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由基理论在营养保健研究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静[1](2021)在《多肽益生菌发酵乳产品研制与功能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寒青[2](2021)在《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研制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须为玉米的副产品,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目前,玉米在收割后,仍有大量的玉米须被丢弃,对玉米须的综合利用及精细加工亟待进一步研究。大量研究表明玉米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但其食品开发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实验针对玉米须综合利用水平低、深加工产品开发少的问题,以玉米须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玉米须复合袋泡茶产品,并对其理化指标及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1)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配方,得到最佳配方为:玉米须1.5 g、薏苡仁0.5 g、红枣1.0 g、龙眼1.0 g、甘草0.5 g、黑枸杞0.4g和山药0.4 g,6×8 cm的玉米纤维袋为最佳包装材料。茶汤感官品质较佳,有玉米须的清香,口感协调、圆润。(2)参照国标对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袋泡茶的水分含量、干物质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和灰分分别为(7.42±0.34)g/100 g、(91.43±0.04)%、(40.74±1.25)%和(6.13±0.44)g/100 g;在冲泡温度为100℃,时间为5 min,加水量为120 m L时,茶汤中的多糖含量的为(0.6436±0.0050)mg/m L,黄酮含量为(0.0485±0.0003)mg/m L。(3)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研究指标,综合评价了玉米须复合袋泡茶茶汤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通过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实验,对玉米须复合袋泡茶茶汤的降糖活性进行评价。当冲泡温度为100℃,时间为5 min,加水量为120 m L时,茶汤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2.98±1.04)%和(99.93±1.72)%。同时,表现出良好的Fe3+还原能力和较强的Fe2+螯合能力,Fe2+螯合率为(40.35±1.71)%。此外,茶汤还具有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2.99±1.59)%和(39.01±4.64)%。
季天晨[3](2021)在《生物基原料与EGCG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为绿茶中重要的活性物质而备受关注,虽然其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但它的化学和颜色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生物基原料与EGCG的接枝共聚物不仅可以保留EGCG优异的生物活性,提高其稳定性,还可以改善生物基原料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甚至两者的接枝还会给接枝共聚物带来新的功能特性,进而扩大了接枝共聚物在化妆品、食品和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本文通过化学偶联法和自由基介导两种方法,制备羧甲基酵母β-葡聚糖(CMG)与EGCG的接枝共聚物、羧甲基可得然胶(CMCD)与EGCG的接枝共聚物和ε-聚赖氨酸(ε-PL)与EGCG的接枝共聚物,以期待获得高功能特性的新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4-二甲氨基吡啶(DMAP)化学偶联法,两步合成EGCG接枝CMG共聚物(命名为CMG-EGCG)。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和扫描电镜(SEM)考察CMG-EGCG的理化性质;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CMG-EGCG中EGCG的接枝率;比较CMG-EGCG与CMG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CMG-EGCG水溶液的颜色稳定性。结果表明:先将EGCG琥珀酰化,再与CMG的羟基接枝,此过程保护了CMG的羧基,提高了反应物的溶解度,进而提高了EGCG的接枝率,CMG-EGCG中EGCG的接枝率为100.25 mg/g。与CMG相比,CMG-EGCG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浓度为0.4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2.22±1.45%;浓度为0.16 mg/m 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9.17±0.30%,均与EGCG的活性接近;且浓度为1.0 mg/m L时,还原能力与亚铁螯合能力分别为1.65±0.13和9.13±0.64%。另外,CMG-EGCG水溶液具有良好的颜色稳定性。(2)采用EDC/DMAP偶联法制备三组CMCD与琥珀酰化EGCG的接枝共聚物(分别命名为CMCD-1-EGCG、CMCD-2-EGCG和CMCD-3-EGCG),进一步探讨CMCD的取代度对EGCG的接枝率及接枝共聚物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影响。通过FT-IR、UV-Vis和TGA等手段考察接枝共聚物的理化性质及EGCG的接枝率;并对各接枝共聚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颜色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MCD的取代度越高,EGCG的接枝率越高,接枝共聚物的水溶性也越好,即CMCD-3-EGCG中EGCG的接枝率(132.01mg/g)最高,且水溶性(23.14 mg/m L)最好。接枝共聚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效率、ABTS自由基清除效率、还原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与其中EGCG的接枝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即CMCD-3-EGCG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浓度为0.2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41±2.66%;浓度为0.06 mg/m 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6.91±1.65%;浓度为1.0 mg/m L时,还原能力为3.08±0.13,均与EGCG的活性接近。且在浓度1.0 mg/m L时,亚铁离子螯合能力为37.07±1.07%。此外,EGCG接枝CMCD共聚物水溶液的颜色稳定性良好。(3)以抗坏血酸/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自由基介导的方法制备ε-PL与EGCG的接枝共聚物(分别命名为ε-PL-EGCG-0.1、ε-PL-EGCG-0.3、ε-PL-EGCG-0.5、ε-PL-EGCG-0.7和ε-PL-EGCG-1.0),研究ε-PL与EGCG间的反应摩尔比对EGCG的接枝率及接枝共聚物的理化性质、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的影响。通过FT-IR、UV-Vis和TGA等手段测定各接枝共聚物的理化性质及EGCG的接枝率;探讨了各接枝共聚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它们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EGCG的反应摩尔比较大时,反应过程中会出现EGCG二聚体,影响EGCG的接枝率及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ε-PL-EGCG-1.0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在浓度0.8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03±1.10%;在浓度0.4 mg/m 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8.86±2.94%;在浓度1.2 mg/m L时,还原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分别为2.06±0.10和65.99±2.01%。另外,EGCG接枝ε-PL共聚物的抗菌活性略低于ε-PL。
谭小琴[4](2021)在《西南地区传统细菌型豆豉品质特点及微生物群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菌型豆豉是我国西南地区常见的一种主要由芽孢杆菌、微球菌和乳酸菌等菌种发酵而成的大豆制品,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湖北、贵州以及云南等地。目前,细菌型豆豉的生产方式仍以小作坊式传统自然发酵为主,由于地理条件和生产条件控制的不同,会导致产品品质的差异。鉴于此,本文以重庆、贵州、云南所产细菌型豆豉产品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其基本营养品质、理化特性、风味品质和微生物群系出发,研究西南地区细菌型豆豉产品品质特点及微生物群系特点,进一步了解细菌型豆豉风味品质与微生物的关系,为市售细菌型豆豉安全食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为细菌型豆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不同地区细菌型豆豉的基本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干豆豉水分含量在16.42%-37.24%范围,湿豆豉水分含量在41.47%-67.29%范围内。基础营养素分析显示贵州地区豆豉的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高于重庆、云南地区,灰分含量各地区差异显着。功能性成分分析显示贵州地区豆豉异黄酮含量和大豆皂苷总体含量高于云南和重庆地区,重庆地区豆豉异黄酮含量总体偏低,但重庆地区豆豉多糖含量总体上较高。色泽和质构特性分析表明,云南地区豆豉颜色总体上比重庆地区、贵州地区豆豉颜色暗;干豆豉硬度显着高于湿豆豉,硬度与咀嚼性大小呈正相关;贵州地区的豆豉弹性最高,其次是重庆地区豆豉,云南地区豆豉弹性最低,与凝聚性呈正相关。理化特性与卫生指标分析显示不同来源豆豉p H值差异显着,亚硝酸盐含量均符合GB2760-2014规定的安全标准(≤30mg/kg),TVB-N含量符合SB/T 10294-2012腌猪肉一级品标准(≤20 mg/100 g),POV值均处于较低的水平(≤1.94 meq/kg),菌落总数贵州地区高于重庆和云南地区。抗氧化活性及蛋白质体外消化分析显示云南地区豆豉褐变程度低于重庆地区和贵州地区,云南产豆豉抗氧化能力总体上较贵州地区和重庆地区豆豉弱;云南地区豆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高于贵州和重庆产豆豉;相关性分析显示多酚类物质与豆豉的抗氧化活性相关,但豆豉抗氧化活性受其他因素影响。综合分析以贵州产豆豉较好。(2)对不同地区细菌型的风味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显示:从地区因素上看,云南地区豆豉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非蛋白氮含量均高于贵州、重庆地区,多肽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则是贵州地区豆豉优于重庆、云南地区;重庆地区豆豉游离脂肪酸含量最高;从豆豉干湿状态上看,湿豆豉所有蛋白质相关指标的含量均高于干豆豉,干豆豉在游离脂肪酸、总酸、氯化钠含量均高于湿豆豉,而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均低于湿豆豉。挥发性成分分析显示21类细菌型豆豉主要挥发性物质为乙酸芳樟酯、乙酸松油酯、棕榈酸乙酯、D-柠檬烯、茴香烯、姜烯、苯乙醇、芳樟醇、香叶醇、麦芽酚、2-十一酮、2,3,5-三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异戊酸、2-甲基丁酸。感官评价显示,水豆豉和湿豆豉消费者接受度较高,排名前8的有7个样品为水豆豉或湿豆豉,仅有9号样为干豆豉;干豆豉感官评价均排名靠后。这与细菌型豆豉风干过程中会产生特殊风味物质有关,导致干豆豉成为一种喜好性发酵食物。相关性分析显示豆豉滋味品质指标与感官评分没有相关性(P>0.05),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带玫瑰香气的苯乙醇(P<0.05)和香柠檬样清香幽雅香气的乙酸芳樟酯(P<0.01)与感官评分正相关,表明食物接受度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豆豉中挥发性成分影响感官接受度。主成分分析显示贵州产豆豉排名靠前,排名前四的为贵州产1、2、8、9号豆豉样品,综合产地及干湿考虑,选择1,2,9号样品进行后续微生物群系研究。(3)对贵州地区1、2、9号豆豉样品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优势菌种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微生物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贵州1号豆豉样品中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分布最广,短芽孢杆菌次之,此外,凝结芽孢杆菌、松鼠葡萄球菌、史氏芽孢杆菌、嗜热嗜气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属分布量逐渐减少;9号豆豉样品中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分布最广,嗜热嗜气芽孢杆菌次之;2号豆豉样品中凝结芽孢杆菌分布最广,热噬淀粉芽孢杆菌次之,相比1号跟9号样品,2号样品中还检测出有谷氨酸棒状杆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1-3、2-1、9-3号菌为枯草芽孢杆菌,2-2、9-1号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1-1号菌为凝结芽孢杆菌,1-2号菌为球形芽孢杆菌,2-3号菌为短芽孢杆菌,9-2号菌为片球菌属,与16S r RNA测序结果类似。细菌群落、挥发性风味物质、风味品质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从贵州地区3类豆豉样品中检测到的菌落群系分布与豆豉滋味品质及醇类、酯类、羧酸类、烯烃类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汤焘[5](2021)在《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苦荞中淀粉含量较高,且富含黄酮类醇溶性功能因子,是用于发酵酿造的理想原料,但目前苦荞白酒存在适口性不佳、风味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苦荞酒业的进一步发展。多粮组合发酵是目前清香型白酒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增加原粮种类、蛋白质含量,及优化碳氮结构比等,有助于提升原酒的口感和品质。本文以苦荞、高粱和玉米为主要原料进行多粮发酵,着重研究了原料的复配比和分批糊化条件,进一步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发酵工艺和酒糟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进行了分析评价,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苦荞复配白酒的各原料配比,苦荞、高粱和玉米的最佳质量配比为4∶4∶3,在该条件下,所得苦荞白酒的感官评分为90分,原酒酒精度达45.9 vol;针对3种原料不同的糊化特性,采用分批糊化的方式,确定了三种原料各自的最佳糊化条件,苦荞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7 h、润料温度40℃、蒸料时间40 min,糊化度达80.04%,总酚含量达12.57 mg/g;高粱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6 h、润料温度80℃、蒸料时间80 min,糊化度达80.11%,总酚含量达10.69 mg/g;玉米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6h、润料温度80℃、蒸料时间180 min,糊化度达80.91%,总酚含量达1.19 mg/g。2、对现有3种酒曲的发酵能力进行初步评价,发现酒曲1的发酵能力及酯化能力最高,而液化能力和糖化能力要稍弱于酒曲3,但是在发酵过程中采用酒曲1酿出的白酒感官评分达87分,原酒酒精度50.8 vol,均优于其余两组酒曲酿出的白酒;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酒曲1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得出酒曲1中微生物的有效序列共计65393条,OTU为44种,预估种群丰度(Chao1)为50种,该菌群主要包含3个门,8个纲,6个目,25个科,27个属和26个种,其中以嗜杀酵母属相对丰度最高,其次为曲霉属,表明该酒曲的发酵能力及酯化能力较好。3、通过对苦荞复配白酒发酵工艺的筛选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参数为:酒曲添加量0.3%、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1 d,在该条件下,复配白酒原酒酒精度达到52.8 vol,感官评分达到91分。在发酵周期内,酒醅中各理化指标均呈现相应的递增或递减规律,且在第9d时趋于稳定;酒醅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分别可高达14.74 mg/g和13.03 mg/g,芦丁和槲皮素的最高含量分别为8.83 mg/g和0.53 mg/g,相应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92.04%,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72.99%;此外,进一步研究表明该酒醅还具有一定的降糖和降脂作用,其对α-淀粉酶活的抑制率最高达43.99%,对脂肪酶的酶活可降低19.44%。4、通过正交试验对酒糟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酒糟与食用酒精料液比为1/10(m/v),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20 min,此条件下酒糟提取液中黄酮含量最高可达8.21 mg/m L;此外,以色度、感官、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综合筛选出酒糟提取物添加到苦荞复配白酒中的最适量为5.0 mg/m L;最后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各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评定,得出苦荞复配白酒:总酸0.672 g/L、总酯1.461 g/L、固形物0.36%,其中特征性酯类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分别为1.181 g/L、0.050 g/L,各项理化指标和功能活性均要优于纯苦荞白酒,其达到了优级清香白酒的国家标准。本研究结果为高品质苦荞酒的开发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进而有助于促进我国苦荞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先有其[6](2021)在《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的桑叶茶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别》文中研究说明桑叶茶是由传统农产品桑叶加工而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桑叶茶的化学成分研究,但分析的信息不足,无法达到了解桑叶茶复杂成分的效果,抑制了桑叶茶食养价值的深度开发。传统中医药学认为,桑叶茶中的霜桑茶较之春桑茶而言,其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更强,价值更高,但目前市场上却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来鉴别霜桑茶与春桑茶,不利于桑叶茶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此外,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桑叶茶加工工艺的开发,忽略了对其冲泡条件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桑叶茶中有效成分的营养保健功能发挥。因此本文使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LC-HRMS)技术对桑叶茶提取液进行成分鉴定,建立桑叶茶化合物数据库,寻找霜桑茶与春桑茶中含量差异较大的特征化合物,建立用于区分霜桑茶与春桑茶的指纹图谱与统计学模型,并为科学冲泡桑叶茶探索最优的冲泡条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桑叶茶有机化学成分的鉴定分析为探究桑叶茶的有机化学成分,运用LC-HRMS技术来获取桑叶茶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并比较不同数据采集方式对鉴定结果的影响,将采集的高分辨质谱数据与现有大量公开的谱图库进行比对分析,使得分散于各个谱图数据库中的零散化合物与桑叶茶进行关联整合,得到从属于桑叶茶的化合物集合,从而实现对桑叶茶成分的高通量、高准确度的非靶向鉴定。结果表明,使用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结合包含列表功能,正负离子分开采集获得的数据鉴定结果最优。数据经过分析与鉴定,一共鉴定到328种化合物,涵盖氨基酸、黄酮、生物碱、有机酸、脂质等类别,其中很多化合物为首次在桑叶茶中被鉴定到。基于本次实验的鉴定结果建立了包括化合物名称、保留时间、分子式、极性、加合离子、一级母离子及二级碎片离子精确质荷比信息的桑叶茶有机化合物数据库,弥补了此前桑叶茶成分信息不足的情况。2.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品质鉴别为鉴别桑叶茶是否经霜,运用LC-HRMS技术,基于已建立的桑叶茶化合物数据库信息,比较各化合物在霜桑茶与春桑茶中相对含量的差异,挑选其中77种在两类桑叶茶中差异大于3倍的特征化合物,建立起用于区分霜桑茶与春桑茶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和层次聚类分析(HCA)模型,并挑选其中16种峰强度较高、重复性好、分离度较高、背景干扰少的特征化合物构建霜桑茶的对照指纹图谱。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聚类分析法和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法对CSS、SNJK、TRT、XZ四种未知来源的桑叶茶进行鉴别分析并验证方法适用性。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模型中,主成分一的解释度均大于65%,前两个主成分的合计解释度均大于89%,四种未知来源的桑叶茶样本组与霜桑茶样本组聚合更好,且与春桑茶样本组区分较好;在层次聚类分析模型中,四种未知来源桑叶茶样本组均与霜桑茶样本组聚为一类,在聚类树下和霜桑茶样本组的欧氏距离均小于400且和春桑茶样本组的欧氏距离均大于700,与霜桑茶距离更近;在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中四种未知来源桑叶茶指纹图谱与霜桑茶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1且与春桑茶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小于0.84,与霜桑茶相似度更高。因此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似度分析结果能够较好地鉴别四个未知桑叶茶样本均为霜桑茶。本实验建立的方法模型能够用于区分春桑茶与霜桑茶,方法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度较高。3.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冲泡条件探索为探索桑叶茶的最优冲泡条件,挑选响应较高且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氨基酸、黄酮、生物碱、有机酸类共80种特征化合物作为监测对象,以茶汤溶出物中各类化合物的峰面积响应强度为评判标准,分别对春桑茶和霜桑茶进行冲泡水温、冲泡时间、茶水比、冲泡次数四个条件的探索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桑叶茶的最优冲泡条件略有差异,霜桑茶的最佳冲泡条件为80℃的冲泡水温下冲泡13min,春桑茶的最佳冲泡条件为70℃的冲泡水温下冲泡9min,两种桑叶茶冲泡次数均不大于3次,冲泡茶水比均为5:200最优;其中冲泡茶水比和冲泡次数对营养物质的溶出影响最大。
黄雨[7](2021)在《叶菜型甘薯茎尖产量构成及功能物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采摘茎尖为主的叶菜甘薯因其分枝多、采收期长,富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多酚、总黄酮、绿原酸等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脆嫩、香甜,产量高,防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与产业化业主的青睐。本文以2018~2019年度国家联合鉴定重庆点试验的10个叶菜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在对采收期间的茎尖农艺性状和茎尖各部位三大功能性物质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分析其茎尖产量构成特点及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茎尖三大功能性物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部位间、品种间差异、采收期间稳定性,叶片绿原酸含量与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三个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以期为今后叶菜甘薯品种的产量与品质的选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方差分析表明供试的10个叶菜甘薯品种的茎尖产量、茎尖各部位鲜质量占比、茎尖21个农艺性状以及茎尖的三大功能性物质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均受环境因素和基因型的极显着影响,其中与叶柄相关的性状主要受基因型影响,而其余的性状及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茎尖21个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柄的长短与叶片的空间形态布局合理与否、茎尖整体生长良好与否密切相关,是影响茎尖产量的重要部位。通过运用加减符号判别、主成分分析以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茎尖21个农艺性状的分析表明10个叶菜甘薯品种茎尖农艺性状各有特点,本文首次提出将叶菜型甘薯品种划分出叶型(桂薯菜14-7、阜菜13-14)、柄型(黔菜薯2号、福薯7-6)、茎型(湘菜薯3号、福菜薯25)、分枝型(EC15、海大7798)和交叉型(广菜薯7号、薯绿2号)五种类型。柄型叶菜甘薯品种茎尖产量相对较高、叶型叶菜甘薯品种产量相对最低。3.两年12次采收期的10个叶菜甘薯品种各个部位及茎尖整体的三大功能性物质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分析表明在叶片间和茎尖整体间的变异系数接近一致,各部位的含量以及对茎尖整体含量的贡献比例普遍呈现为叶片>茎>叶柄,叶片中的含量极显着高于茎和叶柄,是影响茎尖功能性物质含量的重要部位。茎尖整体和叶片中的三大功能性物质含量与叶片、叶柄的干物质含量存在的极显着正相关性表明除叶片外,叶柄也是影响茎尖功能性物质含量的重要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相互之间存在的极显着正相关性表明总黄酮与绿原酸含量较高时,多酚含量也较高。10个叶菜型品种中,福菜薯25、广菜薯7号、薯绿2号、海大7798和黔菜薯2号各个部位的功能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广菜薯7号、桂薯菜14-7、海大7798和黔菜薯2号的茎尖各个部位及茎尖整体中三大功能物质的含量在采收期的稳定性相对较好。4.叶片绿原酸含量与抗氧化活性能力EC50值的相关性表明绿原酸含量与EC50值普遍呈现出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说明绿原酸含量越高,EC50值越低,其抗氧化活性的能力越强。整体来看,绿原酸合成途径中Ib PAL、Ib C3H和Ib HCT三个关键基因在采收期间和品种间的相对表达量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表现不一致,有的呈现正相关性,有的呈现负相关性,说明绿原酸在茎尖的积累不只限于合成途径,还与其在甘薯不同部位间的运输有关。结论:叶柄是影响品种间茎尖产量差异的重要构成部位,叶菜甘薯品种可分为叶型、柄型、茎型、分枝型和交叉型五种类型,柄型品种茎尖产量相对较高、叶型品种相对最低;叶片和叶柄及其干物质含量是影响茎尖整体和各个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的重要部位和因素,功能物质(本文以绿原酸为代表)含量与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显着正相关;10个品种中,柄型品种黔菜薯2号是茎尖产量高、功能成分含量高且采收期较为稳定的综合性较好的品种。
黄佳佳[8](2021)在《茶叶籽的油脂组分、淀粉特性及淀粉-油脂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及深厚的文化背景。目前对于茶树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于茶叶,全季利用亟待发展。作为茶叶生产副产品的茶叶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油脂和淀粉是茶叶籽两大主成分。其中,茶叶籽油是一种潜在的木本油料资源;茶叶籽淀粉可作为一种新颖独特的淀粉资源。而直链淀粉与脂肪酸的复合体被称为第五类抗性淀粉(RS5),对Ⅱ型糖尿病、结肠癌等慢性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茶叶籽中的油脂和淀粉缺乏充分了解,导致大量茶叶籽被废弃。因此,开展茶叶籽的油脂和淀粉特性研究并对油脂-淀粉的复合效果进行评估,将为茶叶籽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本论文以茶叶籽为材料,选用多种常见食用油和淀粉为参照,分析研究了茶叶籽的油脂组成、淀粉理化及淀粉-油脂复合物功能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茶叶籽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约为17%)、硬脂酸(约为3%)、油酸(约为56%)和亚油酸(约为21%),品种间和精炼加工前后主要脂肪酸比例相对稳定,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为1:2.6:1,和花生油最为相近(1:2:1.5),较为符合营养保健油脂标准。虽然茶叶籽油SFA含量相对于山茶油与橄榄油较高,但亚油酸含量显着高于山茶油与橄榄油。此外,在茶叶籽毛油中还检测到微量的亚麻酸和鲨鱼烯酸。同时,采用GC-MS技术,从茶叶籽油中分离鉴定出柚皮素、异鼠李素、绿原酸、儿茶素、咖啡酸、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等10种酚类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DPPH、ABTS、FRAP抗氧化活性,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小鼠结肠癌细胞系CT26的增殖,并造成癌细胞坏死,且乙酸乙酯提取组份效果最为显着。该结果表明:茶叶籽油不仅脂肪酸配比合理,结构稳定,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2.茶叶籽淀粉颗粒与其他作物淀粉相比,形态较为规则,呈球形或卵球形,大小均一;为A型或C型淀粉,且较其它农作物具更高比例的fa链支链淀粉。Wun4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60~70℃)下充分糊化,糊化温程短(9.62℃)。茶叶籽淀粉的RDS含量较低(80~82%),与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相当,显着低于其他淀粉;RS含量较高(9.7~11.9%),仅低于豌豆淀粉,具有消化慢、耐消化特点。同时,茶叶籽淀粉糊化黏度较高,最终粘度可达4000~6800 cp,显着高于其他农作物的淀粉,形成的淀粉凝胶黏硬比较大,具有较好适口性,弹性适中,具备较好的理化功能特性。但其回生度(R%)较高,为33.2~44.6%,在对长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茶叶籽淀粉需通过适当改性修饰以降低其回生老化趋势。3.淀粉-油脂复合率受淀粉中AAC含量和脂肪酸结构的影响。茶叶籽油(TO)的复合效果较棕榈酸(C16)差;茶叶籽淀粉等高AAC淀粉的复合率相对较高。茶叶籽淀粉与C16复合效率达66.88%,仅次于木薯(80.56%)和马铃薯(81.67%)。脂质的存在降低了茶叶籽淀粉-脂质复合淀粉凝胶的透明度,同时增加了淀粉内部的孔隙,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微孔结构。RS5的形成显着影响淀粉的理化特性:淀粉晶型结构由原本的A-型、B-型或C-型转变为V-型;淀粉糊化温度升高,热稳定性提升;消化特性发生改变,RDS大幅下降,RS显着提高,且不同淀粉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如茶叶籽淀粉最终RS含量较高,普通水稻淀粉SDS增长率较高。因此淀粉-油脂复合改性可用于淀粉热稳定性和消化特性的修饰改良。综上,茶叶籽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茶叶籽淀粉理化特点符合市场需求,且淀粉与脂肪形成的复合物理化功能特性得到提升,在食品和工业应用中具有较大潜能。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茶叶籽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蔡家深[9](2021)在《全营养豆浆风味、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豆浆是我国国民膳食中的一种传统饮品,其富含蛋白质、生育酚和大豆异黄酮等营养素,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和消费观念的提升,传统豆浆加工过程产生的浆水、豆渣,以及豆浆自身的豆腥味和抗营养因子等不利因素,阻碍了豆浆产业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扩展壮大。本论文针对传统豆浆加工工艺的不足,利用现代食品加工理论,建立以大豆焙烤→胶体磨制浆→调配为核心技术的新型不排渣豆浆生产工艺,并对其中的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优化调整,开发出一款豆腥味低、稳定性好的全营养豆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大豆焙烤工艺优化。以焙烤后大豆及豆浆蛋白质、还原糖、脂肪含量、挥发性风味和感官品质为考察依据,优化大豆的焙烤工艺。结果显示,焙烤处理降低了己醛和己醇等造成豆腥味的化合物含量,增加了吡嗪、呋喃等具有焦香气味的挥发物含量。通过感官评价,确定大豆最佳的焙烤条件为160°C焙烤10 min。豆浆胶体稳定性研究。使用大豆分离蛋白(SPI)作为乳化剂,研究了SPI浓度、pH及NaCl浓度对豆浆胶体稳定性的影响。随SPI浓度增加,脂肪粒径和絮凝度降低,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提高,液滴Zeta电位及豆浆粘度增加。pH在7以上时豆浆稳定性良好,在存储10天时未出现脂肪相分离。添加0.1%的NaCl可有效抑制豆浆中脂肪上浮。全营养豆浆最佳的调配条件为:SPI添加量2%(w/v),pH为7,NaCl添加量0.1%(w/v)。杀菌工艺对豆浆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采用巴氏杀菌、高温蒸汽杀菌、超高压杀菌及超声波杀菌处理豆浆,发现巴氏杀菌和高温蒸汽杀菌降低了豆浆中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促进糖苷型异黄酮向苷元型异黄酮转化。超声波杀菌显着提高豆浆总酚及总黄酮含量,超高压杀菌对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则无显着影响。高温蒸汽杀菌有效钝化胰蛋白酶抑制剂及脲酶活性,活力损失达90%以上。热杀菌使豆浆抗氧化能力降低,超声波杀菌使豆浆抗氧化能力提高。热杀菌后豆浆的胶体稳定性较弱,超声波杀菌后豆浆的稳定性较高。本研究开发的豆浆生产工艺无浆水污染环境,豆浆成品的豆腥味稀薄、豆香味浓郁、营养素损失率低、豆浆体系稳定性好,研究结果可为豆浆产品创新、风味拓展和品质提升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付亚玲[10](2021)在《黑枣三萜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枣,是一种新型的红枣深加工产品,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由红枣经过一段时间高温熟化形成,其颜色呈黑褐色,质地柔软,口味酸甜。与原红枣相比,其口感、营养价值及功能产生了新变化。三萜酸类是枣果实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疲劳、抗癌和抗炎等功效。目前,国内外对枣中三萜酸类的研究仅限于天然枣果,而对黑枣中三萜酸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尚无报道,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研究。因此,本课题以黑化后的红枣为原料,系统研究了枣中三萜酸的高效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并对纯化物进行成分分析,然后通过化学试剂法和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为模型的细胞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以拓展黑枣中三萜酸在食品、化妆品及相关产品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红枣黑化过程中颜色与三萜酸含量变化规律:研究了0~108 h黑化时间段枣的颜色和三种三萜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0~108 h黑化时间段枣颜色由红变黑,且颜色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黑化前48 h内。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0~108 h黑化时间段得出枣中三萜酸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白桦酯酸由初始的151.61μg/g升高到159.52μg/g,在72 h达到最高值208.74μg/g。齐墩果酸含量由0 h的161.42μg/g增加至108 h的208.84μg/g,含量是红枣的1.3倍。熊果酸从0 h的15.70μg/g增加至108 h的26.35μg/g,其含量大约是红枣的2倍。2、黑枣三萜酸的提取方法及条件优化: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黑枣三萜酸,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枣中三萜酸的最优提取工艺为:50%乙醇浓度,料液比1∶23(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三萜酸含量为(1.313±0.01)mg/g。3、黑枣中三萜酸类的分离纯化:比较5种大孔树脂(AB-8、D-101、S-8、X-5和HPD-100)对黑枣中三萜酸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最佳树脂,研究上样条件和洗脱条件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其纯化参数。结果得出,D-101型为最佳大孔树脂,其纯化参数为:上样浓度25.5μg/mL,上样量为130 mL,上样流速2.0 mL/min,洗脱剂用量80 mL,洗脱剂浓度95%,洗脱流速1.0 mL/min,在此最佳条件下,黑枣三萜酸的回收率为(78.58±0.67)%,纯化后三萜酸的纯度提高了2.49倍。4、化学试剂法抗氧化特性:以Vc为对照,比较了纯化前后黑枣三萜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黑枣三萜酸粗提物和纯化物对DPPH·的IC50值分别为0.571、0.053 mg/mL,对ABTS+·的IC50值分别为0.186、0.059 mg/mL,·OH的IC50值分别为0.900、0.850 mg/mL;O2-·的IC50值分为0.745与0.594 mg/mL,总还原力则与样品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5、细胞法抗氧化特性:利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模型进行实验,探究纯化后的三萜酸是否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通过MTT实验、细胞形态学观察、DCFH-DA实验、Rh123染色法、Hoechst 33258实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纯化后的三萜酸(PTA)处理后能够保护细胞的形态,增加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OS),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减少细胞凋亡,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黑枣三萜构效关系提供依据,并在功能性食品和制药工业中展示了其作为新型抗氧化剂的潜力。
二、自由基理论在营养保健研究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由基理论在营养保健研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研制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玉米须概述 |
1.2 玉米须的主要活性成分 |
1.2.1 玉米须多糖 |
1.2.2 玉米须黄酮 |
1.3 以玉米须为原料的食品开发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原料 |
2.2.2 主要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袋泡茶加工工艺流程 |
2.3.3 袋泡茶配方的确定 |
2.3.4 袋泡茶包装袋的选择 |
2.3.5 袋泡茶感官评定 |
2.3.6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袋泡茶中玉米须含量的确定 |
2.4.2 袋泡茶配方 |
2.4.3 袋泡茶包装袋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品质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原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原料预处理 |
3.3.2 袋泡茶制备 |
3.3.3 袋泡茶水分含量测定 |
3.3.4 袋泡茶干物质含量测定 |
3.3.5 袋泡茶水浸出物含量测定 |
3.3.6 袋泡茶总灰分含量测定 |
3.3.7 茶汤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3.3.8 茶汤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
3.3.9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袋泡茶的基本理化指标结果分析 |
3.4.2 茶汤中多糖含量 |
3.4.3 茶汤中总黄酮含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体外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原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原料预处理 |
4.3.2 袋泡茶制备 |
4.3.3 抗氧化活性 |
4.3.4 降糖活性 |
4.3.5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抗氧化活性 |
4.4.2 降糖活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生物基原料与EGCG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生物基-EGCG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
1.2.1 EGCG |
1.2.2 生物基原料 |
1.2.3 制备方法 |
1.3 生物基-EGCG接枝共聚物的理化性质 |
1.3.1 溶解度 |
1.3.2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 |
1.3.3 热稳定性 |
1.3.4 发泡性能 |
1.4 生物基-EGCG接枝共聚物的生物活性 |
1.4.1 抗氧化活性 |
1.4.2 抑菌性能 |
1.4.3 抗癌活性 |
1.5 生物基-EGCG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
1.5.1 乳液 |
1.5.2 水凝胶和纳米颗粒 |
1.5.3 食品包装 |
1.6 选题意义及论文的主要内容 |
1.6.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1.6.2 本论文的实验内容 |
第二章 CMG与 EGCG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CMG与 EGCG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
2.3 表征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FT-IR) |
2.3.2 紫外光谱测定(UV-Vis)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4 热重测定(TGA) |
2.4 接枝率测定 |
2.5 抗氧化活性测定 |
2.5.1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
2.5.2 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 |
2.5.3 还原能力测定实验 |
2.5.4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测定实验 |
2.6 颜色稳定性测定 |
2.7 结果与讨论 |
2.7.1 红外光谱分析 |
2.7.2 紫外光谱分析 |
2.7.3 扫描电镜分析 |
2.7.4 热重分析 |
2.7.5 接枝率分析 |
2.7.6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2.7.7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2.7.8 还原能力分析 |
2.7.9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分析 |
2.7.10 颜色稳定性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MCD与 EGCG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CMCD的制备 |
3.2.4 CMCD与 EGCG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
3.3 表征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FT-IR) |
3.3.2 紫外光谱测定(UV-Vis)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4 热重测定(TGA) |
3.4 CMCD的取代度测定 |
3.5 接枝率测定 |
3.6 溶解度测定 |
3.7 抗氧化活性测定 |
3.7.1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
3.7.2 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 |
3.7.3 还原能力测定实验 |
3.7.4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测定实验 |
3.8 颜色稳定性测定 |
3.9 结果与讨论 |
3.9.1 红外光谱分析 |
3.9.2 紫外光谱分析 |
3.9.3 扫描电镜分析 |
3.9.4 热重分析 |
3.9.5 接枝率与溶解度分析 |
3.9.6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3.9.7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3.9.8 还原能力分析 |
3.9.9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分析 |
3.9.10 颜色稳定性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ε-PL与 EGCG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ε-PL与 EGCG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
4.3 表征 |
4.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FT-IR) |
4.3.2 紫外光谱测定(UV-Vis) |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3.4 热重测定(TGA) |
4.4 接枝率测定 |
4.5 抗氧化活性测定 |
4.5.1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
4.5.2 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 |
4.5.3 还原能力测定实验 |
4.5.4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测定实验 |
4.6 抗菌活性测定 |
4.6.1 样品的配置及除菌 |
4.6.2 菌液的准备 |
4.6.3 MIC的测定 |
4.7 结果与讨论 |
4.7.1 红外光谱分析 |
4.7.2 紫外光谱分析 |
4.7.3 扫描电镜分析 |
4.7.4 热重分析 |
4.7.5 接枝率分析 |
4.7.6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4.7.7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4.7.8 还原能力分析 |
4.7.9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分析 |
4.7.10 抑菌活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5.2 实验中的不足及解决方案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附表及附图 |
附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西南地区传统细菌型豆豉品质特点及微生物群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概述 |
1.1.1 大豆成分概述 |
1.1.2 大豆加工研究概况 |
1.2 传统发酵食品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发酵食品概述 |
1.2.2 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概述 |
1.2.3 传统发酵豆制品研究进展 |
1.3 发酵过程中大豆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 |
1.4 细菌型豆豉研究现状 |
1.4.1 细菌型豆豉功能成分 |
1.4.2 细菌型豆豉加工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西南地区传统细菌型豆豉品质特性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2.3.2 功能性成分的测定 |
2.3.3 物理特性分析 |
2.3.4 化学评价 |
2.3.5 微生物评价 |
2.3.6 豆豉营养价值评价 |
2.3.7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地区细菌型豆豉基本营养成分评价 |
2.4.2 不同地区细菌型豆豉功能性成分比较分析 |
2.4.3 不同地区细菌型豆豉物理特性分析 |
2.4.4 不同地区细菌型豆豉化学特性分析及其品质评价 |
2.4.5 不同地区细菌型豆豉微生物评价 |
2.4.6 不同地区细菌型豆豉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地区传统细菌型豆豉风味品质比较分析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酸鲜滋味成分指标的测定 |
3.3.2 其他滋味品质指标的测定 |
3.3.3 挥发性成分测定 |
3.3.4 感官评定 |
3.3.5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蛋白质相关质量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2 其他滋味成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3 挥发性成分分析 |
3.4.4 感官评定 |
3.4.5 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地区细菌型豆豉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优势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3.2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细菌菌落形态及镜检结果 |
4.4.2 细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
4.4.3 16S rRNA测序结果 |
4.4.4 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要研究结果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苦荞的概述 |
1.1.1 苦荞的营养价值 |
1.1.2 苦荞的保健功能 |
1.2 白酒的概述 |
1.2.1 白酒的研究现状 |
1.2.2 白酒的营养成分及功效 |
1.2.3 白酒的香味成分 |
1.3 苦荞酒的研究现状 |
1.3.1 苦荞配制酒 |
1.3.2 苦荞白酒 |
1.3.3 苦荞米酒 |
1.3.4 苦荞黄酒 |
1.3.5 苦荞啤酒 |
1.3.6 其他苦荞酒 |
1.4 苦荞酒市场调研及前景分析 |
1.4.1 苦荞酒市场调研 |
1.4.2 苦荞酒前景分析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技术路线 |
2 原料复配比及糊化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原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酒精度的测定 |
2.2.3 感官评定 |
2.2.4 糊化度的检测 |
2.2.5 总酚含量的测定 |
2.3 原料复配比及糊化工艺研究试验设计 |
2.3.1 原料复配比的确定 |
2.3.2 原料糊化工艺的确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原料复配比的确定 |
2.4.2 润料时间的确定 |
2.4.3 润料温度的确定 |
2.4.4 蒸料时间的确定 |
2.4.5 原料糊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酒曲的发酵特性比较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原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酒曲液化能力的测定 |
3.2.2 酒曲糖化能力的测定 |
3.2.3 酒曲发酵能力的测定 |
3.2.4 酒曲酯化能力的测定 |
3.2.5 酒曲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酒曲发酵能力的比较分析 |
3.3.2 不同酒曲发酵所得白酒感官比较 |
3.3.3 酒曲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酒醅发酵工艺研究及质量活性动态分析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原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酒精度的测量 |
4.2.2 感官评定 |
4.2.3 酒醅理化成分的测定 |
4.2.4 酒醅功能成分的测定 |
4.2.5 酒醅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的测定 |
4.3 发酵工艺的研究 |
4.3.1 酒曲添加量的确定 |
4.3.2 发酵温度的确定 |
4.3.3 发酵时间的确定 |
4.3.4 发酵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
4.4 酒醅发酵过程中质量活性动态研究 |
4.4.1 酒醅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
4.4.2 酒醅发酵过程中功能成分变化 |
4.4.3 酒醅发酵过程中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变化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酒曲添加量的确定 |
4.5.2 发酵时间的确定 |
4.5.3 发酵温度的确定 |
4.5.4 发酵工艺正交优化结果分析 |
4.5.5 酒醅发酵过程中中理化成分变化趋势 |
4.5.6 酒醅发酵过程中功能成分变化趋势 |
4.5.7 酒醅发酵过程中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变化趋势 |
4.6 本章小结 |
5 苦荞复配白酒功能活性强化研究及品质分析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原料 |
5.1.2 试剂 |
5.1.3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酒糟的提取工艺 |
5.2.2 白酒质量标准 |
5.2.3 白酒中理化指标测定 |
5.2.4 苦荞复配白酒中功能成分的测定 |
5.2.5 苦荞复配白酒中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5.3 酒糟提取工艺研究 |
5.3.1 料水比的确定 |
5.3.2 提取时间的确定 |
5.3.3 提取温度的确定 |
5.3.4 酒糟提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
5.4 苦荞复配白酒强化处理及品质分析 |
5.4.1 酒糟提取物添加量的确定 |
5.4.2 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分析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酒糟提取料水比的确定 |
5.5.2 酒糟提取时间的确定 |
5.5.3 酒糟提取温度的确定 |
5.5.4 酒糟提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5.5.5 苦荞复配白酒强化处理分析 |
5.5.6 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7 攻读硕士学位所取得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的桑叶茶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桑叶茶概述 |
1.2 桑叶茶有机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3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LC-HRMS)技术 |
1.4 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品质鉴别及冲泡条件探索 |
1.4.1 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品质鉴别 |
1.4.2 基于特征化合物的冲泡条件探索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路线及方法 |
2 基于LC-HRMS技术的桑叶茶有机化学成分分析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桑叶茶制作 |
2.3.2 桑叶茶样品前处理 |
2.3.3 液相色谱条件 |
2.3.4 质谱条件 |
2.3.5 数据处理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数据采集方式的考察 |
2.4.2 桑叶茶提取物的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品质鉴别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桑叶茶样品前处理 |
3.3.2 液相色谱条件 |
3.3.3 质谱条件 |
3.3.4 数据预处理方法 |
3.3.5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系统稳定性考察 |
3.4.2 春桑茶与霜桑茶差异成分分析 |
3.4.3 桑叶茶指纹图谱建立与适用性分析 |
3.4.4 桑叶茶统计学模型建立与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特征化合物的桑叶茶冲泡条件探索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冲泡条件设定 |
4.3.2 液相色谱条件 |
4.3.3 质谱条件 |
4.3.4 数据处理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冲泡水温考察结果 |
4.4.2 冲泡时间考察结果 |
4.4.3 冲泡茶水比考察结果 |
4.4.4 冲泡次数考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桑叶茶成分鉴定结果汇总表 |
(7)叶菜型甘薯茎尖产量构成及功能物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薯品种的类型 |
1.2 甘薯茎尖与叶菜型甘薯品种 |
1.2.1 茎尖主要营养成分 |
1.2.2 甘薯茎尖的保健与利用价值 |
1.3 叶菜甘薯育种与产业化 |
1.4 叶菜甘薯茎尖产量性状研究进展 |
1.5 植物体内抗氧化剂的研究意义与评价方法 |
1.5.1 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意义 |
1.5.2 天然抗氧化活性的体外评价方法 |
1.6 植物体内绿原酸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研究现状 |
1.6.1 植物体内绿原酸合成途径 |
1.6.2 绿原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研究现状 |
1.7 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绪论 |
2.1 本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与仪器试剂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试剂盒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田间试验设计及其概况 |
3.2.2 供试材料茎尖田间取样、农艺性状调查与测定 |
3.2.3 茎尖各部位干物质含量测定及干粉样品制备 |
3.2.4 茎尖各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样液制备及含量测定 |
3.2.5 茎尖醇溶提取液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相对表达量 |
3.3 数据处理及其所用软件 |
3.3.1 茎尖农艺性状 |
3.3.2 茎尖叶片、叶柄、茎质量占比和干物质含量 |
3.3.3 茎尖各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 |
3.3.4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鲜基EC50 值 |
3.3.5 相对基因表达量 |
3.3.6 隶属函数与主成分分析方法 |
3.3.7 数据处理软件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叶菜甘薯茎尖产量及方差分析 |
4.2 叶菜甘薯茎尖及各部位干物质含量 |
4.3 叶菜甘薯茎尖产量构成特点 |
4.3.1 茎尖各部位鲜质量占比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4.3.2 21 个农艺性状品种间平均值及品种类别 |
4.3.3 21 个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和部分性状的多重比较 |
4.3.4 茎尖产量、茎尖质量、叶柄长度与其它20 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4.3.5 21 个农艺性状的隶属函数分析与综合评价Ki值 |
4.3.6 21 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得分Yi值 |
4.4 茎尖及各部位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分析 |
4.4.1 各部位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
4.4.2 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三因素方差分析 |
4.4.3 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在部位间的多重比较 |
4.4.4 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在品种间的差异性 |
4.4.5 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在采收期间的稳定性 |
4.4.6 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相关性分析 |
4.5 茎尖叶片醇溶提取液ABTS~+清除能力 |
4.5.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EC50 值在采收期间和品种间的差异 |
4.5.2 ABTS~+清除能力 EC50 值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4.6 茎尖叶片绿原酸代谢Ib PAL、Ib HCT和 Ib C3H基因相对表达量 |
4.6.1 3 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采收期间变化及其品种间差异 |
4.6.2 3 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采收期间的相关性 |
4.6.3 3 个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5.1 茎尖产量构成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
5.2 茎尖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在部位间、品种间和采收期间的差异 |
5.3 茎尖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5.4 茎尖醇溶提取液抗氧化性及其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5.5 绿原酸代谢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及其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取得科学成果 |
致谢 |
(8)茶叶籽的油脂组分、淀粉特性及淀粉-油脂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茶叶籽油研究进展 |
1.1.1 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研究进展 |
1.1.2 茶叶籽油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2 淀粉理化特性研究进展 |
1.2.1 淀粉结构和组成 |
1.2.2 淀粉理化特性 |
1.3 RS5 理化结构及生物学意义 |
1.3.1 RS5 结构特点 |
1.3.2 RS5 理化及功能特性 |
1.3.3 RS5 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茶叶籽油成份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样品处理 |
2.1.3 脂肪酸组分分析 |
2.1.4 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 |
2.1.5 总酚酸含量检测(Folin酚法) |
2.1.6 甲醇初提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 |
2.1.7 各组分ABTS~+自由基阳离子清除能力测定 |
2.1.8 各组分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 |
2.1.9 酚酸化合物鉴定分析 |
2.1.10 酚酸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1.11 酚酸化合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1.12 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脂肪酸组分分析 |
2.2.2 甲醇初提物总酚酸含量及DPPH检测 |
2.2.3 各组分总酚酸含量检测 |
2.2.4 各组分ABTS和 FRAP抗氧化能力检测 |
2.2.5 酚酸化合物鉴定 |
2.2.6 各组分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茶叶籽油脂肪酸组分特点 |
2.3.2 茶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 |
2.3.3 茶叶籽油中酚酸对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 |
2.4 结论 |
第3章 茶叶籽与其他农作物的淀粉异同性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样品处理 |
3.1.3 含水量、总淀粉含量测定 |
3.1.4 表观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测定 |
3.1.5 扫描电镜、粒度分布及X-衍射晶型分析 |
3.1.6 支链淀粉分离及链状分布测定 |
3.1.7 热力学特性及回生特性检测 |
3.1.8 淀粉粘滞特性及质地分析 |
3.1.9 淀粉离体消化特性检测 |
3.1.10 数据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水分、总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 |
3.2.2 淀粉颗粒的粒径及形态 |
3.2.3 淀粉晶型及结晶度 |
3.2.4 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CLD) |
3.2.5 淀粉热力学特性 |
3.2.6 淀粉粘滞特性 |
3.2.7 淀粉质地特性 |
3.2.8 淀粉离体消化特性 |
3.3 讨论 |
3.3.1 淀粉颗粒结构 |
3.3.2 淀粉糊化特性与消化特性 |
3.3.3 淀粉凝滞特性与质构特性 |
3.4 结论 |
第4章 茶叶籽淀粉-脂质复合体形成及其理化特性比较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样品处理 |
4.1.3 油脂/脂肪酸取代率检测 |
4.1.4 复合物外观及扫描电镜 |
4.1.5 X-射线衍射特征检测 |
4.1.6 热力学特性检测 |
4.1.7 离体消化特性 |
4.1.8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脂质取代率及复合物外观 |
4.2.2 X-射线衍射图谱 |
4.2.3 热力学特性 |
4.2.4 动态离体消化特性 |
4.3 讨论 |
4.3.1 淀粉与脂质种类对淀粉-脂质复合率的影响 |
4.3.2 RS5 凝胶外观及淀粉形态 |
4.3.3 RS5 晶型结构及热力学特性 |
4.3.4 RS5 与离体消化 |
4.4 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全营养豆浆风味、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豆制品概述 |
1.1.1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 |
1.1.2 豆制品的营养值 |
1.1.3 豆制品的生理学功能 |
1.2 豆浆发展现状 |
1.2.1 豆浆及其加工工艺 |
1.2.2 豆浆品质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措施 |
1.3 豆浆品质的评估方法 |
1.3.1 感官评估 |
1.3.2 仪器评估 |
1.3.3 抗氧化能力评估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焙烤对大豆及全营养豆浆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2.1 大豆焙烤 |
2.2.2 大豆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2.2.3 脂肪氧合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2.4 蛋白质分散指数测定 |
2.2.5 总氨基酸测定 |
2.2.6 色度测定 |
2.2.7 感官评估 |
2.2.8 电子鼻测定 |
2.2.9 GC-MS分析 |
2.2.10 豆浆制备 |
2.2.11 豆浆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2.2.12 豆浆挥发性化合物测定 |
2.2.13 豆浆感官评估 |
2.2.1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焙烤对大豆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2 焙烤对脂肪氧合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2.3.3 焙烤对大豆蛋白质分散指数的影响 |
2.3.4 焙烤对大豆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3.5 焙烤对豆粉色度的影响 |
2.3.6 大豆感官评估 |
2.3.7 电子鼻主成分分析 |
2.3.8 大豆挥发性化合物 |
2.3.9 PLSR相关性分析 |
2.3.10 焙烤对豆浆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11 豆浆挥发性化合物 |
2.3.12 豆浆感官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营养豆浆的稳定性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1 大豆分离蛋白的预处理 |
3.2.2 全营养豆浆的制备 |
3.2.3 豆浆脂肪粒径测定 |
3.2.4 脂肪絮凝度测定 |
3.2.5 Zeta电位测定 |
3.2.6 乳化特性分析 |
3.2.7 光学显微镜观测脂肪颗粒 |
3.2.8 豆浆表观粘度测定 |
3.2.9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脂肪液滴大小及分布 |
3.3.2 脂肪絮凝度 |
3.3.3 Zeta电位 |
3.3.4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 |
3.3.5 SPI稳定豆浆的微观结构 |
3.3.6 豆浆的存储稳定性 |
3.3.7 豆浆的表观粘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杀菌对全营养豆浆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2.1 豆浆制备及杀菌 |
4.2.2 细菌培养及计数 |
4.2.3 豆浆中活性成分的提取 |
4.2.4 总酚含量测定 |
4.2.5 总黄酮含量测定 |
4.2.6 异黄酮提取及分析 |
4.2.7 豆浆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4.2.8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 |
4.2.9 脲酶活性测定 |
4.2.10 豆浆的原子力显微镜观测 |
4.2.11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杀菌方式对豆浆杀菌效果的比较 |
4.3.2 总酚及总黄酮含量 |
4.3.3 豆浆抗氧化能力及其与总酚、总黄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4 豆浆异黄酮含量及其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5 胰蛋白酶抑制剂及脲酶活性 |
4.3.6 豆浆的原子力显微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黑枣三萜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红枣概述 |
1.2 红枣营养保健价值概述 |
1.3 黑枣概述 |
1.4 三萜酸类研究现状 |
1.4.1 三萜酸类化合物简介 |
1.4.2 三萜酸类化合物提取 |
1.4.3 三萜酸类化合物分离纯化 |
1.4.4 三萜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
1.4.5 三萜酸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4.6 其他生物活性 |
1.5 研究目的、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样品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红枣黑化过程颜色及三萜酸含量变化 |
2.2.1 红枣黑化方法 |
2.2.2 红枣黑化过程中颜色变化 |
2.2.3 红枣黑化过程中三萜酸含量变化 |
2.3 黑枣中三萜酸的提取 |
2.3.1 显色法测定条件的优化 |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3 三萜酸提取量计算 |
2.3.4 提取工艺流程 |
2.3.5 单因素实验 |
2.3.6 响应面实验 |
2.4 黑枣三萜酸的分离纯化 |
2.4.1 样品溶液制备 |
2.4.2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
2.4.3 大孔树脂的筛选 |
2.4.4 静态吸附和解吸动力学实验 |
2.4.5 动态吸附和解吸动力学实验 |
2.4.6 三萜酸纯度计算 |
2.5 化学水平抗氧化 |
2.5.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5.2 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5.3 总还原能力测定 |
2.5.4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5.5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2.6 细胞水平抗氧化 |
2.6.1 试剂配制 |
2.6.2 细胞培养及计数 |
2.6.3 PTA/粗提物浓度的选择 |
2.6.4 H_2O_2浓度的选择 |
2.6.5 细胞分组 |
2.6.6 细胞存活率测定 |
2.6.7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6.8 细胞凋亡检测 |
2.6.9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2.6.10 ROS水平检测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化过程中枣颜色变化 |
3.2 黑化过程中三萜酸含量变化 |
3.2.1 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总三萜含量 |
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三萜酸含量 |
3.3 黑枣中三萜酸的提取 |
3.3.1 测定条件优化结果 |
3.3.2 标准曲线图 |
3.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4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3.4 黑枣三萜酸的分离纯化 |
3.4.1 各萃取层三萜含量比较 |
3.4.2 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性能 |
3.4.3 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 |
3.4.4 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 |
3.4.5 黑枣三萜酸纯度分析 |
3.5 抗氧化实验结果 |
3.5.1 化学水平抗氧化分析 |
3.5.2 细胞水平抗氧化分析 |
4 讨论 |
4.1 黑枣中三萜酸的提取纯化 |
4.2 黑枣三萜酸的抗氧化活性 |
4.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四、自由基理论在营养保健研究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肽益生菌发酵乳产品研制与功能特性研究[D]. 高静.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2]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研制及其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研究[D]. 赵寒青. 吉林大学, 2021(01)
- [3]生物基原料与EGCG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季天晨. 江南大学, 2021(01)
- [4]西南地区传统细菌型豆豉品质特点及微生物群系研究[D]. 谭小琴. 西南大学, 2021(01)
- [5]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D]. 汤焘. 成都大学, 2021(07)
- [6]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的桑叶茶成分分析及品质鉴别[D]. 先有其.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7]叶菜型甘薯茎尖产量构成及功能物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D]. 黄雨. 西南大学, 2021(01)
- [8]茶叶籽的油脂组分、淀粉特性及淀粉-油脂复合研究[D]. 黄佳佳. 浙江大学, 2021(01)
- [9]全营养豆浆风味、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蔡家深.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10]黑枣三萜酸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付亚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