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的职业教育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君,王艺霏[1](2022)在《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或由传教士零散传入中国,或由有识之士主动引入中国,经历了以零星介绍为主、以日本为中介和以美国为蓝本的三个传播阶段。在对相关文献史料爬梳整理后,发现这三个阶段虽然在传播动机、传播途径和传播主体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单一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但都给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诞生、理念的交流以及实践的变革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启示当代西方职业教育理论传播要立足于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加强培养高素质的本土职业教育研究者,不断增强理论影响力。
王丽燕,韩中淑[2](2021)在《社会变革背景下日本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及其启示——基于增设专门职大学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日本社会高龄化、少子化的加速,产业结构及劳动力市场雇佣形势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使职业教育柔软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19年,日本政府实施了设立专门职大学、专门职短期大学的重要举措。日本完善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经验,对于我国构建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万卫,王红艳[3](2021)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争议及其消解——基于日本专门职大学的分析》文中指出为应对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老龄化社会的影响和企业雇佣形式的转变,日本创办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门职大学。专门职大学的建立可解决日本社会面临的部分问题,然而其在创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争议,包括:新建还是合并?能否在普通大学开设职业课程?能否吸引足够的学生?为了缓解争议,日本政府和学校采取了严审办学资格、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举措。它给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是: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拓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马力晗[4](2021)在《浅析日本职业教育的连续性》文中认为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对二战之后经济崛起中的日本在解决劳动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尤其重视教育与职业的一体化和职业教育的连续性,重视职业观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从学校到工作公司的各个阶段,日本的职业教育一直贯穿始终。
王丽燕,丘林[5](2021)在《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衔接的经验及启示》文中提出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长期的改革与实践,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办学定位精准、层次结构合理、纵横交错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日本高等职业学校协调发展、有效衔接的经验,对于我国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秉栋,陈梦越,楼世洲[6](2021)在《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其特征》文中提出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思潮动向密不可分,其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西学东渐相伴而生。西方职业教育思想通过译介逐步实现了中国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主要经由学人的直接传播和媒介的间接传播两种方式。通过分析发现,这两种方式是相互呼应,互促共进的,一起推动了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引入、传播和发展。这一传播过程呈现出官方委派与民间自主"取经""寻药",以欧美等国为主要引入对象,尤其是借鉴融合了美国和德国等职业教育思想的特征。从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其特征,可以看到近代国人在寻求教育救国、发展新式教育上的努力,同时也可为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历史镜鉴。
臧佩红[7](2021)在《2020年日本教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是日本政府继续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一年。从2020年4月开始,小学全面实施新《学习指导要领》,大学招生以"大学入学共通考试"取代"中心考试",对私立高中实行免费制(1),对大学实行新的学费减免及奖学金制度。2020年度,日本政府有关教育领域的财政预算为4兆303亿日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0亿日元。(2)与此同时,
纪梦超,孙俊华[8](2021)在《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兴力量:专门职大学和专门职短期大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的"身份困境"一直是桎梏其发展的重要根源,而产业结构转型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专门职大学作为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兴力量,完善了职业教育学校类型,解决了人才供需不平衡与劳动者技能不足的问题,助力了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的转型。通过梳理日本专门职大学和专门职短期大学的设立背景、发展定位和培养机制等,可以发现,中日两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即如何真正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转型。在中国技能型人才短缺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做好职业教育学校分类管理,强化职业教育学历与课程的衔接,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金红莲[9](2021)在《日本“职业型”综合学科高中的普职融通实施路径分析——以筑波大学附属坂户高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综合高中办学形式是世界高中教育改革的重心,而办好综合高中的关键是构建普职综合化办学模式。日本"职业型"综合学科高中是从职业高中转型而来的综合学科高中,是日本综合学科高中转型初期的改革主体。日本筑波大学坂户附属高中是最早转型的"职业型"综合学科高中之一,从传统的职业教育转型为普职融通的综合教育,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毕业出路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体系。总体上,"职业型"综合学科高中在转型初期坚守职业教育传统,但是随着综合学科改革的深入,升学教育倾向日渐加强,形成以职业教育学科框架为主、升学教育为目标的特点。
惠姣[10](2021)在《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及启示》文中提出
二、日本的职业教育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的职业教育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播背景 |
二、传播的历程及其特点 |
(一)以零星介绍为主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及其特点(1900年之前) |
(二)以日本为中介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及其特点(1900—1910年) |
(三)以美国为蓝本的职业教育理论传播阶段及其特点(1911—1949年) |
三、主要影响与当代启示 |
(一)主要影响 |
1. 为中国职业教育学科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
2. 推动了中外职业教育理念的交流。 |
3. 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与实践的变革。 |
(二)当代启示 |
1. 从传播内容来说,要立足于中国职业教育实践。 |
2. 从传播者来说,要培养高素质的本土职业教育研究者。 |
3. 从传播效果来说,要更加强调理论的影响力。 |
(2)社会变革背景下日本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及其启示——基于增设专门职大学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 日本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形成 |
1.短期大学 |
2.高等专门学校 |
3.专修学校 |
二、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发展——专门职大学等的设立 |
三、日本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经验 |
1.架起大学与职业学校的桥梁 |
2.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3.高度重视校企合作 |
4.密切与地域联合 |
四、对我国的启示 |
1.精准办学定位,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 |
2.强化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
3.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平台,强化专门职业人才的培养 |
4.加大职业学校的开放办学力度,发挥职业教育的公共服务作用 |
五、结束语 |
(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争议及其消解——基于日本专门职大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门职大学及其定位 |
(一)专门职大学的内涵与规模 |
(二)专门职大学的定位 |
二、专门职大学创办的背景与价值 |
(一)专门职大学创办的背景 |
1. 高新技术的发展。 |
2. 老龄化社会的影响。 |
3. 企业雇佣形式的转变。 |
(二)专门职大学创办的过程 |
(三)专门职大学创办的价值 |
三、专门职大学创办引发的争议 |
(一)合并还是新建 |
(二)能否在普通高校开设职业课程 |
(三)能否吸引足够的学生 |
四、专门职大学创办争议的消解 |
(一)严审办学资格 |
(二)改革招生制度 |
(三)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
(四)完善就业保障机制 |
五、对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一)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 |
(二)拓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
(三)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
(4)浅析日本职业教育的连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教育 |
二、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教育 |
三、日本国家对社会人(即失业和大学毕业未能就业的人群)的职业教育 |
(5)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衔接的经验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高等职业学校办学的特色化 |
(一)短期大学 |
(二)高等专门学校 |
(三)高等专修学校 |
二、日本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化 |
三、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 |
(一)“专门学校”的设置 |
(二)“专科—本科—硕博”一体化 |
(三)短大学士学位制度的设立 |
四、给予我国的启示 |
(一)强化各层次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 |
(二)发挥职业教育为社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的职能 |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 |
五、结束语 |
(6)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职业教育考察与国内传播 |
二、传播媒介的介绍与讨论 |
三、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特征 |
(8)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兴力量:专门职大学和专门职短期大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设立背景 |
(一)教育因素 |
1. 大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扩张 |
2. 基础教育学段学生职业观的转变 |
3. 高等学校类型不完善 |
4. 人才技能训练不足 |
5. 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错位 |
6. 针对社会成员的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不足 |
(二)经济与社会因素 |
1.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 |
2. 企业内职业培训规模的缩减 |
3. 日本社会少子老龄化程度加剧 |
二、发展定位 |
三、培养机制 |
(一)入学选拔 |
(二)课程设置 |
(三)师资建设 |
(四)学位授予 |
四、与其他类型学校的比较 |
五、讨论与建议 |
(9)日本“职业型”综合学科高中的普职融通实施路径分析——以筑波大学附属坂户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日本“职业型”综合学科高中的改革背景 |
(一)职业高中供需失衡 |
(二)传统职业教育学科的衰败 |
(三)职业高中发展处境艰难 |
三、办学理念:职业教育传统与综合学科理念的冲突 |
四、课程设置:学校控制与自由选择之困 |
(一)必修课程VS选修课程 |
1.必修课程 |
2.选修课程 |
(二)普通课程VS职业课程 |
1. 普职课程结构打破普职界线 |
2. 普职课程比例从重职业转向普职平衡 |
(三)自由选择VS选择约束 |
1. 自由科目选择制的困境 |
2.“系列选择制”与综合学科理念相悖 |
3. 寻求自由选择与学校约束之间的平衡 |
五、升学为主的毕业出路 |
(一)以“普通教育”为主的日本高中普职结构 |
(二)科目选修制在升学中的优势 |
(三)出路指导对学生未来规划的影响 |
(四)灵活多样的考试制度 |
六、结语 |
四、日本的职业教育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以来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研究[J]. 马君,王艺霏. 职教论坛, 2022(01)
- [2]社会变革背景下日本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及其启示——基于增设专门职大学的实践[J]. 王丽燕,韩中淑. 成人教育, 2021(11)
- [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争议及其消解——基于日本专门职大学的分析[J]. 万卫,王红艳. 职教论坛, 2021(10)
- [4]浅析日本职业教育的连续性[J]. 马力晗. 现代职业教育, 2021(41)
- [5]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衔接的经验及启示[J]. 王丽燕,丘林. 职教发展研究, 2021(03)
- [6]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其特征[J]. 刘秉栋,陈梦越,楼世洲. 教育学术月刊, 2021(08)
- [7]2020年日本教育研究综述[J]. 臧佩红. 日本学刊, 2021(S1)
- [8]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兴力量:专门职大学和专门职短期大学[J]. 纪梦超,孙俊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21)
- [9]日本“职业型”综合学科高中的普职融通实施路径分析——以筑波大学附属坂户高中为例[J]. 金红莲. 外国教育研究, 2021(07)
- [10]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及启示[D]. 惠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