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三个意识 做好秘书工作——秘书素质系列谈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张振[1](2021)在《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提升研究 ——以J市税务系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不分国家,不分行业,文秘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级税务机关中的基础工作也离不开文秘工作,特别是在辅助决策、政策分析、收集资料和监督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以公共管理角度进行分析,文秘工作的辅助性作用非常关键,主要面向公共组织尤其是税务机关领导,文秘工作贯穿于从决策敲定前到执行后的各个环节,起到了事前准备、中期汇报、事后反馈的桥梁作用。由此可见,文秘工作质量和效果对于领导决策的制定与执行都有直接影响,同时对各级税务机关运转是否能够有序进行也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当下的工作和未来发展过程中,文秘工作始终是各级税务机关中的核心构成,对税务机关领导工作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深入研究提升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文秘学理论、办公室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同时分析了税务机关文秘工作质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由于笔者在J市税务系统从事文秘工作,对J市税务系统的文秘人员以及文秘工作均比较了解,本论文选取J市为例,构建了“J市税务系统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座谈问卷”,在深入市、县税务机关开展实证性调研和座谈调研的基础上,试图摸清当前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据此,得出当前市级以及市级以下税务机关的文秘工作处境并不是很好得结论,存在的问题也较多。特别是运转机制、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在岗的文秘工作者表示文秘工作过程遇到困难较多、部分具有文秘工作能力却对文秘行业没有兴趣,热爱文秘工作的人又胜任不了所被赋予的文秘工作。导致文秘工作在基层税务机关中的重要地位并未凸显出来,工作重要性也没有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彻底处理,这种不良趋势无法有效控制,那么税务机关单位的部分工作甚至整个税务系统的运行都可能无法保证秩序性、高效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如果存在的问题并未及时有效解决,严重的会导致连锁性问题的出现,使负面影响不断加剧。所以,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瓶颈,探索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的提升。根据前文的实证结果,结合理论基础,对提升文秘工作质效进行重要性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主要针对用人导向、管理机制、业务培训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提高文秘工作质效,首先,要坚持良好的用人导向,为实干者增加更多的获得感、为能干者提供更大的舞台、为想干者提供更好的机会;其次,要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沟通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最后,要强化实用的业务培训,帮助文秘工作人员开阔大的视野、引入新的思维、汲取好的经验。
周怡晟[2](2020)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研究 ——以上海H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放管服”改革也被列为当今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作为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如何将“放管服”系列政策落实,如何接住、接好下放的权利,减除烦苛、冗余的管理流程对资金使用效益和正常科研活动的束缚,释放科研活力,建设新形势下服务型管理模式已成为现阶段各个高校管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上海市H高校为例,结合笔者工作经验,研究高校在“放管服”改革探索中采取的报销流程优化、财务秘书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取得的成效,找出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背后原因,探索改进办法。本研究首先论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概念、文献综述;其次,以流程管理理论为核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与支出规模、管理模式、政策变迁、基于“放管服”政策的流程管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研究高校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方面的探索。本研究发现高校在经费认领环节存在开票及入账周期长、预算编制粗放的问题;在经费使用环节存在退单率高、审批繁琐、集中报销、预算控制乏力的问题;结题环节存在人工审核效率低、结题不结账的问题;对贯穿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建设则存在系统问题频发,大量数据“沉睡”无法挖掘的问题。分析背后原因主要是:管理思维固化,缺少服务意识;流程设计未以整体优化为核心;全流程管理缺少监督机制,内部控制乏力;现有专业队伍无法满足管理需求;信息化水平不高,制约跨部门系统交互与数据整合。最后,本研究提出在流程管理的理念层面应该更新科研经费管理理念,深化制度建设;在流程设计层面重新优化了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流程;在流程运行保障层面加强财务秘书专职团队建设,推进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丰富财务政策宣传渠道和服务指导方式。
唐清雄[3](2020)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素质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S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新时代,国家教育政策调整和普通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建本科院校为适应整体转型发展需要不得不在学校建设的各方面进行全面革新。在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转型发展大背景下,该类院校在教学质量对教学管理队伍素质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教学管理队伍中最基层的岗位,教学秘书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教学秘书业务上接受学校教务处指导,具体工作由二级学院分配和安排,受到教务处和二级学院的双重领导。其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效果,而且还会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质量。在日常工作中,那些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素质、熟练业务素质以及健康心理素质的教学秘书人员,善于人际沟通、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办事效率较高,并能成为领导的参谋助手和对学生起到管理育人的作用。优秀的教学秘书人员拥有较好的素质结构,能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初步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的素质现状。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在日常工作状态(专业)素质、师德师风素质、业务能力素质以及职业情感(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分析,发现当前教学秘书素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师生对教学秘书人员师德师风素质要求高,教学秘书的服务意识不高、业务服务能力不强,教学秘书因个人发展得不到满足,对从事的工作满意度不高等现象,其中尤其以教学秘书人员职业情感素质未能有效改善,造成了教学秘书人员对本职业认同感低,这些都对改革新建本科院校在优化教学秘书人员个人素质的制度构建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素质现状,本研究提出了解决策略:提高领导认识,树立建设高素质教学秘书队伍目标;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开展师德师风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薪酬分配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秘书过程考核力度;改善工作环境,增强教学秘书岗位的吸引力,减轻职业倦怠感。
张娇龙[4](2020)在《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工作特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小型文创企业在文创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企业经营、从业者管理、工作职能职责方面有着创新性与不确定性、发展性与前瞻性以及外沿模糊性等并存的情况。本文试将秘书学与文化产业管理相结合,通过探析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工作的特质成因与影响,论述秘书工作的优化策略,并尝试建立优化参考体系,厘清其实务应用范畴及要素,从而提高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的工作竞争力和价值。本文首先对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工作进行职能界定,探析在“规模”和“行业”因素影响下,基于岗位配置、职能职责、创新管理理念、与文创企业家和创意型员工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秘书工作特质。其次,主要从以下维度进行秘书工作的优化提案:持续优化简单而一流的创新管理,梳理在中小型文创企业初创期、成长期、转型期、消亡期的岗位配置建议,建立“初级秘书、中级秘书、高级秘书”三个层次所对应的“书、办、谋、管”职能职责模板,着意适配文创企业在审美、知识产权及混序管理方面的工作需求,与工作对象形成得宜的工作关系,提升秘书人员自身职业素养。最后,阐明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工作优化的影响与价值,即促进企业秘书工作的效能及评核,助力秘书从业者自身职业发展,可作为其他企业秘书工作参鉴的依据。
徐晓冰[5](2020)在《企业秘书接待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鉴于现代秘书的接待工作普遍没有受到重视的现状,从秘书的角度对收集到的案例作出整理、筛选和分析,指出企业秘书在接待工作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应策略,是对现有的对秘书接待的研究工作的补充和深化。全篇文章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企业秘书接待工作的概况,从秘书接待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政府机关与企业秘书在接待工作上的区别三方面,突出企业秘书的接待工作的特点是沟通上下、联络内外的重要桥梁,有企业提升企业形象和企业竞争力、寻找商业机遇的作用;第二部分从商务接待和非商务接待两方面列举出企业秘书、助理或助教等类似职位在商务接待工作上较常遇到过的问题,包括有工作意识问题、工作态度问题、工作心态问题、工作和沟通能力问题、在应急情况下的工作能力和心理问题、在跨地域文化情况下的工作能力和态度问题,并对每个案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总结出企业秘书在接待工作上出现的常见问题的原因有对接待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前沟通或准备不充分、自律意识不足、欠缺协调应变能力和创新服务意识不足五个方面;第四部分针对企业秘书在接待工作上出现的常见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对应策略,分别是端正工作态度和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强化工作能力和注重事前准备与沟通共享、加强责任意识和规范流程标准、提升心理素质和保持危机防范意识以及继承优良传统和创新接待服务。
王迪[6](2020)在《中职文秘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智能互联新时代”的开启推动社会的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丰富了社交媒体,拓宽了社交渠道,也对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社交礼仪提出新诉求。社会发展、企业岗位职责等均要求学生具备与时代相符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并将其熟练运用于文秘岗位工作中.基于以上现实背景,新媒体社交礼仪满足社会与企业工作需要,也满足学习者需求,自然受到关心与重视。为提高社交礼仪理论知识的岗位针对性,增加新媒体社交礼仪的使用价值,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的内容设计成为研究的核心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内容的设计取向与设计原则,结合学习者特征,提出详细的设计策略,为实施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好的帮助。论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在探讨中职文秘专业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设计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方法和思路的基础上,归纳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及相关特点,比较新媒体社交礼仪与传统社交礼仪的区别,从而提出新媒体社交礼仪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为后面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阅读及研究,以中职文秘专业学生、中职文秘专业教师、招收中职文秘毕业生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专业课程建设、课程模块设置等角度开展问卷调查及访谈,收集数据并对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新媒体社交礼仪在中职文秘专业中的教学现状、学生的认知程度。并利用“智联招聘”网站搜集2019年中职文秘专业毕业生招聘要求,掌握社会实际需求情况.根据调查分析中反馈的问题,从契合社会发展需求、贴合岗位职能要求、顺应学生就业诉求、满足课程完善需要四方面详细论证新媒体社交礼仪作为中职文秘专业课程模块实施资源,进行设计的必要性。在分析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内容的研究视阈、设计取向、设计原则后,结合学习者特征整合详细的设计策略,展示了具体的课程模块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模块组成内容及设计意图,更对课程模块的内容组织、课时设计等进行具体阐述.同时本部分也对课程模块实施和评价方式进行完整设计。依据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的内容设计框架,进行具体的实施研究和实施效果调查总结,发现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且课程模块的实施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与增减,对中职文秘专业的学生发展和课程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翁昊臻[7](2020)在《技能竞赛视角下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技能竞赛旨在检验职业学校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赛后反馈中发现教学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经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效果。《秘书实务》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目的是培养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办文、办会、办事、组织协调等能力,为企事业单位的前台秘书、资料员、行政助理、文书档案员等岗位,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论文以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技能竞赛作为切入点,研究《秘书实务》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论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秘书实务》课程教学和技能竞赛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以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对相关内容进行概念界定,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从《秘书实务》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两者的研究现状入手,对国家级中职文秘类技能竞赛的赛项内容、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对比广西地区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赛项内容,归纳出每个赛项内容所对应的具体能力,分析技能竞赛对于《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的意义。其次,论文选取了广西地区的五所中职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的现状,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再次,从符合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学理念、针对《秘书实务》课程务实性特点、技能竞赛与《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三个方面探索了以技能竞赛促进《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提出了以技能竞赛促进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应当遵循“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做中学”“规范性”等原则。最后,在技能竞赛的视角下,提出了以下四项教学改革策略:第一,围绕技能竞赛目的,制定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目标;第二,依据技能竞赛赛项内容,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第三,根据技能竞赛方式,创新课程教学方法;第四,对标技能竞赛评价机制,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并以“接听电话”内容为教学改革实践,将研究提出的策略应用在《秘书实务》课程教学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谢鹏[8](2020)在《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文中研究指明制度形塑个人,人是制度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是了解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关键,也是建构社会主义特色政治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制度变迁理论则认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了“制度集成”。这种“制度集成”倒映在基层社会,一方面是文本式的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残留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侵染。然而,基层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有着自身的“情境”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干部既是制度体系中的个人,深受政策法规条例等正式制度的规约,也是制度文化中的个人,深受“官本位”“乡土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基层干部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但作为“情境理性人”,有着追逐个体理性、寻求机会成本的目的和需求。加之,压力型体制的现实存在,势必会产生高度的挤压状态,基层干部很可能不堪重负,担当作为动力不足。因此,亟待进行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修复完善制度体系中的不合理成分,解除基层干部的制度和“情境”困扰。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制度变迁理论,聚焦“制度”这一变迁因素,全面梳理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提炼基层干部人事工作的现实困境,力图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历经近百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干部工作实践经验,其制度体系建设既是传统吏治思想的扬弃,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但是,当前现行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从中央到省市县(区)一以贯之的现行的正式制度存在政策体系供给不足的困扰,制度缺位有待完善、制度衔接有待加强、制度理念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情境”之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存有的短缺和失衡,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干部工作的开展、作用的发挥;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存在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等问题,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存在路径依赖,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造成了观念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滞后于社会转型步伐造成了体制障碍,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错位、缺位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了组织行为障碍,缺乏科学论证、分析研判、吐故纳新等保障机制造成了机制障碍。因此,必须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应然路径,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自有其价值取向。总体设想重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选拔任用重在提高精准度,教育培养重在提升能力素质,管理监督重在严格执纪监督,激励约束重在促进担当作为。
王增光[9](2019)在《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取我国秘书事务商业化运作中的秘书事务外包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国内秘书学理论中首次提出秘书事务外包的概念,即由外部服务提供商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职能部门或自然人作为需求主体,提供的以“书办谋管”为核心内容的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新性的专业化、高端化、商业化秘书服务项目。本文通过对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背景、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发展呈现出辅助性、项目性、保密性,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新性等显着特征,且秘书事务外包正面临着品牌名称有待培育、行业引领平台亟需搭建等困境,提出了要培育适合秘书事务外包成长的生态环境、构建适合秘书事务外包发展的软件载体等对策思考。力求以此探索中国秘书事务外包的用户痛点与商业模式,为我国秘书事务外包运营主体提供商业模式参考蓝本,为秘书学研究提供科学翔实的学术借鉴,进一步丰富国内秘书学理论研究,助推中国秘书职业化进程朝着更加深远的方向发展。
温文娟[10](2019)在《政府科技秘书的职责转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创新能力是评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管理部门作为创新系统中一个重要主体,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作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运用秘书学理论、科技管理学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理论,结合新时代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特点,围绕“职责-转变-对策”的总体思路,全面系统分析政府科技秘书在政府科技管理中的职责表现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树立秘书“创新服务”理念、重构秘书科技管理服务职责体系、强化秘书素质能力建设以及完善秘书工作运行和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以发挥政府科技秘书在政府科技管理与社会科技创新之间的桥梁作用,提高政府的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强化三个意识 做好秘书工作——秘书素质系列谈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三个意识 做好秘书工作——秘书素质系列谈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提升研究 ——以J市税务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税务机关 |
2.1.2 税务机关办公室 |
2.1.3 文秘工作 |
2.1.4 文秘工作质效 |
2.2 理论依据 |
2.2.1 文秘学理论 |
2.2.2 办公室管理理论 |
2.2.3 系统管理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一般分析 |
3.1 提高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面临的形势分析 |
3.1.1 服务税收改革发展大局的需要 |
3.1.2 适应依法行政新形势的需要 |
3.1.3 落实服务基层战略任务的需要 |
3.1.4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的需要 |
3.1.5 深入推动工作落实的需要 |
3.1.6 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需要 |
3.2 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人员对文秘工作质效的影响分析 |
3.2.1 文秘人员的素质影响文秘工作质效 |
3.2.2 文秘人员的时间影响文秘工作质效 |
3.2.3 文秘人员的专业背景影响文秘工作质效 |
3.3 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的功能分析 |
3.3.1 提高文秘工作质效有利于增强建言献策功能 |
3.3.2 提高文秘工作质效有利于增强督促检查功能 |
3.3.3 提高文秘工作质效有利于增强协调保障功能 |
3.4 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对于办公室地位的影响分析 |
3.4.1 文秘工作质效的高低影响办公室的中心地位 |
3.4.2 文秘工作质效的高低影响办公室的枢纽地位 |
3.4.3 文秘工作质效的高低影响办公室的窗口地位 |
3.5 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的特点分析 |
3.5.1 严肃缜密的执法特点对文秘工作质效提出要求 |
3.5.2 感知政策变化与经济升降的敏感性对文秘工作质效提出要求 |
3.5.3 依法征税与扶持生产两者兼顾的特点对文秘工作质效提出要求 |
3.5.4 协调与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对文秘工作质效提出要求 |
3.6 小结 |
第4章 J市税务系统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案例分析 |
4.1 J 市税务系统办公室文秘工作经验做法及成效 |
4.1.1 围绕中心抓调研 |
4.1.2 围绕重点抓宣传 |
4.1.3 围绕落实抓督导 |
4.1.4 围绕成效抓考核 |
4.2 J 市税务系统办公室文秘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人员使用问题 |
4.2.2 工作效能问题 |
4.2.3 运转机制问题 |
4.3 J 市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外部影响因素 |
4.3.2 内部作用因素 |
4.4 小结 |
第5章 提升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的对策 |
5.1 坚持良好的用人导向 |
5.1.1 要为实干者增加更多的获得感 |
5.1.2 要为能干者提供更大的舞台 |
5.1.3 要为想干者提供更好的机会 |
5.2 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 |
5.2.1 不断健全完善沟通机制 |
5.2.2 不断健全完善考核机制 |
5.2.3 不断健全完善激励机制 |
5.3 强化实用的业务培训 |
5.3.1 开阔大的视野 |
5.3.2 引入新的思维 |
5.3.3 汲取好的经验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J 市税务系统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座谈问卷 |
致谢 |
(2)“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研究 ——以上海H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校科研经费 |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
(三)“放管服”改革 |
(四)流程优化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框架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放管服”政策引导下的科研经费管理 |
一、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流程管理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 |
(一)经费投入与支出规模 |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 |
三、我国科研管理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监管政策框架确立期(2006-2010) |
(二)监管制度改革探索期(2011-2015) |
(三)“放管服”改革深化期(2016-今) |
四、基于“放管服”政策的流程管理特点 |
(一)以流程优化为核心 |
(二)以提升工作成效和服务满意度为目标 |
(三)以专业团队和信息化技术为工作赋能 |
第三章 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放管服”改革探索 |
一、个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代表性 |
(一)H高校概况 |
(二)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
(三)H高校科研经费规模 |
二、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简政放权” |
(一)简化预算编制科目,下放预算调剂权限 |
(二)提高间接费比例,加大间接费中绩效支出激励力度 |
(三)取消劳务费比例限制,明确劳务费的开支范围 |
(四)下放差旅费、会议费管理权限 |
三、H高校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 |
(一)修订和补充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文件 |
(二)推行院系财务秘书制度 |
(三)改进报销流程,启用“网上预约投递式报账” |
(四)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新路径 |
(五)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风险 |
(六)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 |
四、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优化服务” |
(一)推行院系财务秘书制度 |
(二)推行“财务服务宣传月”活动 |
(三)推行财务联络员制度 |
(四)开设微信公众号服务 |
(五)财务大厅设立“一站式”咨询服务柜台 |
第四章 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的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访谈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一)问卷调查实施 |
(二)访谈实施 |
三、整体满意度 |
四、各环节满意度 |
(一)经费认领流程 |
(二)经费使用流程 |
(三)经费结题流程 |
(四)财务秘书制度满意度 |
(五)财务服务工作满意度 |
(六)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平台满意度 |
第五章 H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 |
(一)认领流程的入账慢、预算编制粗放问题 |
(二)使用流程的退单率高、审批繁琐、集中报销、预算控制问题 |
(三)结题流程的人工审核效率低、结题不结账问题 |
(四)管理信息系统问题频发,大量数据“沉睡”无法挖掘 |
二、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管理思维固化,缺少服务意识 |
(二)流程设计未以整体优化为核心 |
(三)全流程管理缺少监督机制,内部控制乏力 |
(四)现有专业队伍无法满足管理需求 |
(五)信息化水平不高,制约跨部门系统交互与数据整合 |
第六章 优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的建议 |
一、更新科研经费管理理念 |
(一)管理理念应从“管理”走向“服务” |
(二)财务职能应从会计核算转型为决策支撑 |
二、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强化过程管理 |
(一)认领流程的税票、预算模板、智能凭证优化 |
(二)使用流程的预算控制、信息采集、电子审签优化 |
(三)结题流程的结余经费管理、项目信息互享优化 |
三、加强财务秘书专职团队建设 |
(一)强化财务秘书专业能力培训 |
(二)建立财务秘书工作考评机制 |
四、推进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建设 |
(一)重视培养财务与信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
(二)拓展系统功能,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
(三)立足“大数据”分析,支持管理决策 |
五、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
(一)细化管理全流程各归口的岗位职责 |
(二)设立财务稽核,实现全业务的内控监督 |
六、丰富财务政策宣传渠道和服务指导方式 |
(一)拓宽财务政策宣传渠道 |
(二)探索精准化财务服务实施路径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素质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S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1.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对基层教育管理人才提出的要求 |
2.政策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人员素质的优化 |
3.所选学校的发展规划及个人研究兴趣为研究提供条件保障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教师素质的相关研究 |
2.教学秘书素质的相关研究 |
3.简要总结 |
(四)概念界定 |
1.新建本科院校 |
2.教学秘书 |
3.教学秘书素质 |
(五)理论基础 |
1.需要层次理论 |
2.人力资本管理理论 |
3.人-岗匹配理论 |
4.职业倦怠理论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素质应然状态 |
(一)师德师风 |
(二)知识水平与教育管理能力 |
(三)工作技能 |
(四)职业认同感 |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素质的实然状况及分析 |
(一)问卷调查统计说明 |
1.问卷数据资料来源 |
2.问卷数据资料分析方法 |
3.问卷数据分析 |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素质实然状况 |
1.教学秘书队伍人员构成不够合理 |
2.教学秘书人员工作压力大,职业发展规划与职业认同感差距大 |
3.教学秘书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够强 |
4.教学秘书人员心理素质较差,易产生职业倦怠 |
三、教学秘书队伍素质困境原因剖析 |
(一)来自认识上的偏差 |
1.领导层对教学秘书队伍素质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
2.二级学院尚未合理认识并利用教学秘书素质 |
3.教学秘书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对自身作用的认识不足 |
(二)来自政策上的原因 |
1.缺少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 |
2.缺少公平合理的激励薪酬管理制度 |
3.缺少有效的制度约束、合理选聘机制 |
4.缺少职业吸引力及发展空间 |
5.缺少相应的岗位培训制度 |
6.缺少有利的科研环境 |
四、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队伍素质的策略 |
(一)提高领导认识,树立建设高素质教学秘书队伍目标 |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开展师德师风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意识 |
(三)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薪酬分配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秘书过程考核力度 |
(四)促进教学秘书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队伍整体发展水平 |
(五)改善工作环境,增强教学秘书岗位的吸引力,减轻职业倦怠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工作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工作的职能界定 |
第一节 秘书学中“秘书工作”的概念与工作内容 |
第二节 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工作的内容 |
第三节 本文所研究的中小文创企业秘书工作职能 |
第二章 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工作的特质探析 |
第一节 自外部因素的影响看 |
第二节 自工作对象的行为特征看 |
第三章 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工作优化 |
第一节 持续优化创新管理 |
第二节 明晰秘书工作职能与要素 |
第三节 与工作对象形成得宜的关系 |
第四章 秘书工作优化的应用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于秘书工作的应用价值与影响 |
第二节 对于其行业、企业的参鉴价值与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企业秘书接待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企业秘书的接待工作概况 |
第一节 企业秘书接待工作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秘书接待的历史发展 |
第三节 政府机关和企业在接待工作中的比较 |
第二章 企业秘书接待工作的常见问题 |
第一节 企业秘书商务接待的常见问题 |
第二节 企业秘书非商务接待的常见问题 |
第三章 企业秘书接待工作常见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企业秘书接待工作的常见问题总结 |
第二节 企业秘书接待工作常见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企业秘书接待工作常见问题的对策 |
第一节 端正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 |
第二节 强化工作能力,注重事前准备和沟通共享 |
第三节 加强责任意识,规范流程标准 |
第四节 提升心理素质,保持危机防范意识和制定应急预案能力 |
第五节 继承优良传统,结合企业特色探索和创新接待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中职文秘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
2. 社会对职业素质提升的现实诉求 |
3. 新媒体时代对社交礼仪的新追求 |
4. 文秘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
(二)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 概念界定 |
1. 新媒体 |
2. 新媒体社交礼仪 |
3. 课程模块 |
4. 课程设计 |
(五) 理论基础 |
1. 实用主义的课程观 |
2. 人际关系理论 |
3.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
4. 需要层次理论 |
(六)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二、中职文秘新媒体社交礼仪教学现状调查 |
(一)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二) 调查方法 |
(三) 调研结果分析 |
(四) 存在问题分析 |
1. 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行为 |
2. 课程设计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
3. 教师未构建系统性教学 |
4. 企业需求未充分体现 |
三、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设计必要性分析 |
(一) 契合社会发展需求 |
(二) 贴合岗位职能要求 |
(三) 顺应学生就业诉求 |
(四) 满足课程完善需要 |
四、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内容设计 |
(一) 研究视阈及设计取向 |
1. 职业导向的研究视阈 |
2. 设计取向 |
(二) 设计原则 |
1. 基于数据原则 |
2. 灵活性原则 |
3. 实用性原则 |
4. 面向学生原则 |
5. 面向未来原则 |
(三) 设计构想 |
1. 设计过程 |
2. 模块目标设计 |
(四) 模块内容设计 |
1. 新媒体社交礼仪概念及特点模块 |
2. 新媒体社交礼仪内涵模块 |
3. 新媒体社交礼仪外延模块 |
4. 课程模块组成及课时设计 |
5. 课程模块实施及评价设计 |
五、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实施 |
(一) 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1. 中职文秘专业为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实施提供必要保障 |
2. 《商务礼仪》课程适用于开展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实施 |
3. 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认可并接受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实施 |
4. 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一致 |
5. 中职整体课程改革力度大 |
6. 符合课程内容丰富与课程内涵深化需要 |
(二) 模块教学实践——以《微信社交礼仪》为例 |
1. 复习回顾,导人新课 |
2. 讲授新知,理解内容 |
3. 分组设计,强化练习 |
4. 归纳小结,内化巩固 |
5. 布置作业,拓展提高 |
(三) 《微信社交礼仪》课程模块实施效果调查 |
1. 学生访谈 |
2. 问卷调查 |
3. 实施效果总结 |
六、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技能竞赛视角下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1.《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
2.技能竞赛研究现状 |
3.总体述评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五)理论基础 |
1.协同理论 |
2.“做中学”教育理论 |
3.能力本位理论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1.技能竞赛 |
2.《秘书实务》课程 |
3.综合职业能力 |
二、中职文秘类技能竞赛分析及对《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的意义 |
(一)中职文秘类技能竞赛分析 |
1.中职文秘类技能竞赛目的 |
2.中职文秘类专业技能竞赛内容概况 |
3.中职文秘类技能竞赛对应能力分析 |
(二)中职文秘类技能竞赛对《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的意义 |
1.提升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
2.建立技能竞赛与课程教学改革双向反馈机制 |
3.创新《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方式 |
4.促进中职文秘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 |
5.提高中职文秘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
三、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结果 |
(二)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1.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结合程度有待加强 |
2.教学目标设立不够明确 |
3.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 |
4.教学方法使用传统单一 |
5.教学评价方式固化单一 |
(三)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课程教学理念重心偏移 |
2.课程教学与专业岗位联系不够紧密 |
3.技能竞赛对课程教学成果转化不足 |
4.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综合性 |
四、技能竞赛视角下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可行性和遵循原则 |
(一)技能竞赛视角下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可行性 |
1.符合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学理念 |
2.针对《秘书实务》课程务实性特点 |
3.技能竞赛目的与《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
(二)技能竞赛视角下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遵循原则 |
1.“以赛促教”原则 |
2.“规范性”原则 |
3.“做中学”原则 |
4.“赛教融合”原则 |
五、技能竞赛视角下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
(一)围绕技能竞赛目的,制定《秘书实务》课程教学目标 |
1.教学目标“综合化” |
2.教学目标“规范化” |
3.教学目标“行为化” |
(二)依据技能竞赛赛项内容,优化《秘书实务》课程教学内容 |
1.促进赛项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融合 |
2.加强教学内容和竞赛模式的联系 |
3.完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整合 |
(三)根据技能竞赛方式,创新《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方法 |
1.以行动导向法为指导,进行模块化教学 |
2.打破传统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
(四)对标技能竞赛评价机制,完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
1.构建多元化的内容评价体系 |
2.建立及时化的课堂评价机制 |
3.优化以行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方式 |
六、技能竞赛视角下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一)“接听电话”教学改革设计思路 |
(二)“接听电话”教学改革实施 |
1.“接听电话”教学设计 |
2.“接听电话”教学实施效果调查 |
(三)“接听电话”教学改革实践反思与改进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问题与不足 |
一、论文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所遇问题 |
四、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干部 |
二、基层干部 |
三、干部人事制度 |
第二节 理论依据及主体框架 |
一、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 |
二、微观和中观层面:制度变迁理论 |
三、搭建理论依据与主体架构的桥梁 |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基层治理与干部行为模式 |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下的基层治理结构 |
一、基层权威结构的历时嬗变 |
二、基层社会规则及其运行逻辑 |
三、基层政权结构与治理形态 |
第二节 基层干部的行为动机及其模式 |
一、关于人性的三种理论假设 |
二、“情境理性”:基层干部的人性假设 |
第三节 压力型体制与干部行为逻辑 |
一、数量化的任务分解机制 |
二、指标化的责任考评体制 |
第三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吏治思想及其扬弃 |
一、尊重人才,选贤任能 |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
三、注重基层,历练培养 |
四、加强考核,严格监管 |
五、廉洁奉公,节操自爱 |
第二节 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初创阶段:解放思想,破旧立新 |
二、探索阶段:打牢基础,破冰前行 |
三、改革阶段:积极探索,深化前行 |
四、“新时代”:建章立制,全面发展 |
第三节 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
二、秉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
三、强化理论武装和基层历练 |
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
第四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正式制度下政策体系供给不足 |
一、制度缺位有待完善 |
二、制度衔接有待加强 |
三、制度理念有待提升 |
第二节 社会“情境”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失衡 |
一、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 |
二、“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 |
三、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 |
四、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 |
第三节 制度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 |
一、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 |
二、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 |
三、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 |
四、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 |
第四节 制度改革存在路径依赖 |
一、观念障碍: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 |
二、体制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迟滞” |
三、组织行为障碍:党委及组织部门错位缺位 |
四、机制障碍:缺乏吐故纳新的保障机制 |
第五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总体设想:“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 |
一、涵盖选育管用四个方面 |
二、“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是关键 |
三、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目标任务 |
第二节 选拔任用:提高精准度 |
一、考实政治素质,注重群众公论 |
二、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实绩考量 |
三、开展谈心谈话,强化分析研判 |
四、细化完善机制,健全过程保障 |
第三节 教育培养:提升能力素质 |
一、分层分类分级推进培训 |
二、完善学习培养系统方案 |
三、强化基层一线实践历练 |
第四节 管理监督:严格执纪监督 |
一、严格遵守监管原则 |
二、细化层级管理规定 |
三、实施立体监管制度 |
四、完善宽严相济体系 |
五、正确处理各项关系 |
第五节 激励约束:促进担当作为 |
一、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
二、推进职务职级并行 |
三、完善身心关爱机制 |
结语:通往现代干部人事管理之路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秘书事务外包的背景与定义 |
第一节 秘书事务外包的背景 |
第二节 秘书事务外包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国内秘书事务外包问卷调查分析 |
第二节 国内秘书事务外包实地走访与网上调研情况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我国秘书事务外包面临的困境 |
第四章 我国秘书事务外包发展壮大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培育适合秘书事务外包成长的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构建适合秘书事务外包发展的软件载体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秘书事务外包服务问卷调查 |
附录2 :秘书事务企业主体一览表 |
附录3 :国内秘书学会/协会一览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政府科技秘书的职责转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政府科技秘书的性质与职责界定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政府科技秘书的性质界定 |
第三节 政府科技秘书的职责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府科技秘书的职责转变、表现及挑战分析 |
第一节 体制改革对科技秘书服务方式的挑战分析 |
第二节 科技管理对科技秘书保密意识的挑战分析 |
第三节 科技创新对科技秘书科技素质的挑战分析 |
第四节 科技宣传对科技秘书基本能力的挑战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提升政府科技秘书履职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树立“创新服务”理念,强化创新意识 |
第二节 重构职责体系,明确履职任务 |
第三节 加强素质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
第四节 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科学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强化三个意识 做好秘书工作——秘书素质系列谈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税务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质效提升研究 ——以J市税务系统为例[D]. 张振.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优化研究 ——以上海H高校为例[D]. 周怡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秘书素质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S学院为例[D]. 唐清雄. 西南大学, 2020(05)
- [4]中小型文创企业秘书工作特质研究[D]. 张娇龙. 暨南大学, 2020(08)
- [5]企业秘书接待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徐晓冰. 暨南大学, 2020(04)
- [6]中职文秘新媒体社交礼仪课程模块设计与实践研究[D]. 王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技能竞赛视角下广西中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翁昊臻.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D]. 谢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我国秘书事务外包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王增光. 暨南大学, 2019(04)
- [10]政府科技秘书的职责转变与对策研究[D]. 温文娟. 暨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