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疗法~1:未来的希望

免疫疗法~1:未来的希望

一、Immunotherapy~1 :The Hope of the Future(论文文献综述)

黄瑶庆,刘丽丽,李子艳,王春丽,毛艳艳[1](2022)在《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治疗为代表的肿瘤免疫疗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迅速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模式。然而,临床随访数据表明,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中获益。与大多数抗体药物相比,小分子药物有更好的组织渗透性,可以直接靶向固有或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检查点蛋白下游细胞内通路。未来,小分子免疫疗法或可作为抗体药物的补充或联合抗体药物来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效果或克服耐药问题。本文对进入临床研发阶段的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介绍。

尹博,丁鉴夷,杨美琴,韩凌斐[2](2021)在《宫颈癌的相关免疫治疗及进展》文中指出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HPV疫苗在宫颈癌预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免疫治疗也成为了宫颈癌治疗的新模式,尤其对于手术、放化疗效果不佳和术后转移及晚期复发的患者,免疫治疗尤为重要。免疫治疗的策略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疫苗治疗、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和过继细胞免疫疗法。目前,相关的免疫疗法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治疗的研究中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综述宫颈癌中的免疫治疗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从而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李龙,谢成英,郑明月,蒋华良[3](2021)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发或重建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是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的另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免疫学和肿瘤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快速发展促使各种新兴的肿瘤免疫疗法进入临床研究并展现出强大的治疗潜力。目前临床常见的肿瘤免疫疗法包括单克隆抗体疗法、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法、过继细胞疗法、溶瘤病毒疗法和肿瘤疫苗等。文章回顾肿瘤免疫疗法的发展历程,分析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陈璐[4](2021)在《基于减毒李斯特菌为载体的宫颈癌和结肠癌免疫疗法研究》文中提出单增李斯特菌,全称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为革兰阳性胞内寄生细菌。单增李斯特菌主要通过内化素蛋白感染宿主细胞,并经两种不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I和MHC II)途径激活机体适应性细胞免疫机制,产生免疫反应。目前通过基因改造获得减毒李斯特菌作为抗原载体,已广泛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本试验前期证明改造李斯特菌溶血素LLO(Listeriolysin-O,由hly基因编码)上关键氨基酸位点可在降低细菌毒力的同时保留其在细胞内的增殖能力,获得新型减毒李斯特菌载体(Live-Attenuated Double Substitutions,LADS),并以此载体构建的宫颈癌疫苗在小鼠模型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对上述小鼠宫颈癌疫苗的治疗进行了效果评价和优化,并将该疫苗载体拓展至其他肿瘤模型(小鼠结肠癌模型)开展了相关免疫治疗效果研究。本研究以减毒李斯特菌LADS为背景载体,通过同源重组将宫颈癌相关抗原E7(HPV 16型基因)整合至LADS基因组中,获得LADS-E7疫苗载体,并利用小鼠宫颈癌模型开展相关研究。采用同样策略,构建针对小鼠结肠癌模型的特异性疫苗LADS-AH1(结肠癌模型相关抗原)。结果表明:(1)LADS-E7对小鼠宫颈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刺激小鼠能够引起强烈的E7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LADS-E7治疗组小鼠脾细胞中E7特异性CD8+T细胞含量为1.18%(PBS和LADS对照组分别为0.59%和0.48%),肿瘤浸润细胞中E7特异性CD8+T细胞含量为50.80%(PBS和LADS对照组分别为1.55%和0.56%)。此外,LADS-E7对小鼠宫颈癌模型具有预防效果,免疫LADS-E7的小鼠肿瘤平均体积维持在18.70 mm3,而PBS和LADS对照组肿瘤分别快速生长至351.07 mm3和475.36 mm3。(2)成功构建针对小鼠结肠癌模型的特异性疫苗LADS-AH1。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LADS-AH1对结肠癌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LADS-AH1治疗组小鼠肿瘤平均体积维持在26.52 mm3,而PBS和LADS对照组肿瘤分别快速生长至111.10 mm3和94.87 mm3)。LADS-AH1刺激小鼠机体引起强烈的AH1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LADS-AH1治疗组小鼠肿瘤浸润细胞中AH1特异性CD8+T细胞含量为17.95%(PBS和LADS对照组分别为1.08%和1.43%)。该结果证实,基于LADS为载体的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技术主要通过激活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进而达到抑制和消除肿瘤的效果。综上,本研究研制的宫颈癌特异性疫苗LADS-E7和结肠癌特异性疫苗LADS-AH1能强烈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且显着抑制肿瘤生长,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LADS-E7也展现出能够有效预防小鼠宫颈癌的效果。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基于新型减毒李斯特菌为载体的肿瘤疫苗,为将来深入开展肿瘤预防和免疫治疗技术研究奠定了关键基础,对于开发新型肿瘤疫苗及开展相关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杜杨[5](2021)在《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型鉴定及不同亚群表达差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在肝癌中存在的表型,比较不同亚群淋巴细胞在肝癌中的表达差异,找出肿瘤组织相对于癌旁组织中存在明显差异的淋巴细胞亚群。内容:1.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出肝癌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型。2.分析各淋巴细胞亚群在肝癌标本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比例。3.统计分析找出具有差异表达的亚群。4.对研究TILs功能的实验思路及一些初步工作。方法:1.收集临床已经确诊的肝癌手术标本76例、肝癌癌旁组织及血液后提取各类标本的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淋巴细胞的不同表型。2.统计各种淋巴细胞在肿瘤、癌旁及血液中的表达比例,以平均值±标准差(单位:%)的方式呈现数据。3.应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比较TILs中各种细胞亚型的表达在肿瘤、癌旁及血液中的差异,找出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的细胞亚群。4.在个体水平上,进行小鼠肝癌模型构建,提取小鼠的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分选出差异亚群的TILs。结果:1.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检测出以下几种表型的细胞:CD3+CD56+NKT细胞,CD3-CD56+NKG2D+NK细胞,CD3-CD56+NKp30+NK细胞,CD3-CD56+NKp46+NK细胞,CD3-CD56+CD158a+NK细胞,CD3-CD56+CD158b+NK细胞,CD3-CD56+CD158e+NK细胞,CD3+CD8+T细胞,CD3+CD8+CCR7+CD45RA+T细胞,CD3+CD8+CXCR5+T细胞,CD3+CD8+IFN-γ+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4+CCR7+CD45RA+T细胞,CD3+CD4+IL-17A+T细胞,CD3+CD4+IFN-γ+T细胞,CD3+CD4+CXCR5+T细胞,CD4+CD25hiCD127lowT细胞,CD4+CD25hiFoxp3+T细胞,CD4+CD25hiHelios+T细胞。2.以表格形式汇总了各细胞亚群在肿瘤、癌旁及血液中的表达比例,以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呈现数据。3.肿瘤组织相对于癌旁高表达CD4+CD25hiHelios+Treg细胞(P<0.05)。4.肝癌造模小鼠20天后处死观察肝癌造模结果,有成瘤现象,可取出肿瘤组织提取TILs,收集足够量的TILs用于研究观察对小鼠肝癌肿瘤影响。结论:1.鉴定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十分重要的T细胞和NK细胞的各种表型,共检测出19种表型的细胞存在。2.记录并比较各种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比例,并且统计发现肿瘤组织相对于癌旁组织高表达CD4+CD25hiHelios+Treg细胞(P<0.05)。3.研究差异表达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可以更好的服务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为临床工作的开展作出基础的工作。

林汉[6](2021)在《基于半抗原修饰策略的新型肿瘤糖疫苗设计及免疫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的异常糖链,即肿瘤相关糖抗原(Tumor-associated Carbohydrate Antigens,TACAs),在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肿瘤的恶化以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肿瘤疫苗开发的重要靶点。然而,TACAs免疫原性差,是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不能直接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s)结合,难以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给疫苗的开发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疫苗构建策略是将TACAs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成糖蛋白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但是,TACAs是人体自身抗原,容易诱导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进一步增加了疫苗开发的难度。因此,增强TACAs的免疫原性及打破自身免疫耐受是发展肿瘤糖疫苗的关键问题之一。内源性抗体是人类体内天然产生的抗体,如抗2,4-二硝基苯(2,4-dinitrophenyl,DNP)和抗鼠李糖(Rhamnose,Rha)抗体,占人体血清蛋白含量的3-8%。本论文利用人体中天然存在的上述两种内源性抗体增强抗原呈递和介导免疫系统杀伤靶细胞的能力,发展基于内源性半抗原修饰的新型糖类肿瘤疫苗和抗肿瘤药物。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半抗原DNP修饰肿瘤相关糖抗原GM3,提高TACA的免疫原性,同时增强糖抗原呈递能力。利用化学酶法将DNP修饰到肿瘤相关糖抗原GM3末端唾液酸的C5位置,再与钥孔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载体蛋白缀合,得到GM3-NHDNP-KLH疫苗,糖抗原负载量为6%。体内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在高滴度抗DNP抗体小鼠模型中,可产生高滴度和高亲和力的特异性抗GM3-NHDNP IgG抗体,其抗体滴度是对照组的43倍。结合糖代谢工程手段使肿瘤细胞表面表达DNP修饰的GM3抗原后,流式细胞实验表明抗体血清可以识别糖代谢工程改造的肿瘤细胞;体外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实验(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表明,抗体血清可以通过抗DNP抗体与抗GM3-NHDNP抗体发挥协同作用介导显着的CD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杀伤率达到45.7%。(2)通过半抗原Rha多价修饰弱免疫原性糖蛋白结合疫苗sTn-BSA,增强TACA的免疫原性,同时减少了针对载体蛋白的免疫应答。利用化学合成法将肿瘤相关糖抗原sTn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偶联,sTn抗原负载量为7.8%,再用Rha对sTn-BSA进行修饰,得到三种不同Rha负载量的疫苗,分别为sTn-BSA-Rha1、sTn-BSA-Rha2和sTn-BSA-Rha5,Rha负载量为0.5%、1%和2.8%。体内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在高滴度抗Rha抗体小鼠模型中,疫苗上Rha半抗原的含量越高,产生的抗sTn IgG抗体越多,其中sTn-BSA-Rha5免疫产生的抗体滴度最高,是对照组的64倍。流式细胞实验和体外CDC实验表明,抗体血清可以顺利识别表达sTn抗原的肿瘤细胞并介导显着的CDC作用以杀死癌细胞,sTn-BSA-Rha5免疫组血清引发的杀伤率达到57.3%。(3)通过多价Rha修饰的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和金刚烷(Adamantane,Ada)修饰的sTn-BSA自组装形成非共价糖蛋白缀合物疫苗,发现β-CD上的多价Rha能高效招募内源性抗Rha抗体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活性,增强糖抗原sTn的抗原呈递能力。通过主客体自主装方法制备了三种不同长度PEG连接臂的非共价键超分子疫苗,分别为sTn-BSA-Ada6/CD-PEG1-Rha7、sTn-BSA-Ada6/CD-PEG3-Rha7和sTn-BSA-Ada6/CD-PEG6-Rha7。体内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在高滴度抗Rha抗体小鼠模型中,非共价键sTn-BSA-Ada6/CD-PEG6-Rha7疫苗产生的抗sTn IgG抗体滴度最高,是对照组的9.5倍。同时发现,在正常小鼠模型中(无抗Rha抗体),免疫前期产生的抗Rha抗体在免疫后期可以起到自我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sTn-BSA-Ada6/CD-PEG6-Rha7免疫产生的sTn IgG抗体滴度是对照组的8.8倍。流式细胞实验和体外CDC实验表明,所有组别的抗体血清均可以识别表达sTn抗原的肿瘤细胞并介导高活性CDC作用杀伤肿瘤细胞。(4)通过半抗原DNP多价修饰透明质酸(Hyaluronan,HA),增强了HA募集抗体和杀伤肿瘤的能力。化学合成了9种DNP修饰的透明质酸多价抗体募集糖聚合物(Multivalent antibody-recruiting glycopolymers,MARGs),分别为HA-[PEG1-DNP]2、HA-[PEG1-DNP]4、HA-[PEG1-DNP]8、HA-[PEG3-DNP]2、HA-[PEG3-DNP]4、HA-[PEG3-DNP]8、HA-[PEG6-DNP]2、HA-[PEG6-DNP]4和HA-[PEG6-DNP]8。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结合实验表明,这些MARGs能够将抗DNP抗体特异地募集到表达CD44的癌细胞上,并且抗体募集能力与DNP半抗原负载量呈正相关。体外细胞毒实验表明,MARGs可以通过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或CDC作用杀伤靶细胞,其中HA-[PEG3-DNP]8具有最高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CDC的裂解率分别为34.3%和50%。HA-[PEG3-DNP]8的体内抗肿瘤实验表明,治疗结束后HA-[PEG3-DNP]8组的肿瘤抑制率达到55%,是HA对照组的12倍。

陆紫箫[7](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癌病理图像量化与影像基因组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实际上是肿瘤与肿瘤微环境之间不断动态串扰,相互作用的一个演变过程。肿瘤微环境主要由上皮组织、基质组织等组成,而这些组织间同时又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细胞,比如肿瘤细胞、基质细胞以及不同的免疫细胞。全景病理切片图像上可以提供丰富的肿瘤微环境信息,临床上许多观察已经表明病理图像上不同组织与细胞的空间特征对多种癌症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价值。影像基因组学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将基于图像的组织与细胞特征与生物信息学和生态统计相结合,探索癌症是如何在健康组织中进化与传播的,从而引导临床上治疗癌症的新策略。目前临床上对于病理图像的评估与分析主要由病理医生手动完成,比较耗时、枯燥,而且可能带来人工误差。同时,由于图像自动分析系统的匮乏,对于更进一步分析肿瘤微环境在具体不同癌症亚型中的异质性,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依然存在较大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将机器学习中的图像分析技术与生物统计分析相结合,对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肿瘤微环境进行量化,并探索这些量化特征与基因数据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以下分三个方面介绍本文内容:(1)基于深度CNN模型的乳腺癌全景病理组织分割与量化。上皮组织和基质组织是乳腺癌病理切片上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两类组织。我们提出了一套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的全景病理切片图像(Whole-slide image,WSI)处理系统,来实现对病理图像上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与基质组织(Stromaltissue)的分割与量化。本系统模拟临床上病理专家对病理图像的分析流程,包含三个步骤:(1)感兴趣区域(Regionof Interest,ROI)识别;(2)对ROI内不同病理组织区域进行分割;(3)病理组织的整体量化与评估。我们先在带标注的瓦片图像集上对DCNN模型进行训练,然后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到1,000张全景病理图像上进行组织分割。最后,根据分割结果分别计算每张全景图像上上皮组织与基质组织占总的组织面积的比例。(2)基于级联训练U-net模型的乳腺癌全自动免疫评估。免疫治疗是近10年来肿瘤诊疗中新兴且前景远大的靶标,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是H&E染色的病理切片上可以观察到的一类免疫细胞,也是当前免疫相关的研究热点之一。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级联训练的U-net模型来实现对病理图像上TIL的全自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我们进一步提取了 43条TIL的空间量化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衡量全景病理图像上免疫热点的分布情况,包括热点数量、组间散度和组内散度等。(3)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病理图像特征与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我们先将所有的乳腺癌病人分成三类亚型,分别为ER-positive,ER-negtiave和Triple negative,然后分别对每类亚型展开影像基因组学分析。(1)通过统计关联分析与基因富集分析(Enrichment Analysis)探索了基因表达与上皮和基质组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同一种病理组织而言,其在三类乳腺癌亚型上都会受到相似生物进程(Biological Processes)的影响;同时每一类乳腺癌亚型又都有其特质的生物进程在调节不同组织的发展。(2)通过生物统计学技术以及Cox回归预测模型,系统分析了 TIL图像特征与基因表达、体细胞变异和病人预后之间的关联。我们发现,ER-positive和ER-negative的乳腺癌免疫表型受到相似生物进程的调控,但Triple negative的免疫表型却有其非常独特的分子调控机理。另外,我们还发现TIL在图像上呈现出的聚类散度特征(Clustering Dispersion Pattern)既与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相关,又与病人预后相关,这说明临床上在进行免疫评估时应对病人病理切片上TIL的聚集模式给予更多关注。本文中的发现将有望为临床上免疫评估与治疗提供新的启发。

刘洋[8](2020)在《肿瘤免疫治疗医学论文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日益注重防御和治疗各类疾病,医学相关的热词层出不穷。其中,肿瘤学和免疫学相互交叉、互相渗透,两者融合而成的“肿瘤免疫学”逐渐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由于肿瘤免疫学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其理论和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肿瘤免疫学正处于发展阶段,急需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借鉴和引进相关先进理论和前沿技术的需求随之增加。译介国外优秀医学论文有助于中西医疗人员相互交流宝贵经验,也有助于国内医疗人员学习先进的理念和医疗手段。因此,医学论文的翻译极具实用价值。本文将运用目的论,通过对翻译实践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探讨和选取适合医学论文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使得译本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理论性和实用性,从而达到翻译医学论文的目的。同时,译者通过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确保译文忠实原文、读者接受译文,即达到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因而,该翻译实践从目的论三大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出发,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重点探讨医学类文本词汇和句法的翻译技巧。译者努力实现译文忠实、流畅,传达原义,避免疑惑,最终使得译本与文本功能相当、作用相当。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为任务描述,对本次翻译项任务的来源、内容及要求进行了简单概述;第二章为过程描述,介绍了本次翻译的译前准备与计划,后续修改校对等;第三章为本次报告的理论支撑,详细介绍了目的论及其指导下医学论文翻译的研究现状;第四章分析项目文本特点和翻译技巧,译者从词汇特征和句法特征两个方面对文本特征进行分析;在目的论基础上,采取增译法、省译法、拆译法、词性转换法、语态转换法和主语转换法,对文本具体内容进行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提炼、归纳、总结;第五章是实践总结,对整个翻译过程以及此次翻译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未来类似医学文本的翻译提出译者的建议。

孙瑶[9](2020)在《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当代社会中老年人口中最常见的痴呆形式。AD的神经病理学特征包括由淀粉样蛋白(Aβ)形成的细胞外斑块、过度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tau)积累形成的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和广泛的神经元丢失。长久以来,“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认为Aβ肽的异常积累是AD发病的关键。然而,迄今为止,集中于减少Aβ沉积的Aβ免疫疗法均未产生临床上有意义的结果。因此,单纯通过消除Aβ病理学不足以达到治愈AD的效果,而开发靶向tau病理学的治疗手段也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治疗策略之一。Tau蛋白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微管相关蛋白(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MAPT)基因编码),在生理条件下调节微管的组装和稳定性以及轴突运输。然而,在病理生理条件下,在AD和相关的病理性疾病(包括皮质基底变性(CBD),进行性核上麻痹(PSP),Pick病(PD)和额颞叶痴呆(FTLD))中,大量毒性表位的tau出现了异常高水平的磷酸化,如Ser202、Thr205、Ser238、Ser404等。MATP基因编码缺陷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疾病统称为tau蛋白病。迄今为止,散发性tau病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主要原因仍不确定。在家族性tau蛋白病患者中,已经鉴定出的包括G272V,P301L,P301S,V337M和R406W在内的遗传突变,易使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损害了tau促进微管组装的能力。这些突变促进tau的聚集,形成成对的螺旋丝(PHF)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为了研究tau病理在体内的病理过程和开发基于tau病理的药物,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表达人突变tau基因的模型动物。这些tau转基因小鼠模型具有一些重要的AD病理特征,包括突触病理学、NFT形成和神经元丢失,已经成为探索tau功能障碍的机制和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疗法的重要工具。其中TauP301S(PS19系)就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阿尔茨海默tau病理小鼠模型。P301S转基因小鼠脑内人源tau蛋白表达水平比内源性tau小鼠高约5倍,从而导致P301S小鼠在脑内快速产生较为严重的tau病。P301S转基因小鼠在6月龄时产生tau纤维并逐渐发育,其在9-12月龄是逐渐富集并伴有明显的神经元死亡和脑萎缩。除此之外,tau转基因小鼠也存在肌肉萎缩和运动功能失调等行为学异常。然而,虽然目前P301S小鼠被广泛应用于AD药物的临床前评价中,普遍采用行为学和病理学等实验对药物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但对该小鼠模型的行为学、病理学、血清学等指标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另外,在老年痴呆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男性和女性人群的AD发病率、发病症状、生存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性别差异在以P301S小鼠为模型的药物研究中并未受到关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系统地考察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的Tau P301S转基因小鼠在行为学、tau病理学、以及血浆和脑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差异,并探究了tau蛋白病进程中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也筛选到了一些可以指示P301S小鼠tau病理发展的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指标。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同窝小鼠相比,雄性P301S转基因小鼠在体重、存活率、后肢夹紧评分、脊柱后凸评分、复合表型评分总分、筑巢能力、脑中pTau(S202/T205)和胶质细胞水平方面表现出显着变化。相比之下,雌性P301S转基因小鼠仅对水迷宫实验和实验开放旷场实验敏感。此外,我们发现了血浆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3α)缺乏和干扰素(IFN-γ)、白介素-5(IL-5)、IL-6上调,这些因子可以作为潜在的AD生物标志物。目前靶向磷酸化tau的主动免疫疗法是新型的AD治疗方法。然而现在处于临床前或临床阶段的Tau表位疫苗最多携带两个磷酸化位点,治疗效果有限。主动疫苗如何在体内维持高水平、长时程的抗体也有待探究。另外,疫苗的作用机制也未得到深入研讨。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研发了一种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靶向磷酸化tau病理位点的主动疫苗,并在P301S小鼠中进行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为了筛选出最优的tau疫苗的磷酸化表位,我们对AD患者中最易出现高度磷酸化tau位点的附近的截短的多肽进行组合,并筛选出了具有Ser202、Thr205、Ser396、Ser404磷酸化靶点的pTau31多肽抗原表位,该多肽可在在体内诱导产生针对四种磷酸化表位的特异性抗体,且不会产生针对磷酸化和非磷酸化tau蛋白的T细胞免疫反应。随后,我们将合成的pTau31多肽通过半胱氨酸/空气氧化法偶联到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载体上,成功获得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磷酸化tau表位疫苗,PP-pTau31。我们在几种候选佐剂中筛选了能引起高抗体水平的、诱导的抗体持续时间长且无T细胞免疫反应风险的CpG和AS02佐剂组合用于主动疫苗的免疫。我们在P301S转基因小鼠中对PP-pTau31疫苗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显示,PP-pTau31疫苗可成功降低P301S小鼠脑内磷酸化tau蓄积、降低脑内胶质细胞增生、缓解tau相关的运动功能障碍及改善认知水平,且不会诱发针对磷酸化和非磷酸化tau的T细胞免疫反应、无体内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异常,无脏器毒性。另外,我们还对PP-pTau31疫苗诱导的抗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Tau31特异性抗体可能通过多种途径降低tau病理的影响:(1)血液中抗体通过结合血中游离的pTau造成血/脑中pTau浓度差,促进脑内病理tau蛋白外排入血,从而降低脑中磷酸化tau蛋白含量;(2)部分血液中的抗体跨越血脑屏障,结合脑中游离的病理tau蛋白,抑制其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3)部分血液中的抗体跨越血脑屏障,与脑中的NFT结合形成抗体-抗原复合物,使其降解从而降低tau病理。综上,我们成功完成对TauP301S转基因鼠的行为学、病理学、血清学等方面的研究,掌握了各指标与发病进程的相关性,并发现了MIP-3α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完成了一种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Tau表位疫苗的开发,PP-pTau31。结果表明该疫苗可在TauP301S模型小鼠中产生高水平、长时间存在的pTau特异性抗体,在行为学、病理学等方面降低发病特征,并无T细胞免疫反应、细胞因子异常及脏器损伤等安全风险。

涂宏蕾[10](2020)在《运用微流控芯片在单细胞水平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血液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在近几年已经实现了重大的突破。然而,部分患者免疫治疗后出现耐药和复发,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阶段,对相同免疫疗法反应不同,存在严重异质性,然而,我们现阶段,对免疫治疗异质性的理解还严重不足。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大样本,从整体水平来研究肿瘤对治疗的反应,而忽视了单个免疫细胞活性状态的差异,免疫突触的形成,免疫细胞对肿瘤靶细胞的识别,以及免疫细胞杀伤效率存在异质性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本课题基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治疗的需求,设计了能在单细胞层面观察免疫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相互识别,相互作用的微流控芯片。运用该微流控芯片,能够精确控制白血病细胞和T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以及所处的内环境,同时,利用微流控芯片高通量的优点,能够一次追踪大量的T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我们期望我们建立的单细胞研究平台在未来,有潜力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工具,更好的评估患者接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的疗效以及异质性,为临床个体化的免疫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设计并制备一种微流控芯片,与细胞原位孵育系统及显微镜延时成像系统(time-lapse imaging)整合,追踪T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的动态运动轨迹,以定量分析T细胞的效应功能。2.通过调控输入细胞浓度的初始浓度,从1?106/m L-20?106/m L,以及不同的效靶比,以使单个微流控芯片井中获得最佳的T细胞-白血病细胞对。3.选择OT-I_OVA体系用于体外单细胞研究抗原提呈,T细胞活化。细胞分组情况如下:(1)阳性对照组:OT-I_C1498-OVA+;(2)阴性对照组:Na?ve T细胞_C1498-OVA+,Na?ve T来自于普通C57BL/6小鼠的脾脏;(3)阴性对照组:OT-I_C1498-OVA-。4.Fluo-4钙离子荧光探针预处理OT-I细胞,研究T细胞免疫突触形成的异质性。5.充分混合的OT-I细胞和C1498细胞悬浮液中加入小鼠来源抗PD-1抗体,来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在单细胞水平对AML免疫治疗的影响。实验分两组:(1)治疗组:OT-T_C1498+PD-1抗体;(2)对照组:OT-T_C1498。结果:1.我们发现OT-I_C1498-OVA+组显示出明显更高的细胞死亡,且随时间不断增加,显着高于Na?ve T细胞_C1498-OVA+和OT-I_C1498-OVA-组,5小时内三组的细胞死亡率分别为32.89%,16.09%和14.75%。63.28%的OT-I细胞能够在5小时内杀死了一个或多个OVA+的白血病细胞(C1498),对OVA-的C1498细胞,仅有9.51%的OT-I细胞能够识别并且发挥细胞毒作用,同样,Na?ve T细胞对C1498细胞基本不能识别,仅表现了非特异性杀死,杀伤率为8.30%,后两组比较(OT-I_C1498-OVA-和Na?ve T细胞_C1498-OVA+)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由于T细胞抗原受体的参与和T细胞活化,同一来源的单个T细胞发挥细胞毒性所需的时间具有很强的异质性。51%的OT-I细胞能够在50分钟内杀死白血病C1498细胞。只有16.3%的OT-I细胞能够在20分钟内杀死白血病细胞,在20-30分钟之间杀死白血病细胞的T细胞占14.5%。自T细胞的激活,18.2%的T细胞需要大于等于60分钟才能杀死白血病C1498细胞。3.T细胞发挥杀伤作用时,T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的初始距离从0μm到18μm不等。当T细胞和C1498细胞直接接触时,有85%的C1498细胞被杀死,而初始距离在1至15μm之间时,有15%的C1498细胞被杀死。4.同种来源的T细胞杀伤能力的异质性:有54.5%的T细胞在5小时内杀死了1个白血病细胞,而有4.9%的T细胞杀死了2个白血病细胞,只有0.78%的T细胞杀死了3个或更多的白血病细胞,剩余占39.8%的T细胞没有杀死任何白血病细胞。5.从最初的白血病细胞与T细胞相互接触到白血病细胞死亡,我们总共分析了522个被T细胞杀死的白血病细胞。细胞死亡时间从20分钟到300分钟不等,重要的是,自T细胞与靶细胞最初接触,有90%的杀伤发生在相互接触90分钟之后。白血病细胞死亡数量最多是发生在接触后3.5小时到4小时,占死亡总数的22.4%。6.我们分析了对照组中1024个OT-I细胞的杀伤效率和有PD-1抗体的实验组中的777个OT-I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显示:微环境中加入PD-1抗体后,OT-I细胞在5小时内的杀伤效率明显增强,并且PD-1抗体能部分加速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在3.5小时的时候,对照组和治疗组中OT-I细胞的总杀伤效率分别为37.52%±5.33 vs 61.48%±7.86(p<0.05);在5小时的时候,两组中OT-I细胞的总杀伤效率分别为63.28%±2.93 vs 73.04%±3.7(p<0.05)。7.在5小时内,在对照组中,没有发挥细胞毒性的T细胞占总T细胞的39.8%。而在使用了PD-1抗体的实验组中,仅有27.3%的T细胞没有发挥细胞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对照组中,分别杀死1、2和3个白血病C1498细胞的T细胞分别占统计的总的T细胞数量的54.47%,4.92%和0.77%,均明显低于加入了PD-1抗体的治疗组,治疗组结果为:60.77%,10.53%和1.43%。8.在行免疫检查点(PD-1)抑制治疗后,在对照组(没有用PD-1抗体)中,在2小时内被T细胞攻击致死的C1498细胞数量占死亡总数的12.06%,而在治疗组中,2小时内被杀死细胞的比例为30.85%。在治疗组中,当C1498细胞与T细胞接触时间在3-3.5之间,细胞死亡的比例达到最大,比对照组的3.5-4小时达到最大比例提前了半小时。结论:使用我们的微流控芯片和OT-I_OVA系统能够很好的体外观察T细胞的抗原识别,杀伤,具备在单细胞水平研究T细胞-靶细胞相互作用的异质性的可行性。本研究成功阐述了单个免疫细胞-靶细胞的异质性,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PD-1/PD-L1)对细胞异质性的影响。此外,从方法学来看,这项研究基于微流控芯片,为探讨细胞间间隙连接,细胞内脂质变化,旁分泌以及细胞耐药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此平台具有方便,快速,高通量和易操作的优点。能够为研究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帮助。该技术平台为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癌症免疫治疗的疗效和耐药性开辟了新的途径,增强我们对癌症免疫治疗基础理论的探索,为设计个性化的癌症免疫疗法提供理论支持。

二、Immunotherapy~1 :The Hope of the Futur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mmunotherapy~1 :The Hope of the Future(论文提纲范文)

(1)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肿瘤免疫疗法概述
2 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2.1 PD-1/PD-L1抑制剂
    2.2 STING激动剂
    2.3 IDO1抑制剂
    2.4 A2AR拮抗剂
    2.5 趋化因子受体抑制剂
    2.6 其他小分子肿瘤免疫药物
3 总结与展望

(3)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肿瘤免疫微环境
2 肿瘤免疫疗法进展
    2.1 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
    2.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
    2.3 过继细胞疗法
        2.3.1 CAR-T疗法
        2.3.2 CAR-NK疗法
        2.3.3 TCR-T疗法
        2.3.4 TILs疗法
    2.4 溶瘤病毒疗法
    2.5 治疗性肿瘤疫苗
3 免疫疗法的挑战
4 总结和展望

(4)基于减毒李斯特菌为载体的宫颈癌和结肠癌免疫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李斯特菌概述
    2 单增李斯特菌的感染机制
    3 基于单增李斯特菌为疫苗载体的减毒策略
    4 单增李斯特菌诱导的免疫应答机制
    5 基于单增李斯特菌为载体的癌症免疫疗法
    6 宫颈癌及结肠癌
    7 李斯特菌疫苗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宫颈癌模型治疗和预防效果的探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1.2 试剂及仪器
        1.3 试剂的配制
        1.4 TC-1细胞的培养
        1.5 C57BL/6小鼠的饲养
        1.6 宫颈癌模型的构建
        1.7 免疫程序
        1.8 脾脏细胞的获取
        1.9 肿瘤细胞的获取
        1.10 流式样品的制备
        1.11 预防策略
        2 试验结果
        2.1 LADS-E7抑制效果显着
        2.2 LADS-E7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T细胞
        2.3 LADS-E7具有显着的预防宫颈癌效果
        3 讨论
    第二章 基于LADS为载体的结肠癌治疗疫苗(LADS-AH1)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1.2 试剂及仪器
        1.3 试剂的配制
        1.4 减毒李斯特菌LADS感受态的制备
        1.5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1.6 LADS基因组的提取
        1.7 热交换质粒的构建策略
        1.8 质粒提取
        1.9 重组质粒电转
        1.10 基于LADS的结肠癌疫苗(LADS-AH1)构建
        1.11 LADS-AH1生物学功能分析
        1.12 LADS-AH1的溶血活性分析
        1.13 LADS-AH1的融合表达
        2 试验结果
        2.1 pSL1885重组质粒的构建
        2.2 LADS-AH1的成功构建
        2.3 AH1的融合不影响LADS体外生长能力和细胞毒性
        2.4 AH1与LADS中LLO的融合表达
        3 讨论
    第三章 结肠癌模型的构建及LADS-AH1的治疗效果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培养条件
        1.2 试剂及仪器
        1.3 结肠癌细胞系及培养条件
        1.4 CT26细胞cDNA的提取
        1.5 BALB/c小鼠饲养条件
        1.6 CT26肿瘤模型的构建
        1.7 免疫程序
        1.8 脾细胞的获取
        1.9 肿瘤细胞的获取
        1.10 流式样品的制备
        2 试验结果
        2.1 结肠癌模型的成功构建
        2.2 LADS-AH1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2.3 LADS-AH1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T细胞
        3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中英文对照表
个人简历
致谢

(5)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型鉴定及不同亚群表达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1 肿瘤标本收集
        1.1.2 肝细胞株
        1.1.3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
        1.2.1 流式细胞术常用试剂耗材
        1.2.2 细胞提取及培养常用试剂耗材
        1.2.3 其他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实验方法
        1.4.1 淋巴细胞提取实验
        1.4.2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和胞内细胞因子表达
        1.4.3 小鼠原位肝癌模型构建
        1.4.4 小鼠TILs的提取
        1.4.5 流式细胞分选仪分选出小鼠TILs中的CD4~+CD25~(hi)Helios~+T细胞
        1.4.6 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治疗
        1.4.7 细胞培养基本操作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TILs在肝癌中的表型鉴定结果
        2.1.1 TILs中各细胞亚群在肝癌组织、患者血液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2.1.2 TILs中具有差异的细胞亚群
    2.2 小鼠肝癌造模并提取其TILs进行功能研究的思路及初步结果
        2.2.1 小鼠肝癌原位造模结果
        2.2.2 小鼠肝癌模型TILs细胞提取及CD4~+CD25~(hi)Helios~+T 细胞的分选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基于半抗原修饰策略的新型肿瘤糖疫苗设计及免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癌症及免疫疗法
    1.2 糖类肿瘤疫苗简介
        1.2.1 基于TACAs的疫苗
        1.2.2 糖蛋白缀合疫苗的作用机制
        1.2.3 糖类肿瘤疫苗构建策略
    1.3 内源性抗体简介
        1.3.1 内源性抗体
        1.3.2 内源性抗体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DNP修饰GM3的抗肿瘤疫苗的合成与免疫活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试剂配制
        2.2.3 主要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2.5 间苯二酚法测定糖抗原负载量
        2.2.6 动物免疫实验
        2.2.7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2.2.8 流式细胞实验
        2.2.9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GM3-NHDNP-KLH疫苗的合成与表征
        2.3.2 GM3-NHDNP-KLH疫苗的免疫活性分析
        2.3.3 免疫产生的抗体与糖工程化肿瘤细胞的结合能力分析
        2.3.4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价鼠李糖修饰的sTn-BSA疫苗的合成与免疫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试剂配制
        3.2.3 主要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2.5 动物免疫实验
        3.2.6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3.2.7 流式细胞实验
        3.2.8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肿瘤相关糖抗原sTn和半抗原Rha的合成与表征
        3.3.2 sTn-BSA-Rha_n的合成与表征
        3.3.3 sTn-BSA-Rha_n疫苗的免疫活性分析
        3.3.4 免疫产生的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能力分析
        3.3.5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主客体自主装构建超分子糖蛋白缀合疫苗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主要试剂配制
        4.2.3 主要仪器
        4.2.4 实验方法
        4.2.5 等温滴定量热实验
        4.2.6 体外募集抗体能力实验
        4.2.7 动物免疫实验
        4.2.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4.2.9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因子
        4.2.10 流式细胞实验
        4.2.11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主体分子CD-PEG_n-Rha_7合成与表征
        4.3.2 客体分子sTn-BSA-Ada6合成与表征
        4.3.3 sTn-BSA-Ada_6/CD-PEG_n-Rha_7疫苗的自组装与表征
        4.3.4 sTn-BSA-Ada_6/CD-PEG_n-Rha_7疫苗的免疫活性分析
        4.3.5 免疫产生的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能力分析
        4.3.6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实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价DNP修饰的透明质酸缀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主要试剂配制
        5.2.3 主要仪器
        5.2.4 实验方案
        5.2.5 细胞结合能力和抗体募集能力实验
        5.2.6 体外抗体介导细胞毒实验
        5.2.7 制备抗DNP血清实验
        5.2.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效价
        5.2.9 小鼠肿瘤模型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A-[PEG_m-DNP]_n的合成与表征
        5.3.2 HA-[PEG_m-DNP]_n亲和力和特异性分析
        5.3.3 HA-[PEG_m-DNP]_n缀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估
        5.3.4 HA-[PEG_3-DNP]_891的体外溶血实验分析
        5.3.5 HA-[PEG_3-DNP]_891的体内抗肿瘤功效分析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图
附录Ⅱ 化合物核磁与质谱
附录Ⅲ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癌病理图像量化与影像基因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乳腺癌
        1.2.1 乳腺癌的简介
        1.2.2 乳腺癌分类
        1.2.3 乳腺癌治疗
    1.3 肿瘤微环境研究现状
        1.3.1 概念及研究意义
        1.3.2 基于病理图像的特征简介
        1.3.3 病理图像特征与分子数据的关联
        1.3.4 病理图像特征与预后预测的关联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DCNN模型的乳腺癌病理组织分割与量化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
        2.2.1 CNN简介
        2.2.2 CNN分割模型简介
    2.3 方法的框架
        2.3.1 基于DCNN的组织分割模型
        2.3.2 WSI组织分割框架
        2.3.3 上皮与基质组织的特征量化
    2.4 实验数据与设置
        2.4.1 实验数据
        2.4.2 实验设置
        2.4.3 评价指标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DCNN模型在TMA数据集上的分割结果
        2.5.2 DCNN模型在TCGA数据集上的分割结果验证
        2.5.3 TCGA全景病理的组织分割与量化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级联训练U-NET模型的乳腺癌全自动免疫评估
    3.1 引言
    3.2 方法的框架
        3.2.1 基于级联训练的U-net免疫细胞检测模型
        3.2.2 基于WSI的免疫特征提取
    3.3 实验数据与设置
        3.3.1 实验数据
        3.3.2 实验设置
        3.3.3 评价指标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细胞层面性能评估
        3.4.2 全景病理切片上的整体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腺癌病理图像与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2.1 统计相关分析
        4.2.2 基因富集分析
        4.2.3 生存分析简介
    4.3 方法的框架
        4.3.1 组织特征与基因表达数据的关联分析
        4.3.2 TIL特征与基因数据的关联分析
        4.3.3 TIL特征的预后预测分析
    4.4 实验数据
        4.4.1 实验数据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病理组织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特异性功能分析
        4.5.2 TIL特征与基因转录组数据的关联结果
        4.5.3 TIL特征与体细胞变异数据的关联结果
        4.5.4 TIL特征在不同乳腺癌亚型中的预后预测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肿瘤免疫治疗医学论文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委托单位
    1.2 翻译项目介绍
    1.3 翻译项目研究意义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要点
    2.3 译后检查
第3章 翻译理论
    3.1 目的论概述
        3.1.1 目的论发展简述
        3.1.2 目的论研究现状
    3.2 目的论三原则
        3.2.1 目的原则
        3.2.2 连贯原则
        3.2.3 忠实原则
    3.3 目的论在医学论文翻译当中的研究现状
第4章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4.1 项目文本语言特征
        4.1.1 词汇特征
        4.1.2 句法特征
    4.2 翻译技巧应用举隅
        4.2.1 增译法
        4.2.2 省译法
        4.2.3 拆译法
        4.2.4 词性转换法
        4.2.5 语态转换法
        4.2.6 主语转换法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参考书目(非直接引用)
附录二: 术语表
附录三: 委托书
附录四: 原文
附录五: 译文
致谢

(9)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关键词及缩写
第一章 前言
    1.1 阿尔茨海默病
        1.1.1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发展进程
        1.1.2 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
        1.1.3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
        1.1.3.1 Aβ 蛋白级联假说
        1.1.3.2 Tau蛋白致病假说
    1.2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
        1.2.1 转基因啮齿类动物模型
        1.2.1.1 Aβ 病理转基因鼠
        1.2.1.2 Tau病理转基因鼠
        1.2.2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1.3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现状
        1.3.1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策略及分类
        1.3.2 以tau为靶点的阿尔茨海默病疗法
        1.3.2.1 主动免疫疗法
        1.3.2.2 被动免疫疗法
        1.3.2.3 微管稳定剂类
        1.3.2.4 Tau聚集抑制剂类
        1.3.2.5 调节tau磷酸化水平
    1.4 靶向tau的免疫治疗方法的机制
    1.5 诺如病毒P颗粒疫苗载体系统
        1.5.1 诺如病毒
        1.5.2 诺如病毒P颗粒
        1.5.3 基于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载体的疫苗研究现状
    1.6 研究意义与实验设计
        1.6.1 研究意义
        1.6.2 实验思路与设计
        1.6.2.1 P301S模型小鼠跟踪部分
        1.6.2.2 AD疫苗部分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菌种、质粒载体与细胞
        2.1.3 多肽合成
        2.1.4 实验设备
        2.1.5 实验试剂与耗材
        2.1.6 溶液配制
        2.1.6.1 鼠尾消化液
        2.1.6.2 TAE缓冲液
        2.1.6.3 PBS
        2.1.6.4 变性电泳缓冲液(SDS-running buffer)
        2.1.6.5 非变性电泳缓冲液(native running buffer)
        2.1.6.6 电转缓冲液
        2.1.6.7 考马斯亮蓝染色液
        2.1.6.8 脱色液
        2.1.6.9 Basal buffer
        2.1.6.10 10×DNA loading buffer
        2.1.6.11 5×蛋白loading buffer
        2.1.6.12 5×蛋白native loading buffer
        2.1.6.13 戊巴比妥钠溶液
        2.1.6.14 4%多聚甲醛溶液
        2.1.6.15 分化液
        2.1.6.16 返蓝液
        2.1.6.17 柠檬酸抗原修复液
        2.1.6.18 TBS与TBST
        2.1.6.19 PMSF母液
        2.1.6.20 Na F母液
        2.1.6.21 钒酸钠母液
        2.1.6.22 焦磷酸钠(Na2P2O4)母液
        2.1.6.23 RAB buffer
        2.1.6.24 RIPA buffer
        2.1.6.25 Urea buffer(脑匀浆用)
        2.1.6.26 30%丙烯酰胺溶液
        2.1.6.27 氨苄青霉素溶液
        2.1.6.28 卡那霉素溶液
        2.1.6.29 氯霉素溶液
        2.1.6.30 L-阿拉伯糖溶液
        2.1.6.31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
        2.1.6.32 (亲和层析)平衡液
        2.1.6.33 (亲和层析)咪唑洗脱液
        2.1.6.34 抗原包被液
        2.1.6.35 连接反应用碳酸氢铵溶液
        2.1.6.36 R10培养基
        2.1.6.37 ACK(红细胞裂解液)
        2.1.6.38 (293T)细胞复苏液
        2.1.6.39 (293T)细胞培养基
        2.1.6.40 胰酶
    2.2 实验方法
        2.2.1 动物饲养及动物伦理
        2.2.2 P301S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鉴定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4 小鼠行为学实验
        2.2.4.1 握力实验
        2.2.4.2 加速转棒实验
        2.2.4.3 步幅长度
        2.2.4.4 复合表型评分系统(肢体协调综合评分)
        2.2.4.5 筑巢实验
        2.2.4.6 旷场实验
        2.2.4.7 水迷宫实验
        2.2.5 动物血浆及组织样本取材与保存
        2.2.5.1 血浆样本取材与保存
        2.2.5.2 血清样本取材与保存
        2.2.5.3 组织样本取材与保存
        2.2.6 组织切片与染色
        2.2.6.1 石蜡切片的制备
        2.2.6.2 HE染色
        2.2.6.3 甲苯胺蓝染色
        2.2.6.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2.2.7 脑匀浆制备
        2.2.8 蛋白电泳
        2.2.8.1 SDS-PAGE(变性)电泳
        2.2.8.2 Native PAGE(非变性)电泳
        2.2.9 考马斯亮蓝染色
        2.2.10 免疫印迹实验
        2.2.10.1 Western blot
        2.2.10.2 Dot blot
        2.2.11 质粒构建
        2.2.11.1 pCold Ⅳ-PP-3C质粒构建
        2.2.11.2 pET20b-Tau质粒构建
        2.2.11.3 pCDNA3.1-YFP /pCDNA3.1-CFP质粒构建
        2.2.11.4 pCDNA3.1-RD(WT)-(HA)质粒构建
        2.2.11.5 pCDNA3.1-LM-(HA)/pCDNA3.1-△K-(HA)质粒构建
        2.2.11.6 pCDNA3.1-△K-YFP /pCDNA3.1-△K-CFP质粒构建
        2.2.12 蛋白原核表达与纯化
        2.2.12.1 PP-3C蛋白纯化
        2.2.12.2 Tau蛋白的纯化
        2.2.13 疫苗制备
        2.2.13.1 多肽疫苗的制备
        2.2.13.2 PP-pTau31疫苗的制备
        2.2.13.3 佐剂使用
        2.2.14 ELISA
        2.2.14.1 血浆/脑匀浆tau含量测定
        2.2.14.2 血清抗体含量测定
        2.2.14.3 血清抗体分型实验
        2.2.15 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血清蛋白
        2.2.16 ELISPOT
        2.2.17 细胞培养
        2.2.18 质粒转染
        2.2.19 FRET实验
        2.2.20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P301S转基因小鼠行为学、病理学及血清学跟踪研究
    3.1 行为学研究
        3.1.1 体重
        3.1.2 生存期
        3.1.3 握力实验
        3.1.4 加速转棒实验
        3.1.5 步幅长度
        3.1.6 复合表型评分系统(肢体协调综合评分)
        3.1.7 水迷宫实验
        3.1.8 旷场实验
        3.1.9 筑巢实验
        3.1.10 小结
    3.2 病理学研究
        3.2.1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3.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3.2.3 脏器变化
        3.2.4 小结
    3.3 血清学研究
        3.3.1 血浆中人源tau蛋白变化
        3.3.2 血浆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变化
        3.3.3 脑匀浆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变化
        3.3.4 小结
    3.4 检测因子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磷酸化tau表位疫苗对AD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
    4.1 磷酸化tau表位疫苗磷酸化表位筛选
        4.1.1 候选重组磷酸化tau多肽的设计
        4.1.2 候选重组磷酸化tau多肽的免疫原性分析
        4.1.3 优选重组磷酸化tau多肽表位pTau31的安全性分析
        4.1.4 小结
    4.2 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的制备与表征
        4.2.1 PP-pTau31表位疫苗的设计
        4.2.2 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基因突变与构建
        4.2.3 重组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PP-3C的表达与纯化
        4.2.4 重组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PP-3C理化性质分析
        4.2.4.1 PP-3C蛋白分子量及聚体形式分析
        4.2.4.2 透射电镜(TEM)对重组诺如病毒P蛋白形态分析
        4.2.5 重组诺如病毒P颗粒蛋白与pTau31多肽连接工艺与连接效率研究
        4.2.6 小结
    4.3 磷酸化tau表位疫苗PP-pTau31的免疫原性与优选佐剂研究
        4.3.1 PP-pTau31的免疫原性评价
        4.3.1.1 在C57BL/6 小鼠中的免疫设计
        4.3.1.2 PP-pTau31免疫原性评价
        4.3.2 优选疫苗佐剂筛选
        4.3.2.1 在C57BL/6 小鼠中的免疫设计
        4.3.2.2 免疫原性评价
        4.3.3 PP-pTau31疫苗诱导的T细胞免疫反应分析
        4.3.4 小结
    4.4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的免疫效果研究
        4.4.1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的免疫方案设计
        4.4.2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的免疫原性分析
        4.4.3 P301S转基因鼠在PP-pTau31疫苗免疫后的行为学变化研究
        4.4.3.1 P301S转基因鼠体重变化
        4.4.3.2 P301S转基因鼠生存期变化
        4.4.3.3 P301S转基因鼠运动相关行为学变化
        4.4.3.4 P301S转基因鼠认知行为学变化
        4.4.4 P301S转基因鼠在PP-pTau31疫苗免疫后脑中蛋白水平变化研究
        4.4.4.1 P301S转基因鼠脑匀浆中tau蛋白水平变化
        4.4.4.2 P301S转基因鼠脑海马区tau蛋白水平变化
        4.4.4.3 P301S转基因鼠脑海马区胶质细胞水平变化
        4.4.5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4.4.5.1 PP-pTau31疫苗在P301S转基因鼠中诱导的T细胞免疫反应分析
        4.4.5.2 PP-pTau31疫苗免疫后P301S转基因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4.4.5.3 PP-pTau31疫苗免疫后P301S转基因鼠的脑匀浆细胞因子变化
        4.4.5.4 PP-pTau31疫苗免疫后P301S转基因鼠的组织病理变化
        4.4.6 小结
    4.5 PP-pTau31疫苗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
        4.5.1 免疫治疗后P301S转基因鼠血浆tau蛋白水平变化
        4.5.2 免疫治疗后P301S转基因鼠脑匀浆tau蛋白传播活性分析
        4.5.2.1 FRET检测游离tau蛋白活性方法建立
        4.5.2.1.1 质粒构建
        4.5.2.1.2 质粒表达验证
        4.5.2.1.3 FRET检测方法适用性评估
        4.5.2.3 免疫治疗后P301S转基因鼠脑匀浆tau蛋白传播活性检测
        4.5.3 PP-pTau31疫苗诱导的抗体性质分析
        4.5.3.1 血清抗体结合NFT效果研究
        4.5.3.2 血清抗体对脑匀浆中tau蛋白传播活性的抑制效果研究
        4.5.4 小结
    4.6 讨论
    4.7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运用微流控芯片在单细胞水平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简表
1 引言
第一部分 用于AML单细胞研究的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优化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芯片的结构和尺寸
        3.2 实验的设置
        3.3 芯片内细胞分布
    4 讨论
第二部分 运用微流控芯片在单细胞水平研究AML免疫治疗的异质性
    5 材料与方法
        5.1 材料
        5.2 方法
    6 结果
        6.1 本课题中OT-I_OVA细胞体系的选择与验证
        6.2 在微流控芯片上研究T细胞免疫突触形成的异质性
        6.3 T细胞与靶细胞的初始距离对T细胞细胞毒性的影响
        6.4 T细胞与癌细胞的初始比例对T细胞杀伤效率的影响
    7 讨论
第三部分 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在单细胞水平对AML免疫治疗的影响
    8 材料与方法
        8.1 材料
        8.2 方法
    9 结果
        9.1 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后,T细胞杀伤效率的评估
        9.2 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对单个T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
        9.3 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对单个白血病细胞死亡时间的影响
    10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AML患者的免疫机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Immunotherapy~1 :The Hope of the Future(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 黄瑶庆,刘丽丽,李子艳,王春丽,毛艳艳. 中国新药杂志, 2022(01)
  • [2]宫颈癌的相关免疫治疗及进展[J]. 尹博,丁鉴夷,杨美琴,韩凌斐.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1(06)
  • [3]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 李龙,谢成英,郑明月,蒋华良. 自然杂志, 2021(06)
  • [4]基于减毒李斯特菌为载体的宫颈癌和结肠癌免疫疗法研究[D]. 陈璐.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5]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型鉴定及不同亚群表达差异的研究[D]. 杜杨.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6]基于半抗原修饰策略的新型肿瘤糖疫苗设计及免疫活性研究[D]. 林汉. 江南大学, 2021(01)
  • [7]基于深度学习的乳腺癌病理图像量化与影像基因组学分析[D]. 陆紫箫.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8]肿瘤免疫治疗医学论文翻译实践报告[D]. 刘洋.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9]以诺如病毒P颗粒为载体的pTau31表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D]. 孙瑶. 吉林大学, 2020(08)
  • [10]运用微流控芯片在单细胞水平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D]. 涂宏蕾. 武汉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免疫疗法~1:未来的希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