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环境工程研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屈广义[1](2011)在《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及案例应用》文中认为铁路网的建设不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对实施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影响。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铁路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决策和规划手段,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铁路网规划层次的应用,其目的是在规划形成之时将环境因素同社会、经济因素一同加以考虑,及早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铁路建设项目属于非污染生态类影响项目,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其规划环评的重点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生态的、社会经济的影响评价。通过系统的分析铁路网规划布局与区域敏感环境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对铁路网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找出环境影响的根源和需要保护的目标,进一步提出预防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合理规划铁路网,实现源头控制,避免或减少铁路网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为铁路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铁路网规划特点、铁路网规划内容、铁路网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铁路网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制约因素,指出铁路网规划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铁路网的设计规模、铁路网的空间布局、铁路网规划中的生态建设措施等因素,系统分析了铁路网实施对景观生态、水文环境、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等环境影响效应。在分析了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效应之后,界定了铁路网规划环评概念;分析了铁路网规划环评同建设项目环评的区别;提出了铁路网规划环评应与规划同步进行的介入时机;构建了由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规划分析、影响因子识别与评价指标、影响预测与评价、可持续性评价、公众参与六部分组成的铁路网规划环境评价框架;通过3种指标建立模式的比较,提出了基于价值模型的铁路网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对评价框架中的规划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可持续评价进行了探讨,提出铁路网规划环评在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进行预测评价的思路。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环境经济理论为支撑,构建了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测度体系、铁路网规划与社会经济协调性测度体系、铁路网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评价体系、铁路网跟踪评价体系等四个体系;基于生态学理论,构建了面向生态环境敏感性、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价值等5个宏观视角的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建立了基于敏感区分类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建立了由生物因子、景观格局和自然生产力组成的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模型;建立了由资源、环境、生态因子组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并采用定量化的评价方式;论文对铁路网规划与社会经济的适宜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铁路网规划的不确定性,提出了风险评价的思路;给出了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监测与跟踪评价的内容。论文将本文提出的生态评价模型和社会经济适宜性分析方法应用于环渤海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检验了其可行性。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适于铁路网等线型网络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彭云[2](2009)在《云南思小高速公路的生态公路文化内涵分析》文中认为思小公路是中国第一条经过热带雨林的生态高速路,也是云南省的第一条"生态高速公路"。对思小公路建设中的文化内涵,包括环境保护理念、生态恢复理念、民族文化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进行分析,希望思小公路建设的"生态公路"模式,在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公路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所借鉴。
程昊[3](2009)在《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铁路沿线所经地区地貌类型丰富、气候环境多样、海拔高度垂直变化大、多年冻土发育、生境条件独特,从而形成了沿线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珍稀特有物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高寒、干早、少氧的严酷的自然条件,导致了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十分独特、脆弱、对人类扰动极为敏感的自然属性。本文从铁路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特点出发,与青藏铁路的工程特点相结合,根据有关研究、试验情况,在基本掌握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影响范围内生态环境的基本数据和特性上,对青藏铁路格唐段工程建设工程中的生态保护和扰动后的恢复机制进行研究,并对恢复程度和恢复速度进行预测,提出与工程结合的生态保护措施,探索施工期、运营期的路域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的措施和方法。青藏铁路建设动用了大量的土石方,巨大的土石方工程量会对地表植被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工程征占用土地可能会对地表径流造成影响,引起湿地萎缩、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施工期间还可能会对野生动物的迁移和繁殖造成影响,冻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等等。综合铁路工程建设各种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工程建设扰动地表引起的土地扰动、植被破坏而形成的各种直接影响,二是由各种直接影响长时间累积作用而造成的对生态系统稳定性、自然保护区整体性和荒漠化平衡性破坏等累积影响。工程建设后受到破坏的高寒植被并非是不可恢复的,只要地表能够保留一定比例的原始土壤,工程结束后20一30年物种多样性基本上可恢复到破坏前的水平。运用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理论,采用以原生植被自然修复为主的人工措施,维持植被原生物种是一种安全处理方法。采取按工程类别提出的各类缓解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对策措施,在条件满足要求的地方适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可缓解工程对生态环境及植被的总体影响。
王莉[4](2009)在《生态护坡在云南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前全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已从条件较好的平原微丘向山区挺进,导致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发突出。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一项现代化工程,其开挖路堑、填筑路堤,都会导致原生植被破坏、动物栖息地破坏、水土侵蚀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如何恢复和重建高速公路边坡及路侧两旁的自然生态植被成为建设生态型高速公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生态护坡依靠植物根系的加固作用来稳定边坡,利用植被的水文效应来防止水土流失,通过植被的生态效应来恢复被工程建设破坏的生态环境。生态护坡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应用的目的是运用生物防护与结构防护相结合的形式来治理滑坡,并通过生态防护来治理由于大量土石方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恢复道路两旁的植被,改善公路的景观,减少高等级公路建设对其周边的环境影响。目前我国生态护坡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技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但在工程应用过程中没有相关的设计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也没有专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队伍。针对生态护坡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其工程实践的现状,本文首先从生态护坡的作用机理和防护作用介绍生态护坡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运用的优势及存在的局限,然后介绍生态护坡应用中的十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并对生态护坡在应用过程中的技术方案、植被的选择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目前云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的设计方案及工程实例的深入分析,提出生态护坡在云南高速公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建议。通过以上内容,阐明了生态护坡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需要根据云南地处高原,地形复杂的特点综合运用结构防护与生物防护的技术,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来弥补各自在治理滑坡上的局限;加强不同气候区植被的筛选和培育,以适应云南气候多样的特点;同时在高速公路选线阶段就要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统筹考虑生态护坡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问题。
江海东[5](2009)在《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是依据现有的法规、标准、规范,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选择标准和灵活运用设计指标,寻求达到更符合公路沿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利益的一种设计方法。热带雨林地区公路通过线形灵活性设计,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使公路融入热带雨林环境中,达到公路与自然的和谐。热带雨林地区线形灵活性设计是公路环境保护的前提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根据热带雨林地区公路建设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设计的原则,研究并提出以设计车速、平纵指标、平纵组合和路基几何设计作为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设计的范围标准。通过研究公路线形设计的各种因素,提出生态选线和景观选线作为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位选择的基本方法,引入层次分析法优化路线方案;以此为基础,运用超标设计、协调设计、宽容设计、创新设计作为热带雨林地区线形灵活性设计的基本方法。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的有关参数,并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从环境影响评价和行车安全性两个方面,对热带雨林地区线形灵活性设计成果质量,进行评价,以确保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设计质量符合环境及行车安全的要求。依托云南思小高速公路,对本文所提出的路线灵活性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具体应用,通过通车后的检验和实际的运营效果显示,在热带雨林地区进行线形灵活性设计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其设计效果是显着的。
吴楠,王丽霞[6](2008)在《让道路最美最好,与环境最和谐》文中认为从交通行业首部行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的制定,到“国门生态路”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简称思小路)的建成,无不倾注着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环保研究人员的心血。 环保研究渐行渐深 1987年,公路院承担了首个环境评价项目——深圳至汕头高速公路建设环境?
柏松平[7](2008)在《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云南省公路通车里程19.85万公里,至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500公里,但高等级以上的公路仅占公路通车里程的1/20。故我省公路升级改造和路网加密任务仍将十分繁重,因此,云南公路建设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全国高速公路进入山区修建和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时期,公路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公路建设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制约和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运输安全。由于结合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机理研究,尚不系统和全面,十分必要研究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以指导云南今后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公路发展概况,分析和总结了公路发展及其特点,简述了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了公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和云南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公路地质环境致灾的对策研究现状等内容。其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环境、活动性构造带、公路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以及云南公路地质环境条件。在这些内容中,将云南迄今为止的所有通车和在建的高等级公路(二级以上公路)与云南主要山脉分布、地貌分区、大地构造分区、深大断裂和地壳厚度、构造体系、新构造运动、主要活动断裂、地震震中分布、区域稳定性分区、工程地质分区以及云南膨胀土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对应和叠加处理。由于最近十多年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阶段,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同时,在建设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公路地质病害治理经验,取得了许多科技创新,加上这些公路分布在云南的广阔地域,为今后就近区域公路的升级和路网的加密将起到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结合云南公路建设中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类型及其展布特征,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的时间和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和分析了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公路地质病害的致灾因素,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探索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总结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链。针对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从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特殊岩类(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和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等方面,全面分析和论述了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本文从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技术及其病害处治、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通过较为全面的研究,探索和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模式。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首次将云南在建和已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与云南公路建设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进行系统的联系和对比,为今后云南公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环境分析资料,对于新建公路,可借鉴就近区域已建公路的成功经验和需注意的事项。为新建和改(扩)建公路提供了针对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措施对策经验。2、结合云南公路建设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开展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包括自然状态下的公路地质病害、工程扰动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以及公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稳定性评价以及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公路工程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体系。3、首次系统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云南地质病害的时空特征、发育特征,较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特征和野外判别方法。4、首次系统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致灾因素,从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破坏形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破坏机理。5、针对公路工程路基、桥梁、隧道建设的实际,结合云南公路建设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系统总结了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对策。其中,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侧向限制法软土处理技术”、“亲水隧道设计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6、从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工程地质病害危险性评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公路养护技术、公路工程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研究。7、研究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建设技术对策,构建了云南公路地质环境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理论与方法体系,对公路建设的科技进步和加强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保护,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谷晓旭[8](2008)在《山区高速公路景观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人们对公路已不仅仅是安全性、便利性和耐久性的要求,而且强调环保、美化、人文在公路中的体现。我国公路景观研究日趋成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本文对公路景观设计这一新课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在保证公路安全、快速、舒适、经济等使用功能顺利实现的前提下,实现公路与景观的协调统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公路景观的发展情况,研究了高等级公路景观理论,提出了边坡、互通立交等路际景观设计原则,系统调查分析国内典型公路,如川九路、西汉路、思小路等九条高等级公路景观建设亮点。全面阐述了观景台基本设置、选址原则,重点提出了观景台分为二级的概念,模拟某公路实际情况进行观景台平面设计。通过对国内外公路中央分隔带防眩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公路中央分隔带植物防眩沿线种植灌木高度统一,不能有效控制纵坡及竖曲线处夜间行车眩光的普遍情况。提出从遮光角、防眩宽度和间距、防眩高度四方面进行植物防眩研究。重点分析了公路凹形竖曲线的特点,提出植物的高度将随竖曲线的变化而变化,最低点植株高度以1.8m为中心作小幅摆动,达到可有效控制90%以上眩光,基本消除夜间眩光带来的安全隐患。本文以吉林省“江延高速公路”及河北省“张石高级公路的景观生态研究”项目为依托,结合保定、吉林地区人文特色、路域景观、环境自身的特点,深入研究提出边坡防护、中央分隔带防眩设计、观景台等建议方案,进行人性化设计、适当增加人文特色,划分高速公路特色景观带,并将理论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黄宝涛,田伟平,李家春[9](2008)在《热带雨林地区思小高速公路景观与绿化的研究》文中认为云南思茅(今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下同)至小勐养高速公路穿越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通过对思小高速公路景观与绿化工程措施的研究,结合思小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施工中的具体工程问题,从改善道路景观的角度入手,在分析归纳绿化与景观措施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三维空间线形景观与绿化的路线原则,利用较高的绿化带作为中间带防眩设施和隔音设施;结构物形成大色块几何图形;在声环境敏感点采用种植高大的乔木和灌木组合墙达到生态降噪的目的;普通石质边坡提出了采用框格工程防护并植生袋绿化制造景观的方法。实现了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同自然的和谐统一。
陈乃文,刘云建[10](2007)在《思小路与自然融为一体》文中研究说明怎样在修建高速公路的同时保护好生态?怎样解决建设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2007年4月13日到14日,“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工程对策研究”项目在昆明通过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依托云南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工程,结合沿线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环境特点?
二、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环境工程研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环境工程研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及案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我国铁路事业发展概况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
1.2.1 公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1.2.2 铁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1.2.3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研究 |
2.1 铁路网规划基础 |
2.1.1 铁路网及铁路网规划 |
2.1.2 铁路网规划内容 |
2.1.3 铁路网规划特点 |
2.1.4 铁路网规划分类 |
2.2 铁路网规划的制约因素 |
2.2.1 政府部门意见 |
2.2.2 法定保护区制约 |
2.2.3 社会公众利益 |
2.3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的机制分析 |
2.3.1 理论与方法学基础 |
2.3.2 规划环境影响发生的根源、途径及方式 |
2.4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
2.4.1 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生态学理论 |
2.4.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效应分析 |
3.1 铁路网的景观生态效应 |
3.1.1 铁路建设的景观生态效应 |
3.1.2 铁路网景观生态效应 |
3.1.3 铁路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3.2 铁路网的水文环境效应 |
3.2.1 铁路网对地表水的环境影响 |
3.2.2 铁路网对地表水的污染影响 |
3.2.3 铁路网对地下水的影响 |
3.2.4 铁路建设的地下水污染作用 |
3.3 铁路网的灾害性效应 |
3.3.1 水土流失效应 |
3.3.2 对脆弱生态区的影响 |
3.4 铁路网的生物多样性影响 |
3.4.1 铁路网规划的生态生产力影响 |
3.4.2 铁路网的生物多样性效应 |
3.5 铁路网的土地利用变化效应 |
3.5.1 铁路建设引起的土地功能变化 |
3.5.2 铁路网密度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 |
3.5.3 铁路建设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分析 |
3.6 铁路网的压力-响应效应 |
3.6.1 铁路网产生的环境压力 |
3.6.2 铁路网对应的响应措施 |
3.6.3 铁路网能源驱动排放的碳量及碳足迹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路网规划环境与社会经济影响测度体系 |
4.1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测度体系 |
4.1.1 铁路网规划土地资源影响评价 |
4.1.2 铁路网规划能源影响分析方法 |
4.1.3 铁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
4.2 铁路网规划与社会经济协调性测度体系 |
4.2.1 铁路网规划符合性分析 |
4.2.2 铁路网规划社会经济适宜性分析 |
4.2.3 铁路网规划社会经济契合分析 |
4.3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不确定分析与减缓措施有效性分析 |
4.3.1 铁路网规划的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
4.3.2 铁路网规划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
4.4 铁路网规划跟踪评价体系 |
4.4.1 铁路网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回顾分析 |
4.4.2 铁路网后续规划的预测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 |
5.1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框架体系 |
5.1.1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
5.1.2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框架体系及评价流程 |
5.2 环境现状调查与规划分析 |
5.2.1 环境现状调查 |
5.2.2 铁路网规划分析 |
5.3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 |
5.3.1 环境影响识别 |
5.3.2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5.4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及其评价 |
5.4.1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预测 |
5.4.2 铁路网规划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 |
5.4.3 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
5.5 铁路网规划可持续性评价 |
5.5.1 铁路网规模与布局合理性分析 |
5.5.2 环境减缓措施 |
5.5.3 监测与跟踪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环渤海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6.1 规划概述 |
6.1.1 规划目标 |
6.1.2 规划布局与规模 |
6.2 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EIA 指标体系建立 |
6.3 京津冀城际铁路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6.3.1 城际铁路网环境敏感性评价 |
6.3.2 生态完整性评价 |
6.3.3 生态承载力分析 |
6.3.4 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评估 |
6.4 城际铁路网社会适宜性评价 |
6.4.1 京津冀交通需求分析 |
6.4.2 京津冀铁路服务水平类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云南思小高速公路的生态公路文化内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小公路设计的生态理念和民族文化特点 |
(一)生态保护文化理念 |
(二)生态恢复理念 |
(三)环境美化理念 |
(四)民族文化特点 |
(五)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理念 |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观。 |
2. 传统审美交流、愉悦与满足境界的追求。 |
二、公路生态环境与文化整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一)公路环境向生态化转变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二)公路景观与文化的整合 |
(3)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铁路工程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修建意义 |
2.2 工程技术标准 |
2.3 主要工程概况 |
第三章 青藏铁路格唐段沿线环境概况及特点 |
3.1 铁路沿线环境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象特征 |
3.1.3 河流 |
3.1.4 植被 |
3.1.5 土壤 |
3.1.6 水土流失现状 |
3.1.7 冻土环境 |
3.1.8 自然保护区及生态功能区 |
3.2 沿线生态环境特点 |
第四章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及生态保护要求 |
4.1 铁路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
4.1.1 自然保护区保护问题 |
4.1.2 野生动物保护问题 |
4.1.3 植被和自然景观保护问题 |
4.1.4 江河水源保护问题 |
4.1.5 冻土环境保护问题 |
4.1.6 水土保持问题 |
4.2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
4.2.1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
4.2.2 铁路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4.3 铁路施工的生态保护要求 |
4.3.1 对路基工程的环保要求 |
4.3.2 对桥涵工程的环保要求 |
4.3.3 对隧道工程的环保要求 |
4.3.4 对临时工程的环保要求 |
第五章 铁路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技术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
5.1 铁路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技术研究 |
5.1.1 技术管理措施 |
5.1.2 植被保护技术措施 |
5.1.3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
5.1.4 冻土环境保护措施 |
5.1.5 沿线景观保护措施 |
5.1.6 沿线地表水体及湿地保护措施 |
5.1.7 水土保持措施 |
5.1.8 污染防治措施 |
5.2 铁路施工中的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
5.2.1 研究路线与方法 |
5.2.2 植被恢复研究结论 |
第六章 铁路施工中的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效果评估 |
6.1 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 |
6.2 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
6.2.1 评价样地选取原则 |
6.2.2 植被影响调查 |
6.2.3 植被恢复效果评价 |
6.3 野生动物保护效果评价 |
6.3.1 野生动物通道监测分析 |
6.3.2 影响评价 |
6.4 冻土保护效果评价 |
6.4.1 片石气冷路堤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4.2 热棒路基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4.3 片石保温护坡路堤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4.4 通风管路基冻土保护措施评价 |
6.5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评价 |
6.6 土壤保护效果评价 |
6.6.1 影响分析 |
6.6.2 综合评价 |
6.7 景观恢复效果评价 |
6.7.1 工程措施景观保护效果-以措那湖景观保护为例 |
6.7.2 植被恢复措施景观效果 |
6.7.3 临时用地景观恢复效果 |
6.8 地表水体及湿地的保护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业绩 |
(4)生态护坡在云南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生态护坡国外应用状况 |
1.3 生态护坡国内应用状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生态护坡的作用 |
2.1 生态护坡的概念 |
2.2 生态护坡的作用机理 |
2.2.1 生态护坡的力学机理及效应 |
2.2.2 生态护坡的水文机理及效应 |
2.2.3 生态护坡的作用机理小结 |
2.2.4 生态护坡的局限性 |
2.3 高速公路生态护坡的作用 |
2.3.1 维护生态平衡 |
2.3.2 减少雨水冲刷,稳固路基 |
2.3.3 美化环境,减轻驾驶视觉疲劳 |
2.3.4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
2.3.5 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 |
2.3.6 降低风速,防止风沙危害 |
第三章 生态护坡方案选择 |
3.1 生态护坡技术方案的选择 |
3.1.1 人工种草护坡 |
3.1.2 平铺草皮护坡 |
3.1.3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
3.1.4 骨架植物防护技术护坡 |
3.1.5 三维植被网草皮护坡 |
3.1.6 喷混植生植物护坡 |
3.1.7 行栽香根草护坡 |
3.1.8 客土喷播植物护坡 |
3.1.9 干根网状护坡 |
3.1.10 植生袋护坡 |
3.1.11 技术方案小结 |
3.2 高速公路生态护坡植被的选择 |
3.2.1 生态护坡植物物种选择 |
3.2.2 中国草坪植被的气候生态区划带及应用 |
3.2.3 高速公路生态护坡植物选择的依据 |
3.3 其它条件对生态护坡方案的选择 |
3.3.1 地质地形条件选择 |
3.3.2 生态功能条件选择 |
3.3.3 工程造价选择 |
3.4 典型设计附图 |
第四章 云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现状研究分析 |
4.1 云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现状 |
4.2 保山-腾冲高速公路生态护坡的设计方案分析 |
4.2.1 保腾高速公路的工程概况 |
4.2.2 保腾高速公路的生态选线 |
4.2.3 保腾高速公路的植物品种选择 |
4.2.4 保腾高速公路的生态护坡设计 |
4.3 永仁—武定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实例分析 |
4.4 蒙自-新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实例分析 |
4.5 保山-龙陵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实例分析 |
4.6 思—小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实例分析 |
4.7 云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4.7.1 云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7.2 云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应用的几点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1.1 生态护坡的方案及植被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云南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
5.1.2 综合运用结构防护和生态防护是生态护坡在云南成功应用的关键 |
5.1.3 优化选线方案是降低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破坏,合理选择生态护坡方案的前提 |
5.2 展望 |
5.2.1 加强生态护坡的理论研究 |
5.2.2 尽快制定生态护坡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检验标准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5)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
1.1.2 公路建设对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1.1.3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问题的提出 |
1.1.4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设计的原则、范围及依据 |
2.1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建设的特点和要求 |
2.2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的内容及原则 |
2.2.1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的内容 |
2.2.2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的原则 |
2.3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的范围及指标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的方法及标准 |
3.1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路线方案灵活性原则和方法 |
3.1.1 生态选线 |
3.1.2 景观选线 |
3.1.3 路线方案比选(递阶层次分析法) |
3.2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方法 |
3.2.1 超标设计 |
3.2.2 协调设计 |
3.2.3 宽容设计 |
3.2.4 创新设计 |
3.3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指标应用范围及依据 |
3.3.1 平面线形标准 |
3.3.2 热带雨林地区纵坡设计参数分析 |
3.3.3 平纵组合 |
3.3.4 灵活的路基几何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设计质量的评价方法 |
4.1 路线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
4.1.1 基本思路 |
4.1.2 主要生态影响因子的筛选及估算范围确定 |
4.1.3 损失估算的具体过程 |
4.2 对道路线形设计质量的行车安全性评价 |
4.2.1 对道路线形设计质量的行车安全性评价 |
4.2.2 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及分析 |
5.1 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5.2 云南思小高速公路方案选择分析 |
5.3 思小高速公路线形设计方法及总结 |
5.3.1 路线方案布设的总体思路 |
5.3.2 具体的技术措施 |
5.4 思小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质量评价 |
5.4.1 社会反响 |
5.4.2 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 |
5.4.3 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公路发展概况 |
1.1.1 公路发展及其特点 |
1.1.2 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
1.1.3 公路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
1.2.1 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 |
1.2.2 公路建设的地质灾害和危害 |
1.2.3 公路建设地质环境问题 |
1.3 公路地质环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公路建设发展情况的研究 |
1.3.2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 |
1.3.3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方法 |
1.3.4 公路地质病害研究 |
1.3.5 公路地质病害对策研究 |
1.4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
1.4.1 选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4.2 选题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实用意义和学科前沿性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1.4.5 论文研究支撑 |
1.4.6 研究进度 |
1.4.7 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性 |
第二章 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1.1 地貌轮廓 |
2.1.2 地貌类型 |
2.2 地质构造环境 |
2.2.1 构造单元 |
2.2.2 地层单元 |
2.3 活动性构造带 |
2.3.1 新构造特征及其分带 |
2.3.2 地震活动 |
2.3.3 区域地壳稳定性 |
2.4 水文地质环境 |
2.5 工程地质 |
2.6 云南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条件 |
第三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类型及展布特征 |
3.1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类型 |
3.1.1 软土 |
3.1.2 膨胀土 |
3.1.3 岩溶 |
3.1.4 采空区 |
3.1.5 泥石流 |
3.1.6 岩堆 |
3.1.7 滑坡 |
3.1.8 红层软岩 |
3.2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1 软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2 膨胀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3 岩溶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4 采空区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5 泥石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6 岩堆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7 滑坡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8 红层软岩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3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特征 |
3.3.1 公路地质病害的时间展布特征 |
3.3.2 公路地质病害的空间展布特征 |
第四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 |
4.1 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 |
4.1.1 岩土体结构 |
4.1.2 地质体面状结构 |
4.1.3 地下孔隙 |
4.2 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 |
4.2.1 现状地质灾害隐患 |
4.2.2 不良地质作用隐患 |
4.3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分析 |
4.3.1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鉴别 |
4.3.2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的工程危害 |
4.4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 |
4.4.1 地理地质环境因素 |
4.4.2 工程地质环境因素 |
第五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 |
5.1 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 |
5.1.1 公路路基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
5.1.2 公路桥梁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
5.1.3 公路隧道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
5.2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 |
5.2.1 软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2 膨胀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3 岩溶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4 泥石流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5 崩塌/岩堆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6 滑坡的破坏机理研究 |
5.3 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诱发链 |
第六章 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 |
6.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
6.1.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技术 |
6.1.2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桥梁技术 |
6.1.3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技术 |
6.2 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
6.3 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 |
6.3.1 软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技术 |
6.3.2 膨胀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和隧道工程技术 |
6.4 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 |
6.4.1 红层软岩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边坡及路基技术 |
6.4.2 岩溶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路基工程技术 |
6.5 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 |
6.5.1 岩堆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建设技术 |
6.5.2 滑坡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
6.5.3 泥石流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
6.6 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 |
6.6.1 采空区公路路基处治技术 |
6.6.2 采空区的桥梁建设技术 |
第七章 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 |
7.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病害防治模式 |
7.2 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 |
7.2.1 基于地形环境的公路选线原则 |
7.2.2 基于地质的公路选线原则 |
7.2.3 基于地质、地形、环境等的公路综合选线原则 |
7.2.4 基于地质环境的公路选线总原则 |
7.3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7.3.1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要求 |
7.3.2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
7.3.3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7.4 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
7.4.1 基于公路建设诱发地质病害的防治技术勘察 |
7.4.2 基于防治技术的公路地质病害勘察 |
7.5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地质环境监测)及病害处治 |
7.5.1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桥梁工程的病害治理 |
7.5.2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工程的病害治理 |
7.5.3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路基工程的病害治理 |
7.5.4 公路养护中几种特殊路基病害的防治 |
7.6 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 |
7.6.1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
7.6.2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 |
7.6.3 公路工程景观营造 |
7.6.4 关于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的思考 |
7.7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对策集成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作和科研项目 |
(8)山区高速公路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等级公路路际景观研究 |
2.1 中央隔离带 |
2.2 路侧防护林带 |
2.3 边坡景观 |
2.4 互通立交 |
2.5 休息站 |
2.6 桥梁隧道 |
2.7 取弃土场地 |
2.8 其它 |
第三章 典型高等级公路景观分析 |
3.1 川九路景观研究 |
3.1.1 川九路概况 |
3.1.2 川九路建设六大亮点 |
3.1.3 工程实例 |
3.2 西汉高速景观研究 |
3.2.1 西汉高速公路概况 |
3.2.2 西汉高速公路建设七大亮点 |
3.3 神宜路景观研究 |
3.3.1 神宜路概况 |
3.3.2 神宜路建设四大亮点 |
3.4 渝湛高速公路景观研究 |
3.5 宁杭高速公路景观研究 |
3.5.1 宁杭高速公路概况 |
3.5.2 宁杭高速公路建设五大亮点 |
3.6 思小路景观研究 |
3.6.1 思小路概况 |
3.6.2 思小路建设八大亮点 |
3.7 常张高速公路景观研究 |
3.7.1 常张高速公路概况 |
3.7.2 常张高速建设三大亮点 |
3.8 榆靖高速公路景观研究 |
3.8.1 榆靖高速公路概况 |
3.8.2 榆靖高速公路建设四大亮点 |
3.9 新疆沙漠公路 |
3.9.1 新疆沙漠公路概况 |
3.9.2 新疆沙漠公路建设三大亮点 |
第四章 观景台设置研究 |
4.1 观景台基本设置形式 |
4.1.1 高等级公路观景台选址原则 |
4.1.2 功能性与观赏性结合的观景台 |
4.1.3 点、线、面的统一 |
4.1.4 小空间与大景观的协调 |
4.2 观景台设置要素 |
4.2.1 观景台分级 |
4.2.2 一级观景台设置要素 |
4.2.3 二级观景台设计要素详述 |
4.2.4 紧急停车带设置 |
4.2.5 连接段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 |
4.3 观景台平面设计实例 |
第五章 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防眩设计研究 |
5.1 高等级公路中分带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
5.1.1 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特点及重点目标 |
5.1.2 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的原则 |
5.1.3 中央分隔带植物选择及种植形式 |
5.2 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防眩研究分析 |
5.2.1 国内外中央分隔带防眩现状分析 |
5.2.2 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存在问题 |
5.3 中央分隔带防眩绿化原理 |
5.3.1 遮光角的选择 |
5.3.2 防眩绿化植物间距的确定 |
5.3.3 防眩绿化植物高度的确定 |
第六章 张石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研究 |
6.1 张石公路景观设计背景与环境 |
6.1.1 自然环境 |
6.1.2 人文、历史资源 |
6.2 路基边坡景观建议 |
6.2.1 低矮路基边坡景观建议 |
6.2.2 深路堑段景观建议 |
6.2.3 边坡植物防护 |
6.3 中央分隔带 |
6.3.1 张石高速绿化防眩设计改进目标 |
6.3.2 张石高速绿化防眩设计方案 |
6.3.3 种植形式及树种建议设计方案 |
6.3.4 张石高速典型实例设计 |
6.4 紫荆关Ⅰ号隧道景观建议方案 |
6.5 互通立交区景观建议方案 |
6.6 服务区人文景观建议方案 |
6.7 观景台设计建议方案 |
6.8 张石公路特色景观单元的划分 |
第七章 吉珲高等级公路景观研究 |
7.1 吉珲公路景观研究背景与环境 |
7.1.1 吉珲公路概况 |
7.1.2 路域自然环境 |
7.1.3 路域人文、历史资源 |
7.2 低矮路基边坡 |
7.2.1 低矮路基边坡原方案 |
7.2.2 边坡绿化施工建议方案 |
7.2.3 浅碟式边沟建议方案 |
7.3 可视边坡 |
7.3.1 分段式路基 |
7.3.2 立交区可视边坡 |
7.4 吉珲高速公路边坡防护 |
7.4.1 K58+500 和K62+500 处边坡防护 |
7.4.2 K95+300 和K101+300 塌方处边坡防护建议方案 |
7.4.3 其它边坡防护 |
7.5 观景台 |
7.5.1 安图湿地段建议方案 |
7.5.2 红星水库(k58+800)建议方案 |
7.5.3 敦延段牧场(K111+900 处)建议方案 |
7.6 隧道洞口 |
7.6.1 新交洞隧道洞口建议方案 |
7.6.2 下庆沟隧道洞口施工建议方案 |
7.6.3 于木匠隧道洞口施工建议方案 |
7.6.4 梅花洞隧道洞口施工建议方案 |
7.7 蛟河互通立交 |
7.8 中央分隔带 |
7.8.1 中央分隔带原方案 |
7.8.2 中央分隔带建议改进方案 |
7.9 声屏障 |
7.10 通透式栽植和取弃土场绿化 |
7.11 吉珲公路特色景观单元的划分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热带雨林地区思小高速公路景观与绿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思小高速公路的景观与绿化 |
2 路线线形景观 |
3 中央分隔带景观与绿化 |
4 路线构造物自然性景观 |
5 生态声屏障设施的绿化景观 |
6 边坡处特色景观与绿化 |
6.1 土质边坡处的景观与绿化 |
6.2 普通石质边坡的景观与绿化 |
7 结语 |
四、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环境工程研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及案例应用[D]. 屈广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8)
- [2]云南思小高速公路的生态公路文化内涵分析[J]. 彭云.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
- [3]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D]. 程昊. 合肥工业大学, 2009(02)
- [4]生态护坡在云南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D]. 王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2)
- [5]热带雨林地区公路线形灵活性设计方法研究[D]. 江海东. 重庆交通大学, 2009(S1)
- [6]让道路最美最好,与环境最和谐[N]. 吴楠,王丽霞. 中国交通报, 2008
- [7]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 柏松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1)
- [8]山区高速公路景观研究[D]. 谷晓旭. 长安大学, 2008(08)
- [9]热带雨林地区思小高速公路景观与绿化的研究[J]. 黄宝涛,田伟平,李家春. 中国园林, 2008(02)
- [10]思小路与自然融为一体[N]. 陈乃文,刘云建. 中国交通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