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效益分析——以山东省西单村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梁俊峰[1](2020)在《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以苏州市金庭镇辛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向往乡村的田园生活,在此基础上乡村旅游逐渐发展起来。作为乡村文化遗产的乡村景观极具地域特色,它不仅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更是对乡村面貌的集中呈现。乡村景观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缺乏合理规划设计,导致乡村景观地域特色消失,呈现出千村一面的现象。如何对乡村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保护其地域特色以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首先,本研究在剖析乡村旅游及相关概念,分析乡村旅游、“三生”空间与乡村景观关系的基础上,从生产景观、生活景观和生态景观层面提出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其次,在乡村旅游背景下研究金庭镇乡村景观建设情况,通过分析其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影响金庭镇乡村景观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大类、五小类,剖析了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此外,在研究金庭镇乡村景观现状的基础上,从部分、整体两个方面提出金庭镇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分别阐述了乡村旅游背景下生产景观、生活景观、生态景观等乡村景观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和策略;最后,以苏州市金庭镇辛村为例,对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
宋怡[2](2020)在《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景观是我国为了促进乡村振兴、美化乡村环境而诞生的新兴交叉学科,融合了旅游与景观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旅游与景观两方面进行阐述。旅游方面,旅游业由于供给侧改革,由传统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方面,乡村旅游景观是乡村旅游里兼具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的内容。本文顺应大势所趋,结合旅游经济学、旅游心里学、景观生态学、乡村景观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展开研究。笔者通过专家咨询法采集评价因子数据,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评价权重模型,参考楚义芳旅游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刘楝子全域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全域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将评价内容划分为3个系统层、8个要素层及41个指标层。系统层包括乡村旅游景观发展能力(A1)、乡村旅游景观资源价值(A2)及乡村旅游景观管理能力(A3),通过对其发展能力、资源价值及管理能力三大方面,对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内容进行评价。总结归纳了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评价的权重公式总模型:M=0.1692(A1)+0.3874(A2)+0.4434(A3)。将评价结果划分为萌芽时期(≤0.6)、起步时期(0.6-0.8)、优化时期(0.8-0.9)及完善时期(>0.9)四个阶段,阐述了该模型的具体实践运用方法,依据其所得权重值结果,提出了品牌性、综合性、生态性、特色性及服务性设计原则,指出了塑造地域品牌、整合乡村环境、优化乡村聚落、细化空间功能及完备标识系统设计方法,以期依据评价模型所得结果推动方法论的形成。为验证综合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作为实证研究案例,通过查阅兴隆县政府发展报告中的数据,结合相关专家的指导参考,对其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加以评价及对策建议,希望以此促进兴隆县的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发展,将本文研究得到的理论加以实践运用,发挥其推广与示范作用。
张盼盼[3](2020)在《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现状问题和农村生态景观建设需求,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整治中运用的工程手段,包括农村居民点复垦、土地平整工程、道路整治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给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带来的景观效应,提出了以上工程手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旨在阐明农村土地整治与区域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的响应关系,为农村土地整治技术需求和工程适应性提供参考。
王堞凡[4](2017)在《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文中指出农业景观是自然景观环境、传统农业生产格局、传统乡村格局特色、传统生活延续、民俗文化、现代农业效益、相关产业效益、公共设施、乡村环境、生态环境等农业活动有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结合的一种特殊形态集合产物,是农业外在表现和内在优势相结合的复合型景观,且具有社会、经济、生态和历史等价值属性。在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农业景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论文选取农业生产发展在全国前列,同时城镇化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相对成规模的江苏地区农业景观进行重点分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运用研究成果,保护江苏地区乃至全国农业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发挥农业景观最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农业景观在新时期得到传承与优化。从而丰富了新时期农业景观保护和更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扩展了乡村景观建设和规划研究的思路,具有社会现实意义。论文主要运用了多学科融贯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田野调查法、归纳分析法、层次分析与模糊评价法以及实践运用法来展开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的研究。研究内容拟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解决如何合理的进行乡村地区农业景观保护和更新的设计与建设:1、通过对典型乡村农业景观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归纳分析,分析其现状建设的优势、劣势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发现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保护和更新的规划与建设层面核心的问题。2、分析国内外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案例的规划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国内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规划建设提炼出可借鉴的方法和依据。3、构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论体系、评价原则、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4、依据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综合评价体系及构建的数据库操作平台,提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特色规划方法与策略。5、结合相关实践案例为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规划提供实践参考,以期使抽象的理论更具现实可操作性。论文最后研究确立了一套被相关领域广泛应用而引申到针对农业景观研究领域的综合评价体系。在调研层面全面系统地列举了评价的指标内容和评价标准构成的要素,将农业景观后续的设计和规划建设定位在更加科学严谨的角度。通过建立的数据库软件,方便相关人员进行实际操作,以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江苏地区乃至全国农业景观设计建设的基础,采用分类保护与更新的方法和策略,以模式套用的方式指导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设计与建设。
戴日伴[5](2016)在《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景观旅游开发和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体验郊野自然和乡村景观的需求在增加,城市周边也不失时机地出现许多以乡村旅游为主要招徕手段的景点,但由于缺乏对乡村景观资源状况的系统梳理及其特点的深入研究,许多“乡村旅游点”的建设和运营往往只是参照和模仿一般旅游区的做法,乡村景观特色不突出,游人获得的往往只是处于行政区划意义的乡村范围的游乐体验,并非真正的乡村景观体验。基于这种现状,本研究选择广州丘陵地区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点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乡村景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当地乡村景观的类型及其特征的梳理,总结当地乡村景观构成要素的特点;以及对广州丘陵地区9个乡村旅游点的景观利用和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它们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得与失;并通过问卷,调查当地居民、旅游者对乡村景观的偏好与诉求;探讨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的保护的内容和原则,及乡村景观保护与建设的思路和模式。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主要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环境景观、农业景观和聚落景观。其乡村景观构成要素的特点有:(1)传统民居物屋檐出挑距离较远,起到防雨和营造冷巷的作用;外墙体以土坯材料为主,青砖为辅,镬耳山墙是当地特色山墙;巷门多为门斗式,民居户门多为门框式;传统建筑以直棂窗为主,漏窗为辅;(2)街巷尺度各异、材料乡土性强,多以片石和卵石为主要材料;(3)水系网络完善、沟渠尺度变化不一;(4)生产性景观方面,农业生产性景观主要以果林、竹林和蔬菜、水稻为主;手工艺生产性景观多为竹料手工艺品、干制农产品等。(5)建筑艺术装饰多为彩绘、灰塑和陶塑等。(2)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依托当地独特景观资源开发旅游,初具知名度;依托当地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依托当地乡村旅游,保护了其独特的景观资源。(3)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统乡村聚落风貌逐渐消失;劳动力流失严重,乡村空心化;乡村景观利用不充分,旅游产品单一。(4)旅游者对当地乡村景观资源的偏好递减排序为:自然山水环境景观、观光农业景观、传统建筑景观、民俗风情景观和文化娱乐活动景观。而旅游者对乡村景观开发意愿递减排序为:文化娱乐活动景观、民俗风情景观、观光农业景观、建筑景观和山水自然环境景观。旅游者希望得到更全面的乡村体验。(5)居民对乡村景观的偏好递减排序为:宗祠、历史建筑与古街巷、水塘、古民居、农田、古井与古树、传统商店与小酒馆、其他景观。居民心中最需要保护的乡村景观资源的递减排序为:宗祠、历史建筑、古街巷、古民居、古树、水塘、农田、古井、晒谷场、戏台、商店和小酒馆、其他乡村景观。(6)乡村景观需要保护的内容有:整体环境格局、村庄布局模式、传统建筑风貌、传统古街巷、农业景观、传统公共性空间、构筑物及小品、民俗习惯等。(7)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建设的原则有:基于价值判断保护;乡土性为主、多样性为辅;民众参与,体现民意。当地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的思路有:保护乡村的乡土性;保护乡村自然性;保护乡村的传统性;保护乡村的民俗性;开发乡村的创新性。当地乡村景观保护与利用的模式有:传统建筑景观的活化;乡村聚落的有机更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宋俊波[6](2014)在《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乡村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美丽乡村”也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景观在城镇化的冲击下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休闲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快速崛起,具有良好景观资源条件的乡村地区将迎来蓬勃的发展期。在此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对于建设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丽乡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适合西南丘陵区特点的乡村景观规划模式,并选取铜梁县南城街道马滩村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分类体系。根据相关景观分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按照尺度性、综合性与主导因子、分级分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突出乡村景观资源特点等原则的要求,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采用功能形态分类的方法将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划分为景观区、景观类、景观单元、景观要素的四级分类体系。景观区是指宏观尺度上的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区。景观类是根据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包括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等。景观单元是根据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差异,结合土地利用特点,对景观类的进一步划分。自然景观包括天然林地景观、天然水域景观、天然河流景观、天然草地景观等;半自然景观包括农田景观、园地景观、人工林地景观等;人工景观包括聚落景观、道路景观、农田水利景观等。景观要素是根据构成要素最明显的土地利用特征,对景观单元的进一步划分。如农田景观包括水田景观、旱地景观等。(2)分析了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基本特征。西南丘陵区因其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的特点,以及受传统农耕方式、乡村聚落布局、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与平原地区乡村景观相比,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具有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农村居民点景观较为分散;农田景观面积不大、以梯田为主;容易形成“坡顶林地—坡中园地—坡下农田—坡底水塘”的立体农业景观;景观的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3)构建了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评价模型。本文构建了由1个目标层、5个项目层、9个因素层、35个指标层组成的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项目层包括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具有的经济、社会、生态、美学、文化等功能,因素层包括经济性、社会性、生态稳定性、景观异质性、自然性、有序性、空间性、多样性、文化性等。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均方差法结合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构建了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评价模型,并将评价模型应用于马滩村3个分区的乡村景观评价实践。评价结果表明,从因素层分析,分区1在乡村景观的社会性、生态稳定性、景观异质性、自然性、多样性、文化性方面较好,分区2在乡村景观的经济性、空间性方面较好,分区3在乡村景观的有序性方面较好;从项目层分析,分区1在乡村景观的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文化功能方面较好,分区2在经济功能方面较好,3个分区在社会功能方面差异不大。(4)构建了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规划模式。在乡村景观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在以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导向下,分别构建了西南丘陵区乡村农田景观、林地景观、园地景观、道路景观、沟渠景观、水域景观、聚落景观、文化景观的规划模式。乡村农田景观规划应注重农田斑块规划、农田作物搭配等;乡村林地景观规划应注重树种的选择,应以经济林木作物为主;乡村园地景观规划应注重园地选址、树种选择、树种栽植、游憩规划等;乡村道路景观规划应注重道路等级划分、道路选线布局、路面材质选择、生态补偿等;乡村沟渠景观规划应注重选线布局、沟渠材料、生态补偿等;乡村水域景观规划应突出生态性和美学性,注重挖掘休闲价值;乡村聚落景观规划应注重聚落布局、建筑风貌、聚落绿化等;乡村文化景观规划应注重对乡村文化民俗的深入挖掘与保护。最后,将规划模式应用于研究区域的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并将研究区域规划为黑色作物区、精品苗木区、养生度假区、新村示范区、设施农业区、蔬菜生产区、水果采摘区、休闲垂钓区、滨河游憩区等九大功能区,并进行了具体的农业产业与旅游规划,为研究区域乡村景观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简虹[7](2013)在《川东低山丘陵区城郊乡村游憩地景观生态构建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休假制度的调整,使得人们更多的选择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短线旅游、自助游、自驾游等,从而为城郊乡村游憩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在对城郊乡村游憩地调查发现,我国城郊乡村游憩地规划设计中存在对乡村游憩地景观缺乏充分认识、景观格局混乱、乡土特色丧失、产品类型单一等问题。乡村游憩地景观是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高度统一的复合景观,从生态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和设计乡村景观的各种行为体系,在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探索城郊乡村游憩地景观生态构建体系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定性分析、具体设计、案例分析,对课题进行了具体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中所应用的各种理论进行阐述,认为城郊乡村游憩地景观生态构建应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系统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景观规划学理论为指导,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为原则,以景观保护为前提,以城郊乡村游憩地为对象,从生态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和设计乡村景观的各种行为体系。然后,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城郊乡村游憩地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建立了从目标与定位分析、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整体设计与构思深化、具体景观斑块生态设计的城郊乡村游憩地景观生态系统的构建。归纳总结出乡村游憩地大致可以分为6个主类,22个亚类,50个基本类型。然后通过对城市潜在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游客对城郊游憩地的需求期望,认为当前城郊游憩地的发展具有注重体验性、旅游产品日趋个性化、消费低、通达性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游憩地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以及构建的原则。本文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布局方法,依托现状骨干道路体系或水系,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以现状农田为“基质”,现状森林和山坪塘为“斑块”,对乡村游憩地景观进行空间构建。认为乡村游憩地空间布局包括带状串联式布局、单一核心式布局、多中心式组团布局三种主要形式,功能分区基本相同,主要包括示范区、生产区、休闲娱乐区、服务区四部分。在对乡村游憩地具体景观斑块的生态设计研究中,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收集和案例经验总结,分析了路沟渠、山塘生态化设计、农田斑块生态设计、居住群落景观设计、绿化规划,并将区域自然条件与游憩地功能要求也纳入了对设计方案适用性的考虑。针对路沟渠的生态设计,科学地确定并建立了既稳固安全、输水高效,又具有生态景观效应的路沟渠平面形态与断面形式。应用本论文研究成果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提升规划区的景观美感和生态安全。(3)乡村景观评价一直是乡村景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重庆市铜梁生态湿地荷花园为例,从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果三方面评价游憩地景观构建前后差异。结合国内外相关评价方法构建了4层次的乡村游憩地景观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目标层、项目层3个指标、因素层8个指标、指标层23个指标。根据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景观评价综合指数,景观构建前为0.45,景观构建后为0.65。由此得出,铜梁生态湿地荷花园景观生态构建前后景观评价综合指数提高0.2,整个游憩地景观由原来的一般转变为较好,研究区从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果三方面都有所改善。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以及案例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从宏观规划理念和微观设计要点两方面提出乡村游憩地景观生态规划体系,该体系不一定适用每一种类型的乡村游憩地发展模式,但可以为川东低山丘陵区城郊乡村游憩地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郑华伟[8](2012)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形成、测度与改善》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致了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导致建设用地急剧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要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农村土地整理。通过农村土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资源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性能,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截止至2006年底,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8批2320个,建设规模162.6×104hm2,规划新增耕地面积37.3×104hm2,预算投资总额297.9×109元。随着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推进,土地整理内涵发生了变化,农村土地整治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从2010年开始,中央财政将安排260亿元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作;为了完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投入6000亿元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然而,随着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日渐深入,绩效问题逐渐暴露: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超概算,项目未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以及投入营运后处于亏损局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开展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研究,构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框架体系,对于提高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决策水平、建设效果,促进农村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在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物品理论、项目治理理论等的支撑下,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范式,系统探讨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以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来讲,论文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1)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运行过程。从农村土地整理的公共物品属性入手,分析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供给主体、组织过程,探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契约关系。(2)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形成,既有内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论文分别从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的三大基本职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出发分析内部因素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影响;根据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运作实践,探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技术水平、自然条件等外部因素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作用。(3)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从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主体入手,分析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目标;运用三维结构模型与逻辑框架法构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测度目标与测度体系确定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指标,选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方法。(4)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路径选择。结合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公共品性质、公益性目标,探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路径和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路径,前者主要包括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后者主要体现为完善机构设置、优化工作程序和健全管理措施。(5)在以上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诊断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制约因素,探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的路径选择。通过以上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农村土地整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主要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政府主导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组织过程包括决策过程、实施过程和运营过程。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公众、政府、项目业主、承包商等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双层多级委托代理关系,进一步缔结成为不完全契约关系,并通过“项目组合”将临时性契约转变为长期性契约。(2)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受到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与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等内部因素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可以调控的,但自然条件、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水平、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在单个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周期内是很难依靠人力随意改变的。(3)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项目区公众和项目所在社区等核心利益相关者,测度目标具体分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存在逻辑维、知识维和时间维,三者分别体现为投入、产出、目的、目标,经济、效率、效益、公平和责任,决策、实施和运营,由此建立了基于逻辑框架法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决策绩效、实施绩效、运营绩效三个层面构建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具体分为决策过程、建设规模、业务绩效、财务绩效、结果绩效和影响绩效六个方面的测度指标;进一步建立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的熵权可拓物元模型。(4)开展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内部治理,成立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业主委员会、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监督委员会,健全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优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委托代理关系;加强市场治理与环境治理,完善市场治理机制、政府监管机制,有效强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目标,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效果。完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组织机构,规范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与改善的工作程序,健全多元协作、监测与预警管理信息网络、动态监管、成果应用与反馈等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有效完成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任务。(5)实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以来,苏州市增加了耕地资源面积,提升了耕地资源生产能力,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组织过程主要包括决策过程、实施过程和运营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双层多级委托代理关系,进一步缔结成为不完全契约关系,并通过“项目组合”将临时性契约转变为长期性契约。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较为有利,但市场环境、技术水平、自然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当前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不足;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治理机制尚不完善。(6)总体来看,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参差不齐,项目之间的差异较大,有两个项目绩效处于“良好”水平、三个项目接近“良好”水平、一个项目接近“较差”水平;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植被覆盖程度较低、防护林网密度较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不大、土地利用率提高幅度不大等。最后,论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优化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建设,建立景观生态型农村土地整理模式,完善农村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整理的后期管护机制。
廖兴勇[9](2012)在《重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土地整理正在运用自然环境格局、经济态势以及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等创新驱动力,形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西南丘陵山区是我国特殊的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土地整理实现项目选址判别、资源环境效应诊断、产业发展培育、生态景观再造等方面的创新,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村土地整治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创新适合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整治需求的新模式,是目前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以重庆丘陵山区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实例,针对丘陵山区土地整理的规划布局和工程设计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困境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提出适宜于丘陵山区的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为实现丘陵山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相关建设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永胜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柑橘园建设)为例,研究了柑橘园建设的改土工程、灌排工程以及道路工程,并提出了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的关键技术。(1)海拔低于500m,坡度控制在25°以内适宜种植柑橘的水田采用垄畦改土法;而旱地中土层较深的坡耕地采用定植穴改土法,土层较浅的坡瘠地采用壕沟改土法。(2)研究区水资源供大于需,根据各地块实际情况,设计排灌沟渠,布设一定量的周转池等,形成一个完善的综合排灌体系,以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季节性缺水现象的情况。(3)整修原有田间道,连通横跨研究区的主要对外交通道,进而与县城主干道连为一体;考虑到水田、旱地集中成片改建为果园,整修部分骨干生产便道,使其将田块与每条支田间道、主要对外交通相连接,使各级道路均与农田水利系统、田块、居民点、对外交通干道结合,构建完善田间道路网系统。(4)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关键技术:①采用定植穴改土(坡地)和垄畦型改土(水稻土),回填有机物料,达到土层深厚,有机质高,质地疏松,通透性、排水性良好;②采取修建壕沟、背沟及箱沟等多种沟渠构成排水系统,以一级主管道与蓄水池、天然河沟以及灌溉渠等水源相连接,并配套一定数量的阀门与二级管道连接,将水输送至田块实现灌溉;③生产作业道和生活便道宜采用平直式,当道路纵坡大于10°时宜采用凹槽防滑处理的平直与台阶结合式,以便于柑橘园内小型机械车、摩托车通行。通过土地整理建设柑橘园,坡耕地土层变深厚,耕作层结构改善,肥力水平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并且,柑橘园能提供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产品,因此,柑橘园应作为耕地的一部分。(2)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市璧山县璧北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区域优势品种,立足蔬菜生长特性,因地制宜进行宏观规划与微观土壤改良,并提出了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的关键技术。(1)大气、灌溉水质、土壤单项污染指数Pi均≤1,未受污染。大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0.56,污染水平属清洁;灌溉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0.69,污染水平属尚清洁;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74,污染水平属尚清洁。可见,大气、灌溉水质、土壤所有指标均合格,符合蔬菜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质量标准要求适合蔬菜基地的建立和选择。(2)依据地形、地貌、土壤和水系分布及产业发展定位,宏观上布局为“一心两基地四区一点”八个功能区,即种苗培育中心、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蔬菜良种试验示范区、农耕体验区、观光休闲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和农民新村点。(3)在农田规划上,首先,将研究区耕作田块设计为条田,条田可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消除农田利用中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促进农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其次,进行了水利管网系统以及配套管网建设,使灌排系统配套,使规划的田块具有保水、保肥的目的;最后,还设计了保障蔬菜销售运输和田间作业的完善快捷道路网体系。以此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4)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的关键技术:①通过对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与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以此检验是否适合建设蔬菜基地;②耕作田块修筑工程,以此消除农田利用中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③通过设计排除地面水和控制地下水结合使用的排水农沟,以实现田块保水保肥。④通过重点建设环状机耕道和板车道,完善道路交通网络,以解决运输问题。(3)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合川区大石镇高川村等四村粮油基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制约因素,工程措施和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的关键技术。(1)从基础设施条件、土地利用限制、士地适应性、水资源供需等四方面分析了研究区建设粮油基地的制约因素。研究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且遭受一定程度的干旱、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研究区水资源总量上可实现供给平衡,但可能出现季节性和区域性干旱问题。为此,需要通过粮油基地土地整理来实现研究区田、水、路、林的改造,以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2)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及其他工程等工程建设,以提高基础设施配套程度,改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景观,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促进粮油基地持续利用。(3)通过对田、水、路的综合治理,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基本实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符合粮油基地要求。(4)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的关键技术:①丘陵山区耕作田块以修建梯田为主,田(地)面坡度水平(水田)或<6°(旱地),耕作层厚度>25cm,有效土层厚度>50cm;②充分利用水资源,完善灌溉体系,灌溉设计保证率不低于70%;水源受空间和时间限制不稳定区域的耕地,每亩耕地可用于补充灌溉的设施蓄水量宜在4m3以上。③田间道路面宽3.0m~4.0m,设置必要的错车道和回车道,同时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主干田间道宜硬化;生产路采用横向、纵向交叉布置,路面宽宜为0.8m~2.0m。生产路可沿沟渠或田埂灵活设置,并形成网状。(4)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以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大柱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新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规划,并提出了农村综合整治的关键技术。(1)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产业规划,把研究区建设成以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和高新农业为核心的产业,并打造出了产业的休闲观光的多重功能,形成了蔬菜种植区、粮油种植区、林木种植区(包括果园、苗园)、养殖中心(包括家畜养殖中心、水产养殖中心)、中药种植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2)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成“钱塘人家”新型社区。通过农村居民点复垦,可补充耕地25.50hm2,有利于维持耕地占补平衡;农田土地整治实现田块规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完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溉系统,满足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农业新技术能得到有效推广。(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目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互为基础的关系;研究区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质量将提高39.5%;生态环境水平将呈上升趋势,且年均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步显着;景观破碎度指数由综合整治前的0.0021降低为0.0013,聚集度指数由0.67增加为0.71。通过田块合并,渠、沟、路的重新布设,使原来破碎杂乱的斑块镶嵌格局进行了规整,总体格局趋于简单,斑块的团聚性得到增强。(4)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关键技术:①针对不同类型区的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规划,提出与产业协同的农村土地利用配置模式,编制符合“四生”(生态、生产、生活、生财)理念的农村土地整治规划;②针对山地耕地组织利用方式和耕地规模经营水平,实施耕作田块整治及耕地质量保育;③从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多角度,设计促进村镇建设用地潜力挖掘与释放。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重庆丘陵山区四种土地整理模式: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模式、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丰富和完善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实践研究。但以项目为载体的土地整理模式,缺乏对新形势下相关政策工具的运用。因此,将来应以项目、工程为载体结合政策工具的运用转变,特别是将农用地整理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进行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研究。并且本研究提出的土地整理关键技术,还需在实践中验证,反映其适用性,推导其广适性。
闫月红[10](2012)在《河北省山地乡村居住景观规划研究 ——以迁西县大堡城子村为例》文中认为乡村居住景观规划研究是乡村景观规划的重点,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已在河北省引起了强烈反响。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新民居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山地是人类聚居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地乡村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和景观的多样性而赋予其居住景观更多的魅力,同时山地乡村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发展缓慢的双重压力。河北省山地主要有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8.1%,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优越的地理位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层次的提升及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越来越渴望与自然接触,自然环境优越的山村就成了人们居住、旅游的首选。但是,多数山地乡村在建设中,忽略了其生态敏感性、视觉脆弱性、景观不稳定性等特点;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照抄平原地区的住宅模式,破坏了山地乡村特有的乡土风貌和人文景观,使其面临巨大的经济危机。因此,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的研究对促进山地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迁西县大堡城子村为例,对河北省山地乡村居住景观规划进行研究,总结出山地乡村居住景观规划的思路和方法。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说明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阐明了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状况;第二部分主要界定了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的概念,分析了其组成要素及景观特点,总结了山地乡村居住景观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河北省山地乡村的分布状况,研究河北省山地乡村景观建设的优势条件及现状建设问题。第四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依托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可持续发展及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遵循山地乡村规划设计的原则,归纳总结了山地乡村居住景观中民居建筑、乡村道路河流、乡村绿化及公共空间等的规划思路与方法。第五部分以迁西县大堡城子村为例,将理论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其景观中各要素的规划方法。第六部分为结语,提出论文得出的结论及存在的不足。
二、典型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效益分析——以山东省西单村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典型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效益分析——以山东省西单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以苏州市金庭镇辛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层面对乡村建设的重视 |
1.1.2 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1.1.3 乡村旅游给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1.2.2 “三生”研究现状 |
1.2.3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景观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乡村旅游 |
2.1.2 “三生”空间 |
2.1.3 乡村景观 |
2.2 乡村景观主要类型及特点 |
2.2.1 研究历程 |
2.2.2 乡村景观的特点 |
2.2.3 乡村景观的类型 |
2.3 相关案例分析 |
2.3.1 南京市汤山村 |
2.3.2 北京市古北口村 |
2.3.3 浙江安吉县船村 |
2.3.4 案例小结 |
2.4 乡村旅游、“三生”空间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
2.4.1 乡村旅游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巨大可能 |
2.4.2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的灵魂 |
2.4.3 “三生”空间是乡村景观的物质载体 |
2.4.4 乡村景观是“三生”空间的外在表现形式 |
2.5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目标 |
2.5.1 总体原则——对乡村景观进行积极的保护 |
2.5.2 规划设计目标 |
2.6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
2.6.1 生产景观层面 |
2.6.2 生活景观层面 |
2.6.3 生态景观层面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旅游背景下金庭镇乡村景观现状研究 |
3.1 金庭镇基本情况 |
3.1.1 区域背景分析 |
3.1.2 乡村旅游发展条件 |
3.2 金庭镇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
3.2.1 金庭镇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
3.2.2 金庭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3 乡村旅游背景下金庭镇乡村景观影响因素 |
3.3.1 内部影响因素 |
3.3.2 外部影响因素 |
3.4 乡村旅游背景下金庭镇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
3.4.1 “三生”空间景观整体性不强 |
3.4.2 生产景观资源利用程度低 |
3.4.3 生活空间景观资源缺乏 |
3.4.4 生态环境保护及利用不充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旅游背景下金庭镇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1 设计目标和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金庭镇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4.2.1 生产景观设计 |
4.2.2 生活景观设计 |
4.2.3 生态景观设计 |
4.3 乡村旅游背景下的金庭镇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3.1 优化“三生”空间景观整体性 |
4.3.2 提高生产空间景观效益 |
4.3.3 突出生活空间景观特色 |
4.3.4 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旅游背景下辛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2 场地现状 |
5.2.1 上位规划 |
5.2.2 交通区位 |
5.2.3 场地现状分析 |
5.2.4 产业现状分析 |
5.2.5 现状问题分析 |
5.3 总体规划 |
5.3.1 设计定位 |
5.3.2 设计策略 |
5.3.3 总体规划设计 |
5.4 详细设计 |
5.4.1 村口景观服务区 |
5.4.2 生产景观观光区 |
5.4.3 生活景观体验区 |
5.4.4 水生态景观游览区 |
5.5 专项设计 |
5.5.1 指示性服务设施 |
5.5.2 游憩服务设施 |
5.5.3 环卫服务设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全域旅游 |
2.1.2 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景观 |
2.2 基础理论 |
2.2.1 旅游经济学及旅游心理学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及乡村景观规划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整体性原则 |
3.1.3 代表性原则 |
3.2 指标体系内容框架 |
3.2.1 评价因子选取 |
3.2.2 评价因子内容 |
3.2.3 评价体系框架 |
3.3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3.3.1 构造判断矩阵 |
3.3.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3.3 求解指标权重 |
3.3.4 权重结果解析 |
3.4 评价模型及标准 |
3.4.1 总模型 |
3.4.2 子模型 |
3.4.3 评价标准 |
3.5 评价内容总结 |
3.5.1 理论方面 |
3.5.2 实践方面 |
3.5.3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方法 |
4.1 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1.1 品牌性原则 |
4.1.2 综合性原则 |
4.1.3 生态性原则 |
4.1.4 特色性原则 |
4.1.5 服务性原则 |
4.2 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4.2.1 塑造地域品牌法 |
4.2.2 整合乡村环境法 |
4.2.3 优化乡村聚落法 |
4.2.4 细化空间功能法 |
4.2.5 完备标识系统法 |
4.3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评价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 |
5.1 兴隆县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评价内容 |
5.1.1 兴隆县旅游景观规划建设概况 |
5.1.2 兴隆县旅游景观规划评价过程 |
5.1.3 兴隆县旅游景观规划结果分析 |
5.2 兴隆县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对策建议 |
5.2.1 加强乡村旅游景观服务能力 |
5.2.2 维护乡村旅游景观资源质量 |
5.2.3 提升乡村旅游景观吸引力 |
5.3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理论研究 |
6.1.2 实践应用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获奖 |
致谢 |
(3)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农村土地整治发展概况 |
3 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及其景观效应 |
3.1 农村居民点复垦及其景观效应 |
3.2 土地平整工程及其景观效应 |
3.3 农村道路整治工程及其景观效应 |
3.4 农田水利工程及其景观效应 |
4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几点思考 |
5 结语 |
(4)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家政策的需要 |
1.1.2 文化传承的需要 |
1.1.3 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景观 |
2.1.2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 |
2.2 农业景观的价值特征 |
2.2.1 物质生产价值 |
2.2.2 生态服务价值 |
2.2.3 文化传承价值 |
2.2.4 景观美学价值 |
2.3 农业景观的形态特征 |
2.3.1 自然景观形态与人工景观形态 |
2.3.2 静态景观形态与动态景观形态 |
2.3.3 物质景观形态与非物质景观形态 |
2.4 农业景观的构成元素 |
2.4.1 物质元素 |
2.4.2 非物质元素 |
2.5 农业景观的表现形式 |
2.5.1 农业景观的色彩 |
2.5.2 农业景观的肌理 |
2.5.3 农业景观的格局 |
2.6 相关的理论体系 |
2.6.1 乡土景观 |
2.6.2 景观生态学 |
2.6.3 原乡规划 |
2.6.4 生产美学 |
2.6.5 生活美学 |
2.6.6 生态美学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调查研究 |
3.1 江苏地区与中国综合农业区划 |
3.1.1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 |
3.1.2 江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
3.2 江苏地区区域概况 |
3.2.1 江苏地区地理环境 |
3.2.2 江苏地区行政背景 |
3.2.3 江苏地区经济背景 |
3.3 调查范围、概况、对象及内容 |
3.3.1 调查范围及概况 |
3.3.2 调研具体路线 |
3.3.3 调查内容 |
3.4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主要特征调查 |
3.4.1 基于江苏乡村格局的农业景观现状调研 |
3.4.2 基于地域环境的农业景观现状调研 |
3.4.3 基于功能分类的农业景观调研 |
3.5 调查结果 |
3.5.1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格局现状 |
3.5.2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现状优势 |
3.5.3 制约江苏地区农业景观发展的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分析研究 |
4.1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转型 |
4.1.1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转变的原因 |
4.1.2 江苏农业景观转型的条件 |
4.2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与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 |
4.2.1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概况 |
4.2.2 江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4.2.3 江苏地区城镇化对传统农业景观的影响 |
4.2.4 江苏地区城镇化对现代农业景观的影响 |
4.2.5 农业景观融入城镇化 |
4.3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与美丽乡村的关系研究 |
4.3.1 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与发展 |
4.3.2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及建设内涵 |
4.3.3 江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4.3.4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景观的关系研究 |
4.3.5 建设美丽乡村与农业景观融合的有效途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特质与近景 |
5.1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涵 |
5.2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重要意义 |
5.2.1 农业景观保护的重要意义 |
5.2.2 农业景观更新的重要意义 |
5.3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关系 |
5.4 国内外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案例的研究 |
5.4.1 日本水上町公园——“农村公园构想” |
5.4.2 江西婺源篁岭——“古村落活化” |
5.4.3 江苏常州杨桥村农业景观规划建设的缺位分析 |
5.4.4 总结 |
5.5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评价体系的构建 |
6.1 国内外评价方法的研究 |
6.2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 |
6.3 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 |
6.3.1 评价的目标 |
6.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3 层次分析法 |
6.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6.4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5.1 评价权重的相关公式 |
6.5.2 评价指标权重分值 |
6.6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综合评价体系的形成 |
6.6.1 建立评分标准 |
6.6.2 相关评价体系的建成 |
6.6.3 建立指标数据收集系统 |
6.7 评价体系分值的分析 |
6.7.1 评价分值的计算 |
6.7.2 评价分值相关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策略研究 |
7.1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
7.2 农业景观分类保护与更新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
7.2.1 分类保护与更新的规划依据 |
7.2.2 分类保护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
7.2.3 分类更新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
7.3 建立农业保护与更新的主要模式 |
7.3.1 建立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必要性 |
7.3.2 不同发展类型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 |
7.4 建立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模式的效益评价机制 |
7.4.1 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
7.4.2 评价效益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实践应用 |
8.1 江苏常州金坛巨村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应用 |
8.1.1 项目概况 |
8.1.2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评价分数 |
8.1.3 重点分数内容详解 |
8.1.4 总体评价 |
8.1.5 发展定位 |
8.1.6 规划方法及依据 |
8.1.7 保护与更新的主要措施 |
8.1.8 模式套用 |
8.2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思考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结论 |
9.1.2 创新点 |
9.2 研究思考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景观旅游开发和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
1.1.1 广州丘陵地区乡村分布情况 |
1.1.2 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景观的特殊性 |
1.1.3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机遇 |
1.1.4 广州乡丘陵地区乡村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
1.1.5 学术研究上的欠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1.3.2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1.4 重要概念界定 |
1.4.1 乡村 |
1.4.2 乡村旅游 |
1.4.3 乡村景观 |
1.4.4 丘陵地区 |
1.5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地理条件 |
2.1.2 农业资源 |
2.1.3 文化景观 |
2.2 研究数据采集 |
2.2.1 调查对象选择 |
2.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2.3 调查过程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景观基本特征 |
3.1.1 广州丘陵区乡村整体格局分析 |
3.1.2 广州丘陵区乡村景观构成要素的特征总结 |
3.2 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的利用与建设现状总结 |
3.2.1 红山村 |
3.2.2 塱头村 |
3.2.3 洛场村 |
3.2.4 莲塘村 |
3.2.5 蒙花布村 |
3.2.6 东境村 |
3.2.7 溪头村 |
3.2.8 宣星村 |
3.2.9 钱岗古村 |
3.3 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建设现状的评价 |
3.3.1 景观资源环境的评价 |
3.3.2 旅游条件的评价 |
3.4 旅游者对乡村景观资源的偏好及诉求 |
3.4.1 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景观资源的偏好 |
3.4.2 旅游者对景观资源的诉求 |
3.4.3 旅游者对服务设施的诉求 |
3.4.4 旅游者对活动类型的诉求 |
3.5 乡村旅游点居民群体特征及对景观的建议诉求 |
3.5.1 居民的家庭成员组成情况 |
3.5.2 居民外出特征 |
3.5.3 当地居民对乡村景观资源的建议 |
3.5.4 当地居民对乡村景观资源的偏好 |
3.5.5 当地居民对乡村景观资源的诉求 |
3.5.6 居民对当地生活服务设施的诉求 |
3.5.7 居民对当地旅游者的态度及看法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的特征 |
4.1.2 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取得的成果 |
4.1.3 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保护和利用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4 旅游者和居民对乡村景观的偏好和诉求 |
4.1.5 广州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保护的内容探讨 |
4.1.6 广州乡村旅游点乡村景观保护及规划建设思路与模式探讨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乡村景观分类相关研究 |
1.2 乡村景观评价相关研究 |
1.3 乡村景观规划相关研究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
2.1.2 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要求 |
2.1.3 乡村旅游快速崛起的市场需求 |
2.1.4 城镇化快速推进对城郊乡村景观的巨大冲击 |
2.1.5 乡村生态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现实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5.1 研究思路 |
2.5.2 技术路线 |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 |
3.1.1 西南丘陵区 |
3.1.2 景观 |
3.1.3 乡村景观 |
3.1.4 观光农业 |
3.2 相关理论 |
3.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2 景观美学理论 |
3.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4章 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资源调查 |
4.1 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分类体系与基本特征 |
4.1.1 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分类体系 |
4.1.2 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基本特征 |
4.2 研究区域乡村景观资源调查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4.2.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
4.2.3 研究区域乡村景观资源分区调查 |
第5章 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评价 |
5.1 评价思路与步骤 |
5.1.1 构建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
5.1.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5.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4 建立乡村景观评价模型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1 科学性原则 |
5.2.2 系统性原则 |
5.2.3 层次性原则 |
5.2.4 可行性原则 |
5.2.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5.3 构建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
5.3.1 经济功能 |
5.3.2 社会功能 |
5.3.3 生态功能 |
5.3.4 美学功能 |
5.3.5 文化功能 |
5.4 研究区域乡村景观评价 |
5.4.1 数据来源 |
5.4.2 评价指标现状数据 |
5.4.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5.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5 乡村景观评价 |
5.5 评价结论与分析 |
5.5.1 经济性 |
5.5.2 社会性 |
5.5.3 生态稳定性 |
5.5.4 景观异质性 |
5.5.5 自然性 |
5.5.6 有序性 |
5.5.7 空间性 |
5.5.8 多样性 |
5.5.9 文化性 |
第6章 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规划 |
6.1 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规划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地域性原则 |
6.1.3 持续性原则 |
6.2 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功能分区 |
6.3 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整体规划 |
6.3.1 乡村农田景观规划 |
6.3.2 乡村林地景观规划 |
6.3.3 乡村园地景观规划 |
6.3.4 乡村道路景观规划 |
6.3.5 乡村沟渠景观规划 |
6.3.6 乡村水域景观规划 |
6.3.7 乡村聚落景观规划 |
6.3.8 乡村文化景观规划 |
6.4 规划案例分析 |
6.4.1 指导思想 |
6.4.2 规划原则 |
6.4.3 规划定位 |
6.4.4 功能分区 |
6.4.5 分区规划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项目 |
(7)川东低山丘陵区城郊乡村游憩地景观生态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乡村景观相关概念及分类的研究 |
1.1.1 乡村景观相关概念分析 |
1.1.2 乡村景观分类的研究 |
1.2 城郊乡村游憩地空间模式探讨 |
1.3 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 城郊乡村景观评价的相关研究 |
1.5 小结 |
1.5.1 城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已具雏形,但仍需继续完善 |
1.5.2 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研究有待加强 |
1.5.3 城郊乡村旅游的兴起呼唤适宜的规划方法与规划理论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1.1 游憩地需求增加——闲暇时间增加,休闲观念转变,城市居民迫切需求拓展户外休闲活动 |
2.1.2 相关政策导向——国家新农村建设宏观政策背景 |
2.1.3 景观的无序开发——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乡村游憩地需求的剧增,由于乡村景观价值标准混乱,导致规划设计的盲目性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2 研究框架 |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郊乡村概念界定 |
3.1.2 乡村游憩地概念界定 |
3.1.3 景观生态构建概念界定 |
3.2 乡村游憩地景观生态构建的相关理论分析 |
3.2.1 系统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3 乡村游憩地景观构建存在的问题 |
3.3.1 对乡村游憩地景观构建缺乏充分认识 |
3.3.2 景观格局混乱,原有景观质量下降 |
3.3.3 乡土特色丧失、环境意向与景观设计同质化 |
3.3.4 产品类型单一,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不强 |
3.3.5 配套设施不完善,制约了乡村游憩地的发展 |
第4章 川东低山丘陵区乡村游憩地景观生态系统构建 |
4.1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游憩地景观构建 |
4.2 川东低山丘陵区乡村游憩地景观构建的目标、定位和原则 |
4.2.1 资源条件分析 |
4.2.2 复合需求与目标设定 |
4.2.3 构思叠加与定位分析 |
4.2.4 乡村游憩地景观构建的原则 |
4.3 川东低山丘陵区乡村游憩地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
4.3.1 空间布局 |
4.3.2 功能分区 |
4.4 川东低山丘陵区乡村游憩地整体设计与构思深化 |
4.4.1 乡村游憩地景观生态构建体系 |
4.4.2 整体设计 |
4.4.3 特色物质环境设计 |
4.4.4 特色软环境设计 |
第5章 川东低山丘陵区乡村游憩地景观的生态设计 |
5.1 路沟渠生态化设计 |
5.1.1 道路景观的设计 |
5.1.2 沟渠的生态设计 |
5.2 农田斑块生态设计 |
5.2.1 耕地 |
5.2.2 林地 |
5.2.3 坑塘 |
5.3 居住群落景观设计 |
5.3.1 建筑景观 |
5.3.2 庭院景观 |
5.3.3 广场景观 |
5.4 绿化规划 |
5.4.1 绿地系统的布局形式 |
5.4.2 绿化树种的选择 |
第6章 川东低山丘陵区乡村游憩地景观评价 |
6.1 研究区域 |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指标选取原则 |
6.2.2 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
6.3 评价的方法 |
6.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2 指标的调查 |
6.3.3 指标的量化及标准化 |
6.4 综合评价模型 |
6.5 评价结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 |
附录 |
(8)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形成、测度与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研究 |
2.1.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 |
2.1.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形成 |
2.1.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 |
2.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相关研究 |
2.2.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评价 |
2.2.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 |
2.2.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 |
2.2.4 公共项目绩效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农村土地整理 |
3.1.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 |
3.1.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 |
3.1.4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 |
3.1.5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 |
3.1.6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
3.2 基础理论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
3.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4 公共物品理论 |
3.2.5 项目治理理论 |
3.3 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形成 |
4.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运行过程 |
4.1.1 农村土地整理的公共物品属性 |
4.1.2 农村土地整理的供给主体 |
4.1.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组织过程 |
4.1.4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委托代理关系 |
4.1.5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契约关系分析 |
4.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内部影响因素 |
4.2.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 |
4.2.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 |
4.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外部影响因素 |
4.3.1 政策环境 |
4.3.2 经济环境 |
4.3.3 技术水平 |
4.3.4 市场环境 |
4.3.5 自然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 |
5.1 测度目标 |
5.1.1 测度主体选择 |
5.1.2 测度主体的价值观 |
5.1.3 测度主体的利益诉求 |
5.1.4 测度目标分析 |
5.2 测度体系 |
5.2.1 测度系统的三维结构模型 |
5.2.2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绩效测度体系 |
5.2.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体系 |
5.3 测度指标 |
5.3.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3.2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5.3.3 测度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5.3.4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决策绩效 |
5.3.5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绩效 |
5.3.6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运营绩效 |
5.4 测度方法 |
5.4.1 项目绩效测度常见方法 |
5.4.2 熵权可拓物元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 |
6.1 完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 |
6.1.1 完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内部治理 |
6.1.2 健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外部治理 |
6.2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 |
6.2.1 完善机构设置 |
6.2.2 优化工作程序 |
6.2.3 健全管理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研究:以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
7.1 区域概况 |
7.1.1 自然条件概况 |
7.1.2 社会经济概况 |
7.1.3 土地利用现状 |
7.2 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概况 |
7.2.1 整体情况 |
7.2.2 项目区概况 |
7.3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形成 |
7.3.1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运行过程 |
7.3.2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影响因素 |
7.4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测度 |
7.4.1 数据来源 |
7.4.2 结果分析 |
7.5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策略 |
7.5.1 完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 |
7.5.2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管理建设 |
7.5.3 健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改善的保障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9)重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基本农田节地型农田模式 |
1.2 农业产业化生产整治模式 |
1.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模式 |
1.4 农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
1.5 农村综合景观生态再造模式 |
1.6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1.1 有利于实现丘陵山区土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
2.1.2 有利于促进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民致富 |
2.1.3 有利于保护丘陵山区土地质量和农村生态安全 |
2.1.4 有利于推动丘陵山区城乡统筹进程和新农村建设 |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重庆丘陵山区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模式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研究思路 |
3.1.3 数据来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柑橘园改土工程 |
3.2.2 柑橘园灌排工程 |
3.2.3 柑橘园道路工程 |
3.3 讨论 |
3.3.1 柑橘园建设后地类的界定 |
3.3.2 柑橘园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
3.3.3 工程措施对柑橘产业的影响 |
3.4 结语 |
第4章 重庆丘陵山区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研究思路 |
4.1.3 研究方法 |
4.1.4 数据来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蔬菜基地环境评价 |
4.2.2 蔬菜基地功能分区 |
4.2.3 蔬菜基地工程建设 |
4.3 讨论 |
4.3.1 蔬菜基地建设与生态服务价值 |
4.3.2 蔬菜基地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 |
4.3.3 蔬菜基地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
4.4 结语 |
第5章 重庆丘陵山区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研究思路 |
5.1.4 数据来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粮油基地建设的制约因素 |
5.2.2 粮油基地建设的工程措施 |
5.2.3 粮油基地建设的效益分析 |
5.3 讨论 |
5.3.1 粮油基地建设多元投资主体利益分析 |
5.3.2 农户参与粮油基地基础设施管护研究 |
5.3.3 粮油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创新模式探索 |
5.4 结语 |
第6章 重庆丘陵山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研究思路 |
6.1.3 研究方法 |
6.1.4 数据来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现状分析与评价 |
6.2.2 土地利用布局 |
6.2.3 产业发展布局 |
6.2.4 新型社区布局 |
6.2.5 基础设施布局 |
6.3 讨论 |
6.3.1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6.3.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土地资源质量的影响 |
6.3.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区域生态景观的影响 |
6.4 结语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柑橘园建设土地整理模式 |
7.1.2 蔬菜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 |
7.1.3 粮油基地建设土地整理模式 |
7.1.4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 |
(10)河北省山地乡村居住景观规划研究 ——以迁西县大堡城子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
1.1.2 山地乡村的发展趋势 |
1.1.3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存在的问题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5 小结 |
2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特征分析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乡村景观 |
2.1.2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 |
2.2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组成要素 |
2.2.1 自然景观要素 |
2.2.2 人文景观要素 |
2.3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的特点 |
2.3.1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的原生性 |
2.3.2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的视景独特性 |
2.3.3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的生态脆弱性 |
2.3.4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的情感认同性 |
2.4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2.5 小结 |
3 河北省山地乡村居住景观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山地乡村分布状况 |
3.2 河北省山地乡村居住景观建设的优势条件 |
3.2.1 自然资源丰富 |
3.2.2 人文资源丰富 |
3.2.3 发展潜力较大 |
3.3 河北省山地乡村居住景观建设现状分析 |
3.3.1 建筑布局形式 |
3.3.2 道路河流 |
3.3.3 乡村绿化 |
3.3.4 公共活动中心 |
3.4 小结 |
4 河北省山地乡村居住景观规划设计 |
4.1 山地乡村居住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
4.1.1 理论依据 |
4.1.2 规划原则 |
4.2 各景观要素规划研究 |
4.2.1 乡村民居建筑景观风貌规划研究 |
4.2.2 乡村道路景观规划研究 |
4.2.3 乡村河流景观规划研究 |
4.2.4 乡村绿化景观规划研究 |
4.2.5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研究 |
4.3 小结 |
5 案例分析—唐山市迁西县大堡城子村 |
5.1 项目概况 |
5.1.1 背景分析 |
5.1.2 村庄土地利用现状 |
5.1.3 居住景观现状分析 |
5.2 村庄用地规划 |
5.2.1 规划目标 |
5.2.2 用地规划 |
5.3 大堡城子居住景观规划 |
5.3.1 空间结构规划 |
5.3.2 民居建筑规划 |
5.3.3 道路景观规划 |
5.3.4 河道景观规划 |
5.3.5 公共空间规划 |
5.3.6 绿化规划 |
5.4 规划实施措施 |
5.4.1 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 |
5.4.2 规划实施的管理策略 |
5.4.3 规划实施的途径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典型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效益分析——以山东省西单村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以苏州市金庭镇辛村为例[D]. 梁俊峰. 苏州大学, 2020(02)
- [2]全域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宋怡.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3]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思考[J]. 张盼盼. 绿色科技, 2020(06)
- [4]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D]. 王堞凡.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5)
- [5]广州丘陵地区乡村景观旅游开发和保护研究[D]. 戴日伴.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5)
- [6]西南丘陵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 宋俊波. 西南大学, 2014(10)
- [7]川东低山丘陵区城郊乡村游憩地景观生态构建与评价[D]. 简虹. 西南大学, 2013(12)
- [8]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形成、测度与改善[D]. 郑华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9]重庆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廖兴勇. 西南大学, 2012(03)
- [10]河北省山地乡村居住景观规划研究 ——以迁西县大堡城子村为例[D]. 闫月红.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土地整理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