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趋势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趋势

一、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石兆峰[1](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高强[2](2021)在《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即急性脑梗死,中医称缺血性中风,是脑组织因局部的血流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目前溶栓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适应证严格、时间窗短、出血和再灌注损伤风险高,其临床效果受到限制。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中风独具优势。中医认为痰热腑实证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为常见的证型,而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是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代表性方剂。星蒌承气汤“脑病治肠”、“上病治下”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提出的“菌-肠-脑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诸多临床试验及系统性综述已证实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确切临床疗效与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其效应机制研究尚且不足。因此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肠道微生态理论,深入探讨缺血性中风的肠道微生态机制及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的效应机理。目的:基于中医“上病治下”理论与现代医学“菌-肠-脑轴”理论,(1)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全面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机制;(2)明确具有“化痰通腑”作用的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验证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关键靶点与通路;(3)探讨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通腑”与“通便”差异的肠道微生态机制;(4)观察星蒌承气汤对伪无菌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模型菌-肠-脑轴的影响,验证星蒌承气汤通过直接影响肠道菌群而改善脑卒中预后的假说。方法:(1)借助TCMSP、BATMAN-TCM、ETCM及TCMID等数据库收集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应用STITCH等对未找到靶点的化合物进行靶点预测。通过6个数据库挖掘缺血性卒中的靶点。通过GO和KEGG富集对交集靶点进行高级功能分析,并用cytoscape3.6.0构建PPI、化合物-靶点及药物-靶点-通路网络。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2)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CAO)组、星蒌承气汤(XCD)组、尼莫地平(Nim)组及舒泰清(PGE)组,通过制备高脂低纤维饮食复合线栓法的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模型,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除胶实验、TTC和TUNNEL染色,综合评价星蒌承气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运用ELISA、W estern blot等技术验证网药关键靶点与通路;(3)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XCD组、Nim组与PG E组,通过制备高脂低纤维饮食复合线栓法的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模型,采用高通量16srD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及流式多因子技术分别对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s)及其受体GPR43、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NE及TH、血清MTL、脑IBA-1及GFAP、血清炎症因子)进行分析;(4)雄性C57BL/6小鼠在术前14天服用多种抗生素剔除肠道菌群后,随机分为:伪无菌假手术(ABX-Sham)组、伪无菌模型(ABX-MCAO)组以及伪无菌中药(ABX-XCD)组,通过神经功能评分、除胶实验、TTC染色以及高通量16srD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及流式多因子技术,观察中药对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1)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星蒌承气汤包含51个活性成分及44个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交集靶点。高级功能分析显示星蒌承气汤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与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凋亡过程的调控、炎症反应、内皮屏障的建立以及对脂肪酸的反应有关。星蒌承气汤发挥作用的有10条关键KEGG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得到AKT 1,PTGS2,TNF,TP53,CASP3,IL1B等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了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对接能力。(2)星蒌承气汤神经保护作用及对网络药理学关键靶点及通路的影响:①神经功能评分:与MCAO组相比,XCD组及Nim组术后48h及72h Longa评分降低(P<0.05),PGE组未见变化(P>0.05)。②除胶实验:XCD组和Nim组术后48和72h的接触和去除胶带时间缩短(P<0.05),PGE组未见变化(P>0.05)。③TTC染色:XCD组梗死面积下降(P<0.05),Nim组及PGE组未见变化。④TUNNEL:MCAO组梗死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XCD组和Nim组TUNEL阳性染色减少(P<0.05)。⑤网络药理学验证:XCD组及Nim组TNF-α含量具有下降趋势(P>0.05);XCD组p-AKT、PI3K及NF-κB蛋白表达具有升高趋势。AKT蛋白表达组间未见明显变化(P>0.05)。(3)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菌-肠-脑轴影响:①肠道菌群:与MCAO组相比,XCD组α多样性有升高趋势,Nim组及PGE组无显着变化。β多样性显示MCAO组与Sham组PCoA曲线有显着差异(P<0.05)。MCAO组拟杆与变形杆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显着减少;XCD组拟杆菌比例显着降低,疣微菌门显着增加,Nim组变形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进一步降低,PGE组菌群组成与MCAO相似,变形杆菌略降低。此外,XCD组Akkermansia比率增加,Nim组Klebsiella增加最为显着,而 PGE 组 Parabacteroides 和Escherichia/Shigella增加较为显着。②SCFAs 及GPR43:MCAO组的SCFAs含量显着降低(P<0.05),XCD组丁酸含量增加(P<0.05)。XCD组及Nim组GPR43表达显着降低(P<0.05)。③自主神经途径:XCD组NE有下降趋势,PGE组NE有上升趋势(P>0.05)。MCAO组及PGE组TH蛋白表达上升(P<0.05),XCD组及Nim组TH表达未见显着变化趋势(P>0.05)。④神经内分泌途径:MCAO组MTL显着升高(P<0.05),PGE组有升高趋势(P>0.05),XCD组及Nim组MTL显着下降(P<0.05)。⑤免疫途径:MCAO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显着活化,小胶质细胞迅速从“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从梗死周边区域向病变部位募集,而XCD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较MCAO组降低。MCAO 组 TNF-α、IL-17A、IL-22 升高(P<0.05),而 XCD 和 Nim 组的 IL-10显着升高(P<0.05),TNF-α、IL-17A 和 IL-22 降低。(4)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影响:①神经保护作用:与ABX-MCAO组相比,ABX-XCD组在Longa评分、除胶实验及TTC染色等方面未见显着变化(P>0.05)。②肠道菌群:ABX-MCAO和ABX-XCD组的α多样性低于ABX-Sham,PCoA分析显示ABX-XCD组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和组成与AB X-MCAO组相似。相对丰度结果显示,在ABX组中,小鼠的微生物区系均以变形杆菌为特征,这与正常小鼠有显着差异。LEfSe分析显示MCAO组富集了更多的病原体或机会性病原体,包括Bacteroidetes,EscherichiaShigella与Helicobacter,而 XCD富集了Verrucomicrobia和Akkermansia等有益菌群。条件致病菌如Streptococcus,Lact ococcus,Morganella,Klebsiella,Proteobacteria,Enterobacteriaceae 等在 ABX-XCD组富集显着增多。PGE组富集菌群主要有oSelenomonadales、cNegativicutes、gRomboutsia及fPeptostreptococcaceae。③SCFAs 及 GPR43:ABX-XCD 的丙酸显着下降(P<0.05)。ABX-MCAO 组 GPR43 表达显着上调(P<0.05),ABX-XCD 组 G PR43表达显着降低(P<0.05)。④自主神经途径:ABX-XCD组NE含量未见显着变化(P>0.05),TH蛋白表达未见显着变化(P>0.05)。⑤神经内分泌途径:ABX-MCAO组MTL升高趋势(P>0.05),ABX-XCD组MTL未见显着变化(P>0.05)。⑥免疫途径:ABX-XCD组IL-22显着升高(P<0.05),IL-17A有降低趋势(P>0.05),余未见显着变化趋势(P>0.05)。ABX-MCAO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显着升高,小胶质细胞显着活化,ABX-XCD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较ABX-MCAO组有降低趋势。结论: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其效应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其对伪无菌小鼠中风模型则未发现确切的脑保护效应,说明其脑保护的部分机制是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实现的。其具体机制包括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含量,增强肠道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3表达,增加血液IL10、减少TNF-α等炎性因子及MTL水平,最终减少梗死区域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中风脑保护的作用。本研究成果对中风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中风后便秘患者,仅仅“通便”治疗是不够的,需要结合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中医药“化痰通腑”治疗,才能取得好的临床效果。

陆茵,韦忠红,邹伟,宋梦瑶[3](2021)在《人工智能生物学: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要战略资源和竞争热点》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现代化在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障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蛋白结构解析、新药研发等),或许可以为突破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的障碍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中医药临床数据及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也为开展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融合研究提供了基础。该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助力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大家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中医证候治则治法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中药物质基础及起效机制等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的推动作用,这可能是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资源和竞争赛点。

曹婷婷[4](2021)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1)国际背景:中药产业正处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国际大背景之下,“智能制造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演进变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智能制造技术与制造业地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推动了智能制造发展;国内外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计划,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无论从社会发展角度,技术发展角度,还是从国家战略角度,“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各行各业占领未来市场的必由之路。(2)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现状: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已势不可挡;中药智能制造范畴也将由简单的中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发展,延伸至中药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但目前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致使中药企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盲目追求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出现了“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混淆”、“智能化发展方向偏差”、“发展路线模糊”等问题,以至于中药企业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收效甚微。研究目的:本文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以期为中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从而帮助企业正确理解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以及准确把握中药智能制造发展方向。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中药煎药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一个完整的“中药智能煎药系统设计方案”,能够为中药产业链信息化集成、智能化控制、远程管控的实现,提供一个基础系统即“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另一方面,旨在通过上述应用研究,充分探索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指导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中药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指导,降低智能系统构建的复杂度,从而可以切实推动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是联系科学理论与客观事物的桥梁,是使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可靠性的理论依据。因此,针对由于缺乏中药智能制造理论研究而导致中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实践中:(1)在“结构化、标准化、演进化”的构建准则下,基于实体语法系统,以物质传递为规则,明确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通过柔性化生产和智能化设备“两化理念”结合,构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2)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两个应用研究,即“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设计”和“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探讨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智能系统方案设计以及智能系统构建中的指导性以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1)本文成功构建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该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定义了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并将之与易混淆概念进行了辨析;在实体语法系统理论框架的前提下,以物质传递为规则,“两化”概念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具有“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传输”等智能化特征的智能制造范式,可通过一个四元组Q=(V,F,P,S)进行表示,并进一步给出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选择原则;(2)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成功设计了具有“远程监管、个性化煎煮、柔性化调度”等智能化特征的智能煎药系统;给出了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智能煎药系统的整体结构图、技术实现路线图和工作流程图;(3)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成功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以服务用户为本设计了拥有“用户管理”、“传感器管理”、“数据处理”和“应用设备控制”等功能的智能服务系统;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下,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数据流逻辑框架;基于此,设计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方案,即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和技术实现路线图;并进一步通过技术选择原则和技术的应用,设计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中的硬件设备板和软件系统,实现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功能检测。研究结论:本文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成功构建与应用,为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一方面,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的定义和与易混淆概念的辨析,为中药企业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药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智能化理念,为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的设计思想。进一步地,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选择原则研究,为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探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中,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设计了完整的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为中药煎药机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可能,并证实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指导智能系统方案设计中的实践性。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为中药产业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开发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信息集成、资源统筹规划、综合管理。进一步证实了,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

盛铭[5](2020)在《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以及我国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中医药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崛起了一批大型的有较高美誉度的中药制药企业。但总体来讲,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的进程刚刚起步,科研、技术、管理和营销水平上需要不断创新,增强竞争力。随着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不断改革和规范,药品消费行为的不断成熟,中药企业市场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营销方式已经无法带来企业竞争能力地提升,因此必须要不断更新营销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天士力制药公司成立于1994年,复方丹参滴丸1995年获得产品批文并投放市场。自投放市场以来,凭借其剂型体积和剂量小,便于携带和长期服用;速效性,便于急救;长效性,减少服药次数;制剂良好的稳定性等优势,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复方丹参滴丸在国内已连续多年问鼎中成药单品年销量冠军,打造出优良的口碑和品牌。但是随着医改政策的深化、替代产品的竞争,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在业内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这非常不利于后续发展,所以天士力公司必须在复方丹参滴丸要寻求一种新的发展策略才能让销售量创造新的业绩。论文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利用SWOT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的营销状况,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即公司内部实际情况与外部客观环境,然后就产品本身优势、定价的合适程度、销售渠道、具体促销方式、走向国际等方面提出意见,目的是利用新的营销策略优化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的营销策略,以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及医疗卫生改革深化的进程。

邓卉[6](2020)在《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视角下的技术创新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医学财富,帮助中华民族抵抗疾病的侵袭,既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也有利于全球范围内传统医药学的进步。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多种变化,疾病也变得复杂多样,随之转变的是社会的健康观念,中医药在治未病和慢性疾病方面的优势越来越被认可,中医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中药产业是中医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社会的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高技术产业之一,在中药产业现代化政策的支持下,传统中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借助科技更好地诠释内涵、发挥自身的优势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中药产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通常从投入产出角度考察技术创新水平,以此反映现代化政策的成效,因此,对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进行评价研究对于了解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现状、把握机遇和迎接挑战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促进中药产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在中药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下,首先,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系统理论、现代化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技术创新理论进行探讨,对这些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在系统研究部分,分别从内涵、构成要素和模型阐释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系统和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系统。其次,在指标体系构建部分,基于前人的研究选取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指标,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筛选指标,建立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最终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划分为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成果产出和效益产出,共有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再次,在实证章节,本文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搜集2009-2018年共10年的指标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进行评价,并将其与化学药产业、生物药产业、医药仪器设备产业和通信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对策。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集多方力量,需要由政府牵头调动系统内部各个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从技术创新参与主体出发研究提升路径,以期有助于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的提升,从而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本文构建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模型,建立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定量研究和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供中药产业现代化评价的新思路,从而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

李宛泽[7](2020)在《痞满证治规律的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中医古籍积淀了历代丰富的中医药知识、珍贵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是中医药传承的宝贵财富,并蕴含多元的文献价值。对中医古籍的文献信息挖掘,是对其价值的保护,也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传承和发展。根据医籍内容划分为医经、诊法、针灸、方药四大类本体,寻求合适的古籍研究途径,为古医籍价值挖掘提供理论及实践等方面的方法和借鉴。古医籍文献中,对于痞满的医理病理、诊断方法、针灸疗法、对治方药等理法方药信息,具有大量记载。但散落在众多古籍中,信息量大且零散,学习难度大。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有针对性地选择核心特征数据和方法,揭示中医古籍隐含的价值规律已成为总结传承中医经验的必要手段。本文以《中华医典》等古籍为数据收集来源,从中提取中医痞满文本信息,并将其规范化。同时,借助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知识图谱等对信息数据进行背景构建和可视化展现,对图表中显示的文本信息规律进行挖掘。从病因病机辩证、脉象舌象诊断、针灸经络选穴、方剂药物配伍等方面,对痞满的证治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实现中医古籍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从而对学习和研究、传承中医古籍辩证思想、诊疗思路有所启发,为疾病的临床和科研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为更具有针对性的痞满临床辩证、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文献经验和实践参考。方法:以古代医籍文献为研究资料,以第5版《中华医典》为主要检索对象,其中收录1156部中医古籍。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医籍续考》等医学目录中所引书目为参考,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省内各大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为辅助补充材料。根据内容划分四大本体,完成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处理、形成数据库,进而挖掘分析。构建医经本体。归纳整理古文献中包含痞满病位、病性内容论述的条文,形成包含痞满病位要素心-小肠、肝-胆、脾-胃、肺-大肠、肾-膀胱,病性要素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气滞、痰湿、食积、寒、热等数据的知识库。构建诊法本体。归纳整理古文献中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舌象、脉象信息,形成包含脉位、脉象、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症状等数据的知识库。构建针灸本体。归纳整理古文献中治疗痞满的单穴、穴位组合,以及所治疗的对应症状,形成包含腧穴、经络、治疗症状,并能体现经络腧穴关系等数据的知识库。构建方药本体。归纳整理古文献中治疗痞满单味药,方剂及其药物组成,形成包含历史时期、单味药、方剂名称及药物组成等数据的知识库。将以上四部分本体进行规范化处理,进一步转换成数据挖掘软件能够处理识别的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gephi等软件,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知识图谱可视化等方法进行信息处理、本体价值挖掘和数据分析。结果:对痞满相关的医经类、诊法类、针灸类、方药类本体内容分别进行数据挖掘,通过“痞”、“痞满”、“心下痞”、“脘痞”、“胀”、“胀满”、“满”、“积气”等关键词汇进行检索,经过整理,得到痞满相关病位、病性条目335条。搜集整理痞满及相关症状脉诊条目179条,痞满及相关症状舌诊记载175条,其中记录舌象78个,记录苔象201个。得到治疗痞满穴位相关条目469条。搜集整理治疗痞满本草单味药1003条,涉及246种药物,相关方剂616首,涉及303种药物。1.医经类本体文献文献中痞满的论述,病位要素中,出现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脾-胃、心-小肠、肺-大肠、肝-胆、肾-膀胱系统。脾-胃病位论述最多。病性要素中,出现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寒性、热性、气虚、痰湿、阳虚、血虚、气滞、食积、阴虚、血瘀。可见古籍中对痞满病性的认识和阐述以寒性和虚证为多。对病位要素与病性要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将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肾-膀胱系和阳虚,肝-胆和气滞,肝-胆+脾-胃和气滞,肾-膀胱+脾-胃和阳虚相关。根据置信度结果,得到的各个规则下的的置信度值都较高,表明每则规则其病位和病性同时出现的概率高。将病位要素和病性要素进行网络关联挖掘,得到脾-胃和寒,关系比较密切。脾-胃与心-小肠,脾-胃与气虚,脾-胃与热,脾-胃与肝-胆皆有一定关系。根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脾-胃的病位表述出现最多,与寒性病性的共现最为明显,其次与热性、气虚、阳虚、血虚、痰湿、气滞共现明显,最后为与食积、血瘀、阴虚等共现。与心-小肠、肺-大肠的病位共现最明显,其次为与肝-胆病位的共现,与肾-膀胱的共现最少。综合脾-胃节点与边的粗细、颜色,与寒性、心-小肠、肺-大肠、气虚、热性、肝-胆的共现层次都较为接近。同时心-小肠与血虚,心-小肠与寒,肺-大肠与气虚,肝-胆与气滞,肝-胆与血瘀有较为清晰的共现关系,数据表现与中医脏腑病位的病因病机理论契合度很高。2.诊法类本体文献诊断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脉位记录,出现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右关、左关、右尺、右寸、左寸、左尺。脉象记录,出现22种脉象,为浮、沉、迟、数、滑、涩、洪、芤、弦、虚、濡、短、细、实、伏、牢、代、微、弱、缓、紧、促。出现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细脉、濡脉、涩脉、实脉、微脉、弦脉、沉脉、迟脉、浮脉、芤脉、洪脉、紧脉、虚脉、促脉、代脉、短脉、浮脉、滑脉、牢脉。脉诊对应症状,共计39个,出现频率5%以上者,从多到少排列依次为腹满、乏力、腹痛、食滞、短气、泄泻、腹冷、纳差、呕吐、胃寒、胁痛、便秘、心下痞、四肢冷、胃寒、发热、胁满、烦满、胸满。脉位、脉象、症状进行关联分析,得到实→发热,左尺→腹痛,数→烦满,沉→胃寒,沉→胁痛,弱→乏力,濡→短气,濡→乏力,左关→腹满,微→乏力,实→腹满,左寸→乏力,右尺→便秘,右尺→腹冷,右尺→泄泻,微→心下痞,微→腹冷,微→短气,弦→腹痛,实→腹痛,微→腹满具有相关性。将脉象和症状、脉位和症状、脉位和脉象分别进行网络关联挖掘,得到短气和乏力两,腹冷和泄泻,心下痞和胃寒,心下痞和食滞,濡脉和乏力,右关和腹满,右关和纳差,右关和食滞,乏力和短气,右尺和泄泻,右尺和腹冷,泄泻和腹冷,左关和胁痛,右关和胃寒,右尺和便秘,左关和胁满,右关和心下痞,左关和乏力具有相关性。根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右关、左关、右尺、右寸脉位共现频率最高。脉象中细脉、濡脉、微脉、弦脉等共现频率高。症状中,腹满、乏力、腹痛、食滞、纳差、短气、心下痞等共现频率高,腹满与右关细、涩、沉、实、虚、促、紧、滑、芤,左关弦、细、紧、虚、实、沉、微、缓、浮,右尺实、数、洪,右寸细、左尺弦等共现。心下痞与右关微、迟、浮、伏、沉,右寸微等共现。同时症状间如腹满和食滞,乏力和短气,腹冷和泄泻等多有共现。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舌象、苔象记录,出现舌白、舌淡白、舌淡红、舌红、舌绛、舌萎六种舌象,频率多到少依次为舌白、舌红、舌绛、舌淡白、舌淡红、舌萎。出现11种苔象,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苔腻、苔白、苔黄、苔燥、苔润、苔无、苔光剥、苔厚、苔薄、苔灰、苔黑。舌象、苔象对应症状,共计33个,出现频率5%以上者,从多到少依次为心下痞、腹满、呕哕、纳差、泄泻、便秘、发热、乏力、痰多、胸满、腹痛、烦渴。对舌象、苔象和症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舌白+苔腻→便秘,苔光剥→腹满,苔润→心下痞,苔无+苔光剥→腹满,苔无→腹满,舌白→心下痞,苔无+苔光剥→发热,苔厚+苔白→便秘,舌绛→腹满,苔厚→腹满,苔厚+苔白→腹满,苔燥+舌红→腹满,苔白+苔腻→腹满,舌红+苔白→心下痞,舌白+苔腻→心下痞,苔白→腹满,苔光剥→发热,苔燥→腹满,苔黄+苔腻→腹满都具有密切关系。将苔象和症状、舌象和症状、舌象和苔象进行网络关联挖掘,苔白和腹满,苔白和苔腻,舌白和心下痞,苔腻和腹满、腹满和心下痞,苔腻和心下痞,苔黄和心下痞,苔白和心下痞,舌红和心下痞具有相关性。根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舌白、苔白、苔腻的表述出现最多,舌白与苔腻共现明显,与苔燥也有共现。苔白与苔腻共现明显。苔腻与苔白共现最为明显,其次与苔黄、舌白共现。苔黄主要与苔腻共现。舌红主要有苔白共现。结合节点与边的粗细、颜色,苔白、苔腻、舌白的共现层次较为接近,舌红、苔燥的共现层次较为接近,舌黄具有本身较为另类的共现特点,与舌红、苔腻等共现。舌绛、舌萎、苔黑等情况少见,无共现,多独立出现。其中舌白、苔白、苔腻的主要共现与前章得到的痞满寒湿为主的病因病机相符合。症状上,心下痞、腹满等症状表述出现最多,其次呕哕、纳差、泄泻、便秘等症状较多。心下痞与腹满、呕哕、舌白、苔腻、苔黄、苔白、舌红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共现。腹满与心下痞、苔白、苔腻共现明显。可以看出痞满中,心下痞证寒热虚实皆夹杂可见,而满病则多为寒湿表现。综合节点与边的粗细、颜色,苔白、苔腻的共现层次较为接近。心下痞、呕哕、纳差、舌白、便秘、痰多、苔燥的共现层次较为接近。3.针灸类本体文献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腧穴中,治疗痞满腧穴共有137个。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督脉、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根据各经自身腧穴数量,治疗腧穴频率从多到少依次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任脉、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督脉、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治疗相关症状的腧穴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腹胀70个腧穴、腹满45个腧穴、呕吐37个腧穴、心下痞31个腧穴、纳差28个腧穴、泄泻27个腧穴、食滞27个腧穴、腹痛25个腧穴、烦满20个腧穴、胁满17个腧穴、肠鸣17个腧穴、噎嗝16个腧穴、心腹满12个腧穴、积聚10个腧穴等。并分别统计治疗各个症状腧穴的经络分布。对治腧穴在五输穴、原穴、交会穴中,以井穴、荥穴、合穴、阴维脉交会穴为主。根据经穴治疗的相关症状,得到383组穴位组合关联规则,与文献中收集整理的治疗痞满的穴位组合进行对比,腧穴的整体使用选择规律较为一致。根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各经形成各自共现层次,比较明显的几个大面积共现区域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四部分经络腧穴占据了知识图谱大部分共现面积。相关症状方面,腹胀、心下痞、呕吐、纳差、胸满、食滞等症状表述频率高。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等经络共现节点多。具体可见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以三阴交、足三里、天枢等穴对治腹胀、纳差、泄泻、腹痛、肠鸣等共现层次群。足厥阴肝经以期门、章门、太冲等穴对治呕哕、胁满、胸满、噎嗝、心下痞等共现层次群。4.方药类本体文献本草中治疗痞满的单味药,出现频次较多的为枳实、黄连、前胡、干漆、半夏、鳖甲、旋复花、白术、枳壳、甘遂、大黄、百合、蕤核、牡蛎、虻虫、泽泻、朴硝、柴胡、代赭石、黄芩、香附、砂仁、麝香、生姜、阿魏、吴茱萸、禹余粮、芍药、桔梗、牵牛子、木鳖子、白芥子、大腹皮、槟榔等。方剂中药物使用率达到了 5%以上的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甘草、木香、陈皮、白术、人参、干姜、桂心、生姜、槟榔、半夏、厚朴、青皮、丁香、枳壳、赤茯苓、大黄、肉豆蔻、附子、三棱、桔梗、枳实、当归、砂仁、大枣、诃子、沉香、神曲、莪术、麦芽、巴豆、前胡、肉桂、吴茱萸、茯苓、高良姜、诃子皮、黄连、大腹皮、胡椒、鳖甲、黄芩、香附、白茯苓、藿香、杏仁、益智仁、川芎、茴香,合计有48种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生姜、大枣,人参、木香和白术,厚朴、白术和人参,干姜、人参和白术,白术、甘草和人参,白术、陈皮、甘草和人参,肉豆蔻和木香,三棱和木香,槟榔、陈皮和木香,诃子和木香,厚朴、陈皮和甘草,生姜、人参和甘草,人参、白术、陈皮和甘草,大枣和甘草,干姜、人参、厚朴、人参和甘草,干姜、人参和甘草,半夏、人参和甘草,厚朴、白术和甘草,干姜、陈皮和甘草等关系密切,大概率同时在一个方剂中出现。将48种药物进行网络关联挖掘,甘草和人参,甘草和陈皮,白术和人参,木香和陈皮,干姜和甘草,白术和陈皮,木香和槟榔,甘草和白术,木香和白术,人参和陈皮具有相关性。上述皆为方剂中的常见药对。根据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治疗痞满单味药多于《本草纲目》中记录共现。《滇南本草》和《本草纲目拾遗》分别形成具有自身药物特色的治疗痞满药物群。治疗痞满方剂中,甘草、木香、陈皮、白术、人参、干姜、桂心、生姜、槟榔、半夏、厚朴、青皮、丁香、枳壳、赤茯苓、大黄、肉豆蔻、附子、三棱、桔梗、枳实、当归、砂仁、大枣、诃子、沉香、神曲、莪术、麦芽、巴豆、前胡、肉桂、吴茱萸、茯苓、高良姜、诃子皮、黄连、大腹皮、胡椒、鳖甲、黄芩、香附、白茯苓、藿香、杏仁、益智仁、川芎、茴香等中药共现频率高。根据模块化区分,甘草、白术、人参、生姜、陈皮、半夏、茯苓、大枣、厚朴、枳实、大腹皮、桔梗、黄连、黄芩等形成共现层次接近的药物群。木香、槟榔、三棱、莪术、丁香、沉香、肉豆蔻、高良姜、砂仁、香附等形成共现层次接近的药物群。桂心、当归、诃子皮、大黄、杏仁、吴茱萸、川芎、柴胡、鳖甲、黄芪等形成共现层次接近的药物群。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统计,汉唐时期使用率达到10%以上的药物从高到底排列依次为甘草、大黄、人参、干姜、黄连、白术、半夏、枳实、大枣、厚朴、茯苓。宋元时期,使用率达到10%以上的药物从高到底排列依次为甘草、木香、陈皮、人参、白术、桂心、生姜、干姜、槟榔、半夏、厚朴、青皮、赤茯苓、丁香、枳壳、附子、三棱、桔梗、大黄、肉豆蔻、当归、诃子、大枣、枳实、沉香。明代使用率达到10%以上的药物从高到底排列依次为陈皮、甘草、白术、干姜、木香、人参、厚朴、青皮、砂仁、半夏、神曲、枳实、茯苓、黄连、丁香、枳壳、生姜、麦芽、桂心、大黄、肉豆蔻、莪术、沉香、槟榔、三棱。清代使用率达到10%以上的药物从高到底排列依次为陈皮、大黄、甘草、木香、厚朴、黄连、神曲、砂仁、白术、人参、半夏、丁香、麦芽、沉香、莪术、枳实、青皮、干姜、生姜、肉豆蔻、当归、巴豆、肉桂、茯苓。将48中主要药物按功效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汉唐从多到少为补气药、理气药、攻下药。宋元为理气药、温里药、补气药、芳香化湿药、渗水利湿药、发散风寒药、驱虫药、清化热痰药、温化寒痰药。明代为理气药、温里药、补气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清热药、渗水利湿药、温化寒痰药、破血消症药。清代为理气药、补气药、温里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清热药、攻下药。结论:1.痞满的病因病机1.1气机为主,及血及水,痰瘀并见。痞满主要为感受寒、风、热、湿等外邪,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气血虚弱,内伤于饮食、情志失调等。各脏腑的气机失常为痞满的主要表现,所以最初多为气病,由气及血,痰积血瘀,亦可发展成有形痞块。由气及水,则由痞至满,再至胀。气机上逆痰凝,气血壅滞阻塞,可发展为多种疾病。1.2虚证为主、虚实夹杂。痞满脏腑病性虚实要素皆有,以气虚、阴虚、阳虚表现较为明显,痰湿、食积、气滞也不可忽视。主要体现为虚证为主,虚实夹杂,本虚标实。1.3寒湿为主、热证并见。痞满寒证的记载数量明显多于热,且多伴随痰湿。但同时也存在热的要素,有相关文献记载中满多为寒湿,腹胀多为湿热。在痞满的辩证过程中,应仔细分辨寒热,不可一概而论。1.4脾胃为主,五脏相关。痞满的脏腑病位,以脾胃为主。根据中医疾病传变一般规律,为脾病传肾,肾病传心,心病传肺,肺病传肝,肝病传脾。可见脾病与肝肾直接相关,而肝之病又可从心肺而来,因此也密不可分。因痞满的气病病机,心气郁结、肺气不宣、肝气不舒、肾气不温都可为痞满中焦气机不畅之源。2.痞满的辩证诊断2.1脉诊寻位,察关探右。痞满脉诊尤其以关脉为要,因痞满主在脾胃,右关对应足太阴脾脏和足阳明胃腑。痞满多为气病,气病多受肝胆影响,左关对应足厥阴肝脏和足少阳胆腑。根据中医脉诊右手脉多主于气,左手脉多主于血的特征规律,右手脉诊在痞满的诊断中尤为关键,与痞满的气病病机也正相符合。2.2“细”辨脉象,濡微多痞。痞满脉象,以细脉、濡脉、微脉多见,尤以细脉最常见。细脉主里,主虚、主寒、主湿,主积。濡脉主虚、主湿、主亡血伤阴。微脉主冷、主虚、主寒。与痞满多虚证、寒证、湿证密不可分,是诊断痞满的主要脉象。2.3舌象苔象,白腻应象。痞满舌象苔象多种多样,且常现怪异。因痞满多虚寒,因此舌象以白腻为主。舌白、苔白、苔腻,为痞满的常见舌象苔象。尤其脾虚湿困、寒湿为患之痞满。同时,舌红、苔黄等舌象、苔象也可见于痞满,于临床中应细辨寒热虚实。3痞满的针灸治疗3.1太阴厥阴遍布,太阳阳明见足。对治痞满腧穴从比例看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最大,从数量看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最多。无论从比例和数量上,足太阴脾经都是治疗痞满的主要经脉,治疗腧穴遍布其中。同时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也都是治疗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主要经脉。且治疗痞满腧穴多分布于足经之中。3.2痞满相关症状,经穴各有所主。痞满的主要症状为心下痞塞不舒,腹部胀满不适。并见腹痛、噎嗝、呕逆、便秘、泄泻、胁痛、胁胀等症状。各个症状的腧穴治疗,分布有所不同,因其症状病因病机有所差异,也时体现了各经脉的治疗特点。3.3五输原穴交会,井荥合与阴维。在五输穴、原穴、交会穴中,能够对治痞满的腧穴在井穴、荥穴、合穴、阴维脉交会穴中分布较多。多种针灸类文献中都记载“心下痞满而井主”。可以看出对井穴、原穴应用的重视。根据挖掘,荥穴、合穴、阴维脉交会穴在痞满治疗中也较为突出。3.4治痞穴位组合,不离公孙内关。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络,通阴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心包经虽然对治腧穴数量和比例皆较少,但其中内关穴痞满治疗在文献论述中极为突出。公孙,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在痞满穴位配伍中常用。4痞满的方药治疗4.1本草药石,宗于纲目。本草治疗痞满的文献研究可见,本草治疗痞满单味药记录,多集中于《本草纲目》的论述,并有所发挥阐述。本草古籍中治疗痞满单味药,多数形成了以《本草纲目》为核心的共现趋势。4.2汉方治痞,伤寒泻心。汉唐期间的痞满治疗,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应用的中药种类较少,补气药最为突出,其次为理气药、攻下药的使用。药物组成的核心为泻心汤类方剂。4.3宋元治痞,杂病有成。宋元期间,痞满治疗方剂已对其病因病机综合考虑,转为杂病痞的认识方向。用药全面而有治则治法的指导重点,应用的中药种类已经较为多样。4.4明清治痞,守成出新。明清期间,基本继承前朝的用药思路,并产生一些新的特点和侧重。明代芳香化湿药、消食药、清热药、渗水利湿药、温化寒痰药、破血消症药应用较多。清代消食药、清热药、攻下药与痞满基础药类配合使用。4.5理气补虚效如桴鼓,温中化湿辅治痰血。痞满用药重视理气药、补虚药的应用。理气药的应用符合痞满中焦气机不利的主要病机,既能行气化痞,疏通脏腑痞膈之气,也有助于痰饮、湿邪等病理产物的消解。补虚药的应用以补气药为主。痞满以寒证为多,所以温里药广泛应用。痰湿为痞满重要因素,所以化湿化痰药的应用在方剂中都有所体现。活血化瘀的中药,破血消症、化瘀散结,多辩证配合使用。

舒茜[8](2020)在《中药标准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健康理念的传播,人们由以前追求温饱的生活理念转换为追求健康高品质的生活理念,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对健康生活理念的追求更为迫切。世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传染性疾病高发等问题,人们对健康需求加大,而中药具有使用方便、预防保健的特点,因此,中药成为人们追求健康保健的首选产品,中药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据统计,全球有超过80%的人口使用过中药。这股热潮给中药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亟需中药标准来保障中药产品的质量,为中药行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中药是我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学术内涵,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医学体系。纵观中医药的发展史,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到现在的《中国药典》、《药品管理法》,自始至终都蕴含着标准化思想。中药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中药学术水平,推动中药继承创新,保持中药特色优势,规范中药管理,保障中药服务质量安全,促进中药走向世界,在中药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的实现必然离不开中药标准化的实现。从第一版《中国药典》颁布开始,我国的中药行业更加规范化,出口销量迅速增加,但是我国现行的中药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存在多头管理和人才队伍质量不高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完善中药标准化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分析了中药标准化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认为我国在政策方面加强了对中药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在标准制定修改方面,不断对中药标准进行完善,在中药国际标准化方面,积极参与中药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标准管理不协调,标准推广和应用不充分;二是标准交叉重复,标龄老化,更新周期时间长;三是标准研究乏力,专业性人才匮乏;四是中药标准西化严重,标准制定对中医药指导理论认识不足;五是中药标准体系不健全,中药质量标准不完善;六是缺乏国际认可的中药标准,与国际市场脱节;七是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产生冲突。通过对国内中药标准化体系和欧盟、美国的植物药标准化体系进行介绍,发现我国在植物药质量标准、注册标准等方面与国际上存在差别,分析发达国家中药标准化建设经验,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借鉴欧盟和美国植物药标准制定和实施经验,完善我国中药标准;二是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国家层面的对话与合作;三是积极参与中药国际标准制定活动,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四是发挥中药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参与度;五是研究中药产品海外注册政策,提高中药产品海外注册能力,以此寻求对我国中药标准制定和相关制度完善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的思考,笔者提出要立足于国内中药标准化和监管现状,通过介绍天士力集团国际化和同仁堂集团知识产权保护的成功经验,建议企业方面应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药质量标准;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打造知名品牌;政府方面应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中药标准与相关制度的衔接,给与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积极宣传和推广;最后提出中药标准化要与知识产权协同发展。

李琳[9](2020)在《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医药文化文献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将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层面。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也紧随时代潮流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中医药文化研究。由于中医药文化研究的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对中医药文化的整体发展态势和研究内容很难把控,而且从当前中医药文化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鲜少有研究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1989—2018年我国中医药文化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及信息可视化技术,从发文量、基金论文分布、文献类型、作者分析、引文分析和热点主题分布方面对中医药文化主题论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三十年来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论文数量虽未连续递增但整体呈增长趋势,说明学者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2)在1989—2018年中医药文化主题论文中,获得国家、省市、院级各类基金论文资助的有415篇,占论文总数的7.5%,整体来看国家社科基金论文数量正在呈稳步增长趋势。(3)中医药文化主题论文大多发表在中医药行业期刊,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的开始关注中医药文化,并将其作为学位论文研究。(4)中医药文化研究的主力军是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首的中医类高校,发文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分布较不均匀。从发文作者来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学者多为哲学社会科学者,41—60岁之间的教授或副教授是中医药文化研究领域的主力军。(5)近三十年来,中医药文化文献的引文数量不断上升,引文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其次是图书专着。同时论文的水平和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相关论文的被引频率达到59%,中医药的文化发展与传播、中医翻译、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研究主题。(6)1989—1998年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热点主题概括为中医药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现代化;1999—2008年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热点主题总体概括为中医教育、中医翻译和中医药文化产业;2009—2018年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国际传播和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三十年来,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多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医临床专业人才涉足较少;中医药文化还局限在中医药行业内部,其他学科对中医药文化的涉猎不多;中医药文化研究内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1)中医药文化研究要关注临床、走近临床,从中医药临床中发现中医药文化问题。(2)加强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厘清中医药文化内涵与外延,正确处理好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与中医药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3)中医药文化发展要联合多学科力量,打造高水平研究团队,同时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王曦,方廷钰[10](2019)在《现代化中医药术语英译的时代差异——基于近30年辞典语料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医现代化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中医药名词术语,既基于传统医药理论,又与现代科学和西方医学相联系,其使用与中医药产业国际发展最为相关。在对之英译的过程中,不同时期译者的译法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归化、异化的策略选择上。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韦努蒂归化、异化翻译理论对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的启示,并对近30年出版辞典中的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进行语料库构建与统计,分类研究各时期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差异,通过对比总结这些策略随年代变化的趋势。最后,结合不同时代的翻译需求解释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译者的关注点从译文读者的接受度变为中医文化特色的展现,展望未来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的策略趋向。

二、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3.1 资料与方法
        3.2 研究结果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4.1 资料与方法
        4.2 研究结果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5.1 资料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2 系统设计方法
        2.1 整体设计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2.3 系统搭建工具
        2.4 运行环境
    3 研究结果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星蒌承气汤药效物质基础及对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1 大黄
        1.1 中医认识
        1.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2 胆南星
        2.1 中医认识
        2.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3 瓜蒌
        3.1 中医认识
        3.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4 羌活
        4.1 中医认识
        4.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5 芒硝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肠道微生态理论的缺血性卒中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微生态失调
        2 菌-肠-脑轴
        3 从肠到脑的上行通路
        4 从脑到肠的下行通路
        5 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与肠道菌群
        6 卒中并发症的肠道微生态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星蒌承气汤化学活性成分的检索与筛选
        2.2 星蒌承气汤化学成分及缺血性卒中靶点筛选
        2.3 交集基因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
        2.4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2.5 可视化网络构建与分析
        2.6 分子对接
    3 研究结果
        3.1 星蒌承气汤潜在化学活性成分的检索与筛选结果
        3.2 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靶点及缺血性卒中靶点预测结果
        3.3 GO富集分析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3.4 可视化网络构建与分析
        3.5 分子对接
    4 讨论
        4.1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4.2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
        4.3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星蒌承气汤效应机制
    5 小结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网络药理学关键靶点及通路实验验证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
        2.2 模型制备
        2.3 神经功能评分
        2.4 除胶实验
        2.5 TTC染色
        2.6 取材及处理
        2.7 TUNEL法检测皮层梗死周围细胞凋亡情况
        2.8 脑组织ELISA
        2.9 脑组织Western blot
        2.10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神经功能评分
        3.2 除胶实验
        3.3 脑梗死体积评价
        3.4 对缺血侧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3.5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侧脑组织TNF-α的影响
        3.6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侧脑组织AKT、p-AKt、PI3K及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4.1 星萎承气汤是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代表方剂
        4.2 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脑保护作用及中医理论探讨
        4.3 卒中模型神经功能评分探讨
        4.4 卒中模型行为学选择
        4.5 星蒌承气汤与细胞凋亡
        4.6 网络药理学关键靼点及通路实验验证
        5 小结
    实验二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菌-肠-脑轴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
        2.2 模型制备
        2.3 取材及处理
        2.4 免疫组化
        2.5 免疫荧光
        2.6 ELISA检测
        2.8 肠道菌群分析
        2.9 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检测
        2.10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3.2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及短链脂肪酸受体的影响
        3.3 星蒌承气对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影响
        4 讨论
        4.1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讨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基础
        4.2 星蒌承气汤对短链脂肪酸影响
        4.3 星萎承气汤对菌-肠-脑轴自主神经途径影响
        4.4 星蒌承气汤对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
        4.5 星萎承气汤对菌-肠-脑轴免疫途径影响
        5 小结
    实验三 星萎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
        2.2 模型制备
        2.3 神经功能评分
        2.4 除胶实验
        2.5 TTC染色
        2.6 取材及处理
        2.7 免疫组化、免疫荧光
        2.8 ELISA检测
        2.9 肠道菌群分析
        2.10 盲肠内容物SCFAs分析
        2.11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神经功能评分
        3.2 除胶实验
        3.3 脑梗死体积评价
        3.4 肠道菌群
        3.5 短链脂肪酸
        3.6 星蒌承气汤对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影响
        4 讨论
        4.1 伪无菌模型建立及评价
        4.2 肠道菌群是星蒌承气汤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
        4.3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机制的初步探讨
        5 小结
结语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人工智能生物学: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要战略资源和竞争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智能或许是中医药未来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2 人工智能助力中医药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传承创新
3 人工智能为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带来新思路和策略
    3.1 人工智能开启了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新阶段
    3.2 人工智能推动中医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的揭示
    3.3 人工智能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主要障碍的突破
4 思考与展望

(4)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智能制造国际大背景
        1.1.1 工业革命发展历程研究
        1.1.2 智能制造内涵演进
        1.1.3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
        1.1.4 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1.2 中药智能制造发展研究
        1.2.1 中药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必然性
        1.2.2 中药“智能制造”范畴
        1.2.3 中药“智能制造”意义
        1.2.4 中药“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意义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构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
    2.1 引言
    2.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准则和组成内容研究
        2.2.1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准则设计
        2.2.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组成内容确定
    2.3 理论基础—实体语法系统
    2.4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基本概念和概念辨析的研究
        2.4.1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相关概念定义
        2.4.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相关概念辨析
    2.5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
    2.6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核心思想研究
    2.7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应用流程研究
    2.8 关键技术选择原则
    2.9 总结与讨论
        2.9.1 讨论
        2.9.2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影响中药汤剂质量关键因素研究
    3.3 用户需求分析与智能煎药系统性能设计
        3.3.1 用户需求分析
        3.3.2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性能设计
    3.4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3.4.1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理论框架设计
        3.4.2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整体结构图设计
        3.4.3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技术路线图设计
        3.4.4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工作流程图研究
    3.5 总结与讨论
        3.5.1 讨论
        3.5.2 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提出
        4.2.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背景
        4.2.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4.2.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的提出
    4.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可行性分析
    4.4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整体概念的研究
    4.5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前期准备工作的研究
        4.5.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服务人群
        4.5.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目标确定
        4.5.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原则设计
        4.5.4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服务端平台功能设计
    4.6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4.6.1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设计数据流逻辑框架
        4.6.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整体结构图设计
        4.6.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技术路线图设计
    4.7 小结
第五章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实现
    5.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硬件设备原理图设计
        5.1.1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备原理图设计
        5.1.2 传感器板开发
        5.1.3 应用设备板开发
    5.2 服务端平台搭建与系统配置
        5.2.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库设计
        5.2.2 平台页面搭建
    5.3 服务端平台运行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PEST理论
    2.2 SWOT分析矩阵
    2.3 五力模型
第三章 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现状
    3.1 天士力公司基本情况
        3.1.1 天士力公司的发展历程
        3.1.2 天士力公司的产品结构
        3.1.3 天士力公司的运营情况
    3.2 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的业务情况
    3.3 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的发展展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竞争分析
    4.1 外部环境PEST分析
        4.1.1 政策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环境
        4.1.4 科技环境
    4.2 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2.1 同业竞争者力量分析
        4.2.2 潜在的新进入者分析
        4.2.3 替代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分析
        4.2.4 供应商议价力量分析
        4.2.5 购买者议价力量分析
        4.2.6 五力模型总结
    4.3 复方丹参滴丸的SOWT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发展机遇分析
        4.3.4 面临威胁及挑战分析
        4.3.5 发展策略矩阵
    4.4 战略规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士力丹参滴丸营销策略
    5.1 产品策略
    5.2 价格策略
    5.3 渠道策略
    5.4 促销策略
    5.5 国际化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视角下的技术创新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现代化内涵的研究
        2.1.2 产业现代化的研究
        2.1.3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研究
        2.1.4 产业技术创新评价研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产业现代化的研究
        2.2.2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研究
        2.2.3 产业技术创新评价研究
        2.2.4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相关理论研究
    3.1 系统理论
    3.2 现代化理论
    3.3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3.4 技术创新理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的系统研究
    4.1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界定
        4.1.1 产业与中药产业
        4.1.2 产业现代化与中药产业现代化
        4.1.3 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创新
        4.1.4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
    4.2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系统研究
        4.2.1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系统的内涵
        4.2.2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4.2.3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系统模型
    4.3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系统研究
        4.3.1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系统的内涵
        4.3.2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
        4.3.3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5.1.1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5.1.2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5.2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5.3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评价最终指标体系构建
        5.3.1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指标筛选
        5.3.2 基于鉴别力分析的指标筛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的测度模型研究
    6.1 因子分析法
        6.1.1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6.1.2 因子分析法的步骤
        6.1.3 因子分析法的适用性
    6.2 数据包络分析法
        6.2.1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6.2.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适用性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7.1 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7.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评价
    7.3 基于DEA法的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7.4 结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提升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的路径
    8.1 加强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
    8.2 加大中药产业现代化技术创新投入
    8.3 加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8.4 加快中药产业现代化科技攻关
    8.5 提高技术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
    8.6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痞满证治规律的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中医古籍研究进展
        1.1.1 中医古籍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
        1.1.2 中医古籍本体语义研究
        1.1.3 中医古籍知识图谱与可视化
    1.2 数据挖据的研究进展
        1.2.1 数据挖掘与大数据
        1.2.2 数据挖掘分类
        1.2.3 数据挖掘方法与算法
        1.2.4 数据挖掘的步骤
        1.2.5 数据挖掘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1.3 痞满的研究进展
        1.3.1 痞满概念源流
        1.3.2 痞满病因病机
        1.3.3 痞满治则治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基于脏腑病机的医经类文献数据挖掘
    2.1 医经类文献本体的核心数据特征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设计与方法
        2.3.1 研究框架设定和资源整合
        2.3.2 知识库构建
        2.3.3 数据预处理
        2.3.4 数据库构建
        2.3.5 挖掘分析
    2.4 结果
        2.4.1 病位要素挖掘
        2.4.2 病性要素挖掘
        2.4.3 病位和病性要素的关联分析
        2.4.4 病位和病性知识图谱可视化
    2.5 讨论
        2.5.1 古文献中“痞满”的特点
        2.5.2 痞满的病位特点
        2.5.3 痞满的病性特点
        2.5.4 痞满的证型规律
    2.6 结论
第三章 基于舌脉症状的诊法类文献数据挖掘
    3.1 诊法类文献本体的核心数据特征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设计与方法
        3.3.1 研究框架设定和资源整合
        3.3.2 知识库构建
        3.3.3 数据预处理
        3.3.4 数据库构建
        3.3.5 挖掘分析
    3.4 结果
        3.4.1 脉位、脉象及症状挖掘
        3.4.2 脉位、脉象和症状关联分析
        3.4.3 脉位脉象及症状知识图谱可视化
        3.4.4 舌象、苔象及症状挖掘
        3.4.5 舌象、苔象和症状关联分析
        3.4.6 舌象苔象及症状知识图谱可视化
    3.5 讨论
        3.5.1 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脉诊
        3.5.2 痞满及其相关症状的舌诊
    3.6 结论
第四章 基于经络腧穴的针灸类文献数据挖掘
    4.1 针灸推拿类文献本体的核心数据特征
    4.2 研究目的
    4.3 研究设计与方法
        4.3.1 研究框架设定和资源整合
        4.3.2 知识库构建
        4.3.3 数据预处理
        4.3.4 数据库构建
        4.3.5 挖掘分析
    4.4 结果
        4.4.1 十四条经脉治疗痞满腧穴分布挖掘
        4.4.2 痞满相关症状及对治腧穴分布挖掘
        4.4.3 痞满症状对治腧穴的经脉分布挖掘
        4.4.4 痞满对治腧穴在五输穴、原穴、交会穴中的分布挖掘
        4.4.5 痞满相关症状对治腧穴的关联分析
        4.4.6 经络腧穴症状知识图谱可视化
    4.5 讨论
        4.5.1 痞满治疗腧穴的经脉分布特点
        4.5.2 各经脉对治的主要症状及规律
        4.5.3 治疗主要症状的经络分布特点
        4.5.4 五输穴、原穴、交会穴的应用
        4.5.5 治疗痞满的腧穴组合
        4.5.6 按摩治疗痞满方法
    4.6 结论
第五章 基于中药方剂的方药类文献数据挖掘
    5.1 方药类文献本体的核心数据特征
    5.2 研究目的
    5.3 研究设计与方法
        5.3.1 研究框架设定和资源整合
        5.3.2 知识库构建
        5.3.3 数据预处理
        5.3.4 数据库构建
        5.3.5 挖掘分析
    5.4 结果
        5.4.1 治疗痞满本草及方剂药物挖掘
        5.4.2 治疗痞满方剂药物的关联分析
        5.4.3 本草方剂药物知识图谱可视化
        5.4.4 治疗痞满主要方剂用药不同历史时期使用情况
        5.4.5 各类药物在历代方剂分布情况
    5.5 讨论
        5.5.1 理气药的应用
        5.5.2 补虚药的应用
        5.5.3 温里药的应用
        5.5.4 化湿化痰药的应用
        5.5.5 活血祛瘀药的应用
        5.5.6 其他类常用药物应用
        5.5.7 常用药对及核心组方
    5.6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痞满的病因病机
        6.1.1 气机为主,及血及水,痰瘀并见
        6.1.2 虚证为主、虚实夹杂
        6.1.3 寒湿为主、热证并见
        6.1.4 脾胃为主,五脏相关
    6.2 痞满的辩证诊断
        6.2.1 脉诊寻位,察关探右
        6.2.2 “细”辨脉象,濡微多痞
        6.2.3 舌象苔象,白腻应象
    6.3 痞满的针灸治疗
        6.3.1 太阴厥阴遍布,太阳阳明见足
        6.3.2 痞满相关症状,经穴各有所主
        6.3.3 五输原穴交会,井荥合与阴维
        6.3.4 治痞穴位组合,不离公孙内关
    6.4 痞满的方药治疗
        6.4.1 本草药石,宗于纲目
        6.4.2 汉方治痞,伤寒泻心
        6.4.3 宋元治痞,杂病有成
        6.4.4 明清治痞,守成出新
        6.4.5 理气补虚效如桴鼓,温中化湿辅治痰血
    6.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中药标准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3. 文献综述
        3.1 国内关于中药标准化的研究
        3.2 国外对于植物药标准的研究
    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中药标准化的内涵和实施背景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药品、中药和植物药
        1.2 药品标准和中药标准
        1.3 中药标准与西药标准的区别
    2. 中药标准化的内涵和特征
        2.1 中药标准化的内涵
        2.2 中药标准化的特征
    3. 中药标准化的必要性分析
        3.1 中药标准化推行的理由
        3.2 中药标准化的意义
第三章 中药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 我国中药标准体系的现状
        1.1 在政策方面,中药标准化战略和规划加强了重视
        1.2 在标准制修订方面,加快和完善了中药标准
        1.3 积极推进中药标准的国际化
    2. 中药标准化中面临的问题
        2.1 标准管理不协调,标准推广和应用不充分
        2.2 标准交叉重复,标龄老化,更新周期时间长
        2.3 标准研究乏力,专业性人才匮乏
        2.4 中药标准西化严重,标准制定对中医药指导理论认识不足
        2.5 中药标准体系不健全,中药质量标准不完善
        2.6 缺乏国际认可的中药标准,与国际市场脱节
        2.7 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
第四章 国外药品标准化发展经验借鉴
    1. 欧盟
        1.1 植物药的监管机构
        1.2 传统草药监管的法律体系
    2. 美国
        2.1 植物药与膳食补充剂的差异
        2.2 植物药监管法律体系
    3. 欧盟、美国植物药标准与我国的不同
    4. 启示
        4.1 借鉴欧盟和美国植物药标准制定和实施经验,完善我国中药标准
        4.2 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国家层面的对话与合作
        4.3 积极参与中药国际标准制定活动,努力与国际标准接轨
        4.4 发挥中药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参与度
        4.5 研究中药产品海外注册政策,提高中药产品海外注册能力
第五章 完善中药标准化发展策略的思考
    1. 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国际知名名牌
        1.1 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研发力度
        1.2 企业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药质量标准
        1.3 企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知名品牌
        1.4 企业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2. 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中药标准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2.1 建立统一的中药标准管理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
        2.2 提高公民中药标准认识能力,积极推广和宣传中药标准
        2.3 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中医认识论,促进中医药协同发展
        2.4 加强中药基础标准研究,建立全过程控制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
        2.5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3. 中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协同发展
        3.1 中药标准与专利的协同发展
        3.2 中药标准与商业秘密的协同发展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医药文化文献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际应用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医药文化领域研究现状
        1.2.2 文献计量学在我国的发展
        1.2.3 文献计量学在中医药文化领域的应用
    1.3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文献计量学分析法
        1.4.3 信息可视化分析
        1.4.4 综合归纳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况分析
    2.1 年度发文量分析
    2.2 基金论文分布
    2.3 文献类型构成
        2.3.1 期刊文献分布
        2.3.2 硕博论文分布
第三章 发文机构和作者分析
    3.1 发文机构分布
    3.2 机构地区分布
    3.3 核心作者发文量分析
    3.4 核心作者年龄分布
    3.5 核心作者学历和职称分布
第四章 引文分析
    4.1 引文量的分析
    4.2 论文被引频次分析
    4.3 高被引论文分析
    4.4 引文类型分析
第五章 热点主题分布
    5.1 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5.2 起步期高频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5.3 活跃期高频关键词分布
    5.4 上升期高频关键词主题分布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现代化中医药术语英译的时代差异——基于近30年辞典语料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归化、异化翻译理论对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的启示
二、近30年辞典语料库的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策略对比
三、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策略差异的时代因素
四、结语

四、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D]. 高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人工智能生物学: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要战略资源和竞争热点[J]. 陆茵,韦忠红,邹伟,宋梦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3)
  • [4]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 曹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营销策略研究[D]. 盛铭.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6]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视角下的技术创新评价研究[D]. 邓卉.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痞满证治规律的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研究[D]. 李宛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中药标准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 舒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9]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医药文化文献计量研究[D]. 李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现代化中医药术语英译的时代差异——基于近30年辞典语料库研究[J]. 王曦,方廷钰. 上海翻译, 2019(05)

标签:;  ;  ;  ;  ;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