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卖网站有“人气”(论文文献综述)
刘骥[1](2016)在《基于Agent技术的互联网在线拍卖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现如今,社会上主流的互联网拍卖系统,通常都是采用在买家接受卖家所规定的单边拍卖要求及策略后,等待卖家确认的延伸交易系统,但不能从根本上实现买卖双方的及时沟通,即现场拍卖的即时性。由此可知,现今的互联网拍卖系统极大地浪费了宽带,增加了系统的负荷,“互联网拍卖”的优越性及快捷性不能得到彰显。而现在有一种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解决了上述问题——Agent技术。互联网系统在使用了Agent技术之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拍卖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它已成功克服了传统的地界和国界的限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自主进行协商来实现整个竞价过程,以期达到‘’win and win"双赢的局面,双方都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以预见,使用了Agent的互联网拍卖系统将成为一种全新的,具有辽阔发展前景的交易机制。为了解决现今“互联网拍卖系统”隐私率低,效率低,延时性等问题,本论文特别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技术的互联网拍卖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置多种Agent角色,这些角色通过系统来分配,主要有拍卖主持Agent和拍卖主持Agent,它们将代替客户完成拍卖,各个Agent之间相互合作,自动进行拍卖和策略选择。(2)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会设计一个基于Agent的多策略优化互联网拍卖协议,模拟拍卖将运用此协议来实现。(3)基于Servlet+Java服务器页面的web客户端将实现买卖双方的访问服务。整个系统基于JADE平台来实现,自觉遵守FIPE标准规定,利用Agent技术为买家提供需要的产品和相关服务。根据测试后可以看出,该系统的各个板块的功能均很好的达到了预期值,实用价值超出了预算值。它不仅具有现如今互联网上所有拍卖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更增添了自动化,智能化等更为优异的特点。互联网拍卖的有效性及即时性特点尤为突出。
杨剑侠,陈宏民,王宏[2](2013)在《拍卖领域的新前沿——网络拍卖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交易日益在21世纪全球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作为网络交易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拍卖已经逐渐成为了新兴的交易模式与网络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相对于传统的拍卖方式,网路拍卖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两点在于:①拍卖网站或平台的中介服务与收费策略对拍卖参与双方的规模与收益产生影响;②买卖双方的欺诈问题突出。然而,对于这些特点及其所引致的问题,传统的拍卖理论并不能有效地刻画与充分的解决。鉴于网络拍卖研究的重要性与前沿性,对网络拍卖领域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进行了梳理,包括网络拍卖的买方竞价策略、欺诈风险与声誉机制、合谋、拍卖方式选择与保留价格设置、网络组合拍卖设计以及网络拍卖平台的收费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而,简要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石万琳[3](2013)在《基于.NET的拍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上拍卖是新兴起的一种网上交易方式。它具有成本低廉,方式灵活,运行快捷等特点,通过Internet将拍卖活动变成每一位网民都可以加入其中的交易方式。但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它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受到大家的关注。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不仅要在系统的设计上做到公平合理,也要在信息的传输上做到安全可靠,以构建一个公平又安全的交易平台。拍卖销售的方式是一种目前比较特殊的销售方式,它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商品交易方式,比起传统的交易方式对于买家和卖家都有一定的好处,买家有可能利用这样的方式得到更大的实惠,卖家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得到实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商务的网站也发展起来了,大部分网站都是普通的电子商务交易网站,拍卖形式的网站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在很大范围内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拍卖销售商品是一种全新的商品销售方式,对商家和买家来说他不受地域限制,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有效的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加快商品的交易时间。利用拍卖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采用拍卖手段进行商品出售的时候初始价格都比较低,所以这样的出售方式比较能吸引人,同个款式和品牌的商品的价格拍卖的成交价格往往都比其他的出售方式价格低廉,所以拍卖网站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网站购买东西和出售自己的商品。拍卖网站可以为卖家和买家分别提供服务,卖家可以发布自己的商品到拍卖网站上,买家可以再网站上进行拍卖自己喜欢的商品,这样就增强了网站的交互性,给网站带来大量的人气,所以开发一套成熟,稳定的拍卖网站是有依据的,他可以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利润空间。在进行本拍卖系统开发时,首先对拍卖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使用流程图、实体关系图、状态图等对系统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随后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功能设计、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本拍卖管理系统是一个买家和卖家的一个拍卖的平台,商家可以在平台网站上发布拍卖信息,买家可以查找自己需要的商品来进行出价,卖家可以根据出价记录决定把商品卖给那个买家,这样就实现了一个商品交易的过程,拍卖管理系统网站是一个大型的交互性的商品交易平台,在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尽力避免出现程序的漏洞,同时把用户分为商家和买家是很有必要的,商家只能发布拍卖的商品,买家只能参与商品的拍卖,获得拍卖资格的用户才能进行下一步支付的环节。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拍卖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从系统的背景,研究现状,开发目的等信息开始入手,然后介绍开发系统的工具和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内容,进而对系统进行需求方面的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系统的设计,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程序流程,系统的数据库等内容,最后最系统进行测试方面的叙述和对系统的总结和展望信息。通过对这些内容叙述开发拍卖管理系统的全过程。本系统采用微软集成开发环境VS2005进行开发,后台编程语言采用C#语言,配合使用SQL2005数据库系统来进行开发,使用的架构是B/S架构。开发本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让拥有源码,文献,文献等资源的用户可以在一个商品拍卖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方便了需要购买商品的用户,同时给商家用户提供一个出售商品的交易平台,基于ASP.NET的商品拍卖管理系统主要由用户注册,用户登录,拍卖商品的添加,产品信息展示,商品拍卖,购物车,结算管理等几个重要的功能模块来组成这个负责的商品拍卖管理系统平台。
王强[4](2010)在《关于机票代理行业规范化管理及业务发展趋势的调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包括机票代理行业在内的第三产业逐步向民营企业开放,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笔者对机票代理行业常识和业务已较为熟悉,在对该行业背景进行调查、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之后撰写此调研报告。本调研报告紧密结合国内机票代理行业发展实践,同时联系对照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机票代理制度,重点剖析我国该行业发展中的市场管理问题,分析行业管理相当程度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并运用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业管理理论,探析该行业规范化管理的基本途径;最后,探讨了高科技条件下机票代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未来该行业抓住机遇发展自身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笔者的预见。希望本调研报告能够对该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参考和启发作用。国内外对机票代理行业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围绕机票价格、政策、营销手段展开。从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来看,主要集中在影响机票价格变动因素分析、国外机票行业的制度规范、国外机票营销手段。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机票代理行业的准入规则、电子客票、机票营销渠道、机票代理市场发展展望、机票网上销售与电子商务运用、机票代理行业的法律规范。国外与国内机票代理市场既存在着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归纳共同点、区分不同点能够使读者对机票代理行业的发展有个大概的了解。机票代理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在缺少法规约束的情形下很容易出现经营管理问题,这时机票代理市场秩序必须及时治理。从外部环境看,行业整体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行业发展起着宏观调控作用;从行业内部自律控制制度的角度看,如何健全、完善行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行业服务质量,最终使该行业健康、完善发展是笔者研究的重要方向。规范化管理机票代理行业不仅可以使消费者受益、而且在熟悉了业务流程和完善规范化管理之后可以有效避免经营带来的风险。一个管理规范、制度完善的代理公司通过开展机票代理业务,可以为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经济实体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减少购买机票资金占用,为他们带来值得信赖的保障和实惠。当前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营销手段中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而结合机票代理行业特点,网络营销极有可能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渠道。如何开发、完善、发展网络营销,如何避免行业经营混乱带给广大消费者的不利影响,重塑机票代理行业的行业形象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能够让消费者普遍接受机票代理行业的新销售模式是机票销售模式创新的基础。网上机票销售业务已经成为全新的一个渠道,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的成长网上售票方式将被更大范围接受。随着现代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且伴随着相关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上运用电子商务功能将越来越多。手机3G业务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平台,在我们了解了3G的技术和业务特点之后,通过3G业务平台,人性化、专业化的开展业务创新,使原来还停留在假设上的良好愿望成为现实,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为便捷、安全的订票服务,机票代理业务随着手机3G时代的到来将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我国系统探析机票代理行业市场管理与发展趋势的论述很少,从这点看,本文的撰写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笔者的调研材料依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同时也依赖于媒体的报道,内容上难免会有不全之处,加之笔者自身认识水平的局限,本报告的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师长提出宝贵意见。
范艺潇[5](2009)在《C2C模式中声誉与口碑对信任和购买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电子商务信任理论的研究框架基础上,引入声誉和电子口碑作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因素,并比较了它们在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产生影响时的作用程度。同时,检验了信任在声誉和电子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本文主要回顾了声誉、电子口碑、信任和购买意向的相关文献,并对有关变量间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理论总结和综述。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所采用的样本为使用C2C购物网站——淘宝网(www.taobao.com )进行网上购物的161名买家;之后,我们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和AMOS 7.0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对样本进行汇总和整体的描述;然后,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最后,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本文的假说。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C2C交易模式中,卖方声誉和电子口碑各自单独存在时,对买方的购买意向都有着积极显着的影响;而当网上商品卖家的卖方声誉和卖方电子口碑同时存在时,卖方电子口碑对购买意向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卖方声誉对购买意向的影响,C2C交易的买方只关心卖方电子口碑而不在意卖方声誉。同时,信任在卖方声誉和卖方电子口碑对买方购买意向的影响中都起到完全中介的效果。C2C买方感知到的卖方声誉和电子口碑,会对其信任产生影响。最终,买方由于对卖方的信任而产生购买意向。本研究通过对电子商务中C2C购物模式这一新兴领域的积极探索,探讨了声誉和电子口碑对购买意向的影响,以及信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由于本研究中的声誉和电子口碑对于C2C卖方来说是可控因素,因此本文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还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陆晓菁[6](2009)在《声誉机制与交易方式对网络商品成交价格形成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个网络拍卖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21世纪,网络交易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交易方式。而在网络交易中,网络拍卖与一口价是两种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方式。截止到2009年4月,国内外的主要B2B和B2C的网站基本上都采用了以上两种交易方式,比如eBay、Overstock、Yahoo、淘宝、易趣以及拍拍网等。然而,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交易特征,使得在网络交易的实践中出现了不少卖家欺诈买家的情况。因而,卖家的声誉高低就对买家的购买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各网站也都通过各自的声誉机制来保证网络交易的顺利进行。因此,声誉的高低会对交易商品的成交价格产生影响。与此问题关联的问题是部分商品不太容易出现卖家欺诈,而另一部分商品由于其价值和其他属性的独特性导致了卖家出现欺诈的概率更高。同时,无论是在eBay和Overstock上,还是在淘宝和易趣上,部分商品采用了拍卖的交易方式,而另一部分商品则采取了一口价的方式。以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但目前在国内外却缺乏充分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网络交易的典型事实,在把握网络拍卖与一口价交易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拍卖理论与机制设计中的最优销售机制模型以及产业组织理论中基于声誉的价格离散模型,对国外着名网站eBay和Overstock的网络商品在拍卖与一口价交易方式下声誉与声誉机制以及商品类别对商品成交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并采用eBay上的iPod和美国Eagle银币以及Overstock上的美国Eagle银币数据对理论探讨的主要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可以归纳如下:(1)从理论上探讨了声誉、声誉机制与商品种类对最终拍卖中标价格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不考虑声誉机制和商品类别时,卖家的声誉越高,其拍卖的成交价格就越高。而声誉的这种提升成交价格的作用受到商品类别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不同声誉机制的影响。而在一口价交易方式下,高声誉卖家的成交价格高于低声誉卖家的价格。类似于拍卖的情形,在特定的条件下,商品类别会对声誉对成交价格的作用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2)基于对eBay和Overstock上的iPod(标准品)与美国Eagle银币(非标准品)在拍卖与一口价交易方式下经验数据,对声誉和声誉机制对成交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估计结果表明,卖家的好评率对卖家的成交价格存在显着的负面影响,同时卖家声誉度对成交价格具有显着的提升作用,而好评率和声誉度与商品种类的交互效应对成交价格的作用方向却与好评率和声誉度自身的作用方向正好相反。进一步,网站与声誉度的交互效应(声誉机制)对网络交易商品成交价格的影响基本是显着的,且声誉度越高,在eBay上商品的成交价格要显着低于在Overstock上出售的商品。此外,在控制其他变量时,eBay的声誉机制要比Overstock的要更有效。(3)基于eBay和Overstock的交易数据,对交易方式与商品类别的交互效应对成交价格的影响以及交易方式与声誉的交互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标准品在一口价方式下比非标准品给卖家带来的额外收益相对于拍卖方式下要更高。同时,在不控制商品类型时,交易方式与好评率的交互效应显着为负;而在控制时交互效应则显着为正。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理论上探讨了网络拍卖与一口价交易方式下声誉与声誉机制对成交价格的影响,并比较了标准品和非标准品在不同拍卖方式下的成交价格。进而讨论了不同种类商品所适用的交易方式的差异性。以往有关声誉的研究多选择某一网站上的一类物品,但文本考虑了不同网站声誉机制的不同和不同种类的物品对声誉溢价程度造成的影响。(2)通过eBay和Overstock的网络商品交易数据对声誉和声誉机制对成交价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第三章的理论基础,本文采集实际交易样本对声誉和声誉机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比前人的研究更丰富的结论。(3)对交易方式与商品种类以及其与声誉的交互作用对商品成交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前人的研究中几乎没有涉及过过交易方式和商品种类对声誉对价格的影响这个问题,并且本文首次引入了标准品和非标准品这个以前没有过的分类视角,算是一个创新。
陈龙[7](2009)在《基于互联网的最优拍卖机制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拍卖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与价格发现机制,已从传统的现场拍卖扩展至网上拍卖,其交易方式的灵活广泛和交易额的快速增长,使之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商业模式之一,因此,网上拍卖的相关研究显得愈来愈重要。通过对目前已有网上拍卖的比较分析,发现这些网上拍卖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近年来,拍卖机制的设计也是网上拍卖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以onsale网上拍卖公司为背景,在拍卖总供给给定条件下,基于网上拍卖数量对报酬函数影响的理论,将拍卖时间视为变量,改进了拍卖时间确定的方法,得出了获取最优利润的全新思路!其次利用粗糙集中属性简约的理论对网上拍卖的多属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如何决定胜出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优于基于模糊集理论得到的算法。通过本文的讨论,丰富了网上拍卖机制的设计研究理论,为以后的网上拍卖的机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毅[8](2008)在《C2C网上交易中消费者投诉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进行购物,特别是C2C交易的发展尤为迅速。C2C拍卖网站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交易形态,正逐渐走向成熟并日趋成为重要的电子商务模式。然而,在C2C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同时,隐藏在其中的消费者投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探讨C2C电子商务中的投诉问题是研究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电子商务特别是C2C电子商务产生、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我国C2C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诚信相关的产品质量、服务和安全问题。这些问题贯穿C2C电子商务的整个交易过程,影响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然而,究其原因应该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淘宝网上的手机通讯类产品的研究来找出影响着C2C电子商务交易投诉的原由所在。最后论文以我国着名的C2C网站淘宝网的交易为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对C2C电子商务中投诉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分为买卖双方的诚信、产品的质量和第三方物流等。并且研究投诉问题和卖家的信用度、所在地等是否有必然的相关。最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拍卖网站经营者和卖方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赵传慧[9](2007)在《网上英式拍卖的投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网上拍卖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倍受商家和消费者青睐的新的交易机制。网上拍卖中在线投标策略的选择对每个消费者赢得或以低于自己估价赢得拍品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传统拍卖理论入手,介绍了传统拍卖基本概念、基本类型、拍卖模型,进而引入网上拍卖模型、拍卖进程、最优投标策略,特别是网上英式拍卖中的机会主义者的狙击投标策略。本文收集国内淘宝网网上单物品英式拍卖规则下衣物、藏品两类拍品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网上拍卖中临近拍卖结束一刻狙击投标现象明显存在,并且狙击投标的强度因拍品种类而异,收藏类拍卖中狙击投标强度大于衣物类拍品。这同国外学者基于eBay网的拍卖数据得出的结论趋于一致。实证中选择使用matlab工具箱中的csaps函数对网上英式拍卖的投标进程做出拟合曲线,得到平滑三次样条函数曲线即投标价格随拍卖时间进行而产生的曲线,从而进一步分析网上拍卖进程中投标者的投标策略及投标行为。本文初步探讨一口价网上英式拍卖,其中包括固定一口价、临时一口价、持久一口价三种网上拍卖方式。在独立私有估价模型下分析单物品一口价网上英式拍卖中顾客的投标均衡策略。
杨兴丽[10](2008)在《一口价网上英式拍卖的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网上拍卖变得炙手可热。网上拍卖的短短历史与其飞速发展相比,存在极大的差异,引起了专家和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这就为对于想了解在实践中使用各种交易机制的经济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为各种经济理论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基地。这就使得对网上拍卖理论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网上拍卖为背景,以传统拍卖理论、博弈论以及概率论和其他的数学知识作为研究工具,对网上拍卖中新出现的一种拍卖方式——一口价网上英式拍卖进行了研究,并且对网上最后一分钟竞价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几个方面:1、与传统拍卖相比,网上拍卖模式不断创新。网上一口价拍卖作为网上拍卖的创新模式,由于打破了固定拍卖结束时间的局限,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在众多模式中比较典型的网上一口价拍卖模式有三种,分别是固定一口价、临时一口价和持久一口价。投标者的决策决定了拍卖的最终结果,也是拍卖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独立的私有估价模型下,采用在固定一口价拍卖方式,估价高于一口价的投标者的最优选择是及早选择一口价;在临时一口价中存在一个均衡点,使得估价高于此均衡点的投标者及早选择一口价是最优的;持久一口价中存在一个临界函数和一个均衡点,使得估价满足临界函数或高于均衡点的投标者及早选择一口价是最优的。2在关联估价模型下,由于投标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存在最优策略选择。采用在固定一口价拍卖方式,估价高于一口价的投标者不再立即选择一口价,而是观望确认其他的投标者的信息,迟投标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在临时一口价中依然存在一个均衡点,均衡点的确定受到其他投标者信息的影响,并且估价高于均衡点的投标者不会立即选择一口价;持久一口价中存在一个临界函数和一个均衡点,它们同样受到其他投标者信息的影响,使得估价满足临界函数或高于均衡点的投标者也不能立即选择一口价。比较在独立私有价值和关联价值模型下的三种一口价拍卖方式的投标策略,发现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进行分析。3、从卖家的角度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一口价拍卖方式能使自己的收益获得最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卖家在决定采用哪种一口价拍卖方式后,面临设定合适的一口价拍卖的参数——一口价(一口价的优化),以便获取最大的收益。在本文中我们分别讨论了三种一口价拍卖方式中一口价的优化问题,进而在已经设置好的最优一口价下,分析三种不同一口价拍卖方式中卖家的收益问题。在独立私有估价模型下设置相同的一口价时,三种一口价拍卖方式的收益如何?通过数值比对,得出结论:临时一口价的收益最大,持久一口价次之,固定一口价最小。最后以固定一口价为例得到,随着一口价的增加,卖家收益随之增加,直到最优的一口价,卖家的收益随之减小;随着一口价的增加,物品的非成交概率增加;卖家的收益随着参与顾客人数的增加而增加。4、最后一分钟竞价在网上拍卖中的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一些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中,我们对采用不同拍卖结束规则的拍卖方式下的投标策略,分别在独立私有估价模型和关联估价模型下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在独立私有估价模型下,采用“硬规则”的拍卖中更容易发生狙击现象,而采用“软规则”的拍卖中,不易发生狙击现象;在关联估价模型下,采用“硬规则”的拍卖中,有更多专业知识的或经验丰富的投标者会选择最后时刻投标;而采用“软规则”的拍卖中,有更多专业知识的或经验丰富的投标者不会获胜。而后对于采用不同拍卖结束规则的拍卖收益进行了分析,在采用“硬规则”的拍卖中,买方可以采用最后时刻投标的策略得到更多额外的收益,这样卖家的期望收益受损;在采用“软规则”的拍卖中,买方只能根据自己的估价进行竞价,不能得到更多的额外收益,卖家的收益由于可以将物品卖给估价最高的投标者而实现收益最大化。
二、拍卖网站有“人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拍卖网站有“人气”(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gent技术的互联网在线拍卖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互联网拍卖系统的研究 |
1.3.2 基于Agent技术的互联网拍卖系统设计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基于Agent技术的互联网拍卖系统的相关技术介绍 |
2.1 “互联网拍卖”相关知识介绍 |
2.1.1 互联网拍卖相对于传统拍卖的优点 |
2.1.2 互联网拍卖的类型 |
2.2 Agent技术 |
2.2.1 Agent概念 |
2.2.2 Agent的基本特点 |
2.2.3 Agent技术的种类及其对比 |
2.3 Multi-Agent system |
2.4 JADE平台 |
2.4.1 JADE平台相关简介 |
2.4.2 JADE内部体系结构 |
2.5 ACL message |
2.6 Java服务器页面+Servlet介绍 |
2.6.1 Java服务器页面 |
2.6.2 Servlet |
2.7 本章总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主要用户用例分析 |
3.3 系统功能与性能确定 |
3.3.1 功能模块确定 |
3.3.2 系统性能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gent技术的互联网拍卖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分析 |
4.2 系统构架体系图 |
4.3 拍卖过程总体结构设计 |
4.4 互联网竞拍流程图设计 |
4.5 基于Agent的多策略优化互联网竞拍协议制定 |
4.6 拍卖Agent总体结构 |
4.6.1 拍卖Agent的基本架构设计 |
4.6.2 拍卖Agent的消息传送格式设计 |
4.6.3 Agent模式的消息本体设计 |
4.7 拍卖主持Agent设计 |
4.7.1 拍卖主持设计的体系结构 |
4.7.2 拍卖主持Agent的消息格式设计 |
4.7.3 拍卖主持的Agent的消息本体设计 |
4.8 数据库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5 基于Agent技术的互联网在线拍卖系统的实现 |
5.1 模拟引擎Agent的具体实现过程 |
5.2 拍卖主持Agent的具体实现过程 |
5.3 具体实现 |
5.3.1 登陆系统实现 |
5.3.2 对商品信息的管理板块 |
5.3.3 相关服务的管理板块 |
5.3.4 竞拍管理板块 |
5.4 系统测试 |
5.4.1 测试方法 |
5.4.2 测试结果 |
5.4.3 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拍卖领域的新前沿——网络拍卖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拍卖的界定、特点与运行机理 |
1.1 网络拍卖的界定与特点 |
1.2 基于拍卖平台的网络拍卖运行机理 |
3 网络拍卖的研究现状 |
3.1 网络拍卖的竞价策略 |
3.2 网络拍卖中的赢家诅咒问题、欺诈风险与声誉机制 |
3.2.1 赢家诅咒问题与卖方欺诈 |
3.2.2 防范卖方欺诈的声誉机制 |
3.2.3 网络组合拍卖中的买方欺诈与防范机制 |
3.3 网络拍卖中的合谋问题 |
3.4网络拍卖中的拍卖方式选择与保留价格设置 |
3.4.1 拍卖方式的选择 |
3.4.2 保留价格的设置 |
3.5 网络组合拍卖的机制设计与均衡价格决定问题 |
3.6 网络拍卖平台的正反馈机制与最优收费策略设计 |
4 现有网络拍卖研究缺陷与发展趋势 |
(3)基于.NET的拍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拍卖管理系统的背景 |
1.2 国内外拍卖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拍卖管理系统的选题意义 |
1.4 拍卖管理系统的研究目标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拍卖管理系统相关的理论和技术 |
2.1 .NET 平台介绍 |
2.2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平台 |
2.3 B/S 架构介绍 |
2.4 SQLSERVER2005 数据库 |
2.5 C#语言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拍卖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 |
3.1.1 系统管理员用户 |
3.1.2 前台会员 |
3.1.3 游客用户 |
3.2 数据处理分析 |
3.2.1 数据流程图 |
3.2.2 数据字典 |
3.3 功能描述 |
3.3.1 系统管理员功能 |
3.3.2 前台会员部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拍卖管理系统系统设计 |
4.1 系统结构设计 |
4.2 网络拍卖系统的设计目标 |
4.3 拍卖管理系统所有功能 |
4.4 系统的数据模型设计 |
4.5 系统数据库配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拍卖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
5.1 用户登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 商品信息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 新闻信息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4 会员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5 留言信息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6 修改登陆密码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7 前台首页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8 查询信息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9 用户注册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0 信息发布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1 商品拍卖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2 用户中心功能详细设计与代码实现 |
5.1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拍卖管理系统测试 |
6.1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
6.2 功能测试 |
6.3 测试方法 |
6.4 测试概况 |
6.5 测试结论 |
第七章 拍卖管理系统结论与工作展望 |
7.1 结论 |
7.2 目前的问题和未完善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关于机票代理行业规范化管理及业务发展趋势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机票代理行业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机票代理行业规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机票代理行业的特点 |
一、国外机票代理行业的特点 |
二、国内机票代理行业的特点 |
三、国内外机票代理市场的通性与个性 |
第四节 文章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
一、论文的逻辑结构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机票代理行业的营销手段及管理现状 |
第一节 机票代理市场乱象 |
一、机票代理商良莠不齐 |
二、让人避之不及的街头名片 |
第二节 机票代理市场乱象之探析 |
第三节 机票代理行业规范化管理 |
一、行业内部的规范化管理 |
二、宏观层面上的规范化管理与细则研究 |
第三章 规范化管理机票代理行业的社会影响 |
第一节 规范化管理机票代理行业使消费者受益 |
一、规范管理、完善代理公司服务手段对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的作用 |
二、规范管理机票代理行业可以为普通消费者带来值得信赖的保障和实惠 |
第二节 规范化管理机票代理行业使其和谐发展 |
一、规范化管理机票代理使其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 |
二、规范化管理机票代理使其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规范发展网络新业务 |
第一节 BUSINESS-TO-CONSUMER(商家对客户)网络业务 构筑机票代理新平台 |
一、通过网络销售机票 |
二、手机3G服务----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 |
第二节 规范网络代理与防范网络购票风险 |
一、规范管理网络机票代理业务 |
二、目前通用的网络购票风险防范手段 |
第二节 利用手机3G业务开展机票代理服务 |
一、手机3G服务新功能与机票代理业务 |
二、手机3G服务在规范管理下的业务创新 |
第五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C2C模式中声誉与口碑对信任和购买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基础理论回顾 |
2.1 声誉相关理论 |
2.1.1 声誉的概念 |
2.1.2 声誉的测量 |
2.2 电子口碑相关理论 |
2.2.1 电子口碑的概念 |
2.2.2 电子口碑的测量 |
2.3 购买意向相关理论 |
2.3.1 购买意向的概念 |
2.3.2 购买意向的测量 |
2.4 信任相关理论 |
2.4.1 信任的概念 |
2.4.2 信任的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模型与假说发展 |
3.1 研究模型 |
3.2 假说发展 |
3.2.1 声誉和电子口碑对购买意向的影响 |
3.2.2 信任的中介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调查对象 |
4.2 变量测量与量表 |
4.2.1 声誉的测量 |
4.2.2 电子口碑的测量 |
4.2.3 信任的测量 |
4.2.4 购买意向的测量 |
4.2.5 量表 |
4.3 数据统计方法 |
4.4 样本的构成 |
4.5 模型检验 |
4.5.1 变量描述与相关性分析 |
4.5.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
4.5.3 回归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果讨论 |
5.1.1 卖方声誉和电子口碑对买方购买意向影响讨论 |
5.1.2 信任的中介作用讨论 |
5.1.3 研究结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5.2.1 本研究的局限 |
5.2.2 未来研究展望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声誉机制与交易方式对网络商品成交价格形成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个网络拍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
1.2.1 网络拍卖的界定与特点 |
1.2.2 网络拍卖的运行机理 |
1.2.3 网络拍卖的声誉机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交易声誉和声誉机制研究综述 |
2.1 防范卖方欺诈的声誉机制 |
2.2 声誉的作用 |
第三章 声誉机制与交易方式对网络商品成交价格影响的理论基础 |
3.1 基于声誉机制的第二价格网络拍卖中标价格形成理论模型 |
3.1.1 基本模型:考虑声誉的第二价格网络拍卖的均衡中标价格 |
3.1.2 考虑声誉机制的第二价格网络拍卖的均衡中标价格 |
3.1.3 同时考虑声誉机制与商品类别的第二价格网络拍卖的均衡中标价格 |
3.1.4 便于计量估计的特定简化网络拍卖模型 |
3.2 基于声誉的一口价方式下的价格形成理论模型 |
3.2.1 模型基本设定 |
3.2.2 市场交易双方的行动顺序 |
3.2.3 网络市场交易价格离散均衡 |
第四章 声誉和声誉机制对网络商品成交价格影响实证研究 |
4.1 声誉和声誉机制对网络商品成交价格影响的结论假设 |
4.2 声誉对拍卖价格影响的检验模型 |
4.2.1 声誉效应检验模型 |
4.2.2 声誉机制对拍卖成交价格影响的检验模型 |
4.3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3.1 数据来源网站及其声誉机制概况 |
4.3.2 样本选取 |
4.4 研究变量与描述性统计 |
4.4.1 研究变量 |
4.4.2 描述性统计 |
4.5 计量估计结果 |
第五章 交易方式对网络商品成交价格的影响实证研究 |
5.1 交易方式对网络商品成交价格影响的结论假设 |
5.2 交易方式对网络商品成交价格影响的检验模型 |
5.3 数据来源 |
5.4 研究变量和描述性统计 |
5.4.1 研究变量 |
5.4.2 描述性统计 |
5.5 计量估计结果 |
5.5.1 交易方式与商品类别交互效应检验模型估计结果 |
5.5.2 交易方式与声誉交互效应检验模型估计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互联网的最优拍卖机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网上拍卖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传统拍卖与网上拍卖 |
2.1 传统拍卖的发展 |
2.2 传统拍卖简介 |
2.2.1 传统拍卖的定义 |
2.2.2 传统拍卖的方式 |
2.2.3 传统拍卖的模型 |
2.3 网上拍卖的产生与现状 |
2.3.1 网上拍卖产生 |
2.3.2 网上拍卖现状 |
2.4 网上拍卖 |
2.4.1 网上拍卖的定义 |
2.4.2 网上拍卖的方式 |
2.5 网上拍卖的优点 |
2.6 网上拍卖关注的问题 |
第三章 基于互联网的一类最优拍卖机制设计研究 |
3.1 引论 |
3.2 模型的设立与前提 |
3.3 单物品拍卖的最优拍卖时间确定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数值分析 |
3.4 多物品拍卖的最优拍卖时间确定 |
3.4.1 模型建立 |
3.4.2 数值分析 |
3.4.3 模型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粗糙集模型的多属性网上拍卖机制的设计研究 |
4.1 引论 |
4.2 粗糙集理论概述 |
4.3 粗糙集模型 |
4.3.1 知识简约(属性简约) |
4.3.2 属性权重的设定 |
4.4 多属性网上拍卖的模糊数学模型 |
4.4.1 对多属性网上拍卖的属性权重的处理方法 |
4.4.2 对多属性拍卖的具体处理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C2C网上交易中消费者投诉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论文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网络欺诈的相关理论 |
2.2.1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 |
2.2.2 网络欺诈的成因 |
2.2.3 网络欺诈对电子商务交易的影响 |
2.2.4 C2C网络欺诈 |
3 我国C2C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简介 |
3.1.1 C2C电子商务的涵义 |
3.1.2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简介 |
3.2 C2C电子商务的特点 |
3.3 C2C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
3.3.1 C2C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简要进程 |
3.3.2 我国C2C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
3.3.3 我国C2C电子商务市场与前景 |
3.3.4 我国C2C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 影响我国C2C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分析 |
3.4.1 国内消费水平与消费观念差异对C2C交易的影响 |
3.4.2 物流对C2C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 |
3.4.3 C2C电子商务中网络交易安全与诚信问题 |
4 我国C2C电子商务交易投诉调查与分析 |
4.1 研究样本选择 |
4.2 选择调查对象 |
4.3 数据的分析 |
4.3.1 按照信誉度分类 |
4.3.2 按照产品类别来分类 |
4.3.3 按照地区分类 |
4.3.4 下边按照投诉商品的价格来区分 |
5 建议和对策 |
5.1 对C2C电子商务中的卖方 |
5.2 对C2C电子商务中的买方 |
5.3 对C2C电子商务中的拍卖网站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网上英式拍卖的投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C2C的发展 |
1.1.2 国内C2C的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3章 网上拍卖投标进程 |
3.1 网上拍卖的特点 |
3.1.1 网上拍卖与传统拍卖的区别 |
3.1.2 网上拍卖的流程 |
3.2 C2C网上拍卖投标进程 |
第4章 网上英式拍卖投标策略 |
4.1 关于估价模型 |
4.2 投标策略 |
4.2.1 独立私有估价模型中的顾客投标策略 |
4.2.2 关联估价模型中的顾客投标策略 |
4.2.3 顾客实际投标策略 |
第5章 网上拍卖中狙击投标实证研究 |
5.1 狙击投标策略 |
5.2 数据来源及收集方法 |
5.3 实证分析及其结果 |
5.4 单件拍品投标过程时间价格关系的曲线拟合 |
5.4.1 拟合方法介绍 |
5.4.1.1 csaps函数 |
5.4.1.2 惩罚最小二乘法 |
5.4.1.3 三次样条曲线 |
5.4.2 数据处理 |
5.4.3 拟合结果分析 |
第6章 一口价网上拍卖投标策略 |
6.1 一口价网上拍卖 |
6.2 网上一口价拍卖模型说明 |
6.2.1 固定一口价 |
6.2.2 临时一口价 |
6.2.3 持久一口价 |
6.3 模型比较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一口价网上英式拍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拍卖的出现及其发展 |
1.1.2 电子商务的发展 |
1.1.3 网上拍卖的出现及飞速发展 |
1.2 拍卖的基本概念 |
1.2.1 拍卖方式 |
1.2.2 拍卖规则 |
1.2.3 网上拍卖方式 |
1.3 论文的内容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拍卖理论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传统拍卖模型 |
2.2.1 基准模型 |
2.2.2 共同估价和关联估价模型 |
2.2.3 风险类型 |
2.2.4 投标者策略和投标均衡 |
2.3 传统拍卖与网上拍卖的比较 |
2.3.1 拍卖流程及费用比较 |
2.3.2 网上拍卖和传统拍卖的区别 |
2.4 网上拍卖综述 |
2.4.1 网上拍卖投标行为分析 |
2.4.2 网上拍卖的卖方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口价网上拍卖与投标者策略 |
3.1 引言 |
3.2 一口价网上拍卖概述 |
3.2.1 固定一口价 |
3.2.2 临时一口价 |
3.2.3 持久一口价 |
3.3 投标策略 |
3.3.1 基本模型 |
3.3.2 独立私有估价模型 |
3.3.3 关联价值模型 |
3.4 投标策略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口价网上拍卖中卖家效用 |
4.1 引言 |
4.2 一口价的优化问题 |
4.2.1 固定一口价 |
4.2.2 临时一口价 |
4.2.3 持久一口价 |
4.2.4 一口价的比较 |
4.3 独立私有估价模型下的卖家收益 |
4.3.1 固定一口价 |
4.3.2 临时一口价 |
4.3.3 持久一口价 |
4.3.4 卖家收益比较 |
4.4 数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最后一分钟竞价 |
5.1 引言 |
5.2 拍卖结束规则 |
5.2.1 “硬规则”介绍 |
5.2.2 “软规则”介绍 |
5.3 投标策略分析 |
5.3.1 私有估价模型下投标策略的分析 |
5.3.2 关联估价模型下的投标策略分析 |
5.4 收益分析 |
5.4.1 “硬规则”下的收益 |
5.4.2 “软规则”下的收益 |
5.4.3 收益的比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1.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6.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6.2.1 网上一口价英式拍卖的研究展望 |
6.2.2 传统拍卖理论的展望 |
6.2.3 网上拍卖理论的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四、拍卖网站有“人气”(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gent技术的互联网在线拍卖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骥.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2]拍卖领域的新前沿——网络拍卖的理论与经验研究[J]. 杨剑侠,陈宏民,王宏. 系统管理学报, 2013(06)
- [3]基于.NET的拍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石万琳.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4]关于机票代理行业规范化管理及业务发展趋势的调研[D]. 王强.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5]C2C模式中声誉与口碑对信任和购买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D]. 范艺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S2)
- [6]声誉机制与交易方式对网络商品成交价格形成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个网络拍卖视角[D]. 陆晓菁.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7]基于互联网的最优拍卖机制设计研究[D]. 陈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 [8]C2C网上交易中消费者投诉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毅. 重庆大学, 2008(06)
- [9]网上英式拍卖的投标策略研究[D]. 赵传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1)
- [10]一口价网上英式拍卖的研究[D]. 杨兴丽.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