄罗斯的时区、距离、地理概况与气候等4个方面。其次,贝加尔湖的地理空间部分包含了贝加尔湖的自然地理、两个年龄、名称起源等3个方面。最后,贝加尔湖的人文地理和历史部分主要从人类学视角下的贝加尔湖人、贝加尔湖地区的人文、俄罗斯族人生活在贝加尔湖以及贝加尔湖本地人的职业四个维度进行展开。深入分析并挖掘该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资源。第四章本文着重分析了产生旅游冲突的社会背景,主要从中俄经济利益分析、贫富差距分析、合法与非法问题、多民族的种族关系、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中国的劳动移民问题、贝加尔湖的森林出口、贝加尔湖的动物消失等八大方面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与冲突产生的社会背景,为下文类型划分打下基础。第五章在梳理了贝加尔湖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基础上,将贝加尔湖旅游冲突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文化冲突、权利冲突、民族冲突、自然权利与当代和未来的冲突。文化冲突包括与当地文化改变问题的冲突、餐饮文化间的冲突和游览不文明行为的冲突。权利冲突是指包括利益分配不均、生活权利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本地人与游客的冲突、本地人与中国游客的冲突、俄罗斯人与中国游客关于旅游接待的问题的冲突、民族冲突、人与资源的冲突以及当代与未来的冲突。其中,着重对俄罗斯人与中国游客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冲突两部分进行展开分析。其一,围绕着旅游接待,俄罗斯人与中国游客的冲突,可细分成三大场景,分别是:中国人在餐厅的藏污纳垢心理引发的情景、在游览中,尤其是在博物馆与观看芭蕾舞表演时的失控与不文明场景、以及中国人与俄罗斯公民友善交流的场景。其二,人与资源的冲突,可细分为水、空气与垃圾问题三个维度。第六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贝加尔湖旅游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分为关于冲突与协调两大方面。第一,针对冲突的思考,本文提炼出“体外循环”与中国印象、角色困惑及藏污纳垢心理三大要素。第二,针对协调问题的思考,归纳出远方性、两国性、强化性以及旅游感触等四大概念。其中,远方性中的信任与印象,为协调冲突提供了基础,两国性为冲突与和谐提供了可能性,强化性是指强化吸引物,完善对象物有助于冲突的解决,最后的旅游感触,是本文提出的有助于解决冲突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概念。第七章在充分梳理以上信息的基础上,为解决冲突与矛盾提供了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如提出,第一,建立起一个面向“第三方旅游市场”的开展协商的制度;第二,与国际标准接轨,减少冲突与矛盾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建设“一带一路”与生态伦理,实现互利、合作与共赢。第四,充分落实远东旅游规划,全方面提升自身建设的规范性与先进性。以此来缓解各方的矛盾冲突,解决现存的痛点问题。希望本文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最后能落实在实践之中,能够有效解决贝加尔湖地区的旅游利益相关方之间不和谐的冲突问题,推动中俄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全方位有效而深度地提升两国战略合作关系,树立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互利共赢。
拉维尔(MASHANLO RAVIL)[9](2019)在《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伊塞克湖为例》文中认为吉尔吉斯斯坦具有重要的旅游潜力,具有发展国内和国际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有超过5000个历史古迹,2000多个湖泊,天山山脉以及最大的伊塞克湖,是最具代表性的山脉与湖泊。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吉尔吉斯斯坦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影响吉尔吉斯斯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探究现阶段吉尔吉斯斯坦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以伊塞克湖度假区为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措施,继而提出对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资源的发展构想。本文在第二章阐述了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章概述了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资源赋存与发展情况,吉尔吉斯斯坦国内优先发展能源、采矿及旅游业,因为政策的原因,旅游业在吉尔吉斯斯坦发展前景广阔,针对国家特点及全球旅游市场需求,主要发展两类:山地探险旅游、度假休闲旅游。第四章笔者对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第五章分析了本文的案例——伊塞克湖度假区的基本概况,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概况,发展问题等。问题主要是市场定位不准、度假主题不明显、旅游基础设施滞后、旅游服务有待提高、季节性影响严重等。第六章笔者以湖泊型旅游资源开放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突出特色原则)为脉络,构想了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的发展前景,提出吉尔吉斯斯坦湖泊旅游的发展对策:政府主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打造国际旅游品牌;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培养旅游人才;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改进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塑造深厚的人文氛围,开展特色风情游;平衡旅游淡旺季逆差。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马雪洋[10](2017)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哈拉湖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东北部受亚洲夏季风(Asian Summer Monsoon,ASM)、中纬度西风环流、青藏高原的高山地形作用及西伯利亚反气旋控制,其水汽来源和大气环流变化密切相关。尽管青藏高原东北部ASM和西风环流强度变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然缺乏长时间尺度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尤其是高山湖泊记录。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和末次冰消期既是理解气候环境如何从盛冰期向现代间冰期转换的关键时间,也是理解ASM和西风环流如何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阶段。论文选择位于祁连山腹地的高山封闭湖泊哈拉湖,在流域现代过程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不同水深的短钻岩芯和深水区长钻岩芯;分别采用210Pb和AMS-14C测年,通过评估14C年代的“碳库效应”建立了长钻岩芯的年代序列;采用连续的、高分辨率的XRF元素、粒度、碳酸盐含量、TOC、?18Ocarb、?13Ccrab、C/N比及?13Corg多指标研究,并结合现代沉积物的指标意义,恢复了21.5 ka以来哈拉湖补给水源、湖泊水位变化及ASM和西风环流的演化历史;并且通过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海拔湖泊沉积物记录的区域对比,进一步理解该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哈拉湖沉积物的?13Corg和<19μm粒级含量反映了湖泊水位的变化。碳酸盐含量和?18Ocarb分别指示了夏季降水量变化和冰川(雪)融水与夏季降水补给量的比例,温度的升高或夏季降水量的增加均指示了ASM的增强。碳酸盐含量和?18Ocarb的变化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强弱变化高度相似,表明AMOC对哈拉湖流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比热带辐合带(ITCZ)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强,LGM以来的哈拉湖流域内气候变化是以西风环流为主导的。LGM以来哈拉湖流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如下:(1)LGM期间(21.519.4 ka),冷干的气候变化以西风环流为主导,湖泊以冰川(雪)融水补给为主,处于低水位且波动明显;(2)冰消期(19.411.6 ka)气候环境波动显着,记录到北半球主要的气候事件。ASM于19.417.9 ka期间到达哈拉湖流域,气候暖湿,湖泊以夏季降水补给为主,湖泊水位上升;寒冷的H1事件(16.415.3 ka)和YD事件(12.811.6)期间,西风环流增强,冬季降雪增加,且H1事件期间的冬季降雪更多,气候分别为冷湿和冷干,湖泊以冰川(雪)融水补给为主,湖泊水位降低;B/A暖期期间(15.312.8 ka),冰川(雪)融水显着增加,但夏季降水量并未表现出增强的趋势,ASM和西风环流在B/A暖期可能均较弱,气候暖干,大量的冰川(雪)融水使湖泊水位快速上升,形成深水静水环境;(3)全新世初期(11.6 ka),ASM到达哈拉湖流域并逐渐增强,但早全新世期间(11.69.3 ka)湖泊仍然以冰川(雪)融水补给为主,使湖泊水位快速上升并接近现代湖泊水位。在早中全新世期间(9.36.0 ka),ASM达到最强,为全新世适宜期,气候暖湿,湖泊以夏季降水补给为主。在中晚全新世期间(6.02.0 ka),ASM逐渐减弱,降水量显着减少,但湖泊仍然以夏季降水补给为主,气候偏暖湿。在晚全新世期间(2.0 ka以后),西风环流增强,冬季降雪增加,气候冷湿,湖泊以冰川(雪)融水补给为主。全新世期间哈拉湖维持稳定的高水位,因此推断尽管湖泊补给类型发生变化,但入湖水量和受控于温度的蒸发量总体上达到平衡状态。区域对比揭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山湖泊和高原以北的湖泊比高原低海拔湖泊受到西风环流影响更为显着,因此区域不同湖泊记录的LGM以来降水量变化的差异应归因于局地大气环流的影响。
二、地球上最大的湖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球上最大的湖泊(论文提纲范文)
(1)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地球生态系统起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系统的划分及其主要地史演化阶段 |
1.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
1.2 地球生物分类和基本框架 |
1.3 地球生态系统的划分和阶段 |
2 地球初级生产者起源演化与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形成 |
3 地球海洋动物起源与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形成 |
3.1 地球动物树成型和寒武纪大爆发 |
3.1.1 寒武纪大爆发地球动物辐射和演化 |
3.1.2 寒武纪早期后生动物出现和地史演化 |
3.2 寒武纪大爆发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形成和海洋群落复杂性演变 |
3.2.1 寒武纪发大爆发多细胞动物取食结构和营养方式 |
3.2.2 寒武纪大爆发垂直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层(Ecological Tierings) |
3.2.3 寒武纪大爆发壳体富集(介壳层)和及其生态关系 |
3.2.4 寒武纪大爆发捕食压力和对抗关系 |
3.2.5 寒武纪大爆发遗迹化石其生态启示 |
3.3 早古生代动物初级进化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
4 陆地生态系统形成与地球现代进化生态系统建立 |
5 结论和展望 |
(2)三江源国家公园 世界的三江源(论文提纲范文)
三江源国家公园 |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重量” |
前世今生三江源 |
山宗水源三江源 |
百神所在昆仑山 |
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唐古拉 |
李白的心头山巴颜喀拉 |
孔雀翎上的雪峰阿尼玛卿 |
冰雪奇缘三江源 |
高山深谷三江源 |
“中华水塔”三江源 |
奔腾不息的河流 |
璀璨的湖泊群 |
生机盎然的湿地 |
人间净土三江源 |
绿色高地三江源 |
生生不息三江源 |
奇花异草三江源 |
天人合一三江源 |
(3)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火星的基本情况 |
1.1.1 火星的物理特性 |
1.1.2 火星的形成及地质历史 |
1.1.3 火星的表面特征 |
1.2 研究火星的意义 |
1.3 火星水作用历史及探测成果 |
1.3.1 早期火星探测成果 |
1.3.2 寻找火星上的“水” |
1.3.3 火星古可居环境的评估 |
1.4 火星碳酸盐谜团 |
1.4.1 火星大气及气候演变 |
1.4.2 火星大气二氧化碳 |
1.4.3 火星碳酸盐 |
1.4.4 碳酸盐缺失成因假说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方法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手段 |
1.5.3 研究意义 |
1.6 本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柴达木盆地作为火星类似环境 |
2.1 比较行星学 |
2.2 火星类似环境的建立 |
2.3 柴达木盆地概况 |
2.3.1 柴达木盆地古湖演化历史 |
2.3.2 柴达木盆地气候特征 |
2.4 柴达木盆地作为火星类似环境 |
2.4.1 沙丘 |
2.4.2 雅丹 |
2.4.3 蒸发多面体 |
2.4.4 冲沟、河谷及冲积扇 |
2.4.5 蒸发盐沉积 |
2.4.6 可居性 |
2.5 柴达木盆地碳酸盐 |
2.5.1 地表分布情况 |
2.5.2 SG-1 钻孔 |
2.6 工作区选择 |
2.7 柴达木盆地野外工作 |
2.7.1 研究区地表特征 |
2.7.2 研究区地表沉积物 |
2.7.3 采样点概况 |
第3章 碳酸盐结核的成因及古气候意义 |
3.1 引言 |
3.2 碳酸盐结核 |
3.2.1 碳酸盐结核的成因 |
3.2.2 碳酸盐结核的形成环境 |
3.3 火星结核 |
3.4 样品及采样点 |
3.4.1 采样点地质背景 |
3.4.2 样品介绍 |
3.5 研究结果 |
3.5.1 岩相学特征 |
3.5.2 矿物学特征 |
3.5.3 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 |
3.5.4 年代学及同位素特征 |
3.6 研究意义 |
3.6.1 基于结核矿物学与同位素特征的古气候重建 |
3.6.2 柴达木结核同心环状结构的成因机制 |
3.6.3 对火星结核的启示意义 |
第4章 碳酸盐鲕粒及赋存伪枝藻素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4.1 引言 |
4.2 碳酸盐鲕粒 |
4.2.1 鲕粒的定义与研究意义 |
4.2.2 鲕粒的成因 |
4.3 样品介绍 |
4.4 鲕粒样品表征结果 |
4.4.1 矿物学特征 |
4.4.2 年代学研究 |
4.4.3 同位素特征 |
4.5 鲕粒中赋存伪枝藻素 |
4.5.1 伪枝藻素 |
4.5.2 伪枝藻素的萃取和鉴定 |
4.6 鲕粒成因探讨 |
4.6.1 鲕粒样品的形成过程 |
4.6.2 鲕粒样品的成因 |
4.7 研究意义 |
第5章 碳酸盐麻点岩石及赋存生物黄铁矿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5.1 引言 |
5.2 火星麻点岩石 |
5.2.1 海盗2 号 |
5.2.2 火星麻点岩石特征 |
5.2.3 风力作用成因 |
5.2.4 化学物理风化成因 |
5.3 温泉及其天体生物学意义 |
5.3.1 温泉沉积 |
5.3.2 温泉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5.4 柴达木盆地麻点岩石 |
5.4.1 形态特征 |
5.4.2 矿物学特征 |
5.4.3 同位素特征 |
5.5 麻点岩石中的黄铁矿 |
5.5.1 形貌特征 |
5.5.2 硫同位素特征 |
5.6 研究意义 |
5.6.1 古温泉环境的存在 |
5.6.2 保存生物黄铁矿的意义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青藏高原北部湖泊有机质构成与微生物降解过程及其对盐度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青藏高原湖泊微生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1.2.2 微生物对有机质组分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
1.2.3 有机质组分类型及其检测方法 |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湖泊区域地质背景条件 |
2.2 研究湖泊区域气候环境条件 |
2.3 青藏高原北部湖泊 |
2.4 中国东部湖泊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有机质组分构成及其对微生物群落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湖泊水体及沉积物样品采集 |
3.2.2 地球化学参数的测定 |
3.2.3 三维荧光光谱(EEM)及PARAFAC建模 |
3.2.4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分析 |
3.2.5 ToF-SIMS测试及PCA分析 |
3.2.6 DNA提取及Illumina Miseq测序 |
3.2.7 统计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地球化学参数 |
3.3.2 水体荧光DOM分类及荧光指数 |
3.3.3 水体DOM的FT-ICR-MS分析 |
3.3.4 沉积物有机质的ToF-SIMS测试及PCA分析 |
3.3.5 湖泊水体微生物群落组成 |
3.3.6 水体有机质组分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 |
3.3.7 水体微生物群落及关键OTUs类群功能多样性预测 |
3.3.8 湖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 |
3.3.9 湖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预测 |
3.4 讨论 |
3.4.1 青藏高原湖泊拥有较高含量活性有机碳 |
3.4.2 关键微生物类群对湖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
3.4.3 环境因子对DOM化学组分分布的影响 |
3.4.4 青藏高原湖泊DOC的估算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微生物对岸源有机质的利用潜力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水体及岸源土壤样品采集 |
4.2.2 模拟实验设计 |
4.2.3 实验室分析 |
4.2.4 DOM提取及FT-ICR-MS分析 |
4.2.5 DNA提取,PCR,高通量测序及序列分析 |
4.2.6 统计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地球化学参数 |
4.3.2 微生物总量及群落组成的变化 |
4.3.3 DOC浓度与DOM分子组成 |
4.3.4 微生物OTUs与DOM分子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微生物在t DOMs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
4.4.2 不同盐度湖泊微宇宙对DOM降解的差异 |
4.5 小结 |
第五章 湖泊微生物碳源利用偏好对盐度的响应及其气候效应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多碳源添加的微宇宙培养实验 |
5.2.2 单碳源富集培养及菌株分离鉴定 |
5.2.3 Gammaproteobacteria多样性及碳源利用测试 |
5.3 研究结果 |
5.3.1 多碳源添加的微宇宙培养实验结果 |
5.3.2 单碳源培养及菌株分离鉴定结果 |
5.3.3 Gammaproteobacteria多样性及碳源利用测试结果 |
5.4 讨论 |
5.4.1 盐度对OC添加后湖泊CO_2释放的影响 |
5.4.2 盐度对细菌多样性和碳源利用的影响 |
5.4.3 盐度对Gammaproteobacteria群落组成的影响 |
5.4.4 盐度对Gammaproteobacteria碳源利用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有机质增加对湖泊微生物群落及CO_2释放的影响及其对盐度的响应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采样点描述及样品采集 |
6.2.2 沉积物微宇宙培养体系的建立 |
6.2.3 DNA及气体样品采集 |
6.2.4 地球化学参数测定 |
6.2.5 DNA提取,定量PCR(q PCR)及高通量测序 |
6.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6.3.1 地球化学参数 |
6.3.2 微生物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组成 |
6.3.3 不同盐度下微生物群落对葡萄糖添加的响应 |
6.3.4 CO_2净排放与盐度,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的相关性 |
6.4 讨论 |
6.4.1 微生物群落与OC添加的相关性及其对盐度的响应 |
6.4.2 CO_2释放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及其对盐度变化的响应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偏远地区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对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生物传输概述 |
1.2 海鸟的生物传输与氮循环研究进展 |
1.3 海鸟的生物传输与磷循环研究进展 |
1.4 海鸟的生物传输与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研究区域、样品采集和分析 |
3.1 东南极罗斯海维多利亚地 |
3.2 西南极乔治王岛 |
3.3 南海西沙群岛 |
3.4 样品处理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生物传输对偏远地区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 |
4.1 企鹅活动区土壤的氮含量及氮同位素特征 |
4.2 鸟粪输入对苔藓氮利用策略的影响 |
4.3 难言岛湖水、湖藻氮同位素值的梯度变化 |
4.4 企鹅活动区周围湖泊沉积物的氮同位素特征 |
4.5 东南极企鹅粪来源氮的循环过程 |
4.6 西南极企鹅的生物传输作用对氮循环的影响 |
4.7 西沙不同岛屿氮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
4.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生物传输作用对东南极湖泊磷循环的影响 |
5.1 湖泊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特征 |
5.2 影响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
5.3 有机磷的矿化 |
5.4 鸟粪沉积物磷的动力学循环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生物传输与重金属污染研究 |
6.1 过去700年西沙粪土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记录 |
6.2 热带海鸟食物的现代重金属污染调查 |
6.3 南极鸟粪土的Cd相态分布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基于WRF模式的动力降尺度方法研究湖泊过程对局地气候及其预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WRF模拟湖区降水研究进展 |
1.2.2 CFS模式应用研究进展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模式介绍 |
2.1.1 WRF模型简介 |
2.1.2 CFS模型简介 |
2.2 研究区域选择 |
2.2.1 鄱阳湖 |
2.2.2 五大湖 |
2.3 数据介绍 |
2.3.1 站点数据 |
2.3.2 MODIS卫星数据 |
2.3.3 TRMM数据 |
2.3.4 CFSR驱动数据 |
2.3.5 NARR驱动数据 |
2.3.6 CRU数据 |
2.3.7 GLERL湖冰数据 |
2.3.8 CFS_Flake驱动数据 |
2.3.9 其他数据 |
第三章 WRF_Lake模拟的鄱阳湖对夏季局地降水的影响 |
3.1 模式设置和试验设计 |
3.2 结果分析 |
3.2.1 模型的适用性评估 |
3.2.1.1 湖表面温度、2m气温及降水发生时间的评估 |
3.2.1.2 夏季降水的评估 |
3.2.2 鄱阳湖对局地降水的影响 |
3.2.2.1 鄱阳湖对湖面夏季降水的影响 |
3.2.2.2 鄱阳湖对研究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WRF_Lake在美国五大湖上的模拟 |
4.1 结果分析 |
4.1.1 降水参数化方案选择 |
4.1.1.1 微物理方案 |
4.1.1.2 积云方案 |
4.1.1.3 边界层方案 |
4.1.1.4 辐射方案 |
4.1.1.5 陆面过程方案 |
4.1.2 WRF_Lake模拟湖泊表面温度和湖区降水 |
4.1.2.1 湖泊表面温度的模拟 |
4.1.2.2 湖区降水的模拟 |
4.2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WRF_Lake在美国五大湖上的参数修正和评估 |
5.1 WRF_Lake模型的参数修正和影响湖温模拟的因素 |
5.1.1 WRF_Lake中的参数修正 |
5.1.2 影响WRF_MLake模拟湖表温度的设置 |
5.2 评估WRF_MLake对降水、湖表温度及湖冰的模拟 |
5.2.1 湖泊表面温度和湖冰质量百分比的评估 |
5.2.1.1 月尺度上的评估 |
5.2.1.2 季节尺度上的评估 |
5.2.2 五大湖区降水评估 |
5.2.2.1 月尺度上的评估 |
5.2.2.2 季节尺度上的评估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WRF_MLake动力降尺度方法预测五大湖降水 |
6.1 WRF_MLake模型设置 |
6.2 结果分析 |
6.2.1 CFS_Flake预报五大湖区冬季12 月的降水 |
6.2.2 WRF_MLake降尺度后对五大湖区冬季12 月降水预报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性及难点 |
第一章 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研究回顾 |
第一节 关於第一版《汉语大字典》 |
第二节 关於第二版《汉语大字典》 |
小结 |
第二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一二版不同 |
第一节 字头变化 |
一 增加字头 |
二 删除的字头 |
三 次序调整 |
第二节 注音变化 |
一 删减多余反切 |
二 纠正声调疏误 |
三 标注新义今读 |
四 重置音项 |
五 补全读音 |
六 待商榷问题 |
第三节 释义变化 |
一 增加新内容 |
二 删减义项 |
三 分设义项 |
四 更新义项 |
五 调整义项顺序 |
六 沟通字际关系 |
七 音项和义项相配合 |
八 改动较大 |
九 待商榷问题 |
第四节 书证变化 |
一 规范书证 |
二 增加书证 |
三 删减书证 |
四 调整书证顺序 |
五 义项和书证相搭配 |
六 待商榷问题 |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水部字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音项设置不同 |
一 《大字典》比《大词典》多音项 |
二 《大词典》比《大字典》多音项 |
第二节 义项设置不同 |
第三节 义项分合不同 |
第四节 同一个义项归在不同音项下 |
第五节 差异巨大 |
小结——兼谈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几个问题 |
一 要注意收字完备 |
二 要注意书证准确问题 |
三 要注意利用方言材料 |
四 要注意吸收近代汉语研究成果 |
第四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范畴类聚研究 |
第一节 动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
一 “洗涤”类 |
二 “涉渡”类 |
三 “浇灌”类 |
四 “淘滤”类 |
五 “沉没”类 |
六 “漂浮”类 |
七 “泼洒”类 |
第二节 名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
第三节 个案研究 |
个案一 汉语“浇灌”义词汇类聚辨析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
个案二 动词“注”的灌注义发展及其成因 |
个案三 “潮”义大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字典》《大词典》方言标注不同 |
附录二 《大字典》《大词典》字际关系沟通不同 |
附录三 《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词义范畴类聚 |
致谢 |
(8)基于利益相关者冲突与协调贝加尔湖国际生态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一般性研究 |
2.1.2 贝加尔湖的旅游冲突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方法 |
2.4 基本概念 |
2.4.1 利益相关者 |
2.4.2 冲突类型:沟通与信任 |
2.4.3 利益协调 |
3 贝加尔湖自然地理与人文资源 |
3.1 俄罗斯地理分布 |
3.1.1 俄罗斯的时区 |
3.1.2 俄罗斯的远近 |
3.1.3 俄罗斯的地理概况 |
3.1.4 俄罗斯的气候 |
3.2 贝加尔湖地理空间 |
3.2.1 贝加尔湖自然地理 |
3.2.2 贝加尔湖的两个年龄 |
3.2.3 贝加尔湖名称的起源 |
3.3 贝加尔湖人文地理与历史 |
3.3.1 人类学视角下的贝加尔湖人 |
3.3.2 贝加尔湖的人文 |
3.3.3 俄罗斯族人在贝加尔湖 |
3.3.4 贝加尔湖本地人的职业 |
4 产生旅游冲突的社会背景 |
4.1 俄中经济利益关系 |
4.2 贫富:旅游基本权利的均等化 |
4.3 合法与非法问题 |
4.3.1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当地居民财产得不到登记 |
4.3.2 “依法”取水项目被判“违法” |
4.3.3 两国间的法律并不完全一致 |
4.4 多民族的种族关系 |
4.5 生态问题的重视程度 |
4.6 中国的劳动移民问题 |
4.7 贝加尔湖的森林出口 |
4.8 贝加尔湖的动物消失 |
5 贝加尔湖旅游利益关系冲突类型研究 |
5.1 文化冲突 |
5.1.1 当地文化改变问题 |
5.1.2 餐饮文化冲突 |
5.1.3 游览不文明行为 |
5.2 权利冲突 |
5.2.1 利益分配不均 |
5.2.2 生活权利 |
5.2.3 价值观念 |
5.3 民族冲突:敬畏自然的布里亚特 |
5.4 自然的权利:人与资源的冲突(水、空气、植被与垃圾) |
5.4.1 关于水资源 |
5.4.2 大气污染 |
5.4.3 植被破坏 |
5.4.4 垃圾问题 |
5.5 当代与未来的冲突 |
6 贝加尔湖旅游利益相关冲突及其协调的理论探讨 |
6.1 为求解而知其所以然:有关利益冲突的理论思考 |
6.1.1 “体外循环”与中国印象:中国游客通过中国旅行社 |
6.1.2 角色困惑 |
6.1.3 藏垢心理 |
6.2 协调:有利于解决冲突的旅游与历史文化 |
6.2.1 远方性:信任与印象为协调冲突提供了基础 |
6.2.2 两国性:冲突与和谐的可能性 |
6.2.3 有助于冲突解决的强化吸引物,完善对象物 |
7 对策与建议 |
7.1 协商:建议引进第三方,成就大旅游市场 |
7.2 与国际标准接轨 |
7.3 “一带一路”建设与生态伦理 |
7.4 远东旅游规划的落实问题 |
7.5 提升俄国的国际服务能力 |
7.6 旅游感触:有助于解决冲突的一个概念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附录: 贝加尔湖地区旅游现状考察报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伊塞克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 |
1.1.2 湖泊型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为热潮 |
1.1.3 吉尔吉斯斯坦旅游开发水平较低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湖泊型旅游资源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湖泊型旅游资源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资源 |
2.1.2 湖泊型旅游资源 |
2.1.3 旅游资源开发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旅游资源开发及相关理论 |
2.2.2 旅游规划理论基础 |
2.2.3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资源赋存与发展情况 |
3.1 吉尔吉斯斯坦湖泊资源概况 |
3.1.1 吉尔吉斯斯坦主要湖泊 |
3.1.2 湖泊资源分类 |
3.1.3 湖泊资源价值 |
3.2 湖泊型资源旅游发展状况 |
3.2.1 湖泊型资源旅游现状 |
3.2.2 湖泊型旅游特点 |
3.2.3 湖泊型旅游发展问题 |
第四章 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伊塞克湖符合全球旅游市场需求 |
4.1.2 伊塞克湖区较为经济的消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
4.2 劣势分析 |
4.2.1 吉尔吉斯斯坦交通基础设施不发达 |
4.2.2 吉尔吉斯斯坦旅游产品在国际上缺乏有效的吸引力与品牌定位 |
4.2.3 低质量的服务和不足的供应商技能 |
4.2.4 旅游活动的的短期季节性导致工作人员的高流动率与低工作质量 |
4.2.5 部分旅游项目缺乏专业的导游和教练 |
4.2.6 开放和经营旅游业务的行政障碍 |
4.2.7 旅游收入分配和环境污染的扭曲 |
4.3 机遇分析 |
4.3.1 旅游业可以帮助吉尔吉斯斯坦人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
4.3.2 借助现代科技,旅游业可以渗透到更加偏远的高海拔山区 |
4.3.3 国家的政策支持让湖泊型旅游的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 |
4.4 威胁分析 |
4.4.1 游客的安全问题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伊塞克湖度假区为例 |
5.1 伊塞克湖度假区基本概况 |
5.1.1 旅游资源 |
5.1.2 旅游发展概况 |
5.2 伊塞克湖发展的问题分析 |
5.2.1 市场定位不准 |
5.2.2 度假主题不明显 |
5.2.3 旅游基础设施滞后 |
5.2.4 旅游服务有待提高 |
5.2.5 季节性影响严重 |
第六章 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资源的发展构想 |
6.1 湖泊型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
6.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2 市场导向原则 |
6.1.3 突出特色原则 |
6.2 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资源的发展对策 |
6.2.1 政府主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2.2 加大招商力度,推进项目建设 |
6.2.3 加大旅游宣传,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
6.2.4 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培养旅游人才 |
6.2.5 合理规划各旅游资源,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
6.2.6 改进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 |
6.2.7 塑造深厚的人文氛围,开展特色风情游 |
6.2.8 平衡旅游淡旺季逆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青藏高原东北部哈拉湖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末次盛冰期以来的主要全球性气候事件 |
第二节 青藏高原不同古气候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 |
1. 同一湖泊中不同钻孔沉积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存在差异 |
2. 区域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并不同步 |
第四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哈拉湖流域概况 |
1. 地理位置 |
2. 地质地貌 |
3. 流域植被及湖泊生物 |
4. 气候条件 |
5. 水文条件 |
第二节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
1. 现代样品和短钻岩芯采集 |
2. 长钻岩芯采集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一节 年代学方法 |
1. AMS-~(14)C测年 |
2.~(210)Pb和~(137)Cs测年 |
第二节 XRF元素扫描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粒度实验方法 |
第四节 水体同位素实验方法 |
第五节 碳酸盐含量测量方法 |
第六节 细粒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
第七节 有机碳同位素实验方法 |
第八节 TOC和TN实验方法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年代学结果分析 |
1.~(210)Pb和~(137)Cs年代 |
2. 哈拉湖沉积物AMS-~(14)C测年的碳库评估和年代-深度模型的建立 |
第二节 元素指标 |
1. HL13A孔沉积物元素主成分分析 |
2. HL13A孔沉积物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第三节 粒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1. 现代沉积物和短钻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2. HL13A孔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第四节 水体同位素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1. 湖水剖面的理化性质和同位素变化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2. 流域内现代水体同位素特征 |
3. 哈拉湖水体同位素模型分析 |
第五节 碳酸盐含量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1. 湖水离子组成及现代碳酸盐含量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2. HL13A孔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第六节 细粒碳酸盐同位素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1. 哈拉湖沉积物细粒碳酸盐同位素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1.2 哈拉湖沉积物δ~(13)C_(carb)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第七节 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1. 哈拉湖流域内的现代植被类型 |
2. HL13A 孔沉积物 TOC 和δ~(13)C_(org)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
第五章 LGM以来哈拉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 |
第一节HL13A孔沉积物记录的LGM以来哈拉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 |
1. LGM期间(21.5-19.4 ka)哈拉湖流域的气候环境变化 |
2. 末次冰消期期间(19.4-11.6 ka)哈拉湖流域的气候环境变化 |
3. 全新世期间(11.6 ka至今)哈拉湖流域的气候环境变化 |
第二节 HL13A孔与哈拉湖其它钻孔沉积物的年代框架及重建湖泊水位差异 |
第六章 区域气候环境记录对比与机制讨论 |
第一节LGM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对比 |
1. LGM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气候事件 |
2. LGM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沉积物记录的降水量对比 |
3. LGM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水位变化对比 |
第二节LGM以来哈拉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可能驱动机制 |
1. 影响哈拉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因素分析 |
2. LGM以来哈拉湖流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可能驱动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哈拉湖面积重建方法 |
附录2 水同位素模型 |
附录3 中文图表目录 |
附录4 英文图表目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地球上最大的湖泊(论文参考文献)
- [1]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地球生态系统起源演化[J]. 张志飞,刘璠,梁悦,胡亚洲,陈飞扬,张志亮,陈延龙,任心宜,姚金龙,李国祥,郭俊锋,华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2]三江源国家公园 世界的三江源[J]. 蔚东英,张强,张景元,李晓南. 森林与人类, 2021(11)
- [3]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D]. 孙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4]青藏高原北部湖泊有机质构成与微生物降解过程及其对盐度响应的研究[D]. 刘文.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偏远地区海鸟生物传输作用对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D]. 王雪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基于WRF模式的动力降尺度方法研究湖泊过程对局地气候及其预报的影响[D]. 王勇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D]. 金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3)
- [8]基于利益相关者冲突与协调贝加尔湖国际生态旅游[D]. 阿丽娜(Moiseeva Alina).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8)
- [9]吉尔吉斯斯坦湖泊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伊塞克湖为例[D]. 拉维尔(MASHANLO RAVIL). 长安大学, 2019(01)
- [10]青藏高原东北部哈拉湖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D]. 马雪洋. 兰州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