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陆块南缘锑成矿带韧性剪切构造岩变形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吴迪[1](2021)在《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连山关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铀成矿省辽东铀成矿带,是研究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重要窗口。已知铀矿床均分布在连山关花岗岩体与辽河群接触带附近,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前人对连山关地区铀矿成因分歧较大,对剪切带控矿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矿床中的基性岩与铀矿的关系研究处于空白。鉴于此前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连山关地区典型铀矿、基性岩和周缘韧性剪切带。采用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探讨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单元对铀矿的控制作用,丰富造山带铀成矿基础理论,完善研究区铀成矿模式,对铀矿找矿工作提出新的思路。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连山关岩体遭受三期构造变形改造。第一期变形表现为连山关岩体隆升,上覆辽河群发生顺层滑脱;第二期变形为南北向挤压导致沿岩体南缘和辽河群接触带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北西向韧性剪切带;第三期为北西向挤压变形,形成北东、北东东向脆性断裂构造。岩体南缘的右行韧性剪切带为压扁应变类型,属于一般压缩-平面应变范围,Flinn指数K值介于0.19~0.69,属于S/SL类型构造岩。研究区内铀矿体均为隐伏盲矿体,主要赋存于沿着连山关岩体和辽河群接触带右行剪切作用形成的背斜褶皱核部,和北东东向断裂关系密切。2.连山关岩体为混合花岗杂岩体,组成杂岩体主体为红色钾质混合花岗岩,其间有少量残留体,为早期钠质花岗片麻岩,且鞍山群残留体在其中大量分布,岩体边部分布有灰白色重熔混合岩。通过锆石U-Pb年龄频谱图,表明峰值年龄主要为1760~1940Ma、~2275Ma、2500Ma。其中,~2500Ma的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岩体的主体形成时代,标志着大陆克拉通化及其地壳分异的重要事件;~2275Ma的峰值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地区一期基底岩石重熔事件;1780~1990Ma的峰期年龄代表了吕梁运动作用下,基底岩石再次发生强烈的重熔,该期事件可能有利于铀的活化、运移,这与连山关铀矿形成年龄相吻合。3.研究区发育强烈的围岩蚀变作用,有明显的热液活动现象。最常见的围岩蚀变包括水云母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其他蚀变包括黄铁矿化、钠黝帘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水云母主要由斜长石蚀变而成,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成。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作用是绿泥石化和赤铁矿化,绿泥石蚀变后叠加棕褐色赤铁矿化与铀矿化的关系最为显着。4.研究区铀矿赋矿围岩经重熔形成的混合岩有四种类型,主要特点是石英含量高,绿泥石含量变化大,石英与绿泥石的含量往往呈负相关;具有富Si、略富Al、富Na、富K和低Mg、低Ca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Be、Mo、Pb、Y、Ba、La、Cu,亏损Co、Ni、Zn、Cr、Ti、V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相对亏损等特征,具有较显着的Eu负异常;与U关系密切的共生元素有Pb、Mo、V、Be。5.钻孔深部基性岩以变辉绿岩和辉绿玢岩为主,具有钾、钠含量相当,过铝质等特征,属于碱性–过碱性系列岩石;总稀土元素含量偏高,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作用不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有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微弱负Ce异常;微量元素Ba、La、Zr、Hf相对富集,而U、K、P、Ti相对亏损。研究区基性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应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源区为过渡型地幔,形成于大陆碰撞后伸展裂解的构造环境,并在上侵过程中存在地壳混染作用。连山关岩体南缘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及相伴生的张性破裂为基性岩的就位提供空间,基性岩同时也为铀成矿提供热源、矿化剂及部分成矿流体。6.综合分析认为,一级控矿构造为连山关岩体南缘走向北西的右行韧性剪切带,剪切带作为区内铀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其边部的晚期NEE向断裂则是铀矿储存空间;太古宙古风化壳可能作为铀源;铀的运移、富集成矿受控于大型韧性剪切活动(提供热液运移通道)和基性岩侵入作用(提供热源和还原剂)等综合因素。结合铀成矿模型,指示连山关岩体南部辽河群覆盖区岩体隆起处与北东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可作为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
吴迪,刘永江,李伟民,常瑞虹[2](2020)在《辽东铀成矿带连山关地区韧性剪切带与铀成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山关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铀成矿省辽东铀成矿带,已知铀矿床(点)均发育在韧性剪切带附近。为了解韧性剪切带运动学、几何学构造变形机制及与铀矿的关系,本文以连山关岩体周缘韧性剪切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构造变形期次、韧性剪切带形成机理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连山关岩体周缘发育的韧性剪切带与近南北向挤压构造变形有关,其右行韧性剪切带应变类型为压扁应变,属于一般压缩-平面应变范围,Flinn指数K值在0.19~0.69之间,岩石类型属于S/SL型构造岩。研究区内铀矿体均为隐伏盲矿体,主要赋存于沿着连山关岩体和辽河群接触带右行剪切作用形成的背斜褶皱核部,和北东东向断裂关系密切。综合分析认为,连山关岩体南缘北西向韧性剪切带为一级控矿构造,是区内铀矿热液运移的通道,而剪切带边部的晚期北东东向断裂则是铀矿储存空间;铀源可能来自于太古宙古风化壳,并在大型韧性剪切活动(提供热液运移通道)和基性脉岩侵入(提供热源和还原剂)等综合因素作用下运移、富集成矿。
孙永辉[3](2020)在《内蒙古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认为太古生庙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南缘(中亚造山带)与华北北缘的结合位置,新民-章毛乌苏断裂带作为一级构造单元边界沿东-西走向横贯研究区。为了有助于研究苏尼特右旗——镶黄旗一带的与中亚造山带的界限,对太古生庙地区早古生代岩浆作用和构造演化提供新的约束,本文依据对区内早古生代晚志留世英云闪长岩的岩体地质特征研究,包括岩相学特征、年代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以及大地构造研究,同时关注白乃庙岛弧由岛弧向大陆转换过程中相近时代的其他岩石的年代学、岩石特征等,从而厘定太古生庙地区侵入岩的形成时间、岩浆演化过程及其岛弧岩浆岩带区域构造背景的更多信息。观察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华北北缘受早古生代末期弧陆碰撞和晚古生代末期大洋关闭造山两期构造事件的影响,形成了多期变形。第一期为同俯冲期的剪切作用,发育在弧前增生的温都尔庙群哈尔哈达组中;第二期为弧陆碰撞的挤压过程,发育在哈尔哈达组及岛弧带上白乃庙组、徐尼乌苏组中;第三期为晚古生代末期洋盆最终封闭形成造山的过程,改造了晚古生代及早古生代地层,多呈宽缓褶皱形态。研究区东侧的火山岩年龄,对志留纪期间的弧、陆碰撞事件时限的精确制约;研究区西侧白乃庙北部的石英闪长岩的年龄,指示了区域碰撞时间。晚志留世英云闪长岩为早古生代岩浆岩分布面积最大的组成单元,占据早古生代岩体出露面积的50%左右。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显示,其加权平均年龄为425.8±1.6Ma。同时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有幔源或初生地壳组分参与成岩。对比实验数据和前人数据,本文认为,晚志留世的英云闪长岩可能指示弧、陆碰撞的开端。同时,白乃庙岛弧带东段的俯冲作用结束时间较晚,而这种年龄的差距则可能表明了两地早古生代洋盆关闭时间不同,早古生代古亚洲洋自西向东逐渐关闭。
白彦[4](2020)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萤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文中指出四子王旗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强烈,萤石矿床以成矿作用时间长、规模大、矿床类型多样及多期次成矿为特征。论文选择萤石矿床保存完整、成矿作用复杂的四子王旗北部,开展矿区地质、岩石矿物学、成矿流体来源和构造控矿规律研究,探讨萤石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为资源深入勘探提供理论依据。萤石矿床分为两种成因类型,一种是沉积改造型,分布在下二叠统大石寨组第二岩性段火山岩、火山沉积岩与第三岩性段正常沉积岩的层间接触破碎带中,苏莫查干敖包和西里庙萤石矿床即属于该种类型;另一种是热液脉状充填型,充填于断裂构造中,以满提萤石矿床为典型代表。早期形成的沉积改造型萤石矿体,部分地段有后期热液型萤石矿脉叠加其上。研究区发育两种控矿构造。第一种为层间破碎带和滑脱带,苏查莫干敖包和西里庙等萤石矿床早期沉积形成的萤石“矿源层”在早三叠世遭受弯滑褶皱改造,岩性接触面滑脱产生虚脱转折端、层间破碎带,被早白垩世岩浆热液交代、改造成矿。第二种为晚白垩世逆冲断层及伴生次级裂隙,热液脉型萤石矿脉沿断层破裂带分布。热液脉型萤石矿床平面上存在分带现象,矿脉由中心至围岩出现伟晶状-网格状-细晶块状-角砾状与细脉状,呈对向生长结构,脉壁扩展速率增大。萤石矿体存在构造层次和矿物组合的垂向分带,满提萤石矿床发育中构造层次韧性变形,细脉状萤石呈自形晶状或角砾状。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床和西里庙萤石矿床东矿段部分发育脆-韧性变形,主要为细晶块状萤石-石英矿石。西里庙萤石矿床红地矿段萤石发育浅层次脆性变形,石英-萤石型矿体呈细晶块状结构。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床部分发育表层次脆性变形,伟晶状、网格状矿体赋存于断裂带。萤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萤石矿床均包含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含矿热液侵位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交代,与大气降水混合。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指示西里庙萤石矿床成矿流体为早期岩浆热液,满提萤石矿床稀土元素经历明显分异,反映流体演化晚期萤石成矿。四子王旗北部萤石矿床具有三阶段复合成矿特征:①早二叠世火山喷发沉积形成“矿源层”,大量含氟气液沉淀于流纹岩与正常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及流纹岩气孔。②早三叠世褶皱改造,区域挤压应力形成纵弯褶皱和断层作用,虚脱空间、层间接触破碎带和断裂为早白垩世岩浆成矿热液提供运移通道和沉淀场所,褶皱转折端萤石矿加厚成矿,Rb-Sr同位素定年显示137±2Ma的成矿年龄。③晚白垩世叠加成矿,含矿热液顺逆冲断层及其分支破裂产出,萤石成矿时代为91±12Ma。
许晨旭[5](2020)在《甘肃静宁南航磁资料处理解释及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精度航空磁测调查具有较高精度,圈定找矿预测区,是区域性地质调查工作重要的一步。如何将航磁数据与已知地质遥感钻孔等地面资料结合,成为找矿预测的关键。本文基于最新获取的航空磁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处理,筛选异常点,并对研究区进行岩性构造填图、局部航磁异常解释,并选取了区域内典型矿床进行深入讨论,总结成矿规律结合其他物化探资料进行找矿预测。论文的主要内容有:1、广泛收集了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2、利用高精度航空磁测数据,对数据进行校正、数据位场转换,为后期工作做好准备;3、分析区域性磁场特征,进行岩性构造填图;4、综合其他地物化遥资料进行成矿预测,圈定找矿远景区。
李文娟[6](2020)在《熊耳山地区沙坡岭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坡岭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马超营断裂北侧,产于晚古生代太华岩群变质岩中。矿体呈脉状或网脉状,成矿年代为早白垩世。该钼矿床的研究水平较低,此前的研究重点放在矿床年代及地质特性上,本文以矿床的地质特性为基础,重点从成矿流体特征的精细刻画着手,探讨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该研究将为热液脉型钼矿床的成因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为该类型矿床找矿勘查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主要得出如下成果及见解:1.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矿体主要呈脉状或网脉状,钼矿化主要见于石英细脉和网脉中。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主要有硅化、钾化和绿泥石化。成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阶段、石英—辉钼矿阶段。2.根据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主要为中高温、中深成、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CO2体系,且在晚期被大气降水稀释。3.通过石英H-O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形成矿石的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沙坡岭钼矿中黄铁矿的δ34S指示硫直接来源于岩浆系统或间接来源于岩浆系统中硫化物矿物的浸出或脱硫。4.石英单矿物∑REE含量特征表明,沙坡岭成矿热液中∑REE的含量可能同时受到pH值变化和从第Ⅰ阶段到第Ⅲ阶段成矿热液化学成分变化(大气降水的加入)两个因素的影响。从第Ⅰ阶段石英中的高∑REE值可知,原始成矿热液可能是碱性的,且随着流体演化到晚阶段,成矿热液从碱性向酸性演变。5.整体上石英单矿物δEu的值小于1,在REE配分模式图上显示为负异常,表明流体主要在还原环境中形成,δCe也具有与δEu相似的特征。在Y/Ho-La/Ho图中不同阶段的样品具有相似的Y/Ho比,说明成矿物质的来源具有同源性,流体演化过程中石英可能发生了重结晶作用。
王偲瑞[7](2020)在《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文中指出胶东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黄金产地也是全球金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胶西北地区赋存了胶东金成矿省约80%的黄金资源储量,其内金矿床的形成严格受控于断裂系统的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过程,且具有明显的时空群聚特征,但对群聚机理的研究极其薄弱。为此,论文针对金矿床群聚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运用多学科方法技术,系统开展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系统的区域-矿床尺度调查和综合分析,识别了胶西北控矿断裂带结构,厘定了控矿断裂带格架及其演化历史,查明了控矿断裂带形成和演化与胶东地区晚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构造应力体制转换有关。玲珑花岗岩于约166~149Ma侵位,之后沿拆离断层发生快速剥露和冷却,约130Ma拆离断层脆-韧性转换带内发生早期金成矿作用,约120Ma的主期金成矿事件发育于拆离断层脆-韧性构造转换带之上脆性变形和热液蚀变叠加部位。区域断裂带控制了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产出,次级断裂带控制了中型-小型金矿床的产出,各金矿床具有相似的矿化特征,受到相同的构造体制控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区域构造体制由挤压转换为伸展的过程。2、在厘清控矿断裂带格架及其运动学性质的基础上,建立断裂带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构造应力转移模拟,查明了断裂带构造活动引起高渗透率的区域分布在断裂带特定的部位,导致了金矿床空间群聚分布的规律。焦家金矿床内存在28个库伦破裂应力增大的区域,且已知金矿床与库伦破裂应力增大区域的空间分布有着高度一致性,金矿床储量(Q)与库伦破裂应力(ΔCFS)存在满足线性关系:Q=4.526×ΔCFS-83.27。该金矿床深部隐伏的近EW向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发生了右行为主的走滑活动,导致在远离焦家主断裂的部位库伦破裂应力增大,发育小型金矿床(点)。3、胶西北金矿床内发育主断裂下盘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和远离主断裂的石英脉型金矿体。通过构造线框对金矿体形态进行数字化模拟分析,查明两种金矿体不同的几何学特征:蚀变岩型金矿体具有更高的U/V值,最高可达17.54198,成矿流体运移具管道流的特征;石英脉型金矿体具较低的W值,最低为0.718787,围岩渗透性更差。同一矿床内矿体具有从Ⅰ号蚀变岩型矿体主导的包含扁长状矿体到Ⅲ号石英脉矿体更加扁平状矿体的演化趋势。结合金品位地质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和控矿构造分析,指出寺庄金矿床内Ⅰ号矿体群整体向SW 200°侧伏,Ⅲ号矿体群和高品位富矿柱向NE 48°侧伏;不同矿体间成矿流体的输运方式和方位都发生了转变,焦家断裂带成矿早阶段左行逆断活动形成了 SW侧伏的Ⅰ号矿体群;成矿晚阶段断裂带的右行正断活动,形成Ⅲ号矿体群,并在Ⅰ号矿体内导致矿化叠加形成NE侧伏的富矿柱。4、通过显微图像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宏观网脉密度统计分析,获取了焦家断裂带下盘的断裂带不同部位的渗透率和微孔隙度参数。揭示蚀变岩金型矿体、石英脉型金矿体分别具有高渗透率(1×10-16m2~4×10-16m2)、高微孔隙度(46%~69%)和高渗透率(2×10-16m2~4.2×10-15m2)、低微孔隙度(19%~21%)的特征。不同矿化类型渗透率和微孔隙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矿体中流体输运方式的不同,蚀变岩型矿体中流体以管道流的形式高效率的输运。5、综合剖析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过程,指出玲珑花岗岩侵位后未冷却至围岩温度前,韧性构造活动和温度梯度差驱动了流体定向运移,在拆离断层脆-韧性转换带内发育早期约130Ma的金矿化;而约120Ma发生的大规模金成矿事件,成矿流体输运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带脆性活动引起的流体势差。三山岛、焦家和招平断裂带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通道,断裂带构造活动提供了驱动力,在主断裂带下盘的破碎带内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形成蚀变岩型矿体,在远离主断裂的下盘高角度张性裂隙中热液充填形成石英脉型矿体。
王路[8](2020)在《煤系石墨的构造-热成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既赋存有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的的国家,随着碳时代的到来,石墨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煤系石墨,属于隐晶质石墨,由煤的高变质作用阶段进入石墨化阶段的产物。然而,对煤的石墨化作用研究较少,在煤的石墨化特征、煤成石墨化的影响因素、煤系石墨的成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尚不清楚。因此,加强对煤系石墨的特征和石墨化过程的演化特征以及成矿机制研究,对煤系石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使用价值。本文以我国华南地区的湖南鲁塘矿区、闽西南地区和江西崇义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了煤田地质学、矿物学、材料学、煤岩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理论知识,采用了宏观标本描述、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等测试分析方法,对不同演化程度的高变质无烟煤-煤系石墨特征进行研究,以煤的石墨化特征为切入点,揭示了煤系石墨的宏观-微观-超微结构特征,深入研究了煤向石墨演化的特征,剖析了煤系石墨化的成矿控制因素,分析了煤系石墨的差异石墨化特征。在对煤系石墨成矿的构造-热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区域构造背景和赋煤区带特征为基础,划分了我国煤系石墨成矿区带。此外,探讨了煤系石墨与构造-热活动关系,提出了煤系石墨的成矿模式,并揭示了构造应力在煤系石墨化中的作用机制。(1)我国为由多个板块挤压的大地构造背景,具有多期次、高强度的构造-岩浆活动,以我国区域构造格局和赋煤构造带为基础,结合煤系石墨成矿的构造-岩浆热地质条件,划分了我国煤系石墨成矿区带,包括4个成矿域和9个成矿带,一级成矿域呈现出“一纵三横”的格局,“一纵”为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NNE向展布的滨太平洋煤系石墨成矿域(I-1),“三横”为分别受控于3条EW向区域性构造–岩浆带的南岭煤系石墨成矿域(I-2)、秦岭–大别煤系石墨成矿域(I-3)和燕山–阴山煤系石墨成矿域(I-4)。(2)基于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等测试分析方法,从不同尺度揭示了煤系石墨的特征。研究表明,煤系石墨中主要赋存三大类组分,分别为煤岩有机显微组分、热解碳和石墨化组分,石墨化组分呈颗粒状、丝状和鳞片状。随着石墨化程度的增高,芳香大分子结构的结晶程度逐渐增高,002衍射峰逐渐由波状峰过渡为不对称峰,最终为高而尖锐的峰形,拉曼光谱中,D1、D2、D3和D4缺陷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G峰逐渐增强,二级拉曼中S1峰逐渐强度增强,并逐渐呈不对称形态,代表着三维有序结构的形成。纳米尺度中,弯曲、无序、不定向的碳层随着石墨化程度的增强而逐渐趋于一致取向,在局部率先形成局部分子定向域LMOs,随着碳层的弯曲度逐渐降低,相互连接,碳层近于平直化,形成长程有序的碳层,构成了平直有序的石墨碳层。(3)在煤系石墨演化特征的基础上,以化学组成(FC、Vdaf、H/C)为基础参数,以结构参数(碳层间距d002和拉曼参数R2)为精确指标,提出了煤系石墨鉴定指标,并划分了煤系石墨类型,包括III级石墨化无烟煤,II2级煤系半石墨、II1级煤系半石墨和I级煤系石墨。湖南鲁塘矿区内大部分样品大部分属于I级煤系石墨,闽西南地区以II级煤系半石墨为主,其次为I级煤系半石墨和III级石墨化无烟煤,而江西崇义矿区则主要为III级石墨化无烟煤。(4)明确了煤系石墨成矿的控制因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为煤中不同有机显微组分和矿物,不同煤岩有机组分的化学组成和大分子结构特征各不相同,对温度和压力的响应也不同,其石墨化行为则不同,粘土矿物等矿物在石墨化中则具有“催化”作用。外因主要为温度和构造应力,温度为煤的石墨化提供所需的活化能,由于温度作用的局限性,构造应力则在石墨化中起到关键作用。(5)煤系石墨成矿中呈现出差异性石墨化特征,在显微尺度表现为不同显微组分的差异石墨化,其中壳质组的石墨化速率最快,其次为镜质组,惰质组的石墨化速率最慢,在裂隙或孔隙边缘最先石墨化。不同构造变形造成的差异石墨化,即韧性变形样品相比脆性变形样品具有更高的石墨化程度。在空间尺度,由于构造-岩浆热多因素的影响,煤系石墨在空间分布呈不连续性特征,即与岩体相同距离条件下,样品的石墨化程度不同,与岩体不同距离条件下,可以发育相近石墨化程度的煤系石墨。(6)煤系石墨的成矿、石墨化程度和分布与构造-热地质背景密切相关。湖南鲁塘矿区内,煤的石墨化程度随着构造变形强度和岩浆热变质程度,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强;闽西南地区,中部含煤带内强烈复杂的构造-热地质条件,发育III级石墨化无烟煤-I级煤系石墨,西部含煤带构造-岩浆活动较弱,主要赋存高变质无烟煤-III级石墨化无烟煤,东部含煤带则主要赋存II级煤系半石墨-I级煤系石墨。(7)基于煤系石墨成矿的构造-热地质条件,提出了煤系石墨的成矿模式,即封闭式成矿模式,主要形成了高温-高压环境,赋存以I级煤系石墨为主,如湖南鲁塘矿区东部分区和闽西南中部含煤带;半封闭式成矿模式,形成以次高温-高压环境,赋存以II级煤系半石墨为主,如闽西南地区东部含煤带和湖南鲁塘矿区中部分区-中带;开放式成矿模式,形成低温低压环境,赋存以高变质无烟煤和III级石墨化无烟煤为主,如闽西南西部含煤带。(8)构造变形不仅可以造成煤的宏观和微观变形,同时可以导致无序结构的逐渐有序化。借鉴于矿物的动态重结晶作用机制,提出了构造应力作用在煤系石墨化中作用机制,即构造应变诱导石墨化。在韧性变形环境下,由于应力不均匀分布导致应力集中,促使局部BSUs定向排列,形成局部定向域LMOs,随着碳层中位错等结构缺陷的调整、迁移,局部有序结构逐步扩展,样品的石墨化程度逐渐提高。
包民伟[9](2019)在《河南卢氏县南部锑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深入研究河南卢氏县南部锑多金属成矿带成矿的大地构造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区域构造条件及岩浆岩产出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矿床解析,研究该锑矿带各矿床的地层、矿体、矿石和围岩蚀变特征后,总结成矿期次及矿物生成顺序。选择与锑矿关系密切的断裂构造进行构造岩石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厘定成矿时限和构造成矿机制,采用矿物学特征研究,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成矿的物化条件、成矿时代等,总体上把变质变形作用和成矿物源融合一体,分析了成矿要素及矿床成因,并建立区域成矿模式。通过本次研究工作,取得一些创新性认识,如下:1.开展了成矿作用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建立该区成矿模式。利用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分析方法,确定地层大理岩和深部流体(幔源)为该区锑矿成矿提供矿质来源;利用碳、氧、硫、铅稳定同位素及成矿流体包裹体测温分析方法,成矿流体性质为中低温、低盐度的含H2O、CO2的Ca2+-Mg2+-Na+-K+-SO42-体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0℃230℃,锑矿的成矿多属于低温热液,其矿化石英脉成矿阶段可以达到中温热液的性质,方解石脉形成在两者之间;总结该区锑矿成因类型为变质—岩浆再造型锑矿床,锑成矿流体来源于变质热液和深部岩浆热液,并结合控矿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区锑矿成矿模式。2.对该区锑矿主要矿物标型特征和矿物组合进行了研究。得出:该区辉锑矿有三种晶形:早期辉锑矿晶粒较小,多为它形;第二期辉锑矿发育最好,较粗大,呈板状、板柱状,可见到柱面横纹;末期辉锑矿为细小的针状。应用电子探针对辉锑矿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本区辉锑矿成分相当纯,基本无杂质,只有少数样品含微量铁,且所含的杂质元素往往与周围的矿物成分有关。3.测定锑矿石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年龄为130±2Ma,确定区内锑矿成矿作用的主要时间应为早白垩世。4.开展了已知锑矿产地和矿化点的成矿特征与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全面总结了已知锑矿化的成矿特征,归纳了区域成矿要素,探讨了锑矿分布规律。5.基于当前各类基础勘查数据进行了综合信息预测应用研究,建立了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系统圈定、优选了锑矿最小预测区。系统进行了区域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预测信息的研究,通过分形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了具有明确地质意义的重力、地球化学预测要素。建立了符合成矿模式的综合信息预测模型,采用模糊证据权的方法圈定、优选了锑矿最小预测区,共圈定锑矿最小预测区5个,其中B类4个,C类1个,总面积13.67 km2。
李声浩[10](2019)在《南秦岭夏家店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机制探讨 ——来自矿床元素地球化学与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文中提出夏家店金矿床是位于南秦岭造山带的一例产于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大型金矿床,本文在对夏家店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对赋矿黑色岩系的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比了黑色岩系与矿区地层岩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探讨了黑色岩系的对成矿的可能贡献及其形成环境。此外,通过对夏家店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观测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确定了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演化规律。最终在对矿床地质特征进一步研究基础上,结合以上研究工作,探讨了夏家店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及其成矿机制。夏家店金矿床位于扬子板块早古生代被动陆缘北部裂陷的深水-半深水滞留缺氧盆地内,矿体主要呈透镜状、层状同时受地层及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包括黄铁矿、毒砂、黄铜矿和褐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同时有少量重晶石及萤石,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褐铁矿化等。热液改造期成矿作用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Ⅰ-硅化石英-少黄铁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Ⅲ-碳酸盐-少硫化物阶段。夏家店金矿床赋矿黑色岩系主要由硅质岩、蚀变硅泥质岩、碳硅质板岩、泥质板岩和碳硅泥质岩组成,超常富集Au、Ag、Ni、Cu、Zn、V和Ba等元素,可达地壳丰度的几倍到几十倍,而矿区其他地层岩石的元素富集程度较低,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性不大。黑色岩系中的硅质岩总体呈弱负Ce异常、弱负异常或正Eu异常,泥质岩类显示Ce、Eu负异常,而少数碳硅质岩样品则表现出Eu的正异常,它们的北美页岩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曲线均为向左缓倾。矿石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与黑色岩系样品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而矿区其他地层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与矿石差异较大,因此推断水沟口组黑色岩系可能是夏家店金矿床的重要矿源层。从黑色岩系的岩石学特征、产出大地构造环境及特征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及综合判别图解分析认为,夏家店黑色岩系的成岩物质来源具有多样性,其下部的硅质岩为热水沉积的产物,随着海水及陆源物质的逐渐加入,在热水沉积逐渐向正常沉积所转化的过程中,形成碳硅质岩与泥质岩。夏家店金矿床赋矿黑色岩系形成于大陆边缘深水-半深水滞留缺氧盆地环境,属扬子板块被动陆缘裂陷沉积区。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夏家店金矿床热液改造期的成矿流体总体属于低温、中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流体包裹体类型分为单相A型和气-液两相B型两类,其中以B型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LV型)为主要类型。主成矿阶段的均一温度峰值在160°C240°C(平均193°C),盐度峰值在2 wt.%5 wt.%NaCleqv(平均为4.53 wt.%NaCleqv),密度为0.710 g/cm30.984 g/cm3(平均为0.893 g/cm3)。热液改造期成矿流体特征与卡林型金矿床类似,可能为以大气降水为主的多来源的非岩浆流体。夏家店金矿床的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控矿构造、矿石类型、矿物组合和流体性质等特征与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类似。夏家店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预富集以及后期构造-热液改造作用过程,早期过程黑色岩系中Au、Ag、Ni、Mo、Cu、Pb、Zn、V、U、As、Sb和Hg等元素在沉积时明显富集,并为成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来源,并经过后期的构造-热液改造最终形成夏家店金矿床。
二、华北陆块南缘锑成矿带韧性剪切构造岩变形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陆块南缘锑成矿带韧性剪切构造岩变形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
1.1.2 华北克拉通与成矿 |
1.1.3 前寒武纪铀矿及构造背景 |
1.1.4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区域放射性场特征 |
2.2.1 参数特征 |
2.2.2 放射性场特征 |
2.3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早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 |
3.1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连山关岩体及辽河群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3.2.1 测试样品描述及U-Pb测年结果 |
3.2.2 U-Pb年龄地质意义讨论 |
3.3 韧性剪切带发育特征 |
3.3.1 宏观变形特征 |
3.3.2 微观变形特征 |
3.3.3 有限应变测量 |
3.4 古元古代基性岩发育特征 |
3.4.1 基性岩样品的岩相学特征 |
3.4.2 基性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 |
3.4.3 基性岩的构造环境与物质源区 |
第4章 典型铀矿特征及铀成矿作用 |
4.1 典型铀矿床特征 |
4.1.1 连山关铀矿床 |
4.1.2 黄沟铀矿床 |
4.1.3 玄岭后铀矿床 |
4.2 铀矿石特征 |
4.2.1 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物质成分 |
4.2.2 矿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 |
4.3 铀矿体围岩及蚀变特征 |
4.3.1 铀矿体围岩 |
4.3.2 围岩蚀变特征 |
4.3.3 微量元素特征 |
4.3.4 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 |
4.4 铀成矿作用 |
4.4.1 铀成矿时代 |
4.4.2 铀成矿温压、pH和Eh值 |
4.4.3 铀源及热液来源 |
4.4.4 铀的活化迁移 |
4.4.5 铀的沉淀机制 |
第5章 构造演化与铀矿关系研究 |
5.1 韧性剪切带与铀矿关系 |
5.1.1 一级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 |
5.1.2 二级控矿构造-脆性断裂带 |
5.2 古元古代基性岩及与铀矿关系 |
5.2.1 基性岩与铀矿的时空关系 |
5.2.2 基性岩与铀矿的成因关系 |
5.3 构造变形期次与演化历史 |
5.4 铀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辽东铀成矿带连山关地区韧性剪切带与铀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 |
2.1 宏观变形特征 |
2.1.1 连山关花岗岩体构造变形特征 |
2.1.2 辽河群浪子山组构造变形特征 |
2.2 微观变形特征 |
3 有限应变测量 |
3.1 分析方法 |
3.2 分析结果 |
4 典型铀矿特征 |
4.1 连山关铀矿 |
4.2 黄沟铀矿 |
5 讨论 |
5.1 构造变形期次 |
5.2 韧性剪切带和铀矿的关系 |
5.2.1 一级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 |
5.2.2 二级控矿构造:脆性断裂带 |
5.3 铀成矿模式 |
6 结论 |
(3)内蒙古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与工作程度 |
1.2 研究目的任务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科学问题 |
1.4 依托项目和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概况 |
2.1.1 中新元古界白云鄂博群 |
2.1.2 早古生界白乃庙组(S3-4b) |
2.1.3 晚古生界三面井组(P1s)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岩浆岩 |
2.2.1 早古生代侵入岩 |
2.2.2 晚古生代侵入岩 |
2.2.3 早中生代侵入岩 |
2.2.4 脉岩 |
2.3 构造 |
2.3.1 昌图-温都尔庙蛇绿混杂岩带(O-S) |
2.3.2 包尔汉图-白乃庙早古生代岛弧(O-S): |
2.3.3 镶黄旗-赤峰晚古生代活动陆缘(C-P) |
2.3.4 构造变形序列 |
3 晚志留世英云闪长岩 |
3.1 岩体地质特征 |
3.2 岩相学特征 |
3.3 年代学特征 |
3.4 地球化学特征 |
3.4.1 主量元素特征 |
3.4.2 微量元素特征 |
3.4.3 Hf同位素特征 |
4 其他侵入岩岩石源区特征及构造环境 |
4.1 早志留世花岗闪长岩 |
4.2 晚志留世斑状英云闪长岩 |
4.3 早泥盆世二长花岗岩 |
5 背景讨论 |
5.1 主要单元形成背景、物质来源及成因演化(ΒΓΔS1,ΓΔΟS3,ΠΓΔΟS3) |
5.2 前人对碰撞事件的时间约束 |
6 研究区构造演化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萤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意义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预期成果与拟解决的问题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构造演化 |
2.6 区域萤石矿床 |
3 矿田地质特征 |
3.1 地层与含矿地层 |
3.2 岩浆岩 |
3.3 矿区构造格架与变形历史 |
4 萤石矿床地质特征 |
4.1 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特征 |
4.2 热液脉型萤石矿床 |
4.3 萤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 控矿构造特征 |
5.1 沉积构造对萤石“矿源层”的控制 |
5.2 褶皱和层间断裂构造对沉积改造型萤石矿的控制 |
5.3 主成矿期后断裂对热液脉型萤石的控制 |
6 萤石成矿时代 |
6.1 萤石Rb-Sr法定年 |
6.2 地层、岩浆岩对成矿时代的约束 |
7 萤石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7.1 成矿流体与成矿机理 |
7.2 矿床类型与成矿过程 |
7.3 萤石成矿分带性与构造的关系 |
7.4 萤石成矿模式及多阶段演化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甘肃静宁南航磁资料处理解释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背景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铜多金属矿床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前人研究成果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1.5 预期成果 |
2 区域地质概况及矿物特征 |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研究区大地构造 |
2.2.2 研究区地层分布 |
2.2.3 矿区地层 |
2.2.4 区域构造 |
2.2.5 研究区矿产分布特征 |
2.3 矿区构造与演化 |
2.4 矿区岩浆岩特征 |
2.4.1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
2.4.2 中酸性侵入岩 |
2.5 矿物特征 |
2.5.1 矿体特征 |
2.5.2 矿物特征 |
2.5.3 矿体围岩 |
3 岩矿石的物性特征 |
3.1 岩矿石磁性特征 |
3.2 岩矿石放射性特征 |
4 航磁异常的数据处理方法 |
4.1 航磁ΔT原始数据处理 |
4.2 航磁数据位场转换处理方法 |
4.2.1 航磁ΔT化极处理及效果 |
4.2.2 航磁ΔT化极上延处理及效果 |
4.2.3 航磁ΔT化极垂向一阶导数处理及其效果 |
4.2.4 航磁ΔT剩余异常计算及其效果 |
4.2.5 航磁ΔT化极水平梯度处理及其效果 |
4.3 航磁数据反演剖面 |
4.4 航磁异常的构造分区及磁场特征分析 |
4.4.1 通渭东平静负磁场区(Ⅰ) |
4.4.2 静宁南-庄浪西升高正磁场区(Ⅱ) |
4.4.3 秦安北较强正负变化磁场区(Ⅲ) |
5 岩性构造填图 |
5.1 岩性填图 |
5.1.1 侵入岩填图 |
5.1.2 火山岩填图 |
5.1.3 变质岩填图 |
5.2 断裂构造填图 |
5.2.1 断裂构造的识别标志 |
5.2.2 断裂构造的分级标准 |
6 航磁局部异常解释 |
6.1 异常筛选及解释 |
6.2 航磁异常分类 |
6.3 航磁局部异常解释 |
7 成矿预测 |
7.1 成矿条件分析 |
7.1.1 成矿规律分析 |
7.1.2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7.2 典型矿床与找矿 |
7.2.1 典型矿床 |
7.2.2 找矿标志 |
7.3 找矿远景区预测 |
7.3.1 找矿远景区划分 |
7.3.2 找矿远景区描述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熊耳山地区沙坡岭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及分布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2 矿体与矿石特征 |
3.3 围岩蚀变 |
3.4 矿物组合和矿物阶段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2 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及类型 |
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 |
4.4 成矿流体密度、压力及成矿深度 |
4.5 激光拉曼分析 |
第5章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5.1 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
5.2 同位素研究 |
第6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沙坡岭钼矿床与周边雷门沟斑岩型矿床的比较 |
6.2 沙坡岭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分析 |
6.3 沙坡岭钼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
6.4 沙坡岭钼矿床的成因分析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构造-流体成矿学研究现状 |
1.1.1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 |
1.1.2 成矿流体动力学研究趋势 |
1.2 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1 胶西北控矿构造体制 |
1.2.2 胶西北金成矿作用 |
1.2.3 胶西北金成矿动力学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与矿床地质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区域成矿背景 |
2.1.2 金成矿年代学 |
2.2 控矿构造体制 |
2.2.1 玲珑变质核杂岩 |
2.2.2 玲珑变质核杂岩形成剥露历史 |
2.3 控矿断裂带结构构造 |
2.3.1 主控矿NE-NNE向构造 |
2.3.2 E-W向基底构造 |
2.3.3 NW-NNW向构造 |
2.4 金矿床地质 |
2.4.1 三山岛金矿床 |
2.4.2 三山岛金矿床 |
2.4.3 寺庄金矿床 |
2.4.4 夏甸金矿床 |
2.4.5 大尹格庄金矿床 |
2.5 金矿化样式 |
2.5.1 矿化样式 |
2.5.2 蚀变-矿化空间结构 |
2.6 控矿构造解析 |
2.6.1 成矿前韧性剪切活动 |
2.6.2 成矿前韧-脆性剪切活动 |
2.6.3 成矿期压剪性构造活动 |
2.6.4 成矿期张剪性构造活动 |
2.6.5 成矿后剪性活动 |
2.7 小结 |
3 区域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与金矿床空间群聚机理 |
3.1 断裂带活动与高渗透率区域 |
3.1.1 高渗透率区域和金矿床空间分布 |
3.1.2 岩石破碎和库伦破裂应力 |
3.2 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1 焦家断裂带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2 寺庄金矿床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3 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3.3.1 基底构造带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 |
3.3.2 胶西北金矿床空间群聚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成矿流体输运与金矿化几何学结构 |
4.1 矿体几何学结构 |
4.1.1 矿体几何学参数 |
4.1.2 寺庄金矿床矿体特征 |
4.1.3 寺庄金矿床几何学结构 |
4.2 矿体和富矿柱侧伏规律 |
4.2.1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
4.2.2 半变异函数图像和金品位分布 |
4.3 讨论 |
4.3.1 矿体自仿射结构和流体输运 |
4.3.2 侧伏规律和控矿断层运动学 |
4.4 本章小结 |
5 断裂带渗透性结构与金矿化类型 |
5.1 断裂带空间结构 |
5.1.1 控矿构造地质特征 |
5.1.2 控矿构造动力学分析 |
5.1.3 构造应力场分析 |
5.2 断裂带渗透性模型 |
5.2.1 矿石构造和显微特征 |
5.2.2 网脉渗透率和微孔隙度 |
5.2.3 矿化类型和流体输运方式 |
5.3 本章小结 |
6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 |
6.1 物质-能量输运动力学 |
6.1.1 流体密度变化 |
6.1.2 流体超压 |
6.1.3 围岩渗透率 |
6.1.4 流体输运和水岩反应过程 |
6.2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 |
6.2.1 控矿构造演化与成矿动力学 |
6.2.2 断裂带成矿作用 |
6.3 勘查模型和找矿方向 |
6.3.1 构造应力转移与靶区预测 |
6.3.2 多元信息勘查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1.1 胶西北金成矿系统控矿构造时空结构 |
7.1.2 控矿断裂带运动学控制金矿体产出状态 |
7.1.3 断裂带渗透性结构控制矿化类型和强度 |
7.1.4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与金矿床群聚机理 |
7.2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
7.2.1 玲珑变质核杂岩四维演化模型 |
7.2.2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模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煤系石墨的构造-热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石墨的形成、性质和分类 |
1.2.2 石墨矿床的类型和分布 |
1.2.3 煤系石墨的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创新点 |
2 主要成矿区带地质背景与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1 成矿区带划分 |
2.2 主要成矿区带地质背景 |
2.2.1 滨太平洋煤系石墨成矿域(I-1) |
2.2.2 南岭煤系石墨成矿域(I-2) |
2.2.3 秦岭—大别山煤系石墨成矿域(I-3) |
2.2.4 阴山—燕山煤系石墨成矿域(I-4) |
2.3 典型矿区地质特征 |
2.3.1 湖南鲁塘矿区 |
2.3.2 闽西南地区 |
2.3.3 江西崇义矿区 |
2.4 本章小结 |
3 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方法 |
3.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1.1 工业分析 |
3.1.2 元素分析 |
3.2 X射线衍射 |
3.3 激光拉曼光谱 |
3.4 显微组分分析 |
3.5 扫描电镜 |
3.6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 |
3.7 本章小结 |
4 煤系石墨的演化特征与分类 |
4.1 高变质无烟煤-煤系石墨的特征 |
4.1.1 宏观特征 |
4.1.2 化学组成 |
4.1.3 显微组分特征 |
4.1.4 微观形态(SEM) |
4.1.5 大分子结构特征 |
4.1.6 空间排列特征(HRTEM) |
4.2 石墨化程度的评价与煤系石墨分类 |
4.2.1 石墨化度 |
4.2.2 其它评价参数和方法 |
4.2.3 煤系石墨的评价与分类 |
4.3 煤成石墨化的演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系石墨的控制因素与差异石墨化特征 |
5.1 煤成石墨化的控制因素 |
5.1.1 内因 |
5.1.2 外因 |
5.2 差异石墨化 |
5.2.1 不同显微组分的差异石墨化 |
5.2.2 不同构造变形类型样品的差异石墨化 |
5.2.3 宏观尺度的差异石墨化 |
5.3 本章小结 |
6 构造应力在煤系石墨成矿中的作用机制 |
6.1 研究区构造-热地质条件 |
6.1.1 湖南鲁塘矿区 |
6.1.2 闽西南地区 |
6.2 煤系石墨成矿与构造-热活动关系 |
6.2.1 石墨化程度与构造-热活动关系 |
6.2.2 成矿模式 |
6.3 构造应力在石墨化中的作用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河南卢氏县南部锑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2 依托项目支持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完成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主要岩性单元 |
2.1.1 古元古界秦岭岩群 |
2.1.2 中元古界峡河岩群 |
2.1.3 新元古界宽坪岩群 |
2.1.4 下古生界二郎坪群 |
2.1.5 上古生界柿树园组 |
2.1.6 三叠系上统五里川组 |
2.1.7 白垩系上统鹰嘴山组 |
2.1.8 新生界第四系 |
2.2 区域岩浆活动 |
2.2.1 侵入岩 |
2.2.2 火山岩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遥感特征 |
2.7 自然重砂特征 |
2.8 区域矿产 |
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王庄锑矿 |
3.1.1 地层特征 |
3.1.2 矿床特征 |
3.1.3 矿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 |
3.1.4 矿石特征 |
3.1.5 围岩蚀变 |
3.1.6 成矿期次及矿物生成顺序 |
3.2 大河沟锑矿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床特征 |
3.2.3 矿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 |
3.2.4 矿石特征 |
3.2.5 围岩蚀变 |
3.2.6 成矿期次及矿物生成顺序 |
4 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
4.1 微量元素特征 |
4.2 常量元素特征 |
4.3 稀土元素特征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4.4.1 碳氧同位素特征 |
4.4.2 硫铅同位素特征 |
4.5 矿物学特征 |
4.6 成矿流体特征 |
4.7 成矿年代学 |
4.8 成矿要素 |
4.9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4.9.1 矿床成因探讨 |
4.9.2 成矿模式 |
5 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
5.1 成矿规律 |
5.1.1 元素地球化学规律 |
5.1.2 地球物理特征规律 |
5.1.3 锑矿化赋存规律 |
5.1.4 锑矿化强度变化与分布规律 |
5.1.5 锑矿床(化)的垂向分带规律 |
5.2 成矿预测 |
5.2.1 成矿预测要素 |
5.2.2 预测模型 |
5.2.3 矿产预测 |
6 结论 |
6.1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6.2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南秦岭夏家店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机制探讨 ——来自矿床元素地球化学与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秦岭造山带金属矿床研究意义 |
1.1.2 黑色岩系型金属矿床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1.2 南秦岭黑色岩系中金矿床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南秦岭黑色岩系中金属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2 夏家店金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成矿大地构造单元属性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与岩浆活动 |
2.4 区域矿产分布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与赋矿黑色岩系 |
3.1.1 矿区地层 |
3.1.2 赋矿黑色岩系岩石学与岩相学特征 |
3.2 矿体特征 |
3.3 控矿构造 |
3.4 矿石特征与成矿阶段 |
3.4.1 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特征 |
3.4.2 成矿阶段 |
第四章 赋矿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 |
4.1 样品特征及分析测试方法 |
4.2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矿区其他地层岩石与赋矿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对比 |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4.4.1 黑色岩系与成矿物质来源 |
4.4.2 赋矿黑色岩系的形成环境 |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与成矿流体特征 |
5.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2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特征 |
5.2.1 温度特征 |
5.2.2 盐度特征 |
5.2.3 密度特征 |
5.2.4 压力及成矿深度预测 |
5.3 流体包裹体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第六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机制初探 |
6.1 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元素初始富集 |
6.1.1 地层元素富集特征与成矿意义 |
6.1.2 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元素再沉淀富集 |
6.2 矿床成因与成矿过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华北陆块南缘锑成矿带韧性剪切构造岩变形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D]. 吴迪. 吉林大学, 2021
- [2]辽东铀成矿带连山关地区韧性剪切带与铀成矿作用[J]. 吴迪,刘永江,李伟民,常瑞虹. 岩石学报, 2020(08)
- [3]内蒙古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D]. 孙永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4]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萤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D]. 白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甘肃静宁南航磁资料处理解释及成矿预测[D]. 许晨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6]熊耳山地区沙坡岭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D]. 李文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7]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D]. 王偲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8]煤系石墨的构造-热成矿机制研究[D]. 王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9]河南卢氏县南部锑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研究[D]. 包民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南秦岭夏家店金矿床成因与成矿机制探讨 ——来自矿床元素地球化学与流体包裹体的研究[D]. 李声浩.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