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ISMIC GEOLOGY(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国,李欢,郑涵,谭富诚[1](2022)在《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及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回顾活动构造的研究历史、活动构造的定义分类,综合大量已有研究资料,总结了中国地震及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以及不同尺度的活动构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中国大陆地震具有频率高、震源浅、西强东弱、分块成带的特征,同时空间分布、类型分布与总体危害程度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对岩石圈流变学、岩石圈的垂向分层模式、特殊地区中部地壳的应变局部化等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地震的发震机制。活动断裂与地震及其地质灾害之间联系紧密,主要体现在活动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断裂间的相互作用、分段性、多期次与周期性、与地震的耦合性关系等方面。结合GIS、遥感、数值模拟等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出未来活动构造的研究重点应主要集中在岩石圈流变动力学、结构性质、中部地壳应变局部化、活动构造与地震及其地质灾害的相关关系等方面。本文对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及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的梳理,可为将来地震及地质灾害的研究和监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张向格,张绪教,刘超,王鹤,刘心兰,王璐琳[2](2022)在《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老黑山景区火山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文中指出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老黑山、火烧山是我国有详实史料记载的喷发时间最新的活火山,公元1720—1721年喷发距今已300年。火山地震与火山喷发关系密切,但在熔岩台地上较难区分熔岩流动造成的岩石变形与地震造成的构造变形。前人利用地震台网记录和史料记载,对老黑山和火烧山地震的活动特征、火山喷发与地震的关系做过大量研究,但迄今尚无火山地震造成的构造变形的发现与研究报道。在老黑山景区开展1:2000大比例尺地质遗迹调查时,新发现了地表破裂、地震鼓包、挤压脊以及熔岩塌陷和滑坡等较为典型的变形遗迹,通过对这些变形特征的研究,尤其是与喷发熔岩在流动过程中造成的熔岩塑性变形的区分,并与其它地区典型地震遗迹对比,判断这些变形遗迹应为火山地震所致,是300年前老黑山和火烧山火山地震的直接地质证据。老黑山景区火山地震遗迹的新发现弥补了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地震地质遗迹的空白,其成因的分析和时代的初步判断,不仅对该地区地震活动规律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国内其它火山地质公园内火山地震遗迹的调查及研究提供了借鉴。
肖本夫,吴今生,毛利,顾铁,梁远玲,代友林[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地震地质灾害识别研究——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遥感影像识别方法是破坏性地震震后地质灾害快速、准确获取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遥感影像识别方法主要以人工目视识别方法和半自动识别方法为主,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针对破坏性地震震后地质灾害解译时间长、投入人力多等问题,以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震后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影像为研究样本,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地震地质灾害识别方法。首先结合震后遥感影像解译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提取九寨沟地震地质灾害无人机遥感影像特征,并构建研究区地震地质灾害解译指标和分类数据集;然后采用DeepLabv3+网络结构及softmax损失函数,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地震地质灾害遥感影像图像语义分割模型方法;最后采用半监督学习方法进行结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地震地质灾害识别方法可有效识别九寨沟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信息,整体分类识别准确率为94.22%,F1分数值为0.77,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可提升地震现场灾情获取和重点地震隐患识别等工作效率及服务能力。
高帆,韩竹军,袁仁茂,董绍鹏,郭鹏[4](2021)在《滇东南地区小江断裂南段历史滑坡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地震资料在研究地震活动性和评价地震危险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沿活动断裂丛集状发育的地震滑坡可为识别和复核历史地震提供重要的线索。通过遥感影像和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沿小江断裂南段至少有10个地点发育滑坡,规模大小不一,既有体积> 100万立方米的大型滑坡,也有体积<10万立方米小型滑坡,但均为目前处于稳定状态的历史古滑坡。这些滑坡主要分布在地形坡度较缓的盆地及其边界地区,很可能为地震滑坡,而非由降雨诱发。滑坡后缘陡坎的角度基本集中在29°~31°之间,表明其应该为1次地震事件的结果。基于LiDAR测量建立滑坡发育段落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在生成的三维地形阴影图上清晰地揭示了滑坡体与小江断裂南段最新地表破裂带的密切关系,该断裂段最晚一次断错地表的地震事件触发了丛集状分布的滑坡。综合经验估算结果、滑坡体探槽中年代样品14C的测试结果和历史文献资料,地震滑坡的发生时间可以推断为公元1606年。对这些历史地震滑坡的认识一方面为将小江断裂南段确定为该地震的发震构造提供有力的证据;另一方面也为重新评价地震震级提供新的切入点。根据小江断裂南段地震地表破裂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经验关系式,同时结合不同震例的地质灾害强度以及人员伤亡数的对比分析,对1606年建水地震震级的复核结果表明:其震级很可能≥71/2级(即≥7.5级)。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强烈活动和发生大地震的能力至少可一直延续到小江断裂南段。目前由GPS观测资料所证实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物质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EHS)的顺时针转动需要一个连续的左旋走滑断裂系统作为东部边界,文中的工作和认识可促进对该东部边界更深入的研究。
李腊月,刘峡,万永魁,郑智江[5](2021)在《GPS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的滇西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层运动变化》文中指出滇西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强震孕育背景显着。本文利用滇西北地区不同期次(1999~2007期、2013~2018期)GPS观测数据解算地壳应变率场,分析地壳应变率场的动态演化特征。以不同期次GPS观测数据作为边界约束,利用二维有限元接触计算,模拟给出滇西北主要断裂带运动学特征与应力积累速率的变化;并结合汶川、芦山等历史强震和近场跨断层观测等资料,探讨滇西北地区地壳变形特征及其变形机理。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现今地壳变形特征表现为近东西向的拉张和近南北向的挤压,同时还叠加了南西—北东向的剪切变形,地壳应变率场在不同时段经历了动态调整,但最大主压应变方向在两个时段未发生改变,为NNW向。汶川地震前,滇西北地区主要断裂带的运动速率、运动性质与现有地质、形变结果较为一致;汶川、芦山等地震后,部分断裂带的运动性质与受力状态发生变化,本文分析认为与汶川等远场强震及断裂带近场中强震的发生有关,这些地震对滇西北地区局部应力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是部分断层运动性质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李占飞[6](2021)在《祁连山北麓逆冲断裂系地震复发模型构建 ——以佛洞庙-红崖子、民乐-大马营断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以来,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汇聚碰撞,造成了青藏高原显着的渐进式拓展构造变形,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发育了典型的板内大型走滑-逆冲断裂系,吸收着高原地壳缩短变形,控制着周缘地形地貌和地震及其衍生灾害的复发行为。这些近似平行排列的板内逆冲断裂系处于大型走滑断裂带(~1000 km)交汇区,构造位置类比大型走滑断裂之间挤压隆起阶区。由于活跃的构造变形,在东北缘的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发生了5次地表破裂型地震(M>7),因此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具有较高地震危险性。前人在这些地区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科学研究,揭示了高原渐进式变形拓展过程、盆山耦合关系、构造地貌发育过程、活动断裂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等。但是,关于这些逆冲断裂系的地震复发模型研究略显不足,这客观上源于传统古地震研究在逆断层开展工作的局限性。首先,祁连山北麓地区地形坡度较大,沉积相主要为地层分辨率较低、精确定年较困难的冲洪积砾石层,依据粗糙沉积层变形精细厘定地震事件的存在和限定相应的发震时间极为困难。其次,由于逆断层变形相对复杂,造成的垂直位错相对较大,利用较浅的(<5 m)古地震探槽很难揭示断裂万年尺度的多周期地震复发行为。因此,现有古地震探槽大多数只明确揭示了最近一次地震事件的构造变形特征。最后,逆断层地表变形极为复杂,褶皱变形、断层陡坎附近的崩塌等多种变型方式的耦合作用,使横跨断层陡坎相对较短的古地震探槽很难精确获得历次地震事件造成的位错量大小和破裂长度,因此很难对揭露的古地震事件进行相应的震级定量评估。因此,处于大型走滑断裂之间的这些逆冲断裂系的精细几何结构是什么样的?断裂长时间尺度地震复发行为及同震破裂如何分布?逆冲断裂相互之间及其与走滑断裂之间的孕震关系如何?发生在这些逆冲断裂系上的地表破裂型地震的同震变形特征如何?这些都是比较有意义的且对摸清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地震及其衍生自然灾害起基础性作用的科学问题。为此,本文选择距离大型走滑断裂相对较远的佛洞庙-红崖子断裂(~180 km)、距离走滑断裂相对较近的民乐-大马营断裂(~20 km)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地形数据(0.5 m)在这些断裂上开展精细地貌填图(1:500)、“三点法”断层倾角测量、垂直位错测量、断错地貌面定年及基于位错分布的概率模拟分析等工作,结合前人已有的古地震、滑动速率以及地貌面年龄等数据对这些断裂上的地震复发模型进行构建,初步获得了断裂上万年尺度地震复发行为(~10 ka),论文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认识:(1)逆断层构造变形复杂,呈锯齿状分布,断层存在明显新老断层平行展布状态,这种结构代表了逆冲断层向盆地内部的不断拓展。同时,由于逆断层从主断层面向前拓展过程中,断层倾角变缓形成断坡,在断层上盘有局部正断层发育,尤其常见于佛洞庙-红崖子断裂上,这种断层深部几何结构变化点往往与分段位置相对应。(2)基岩地质背景对断层的几何结构和活动行为有很强控制作用。比如,在佛洞庙-红崖子断裂上,依据高精度地形数据精细填图获得的断层迹线表明,断层可以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三个不同段落,断裂的西段和中段分别与新近纪红色砂岩及志留纪变质砂岩对应,断层迹线相对简单平直。断裂中段与志留纪金佛寺花岗岩体对应(~440 Ma),断层几何结构极为复杂与岩体不规则几何展布相对应,断裂活动和地表破裂样式明显受基岩地质背景控制。(3)通过精细地貌填图、位错测量、第四纪测年、野外验证等工作,揭示出1609年红崖子地震的同震破裂长度~118 km,垂直位错~1.8±1.0 m(2σ),估算矩震级~7.4±0.3。断裂的同震位移值与破裂长度明显不协调,这可能源于部分构造变形被未识别的盆地内部分支断层或隐伏断层所吸收;也可能受控于当时气候的显着变化(蒙太极小期:~1600-1750 AD),造成祁连山北麓永冻层广泛分布,进而造成地表破裂难度加大。(4)依据位错测量结果揭示,佛洞庙-红崖子断裂上~20 ka以来发生了6次显着地表破裂型地震(E1-E6),同震垂直位移分别为~1.8±1.0 m,3.1±1.4 m,4.1±2.0 m,4.6±2.2 m,4.5±2.0m和4.0±1.6 m(2σ),其中E1为1609年红崖子地震。结合古地震研究结果,E2-E4的发震时间为3.2–1.8 ka、4.4–3.5 ka、7.6–7.0 ka、9.6–7.7 ka,发震间隔具有准周期性(~3.7+0.5/-2.2ka),估算矩震级分别为~Mw 7.4,Mw7.6,Mw7.7,Mw7.8,Mw7.8和Mw7.7。其中,E1、E2、E4为全段破裂事件(~118 km),E3、E5和E6可能只破裂了断裂西段和中段,揭示由花岗岩体下覆的断裂中段对地表破裂的传播和终止起着重要控制作用。基于在民乐-大马营断裂东段(~45 km)上依据0.5 m分辨率高精度地形数据的精细地貌填图(1:500)、断层倾角测量(三点法)、垂直位错测量(最大坡折点法)、基础地质调查以及对已有古地震、滑动速率、第四纪定年研究的系统总结,获得如下初步认识:(1)民乐-大马营断裂断层迹线线性明显,几何结构简单,总体呈右阶展布,局部断层发育区(斜河阶地、青牛点)呈左阶雁列式展布。依据5个研究点利用“三点法”倾角测量获得断层倾角分别为32°,38°,43°,34°,35°,倾角沿走向变化较小。由此推断,断裂深部结构为简单连续断层面。(2)依据对断裂沿线72个垂直位错结合最大坡折点的测量,累积概率分析(COPD)获得4个明显位移波峰~2.1 m,5.6 m,8.3 m,11.6 m,这些位错值增加与相应地貌面年龄变老一一对应。总体看,累积垂直位错呈均匀展布,只有在断裂东部尾端附近,各级地貌面位错可能有一定减小趋势,可能代表了断裂向南东方向的拓展。(3)基于对累积垂直位错的概率模拟分析结合前人已有地貌面测年以及古地震研究结果,揭示民乐-大马营断裂上发生了4次地表破裂型(E1-E4)地震(970-现在,4471-3288BP,11197-5698 BP,11197-123000 BP),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3.6+0.8/-1.0ka,单次地震事件的垂直位错分别为~2.1±0.5 m,3.5±0.7 m,2.7±0.4 m,3.3±0.5 m和2.2±0.9 m,依据最短破裂长度估算矩震级~Mw 7.4,历次地震事件平均垂直位错~2.9+0.6/-0.8m(~4.9 m滑动位移)。(4)通过对比海原、民乐-大马营、武威盆地南缘、丰乐等断裂上已经开展的古地震研究揭示,距离民乐-大马营断裂~20 km的海原大型走滑断裂上发生的古地震事件(636-498 BP-现在,2951-1155 BP,4016-3609 BP,5325-4476 BP,7284-6690 BP,8483-7989 BP)与民乐-大马营断裂上的古地震事件似乎存在明显时间重叠,而且同样遵循特征滑动行为(~7 m最大左旋走滑位移)。这种现象可能代表了作为岩石圈尺度构造边界的大型海原走滑断裂,控制/触发了民乐-大马营断裂等类似右阶平行展布的逆冲断裂特征滑动行为。(5)依据对北祁连地区小震精定位,地形廊带剖面以及地球物理剖面分析,揭示出研究区发育的逆冲断裂系与大型走滑断裂大致呈平行展布,向深部(~20 km)汇聚形成地壳尺度的滑脱构造(~15°)。这些逆冲断裂与海原断裂在结构上紧密相连。同时,这些逆冲断裂系的西边界恰好对应于海原断裂上冷龙岭附近的强烈挤压抬升区,并与~34°的逆时针挤压弯曲构造相对应。因此,以民乐-大马营断裂为代表的这些逆冲断裂系的活动可能受控于与海原断裂的高度耦合断层结构和大型挤压弯曲构造形成的强烈挤压作用。综上,由于民乐大马营断裂距离大型边界走滑断层相对更近(~20 km),因此断裂活动明显受控于大型走滑断裂,存在经典构造应变分配变形模式,单次破裂事件的垂直位错值相对较小2.9+0.6/-0.8m,与海原断裂冷龙岭段类似,近似服从特征滑动模型。而佛洞庙-红崖子断裂距离大型边界走滑断裂(距阿尔金断裂~200 km)更远,断裂活动相对更加独立,受大型走滑断裂影响相对较小,断裂活动主要以显着的垂直抬升变形为主,单次地震破裂事件造成的垂直位错相对较大~4.1+0.5/-1.0m。
杨志华,郭长宝,吴瑞安,钟宁,任三绍[7](2021)在《青藏高原巴塘断裂带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部巴塘断裂带活动强烈,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历史地震频发,并诱发大量滑坡灾害。基于巴塘断裂带地震滑坡长期防控的需要,在分析区域地质灾害成灾背景和发育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Newmark模型完成了巴塘断裂带50年超越概率10%的潜在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价,并完成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结果表明:巴塘断裂带及其临近的金沙江断裂带区域、金沙江及其支流沿岸具有较高的潜在地震滑坡危险性,地震滑坡危险区具有沿断裂带和大江大河等峡谷区分布的总体趋势,受活动断裂和地形地貌影响显着;距离断层越近、坡度越大的斜坡,地震滑坡危险性越高;规划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经巴塘县德达乡、白玉县沙马乡,向西北延伸,跨越金沙江,可以穿越较少的地震滑坡危险区,金沙江水电工程规划建设需加强潜在地震滑坡危害研判及防控。巴塘断裂带潜在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可为区域城镇开发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的地震滑坡长期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梁兴,单长安,蒋佩,张朝,朱斗星[8](2021)在《浅层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昭通国家级示范区太阳山地浅层页岩气田作为中国首个工业开发的大型整装浅层页岩气田,目前已进入规模商业开发阶段,证实了盆地外强改造复杂构造区浅层页岩气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对中国页岩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基于太阳山地浅层页岩气田地质工程一体化高效开发创新实践,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核心内涵,形成了适用于山地浅层页岩气高效勘探开发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方法。勘探开发实践经验表明,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评价理念,通过一体化评价实施平台,一体化协同地对浅层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进行质效把控,针对地质工程"4Q"品质,即:储层品质(RQ)、钻井品质(DQ)、完井品质(CQ)及开发品质(PQ)进行实时动态评估与生产制度优化调控,进而实现气井提质、工程提效、单井提产。
代晓娟[9](2021)在《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文中认为火山地层具有形成时间短、建造快和剥蚀时间长等特点,其形成及建造过程有别于沉积地层。前人对火山地层界面识别以及火山地层刻画,已形成一定的认识。但在盆地钻井中,缺少基本火山地层单元刻画,导致在地震火山地层解译中,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刻画比较随机且多样。本文以松科2井(SK2)以及长岭断陷典型钻井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基于盆内火山地层界面、火山地层单元的研究,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不同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及其与储层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一些普适性的规律,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在盆内钻井中可识别出喷发整合、喷发不整合以及喷发间断不整合3类火山地层界面。喷发整合界面和喷发不整合界面上下不存在长期的风化面或者沉积夹层等沉积间断产物,前者界面上下地层产状具有一致性,在岩心上易于识别,后者界面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在岩心及测井易于识别;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一般存在风化面或沉积夹层等间断面,在岩心、测井和地震剖面都比较容易识别。火山地层界面是识别火山地层、刻画地震相单元以及分解描述火山地层的基础。火山地层单元是指受地层界面限制,沿同一火山口喷发,具有一定外形特征和几何内部结构的火山地层,是火山地层中级别最小的单位,可分为简单熔岩流、辫状熔岩流、熔岩穹丘、热基浪、热碎屑流以及再搬运碎屑流六种基本单元。利用营城组火山岩顶面构造图分析火山岩顶面的坡度变化,统计各钻井所控制岩体局部凸起的平均坡度梯度,并对火山地层进行地震刻画,将火山地层划分为丘状、板状以及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钻井揭示,不同地震相单元之间,其充填的火山地层单元不同。丘状地震相单元以熔岩流堆积为主,其中熔岩穹丘占比较高;板状地震相单元,也以熔岩流堆积为主,其中简单熔岩流占比较高;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中以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叠合为主,其中以辫状熔岩流和热基浪火山地层单元最多,热碎屑流次之。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地质解译可知:地震相单元特征是火山作用和堆积方式的外在表现,与岩浆性质、火山喷发方式以及地形等因素有关。丘状地震相单元主要由熔岩穹丘构成,该类火山岩气孔发育较低,是由挥发分含量较低以及粘度较大的岩浆形成;板状地震相单元以简单熔岩流为主,其岩性多为低粘度、挥发分少的基性熔岩,其在产出过程中由于流动性较好,熔岩沿流动方向厚度变化较小,火山地层单元相互叠置易形成板状外形的地震相单元;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主要是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叠合而成。储层分布受火山地层影响。火山地层顶界面控制风化储层,其储集空间类型可发育原生型和次生型;火山地层单元对火山内幕储层具有控制作用,多发育原生储集空间类型。不同火山地层单元,其有利储层分布存在差异。简单熔岩流和辫状熔岩流储层存在上部好下部差的特点,垂向上可分为上部气孔带、中部致密带以及下部管状气孔带;熔岩穹丘上部储层整体好于下部储层,但储层整体孔隙度偏低。整体来看,熔岩流储层分布与地层界面关系密切,表现在储层随着离地层界面距离的增加,其孔隙度有所减小。热基浪和热碎屑流火山地层单元储层发育受界面影响较小,有利储层可见火山地层单元的任何部位,受原生孔隙,特别是原生裂缝的影响更大。不同地震相单元,其储层分布规律不同:板状/丘状、丘状以及板状地震相单元有利储层概率依次减小,板状/丘状和丘状地震相单元其成藏效率较高。以长岭断陷前神字井洼槽为例,基于火山地层单元以及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在储层地质模式的约束下,利用相干体、地层倾角以及波形聚类分析属性对火山机构、火山地层单元以及地震相单元进行地震识别,使其可进行平面预测。最后综合多属性分析对有利储层进行预测,分析认为有利储层多集中在中南部,可作为下一步勘探重点。
刘恩涛,王华[10](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验设计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验课程,包括层序内部构型解剖、合成记录制作、层序界面识别与剖面解释、单井与连井分析、平面属性与水平切片制作、地质体平面展布六方面内容。该实验课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了地震地质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而且显着提升了学生的地震解释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SEISMIC GEOLOG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EISMIC GEOLOGY(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及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活动构造研究的发展历程 |
2 中国地震及地质灾害特征 |
(1)地震具有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破坏性强的特征 |
(2)地震具有分布广泛、西强东弱、动静交替和分块成带的特征 |
(3)地震具有突发性、瞬时性及难以预测的特点 |
(4)地震是多种次生灾害的源头 |
(5)地震地质灾害分布广泛但发生频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
(6)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总体危害程度存在地区差异性 |
3 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及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 |
3.1 板块构造 |
3.2 活动地块 |
3.3 活动断裂 |
4 展望 |
5 结论 |
(2)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老黑山景区火山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公园概况 |
2 火山地震遗迹类型及特征 |
2.1 地表破裂 |
2.1.1 剪切破裂 |
2.1.2 张性破裂 |
2.1.3 地表破裂走向统计分析 |
2.2 地震鼓包 |
2.3 挤压脊 |
2.4 熔岩塌陷及滑坡 |
3 火山地震时间的推断 |
4 讨论 |
4.1 地震震级与烈度 |
4.2 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 |
4.3 新发现火山地震遗迹的科研及地学旅游价值 |
5 结论 |
图版说明 |
图版I Plate I |
图版II Plate II |
图版I Plate I |
图版II Plate II |
(3)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地震地质灾害识别研究——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地震地质灾害识别 |
2.1 技术流程 |
2.2 深度学习网络结构选用 |
2.3 模型验证 |
(1)交并比验证方法(IoU) |
(2)精确率(Precision) |
(3)召回率(Recall) |
(4)F1分数验证方法 |
3 深度学习模型训练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集指标建立与标注 |
3.3 深度学习模型训练过程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识别结果可靠性 |
4.2 识别结果迁移性 |
5 结论 |
(4)滇东南地区小江断裂南段历史滑坡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震地质背景 |
2 小江断裂南段沿线历史滑坡的发育特征 |
2.1 滑坡体基本特征 |
2.2 基于LiDAR测量数据的地貌学分析 |
2.3 地质调查 |
3 小江断裂南段历史滑坡形成原因分析 |
4 滑坡形成时代的确定 |
4.1 基于滑坡后缘陡坎角度经验公式的估算 |
4.2 基于地质探槽的滑坡时代确定 |
4.2.1 探槽 |
4.2.2 探槽剖面与年代分析 |
5 讨论 |
5.1 滑坡发生的时间 |
5.2 1606年地震震级的复核 |
5.3 对鲜水河-小江断裂系活动特征的启示 |
6 结论 |
(5)GPS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的滇西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层运动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震地质背景 |
2 数据与方法 |
2.1 GPS数据 |
2.2 GPS应变率场 |
2.3 二维有限元接触模型和“块体加载”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滇西北地区地壳应变率场动态演化特征 |
3.2 滇西北地区主要断层运动与受力变化分析 |
4 讨论 |
4.1 滇西北地区现今地壳应变场与区域构造应力场 |
4.2 滇西北地区地壳变形特征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
5 结论 |
(6)祁连山北麓逆冲断裂系地震复发模型构建 ——以佛洞庙-红崖子、民乐-大马营断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量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逆断层构造变形与发育演化过程 |
2.2 断层地震复发模型构建 |
2.3 高精度地形数据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
第三章 区域构造特征 |
3.1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演化 |
3.2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地貌 |
3.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球物理场 |
3.4 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特征 |
第四章 主要研究方法 |
4.1 基于UAV航测的高精度地形数据采集 |
4.2 基于最大坡折点的垂直位错测量分析 |
4.3 基于“三点法”的逆冲断层倾角测量 |
第五章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大地震复发模型构建 |
5.1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基础构造背景 |
5.2 断裂精细地貌填图与高精度断层几何结构 |
5.2.1 西段 |
5.2.2 中段 |
5.2.3 东段 |
5.3 垂直累积位移分布特征 |
5.3.1 西段 |
5.3.2 中段 |
5.3.3 东段 |
5.4 累积概率分布(COPD)揭示的位错丛集性分布特征 |
5.5 1609年红崖子地震同震变形特征 |
5.6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大地震复发模型 |
5.7 基岩地质背景对地震破裂控制作用 |
第六章 民乐-大马营断裂大地震复发模型构建 |
6.1 民乐-大马营断裂基础构造背景 |
6.2 断裂高精度几何形态与精细地貌填图 |
6.3 断裂累积位错分布特征 |
6.4 大地震复发模型构建 |
第七章 讨论 |
7.1 大型走滑边界断裂对逆断层地震复发行为可能的控制作用 |
7.2 逆冲断裂的破裂与向盆地内部的拓展过程 |
7.3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启示 |
第八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附件1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典型断错地貌点精细填图、位错测量及野外验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目录 |
(9)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火山地层研究现状 |
1.2.2 火山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点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松辽盆地概况 |
2.1.2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 |
2.1.3 松辽盆地断陷层地层特征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3章 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类型和特征 |
3.1 火山地层界面 |
3.1.1 喷发整合界面 |
3.1.2 喷发不整合界面 |
3.1.3 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 |
3.2 火山地层单元 |
3.2.1 简单熔岩流 |
3.2.2 辫状熔岩流 |
3.2.3 熔岩穹丘 |
3.2.4 热碎屑流 |
3.2.5 热基浪 |
3.2.6 再搬运碎屑流 |
3.3 火山地层的叠置关系 |
3.3.1 火山机构 |
3.3.2 火山旋回 |
小结 |
第4章 火山地层的地震刻画、地质解译和盆地充填 |
4.1 地震火山地层学概述 |
4.2 火山地层的地震相单元类型 |
4.2.1 丘状地震相单元 |
4.2.2 板状地震相单元 |
4.2.3 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 |
4.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充填特征 |
4.3.1 岩性、岩相特征 |
4.3.2 火山地层单元特征 |
4.4 火山地层地质属性解译 |
4.4.1 火山地层地质模型及正演模拟 |
4.4.2 火山地层地震相地质成因分析 |
4.5 火山地层的盆地充填与演化 |
小结 |
第5章 火山地层的储层意义 |
5.1 火山地层储集空间类型 |
5.1.1 原生储集空间类型 |
5.1.2 次生储集空间类型 |
5.2 火山地层的储层分布规律 |
5.2.1 火山地层界面与储层关系 |
5.2.2 火山地层单元与储层关系 |
5.2.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与储层关系 |
5.3 基于地质模型的火山储层反演 |
5.4 基于地震属性的火山储层预测 |
5.4.1 火山机构的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2 火山地层单元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的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4 多属性叠合火山储层预测 |
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SEISMIC GEOLOGY(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及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J]. 刘玉国,李欢,郑涵,谭富诚. 自然灾害学报, 2022(01)
- [2]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老黑山景区火山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J]. 张向格,张绪教,刘超,王鹤,刘心兰,王璐琳. 地球学报, 2022(01)
- [3]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地震地质灾害识别研究——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为例[J]. 肖本夫,吴今生,毛利,顾铁,梁远玲,代友林. 震灾防御技术, 2021
- [4]滇东南地区小江断裂南段历史滑坡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 高帆,韩竹军,袁仁茂,董绍鹏,郭鹏. 地震地质, 2021(06)
- [5]GPS观测与数值模拟揭示的滇西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主要断层运动变化[J]. 李腊月,刘峡,万永魁,郑智江. 地质学报, 2021(11)
- [6]祁连山北麓逆冲断裂系地震复发模型构建 ——以佛洞庙-红崖子、民乐-大马营断裂为例[D]. 李占飞.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7]青藏高原巴塘断裂带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研究[J]. 杨志华,郭长宝,吴瑞安,钟宁,任三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1(05)
- [8]浅层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J]. 梁兴,单长安,蒋佩,张朝,朱斗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9]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D]. 代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10]“新工科”背景下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实验设计与探索[J]. 刘恩涛,王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