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中铁隧一处的建设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凯[1](2021)在《隧道工程自动化监测及变形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高铁和地铁地铁已经成为市域连接及缓解市内交通压力重要的交通方式。此同时,城市化规模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市内新建地铁、隧道、道路、房建等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因规划不同步、土地征拆等原因,建设工程与高铁或地铁空间“冲突”日益增多。通常“冲突”通过上跨或下穿等形式穿越高铁(或地铁)隧道。穿越隧道施工过程中需保证隧道内列车安全稳定的运营,因此隧道工程变形监测与变形预测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重点工作。论文主要以高铁隧道及地铁隧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分析了穿越已运营高铁隧道和上跨已运营地铁区间隧道集体工程案例,分析了目前常规人工监测不能满足,提出隧道工程全自动化监测方案,通过对自动化监测数据,采用2种不同模型进行变形预测,寻求最优预测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隧道工程施工、变形监测、数据预处理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了概述;2、总结了时间序列变形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理论基础及建模流程;3、将自动化监测方法用于地铁3号线下穿京广高铁隧道监测及湘府路上跨地铁1号线具体工程,得出地铁下穿期间高铁隧道累计沉降量不超过2mm,湘府路隧道上跨地铁隧道工程隧道最大隆起量不超过5mm;4、采用时间序列和BP神经网络不同模型对隧道变形预测,根据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BP神经网络为最优预测模型。
王笑一[2](2020)在《基于智能化服务体验的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马雨萌[3](2020)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结构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木材突破了原生缺陷与尺寸限制,现代木结构以其可持续的生态性能与丰富自由的空间表现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而将这种现代技术放诸乡村,如何平衡普遍技术与地方特质成为了探讨的核心。本文基于笔者在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基础,探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在地性应用方式。研究内容将围绕“现代木结构”、“乡村营建”和“在地性”三个核心概念,从技术背景、乡村机遇、在地策略、实践探索的内容逻辑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当代建构逻辑与应用表现。从木材特性出发,分析木结构优势与缺陷,而后归纳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发展及其在当代智能化建造的前沿方向。并进一步总结现代木结构在当代的材料-构造-结构的建构层级及其在空间表现上的突破。为研究奠定技术背景。第二部分讨论现代木结构在乡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机遇。通过历史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不同时间与地域的乡土原生性,进而分析国内外现代木结构的应用现状,归纳当代乡村营建中面临的困难与时代机遇,指明了发展森林管理、文旅康养导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一体化以及混合结构设计的乡村应用趋势。为研究指明应用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通过乡土建筑研究与工程案例分析,提出了“自然、文化、技术”的在地性要素系统,着重分析当代设计对三个要素多种内涵的回应策略,归纳出“材料、构造、结构、空间”的技术优化层级与三要素的综合应对方式。总结了文章研究的策略体系。第四部分剖析笔者参与的“大仓营造”井冈山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大仓讲习所与大仓风荷桥两个现代木结构设计实践,探讨设计应对特定地点的回应方式,通过乡土建构体系的延续与构造优化,用现代木结构创造出适宜乡村的公共空间,带动乡村复兴。文章从理论研究到设计实践,构建了现代木结构适应于乡村营建的在地性策略体系。以实践为佐证为乡村营建中现代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并进一步提倡现代技术在地修正的价值倡导。全文正文约12.2万字,共有图表370余幅。
赖世贤[4](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谭宇鹏[5](2020)在《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文中提出数字化时代推动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这种变化带来的学习与生活的便捷性影响着千家万户。当然,数字化的春风亦传播到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之中,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大大拓宽,同时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高教理念也使得学生们逐渐将学习模式由被动式、灌输式转化为主动式、协作式,无论是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是学习模式的转变都极大地强化了信息交互在数字化时代的地位。本文即立足于网络技术百花齐放的时代,以当下高校图书馆读者行为模式与需求的变化为切入点,以馆内多种媒介产生的新型交互模式为导向,探索出满足读者需求、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并进行深入研究,期待可以帮助图书馆这类的高校学术殿堂可以进一步焕发活力,进而为每一位到馆读者提供最为优质的信息服务。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研法、观测法、访谈法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读者的行为模式特征与需求变化进行了调研,并结合网络上整理的数据了解到,目前我国开馆在用的高校图书馆大多是早期建设好的老馆,“以书为本”的传统模式已然无法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这即明确了本文的思路将以交互为核心,处理好满足交互模式需求下的空间特征、空间群关系、数字化空间的优化设计。基于调研数据分析出的结论,大致可将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内演变而来的新型交互模式归纳为三类,即人与信息、信息与信息、人与人的新型交互模式。在这三类支线的引导下探索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空间特征,并从整体空间组织、整体空间形态与整体空间品质三个方面加以论述,试图开拓多样化的功能空间以满足读者需求,优化空间形态以适应数字化时代背景,并提升空间品质以给予读者精神层面的享受,升华高校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整体体验。接下来将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空间特征为基础,以馆舍内新型交互模式为导向来继续探究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的优化手法,在“以人文本”的原则下从数字化背景影响下,人息交互、人人互动模式引导下寻找空间体系的优化手法,创造同时满足读者行为与精神需求的图书馆空间,使读者对于空间环境的归属感与领域感,极大的提升入馆学习与工作效率。最后借用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建项目进行假题真做,试图在实践过程中完善前文探究的设计策略。
于彩仙[6](2020)在《对某中职文秘专业学生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在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次,信息化时代和无纸化办公时代的来临,使得文秘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作为最基本的办公能力,成为文秘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因此,本研究选择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培养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了中职文秘专业及Office办公软件的研究现状,再结合已有调查问卷和量表编制问卷,根据调查问卷得出中职文秘专业学生Office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Office应用能力教学未能结合专业特色,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2.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3.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会影响Office应用能力的获得。
江凯[7](2020)在《地铁盾构下穿高铁隧道结构变形有限元分析及自动化监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地铁已经成为市内交通的主要工具之一,城市地铁正在大中城市快速地建设。盾构法施工是目前城市地铁的主要开挖方法,具有速度快、不影响地面交通、精度高等优点。地铁盾构施工会经常下穿地面既有建构筑物,地铁盾构施工导致建构筑物地下岩层、土体缺失,引起地铁盾构施工临近结构物内力的重分布,产生不协调、不均匀变形,导致建构筑物及地下岩层、土体变形乃至结构破坏,诱发建构筑物及地下岩层、土体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本研究结合长沙市三号线地铁盾构隧道下穿京广高铁浏阳河隧道工程实例,利用MIDAS/GTS NX对地铁盾构下穿高铁隧道结构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从理论上进行结构变形分析,并利用TM50测量机器人对该工程进行变形自动化监测和预警,最后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运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根据盾构隧道与京广铁路浏阳河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分析盾构下穿施工对不同深度地层及既有高铁隧道造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既有高铁隧道的存在改变了地层位移场,客观上阻滞了地层位移场的运动,减缓了隧道上方地层的变形;右线穿越完成时,既有隧道整体最大沉降点出现在既有隧道拱底穿越点位置处,形成了以穿越点为中心的沉降槽,最大沉降值为1.4mm;盾构机刀盘到达既有高铁隧道外侧结构边线至盾尾完全脱离既有高铁隧道的阶段中沉降量最大,占累积总沉降量的92.2%。利用MIDAS/GTS NX对地铁盾构下穿高铁隧道结构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自动化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通过测量机器人TM50及配套软件GeoMoS监测系统采集了既有高铁隧道的变形原始数据,并结合差分法及卡尔曼滤波处理法进行数据处理、整合,采集反映既有高铁隧道结构变形的真实数据。重点分析了右线盾构施工过程中的自动化监测数据,总结了盾构施工对既有高铁隧道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右线盾构的不断推进,隧道整体沉降曲线呈“V”型趋势,形成了以穿越点为中心的沉降槽。在穿越过程中最大沉降点出现在右线盾构隧道的正上方,最大沉降值为0.8mm;随着盾构的不断掘进,沉降槽逐渐变深、变窄;在盾尾脱离监测断面后,由于沉降量的不断增大,进行了二次注浆及多次补浆,使得沉降槽向右发生偏移,最大沉降值控制在了 0.9mm。(3)将有限元分析数据与自动化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盾构穿越的过程中,两者趋势保持一致,有限元模型能够从结构、力学的角度对既有隧道变形进行理论分析及预测,自动化监测能够从变形结果方面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而在穿越完成后,两者曲线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偏差,原因在于盾尾完全脱离监测断面以后,施工方根据盾构穿越过程中反馈的自动化监测数据对盾构顶推力、土仓压力及注浆量等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及二次注浆,致使理论值与实际值出现偏差,但两者最大沉降值相差不大。由此可见,有限元模型可用于理论计算,并对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形进行预测,自动化监测能监测并真实反映既有隧道的实际变形值及变形趋势。
周澎[8](2020)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提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退二进三”的目标升级,对高科技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引用,城市的类型也从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城市”向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城市”转化,进而带来城市中旧工业难以生存的情况,传统工业逐渐衰败,面对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相协调?如何在遵循原真性的原则下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这些问题都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本文以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手法研究为核心,结合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实例为主体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追溯与建构,第二部分梳理西安工业建筑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并展开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具体实例现状调研与分析,第三部分总结具体改造设计方法。第一部分由前两章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构成,第一章首先分析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旧工业建筑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梳理相关宪章与理论的发展,确定选题依据与目标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整体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则进一步深入阐述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界定了相关概念,结合再利用动因,分析其改造由“静态”保护理念向多层级的保护与利用理念的转变,在遵循改造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不同旧工业建筑改造类型与方式。第二部分为全文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梳理了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与旧工业建筑遗存的分布,结合现状遗存整体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三个典型片区的具体优势与存在问题,进而分类总结了西安旧工业建筑空间现状类型特征与相应改造再利用设计模式。第四章与第五章内容展开两个具体旧工业建筑片区空间改造实证研究,分别从区位背景,建筑群体外部环境,单体建筑三个层面论述其空间特征,结合现状改造措施,以此为重点,分别提出相应的整体与单体改造策略,针对设计策略的基础研究,从整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方面提出相对应的改造再利用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为总结和思考部分,以西安具体旧工业建筑实例改造策略与设计手法为基础,结合经典案例,探讨有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操作语汇。
董素宏[9](2020)在《南京审计大学莫愁校区行政楼改造设计及共享办公研究》文中提出共享办公是一种新兴的工作模式,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互联网技术不断迭代,改变了人的生活、工作模式。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换信息与交流愈加便利,人们在办公模式与空间上的选择更加自由,传统的办公模式与空间亟待转型,创新且灵活的共享办公应运而生。在“共享经济+创新创业”理念的推动下,创新创业团队、自由工作者数量急剧增长,与之对应的共享办公空间在国内一、二线城市迅速扩张。本文基于南京审计大学莫愁校区一期改造项目,进行共享办公研究,试图剖析共享办公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以期为共享办公空间设计提供部分参考。第一章为绪论,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共享办公空间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提出共享办公空间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框架为而后关于共享办公的深入研究构建基础。第二、三章是文章的第二部分,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案例的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办公空间,交流空间,共享空间和模块化空间等,建立对共享办公空间的认知。再通过这六个层面的深入研究,总结出可操作性设计策略与方法,为共享办公空间设计提供指导。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关于南京审计大学莫愁校区改造项目的设计内容,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依照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基于前文研究的相关结论,结合南京审计大学莫愁校区行政楼改造设计,将前文总结出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应用到该项目中,在实践中验证其可操作性。最后,对共享办公空间设计研究与实际项目实践进行总结,对设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期在今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行完善。本文正文共约28000字,图表152幅。
吴凡[10](2019)在《当代“砖建筑”的表现与建构研究》文中认为砖作为一种古老而最为普及的建筑材料,砖建筑在历史中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同时砖也是一种适应当下建筑发展的可持续的建筑材料。砖建筑在当代得到了新的发展,不但传承和延续了其经典的造型特色,亦涌现和发展了诸多新的表现形式。砖在当代的建筑中展现了两面性:一方面是历史与文化维度下的厚重感;另外一方面是在新技术维度下的时代感。本文以在我国当下建筑文化发展对传统材料回归需求为背景,探讨了砖建筑的当代表现及新发展趋势背后的原因。其中包含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建筑思潮及生态思想等客观原因,以及砖建筑自身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低技建造价值等主观原因。以砖的结构角色发展演变为脉络,针对砖建筑在不同结构角色下的表现进行分类研究,致力于探讨砖建筑的结构角色演变过程中的表现及建构,从形式的艺术性及建造的技术性及逻辑性方面揭示砖建筑的发展趋势与形态。最后,对砖建筑在当代背景下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展望。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中铁隧一处的建设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中铁隧一处的建设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隧道工程自动化监测及变形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1.2.2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
1.2.3 隧道监测及变形预测相关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概述 |
1.3.1 研究主要思路 |
1.3.2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隧道变形监测理论基础 |
2.1 隧道施工方法 |
2.2 变形监测内容及方法 |
2.2.1 变形监测内容 |
2.2.2 变形监测方法 |
2.3 自动化变形监测 |
2.3.1 自动化测量原理 |
2.3.2 自动化监测系统构成 |
2.4 自动化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
2.4.1 监测数据处理流程 |
2.4.2 数据预处理 |
2.5 基于小波分析的信号去噪 |
2.5.1 小波去噪基本原理 |
2.5.2 阈值函数 |
2.5.3 阈值确定规则 |
2.5.4 去噪效果评价 |
2.6 变形分析与预测 |
2.6.1 变形分析 |
2.6.2 预测分析 |
第三章 变形预测模型 |
3.1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
3.1.1 概述 |
3.1.2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白噪声 |
3.1.3 时间序列统计特征 |
3.1.4 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模型——ARMA体系 |
3.1.5 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ARIMA模型 |
3.1.6 时间序列分析建模过程 |
3.2 BP神经网络算法 |
3.2.1 BP神经网络算法 |
3.2.2 BP神经网络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化变形监测及预测在高铁隧道中的应用 |
4.1 自动化监测在下穿高铁隧道中的应用 |
4.1.1 地下下穿高铁隧道工程概况 |
4.1.2 下穿过程重难点分析 |
4.1.3 自动化监测目的 |
4.1.4 自动化监测方案 |
4.2 沉降数据的小波去噪 |
4.2.1 原始数据 |
4.2.2 阈值选择规则的确定 |
4.2.3 Scal参数的选择 |
4.2.4 小波基函数的选择 |
4.2.5 最佳分解层次的确定 |
4.2.6 小波去噪结果 |
4.3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预测分析 |
4.3.1 平稳性判断与预处理 |
4.3.2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识别 |
4.3.3 模型检验 |
4.3.4 模型拟合与预测 |
4.4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分析 |
4.4.1 模型的输入与输出 |
4.4.2 数据归一化处理 |
4.4.3 模型建立与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化监测及变形预测在地铁隧道中的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自动化监测方案与实施 |
5.3 变形监测与变形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主要成果 |
(3)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理念与产业化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发展与应用 |
1.1.2 城乡关系下乡建热潮与地域性话题的回归 |
1.1.3 井冈山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 |
1.2 核心概念辨析 |
1.2.1 现代木结构 |
1.2.2 乡村营建 |
1.2.3 在地性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现代木结构及相关设计研究综述 |
1.4.2 建筑地域性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
1.4.3 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与应用表现 |
2.1 木结构建筑的性能优势与缺陷 |
2.1.1 木材的材质特性与力学性能 |
2.1.2 木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 |
2.1.3 木结构建筑预制加工与装配潜能 |
2.1.4 限制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性能缺陷 |
2.2 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 |
2.2.1 木材工业化与材料性能优化 |
2.2.2 现代木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与体系建立 |
2.2.3 工业4.0 时代下的现代木结构的智能建造 |
2.3 现代木结构建构特征与空间应用 |
2.3.1 材料层级——现代木材的材料类型及用途 |
2.3.2 结构层级——现代木结构的多种结构体系 |
2.3.3 构造层级——现代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与构造节点 |
2.3.4 现代木结构的建构表现——受力法则的真实反映 |
2.3.5 现代木结构的空间应用——高度与跨度的空间突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营建中现代木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木结构建筑在乡土环境中的起源与演变 |
3.1.1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人类文明阶段下的演变 |
3.1.2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域乡土环境中的表达 |
3.2 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1 国外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2 国内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3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因素 |
3.3.1 木材资源与森林管理 |
3.3.2 乡村文化认同缺失与木结构认知误区 |
3.3.3 现代木结构的经济性问题 |
3.3.4 乡村设计建造的规范性与技术引入问题 |
3.4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优势与时代机遇 |
3.4.1 木材亲和乡村地貌的天然优势 |
3.4.2 现代木结构面对乡村地形的运输与装配优势 |
3.4.3 国内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装配式建筑等政策导向机遇 |
3.4.4 国内现代木结构行业标准完善与体系建立 |
3.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发展趋势 |
3.5.1 可持续森林管理与地方木材的发展 |
3.5.2 面向文旅康养等类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3 面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综合设计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4 发挥各材料优势的混合结构体系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 |
4.1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 |
4.1.1 基于地形特征与气候环境的乡村自然要素 |
4.1.2 基于社会经济与精神传统的乡村文化要素 |
4.1.3 基于结构体系与在地工法的乡村技术要素 |
4.2 现代木结构回应自然的策略——环境协调与结构配适 |
4.2.1 通过形式与结构设计使建筑融入乡村山水格局 |
4.2.2 通过空间与构造优化进行气候适应与能量调节 |
4.2.3 通过结构配适降低自然损害、维护生态环境 |
4.3 现代木结构回应文化的策略——传统延续与设计转化 |
4.3.1 乡村文脉与传统空间的重塑 |
4.3.2 生产生活场景的保护与营造 |
4.4 现代木结构回应技术的策略——匠艺保护与适宜技术 |
4.4.1 材料置换与传统建筑修缮更新 |
4.4.2 地方材料运用与在地工艺保护 |
4.4.3 新材料技术的适宜引入与综合结构运用 |
4.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综合应用方式 |
4.5.1 旧建筑保护与新结构设计 |
4.5.2 预制装配与公众参与结合的建造方式 |
4.5.3 应对灾难快速建设的特殊应用 |
4.5.4 现代木结构“材料-构造-结构-空间”建构层级的优化体系 |
4.5.5 现代木结构应对“自然-文化-技术”在地性系统的综合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乡村营建中的现代木结构探索——“大仓营造”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
5.1 大仓村的在地性要素与乡村现状 |
5.1.1 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与大仓村区位特征 |
5.1.2 湘赣边界文化背景与大仓村独特历史 |
5.1.3 地区传统建构体系与地方工法 |
5.1.4 乡村现状与问题 |
5.2 大仓讲习所 |
5.2.1 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塑 |
5.2.2 传统与现代的材料组织 |
5.2.3 延续建构体系的结构设计 |
5.2.4 预制装配与匠人营造的结合 |
5.2.5 节点设计与传统构造性能优化 |
5.2.6 大仓讲习所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3 大仓风荷桥 |
5.3.1 历史之路的现代延续 |
5.3.2 乡村风景编绎与自然要素组织 |
5.3.3 结构设计与交会空间营造 |
5.3.4 适宜材料与细部设计 |
5.3.5 大仓风荷桥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4 大仓村其他木构民宿对比研究 |
5.4.1 大仓讲习所、风荷桥与大仓“红梦源”民宿对比 |
5.4.2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误区:符号化与趋同化 |
5.4.3 普遍技术在地应用的价值倡导:技术的在地修正与自然人文思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木结构生产加工企业访谈 |
附录 B 现代木结构设计案例汇总表 |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现状 |
1.1.2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2 课题界定 |
1.2.1 “数字时代”带来的冲击 |
1.2.2 当下高校图书馆空间浮现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6 研究的框架 |
2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与新型交互模式的研究 |
2.1 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历程 |
2.1.1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
2.1.2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
2.2 高校图书馆内读者行为及体验调研 |
2.2.1 调研的方法 |
2.2.2 馆内读者行为与体验调研分析 |
2.2.3 现状调研综合分析 |
2.3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再定位 |
2.3.1 多样化学习中心 |
2.3.2 数字化信息中心 |
2.3.3 复合化交流中心 |
2.4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内的转型变革 |
2.4.1 传统信息媒介的拓展 |
2.4.2 用户行为模式的变化 |
2.4.3 功能空间需求的演变 |
2.4.4 馆舍服务模式的升级 |
2.5 数字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新型交互模式 |
2.5.1 人与信息的交互新模式 |
2.5.2 信息与信息的交互新模式 |
2.5.3 人与人的交互新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 |
3.1 新型交互模式产生背后的理论基础 |
3.1.1 非正式学习概念 |
3.1.2 环境行为学概述 |
3.1.3 第三空间理论 |
3.2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组织优化 |
3.2.1 藏阅空间的优化 |
3.2.2 交流空间的打造 |
3.2.3 共享空间的完善 |
3.2.4 室外空间的设计 |
3.3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形态优化 |
3.3.1 空间整体开放性更强 |
3.3.2 空间相互交融性更佳 |
3.3.3 空间匀质化程度加深 |
3.3.4 空间媒介性视效显着 |
3.4 高校图书馆整体空间品质优化 |
3.4.1 空间物理环境品质优化 |
3.4.2 空间人文环境品质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交互模式引导下的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1 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原则 |
4.1.1 空间体系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
4.1.2 传统功能空间与数字化功能空间相辅共存 |
4.1.3 解放高校图书馆内传统管理模式 |
4.1.4 彰显时代人文精神 |
4.2 数字信息交互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2.1 多重维度空间分解 |
4.2.2 优化重整功能空间群 |
4.2.3 秩序重建 |
4.3 人息交互模式引导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3.1 界限消解 |
4.3.2 路径连续 |
4.3.3 虚拟建构 |
4.4 人人互动模式引导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优化设计方法 |
4.4.1 功能交互 |
4.4.2 行为引导 |
4.4.3 中庭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设计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空间优化改造设计为例 |
5.1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现状 |
5.1.1 基础概况 |
5.1.2 功能现状 |
5.1.3 现存不足 |
5.2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探索 |
5.2.1 改造立意构思 |
5.2.2 功能空间构成优化 |
5.2.3 秩序营造 |
5.2.4 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空间建构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方案平面图纸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对某中职文秘专业学生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
1.4 概念界定 |
1.4.1 文秘专业与中职文秘专业 |
1.4.2 计算机应用能力与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文秘及其能力素质要求 |
2.2 关于中职文秘教育的研究 |
2.3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
第3章 某校文秘专业学生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及其培养情况 |
3.1 该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3.2 问卷设计与抽样 |
3.2.1 问卷结构 |
3.2.2 问卷信效度分析 |
3.2.3 抽样和样本构成 |
3.3 结果统计 |
3.3.1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的描述统计 |
3.3.2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的差异检验 |
3.3.3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性统计检验 |
第4章 结论与分析 |
4.1 培养现状 |
4.2 影响因素分析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7)地铁盾构下穿高铁隧道结构变形有限元分析及自动化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盾构施工引起的既有结构变形规律研究现状 |
1.2.2 变形监测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工程概况 |
2.1 项目概况 |
2.2 工程地质概况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3 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高铁隧道有限元模拟分析 |
3.1 盾构法及穿越影响机理 |
3.1.1 盾构法施工简介 |
3.1.2 盾构施工的力学作用分析 |
3.1.3 盾构穿越工程影响机理 |
3.1.4 盾构下穿施工影响下地层变形规律分析 |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Midas/GTS NX概述 |
3.2.2 计算范围确定 |
3.2.3 计算假定 |
3.2.4 参数取值 |
3.2.5 施工过程的模拟与实现 |
3.3 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3.1 盾构下穿施工影响下横向地层沉降变形影响分析 |
3.3.2 盾构下穿对既有高铁隧道变形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高铁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 |
4.1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简介 |
4.1.1 测量机器人—徕卡TM50介绍 |
4.1.2 系统软件 |
4.2 监测方案 |
4.2.1 监测内容 |
4.2.2 监测频率 |
4.2.3 监测方法 |
4.2.4 监测点的布设 |
4.2.5 监测数据处理 |
4.2.6 监测预警 |
4.3 监测结果分析 |
4.3.1 既有高铁隧道结构沉降分析 |
4.3.2 既有高铁隧道结构断面差异沉降分析 |
4.4 自动化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4.4.1 结构沉降对比分析 |
4.4.2 结构断面差异沉降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更新下的“增量”转“存量” |
1.1.2 城市工业遗产的亟待保护 |
1.1.3 后工业时代消费空间观念转变 |
1.2 旧工业建筑概念界定与特征 |
1.2.1 旧工业建筑相关概念界定 |
1.2.2 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研究历程 |
1.4.2 相关纲领文献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 |
2.1 工业建筑发展背景 |
2.1.1 工业建筑兴起与发展 |
2.1.2 工业建筑与现代主义 |
2.1.3 工业建筑艺术化与遗产化时期 |
2.2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动因 |
2.2.1 改造与再利用概念辨析 |
2.2.2 城市旧工业区空间结构调整 |
2.2.3 旧工业产业调整与置换 |
2.2.4 实践主体关系的互动与平衡 |
2.3 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理念 |
2.3.1 静态保护修复理念 |
2.3.2 动态再循环理念 |
2.3.3 分级保护与再利用理念 |
2.4 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基本原则 |
2.4.1 尊重历史本体的真实性原则 |
2.4.2 强调新旧共生的整体性原则 |
2.4.3 基于建筑更新的动态性原则 |
2.5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实践 |
2.5.1 城市事件策动类型 |
2.5.2 创意产业导入类型 |
2.5.3 文化教育综合类型 |
2.5.4 商业消费嫁接类型 |
2.5.5 居住生活开发类型 |
2.5.6 工业景观再生类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西安旧工业建筑历史发展概况 |
3.1 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 |
3.1.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1869—1934) |
3.1.2 近代工业起步发展时期(1835—1948) |
3.1.3 社会主义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2) |
3.1.4 现代工业曲折发展时期(1963—1978) |
3.2 西安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历程 |
3.2.1 清末、民国时期——近代工业格局雏形初构 |
3.2.2 “一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奠基 |
3.2.3 “二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混乱 |
3.2.4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成型 |
3.3 西安重要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1 韩森寨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2 大庆路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3.3 纺织城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
3.4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及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
3.4.1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
3.4.2 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
4.1 西安大华纱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
4.1.1 区位背景 |
4.1.2 历史沿革 |
4.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
4.2.1 基于保护修缮的空间谨慎加减——密度疏解 |
4.2.2 边界的介入与渗透——城市街区的形成 |
4.2.3 历史工业建筑转向商业消费空间——“符号的象征” |
4.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
4.3.1 功能业态构成 |
4.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
4.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空间——事件”:边界介入与组织的空间序列 |
4.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
4.5.1 增补叠加式屋顶标识空间——一期生产厂房 |
4.5.2 并置开放式柔性廊空间——二期生产厂房 |
4.5.3 织补围合式院空间——老南门办公区及动力用房 |
4.5.4 扩张包容式庭空间——厂区锅炉房 |
4.5.5 折叠嵌入式体空间——新布厂车间 |
4.6 本章小结 |
5 陕钢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
5.1 陕钢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
5.1.1 区位背景 |
5.1.2 历史沿革 |
5.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
5.2.1 面向产业的恢复与安置 |
5.2.2 面向大学校园的改造 |
5.2.3 面向房地产项目的推到重建 |
5.2.4 面向老钢厂创意设计产业园的整体改造 |
5.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
5.3.1 功能业态构成 |
5.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
5.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多米诺”结构框架与自由平面:相似结构单元下的空间拓扑与界面异质拼贴 |
5.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
5.5.1 外部相邻异质体量扩建与内部多重空间重组型——产业园7.8号楼 |
5.5.2 外部界面消解与内部盒体嵌入——1.2号教学楼 |
5.5.3 外部基本保留原状与内庭空间围合——产业园 11 号楼 |
5.5.4 外部体量局部加减与内部多层级空间叠置——产业园12号楼 |
5.6 本章小结 |
6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语汇 |
6.1 基于外部整体环境的空间再利用操作 |
6.1.1 外部整体环境肌理拆分与整合 |
6.1.2 外部整体环境界面连续与引导 |
6.1.3 外部整体环境公共空间介入与渗透 |
6.2 基于建筑外部空间体量的介入与共生操作 |
6.2.1 空间体量的介入 |
6.2.2 空间体量的并置 |
6.2.3 空间体量的叠加 |
6.3 基于建筑界面的整合与重塑操作 |
6.3.1 界面的自性整合 |
6.3.2 界面的片段(废墟)处理 |
6.3.3 界面的消解渗透 |
6.3.4 界面的拼贴异质 |
6.4 基于建筑内部空间秩序重构操作 |
6.4.1 拆分与重组——空间的自由与流动 |
6.4.2 叠合与渗透——空间的层析与透明 |
6.4.3 嵌入与加建——空间的体积与扩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表录 |
图录 |
致谢 |
(9)南京审计大学莫愁校区行政楼改造设计及共享办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共享办公 |
1.2.2 共享办公空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2.1 国内共享办公案例研究 |
2.1.1 大悦城无界空间 |
2.1.2 竞园22号楼改造 |
2.2 国外共享办公案例研究 |
2.2.1 The Distillery,Social Reactor |
2.2.2 Sinergia Cowor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享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
3.1 平面布局 |
3.1.1 空间功能 |
3.1.2 功能配比 |
3.1.3 平面功能关系 |
3.2 空间组织 |
3.2.1 空间组织社区化结构 |
3.3 办公空间 |
3.3.1 开放办公空间 |
3.3.2 独立办公空间 |
3.3.3 随机办公空间 |
3.4 交流空间 |
3.4.1 正式交流空间 |
3.4.2 非正式交流空间 |
3.5 共享空间 |
3.5.1 功能复合 |
3.5.2 消极空间的利用 |
3.5.3 家居化空间布置 |
3.6 模块化空间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1.1 项目区位 |
4.1.2 改造策略 |
4.1.3 鸟瞰图 |
4.1.4 总平面图 |
4.2 场地分析 |
4.2.1 道路分析 |
4.2.2 环境分析 |
4.2.3 人流分析 |
4.2.4 建筑分析 |
4.3 建筑设计 |
4.3.1 改造策略 |
4.3.2 建筑改造 |
4.3.3 平面布局 |
4.3.4 立面设计 |
4.3.5 剖面设计 |
4.3.6 构造设计 |
第五章 共享办公空间设计策略的具体应用 |
5.1 空间复合,多元化 |
5.1.1 功能置换 |
5.1.2 增减空间界面 |
5.2 边界模糊,开放性 |
5.3 空间组织,社区化 |
5.4 模块化,可变性 |
5.4.1 模块化办公单元设计 |
5.4.2 模块化会议单元设计 |
5.4.3 模块化休闲单元设计 |
5.5 总结 |
5.6 设计成果 |
5.6.1 总平面图 |
5.6.2 效果图 |
5.6.3 平面图 |
5.6.4 立面图 |
5.6.5 剖面图 |
5.6.6 详图 |
5.6.7 展板图纸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0)当代“砖建筑”的表现与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外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3.3 选题的研究内容 |
2 当下砖建筑重新兴起的原因 |
2.1 砖建筑重新兴起的客观条件 |
2.1.1 时代发展机遇 |
2.1.2 建筑思潮影响 |
2.1.3 建筑技术发展 |
2.1.4 生态意识觉醒 |
2.2 砖建筑重新兴起的自身条件 |
2.2.1 砖建筑的美学价值 |
2.2.2 砖建筑的文化价值 |
2.2.3 砖建筑的生态价值 |
2.2.4 砖建筑的低技建造价值 |
2.3 小结 |
3 砖作承重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及建构 |
3.1 历史上砖作承重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形式 |
3.2 当代砖作承重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形式 |
3.2.1 水平向提供跨度的表现形式 |
3.2.2 竖直向承接荷载的表现形式 |
3.3 当代承重角色的砖建筑的建构方式 |
3.3.1 水平向提供跨度的构造做法 |
3.3.2 竖直向承接荷载的构造做法 |
3.4 小结 |
4 砖作围护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及建构 |
4.1 历史上砖作围护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形式 |
4.2 当代砖作围护角色的砖建筑的表现形式 |
4.2.1 砖与砖组合的表现形式 |
4.2.2 砖与金属组合的表现形式 |
4.2.3 砖与木材组合的表现形式 |
4.2.4 砖与混凝土组合的表现形式 |
4.3 当代砖作围护角色的砖建筑的建构方式 |
4.3.1 砖与砖组合的构造做法 |
4.3.2 砖与金属组合的构造做法 |
4.3.3 砖与木材组合的构造做法 |
4.3.4 砖与混凝土组合的构造做法 |
4.4 小结 |
5 砖作表皮角色时砖建筑的表现及建构 |
5.1 当代砖作表皮角色的砖建筑的表现形式 |
5.1.1 砖的常规表现形式 |
5.1.2 砖的凹凸表现形式 |
5.1.3 砖的透空表现形式 |
5.1.4 砖的参数化表现形式 |
5.1.5 砖的旋转表现形式 |
5.1.6 砖的倾斜表现形式 |
5.1.7 砖的曲线表现形式 |
5.1.8 砖的图示化表现形式 |
5.2 当代砖作为建筑表皮角色与其他材料的混合表现形式 |
5.2.1 砖与金属的组合表现形式 |
5.2.2 砖与玻璃的组合表现形式 |
5.2.3 砖与木材的组合表现形式 |
5.3 当代砖作表皮角色的砖建筑的建构方式 |
5.3.1 凹凸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
5.3.2 透空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
5.3.3 数字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
5.3.4 旋转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
5.3.5 曲线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
5.3.6 马赛克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
5.3.7 预制式砌筑方式的构造做法 |
5.3.8 砖和金属结合的构造做法 |
5.3.9 砖和玻璃结合的构造做法 |
5.3.10 砖和木材结合的构造做法 |
5.4 小结 |
6 当代砖建筑发展形势及未来展望 |
6.1 材料多变化趋势 |
6.2 室内装饰化趋势 |
6.3 结构表皮化趋势 |
6.4 整体生态化趋势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中铁隧一处的建设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工程自动化监测及变形预测研究[D]. 赵凯.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智能化服务体验的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研究[D]. 王笑一. 东南大学, 2020
- [3]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D]. 马雨萌. 东南大学, 2020(01)
- [4]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5]基于新型交互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改造设计为例[D]. 谭宇鹏.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对某中职文秘专业学生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D]. 于彩仙.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7]地铁盾构下穿高铁隧道结构变形有限元分析及自动化监测[D]. 江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8]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D]. 周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南京审计大学莫愁校区行政楼改造设计及共享办公研究[D]. 董素宏. 南京大学, 2020(02)
- [10]当代“砖建筑”的表现与建构研究[D]. 吴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