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例1年内3次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任永莲[1](2021)在《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对高危妊娠孕妇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孕期女性因处于妊娠这一特殊生理期,其情感十分脆弱,心理承受力差,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尤其对于孕期存在妊娠并发症或存在某些妊娠高危因素的孕妇,更容易产生分娩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认知行为治疗因其操作简单、节约时间、见效快的特点,是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治疗方法。目前,国外已形成较为成熟的针对孕产妇负性情绪的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国内学者多关注认知行为治疗对改善正常妊娠孕产妇负性情绪的治疗效果,且干预形式多以面对面认知行为治疗为主,但面对面治疗常因交通不便、时间限制、病耻感等因素往往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受限。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的兴起,依托网络媒体进行心理治疗成为目前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以文献分析为指引,以理论指导手册为参考,构建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并验证其对高危妊娠孕妇分娩恐惧、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为今后形成科学有效、针对高危妊娠孕妇心理需求的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奠定基础。方法:1.干预方案的构建研究(1)文献和理论着作分析: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者按照既定的检索策略在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检索孕产妇网络认知行为干预相关文献,同时查找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理论着作作为补充,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同时提取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和干预方案,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并归纳文献和理论着作中提及的干预策略,形成干预方案初稿。(2)专家会议法:干预方案初稿制定后,研究者主动联系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确定会议时间,将会议日程、干预方案初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给专家,会议开始时请专家填写专家一般资料调查表、专家权威程度自评表,同时研究者对本次会议的目的、干预方案主要内容进行汇报,专家围绕干预方案具体内容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小组成员做好现场录音与拍照,会议结束后研究者收回会议资料并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2.干预方案的实证研究(1)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7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围产保健门诊规律产检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目标人群,根据样本量计算最终确定170例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采用钉钉视频会议结合微信群形式的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心理咨询,两组于干预前、干预后即刻、产后3天分别用Wijma分娩预期与经验问卷(WDEQ)、妊娠特有焦虑量表(PAQ)、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治疗前后孕妇分娩恐惧、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程度。(2)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从全程参与网络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对象中选取不同高危因素、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孕妇作为访谈对象,采用预先设定的访谈提纲对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分析访谈资料时采用Colaizzi分析法。结果:1.方案构建结果(1)文献和理论着作分析:目前检索到的文献中,针对孕产妇负性情绪的网络认知行为干预研究均为外文文献,最终纳入9篇RCT研究和2本理论着作。通过对文献和理论着作进行归纳总结可知:文献中提及的干预时机从孕中晚期开始到产后1年内;干预形式多通过网站、手机应用软件,同时将短信、电子邮件作为辅助干预形式;在干预策略上,分娩恐惧多采用系统脱敏训练,焦虑、抑郁情绪采用心理教育、认知矫正、认知重构、行为实验、社交技能训练、放松训练等,同时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作为巩固练习;干预频次多为1次/周,共3-11次不等,每次干预时长约20-50分钟;结局指标评价多采用国际通用的负性情绪量表进行评估;结局评价时间从干预后1周随访至干预后4年。(2)专家会议法:共邀请10名专家参与会议,专家的集体权威系数为0.855。专家提出如下建议:(1)在干预形式上,通过在线视频互动的形式进行干预比在微信公众号治疗效果好,建议增加视频、动画、音乐等形式,并通过电话或短信督促其完成,同时将家庭作业形式由书写形式改为书写、视频、语音形式;(2)在干预内容上,每次课程内容中插入案例视频,在6次治疗结束后增加巩固治疗,巩固治疗内容主要以孕妇分享自身实际的心理困扰为主;(3)在干预频次及时机上,增加治疗期的干预频次或在治疗期后增加巩固治疗,每次30-45分钟,将干预时机选在每周六日,干预时间段需延伸至产后4周;(4)在干预对象上,将孕妇和配偶同时作为干预对象,考察配偶心理干预对孕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5)在结局评价指标上,问卷测评比较主观,建议增加客观的生物学指标,结局评估时间至少需要随访至产后,同时干预后至少需要测评两次。根据专家建议对干预方案做如下修订:将微信公众号干预的形式改为钉钉视频会议结合微信群的形式,同时辅以电话、短信干预,将家庭作业形式由书写形式改为书写或视频、语音形式;在干预策略上,考虑到高危妊娠疾病多样性因素,将案例主题“糖妈妈的故事”改为“准妈妈的心理困扰”,同时播放3个不同的案例,在6次治疗结束后增加巩固期;干预时机由每周时间不固定改为每周六晚上19点开始;结局测评时间选择在基线、干预后即刻(巩固治疗后)以及产后3天三个时间点进行。2.干预实证研究(1)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1)两组干预前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治疗期间干预组脱落19例,对照组脱落17例。(2)两组干预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即刻比较,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显示分娩恐惧、妊娠相关焦虑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抑郁量表得分在干预后即刻差异无显着变化(p>0.05);两组研究对象产后3天比较,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均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分娩恐惧、妊娠相关焦虑、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3)两组干预前后多重比较: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产后3d分娩恐惧、焦虑、抑郁量表得分比较,分娩恐惧、焦虑量表得分在时间因素、组间因素以及时间组间交互因素差异均显着(p<0.001),两组孕妇抑郁量表得分在时间因素、时间组间交互因素差异显着(p<0.005),但组间因素差异不显着(p>0.05)。(4)干预组依从率为77.7%,对照组依从率为75.3%。干预组满意度调查表总分≥25分的孕妇为51例,满意率为77.27%。(2)质性研究:本研究共访谈12例研究对象,从研究对象参与治疗的真实感受及对本次治疗提出的不足和建议等方面归纳可知,研究对象较为认可本次治疗,认为本次治疗以便捷实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改善其孕期的负性情绪和行为方式,能够满足其居家心理治疗的需求,但网络心理治疗产生的效果受个体自控力、治疗兴趣等主观因素和家庭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在制定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方案时需考虑孕妇个体差异性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时增加产后自我护理内容。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与理论着作分析、专家会议法构建出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方案,该方案分两期:治疗期(6次线上视频)和巩固期(3次线上交流)。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实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案对高危妊娠孕妇负性情绪的治疗效果,实践证明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高危妊娠孕妇分娩恐惧、焦虑情绪有显着治疗效果,但对抑郁情绪近期效果不明显,需持续追踪远期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对象对本次治疗主观上较为认可,认为本次干预采用便捷实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改善其孕期的负性情绪,但本次治疗受研究对象个体主观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影响,未来研究需在充分考虑孕妇个体差异性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方案,为今后形成系统规范的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奠定基础。
陈绿叶[2](202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遵循本次研究的标准严格纳入60例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进行治疗,每日一次,6天的连续治疗后休息1天,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治疗,每日50mg,服用2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的评分,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治疗期间对照组有1例病例脱落,最终共59例患者完成研究,其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3.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PSQI评分、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6.67%;而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7例,脱落1例,总有效率为75.86%;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与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均有效,两者在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方面的疗效相当,但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在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优化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方面的疗效更胜一筹。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许咏思[3](2020)在《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文献及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近10年有关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随机临床研究文献,寻找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代循证学依据。2:根据“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理论及Meta分析结果,以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型妇女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浅刺头针配合体针、体针及中成药左归丸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型中的差异,探讨适合治疗本病的方法、针刺穴位、手法及刺激量,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理论指导临床提出依据,评价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文献研究(1)文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近10年(2009~2019年)的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国外数据库有Pub Med、Science Direct、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所有检索时间由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2)筛选及评估: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收集的文献进行阅读及筛选,并将经排除及最终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信息内容汇入至Excel软件中,建立数据库。根据Cochrane Handbook所推荐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风险。(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Cochrane所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版统计软件。根据检索策略所搜集的文献,初检文献共有278篇,其中中文文献272篇,英文文献6篇;通过详细的阅读、筛选、回访等过程后,最终纳入有29篇,其中期刊临床文献有19篇,学位研究生论文10篇,当中28篇为中文文献,1篇为英文文献,共报告患者2238例。(4)纳入研究特点:(i)研究对象:为围绝经期妇女,年龄主要为45-55。(ii)干预措施:治疗的手法为针刺,被纳入的文献中有25篇是普通的针刺,4篇是加电针针刺,对照组主要为口服药物,有一例是采用心理干预。(iii)测量指标:纳入的29篇中,有4篇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有12篇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抑郁症状,有12篇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失眠症状结果。测量指标有Kupperman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量质量指数(PSQI)、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及植物神经平衡指数。2.临床研究(1)招募及分组:本研究的病人来自于康柏中医医疗中心,并通过中心的伦理审查(参考编号:2019FT01),本临床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信封法作随机分组。招募期由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利用SPSS24.0统计软件,将96例数字放入,产生试验的随机号和分组结果,分为3组:第1组为中成药组;第2组为体针组;第3组为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共96人,每组33人。(2)干预方法:(i)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取穴:头针取百会,四神聪及额旁3线配合体针取三阴交、太溪、血海、足三里、内关、关元、太冲,操作: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25mm×25mm毫针,快速进针深度至帽状腱膜下,轻微刮动针柄,手法柔和,不让病人感到痛感或轻微的痛感为度,体针采用捻转补泻作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mins。(ii)体针组:取穴:三阴交、太溪、血海、足三里、内关、关元、太冲,操作: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25mm×25mm毫针,体针采用捻转补泻作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mins。(iii)中成药组:口服中成药左归丸,5g/次,2次/d。(3)治疗疗程:针刺组每周治疗2次,8周为1个疗程。中成药组治疗疗程同样为8周,每天服药。(4)观察项目与检测时点:观察项目有Kupperman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观察表及MENQOL观察表。Kupperman量表评分及中医症状观察表均由医师填写,检测时点:第1次于治疗前,第2次于治疗第1周后,第3次于治疗第5周后,第4次于治疗第8周后(即疗程结束时作评估);MENQOL观察表由病人自己填写,检测时点:第1次于治疗前,第2次于治疗第8周后。(5)疗效评定标准:参考Kupperman评分标准将各症状评分相加得出Kupperman指数,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指数,对比治疗前后指数以确定疗效标准。中医症状评分方面则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改良制定出计算公式对比治疗前后指数,疗程结束时填写安全性评价。(6)资料统计分析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4.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怖,均数加减标准差以表示,方差齐时采用F检验,当数据呈正态分布时,三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有效率等级数据用Ridit检验,定立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着性差异。结果1.文献研究:本系统评价所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共有29个,共治疗患者2238例,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显示:(1)针刺对比其他的治疗手法(口服药物及心理宣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失眠和抑郁症状,其有效率均有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2)除HAMA外,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不论以那一种指标观察(Kupperman Index、HAMD、PSQI或内分泌激素),其有效率均优于其他治疗手法;(3)针刺选穴方面,针刺包含头针及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单纯的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其有效率均优于其他治疗手法,包含头针及体针的治疗手法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1,单纯的体针(不包含头针)统计学差异为P=0.0004;(4)针刺手法及刺激量方面,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来说普通的手法针刺是优于电针,体针的刺激量一般采取平补平泻的刺激量,但对头针刺激量并没有统一性;(5)三阴交为最常被选取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穴位,其次为百会、内关、神门、太冲、经外奇穴、四神聪穴、印堂、太溪、足三里、关元等;(6)针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不良反应比口服药物少。2.临床研究: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整体的有效率与系统评价分析的结果相当,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率较高。(1)根据Kupperman评分针刺包括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的治疗方法较单纯的体针高,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有效率为97%,体针组有效率为93.3%,中成药组有效率为87%;根据中医症状评分,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的有效率为94%,体针组有效率为76.6%,中成药组有效率为67%。MENQOL评分中,血管及社会心理维度的结果为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效果优于中成药组或体针组;躯体维度的结果为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及体针组效果优于中成药组,另外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相对体针组更加优胜;性维度结果3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2)总结本次的临床观察,潮热汗出症状方面,经5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有统计学意义,而经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易激动及眩晕症状方面,经5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经1、5及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头痛症状,从第1周开始,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经5周及8周治疗后,其差异仍然有统计意义。心悸、失眠症状,经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有统计学差异意义。骨关节肌肉痛、疲乏及肌肉抽搐症症状,经5及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及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意义。(3)病程及病情对疗效影响方面,经过8周疗程后,病程≦3个月的病人评分均值低于病程为4-6个月以及病程≧7个月的病人评分均值。而且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病程≦3个月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病程为4-6以及病程≧7个月的病人。而病程≦3个月的病人其疗效在第1周疗程后便开始出现,病程为4-6以及病程≧7个月的病人侧需在第5周治疗后,才有符合统计学差异的治疗效果。此外,病程轻度及中度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病情重度的病人。而病情轻度及中度的病人其疗效在第1周疗程后便开始出现,病情重度的疗效虽然趋于向好,但并没有符合统计学差异的治疗效果。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的治疗效果在病情轻度及中度组群中较为显着。结论:根据本次的Meta系统文献分析及临床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对于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提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总有效率高于口服药品及心理宣教。头针配合体针的针刺治疗有效率亦优于单纯的体针治疗。(2)本研究以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对照组分别为体针组、中成药组。三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体针对照组及中成药组,尤其针对神志及镇痛方面的症状,如失眠、情绪病、头痛及肌肉关节痛等症状效果更为显着。
张健真[4](2020)在《微砭耳针对冠心病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微砭耳针对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能丰富“双心医学”治疗模式的内容,并为中医疗法在PCI术后心脏康复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供实践依据。研究方法1.本研究选取7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耳针组和对照组;2.耳针组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微砭耳针治疗,对照组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的基础上联合简单心理疏导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3.观察指标为汉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西雅图心绞痛(SAQ)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估;4.通过HAMA和HAMD的减分率计算有效率,评估疗效;5.记录试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评价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4例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脱落4例(耳针组2例,对照组2例),完成70例,脱落率5.4%。2.耳针组较对照组在改善焦虑抑郁方面疗效更佳:治疗后两组的HAMA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01),且耳针组治疗后的HAMA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耳针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显愈率为51.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显愈率为22.86%(P<0.001);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01),且耳针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耳针组的总有效率为88.58%,显愈率为51.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显愈率为17.14%(P<0.001)。3.耳针组在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耳针组和对照组在PL(躯体活动受限程度)、AS(心绞痛稳定状态)、AF(心绞痛发作情况)、TS(治疗满意程度)、DS(疾病认知程度)这五个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且在PL、AS、AF、TS四个方面,耳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DS这一方面,耳针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4.耳针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有所改善(P<0.001),且耳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5.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耳针组有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皮肤过敏,改用脱敏胶布后症状缓解,余患者研究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结论微砭耳针可以有效改善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绞痛发作情况、睡眠质量和中医症状,疗效优于简单心理疏导疗法;微砭耳针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中医心脏康复治疗中。
王媛卓[5](2020)在《调神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临床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比较调神开窍针刺法与西药抗抑郁药盐酸氟西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差异。2.通过观察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系统中白细胞、血小板、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LR(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炎症指标含量变化,探讨针刺治疗PS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与缺血性脑卒中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与调神开窍针刺法结合口服安慰剂治疗,对照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与盐酸氟西汀结合肢体穴位针刺治疗。两组针刺治疗均3次/周,口服安慰剂或氟西汀20mg/d,共治疗4周。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Barthel指数(BI)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对HAMD-17量表中的胃肠道症状以及全身症状做单独统计,以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关兼证方面的疗效差异。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完成血常规检测,对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血小板、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LR(血小板/淋巴细胞)的值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调神开窍针刺法治疗PSD可能的疗效机制。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及HAMD-17、BI、SDS等量表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2.临床总有效率治疗4周后,试验组显效1例,有效7例,好转31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60%;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9例,好转19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为46.0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调神开窍针刺法结合安慰剂与盐酸氟西汀结合肢体穴位针刺对PSD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改善疗效相当。3.量表评分比较3.1 HAMD-17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17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均较基线降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试验<0.01,P对照<0.01);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调神开窍针刺法联合安慰剂与盐酸氟西汀联合体针针刺均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3.2 HAMD量表相关兼证评分3.2.1 HAMD-胃肠道症状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胃肠道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调神开窍针刺法联合安慰剂相较于氟西汀联合体针针刺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食欲下降、排便障碍等胃肠道症状。3.2.2 HAMD-全身症状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身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试验组全身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身症状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调神开窍针刺法联合安慰剂相较于氟西汀联合体针针刺能够更好地缓解PSD患者四肢项背部的疼痛,在改善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方面更具优势。3.3 BI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与治疗前基线比较,两组的BI评分均有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试验<0.01,P对照<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调神开窍针刺法联合安慰剂与盐酸氟西汀联合体针治疗均能提高PS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4 SD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SDS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SDS评分均较基线有所下降,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试验<0.01,P对照<0.01),说明两组疗法均能显着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治疗后组间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SDS抑郁评分的改善程度相当。4外周血系统中相关炎症指标比较4.1白细胞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组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白细胞含量较治疗前基线变化不大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试验>0.05,P对照>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式对白细胞含量均无显着影响。4.2血小板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血小板含量较治疗前基线变化不大,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试验>0.05,P对照>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式对PSD患者外周血系统中血小板含量均无显着影响。4.3 NLR两组患者治疗前NL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试验组治疗后NLR数值降低,且较治疗前基线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调神开窍针刺法能显着降低PSD患者的NLR数值。对照组治疗前后NLR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NL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4 PLR两组患者治疗前PLR值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PLR值相较于治疗前基线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疗法对PSD患者的PLR数值影响不大。结论1.调神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且与盐酸氟西汀相当。2.调神开窍针刺法可显着降低缺血性PSD患者的HAMD-17、SDS评分,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能提高BI指数评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此外,调神开窍针刺法联合安慰剂相较于氟西汀联合体针针刺能够更好地改善PSD患者的食欲不振及排便障碍等胃肠道症状,并且在减轻项背部疼痛以及缓解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方面更具优势。3.调神开窍针刺法可显着降低缺血性PSD患者外周血系统中NLR的水平,而对白细胞、血小板、PLR等值无明显影响。初步推测,调神开窍针刺法治疗PSD的可能疗效机制是通过改善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王陆阳[6](2019)在《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对矽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本研究采用对矽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不同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同时,对比分析矽肺结核患者于单纯肺结核患者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实际结果对矽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提出建议。【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某结核病专科医院的矽肺结核患者于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与电话随访。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含患者的社会人群学信息、临床表现结果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信息、诊治过程与治疗效果信息,电话随访是对调查问卷的补充与确认。所有数据结果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对比分析。【结果】年龄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394,P=0.001;职业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189,P=0.111;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440,P=0.000;不同婚姻状况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75,P=0.025);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0.800,P=0.459);不同初次治疗持续时间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31,P=0.024);年龄<45岁(OR值=0.063,95%CI=0.0020.557)、因症发现(OR值=0.176,95%CI=0.0390.798)、肺结核病灶数不超过3个(OR值=0.013,95%CI=0.0010.199)为患者治疗有效的保护因素。矽肺贰期、III期(OR值=5.124,95%CI=1.4427.375;OR值=13.886,95%CI=1.807106.713)、吸烟超过20年(OR值=3.753,95%CI=0.0030.550)为患者治疗有效的危险因素。【结论】将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矽肺期别、吸烟史、是否因症发现和结核病灶数对患者治疗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提示在矽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关注有吸烟史、年龄较大、矽肺期别为II、III期、结核病灶数大于3个的患者,有针对性的给与干预措施,提高生命质量。应当加强矽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保证病房环境,对病房温度湿度进行控制,对患者并发症进行密切追踪,引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告知。
吴冉[7](2019)在《大学生的自杀风险及短时冥想的干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自杀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幸存者的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0.4万人死于自杀,且每1例自杀会对至少6个人造成直接影响。2016年的统计结果显示,自杀占全球死亡原因的1.4%,排在致死原因的第18位。同时,青年人的自杀问题也日益严峻,自杀已经成为15-29岁青年人的第2大死亡原因,对该群体自杀问题的关注极其重要。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题为《预防自杀:全球要务》的报告,该报告强调了自杀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也强调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且自杀预防应作为一个核心内容纳入卫生保健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群体寻找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方法,提高社会对自杀的认识,打破与自杀有关的禁忌。当今,我国高校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8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特指出,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但由于自杀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且自杀常被作为禁忌的话题,我国关于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较少,对大学生自杀的特点、现状、风险因素等不够了解,也缺乏预防、干预的有效手段和实证研究。对大学生自杀的了解、预防和干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将调查我国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特点,探索自杀的风险因素及作用路径,寻找预防和干预自杀的有效手段并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大样本调查: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大样本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的特点,探索自杀未遂的预测因素以及自杀意念、行为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第二,自杀与应激、睡眠的关系:由于应激和睡眠障碍均为自杀的风险因素,且应激和睡眠具有可改变性,在临床和实践中有较多有效的干预方法和实证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自杀意念和行为、应激感受和创伤经历、睡眠模式和睡眠质量的调查,了解三者的关系,深入理解自杀的成因和规律,探索通过改变应激和睡眠问题来降低自杀风险的可行性和作用路径。第三,短时正念冥想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招募具有高自杀风险的大学生,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探讨短时正念冥想训练对自杀风险的干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以期找到简便、省时、有效、经济、安全的自杀预防和干预方法。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大样本调查6836名上海市某综合性高校18-30岁的一年级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参与本次调查,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邀请学生完成以下问卷:自杀意念问卷(SSI)、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结果如下:(1)大学生高自杀风险的比例:受试大学生中高自杀意念的比例占18%,高自杀行为的比例占14.5%,综合两个指标后高自杀风险大学生比例为21.9%。另外,有1%的学生曾有自杀未遂的经历。部分学生已为自杀做了准备:18.8%的大学生表示想过自杀的具体计划或已经有具体计划;0.4%的学生为自己的自杀计划准备了遗书;0.7%的学生为自己的自杀做了善后安排。(2)自杀意念存在性别、学历和学科差异。男生高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女生((19.6%vs.23.2%),OR[95%CI]=0.88[0.77,1.10],P=0.045);本科生高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显着高于研究生((29.9%vs.14.9%),OR[95%CI]=2.05[1.57,2.68],P<0.001);文科生高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显着高于理科生((23.9%vs.20.4%),OR[95%CI]=1.21[1.07,1.36],P=0.002);不同年龄段的高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不显着。(3)大学生存在对自杀的接受度高,对生命不够珍视的问题。如18.2%的学生表示有微弱到强烈不等的死亡的欲望,14.7%的学生表示接受自杀的观念,高达61.4%的学生甚至认为自杀可以帮助人了结或逃避问题。(4)大学生自杀未遂的预测因素包括:自杀计划的具体性(OR[95%CI]=2.91[1.71,4.93],P<0.001)、对自杀的态度(OR[95%CI]=1.80[1.20,2.71],P=0.005)、威胁要自杀(OR[95%CI]=1.82[1.13,2.93],P=0.013)及未来自杀的可能性(OR[95%CI]=1.31[1.03,1.67],P=0.028)。即已经做好具体的自杀计划、认可自杀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以自杀来威胁他人和预测自己未来有较大的自杀可能性等因素,会增加大学生自杀未遂的可能性。模型χ2(N=6836)=256.31,P<0.001,Nagelkerke R2=0.36。(5)大学生高自杀风险与抑郁、焦虑症状有关。自杀意念、自杀行为、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得分两两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但自杀风险与抑郁、焦虑间相关较弱。高自杀风险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得分和超临界分的比例均显着高于低自杀风险大学生,但87.6%的高自杀意念大学生并无显着抑郁和焦虑症状。第二部分:自杀与应激、睡眠的关系780名18-30岁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调查。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邀请学生以网络调查的形式填写以下问卷:自杀意念量表(SSI)、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应激感受问卷(PSS)、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匹兹堡睡眠指数问卷(PSQI)。结果如下:(1)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33.6%的大学生具有高自杀意念,26.4%的大学生有高自杀行为,其中2.7%曾有过自杀未遂的经历,29%表示想过详细的自杀计划或者已经有详细的自杀计划,0.8%的学生表示已经为自己的自杀准备好了遗书,1%的学生为自杀做了善后安排;这些结果中的比例均高于研究一调查中的结果。(2)大学生的童年期创伤与应激感受。在大学生中,情感忽略相关的事件发生率和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发生率、发生频率均较高的创伤经历包括:缺少家人的照顾和保护、在家里感觉自己不重要、感觉家人相互不关心、家人关系不亲密、感受不到家人的爱。男生的CTQ童年创伤总分显着高于女生,其中男生的身体忽视得分显着高于女生。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学生的身体忽视得分均低于高职高专的学生。重点本科、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学生的PSS总分显着递减。男女生的PSS应激感受得分无显着差异。(3)大学生的睡眠模式与睡眠质量。大学生的平均入睡时间为22:50±1:49,平均起床时间为7:13±0:53,每日平均睡眠持续时间为6.89±1.26小时,34.2%的学生睡眠不足。大学生平均入睡延迟时间为31.15±34.64分钟,45.4%的大学生入睡延迟时间超过30分钟。学生的平均睡眠效率为83.50%±11.54%,49%的学生睡眠效率低于85%。大学生的平均PSQI总分为6.64±3.00,36%的大学生PSQI总分超过7分。男生入睡时间显着晚于女生,但睡眠效率显着高于女生。重点本科学校学生存在晚睡、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等问题,较非重点本科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睡眠问题更突出。(4)大学生自杀与应激、睡眠的关系。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与童年期创伤、应激感受和睡眠质量的总分及各维度(睡眠质量、睡眠延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均呈显着正相关。本研究构建了拟合良好的结构方程模型(χ2=1.52,df=1,χ2/df=1.52,RMSEA=0.03,CFI=1.00,NFI=1.00),分层回归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中所有路径系数均显着。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童年情感虐待可以通过多条中介效应路径对自杀行为发挥作用,包括情感虐待—应激感受—睡眠—自杀意念—自杀行为,情感虐待—应激感受—睡眠—自杀行为,情感虐待—应激感受—自杀行为,情感虐待—睡眠—自杀意念—自杀行为,情感虐待—睡眠—自杀行为,情感虐待—自杀意念—自杀行为等6条路径,6条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3.7%,其中情感虐待—自杀意念—自杀行为路径占总中介效应的82.2%。第三部分:短时正念冥想训练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此部分对自行研制的短时正念冥想训练(brief mindfulness meditation,BMM)进行情绪改善和高自杀意念干预研究。实验一:短时正念冥想的情绪改善效果及安全性检验我们在国内外、军内外关于冥想的科学报道的基础上,参考内观(Vipassana)迷你观息法,结合自己的研习心得,保留正念核心要素,综合考虑有效性与时间可行性等因素,寻找每次时间、练习频率、持续时间与效应的平衡点,研制而成15分钟的短时冥想训练引导语(JW2016版)。采用随机对照实验,选取42名健康大学生,随机分为短时正念冥想训练(BMM)组及情绪调节教育(ERE)组,分别接受每天15分钟连续7天的相应训练,并与训练前后接受情绪状态测量和情绪加工能力测试。情绪状态测量包括流调中心用抑郁问卷(CES-D)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中的特质焦虑问卷(SAI)。情绪加工能力测试采用认知实验任务,包括情绪强度评价任务、情绪记忆任务、情绪注意偏向任务。结果发现,冥想训练后,虽然抑郁、焦虑情绪无显着变化,但在观看负面图片时的情绪稳定性更高,情绪记忆能力提高,消极情绪注意偏向较低,即BMM(每周1次,每次15分钟)可有效改善受训者的情绪加工能力。研究表明,BMM在情绪干预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方式。实验二:短时正念冥想对大学生自杀、应激、睡眠的作用采用随机对照实验,选取60名高自杀意念(SSI≥6)的大学生,随机分至BMM组和自然等待组(WL),对BMM组训练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BMM训练,所有成员每周完成集中训练1次,自助训练4次(共每周5次)。训练前后分别对两组被试的自杀意念与行为、应激、细胞因子和睡眠进行检测。自杀测量工具包括自杀意念问卷(SSI)、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应激测量包括清晨静息唾液皮质醇浓度、应激感受问卷(PSS)。细胞因子检测为唾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睡眠测量工具包括匹兹堡睡眠指数问卷(PSQI)、睡眠日记记录7天、Actiwatch睡眠腕表佩戴7天。结果如下:在自杀方面,BMM组和WL组的自杀意念得分均显着下降,其中BMM组前后测差异具有强效应,WL组为中等效应;应激和细胞因子方面,BMM组被试训练后皮质醇浓度下降,应激感受和IL-1β浓度无显着变化,WL组应激、细胞因子各维度均无显着变化;睡眠方面,BMM组被试训练后入睡延迟得分显着下降,Atiwatch记录入睡延迟时间减少且睡眠效率提高,其他维度无显着变化,WL组睡眠各维度均无显着变化。研究表明,短时正念冥想训练可降低练习者的自杀意念,减少睡眠延迟,提高睡眠效率,降低唾液皮质醇浓度。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大学生中有约21.9%具有高自杀风险,约1%的学生有自杀未遂的经历。且大学生中存在对自杀呈接纳态度、对生命珍视程度低的问题。在各种自杀意念中,自杀计划的具体性、对自杀的态度、威胁要自杀及未来自杀的可能性可以预测大学生的自杀未遂行为。虽然大学生高自杀风险与抑郁、焦虑症状有关,但自杀风险与抑郁、焦虑间相关较弱。87.6%的高自杀风险大学生并无抑郁、焦虑症状,其自杀风险可能与其对自杀的态度有关。本研究一方面提示高校要重视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评估学生的自杀风险,鼓励学生积极求助;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2)大学生睡眠问题突出,存在睡眠持续时间较短、入睡延迟时间长、睡眠效率较低及睡眠质量较差等问题。重点本科学校学生的睡眠质量较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的学生差。应激方面,情感忽略经历的发生率和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男生的CTQ童年创伤总分显着高于女生,重点本科、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学生的PSS总分显着递减。结果提示,大学生的睡眠需要更多关注且对不同群体可能需要不同的睡眠引导策略。(3)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与童年期创伤、应激感受和睡眠质量的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着正相关。在拟合良好的结构方程模型中,童年情感虐待可以通过应激感受、睡眠、自杀意念组成的6条中介效应路径对自杀行为发挥作用。自杀意念对具有情感虐待经历的个体出现自杀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预测作用。在自杀、应激、睡眠的关系构架中,仅童年情感虐待进入模型,即童年情感虐待相对其他童年创伤经历更可能通过应激和睡眠对自杀发挥作用。(4)我们自行研制的短时正念冥想训练(JW2016)具有降低大学生的自杀意念、降低清晨唾液皮质醇浓度即应激反应水平、降低入睡延迟时间并提高睡眠效率的效果。每天15分钟的短时正念冥想训练可能帮助降低大学生的自杀风险,是一种简便、省时、有效、经济、安全的身心训练方法,适合在大学生中进行推广应用。
王丹[8](2019)在《基于文献研究的中药草乌安全性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草乌为毛莫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疼痛、癌症及癫痫等多种疾病。然而,由于草乌含有双酯型乌头生物碱等毒性成分,加之超剂量服用、不遵循辨证论治等不合理应用,临床经常出现草乌的不良反应报道。为保证临床应用草乌的安全性,有必要对草乌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草乌的古代毒性记载、现代毒性记载及草乌临床不良反应报道进行了系统研究。古籍文献根据中医临床文献学家余瀛鳌所着《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田代华所着《中医文献导读》、严季澜所着《中医文献学》中所列书目,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发的“中医古籍知识库”平台,并利用第五版《中华医典》对草乌进行综合检索,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现代文献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英文数据库,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并建立了不良反应报道数据库。结果:古籍文献共搜集到草乌毒性古籍记载14条,现代毒性研究文献71篇,草乌不良反应事件报道中文文献822篇,英文文献0篇。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得到个案报道文献62篇,群案报道44篇,对1388例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古籍记载草乌有大毒,现代毒性研究证实草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血管系统,其动物毒理试验尚限于大鼠和原代乳鼠,在Beagle犬尚未得到充分证实。小鼠及大鼠试验未见草乌的明显神经毒性。呼吸系统毒理试验,未见草乌对大鼠及Beagle犬的肺细胞损伤作用,仅在2.49g生草乌/kg的体内试验,导致了雄性Beagle犬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增大。关于草乌的特殊毒性研究,已证实草乌对大鼠具有胚胎毒性和生殖毒性,这为孕妇妊娠期间应禁用或谨慎服用草乌提供了毒理学依据。根据草乌提取物对小鼠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及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目前尚未发现草乌遗传毒性的毒理学证据。通过对1388例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服草乌药酒(将生草乌直接浸泡于酒内)或配合白酒生服草乌导致的不良反应病例共计577例,占比49.23%。可见,民间误以为服用草乌药酒或者白酒送服生草乌,可以治疗疾病、滋补身体,是导致不良反应事件的重要原因。川乌、草乌同服,大大超过安全剂量,且炮制、配伍不当是发生不良反应时间的主要原因。此外,个体差异对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也有重要影响,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服食草乌后具有特征性不良反应,集中表现为口、舌、四肢甚至全身的麻木,循环系统不良表现以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为主,轻者出现心悸、心慌,重者可致休克、心脏骤停,这是导致草乌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草乌不良反应事件常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除此之外,一些文献还表明误服草乌可出现言语不清、烦躁、抑郁、意识障碍、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关于症状出现的时间,时间短者数分钟、10min以内、15min、20min、30min均有报道,时间长者,有1例服用草乌药酒约30d后发病。大多数不良反应症状在1h内出现。草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经过及时送医院抢救,可以痊愈,文献统计痊愈率为95.03%,远大于死亡率(4.97%),并且无后遗症。可见草乌中毒后病情可逆,病因及不良反应可以根除。最终通过对草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在遵从辩证论治、药证相符、将剂量控制在0.3g以下,掌握草乌配伍、炮制规律,煎煮时间大于4h,临床应用草乌是安全的,可以在发挥草乌的有效性规避草乌安全性,保证草乌安全用药。
蒋虹[9](2019)在《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为临床脑卒中患者提供更有效、更简便的康复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存在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引导想象训练。引导想象训练以音频形式提供给患者,以舒缓的《Spring》混合《海浪的声音》作背景音乐,伴随引导语,可通过手机和电脑等辅助设备倾听。引导语内容由科技小组和研讨小组结合国内临床实际和神经内科患者特点对美国学者Mopelola Adeolat提供的引导想象训练CD进行翻译调整录制:主要包括肌肉和关节的放松、海边场景想象、海边植物场景想象、海鸟飞翔场景想象、疼痛“愈合”想象和自身运动画面想象。引导患者在无外部刺激情况下用特定平静话语、音乐、符号的组合实现心理图像“可视化”或“模拟化”,想象和经历一系列内在的“现实场景”。住院期间患者进入稳定期后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觉前各训练1次,每次2030 min,14次/周,共1周。出院后每晚睡前干预1次,35次/周,共4周。于干预前、干预1周后及干预5周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两组患者进行评测,评价引导想象训练的干预效果。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数据,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HADS总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实验组HADS总分及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周后,实验组HADS总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HADS总分及焦虑、抑郁评分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以及两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周后,除了催眠药物外,实验组PSQI总分及其他六个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PSQI总分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以及两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SS-QOL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实验组SS-QOL总分及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情绪、个性、自理能力、上肢功能、工作/劳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周后,实验组SS-QOL总分及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情绪、个性、自理能力、社会角色、上肢功能、工作/劳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SSQOL总分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以及两者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想象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图5幅;表14个;参145篇。
王建军[10](2019)在《功能磁共振应用于认知障碍虚、实证候及脑髓康干预疗效的神经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一中医药领域功能磁共振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及系统综述目的:揭示中医、中药领域功能磁共振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探讨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中功能磁共振应用现状、问题及前景。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按照统一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从论文量年度变化、文献来源及研究方向、载文期刊、作者发文数量、核心作者及团队研究方向及关键词聚类等六个方面分析总的研究趋势,基于Gephi进行作者及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可视化分析;同时对中医药临床疗效领域fMRI研究模态选择、参数报告、数据分析方式、影像靶点水平及临床研究质量、对象、干预措施、结果等进行系统综述。结果:(1)中医药领域fMRI研究在近10年得到显着的发展,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研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2)在所纳入的141篇文献中,高达93.19%的研究者发表论文频次小于2,发表频次在3及以上的研究者仅有28人,高质量研究团队多集中在北京。(3)跨学科的研究态势是该领域最大的特点,中医药临床专家需要与影像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专家进行合作。(4)中医临床疗效fMRI研究共有47篇,其中27篇研究使用BOLD模态,13篇研究使用MRs模态,4项研究使用DTI模态,3篇研究同时使用2种或以上的模态。(5)随机对照研究25项(53.19%),但总体研究质量不高,采用恰当的随机化、分配隐藏、盲法及报告失访的研究分别占比32.00%、24.00%、40.00%及48.00%。(6)理论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数据处理方式均得到运用,但感兴趣区的选择存在较高的异质性,限制了 DTI和MRS研究结果的可比性。(7)由于临床研究质量不高和影像研究结果的异质性,需要谨慎解释研究结果。结论:中医药fMRI研究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科研力量地区分布不均衡,研究质量尚不尽如人意,跨学科研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脑科学背景技术的发展,在多模态融合、节点-环路-网络的靶点选择及数据分析方式等方面可进一步优化,并将显着提升中医药fMRI的研究质量,为阐释中医药科学问题、探索中医药原创性发现提供更可靠的证据。研究二静息态fMRI应用于皮层下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fMRI用于皮层下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虚实证候、脑髓康干预临床疗效的神经机制。方法:随机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服用脑髓康胶囊(粤ZB20111279),服用方法为每次3粒,一日三次;西药组服用尼莫地平片(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2285),用方法为每次40mg,一日三次,干预周期为6个月。招募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以下均简称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组时研究根据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虚证患者组(以下均简称虚证组)和实证患者组(以下均简称实证组)。采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Hachinski缺血量表(HI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等神经心理学资料。在深圳市中医院影像科GE MR750磁共振上采集普通结构像及功能影像数据,在MATLAB 2012b(http://www.mathworks.com/products/matlab/)环境下,应用基于 SPM(http://www.fil.ion.ucl.ac.uk/spm)和 DPABI 中的 DPARSF V3.0 Advanced edition(http://rfmri.org)工具进行图像预处理及计算比率低频振荡振幅(fALFF)。预处理具体包括:格式转换、时序校正、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平滑、低频滤波及去漂移(计算 fALFF 时不做低频滤波)。运用 GRETNA v2.0(https://www.nitrc.org/projects/gretna)软件包计算脑网络指标。脑功能研究采用fALFF为指标;脑网络研究采用AAL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116个区域,提取每个区域内所有体素的时间序列平均值,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构建连接矩阵及二值矩阵。在0.05-0.40的稀疏度范围内计算全局拓扑指标:全局效应(Eglob)、局部效应(Eloc)、聚类系数(Cp)、特征路径长度(Lp)、标准化聚类系数(γ值)、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入值)及小世界属性(σ),同样的稀疏度范围内计算局部拓扑指标:节点效率(Ne)及节点强度(Dc)。利用基线数据在二个层次上比较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1)患者组vs对照组;(2)虚证组vs对照组、实证组vs对照组;利用纵向干预数据比较中药有效组vs无效组、西药有效组vs无效组在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将异常的功能影像学参数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MoCA积分及HAMD-17积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比,患者组fALFF值显着降低与升高的脑区分别为左侧额回、右侧小脑;虚证组分别为右侧额中回、右侧小脑;实证组分别左侧眶额区、左侧小脑;(2)虚证中肾精亏虚证与右侧小脑fALFF值呈正相关(r=0.557,P=0.000),与右侧额中回fALFF值呈负相关(r=-0.486,P=0.001);实证中痰浊阻窍证与左侧小脑fALFF值呈正相关(r=0.382,P=0.020),与左侧眶额回fALFF值呈负相关(r=-0.575,P=0.000);(3)在全局属性上,患者组、虚证组与对照组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但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证组在0.05-0.26稀疏度范围内“小世界”属性显着降低(P<0.05);(4)在局部属性上,节点强度和节点效率均能显着区分患者组和对照组、实证组和对照组,但节点效率不能有效区分虚证组与对照组,且在节点强度上仅表现为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额极上回及Vermis6节点强度增高,未出现节点强度下降的脑区;(5)治疗6个月后,中药组20例和西药组17例完成全部临床研究和影像检查。两组MoCA积分总有效率(80.00%vs 76.4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0.05),但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90.00%vs 58.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5);(6)在局部脑功能层面,与无效患者相比,中药组有效患者表现为右侧额上回激活显着增加(p<0.05),西药组有效患者表现为右侧额中回激活显着增加(P<0.05);(7)在全局属性上,中药有效患者组、西药有效患者组与无效患者组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但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在局部属性上,与无效相比,西药治疗有效患者在左侧眶额上回、右侧杏仁核、Vermis7、Vermis8及Vermis9节点效率高增高,在右侧三角部额下回节点效率降低(P均<0.05),且在右侧小脑下回及Vermis7节点强度升高,在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缘上回节点强度降低;中药治疗有效患者在左侧颞上回、右侧颞极中回节点效率增高,未出现节点效率下降的脑区;在左侧颞上回、右侧颞极上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补充运动区节点强度增高,在右侧楔叶、右侧尾状核节点强度降低。结论:(1)虚、实证候在局部脑功能上表现为左右偏侧化差异,在全局网络拓扑属性上实证显着区别于虚证组,表现为小世界属性降低。本研究从局部脑功能和大尺度脑网络两个层面均能有效说明虚证与实证两种完全不同的临床表型具有显着差异的脑功能神经基础,这将对临床进一步纯化样本提供了影像依据,为从中医证候层面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生物学亚型提供方法学基础;(2)相比于局部脑功能指标,脑网络拓扑指标能更精细地刻画中西药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的差别,且阳性脑区广泛分布于皮层上额顶叶、边缘系统及幕下小脑等多个脑区,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医药多靶点疗效提供了研究基础。
二、1例1年内3次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1年内3次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对高危妊娠孕妇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相关概念 |
1.6 论文框架 |
1.7 技术路线 |
1.8 论文创新点 |
2 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方案的构建 |
2.1 基于文献分析法构建干预方案初稿 |
2.2 基于专家建议形成干预方案终稿 |
3 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高危妊娠孕妇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对象与方法 |
3.3 干预实施过程 |
3.4 结局指标及测评方法 |
3.5 质量控制及伦理考虑 |
3.6 资料分析 |
3.7 结果 |
3.8 讨论 |
4 结论 |
4.1 研究结论 |
4.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围产期女性负性情绪中的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与分组方法 |
2.2 盲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异常情况的处理 |
2.5 评价指标 |
2.6 疗效评定 |
2.7 安全性指标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各评价指标的变化 |
3.3 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认识 |
3 选题依据 |
3.1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治疗依据 |
3.2 头皮针的治疗依据 |
3.3 对照组口服药物的选择 |
4 结果讨论 |
4.1 评价方法的讨论 |
4.2 结果分析讨论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文献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概况 |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定义 |
二、绝经期的分期 |
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四、围绝经期的临床症状 |
五、现代医学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
六、中医治疗绝经期综合征 |
七、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 |
八、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
九、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
十、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
十一、其他中医治疗 |
十二、围绝经期综合征评价量表 |
十三、小结 |
第二节 “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 |
一、“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基础 |
二、“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经、带、胎、产的关系 |
三、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临床用药 |
四、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针灸临床 |
五、“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治疗妇科疾病 |
六、小结 |
第三节 头针及针刺量效研究概况 |
一、头针研究概况 |
二、针刺激量的研究 |
第二章 文献系统分析 近10 年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ta系统分析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文献检索结果 |
三、纳入研究特点 |
四、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五、有效率比较 |
六、纳入文献中有关针刺手法及刺激量的分析 |
七、辨证分型对针刺疗效分析 |
八、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穴位选择 |
九、针刺与对照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不良反应率 |
十、结果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设计类型及研究步骤 |
四、病例选择 |
五、研究方法 |
六、观察项目与检测时点 |
七、疗效评定标准 |
八、不良事件的观察及病例追踪 |
九、统计学处理 |
十、结果 |
(一)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潮热汗出症状的结果 |
(二)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失眠症状的结果 |
(三)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易激动症状的结果 |
(四)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抑郁症状的结果 |
(五)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眩晕症状的结果 |
(六)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头痛症状的结果 |
(七)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心悸症状的结果 |
(八)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症Kupperman Index骨关节及肌肉痛症状的结果 |
(九)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Kupperman Index征肌肉抽搐症状的结果 |
(十)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疲乏症状的结果 |
(十一)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
(十二)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血管维度评分结果 |
(十三)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社会心理维度评分结果 |
(十四)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躯体维度评分结果 |
(十五)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 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性维度评分结果 |
(十六) 不同治疗时间段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结果 |
(十七)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不同病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结果 |
(十八)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不同病情轻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结果 |
(十九) 安全性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一、 Meta文献分析 |
二、 临床疗效分析 |
三、 穴位作用分析 |
四、 中成药左归丸作用分析 |
五、 针刺刺激量分析 |
六、 副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风险评价 |
附录:(二) 症状评估 |
附录:(三) 针刺安全性评价 |
附录:(四)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五) SPSS数字随机分组表 |
附录:(六) 英文缩略语 |
致谢 |
附件 |
(4)微砭耳针对冠心病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冠心病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现代医学及中医药研究 |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现代医学认识 |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学认识 |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耳针疗法及微砭耳针的研究进展 |
1. 耳针疗法的概述 |
2. 耳针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 |
3. 耳针疗法的临床研究 |
4. 微砭耳针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1.8 研究方法 |
1.9 观察指标 |
1.10 疗效判定标准 |
1.11 样本量估算 |
1.12 统计学方法 |
1.13 质量控制 |
1.14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2.1 入组和完成情况 |
2.2 一般情况 |
2.3 治疗前疗效指标基线比较 |
2.4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
2.5 次要疗效评价指标 |
2.6 安全性指标 |
3. 讨论 |
3.1 PCI术后的心理状态特点及心脏康复 |
3.2 研究结果分析 |
3.3 疗效性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附录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附录3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 |
附录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
附录5 中医证候积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调神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
临床资料 1.1 |
病例来源 1.2 |
诊断标准 1.3 |
纳入标准 1.4 |
排除标准 1.5 |
观察中止标准 1.6 |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
研究方法 2.1 |
试验设计 2.2 |
针具及材料 2.3 |
干预方法 2.4 |
观察指标 2.5 |
质量控制 2.6 |
统计学分析 2.7 |
试验技术路线图 3 |
结果 3.1 |
基线资料比较 3.2 |
疗效分析 3.3 |
不良事件 4 |
小结 讨论 1 |
传统医学对PSD的认识 2 |
现代医学对PSD的认识 3 |
调神开窍针刺法治疗PSD的理论基础 4 |
评定量表选用依据 5 |
调神开窍针刺法治疗PSD的临床疗效分析 6 |
相关炎症指标比较分析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
不同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
(6)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类型 |
2.2.2 研究工具 |
2.2.2.1 调查问卷 |
2.2.2.2 随访问卷 |
2.2.3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 |
2.2.3.1 治疗方法 |
2.2.3.2 疗效判定标准 |
2.2.4 资料收集方法 |
2.2.5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数据采集结果 |
3.1 社会学基本调查资料 |
3.2 临床表现结果 |
3.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3.4 诊治过程情况 |
3.5 治疗效果情况 |
第四章 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4.1 相关性分析 |
4.1.1 基本情况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
4.1.2 诊治过程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
4.1.3 合并其他症状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
4.1.4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
4.1.5 小结 |
4.2 单因素分析 |
4.2.1 年龄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2 性别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3 婚姻状况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4 职业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5 户籍类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6 因症发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7 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8 卡介苗接种史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9 用药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10 身体质量指数(BMI)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11 初次治疗持续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12 就诊次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13 吸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14 饮酒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15 矽肺分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16 耐药性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17 结核病灶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18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19 伴发症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20 并发症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
4.2.21 小结 |
4.3 多因素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5.1 不同矽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查结果分析 |
5.2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一般资料因素分析 |
5.2.1 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5.2.2 婚姻状况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5.2.3 身体质量指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5.2.4 吸烟与饮酒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5.2.5 矽肺分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5.2.6 其他一般资料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5.3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表现因素分析 |
5.4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实验室诊断结果因素分析 |
5.5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诊治过程因素分析 |
第六章 矽肺结核与单纯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
6.1 临床分析的意义 |
6.2 临床分析对象与分析方法 |
6.2.1 临床分析对象 |
6.2.2 临床数据分析的方法 |
6.3 治疗方案及诊断标准 |
6.3.1 治疗方案 |
6.3.2 矽肺分期标准 |
6.3.3 肺结核病情轻重标准 |
6.3.4 胸部CT吸收程度分级 |
6.3.5 疗效判定标准 |
6.4 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
6.4.1 入选临床资料情况 |
6.4.2 矽肺与肺结核诊断顺序 |
6.4.3 矽肺结核的临床症状 |
6.5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表现之间的比较 |
6.5.1 两组初治、复治病例数比较 |
6.5.2 两组临床合并症状比较 |
6.5.3 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 |
6.5.4 小结 |
6.6 影像学结果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
6.6.1 两组影像学结果 |
6.6.2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 |
6.6.3 小结 |
6.7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之间的比较 |
6.7.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
6.7.2 两组肝功能损害的比较 |
6.7.3 两组疗程结束病灶吸收程度的比较 |
6.7.4 小结 |
6.8 讨论与分析 |
6.8.1 矽肺与结核病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
6.8.2 矽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上的特点 |
6.8.3 关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 |
6.8.4 治疗效果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建议 |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 |
附录B 调查问卷与电话随访问卷 |
致谢 |
(7)大学生的自杀风险及短时冥想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大样本调查 |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自杀与应激、睡眠的关系 |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短时正念冥想训练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 |
总引言 |
实验一 短时正念冥想的情绪改善效果与安全性 |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实验二 短时正念冥想对自杀、应激及睡眠的作用 |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8)基于文献研究的中药草乌安全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草乌有效性及安全性现代研究进展 |
1 文献检索 |
2 草乌有效性研究进展 |
2.1 药理作用 |
2.1.1 镇痛作用 |
2.1.2 局麻作用 |
2.1.3 强心作用 |
2.1.4 抗炎作用 |
2.1.5 抑瘤作用 |
2.1.6 免疫调节作用 |
2.1.7 其他作用 |
2.2 临床应用 |
2.2.1 除痹止痛 |
2.2.2 癌症 |
2.2.3 癫痫 |
3 草乌安全性研究进展 |
4 含草乌云南白药安全性研究进展 |
5 小结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草乌有效性及安全性辩证关系 |
2 中医、西医毒性理论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草乌基原考证 |
1 源流考证 |
2 现代研究 |
第二章 草乌毒性古代文献研究 |
第三章 草乌毒性现代文献研究 |
1 物质基础 |
2 毒性规律和靶器官的实验研究 |
2.1 心血管系统毒性 |
2.2 神经系统毒性 |
2.3 呼吸系统毒性 |
2.4 肾毒性 |
2.5 急性毒性研究 |
2.6 草乌的特殊毒性研究 |
3 小结与分析 |
第四章 草乌临床不良反应事件报道研究 |
1 文献检索 |
1.1 方法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结果 |
表2 草乌临床不良反应个案数据摘录 |
表3 草乌临床不良反应群体数据摘录 |
表4 草乌不良反应表现及抢救措施(个案) |
表5 草乌不良反应表现及抢救措施(群体) |
第五章 草乌安全性的综合评价 |
1 服用原因与草乌安全性的关系 |
2 服用剂量与草乌安全性的关系 |
3 炮制与草乌安全性的关系 |
表6: 草乌炮制、配伍方法的本草古籍记载 |
4 配伍与草乌安全性的关系 |
4.1 草乌配伍增效 |
4.2 草乌配伍减毒 |
5 个体差异与草乌安全性的关系 |
6 不良反应事件预后 |
7 中毒解救 |
7.1 清除体内毒物 |
7.2 开展生命监测,保证呼吸畅通 |
7.3 对抗心律失常 |
7.4 血液灌注 |
7.5 身心护理 |
8 风险控制措施 |
8.1 加强患者安全用药意识教育,严格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
8.2 规范临床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8.3 完善草乌中毒救治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
8.4 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充分发挥疗效规避用药风险 |
总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9)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统计学方法 |
1.1.4 质量控制 |
1.1.5 伦理原则 |
1.2 结果 |
1.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1.2.2 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干预效果 |
1.2.3 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 |
1.2.4 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
1.3 讨论 |
1.3.1 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影响 |
1.3.2 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
1.3.3 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卒中后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干预方法 |
2.1.1 药物治疗 |
2.1.2 中医非药物疗法 |
2.1.3 物理疗法 |
2.1.4 心理疗法 |
2.1.5 其他疗法 |
2.2 国内外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干预方法 |
2.2.1 药物疗法 |
2.2.2 中医非药物疗法 |
2.2.3 物理疗法 |
2.2.4 音乐疗法 |
2.2.5 其他疗法 |
2.3 引导想象训练 |
2.3.1 引导想象训练介绍 |
2.3.2 引导想象训练组成 |
2.3.3 引导想象训练原理 |
2.3.4 引导想象训练在干预研究中的应用 |
2.3.5 引导想象训练的优势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A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附录 B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附录 C 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 |
附录 D 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功能磁共振应用于认知障碍虚、实证候及脑髓康干预疗效的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药fMRI研究的文献计量学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 |
1.3 数据库的建立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发文量 |
2.2 文献来源及研究方向 |
2.3 发文期刊 |
2.4 作者发文数量 |
2.5 核心作者及团队研究方向 |
2.6 关键词聚类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中功能磁共振(fMRI)的运用:系统综述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 |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研究筛选、提取及质量评价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的一般情况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影像技术与指标 |
2.4 临床设计与研究质量 |
2.5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3. 讨论 |
3.1 不同影像模态的神经基础 |
3.2 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中fMRI应用 |
3.3 不同疾病的fMRI研究 |
3.4 未来发展方向及展望 |
第三章 皮层下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虚、实证候的fMRI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研究对象及入组 |
1.2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
1.3 终止、脱落及剔除标准 |
1.4 知情同意与伦理 |
2. 方法 |
2.1 神经心理学测评 |
2.2 神经影像学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
2.3 评价指标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管理 |
2.6 统计描述与分析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mVCI-SSVD患者局部脑功能研究 |
3.3 mVCI-SSVD患者虚、实证候局部脑功能研究 |
3.4 mVCI-SSVD患者脑网络拓扑属性研究 |
3.5 mVCI-SSVD患者虚、实证候脑网络拓扑属性研究 |
4. 讨论 |
4.1 mVCI-SSVD患者脑功能和脑网络 |
4.2 虚证与实证mVCI-SSVD患者脑功能和脑网络 |
第四章 脑髓康干预皮层下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疗效fMRI探索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研究对象及入组 |
1.2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
1.3 终止、脱落及剔除标准 |
1.4 知情同意及伦理 |
2. 方法 |
2.1 随机化及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神经心理学测评 |
2.4 神经影像学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
2.5 临床疗效判定 |
2.6 fMRI评价指标 |
2.7 质量控制 |
2.8 数据管理 |
2.9 统计描述与分析 |
2.10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中药组和西药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 |
3.2 治疗6个月临床疗效 |
3.3 不同方案有效与无效患者局部脑功能组间比较 |
3.4 不同方案有效与无效患者脑网络全局拓扑属性组间比较 |
3.5 不同方案有效与无效患者脑网络局部拓扑属性组间比较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1例1年内3次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对高危妊娠孕妇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D]. 任永莲.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绿叶.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文献及临床研究[D]. 许咏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微砭耳针对冠心病PCI术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影响的研究[D]. 张健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调神开窍针刺法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D]. 王媛卓.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D]. 王陆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大学生的自杀风险及短时冥想的干预效果[D]. 吴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0)
- [8]基于文献研究的中药草乌安全性综合评价[D]. 王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9]引导想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D]. 蒋虹.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功能磁共振应用于认知障碍虚、实证候及脑髓康干预疗效的神经机制研究[D]. 王建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