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台制冷压缩机并联使用的自动均油回路(论文文献综述)
肖寒松,张国辉,石文星,杨子旭[1](2019)在《多联机控制技术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多联机控制技术是多联机的核心技术,面向高效节能、高舒适性和多功能化,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变吸/排气压力的循环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步,推动了多联机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从循环控制、除霜控制、回油控制、舒适性控制及节能控制等方面总结多联机控制技术的进展,并指出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为多联机行业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鹏[2](2018)在《冷库系统并联压缩机的方案应用》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冷冻市场特点及行业发展背景,阐述了压缩机并联应用的优势,介绍了冷库系统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对冷库系统的系统回路及各系统部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针对冷库系统的核心部件压缩机、油分、储液器、蒸发压力调节阀等部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特点分析,对并联系统的回油方案在冷库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主、被动回油的应用优势及系统设计要点做了归纳和总结,对实际冷库的工程设计及对系统各部件的应用选型具有指导性意义。
胡强,杨健[3](2018)在《制冷压缩机并联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首先介绍了压缩机并联机组的技术特点,然后从并联压缩机机组的油平衡、回油均衡、冷媒分流、压缩机容量控制策略四个方面分析了压缩机并联的关键技术。若无可靠的油平衡技术,则压缩机可能会出现缺油磨损问题,若无有效地冷媒分流技术,则机组不能保持平稳运行,若无优化的压缩机容量控制策略,则机组不能保持高效运行。
马强[4](2018)在《磁悬浮离心式集成冷站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磁悬浮技术的引入,磁悬浮离心式集成冷站在国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磁悬浮离心式集成冷站系统主要由磁悬浮主机制冷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及空气处理系统共同构成,由于冷水主机内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调节裕度大,对负荷变化跟随性强,可使冷水主机始终保持高能效比状态运行,为系统节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由于国内近几年才开始对磁悬浮压缩机技术进行研究,如何保证其在合理的运行工况下,进行系统参数调控,如何实现冷水主机在整个控制系统中与其它子系统间耦合匹配,并针对实际需求,实现系统控制,均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借助于工业控制思想,结合磁悬浮压缩机的特性,以及相关部件的匹配关系,设计并实现符合实际应用的控制系统是集成冷站高效节能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针对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作为冷水机组核心部件的特点,对磁悬浮离心式集成冷站控制原理进行研究和分析,合理地设计出控制系统的业务逻辑流程及相关控制策略,具体控制策略包括冷水机组及其相关设备的启停控制、循环水系统变频控制和冷水主机运行时间均等优化控制,尽可能克服系统的大时滞特性,减少冗余,以确保系统可以高效稳定地运行。同时,运用PAC技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数据特征,结合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以及控制策略,分别从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仿真及实现。控制系统设计为三层式网络架构,自底向上分别为现场控制层、网关控制层及上位监控层,从而实现对整个集成冷站的远程监视及操作。为研究集成冷站系统在同时搭载多台冷水主机情况下,如何实现各冷水主机之间的协同能耗匹配控制。采取通过研究并分析主机COP及其运行负荷之间关联关系的方式,设计并仿真出多台冷水主机协同能耗匹配控制策略。最后针对空气处理系统内部经常出现故障的风阀设备,设计出设备故障自诊断的具体解决方案及操作流程。
赵丽[5](2016)在《HKF-60FH制冷机组研发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数据中心是典型的大规模、高密度电子设备集成系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总热负荷和热流密度急剧上升,空调设备作为其重要支撑子系统,全年耗能约为数据中心总耗能的35%~45%,因此降低空调耗能成为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的关键。基于目前国内外数据中心热管空调系统制冷剂输送距离较近,压缩制冷系统部分负荷时能耗高、润滑回油的问题,以及制冷机组体积庞大等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收集资料,了解国内外学者对数据中心用热管制冷的理论研究现状、实验分析及热管技术在数据中心及机房具体应用情况的研究,为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和实验指导;(2)基于对适用于数据中心等电子设备全天候环境控制的新型高效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的研究,确定采用集成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分离式热管系统于一体,具有压缩制冷、复合制冷和热管制冷三种工作模式,可根据室内外温差自动进行模式切换的制冷系统,对压缩制冷系统则采用压缩机两两并联构成独立的制冷回路,通过压缩机开启台数控制实现机组制冷量多级调节;风冷侧组合式换热器由热管换热器与制冷冷凝器构成,采用V型排列且共用风机结构,其中冷凝器均采用铝制平行流式,结构紧凑高效;(3)对HKF-60FH机组进行设计,其中包括:系统热力计算,并根据压缩制冷系统热力计算结果进行压缩机的选型配备;对制冷单元的冷凝器及末端进行设计计算等;(4)在焓差法实验室内对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进行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环境温度为35℃的压缩制冷工况,其制冷量和COP分别为61.3kW、3.23W/W,环境温度为10’C的热管工况则分别为59.8kW、11.3W/W;研发的60kW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配套应用于某高性能计算机的空调系统,综合能效比7.8 W/W。性能实验和应用表明:研发的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能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可靠、高效的优良性能凸显。
银松,张文强,王志刚[6](2012)在《模块化多联机回油与均油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模块化多联机中同时存在多压缩机并联与多室外机并联的情况,因此压缩机、室外机间的回油、均油是影响模块机可靠性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对系统循环的详细分析,综合各回油、均油技术的研究,特别是二级油分离技术及自适应回油均油技术,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模块机间的回油及均油问题,对于多联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雪峰[7](2012)在《中央空调冷源系统变负荷运行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其能耗取决于系统设计类型、运行控制方式以及建筑负荷分布特性,中央空调冷源系统变负荷运行控制机理的研究是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的理论基础,本文分别对冷水机组群控、冷冻水泵组群控、冷冻水系统管网变温差控制、冷冻水系统变压差控制进行了理论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在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央空调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冷水机组大部分时间运行在部分负荷条件下,根据承担部分负荷的方式不同,本论文建立了求解单台冷水机组压缩机能效比、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的数学模型,以及多台同型号机组不同并联运行方式的压缩机能效比的数学模型,并对比分析其运行特性。结果表明,离心式冷水机组只有在70%~100%负荷率条件下才能维持较高的能效比,能效比随负荷率的降低急剧降低,多台机组并联运行按总负荷减少量以单台机组额定负荷为限来控制机组启停,可以在很大的负荷区间内将机组群总能效比维持在较高水平。大型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管网水力特性精确计算是研究其优化设计和运行的必要条件,简化模型因计算误差大而无法应用于大型管网拓扑结构的水力计算。以异程布置和同程布置两种典型的冷冻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末端支路温度调节阀调节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管网水力特性精确数学模型,提出了虚拟流量的计算机逻辑算法。该计算方法能够确保计算收敛,实现了利用一个逻辑程序计算管网各种水力特性,为异程布置和同程布置的管网水力特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末端负荷分布和管网结构是影响其节能潜力的关键因素,而空调系统的非线性、大惯性的热力性能是影响节能运行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原因。本论文以异程式和同程式冷冻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管网拓扑结构的水力计算模型、旁通回路水力计算模型、AHU热力模型及水泵变频运行模型,研究冷冻水系统不同流量比的管网阻力特性、能耗特性、管网供回水温差、管网供回水压差、旁通调节阀特性、系统可调性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基于温差控制和基于压差控制的冷冻水系统控制机理,为冷冻水系统实现稳定可靠地节能运行调节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型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常采用多台水泵并联运行的结构形式,简单地认为水泵变频运行能耗与频率三次成正比是比较普遍的观点,其忽略了旁通回路调节特性和管网水力特性对并联水泵组能耗的影响。本论文建立了基于旁通回路调节特性的冷冻水泵组并联运行特性分析模型,以四台同型号水泵构成的水泵组为研究对象,详细地分析了不同管网供回水压差条件下,工频水泵台数控制、单台水泵变频+工频水泵台数控制、2台水泵同步变频、3台水泵同步变频和4台水泵同步变频等控制策略的运行特性,认为多台水泵同步变频+变频水泵台数控制是最节能的控制策略,提出了单台水泵变频+工频水泵台数控制的运行控制策略更适合于低流量比和高供回水压差的冷冻水系统变流量运行的观点。以某实际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为实验平台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研究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在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基础上,以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为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中央空调优化控制管理系统,协同优化控制冷冻水温度、冷冻水流量和冷却水流量,实现空调制冷主机群控、冷冻水泵群控、冷却水泵群控和冷却塔群控等节能运行控制,并在多个办公建筑中得到应用。实践证明,该中央空调优化控制管理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并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赵灿[8](2012)在《基于并联技术的汽车空调太阳能辅助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空调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在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汽车在停车状态下传统的汽车空调不能对汽车内部进行空气调节,这就造成了在烈日照射下的汽车车内温度过高,严重影响乘员的舒适性和健康。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利用太阳能制冷得到很大发展。本文在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利用并联压缩机实现汽车停止状态下制冷的汽车空调辅助系统,对系统的原理与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计算铺设了太阳能板的汽车车内冷负荷,对压缩机并联系统的影响因素与解决办法进行研究。文章对贴膜、遮光板、半导体制冷对车内空气温度影响进行试验,在试验数据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贴膜、遮光板均能降低车内空气温度,但只有5-6℃,半导体制冷短时间内可以维持车内空气温度,但制冷量小且时间短,30分钟之后无法继续维持。在实验基础上证明并联压缩机设计的可行性,风扇加上并联的压缩机总功率为963.6w,制冷量达到1767.48w,实现制冷目的。太阳能板一小时发电量0.225kw/h,两小时发电量足以使辅助系统工作半个小时,完全满足辅助系统的要求。
国德防,毛守博,卢大海[9](2011)在《多联机智能油平衡技术的应用》文中认为回油技术是多联机的一个难点,多个压缩机并联后如何保证各压缩机油量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多联机多模块组合油平衡的智能油平衡回路,它省去了传统的均油管路,设计简单,不仅简化了系统,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保证了各压缩机油位平衡的可靠性。
宗露香,谢英柏,张小松,梁彩华[10](2010)在《一种多压缩机并联均油装置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均匀回油是多压缩机并联制冷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以一种自行设计适用于2台压缩机并联运行的新型均油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流体(CFD)技术,采用标准k-ε模型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空调工况下,该装置的出口处和回油孔处,润滑油和R22气体质量流量达到均等;部分负荷(50%)时,R22气体和润滑油的出口状态与满负荷时是一致的。模拟结果表明应用该装置回油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均油方案。
二、多台制冷压缩机并联使用的自动均油回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台制冷压缩机并联使用的自动均油回路(论文提纲范文)
(1)多联机控制技术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循环控制 |
1.1 集中控制策略 |
1.2 分散控制策略 |
1.2.1 定吸/排气压力控制 |
1.2.2 变吸/排气压力控制 |
2 除霜控制 |
3 回油控制 |
3.1 压缩机的回油 |
3.2 压缩机之间、模块之间的均油 |
4 舒适性控制 |
4.1 室内末端 |
4.2 除湿控制 |
5 节能控制 |
6 技术展望 |
7 结束语 |
(2)冷库系统并联压缩机的方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冷冻系统的并联应用 |
2 冷库的应用范围 |
3 冷库系统概述 |
4 并联回油方案的分析 |
4.1 主动式回油方案: |
4.2 被动式回油方案 |
5 结束语 |
(3)制冷压缩机并联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压缩机并联的关键技术 |
1.1 并联压缩机间的油平衡技术 |
1.2 冷媒分流和回油均衡技术 |
1.3 压缩机容量控制及轮换技术 |
2 结论 |
(4)磁悬浮离心式集成冷站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实际意义 |
1.2 空调制冷系统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磁悬浮离心式集成冷站控制系统 |
2.1 集成冷站系统构成及原理介绍 |
2.1.1 集成冷站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2.1.2 冷水主机工作原理 |
2.2 磁悬浮压缩机技术介绍及其特点 |
2.3 分析集成冷站系统各模块控制对象的特点 |
2.3.1 冷冻水系统 |
2.3.2 冷水主机系统 |
2.3.3 冷却水系统 |
2.3.4 冷却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悬浮离心式集成冷站系统方案设计 |
3.1 集成冷站系统联控的定义 |
3.2 集成冷站系统多部件联控分析 |
3.3 集成冷站系统多部件联控设计实现目标 |
3.4 集成冷站系统联控方案设计 |
3.4.1 循环水系统定频变频控制设计及仿真 |
3.4.2 系统各组件均等运行时间控制 |
3.4.3 系统制冷模式及启动策略 |
3.5 集成冷站控制系统点位表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悬浮离心式集成冷站控制系统软硬件实现 |
4.1 集成冷站控制系统网络架构 |
4.1.1 集成冷站控制系统网络架构工作原理 |
4.1.2 集成冷站控制系统网络架构具体实现 |
4.2 集成冷站控制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4.2.1 现场控制器选择 |
4.2.2 SNAP硬件组件 |
4.3 集成冷站控制系统软件配置与实现 |
4.3.1 PAC软件平台编程设计 |
4.3.2 系统程序功能模块 |
4.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
4.4.1 Web Ctrl自控系统 |
4.4.2 HMI组态软件 |
4.5 集成冷站控制系统调试 |
4.5.1 系统点位调试 |
4.5.2 系统调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实验及冷水主机运行分析 |
5.1 冷机运行参数 |
5.2 冷却水系统 |
5.3 冷站能耗分析 |
5.4 系统集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台冷水主机协同能耗匹配理论方法研究及仿真 |
6.1 多台冷水主机能耗匹配理论方法研究 |
6.2 多台冷水主机能耗匹配策略仿真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7.1 风阀设备的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7.1.1 风阀检测分析 |
7.1.2 风阀状态检测规则设计 |
7.1.3 风阀检测工作流程 |
7.2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HKF-60FH制冷机组研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机房空调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机房及数据中心空调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外热管技术研究进程 |
1.2.3 数据中心及机房用热管制冷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结构原理 |
2.1 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系统结构简述 |
2.1.2 系统工作原理及运行模式 |
2.2 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节能原理 |
2.2.1 机组能量规划节能 |
2.2.2 机组设备设计节能 |
2.3 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控制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60KW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设计 |
3.1 总体设计方案 |
3.2 设计计算 |
3.2.1 压缩制冷系统热力计算 |
3.2.2 压缩机选型 |
3.2.3 热管单元热力计算 |
3.3 冷凝器设计 |
3.3.1 热管制冷单元冷凝器设计 |
3.3.2 压缩制冷单元冷凝器设计 |
3.4 机组末端设计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HKF-60FH机组性能实验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4 实验数据及分析 |
4.4.1 热管制冷工况实验结果分析 |
4.4.2 压缩制冷工况实验结果分析 |
4.4.3 整机制冷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
4.4.4 压缩机双机并联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管复合式制冷机组应用 |
5.1 工程应用概况 |
5.1.1 应用对象 |
5.1.2 换热气流组织循环方式 |
5.2 应用结果分析 |
5.2.1 机组节能分析 |
5.2.2 应用拓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
(6)模块化多联机回油与均油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循环过程中油的分布 |
1.1 制冷循环 |
1.2 制热循环 |
2 多联机系统回油设计 |
3 模块化组合机组间的均油 |
4 结论与展望 |
(7)中央空调冷源系统变负荷运行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冷水机组并联运行控制特性 |
2.1 引言 |
2.2 单台冷水机组运行特性 |
2.2.1 蒸发器热力计算 |
2.2.2 冷凝器热力计算 |
2.2.3 机组运行特性分析模型 |
2.3 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特性 |
2.3.1 均匀负荷分配原则 |
2.3.2 并联运行方式 |
2.3.3 运行特性分析模型 |
2.4 多台冷水机组不同并联运行方式特性比较 |
2.4.1 工程实例背景 |
2.4.2 运行特性计算与分析 |
2.5 基础性实验 |
2.6 小结 |
第三章 冷冻水系统管网水力特性计算模型 |
3.1 引言 |
3.2 冷冻水系统布置形式 |
3.3 管网水力计算模型 |
3.3.1 管路阻抗计算 |
3.3.2 温度调节阀调节特性 |
3.3.3 计算模型 |
3.4 计算方法及逻辑 |
3.4.1 最小供回水压差计算逻辑 |
3.4.2 管网水力特性计算 |
3.5 实例计算 |
3.5.1 计算参数与条件 |
3.5.2 计算结果 |
3.6 小结 |
第四章 冷冻水系统变温差控制机理 |
4.1 引言 |
4.2 基于温差控制的变流量运行方式 |
4.3 冷冻水系统运行特性热力学研究 |
4.3.1 管网阻力特性 |
4.3.2 水泵运行特性 |
4.3.3 旁通回路阻力特性 |
4.3.4 AHU 热力特性 |
4.3.5 变流量运行可调性 |
4.4 变流量运行整体性能分析 |
4.4.1 计算参数与条件 |
4.4.2 冷冻水系统运行特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冷冻水系统变压差控制机理 |
5.1 引言 |
5.2 计算条件 |
5.3 非均匀负荷分布的管网运行特性 |
5.3.1 末端流量同步变化的运行特性 |
5.3.2 60%流量比的运行特性 |
5.4 不同旁通调节阀设定值的运行特性 |
5.4.1 异程管网 |
5.4.2 同程管网 |
5.5 末端流量同步变化的压差控制 |
5.5.1 异程管网 |
5.5.2 同程管网 |
5.6 末端流量非同步变化的压差控制 |
5.6.1 异程管网 |
5.6.2 同程管网 |
5.7 小结 |
第六章 并联冷冻水泵组运行特性 |
6.1 引言 |
6.2 并联水泵运行控制策略 |
6.3 并联水泵组水力特性 |
6.3.1 模型简化条件假设 |
6.3.2 水泵组水力特性 |
6.3.3 水泵运行特性 |
6.3.4 旁通回路特性 |
6.3.5 冷源侧管网运行特性 |
6.4 计算方法 |
6.5 变联水泵组水力特性分析 |
6.5.1 基本计算条件 |
6.5.2 水泵组运行特性分析 |
6.5.3 实际工程应用 |
6.6 小结 |
第七章 冷冻水系统运行特性实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基础性实验 |
7.2.1 实验平台 |
7.2.2 压差旁通调节阀调节特性实验 |
7.3 冷冻水系统运行特性实验 |
7.3.1 实验安排及方法 |
7.3.2 实验数据及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央空调优化控制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
8.1 引言 |
8.2 空调系统优化原理 |
8.2.1 制冷主机优化运行 |
8.2.2 冷水系统优化运行 |
8.2.3 冷却水系统优化运行 |
8.2.4 冷却塔优化运行 |
8.3 系统设计方案 |
8.3.1 空调管理系统控制原理 |
8.3.2 硬件系统 |
8.3.3 软件系统 |
8.4 工程应用 |
8.4.1 工程应用背景 |
8.4.2 运行控制过程 |
8.4.3 运行效果 |
8.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并联技术的汽车空调太阳能辅助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太阳能汽车辅助空调研究背景 |
1.1.1 太阳能资源 |
1.1.2 太阳能制冷应用现状 |
1.2 压缩机并联技术研究背景 |
1.3 论文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
1.3.1 太阳能应用于汽车空调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2 压缩机并联技术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辅助系统原理与结构研究 |
2.1 太阳能辅助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2.2 多压缩机并联系统均油方法研究 |
2.2.1 多压缩机并联制冷系统理论研究 |
2.2.2 润滑油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
2.2.3 制冷/制热循环中制冷剂的状态和回油情况 |
2.3 几种多压缩机并联均油方法分析 |
2.3.1 曲轴箱上加装均压管和均油管 |
2.3.2 平衡式并联技术 |
2.3.3 动态系统 |
2.3.4 自动均油回路 |
2.4 改进型气液分离器均油装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空调系统冷负荷计算 |
3.1 实际冷负荷 |
3.2 热力计算及关键部件的选配 |
3.3 冷凝器设计 |
3.3.1 确定空气的流量 |
3.3.2 翅片管的尺寸计算 |
3.3.3 空气侧百叶窗的传热 |
3.3.4 制冷剂侧表面传热系数 |
3.3.5 冷凝器的换热系数 |
3.3.6 校核空气流量 |
3.3.7 计算空气侧阻力损失 |
3.4 蒸发器设计 |
3.4.1 计算制冷剂进出口参数 |
3.4.2 初步规划 |
3.4.3 干工况下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
3.4.4 计算析湿系数与湿工况下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 |
3.4.5 初估迎风面积和总传热面积 |
3.4.6 计算制冷剂侧表面传热系数 |
3.4.7 计算总传热系数及传热面积 |
3.4.8 计算空气侧阻力损失 pa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贴膜、遮光板、半导体制冷对汽车温度的影响 |
4.1 无任何措施的汽车车内温度变化 |
4.2 太阳膜和遮光板对车内空气温度的影响 |
4.3 半导体制冷系统对汽车车内温度的影响 |
4.3.1 无太阳膜和遮光板时半导体制冷 |
4.3.2 有太阳膜和遮光板时半导体制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样机的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装置和实验前准备 |
5.2 实验步骤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一种多压缩机并联均油装置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改进型气液分离器模型建立 |
2.1 物理模型 |
2.2 数学模型 |
3 流场计算 |
3.1 网格划分与计算方法 |
3.2 边界条件 |
4 空调工况下改进型气液分离器模拟分析 |
5 结论 |
四、多台制冷压缩机并联使用的自动均油回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多联机控制技术进展与展望[J]. 肖寒松,张国辉,石文星,杨子旭. 制冷与空调, 2019(11)
- [2]冷库系统并联压缩机的方案应用[J]. 刘鹏. 制冷与空调, 2018(09)
- [3]制冷压缩机并联关键技术研究[J]. 胡强,杨健. 日用电器, 2018(06)
- [4]磁悬浮离心式集成冷站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马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6)
- [5]HKF-60FH制冷机组研发与应用研究[D]. 赵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6]模块化多联机回油与均油问题探讨[J]. 银松,张文强,王志刚. 制冷与空调, 2012(05)
- [7]中央空调冷源系统变负荷运行控制机理与应用研究[D]. 刘雪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1)
- [8]基于并联技术的汽车空调太阳能辅助系统研究[D]. 赵灿.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4)
- [9]多联机智能油平衡技术的应用[A]. 国德防,毛守博,卢大海. 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 [10]一种多压缩机并联均油装置的数值模拟[J]. 宗露香,谢英柏,张小松,梁彩华. 流体机械,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