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隧道窑焙烧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马义飞[1](2021)在《面向墙材制造流程的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墙材制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墙材需求。目前国内的墙材制造水平处于机械化和半自动化阶段,仅实现了墙材制造的单机自动化,不同生产环节之间以及部分经验要求较高的工序仍需人工协同控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针对目前墙材制造存在的一些问题,本课题开展了面向墙材制造流程的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设计了一套集自动控制、信息管理及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墙材生产线智能协同控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隧道窑的控制过程严重依赖工人经验而导致生产效率和质量低下的问题,在对隧道窑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窑控制决策算法。首先,依据专家经验,通过归纳该行业以往积累的生产数据,创建原始案例库;其次,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的方法周期性地将当前隧道窑工况与案例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基于相似度计算结果匹配满足要求的历史案例,从而获取最优的控制策略;此外,由于隧道窑强耦合、非线性、大滞后特性,使得其精确机理建模成为难题,因此,本课题采用基于规则的推理方式对算法所得控制策略进行实时修正;最后,将新的案例保存到案例库中,增加案例多样性,并定期维护案例库,清理冗余案例。(2)本课题提出了墙材制造流程的智能协同控制方法。将隧道窑控制决策算法得到的控制策略作为墙材制造生产设备的控制依据,通过精确划分墙材制造流程中的各个动作节点,并计算执行每个动作的时长,精准控制各个动作执行的时间节点,实现墙材生产线的协同控制,解决隧道窑控制与窑车转运不能协同配合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3)基于智能协同控制方法,本课题设计了墙材生产线智能协同控制系统,并将系统分为区域控制系统、墙材制造管理系统和隧道窑控制决策系统三大子系统,通过子系统间协调工作,实现整个墙材制造流程的智能协同控制。(4)本课题结合过程控制技术、智能数据采集技术及数据传输技术设计了区域控制系统。区域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及多个分布式子控制系统,子控制系统通过采集并处理生产数据,实现区域内设备的自动控制;中央控制器依据任务指令,有序调度各子控制系统,精准控制各生产设备动作,实现多区域协同控制。(5)本课题开发了墙材制造管理系统。通过设备远程监控、流程动态显示、关键数据存储及异常数据报警,实现了墙材生产信息的在线管理,解决了墙材生产管理混乱和缺少数据存储机制的问题,为系统实现智能协同控制提供了数据基础。(6)本课题基于C#开发了隧道窑控制决策系统。该系统内置了隧道窑控制决策算法,可实现案例库数据自动分析,并自动生成隧道窑控制策略。同时,基于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实现与墙材制造管理系统通信,间接向区域控制系统发送控制指令;并具备案例库的可视化管理功能,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案例数据进行增、删、改、查操作。本课题已在山东菏泽某建材制造工厂进行实地系统测试,运行前后的生产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本课题设计的墙材生产线智能协同控制系统能够大幅提高墙材生产质量和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
毛睿[2](2019)在《砖瓦制品转运系统的流程优化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基础建设,与基础建设密切相关的建材行业迎来了巨大发展,特别是砖瓦生产企业。在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局面下,砖瓦生产企业正在经历转型过程,生产活动由传统的手工、半机械化向自动化生产转变。自动化技术的加入提升了砖瓦制品生产线部分生产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但由于各企业间生产线因布局差别较大、工艺参数不明确而难以实现转运流程的优化设计以及对摆渡车的调度依赖人为经验等问题,导致了砖瓦制品企业的转运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因此,本文依托于某砖瓦制品企业为背景展开研究,针对摆渡车的调度问题以及窑车的转运流程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该生产线的自动转运控制系统。首先,本文分析了砖瓦制品的生产流程,结合了生产设备的特性,确定了整个砖瓦制品转运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并考虑了摆渡车位置控制、精确定位以及同一轨道上双摆渡车运行的碰撞问题,提出了该自动转运系统的总体控制方案。其次,针对同一轨道上有两辆摆渡车的情况,当多任务出现时不合理的任务分配会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以及摆渡车碰撞等问题。因此,基于对多机调度问题的研究,建立了双摆渡车调度模型,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合理的调度方案。然后,针对窑车转运流程的优化问题,通过对当前生产线车道布局以及砖瓦制品工艺参数的分析,设计了该生产线窑车的转运流程,并运用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求解方法对生产一定数量的窑砖时间进行求解,以此来验证该转运流程的合理性。最后,在对摆渡车的调度问题进行了求解以及窑车转运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结合转运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功能,完成了对砖瓦制品转运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该转运控制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赵周民,许淑玲,苏晓辉[3](2017)在《新型装配式隧道窑的设计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隧道窑是适应建筑模块化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烧结墙材工业窑炉,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该新型装配式隧道窑不仅有更为完善的工作和操作系统,而且在窑炉内衬结构和材料上具有开创性的研发,如对"组合式"高强耐火砖吊顶,大尺寸耐火混凝土墙板及其复合墙体的"铰链",防止窑顶及外墙面过热的"断桥"结构等都做了严格的理论计算和系统的优化并开展了一系列材性试验、结构实验和实体验证,通过工厂化装配和整体检测进一步完善了装配和操作规程。
宋绍剑,李帅,方家溪,林小峰,曹德光[4](2017)在《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窑焙烧过程优化操作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目前内燃式烧结砖隧道窑焙烧过程的温度控制主要依赖操作工个人经验,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和能耗高等问题,利用隧道窑监控系统中存储的大量历史数据建立了隧道窑焙烧过程的优化模式案例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变量对生产指标所产生影响的加权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推理的烧结砖隧道窑焙烧过程优化操作指导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广西某烧结砖企业。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根据生产工况的变化给出合理的优化操作指导建议。该优化操作方法不需建立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也可应用于钢铁、水泥、制糖等行业复杂生产过程的优化问题。
王庆兰,石学文,张同对[5](2017)在《基于KingView的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隧道窑监控系统》文中认为【目的】实现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隧道窑烧结过程的"自动"控制与管理,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方法】利用自动检测技术、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和组态软件KingView设计并实现了一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隧道窑监控系统。【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窑温、窑压、窑车位置等信息的实时检测和控制,完成了对整个烧结过程的自动控制。【结论】该设计不但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而且提高了空心砖的合格率与产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6](2016)在《关于对《砖瓦工业隧道窑节能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砖瓦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要求》两个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中认为各有关单位和专家: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立项通知的要求,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和西安墙材研究设计院及有关单位起草了《砖瓦工业隧道窑节能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行业标准,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和中国建材建材认证中心西安建材分公司及有关单位起草了《砖瓦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要求》行业标准,现向行业公开征求意见,请将修改意见和建议于10月30日前发至typ@cbminfo.com。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双鸭山东方墙材集团公司[7](2016)在《孟加拉国建材产业合作研究(上)》文中研究指明1总论1.1生产规模通过对孟加拉国当地墙体材料市场的调查和预测,以及对原料、场地面积、市场的分析,结合中国先进的设备和成熟技术,拟定本项目生产规模为建设116条日产26万块(242mm×115mm×70mm)烧结砖生产线。1.2产品纲领实际生产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除以上规格外,还可生产其它规格尺寸、不同孔洞形状的产品。在今后生产中经过不断试
侯冉[8](2014)在《隧道窑运转设备自动定位与监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在砖瓦隧道窑生产线中,窑车用来放置砖坯,窑车可在隧道窑的各种窑道沿轨道移动,从而实现砖坯在各种窑道之间的运转,完成砖坯烧制过程。每个窑车均不配置动力装置,需利用地爬车牵引推动,地爬车在窑道的下方轨道行驶,因此,地爬车推动窑车,需要与窑车充分靠近,即准确定位。本文针对传统隧道窑生产线中人工地爬车定位窑车方式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地爬车无线自动定位窑车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自动定位、PLC自动控制、组态网络监控对地爬车牵引窑车的运动过程进行控制,可实现地爬车自动准确定位窑车、定位信息无线收发、故障自动报警、组态网络实时监控等功能。该系统由自动定位系统、PLC控制系统、组态监控系统三部分组成。自动定位系统包括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基于无线编解码芯片PT2262、PT2272分别设计无线发射和接收器。发射器可长时间休眠,只有在准确定位后才开启工作,因此具有极低的功耗。同时,发射器采用脉冲方式发送定位信号,避免了通讯模块连续工作发热量高的问题,实现了开关状态的持续无线传输。接收器采用延时开关继电器电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使得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转化为较平整的高电平信号,该信号经继电器输出至PLC,可控制电机运转,从而使得控制方式更加平稳。PLC处理无线接收器传递过来的定位信号,同时接收组态监控系统的指令,并根据输入端各种开关的状态,实现对电机和报警器的控制。PLC控制系统采用三菱FX系列PLC做主控器,完成对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和故障报警控制。多台PLC进行485总线连接,并和监控主机组成1:N通讯网络,可在监控主机上实现对多台PLC的控制。组态监控系统采用组态王软件实现,可通过监控软件实时动态地监控地爬车和窑车的运转状态、显示并记录故障报警信息。组态软件可实现对地爬车起停操作的控制,并具有用户管理和故障信息记录等功能。本文设计的地爬车无线自动定位控制系统在湖南省科辉墙材有限公司的隧道窑生产线上试运行,该系统定位准确,定位信息发送和接收稳定,地爬车运行控制平稳、组态监控效果良好,整个系统故障率低,自投入运行以来已连续稳定运行4个月,节省人力,提高了墙体材料生产自动化水平。
郭平,郭洁[9](2012)在《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二)》文中认为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砖瓦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甘肃武威恒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工艺流程、控制系统的总体系统结构设计、硬件配置,详细阐述了上位机和下位机控制软件的开发、设计要点及解决方案。
曹世璞[10](2012)在《烧结砖实用生产技术(5)》文中研究指明闸形开度原理与温度关系:拉哈风闸就是调节对应车位流过的热烟气量,流过的热烟气量越多越久,交换给砖的热量就越多,温度也就越高。各种闸型的高度和各个车位通过的热烟气量估算和温度如图36所示。从温度-车位图的分布看出,顺梯形闸在10车位的温度高于桥型闸温度,桥型闸高于倒梯形闸。所以顺梯形闸对焙烧最有利,预热温度高,火下底,焙烧快省煤,产量高,桥型闸次之,倒梯形闸产量最低。从排潮角度讲,桥型闸和倒梯形闸可以
二、浅谈隧道窑焙烧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隧道窑焙烧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墙材制造流程的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墙材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
1.4 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智能协同控制关键方法研究 |
2.1 隧道窑控制决策算法 |
2.1.1 隧道窑工作原理 |
2.1.2 案例推理算法概述 |
2.1.3 BP神经网络 |
2.1.4 遗传算法 |
2.1.5 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 |
2.1.6 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窑控制决策算法 |
2.2 协同控制流程设计 |
2.2.1 存坯-烘干过程的协同控制 |
2.2.2 烘干-焙烧过程的协同控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墙材生产线智能协同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墙材生产线智能协同控制系统的实现 |
4.1 墙材制造智能协同控制监管中心设计 |
4.2 区域控制系统设计 |
4.2.1 摆渡车区域控制系统设计 |
4.2.2 顶车机区域控制系统设计 |
4.2.3 窑顶区域控制系统设计 |
4.2.4 生产设备区域控制系统设计 |
4.3 器件选型 |
4.4 通信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墙材生产线智能协同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5.1 墙材制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1 用户登录 |
5.1.2 窑车转运显示 |
5.1.3 设备状态监控 |
5.1.4 生产数据保存 |
5.1.5 生产异常报警 |
5.1.6 隧道窑温度查询 |
5.2 隧道窑控制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 |
5.2.1 用户登录 |
5.2.2 案例库数据管理 |
5.2.3 隧道窑控制决策算法 |
5.2.4 隧道窑当前工况监控界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安装调试 |
6.1.1 生产线的安装调试 |
6.1.2 监管中心软件的安装调试 |
6.2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2)砖瓦制品转运系统的流程优化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砖瓦制品转运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流程优化问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流程优化问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砖瓦制品转运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砖瓦制品生产流程分析 |
2.2 砖瓦制品转运系统工艺流程 |
2.3 转运控制系统的功能 |
2.4 转运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 |
2.5 砖瓦制品转运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
2.5.1 摆渡车、地爬车、牵引机控制方案设计 |
2.5.2 双摆渡车的避撞规则设计 |
2.5.3 转运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最小能耗的双摆渡车调度优化算法设计 |
3.1 调度优化问题的提出 |
3.1.1 摆渡车行走过程分析 |
3.1.2 双摆渡车调度优化问题的提出 |
3.2 双摆渡车调度模型的建立 |
3.3 基于双摆渡车调度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 |
3.3.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
3.3.2 改进遗传算法 |
3.3.3 改进遗传算法的流程设计 |
3.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转运系统的流程优化问题研究 |
4.1 转运系统流程优化问题的提出 |
4.2 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数学模型 |
4.2.1 相关假设与参数说明 |
4.2.2 以完工时间为最小的HFSP模型 |
4.3 基于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的HFSP的遗传算法设计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砖瓦制品转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
5.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5.3 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与实现 |
5.4 控制系统的组态画面的设计与现实 |
5.4.1 转运控制组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
5.4.2 转运控制组态系统的画面实现 |
5.5 控制系统的实现 |
5.5.1 砖瓦制品转运控制系统安装与布线 |
5.5.2 砖瓦制品转运控制系统调试 |
5.5.3 砖瓦制品转运控制系统整体运行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专利成果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C 砖瓦制品转运控制系统部分PLC程序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新型装配式隧道窑的设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砌筑式与装配式隧道窑的比较 |
2 装配式隧道窑的热工系统 |
2.1 工作原理 |
2.2 工作系统 |
2.3 结构 |
2.3.1 基本结构 |
2.3.2 窑顶 |
2.3.3 窑墙 |
2.4 材料 |
2.4.1 轻质莫来石砖 |
2.4.2 轻质高铝砖 (高铝聚轻砖) |
2.4.3 硅酸铝纤维 (普通) |
2.4.4 硅酸铝纤维 (高铝) |
2.4.5 火山岩棉 |
2.4.6 吊顶内墙面及窑体曲封以下黏土质耐火砖参考产品标准N-2a |
2.4.7 窑车砌筑用黏土质耐火砖参考产品标准:N-1 |
2.4.8 耐火混凝土 |
2.5 操作 |
3 装配式隧道窑设计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
3.1 基础工程 |
3.2 轨道安装 |
3.3 码车、窑车及其砌筑 |
4 装配式隧道窑造价 |
5 日产600 t (双窑及两组干燥室能力) 装配式隧道窑热工及其附属系统 |
5.1 热工系统 |
5.1.1 干燥与焙烧热工设备的确定 |
5.1.1 干燥与焙烧技术参数 |
5.1.2 码车形式及车辆规格尺寸 |
5.1.2. 干燥室 |
5.1.2. 1 系统及结构 |
5.1.2. 2 干燥室的主要技术参数 (两组) |
5.1.3 装配式隧道窑 |
5.1.3. 1 隧道窑系统 |
5.1.3. 2 低温循环系统 |
5.1.3. 3 隧道窑结构 |
5.1.3. 4 隧道窑主要技术参数 |
5.1.3. 5 隧道窑煤粉燃烧系统 |
a.系统流程, 如图6所示。 |
b.系统说明如下: |
c.技术参数 |
6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4)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窑焙烧过程优化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隧道窑焙烧过程简介 |
2 基于CBR的隧道窑焙烧过程优化操作 |
2.1 CBR方法基本原理 |
2.2 隧道窑焙烧过程的案例表示 |
2.3 案例检索算法 |
2.4 案例重用算法 |
2.5 加权系数的确定 |
3 算法的实现及其运行效果 |
3.1 原始案例库的构建 |
3.2 算法的具体实现 |
3.3 运行效果 |
4 结语 |
(5)基于KingView的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隧道窑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 系统硬件设计 |
2.1 传感器选择 |
2.2 智能仪表检测电路设计 |
2.3 变频器及其控制 |
2.4 视频监控设计 |
2.5 语音调度设计 |
3 系统软件设计 |
3.1 窑温、窑压控制算法设计 |
3.2 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
3.2.1 操理员登录界面 |
3.2.2 实时检测参数显示界面 |
3.2.3 历史趋势曲线显示界面 |
3.2.4 实时报警界面 |
3.2.5 远程监控管理设计 |
4 控制效果比较 |
5 结束语 |
(7)孟加拉国建材产业合作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1 总论 |
1.1 生产规模 |
1.2 产品纲领 |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 工艺技术方案 |
2.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
2.2 工艺技术方案的确定 |
2.3 工作制度 |
2.4 生产工艺流程 |
2.5 物料平衡 |
2.6 热工及机械设备 |
2.6.1 热工设备 |
2.6.2 机械设备 |
3 建筑工程 |
3.1 概述 |
3.2 设计原则 |
3.3 设计依据 |
3.4 建筑设计 |
3.5 结构设计 |
3.6 主要建筑材料 |
3.7 主要建、构筑物工程 |
4 总图运输 |
4.1 设计依据 |
4.2 设计原则 |
4.3 总平面布置 |
4.4 厂内道路与运输 |
4.4.1 厂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
4.4.2 厂内运输方式及运输量 |
4.5 辅助生产项目 |
4.5.1 化验室 |
4.5.2 办公楼、员工宿舍、食堂、车库 |
4.6 绿化 |
4.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电气及自动控制 |
5.1 供电工程 |
5.1.1 变配电系统 |
5.1.2 配电系统 |
5.2 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
6 节能 |
6.1 节能概述 |
6.2 节能措施 |
6.2.1 原材料及燃料节能 |
6.2.2 设备节能 |
6.2.3 窑炉结构节能 |
6.3 节水 |
6.4 节电 |
6.5 建筑节能 |
(8)隧道窑运转设备自动定位与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和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窑自动控制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2 隧道窑组态监控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3 隧道窑运转设备自动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系统设计 |
2.1 窑车运转工艺流程 |
2.2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2.1 功能需求 |
2.2.2 性能需求 |
2.2.3 关键技术分析 |
2.3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4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 自动定位系统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2 无线发射器设计 |
3.2.1 整体设计 |
3.2.2 信号检测单元设计 |
3.2.3 信号处理单元设计 |
3.2.4 信号发射单元设计 |
3.2.5 成品实物 |
3.3 无线接收器设计 |
3.3.1 整体设计 |
3.3.2 稳压电源模块设计 |
3.3.3 信号接收单元设计 |
3.3.4 信号处理单元设计 |
3.3.5 信号输出单元设计 |
3.3.6 成品实物 |
4 PLC 控制系统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1.1 需求分析 |
4.1.2 结构方案设计 |
4.2 硬件设计 |
4.2.1 PLC 控制回路设计 |
4.2.2 PLC 通讯线路设计 |
4.2.3 电机主回路设计 |
4.3 软件设计 |
4.3.1 I/O 分配表 |
4.3.2 梯形图设计 |
5 组态监控系统设计 |
5.1 总体设计 |
5.2 软件设计 |
6 系统调试 |
6.1 系统实物 |
6.2 系统测试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二)(论文提纲范文)
3 |
结束语 |
(10)烧结砖实用生产技术(5)(论文提纲范文)
6.4.3 隧道窑砖瓦焙烧的原理 |
6.4.3.1 焙烧 |
6.4.3.2发热量、热平衡与焙烧的温度, 富氧和欠氧燃烧 |
6.4.3.3预热、烧结、冷却的温度-位置关系 |
6.4.3.4砖瓦窑焙烧火行速度与产量关系 |
6.4.3.5实现定温、定点、定带焙烧 |
6.4.3.6砖瓦窑焙烧火带、火速、层面温差关系 |
6.4.3.7干燥窑温度标准曲线设计 |
6.4.4自动焙烧系统温度控制功能 |
6.4.4.1焙烧标准的建立方法和原则 |
6.4.4.2自动判定合格砖的原则 |
6.4.4.3自动配风控温设定参数 |
6.4.4.4自动喷煤 (投煤) 控温设定参数 |
6.4.4.5车底风压平衡调节 |
6.5使用范围 |
6.6自动系统的架构 |
6.6.1每台控制1~2条焙烧窑检测干燥窑的就地控制基本系统结构图 |
6.6.2配有厂级信息集中管理, 砖瓦厂集中分散型 (DCS) 监控管理系统监控多条生产线 |
6.6.3与厂级管理计算机网络相接, 形成砖瓦厂集中分散型 (DCS) 网络监控管理系统 |
6.7 自动焙烧的使用要求 |
6.8常见焙烧不正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
6.8.1解决以下常见焙烧问题, 就可以实现高产 |
6.8.2自动焙烧解决焙烧工艺问题, 实现节能高产 |
6.9节能高产案例 |
四、浅谈隧道窑焙烧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墙材制造流程的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研究[D]. 马义飞.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砖瓦制品转运系统的流程优化与控制[D]. 毛睿. 重庆大学, 2019(01)
- [3]新型装配式隧道窑的设计实践[J]. 赵周民,许淑玲,苏晓辉. 砖瓦, 2017(10)
- [4]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窑焙烧过程优化操作研究[J]. 宋绍剑,李帅,方家溪,林小峰,曹德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5]基于KingView的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隧道窑监控系统[J]. 王庆兰,石学文,张同对. 广西科学, 2017(03)
- [6]关于对《砖瓦工业隧道窑节能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砖瓦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要求》两个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J].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 砖瓦世界, 2016(11)
- [7]孟加拉国建材产业合作研究(上)[J].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双鸭山东方墙材集团公司. 砖瓦世界, 2016(05)
- [8]隧道窑运转设备自动定位与监控系统设计[D]. 侯冉. 郑州大学, 2014(03)
- [9]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二)[J]. 郭平,郭洁. 砖瓦, 2012(12)
- [10]烧结砖实用生产技术(5)[J]. 曹世璞. 砖瓦世界,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