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乡镇卫生院为切入点 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彭露茜[1](2020)在《新医改背景下双峰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健康一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医疗卫生的改革都会牵动人们的神经。医疗卫生改革具有其独有的特殊性,是一个艰巨又复杂的工程,是困扰各个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在2009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重点针对公立医院进行,同时其也是此次改革中最大的难点。县级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机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承担着为广大农村居民看病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我国基层卫生服务的水平,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否成功对我国城市公立医院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关乎着我国农村基层农村医疗体系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双峰县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情况,发现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又分别从几个重要维度,为双峰进一步实施改革提供针对性建议。论文首先以湖南省双峰县为例,从社会经济与医疗卫生情况、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情况等方面概括双峰县公立医院新医改的现状与取得的初步成效;其次,深度分析双峰县公立医院医疗体制改革产生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不足、分级诊疗实施难度大、医院管理体制欠缺、卫生投入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等等;最后针对双峰县公立医院医疗体制改革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以坚持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与加强医院服务能力为关键点,以促进医院管理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完善补偿机制,加强疾病预防、维护群众健康,建立可持续的县级公立医院现代管理制度。
肖书琴[2](2020)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为例》文中指出县域医疗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县域各层级医疗机构由于利益的相对独立以及有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各自为政,无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发展。县域医联体作为医联体建设四种模式之一,是推动深化医改的重要一步。县域内通过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合作,促使优质资源上下贯通,使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的优质服务,大力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但县域医共体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在各地推行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的冲突也遇到不少阻力。本文认为,县域医共体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冲突是推行医共体建设的阻力因素。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半结构访谈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调研法,对县域医共体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及诉求进行识别,描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的表现,挖掘利益冲突的原因及影响,从而探讨解决利益冲突的协调策略,为湛江市徐闻县县域医共体的构建及运行提供方法借鉴。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以化解利益冲突为目的,从提高患者对县域医共体的关注度和认可度、通过政策激励满足县级医院的诉求、加大力度提高乡镇卫生院整体实力、构建牵头医院和成员医院利益共同体、医保部门积极参与改革等几方面提出化解各利益相关方利益冲突的对策。
张蓓[3](2020)在《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乡镇卫生院为农村居民提供卫生医疗服务,是公益性、综合性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处于我国农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的中枢环节。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对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健康中国”战略在农村地区的实施、对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的国家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大影响。邗江地处我国经济社会最活跃地区长三角城市的扬州市,该区是典型的城市新中心城区+近郊城区,邗江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经历了公有制、市场化、重归公益性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对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卫生医疗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复杂性,可以为乡镇卫生院功能的界定、功能的发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可以探索完善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的方法路径,为邗江农村居民的健康提供保障,为其他地区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方法,首先对乡镇卫生院的功能进行界定,并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进行分析,然后对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主体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再对功能发挥情况进行评价,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构建政府高效保障机制、提升乡镇卫生院自身履职能力两方面入手,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完善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是:一、乡镇卫生院的功能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公共卫生管理功能三大功能。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发挥需要充分突出自身的比较优势。二、新医改下,邗江乡镇卫生院落实政府规定要求、加大基础投入,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日新月异,为邗江卫生院功能发挥奠定了良好基础。三、邗江乡镇卫生院积极发挥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管理三个功能,为保障邗江农村卫生医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照邗江农村居民的使用和政府的需要,邗江乡镇卫生院存在着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不深入、基本医疗服务功能不全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不到位等问题。四、邗江乡镇卫生院应当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从构建高效政府保障机制、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入手,完善各项功能,走一条高效、满意、科学的发展之路。
陈锦华[4](2020)在《我国医联体式分级诊疗模式研究 ——以W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增长加快、要求不断丰富,如何统筹区域医疗资源,构建合理稳固就医格局,是我国现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2009年4月,我国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1],国家启动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医改),要求各层级医疗卫生单位积极推进以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为主要内容的分级诊疗工作。2010年原卫生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统筹协调各层级医疗机构医疗资源,推动实施分级诊疗。2012年,《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找准各层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和资源帮扶。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施分级诊疗,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并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有利于统筹医疗资源、提升基层诊疗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规范就医格局。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文章对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开展对分级诊疗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目前对分级诊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研究、国际经验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及实践评价研究等方面。本文以利益集团理论和资源整合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证研究法,总结W市实施分级诊疗主要措施有五项:一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二是强化医保政策的刚性引导,三是强化对分级诊疗宣传的柔性引导,四是规范分级诊疗制度,五是强化分级诊疗考核。文章通过对W市分级诊疗现状展开分析,发现W市分级诊疗存在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才短缺、医疗设备缺失、基层医院床位利用率低、双向转诊率下降、患者基层首诊率低、市级医院功能定位不精准等问题。文章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认知和满意度展开对W市分级诊疗效果分析发现,一是超过一半比例的患者对分级诊疗不知晓具体内容,医务人员绝大部分能够知晓分级诊疗内容;二是就诊等候时间长短、医疗设备配置是否齐全、是否能够及时判断病情、诊疗的延续性等是影响患者对分级诊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三是工作环境好坏、医疗设备配置是否齐全、医疗信息是否共享、收入水平高低等是影响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四是导致基层医院难以吸收卫技人才的主要原因有收入水平低、工作环境差、职业发展困哪、学术科研机会少等;五是80%医务人员认为要发挥医联体统筹医疗资源的优势,加大对基层医院在人才培养、医疗设备、诊疗环境、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投入。文章还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借鉴以英国、日本、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分级诊疗优势经验,对国内五大分级诊疗模式展开分析比较。文章得出W市医联体式分级诊疗目前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分级诊疗宣传效果欠佳,二是基层首诊率低,三是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四是市级医院功能定位不精准,五是双向转诊制度不够完善。针对目前W市医联体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度;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完善分级诊疗特别是双向转诊制度;打破固有利益关系,回归医院功能定位等,完善W市的分级诊疗模式。并从研究分级诊疗、医保支付、人才引进培养、临床管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六个方面规范内部运行机制。本文创新有三点:一是对国内外代表分级诊疗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二是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认知和满意度开展问卷调查,对W市分级诊疗效果展开分析研究;三是总结国内外分级诊疗模式优秀经验,创新构建W市分级诊疗模式,规范内部运行机制。本文弥补了对分级诊疗模式研究分析的空缺,对我国分级诊疗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借鉴参考意义。
苏源[5](2020)在《宁夏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实施困境与仿真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健康风险和就医需求不断增加,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费用负担。2009年新医改提出了分级诊疗的内涵,并确立了“保基本本,强基层”改革目标,要求将一般性诊疗服务引导下沉至基层。国家政府及卫生部门各类政策文件中均强调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和“强基层”的重要意义。2015年推进分级诊疗实施,要求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使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引导居民基层就诊是分级诊疗制度的本质和目标,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互为因果。2016年宁夏成为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区,近年来在分级诊疗相关政策的实施、优化基层医疗机构资源投入、提高基层诊疗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实践,但仍面临分级诊疗秩序进展缓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居民保持无序就医的困境,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优化改革实施效果需要来自科学研究的证据支持,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解决策略需要进一步分析与探究。分级诊疗相关策略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继续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怎样提升基层诊疗服务利用是更有效的?居民基层就诊选择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实施引导居民基层就诊仿真策略将对诊疗服务系统带来怎样的变化?期望基于本研究能够回答以上问题,以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助力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推进。研究目的本文的总目标是以宁夏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实施困境为出发点,从优化分级诊疗相关策略的实施效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效引导患者下沉的角度,尝试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实证资料和参考依据。具体目标包括:1.从卫生政策的角度,梳理宁夏分级诊疗相关策略的实施现状与主要问题,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需求吸引能力提供理论依据;2.从供给侧服务能力的角度,分析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和诊疗服务利用的特征和薄弱环节,探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以及提升基层诊疗服务利用的区域策略,为改善基层医疗体系的服务提供能力和绩效产出结果提供决策支持;3.从需求侧就医行为的角度,分析居民基层就诊选择的偏好及影响因素,测算关键因素对基层就诊选择概率的边际影响,为建立良好就医秩序提供参考;4.从趋势预测的角度,构建基层就诊系统仿真模型,模拟和比较各类优化策略的实施效果,对进一步引导居民基层就诊可能面对的成效和问题形成预判。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文献资料来源于各类中英文学术数据库,有关卫生政策文件来源于各级政府或部门的官方网站;相关卫生策略实施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现状的定性资料来源于基层医疗机构知情人访谈信息;相关卫生策略实施进展以及宁夏和各地区医疗资源、诊疗服务利用等定量资料来源于2013-2018年《宁夏卫生健康工作统计公报》和宁夏卫健委信息中心;宁夏城乡居民个人信息、医疗服务利用等资料来源于2018年第六次宁夏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库;宁夏基本社会情况数据来源于2019年《宁夏统计年鉴》。2.分析方法: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类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单因素检验等;利用熵权资源分布指数和集聚度指数评价各地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利用数据包络分析评价各地区基层诊疗服务利用效率;利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基层诊疗服务利用的空间效应;构建随机效用模型测算关键因素对基层就诊选择概率的边际影响;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基层就诊系统仿真模型,模拟优化策略实施后的系统行为变化趋势。研究结果1.分级诊疗相关策略的实施现状及主要问题(1)阶梯化的门诊统筹报销制度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非慢性病患者前往基层就诊产生了一定引导效果。医保策略的主要问题包括,门诊大病医保制度未形成阶梯化报销比例;转诊转院制度对基层首诊的激励作用有待发挥;各级医疗机构间住院报销比例差距不显着;医保差异化报销制度的知晓度有待提高。(2)2018年家庭医生服务的各项签约率均达到预期目标。主要问题包括,总体签约率仅为40.95%,与普及家庭医生服务仍有距离;若普及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数量存在短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认知有待提高;部分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认可度不高;家庭医生对非重点人群的关注度不够。(3)2018年末宁夏已构建医联体71个,覆盖90%的基层医疗机构。医联体主要问题包括,均为松散型服务模式;医院对基层的帮扶形式和效果具有局限性。(4)互联网诊疗服务和远程诊断是基层互联网医疗的主要应用形式。主要问题包括,2018年互联网诊疗服务仅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基层互联网诊疗量占基层总诊疗量的比重仅为0.28%,居民未形成利用基层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意识;基层互联网诊疗的服务过程相对繁琐和耗时。2.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现状与地区特征(1)近年来,基层的医疗机构数、各类卫生人员、设备和床位、资产与收支均呈快速增长,但是按照卫生规划目标以及进一步患者下沉基层的就诊需求,部分医疗资源仍需优化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数量仍需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和医保定点机构比重仍具有提升空间。基层卫生人员仍然短缺;村医数满足需求但呈减少趋势;全科医生仍需继续增加;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和职称有待提高,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基层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且收入偏低不利于基层形成职业吸引力。基层的设备配备水平有待改善,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的数量和使用率均呈较低水平;基层可配备药品基本能够满足患者治疗需求。(2)从熵权资源分布指数来看,宁夏各地区存在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差异性,城市地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相比农村较低(t=-2.265,P=0.035)。从资源集聚度来看,各地区各类基层医疗资源相对人口分布均处于不同程度的过剩、短缺或平衡状态,地区分布公平性欠佳。(3)近年来,宁夏基层诊疗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基层诊疗率呈下降趋势,2018年基层诊疗率仅为43.63%,与70%的阶段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社区诊疗量在基层总诊疗量中的比重最低,引导居民基层就诊城市应是重点。双向转诊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并形成相对的“上转容易、下转难”,加剧患者向上集中。(4)从基层诊疗服务的利用效率来看,宁夏仅有45.45%的地区实现了综合效率有效且规模报酬不变;对未达到综合效率有效的12个地区进行指标投影分析,这些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地资源投入相对过剩,应作为引导居民基层就诊重点区域,以实现投入与产出协同性。从空间均衡的角度,各地区基层人均诊疗量的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162(P<0.05),具有空间正相关性;空间滞后模型显示,其空间滞后因子系数为0.624(P<0.01),说明目标地区对邻近地区的诊疗服务利用具有正向带动影响;根据各地区所处空间分布格局,引导居民基层就诊可分别采取维持、鼓励、改革和帮扶四类区域策略。3.居民基层就诊选择的影响因素(1)经单因素检验,农村地区、45岁及以上、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自评健康状况较好、体重正常或超重、病伤程度不严重的患者,认为就医机构距离近、技术水平不高、设备条件不好、候诊时间短、服务态度好、就诊花费不贵、总体满意、就诊自负费用不高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知道家庭医生和签约家庭医生的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2)根据随机效用模型,在其他因素保持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关于基层就诊选择概率,患者来自农村相比城市使之增加10.50%,患者健康状况一般相比很差使之增加9.79%,就医机构距离近使之增加14.28%,候诊时间短相比时间长使之增加22.67%,Ln(就诊自负费用)每降低一个单位使之增加7.69%,由于基层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的劣势,使之分别减少29.34%和38.40%,签约家庭医生相比未签约使之增加8.71%。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改善应作为关键因素。4.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仿真策略模拟实验(1)实施“普及家庭医生服务”、“提高基层技术水平”、“改善基层设备条件”三类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仿真策略,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基层诊疗率、基层诊疗量、基层医师需求量,以及节约个人自负费用和医保支付费用。(2)实施“普及家庭医生服务”策略,2023年的基层诊疗率仅为46.73%,与分级诊疗阶段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该策略对居民基层就诊引导效果相对有限,且不会出现基层医师供需缺口。(3)实施“提高基层技术水平”和“改善基层设备条件”两类策略,能够有效实现患者下沉基层,2023年的基层诊疗率将分别达到66.71%和75.49%,接近或超过分级诊疗阶段目标,但是基层可承接诊疗量的比重分别仅为79.71%和70.57%,医师缺口分别为1663人和2781人,基层医疗机构承接患者的能力有限。(4)按照假设的基层互联网诊疗率,实施互联网医疗对基层医师的补充力度非常有限。若要通过推广基层互联网医疗来弥补“提高基层技术水平”和“改善基层设备条件”两类策略所产生的基层医师供需缺口,2023年的基层互联网诊疗率需分别达到19.01%和28.15%。结论与建议1.主要结论(1)家庭医生签约率和基层互联网诊疗量有待提高,各项分级诊疗相关策略的制度或服务过程存在部分缺陷,还未充分发挥居民基层就诊的引导作用。(2)近年来各类基层医疗资源总体呈现快速增长,但是部分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仍需优化,同时基层医疗资源的地区分布公平性欠佳。(3)基层诊疗服务的绩效结果尚不理想,针对城市地区、未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基层诊疗服务利用处于低-高格局的地区和处于低-低格局的核心地区,实施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改革措施是更有效的。(4)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是提升居民基层就诊选择概率的关键因素。(5)相比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技术水平和改善基层设备条件可有效引导患者下沉基层,但需面对医师缺口,基层的承接能力有限。2.对策建议(1)落实政府医改责任,完善各项制度与政策;(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能力;(3)均衡地区差异,提升基层诊疗服务的整体绩效;(4)改善基层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获取居民就诊信任;(5)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养居民基层就诊习惯;(6)推广基层互联网医疗,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共享。
郎杰燕[6](2019)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文中认为制度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贯穿于政治学发展的始终。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性制度,其改革、发展与完善不仅能够分散农民疾病风险、降低农民医疗负担、增进农民健康福祉,而且有利于缓解社会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国家政权合法性。可见,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体现其社会性的同时也显现出很强的政治性。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从建国之初的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到如今城乡一体化整合期的“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走过一条“跌宕起伏”的制度变迁之路。时至今日,仍存在管理经办体制不顺畅、筹资结构不合理、待遇支付制度不健全、监督控费机制不完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诸多问题,给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国家能力和政府信任带来巨大挑战。诚然,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变迁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形成了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政治等不同的研究路径。但是,对于由宏观管理、筹资、待遇支付三项核心要素制度构成,关系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两个市场”,关涉国家、政府、社会团体及农民个人等多元利益,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高度耦合性的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而言,单一角度的分析难免有失偏颇,难以揭示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与内在逻辑。综合“结构”、“行动”与“历史”要素全面解释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解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变迁提供了一个广阔视角,以期探寻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深层逻辑,为未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指明方向、提供路径。为此,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依据历史发展关键节点划分制度变迁阶段的方法,将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历程划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7)、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7)、改革开放初期(1978-2001)、新世纪初期(2002-2008)、城乡一体化加速期(2009-今)五个阶段。通过全面、系统梳理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总结归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并着重探寻其变迁的内在逻辑。由此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论:其一,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具有复杂变迁历程与多元变迁特征。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制度断裂——‘初级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五次重大变迁。并且,每次大的制度变迁阶段下均有制度创新、制度扩散、制度完善等连续的、有所差异的制度变迁过程。同时形成分层分序的变迁路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行、内源性与外源性交揉、渐进性与突变式共存、合意性与意外性同在的多样化变迁方式,以及利弊相随的制度变迁绩效。其二,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遵循“环境·主体·时间”三重复合式逻辑。制度环境通过粘嵌耦合机制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产生结构性影响,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结构中的宏观管理、筹资和待遇支付制度分别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高度粘嵌,推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结构性变迁。行动主体通过价值偏好与利益博弈机制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产生自主性影响,即建国初期农民的共同行动,人民公社时期国家的整体性动员,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医疗机构、农民等多元主体的非合作博弈,新世纪初多元主体的合作博弈以及城乡一体化加速期人社与卫生两个主管部门之间的管理权争夺,推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自主性变迁。另外,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近百年变迁历史中形成对“国家主导”、“自愿合作”以及“二元保障”路径的强劲依赖,并且还受到诸多偶然性事件以及关键节点等时间要素的深刻影响。其三,未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应在优化制度环境、规范各行动主体行为、突破路径依赖、把握关键节点的基础上向着更加公平、健康、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徐勇[7](2013)在《我国基本医疗服务民营化问题研究 ——以兴化市为例》文中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民营化改革成为西方国家治道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社会力量与市场机制来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做法在西方国家得到普遍推广,并迅速地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开来。我国基本医疗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一方面源自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影响,以及为解决因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等引致的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源自于对全球医疗服务市场化供给的模仿与学习。遗憾的是,我国医疗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政府主导市场化的能力还比较弱,公众对基本医疗服务民营化的支持与理解不够,进驻医疗行业的社会力量还比较弱小。所以,医疗服务的民营化改革在提升服务供给的效率与公平上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巩固了公立医疗机构尤其是城区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强化了医疗行业的逐利行为。为此,社会各界对医疗服务民营化改革的批评与质疑之声也随之增多。学界对基本医疗服务是否已经民营化,是否需要民营化,医改不足是否是民营化所致等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为解决基本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出台了新的医改政策,提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指导原则。自2009年以来,中央政府在“保基本”、“强基层”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医疗服务供给机制的建设却显得步履蹒跚,困难重重。尽管中央政府积极推动医疗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大力提倡并积极鼓励社会办医,但许多地方政府为了确保中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后基本医疗服务公益性的有效实现,毅然中止了公立医疗机构的民营化改革。基本医疗服务是否只能完全由政府供给才能保证服务的公益性,政府供给是否一定能保证服务的公益性,民营化期间医疗服务供给中的问题是否就是改革本身所致,改革中服务供给的效率与公平之间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鉴于实践中的两难困境、学界的争论、以及社会的质疑,我们有必要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民营化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细致缜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医疗服务民营化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探究其中的原因,并对民营化在医疗服务供给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此对学界颇有争议的观点进行验证,并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服务供给路径做一些理论上的准备。论文将对医疗服务的民营化改革放入其依托的政治、经济、行政与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从民营化改革中医疗机构的治理结构、政府与医疗机构的行为选择与民营化对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结果的影响三个维度展开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系统研究与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医疗服务的民营化进行全面的考察与操作层面的微观分析。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以兴化市作为研究个案,采取解剖个案的研究方式,充分运用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与文献资料的查阅等方法获取真实有效的资料,对民营化的结果与成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基本医疗服务的民营化改革既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外部制度环境影响的结果。在由上至下的制度诱致与压力之下,很多地方政府难以形成周密的改革方案,而一些设计合理的方案也很难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外部制度环境的要求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脱节为后来的改革面临重重困难埋下了伏笔。第二,公立医疗机构的民营化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由于基本医疗服务带有极强的社会福利性,一些地方政府为消除人们对改革的顾虑,也为减少改革的风险采用多元渐进的改革路径,在保留公立医疗机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产权的部分私有化改革,并允许一定数量的民营医疗机构存在。尽管部分私有化的改革模式代表了政府改革的良好愿景——即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实现服务供给效率的提升,通过保留医疗机构所有权的公有性质以及相应的政府干预来维护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但从改革的实际效果看,改革并没有实现效率与公共责任的“优势叠加”。这些改制公立医疗机构既没有象完全私有化的医疗机构那样追求效率,又容易游离于公益目标之外。第三,组织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影响医疗机构行为选择的关键性因素,当两者实现平衡时,基本医疗服务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共责任的双赢。民营化并不必然导致医疗机构公共责任的丧失与服务效率的提升。民营医院的效率的提升与社会责任的实现源自于其合理的治理结构、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与较为严厉的外部约束,而公立医疗机构的劣势在于其利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失衡。所以,在基本医疗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中,产权性质只是改革的外在形式,和民营化改革相适应的组织治理结构的变革与相应的制度设计与产权性质的变更相比更为重要。第四,民营医院并不必然走高端化与个性化的发展之路,县域民营医院在基本医疗服务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目前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供给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为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培育民众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公民精神,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基本医疗服务有必要采取多元化的供给路径。关键的问题是不管是社会力量的进驻还是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都应该保持医疗机构利益激励机制与以公共责任为基础的约束机制之间的平衡。总之,本文认为,基本医疗服务民营化改革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并不是改革本身所引致,而是改革不彻底的结果。在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中,改革主体过分注重产权改革的形式,对医疗行业原有的制度安排过于依赖,忽视了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组织治理结构的变革与相应的制度建设,导致医疗机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之间的失衡,从而促成医疗机构消极行为的产生,影响了民营化改革的成效。与此同时,行政部门并没有就民营医院的出现而对医疗行业的监管与业务指导做出相应的调整。由于对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不甚清楚,所以,地方政府对民营医院的政策规定与违规行为的惩戒较为严厉。这种严格的事后约束与医疗市场的竞争压力形成了对民营医院营利性动机与行为的制约,对规范民营医院的业务经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客观上促成了民营医院效率与社会责任的双赢。当然,这种由政府的偏见与防微杜渐的心理促成的重典式约束机制并不一定是合理的,事实上,政府部门并没有对该行业中存在的信息高度不对称现象进行深刻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约束机制。这些机制成果的取得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制度效率的损失为代价的,机制本身的交易成本较高。由此可见,基本医疗服务效率的提升与公共责任的实现与医疗机构产权的性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的问题是要保持组织的利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两者间的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对医疗机构的治理结构与配套制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科学的设计。
杨宇霞[8](2012)在《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下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及其治理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激活了一大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事实上增强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新农合制度设计中处于枢纽地位的乡镇卫生院,在国家层面受到政府前所未有重视。我国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得以迅速开展,呈现出农村居民看病受益、定点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增加、卫生事业发展的“多赢”局面。在农村卫生事业水平整体改善的同时,乡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政策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供给系统,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主要由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承担:县级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疾病诊治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村卫生室承担所在行政村的一般疾病的诊治工作。农村三级医疗网应该有效地分流农村患者,使农村居民的大部分基本医疗需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满足。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和不公平,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机构普遍面临人力资源、技术能力和设备建设滞后的局面,无法为新农合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服务和质量保障。尽管新农合通过提高补偿比例等手段鼓励农村居民更多地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然而农村基层医疗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不能让参合农民满意,尤其在遇“大病”需要治疗的时候,参合农民宁愿选择价格高、路途远的县级以上医院。因此,目前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无法为新农合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也没有很好实现新农合制度缓解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初衷。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和切身经济利益,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和管理,是当前和今后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质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新农合实施后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现状、问题和根源。并将利益相关者和治理理论引入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研究领域,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视角探索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和措施,为新农合成熟规范运行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一、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第1章、第2章):通过背景分析与文献研究回顾阐明研究的问题。包括选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回顾与梳理国内外医疗服务治理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形成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问题、治理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认识。第二部分(第3章、第4章、第5章):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与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阐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其现实状态,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新农合政策对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格局的影响;在经济学视角分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基础上,以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基层定点医疗机构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切入点,运用结构方程分析等定量方法从供需双方的角度探讨影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样本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质量的问卷及访谈调查,结合国家公布的数据资料,总结和分析新农合实施后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现状、问题和根源。第三部分(第6章、第7章):运用德尔菲法、问卷及访谈等调查研究方法对新农合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分类及利益取向、利益冲突分析,寻找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条件与机制。通过正反馈、负反馈及延迟结构分析,围绕新农合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医疗质量问题基模分析。将众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整合为政府子系统、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子系统、患者子系统、新农合管理者子系统和药品供应商子系统,采用图形结构进行系统基模分析,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讨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策略。第四部分(第8章):展开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设计。按照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结构框架来阐明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过程与机制。构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协同治理的效用模型,通过模型更为深入地刻画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关键点与作用机制,提出全新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治理思路。第五部分(第9章):总结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展望后续研究。二、论文的主要结论1、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给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挑战,质量问题已成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新农合有效运转的绊脚石。新农合本身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采取何种付费方式以及主要的付费流向,对于农民的就医行为以及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都有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CHNS筛选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表明,新农合持续提高了患者到乡镇卫生院就诊比例,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居民的就医流向趋于基层医疗机构。我国农村地区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布局,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好,但是由于农村乡、村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较差,农村居民遇到“大病”宁愿舍近求远地选择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导致城市医院拥挤、看病难,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闲置、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2、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政策制定者,都需要正确找寻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目前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较差、药物滥用和诊疗行为不规范的等方面。在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下,从供需两个角度的调查分析发现,乡镇卫生院(供方)比较重视医疗服务技术性质量,主要包括诊疗质量、合理用药、临床诊疗规范等内容;患者(需方)对乡镇卫生院质量问题的反映主要集中在医生诊疗水平、设备条件、职业道德态度、医疗费用等方面;村卫生室(供方)目前关注的主要有:诊疗质量、器械消毒、人员资质等内容;患者(需方)对村卫生室的主要质量问题反映在设备条件差、药品种类少等方面。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医疗技术人员缺乏、内部有效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监控机制缺失;村卫生室医疗质量问题显得更为模糊,村卫生室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政策不明朗是影响村卫生室医疗质量管理的根源问题。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都出现政府“包揽一切,,的倾向,政策的制定并没有顾及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影响了医疗服务最初目标的实现,同时导致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无力。由于医疗服务产品本身的公益性、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和供给诱导性的特点,决定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同时也决定了服务提供者的供给意愿。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政府是新农合的制度设计者与组织者,新农合的实施使原来简单的医患双方转变为政府、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民的三方关系。现行新农合的制度设计过多地强调医疗费用的控制而忽视了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管,参合农民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渠道和投诉机制,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和改善。4、医疗服务质量的治理实际上是对医疗服务机构的治理,在新型合作医疗的政策框架下,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作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特殊复合型组织,其利益相关者众多且存在利益冲突,利益的协调与整合是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关键。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利益相关者是对医疗服务进行了“投资”,并承担医疗服务结果可能造成的风险的个人或群体。按照他们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中间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由于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目标的差异性,存在着以下几种利益冲突:第一,医疗服务消费者与提供者及其代理人(医生)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二,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新农合管理办公室、乡镇卫生院、村医及农村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在医疗服务目标的偏好及选择不一致时产生的利益冲突,这些冲突的协调是重要的治理着力点。5、系统基模分析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解释了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现存的治理问题及原因。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市场化”浪潮下转变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医疗卫生工作的性质。一方面,这种“市场化”的大环境让农村三级卫生网络中的主角——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由层级间的协作关系变质为层级间的竞争关系,使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纵向整合质量降低。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上已经成为相互独立的市场主体。为了重塑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秩序化和完整性,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提出了“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的政策。但是,当前的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关系,实质上是乡镇卫生院受地方政府的委托对村卫生室进行管理。这种委托管理在所有权缺失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违规操作、与村医争利以及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这些失范行为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目标侵蚀。6、当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公益”、“福利”、“非营利”等属性上飘移、争论,新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也陷入“督”与“办”的含混境地,破解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问题的关键是质量监督机制的重塑。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利益格局。虽然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之间的医疗业务定位不同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因此,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下,可逐步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村医可充当新农合的“守门人”中色,通过首诊过滤,建立村、乡、县逐级转诊制度。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不能向一般的医院模式和诊所方向发展,因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还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建议落实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的乡村一体化管理,在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纵向业务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层次的质量监督机制。7、由于新农合制度设计中特殊的多层级委托—代理关系,在农村地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内部治理中,各核心利益相关者随着医疗卫生服务的延伸环节进行质量的治理。包括医患关系的治理结构、医院运营的治理结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环节的治理结构。可以考虑在政府引导下设置由核心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实体组织,对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进行客观、独立的第三方协调与监督。外部治理的重点则主要是政府外部治理平台的打造以及市场机制与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三、论文的创新之处1、采用供需双方视角的分析,较为准确地发现了新农合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医疗服务质量的定量、定性分析,发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供方)比较重视医疗服务技术性质量,而患者(需方)对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问题的反映则更倾向于非技术性质量维度,这为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启示。2、提出了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思路。已有的治理研究多是政府或医院视角的单边治理,本研究将利益相关者与治理理论引入新农合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研究领域,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作为特殊复合型组织,根据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体系的治理目标,探索了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目标、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为政府改善和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决策参考。
孟宏斌[9](2008)在《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西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薄弱和医疗保障制度缺失的现实,使得西部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不断恶化加剧,从而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建立健全以新型合作医疗为主体核心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已不仅是单纯的社会公平问题,更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解决的重要经济社会问题,是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本研究拟通过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对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运行的制度基础与环境进行分析,探寻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根源所在。针对存在的政府公共医疗服务职能缺失、医疗服务供给质量薄弱及农民参合持续性难以保障等关键问题,以改革优化筹资补偿、风险监管防范及主体联动三大机制为着力点,构建参合农民、政府和医疗机构三方主体间的利益协调均衡机制,促进西部农村合作医疗持续规范发展。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完善具有深厚的经济学、卫生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它既有医疗产品的一般属性,又与传统合作医疗及商业医疗保险有所区别。中国政府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经过几年试点探索,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方面初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困境。从利益相关主体角度的实证分析看,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现实需求强烈与参合率不稳定,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医疗服务供给薄弱与诱导需求过度,政府公共医疗服务职能缺失与越位并存。从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运行的根源症结的理论剖析看,在人文社会环境、医疗体制改革、制度支撑配套建设等宏观运行环境层面出现制约,在功能定位、筹资补偿、监督管理、制度报销等制度设计层面存在内在缺陷。针对制约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运行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症结,可通过优化筹资补偿、风险监管防范及主体联动三大机制完善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制度的持续运行发展。优化筹资机制的关键是在明确合作医疗公共产品属性的基础上,加强各级政府对西部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合理确定各筹资主体的筹资比例,确保筹资的公平性;同时制定采用科学的筹资方案模式吸引农民积极主动参合。优化补偿支付机制的关键是扩大补偿种类范围,尤其要考虑将门诊补偿列入补偿范围,扩大受益面;提高补偿比例,特别是加大对西部常见多发病的补偿比例,增强受益率,确保参合农民真正享受到合作医疗的实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风险主要包括供需方主体风险及合作医疗基金风险两方面。应健全规范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机制,采用激励约束机制,重点从基金风险预警、医疗服务供方费用控制及农民参合行为监督三方面进行风险防范监管。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运行必须依赖于三大主体间的联动保障机制。通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力资源配置、服务质量与价格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构建医疗服务的供给机制;重塑参合农民的主体地位意识,设计合理的参与机制及相应的培训,提升参合农民的参与意愿与能力,构建医疗需求主体的参与机制;通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界定、立法规范支持机制、制度安排、财政刚性投入机制等方面构建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本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为实现持续规范发展,必须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功能定位,应以预防小病、补偿大病为功能模式;必须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农村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减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压力;将“政府主导、农户主体”作为合作医疗规范持续发展的基点,强化参合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加强筹资、补偿、管理及监督四运行环节的调控;关注以流动农民工为主体的特殊群体的参合方案,考虑建立贫困农民群体的长效参合机制;尽快理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建立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横向协作体系。本论文研究在以下方面可能有创新:一是鉴于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落后、环境交通恶劣及地方病、慢性病多发的现实状况,提出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以“预防小病为主、兼顾大病补偿”为功能定位;二是提出了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给主体存在双重供需关系:医疗机构与患病农民的医疗服务供需关系,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与参合农民间的医疗保障供需关系;三是区分界定了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运行存在的问题与根源,区分管理与监督两个层面的制度建设,管理对合作医疗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宏观调控,而监督则是针对运行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的预防、检查及纠偏活动;四是在调研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构建了简单的筹资补偿比例测算模型公式,对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补偿标准比例定量分析。本论文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有西部不同省份筹资补偿标的精确测算、合作医疗与相关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独立性的有效途径。
陆慧[10](2006)在《南通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改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 研究对南通市农村卫生改革情况及其效果进行综合系统的调查分析与评价,探索改革、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的策略与途径,从而为政府转变职能,制定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的政策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对南通市如皋、通州、如东三样本市(县)县级及以下基层卫生机构、基层卫生工作者、农村居民等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文献研究、定量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等的调查和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南通市通过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以政府办独立卫生所或政府向民营乡镇医院购买防保服务的形式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以多元化的投资建立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等政策措施,重新构建了南通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研究发现改革具有优势和经验。乡镇卫生院(医院)总体上经营状况在好转,独立卫生所在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卫生管理方面的工作优于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形式。同时研究发现改革存在不足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例如,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公共卫生资源缺乏严重制约农村卫生服务提供。防保科仍保留在乡镇卫生院的模式,能够更多地共享卫生院的资源,可能更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形成,影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正常运行。农村居民对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工作基本满意,但对新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了解不多。 研究结论 在新形势下改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政策选择应当倾向于强化政府健康责任的体现、优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产品提供等几方面,以切实维护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和卫生服务的利用。
二、以乡镇卫生院为切入点 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乡镇卫生院为切入点 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新医改背景下双峰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研究 |
二、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医改 |
二、县级公立医院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以人民为中心理论 |
二、公共服务理论 |
三、公共治理理论 |
四、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章 新医改背景下双峰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现状 |
第一节 双峰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做法 |
一、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
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改革 |
三、补偿机制改革 |
第二节 双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
一、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
二、医疗费用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
三、以药养医现象得到缓解 |
第四章 双峰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双峰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不足 |
二、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欠缺 |
三、分级诊疗实施难度大 |
四、县级公立医院卫生投入机制不完善 |
五、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
第二节 双峰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资金短缺制约医院服务能力 |
二、职责不明确影响医院管理效率 |
三、服务能力欠缺制约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
四、政府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医院自我补偿受限 |
五、公立医院激励政策不合理造成人才流失 |
第五章 深化双峰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建议 |
第一节 坚持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
第二节 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 |
一、建立“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管理体制 |
二、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分级诊疗 |
一、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二、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分级诊疗 |
三、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
第四节 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 |
一、政府加大投入 |
二、探索“以技养医” |
三、发挥医疗保险补偿作用 |
第五节 完善考评制度,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建设医联体的必要性的研究 |
1.2.2 医联体的组织模式研究 |
1.2.3 医联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
1.2.4 影响医联体实施效果的因素研究 |
1.2.5 有关县域医共体的实践研究 |
1.2.6 关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 |
1.2.7 简要评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县域医共体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1 医联体 |
2.1.2 县域医共体 |
2.1.3 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 |
2.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县域医共体研究的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徐闻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
3.1 徐闻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措施 |
3.2 徐闻县域医共体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3.2.1 德尔菲法结果 |
3.2.2 徐闻县域医共体的利益相关者 |
3.3 徐闻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3.3.1 根据权力性得分结果分析 |
3.3.2 根据合法性得分结果分析 |
3.3.3 根据紧急性得分结果分析 |
3.3.4 徐闻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三维度分类结果 |
3.3.5 徐闻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结果的验证 |
3.4 徐闻县域医共体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3.4.1 县级医院的利益诉求 |
3.4.2 乡镇卫生院的利益诉求 |
3.4.3 患者的利益诉求 |
3.4.4 卫生行政部门的利益诉求 |
3.4.5 医保部门的利益诉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徐闻县域医共体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的表现、原因及影响分析 |
4.1 患者的就医选择与卫生行政部门分级诊疗政策方向的冲突 |
4.1.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1.2 冲突的原因 |
4.2 患者的就医选择与医保政策导向的冲突 |
4.2.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2.2 冲突的原因 |
4.3 卫生行政部门的强制性帮扶政策与县级医院自身发展的冲突 |
4.3.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3.2 冲突的原因 |
4.4 卫生行政部门强基层初衷和乡镇卫生院目前实力的冲突 |
4.4.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4.2 冲突的原因 |
4.5 县级医院实际执行能力与乡镇卫生院期盼之间的冲突 |
4.5.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5.2 冲突的原因 |
4.6 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行为的冲突 |
4.6.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6.2 冲突的原因 |
4.7 利益相关者冲突带来的影响 |
4.7.1 组建的医疗机构有联体不连心现象 |
4.7.2 群众基层首诊热情不高 |
4.7.3 群众就医负担有待减轻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解徐闻县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冲突的对策 |
5.1 提高患者对县域医共体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
5.1.1 加大对县域医共体政策的宣传力度 |
5.1.2 畅通上下转诊渠道,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
5.1.3 探索分级诊疗的专项立法,形成合理的就医格局 |
5.2 通过政策激励满足县级医院的利益诉求 |
5.2.1 创新组建方式,尊重县级医院的选择权 |
5.2.2 增加对县级医院财政上的补偿力度 |
5.2.3 制定下沉人员的奖惩政策 |
5.3 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
5.3.1 政府加大投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5.3.2 降低乡镇卫生院招聘人才的门槛,出台人才激励政策 |
5.3.3 探索处方流转,解决乡镇卫生院缺药少药的问题 |
5.4 建设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利益共同体 |
5.4.1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加大财政投入 |
5.4.2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统一行政管理 |
5.4.3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
5.4.4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 |
5.4.6 探索多种形式的医共体组建方式 |
5.5 医保部门积极参与 |
5.5.1 探索县域医共体内医保资金实现总额预付包干制 |
5.5.2 适当扩大总院和分院的报销比例差距 |
5.5.3 县域医共体内报销的起付线实行累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 |
附件2 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界定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件3 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界定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件4 患者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
附件5 县级医院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
附件6 乡镇医院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
附件7 卫生行政部门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
附件8 医保部门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农村卫生医疗工作做法综述 |
1.2.3 简要的评论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乡镇卫生院功能的一般分析 |
2.1 乡镇卫生院功能的界定 |
2.1.1 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历史变迁 |
2.1.2 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内在要求 |
2.1.3 乡镇卫生院功能的社会要求 |
2.1.4 乡镇卫生院功能的构成 |
2.2 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的优劣势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情况分析 |
3.1 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主体的基本情况 |
3.1.1 邗江乡镇卫生院的历史发展 |
3.1.2 邗江乡镇卫生院的现实状态 |
3.2 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的实际情况 |
3.2.1 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发挥实际情况 |
3.2.2 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发挥实际情况 |
3.2.3 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发挥实际情况 |
3.3 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3.3.1 公共卫生服务不深入 |
3.3.2 基本医疗服务不充分 |
3.3.3 公共卫生管理不到位 |
3.4 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欠佳的原因分析 |
3.4.1 公共卫生服务不深入的原因分析 |
3.4.2 基本医疗服务不充分的原因分析 |
3.4.3 公共卫生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完善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的对策建议 |
4.1 构建政府高效保障机制 |
4.1.1 统筹各方合理规划乡镇卫生院功能布局 |
4.1.2 科学区分乡镇卫生院功能具体任务 |
4.1.3 发挥公共财政支撑作用确保乡镇卫生院功能落实 |
4.1.4 完善医疗制度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效率 |
4.2 提升乡镇卫生院自身履职能力 |
4.2.1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目标体系 |
4.2.2 健全与自身功能发挥相适合的管理体系 |
4.2.3 构建与自身发展需要相匹配的人才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乡镇卫生院就医满意度调査表 |
致谢 |
(4)我国医联体式分级诊疗模式研究 ——以W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分级诊疗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分级诊疗内涵研究现状 |
1.2.2 分级诊疗国际经验研究现状 |
1.2.3 分级诊疗问题研究现状 |
1.2.4 分级诊疗对策研究现状 |
1.2.5 分级诊疗实践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基本框架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基本框架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基本概念 |
1.5.1 医联体 |
1.5.2 分级诊疗 |
1.6 相关理论 |
1.6.1 利益集团理论 |
1.6.2 资源整合理论 |
第二章 W市分级诊疗现状及分析 |
2.1 W市简介和分级诊疗概况 |
2.1.1 W市简介 |
2.1.2 W市分级诊疗概况 |
2.2 W市分级诊疗主要措施 |
2.2.1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
2.2.2 强化医保政策的刚性引导 |
2.2.3 强化对分级诊疗宣传的柔性引导 |
2.2.4 规范分级诊疗制度 |
2.2.5 强化分级诊疗考核 |
2.3 W市分级诊疗现状分析 |
2.3.1 W市医联体卫生机构配置 |
2.3.2 W市医疗机构床位配置 |
2.3.3 W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 |
2.3.4 W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配置 |
2.3.5 W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配置利用分析 |
2.3.6 W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分析 |
2.3.7 W市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以来住院人次增长趋势分析 |
2.3.8 W市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以来县域内就诊率分析 |
2.3.9 W市各级医院诊疗疾病种类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市分级诊疗效果分析 |
3.1 患者对分级诊疗模式认知与满意度调查 |
3.1.1 患者基本情况 |
3.1.2 患者对分级诊疗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3 患者对分级诊疗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4 基于患者角度的分级诊疗维度分析 |
3.2 W市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分级诊疗认知与满意度调查 |
3.2.1 医务人员基本情况 |
3.2.2 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3 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4 基于医务人员角度的分级诊疗维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市分级诊疗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分级诊疗宣传效果欠佳 |
4.1.2 基层医院首诊率低 |
4.1.3 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
4.1.4 市级医院功能定位不精准 |
4.1.5 双向转诊制度不规范 |
4.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分级诊疗宣传不力 |
4.2.2 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缺失 |
4.2.3 基层医院卫生人才短缺 |
4.2.4 各层级医院利益难以统一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分级诊疗模式经验及借鉴 |
5.1 国外分级诊疗模式经验及借鉴 |
5.1.1 英国分级诊疗模式 |
5.1.2 日本分级诊疗模式 |
5.1.3 美国分级诊疗模式 |
5.2 国内分级诊疗模式经验及借鉴 |
5.2.1 厦门模式 |
5.2.2 罗湖模式 |
5.2.3 安徽模式 |
5.2.4 上海模式 |
5.2.5 青海模式 |
5.3 国内五大分级诊疗模式分析比较 |
5.3.1 五种分级诊疗模式规范基层首诊方法分析比较 |
5.3.2 五种分级诊疗模式主要措施分析比较 |
5.3.3 五种分级诊疗模式效用分析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W市分级诊疗模式构建 |
6.1 W市分级诊疗模式构建 |
6.2 内部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W市患者分级诊疗知晓与满意度调查表 |
附件2 W市医务人员分级诊疗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宁夏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实施困境与仿真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分级诊疗秩序进展缓慢 |
1.2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 |
1.3 居民保持无序就医惯性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 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 |
1.2 相关理论 |
2. 文献综述 |
2.1 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
2.2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2.3 居民就医机构选择 |
2.4 现有文献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 |
4. 研究方法 |
4.1 调查工具 |
4.2 资料收集 |
4.3 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分级诊疗相关策略的实施现状及主要问题 |
1. 医保差异化报销制度 |
1.1 医保差异化报销制度的实施现状 |
1.2 医保差异化报销制度的主要问题 |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2.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现状 |
2.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问题 |
3. 构建医联体 |
3.1 医联体的实施现状 |
3.2 医联体的主要问题 |
4. 基层互联网医疗 |
4.1 基层互联网医疗的实施现状 |
4.2 基层互联网医疗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现状与地区特征 |
1. 基层医疗资源配置 |
1.1 医疗机构 |
1.2 卫生人力 |
1.3 设施与药品 |
1.4 资产与收支 |
2. 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的地区分布 |
2.1 医疗资源分布指数 |
2.2 医疗资源的集聚度 |
3. 基层诊疗服务利用 |
3.1 诊疗服务量 |
3.2 双向转诊 |
4. 基层诊疗服务利用的效率评价 |
4.1 DEA指标的确定 |
4.2 各地区基层诊疗服务利用的效率评价 |
4.3 非综合效率有效地区的指标投影分析 |
5. 基层诊疗服务利用的空间效应 |
5.1 基层诊疗服务利用的空间探索性分析 |
5.2 基层诊疗服务利用的空间计量模型 |
5.3 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区域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居民基层就诊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样本的统计描述分析 |
1.1 个体特征因素的样本统计描述 |
1.2 健康需要因素的样本统计描述 |
1.3 医疗机构因素的样本统计描述 |
1.4 政策环境因素的样本统计描述 |
2. 居民基层就诊选择的单因素分析 |
2.1 个体特征因素 |
2.2 健康需要因素 |
2.3 医疗机构因素 |
2.4 政策环境因素 |
3. 居民基层就诊选择的随机效用模型 |
3.1 构建随机效用模型 |
3.2 基层就诊选择概率的边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层就诊系统的模型构建与仿真实验 |
1. 基层就诊系统的模型构建 |
1.1 概念模型 |
1.2 逻辑模型 |
1.3 物理模型 |
1.4 模型的检验 |
2. 仿真策略的模拟实验 |
2.1 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2.2 提高基层技术水平 |
2.3 改善基层设备条件 |
2.4 三类仿真策略的比较 |
2.5 实施基层互联网医疗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分析 |
1. 关于分级诊疗相关策略 |
2. 关于基层医疗资源配置 |
3. 关于基层诊疗服务利用 |
4. 关于居民基层就诊选择 |
5. 关于基层就诊系统的仿真实验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1 主要结论 |
2. 对策建议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价值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研究 |
(三)已有研究评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阐释 |
(一)制度及制度变迁 |
(二)医疗保险制度及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
(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
四、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视角:历史制度主义 |
(二)分析框架:环境·主体·时间与制度变迁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六、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总体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1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 |
1.1 建国初期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 |
1.1.1 制度生成:米山联合保健站建立 |
1.1.2 制度扩散: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推广 |
1.2 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 |
1.2.1 制度创新:稷山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建立 |
1.2.2 制度扩散: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大力推广 |
1.2.3 制度衰退:国民经济调整下暂时性式微 |
1.2.4 制度高潮:“六·二六”指示下走向“顶峰” |
1.3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 |
1.3.1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雪崩式”解体 |
1.3.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首次恢复重建失败 |
1.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再度恢复重建无果 |
1.4 新世纪初期“初级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 |
1.4.1 制度创新:新农合政策出台 |
1.4.2 制度试验:新农合试点启动 |
1.4.3 制度扩散:试点扩大与“全覆盖” |
1.5 城乡一体化加速期“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 |
1.5.1 制度创新:地方自发探索城乡医保制度整合 |
1.5.2 制度扩散:中央顶层政策倡导性整合 |
1.5.3 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式整合 |
小结 |
第2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
2.1 分层分序: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路径 |
2.1.1 分层变迁:三项核心要素制度的相对独立性 |
2.1.2 分序变迁:三项核心要素制度的相互关联性 |
2.2 多样并存: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方式 |
2.2.1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并行 |
2.2.2 内源性制度变迁与外源性制度变迁交揉 |
2.2.3 渐进性制度变迁与突变式制度变迁共存 |
2.2.4 合意性制度变迁与意外性制度变迁同在 |
2.3 利弊相随: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绩效 |
2.3.1 农村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
2.3.2 “集体福利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
2.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式”变迁绩效 |
2.3.4 “初级社会保险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
2.3.5 农村“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
小结 |
第3章 结构性变迁:制度环境与农村医疗保险 |
3.1 制度环境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
3.1.1 粘嵌耦合:制度环境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
3.1.2 农村医疗保险与制度环境的嵌入关系 |
3.2 政治嵌入性:政治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
3.2.1 国家缺位与“俱乐部式”管理 |
3.2.2 “全能主义”与官僚化管理 |
3.2.3 行政分权与管理主体缺失 |
3.2.4 民生政治与政府垄断性管理 |
3.2.5 政府治理变革与社会化管理 |
3.3 经济嵌入性:经济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
3.3.1 合作经济与农民自愿集资 |
3.3.2 封闭性集体经济与强制性筹资 |
3.3.3 经济性分权与医疗保险筹资不力 |
3.3.4 经济发展奇迹与财政主导型筹资 |
3.3.5 分配格局调整与社会化筹资 |
3.4 社会嵌入性:社会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
3.4.1 社会弥散与低水平医疗保健 |
3.4.2 “总体性社会”与集体医疗福利 |
3.4.3 社会转型与医疗自费 |
3.4.4 社会权利诉求与初级医疗保险待遇 |
3.4.5 社会公正与统一医疗保险待遇 |
小结 |
第4章 自主性变迁:行动主体与农村医疗保险 |
4.1 偏好与博弈:行动主体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
4.1.1 价值偏好:单一行动主体与制度变迁 |
4.1.2 利益博弈:多元行动主体与制度变迁 |
4.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行动主体及其利益诉求 |
4.2.1 国家/政府的利益诉求 |
4.2.2 医疗机构的利益诉求 |
4.2.3 农民的利益诉求 |
4.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博弈 |
4.3.1 农民的共同行动与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 |
4.3.2 国家的整体性动员与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 |
4.3.3 多元主体的非合作博弈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 |
4.3.4 多元主体的合作博弈与“初级社会保险型”农村医保 |
4.3.5 管理权之争与“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 |
小结 |
第5章 历史性变迁:时间中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
5.1 路径依赖、偶然事件、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
5.1.1 自我强化: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5.1.2 意外结果:偶然事件与制度变迁 |
5.1.3 “遗产”的产生与再生产: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
5.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5.2.1 “国家主导”路径的依赖 |
5.2.2 “自愿合作”路径的依赖 |
5.2.3 “二元保障”路径的依赖 |
5.3 偶然事件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
5.4 关键节点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三重逻辑与未来改革 |
6.1 “环境·主体·时间”三重复合式制度变迁逻辑 |
6.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
6.2.1 共享、健康与幸福:制度改革目标 |
6.2.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 |
6.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策略选择 |
6.3.1 优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环境 |
6.3.2 规范各行动主体行为 |
6.3.3 突破路径依赖 |
6.3.4 注重关键节点 |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讨论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我国基本医疗服务民营化问题研究 ——以兴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问题的提出 |
四、本文的假设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医疗服务民营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 |
一、坚持市场统治 |
二、主张有限的政府干预 |
三、确立个人责任 |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 |
一、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
二、治理“政府失灵”的对策 |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
二、新公共管理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医疗服务民营化的现状及其争论 |
第一节 国外医疗服务民营化现状及其争论 |
一. 医疗服务民营化得现状 |
二、关于医疗服务民营化的争论 |
第二节 中国医疗服务民营化的现状及其争论 |
一、医疗服务民营化的缘起与契机 |
二、医疗服务民营化的发展现状 |
三、关于医疗服务民营化的争论 |
第三节 兴化市医疗服务民营化改革的现状 |
一、兴化市概况与个案选择的理由 |
二、兴化市医疗服务民营化改革的动因 |
三、兴化市医疗服务的民营化与逆向民营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疗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医疗机构的治理结构 |
第一节 医疗机构治理结构改革的策略 |
一、公共组织治理结构变迁的缘由 |
二、我国医疗机构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改革的推进和构想 |
第二节 医疗机构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践 |
一、我国医疗机构治理结构改革的实践类型 |
二、兴化市医疗机构治理结构的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医疗机构的行为选择 |
第一节 对医疗服务民营化改革的抵制与被动接受 |
第二节 增加组织业务收入 |
一、增加业务收入的客观原因 |
二、增加业务收入的具体措施 |
第三节 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
一、控制运行成本 |
二、优化分配和激励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医疗服务民营化过程中政府机构的行为选择 |
第一节 改革的艰难推进 |
一、改革方案的拟定 |
二、改革动员 |
三、招标方案的拟定与公示 |
四、竞标与签约 |
第二节 对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制度规定 |
一、人事制度的规定 |
二、资产与财务制度的规定 |
第三节 对医疗服务市场的规制与管理 |
一、医疗服务市场的准入规制 |
二、医疗服务市场的价格规制 |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业务规制与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医疗服务民营化之结果:服务效率的视角 |
第一节 医疗服务效率评价的指标 |
一、关于效率的评价 |
二、医疗服务民营化效率的评价指标 |
第二节 医疗服务的效率(一)——投入、产出与效果 |
一、医疗资源的投入 |
二、医疗机构的服务产出、效率与效果 |
第三节 医疗服务的效率(二)——供给中的交易成本 |
一、患者购买医疗服务的交易成本 |
二、公立医疗机构服务外包中的交易成本 |
三、医保基金购买医疗服务的交易成本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医疗服务民营化之结果:公共责任的视角 |
第一节 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共责任 |
一、公益性 |
二、公平性 |
三、回应性 |
第二节 民营化对医疗服务公共责任的影响 |
一、基本医疗服务公共责任的评价指标 |
二、基本医疗服务民营化中的公共责任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医疗服务质量 |
1.2.2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
1.2.3 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 |
1.2.4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
1.2.5 基层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 |
1.2.6 治理 |
1.2.7 服务质量治理 |
1.3 国内外医疗卫生发展与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医疗卫生发展与研究回顾 |
1.3.2 国内农村医疗卫生发展与研究现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利益相关者与治理理论的审视性回顾 |
2.1 治理理论述评 |
2.1.1 治理的概念源起与内涵演变 |
2.1.2 治理的一般理论内涵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概念 |
2.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观点 |
2.3 利益相关者与治理的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2.3.3 政府规制理论 |
第3章 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历史变迁 |
3.1 传统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1949-1978) |
3.1.1 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策略 |
3.1.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微与形成(1944-1979) |
3.1.3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形成(1949-1979) |
3.2 农村合作医疗衰落期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1979-2002) |
3.2.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瓦解及其背景 |
3.2.2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崩溃 |
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2003—至今) |
3.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过程 |
3.3.2 新、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比较 |
3.3.3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新变化 |
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 |
第4章 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
4.1.1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品属性与分类 |
4.1.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均衡分析 |
4.2 供方角度的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 |
4.2.2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
4.2.3 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 需方角度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需方评价 |
4.3.2 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需方评价 |
第5章 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及原因剖析 |
5.1 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现状及问题 |
5.1.1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及质量现状 |
5.1.2 新农合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统计性描述 |
5.2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
5.2.1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最大障碍是缺乏人才 |
5.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 |
5.2.3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外部监督多头交叉、监督无力 |
5.3 复杂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况决定了医疗质量治理的必要性 |
5.3.1 政府投入机制的偏差 |
5.3.2 运行机制的偏移 |
5.3.3 监督机制的缺失 |
第6章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6.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方法 |
6.1.1 方法综述 |
6.1.2 方法选择 |
6.2 利益相关者识别与分类 |
6.2.1 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
6.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6.3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 |
6.3.1 Ⅰ级利益相关者利益分析 |
6.3.2 Ⅱ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 |
6.3.3 Ⅲ级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分析 |
6.4 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分析 |
6.4.1 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
6.4.2 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协调 |
第7章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系统基模分析 |
7.1 系统基模分析方法 |
7.2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质量治理的政府环节问题基模分析 |
7.2.1 政府财政投入成了失衡的富者越富基模 |
7.2.2 政府实施的医药品集中招标政策的引鸠止渴基模 |
7.2.3 政府药品强制降价政策导致用药不合理舍的本逐末基模 |
7.3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治理中医疗卫生机构的问题基模分析 |
7.3.1 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分析 |
7.3.2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的问题基模分析 |
7.3.3 村卫生室的问题基模分析 |
7.4 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的问题基模 |
7.4.1 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上限基模 |
7.4.2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增长上限的对策基模分析 |
第8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治理思路 |
8.1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目标导向与模型 |
8.1.1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内涵 |
8.1.2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目标导向 |
8.1.3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模型构建 |
8.2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治理结构分析 |
8.2.1 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现行主导治理方式评析 |
8.2.2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治理结构 |
8.3 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策略 |
8.3.1 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实体组织 |
8.3.2 内部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设计 |
8.3.3 外部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主要政策建议 |
9.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致谢 |
(9)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际研究动态 |
1.3 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技术框架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技术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论探析 |
2.1 新农合的理论基础 |
2.1.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1.2 健康经济学理论 |
2.1.3 公共经济学理论 |
2.1.4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1.5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2 西部新农合的制度特性 |
2.2.1 合作医疗产品的一般属性 |
2.2.2 新旧合作医疗制度的纵向历史比较 |
2.2.3 不同类型医疗保障的横向比较 |
2.2.4 东西部合作医疗的区域比较 |
第三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现实困境分析 |
3.1 西部新农合的实践探索 |
3.1.1 新农合的制度变迁 |
3.1.2 西部新农合试点成效 |
3.1.3 西部新农合试点的典型模式 |
3.2 西部农民被动参合的困境 |
3.2.1 医疗需要与参与意愿迫切 |
3.2.2 支付能力与意愿不一致 |
3.3 医疗机构供给保障不足的困境 |
3.3.1 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不健全 |
3.3.2 医疗资源配置水平落后 |
3.3.3 医疗服务供给质量低下 |
3.4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失的困境 |
3.4.1 作为主导者的管理缺失 |
3.4.2 作为出资者的投资不到位 |
第四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运行的制掣因素剖析 |
4.1 宏观环境制约 |
4.1.1 自然人文社会环境 |
4.1.2 医疗体制环境 |
4.1.3 配套支撑制度环境 |
4.2 新农合制度缺陷 |
4.2.1 制度设计 |
4.2.2 管理制度 |
4.2.3 筹资制度 |
4.2.4 补偿支付制度 |
4.2.5 就诊报销制度 |
4.2.6 监督制度 |
4.3 微观利益主体供需博弈 |
4.3.1 利益主体的目标诉求 |
4.3.2 供需方的非合作博弈 |
4.3.3 非主动参合因素剖析 |
第五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补偿机制的构建 |
5.1 筹资机制的可持续性 |
5.1.1 筹资理念原则 |
5.1.2 筹资主体渠道 |
5.1.3 筹资方案 |
5.1.4 筹资模式 |
5.1.5 筹资统筹层次 |
5.2 补偿支付机制的适宜性 |
5.2.1 补偿种类范围的理论分析 |
5.2.2 补偿范围方案的现实模式 |
5.2.3 补偿给付水平的确定 |
5.2.4 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支付 |
5.3 西部筹资补偿标准的合理确定 |
5.3.1 筹资补偿标准的估算 |
5.3.2 筹资补偿标准的测算平衡公式 |
5.3.3 筹资补偿测算系数的确定 |
5.3.4 西部筹资补偿标准的实际测算 |
第六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体联动机制的构建 |
6.1 医疗服务供给机制 |
6.1.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6.1.2 医疗体系资源有效配置 |
6.1.3 医疗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
6.1.4 医疗服务质量 |
6.1.5 医疗服务信息供给体系 |
6.2 医疗需求主体参与机制 |
6.2.1 增强农民的参合意愿 |
6.2.2 构建合理的参与机制 |
6.3 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6.3.1 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 |
6.3.2 法律支持机制 |
6.3.3 规制性制度安排 |
6.3.4 刚性财政投入机制 |
第七章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防范监控机制的构建 |
7.1 新农合的运行风险 |
7.1.1 委托方农民的风险因素 |
7.1.2 代理方医疗机构的供给诱导需求 |
7.1.3 基金运行环节风险 |
7.2 风险防范的监督管理机制 |
7.2.1 优化管理模式 |
7.2.2 理顺管理机制 |
7.2.3 强化监督机制 |
7.3 风险防范的激励约束机制 |
7.3.1 基金风险预警机制 |
7.3.2 医疗服务费用控制 |
7.3.3 参合农民风险控制 |
第八章 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
8.1 基本结论 |
8.1.1 西部新农合以预防小病为主、兼顾大病补偿为功能定位 |
8.1.2 树立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制度理念 |
8.1.3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
8.1.4 加强对新农合运行重点环节的调控 |
8.1.5 统一部门管理与多部门协同配套 |
8.1.6 关注以流动农民工为主体的弱势群体的参合方案 |
8.2 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
8.2.1 新农合制度与相关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
8.2.2 探索建立统一管理与独立监督体制的有效途径 |
8.2.3 西部不同省份新农合筹资补偿比例的精确测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南通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课题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南通市的改革情况 |
3.1 改革背景 |
3.2 改革实施情况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目的 |
1.2 具体目标 |
1.3 调查设计 |
1.4 研究方法 |
2 基本理论框架 |
2.1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
2.2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 |
3 研究假设 |
3.1 改革有利于强化政府的健康责任 |
3.2 改革有利于促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 |
3.3 改革能有效保障公共卫生产品供给 |
第三部分 乡镇卫生院改革 |
1 改革中的政府职能 |
2 乡镇卫生院(医院)改革基本情况 |
2.1 乡镇卫生院(医院)功能的变化 |
2.2 医疗卫生资源情况 |
2.3 经费收支 |
2.4 卫生服务提供 |
3 乡镇卫生院(医院)绩效评价 |
第四部分 公共卫生服务提供 |
1 机构基本情况 |
1.1 卫生所(防保科)现状 |
2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效果 |
2.1 妇幼保健 |
2.2 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 |
3 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支持 |
第五部分 村级卫生机构建设 |
1 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建情况 |
2 村级卫生机构经济运行情况 |
3 村级卫生机构资源拥有情况 |
3.1 仪器设备与药品 |
3.2 乡村医生素质情况 |
4 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
5 农村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和满意情况 |
6 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突出的两个问题 |
第六部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1 实施方案 |
1.1 基金来源和分配 |
1.2 基金使用及报销比例 |
1.3 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及管理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改进情况 |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存在的不足 |
第七部分 主要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
1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论 |
1.1 政府健康责任的体现情况 |
1.2 卫生服务体系的改善与不足 |
1.3 保障公共卫生产品的供给 |
1.4 检验结论 |
2 政策建议 |
2.1 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各级政府承担相应责任 |
2.2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 |
2.3 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 |
2.4 依法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管理 |
2.5 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 |
2.6 合适的农村防保体系,保证公共卫生服务提供 |
3 论文特色与不足 |
3.1 特色 |
3.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附录二 调查表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 |
四、以乡镇卫生院为切入点 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医改背景下双峰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问题研究[D]. 彭露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2]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为例[D]. 肖书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邗江乡镇卫生院功能发挥研究[D]. 张蓓. 扬州大学, 2020(05)
- [4]我国医联体式分级诊疗模式研究 ——以W市为例[D]. 陈锦华.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5]宁夏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实施困境与仿真策略研究[D]. 苏源. 山东大学, 2020(09)
- [6]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D]. 郎杰燕. 山西大学, 2019(01)
- [7]我国基本医疗服务民营化问题研究 ——以兴化市为例[D]. 徐勇. 南京大学, 2013(01)
- [8]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及其治理研究[D]. 杨宇霞. 西南大学, 2012(03)
- [9]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研究[D]. 孟宏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10]南通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改善研究[D]. 陆慧. 南京医科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