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离子微乳液介质中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硅

非离子微乳液介质中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硅

一、非离子型微乳液介质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硅(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琪,唐雁飞[1](2021)在《在微乳介质中结晶紫-磷钒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OP/正戊醇/正庚烷/水非离子型微乳液介质中结晶紫-磷钒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磷的方法。确定了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稳定时间10~60min,硫酸用量1.3mL,钼钒混合液9mL,微乳液2mL和结晶紫2mL,得到磷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6.5μg/25mL,反应的物质的量吸光系数为1.1×105L·mol·cm-1,该法灵敏度高,干扰小。用于钢样中磷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张莹琪,郭崇崇[2](2017)在《在微乳液离子液体协同作用下测定碳钢中的磷》文中认为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O/W型微乳液OP/n-C5H11OH/n-C7H16/H2O与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协同作用下,孔雀绿-磷钼酸显色反应。在20℃下确定了显色反应的最大吸收波长,显色稳定时间,微乳液与离子液体的比例以及用量,硫酸、钼酸铵、孔雀绿的用量。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80 1x-0.015 7,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5L·mol-1·cm-1,磷含量在0.26.0μg/25 m L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5.8×10-6g/L。用于5种碳钢中磷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张莹琪,白建武,赵策[3](2017)在《微乳液离子液体协同增敏磷钼杂多酸-结晶紫显色体系》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O/W型微乳液Triton X-100/n-C5H11OH/n-C9H20/H2O与氯代-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协同对结晶紫-磷钼杂多酸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在18℃下,通过实验确定了反应的最大吸收波长;显色反应的稳定时间;微乳液和离子液体的体积比及微乳液和离子液体混合液的用量;显色体系的酸度;钼酸铵、结晶紫的用量。在较佳显色条件下,绘制了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71 9x-0.006 1,摩尔吸光系数为1.3×105L/(mol·cm),比单一微乳液中摩尔吸光系数提高了40%。用等摩尔系数法测得磷钼杂多酸与结晶紫缔合比为3∶7,方法的检出限为4×10-6g/L。对5种标准钢样中磷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通过测定结晶紫的分配系数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张莹琪,刘铭,马赫[4](2015)在《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的锗》文中研究表明锗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功能,为了简便准确的测定锗含量,建立了在OP-10/正丁醇/正庚烷/水非离子型微乳液中,用结晶紫-锗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锗的新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为4.8 m L 1.0 mol/L硫酸,2.0 m L2.5×10-2 mol/L钼酸铵,1.1 m L微乳液,4.0 m L 2×10-4 mol/L结晶紫。结晶紫-锗钼杂多酸形成的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50 nm,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3 2x+0.022 2,锗含量在0.58μg/25 m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34×10-4μg/m L,用于多种蔬菜中锗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9%2.4%,回收率97.1%101.7%。

马冲先,李莎莎,王岩[5](2011)在《金属材料分析》文中提出评述了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国内在金属材料分析领域的现状及进展概况。内容包括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光电直读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位统计分析及电化学方法等其他分析方法、气体元素的分析、标准和标准样品等,涉及文献390篇。

杨曦东[6](2010)在《反向微乳液萃取分离稀溶液中Mo(Ⅵ)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微乳液的形成理论、结构和性质、研究手段以及微乳液技术的应用领域。本文首先对4种微乳液体系,采用电导率法,研究了每种微乳液体系的As/s,最大溶水量,以及拟三元相图。实验结果表明:以OP-10和TX-100为表面活性剂,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煤油为油相的两种W/O型微乳液体系,当内水相NaOH浓度为0.04 mol/L时具有最大的溶水量,适宜用作微乳液萃取。其次,利用上述两种微乳液体系进行了萃取稀溶液中Mo(Ⅵ)的研究,考察了外水相中NaCl用量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萃取时间和萃取平衡的关系,以及外水相HCl浓度、内水相NaOH浓度、载体浓度对Mo(Ⅵ)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外水相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以使微乳液膜稳定性增加,在萃取过程中避免出现溶胀或渗漏现象;和传统萃取相比,微乳液萃取平衡时间很短;Mo(Ⅵ)萃取率随HCl、NaOH和载体浓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在最佳条件下两种微乳液体系都能很好的实现Mo(Ⅵ)的萃取。最后,本文研究了利用OP-10/异戊醇/煤油/NaOH微乳液体系分别从含磷、砷、硅和伴生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中萃取分离Mo(Ⅵ)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萃取时间和HCl浓度,就能较好的实现Mo(Ⅵ)与磷、砷、硅的分离;HCl浓度对阳离子萃取率的影响很小,在萃取Mo(Ⅵ)的最佳条件下,阳离子的萃取率均很低,可以实现Mo(Ⅵ)与伴生阳离子的分离。

张国胜[7](2008)在《三元杂多酸体系快速测定有机磷农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药的使用在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严重危害了环境和人体健康,并且随着全球一体化和食品贸易国际化,农药残留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争端的主要问题。因此找到一种方法灵敏、准确、快速、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检测农药残留的新方法成为我们分析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农残检测方法通常耗时长、成本高、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相对而言,有机磷农药杂多酸体系则为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新方法,本论文着重研究了荧光和共振光谱法速测有机磷农药农残的新方法。以有机磷农药形成杂多酸,大杂多酸大阴离子与强荧光碱性染料罗丹明B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造成了罗丹明B的荧光和共振光谱发生变化。以此为依据,进行有机磷农药农残速测新技术的研究。具体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一、甲拌磷钨杂多酸的合成与表征本研究是为利用杂多酸体系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提供理论依据。在酸性介质中钨酸钠和甲拌磷相互作用首次合成以甲拌磷为配位中心的甲拌磷钨杂多酸,红外(IR)和紫外(UV)光谱结构表征表明,该甲拌磷钨杂多酸具有Keggin结构,为杂多酸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二、三元杂多酸荧光猝灭法快速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研究酸性溶液中,有机磷农药和钼酸钠相互作用能够形成杂多酸,该杂多酸与碱性三苯甲烷染料罗丹明B(RhB)结合,形成了三元杂多酸,导致RhB荧光强度急剧猝灭,据此建立了快速测定有机磷农药的新方法。在选定实验条件下,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与有机磷农药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3),检出限(3σ)≤0.0904 nmol/L,相对标准偏差≤2.86%,与气相色谱法对照,结果满意。三、三元杂多酸共振散射法快速测定甲拌磷残留的研究在酸性溶液中,甲拌磷和钨酸钠相互作用能够形成杂多酸,该杂多酸与碱性三苯甲烷染料罗丹明B(RhB)结合,形成了缔合物粒子,导致体系在λex/λem = 606nm共振散射(RLS)强度急剧增强,并产生新的RLS光谱。在选定实验条件下,甲拌磷浓度在0.43-200 nmol/L范围内,体系的RLS强度与甲拌磷含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7),据此建立了共振散射法快速测定甲拌磷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057 nmol/L,加标回收率在82.5%-99.3%,用于蔬菜样品中甲拌磷残留量的测定,与气相色谱法对照,结果满意。四、三元杂多酸体系测定食品中的痕量硼的研究硼钼杂多酸能与罗丹明B形成缔合物,导致罗丹明B的荧光发生静态猝灭,以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测定痕量硼砂的新方法。在λex/λem = 540 nm/582 nm,选定的实验条件下,硼砂浓度在2.4-108μg/L范围内,荧光猝灭强度与硼砂含量成良好线性关系(r = 0.9982),检出限为1.42μg/L,加标回收率在91.3%-101%,相对标准偏差RSD<3.76%。该方法用于食品中痕量硼砂的测定,结果满意

张莹琪,潘芬芬,霍红娜[8](2008)在《微乳介质-罗丹明B-硅钼杂多酸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钢中硅》文中研究指明在非离子(O/W)型微乳液(OP/正戊醇/正庚烷/H2O)介质中,建立了罗丹明B-硅钼杂多酸显色体系测定钢中硅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罗丹明B与硅钼杂多酸形成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0 nm,线性回归方程为y=0.278 1x-0.012 4,硅含量在0.0060.07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的检出限为2×10-6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3.89×105L.mol-1.cm-1,磷、砷的干扰可加入酒石酸消除。方法用于钢样中硅的测定,测定结果与认定值吻合,相对标准偏差在1.6%2.1%之间。

熊宇迪,刘霞,冯长根[9](2008)在《杂多酸(蓝)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痕量元素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杂多酸能被还原为有颜色的杂多蓝,结合分光光度法,可对痕量元素进行准确的分析。目前,杂多酸分光光度法作为一种分析技术,具有精度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在痕量分析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文章综述了杂多酸在测定痕量元素P,As,Si和V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主要包括钼蓝法、杂多酸-碱性染料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激光热透镜分光光度法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曹金朋[10](2006)在《微滤与反渗透污染物的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是天津石化公司科研计划资助项目,是以天津石化公司污水深度处理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微滤及反渗透运行的污染物进行分析,提出了合适的检测手段及处理方法。所测数据可作为天津石化公司供排水厂进行水质预处理的依据。 在石化工业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为了提高污水的回用率,一些大型石化企业采用了微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有效地保护和利用了水资源。然而,进料水中所含有的硅、铝等物质会造成膜污染,使膜受损害,以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最终影响膜分离技术的推广。因此,对进料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分析测定和及时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建立了亚甲基蓝(MB)—硅钼杂多酸(SiMo)—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显色体系测定痕量活性二氧化硅的新方法。在0.08mol·L-1H2SO4介质中(pH=0.7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亚甲基蓝—硅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5nm,摩尔吸光系数ε=1.74×105L·mol-1·cm-1,二氧化硅质量浓度在0~0.24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文还进行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单核铝与多核铝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将水样中的多核铝转化为单核铝的预处理方法,即加入适量HCl,于40℃水浴中加热10min,便可破坏水样中的羟基聚合铝,使单核铝游离出来;建立了Al(Ⅲ)—铬天

二、非离子型微乳液介质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离子型微乳液介质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硅(论文提纲范文)

(1)在微乳介质中结晶紫-磷钒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磷(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2 稳定时间的确定
    2.3 溶液酸度的确定
    2.4 钼钒混合液的确定
    2.5 微乳液加入量的确定
    2.6 结晶紫加入量的确定
    2.7 工作曲线
    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2.9 试样分析
        2.9.1 样品前处理[1]
        2.9.2 样品测定
3 结论

(2)在微乳液离子液体协同作用下测定碳钢中的磷(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2.2 络合物的稳定时间
    2.3 微乳液离子液体最佳比例及其用量
        2.3.1 微乳液与离子液体最佳比例
        2.3.2 微乳液与离子液体混合液的用量
    2.4 溶液酸度
    2.5 钼酸铵用量
    2.6 孔雀绿最佳用量
    2.7 标准曲线
    2.8 检出限的测定
    2.9 干扰离子的测定
    2.1 0 试样分析
        2.1 0. 1 钢样的处理
        2.1 0. 2 钢样中磷含量的测定
3 结论

(3)微乳液离子液体协同增敏磷钼杂多酸-结晶紫显色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曲线
    2.2 稳定时间
    2.3 试剂比例和用量
    2.4 缔合物组成
    2.5 工作曲线
    2.6 检出限测定
    2.7 干扰实验
    2.8 样品分析
    2.9 协同增敏机理初探
3 结论

(4)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的锗(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2.2 缔合物的稳定性
    2.3 试验条件的选择
        2.3.1 硫酸的用量
        2.3.2 钼酸铵的用量
        2.3.3 微乳液的用量
        2.3.4 结晶紫的用量
    2.4 共存离子的影响
    2.5 工作曲线
    2.6 样品处理与分析
3 结论

(5)金属材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重量法和滴定分析法
2 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
3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5 光电直读光谱法
6 X射线荧光光谱法
7 其他分析方法
8 金属中气体分析
9 标准和标准物质 (标准样品)

(6)反向微乳液萃取分离稀溶液中Mo(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微乳液技术
        1.2.1 微乳液形成理论
        1.2.2 微乳液结构和性质
        1.2.3 微乳液的研究手段
    1.3 微乳液的应用
        1.3.1 微乳液在合成材料方面的应用
        1.3.2 微乳液在萃取中的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W/O)型微乳液体系性质的研究
    2.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2.1.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分类
        2.1.2 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
    2.2 微乳液各组分的初步选择
        2.2.1 表面活性剂的初步选择
        2.2.2 助表面活性剂的初步选择
        2.2.3 油的初步选择
    2.3 实验药品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质量比
        2.5.2 微乳液的最大溶水量
        2.5.3 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乳液萃取钼(Ⅵ)的研究
    3.1 萃取剂的性质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微乳液萃取钼的原理
        3.3.2 钼含量的测量方法—苯芴酮分光光度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苯芴酮分光光度法测钼的标准曲线
        3.4.2 外水相中NaCl 含量对微乳液液膜稳定性的影响
        3.4.3 萃取时间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3.4.4 外水相中HCl 浓度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3.4.5 膜相中TOA 浓度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3.4.6 内水相中NaOH 浓度对钼萃取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钼与伴生杂质离子的分离研究
    4.1 实验药品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微乳液法分别萃取磷、砷、硅
        4.2.2 微乳液法从含磷、砷、硅杂质的溶液中萃取钼
        4.2.3 微乳液法对阳离子的萃取
        4.2.4 磷、砷、硅的测试方法
        4.2.5 阳离子的测试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磷、砷、硅标准曲线的绘制
        4.3.2 振荡时间对磷、砷、硅萃取率的影响
        4.3.3 HCl 浓度对磷、砷、硅萃取率的影响
        4.3.4 振荡时间对同时萃取钼和磷、砷、硅的影响
        4.3.5 HCl 浓度对同时萃取钼和磷、砷、硅的影响
        4.3.6 HCl 浓度对钼和伴生阳离子分离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三元杂多酸体系快速测定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 杂多酸在分析化学中的研究进展
    课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甲拌磷钨杂多酸的合成与表征
    1 仪器和试剂
    2 甲拌磷钨杂多酸的合成
    3 甲拌磷钨杂多酸结构表征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元杂多酸荧光猝灭法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研究
    1 实验部分
    2 结果讨论
    3 样品分析和对照实验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元杂多酸共振散射法快速测定甲拌磷残留的研究
    1 实验部分
    2 结果讨论
    3 样品分析和对照实验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元杂多酸体系测定食品中硼砂的研究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样品分析和对照实验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甲基紫-糖精钠体系共振散射光谱的研究及其应用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样品分析和对照实验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9)杂多酸(蓝)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痕量元素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1 钼蓝法
    1.2 杂多酸-碱性染料法
2 荧光分光光度法
3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3.1 流动注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2 流动注射荧光分光光度法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 激光热透镜分光光度法

(10)微滤与反渗透污染物的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微滤与反渗透
    1.3 膜污染
    1.4 膜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1.4.1 概述
        1.4.2 硅的分析方法
        1.4.2.1 分光光度法
        1.4.2.2 其他分析法
        1.4.3 铝的分析方法
        1.4.3.1 光学分析法
        1.4.3.2 电化学分析法
        1.4.3.3 其他分析法
    1.5 膜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1.5.1 概述
        1.5.2 超声波技术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
第二章 MB-SiMo-OP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活性二氧化硅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实验条件的优化
        2.2.1.1 吸收曲线
        2.2.1.2 溶液酸度的选择
        2.2.1.3 钼酸铵用量的选择
        2.2.1.4 亚甲基蓝用量的选择
        2.2.1.5 乳化剂OP用量的选择
        2.2.1.6 最佳反应时间的选择
        2.2.2 共存离子的干扰
        2.2.3 工作曲线
        2.2.4 样品分析
        2.2.5 讨论
        2.2.5.1 褪色原因探讨
        2.2.5.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的作用
    2.3 小结
第三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单核铝与多核铝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1.3 样品预处理方法
        3.1.4 样品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吸收光谱
        3.2.2 酸度的影响
        3.2.3 显色剂用量的影响
        3.2.4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其用量的影响
        3.2.4.1 CPB用量的影响
        3.2.4.2 NP用量的影响
        3.2.5 显色时间及配合物的稳定性
        3.2.6 样品预处理条件的选择
        3.2.6.1 预处理方式
        3.2.6.2 HCl用量
        3.2.6.3 水浴加热温度
        3.2.6.4 水浴加热时间
        3.2.7 工作曲线及灵敏度
        3.2.8 样品分析
        3.2.8.1 方法的精密度
        3.2.8.2 样品加标回收实验
    3.3 小结
第四章 水质分析与评价
    4.1 概述
    4.2 水样的物理性质测定结果评价
    4.3 水中金属成分的测定结果评价
    4.4 水中非金属成分的测定结果评价
    4.5 水中与有机污染相关项目的测定结果评价
    4.6 小结
第五章 超声波在反渗透系统中的应用
    5.1 实验部分
        5.1.1 仪器与样品
        5.1.2 实验方法
        5.1.2.1 自来水的实验方法
        5.1.2.2 微滤前污水的实验方法
        5.1.2.3 微滤水的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超声波频率的选择
        5.2.2 清水流量、浓水-清水流量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5.2.3 对比实验
        5.2.4 沉降实验
        5.2.5 超声波在反渗透系统的作用机制初探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课题研究的结论
        6.1.1 活性二氧化硅测定方法的研究结果
        6.1.2 单核铝与多核铝测定方法的研究结果
        6.1.3 水质分析与评价结果
        6.1.4 超声波处理方法的研究结果
    6.2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6.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七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非离子型微乳液介质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硅(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微乳介质中结晶紫-磷钒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磷[J]. 张莹琪,唐雁飞. 天津化工, 2021(04)
  • [2]在微乳液离子液体协同作用下测定碳钢中的磷[J]. 张莹琪,郭崇崇. 铸造技术, 2017(05)
  • [3]微乳液离子液体协同增敏磷钼杂多酸-结晶紫显色体系[J]. 张莹琪,白建武,赵策. 现代化工, 2017(02)
  • [4]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的锗[J]. 张莹琪,刘铭,马赫. 食品工业, 2015(01)
  • [5]金属材料分析[J]. 马冲先,李莎莎,王岩. 分析试验室, 2011(02)
  • [6]反向微乳液萃取分离稀溶液中Mo(Ⅵ)的研究[D]. 杨曦东. 燕山大学, 2010(02)
  • [7]三元杂多酸体系快速测定有机磷农药的研究[D]. 张国胜. 河南大学, 2008(09)
  • [8]微乳介质-罗丹明B-硅钼杂多酸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钢中硅[J]. 张莹琪,潘芬芬,霍红娜. 冶金分析, 2008(03)
  • [9]杂多酸(蓝)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痕量元素中的研究进展[J]. 熊宇迪,刘霞,冯长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01)
  • [10]微滤与反渗透污染物的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D]. 曹金朋. 北京化工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非离子微乳液介质中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