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小型低成本发酵过程集散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孙昊宇[1](2021)在《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到总人口数的18.7%,十年之间中国老龄化比例上升近5.5%,养老问题严峻。在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提出了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者协调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并鼓励利用社区存量资源发展嵌入式养老,旨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城市既有社区中老年人口大量增长带来的养老问题。西安市目前在利用存量资源改造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方面尚处于早期摸索阶段,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改造实践案例类型繁杂,改造方式多元,设施的功能标准、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均不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系统调研,全面收集并整理目前西安市各类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基础资料,充分了解西安市该类设施的整体现状,对其改造路径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为西安市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进行了框架搭建和基础研究的工作。本文筛选了西安市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62个样本案例,对其改造路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进行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改造方式类型、改造后设施类型三方面类型化的研究,总结出4种建筑原功能类型,2种改造方式类型以及6种改造后设施类型,并对各类型养老服务设施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之后分别对6种不同类型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现状进行研究,包括了设施所处行政区域、在社区和建筑中的位置、改造前建筑类型、改造方式、功能配置、空间布局、设施规模等多方面特征,总结出各类型设施的现有改造路径。最后结合运营使用中的现存问题,提出西安市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改造原则,并针对各类型设施理想条件下更适宜的改造路径提出了初步的策略,为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来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魏治平[2](2020)在《商业化运营模式背景下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体育竞技表演产业发展迅速,万人座席规模以上的大型体育馆建设数量逐年增多。在商业化运营模式引入背景下,大型体育馆运营职能及目标逐渐转变。空间整体作为运营核心资源对商业利用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一方面融合多样娱乐演艺活动以提高空间利用频率,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服务性、体验性及应变性等增强空间吸引力,以实现空间运营收益目标。空间在与商业化运营模式适应过程中,功能配置、结构组织等不断演进,大型体育演艺中心建筑类型逐渐显现。在工程实践中,由于我国现行规范及标准尚未对大型体育演艺中心建筑类型进行明确界定,因此,多依据现有体育馆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常导致大型体育演艺中心建成后空间功能配置、布局与商业化运营模式非适应性现象发生。在学术研究中,现有关于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的成果多以技术设计介绍为主,较少有关于空间整体设计层面的系统性、理论性研究成果。因此,基于我国大型体育演艺中心项目实践及理论研究现状,以空间设计与商业化运营模式适应性为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大型体育演艺中心商业化运营模式特征以及空间适应性平衡机制进行梳理,以运营收益需求实现为切入点,对空间设计与商业化运营模式适应性实现途径与方法展开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研究以文献整理及案例实地调研为基础,对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特征进行梳理,进而明晰其与大型体育馆空间的沿袭关系及区别之处,同时基于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及核心利益主体空间使用诉求平衡分析,阐明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采用商业化运营模式理论与现实基础,并提出空间收益、客户需求、空间载体为商业化运营模式的核心要素。第二,基于适应性基础理论并结合对大型体育馆空间与自主运营模式及合作运营模式适应性发展脉络的梳理,揭示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与商业化运营模式的适应性平衡机制,进而提出空间适应性动力机制、调整路径及响应机制均围绕运营收益需求实现展开。第三,根据国内外典型案例运营数据统计与分析,确定空间运营收益构成类别及获取环节,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消费群体前往目的性及消费行为特征对空间多元需求予以分析,同时,针对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间歇性使用特点,提出满足收益获取时效性的空间具体需求。第四,提出大型体育演艺中心运营收益需求实现的时空测度,分别为核心空间利用率、附属空间延时利用度及空间创收能效措施集成度。通过对时间测度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空间测度展开环节的分析为空间适应性设计决策奠定基础。第五,构建三维空间适应性设计决策模型,将时间与空间测度通过模型进行关联与耦合,并以三维空间面域作为空间运营收益需求实现能力的直观视觉表达。同时,对理论模型决策在实际项目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约束性条件予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调整策略。最后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应用验证决策模型及约束调整策略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本研究以大型体育演艺中心与商业化运营模式空间适应性为研究切入点,拓展了大型体育建筑空间以平赛转换、赛后利用等为主的常规理论研究视角。在明晰体育演艺中心空间特征及商业化运营模式运行机制基础上,揭示了空间运营收益获取能力与效率是空间适应性平衡的核心需求,进而在确定空间收益需求实现测度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三维决策模型并结合设计约束条件下适应性对策梳理,为当前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适应性设计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符清宇[3](2020)在《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国之大计,承载着数亿国民生活之根本。2018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要全面推广浙江地区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将农村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都是从乡村振兴的规划层面,或者是以构建城乡生态网络体系为切入点展开的,鲜有以中微观层面涉及乡村绿色化改造的研究,同时缺乏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来指导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立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背景,首先明确了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研究是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中基础设施工程生态化改造这一研究方向从城市向乡村的理论延伸,探索了这一理论在乡村的适用性。然后以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为研究主体,梳理相关理论,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体系。最后以北京大兴区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在该体系下评价其基础设施使用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绿色化改造策略,并完成了半壁店村绿色化改造专项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前期理论研究,基于国家发改委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定义,结合实地走访调研中统计的关键词频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建设三大类总结出乡村基础设施评价因子,并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体系。(2)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考察使用者对半壁店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满意度,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为3.70分,处于E4(一般偏好水平,3.5<Xn≤4.5)。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项评价分析,总结出各类型基础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期为同类型乡村生态化改造及环境景观设计提供参考。(3)针对半壁店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河道生态修复、道路设施绿色化改造、生态厕所、污水处理、雨洪调蓄五个方面提出乡村的绿色化改造策略并完成半壁店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专项设计,以期在建设具有生态示范性的半壁店村的同时,为京津冀地区其它宜居乡村的绿色化改造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鞠斐[4](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宋洁[5](2019)在《黄孢原毛平革菌固体发酵产油脂及衍生吸附剂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稳定且节省成本的静态固体培养方法(Static Solid Cultivation,SSC),与传统液体培养(Submerged Cultivation,SC)相比,该培养方式过程不需要使用曝气器,搅拌器和温度控制等系统,就可以通过SSC培养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菌垫来高产微生物油脂,而且提取油脂后的固体残留物经水洗、烘干、研磨后,制备出可用于治理染料废水的P.chrysosporium吸附剂。本研究提供了一套整体利用P.chrysosporium固体发酵产物的方案,主要研究及结果如下:(1)优化了提高P.chrysosporium SSC培养形成的菌垫中油脂含量的一系列单因素影响条件,确定了最佳产油脂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4.5 g、不另外补加氮源、初始pH 4.5、温度33℃、菌丝球接种量鲜重10 g、透气封口膜密封时间3 d、总培养时间12 d,得到10.615 g生物量,产油率最高达到29.857%。(2)P.chrysosporium静态固体培养和传统液体发酵培养同时进行产油脂实验,前者最高产油率是后者的2.24倍,而且静态固体培养既不使用冷却水循环系统也不使用电气设备,包括曝气器,搅拌器和温度控制系统等,仅产生很少的反应器操作成本,故工程可行性很高;同时,静态固体培养物中油的转化率为0.299 g/g,接近于微生物理论油脂转化率0.310 g/g。(3)代谢组学结果分析,SSC比SC的脂肪酸组成相对简单,且SSC比SC油脂成分含有更高比例的饱和脂肪酸(90%)以及长链脂肪酸(93.6%)。SSC得到的脂肪酸主要包括十五烷酸(29.1%)、木蜡酸(14.8%)、肉豆蔻酸(14.4%)和花生酸(11.5%)。(4)经Illumina平台对P.chrysosporium不同培养方式和不同时间点得到的12个样本进行测序,共得到82.45 G的测序数据。T2与CK2组的比对富集图表明,涉及甘油脂代谢(18个差异表达基因)和脂肪酸延长(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差异基因表达显着。编码烯酰辅酶A水合酶(EC:4.2.1.17)和线粒体反式-2-烯酰辅酶A还原酶(EC:1.3.1.38)的差异基因显着上调,这些上调基因揭示了在厚垣孢子中能够大量合成饱和长链脂肪酸。编码3-酮酰基辅酶A合成酶(EC:2.3.1.199)的基因下调揭示了十五烷酸(C15)和肉豆蔻酸(C14)的量占积累总油脂的45%。(5)从通过静态固体培养P.chrysosporium得到的菌垫中提取油脂后,用剩余残留物制备的吸附剂,对吸附刚果红、酸性蓝90以及酸性绿9均表现出良好性能;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6)SEM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剂表面分布着大量粗糙且不规则的凹槽和微孔,吸附染料之后表面平整、密实;FTIR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剂表面含有大量带正电的氨基、不带电的甲基、亚甲基基团、碳原子显正电荷的羰基基团和碳氧基团等官能团,而吸附染料后的红外结果显示峰形基本不变;X射线衍射表征说明吸附剂主要为具有部分类似氧化石墨烯性质的无定型结构,且吸附染料后的衍射图表明染料未改变其结构;zeta电势结果表明干燥残留物的表面带正电,并且吸附过程发生了化学静电吸附的作用。
孙雪蕾[6](2010)在《基于ARM9的生物发酵过程数字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发酵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生物发酵技术和发酵装置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发酵过程本身复杂,控制难度很大。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对过程控制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开发适用于工业级的生物发酵控制系统,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生物发酵的流程特点和当今国内市场的切实需要,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的发酵过程,将先进的控制技术应用到生物发酵控制系统中。生物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温度、溶解氧浓度、补料量是非常重要的参数,既影响细胞的生长也影响产物的形成。对于不同发酵对象及不同容量的发酵罐,温度的变化比较大,为了实现系统的通用性,应用模糊PID算法对温度进行控制。对于生物发酵过程,精确的溶解氧浓度和补料控制的数学模型很难建立,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在溶氧控制系统和补料控制系统中达到好的效果,引入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将模糊控制理论的逻辑推理技术和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并将改进的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青霉素发酵过程中,实现溶氧和补料系统的优化控制。系统在硬件设计上采用ARM9微处理S3C2410A作为主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并根据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设计了硬件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为满足生物发酵过程监控的实时性和处理复杂多任务的需要,构建嵌入式Linux软件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下实现生物发酵参数的实时采集和控制。在系统中嵌入Internet,通过Internet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远程监控。在客户机的Windows环境下搭建Java开发环境,利用Java Applet技术访问SQL数据库,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本文的工作重点包括:主要参数测量与控制、补料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程序设计以及通信设计。本发酵过程数字控制系统对发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优化操作,不仅能避免人工操作的不确定因素,提高自动化水平,而且能够对发酵过程中主要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智能补料和远程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袁海亮[7](2009)在《基于PLC与组态王在蔬菜发酵系统中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约1400万公顷,年产量占世界蔬菜生产总量的60%以上,但蔬菜深加工还属于起步阶段,蔬菜加工量不到其总量的10%。从蔬菜加工方式品种来看,主要以粗加工为主。发酵蔬菜是蔬菜加工中产量最大的一类,2000年全球泡菜等贸易额约为13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日韩两国占据了95%以上,而泡菜作为传统的调味及休闲食品在我国具有明显资源优势。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蔬菜发酵技术,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提出了以“组态王”为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西门子S7-200PLC为下位机控制电机和泵的分布式监控系统,实现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以触摸屏作为现场人机界面,具有现场数据实时记录和监控、记录查询、报警、趋势分析、报表打印、实时模拟等重要功能。通过试验推导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并且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同时引入PID控制算法。通过多种PID算法的比较仿真,设计了具有较好特性的PID调节器。系统基本满足用户的需求,具有良好的重用性、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蔬菜发酵从原料到最终成品,整个过程都在此密闭的设备中完成。蔬菜全程不与操作人员及周围空气直接接触,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染的问题。同时通过自动控制发酵参数对发酵过程进行监控,保证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为发酵蔬菜标准的制定创造了条件,也为特有品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
孙波[8](2008)在《基于嵌入式集散电气系统的啤酒生产过程控制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普遍要求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了解决复杂的工业现场控制类问题,一般选择嵌入式集散电气控制系统达到控制目的。模拟量的嵌入式集散测控技术是实现电气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核心技术。根据啤酒生产的工艺要求和特点,设计了高精度、低成本的啤酒糖化和啤酒发酵嵌入式集散电气控制系统。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嵌入式数据终端处理器为控制终端,与工控计算机组网,构成嵌入式集散电气控制系统。针对非线性模拟量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阈值可变神经元的模拟量检测方法。阈值可变人工神经元的阈值随神经元的输入信息和输出结果而变化,为解决单调非线性模拟量精确测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给出了阈值可变人工神经元权值和阈值的分段线性化和分段变斜率两种训练方法和编程思路,可精确地完成非线性模拟量的检测,而且可行性很强。依据系统对模拟量实时控制要求,提出了基于控制微元的统计自适应增量控制方法。给出量化控制状态统计图的获取方法;分别找出扩展控制微元的统计稳定系数、平均统计状态偏差、统计趋势、统计超调、尾偏差等参数与调节增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统计控制策略及其最优化条件;给出统计预测自适应记忆增量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相关参数的选择方法及可能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基于控制微元的统计自适应增量控制方法在啤酒生产的过程控制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袁雪[9](2008)在《基于LabVIEW的生物发酵过程远程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发酵工程是生化工程和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基础。发酵过程测控系统是发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发酵过程生产。通过测控系统对发酵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测与控制,确保发酵过程生产正常运行,提高发酵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微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发酵工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迫切要求对发酵过程进行先进的控制和优化。目前,Labview在发酵过程在线监测与自动化控制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应用,并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大多数研究以上下位机的控制方式为主,对发酵过程进行异地网络化监控少有报道,同时,随着Internet技术与Web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开放式、可扩展的远程监控系统已成为现实,基于网络的数据共享、数据发布以及远程监控是大势所趋。由于Labview能方便地与Internet相连,为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远程实时监测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对上下位机的控制方式进行了改进,研究并实现了基于Internet的生物发酵过程远程监控。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方法,综合利用了传感器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数据采集、RS-485总线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具有接口简单、适应性强、升级扩展方便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本文首先阐述了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思想,详细论述了系统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思想及实现,该系统利用上位机作为服务器,网络上的任意一台PC机作为客户端,采用LabVIEW 7.1作为前台开发工具,以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以PLC作为下位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分为八个模块:参数设置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监测报警模块、实时曲线监控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结果分析和用户管理模块。实现了对发酵过程多个信号参量采集、处理、分析和显示。此外,还对基于CGI、RDA、ActiveX、TCP/IP、DataSocket远程测控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这几种技术在实时性、远程控制、开发难度和可靠性方面的性能比较,得出DataSocket技术更符合本远程测控系统设计的要求,研究了基于C/S模式的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关键技术,并以此实现了远程测控端对多个测试点的实时监控。
钱洁[10](2007)在《生物反应器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发酵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生物反应器各参数的控制问题,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基金的资助下,对传统的补料控制,应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对由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的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对神经网络逆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构造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具体方法、步骤、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使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构造出了生物发酵过程的逆系统,并与原控制系统复合,将对象补偿成为具有线性传递关系的一种规范化系统,再对其伪线性系统设计线性闭环控制器,从而实现对生物发酵产量的高性能控制。为满足现代工业的需要,我们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通过RS485现场总线对生物反应器中各种参数进行自动控制。整个系统包括传感器、现场仪表、下位单片机、上位计算机、通讯接口、执行机构等。解决了现场总线通讯、数据采集、Matlab训练及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在集散控制系统中的实现等诸多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使用的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成功实现了产率与进料基质浓度间的稳定控制,系统的动静态特性明显改善,可有效跟踪任意给定轨迹。本文提出的在集散控制系统中使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推进了该方法由理论研究向工程应用的转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一种小型低成本发酵过程集散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小型低成本发酵过程集散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安人口老龄化背景 |
1.1.2 我国养老方式及社会现状 |
1.1.3 西安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
1.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
1.3.3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既有建筑 |
1.4.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
1.4.3 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
1.4.4 改造路径 |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2 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整体现状调研与分析 |
2.1 调研计划 |
2.1.1 调研对象和内容 |
2.1.2 调研方法 |
2.2 调研数据采集 |
2.2.1 改造前既有建筑相关信息 |
2.2.2 改造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相关信息 |
2.3 调研样本概况 |
2.3.1 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状 |
2.3.2 调研样本概况 |
2.4 样本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2.4.1 样本所处区域空间分布 |
2.4.2 样本的运营性质空间分布 |
2.4.3 样本在社区中位置空间分布 |
2.4.4 样本在既有建筑中位置空间分布 |
2.4.5 改造前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空间分布 |
2.4.6 改造前既有建筑原结构体系空间分布 |
2.4.7 样本所在社区建成年代空间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3 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类型化研究 |
3.1 改造前——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 |
3.1.1 住宅类建筑 |
3.1.2 办公服务类建筑 |
3.1.3 商业类建筑 |
3.1.4 医疗类建筑 |
3.2 改造后——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类型 |
3.2.1 界定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行相关参考标准 |
3.2.2 西安市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六种基本类型 |
3.2.3 西安市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模式特征——居家访问型与照料托养型 |
3.2.4 西安市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时间特征——日间服务型与全日服务型 |
3.3 改造方式——既有建筑改造方式 |
3.3.1 功能重置 |
3.3.2 空间重组 |
3.4 各类型养老服务设施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3.4.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
3.4.2 设施选址关系研究——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
3.4.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空间分布 |
3.4.4 改造方式空间分布 |
3.4.5 设施规模研究——设施床位数、总建筑面积 |
3.5 本章小结 |
4 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有改造路径研究 |
4.1 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类设施现状 |
4.1.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
4.1.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
4.1.3 设施改造原功能类型 |
4.1.4 设施的改造方式 |
4.1.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
4.1.6 设施功能构成与空间布局关系 |
4.1.7 设施现有改造路径 |
4.1.8 典型案例——纸坊南村社区居家养老示范站 |
4.1.9 现存问题 |
4.2 改造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类设施现状 |
4.2.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
4.2.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
4.2.3 设施的改造原功能类型 |
4.2.4 设施的改造方式 |
4.2.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
4.2.6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关系 |
4.2.7 改造路径 |
4.2.8 现存问题 |
4.3 改造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类设施现状 |
4.3.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
4.3.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
4.3.3 设施的改造原功能类型 |
4.3.4 设施的改造方式 |
4.3.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
4.3.6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关系 |
4.3.7 改造路径 |
4.3.8 典型案例——汉城北路居家养老服务站 |
4.3.9 现存问题 |
4.4 改造型社区全日照料中心类设施现状 |
4.4.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
4.4.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
4.4.3 设施的改造原功能类型 |
4.4.4 设施的改造方式 |
4.4.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
4.4.6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关系 |
4.4.7 改造路径 |
4.4.8 典型案例——康源和意全日照料中心 |
4.4.9 现存问题 |
4.5 改造型社区家庭式养老院类设施现状 |
4.5.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
4.5.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
4.5.3 设施的改造原功能类型 |
4.5.4 设施的改造方式 |
4.5.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
4.5.6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关系 |
4.5.7 改造路径 |
4.5.8 典型案例——宫园壹号社区家庭式养老院 |
4.5.9 现存问题 |
4.6 改造型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类设施现状 |
4.6.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
4.6.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
4.6.3 设施的改造原功能类型 |
4.6.4 设施的改造方式 |
4.6.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
4.6.6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关系 |
4.6.7 改造路径 |
4.6.8 现存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适宜改造路径 |
5.1 改造原则 |
5.1.1 适宜的选址 |
5.1.2 适宜的既有建筑 |
5.1.3 合理的空间改造 |
5.1.4 合理的功能和规模 |
5.2 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
5.2.1 设施运营性质——公办民营 |
5.2.2 在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内部、建筑首层 |
5.2.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办公类建筑功能重置 |
5.2.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生活服务功能为主 |
5.2.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走廊空间串联组织 |
5.2.6 设施规模——面积在200-300㎡的小型设施 |
5.3 改造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
5.3.1 设施运营性质——公办 |
5.3.2 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外围、建筑首层 |
5.3.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办公类建筑功能重置 |
5.3.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文化娱乐功能为主 |
5.3.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走廊空间串联组织 |
5.3.6 设施面积及床位数——50-150㎡的小型设施 |
5.4 改造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
5.4.1 设施运营性质——公办民营 |
5.4.2 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内部、建筑首层 |
5.4.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住宅类建筑功能重置 |
5.4.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日间照料服务为主 |
5.4.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公共空间串联组织 |
5.4.6 设施面积及床位数——100-200㎡的小型设施 |
5.5 改造型社区全日照料中心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
5.5.1 设施运营性质——民营 |
5.5.2 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裙房、建筑首层 |
5.5.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商业类建筑空间重组 |
5.5.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全日照料服务为主 |
5.5.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公共空间串联组织 |
5.5.6 设施面积及床位数——500-1000㎡的中型设施 |
5.6 改造型社区家庭式养老院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
5.6.1 设施运营性质——民营 |
5.6.2 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内部、建筑非首层 |
5.6.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住宅类建筑功能重置 |
5.6.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全日照料服务为主 |
5.6.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公共空间串联组织 |
5.6.6 设施面积及床位数——100-200㎡的小型设施 |
5.7 改造型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
5.7.1 设施运营性质——民营 |
5.7.2 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外围、建筑首层 |
5.7.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医疗类建筑功能重置 |
5.7.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全日照料服务为主 |
5.7.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公共空间串联组织 |
5.7.6 设施面积及床位数——1000-2000㎡的中型设施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调研样本数据采集表 |
附录二 62 家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样本概况表 |
附录三 社区建成年代相关案例 |
附录四(A) 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施概况 |
附录四(B) 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
附录五(A) 改造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设施概况 |
附录五(B) 改造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
附录六(A) 改造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概况 |
附录六(B) 改造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
附录七(A) 改造型社区全日照料中心设施概况 |
附录七(B) 改造型社区全日照料中心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
附录八(A) 改造型社区家庭式养老院设施概况 |
附录八(B) 改造型社区家庭式养老院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
附录九(A) 改造型社区老年康复中心设施概况 |
附录九(B) 改造型社区老年康复中心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
致谢 |
(2)商业化运营模式背景下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竞赛与表演产业蓬勃发展 |
1.1.2 大型体育演艺中心建筑类型显现 |
1.1.3 相关政策推动场馆运营模式转型 |
1.2 相关概念与界定 |
1.2.1 体育演艺中心 |
1.2.2 商业化运营模式 |
1.2.3 研究相关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大型体育演艺中心商业化运营模式解析 |
2.1 空间商业化运营模式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 |
2.1.1 利润最大化原则 |
2.1.2 商品供需平衡 |
2.1.3 消费者行为偏好 |
2.1.4 边际效用递减 |
2.2 空间商业化运营模式利益平衡现实基础 |
2.2.1 核心利益主体确定 |
2.2.2 核心利益主体分类 |
2.2.3 利益诉求趋同平衡 |
2.3 空间商业化运营模式特征分析 |
2.3.1 空间运营理念与目标 |
2.3.2 空间运营前提与基础 |
2.3.3 空间运营资源与手段 |
2.4 空间商业化运营模式运行机制 |
2.4.1 空间核心要素结构模型 |
2.4.2 空间收益主导机制 |
2.4.3 空间载体高效运行 |
2.4.4 空间客户需求洞察满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适应性平衡机制 |
3.1 空间适应性理论基础 |
3.1.1 适应性内涵 |
3.1.2 适应性特征 |
3.1.3 适应性方式 |
3.2 大型体育馆空间适应性平衡机制发展脉络 |
3.2.1 竞技性体育馆空间基本形制 |
3.2.2 自主运营模式阶段 |
3.2.3 合作运营模式阶段 |
3.3 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适应性平衡机制演进 |
3.3.1 空间适应性平衡演进背景 |
3.3.2 运营模式适应性平衡模型 |
3.3.3 空间适应性调整路径选择 |
3.4 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适应性响应机制 |
3.4.1 核心空间赛演融合强化 |
3.4.2 多元空间场所功能汇集 |
3.4.3 空间结构单元协同组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运营收益需求分析 |
4.1 空间运营收益获取来源分析 |
4.1.1 相关案例选择 |
4.1.2 运营收益构成分析 |
4.1.3 运营收益环节分析 |
4.2 基于运营收益构成的空间需求分析 |
4.2.1 空间消费主体 |
4.2.2 消费行为依托 |
4.2.3 消费行为对应空间基本需求 |
4.3 基于运营收益环节的空间需求分析 |
4.3.1 收益环节层级划分 |
4.3.2 观众群体类别分析 |
4.3.3 收益获取环节对应空间需求 |
4.4 基于收益获取时效的空间需求分析 |
4.4.1 间歇性使用特征 |
4.4.2 收益获取时效性 |
4.4.3 收益获取时效对应空间需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收益性需求实现测度 |
5.1 收益性需求实现时空测度 |
5.1.1 核心空间利用率 |
5.1.2 附属空间延时利用度 |
5.1.3 空间创收能效措施集成度 |
5.2 核心空间利用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
5.2.1 城市社会环境因素 |
5.2.2 运营管理水平因素 |
5.2.3 空间地理位置因素 |
5.3 附属空间延时利用度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
5.3.1 用地周边建筑类型与密度 |
5.3.2 用地周边人流密度 |
5.3.3 用地周边空间尺度 |
5.4 创收能效措施集成度内部空间展开环节 |
5.4.1 座席空间 |
5.4.2 场地空间 |
5.4.3 观众休息厅空间 |
5.4.4 附属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商业化运营模式下空间适应性设计决策模型构建与应用 |
6.1 空间适应性设计决策模型构建 |
6.1.1 模型构建原则与目的 |
6.1.2 三维决策模型构建 |
6.1.3 策略模型二维表达 |
6.2 空间适应性设计决策模型运行程序 |
6.2.1 时间轴向量级评定方法 |
6.2.2 时间轴向测度量级确定 |
6.2.3 空间创收能效措施集成度轴向量级决策 |
6.3 约束条件下的空间适应性设计对策 |
6.3.1 建设成本约束与对策 |
6.3.2 政策要求约束与对策 |
6.3.3 用地尺度约束与对策 |
6.4 空间适应性设计决策模型实例应用 |
6.4.1 哈尔滨体育演艺中心项目概况 |
6.4.2 基于时间轴向设计决策分析 |
6.4.3 空间创收能效措施集成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解析和界定 |
2.1.1 宜居乡村 |
2.1.2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的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居环境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使用后评价研究国内外应用现状 |
2.3.3 中外研究综述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基础设施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体系的构建流程 |
3.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3.3 评价因子的确定 |
3.3.1 相关评价因素借鉴 |
3.3.2 预设评价因素集 |
3.3.3 评价因子的确定 |
3.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3.4.1 检验矩阵一致性 |
3.4.2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价 |
4.1 半壁店村概况简介 |
4.1.1 基本概况 |
4.1.2 半壁店村发展定位 |
4.2 实地调研及结果分析 |
4.2.1 调研流程设计 |
4.2.2 评价指标赋值及问卷设计 |
4.2.3 调研评价结果 |
4.3 分项调研评价分析 |
4.3.1 生产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
4.3.2 生活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
4.3.3 生态环境建设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
4.4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评价总结和问题分析 |
4.4.1 整体评价 |
4.4.2 问题总结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策略及措施 |
5.1 河道生态修复 |
5.1.1 保留自然形式河床 |
5.1.2 生态护岸 |
5.1.3 生态浮岛 |
5.2 道路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 |
5.2.1 车行道的改造 |
5.2.2 人行道透水铺装的应用 |
5.2.3 游步道的植物造景 |
5.2.4 生态停车场 |
5.3 生态厕所 |
5.3.1 农村生态厕所改造的基本要求 |
5.3.2 农村生态厕所改造技术对比 |
5.4 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组合 |
5.4.1 针对农村污水处理的问题分析 |
5.4.2 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的比较和组合 |
5.4.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实例:高店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
5.5 乡村雨洪调蓄技术措施 |
5.5.1 乡村雨洪调蓄问题分析 |
5.5.2 乡村雨洪调蓄利用技术要素 |
5.5.3 乡村雨洪调蓄利用技术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实例 |
6.1 项目概况 |
6.2 设计原则和目标 |
6.2.1 设计原则 |
6.2.2 设计目标 |
6.3 总体改造设计 |
6.3.1 总体布局 |
6.3.2 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总体方案 |
6.4 专项改造设计 |
6.4.1 交通设施 |
6.4.2 生态厕所 |
6.4.3 低碳庭院 |
6.4.4 雨洪调蓄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乡村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关键词获取 |
附录 B 自由访谈中村民答出的关键词总结 |
附录 C 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因素集筛选 |
附录 D 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排序 |
附录 E 半壁店乡村基础设施满意度评价调查表 |
致谢 |
(4)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黄孢原毛平革菌固体发酵产油脂及衍生吸附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黄孢原毛平革菌 |
1.1.1 黄孢原毛平革菌简介 |
1.1.2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功能和应用 |
1.2 厚垣孢子 |
1.2.1 厚垣孢子的简介 |
1.2.2 厚垣孢子的组分及功能 |
1.3 生物质能源的研究现状 |
1.4 染料废水概述 |
1.4.1 染料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4.2 染料废水的处理 |
1.5 转录组测序 |
1.5.1 转录组测序的原理 |
1.5.2 测序流程 |
1.5.3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chrysosporium高产油脂培养工艺的建立及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P.chrysosporium静态固体培养获得菌垫 |
2.3.2 葡萄糖添加量对菌垫生物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
2.3.3 补加氮源对菌垫生物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
2.3.4 初始pH对菌垫生物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
2.3.5 培养温度对菌垫生物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
2.3.6 菌丝球接种量对菌垫生物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
2.3.7 封口膜密封时间对菌垫生物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
2.3.8 不同培养工艺下培养时间对生物量和含油率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P.chrysosporium油脂成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基于GC-TOF-MS的 SSC的油脂成分分析 |
3.3.2 基于GC-TOF-MS的 SSC和 SC的油脂成分比较 |
3.4 结论 |
第四章 P.chrysosporium厚垣孢子产油脂机制的转录组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测序样品的选择 |
4.3.2 测序数据质量汇总及评估 |
4.3.3 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4.3.4 P.chrysosporium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菌垫残渣作为染料吸附剂的再利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制备的染料吸附剂 |
5.3.2 确定染料溶液标准曲线方程 |
5.3.3 制备的吸附剂与市售吸附剂脱色效果的比较 |
5.3.4 投加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5 温度对生物吸附剂吸附酸性染料的影响 |
5.3.6 吸附效果随初始浓度的变化和吸附等温模型 |
5.3.7 吸附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染料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分析 |
5.3.8 吸附表征分析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ARM9的生物发酵过程数字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生物发酵技术与发酵装备现状与发展 |
1.3 生物发酵发酵过程测控系统研究现状 |
1.4 生物发酵过程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物发酵过程中主要参数的检测与控制 |
2.1 引言 |
2.2 生物发酵过程中主要参数的检测 |
2.2.1 生物发酵过程温度的检测 |
2.2.2 生物发酵过程溶解氧浓度的检测 |
2.3 基于模糊PID的温度控制 |
2.3.1 生物发酵过程温度控制概述 |
2.3.2 模糊PID控制器结构 |
2.3.3 模糊PID控制原理及控制规则 |
2.3.4 仿真结果 |
2.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溶氧控制和补料控制 |
2.4.1 生物发酵过程溶氧控制和补料控制概述 |
2.4.2 改进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
2.4.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工程应用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发酵过程数字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引言 |
3.2 生物发酵过程数字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3.3 生物发酵过程数字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3.1 ARM9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10A |
3.3.2 存储器接口电路设计 |
3.3.3 ARM处理器电源模块 |
3.3.4 ARM处理器以太网模块 |
3.3.5 串口接口电路设计 |
3.3.6 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 |
3.3.7 其他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
3.4 抗干扰设计 |
3.4.1 主要干扰源 |
3.4.2 硬件抗干扰性设计 |
3.4.3 软件件抗干扰性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平台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
4.3 建立交叉编译开发环境 |
4.4 内核移植和编译 |
4.5 Bootloader的实现 |
4.5.1 Bootloader概述以及具体功能要求 |
4.5.2 Bootloader的编译与启动 |
4.6 构建根文件系统 |
4.6.1 根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
4.6.2 根文件系统的具体实现 |
4.7 Linux系统的启动 |
4.8 集成开发环境QT |
4.8.1 Qt程序的编译 |
4.8.2 Qt的信号与槽 |
4.8.3 Qt应用程序的中文化 |
4.8.4 Qt/Embedded-3.3.2移植要点 |
4.9 设备驱动程序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系统实现 |
5.1 引言 |
5.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3 数据库模块设计 |
5.4 用户图形界面设计 |
5.4.1 用户图形界面功能分析 |
5.4.2 用户登录界面 |
5.4.3 用户图形主界面 |
5.4.4 仪表校准模块 |
5.4.5 控制回路模块 |
5.4.6 历史数据曲线查询 |
5.5 Linux环境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5.5.1 Linux下TCP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
5.5.2 Java环境下客户端程序设计 |
5.5.3 在Java Applet中应用JDBC访问数据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模糊神经网络MATLAB程序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PLC与组态王在蔬菜发酵系统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蔬菜发酵现状及发展状况 |
1.3 蔬菜发酵及其处理技术简介 |
1.3.1 直投式纯种发酵模式 |
1.3.2 发酵蔬菜密闭生产模式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控制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
2.1 发酵装置的选型 |
2.1.1 嫌气发酵设备 |
2.1.2 固体发酵设备 |
2.1.3 通风发酵设备 |
2.2 本章小结 |
3 分布式监控系统简介及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
3.1 分布式监控系统技术 |
3.1.1 分布式监控系统的定义 |
3.1.2 DCS的基本结构 |
3.1.3 分布式监控系统的特点 |
3.2 DCS在我国应用现状 |
3.3 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要求 |
3.4 系统总体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监控系统硬件设计与选型 |
4.1 上位工控机的选型 |
4.2 泵与电动机的选型 |
4.2.1 磁力泵的选型 |
4.2.2 隔膜泵的选型 |
4.3 传感器的选型 |
4.3.1 传感器选型原则 |
4.3.2 温度及其传感器的选型 |
4.3.3 压力测量及传感器的选型 |
4.3.4 液位测量及传感器的选型 |
4.3.5 流量测量及传感器的选型 |
4.3.6 PH值测量及传感器的选型 |
4.3.7 溶氧量测量及传感器的选型 |
4.3.8 光电开关传感器的选型 |
4.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选型 |
4.4.1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
4.4.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 |
4.4.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 |
4.4.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型 |
4.5 人机界面的概述及选型 |
4.5.1 触摸屏的概述 |
4.5.2 触摸屏的选型 |
4.6 本章小结 |
5 监控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监控软件设计概要 |
5.2 上位机组态软件 |
5.2.1 组态软件的介绍 |
5.2.2 组态软件的选择 |
5.2.3 组态王软件的功能 |
5.2.4 利用组态王建立监控系统的方法 |
5.2.5 组态王的界面应用 |
5.3 下位机触摸屏软件 |
5.3.1 Easybuilder软件的功能 |
5.3.2 利用Easybuilder建立监控面板的方法 |
5.3.3 下位机触摸屏的控制画面 |
5.4 下位机PLC软件 |
5.5 串口通讯 |
5.5.1 串口通讯概述 |
5.5.2 RS-232串行通讯概述 |
5.5.3 RS-485串行通讯概述 |
5.6 PLC的串行通讯 |
5.6.1 PLC通讯功能的概述 |
5.6.2 PLC与组态王通讯的实现 |
5.6.3 PLC与触摸屏的通讯实现 |
5.7 数据库的选择与连接 |
5.7.1 数据库概述 |
5.7.2 Access数据库概述 |
5.7.3 组态王与数据库连接的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6 温控系统建模 |
6.1 建立模型的方法 |
6.1.1 机理法建模 |
6.1.2 测试法建模 |
6.2 温度过程模型特性 |
6.3 温度建模实验 |
6.3.1 阶跃响应法建模 |
6.3.2 实验数据处理 |
6.4 本章小结 |
7 PID控制算法的参数整定、仿真与优化 |
7.1 PID控制器概述 |
7.2 数字PID控制算法 |
7.2.1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
7.2.2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
7.3 常规PID整定方法及其仿真 |
7.3.1 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介绍 |
7.3.2 常规PID整定方法 |
7.3.3 算法比较选优 |
7.3.4 系统鲁棒性比较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9 展望 |
10 参考文献 |
11 论文发表情况 |
12 致谢 |
(8)基于嵌入式集散电气系统的啤酒生产过程控制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啤酒行业发展状况 |
1.3 啤酒生产工序 |
1.4 啤酒风味与啤酒生产过程的关系 |
1.5 课题研究背景 |
1.6 嵌入式集散电气控制系统 |
1.7 课题研究目的 |
1.8 课题研究意义 |
1.9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啤酒生产过程的嵌入式集散电气系统 |
2.1 引言 |
2.2 嵌入式数据终端处理器 |
2.2.1 嵌入式数据终端处理器特点及性能 |
2.2.2 嵌入式数据终端模拟量检测及控制电路 |
2.2.3 开关量输出及强制复位电路 |
2.2.4 嵌入式数据终端处理器的控制策略 |
2.2.5 嵌入式数据终端处理器的抗干扰措施 |
2.3 啤酒糖化嵌入式集散电气控制系统 |
2.3.1 啤酒糖化工艺及控制机构 |
2.3.2 啤酒糖化过程的电气控制系统 |
2.3.3 变送器4~20mA电流检测远程定标方法 |
2.3.4 啤酒糖化监控中心软件结构及功能 |
2.4 啤酒发酵嵌入式集散电气控制系统 |
2.4.1 啤酒发酵的工艺特点 |
2.4.2 铂电阻四线补偿式恒流源测温 |
2.4.3 啤酒发酵温度检测的差动中值定标方法 |
2.4.4 啤酒发酵温度的固定周期预测增量控制方法 |
2.4.5 啤酒发酵监控中心软件结构及功能 |
2.5 啤酒生产过程的嵌入式集散电气控制系统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阈值可变神经元的模拟量检测 |
3.1 引言 |
3.2 阈值可变的人工神经元 |
3.3 人工神经元对模拟量的测量 |
3.3.1 预处理单元关的硬件电路模型 |
3.3.2 阈值和权值的分段线性化训练方法 |
3.3.3 阈值和权值的分段变斜率训练方法 |
3.3.4 两种训练方法的对比分析 |
3.3.5 远程样本智能定标 |
3.3.6 定时复式定标方法 |
3.4 数值仿真 |
3.4.1 阈值和权值的分段线性化数值仿真 |
3.4.2 阈值和权值的分段变斜率数值仿真 |
3.4.3 两种仿真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控制微元的统计自适应增量控制 |
4.1 引言 |
4.2 控制状态信息的量化统计辨识 |
4.2.1 控制微元及其稳定性统计 |
4.2.2 量化控制状态统计 |
4.2.3 统计状态偏差及其静态调整 |
4.2.4 统计趋势及其动态调整 |
4.2.5 统计超调及其矫正 |
4.2.6 统计控制策略及最优化条件 |
4.3 统计预测自适应记忆增量控制器 |
4.3.1 游标自适应增量尺度 |
4.3.2 统计调节增量预测 |
4.3.3 调节增量记忆加权 |
4.3.4 控制参数输出 |
4.4 相关参数选择方法及其讨论 |
4.4.1 控制组态的分辨率 |
4.4.2 自适应游标尺度和精度的选择 |
4.4.3 量化控制状态的选取及其存储方式 |
4.4.4 统计自适应增量控制算法速度 |
4.5 统计自适应增量控制方法仿真 |
4.5.1 统计自适应相对调节增量 |
4.5.2 统计自适应相对调节增量概率 |
4.5.3 统计自适应控制状态图形 |
4.6 统计自适应增量控制方法应用实例 |
4.6.1 啤酒糖化总蒸汽压力控制 |
4.6.2 啤酒糖化薄板放料温度控制 |
4.7 拟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LabVIEW的生物发酵过程远程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远程监控系统概述 |
1.2 发酵过程测控方法及其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嵌入式微控制器/单片机技术的发酵测控系统 |
1.2.2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发酵测控系统 |
1.2.3 基于集散控制系统的发酵测控系统 |
1.2.4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发酵测控系统 |
1.2.5 虚拟仪器技术在发酵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虚拟仪器技术 |
2.1 虚拟仪器技术概述 |
2.1.1 虚拟仪器技术的概念 |
2.1.2 虚拟仪器的特点 |
2.2 虚拟仪器系统的组成 |
2.2.1 虚拟仪器I/O接口设备 |
2.2.2 虚拟仪器软件构成 |
2.3 虚拟仪器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
2.3.1 虚拟仪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虚拟仪器发展前景与展望 |
2.4 LABVIEW环境下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法 |
第三章 发酵过程远程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 C/S模式 |
3.1.1 双层C/S模式 |
3.1.2 中间件技术 |
3.1.3 三层C/S模式 |
3.2 B/S模式 |
3.3 基于C/S的远程监控系统总体构架 |
3.3.1 网络信息化自动化层次模型 |
3.3.2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 |
3.4 基于C/S的生物发酵远程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5 发酵测控系统硬件构成 |
3.5.1 传感器 |
3.5.2 下位PLC控制系统结构和功能 |
3.5.3 测控服务器 |
3.5.4 客户端 |
3.6 发酵测控系统软件构架 |
第四章 现场发酵测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实现 |
4.1 关键技术及实现 |
4.1.1 串口通讯技术 |
4.1.2 数据库技术 |
4.2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4.2.1 参数设定 |
4.2.2 用户监控主界面 |
4.2.3 数据查询分析 |
4.2.4 用户管理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发酵过程虚拟仪器系统网络化研究 |
5.1 基于LABVIEW网络化虚拟仪器的主要技术 |
5.1.1 CGI(公共网关接口) |
5.1.2 ActiveX |
5.1.3 基于C/S模式的RDA技术 |
5.1.4 TCP/IP通信技术 |
5.1.5 DataSocket技术 |
5.2 几种方案可行性比较 |
5.3 利用DATASOCKET技术实现发酵过程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
5.3.1 方案设计 |
5.3.2 应用程序设计步骤 |
5.3.3 DataSocket Server Manager的设置 |
5.3.4 DataSocket Server的运行 |
5.3.5 远程生物发酵实时测控系统的测试 |
5.3.6 网络通信安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从事的工作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生物反应器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发酵技术的研究概况 |
1.2 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
1.3.1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
1.3.2 本课题的关键技术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 |
2.1 引言 |
2.2 过程参数的检测 |
2.2.1 pH值的测量原理及pH电极 |
2.2.2 溶氧浓度(DO)的测量 |
2.2.3 温度的测量 |
2.2.4 液位和泡沫液位的测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酵过程的参数控制 |
3.1 引言 |
3.2 温度控制 |
3.2.1 发酵热产生机理 |
3.2.2 模糊 PID控制 |
3.2.3 模糊 PID控制器设计 |
3.3 pH控制 |
3.4 溶解氧控制 |
3.5 通气量流量控制 |
3.5.1 质量流量控制器 |
3.5.2 流量控制方法 |
3.6 压力控制 |
3.7 泡沫控制 |
3.7.1 泡沫的性质 |
3.7.2 泡沫的消除方法 |
3.7.3 发酵过程中消沫的探测与控制 |
3.8 补料控制 |
3.8.1 补料的内容 |
3.8.2 补料原则 |
3.8.3 补料的控制方法 |
3.9 逆系统方法简介 |
3.9.1 逆系统的定义 |
3.9.2 逆系统方法原理 |
3.9.3 系统可逆性判别 |
3.9.4 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方法 |
3.9.5 基于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的复合控制系统 |
3.9.6 生物发酵的仿真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酵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现 |
4.1 引言 |
4.2 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 |
4.3 硬件部分 |
4.3.1 上位机的组成及功能 |
4.3.2 下位机的组成及功能 |
4.3.3 485通讯总线的构成 |
4.4 下位机用户程序组态的实现 |
4.5 软件部分 |
4.6 实验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干扰设计 |
5.1 引言 |
5.2 主要干扰源 |
5.3 抗干扰性设计 |
5.3.1 供电系统抗干扰措施 |
5.3.2 对过程通道干扰的设计 |
5.3.3 对空间干扰的设计 |
5.3.4 看门狗电路 |
5.3.5 印刷电路板 |
5.4 软件抗干扰设计 |
5.4.1 抗饱和积分 |
5.4.2 算术平均滤波法 |
5.5 通讯校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展望 |
6.1 本文所作的工作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3 问题和建议 |
6.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一种小型低成本发酵过程集散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路径研究[D]. 孙昊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商业化运营模式背景下大型体育演艺中心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D]. 魏治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D]. 符清宇. 天津大学, 2020(02)
- [4]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黄孢原毛平革菌固体发酵产油脂及衍生吸附剂的应用[D]. 宋洁.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6]基于ARM9的生物发酵过程数字控制系统研究[D]. 孙雪蕾. 江苏大学, 2010(08)
- [7]基于PLC与组态王在蔬菜发酵系统中的研究[D]. 袁海亮. 天津科技大学, 2009(06)
- [8]基于嵌入式集散电气系统的啤酒生产过程控制与应用研究[D]. 孙波. 沈阳工业大学, 2008(08)
- [9]基于LabVIEW的生物发酵过程远程监控系统研究[D]. 袁雪. 江苏大学, 2008(09)
- [10]生物反应器的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 钱洁. 江苏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