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新审视信用卡透支 稳步推进消费信贷业务(论文文献综述)
白玥[1](2021)在《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司法适用研究》文中认为
石姣[2](2021)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工行LS分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庞娟红[3](2021)在《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信用卡业务由最初的摸索发展到跑马圈地式的规模发展,再到精细化的客户运营,已经历了36年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经济昌盛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过程中,信用卡市场也得到了快速扩张。在甘肃省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发展具有高收益的信用卡业务,不断投入大量营销资源开展业务营销,信用卡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经过不到十年的探索发展,在甘肃省内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也遇到诸多发展难题和营销瓶颈,信用卡业务的营销能力有待提升,同时也需建立与其信用卡业务发展相匹配的营销策略。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在研究整理市场营销理论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现状,分析总结出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营销环境和竞争情况,完成了兰州银行信用卡的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并依据市场营销理论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策略:第一,在产品策略方面,要丰富信用卡产品种类和功能提供差异化客户增值服务。第二,在渠道策略方面,要充分完善各渠道功能;提升网络渠道的业务处理效率;全面优化信用卡微信银行等与客户关联性强的营销渠道。第三,在定价策略方面,要推行不同客群的差异化费率及利率定价机制;优化部分收费项目。第四,在促销策略方面,要联合客户高频消费类商户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营销活动;要加强广告营销推广。第五,在人员方面,要培养专业营销人员;组建营销队伍;完善员工考核激励机制。第六,在有形展示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客户服务内容;培养员工优雅专业的服务形象;统一宣传物料、营造舒适温暖的营业环境。第七,在服务过程方面,要设立专业客服人员;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及业务功能。通过以上营销策略的建立,为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有效营销提供支撑。本文的研究将为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提供借鉴,帮助其规避营销短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信用卡业务的增长。同时也能对其他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营销推广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塔丽丽[4](2020)在《Z银行信用卡用户电话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Z银行成立于1987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一家资本雄厚快速增长的综合竞争力很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Z银行信用卡中心2002年在深圳成立,信用卡中心是Z银行在深圳设立的对信用卡业务进行统一管理、集中操作、单独核算的专营机构。近十年是中国信用卡行业快速发展的10年,截至2018年末,国内信用卡累计发卡量9.7亿张,当年新增发卡量1.8亿张,同比增长22.78%,活卡率达73.2%,人均持卡0.7张,两项指标均处于历史高位。截至2019年底Z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超8000万张,全年交易额超过1万亿、全年盈利超百亿元,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Z银行信用卡中心以“客尊、诚信、创新、协作、卓越”的核心经营价值观,凭借自己先进的经营水平和业务模式创新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随着发卡量的不断攀升,各家银行已将信用卡客群经营纳入到企业经营的主要模块,而在众多的选择中,电话营销渠道以以集约、批量经营等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经营成本,并实现全量客群的企业目标,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电话营销的发展路径与信用卡的发展类似,近10年也是电话营销被广泛应用的十年,从粗犷-专业规范-走向成熟。目前,各家银行均有涉猎电话销售业务并已初具规模。Z银行作为早期开展信用卡电话营销的银行之一,通过对目标客群精准分析针对性的数据库投放,在客户经营及利润增长上近几年取得了高速发展,与直销渠道的获客及目标客户经营形成了很好的互补。但随着互联网低成本渠道的诞生及飞速发展,特别是2019年中国进入5G元年,信用卡的营销渠道、产品创新流程、风控建模、贷后催收等环节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而电话营销渠道存在的不足逐步突显。如何针对信用卡客户及业务特点,发挥电话营销的渠道优势,规划好Z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不败之地的营销策略,本论文对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对整个信用卡行业的发展环境及营销环境的内外部分析、目标市场的选择、营销战略的设计,概述了Z银行电话营销渠道目前的经营状况,分析了Z银行现有市场营销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探讨了导致问题背后的原因,结合目前市场的发展就客户的动态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从市场细分的角度,客群偏好的角度精准定位了Z银行电销渠道目标市场及客群,在解决客户感知的前提下进行营销策略的优化,有效结合STP理论、7P理论及PDCA分析模式,聚焦问题并制定与Z银行战略目标一致的电话营销渠道信用卡客户的营销策略,沉淀一套信用卡客群电话营销渠道的策略指引,利于市场的生态发展。
徐玮[5](2020)在《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 ——以浙商银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用卡作为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的重要分支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发卡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信用卡消费已成为新一代年轻人最熟悉的消费渠道之一。国内各大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竞争愈演愈烈。与信用卡业务同步发展的还有网贷、P2P、现金贷等新型金融产品,其中一部分客户与银行信用卡客户重合,传递给银行贷款客户的违约风险更高,风险暴露日益严重。最终类金融产品面临的违约风险会传导到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对信用卡业务影响极大。论文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基础,阐释了信用卡风险管理含义,第三章中分析了国内外信用卡风险管理发展历史和现状,第四章以浙商银行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本文通过分析浙商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从业务流程、客户情况、风险控制情况三个方面,阐释与分析了浙商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管理现状。归纳了浙商银行信用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不良率居高不下、欺诈案件频发、客户投诉造成不良影响、催收成效亟待提升。将发展现状与问题相结合,提出了问题成因共六点,主要有考核导向问题、人员管理问题、内部管理问题、外部合作问题等,具体表现在重量不重质、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业务受理不规范、动态跟踪能力弱、外部数据支持欠缺、反欺诈工具效果不佳等方面。本文立足于浙商银行的实际案例从贷前、贷中、贷后三方面提出风险管理工作方法,结论认为:首先在贷前要做好客群定位,增强行内的反欺诈能力,加强从业人员的合规教育,保证申请客户的品质。其次在贷中提升风险识别的能力,加强数据的使用深度与广度,加大内部数据的挖掘力度,增强数据效用,完成对客户的立体画像的目标。最后是在贷后管理方面,增强对客户的动态管理能力,做好客户预警,对客户授信额度实现动态的调整;在处理客户投诉方面,增强系统与人员的配备,提升客户体验,减少投诉的数量,避免投诉升级。
刘晋吉[6](2020)在《M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我国人均GDP逐年提升,人民消费能力和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提前消费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也给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自从广发银行在1995年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之后,各家银行看到了我国未来的市场机遇,快速效仿并纷纷发行自己的信用卡产品,加入到了信用卡这片蓝海市场当中。随着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近几年信用卡业务已成为各家大型银行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信用卡业务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伴随着较多问题的出现。信用卡业务想要盈利首先要达到一定的发卡规模,所以各家银行纷纷开展了“跑马圈地”的发卡方式以快速占领市场,同时采取各种促销方式吸引客户的眼球。在此过程中,银行之间信用卡产品相互效仿造成的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许多客户尤其是年轻客户手中都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每张卡的功能及额度几无差别,客户手中的信用卡大多成了睡眠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M银行也同样存在着产品同质化的情况,要想从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势必需要对信用卡业务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运用PEST分析法对目前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研究,并通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并分析得出在目前的外部环境下存在机会和威胁。同时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公司的资源及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在当前环境下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对其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几种备选方案。在战略选择中使用QSPM定量矩阵分析法详细比较三种业务层战略,分析得出M银行信用卡业务应选择差异化战略,并对该战略制定了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除了对M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外,也对其他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我国信用卡业务健康稳定发展。
史晓琳[7](2019)在《L市Y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是金融机构向自然人发放的担保方式为个人信用并且用于消费用途的贷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消费意识观念的转变、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以及个人信用意识的强化,以纯个人信用为担保方式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成为商业银行主打的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日渐成为各家金融机构战略部署以及业务发展、市场拓展的核心领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L市Y银行为例,探讨L市Y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产品概况、发展现状、内外部环境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建议。首先,介绍了关于本文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主要是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一些概念和银行信贷管理理论,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其次,分别对L市以及对L市Y银行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产品介绍、业务结构、发展历程和资产质量情况。第三,对L市Y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展开分析,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及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等政策和经济环境,居民消费意识升级、个人信用重视程度提高以及金融科技的日益完善等社会和技术环境以及同业带来的竞争和冲击。内部环境分析分别总结了促进业务发展的有利因素以及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其中有利因素包括网点资源丰富、员工职业操守意识强、资产质量保持良好;不利因素包括客户经理的综合能力需要提升、前中台操作过程流转时限长、X薪贷X享贷两款互联网信贷产品尚不成熟。第四,对该银行行领导、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客户经理以及贷款客户分别开展访谈和问卷调查,对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发展策略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得出银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人员管理方面存在员工激励政策不到位,营销管理方面存在市场营销能力欠缺,风险管理方面风险控制水平有待加强。最后,基于上文内容的分析,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较为完整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发展策略优化建议:一是人员管理策略方面,改进员工激励措施;二是营销管理策略方面,加强市场营销管理;三是风险管理策略方面,优化风险管理机制。
刘斯路[8](2019)在《基于RAROC模型的Y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用风险是金融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其源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会随着信用交易的扩大而变得更加突出和严重。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企业和监管部门都将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置于重要位置。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9月12日启动了《巴塞尔资本协议Ⅲ》,提出了更高的资本要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工作可据此框架展开。为了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并跻身世界领先银行之列,中国银行业需要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尽快达到监管标准。为此,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势在必行。Y银行成立于2007年,定位于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致力于成为先进大型零售商业银行。2016年Y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目前正在筹划回归A股。在此背景下,Y银行能够实现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的转型,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必须依靠精细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来确保持续安全运营以及利益相关者收益。因此,研究信用风险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和监管压力,商业银行如何用有限的资本支撑其相对庞大的信贷规模进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研究认为应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简称RAROC)模型是最佳办法。本文将RAROC模型运用到Y银行信用风险研究中,从介绍其基本原理及在信用风险管理的应用意义入手,对综合运用该模型推进Y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分析,并针对目前Y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
柳叶[9](2019)在《农业银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就商业银行当前办理的业务品种来看,信用卡分期业务是最具有盈利能力的产品之一,并已成长为银行吸引客户以及增加利润的重要业务。以前,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的发展大多呈现出粗枝大叶的特点,如今信用卡分期业务的经营和服务越来越精细化。然而信用卡产品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产品缺乏较强的创新能力。各家银行纷纷分析这些问题,寻找对应方案,以提高分期业务市场占有率。因此,商业银行深入探讨拓展信用卡分期业务的相关策略,对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市场营销和企业发展理论,首先简要地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拓展信用卡分期业务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调查了农行长沙分行当前开展信用卡分期业务的具体状况,分析其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同时,通过SWOT方法,指出了农行长沙分行在大力推动分期付款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优势、机会以及需要克服的劣势及挑战。再次,针对前文发现的劣势与挑战,指出农行长沙分行拓展策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在人力资源方面,加强团队建议,开展培训督导,兼顾绩效考核与业务激励。在市场营销方面,明确业务定位,开发客户,优化产品,加强渠道建设,开展多样化促销;在流程管理方面,从信用卡的申请渠道、收费方式、还款渠道三方面进行优化,实现差异化发展。最后,提出拓展策略的实施步骤以及保障措施,以推动该拓展策略的顺利实施。本文研究基于战略定位与拓展策略理论与农行长沙分行的真实情况,对银行稳步拓展信用卡分期业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希望给同行业的其它金融机构的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带来一些参考。
林茜[10](2019)在《SH银行杭州分行贷后管理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主要内容是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会议主要讨论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同时平衡好稳定增长和风险防控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现阶段要坚决打好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面临这样的大环境下,银行需不断提升风险把控力度,稳定持续运营。商业银行业务基本流程分为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三阶段,对于前两者银行都有整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和管理流程。受传统观念“重贷轻管”的影响,很多银行贷后管理方面的制度和人员配置相对较少,银行工作人员习惯性忽视贷后管理在贷款存续期间的重要作用,使贷后管理成为很多银行的软肋,成为了信贷业务风险防控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SH银行杭州分行为研究对象,在查阅信贷业务风险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数据收集研究方式对SH银行杭州分行的贷后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和整理,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引出SH银行杭州分行目前存在的贷后管问题;为初步解决贷后问题,结合实际工作运用层次分析法制定“SH银行杭州分行贷后管理系统模型”,并通过选取该行5个典型客户进行验证,取得合理的结果。最后,根据案例提出的贷后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为SH银行杭州分行后续的风险防控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
二、重新审视信用卡透支 稳步推进消费信贷业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新审视信用卡透支 稳步推进消费信贷业务(论文提纲范文)
(3)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7PS营销理论 |
2.2 STP营销理论 |
第三章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兰州银行业务现状 |
3.1.1 兰州银行简介 |
3.1.2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介绍 |
3.2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现状 |
3.2.1 产品情况 |
3.2.2 定价情况 |
3.2.3 营销渠道 |
3.2.4 产品促销 |
3.2.5 人员情况 |
3.2.6 有形展示 |
3.2.7 服务过程 |
3.3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问题 |
3.3.2 定价问题 |
3.3.3 渠道问题 |
3.3.4 促销问题 |
3.3.5 人员问题 |
3.3.6 有形展示问题 |
3.3.7 服务过程问题 |
第四章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4.1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
4.2.2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2.3 同业间的竞争 |
4.2.4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
4.2.5 卖方的议价能力 |
4.3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的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外部威胁分析 |
4.3.5 SWOT分析小结 |
第五章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设计 |
5.1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的STP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选择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 |
5.2 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 |
5.2.1 产品策略 |
5.2.2 渠道策略 |
5.2.3 定价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2.5 人员策略 |
5.2.6 有形展示策略 |
5.2.7 服务过程策略 |
第六章 营销策略的实施及保障措施 |
6.1 营销策略的实施计划 |
6.2 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2.1 组织架构保障 |
6.2.2 规章制度保障 |
6.2.3 团队文化保障 |
6.2.4 信息技术保障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Z银行信用卡用户电话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市场调研法 |
3、理论研究法 |
4、统计分析法 |
二、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及文献 |
1、信用卡业务的概念及发展 |
2、电话营销的概念 |
3、有关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
4、国内外研究评述 |
(二)信用卡客户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 |
1、STP营销理论 |
2、服务营销的7P理论 |
3、4R营销理论的新发展 |
4、电话营销理论与客户关系管理 |
三、Z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一)宏观环境分析 |
1、经济因素 |
2、政策法律因素 |
3、社会因素 |
(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1、整体信用卡走势分析 |
2、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指标对比分析 |
(三)电话营销渠道分析 |
1、政策对渠道的影响分析 |
2、网络渠道对电销渠道影响分析 |
(四)内部环境分析 |
1、Z银行信用卡电销渠道业务占比分析 |
2、Z银行信用卡用户电话营销的能力分析 |
(五)Z银行信用卡用户各渠道及业务分类 |
1、各渠道经营客群的划分标准 |
2、Z银行主营业务及渠道分析 |
3、Z银行信用卡客户渠道业务分类 |
四、Z银?信?卡用户电销营销现状分析 |
(一)Z银?电话营销渠道现状 |
1、Z银行信用卡用户电话营销战略 |
2、Z银行电话营销渠道的体制建设 |
3、Z银行电话营销渠道产品分类 |
(二)Z银?电话营销渠道信用卡客户营销存在的问题 |
1、消费金融业务增速放缓,盈利空间收缩 |
2、发卡获客业务,新增客户量大幅下滑 |
(三)Z银?信用卡用户电话营销问题的原因分析 |
1、产品同质化严重 |
2、价格优势不明显 |
3、营销渠道单一 |
4、无促销策略 |
5、过程管理滞后 |
6、人员管理量化不足 |
7、有形展示中话术设计流程不完善 |
五、Z银?信用卡用户电话营销策略优化 |
(一)客群细分策略 |
1、渠道偏好特征抓取——市场细分 |
2、成功客群标签分析——目标市场 |
(二)产品策略 |
1、产品策略的目标 |
2、电销渠道的产品策略特征 |
3、新增产品维度 |
4、产品组合策略 |
5、产品策略应用场景展望 |
(三)信用卡定价策略 |
1、信用卡引流维度的年费定价 |
2、采用差异化定价 |
3、差异化定价调整方案 |
(四)“玩转”全渠道策略 |
1、渠道间互补式的渠道融合策略 |
2、打造全IP坐席的线上线下一体化 |
(五)促销策略 |
1、品牌宣传促销策略 |
2、差异化权益优惠 |
(六)过程管理策略 |
1、指标监控设计 |
2、业务规划管理 |
3、服务过程蓝图设计 |
4、质量管理体系设计 |
(七)人员管理策略 |
1、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
2、销售竞赛方案设计 |
3、人员培训流程设计 |
4、人员反馈机制设计 |
(八)有形展示策略 |
1、话术设计原则 |
2、营销任务书分析 |
3、话术设计流程 |
4、服务场景触点流程设计 |
5、电销渠道智能系统的全流程设计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 ——以浙商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信用卡风险管理理论 |
2.1 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
2.1.1 最初的风险管理思想 |
2.1.2 早期风险管理理论 |
2.1.3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 |
2.1.4 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全面风险管理ERM |
2.2 信用卡风险管理理论 |
2.2.1 信用卡风险的含义 |
2.2.2 信用卡风险的分类 |
2.2.3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含义 |
第三章 国内外信用卡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
3.1 国外信用卡发展历史与风险管理手段 |
3.1.1 美国信用卡发展历史 |
3.1.2 欧洲信用卡发展历史 |
3.1.3 美国信用卡风险管理手段 |
3.1.4 其他国家信用卡风险管理手段 |
3.2 我国信用卡发展历史与现状 |
3.2.1 我国信用卡发展的历史阶段 |
3.2.2 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 |
3.2.3 国内信用卡风险形势 |
3.2.4 国内信用卡风险防控手段 |
3.3 国内信用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政策制度及征信体系不健全 |
3.3.2 部分商业银行的发卡政策有偏差 |
3.3.3 风险控制技术比较落后 |
3.4 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风控案例 |
3.4.1 招商银行“智慧风控” |
3.4.2 中信银行、民生银行风控案例 |
3.5 我国信用卡未来发展方向 |
第四章 浙商银行的案例分析 |
4.1 浙商银行概况 |
4.1.1 浙商银行基本情况 |
4.1.2 浙商银行组织架构 |
4.1.3 浙商银行股权情况 |
4.1.4 浙商银行经营概况 |
4.2 浙商银行信用卡发展及风险管理分析 |
4.2.1 发卡情况分析 |
4.2.2 主要卡产品分析 |
4.3 浙商银行信用卡问题分析 |
4.3.1 不良率居高不下 |
4.3.2 欺诈案件频发 |
4.3.3 客户投诉造成不良影响 |
4.3.4 催收成效亟待提升 |
4.4 浙商银行信用卡风险控制 |
4.4.1 信用卡审核业务流程 |
4.4.2 客户情况分析 |
4.4.3 风险控制情况分析 |
4.5 浙商银行信用卡问题成因 |
4.5.1 重点关注发卡数量忽视客户质量 |
4.5.2 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
4.5.3 业务受理不规范 |
4.5.4 动态跟踪能力薄弱 |
4.5.5 未能充分引入外部数据支持风控 |
4.5.6 反欺诈工具有限难以识别欺诈风险 |
第五章 加强浙商银行风险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
5.1 贷前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 |
5.1.1 做好客群定位,限制高风险客户的准入 |
5.1.2 提升反欺诈防控手段 |
5.1.3 加强从业人员的合规教育 |
5.2 贷中风险识别能力的提升 |
5.2.1 引入优质外部数据源 |
5.2.2 加强数据分析,建立自有模型 |
5.2.3 根据外部风险情况更新发卡政策 |
5.2.4 建立客户信贷立体画像 |
5.3 贷后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 |
5.3.1 加强贷后监测 |
5.3.2 加强客服服务水平,妥善处理投诉客户 |
5.3.3 加强逾期催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M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战略的基本概念 |
2.1.1 战略的定义 |
2.1.2 企业战略的特征 |
2.2 竞争战略 |
2.3 企业战略的分析工具 |
2.3.1 宏观环境分析工具:PEST方法 |
2.3.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五力模型 |
2.3.3 SWOT分析模型 |
2.3.4 QSPM矩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银行信用卡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经济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
3.2.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2.2 客户议价能力 |
3.2.3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2.4 替代品的威胁 |
3.2.5 行业内部的竞争 |
3.3 机会与威胁 |
3.3.1 机会 |
3.3.2 威胁 |
3.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概况 |
4.1.1 公司简介 |
4.1.2 公司组织架构 |
4.1.3 公司荣誉 |
4.2 资源分析 |
4.2.1 渠道资源 |
4.2.2 产品资源 |
4.2.3 人力资源 |
4.3 能力分析 |
4.3.1 经营能力 |
4.3.2 创新能力 |
4.3.3 管理能力 |
4.3.4 营销能力 |
4.3.5 服务能力 |
4.3.6 技术能力 |
4.4 优势和劣势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5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
5.1 M银行信用卡业务SWOT分析 |
5.2 M银行信用卡业务战略目标 |
5.3 M银行信用卡业务战略选择 |
5.3.1 成本领先战略 |
5.3.2 差异化战略 |
5.3.3 集中化战略 |
5.3.4 QSPM矩阵法 |
5.4 M银行信用卡业务战略实施 |
5.4.1 差异化目标客户选择 |
5.4.2 差异化产品开发 |
5.4.3 差异化客户经营 |
5.4.4 差异化获客渠道建设 |
5.4.5 差异化营销策划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6.1 优化组织架构 |
6.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6.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4 强化财务管理 |
6.5 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建设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L市Y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数据分析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1.4 论文的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基本概念 |
2.1.1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含义 |
2.1.2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的特点 |
2.2 相关管理理论 |
2.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2.2 市场营销理论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3.1 L市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业务介绍 |
3.1.1 L市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业务发展趋势 |
3.1.2 L市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业务市场份额 |
3.2 L市Y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现状 |
3.2.1 产品介绍 |
3.2.2 业务结构 |
3.2.3 发展历程 |
3.2.4 目前的发展策略 |
第4章 L市Y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发展策略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策和经济环境 |
4.1.2 社会和技术环境 |
4.1.3 同业竞争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促进业务发展的有利因素 |
4.2.2 制约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 |
第5章 L市Y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发展策略访谈及问卷调查分析 |
5.1 访谈及问卷调查设计 |
5.2 对市分行分管行长及中层管理人员的访谈调查 |
5.3 各层级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5.3.1 对县支行基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 |
5.3.2 对客户经理的问卷调查 |
5.3.3 对客户的问卷调查 |
5.4 基于访谈及问卷统计结果的现有策略相关问题分析 |
5.4.1 人员管理-员工激励政策不到位 |
5.4.2 营销管理-市场营销能力欠缺 |
5.4.3 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水平有待加强 |
第6章 L市Y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发展策略优化建议 |
6.1 整体策略定位 |
6.2 策略目标 |
6.3 具体策略措施建议 |
6.3.1 改进员工激励措施,提升核心资源优势 |
6.3.2 加强市场营销管理,丰富业务发展手段 |
6.3.3 优化风险管理机制,强化风险支撑保障 |
第7章 结论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RAROC模型的Y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概念 |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逆向选择理论 |
二、投资组合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节 RAROC模型概述 |
一、RAROC模型的基本概念 |
二、RAROC模型的内涵 |
三、RAROC模型当前实践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Y银行业务发展情况及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第一节 Y银行发展现状 |
一、Y银行简介 |
二、Y银行业务发展情况简介 |
第二节 Y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分析 |
一、客户贷款及垫款和贷款承诺 |
二、按担保方式划分的不良贷款结构 |
三、按逾期期限划分的逾期贷款结构 |
四、贷款五级分类分布情况 |
第三节 Y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一、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三、总体信用风险情况 |
四、各业务种类信用风险管理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RAROC模型的Y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分析 |
第一节 模型的选用 |
一、国际通用形式 |
二、银保监会使用形式 |
三、Y银行当前使用形式 |
第二节 数据的选取 |
一、经济资本数据选取 |
二、净利润数据选取 |
第三节 数据的处理 |
一、RAROC的计算 |
二、RAROC同业对比 |
第四节 RAROC模型在Y银行的运用实践 |
一、Y银行RAROC模型在资本配置中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Y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一节 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传导不畅 |
一、传导贯彻逐级弱化 |
二、认识程度不均衡 |
三、基层员工理解不深入 |
第二节 数据处理效果有待提高 |
一、数据提取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 |
二、数据加工效率和计量结果可比性不高 |
三、数据延续性及时效性有待加强 |
第三节 信用风险模型计量方法不完善 |
一、内部评级系统尚未使用高级法 |
二、数据基础薄弱 |
三、计量技术不完善 |
第四节 信用风险工具应用流于表面 |
一、负的EVA使后续绩效考核难以深入 |
二、未形成以RAROC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
三、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实施让位于业务发展 |
四、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应用范围过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优化对策 |
第一节 提升风险管理价值观 |
第二节 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体系 |
一、确保数据提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二、提升数据加工效率和计量结果可比性 |
三、强化数据延续性及时效性 |
第三节 提高风险计量能力 |
一、改进内部评级系统 |
二、夯实数据基础 |
三、完善计量技术 |
第四节 强化RAROC刚性约束 |
一、加强经济资本管理 |
二、完善以资本报酬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
三、有效推进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落实 |
四、以顺畅的流程管理促进信用风险工具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农业银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环境分析 |
2.1 农行长沙分行及其信用卡分期业务概况 |
2.1.1 农行长沙分行简介 |
2.1.2 信用卡分期业务发展情况 |
2.2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外部环境 |
2.2.1 法规政策 |
2.2.2 市场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内部条件 |
2.3.1 组织架构 |
2.3.2 资源配置 |
2.3.3 企业文化 |
2.3.4 核心能力 |
2.4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 |
2.4.2 劣势分析 |
2.4.3 机会分析 |
2.4.4 威胁分析 |
2.4.5 综合分析结果 |
第3章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策略设计 |
3.1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策略目标与原则 |
3.1.1 信用卡分期业务的认识与定位 |
3.1.2 策略目标 |
3.1.3 制定原则 |
3.2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人力资源拓展策略 |
3.2.1 团队建设 |
3.2.2 培训督导 |
3.2.3 绩效考核和激励 |
3.3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市场营销拓展策略 |
3.3.1 客户开发与管理优化 |
3.3.2 产品创新 |
3.3.3 营销渠道拓展 |
3.3.4 促销 |
3.4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流程管理拓展策略 |
3.4.1 申请渠道 |
3.4.2 收费方式 |
3.4.3 还款途径 |
第4章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策略实施 |
4.1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策略实施措施 |
4.1.1 信用卡分期主体地位建立 |
4.1.2 业务数量和质量提升 |
4.1.3 部门与网点策略执行 |
4.2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策略实施保障 |
4.2.1 制度保障 |
4.2.2 技术保障 |
4.2.3 风控保障 |
4.2.4 企业文化保障 |
4.3 农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策略实施预期效果 |
4.3.1 促进业务发展 |
4.3.2 提高综合竞争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SH银行杭州分行贷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银行贷后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1.2.1 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概念 |
1.2.2 银行贷后管理的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3.3 综述评议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拟突破的难点 |
第二章 SH银行杭州分行贷后管理现状 |
2.1 银行基本信息 |
2.2 信贷业务现状 |
2.3 贷后管理主要内容 |
2.4 小结 |
第三章 SH银行客户案例分析 |
3.1 案例介绍 |
3.1.1 企业整体情况介绍 |
3.1.2 不良贷款形成过程及原因 |
3.1.3 贷后检查情况及后续处置情况 |
3.2 贷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贷后风险意识不强 |
3.2.2 贷后工作流于形式 |
3.2.3 领导重视不够 |
3.2.4 信贷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偏低 |
3.2.5 激励问责制度不健全 |
3.2.6 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和管理工具 |
3.3 成因分析 |
3.3.1 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因素 |
3.3.2 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需提升 |
3.3.3 贷后管理配套制度不完善 |
3.3.4 贷后管理人才队伍未跟进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层次分析法构建贷后风险评价模型 |
4.1 层次分析法构建原理 |
4.1.1 三层次的结构模型 |
4.1.2 构造判断矩阵及相对权重的计算 |
4.2 层次分析法的构建过程 |
4.2.1 构建层次结构表及打分标准 |
4.2.2 构造二层指标及三层指标判断矩阵 |
4.2.3 贷后评价体系各要素权重及验证 |
4.3 小结 |
第五章 加强贷后管理相关措施 |
5.1 强化风险合规意识 |
5.2 完善贷后管理制度 |
5.2.1 改进考核激励机制 |
5.2.2 切实加大问责力度 |
5.2.3 加强贷后检查管理 |
5.3 完善员工培养与考核 |
5.4 完善风险系统建设 |
5.4.1 科技创新助贷后管理 |
5.4.2 强化预警建设 |
5.4.3 开发微信贷后管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重新审视信用卡透支 稳步推进消费信贷业务(论文参考文献)
- [1]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司法适用研究[D]. 白玥. 吉林大学, 2021
- [2]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工行LS分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研究[D]. 石姣.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3]兰州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庞娟红. 兰州大学, 2021(02)
- [4]Z银行信用卡用户电话营销策略研究[D]. 塔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 ——以浙商银行为例[D]. 徐玮.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6]M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刘晋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7]L市Y银行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发展策略研究[D]. 史晓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8]基于RAROC模型的Y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 刘斯路.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9]农业银行长沙分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拓展策略研究[D]. 柳叶. 湖南大学, 2019(01)
- [10]SH银行杭州分行贷后管理研究[D]. 林茜.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标签:信用卡论文;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论文; 浙商银行信用卡论文; 信用卡风险论文; 银行信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