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微泡在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与微泡在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一、超声与微泡在血管病变治疗方面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妍迪,周军,刘朝奇,赵云[1](2021)在《超声微泡在血管病变诊疗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超声造影剂微泡在诊断治疗中的运用是当前医疗行业研究热点之一,其不仅可以作为造影剂用于改善图像质量而提高诊断水平,还可以通过物理、化学修饰携带不同药物、基因等用于靶向治疗。该文总结了目前超声微泡在血管病变诊疗中的研究进展,对微泡的优势、微泡介导的造影、溶栓和基因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

单容[2](2020)在《Endoglin靶向超声造影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是全球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HCC诊断时多已进展到晚期,治疗手段有限,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HCC多为富血供肿瘤,肿瘤新生血管表面高表达某些特异性分子如Endoglin。Endoglin,又称CD105,它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复合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参与新生血管的生成,可以作为肿瘤血管新生标志物。近年来,超声分子显像为表征和评价体内生命过程提供了一种方便和无创的技术方法。在肿瘤生长的背景下,超声分子显像能够检测出肿瘤微血管生成和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已有研究发现,靶向超声微泡可以与某些高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整合素α v β 3(Integrin α v β 3)等靶点结合,超声造影出现显着增强信号,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利用HCC特异性靶向Endoglin成像诊断HCC的报道。本研究设想将超声微泡与Endoglin单克隆抗体混合制备的靶向造影剂注射到荷HepG2裸鼠体内,测定其与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特异性靶点的结合,旨在通过非线性谐波超声显像测定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来诊断HCC的形成。为进一步证实Endoglin在肿瘤内的高表达,本研究利用蛋白质印记法、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以及HepG2细胞条件培养液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等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方法:1.靶向微泡制备及特性检验:在微泡瓶中加入1ml生理盐水震荡混匀,在室温条件下,将100 μg生物素化Endoglin抗体CD105、100μg同型对照IgG抗体分别与1支微泡混匀孵育10min,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采用FITC-Annexin V/PI法评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微泡孵育12h后活细胞比率评估微泡-抗体复合物细胞毒性。生物素-FITC双标记的抗体CD105和IgG与靶向微泡结合,检测抗体与微泡的结合效率。2.实验模型的制备:选取4只3-4周龄、体重22-25g的BALB/c雄性裸鼠,在无菌环境中进行饲养。室温20℃-22℃下,将培养好的HepG2细胞约5×106个悬于0.2ml无菌PBS溶液,注射在裸鼠右侧背部皮下,3周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在最大直径为0.5cm左右时,适合做超声分子显像。3.超声分子显像:本研究应用Visualsonic公司生产的Vevo 2100小动物高分辨率超声系统对荷HepG2的裸鼠皮下移植肿瘤内Endogl in特异性靶向微泡分布情况进行了观察,通过瞬间爆破前后探查区域声波强度的变化差值来间接反映肿瘤微血管的生成。微泡制备根据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操作,超声系统的使用按照Visualsonic公司的《小动物非线性超声造影成像指南》操作。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入2×108(约0.1ml)混匀的同型对照微泡,同时超声进入造影模式,记录下微泡进入体内及肿瘤内微血管血流灌注过程。随后,启动一个高功率的破坏性脉冲程序(机械指数0.59,中心频率10MHz)对超声观察区域中的所有微泡进行了1秒的破坏,同时采集超声图像来评价微气泡循环补充的程度。30min后,待循环中所有微泡都已经完全代谢清除之后,再次经尾静脉注入Endoglin靶向微泡2×108个(约0.1ml)同时超声进入造影模式,记录下微泡进入体内及肿瘤内微血管血流灌注过程,余同上述步骤,机载软件自动计算出表示结合微泡信号强度差异的量化指标ATE,该值越大代表探测区域结合于靶点的微泡数量越多。4.RT-q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裸鼠肝脏和HepG2移植肿瘤组织内Endogl in的表达。5.HepG2条件培养基细胞培养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Endoglin的表达。6.统计分析:采用非配对样本student-t检验评估统计学显着性。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自动分析。P值<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FITC-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显示,Endoglin抗体微泡组、同型对照微泡组活细胞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微泡-CD105体外结合能力测定:荧光显微镜下显示,裸微泡与抗体不结合,荧光亮度随着CD105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当CD105抗体浓度在40ug时与微泡结合率最高,微泡绿色荧光最强,微泡结合阳性率为81.1%。3.超声分子显像:所有实验动物均可良好耐受超声造影麻醉及检查,全程无急性毒性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MBEndoglin爆破前后信号的差值ATE值高于同型对照MBIsotype,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Endoglin在裸鼠肝组织和HepG2移植肿瘤组织内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方法,对实验裸鼠肝脏和HepG2移植瘤内的Endogl in表达情况进行分析。Endogl in在正常肝组织和血管的微血管内皮上不表达,但在HepG2移植肿瘤中过度表达。RT-qPCR分析显示,HepG2肿瘤组织内Endoglin RNA表达显着高于裸鼠肝组织(n=4;P<0.001)。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Endoglin的表达,在HepG2肿瘤的蛋白提取液中存在Endoglin,而在裸鼠肝组织中则未见Endogl in的表达。5.HepG2条件培养基细胞培养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Endoglin的表达:在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中,细胞在增殖和活化过程中可检测到较高的Endoglin表达。为模拟肿瘤血管的微环境,收集HepG2细胞条件培养基,应用于HUVECs培养。在HepG2条件培养基中培养12h后,HUVECs内Endoglin mRNA水平显着升高(P<0.001)。提取HUVECs中的总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ndoglin的表达。HepG2条件培养液处理的HUVECs内Endoglin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1、Endoglin可以作为肝细胞肝癌特异性的靶点。2、Endoglin特异性靶向超声造影剂可以有效与动物模型中的靶点结合,并且安全无明显毒性反应,有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新方法。

毛洋[3](2020)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机制和超声分子成像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引起的急性心血管事件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疗法的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斑块内不成熟的新生血管由于其血管壁的不完整和渗漏使其成为导致斑块易损性增加和斑块破裂的重要因素。因此,斑块内新生血管可能成为易损斑块诊疗的新靶点。由于促血管生成因子和促成熟因子之间的不平衡,新形成的微血管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且缺乏壁细胞的包绕,这会导致渗漏的血管壁成为红细胞,脂质和炎性因子进入斑块内的入口。促血管生成的主要调节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研究表明干扰该因子可作为治疗肿瘤和周围动脉疾病的潜在方法。然而,在肿瘤和周围动脉疾病患者中使用抗VEGF-A药物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令人失望。同样抑制斑块内新生血管是否能够改善斑块的易损性仍然缺乏可靠的证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合适的斑块内新血管动物模型,模型的缺乏使得众多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从而使基于科学实验得到的结论变得更加复杂。Herrmann等研究者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病变的发展涉及血管生成的三个不同的病理解剖学阶段:起始期(initiation stage)、进展期(progression stage)、终末期(complication stage)。使用饲喂动脉粥样化高脂饮食3周的兔子模型进行起始期的研究,局部递送贝伐单抗(抗VEGF-A的单克隆抗体)抑制了斑块内的血管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虽然进展期、终末期与临床常见情况高度相关,但关于进展期与终末期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发现,在这两个阶段进行不恰当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可能会诱发斑块内缺氧并导致内皮细胞凋亡,从而使新生血管内皮完整性丧失而引发斑块内出血。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对斑块内新生血管正常化治疗在易损斑块中重要性的关注。血管正常化是一种策略,促血管成熟生长因子可改善新生血管周细胞的覆盖率从而增加新生血管的成熟度。因此,阐明血管正常化的机制和信号传导途径,并验证其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是刺激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并促进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s)有丝分裂的有效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BB)/PDGF受体-β(PDGFR-β)轴是表征血管周细胞募集的最佳信号系统。先前的研究表明,即使在低水平下,两种血管生成因子的共存可能比一个单独的高水平的生长因子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FGF-2与PDGF-BB联合可能对斑块新生血管正常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将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慢病毒局部递送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以诱导生长因子的稳定和持久表达并“正常化”斑块内新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善斑块稳定性并探索其中主要的分子机制。2研究目的2.1观测斑块内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对斑块稳定的影响;2.2观测斑块内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影响;2.3探索FGF-2联合PDGF-BB刺激对周细胞迁移的影响;2.4探索FGF-2联合PDGF-BB刺激调控周细胞迁移的具体分子机制。3研究方法3.1 VEGF-A,FGF-2和PDGF-BB慢病毒载体的构建设计针对兔VEGF-A,FGF-2和PDGF-BB基因的shRNA质粒,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质粒的干扰效率,选择效率最高的质粒,构建成为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3.2兔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构建和慢病毒斑块内注射9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2.0kg)清洁级喂养环境,球囊拉伤其腹主动脉,给予高脂喂养12周后,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辅助下行斑块内注射术。随机选取6只进行预实验,斑块内注射GFP慢病毒,分别于注射后4周(n=3只)以及8周(n=3只)安乐死,检测斑块内慢病毒的转染效率。9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6组:Sham组(n=15只)、Vector组(n=15只,GFP=50μL)、VEGF-A 组(n=15 只,VEGF-A=50μL)、FGF-2 组(n=15 只,FGF-2=50μL)、PDGF-BB 组(n=15 只,PDGF-BB=50μL)、以及 FGF-2 联合PDGF-BB 过表达组(n=15 只,FGF-2/PDGF-BB=25μL)。3.3各组实验兔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实验兔接受斑块内注射后8周,安乐死之前,于兔耳中动脉抽取动脉血行血脂检测。离心分离血清后利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实验兔血清中VEGF-A、FGF-2、PDGF-BB表达水平。3.4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实验兔接受斑块内注射后8周,于安乐死之前,利用IVUS技术获取各组实验兔斑块管腔面积、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来评价斑块形态。3.5组织病理学检测各组实验兔取材后,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以观测斑块组织形态,天狼猩红染色检测斑块内各型胶原含量。制备冰冻切片,行油红-O染色检测斑块内脂质含量。3.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组实验兔取材后,制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斑块内巨噬细胞(RAM-11)、平滑肌细胞(α-SMA)、红细胞、新生血管(CD31)、以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以及分布情况。3.7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各组实验兔取材后,制备石蜡切片行免疫荧光化学双标染色,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结构(CD31/NG2)、VEGF-A、FGF-2、PDGF-BB 及其相关受体 FGFR-1、FGFR-2及PDGFR-β在斑块内的细胞定位。3.8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提取各组实验兔腹主动脉斑块总RNA,分别检测斑块组织内VEGF-A、FGF-2、及其PDGF-BB的基因表达水平。3.9细胞培养实验分别利用b.END3细胞以及10T1/2细胞作为内皮细胞以及Pericyte细胞的实验对象,以 FGF-2(50ng/mL),PDGF-BB(10ng/mL)以及 FGF-2 联合PDGF-BB为刺激,分别刺激周细胞5min、15min、以及60min。3.10细胞划痕实验利用划痕实验来观察FGF-2(50ng/mL),PDGF-BB(10ng/mL)以及FGF-2联合PDGF-BB诱导对周细胞迁移的影响。3.11 细胞 Transwell 实验利用 Transwell 实验来观察 FGF-2(50ng/mL),PDGF-BB(10ng/mL)以及FGF-2联合PDGF-BB诱导对周细胞迁移的影响。3.12周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实验利用 PKH26 标记内皮细胞,carboxyfluorescein succinimidyl ester 标记周细胞,观察 FGF-2(50ng/mL),PDGF-BB(10ng/mL)以及 FGF-2 联合 PDGF-BB刺激对周细胞向内皮细胞迁移率的影响。3.13细胞干预采用小干扰siRNA技术转染siRNA-epn2抑制周细胞Epsin2的基因表达,小干扰siRNA-N.C作为阴性对照组。3.14 Western-blot提取各组实验兔腹主动脉斑块组织蛋白,分别检测斑块组织内VEGF-A、FGF-2、PDGF-BB及其相关受体FGFR-1、FGFR-2及PDGFR-β的蛋白表达水平。收集各组周细胞,提取总蛋白,分别检测VEGFR-2、p-VEGFR-2、Epsin1/2、PDGFR-β、p-PDGFR-β和GAPDH的蛋白表达水平。3.15统计学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实验结果4.1实验动物的一般情况各组实验动物在斑块内注射术后均基本恢复良好,其中FGF-2组中有2只实验兔术后5天死于伤口感染。Vector组中2只实验兔术后12天死于腹泻。实验结束前称取实验兔体重,各组实验兔的体重没有统计学差异。4.2各组实验动物的基本指标实验结束前,检测各组实验兔血脂,各组实验兔血脂水平没有差异。通过RT-PCR检测得到,各组实验兔斑块内的慢病毒载体均有效表达。各组实验兔血清中VEGF-A、FGF-2以及PDGF-BB的表达水平也没有差异。根据免疫荧光双标定位可见,VEGF-A、FGF-2以及PDGF-BB在斑块中广泛表达,根据斑块细胞分布的空间定位可见,与VEGF-A组与FGF-2组相比,PDGF-BB组以及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组中VEGF-A以及FGF-2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而PDGF-BB主要表达在平滑肌细胞。实验兔在安乐死之前都进行了 IVUS检查,管腔面积和外弹力膜面积在各组之间没有差异,但相对于Sham组、Vector组、VEGF-A组以及FGF-2组中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明显升高。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组中斑块负荷显着降低。4.3 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能够减小斑块坏死核的面积通过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染色以及斑块内细胞分布的空间分布定位显示斑块内坏死核面积,结果发现,与VEGF-A组以及FGF-2组相比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显着减小了斑块坏死核心的面积。4.4 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能够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天狼星红染色显示,FGF-2联合PDGF-BB组中巨噬细胞的含量相对于其他组明显减少,平滑肌细胞以及胶原的含量在PDGF-BB组以及FGF-2联合PDGF-BB组中明显升高。易损性分析显示,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显着降低了斑块的易损指数增加了斑块的稳定性。4.5 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减轻了斑块的缺氧程度并促进了适宜数量的斑块内血管新生根据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FGF-2组或者PDGF-BB组相比,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组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数量显着减少。哌莫硝唑染色显示,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组斑块内缺氧水平明显低于FGF-2组或者PDGF-BB组。同时Western Blot检测显示FGF-2联合PDGF-BB组中HIF1-α的蛋白水平明显低于FGF-2组或者PDGF-BB组。4.6 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减少了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渗透性伊文思蓝染色,H&E染色以及Glycophorin A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显示,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组斑块内几乎没有游离红细胞,在VEGF-A组以及FGF-2组斑块内可见多量游离在新生血管外且聚集的红细胞。4.7 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增加了斑块内新生血管壁周细胞的包覆率为了评估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对斑块内新生血管成熟度的影响,使用CD31(内皮细胞标记物)和NG2(周细胞标记物)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来计算斑块组织切片中新生血管周细胞的包覆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的斑块中CD31+与NG2+双阳性的新生血管数量显着增加,这表明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诱导了周细胞向内皮细胞的募集。通过透射电镜检测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和周细胞覆盖率。在VEGF-A和FGF-2组中观察到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间裂隙。相比之下,FGF-2与PDGF-BB联合过表达组中的新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完整且周细胞覆盖紧密。4.8 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诱导了斑块中FGFR-2以及PDGFR-β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组斑块中FGFR-2以及PDGFR-β蛋白表达的水平显着增加。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能够有效的激活新生血管成熟的相关信号通路。4.9 FGF-2联合PDGF-BB刺激诱导周细胞的迁移通过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证实,与对照组相比,FGF-2联合PDGF-BB刺激能够显着增加周细胞的迁移。4.10 FGF-2联合PDGF-BB刺激诱导周细胞向内皮细胞的迁移通过周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实验检测游离周细胞向内皮细胞的迁移。荧光图像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GF-2联合PDGF-BB刺激诱导周细胞向成管内皮细胞迁移增加。4.11 FGF-2联合PDGF-BB时间依赖性抑制周细胞中VEGFR-2的磷酸化分别采用FGF-2、PDGF-BB、以及FGF-2联合PDGF-BB刺激周细胞5min、15min、60min。Westem blot 结果显示,与 NT 组相比,FGF-2 联合 PDGF-BB在刺激周细胞5min、15min、和60min后显着抑制了 VEGFR-2的磷酸化。4.12 FGF-2联合PDGF-BB时间依赖性诱导周细胞中Epsin2的表达分别采用FGF-2、PDGF-BB、以及FGF-2联合PDGF-BB刺激周细胞5min、15min、60min。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 NT 组相比,FGF-2 联合 PDGF-BB在5min、15min、和60min显着增加了 Epsin-2的表达。利用Epsin-2siRNA可明显抑制周细胞中Epsin2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T组相比,抑制周细胞中Epsin2的表达能够显着增加VEGFR-2的磷酸化,并且降低PDGFR-β的磷酸化。通过周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实验显示,与NT组相比,抑制周细胞中Epsin2的表达能够显着降低周细胞向内皮细胞的迁移粘附。5结论5.1 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能够减少斑块内新生血管数量、斑块内出血以及坏死核面积,从而稳定易损斑块;5.2 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能够增加斑块内新生血管周细胞的包覆率;5.3 FGF-2联合PDGF-BB刺激诱导周细胞Epsin-2的表达,抑制VEGFR-2的磷酸化,从而增加增加周细胞的迁移。1.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并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这些易破裂的斑块称为易损斑块,其特征在于以巨噬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活动性炎症,以及典型的大脂质核和薄纤维帽。尽管中性粒细胞是循环白细胞的最大种群,但在AS斑块中中性粒细胞却很少得到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防御入侵的病原体。被病原体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将“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损伤内皮随后迁移到斑块中。研究也发现,在易损斑块中内流的中性粒细胞也可以与巨噬细胞共定位。中性粒细胞的寿命虽然只有短暂的1-2天,但其后凋亡的中性粒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这种快速吞噬作用能够使巨噬细胞极化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表型,从而恢复斑块稳态。中性粒细胞的固有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于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吴玫颖等研究者报道了利用中性粒细胞肿瘤归巢的特性,将阿霉素内化的中性粒细胞用于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诊断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大到中型动脉的病变,具有高剪切力的血流状态。这阻碍了药物载体与内皮细胞的结合以及所递送的药物在斑块内的积累。现阶段较为常用的分子生物影像方法在AS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遇到了瓶颈,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目前较为常用的靶向微泡制作方法是通过生物素-链霉素在微泡表面连接靶向的基序或配体(例如连接素,整联蛋白和细胞粘附分子等),虽然这些基序或配体能够通过结合能力提供连接支撑,但这可能还不够。另一方面,易损斑块中的炎症涉及许多细胞因子,而通过单个分子标记物无法对其进行足够的靶向。相比之下,中性粒细胞通过变形,生出捕获键(catchbonds),长系绳(long tethers)和吊索(slings),能够在高剪切力下滚动。它们能够穿越血流并迁移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因此,中性粒细胞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基于细胞的药物递送系统(cell-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可针对易损斑块进行靶向干预。微泡(Microbubbles,MB)已被广泛应用为多功能载体,因为它们不仅能够递送药物,而且能够在超声下增强显影和靶向性。且Anne Rix等报道,药物可以通过微泡传递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增强机制涉及微血流动力学,声孔作用,声辐射力等,这可有益于靶部位微泡的富集。综上所述,我们构建了一个中性粒细胞与微泡的复合体即中性粒细胞-微泡(Neutrophil-Microbubble)复合物,以模仿中性粒细胞对易损斑块炎症的反应。中性粒细胞可被用作靶向抗体,以迅速、牢固地将这个仿生多功能复合体护送到易损斑块上。同时,微泡充当载体、声学示踪剂和信号放大器。2.研究目的2.1构建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并对其进行表征和检测;2.2检测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在静态以及Flow-chamber平行板流动腔状态下的体外靶向能力;2.3检测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对小鼠主动脉斑块的超声分子成像;3.材料方法:3.1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根据文献描述的中性粒细胞Percoll梯度分离法分离中性粒细胞。从高脂喂养4周的ApoE-/-小鼠全血中分离中性粒细胞。将血液收集在肝素处理的离心管中,离心(400×g,10分钟,4℃)纯化,然后在含有EDTA的PBS中稀释。后将细胞沉淀小心地添加到三层Percoll(78%,69%和52%)的顶部,后以1500×g的速率离心,室温下30分钟。从69/78%界面和78%层的上部吸出中性粒细胞。在4℃下用裂解缓冲液裂解残留的红细胞后,可获得高纯度的嗜中性粒细胞。3.2组装仿生多功能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制备全氟丙烷(C3F8)气核的生物素化微泡。微泡壳层由DSPC、DSPE-PEG2000和DSPE-PEG2000-biotin合成。微泡(109个/ml)保存在带有C3F8气体的密封西林瓶中,以防止漏气。为了制备靶向微泡,将100μl生物素化微泡用PBS洗涤两次,每次离心(400×g,3分钟,4℃),以除去多余的生物素,然后复溶于PBS中。接下来,加入链菌素(1mg/ml),并将混合物在24℃下旋转孵育25分钟。再次通过离心(400g,3min,4℃)洗涤微泡,以除去未结合的链菌素。接下来,添加生物素化的大鼠抗小鼠CD11b单克隆抗体,并将混合物在24℃下旋转孵育25分钟。再次洗涤这些靶向的微泡并将其溶解在DMEM培养基中。使用Multisizer 3 Coulter计数器来确定微泡的最终浓度。最后将中性粒细胞与CDllb-靶向微泡以100:1的比例在室温下连续旋转孵育25分钟。使用显微镜观测复合物的形态和大小,每个视野至少分析10个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物。3.3细胞活力测定将中性粒细胞(每孔5×103)或Neutrophil-Microbubble复合物(每孔5×103)接种到96孔板中,然后加入CCK-8试剂,在5%CO2中于37℃放置2小时。在450mn 下测量光密度值(OD)。根据[(ODNeutrophil+ODblank)/(ODcontrol+ODblank)]×100%公式计算细胞活力。3.4吲哚菁绿(ICG)负载中性粒细胞首先,将ICG溶于100 μLDMSO中。向混合物中加入400μLDMEM+10%胎牛血清摇匀,ICG溶液的终浓度为2mg/ml。加入转染试剂鱼精蛋白。将300μL ICG和300μL无血清DMEM与5 μL硫酸鱼精蛋白混合,调整ICG终浓度为10 mg/ml,5分钟摇匀。中性粒细胞用吸管轻轻吹打3次,加入ICG/鱼精蛋白混合溶液,37℃孵育1小时,后以400r/5分钟离心去除未结合的ICG/鱼精蛋白。最后将细胞重悬在无菌PBS中。使用Synergy 4酶标仪根据ICG的荧光强度检测中性粒细胞与配体的结合效率。3.5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在静止状态下对炎性内皮细胞的粘附使用TNF-α(10ng/ml)和ox-LDL(60mg/L)刺激的bEnd.3细胞来检测中性粒细胞-微泡的静态粘附能力。将MBIgG,MBCD11b或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复合物(5×106/ml)加入预先种有bEnd.3的24孔板中。将细胞板用封板膜密封,倒置放置5分钟。后用PBS洗除游离的中性白细胞和MB,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选取五个随机的明亮视野计数附着的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的数目。3.6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在平行板流动腔状态下对炎性内皮细胞的粘附使用Flow-chamber平行板流动腔连接的圆形环路来进行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动态附着能力测定。平行板流动腔设备存放在37℃的5%CO2培养箱中。将bEnd.3细胞种在μ-Slide腔中,将含有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MBCD11b和MBIgG的培养基在4 dynes/cm2的剪切应力下围绕μ-Slide腔流动1、2、4和8分钟。然后,将这三种培养基在4、8、12、16dynes/cm2的剪切力下通过μ-Slide腔流动4分钟。每种MB和中性粒细胞-微泡混合物均进行5次重复测量。3.7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blot)提取bEnd.3细胞的总蛋白,并通过BCA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蛋白浓度。将PVDF 膜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rent molecular,ICAM-1),和β-actin的特异性一抗在4℃孵育12小时,然后与二抗孵育2小时。通过增强的化学发光试剂盒可视化蛋白质条带。用Image J软件分析结果。3.8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所有ApoE-/-小鼠(10周龄,雄性)和C57小鼠(10周龄,雄性)均从南方医科大学的实验动物中心获得。遵循实验室动物护理的原则,并努力将实验动物的痛苦降到最低。该研究方案已获得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动物研究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号KY2016-090)。将15只ApoE-/-小鼠平均分为3组,分别给予致动脉粥样硬化饮食(0.25%胆固醇,15%可可脂)8周,16周或24周。年龄相同的C57小鼠(n=15)作为对照组,也遵循相同的分组和喂养方案3.9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在体内仿生行为的声学示踪在氧气中加入异氟烷(2 L/min)麻醉小鼠,并通过尾静脉注射50μL超声对比剂(1×107)。使用MS250非线性传感器从小鼠右侧胸骨旁窗扫描主动脉弓的长轴平面。在各型MB注射4分钟后,使用高频超声破碎脉冲序列来破碎MB。使用VEVOCQ软件分析破碎前后感兴趣区(ROI)的声学强度(a.u)差值。3.10.ICG-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体内运输通过尾静脉注射指定浓度的ICG-中性粒细胞和载有ICG-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使其循环指定的时间,进行剂量依赖或者时间依赖曲线实验。安乐死后,解剖每组小鼠的主动脉以进行荧光测定。将解剖的主动脉包埋在超声耦合剂中,并通过自制的荧光显微镜(空间分辨率为100 um)在发射波长780 nm处成像。3.11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实验动物安乐死后,迅速分离切除主动脉。每个标本都用4%多聚甲醛固定并包埋在石蜡中以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使用H&E染色对厚度为5μm的斑块连续横截面进行染色,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用抗平滑肌细胞抗体(1:200稀释度)和抗CD68抗体(1:200稀释度)对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进行斑块组织成份鉴定。由两个独立的观察者(M.Y和S.Y)进行计数,并使用两个值的平均值进行分析。3.12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分析均由SPSS 18.0版本进行。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连续变量以平均值±标准误(mean±standard error)表示。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两两比较。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时使用the least squares difference test,当方差不齐使用Dunnett’s T3检验来检验两组之间差异的显着性。声学参数和组织学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 Pearson相关性分析。4.结果4.1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的表征以及声学特性检测每个中性粒细胞偶联3.4±1.2个微泡,平均直径为8.4±1.2μm。尽管中性粒细胞寿命较短,但制备过程和超声(500 Hz,5%,0.35 Mpa,255 W/cm2)作用并未影响它们的活性。我们还通过生物素-亲和素方法制备了 MBIgG和MBCD11b靶向微泡,作为体内研究的对照。4.2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对b.End.3细胞体外炎症模型的靶向黏附为了验证Neutrophil-balloon的体外细胞靶向功能,静态粘附实验证实,复合体对炎性bEnd.3细胞的亲和力比MBIgG或MBCD11b的亲和力显着增加(P<0.05)。为了进一步测试复合体抗高剪切力的能力,Flow-chamber平行板流动腔创建了梯度剪切力的环境。在4-16 dynes/cm2的剪切力作用下,循环4分钟后,复合物的对炎性bEnd.3细胞的附着力明显高于MBCD11b(P<0.05)。此外,从1分钟到8分钟的时间内,将剪切力恒定保持在4 dynes/cm2,结果可见复合体在炎性bEnd.3细胞的附着数量显着高于MBCD11b(P<0.05)。此外,不管是静态粘附实验条件下或高剪切力状态下,使用E-选择素和ICAM-1的特异性抑制剂2,4-二取代噻吩并[2,3-c]吡啶(A-205804)都能够抑制复合物或MBCD11b与炎性b.END3的结合。4.3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的体内超声成像检测在高脂喂养的Apo E-/-小鼠模型上进行Neutrophil-Microbubble复合体斑块亲和力仿生行为的体内验证,结果经Vevo CQ软件系统计算分析,得到三种微泡的超声分子成像数据。经统计分析可得,高脂喂养10周后Neutrophil-Microbubble的成像强度显着高于MBIgG或MBCD11b(P<0.05)。分别于ApoE-/-小鼠高脂饮食8周、16周、以及24周后,在每一个时间点进行复合体与MBCD11b超声分子成像检测。结果经统计分析可见,随着高脂喂养的时间的延长,复合体的成像效果显着高于MBCD11b(P<0.05)。在每一个时间点,选取小鼠主动脉成像部位血管组织进行Oil O-Red和Picric-Sirius red的组织学染色以及抗α-actin和抗CD68免疫组织学染色,结果经统计分析证实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和脂质含量随高脂喂养时间增加而增加,而胶原蛋白和平滑肌细胞的含量则随之减少,最终导致斑块易损性的增加表现为易损指数的增加(P<0.05)。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斑块中巨噬细胞的含量、易损指数均与复合体成像的声学强度呈正相关(两者均P<0.01)。综上所述,在主动脉高剪切力的血流环境下,Neutrophil-Microbubble复合体对斑块的靶向性随着斑块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增加。4.4 ICG-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荧光成像经Apo E-/-小鼠尾静脉注射ICG-复合体后的0.5h,1h,3h,6h,12h和24h利用荧光成像系统检测了斑块内的荧光强度。结果经统计分析可见,荧光强度在注射后1小时达到最高峰,后在24小时左右逐渐衰减。此外,当复合体浓度从5×107个/ml到1×109个/ml逐渐增加时,斑块的荧光强度也逐渐随之增强。通过大体油红O染色,统计分析8周、16周以及24周每个时间点斑块的面积,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斑块的荧光强度与斑块的面积呈正相关(P<0.01)。5.结论5.1成功制备了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5.2体外验证了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在静态以及高剪切力情况下的体外黏附能力;5.3体内验证了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对小鼠主动脉斑块的靶向力。

张晓奇[4](2020)在《携IL-6单抗的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粥样斑块中的作用及SWE的评估价值》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制备方法及SWE的评估价值[目 的]二维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结合病理学检查评估不同造模方式制备的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探索较为理想的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方法,为进一步对斑块模型进行试验性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48只2.0-2.5Kg的4月龄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平均分为四个组(每组12只):实验1组:采用高脂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实验2组:采用高脂喂养+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实验3组:采用高脂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采用单纯高脂饲料喂养。所有兔都进行高脂喂养,在12周末对各实验组进行相应的球囊拉伤和免疫损伤操作。于0周、12周末、16周末、20周末对所有兔进行超声观察、SWE的评估,并在20周末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斑块成分及其易损性。[结 果]1.模型存活情况:48只实验兔存活31只,死亡17只。2.二维超声评价兔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一分组的IMT均随着喂养周数逐渐增厚(均P<0.05);16周末及20周末,在加入球囊拉伤、免疫损伤后,实验1、2、3组的IMT比单纯高脂饲料喂养增厚更明显(均P<0.05)。3.二维超声评价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类型及数量:共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6个。采用高脂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造模形成的斑块数量最多(P<0.05),在进行球囊拉伤和免疫损伤后,更容易形成Ⅰ型、Ⅱ型斑块(均P<0.05)。4.兔腹主动脉粥样斑块SWE检查:斑块的Mean、Min、Max的杨氏模量值:Ⅳ型>Ⅲ型>Ⅱ型>Ⅰ型,斑块的杨氏模量值随着斑块类型等级逐级增加(均P<0.05)。5.Ⅰ~Ⅳ型斑块结合SWE测值绘制ROC曲线求Mean、Min、Max的最佳诊断阈值:Mean(29.75kPa、40.4 kPa、54.1 kPa),Min(13.75kPa、23.2kPa、34.1kPa),Max(39.75kPa、61.4kPa、84.7kPa)。6.病理检查结果结合SWE测值绘制ROC曲线求最佳截断值:Mean、Min、Max值的曲线下面积在0.7~0.9之间,易损斑块与非易损斑块的Mean、Min、Max最佳截断值分别是 39.45kPa、23.2 kPa、60.75 kPa。[结 论]应用高脂喂养+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可制备较为理想的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同时二维超声结合SWE能够定量、重复、可持续的观察和评估斑块的易损性,为进一步对斑块模型进行试验性治疗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实验基础。第二部分携IL-6单克隆抗体的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对斑块稳定性的研究[目的]SWE结合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UTMD)评估携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靶向造影剂在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具体方法见第一部分)平均分为四组(每组10只):单纯辐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代替造影剂;单纯裸泡组:采用裸微泡进行造影;靶向治疗组:采用携IL-6单克隆抗体的靶向微泡进行造影;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第20-28周间每两周对兔进行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UTMD)治疗,然后在第20周、第24周、第28周对40只兔子腹主动脉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S WE硬度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对治疗期间兔血清IL-6及血脂(TG、TC、LDL-C、HDL-C)情况进行检测。最后,病理学检查确定靶向治疗后的斑块成分及其易损性。[结 果]1.平行板流动腔实验检测微泡黏附效率: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可以将USphereTM造影剂与配体(IL-6单克隆抗体)紧密连接,在剪切力0.2dyn/cm2时靶向微泡特异粘附效能最大(静止微泡的计数最多)。2.二维超声评价兔腹主动脉IMT:靶向治疗组IMT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逐渐变薄(P<0.05)。3.兔腹主动脉斑块的SWE结果分析:经过治疗,靶向治疗组斑块的弹性模量平均值呈上升趋势(P<0.05)。4.兔血清IL-6含量分析:在停止高脂饲养后,所有兔的血清IL-6的水平均在逐渐下降(均P<0.05);在第24周及第28周靶向治疗组兔血清IL-6的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单纯裸泡组、单纯辐照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5.血脂检测结果分析:随着常规饲料喂养的进程,所有兔的各项血脂指标(TC、TG、LDL-C、HDL-C)含量均逐渐降低(均P<0.05)。6.兔腹主动脉病理学观察:靶向治疗后HE染色靶向治疗组兔腹主动脉内-中膜内泡沫细胞明显比对照组少;Masson染色靶向治疗组胶原纤维比对照组少;油红O染色靶向治疗组红染脂质细胞厚度明显比对照组薄,红染区域面积明显比对照组小。[结 论]“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可成功制备携IL-6单抗的靶向微泡,IL-6单克隆抗体和微泡牢固结合。通过UTMD技术介导携IL-6单克隆抗体造影剂靶向治疗,兔血清中的急性炎症因子IL-6的含量减少,兔腹主动脉IMT变薄、易损斑块的硬度明显增加,因此超声靶向造影技术是一种对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有较好疗效的治疗手段,有望成为临床提高斑块稳定性的新方法。

张姗[5](2020)在《纳米级AMH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对大鼠移植卵巢靶向显影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制备AMH靶向超声造影剂(AMH-Targeted nanobubbles,NBAMH),实现大鼠移植卵巢的靶向显影,并进一步借助NBAMH超声分子影像评价AMH分子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实现移植卵巢存活状态的早期检测和量化评价。方法:1)第一部分:将脂质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薄膜水化法”、“机械震荡法”及“离心分离法”制备纯纳米粒径的造影剂(NBs)。通过“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将抗AMH的抗体AMH-antibody以不同的比例偶联于纳米微泡的表面制备出NBAMH。通过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纳米微泡形态;马尔文粒度/电位分析仪检测微泡粒径、分散度及稳定性;荧光显微镜检测及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微泡携带抗体的情况及分析最佳抗体携带量及携带率;2)第二部分: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首先将NBAMH以不同浓度与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共孵育,通过CCK-8法检测纳米微泡对细胞的毒性反应。为了模拟卵巢移植后的缺氧状态,在体外建立卵巢颗粒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ELISA检测AMH表达水平并确定最佳的H/R时间点。将建模细胞与NBAMH共孵育,普通光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检测NBAMH对卵巢颗粒细胞的黏附性;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NBAMH与细胞的结合率;3)第三部分:建立大鼠卵巢移植模型,20只SD大鼠(正常大鼠10只,卵巢移植模型大鼠10只)每只大鼠经尾静脉分别随机注射NBAMH和NBs,每种造影剂注射间隔30min。超声诊断仪观察每种造影剂在大鼠卵巢组织中的增强显影效果并对造影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小动物荧光成像系统观察NBAMH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情况。病理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BAMH在移植卵巢中的分布情况。在体内靶向性实验之后,再次建立大鼠卵巢皮下移植模型,移植后6h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移植后3天组、5天组、7天组和10天组,每组10只。通过NBAMH超声分子影像,AMH分子免疫荧光以及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卵巢移植后不同时间点AMH分子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1)第一部分:通过质量控制纯纳米脂质微泡粒径为478.24±28.02nm,AMH靶向纳米微泡粒径为549.33±28.53nm,其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呈大小均一的纳米级空心颗粒。且在室温条件下至少60min其粒径和浓度保持稳定状态。荧光显微镜显示AMH抗体成功耦连于微泡表面;流式细胞计数仪显示AMH抗体与NBs的最佳结合率为65.3±2.7%,最佳配比为1:5;2)第二部分:不同浓度的NBs与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共孵育未见明显细胞毒性。细胞建模后,H/R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常氧组),表示体外H/R建模成功。ELISA结果显示常氧及缺氧状态下卵巢颗粒细胞均表达AMH,且其表达量至少在缺氧12h内随缺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佳缺氧和复氧时间为H6/R3。体外靶向性实验显示,普通光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NBAMH组每个颗粒细胞周边的纳米泡的数量为(35.59±2.46)明显高于NBs组和NBIg G组(P<0.001),流式细胞计数仪显示NBAMH与细胞结合率为23.97±0.15%,明显高于NBs组和NBIg 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第三部分:体内超声造分子影像表明,在移植卵巢中NBAMH的造影强度是NBs的2.17倍(P<0.001)。小动物成像仪结果进一步证实了NBAMH在卵巢组织中的特异性分布,并在注射后30min时其荧光强度是NBs组的4.28倍。移植卵巢病理组织切片及AMH免疫荧光表明NBAMH能够进入移植卵巢组织间隙并与AMH分子特异性结合。此外,通过AMH超声分子影像监测卵巢移植后3,5,7和10天的造影信号强度。移植卵巢中的造影强度从3天到10天显着增强(P<0.001)。为验证超声检查结果,对移植卵巢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和Western Blot分析。卵泡计数以及微血管密度检测显示随着移植天数的增加卵巢组织卵泡数量以及微血管密度逐渐增加。AMH分子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相同的趋势,与超声分子成像结果相似。结论:1.本研究成功制备了AMH靶向纳米微泡并优化了其最佳配比。2.NBAMH在体外与卵巢颗粒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黏附作用。3.NBAMH在体内能明显增强的移植卵巢显影。4.NBAMH可用于AMH分子的在体显影和量化评价从而反映移植卵巢的存活状态。NBAMH的超声分子影像为在体、无创的动态监测移植卵巢存活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冒林丽[6](2020)在《微纳药物聚焦超声控释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药物靶向治疗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旨在提高病灶区域的局部药物浓度,减小药物毒性对健康组织的损害。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依赖于血液循环,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而如何增强对药物的主动控制是当前靶向药物控释的难点之一。因此,本文以纳米颗粒和微泡这两种药物类型为受控对象,提出了一种体外超声在体内指定位置的靶向药物控释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纳米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计算和实验发现,声能可以透过水凝胶在模拟血管中产生势能阱和声流的合成效应,当声强在7.5 W/cm2和20.8 W/cm2的范围内,2.5 MHz聚焦超声束可以有效地聚集纳米级Si O2颗粒并操控团簇移动,35 s内最大聚集直径可达418μm。然后,以微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声场对微泡作用的有限元模型,揭示了声辐射力与流动阻力的共同作用原理,并通过粒子追踪模型预测了微泡的运动轨迹。实验结合超声捕获和超快平面波成像这种集控制与监测于一体的超声组合技术,实现了在0.03 ml/min流量下对10 mm深度处微泡的运动控制和聚集状态的实时监测。最后,提出了一种介质边界辅助引导式超声微泡驱动方案,通过超声和气泡壁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基于边界声学性质差异的非接触性声学微驱动,以实现微泡在血管内部局部位置的微调。此研究获得了两种运动模式结合的超声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发现,微泡可在2 s内迅速向壁聚集,并随后完成平均角速度为2.84°/s的沿壁旋转运动。

王聪[7](2020)在《IL-11、VEGF在球囊损伤及超声爆破致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涉及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冠状动脉、脑血管和外周动脉壁内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炎性反应伴随AS全程,更是在不稳定斑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抑炎反应,使斑块稳定并防止其破裂是解决血栓性疾病的关键。IL-6(Interleukin-6)是促进小鼠和人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分化的关键细胞因子之一,其被普遍认为是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IL-11(Interleukin-11)是一个IL-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与血液系统和肿瘤相关疾病关系密切。通过近期研究表明,IL-11亦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目前已知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再灌注介导的心脏损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高脂饮食联合球囊损伤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IL-6、IL-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动态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实验模型组(n=6)及超声爆破组(n=6),适应性喂养1周后,对后两组都通过球囊扩张造成腹主动脉损伤,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基础饲料),实验组模型组及超声爆破组均给予高脂饮食,三组均喂养12周。分析饲养后三组间血清甘油三酯(TG)、白介素-6(IL-6)、白介素-11(IL-11)及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饲养1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并对腹主动脉损伤处硬化血管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TG的血浆水平及组内比较:三组间甘油三酯血浆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实验模型组与超声爆破组甘油三酯血浆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的甘油三酯血浆水平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超声爆破组的甘油三酯血浆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2.IL-6的血浆水平及组内比较:三组间IL-6血浆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空白对照组与实验模型组IL-6血浆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爆破组的IL-6血浆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模型组(P<0.05)。3.IL-11的血浆水平及组内比较:三组间IL-11血浆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空白对照组与实验模型组IL-11血浆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爆破组的IL-11血浆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模型组实验模型组(P<0.05)。4.VEGF的血浆水平及组内比较:三组间VEGF血浆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实验模型组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超声爆破组(P<0.05);空白对照组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超声爆破组组(P<0.05)。5.IL-6与IL-11的实验数据均符合正态性检验,分析其相关性表明两者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846,P<0.001)。进一步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两者间存在线性回归模型(y=-0.06x+0.13,P<0.001),即IL-11随着IL-6的增加而减少。6.病理学检查:术后12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实验模型组、超声爆破组腹主动脉内膜损伤明显,部分内膜剥落,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可见新生斑块形成,损伤内膜下可见炎细胞聚集,新生血管增生明显;超声爆破组新生血管增生程度低于实验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内膜光滑、完整,平滑肌细胞层排列整齐。结论:1.高脂饮食联合球囊损伤致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效果较好,可作为模拟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程的替代模型。2.超声爆破组的IL-6血浆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模型组,而IL-11血浆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模型组,且IL-6与IL-11两者呈负相关。这表明慢性炎症的持续刺激及氧化应激反应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IL-1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挥中起着炎症抑制作用,这一结果使得IL-11可能成为预防与治疗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3.超声爆破组通过向实验动物静脉内注入六氟化硫微泡,使用超声波对斑块内新生血管中造影剂微泡进行定向爆破,破坏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促使易损斑块破裂,故其VEGF血浆水平远低于其他两组IL-11、VEGF在球囊损伤及超声爆破致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变化。基于以上结果,表明VEGF与动脉粥样硬化中易损斑块中新生血管的数量有着密切关系,破坏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有一定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可为临床工作中预防及治疗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

王琮[8](2019)在《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颈动脉易损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元凶。斑块内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形成是其特征。市售超声造影剂无法精准实现新生血管的靶向显影,本课题旨在用自组装抗VCAM-1纳米级微泡造影剂,对易损斑进行分子成像,为易损斑块的分子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HBPO-star-PEO/HBPO-star-PDMAEMA的自组装和声振乳化法得到纳米级微泡,与VCAM-1抗体结合后得到抗VCAM-1靶向超声造影剂。颈动脉外膜套环法制备的斑块兔25只,随机分成5组:A组自制抗VCAM-1靶向纳米超声微泡造影剂组,B组自制纳米超声微泡造影剂组,C组抗VCAM-1+Son oVue超声微泡造影剂组,D组SonoVue超声微泡造影剂组,E组生理盐水组。在超声造影模式下观察各个超声造影剂对颈动脉易损斑块显影的声像图特点。实验结束后处死兔,取斑块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VCAM-1表达情况。结果:E组生理盐水注入后超声造影图像前后无变化。C组、D组在管腔内到达时间及达峰时间早于A组、B组(P<0.05),但四组超声造影剂达峰后显影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斑块内显影A组到达时间及达峰时间早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斑块内显影强化程度,A组最强、B组次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与C组、D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抗VCAM-1纳米超声造影剂组斑块表面及内部见棕褐色染色,抗VCAM-1 SonoVue组斑块仅表面染色,斑块内部染色不明显,其他各组未见染色。结论:通过超支化聚合物HBPO-star-PEO/HBPO-star-PDMAEMA自组装制备的纳米级抗VCAM-1靶向超声造影剂能够对颈动脉易损斑块进行定性及分子影像水平的诊断,为今后临床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图[23]表[6]参[65]

肖妮娜[9](2019)在《超声联合微泡增加肿瘤血流灌注并增强兔VX2肿瘤化疗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低氧是诱导肿瘤化疗抵抗或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临床上乏血供肿瘤对化疗不敏感。肿瘤异常的结构及微环境是造成低氧的根本原因。研究证实,超声辐照微泡产生的空化作用,可以引起短暂的炎症反应,刺激大鼠股薄肌的新生血管的形成。超声联合Optison对主动脉产生的生物效应,可以引起血管的损伤,表现为主动脉的收缩功能局部丧失[1-2]。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微泡产生热作用及空化作用,可以破坏肿瘤内的胶原纤维和降解透明质酸,降低肿瘤组织内的间质液压(IFP),增加化疗药物的递送效率[3]。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所产生的极端的物理作用甚至可以阻断肿瘤的微循环血供;但高能量聚焦超声所产生的高热及机械作用,往往影响甚至破坏周围正常组织[4]。低频脉冲超声辐照微泡所产生的空化能量较低,可以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隙,增加化疗药物的靶向递送,同时不引起周围组织的损害。但至今仍未有较为系统完善的研究阐明非聚焦脉冲超声联合微泡如何增加肿瘤血流灌注,并促进药物递送至肿瘤组织,达到增强化疗疗效的目的。目的:本研究以兔皮下浅肌层乏血供VX2移植瘤为模型,研究低频脉冲超声联合微泡对乏血供肿瘤的血流灌注的影响,以及增加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在肿瘤组织中的渗透并增强化疗疗效,探讨引起这一现象的机制。方法:1、制备动物模型:选取健康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后肢浅肌层VX2移植瘤模型,超声观察肿瘤生长至长径约10mm左右备用。2、实验分组及相关治疗干预:选取66只荷瘤兔,随机分为6组,即超声微泡阿霉素联合治疗组(Ad-US-MB)11只、超声微泡治疗组(US-MB)11只、超声治疗组(US)11只、微泡治疗组(MB)11只、阿霉素治疗组(Ad)11只以及空白对照组(BC)11只。对各组进行如下治疗干预:Ad-US-MB组:予缓慢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化疗后,即刻予超声微泡治疗10min;US-MB组:予缓慢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即刻予超声微泡治疗10min;US组:予缓慢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即刻予超声辐照10min;MB组:予缓慢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即刻予微泡悬浮液注射并超声假照10min;Ad组:予缓慢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化疗后,即刻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并超声假照10min。3、超声造影(CEUS):各组干预前后均行超声造影(CEUS),通过视觉观察、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治疗组肿瘤血流灌注的情况。4、荧光分光光度检测:每组随机选取8只实验兔,予安乐死并留取肿瘤组织块;将肿瘤组织块等分为质量相等的2部分,随机取一部分肿瘤组织块于-70℃冻存,使用荧光光度分析法检测阿霉素浓度。5、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阿霉素及肿瘤微血管的空间分布情况。6、HE染色:随机取部分肿瘤组织块固定于4%的多甲醛溶液中约24小时,后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病理学改变。7、超声监测肿瘤生长:饲养各组剩余的荷瘤兔,每7天进行一次上述的治疗干预,直至饲养至治疗后的28天,每次治疗前超声监测肿瘤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1、CEUS:Ad-US-MB组及US-MB组整体视觉强度较治疗前增强,US组、MB组、Ad组及BC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AUC值分析:Ad-US-MB组及Ad-US组,肿瘤血流灌注的AUC值在治疗后即刻提高(p=0.003及p=0.018).在其它组中,肿瘤的血流灌注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荧光分光光度检测:Ad-US-MB组的盐酸阿霉素浓度(0.682±0.0001)较Ad组(0.422±0.357)的盐酸阿霉素浓度增加(p<0.05);3、免疫荧光染色:对比观察Ad-US-MB组及Ad组的免疫荧光分布,Ad-US-MB组阿霉素密集分布在肿瘤微血管周围,可到达较远的区域;而Ad组在肿瘤微血管周围仅见稀疏分布的阿霉素,肿瘤内无微血管的区域未检测到阿霉素分布,甚至肿瘤内少部分微血管周围未检测到阿霉素分布;4、HE染色:US组、MB组及BC组病理结果基本一致,肿瘤组织可见散在形状不规则的癌巢,癌巢与癌巢之间可见血管、纤维组织等,巢内肿瘤细胞呈不规则紧密排列,大小不一,核大而深染。血管形态多变扭曲,走行紊乱,结构清晰可辨,管壁未见明显损伤,管腔内可见红细胞,血管周围未见红细胞渗出。Ad组肿瘤组织内可见散在的局灶状肿瘤细胞坏死。US-MB组肿瘤组织内大部分微血管结构完整,但可见散在的局灶状肿瘤细胞坏死,损伤区域内微血管充血扩张,形态多成圆形或者椭圆形,血管壁结构不完整,可见红细胞从破裂口溢出到血管周围。Ad-US-MB组肿瘤组织内大部分微血管结构完整,但可见散在的局灶状肿瘤细胞坏死,肿瘤细胞体积萎缩变小,核固缩,核碎裂,肿瘤组织内细胞排列稀疏,损伤区域内微血管充血扩张,形态多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血管壁结构不完整,可见红细胞从破裂口溢出到血管周围;5、肿瘤生长情况:Ad-US-MB组和Ad组肿瘤生长迟缓,随着时间延长及治疗次数增多,Ad-US-MB组及Ad组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干预治疗24天后Ad-US-MB组的肿瘤体积较Ad组的肿瘤体积缩小更明显。结论:低频脉冲超声辐照微泡联合盐酸阿霉素化疗可以短暂的增加肿瘤的微循环血流灌注,并提高化疗药盐酸阿霉素的利用效率。

朱媛媛[10](2019)在《超声介导微泡空化效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介导的微泡空化效应是否可以减少或阻断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滑膜血管生成,从而起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希望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理论依据。方法:1.制造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采用的方法是向大鼠体内注入鸡II型胶原和不完全佐剂,引起免疫反应。将100只SD大鼠中成功诱导建立的72只大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1组、注射造影剂+超声辐照组;2组、注射生理盐水+超声辐照组;3组、单纯超声辐照组;4组、对照组。将微泡造影剂1ml注射入1组大鼠的鼠尾静脉,即刻对大鼠双后足进行超声辐照,将机械指数设置为1.0,持续3min;将生理盐水1ml注射入2组大鼠的鼠尾静脉,与1组大鼠同样条件分别对双侧后足进行超声辐照,持续3min;对3组大鼠仅进行超声辐照,持续3min;4组不做任何处理。处理结束后,各组大鼠分别单独饲养。2.从治疗后1周开始,连续4周每7天根据大鼠后足关节肿胀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变形的情况,采用五级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足的病变情况,具体量化为关节炎指数评分(Arthritis Index,AI)。3.从治疗后1周开始,连续4周每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足踝关节处高频彩超观察,观察关节滑膜病变的情况,并测量滑膜最厚处的厚度,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记录;同时对滑膜血供情况进行观察,参照半定量法将滑膜内的血流信号分为4级并记录。4.治疗后1周开始,持续4周每7天对各组大鼠一侧后足行超声造影,在造影模式下对病变滑膜进行研究。首先,挑选一处滑膜明显增厚的区域,此区域为病变严重区,即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利用机器自带的分析软件在划定区域生成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系统自动计算出超声造影定量灌注参数,分别为峰值(Peak)、局部血流容积(Regional Blood Volume,RBV)和局部血流量(Regional Blood Flow,RBF),将这些参数记录下来。5.最后1周观察结束后,将各组大鼠全部处死,处死的大鼠的后足完整取下,解剖后取出足踝关节处的滑膜组织,将其立刻放置于10%的福尔马林液中固定,行石蜡包埋,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各组大鼠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的表达情况,并行MVD计数。6.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将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关节炎指数评分:治疗后第1周-第3周,每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评分随时间逐渐升高,于第3周时达峰,第4周降低。但每一观察点1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组及4组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2.滑膜厚度:每组大鼠在治疗后第1周-第3周随着时间的推移,关节肿胀程度不断增加,滑膜逐渐变厚,第3周时滑膜增厚达到峰值,第4周滑膜的肿胀程度减轻。但每一观察时间点1组大鼠的滑膜厚度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2组,3组及4组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3.滑膜血运分级:每组大鼠在治疗后第1周-第2周血运分级逐渐增加,在第3周时无明显达峰趋势,第4周较第3周减少。但每一观察时间点1组的血运分级均明显低于另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4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4.TIC曲线参数:每组大鼠的Peak、RBV及RBF在治疗后1周至第3周逐渐升高,在治疗后第3周各参数均达到峰值,第4周减小。但在每一观察时间点1组大鼠各参数值均显着小于另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4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5.免疫组化:1组大鼠滑膜组织的VEGF表达强度较2、3、4组显着较低,MVD计数较2、3、4组显着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4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1、超声介导微泡空化效应可以起到治疗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2、超声介导微泡空化效应破坏滑膜血管生成,从而起到治疗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3、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不给予任何治疗措施的情况下,其炎症反应的变化趋势为发展达高峰后自行缓解。

二、超声与微泡在血管病变治疗方面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与微泡在血管病变治疗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微泡在血管病变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微泡的诊疗优势
    1.1 超声微泡的优势
    1.2 超声微泡的靶向性
2 超声微泡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2.1 超声微泡介导血管造影
        2.1.1 主动脉瘤
        2.1.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1.3 急性主动脉夹层
        2.1.4 炎性血管疾病
    2.2 超声微泡介导溶栓
    2.3 超声微泡介导基因治疗
3 问题与展望

(2)Endoglin靶向超声造影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显像肿瘤微血管靶向分子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3)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机制和超声分子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Ⅰ FGF-2联合PDGF-BB过表达抑制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限制性
    6.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论文Ⅱ 基于中性粒细胞-微泡复合体的超声分子成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检测与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创新性与限制性
    6.总结
    附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SCI论文Ⅰ
SCI论文Ⅱ
SCI论文Ⅲ

(4)携IL-6单抗的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粥样斑块中的作用及SWE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制备方法及SWE的评估价值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携IL-6单克隆抗体的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对斑块稳定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成像技术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纳米级AMH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对大鼠移植卵巢靶向显影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纳米级AMH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AMH靶向纳米泡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体外靶向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AMH靶向纳米微泡对大鼠移植卵巢的体内超声分子影像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6)微纳药物聚焦超声控释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应用于肿瘤治疗的药物类型概述
        1.2.1 基于EPR效应的纳米药物
        1.2.2 超声微泡
    1.3 靶向药物物理控释技术研究现状
        1.3.1 基于能量堆积的破坏控释技术
        1.3.2 基于药物动力学的运动控释技术
    1.4 超声微颗粒操纵技术的发展
        1.4.1 理论研究现状
        1.4.2 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1.5 聚焦超声换能器工作原理及特点
        1.5.1 聚焦超声
        1.5.2 压电效应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聚焦超声的颗粒运动控制理论
    2.1 引言
    2.2 聚焦超声控制颗粒运动的理论基础
        2.2.1 压电-声-流多场耦合理论
        2.2.2 基于动量方程的颗粒运动分析
        2.2.3 关于聚焦超声操控的控制特点
    2.3 聚焦超声控制微纳颗粒的仿真研究
        2.3.1 定义、几何及材料
        2.3.2 物理场设置
        2.3.3 网格划分、研究设置及数据后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血管内纳米颗粒聚集的声能控制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聚焦超声聚集血管内纳米颗粒的仿真计算
        3.2.1 有限元2D轴对称建模
        3.2.2 声场分布
        3.2.3 声流分布
        3.2.4 声辐射力-声流共致聚集分析
    3.3 流速扰动聚焦超声下纳米颗粒聚集的研究
        3.3.1 纳米颗粒团簇形成
        3.3.2 有限元模型物理场设置
        3.3.3 物理场分布
        3.3.4 不同流速下的聚集度分析
    3.4 水凝胶模型内纳米颗粒聚焦超声控制实验
        3.4.1 材料准备和实验平台搭建
        3.4.2 聚集束缚和跟随移动
        3.4.3 流速扰动影响
        3.4.4 粘性影响
        3.4.5 声能与聚集量控制关系探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声学微泡聚焦超声控制方法的研究
    4.1 引言
    4.2 聚焦超声聚集管道内微泡的仿真计算
        4.2.1 有限元3D建模
        4.2.2 声场与流场分布
        4.2.3 颗粒运动轨迹结果分析
    4.3 基于超声技术的微泡运动控制与观测
        4.3.1 实验平台设置
        4.3.2 声学微泡聚集实验分析
        4.3.3 超声超快成像在声学微泡捕获中的应用探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介质边界辅助引导式超声微泡驱动研究
    5.1 引言
    5.2 气-液介质边界特性仿真
        5.2.1 针对边界介入式驱动的气-液边界特性
        5.2.2 物理场有限元建模设置
        5.2.3 近气-液边界物理场特性分析
    5.3 基于介质边界特性的声学微驱动探究
        5.3.1 声场计算
        5.3.2 颗粒运动轨迹结果分析
        5.3.3 微驱动实验及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IL-11、VEGF在球囊损伤及超声爆破致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与IL-11、IL-6及VEGF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清单
引言
第1章 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建立
    1.1 引言
    1.2 材料
    1.3 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第2章 功能型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制备
    2.1 引言
    2.2 材料
    2.3 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3章 抗VCAM-1造影剂检测颈动脉易损斑块
    3.1 引言
    3.2 材料
    3.3 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参考文献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超声联合微泡增加肿瘤血流灌注并增强兔VX2肿瘤化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肿瘤组织的结构及微环境
    2 超声联合微泡治疗的作用机制
    3 超声联合微泡对肿瘤的治疗
第二章 超声联合微泡增加肿瘤血流灌注并增强兔VX2肿瘤化疗效果的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创新性
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超声介导微泡空化效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介导微泡的空化效应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四、超声与微泡在血管病变治疗方面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微泡在血管病变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 谭妍迪,周军,刘朝奇,赵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6)
  • [2]Endoglin靶向超声造影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实验研究[D]. 单容. 山东大学, 2020(04)
  • [3]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机制和超声分子成像研究[D]. 毛洋. 山东大学, 2020(12)
  • [4]携IL-6单抗的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粥样斑块中的作用及SWE的评估价值[D]. 张晓奇.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纳米级AMH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对大鼠移植卵巢靶向显影的初步研究[D]. 张姗.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6]微纳药物聚焦超声控释方法的研究[D]. 冒林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
  • [7]IL-11、VEGF在球囊损伤及超声爆破致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变化[D]. 王聪.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8]自制靶向超声造影剂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D]. 王琮.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9]超声联合微泡增加肿瘤血流灌注并增强兔VX2肿瘤化疗效果的研究[D]. 肖妮娜. 暨南大学, 2019(03)
  • [10]超声介导微泡空化效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D]. 朱媛媛.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超声与微泡在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