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体育科学》2001年(第23卷)目次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田春苗[1](2021)在《山东义和团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00年,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在北京到达高潮,义和团运动不仅阻断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且对历史的前进和世界的局势也有重大影响。关于义和团的起源地,学界中的主流观点认为是山东和直隶的交界地带,也有学者认为是山东的西北地区。因此,山东义和团作为义和团运动前期活动的主力,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和河北地区的活动反响更加巨大,所以文献中对该地区的义和团记载更多。建国以后,陆续出版了义和团运动的各种史料、文献,其中包含义和团的自身文献、官方文献、方志文献、报刊文献以及调查资料类文献。笔者结合《义和团档案史料》《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盛宣怀档案·义和团运动》《清实录山东史料选》《义和团》《义和团史料》《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山东义和团案卷》《筹笔偶存》《义和团运动文献资料汇编·中文卷》《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等现存文献,考究关于对山东义和团的记载,以期考察在不同类型文献中不同视角下的山东义和团,促进义和团运动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分为五部分,从五类文献对山东义和团进行探析:绪论部分概述选题背景、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以义和团的自身文献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揭贴、乩语等宣传品,反映山东义和团的性质和状态;第二章探讨官方文献中的山东义和团,根据清政府和山东地方政府的文献记载,表现山东义和团的源流和发展等问题;第三章探讨方志中的山东义和团,对比山东和直隶的古今区划差异,探析义和团的起源地以及文献中对山东义和团的态度;第四章探讨报刊和调查资料中的山东义和团,反映知识分子和民众对山东义和团的看法。
张梦莹[2](2020)在《《东方杂志》儿童体育传播》文中认为在近代,儿童被看作成人的“附属品”,依附于成人,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但随着中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的开展,大量出版物的引介,社会思想逐渐开化,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儿童的重要性,纷纷提出要解放儿童。在儿童地位逐渐提高的背景下,《东方杂志》也开始关注儿童体育。《东方杂志》于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刊,终刊于1948年,历时45年,共出版44卷,在学术界有“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库”、“杂志界的重镇”、“杂志的杂志”等称号,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近代不可忽视的一份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已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新闻传播、教育等多个方面,但对于儿童体育的研究,还鲜少有人涉猎,但当时的《东方杂志》对儿童问题是十分关注的,也有大量体育史料散见其中。因此,《东方杂志》中的儿童体育内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东方杂志》中所刊载的儿童体育文本、广告和作者群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传播者与传播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对《东方杂志》儿童体育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后,从健康卫生、教育、军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儿童卫生分为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两个方面,是近代儿童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理卫生包含儿童日常卫生、传染病防护、产妇分娩及产前护理和家庭卫生等多个方面,体育对儿童心理卫生健康也作用颇大,主要体现在对儿童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养成。但相比于儿童心理卫生,《东方杂志》给予儿童生理卫生的关注更多,仅刊登了一些儿童心理卫生的相关书籍广告。在教育层面,本文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个环境出发,分析《东方杂志》对儿童体育教育的传播,在学校教育方面,主张体育与德育、智育并重,家庭教育也受到重视。《东方杂志》十分关注当时社会时兴的儿童公育思想,但它也未给出明确的态度,而是刊登了支持与反对双方的意见,让读者自行评判。在儿童军事体育层面,《东方杂志》鼓吹童子军训练,并且在“东方画报”栏目刊登童子军训练的图片。对于儿童军事体育的目的,《东方杂志》在不同的时期态度也有有所转变,在1916年前后,军事体育目的主要围绕强国强种展开,而到40年代中期,转为了为军事战争服务。除文本外,《东方杂志》的儿童体育广告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内容。儿童体育广告主要可分为图书广告和商业广告,图书广告大部分板式简单,并且只介绍了书名、作者、价格以及书的主要内容。商业广告则不同,它呈现出图文并茂,受众明确的特点。从传播者来看,《东方杂志》的作者群并不局限于教育界或是体育界,而是涉及报刊编辑、军事将领、教育学家等。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儿童体育确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二是儿童体育未形成系统的学说,整个学界仍在探索之中。为当代儿童体育能更好发展,本文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儿童体育不应局限于单一学科;二是儿童体育应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三是让儿童能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王木森[3](2019)在《新时个中国社区治理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何金花[4](2018)在《我国近代报刊学校体育报道研究(1903-1927)》文中指出我国学校体育走向初步现代化的过程,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到1927年。短短20多年里,学校体育制度、课程从无到有,从仿日转而仿美。在新文化运动后,国人开始独立思考,对美国实用主义、西方现代体育观念进行消化、整合、重构,并体现在近代学校体育的舆论思想当中。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呈现初步现代化的趋势,其奠定了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根基。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以1903年我国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教育纲领《奏定学堂章程》为起点,下延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对报刊中学校体育的传播概况及其报道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概述,主要对近代报刊报道和学校体育的内涵、近代中国的研究范式、近代报刊学校体育报道演变的思路和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探寻这一时期历史阶段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历史阶段的界限。以近代学校体育的阶段划分为主体框架,循着报刊不同阶段学校体育报道的特征,把近代报刊学校体育报道划分为萌芽、转型、重构三个阶段。第三部分通过整理和挖掘1903—1927年的报刊中的学校体育信息文本,对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报刊学校体育报道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剖析。第四部分是对报刊学校体育报道发展、演变的解读。研究发现:从学校体育主流思想的转变来看:在萌芽时期报刊学校体育报道中,学校体育主流思想为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随后的转型时期里出现国粹主义思想,重构时期学校体育由实用主义思想所主导。从学校体育话语的演变来看:在萌芽时期学校体育仅仅被作为强兵强种的工具手段;再到转型时期国人逐渐意识到学校体育身体锻炼的重要目的;进而在重构时期开始强调对健全身心精神价值的追求。从议程设置的嬗变来看:学校体育最初的出现是以“尚武、强国”为宗旨进行的军国民教育,在五四时期前后徐一冰等人提倡“正当体育”,一战后政府颁布法令鼓励“课外有益之种种运动”实行“双轨制”,最后壬戌学制确立现代化的学校体育模式。从传播方式的变迁来看:在中国学校体育近代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在于报刊舆论的指引下,被动地对德日“体操”概念进行传播,后主动地探索体育的真义,而后有目的地依据国情发展,结合美国实用主义,对学校体育制度进行改革,并进行相应传播。第五部分为启示,笔者认为,1903—1927年报刊学校体育报道对现今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两点启示:第一,充分运用媒体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第二,重视“体教融合”的发展模式推广。
陈明辉[5](2017)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社会的救国思潮相结合,形成了影响广泛的体育救国思潮,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发展。然而,重要的国内外赛事和全国性体育组织几乎都掌握在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代表的外国人手中。随着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发展,收回体育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热心体育事业的社会名流及一批受过体育专业教育的体育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于1924年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停滞、复会、恢复重建,直至改组的曲折历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后,先后采用董事制和理监事制,不断完善组织的内部结构,同时制定了较为规范的议事制度和内控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组织的有序运行。以张伯苓、王正廷、沈嗣良、董守义等为核心的领导群体成员热心会务,并通过邀请社会各界名流担任职务等方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网络,对中华体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通过编译、发行体育书刊,举办体育讲习会、体育讨论会和体育培训班,组织体育表演团,派遣体育指导员,联络社会各界名流、放映体育电影及举办体育展览等方式积极传播体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观,而且还通过组建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使得体育空间不断拓展,逐渐由学校推及社会,由东部地区扩散至西部地区,推动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社会化和普及化进程,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和扩散。在此过程中,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通过与政府开展广泛的合作,使得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得以扩展、国家渗透能力和政治控制能力得以增强,推动了现代民族国家建构。随着各种体育赛事的发展,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逐渐建立起一个包括统一的赛事规范、多层次的赛事格局、多元化的赛事目标、中西合璧的赛事内容及现代化的体育设施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体育赛事制度,推动了民国时期体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此外,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还以体育为载体开展体育慈善活动,扩展了社会体育事业的范畴和体育文化的内涵,而且还在一定程度起到了补助政府行政之作用。作为民国时期社会体育事实上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仅积极发展国内社会体育事业,而且代表中国开展国际体育交往。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仅致力于加入国际体育组织,主办、参与国际体育赛事以及开展国际体育间的交流与考察,而且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极大地推动了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推动中国体育国际化进程的同时,还借助国际体育舞台,开展体育公共外交,在展示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敦睦邦交及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和中国的国际化进程。
成家全[6](2015)在《学校体育人身伤害救助义务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人身伤害问题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突出因素,而学校体育内在的风险性是体育活动无法规避的必然现象,由此引发的人身伤害事件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此问题,相当一部分学者基于学校体育风险的来源、体育保险市场的现状、体育领域法制的不完善,以“权利论”为视角,从完善学校体育保险、健全相应法律规范、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强化学生体育权利保障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研究,并根据一般侵权理论来论述体育风险责任的分担和免责条件。从法哲学层面来看,以“权利-义务”为中心的法律逻辑体系,其逻辑起点建立社会主体的具体行为之上,对学校体育人身伤害问题的研究,自然不能忽视体育参与主体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行为。从学校体育人身伤害发生过程来看,无论面对体育内在风险还是超常风险,对体育风险的防抑、人身伤害的减损是应对学校体育人身伤害的有效措施,这需要学校及时实施对学生的救助行为,履行适当的救助义务。因而,考察并研究学校对学生承担的救助义务,既是是保障学生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学校体育人身伤害问题的重大基础性课题。从“义务论”角度对救助行为本身进行基础性分析,以学校体育主体救助行为为逻辑起点,对学校实施救助行为存续时间、存在方式、存在条件以及行为主体、救助行为履行标准等进行全面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救助行为性质、行为特征、行为类型进行一般理论抽象,确立学校体育教育中救助义务的基本的命题和判断,从而对学校体育领域救助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整体研究,全面阐释学校体育领域的救助义务。本文基于现代社会风险分担和风险损害的关联理论、法哲学上的义务论,在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引起的赔偿纠纷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以救助行为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对遭受体育风险损害的主体的基本生存权利和生活权利的保护为目的,将救助义务置于救助行为中考察,以救助行为存在的时间轴为标准,综合考虑学校性质、学校与学生关系、学校履行救助行为过程中风险、损害、过错、因果连结、伦理等因素,把学校体育中的救助义务分为广义救助义务、一般救助义务和严格救助义务。针对不同类型的救助义务,以义务论为视角,深入研究学校体育纠纷下的救助义务以及救助义务的类型、法理基础、救助义务确立标准、履行标准、救助义务纠纷中责任承担、损害后果分担等法律问题,整体性解决学校体育领域内涉及救助义务的纠纷,在救助义务的承担主体上,完善以“政府主导、体育主体参与”的救助义务履行模式。第一部分,引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鉴于目前并没有出现针对学校体育人身伤害救助义务的专门研究,而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通常以三种方式来表述救助义务:其一,认为救助义务是安全保障义务或安全注意义务的基本类型,是更高程度的注意义务;其二,认为救助义务应当独立于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并与之并列;其三,基于学校对学生的保护、管理职责,认为救助义务就是学校应对伤者及时提供紧急治疗并告知伤者的监护人。但这些表述容易引起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也不足以涵盖救助义务的全部内容。因此,笔者通过对救助义务概念的国内外考察,参考学者对学校体育风险因素及风险保障机制、学校体育人身伤害责任分担等理论成果,认为在学校体育领域内,救助义务是指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体育参与主体对体育伤害风险的防抑、伤害减损进行必要的干预义务和伤害损失的适当补偿义务。第二部分,学校体育纠纷中的救助义务。本部分从时间、空间和主体三个方面对学校体育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在分析当前对学校体育纠纷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重点关注的基础上,将学校体育纠纷分为民事责任类纠纷、行政责任类纠纷、刑事责任类纠纷和诉讼责任类纠纷4种类型。从引起纠纷的原因上看,学校体育人身伤害赔偿纠纷占绝大多数,通过搜集和梳理学校体育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案件共90例,数据分析说明学校体育纠纷中大多数案件是由于学校没有履行救助义务或没有适当履行救助义务所引起,并且这种救助义务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安全保障义务,结合学校体育风险因素和风险类别的实证分析,在学校体育纠纷的解决中,宜以保障学生体育权利为中心,以“义务论”为视角,要求具体的义务承担者,通过适当履行自己承担的救助义务,来实现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第三部分,救助义务的法理阐述。学校体育教育涉及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法律规定和道德伦理诸多因素。从司法实践上看,学校对学生承担救助义务的直接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肖涵诉上海市第五十五中学等赔偿一案的复函》([1999]民他字第25号),该涵明确将学校未适当履行救助义务作为责任划分的主要依据,随着司法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立法的完善,学校体育救助义务逐步规范化。笔者依据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开展的时间轴为标准,参照体育风险防抑、体育人身伤害减损要求,将救助义务分为严格救助义务和一般救助义务,按照公平原则,对于不能归责于任何一方的人身伤害,学校基于人道主义,可能分担受害者的一部分经济损失,本文将此类经济性帮助称为广义救助义务,但三类救助义务,在强制性上存在显着的程度差异,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一定的限定性,并涉及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争议。围绕以体育救助义务的法律规定和救助义务法律化发展路径,介绍了两大法系一般救助义务的法律化标准,即特殊关系理论和管理他人事务理论。借鉴康德、德沃金等人的互助义务、慈善义务、司法义务、完全义务、不完全义务等义务理论,从方法论上说明道德义务并不排斥救助义务的法律化,以结果主义论和义务论角度论证救助义务的正当性。论证结果表明,学校对学生承担救助义务不以体育风险来源为条件,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学校承担严格救助义务,而学生在校自发开展的体育活动,学校承担一般救助义务,是否承担严格救助义务存在限定性,广义救助义务的存在基于体育风险责任分配的正义性,与学校体育人身伤害过程无关,主要考虑受害者经济损失严重程度,具有对受害者基本权利的保障性质,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学校不应该再承担强制性的广义救助义务。第四部分,学校体育救助义务规范分析。救助义务理论的目的是承担救助义务的主体,在面对伤害风险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抑风险对他人造成损失,或者在看见他人遭受伤害时,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为伤害者提供医疗急救服务、通知专业救援人员等,在相应专业人员到来之前穷尽一切办法阻止情况进一步恶化。为此,本部分以学校体育救助义务法律化的义务一权利范式、义务范式路径,论证学校承担严格救助义务和严格救助义务的合法性及其范围,阐明救助义务的适当履行标准。通说认为救助义务存在的界限是双叉标准,该标准首先要求可预见性问题,其次是公共政策问题,前者是指对风险伤害的可预见性,后者是对体育教育的公共政策定位,并决定救助义务的履行标准和存在范围。从危险程度和行为主体预见能力上看,救助义务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当二者都提高或减小时履行标准自然上升或下降,而当行为人预见能力相一致时,危险来源、危险程度并不是判断救助义务是否适当履行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严格救助义务的履行,可预见性是决定学校是否适当履行救助义务的判断标准,对于一般救助义务的履行因为具体救助主体、救助时机存在不确定性,应适用回复性标准,广义救助义务的履行应该充分保障受害者的基本权利,在尊重学校意愿的基础上,宜适用酌定标准。但适用司法自由裁量不会混淆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区别,通过司法判决要求学校对受害者承担广义救助义务,实质上将道德义务法律化,增加学校经济压力和教职员工心理压力,从长远看不利于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实现。第五部分,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责任分担。论述了学校违反严格救助义务、一般救助义务的责任原则和构成要件,并以平等理论论证了学校承担广义救助义务的正义价值和局限性,从实质上看,学校体育领域的风险责任一般通过社会分担,在伤害救助机制缺失下,广义救助义务承担一种风险责任的分担职能,任何当事人独立承担风险责任或双方分担损失都容易引起争议,即使存在司法救助的可能性,通常都不足以弥补受害者的损失,也不利于体育精神的培养。同时,对学校体育内在风险的责任分担,法律上并没有确定的风险自担标准,司法上对此规则的适用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性,由此本部分详细考察了风险自担规则产生、发展和适用条件,风险自担规则中的风险是体育活动本身所容易发生的和内在的风险,该规则强调体育活动参加者认识上的自主性和行为上的选择性,对于学校体育内在风险而言,自担风险规则具有单独的适用价值,对于超常体育风险,禁止适用风险自担规则。第六部分,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纠纷的解决途径。在教育法律规范的框架下,学校体育风险责任应该由社会分担,学校违反对学生承担的救助义务,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通过社会保险等保障措施解决的同时,不应弱化对学校相关责任者的行政问责,将经济赔偿、补偿和行政责任适当分离,完善以“政府主导、体育主体参与”的学校体育发展保障机制,从风险救助机制、行政救济机制等方面,完善目前的救助义务纠纷解决途径。
李凤梅[7](2015)在《中国近代体育学术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学术史研究,是体育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内部动力,也是体育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已有研究趋于“重思想、轻着作,重梳理、轻评析,重微观、轻宏观”。而以体育图书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近代体育学术进行系统梳理和评析,兼具史料价值和学术史意义。为了探寻和呈现利于现代体育发展的学术资源和规律性知识,本研究以体育思想的更迭为分期依据,以社会需要为基本导向,以体育图书的内容变化为主要参照,运用文献法、概念史方法、逻辑分析法、数理分析法、访谈法,通过对三者互动关系的认识,总结和评析了中国近代体育学术在先导期(1910年前)、萌芽期(20世纪10年代)、形成期(20世纪20年代)、繁荣期(20世纪30年代)和转型期(20世纪40年代)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在理论上,完善和修正了我国近代出版体育图书的基本信息,充实和扩展了我国体育学术史研究的内容体系;在实践上,为我国现代体育学术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与重要启示。中国近代体育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多是以西方体育模式为参照系。不同时期出现的体育图书、体育思想与学派纷争,也多是中西方体育思想与文化互动的结果。多元体育思想共存是形成体育学派和繁荣体育学术的基础;近代几次体育学术论争,最终都越出文化而化解成社会政治问题,决定了论争自身的时代性和不彻底性。中国近代体育学术是在西学东渐,并回应不同时代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孕育和发展;不同的时代背景及其产生的社会需要,是中国近代体育观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原因。受传统实用理性与西方体育思想的双重影响,实用取向和独立诉求是构成中国近代体育学术的双重特征,并加剧了近代体育学术在现实关怀和学理探究之间的内在冲突。多元的体育思想和完善的体育制度开创了近代体育学术的黄金时代,为当代体育学术发展提供了精神遗产;而近代体育学术于30年代和40年代产生的主要影响,在体育“大家”的培育、学术独立性的诉求、体育图书的取向、语言和表达方式的使用、“中体”与“西用”的关系、体育学术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等方面,对现代体育实践及其学术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蔡艳芳[8](2014)在《近十年我国中文体育核心期刊篮球科研论文的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产品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体育运动的发展与科学技术之间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体育科学研究是推动体育运动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近十年来我国篮球运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产生了一大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科研成果。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及科学计量法等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来(2003年—2012年)发表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上的篮球科研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的结论:篮球科研论文发表量在十年中分布不平衡,期刊分布上,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文最多,发文量与各期刊刊载论文的侧重点相关。论文作者中以作者角色来看,教师是篮球科研的主体,研究生发文量其次,体育科研人员以及教练员的篮球科研成果相对较少;以职称来看,副教授和讲师是篮球科研的主体;以年龄段来看,以30—49年龄段的中年作者为主要作者群;高产作者主要集中于体育专业院校,充分发挥了体育院校的专业优势。篮球科研作者单位以高等院校为主,体育局以及专业的科研单位与中小学单位较少。高等院校中体育专业类院校是篮球科研的高产单位,综合性院校相对较少,苏州大学在非体育类院校中发文居多。2个合作和3个合作是作者合作与单位合作发文相同的主要合作形式,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助于形成固定的科研团队,成为篮球科研的主要力量;单位之间的合作主要以高校为中心,可见高校在篮球科研中的重要性。篮球科研方法以传统的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实验法、调查法等方法为主,创新的科研方法例如软件开发法等较少。论文研究层次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研究相对很少;学科类别方面,以体育学科为主,同时,医学类学科、市场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增多;获得资助的科研论文篇数47篇,科研基金对于篮球科研的作用有待加强。被引频次高的论文集中发表于2007年之前,论文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篮球的防守技术以及篮球文化的发展方面,倾向于对篮球竞技性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大众篮球与学校篮球的关注;以篮球比赛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较多,部分论文研究结果相似度较高。论文的关键词中,通过将关键词主要分为如下几类:篮球的教学与训练、篮球运动的竞技性与职业性、篮球运动的相关参与者、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分析、篮球文化理论等进行分析,对于竞技篮球或职业篮球的偏重,间接的导致了篮球科研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篮球运动的参与者中,对于男子运动员的过多关注,不利于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发展,不利于篮球运动的整体发展;教练员的水平高低是篮球发展的重要角色,裁判员的水平高低是篮球比赛公平公正的保证;注重对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培养,加强篮球基础的夯实。
杨晗[9](2014)在《人口流动对城市用地规模影响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响应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特别是劳动力大规模地从农村等落后地区向城市等发达地区转移,呈现出流动人口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城市集聚的流动特征。流动人口持续增长推动了流入地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规模持续膨胀,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城市用地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城市蔓延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人口是城市用地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人口增长对城市用地扩张具有促进作用,伴随着流动人口群体的日益庞大,其对城市土地利用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资源等的不断累积,在未来几十年的较长时期内,人口的农业向非农业、乡村向城市转移是无法逆转的发展趋势,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性决定了城市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人地矛盾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威胁到我国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人口流动与城市用地规模关系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出流动人口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机理,还能为我国土地管理、人口管理与城市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浙江省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较高,流动入口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本文选择浙江省为研究案例,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定性阐述了流动人口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主要结论为:(1)从2000年至2010年,浙江省流动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分布于浙东北与浙东南地区,并向浙中地区扩散,浙西南地区分布较少,同期浙江省城市用地持续快速扩张,浙东北增长较快,流动人口与城市用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相似性。(2)流动人口会从城市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外商投资、财政支出、交通建设、城市环境等方面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用地规模产生影响。SEM实证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用地规模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对流动人口具有直接正向影响。表明流动人口会通过推动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用地规模产生影响,第二产业发展对流动人口具有吸引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严控城市用地规模、实行差别化用地管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等政策建议。
王明建[10](2013)在《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动因 ——以村落武术为研究个案》文中提出“村落”是一种视角。以此为“视角”进行中国村庄的社会学或人类学研究,海内外的学者已经取得了令人称道的学术成就。但是,在武术领域,“村落”这个窗口却从未真正打开过。在我国,传统武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包含有多姿多彩的武术“拳种”、“套路”以及“流派”,这些内容和形式大都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以“村落”为依托,繁衍生息,乃至发展壮大,如陈家沟之太极拳、鲍屯之鲍家拳等等。透过“村落”这个“窗口”,能够成为研究中国武术文化现象的一个“微观全景视窗”。然而,在中国村庄研究已经取得厚重学术成果的同时,与此极不匹配的是,涵盖武术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却异常薄弱,对寄存于乡土村落中的武术文化现象的研究大都仅仅局限于“挖掘”和“整理”,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对武术进行系统的研究极为少见。而基于村落,系统深入的对武术进行人类学研究和社会学分析几乎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盲点”。因此,以村落武术为研究个案进行深入的人类学和社会学解读与分析,一方面,可以消除这一盲点;另一方面,也将极大的丰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科理论基础。村落作为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解读中国武术缘由、认识中国武术发展的独有视窗,作为一个透视中国武术发展的相对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和“基本功能单元”,以村落武术为研究个案能够从中窥探到历史的进程中,中国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本质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引入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以“村落”为研究视角,以“村落武术”为研究个案,通过对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贵州安顺大西桥镇鲍屯、山西长子县鲍店东街三个村落里的武术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社会学解读与分析,透视“微观社会”里的武术文化现象,并以此为基点,剖析中国武术发展中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动因”问题,从而获得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更深层次理解。论文在结构上由6个部分构成,6个部分既相互独立而又彼此呼应,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其基本撰写思路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依次展开。论文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其一,武术发展存在着怎样的社会生态系统?其二,武术发展的社会动因是什么?其三,武术发展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在这些问题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论文以三个武术村落为研究个案,以现代性、国家、地方性知识三个维度为切入点,对村落中的“陈氏太极拳”、“庙会耍拳”、“镖局”、“武馆武校”、“军傩地戏”等武术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社会学分析,以此作为论文研究“分析问题”部分的着力点;论文研究的第三个板块为“解决问题”部分,该板块试图借助于“村落”、“村落武术”这一独有视角,通过剥离层层外在的武术活动的表象,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社会生态学、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为基础,探寻中华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社会动力机制,推演武术发展的一般社会规律,系统阐述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动因问题,首尾呼应,总结、回应了前文提出的问题,使整个研究形成为一个整体。全文分为导论、主体部分、结论与研究展望6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该部分系统阐述了论文“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创新点”、“研究的假设”、“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学术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该部分系统梳理了“关于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关于村落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关于‘村落武术’与‘村落体育’的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以及“关于武术的社会生态学研究”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总结了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并在此基础上,从“学科意识——论文研究的起点”、“时代意识——论文研究的基本面向”、“问题意识:论文研究中贯彻始终的主线”三个层面对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思考,同时对当代“武术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进行了构想与展望。第三部分为“田野的发现——三个村落武术文化现象的个案考察与分析”。该部分对对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贵州安顺大西桥镇鲍屯、山西长子县鲍店东街三个村落里的武术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社会学分析,总结、归纳了不同村落武术文化现象的历史归因、技术承传、现状概况、发展趋向等,以现代性、国家与地方性知识三个维度对不同村落的武术文化现象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和分析,对庙会耍拳、镖局、太极拳、军傩地戏等武术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思考。第四部分为“研究视野的联动——村落武术的变迁及启示”。该部分首先进一步对“小地方”与“大社会”之间的关联进行了阐释,并对村落的类型学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国家与地方关系”的视角,对村落武术进行了系统的历史考察,总结归纳了村落武术活动的变迁过程,指出:第一,社会变迁是村落武术变迁的主导因素;第二,文化主体需求的变迁是村落武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因;第三,文化的变迁与适应中村落武术存在解构与重构的过程。第五部分为“追寻村落与超越村落——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动因研究”。按照社会生态学的理论,一个村落、一个社区、一所学校,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村落的独有视角下,论文的研究立足于村落,但又不拘泥于村落,追寻村落,但又以超越村落的情怀和视野研究武术。该部分系统构建了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整体性、动态性、和谐性三个方面对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进行了阐释。同时,以空间为视角对武术发展的社会实践空间进行了理论构建。按照武术与时间、社会空间的关系,将武术空间划分为4个类别,即:①相同时期、不同社会场域内的武术活动;②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场域内的武术活动;③相同时期、相同社会场域内的武术活动;④不同时期、相同社会场域内的武术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因与外因的交织与作用”对武术进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模型构建和理论分析,指出:武术发展的“生命动力”是“内因”与“外因”的交织与作用下实现的。内因表现为:武术本身具有一定的阈值范围内的“内在张力”;外因则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武术的文化需求是推动武术发展的重要潜在动因;其二,国家政策的导向与作用是武术发展重要的外在动因;其三,武术文化的生产、消费交织形成的关系网络之间的互动与平衡是武术发展的根本动因。第六部分为“结论与研究展望”。全面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阐述了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指出:其一,村落是微观的,但村落又是完整的,村落是固定的,但拳种又是流动的。通过若干个“村落”与“拳种”的个案考察与分析,通过若干个固定的“点”与若干条流动的“线”势必将形成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全景视窗,交织形成武术人类学研究的文化版图;其二,村落武术在社会整体变迁中表现出调适性与适应性,其发展与村落民众主体文化的需求、社会变迁等因素呈现出显性或者隐性相关;其三,武术的存在与发展,存在两种力量的博弈,具体表现为武术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在实质上是武术在其不同的环境中,由于文化需求,在同周围的自然界、社会和各种精神相遭遇,并因而产生互动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存在形态。同时根据论文相关的研究,提出了以“‘村落’为视角,系统引入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以‘拳种’为视角,与‘村落’武术研究交相辉映;‘村落’与‘拳种’交织形成中国武术研究的文化版图”的武术研究构想与展望。
二、《浙江体育科学》2001年(第23卷)目次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体育科学》2001年(第23卷)目次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义和团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一)义和团文献现存情况 |
(二)现存山东义和团文献 |
(三)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义和团的自生文献 |
一、文献类型 |
(一)图片 |
(二)歌谣 |
(三)团规 |
(四)杂记 |
(五)揭贴 |
二、文献价值 |
第二章 山东义和团的官方文献 |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关山东义和团的文献 |
(一)山东义和团的源流和发展 |
(二)朝廷对山东义和团的态度 |
(三)教案起因 |
(四)其他内容 |
二、山东巡抚与地方官有关山东义和团的文献 |
(一)山东义和团的源流和发展 |
(二)山东官员、山东义和团和教会教民之间的态度 |
(三)交战情况 |
(四)文献特点 |
三、文献价值 |
第三章 有关山东义和团的方志文献 |
一、方志文献 |
二、文献所涉内容 |
(一)方志文献中的“拳匪”形象 |
(二)山东义和团的源流和发展 |
(三)官方和民众对义和团的态度 |
(四)义和团运动期间的天象 |
(五)山东义和团的局限性 |
三、文献价值 |
第四章 有关山东义和团的报刊和调查资料 |
一、报刊文献 |
(一)报刊立场 |
(二)文献汇集 |
(三)文献价值 |
二、调查资料文献 |
(一)山东民众对教会和山东义和团的态度 |
(二)山东义和团的源流和发展 |
(三)文献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东方杂志》儿童体育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关于杂志的研究 |
2.1.1“杂志”的来源 |
2.1.2 杂志的定义 |
2.1.3 杂志的发展史研究 |
2.1.4 近代杂志的体育传播研究 |
2.2 关于《东方杂志》的研究 |
2.3 关于儿童体育的研究 |
2.3.1 近代关于儿童体育的研究 |
2.3.2 现代关于儿童体育的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文本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东方杂志》儿童体育内容研究 |
4.1.1 儿童健康卫生与强民保种 |
4.1.2 儿童军事体育与强种救国 |
4.1.3 儿童体育教育与育儿强国 |
4.2《东方杂志》儿童体育广告分析 |
4.2.1 图书广告 |
4.2.2 商业广告 |
4.3《东方杂志》儿童体育作者群分析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致谢 |
7.参考文献 |
附录 |
(4)我国近代报刊学校体育报道研究(1903-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近代学校体育发展对当今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有借鉴意义 |
1.1.2 学校体育发展与近代社会舆论的关系密不可分 |
1.1.3 报刊史料重现近代学校体育演变的过程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5 文献综述 |
1.5.1 近代学校体育相关研究 |
1.5.2 近代报刊报道与学校体育相关研究 |
1.5.3 研究现状评价 |
1.6 研究范式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历史分析的方法 |
1.8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8.1 研究重点、难点 |
1.8.2 研究创新点 |
2 近代报刊与学校体育报道的历史阶段划分 |
2.1 近代报刊体育报道阶段划分 |
2.2 近代学校体育变迁 |
2.3 近代报刊学校体育报道的三个发展阶段 |
2.3.1 萌芽阶段(1903—1914) |
2.3.2 转型阶段(1915—1922) |
2.3.3 重构阶段(1923—1927) |
3 不同时期报刊对学校体育报道传播的剖析 |
3.1 萌芽时期报刊学校体育报道剖析(1903—1914) |
3.1.1 前期学校体育报道分析(1903—1908) |
3.1.2 后期学校体育报道分析(1909—1914) |
3.1.3 小结 |
3.2 转型时期报刊学校体育报道剖析(1915—1922) |
3.2.1 前期学校体育报道分析(1915—1918) |
3.2.2 后期学校体育报道分析(1919—1922) |
3.2.3 小结 |
3.3 重构时期报刊学校体育报道剖析(1923—1927) |
3.3.1 报刊学校体育报道概况 |
3.3.2 学校体育言论报道分析 |
3.3.3 小结 |
4 对报刊学校体育报道发展、演变的解读 |
4.1 学校体育主流思想的转变:军国民主义——国粹主义——实用主义.. |
4.2 学校体育话语的演变:强兵强种的工具——身体锻炼的手段——健全身心以及精神价值的追求 |
4.3 学校体育议程设置的嬗变:尚武、强国——“正当体育”——双轨制——学校体育 |
4.4 学校体育传播方式的变迁:被动——主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 |
5 对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 |
5.1 充分运用媒介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
5.2 重视“体教融合”的发展模式推广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个人简历 |
(5)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 近代体育社团研究概况 |
(二) 中华体协研究概况 |
(三) 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四、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中华体协的成立及其演变 |
一、中华体协成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 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二) 民族危机笼罩下体育救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
(三) 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与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 |
(四) 中国体育人才的成长和推动 |
二、中华体协的发展演变 |
(一) 萌芽期(1910-1924) |
(二) 发展期(1924-1937) |
(三) 停滞期(1937-1941) |
(四) 复会期(1941-1945) |
(五) 恢复重建期(1946-1949) |
第二章 中华体协的治理结构 |
一、中华体协的组织结构 |
(一) 会员制度 |
(二) 组织形态的演变:从董事制到理监事制 |
(三) 领导群体分析 |
二、中华体协的运行机制 |
(一) 议事制度 |
(二) 内控机制 |
第三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国内传播 |
一、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大众传播 |
(一) 编辑、出版体育刊物 |
(二) 编译、撰写体育着作 |
(三) 放映体育电影 |
二、中华体协与体育的群体传播 |
(一) 开展体育巡回表演 |
(二) 举办体育讨论会和体育演讲 |
(三) 举办体育讲习会和培训班 |
三、中华体协与体育的人际传播 |
(一) 联络社会各界名流 |
(二) 派遣体育指导员 |
四、中华体协的体育观 |
(一) 对体育内涵的理解 |
(二) 对体育精神的阐扬 |
(三) 对体育功能的解读 |
第四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空间的拓展 |
一、体育空间扩散:由学校推及社会 |
(一) 成立各种体育联合会 |
(二) 组建各地分支会 |
二、体育空间迁移:由东部走向西部 |
(一) 西部地区分支会陆续建立 |
(二) 西部地区体育赛事兴起 |
第五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赛事制度的确立与规范 |
一、制定统一的赛事规范 |
(一) 制定运动竞赛规则 |
(二) 制定业余运动原则 |
(三) 审订各项运动记录 |
二、推动体育设施建设 |
(一) 建设体育场地 |
(二) 推动国产体育器材的创制和发展 |
三、构建多样化的赛事类型 |
(一) 多层次的赛事格局 |
(二) 多元化的赛事目的 |
(三) 中西合璧的赛事内容 |
第六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慈善活动的开展 |
一、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 |
(一) 社会救济 |
(二) 同业救济 |
(三) 抗战募捐 |
(四) 赞助卫生、教育事业 |
(五) 赞助体育事业 |
二、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方式 |
(一) 举办体育慈善比赛 |
(二) 举办体育慈善拍卖 |
(三) 设立体育基金 |
三、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特征与影响 |
(一) 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特征 |
(二) 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国际交往 |
一、加入国际体育组织 |
(一) 参加远东业余体育协会 |
(二) 融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三) 加入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
二、主办及参与国际体育赛事 |
(一) 主办及参与综合性国际运动会 |
(二) 主办及参与国际单项锦标赛 |
三、开展国际体育间的交流与考察 |
(一) 走出去:派遣体育专家、运动队出国考察与交流 |
(二) 引进来:邀请外国优秀运动员、体育专家指导体育 |
四、中华体协国际交往之透视 |
(一) 推动体育进步,融入国际体坛 |
(二) 展示和重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地位,寻求国际化 |
(三) 开展体育公共外交,敦睦邦交,促进世界和平 |
(四) 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6)学校体育人身伤害救助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现实的困惑 |
1.1.3 救助义务概念之争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救助义务研究综述 |
1.3.2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1.3.3 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学校体育纠纷中的救助义务 |
2.1 学校体育的范围 |
2.1.1 主体维度 |
2.1.2 空间维度 |
2.1.3 时间维度 |
2.2 学校体育纠纷的类型化 |
2.2.1 学校体育纠纷的研究进展 |
2.2.2 学校体育纠纷的类型化 |
2.3 学校体育纠纷的特征 |
2.3.1 纠纷主体多元化 |
2.3.2 纠纷原因复杂化 |
2.3.3 化解途径单一化 |
2.4 学校体育纠纷的义务范式 |
2.4.1 学校体育纠纷的实证分析 |
2.4.2 学校体育伤害的成因 |
2.4.3 学校体育纠纷的义务范式 |
3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法理阐释 |
3.1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立法 |
3.1.1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立法演进 |
3.1.2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类型 |
3.1.3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法律难点 |
3.2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法律化的两种路径 |
3.2.1 救助义务法律化历史 |
3.2.2 救助义务法律化的两种论证 |
3.2.3 两种论证路径的比较 |
3.3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性质 |
3.3.1 方法论上的道德和法律关系 |
3.3.2 道德的法律性 |
3.3.3 法律内容的道德语义 |
3.3.4 法律概念的两个向度 |
3.4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范围 |
3.4.1 救助义务法律化基本命题 |
3.4.2 基于互助义务的救助义务说 |
3.4.3 救助义务存在的范围 |
4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规范分析 |
4.1 救助义务法律化的理论范式 |
4.1.1 救助义务法律化前提 |
4.1.2 救助义务法律化的几种范式 |
4.1.3 对几种范式评价 |
4.2 救助义务内容范围 |
4.2.1 救助义务的双叉标准 |
4.2.2 学校救助义务的范围 |
4.2.3 权利与义务的均衡 |
4.3 严格救助义务履行标准 |
4.3.1 救助义务过失标准 |
4.3.2 救助义务的理性标准 |
4.3.3 严格救助义务的过失理论 |
4.3.4 严格救助义务的可预见性标准 |
4.4 一般救助义务履行标准 |
4.4.1 救助行为的经验标准 |
4.4.2 救助行为的回复性标准 |
4.5 广义救助义务履行标准 |
4.5.1 广义救助义务的范围 |
4.5.2 广义救助义务的特征 |
4.5.3 广义救助义务的酌定标准 |
5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责任分担 |
5.1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过错责任 |
5.1.1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责任原则 |
5.1.2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的责任主体 |
5.1.3 救助主体在救助行为中的过错 |
5.2.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责任优化 |
5.2.1 救助义务责任分担的公正性 |
5.2.2 救助义务责任分担的优化 |
5.3 学校体育自担风险规则 |
5.3.1 自担风险规则概述 |
5.3.2 自担风险规则的发展 |
5.3.3 自担风险规则类型 |
5.3.4 自担风险规则的评析 |
6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纠纷的解决途径 |
6.1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纠纷的现实考察 |
6.1.1 影响救助义务纠纷解决的结构性因素 |
6.1.2 学校体育风险责任的分配正义 |
6.2 学校体育救助义务纠纷的解决途径 |
6.2.1 完善学校体育风险保障制度 |
6.2.2 完善学校体育责任分担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近代体育学术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近代中国体育史的文献述评 |
二、关于近代中国体育图书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体育学术史观 |
第一节 “近代体育学术史”的说明与规定 |
一、关于“近代体育”的说明 |
二、体育学术 |
三、体育学术史 |
第二节 体育学术史观的基本要求 |
一、体育学术史观受到体育文化和学术传统的双重影响 |
二、体育学术史观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和体育目的 |
三、体育学术史观是研究体育学术史的逻辑前提 |
四、体育学术史观是评价体育学术发展的主要依据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体育学术史观 |
一、以体育思想为分期依据 |
二、以社会需要为基本导向 |
三、以体育图书为主要参照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10年代前:近代体育学术的先导期 |
第一节 先导期的历史背景 |
一、军事背景 |
二、教育背景 |
三、文化背景 |
第二节 先导期体育图书内容解析 |
一、专项技术类图书“体操化” |
二、基本理论类图书多“日译” |
三、管理制度类与传统项目类图书“缺席” |
四、娱乐活动类图书重“游戏” |
第三节 先导期的基本特征 |
一、思想的单一性 |
二、认识的模糊性 |
三、方式的移植性 |
第四节 先导期的主要影响 |
一、积累了体育图书编写的经验 |
二、强化了体育的军事价值 |
三、模糊了体操与体育的关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10年代:体育学术的萌芽期 |
第一节 萌芽期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背景 |
二、文化背景 |
三、政治背景 |
第二节 萌芽期体育图书内容解析 |
一、基本理论类图书“量少” |
二、专项技术类图书趋于稳定 |
三、管理制度类图书重“规则” |
四、传统项目类图书数量“骤增” |
五、娱乐活动类图书重“游戏” |
第三节 萌芽期的基本特征 |
一、思想的多元性 |
二、认识的宽泛性 |
三、方式的批判性 |
第四节 萌芽期的主要影响 |
一、增进了人们对现代体育的认识 |
二、出现了体育学派的萌芽 |
三、促进了传统武术的研究与推广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20年代:近代体育学术的形成期 |
第一节 形成期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背景 |
二、文化背景 |
三、政治背景 |
第二节 形成期体育图书内容解析 |
一、基本理论类图书开始增多 |
二、专项技术类图书重“方法” |
三、管理制度类图书呈现周期性变化 |
四、传统项目类图书数量达到顶峰 |
五、娱乐活动类图书范围扩大 |
第三节 形成期的基本特征 |
一、思想的矛盾性 |
二、认识的科学性 |
三、方式的多样性 |
第四节 形成期的主要影响 |
一、模糊了体育与卫生的关系 |
二、确立了体育教育化的理念 |
三、奠定了体育的学科基础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30年代:体育学术的繁荣期 |
第一节 繁荣期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背景 |
二、文化背景 |
三、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繁荣期体育图书内容解析 |
一、基本理论类图书重“学理” |
二、专项技术类图书重“方法” |
三、管理制度类图书重“赛事” |
四、传统项目类图书重“应用’ |
五、娱乐活动类图书种类增加 |
第三节 繁荣期的基本特征 |
一、思想的冲突性 |
二、认识的学理性 |
三、方式的有序性 |
第四节 繁荣期的主要影响 |
一、形成了体育学派 |
二、完善了体育学术机制 |
三、积累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0世纪40年代:体育学术的转型期 |
第一节 转型期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背景 |
二、文化背景 |
三、政治背景 |
第二节 转型期体育图书内容分析 |
一、基本理论类图书内容分散 |
二、专项技术类图书重“教辅” |
三、管理制度类图书重“赛事” |
四、传统项目类图书重“实用” |
五、娱乐活动类图书重“教辅” |
第三节 转型期的基本特征 |
一、思想的实用性 |
二、认识的战时性 |
三、方式的融合性 |
第四节 转型期的主要影响 |
一、强化了体育的政治功能 |
二、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 |
三、促进了体育的中国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启示 |
一、体育“大家”的培育 |
二、学术独立性的诉求 |
三、体育图书的取向 |
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使用 |
五、“中体”与“西用”关系的省思 |
六、体育学术与社会需要关系的审视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中国近代体育图书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近十年我国中文体育核心期刊篮球科研论文的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强国与体育科研 |
2.2 篮球科研综述 |
2.3 关于分析视角的综述 |
2.3.1 文献计量法 |
2.3.2 文献计量学的起源与发展 |
2.3.3 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应用概况 |
2.3.4 文献计量学在我国体育相关领域的应用 |
2.3.5 知识图谱的发展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文献计量学分析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内容分析法 |
3.2.6 Citespace 软件与科学知识图谱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刊载论文的时间与期刊分布 |
4.1.1 刊载论文的时间分布 |
4.1.2 论文的期刊分布 |
4.2 论文作者与作者单位分布 |
4.2.1 论文作者分析 |
4.2.2 作者单位分析 |
4.3 作者合作与单位合作分析 |
4.4 研究方法分析 |
4.5 研究层次与学科类别分析 |
4.5.1 研究层次分析 |
4.5.2 学科类别分析 |
4.6 篮球科研所获得资助类型分析 |
4.7 被引频次高的论文分析 |
4.8 零被引频次论文分析 |
4.9 论文关键词频数分析 |
4.10 篮球比赛论文的内容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自我评析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人口流动对城市用地规模影响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响应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索引 |
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人口流动研究 |
1.3.2 城市用地研究 |
1.3.3 人口与土地利用 |
1.4 研究定位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案例选择与靶区状况 |
2.1 案例选择理由 |
2.2 流动人口状况 |
2.2.1 相关概念 |
2.2.2 数量状况 |
2.2.3 空间分布 |
2.3 城市用地规模状况 |
2.3.1 用地增长量 |
2.3.2 用地强度 |
2.3.3 集中度分析 |
2.3.4 空间相关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人口流动对城市用地规模影响理论分析 |
3.1 影响机理分析 |
3.1.1 人口增长视角 |
3.1.2 经济发展视角 |
3.1.3 社会发展视角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3.2.1 SEM原理 |
3.2.2 因子选取 |
3.2.3 路径选取 |
3.2.4 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4 人口流动对城市用地规模影响机理SEM实证 |
4.1 模型分析总思路 |
4.2 模型建构 |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2 变量设定 |
4.2.3 描述性统计 |
4.2.4 数据正态分布性检验 |
4.2.5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2.6 Amos初始模型建构 |
4.3 模型拟合 |
4.4 模型评价 |
4.4.1 参数估计 |
4.4.2 整体拟合性评价 |
4.5 模型修正 |
4.5.1 修正原理 |
4.5.2 修正过程 |
4.5.3 修正结果 |
4.6 结果分析 |
5 政策启示 |
6 研究结论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动因 ——以村落武术为研究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缘起及选题依据 |
1.2.1 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社会生态学视野下武术研究之思考 |
1.2.2 武术发展的社会动因研究:对武术发展规律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
1.2.3 村落:一个透视武术发展的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和“基本功能单元” |
1.2.4 村落武术:微观社会学视角下武术发展的全景视窗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基本路线与框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1.5.3 田野调查法 |
1.5.4 深描式的民族志方法 |
1.5.5 访谈法 |
1.5.6 参与观察法 |
1.5.7 口述史 |
1.6 研究假设与假设性观点 |
1.6.1 研究假设 |
1.6.2 假设性观点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1.7.1 研究范式的创新 |
1.7.2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7.3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8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8.1 生态与社会生态 |
1.8.2 社会与社会动因 |
1.8.3 村落与村落武术 |
1.8.4 生产与消费 |
1.9 论文研究中采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 |
1.9.1 文化人类学理论 |
1.9.2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
1.9.3 消费社会学理论 |
2. 学术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向 |
2.1.1 关于体育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
2.1.2 关于“村落”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
2.1.3 关于“村落体育”与“村落武术”的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 |
2.1.4 关于武术的生态学研究 |
2.2 前期相关研究对论文研究的启迪与思考 |
2.2.1 “学科意识”:论文研究的起点 |
2.2.2 “时代意识”:论文研究的基本面向 |
2.2.3 “问题意识”:论文研究中贯彻始终的主线 |
2.3 当代“武术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构想 |
3 田野的发现:三个村落武术文化现象的个案考察与分析 |
3.1 “河南焦作温县赵堡镇陈家沟”个案研究 |
3.1.1 区域概况 |
3.1.2 陈家沟个案研究 |
3.1.2.1 太极家族与乡土社会:村落民众与土地关系的剖离与嬗变 |
3.1.2.2 陈家沟与陈氏太极拳:喝喝陈沟水,都会跷跷腿 |
3.1.2.3 从以“拳”谋生到以“拳”致富:陈家沟的变迁 |
3.2 “贵州安顺市大西桥镇鲍家屯”个案研究 |
3.2.1 区域概况 |
3.2.2 游走在大明遗风中的“老汉人”:安顺“屯堡人” |
3.2.3 大明屯堡第一屯:鲍家屯 |
3.2.4 安顺地戏:活着的传奇 |
3.2.5 管中窥豹:安顺地戏中的武术文化现象探究 |
3.2.6 鲍家拳:抑或是一种携带有“野生基因”的古老拳术 |
3.3 山西长治市长子县鲍店镇东街个案研究 |
3.3.1 区域概况 |
3.3.2 “鲍店镇东街”的个案研究 |
3.3.2.1 练拳习武:乡土村落的武术文化现象 |
3.3.2.2 集市庙会:村落武术活动积聚的“实践场所”与“文化空间” |
3.3.2.3 集体“失声”:鲍店武术面临的尴尬窘况 |
4 研究视野的联动:村落武术的变迁及启示 |
4.1 研究的基点:三个村落 |
4.2 村落的类型学意义 |
4.3 研究视野的联动:村落武术活动的变迁及启示 |
4.3.1 村落武术的历史考察:以“国家与地方关系”的视角 |
4.3.2 启示与思考:村落武术活动的变迁 |
4.3.2.1 社会变迁:村落武术变迁的主导因素 |
4.3.2.2 文化主体需求的变迁:村落武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因 |
4.3.2.3 文化的变迁与适应:村落武术的解构与重构 |
5 追寻村落与超越村落: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动因研究 |
5.1 生态·社会·共同体: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理论”的提出 |
5.2 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建构 |
5.2.1 作为“生态体”的武术:武术发展的“生态体内系统” |
5.2.2 武术生态: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建构 |
5.3 空间视角下武术进化发展的社会动因研究 |
5.3.1 武术空间:武术发展的空间系统 |
5.3.2 武术进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内因与外因的交织与作用 |
5.3.2.1 内驱力:武术本身具有一定的阈值范围内的“内在张力” |
5.3.2.2 外动力:武术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外部推动力的协同作用 |
5.3.3 联接与作用:武术发展的宏观审视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2.1 以“村落”为视角,系统引入人类学的研究范式 |
6.2.2 以“拳种”为视角,与“村落”武术研究交相辉映 |
6.2.3 “村落”与“拳种”交织形成中国武术研究的文化版图 |
7 致谢 |
8 图表索引 |
9 参考文献 |
10 附录 |
四、《浙江体育科学》2001年(第23卷)目次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义和团文献研究[D]. 田春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东方杂志》儿童体育传播[D]. 张梦莹.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3]新时个中国社区治理动力研究[D]. 王木森.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4]我国近代报刊学校体育报道研究(1903-1927)[D]. 何金花. 广州体育学院, 2018(04)
- [5]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D]. 陈明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学校体育人身伤害救助义务研究[D]. 成家全. 武汉大学, 2015(07)
- [7]中国近代体育学术史论[D]. 李凤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8]近十年我国中文体育核心期刊篮球科研论文的计量分析[D]. 蔡艳芳. 上海体育学院, 2014(02)
- [9]人口流动对城市用地规模影响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响应 ——以浙江省为例[D]. 杨晗. 浙江大学, 2014(02)
- [10]武术发展的社会生态与社会动因 ——以村落武术为研究个案[D]. 王明建.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