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世界焦点

2003年世界焦点

一、2003世界焦点(论文文献综述)

赵园园[1](2021)在《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语料库,以情态理论为基础,以语义功能语法为指导,结合主观性与主观化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浮现语法理论等,深入细致地考察“X是”类情态词的语义功能及其差异。本文依据前人研究成果以及词典释义界定了现代汉语中的48个“X是”类情态词,并从音节数量、词语性质、情态语义、衔接功能、表达功用、粘合程度、焦点类型等角度将其分类,并分析“X”与“是”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X”的准入条件及“是”的语义积淀对“X是”的作用。接着有选择地对“X是”类情态词进行研究,既有个案研究也有对比研究,既有共性的研究也有个性的研究,具体选取多义情态词“还是、算是”和偏离预期义情态词“偏是、硬是、就是”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如下结论:第一,“还是”的语义功能有偏离预期义和选择义。偏离预期义由持续义引申而来,可分为反预期义和超预期义;选择义在选择问句中浮现,又引申出选择、意愿、祈命、建议、认识义,其中认识义包含五种语义模式。“还是”具有转折、让步、总结的衔接功能,能够传达强调和舒缓语气。第二,“硬是、偏是、就是”都是在重新分析机制作用下演变来的。三者强调主观意愿与预期不一致时,“硬是、就是”突显主语顽强或执拗,“偏是”突显言者或主语故意违反预期;强调客观事实与预期不一致时,预期包含期望,传达抱怨、责备的情感;预期不含期望,传达赞扬或意外的情感;三者都可位于主语后起转折衔接功能,“偏是”还可位于主语前,衔接功能最强。“硬是、偏是”可以作对比焦点和焦点标记,“就是”只能作对比焦点。这些差异都是因为受到语义积淀的影响。第三,“算是”的语义功能包括主观情态和传信功能。主观情态有弱强调义和低认可义。其中弱强调义传达赞扬语气、质疑责备、顿悟语气;低认可义传达委婉语气、不定语气、退让语气。传信功能有断言功能和总结功能。“就算是”和“可算是”有形式相同而内部构造不同的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由于构造不同,表义功能和重音位置也存在差异。

王燕[2](2021)在《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隐性词汇使动作为致使范畴的一部分,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既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行为,又能够反映人们的认知经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致使表达方式,甚至在同一语言当中致使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词汇表达手段丰富,相关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朝鲜语形态发达,词汇使动相对受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致使结构主要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三种,其中,无明显标记的词汇使动在日常生活中既广泛使用又具有不易觉察性。因此,如何将隐性词汇使动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隐性词汇使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语法表达形式,也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语法研究地位以及言语交际功能都不容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使动词的成立与否、句法结构特征、论元语义以及谓词的题元操作等方面,未对隐性词汇使动作明确的界定,也未能很好地厘清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因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构式语法的互动观和层级观角度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作了探讨。主要关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的互动性,其互动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谓词与构式的句法融合互动;谓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的语义融合互动;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与语境层面的融合互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分别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显性词汇使动与隐性词汇使动相区分、他动句与使动句相区别三个角度对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即构式存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一个事件的主体为X,另一个事件的主体为Y,谓词V连接X与Y且X对Y产生影响;构式不存在使动形态与使动标记,谓词V具有单一性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形式、语义以及构式整体性角度,将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致使移动式、命令允让式四类,将汉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倒置式三类。其次,本文着眼于句法功能层面,主要从基础框架式、扩展式、构式对谓词的压制以及构式对时体、副词等共现成分的制约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综合来看,朝鲜语语法连接手段丰富、格助词使用灵活,存在将致使构式与移动构式融合为一体的致使移动式;汉语的语序作为语法表达方式之一,促使了倒置式的产生,即施事者以客体身份出现在宾语位置,而经验者以主体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此外,朝鲜语动结式的V-R结合更为紧密,语义上分别指派论元,但形式上不具有分离性;汉语动结式的V-R语义上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事件,形式上可以分离。再者,从语义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力、致使语义的性质以及谓词语义角色与致使主体和致使客体的融合作了具体探讨。在致使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朝汉动结式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前者表现为直接致使力,后者则具有次直接性。在论元的融合方式以及过程上,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即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来;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成,但也存在历事等角色通过转喻方式进行融合的情况。最后,基于语用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经济性、凸显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对比。从凸显性来看,朝鲜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中成分凸显,句首凸显源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中凸显则依赖于格助词的句式整合性;汉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尾成分凸显,句首凸显主要来自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尾凸显主要在于具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以及倒置式的补语成分。在言语交际功能上,朝汉隐性词汇使动都呈现出“阐述类”、“表达类”、“宣告类”等间接言语行为功能;朝鲜语的命令允让式能够实施“命令类”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等施为动词直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或者指示。总体来看,本文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互动性的融合关系,具体描写与深入解释相统一,在不同层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出发,再到具体的语言使用,形成了“结构事件——语义融合——语用互动”的完整构式链,进而从多维度、多视域互动角度出发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从形式出发的不足,又有利于探讨不同层面的互动性融合。其次,基于层级观与互动观的隐性词汇使动研究,既有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实际运用,又对其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具体探讨,也为构建系统而全面的致使结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与参考。

何国文[3](2021)在《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当前时期显得尤为迫切。由于创新风险的增加和技术升级速度加快,原来单一的合作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企业与跨地域跨行业的其他组织或者机构合作的企业不断增多。这些以焦点企业为核心的全部网络合作关系集合即为网络合作组合。在这种机制安排或管理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信息、知识、技术和能力上的优势,并且各个网络合作伙伴之间形成的网络结构和交流互动会提升网络合作组合的整体价值。随着网络合作组合规模的提升极其网络合作组合中网络成员异质性的增强,焦点企业在对网络合作组合开展管理过程中难度会增大。从当前的研究来看,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还不能基于战略的层面对网络合作组合开展系统管理,一般只是关注解决网络间的矛盾和冲突行为,只有少数企业会聚焦这些网络合作组合之中的互补和协同关系。因此,学者们意识到单一双边关系的治理方式不再适应网络合作组合,企业管理者应该基于网络整体性,从企业战略和网络合作组合的层面解决各个网络合作组合中网络成员之间矛盾和冲突,积极发挥网络合作组合中的协同功能。企业要建立高价值的网络合作,就一定要拥有治理和发展外部网络合作关系的能力,即网络能力。当前,很多研究已注意到网络能力对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重大价值,然而纵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能够得出:对于网络能力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和关系路径还没有系统和完善的理论研究框架。因此,本文基于“能力一关系一绩效”的逻辑路线,关注“网络能力怎样提升合作创新绩效”这个关键议题,解释并验证网络能力、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借鉴和整合网络能力理论、知识共享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对以下问题开展了深入探究:(1)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网络能力通过怎样的路径影响合作创新绩效?(3)网络能力影响知识共享是否会由于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关系信任不同而存在差异,知识共享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是否会由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基于上述三个具体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1.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深入探究网络能力的理论内涵和结构维度,建立网络能力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模型,指出网络能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还可以通过企业与网络合作伙伴的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2.基于案例研究和建立的理论框架模型,通过案例研究提出相关命题,基于提出的命题然后提出网络能力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具体研究假设,之后通过问卷发放收集314个本国中东部地区的企业样本资料,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本文提出的假设开展实证检验。3.在上述两个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关系信任这个调节变量,从关系信任视角进一步探究不同关系信任情境下网络能力对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是不是存在不同,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关系信任在概念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开展实证检验。同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吸收能力在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开展实证检验。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获取的重要结论如下:1.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网络能力的四个维度: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组合管理能力与关系管理能力都能正向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2.网络能力通过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作用于合作创新绩效。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分别在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两条关系路径中起到了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3.关系信任正向调节了网络能力与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了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具体来说,关系信任正向显着调节了网络构建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与显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关系信任正向调节了组合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吸收能力在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显着。本文将网络能力四个维度、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和合作创新绩效引入一个研究框架,以知识共享理论为视角,解释了网络能力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机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贡献:1.深入分析了网络能力的内涵及维度。网络能力作为本文的核心概念,其维度划分和测量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网络能力是企业通过甄别网络价值与市场机会,规划和构建网络合作组合,整合、调整与优化各层次网络合作关系而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并提出网络能力包括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四个维度划分。基于网络能力四维度划分,本文开发了关于网络能力的测量量表,同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验证了本文关于网络能力四个维度的信度与效度。2.解释了网络能力影响焦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实质过程,解决了网络合作组合中的网络合作创新关系管理与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问题。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打开了网络合作组合运行机制的黑箱,建立了包含显性知识共享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多元中介作用模型的理论框架,指出显性知识共享与隐性知识共享是网络能力影响焦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重要中介变量。由此,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有效解决了网络合作组合中的网络合作创新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提升问题,深化了网络合作组合中创新管理的研究视角,完善和拓展了显性知识共享与隐性知识共享理论的相关研究,为企业有效构建、管理网络合作组合以及提升合作创新绩效提供借鉴。3.解释了在关系信任的调节作用机制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机制。本文将关系信任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关系信任在网络能力与知识共享之间的调节作用;将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吸收能力在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该结论进一步拓展了关系信任理论研究范围,同时也为企业与合作伙伴在存在差异的关系信任下采取正确网络策略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吸收能力影响了企业在网络合作组合中的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该结论进一步拓展吸收能力理论研究范围,同时也为企业与合作伙伴在存在差异的吸收能力情况下采取正确合作策略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

李林泽[4](2021)在《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文中研究说明典型的语义异指现象有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两种。以往研究针对该现象提出的“移位说”“形义错配说”“语法隐喻说”等假设没能揭示此类语言现象的本质,没有对此类现象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系统性描写,也无法探明此类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认知语言学具有解决以上问题的潜能。本文在对语义异指现象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句法特征?2.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语义特征?3.语义异指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语义异指现象体现了语言象似性这一根本性的句法语义特征。表层句法结构的底层是概念结构,意义就是概念化。意义是无限的,而句法结构是有限的。言者用有限的句法结构表达无限的意义,同时还要兼顾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势必造成对现有句法结构的主观操作。虽然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各有独特的句法特征,但总的来说,语义异指结构在异指成分的形态特征、数量限定语、句型分布以及句子的体等方面都受到相对于语义正指结构来说更为严格的限制。第二、修饰类语义异指和述补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语义特征,但仍能找到一些共性。语义指向是异指现象语义特征研究的重点内容。从还原观的角度来看,两类语义异指中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并不因进入这些结构(或构式)而有所改变,其配价要求和词汇选择限制保持不变。从整体观的角度看,异指相关的结构(特别是动结式)的整体论元结构和语义指向特征都与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密切相关。另外,异指结构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是概念化者有意的句法安排,体现了较高的主观性。第三、语义异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认知理据。从根本上讲,语义异指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认知识解结果而对习以为常的语义正指结构的图形-背景关系的逆转,是认知主体不同识解方式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修饰类语义异指是言者对同一情景的不同方面进行突显、静态到动态心理扫描方式的转换等认知识解操作的结果。异指成分以及中心成分存在于同一个注意窗口,两个成分作为输入项而形成新的整合空间,从而产生了迥异于组成构件的语义特征。此类语义异指是言者有意识的句法操作,具有强烈的语用动机。通过对语言符号单位的操作,将性状焦点化,更好承载主观情感、体现表达意图,完成话语构建。述补类语义异指逆转了述语和补语的图形背景关系,补语成为图形并构建主要事件,可以独立或共同支配论元。本研究再次证明了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不同句子结构即代表不同意象的观点。所谓的句型变换根本不存在,“移位说”赖以存在的“源句式”也仅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第四、语义异指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其内部并不匀质。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句法语义特征、语用效果、语言理据等,但在认知理据方面具有统一性。本研究明确界定了语义异指现象的研究范围及其认知、心理学基础,构建了对该现象进行描写-解释的基本框架。对典型的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和产生理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并将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引向深入,对汉语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国家当下急需发展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即时翻译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董典[5](2021)在《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认知翻译学的蓬勃发展,翻译研究逐渐由对文本的关注转向对翻译过程的关注。翻译过程不再被简单地视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而被看成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多个认知资源的参与过程。具体来讲,翻译过程是原作者与译者认知之间的互动,而译者的“认知”成为连接原文和译文的中介。这种认知层面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原作者与译者认知识解的对等性,即译者从多个维度甄别原作者对特定场景和情节的认知识解方式,然后基于自身的识解在目标语中还原该场景和情节。已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识解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并提出了“主观性对等”“识解对等”“框架对等”“原型对等”等重要概念。但是,认知识解究竟包括哪些维度?哪些维度又与翻译密切相关?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此外,以往研究提出的认知识解维度相对单一,缺乏更多“细颗粒度”的次维度。因此,对认知识解维度的划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Langacker(2019)对认知识解的维度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五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下设置了更加精细的次维度;这些维度与次维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共同影响并制约意义的动态构建。本研究基于Langacker(2019)对认知识解的最新界定,探讨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作为认知识解过程的文学翻译包含哪些维度及次维度?(2)认知识解在文学翻译中是如何操作的?(3)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为例,选择了该剧的五个汉译本,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研究结论如下:首先,翻译是一个认知识解过程,文学翻译涉及Langacker(2019)提出的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五个认知识解维度,但在某些维度的次维度上,文学翻译的认知识解具有其特异性。其次,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上述五个维度及次维度进行识解操作,具体表现为:视角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的时空维度与所持的立场与态度,它涉及主体与客体、台上与台下、观察格局以及参照点四个次维度。文学翻译中,译者基于自身所处时空维度和译者对原作者、原文、译文、目标语读者等的立场与态度,通过对主体-客观关系、图形-背景、视点及指称等的调整进行认知识解操作。对视角这一维度的分析,有助于降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偏见和先入之见的影响,使译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原作者的认知识解对等。选择是指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观察和描述某一事物或场景,包括详略度和侧显-基体两个次维度。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原作者描述或观察原文特定场景或概念选择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新选择,以实现在目标语中尽可能还原源语文本表达的信息。译者的选择具体通过详略度、隐喻、转喻三个次维度的操作实现,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子层面。选择这一维度的操作与交互主观性密切相关,即翻译就是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在交互关系网中的协调互动过程。突显是指注意的焦点。文学翻译中,译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不同识解选择突出部分内容,从而吸引目标语读者更多的注意力。不同的概念化主体对同一事物或事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使得不同的译者针对同一个文本会产出不同的译本。文学翻译中对“侧显-基体”“射体-界标”的不同选择,可以体现出译者认知识解方式的差异,进而可以表明译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态度。动态性主要体现为对某一事件的心理扫描方式,即说话人为了描写特定事件而采用的一种构建情景的方式。从时间维度看,心理扫描可分为渐次扫描和总括扫描两种;从空间维度看,心理扫描可分为“中心-边缘”“上-下”“左-右”“远-近”“大-小”等不同方向的扫描方式。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原文所表现的动态性基础上,为实现信息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会对动态性进行操作。比较不同译本,可以管窥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不同动态性操作,从而揭示其认知识解方式的差异。想象性是指译者在对文本进行认知识解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认知想象,具体涉及引申、整合、分离和抽象能力四种基本心智能力。翻译中的引申能力包含抽象化引申和具体化引申;整合能力主要涵盖简约整合、镜像整合、单域整合和双域整合;分离是对无生命物体拟人化或者虚拟运动认知识解的语境分离与本意还原;抽象是保留概念特定方面的特征,进行图示化解读。这四种基本心智能力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影响和制约着译者对文本的理解。第三,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及其次维度上的操作实现认知识解操作。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主要受译者所处社会文化、译者志趣、译者思维方式、目标语的语言与修辞、译文的文体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准确、完整地还原原文表达的信息,其结果是译者与原作者的识解对等或转换。本研究提出,翻译不只是语言与语言之间简单的“解码-再编码”过程,而是译者“认知”的结果,译者的“认知”成为原文与译文的中介。认知识解是译者“认知”的核心要素,影响并制约着译文的质量。但是原作者与译者在认知识解层面上的“完全对等”是很难实现的,译者所追求的目标应是通过认知识解操作尽可能地达到多个认知识解维度上趋近“对等”。本研究从认知识解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研究以及基于“认知识解维度”的翻译标准,阐明了认知识解分析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和评价的意义,这对进一步推进认知翻译学研究和文学翻译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敏辰[6](202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调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而强调句式是实现强调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界对于强调句式在强调系统内的地位认识不足,未能全面梳理强调句式与其他强调手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没有形成强调句式的统一界定。与此同时,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局限在句法领域,而语义及语用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构建强调语义模型,明确强调句式在强调语义系统中的地位及本质特点,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篇三个层面对英汉语强调句式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元功能思想,本研究指出强调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它以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为基础,帮助增强语言的元功能强度,包括概念意义的语义强度、人际意义的情态强度以及言语内容在语篇中的信息强度等等。换言之,强调功能不是自主功能,而是服务于元功能的附加功能。从级阶角度看,强调功能发生在语言的任何表达层面,包括语音/文字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语法层可以进一步分为词组层和小句层。总的来说,本研究以元功能为基础,从语言的三个连续层次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就强调句式而言,它作为强调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处于词汇语法层次系统的小句层面,与其他层面或者小句层面的其他强调手段相比,强调句式具有四个区别性特征:其一,强调句式位于或趋于小句层强调实现方式的“词汇-语法”连续统的语法极端。其二,强调句式具有特定的句法结构;其三,强调句式的标记词无实际语义,也不自带对比重音。其四,强调句式不受制于语篇分布规则,其强调功能属于结构的必要功能。基于以上特点,本研究从元功能角度,对强调句式作出如下界定:强调句式指的是语言在词汇语法层通过特定的句法结构凸显小句中某个成分或者部分内容,增强该成分的信息强度,并同时强化凸显成分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从而引起或者提醒听话者/读者注意被强化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接着,按照凸显成分的功能语义范畴,强调句式被分为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前者包括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后者包括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和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根据“语义为中心,形式体现意义”的功能描述思想,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句法和语义上有如下异同:就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都可以凸显以下几类经验成分,即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等六种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跨度、位置、方式、原因、或然、伴随、角色和角度等八种环境成分,以及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建构的情形。此外,强调句式与既定意义相同的原式小句具有两种可能的语义关系,一是强调句式与原式小句的经验意义相同,二是强调句式是原式小句发生概念隐喻的结果,这可能会引起原始经验意义发生改变。除共性外,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汉语经验凸显型的主要差异在于二者的主要强调标记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性质差异。英语中,强调标记“be”具有两种句法功能,分别是“it be x that/wh-疑问词……”(“x”代表凸显成分)结构中与“it”组成强势语气成分的操作词和“wh-疑问词……bex”结构(包括其变形形式“all/the-名词词组+be+x”)中的主要动词。汉语中,关键强调标记“是”与次要强调标记“的”组成四种句法结构,分别为“是1…x…的”“……的是2 x”“是2x的”和“是3x的”。在此,“是1”发挥操作词功能,“是2”发挥谓体功能,“是3”发挥推断状语功能。语法性质上,英语的强调标记“be”具有限定性,且位置固定,凸显成分紧随其后,而汉语的强调标记“是”无限定性,位置多变,可与凸显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就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的凸显成分语义范畴一致,涉及六类判断意义,即可能性、惯常性、真实性、明显性、义务性、意愿性,和七类评价意义,即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规范、行为人属性、潜力、实体价值和环境。然而,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强调产生机制不同,这同时引起体现形式上的差异。英语中,表示判断/评价意义的凸显成分与被判断/评价项目以两个独立命题的形式呈现,并且凸显成分由主位引发语“it be”引出而成为主位焦点,因此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结构为:it[主语]+be[主要动词]+x[补语]+被判断/评价项目[补语]。汉语中,存在三种强调方式:一是添加传信语气词“是”和“的”以增强肯定语气,其中“是”位于谓体之前,“的”位于句尾,它们不会改变原式小句的基本句法结构;二是使用“的字结构”使人际意义经验化,以强化命题或者提议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结构为“被判断/评价项目[主语]+是[谓体]+x-的[补语]”;三是通过“连x都/也y”结构蕴含的非常规判断意义,加强事件真实性或者评价的正确性。在这种结构中,“连”发挥介谓体的功能,用来引出部分凸显内容“x”从语篇角度,本研究考察了英汉语强调句式在小说、新闻和剧本三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语强调句式的总体分布情况相同:剧本语篇>小说语篇>新闻语篇。从语体角度看,在英语书面语篇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高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口语语篇中情况相反,而在汉语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始终低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局部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分布特征有三:其一,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任何语篇类型中都是最为常见的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其二,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常见性等级序列不同;其三,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出现总频率不同。在小说和剧本中,英语强调句式的总频率低于汉语,而在新闻中,却高于汉语。总的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三类语篇特点造成了上述的总体分布特征。就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而言,它们描述完整的故事,涉及多个事件、多种视角等,这为各类强调句式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闻报道遵循“篇幅最小化、信息最大化”的原则,更常使用强调词汇而非强调句式,因此新闻语篇中强调句式出现频率低于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其次,英汉语强调句式的主客观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差异。由于英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它符合新闻语篇客观、严谨的文风,因而英语强调句式更常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汉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这不符合新闻语篇特点,所以它较少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更常出现在不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语篇中。然后,从话语生成和发展角度,本研究指出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语篇中主要发挥以下几种话语功能:修正话语、发起话题、延续话题、转换话题和总结话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主要发挥四种功能,即主导观点、推动观点、对照观点和总结观点。最后,本研究发现了引起英汉强调句式异同的历时因素、认知因素和思维因素。历时上,英语强调标记“be”和汉语强调标记“是”的起源不同,这导致了二者的语法性质差异。“be”的发展路线为:动词→系动词→强调标记,“是”的发展路线为:指示代词→系动词→强调标记。相比而言,“be”具有动词起源,所以含有动词的屈折变化的特点,而“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没有动词来源,既没有限定性,也不发生屈折变化。认知上,英汉民族都按照舞台模型感知强调现象。不同的是,英语民族将凸显成分置于固定的图形位置,按照从图形到背景的顺序进行认知,而汉语民族运用强调标记激活无固定位置的凸显成分,按照自然顺序进行认知。思维模式上,英语强调句式在客体思维、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影响下,具有客观性、“强调部分-非强调部分”二分性和抽象性等特点,而汉语强调句式在主体思维、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呈现主观性、整体把握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本论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部分研究成果,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并基于元功能思想提出了强调句式的界定以及分类,这将有助于深入强调结构在语义方面的理论研究。另外,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性描述和解释,本研究揭示了英汉语言的相关特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比领域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温晓亮[7](2020)在《日语信息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捷克语言学家马泰修斯将信息结构概念引进语言分析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语言观、不同的角度对日语信息结构特别是主题进行了研究,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学者不同的理论以及不同的思维模式使其对日语信息结构认识尚有较大分歧。本论文站在系统论的立场,首先将日语信息结构看作是一个具有开放性、自组织性、关联性等特性的有机整体。在分析日语信息结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日语信息结构系统与其要素、语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且初步勾勒出日语信息结构系统中单句、复句、语篇三个层次的基本架构以及互相之间的作用、转化机理,使我们对日语信息结构系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其次,目前的日语信息结构研究成果中,单句层面的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但对于信息结构中主题化和焦点化的动因研究较少。本论文在对日语主题化和焦点化研究的基础上,从“移位”角度论述日语主题句和焦点句的形成动因,提出无论主题还是焦点的形成都是“向前”移位的解释。再者,日语语言事实向我们展示了复句和语篇的信息结构,不是单句层面信息结构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和组成原理。本论文使用较大篇幅阐释了日语复句以及语篇信息结构的基本构成,引入焦点测试构建了分析日语复句信息结构的程序。根据日语特点划分了日语语篇的四种信息类型,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讨论了日语语篇信息分类与疑问句之间的关系,指出日语语篇信息结构中说话人视点问题是研究的中心问题。这种问题是在单句研究、复句研究等层面没有涉及的问题,为今后的日语语篇信息结构研究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本论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部分,分析梳理了日语信息结构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对信息结构以及信息结构研究中的主题、焦点、主题化、焦点化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论述了日语单句层面语言信息结构的主题与主题化、焦点与焦点化问题,并且深入分析了日语单句信息结构的形成动因。第四章是日语复句信息结构研究部分。在明确复句研究范围的基础上,主要分析顺接关系复句、逆接关系复句和并列关系复句的信息结构。第五章是针对日语语篇层面的信息结构研究。确定了日语语篇的四种信息类型,站在信息传递的角度讨论了信息分类与疑问句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冒头文(开头句)”和叙事语篇内的“は”与“が”的可替换性等问题。

韩文羽[8](2020)在《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两个三角”、情态系统,借鉴语体语法、语法化、主观性与主观化、认知语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对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作出描写与分析。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范围(共12个成员),并将其分为“必”类(必、必定、必然、必将、势必)、典型“定”类(定、定然)、“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边缘“定”类(一定)四类。本文的着重研究对象是“必”类。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是回顾选题缘起,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综述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在副词和情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以五条参考标准来界定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和范围:1.状位性:位置固定,不能位于主语前,基本出现在句中,大多为VP副词。2.一般出现在“是”的前面。3.表否定情况时,通常出现在“不”的前面。4.主观性:主观评注不是表现在句法位置的最外层,而是命题意义的最外层。5.前置性:和他类副词(指情态副词以外的他类副词)共现、连用时基本位于最前面。另一方面结合句法分布特征、语体和原型理论为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成员划分类别:1.“必”类:必、必定、必然、势必、必将2.典型“定”类:定、定然3.“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4.边缘“定”类:一定第三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我们从三个平面入手,考察了“必”最常见的句法位置、“必”与他类词的同现关系(如“必”可以后接光杆动词和光杆形容词,并可以用【+持续性】对其后接动词进行归纳)、“必”的古今词义对比、“必”的语义活跃因子、“必”的语义指向(提出间隔后指和紧邻后指的区别),“必”与语体、句类、句态、“体”以及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的语用关系,并通过这些语用关系透视“必”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分析“必”能够出现在广告语体中的原因。第四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这一章同样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三个角度分析“必定”的语法功能,在描写“必定”与否定词、他类副词、动词、形容词及句末语气词的同现情况时,对比“必定”与“必”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必定”与“一定”具有相似功能的原因,并通过“必定”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和所分布的语体、句类、句态、“体”规律,可连接的三种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真值程度的关系,发现并解释“必定”句法现象的产生原因,对比“必定”与“必”语法功能的异同。第五章通过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研究“必然”的语法功能。“必然”是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核心成员,因此我们采用与“必然”相关的语义特征对这一类情态副词进行命名。“必然”既能够显现大多数成员具备的典型特征,也会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现代汉语中的“必然”因为具有不同的词性,所以根据它与否定词、他类副词、情态动词的连用情况,可以对其副词词性作出界定。句法形式不仅和普遍语法理论相关,根本上直接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甚至交际意图可以对语言形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必然”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它与“知道”、“认为”、“想到”等认知类谓宾动词及后面解释说明内容的语义关系,说明其对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指向辖域,并探讨“必然”与句类、句态、语体、“体”以及“必然”连接因果关系下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的能力,并总结“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差异。第六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为方便“势必”同其他“必”类作出对比,本章的考察项目和“必定”、“必然”一致。但因“势必”是由跨层结构凝固而成的副词,具有特殊的词汇化过程,所以我们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势必”和“必然”、“必将”是共性较强的三个副词,所以在本章会加强“势必”同“必然”的对比,并在下一章继续对“势必”和“必将”作出对比。由于“势必”可能具有消极的情态倾向,所以它在交际中可以发挥交互主观性的作用,即消极意义不一定作用于当前句,可能作用于听话者也可能作用于交际双方(详见第六章第二节)。在考察“势必”和语体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少见于文艺语体的“势必”以最大比例出现在日本翻译文学作品中。第七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本章采用与前面相同的研究思路考察“必将”的语法功能,说明“必将”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必将”、“必然”、“势必”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和被正负向语境的选择倾向出发,对比“必将”、“必然”、“势必”的语法功能。第八章为结语。这一章我们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姜海艳[9](2020)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形式动词”在语言中的存在具有跨越古今、横亘中西的共性。然而对形式动词研究,从国外的“从属动词”“空泛动词”“轻动词”等,到国内的“傀儡动词”“虚化动词”“形式动词”等,其语言学身份定位和功能定位却至今仍不明确。本文从事件语义范畴的视角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观点,建立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并对该范畴从客观世界到认知世界,再到语言世界的层层实现的过程和机制做出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形式动词在语言里的本质地位,是作为高度抽象的动作义动词,完成对“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与形式动词研究有关很多悬而未解的问题,都可以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框架内得到系统性的解答。全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等,为后续研究做基础性准备。本文以阐释“人如何用语言表达抽象动作事件——以‘事件实体’为虚拟支配对象的事件”为目标,尝试采用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路线,由人类普遍具有的、有关动作事件的认知基础和语义构成出发,建构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明确其语言表征形式,并概括出抽象动作事件话语形式的生成机制。第二章是形式动词的研究综述。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形式动词的相关研究成果中。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以往学界对形式动词的研究,由于多从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韵律语法、语体语法等偏形式化的理论视角切入,因此在形式动词的意义、词类归属、形式动词的功能及双事件的句法整合等方面都遗留了很多问题,悬而未解。因此,对形式动词的研究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以语义为根,从事件语义范畴的建构出发,穷尽式地搜索其可能的表达形式,讨论它们的认知机制、符号化机制、线性序列机制,进而探索抽象动作事件义的表达路径,从而为形式动词的意义、句法、语用相关现象和问题,找到一种合理性的解释。第三章,从事件语义视角出发,构建起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包括范畴意义、构成要素、语义特征、分类及其形成的认知机制。我们将抽象动作范畴语义内涵表述为“主体对某事物施加或施行了某种行为”,对其事件要素进行了分类提取;概括了抽象动作事件的三个语义特征“及动性”“虚拟支配性”“双事件表达性”,这三个语义特征从内涵意义上决定了抽象动作事件动作义的高度“抽象性”;根据“对象”要素的有无,将抽象动作事件分为“抽象施加动作事件”和“抽象施行动作事件”;最后,区分了抽象动作事件和具体动作事件在对事件的表达上的三点的不同:“整事凸显性”“规划程序性”“对象的衔接性”,并进一步明确了二者形成的认知机制的差别。第四章,本章我们结合抽象动作范畴的语义特点及相关词典释义,确定了抽象动作事件的符号表征形式,其中抽象施加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有:加以、给以、予以、给予、进行、做/作(出)、给出、提出、发出,抽象施行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有:进行、做/作、搞、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抽象动作事件表征形式符号化的机制,包括公共语义因子提取、公共语义因子符号化可能的方式、公共语义因子符号化可能的原形式(具体的“做”义类和具体的“给”义类),而符号化的方式是形式扩展和语义增值。从而为下一步,语言表征形式的深入研究及汉语形式动词的性质、功能定位,类义与个性义,形式义与非形式义的深入探讨奠定理论基础。第五章,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相关理论,对汉语形式动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系统的解释。首先,在上一章表征形式符号化机制基础之上,建立了汉语抽象动词类,探讨了抽象动作词类建立的理据、方法、标准及结果,明确了形式动词在汉语动词系统里的地位:作为动作动词的下位类别“抽象动作词”,与“次抽象动作词”和“具体动作词”相对,其本质功能就是表征“抽象动作事件”;用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相关理论对以往形式动词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解释,包括形式动词的系统价值,抽象义与具体意义,类义与个性意义的分合;用语素的区别性特征、语法化的保持原则、语义蕴含及潜在语义在组合中的激活等理论,对形式动词成员的抽象度、语体色彩、宾语的选择性等问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解释。第六章,本章我们在事件核心要素数理排列的基础上,确定了抽象动作事件范畴可能的话语形式序列,以此为参照,结合语言经验,依托北大CCL语料库,对汉语中可能存在的抽象动作事件的语义配列及典型话语形式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分类,概括出包括主体先行序列、对象先行序列、动作先行序列和行为先行序列,4个大类的19种语义配列及29种典型的话语形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抽象动作事件话语形式的倾向性规律,即:跟事件语义铺陈顺序一致的话语形式,一般可以无标记序列化;跟事件语义铺陈顺序相反的话语形式,一般倾向于有标记表达。第七章,讨论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向话语层面映射的过程及机制。话语形式的形成包括要素的提取、要素的指称、要素的排列三部分,分别找出对应于三个过程的制约因素及相关规则。具体可表示如下:要素提取环节,制约因素主要有事件的概括层级、言前语境的给定;要素指称形式选择环节,制约因素主要有抽象动作事件语义内涵和语义可及性差异的影响;话语形式生成环节,影响因素主要有原型及物事件的规则主导、图形与背景交互的凸显和语篇衔接、连贯与对照;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正是在以上三次选择过程中相关制约因素和规则的限定下,经过言者的比较、筛选和统筹,最终实现为话语层面的线性表达。最后,是结语部分,我们梳理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构想。

王亚娟[10](2020)在《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的竞争活动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现实世界中,仅在一个市场进行销售或者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多个市场建立业务,当他们的竞争对手也这样做时,其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多市场联系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在多个市场上相遇。例如保险公司为顾客提供多种类型的保险,航空公司在多条航空线路为乘客提供服务,医药制造企业提供多种类型的药品,多元化公司例如海尔、格力等生产多种产品并在不同的区域市场销售等,特别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实行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地,可以看出,多市场企业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种普遍形式。虽然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绩效、企业竞争强度等的研究已经十分多,但是在多市场接触情景下的企业创新的研究却是十分少,Anand等(2009)和Theeke和Lee(2017)均认为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效应是有边界的,对于基于知识资源的竞争不再适用,需要对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部分学者已经初步试探性分析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且主要集中在西方成熟市场的样本分析中,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在于的“相互克制”效应,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模仿效应带来更激烈的竞争对企业创新产生了竞争效应,他们的研究对于多市场接触研究的理论逻辑产生了分歧。因此,在多市场接触的环境下,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如何?机制如何?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知识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作用机理以及环境规制、制度环境、企业性质和高管海外背景对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多市场接触促进了企业在焦点市场上的产品创新。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较少,并且一直存在理论解释的分歧,本文认为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通过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机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在焦点市场上专利申请数量正相关。第二,关于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主要存在两种机制,即合作机制和竞争机制,由于知识资源的特殊性,多市场接触对于知识资源的影响“相互克制”效应不再起效,由于多市场接触所带来的熟悉性,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企业创新。同时多市场接触的熟悉性也会增加企业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得模仿的威胁,进而由于多市场接触的模仿学习所带来的竞争的加剧,加大了知识资源的竞争,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创新。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后发现,相比大型企业而言,多市场接触对小型企业在焦点市场上的专利申请数量的积极作用更大。相比成熟企业而言,多市场接触对创业企业在焦点市场上的专利申请数量的积极作用更大。相比专利申请较少的企业而言,多市场接触对专利申请较多的企业在焦点市场上的专利申请数量起到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三,考虑到不同情境下多市场接触可能对企业创新存在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考虑了环境规制、产权保护制度、企业性质和高管海外背景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不显着,即随着环境规制程度的增加,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负向效应没有变得越强。但是产权保护力度的调节作用显着,发现多市场接触随着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创新增强。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减弱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效应,国有企业不利于企业的创新。高管海外背景的调节作用显示,相比不具有高管海外背景的企业,高管海外背景增强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效应,说明高管海外背景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企业要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本文的研究贡献可能有如下三点:本文以知识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作用机理以及环境规制、产权保护制度、企业性质和高管海外背景对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具体研究贡献如下:首先,本文验证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绩效和竞争强度等关系的研究,但是这些关系主要是探讨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下游产品市场的竞争和绩效,对于企业上游知识资源的竞争,很少有学者进行探讨,并且理论基础分析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例如Greve和Mitsuhashi(2004)从“多单元组织”理论和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视角出发,综合论述了多市场接触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专利。但是,Anand等(2009)和Theeke和Lee(2017)均认为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效应是有边界的,Anand等(2009)认为在探索(exploration)性活动中,企业更多地是通过模仿行为来减少不确定性,而不是寻求“相互克制”效应。Theeke和Lee(2017)认为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效应取决于企业所处的竞争领域和资源类型,这种效应仅发生在企业的下游活动(市场的进入与退出、产品价格等)中,对上游活动知识资源的竞争可能不会降低,因此可以看出,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的理论解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认为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比较复杂,对于知识资源来说,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效应不再起效,因为企业保护产权的动力更大,不再害怕其他竞争对手的报复威胁,多市场接触水平的增加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本文以中国医药制造企业为样本检验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丰富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其次,梳理了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不同作用机制。目前仅有几篇国外文献实证检验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回答多市场接触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其中作用方式只是分散于几篇论文的理论阐述与假设推理中,并且阐述并不全面,更没有实证检验。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理论推演的方法,从知识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理论出发,归纳总结出了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两种作用机制——竞争机制和合作机制。虽然由于数据获取问题,本文没有通过中介变量将其进行检验,但是本文通过竞争机制和合作机制的一些其他特征,对以上两种机制进行了检验,基于目前的研究,本文对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的分类检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再次,本文将外部环境(环境规制、产权保护力度)、企业特征(企业性质)和高管特征(高管海外背景)纳入到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分析框架中,并系统地分析了以上情景变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主要选择市场集中度(Jans和Rosenbaum,1997;Fuentelsaz和Gómez,2006;Haveman和Nonnemaker,2000;邓新明等,2019;曾伏娥和袁靖波,2016)、战略联盟(Chuang等,2018)、CEO任期(Stephan等,2003)、势力范围(Gimeno,1999;Gimeno,2015)、资源相似性(Grimm和Simon,2000;Young等,2000)、企业规模(Mas-Ruiz和Ruiz-Moreno,2011;Reeven和Penning,2016)等,很少将外部环境(产权保护制度、环境规制)、企业特征(企业性质)和高管特征(高管海外背景)纳入到多市场接触的研究框架中。因此本文突破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行为研究的情景变量的选择,将以上情节变量纳入到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框架中,也是对多市场接触理论情景因素分析的一种扩展。最后,在中国新兴市场下检验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效果以及情景因素。目前大多数多市场接触都是基于西方成熟市场的数据,例如美国航空业(Prince和Simon,2009)、西班牙的连锁酒店(Fernandez和Marin,1998)、美国的水泥业(Jans和Rosenbaum,1997)等,但是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与西方成熟经济体,在法律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较大。Domínguez等(2016)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等,新兴经济体中的企业可能更难观察竞争对手的行为和进行企业内部协调。因此,基于西方成熟市场的数据研究结果对于中国企业的指导作用相对有限。本研究运用中国新兴市场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得出的多市场接触的影响作用结果不仅是对多市场接触实证研究在不同经济体下的一个补充,而且对本土企业的实践来说更有参考价值。中国迅速的政治、经济和体制变革,伴随着相对不发达的要素和产品市场,也为探索多市场接触的作用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背景。

二、2003世界焦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世界焦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语料来源
第二章 “X是”类情态词的界定与分类
    一、“X是”类情态词的界定
    二、“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概述
    三、“X”与“是”的互动关系
    四、“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分类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还是”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语义功能分析
    二、衔接功能分析
    三、语气传达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偏离预期情态词“偏是、硬是、就是”语义功能对比
    一、“偏是、硬是、就是”的词汇化
    二、语义功能对比
    三、衔接功能对比
    四、凸显功能对比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算是”的语义功能分析
    一、主观情态分析
    二、传信功能分析
    三、同形异构的“X算是”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研究综述
        (一)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二)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三)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创新点
        (一)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二)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基础框架
        一、构式的性质
        (一) 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
        (二) 构式的抽象性特征
        二、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
        (一) 构式的联系观
        (二) 构式的层级观
        (三) 构式的互动观
第二章 隐性词汇使动的范畴及分类
    第一节 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回顾与梳理
        一、既有概念和分类的整理
        二、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分析
    第二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成立条件及原则
        一、形式与语义相结合
        二、使动句与他动句的区分
        三、隐性词汇使动与显性词汇使动的区分
    第三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界定
        一、致使关系链的传递及致使义的形成
        二、隐性词汇使动的意向图式及概念界定
    第四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致使移动式
        (四) 命令允让式
        二、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倒置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副词、时间状语以及时体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共现句式的制约
        三、致使移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扩展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制约
        四、命令允让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副词的制约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着”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的制约
        三、倒置式
        (一) “V+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二) “A+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第三节 小结
        一、语言特点及认知思维方式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
        二、时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差异
第四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二、致使力的性质及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压制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一、致使力的性质与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制约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三节 小结
        一、汉字词的发展演变对动结式语义特征的影响
        二、句法结构对语义融合过程的影响
第五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动的经济性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首成分的凸显
        (二) 句中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语言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字句经济性程度的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尾成分的凸显
        (二) 句首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三节 小结
        一、格助词的句法整合作用
        二、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目的
        1.3.2 关键概念界定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章节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网络能力文献综述
        2.1.1 网络能力相关研究
        2.1.2 网络能力的内涵
        2.1.3 网络能力的影响因素
        2.1.4 网络能力构成维度
        2.1.5 网络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2.2 知识共享文献综述
        2.2.1 知识共享相关研究
        2.2.2 知识共享内涵
        2.2.3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2.2.4 知识共享的维度
        2.2.5 知识共享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
    2.3 合作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2.3.1 合作创新的内涵
        2.3.2 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2.4 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能力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理论背景
    3.2 案例研究的方法概述
        3.2.1 案例研究的简述
        3.2.2 案例研究的原则
        3.2.3 案例研究的步骤
    3.3 方法论
        3.3.1 案例背景
        3.3.2 确定代表性案例
        3.3.3 数据收集
        3.3.4 数据分析方法
    3.4 案例企业简介
    3.5 案例分析
        3.5.1 四个企业案例分组:探索型和利用型合作创新网络
        3.5.2 网络能力:分类和水平测度
        3.5.3 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
        3.5.4 结果讨论与命题提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论模型的构建
    4.1 网络能力的界定及维度
        4.1.1 网络愿景能力
        4.1.2 网络构建能力
        4.1.3 组合管理能力
        4.1.4 关系管理能力
    4.2 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解释
        4.2.1 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4.2.2 网络能力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
        4.2.3 概念模型的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5.1 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5.1.1 网络愿景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5.1.2 网络构建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5.1.3 组合管理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5.1.4 关系管理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5.2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5.2.1 网络愿景能力与知识共享
        5.2.2 网络构建能力与知识共享
        5.2.3 组合管理能力与知识共享
        5.2.4 关系管理能力与知识共享
        5.2.5 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
        5.2.6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5.3 关系信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5.3.1 关系信任的调节作用
        5.3.2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6.1 实证研究总体思路
    6.2 问卷设计
        6.2.1 问卷设计原则
        6.2.2 问卷设计过程
        6.2.3 问卷防偏措施
    6.3 研究变量度量
        6.3.1 自变量:网络能力
        6.3.2 中介变量:知识共享
        6.3.3 调节变量:关系信任与吸收能力
        6.3.4 因变量:合作创新绩效
        6.3.5 控制变量
    6.4 问卷的预调研
        6.4.1 预测试分析方法
        6.4.2 预调研数据收集
        6.4.3 预调研样本数据分析
        6.4.4 问卷定稿
    6.5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简述
        6.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6.5.2 样本特征
    6.6 分析方法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7.1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7.1.1 数据同源偏差检验
        7.1.2 网络能力
        7.1.3 知识共享
        7.1.4 关系信任
        7.1.5 吸收能力
        7.1.6 合作创新绩效
    7.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7.3 网络能力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分析
    7.4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分析
        7.4.1 网络能力与知识共享
        7.4.2 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
        7.4.3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7.5 关系信任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
    7.6 结果与讨论
        7.6.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7.6.2 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7.6.3 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7.6.4 关系信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8.2.1 理论贡献
        8.2.2 实践启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问题和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4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语义异指的界定及相关研究
    2.1 引言
    2.2 语义指向研究纵观
        2.2.1 国内外语义指向研究
        2.2.2 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
    2.3 语义异指的界定与判定标准
        2.3.1 语义异指的判定及分类
        2.3.2 语义异指的判定标准及认知心理基础
    2.4 语义异指的分析维度
    2.5 语义异指的多视角研究
        2.5.1 语义异指的修辞学研究
        2.5.2 语义异指的语用研究
        2.5.3 语义异指的系统功能研究
        2.5.4 语义异指的生成研究
        2.5.5 语义异指的认知研究
    2.6 典型语义异指的研究综述
        2.6.1 异指定语研究
        2.6.2 异指状语研究
        2.6.3 异指补语研究
    2.7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和描写-解释框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图形-背景理论
        3.2.2 认知识解理论
    3.3 描写-解释框架
        3.3.1 描写与解释的内涵
        3.3.2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原则
        3.3.3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框架
    3.4 小结
第4章 异指定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4.1 引言
    4.2 定语及定语的语义指向
        4.2.1 定语的定义
        4.2.2 定语类别及语义指向特征
    4.3 异指定语的句法特征
        4.3.1 异指定语的指向特征
        4.3.2 异指定语的形态特征
    4.4 异指定语的语义特征
        4.4.1 异指定语的语义选择限制
        4.4.2 定语类别与语义异指的关联
        4.4.3 主内定语与宾内定语的语义及指向差异
    4.5 异指定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4.5.1 主宾侧重关系与焦点突显
        4.5.2 观察排列与异指定语语义差异
        4.5.3 句位选择与定语突显面调变
        4.5.4 概念依存与异指定语长距离指别
    4.6 小结
第5章 异指状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5.1 引言
    5.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5.2.1 状语及定状区别
        5.2.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5.2.3 异指状语的类别划分
    5.3 异指状语的句法特征
        5.3.1 指宾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5.3.2 指主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5.4 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5.4.1 三个维度的异指状语语义分析
        5.4.2 不同类型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5.5 异指状语句与定语句的句法语义差异
        5.5.1 指主状语句与主内定语句
        5.5.2 指宾状语句与宾内定语句
    5.6 异指状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5.6.1 视角调变与观察排列方式变化
        5.6.2 认知突显与句型选择差异
        5.6.3 心理扫描与动态语义增加
        5.6.4 语序差异与概念可及路径
        5.6.5 句式选择与焦点化效果差异
    5.7 小结
第6章 异指补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6.1 引言
    6.2 补语类型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6.2.1 补语语义指向的分析维度
        6.2.2 补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6.2.3 补语语义歧指
    6.3 异指补语的句法特征
        6.3.1 异指补语结构的内部构成
        6.3.2 异指补语的句型分布及规律
    6.4 异指补语的语义特征
        6.4.1 异指补语的语义类型
        6.4.2 异指补语结构的成分整合
        6.4.3 异指补语结构的配价问题
        6.4.4 异指补语的语义歧指分析
    6.5 异指补语的认知理据
        6.5.1 异指补语与背景-图形顺序调变
        6.5.2 语序选择与状补认知突显
    6.6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及启示
        7.1.1 研究发现
        7.1.2 语义指向分析的价值与启示
        7.1.3 语言中无所不在的象似性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正指形容词、动词定语列表
    附录二 情绪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三 动作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四 二价形容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五 动补结构补语语义指向对象分类表
    附录六 单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附录七 双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致谢

(5)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认知翻译学研究
        2.2.1 认知翻译学的理论研究
        2.2.2 认知翻译学的实证研究
    2.3 认知识解与文学翻译研究
        2.3.1 文学翻译中的识解
        2.3.2 文学翻译中的主观性
    2.4 《麦克白》汉译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认知翻译学
    3.3 认知识解及其维度
    3.4 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对等
    3.5 小结
第4章 视角与翻译
    4.1 引言
    4.2 视角的界定
        4.2.1 认知识解理论中的视角
        4.2.2 视点与焦点
    4.3 翻译中的视角操作
        4.3.1 主-客体关系操作
        4.3.2 视点操作
        4.3.3 参照点操作
    4.4 翻译中视角操作的影响因素
        4.4.1 文化因素
        4.4.2 文体因素
        4.4.3 译者志趣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选择与翻译
    5.1 引言
    5.2 选择的界定
        5.2.1 详略度
        5.2.2 隐喻和转喻
    5.3 翻译中的选择操作
        5.3.1 详略度操作
        5.3.2 隐喻与转喻操作
    5.4 翻译中选择操作的影响因素
        5.4.1 社会因素
        5.4.2 译者志趣因素
    5.5 小结
第6章 突显与翻译
    6.1 引言
    6.2 突显的界定
        6.2.1 侧显与基体
        6.2.2 射体-界标关系
    6.3 翻译中的突显操作
        6.3.1 侧显操作
        6.3.2 射体-界标关系操作
    6.4 翻译中突显操作的影响因素
        6.4.1 文体因素
        6.4.2 译者志趣因素
        6.4.3 思维方式因素
    6.5 小结
第7章 动态性与翻译
    7.1 引言
    7.2 动态性的界定
        7.2.1 时间维度心理扫描
        7.2.2 空间维度心理扫描
    7.3 翻译中的动态性操作
        7.3.1 时间维度的心理扫描操作
        7.3.2 空间维度的心理扫描操作
    7.4 翻译中动态性操作的影响因素
        7.4.1 文化因素
        7.4.2 译者志趣因素
    7.5 小结
第8章 想象性与翻译
    8.1 引言
    8.2 想象性的界定
    8.3 翻译中的想象性操作
        8.3.1 引申操作(抽象化,具体化)
        8.3.2 整合操作
        8.3.3 分离操作
        8.3.4 抽象操作
    8.4 翻译中想象性操作的影响因素
        8.4.1 语言因素
        8.4.2 文化因素
        8.4.3 修辞因素
        8.4.4 译者志趣因素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研究发现与启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缩写表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英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2.1 英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2.2 英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3 汉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3.1 汉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3.2 汉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4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
    2.5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基本理论
        3.2.1 元功能思想
        3.2.2 功能句法理论
    3.3 强调句式的描写
        3.3.1 强调语义模型
        3.3.2 强调句式的界定
        3.3.3 强调句式的分类
        3.3.4 强调句式的分析框架
    3.4 小结
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4.1 引言
    4.2 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2.1 英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2.2 英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2.3 英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3 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3.1 汉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3.2 汉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3.3 汉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4.4.1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4.4.2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4.5 小结
5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5.1 引言
    5.2 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2.1 英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2.2 英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3 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3.1 汉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3.2 汉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4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5.4.1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5.4.2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5.5 小结
6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考察
    6.1 引言
    6.2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分布
        6.2.1 语料说明
        6.2.2 数据统计
        6.2.3 总体分布异同
        6.2.4 局部分布异同
        6.2.5 小结
    6.3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1 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2 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4 英汉语多重强调现象
    6.5 小结
7 英汉语强调句式异同释因
    7.1 引言
    7.2 历时因素
    7.3 认知因素
    7.4 思维因素
    7.5 小结
8 结语
    8.1 引言
    8.2 主要研究发现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日语信息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三、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四、本论文结构
第一章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节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信息结构研究
        一、布拉格学派的功能句子观
        二、韩礼德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第二节 日语的信息结构研究
        一、日语的主题研究
        二、日语的焦点研究
        三、日语的复句研究
        四、其他关于信息结构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结构
    第一节 从本体论信息到认识论信息
    第二节 语言信息结构
        一、信息结构概念的界定
        二、主题与焦点概念的界定
        三、主题化与焦点化概念的界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语单句信息结构研究
    第一节 信息结构的起点——主题与主题化
        一、格成分与主题
        二、格成分的主题化
        三、非格成分的主题化
    第二节 信息结构的研究核心——焦点与焦点化
        一、焦点与焦点化手段
        二、格成分的焦点化
        三、格成分以外成分的焦点化
    第三节 信息结构形成动因研究
        一、移位与成分移位分析
        二、主题化的移位
        三、焦点化的移位
        四、焦点操作驱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语复句信息结构研究
    第一节 顺接关系复句的信息结构
        一、条件复句
        二、因果关系复句
    第二节 逆接关系复句的信息结构
        一、让步关系复句
        二、转折关系复句
    第三节 并列关系复句的信息结构
        一、平列关系复句
        二、对比关系复句
        三、对照关系复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语语篇信息结构研究
    第一节 日语语篇的信息类型
        一、事实信息
        二、理念信息
        三、联想信息
        四、人际信息
    第二节 问答句群的信息结构
        一、获取信息的出发点——问句
        二、三种问答句群的焦点
    第三节 日语语篇信息结构视域下的“は”与“が”
        一、叙事语篇中的“は”与“が”
        二、叙事语篇“冒头文”中“は”与“が”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电信柱と妙な男』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4.1 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1.4.2 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
    2.1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
        2.1.1 已有研究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2.1.2 本文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2.2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类别
        2.2.1 已有研究的分类依据
        2.2.2 本文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分类依据
    2.3 小结
第三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
    3.1 “必”的句法功能
        3.1.1 “必”的句法位置
        3.1.2 “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3.1.3 “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3.1.3.1 “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3.1.3.2 “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3.1.3.3 “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3.1.3.4 “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3.1.3.5 “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3.1.3.6 “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3.1.4 “必”与动词的连用
        3.1.4.1 “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3.1.4.2 “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3.1.4.3 “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3.1.5 “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3.1.6 “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3.2 “必”的语义功能
        3.2.1 “必”的词典释义
        3.2.2 “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3.2.3 “必”的古今词义对比
        3.2.4 “必”的语义指向
    3.3 “必”的语用功能
        3.3.1 “必”与句类
        3.3.2 “必”与口气
        3.3.3 “必”与句态
        3.3.4 “必”与语体
        3.3.5 “必”与“体”
        3.3.6 “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3.4 小结
第四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
    4.1 “必定”的句法功能
        4.1.1 “必定”的句法位置
        4.1.2 “必定”与否定词的连用
        4.1.3 “必定”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4.1.3.1 “必定”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4.1.3.2 “必定”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4.1.3.3 “必定”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4.1.3.4 “必定”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4.1.3.5 “必定”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4.1.3.6 “必定”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4.1.4 “必定”与动词的连用
        4.1.4.1 “必定”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4.1.4.2 “必定”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4.1.4.3 “必定”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4.1.5 “必定”与形容词的连用
        4.1.6 “必定”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4.2 “必定”的语义功能
        4.2.1 “必定”的词典释义
        4.2.2 “必定”的语义活跃因子
        4.2.3 “必定”的语义指向
    4.3 “必定”的语用功能
        4.3.1 “必定”与句类
        4.3.2 “必定”与口气
        4.3.3 “必定”与句态
        4.3.4 “必定”与语体
        4.3.5 “必定”与“体”
        4.3.6 “必定”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4.4 “必定”与“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4.5 小结
第五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然”的语法功能
    5.1 “必然”的句法功能
        5.1.1 “必然”的句法位置
        5.1.2 “必然”与否定词的连用
        5.1.3 “必然”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5.1.3.1 “必然”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5.1.3.2 “必然”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5.1.3.3 “必然”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5.1.3.4 “必然”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5.1.3.5 “必然”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5.1.3.6 “必然”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5.1.4 “必然”与动词的连用
        5.1.4.1 “必然”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5.1.4.2 “必然”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5.1.4.3 “必然”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5.1.5 “必然”与形容词的连用
        5.1.6 “必然”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5.2 “必然”的语义功能
        5.2.1 “必然”的词典释义
        5.2.2 “必然”的语义活跃因子
        5.2.3 “必然”的语义指向
        5.2.3.1 与认知类谓宾动词
        5.2.3.2 与特殊格式共现
    5.3 “必然”的语用功能
        5.3.1 “必然”与句类
        5.3.2 “必然”与口气
        5.3.3 “必然”与句态
        5.3.4 “必然”与语体
        5.3.5 “必然”与“体”
        5.3.6 “必然”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5.4 “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
    6.1 “势必“的句法功能
        6.1.1 “势必”的句法位置
        6.1.2 “势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6.1.3 “势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6.1.3.1 “势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6.1.3.2 “势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6.1.3.3 “势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6.1.3.4 “势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6.1.3.5 “势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6.1.3.6 “势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6.1.4 “势必”与动词的连用
        6.1.4.1 “势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6.1.4.2 “势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6.1.4.3 “势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6.1.5 “势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6.1.6 “势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6.2 “势必”的语义功能
        6.2.1 “势必”的词典释义
        6.2.2 “势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6.2.3 “势必”的语义指向
    6.3 “势必”的语用功能
        6.3.1 “势必”与句类
        6.3.2 “势必”与口气
        6.3.3 “势必”与句态
        6.3.4 “势必”与语体
        6.3.5 “势必”与“体”
        6.3.6 “势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6.4 “势必”、“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6.5 小结
第七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
    7.1 “必将”的句法功能
        7.1.1 “必将”的句法位置
        7.1.2 “必将”与否定词的连用
        7.1.3 “必将”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7.1.3.1 “必将”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7.1.3.2 “必将”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7.1.3.3 “必将”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7.1.3.4 “必将”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7.1.3.5 “必将”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7.1.3.6 “必将”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7.1.4 “必将”与动词的连用
        7.1.4.1 “必将”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7.1.4.2 “必将”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7.1.4.3 “必将”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7.1.5 “必将”与形容词的连用
        7.1.6 “必将”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7.2 “必将”的语义功能
        7.2.1 “必将”的词典释义
        7.2.2 “必将”的语义活跃因子
        7.2.3 “必将”的语义指向
    7.3 “必将”的语用功能
        7.3.1 “必将”与句类
        7.3.2 “必将”与口气
        7.3.3 “必将”与句态
        7.3.4 “必将”与语体
        7.3.5 “必将”与“体”
        7.3.6 “必将”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7.4 “势必”、“必然”、“必将”的语法功能对比
        7.4.1 “势必”、“必然”、“必将”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对比
        7.4.2 正负向语境对“势必”、“必然”、“必将”的语用选择对比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内容回顾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A 各家虚词词典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收录情况表
附录B 第一套问卷《语境的正负向程度判断》
附录C 第二套问卷《必然类情态副词选择》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对象
    1.2 研究思路、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 语料来源
第2章 形式动词研究综述
    2.1 形式动词的描写
        2.1.1 关于形式动词的意义
        2.1.2 关于形式动词的宾语
        2.1.3 关于形式动词的功能
    2.2 形式动词的解释
    2.3 已有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汉语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建立
    3.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动态建构
        3.1.1 概念范畴与事件范畴的分与合
        3.1.2 抽象动作事件的产生
        3.1.3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形成
    3.2 抽象动作事件的构成要素
    3.3 抽象动作事件的类型
        3.3.1 施加类抽象动作事件
        3.3.2 施行类抽象动作事件
    3.4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义特征
        3.4.1 及动性
        3.4.2 双事件表达性
        3.4.3 虚拟支配性
    3.5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具体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区别
        3.5.1 整事凸显性
        3.5.2 规划程序性
        3.5.3 对象衔接性
    3.6 抽象动作事件与具体动作事件的分化
        3.6.1 范畴化机制的不同
        3.6.2 分化的层面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
    4.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表征形式
        4.1.1 施加类抽象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
        4.1.2 施行类抽象动作事件的表征形式
    4.2 抽象动作范畴表征形式的符号化机制
        4.2.1 符号化理据性的研究设想
        4.2.2 符号化理据性的研究过程及结果
        4.2.3 抽象动作事件表征形式的符号化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汉语抽象动作词类的建立
    5.1 抽象动词类建立的必要性
        5.1.1 动词内部分类意义标准的同一性
        5.1.2 来自词汇语义系统性的缺口
        5.1.3 以往学者研究的支持
    5.2 抽象动作词类建立的原则及结果
        5.2.1 建立的原则
        5.2.2 建立的结果
    5.3 抽象动作词类的解释力
        5.3.1 关于形式动词的词汇意义及其系统价值
        5.3.2 关于形式动词的类义与个性意义分与合
        5.3.3 关于形式动词的形式义与非形式意义分与合
    5.4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加以给以予以给予
        5.4.1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共同类义
        5.4.2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个性意义
        5.4.3 “给”义类抽象动作词的逐例说明
    5.5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进行作做搞打
        5.5.1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共同类义
        5.5.2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个性义
        5.5.3 “做”义类抽象动作词的逐例说明
    5.6 形式动词、泛义动词和代动词之辩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序列
    6.1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类别
        6.1.1 主体先行序列
        6.1.2 对象先行序列
        6.1.3 动作先行序列
        6.1.4 行为先行序列
    6.2 抽象动作范畴形式序列的特点
        6.2.1 顺序排列与无标记形式
        6.2.2 逆序排列与有标记形式
        6.2.3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的话语形式总结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抽象动作范畴的话语生成机制
    7.1 抽象动作语义范畴的话语生成过程
    7.2 事件要素提取的制约因素及相关规则
        7.2.1 事件概括的层级
        7.2.2 言前语境的给定
    7.3 要素指称形式的选择规则
        7.3.1 事件语义内涵的制约
        7.3.2 语义可及性差异的影响
        7.3.3 事件概括等级的影响
    7.4 话语形式生成的制约因素及生成规则
        7.4.1 原型及物事件规则主导
        7.4.2 图形与背景的交互凸显
        7.4.3 语篇的衔接、连贯与照应
    7.5 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话语生成机制及一般工作程序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10)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多市场接触的相关研究
        一、多市场接触的定义、分类与研究层次
        二、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
        三、多市场接触的影响因素
        四、多市场接触的作用效果
        五、多市场接触作用效果的情景因素
        六、文献评述
    第二节 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一、企业创新的内涵与分类
        二、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
        三、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基础观
        二、组织学习理论
        三、制度理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
    第一节 研究视角的选择与研究构思
        一、知识资源竞争的特殊性
        二、“相互克制”效应的边界
    第二节 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基本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
        二、市场选择
        三、数据来源
        四、变量的说明
        五、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模型估计方法
        二、多市场接触基本假设的检验
        三、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多市场接触下企业创新的合作与竞争
        二、企业类型在合作机制中作用
        三、创新水平在竞争机制中作用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数据说明
        二、变量的说明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模型估计方法
        二、实证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情景因素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外部环境: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
        二、外部环境:产权保护力度的调节作用
        三、企业特征: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
        四、高管特征:高管海外背景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数据说明
        二、变量的说明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模型估计方法
        二、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调节效应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研究贡献
    第三节 管理启示
    第四节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四、2003世界焦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D]. 赵园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D]. 王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 何国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D]. 李林泽. 西南大学, 2021(01)
  • [5]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D]. 董典. 西南大学, 2021(01)
  • [6]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D]. 王敏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7]日语信息结构研究[D]. 温晓亮.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8]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D]. 韩文羽. 吉林大学, 2020(01)
  • [9]抽象动作事件语义范畴与汉语形式动词[D]. 姜海艳.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王亚娟.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2003年世界焦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