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读者参与度是实现“三贴近”的重要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袁慧[1](2021)在《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等职业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而这一切的保证在于课堂的高效有序进行,但现实却不容乐观,多数中职生的参与度极低,开小差现象严重,与课堂基本脱节。向量兼具数与形的双重意义,既是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化归、建模等数学思想的载体,又是学习复数、几何、代数、不等式、三角函数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研究以平面向量为例,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探讨应该如何从提高课堂参与度的角度来进行高效的教与学。笔者在确定了研究思路和查阅学习大量的相关文献以后,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与访谈法对平面向量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了课堂参与度低的事实。课堂参与度不高主要体现在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不高、没有带着问题听课的意识、把握不到课堂的思路和重点、不会做有效笔记、很少回答教师问题、不主动参与讨论、课堂自主练习效果不佳、眼耳手口脑协调不到位等方面,其主观原因在于数学基础薄弱、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平面向量的学习不感兴趣且有恐惧心理、感受不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习惯于上课做其他事情、自控力低下、责任心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等。而教师单调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课堂参与度不高的现状,比如重教学结果、轻学习过程,重传授知识、轻思想能力,重解题训练、轻总结反思,重教学设计、轻学生诊断。另外,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存在,比如,数学教学被职业教育边缘化,教材内容与学生水平差距过大等,而这些又进一步导致了教师有一定程度的抱怨心理和急躁心理,甚至偏向于采取“精英式教育”。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前提下,本研究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知识,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教育理论、中国传统的启发点拨式教育理论出发,以布鲁纳、奥苏贝尔为代表的认知学说为蓝图,提出了教与学的四个阶段——闻见、感知的新知输入阶段,理解、加工的互动作用阶段,熟练、巩固的操作练习阶段,应用、实践的总结输出阶段,并依次在这四个阶段中提出了学生层面八个维度的学习策略和教师层面十二个角度的教学策略。最后应用本研究的策略,详细设计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第一小节《向量的内积》的教学案例,对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八个环节做了阐述,以供教学实践所用,进而验证策略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丁佳星[2](2020)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建服务型政府、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需要。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县级政府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过程中,面临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平衡、改善自身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新等问题。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基层单位,县域文化部门是全国文化改革政策措施的执行和检验机构,又是基层文化改革措施的决策机构,因此探究提升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民主参与”和“以人为本”等理念与现阶段我国政府从追求“数字绩效”的文化管理向以公众诉求为导向的文化善治转变不谋而合,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效和满意度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尝试从新公共服务理论角度,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从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服务质量、人员素质等角度开展满意度调查,从而指出满意度调查反映了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设置不合理、供需失衡、队伍结构人员素质有待优化、社会力量参与度低、配套法规及权责机制欠缺等问题。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启示,对如何提高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政府服务职能、以民所需立足公共文化利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优化相关法规政策推动多方参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问责机制。
许传琼[3](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供给侧作为一种思维,它不仅突破了其在经济学领域的意义,也成为了一种普遍适用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哲学话语。供给侧改革是立足于经济活动的供给端来解决供需矛盾的,人类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解决供需矛盾的活动,解决这些矛盾也可以从供给端着手。高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属于供给方。因此,以供给侧思维来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为此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借鉴了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将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对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了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着手: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研究源起,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思路、重难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对经济发展的供给侧要素和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侧要素以及理论依据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三部分以“明晰调研内容—选取调研对象—设计调研方法—诊断发展现状”为主要思路,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三十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掌握了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研究发现了学历层次、供给五要素合力、教育理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第四部分从教育供给五大要素分析了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理念的滞后性、供给主体的缺失性、供给内容的单一性、供给方式的单调性和供给环境的“孤岛”都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第五部分基于其存在的问题探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从教育理念、供给主体、内容、方式、环境等入手,认为转变教育理念,供需两端发力是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先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供给本领是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建构合理供给内容体系,做到“精准性”供给是深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核心;拓宽供给方式,推进供给提档升级是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突破点;优化供给环境,促进环境影响与课堂教学同向发力是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保障。通过以上措施以期实现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取得突破,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乔方舟[4](2019)在《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调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于学生体育赛事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对学校体育教育有何积极影响;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以及赛事当前的社会影响力;如何通过媒体的宣传作用推动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育赛事的开展。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对本研究进行准确立意;然后对我国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和高校体育传媒、学校体育研究方向的专家进行访谈,从不同媒体对学生体育赛事的报道特点、关注情况和赛前赛中赛后学生体育赛事的开展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最后选取国家权威媒体和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形成报道数量、报道形式、报道内容差异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对该研究预期结果进行印证。本文选取2017年和2018年举办的五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为调查样本,选取国家级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共计13家为调研对象,并运用文献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以下几点进行调研分析:(1)对选取的国家级权威媒体和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进行梳理和界定,并根据本研究需要进行抽样。(2)了解新闻媒体对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不同形式与特点,国家对体育传媒、国家级体育赛事和学校体育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我国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报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现状,从调研的数据中找出差异,分析问题。(3)从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情况中分析学生体育赛事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紧密关系和深远影响、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工作对学生体育赛事有哪些影响。(4)分析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与学生体育赛事的举办中存在有哪些问题、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及原因、根据国家的政策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提出科学的改进方法。通过调研分析得出结论:(1)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虽然主流媒体对学生体育赛事的报道并不多。但总的趋势是主流媒体逐渐加强对学生体育赛事的重视。(2)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数量和不同内容占比差别明显;网络媒体报道数量明显高于电视媒体和报纸媒体;网络媒体图文报道较多;报纸头版头条和专栏数量占多数;电视媒体报道赛事及开闭幕式数量突出。(3)学校体育的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多途径来实现,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种,贴近性更强、受众面不断增大、报道形式更加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图片新闻占比明显;电视媒体作为时效性最强的传统媒介,运用转播报道学生体育赛事可以更直观更便捷的传播赛事情况,观赏效果最佳;报纸媒体作为纸质版传统报道媒体,对赛事报道更加有深度,有内涵,更能表达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媒体间只有不停发展和不断融合,才能对学生体育赛事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影响,才能达到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4)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得出学生体育赛事通过媒体的报道有什么样的关注点和问题;对有关领域专家学者的访谈,针对本研究出现的问题,了解他们的想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5)建议加大政府对学生体育赛事政策的倾斜力度;要全方位提升新闻媒体工作者的专业水平;社会各界要意识到学生体育赛事与学校体育教育两者间的紧密关系。
张利洁[5](2019)在《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研究 ——以《美丽长垣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人们对饮食的基本生理需求逐步转变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电视行业对于“饮食”的关注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改革开放时期是饮食文化节目的初创期,此时饮食仅仅作为节目讨论的话题之一出现在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中。到了1999年,《天天饮食》节目将“饮食”作为独立的节目形式,这时的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进入探索期。随后饮食类电视节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出现了现场教学型、竞技型、旅游型、纪录片型等多样化的饮食类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问世,开启了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新篇章,节目将饮食与文化相结合,展示精湛的厨艺,讲述地域美食描绘文化传统,远眺中华美食所植根的文化渊源,进一步促进了中华烹饪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这一阶段,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当前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主要体现在“三贴近”的主题定位。贴近生活,架起沟通的桥梁;贴近观众,形成亲密无间的交流感;贴近时代,建立与受众之间的共鸣。在节目内容方面主要体现了“以人文本”的内容定位。“民以食为天”,饮食是老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在节目中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关注受众所需,细微之处见真情。由于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当前高校培养的大量专业性主持人,为电视节目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性人才。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也体现出了专业性的主持人定位。在节目中,需要专业的主持人运用专业的技能将节目做得更精彩。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承担着推介当地特色资源、促进中华美食文化交流、辐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尽管饮食文化类节目发展蒸蒸日上,但在节目形式、节目内容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节目模式化现象严重、主持人综合素养不足、节目内容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毕业作品《美丽长垣行》是一档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节目以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为载体,旨在传播中华烹饪文化,推介长垣美食文化资源。结合《美丽长垣行》节目特点,对节目主持人、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主持人多类型的叙事视角、导游型的叙事角色,节目内容注重传播载体的资源开发,节目形式注重与受众的双向互动等观点。针对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存在的不足,提出三点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一、提升节目的实用性。节目内容方面,想受众所想、及受众所及,为受众提供实用信息,使受众通过观看节目收获多方面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生活。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与受众互动,充分发挥节目之外的互动空间。深入挖掘美食文化底蕴,激活现有文化资源,将饮食与文化充分融合,满足受众对饮食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提升嘉宾的参与质量。为丰富节目内容、拉近与受众之间的的距离,节目通常邀请老百姓作为节目嘉宾参与节目录制。由于参与嘉宾是普通老百姓,缺乏舞台经验,因此在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中存在真实感缺失等普遍现象。采用播放嘉宾VCR等方式不仅能够使受众迅速了解嘉宾情况,同时也丰富节目形式,但由此会出现视频短片不自然、不真实等现象。因此需要增强嘉宾现场表达的真实度并还原视频短片的真实感。三、塑造主持人品牌化。根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参与度,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独立型、单一型、主导型、参与型。对于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需要具备一位“主导型”主持人,更好掌控饮食与文化之间的巧妙融合。结合该类节目的特点,需要主持人充分发挥专业的语言表达能力,展现丰富的副语言表现力。对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现状、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观点对策,并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能够促进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
厉思璇[6](2019)在《全媒体环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受众为中心”,这是现代传播学的核心理念。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8.2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98.6%。从这个方面可以说,如今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时代的主动权。面对“万物皆媒”的复杂舆论生态,社会越是需要主流媒体的判断和声音。而重大主题报道就是党报有效彰显其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社会责任的突破口,这应该成为党报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本文选择中央级、省级、地市级等三级党委机关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杭州日报》和《开封日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以下四方面对“重大主题报道”展开深入研究:第一,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重大主题报道”的概念进行阐述,并作出全新定义。同时,通过对其特征、社会功能的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阐述三级党报实践的具体做法,具体分析了“中央厨房”、“全媒体大改版”、“可视化传播”、“交互式传播”、“报网端微联动”等不同模式的探索,为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研究提供转型方向。第三,通过对党报话语体系、舆论传播新模式、主流价值新版图的分析,强调了有效利用具有鲜明特色的融媒体平台全方位占领主流舆论阵地的创新转型,探讨了党报重大主题报道全媒体环境下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路。第四,为三级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保障机制和人才支撑的具体做法,其与时俱进的机制创新和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未来培养全媒体环境下全能型记者提供一定思路。通过对上述四方面的研究得出:党报作为主流媒体,依然可以在全媒体环境下通过自身在重大主题报道内容制作上的强大优势,凸显严肃政经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公众话题的引导力,依然可以在互联网信息革命冲击下做内容传播中的“王者”,实现社会责任的坚守。
胡娟[7](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良好课堂氛围营造研究 ——以南充四所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氛围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关乎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为切入点,意在使读者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起重视,并为一线中学教师在改善课堂氛围的措施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具体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一章为前言部分,主要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的相关成果作出总结。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本文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进行概述,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涉及课堂氛围的含义、作用和类型,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的含义。本文探讨的话题是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在第二部分先对良好课堂氛围的特征进行了相应阐述,紧接着在第三部分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及课堂教学的要求,最后一部分论述良好的课堂氛围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义。第三章主要是以南充市四所中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方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的现状,包括课堂氛围的积极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层面出现对课堂氛围的营造不够重视以及营造课堂氛围存在一味追求形式、缺少目标意识,缺乏教学机智、课堂调控能力不足,忽视学生认知水平、脱离生活实际,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学生层面出现学习状态不佳、课堂参与度不高,学生被动学习、求知欲不强等问题,围绕问题,追根溯源,笔者又从教师、学生和其他角度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介绍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对策。针对问题和原因,从教师、学生和其他层面找出解决对策。教师层面主要从运用多样方法、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注重教学艺术、打造灵动的课堂氛围,丰富教学资源、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四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学生层面从端正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提高认知能力等方面提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对策;除此以外,笔者还从完善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积极的教师期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自正权[8](2018)在《基于官网外宣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企业外文官方网站是企业作为信息传播者向国外信息受众传递企业基本信息、与公众互动沟通、对外宣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母语版本的企业官方网站建设、网站质量评价和企业信息披露,对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外宣翻译与企业形象及企业出口关系的研究鲜有涉足。鉴于此,本研究结合翻译学、传播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通过跨学科视角考察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第一、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方网站与企业出口绩效是否有关系?第二,从企业形象外宣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建设呈现出怎样的生态现状?第三、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有何关系?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绩效有何关系?本研究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考察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方网站与企业出口的关系。创建基于官网外宣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尝试从内容全面性和文本易读性两个方面对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语言翻译生态进行评价,从企业概况、产品/服务、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对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介绍进行评价,从互动性和便捷性两方面对网站的用户服务进行评价,从网站语种、新闻报道和网站Logo三方面评价企业网站的国际传播,然后将企业介绍、用户服务、语言翻译和国际传播四类指标纳入企业网站的企业形象评价系统,考察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本研究首先从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选择200家来自不同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作为样本,逐一调研样本企业的官方网站是否拥有外文版,然后从Wind数据库中收集样本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利用构建的Logistic模型,检验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方网站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其次,限定企业的行业所属,从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中选取2016年出口额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112家制造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内容分析编码表,对样本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评价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构建样本企业的企业简介英译文本语料库,利用语料库方法对翻译文本易读性评价。最后,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及语言翻译等指标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出口绩效与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方网站显着正相关。Logistic回归结果中,企业出口强度的系数是0.195,显着性为0.001,说明企业的出口强度对企业否拥有外文官方存在显着的影响,即出口强度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拥有外文官方网站。企业出口强度是企业出口绩效的一个测量指标。因此,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出口绩效与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方网站显着正相关。第二,样本企业外文官方网站建设现状:1)外文语种使用方面,网站语种比较单一,多数企业只拥有英文版的外文官方网站。2)主要内容板块方面,企业外文官网对产品和服务的介绍比较充分,与公众的互动渠道、互动方式等建设比较完整,企业文化和新闻报道相关栏目建设有些不足,相关信息不全面。企业外文官方网站不太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对外宣传,80%的企业外文官方网站没有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栏目。3)文本易读性方面,多数企业简介英译本的文本易读性评价综合得分在50-70分之间。但是,不同制造业行业的企业简介英译文本语言易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三,企业形象与出口绩效显着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均显示,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销售和出口利润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销售的相关系数是0.291,且在1%显着性水平上显着相关;与企业出口利润的相关系数更高,为0.385,同样在1%显着性水平上显着相关。企业形象对企业出口销售的影响回归系数是1.269,在5%显着性水平上具有显着性;对企业出口利润的影响回归系数是1.598,同样在5%显着性水平上影响显着。第四,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绩效正相关。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销售的相关系数为0.267,在1%显着性水平上显着相关;与企业出口利润的相关系数是0.312,在1%显着性水平上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语言翻译对企业出口销售的影响之回归系数是1.33,对企业出口利润的影响之回归系数为1.398,均在5%显着性水平上影响显着。在语言翻译的两个评价指标中,内容全面性与企业出口销售的相关系数为0.265,在1%显着性水平上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内容全面性与企业出口利润的相关系数为0.337,在1%显着性水上上呈现出显着的相关性。内容全面性对企业出口销售的影响之回归系数为0.427,对企业出口利润的影响之回归系数为0.545,都是在5%显着性水平上呈现出显着的影响。文本易读性对企业出口销售的影响之回归系数为1.568,对企业出口利润的影响回归系数是0.887,均在5%显着性水平上具有显着的影响。本研究在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做出了以下贡献。研究理论方面,本研究首次提出基于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研究的理论框架,探讨企业官网语言翻译、企业介绍、用户服务、国际传播与企业形象的关系,创建了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评价体系,构建了企业形象、语言翻译对企业出口绩效影响的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形象、语言翻译等与企业出口销售和出口利润的关系,从而为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建构和语言翻译研究提供了语言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的研究分析。本研究的另外一个理论贡献是,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企业官方网站的语言翻译评价体系,对商务翻译研究在理论方面有所贡献。第三,本研究提出了企业官方网站语言翻译影响企业形象进而对企业出口产生影响的假设,并利用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传播学的内容分析法、翻译学的语料库方法、管理学的经济计量模型法相结合,对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语言翻译进行评价,对企业形象、语言翻译等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这种跨学科、多方法融合的研究为商务翻译研究、企业网站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本研究未来可以在研究样本、研究方法、语言翻译评价指标方面加以改进和拓展。
荣翌[9](2017)在《《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报的生命线。从红色年代到融合时代,党报新闻实践活动的理念内容历经更迭,形式手段更是发生了颠覆性、创造性的剧变。在瞬息万变的媒介镜像中,有一根红线自始至终贯穿着党报历史,那就是党报的群众路线。在新闻活动中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多方位实践群众性原则,是党报的立身之本、活力之源。在深度融合与市场化的媒介语境下,回顾党报群众路线的历史实践,探讨这一党报基因的时代传承,紧握这根党报文化品格的血脉,应是一项长期课题。群众路线是一条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路线。它既是为党服务的路线,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路线,这与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契合。同时,这与《人民日报》“既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的定位不谋而合。《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广大人民的报纸,理所当然地成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中的“领跑者”,将群众路线贯穿在各时期、各阶段、各环节的新闻实践活动中,书写了党报群众路线的实践范本。因此本文将《人民日报》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聚焦《人民日报》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党报个体,围绕党报群众路线这一重要主题,在大量相关历史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中一千余篇报道进行量化统计或文本分析,结合与人民日报社工作人员的访谈交流,力图系统呈现《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图景与时代面貌。研究工作致力于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日报》如何将抽象的党报群众路线具体化为新闻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历史规律?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和核心环节是什么?实践动力包括哪些因素?党报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关系如何?新的媒介环境为党报群众路线赋予了怎样的时代内涵?传承群众路线这一党报血脉的当代价值何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展开了层层剥茧式的论述。围绕《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这一中心,各相关侧面由一点发散、以扇形打开,各章节之间基本呈并列式结构。第三章至第五章将群众路线实践的完整体系拆分为通讯员、读报组、读者来信、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言论等不同环节和要素,分别呈现《人民日报》在制度保障、内容生产、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如何保证党报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第二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则是每章剖析一个群众路线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土地改革、“走转改”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等标志性事件中的群众路线实践来说明问题。这样,党报群众路线这一抽象概念就在《人民日报》的各种具体新闻活动中具象化、具体化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将各个时期的《人民日报》均纳入研究范围,但并不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各个时期内的《人民日报》活动逐一分期描述,而是依据《人民日报》在群众路线实践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结构全文,打破时间界限,打通历史空间,再围绕每个问题对各时期的活动材料择其典型、信手拈来,不求绝对完备、面面俱到。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研究对象和问题、选题意义、内容框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并对选题涉及的关键核心概念予以界定;第二章关注农村办报时期的《人民日报》如何通过参与土地改革、设立大众黑板等途径,在乡村传播中践行党报群众路线,并将历史经验联系新时期以来的对农传播和农村报道;第三章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的通讯员、读报组、读者来信三大工作,如何合力为群众办报这一核心原则提供制度保障、搭建制度框架,并呈现这三大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状;第四章探析《人民日报》如何运用报纸批评这一武器,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群众监督,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报传统,并对新时期以来的舆论监督与传统的报纸批评展开辨析;第五章聚焦《人民日报》核心业务——评论创作中的群众路线实践,集中研究了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群言型评论中的群众性评论生产;第六章从党报宣传党的群众路线和自我践行群众路线两个方面出发,以《人民日报》先后在“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报道活动为例,探讨党报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七章考察媒介技术因素对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影响,呈现融合时代的底色上,“互联网+群众路线”和“互联网+新闻生产”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赋予的新色彩;第八章结语部分在前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分析,归纳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主要动力、嬗变轨迹等历史规律,并将落点置于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当代价值,为今后的党报活动提供思考角度。最后一章也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群众办报是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核心,通讯员制度、读者来信、批评与自我批评构成了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党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需要,通过增减一些环节和要素,比如农村办报时期的大众黑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读报组、新时期以来的群言型评论,以及媒体融合时代的用户生产内容,构成不同阶段的群众路线实践模式。第二,群众运动、新闻改革、媒介技术和党内建设构成了党报群众路线的主要实践动力。其中,群众运动和党内建设属于政治性主导的外部动力,新闻改革和媒介技术则是出于媒介自身发展需要的内生动力,在不同历史时期,四种动力因素的力量对比有所变化。第三,在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对象、实践目的、实践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群众从一个阶级概念发展到一个民主政治概念,内涵与外延都极大拓展;实践群众路线的目的从政治本位过渡到以人为本,人本意识显着增强;实践群众路线的姿态也随之从自上而下的发动到主动贴近,群众的主体性明显提高。第四,党报实践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在于唤起新闻学界与业界的“双重自觉”,即中国新闻媒体实践的伦理自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理论自觉,为当下中国新闻界治理媒介伦理失范、增强文化理论自信提供了根本思路。
苏超[10](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二、提高读者参与度是实现“三贴近”的重要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读者参与度是实现“三贴近”的重要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研究 |
第3章 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研究设计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章 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教学的策略与案例 |
4.1 学生层面的学习策略 |
4.2 教师层面的教学策略 |
4.3 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的教学设计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的成果 |
5.2 研究的不足 |
5.3 今后研究的方向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 |
1.3.2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启示 |
1.3.3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现状 |
1.3.4 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评估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基本观点 |
2.3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启示 |
2.3.1 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应转变职能理念 |
2.3.2 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的真正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
2.3.3 公共文化服务行政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公民 |
2.3.4 公共文化服务应扩大民主参与 |
2.3.5 公共文化部门应承担更复杂的责任 |
2.3.6 公共文化部门应重视组织中的每个成员 |
第三章 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
3.1 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概况 |
3.1.1 四会市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
3.1.2 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
3.2 问卷编制及设计 |
3.2.1 调查指标体系 |
3.2.2 问卷设计 |
3.2.3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3.2.4 调查样本总体情况 |
3.3 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总体结果 |
3.3.1 相关参数说明 |
3.3.2 各指标的统计分析 |
3.3.3 总体满意度 |
第四章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反映问题 |
4.1.1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设置不合理 |
4.1.2 公共文化活动和服务供需失衡 |
4.1.3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结构、人员素质有待优化 |
4.1.4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社会力量参与度低 |
4.1.5 公共文化服务配套法规及权责机制欠缺 |
4.2 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反映问题原因分析 |
4.2.1 “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惯性模式 |
4.2.2 公共文化利益没有得到重视 |
4.2.3 人的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被忽视 |
4.2.4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够 |
4.2.5 公共文化服务权责机制不完善 |
第五章 提升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意见建议 |
5.1 以人为本构建政府服务职能 |
5.1.1 提高公共文化财政投入 |
5.1.2 平衡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 |
5.2 以民所需立足公共文化利益 |
5.2.1 完善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
5.2.2 创新政民信息交流机制 |
5.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
5.3.1 提高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力度 |
5.3.2 多渠道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人才 |
5.4 优化相关法规政策推动多方参与 |
5.4.1 完善激励政策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 |
5.4.2 加强法律法规在社会参与中的作用 |
5.5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问责机制 |
5.5.1 构建公共文化行政权责体系 |
5.5.2 完善行政问责程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要求 |
1.1.2 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 |
1.1.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迫切要求 |
1.1.4 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必然要求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 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分析 |
2.1 经济发展的供给侧要素及供给侧改革分析 |
2.1.1 经济发展的供给侧要素 |
2.1.2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
2.2.2 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 |
2.2.3 传播学的受众理论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供给侧要素分析 |
2.3.1 教育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先导 |
2.3.2 供给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
2.3.3 供给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 |
2.3.4 供给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突破点 |
2.3.5 供给环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保障 |
第三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分析 |
3.1 调查研究的设计 |
3.1.1 调研目标及主要内容 |
3.1.2 调研思路 |
3.1.3 调研方法——抽样分析法 |
3.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2.1 样本总体分析 |
3.2.2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3.2.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现状调查分析 |
3.2.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主体现状调查分析 |
3.2.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内容现状调查分析 |
3.2.6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方式现状调查分析 |
3.2.7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
3.3 研究发现 |
3.3.1 学历层次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成正相关 |
3.3.2 供给五要素合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力量 |
3.3.3 教育理念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先导性作用 |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 教育理念的滞后性与大学生需求的时代性不相匹配 |
4.1.1 “教师中心论”的主导,影响了大学生学习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 |
4.1.2 “社会本位论”的泛化,弱化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需求 |
4.2 供给主体的匮乏性与大学生生活世界的丰富性不匹配 |
4.2.1 供给主体合力不足,降低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获得感 |
4.2.2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影响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 |
4.2.3 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欠缺,削弱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度 |
4.3 供给内容的单一性与大学生需求的多元性不匹配 |
4.3.1 显性课程“产能过剩”,导致了大学生产生“超限逆反”现象 |
4.3.2 网络媒体信息的流变性,冲击着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
4.3.3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不完善,削弱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度 |
4.4 供给方式的单调性与需求主体的自主性不匹配 |
4.4.1 不合理的课堂灌输教育,削弱了大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积极性 |
4.4.2 校园活动形式缺乏有效性,影响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学习参与性 |
4.4.3 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不足,阻碍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
4.5 供给环境的“孤岛”与学生成长空间的多样性不匹配 |
4.5.1 社会的负面现象,弱化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 |
4.5.2 家庭教育的不合理性,影响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 |
4.5.3 学校教育环境的不完善,影响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 |
第五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转变教育理念,供需两端发力 |
5.1.1 坚持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相结合 |
5.1.2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
5.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供给本领 |
5.2.1 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化,形成供给合力 |
5.2.2 促使教师提质增优,提高“引领性”供给能力 |
5.3 构建合理供给内容与体系,做到“精准性”供给 |
5.3.1 坚持“三贴近”,提高供给内容的针对性 |
5.3.2 整合教学内容,提高供给内容的有效性 |
5.3.3 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提高供给内容的广泛性 |
5.4 拓宽供给方式,推动供给提档升级 |
5.4.1 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保障有效供给 |
5.4.2 运用“互联网+”的供给模式,提升有效供给 |
5.4.3 实施校园文化工程,扩大有效供给 |
5.4.4 优化社会实践形式,提高供给质量 |
5.5 优化供给环境,促进环境影响与课堂教学同向发力 |
5.5.1 创造良好学校环境,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
5.5.2 营造和谐家庭环境,为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填补缺位 |
5.5.3 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外部氛围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赛事的关系 |
1.3.2 我国不同媒体对体育赛事报道的相关研究 |
1.3.3 学生体育赛事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1.3.4 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访谈法 |
2.2.3 个案分析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新闻媒体与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的选取分析 |
3.1.1 新闻媒体选取分析 |
3.1.2 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选取分析 |
3.2 媒体报道总体情况分析 |
3.2.1 媒体报道数量分析 |
3.2.2 媒体报道内容分析 |
3.3 不同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情况分析 |
3.3.1 电视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情况分析 |
3.3.2 网络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情况 |
3.3.3 报纸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的报道情况分析 |
3.4 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情况 |
3.5 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
3.5.1 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现状分析 |
3.5.2 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专家访谈录 |
附录C 专家访谈录 |
附录D 专家访谈录 |
附录E 专家访谈录 |
附录F 专家访谈录 |
附录G 专家访谈录 |
附录H 专家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研究 ——以《美丽长垣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3.归纳演绎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概况 |
(一)美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与演变 |
1.初创期——以《为您服务》为例 |
2.探索期——以《天天饮食》为例 |
3.发展期——以《厨王争霸》为例 |
4.繁荣期——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
(二)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定位 |
1.“三贴近”的主题定位 |
2.“以人为本”的内容定位 |
3.专业性的主持人定位 |
(三)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社会功能 |
1.推介当地特色资源 |
2.促进中华饮食文化交流 |
3.辐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
(四)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多样化发展 |
1.时代背景下的形式融合 |
2.社会生活下节目内容的变化 |
二、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节目内容缺乏地域文化特色 |
(二)主持人综合素养不足 |
(三)节目设置模式化 |
三、以《美丽长垣行》为例的个案研究 |
(一)主持人多类型的叙事视角 |
(二)主持人“导游型”的叙事角色 |
(三)传播载体的资源开发 |
(四)节目与受众的双向互动 |
四、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
(一)提升节目的实用性 |
1.提供实用信息 |
2.充分发挥节目之外的互动空间 |
3.深入挖掘美食文化底蕴 |
(二)提升嘉宾的参与质量 |
1.增强嘉宾现场表达的真情度 |
2.提升节目短视频质量 |
(三)塑造主持人品牌 |
1.做“主导型”主持人 |
2.强化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
3.丰富主持人的副语言表现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全媒体环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2.1 宏观:全媒体环境下的挑战 |
1.2.2 中观:挑战与机遇并存 |
1.2.3 微观:彰显党报特色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深度访谈法 |
第2章 全媒体环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概述 |
2.1 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概念 |
2.2 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特征 |
2.3 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社会功能 |
2.4 全媒体环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重视传播规模,忽视受众喜好 |
2.4.2 重视传者为中心,忽视内容的质量 |
2.4.3 重视宣传理念,忽视报道亲和力 |
2.4.4 重视自选动作,忽视规定动作 |
2.4.5 话题陈旧乏新,缺乏精品意识 |
第3章 全媒体环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 |
3.1 新形势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全媒体转型 |
3.1.1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厨房”模式 |
3.1.2 以“南方日报”为代表的“全媒体大改版”模式 |
3.1.3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可视化传播”模式 |
3.1.4 以“杭州日报”为代表的“交互式传播”模式 |
3.1.5 以“开封日报”为代表的“报网端微联动”模式 |
3.2 新语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多维融合升级 |
3.2.1 提升多媒体采集能力,创新报道内容 |
3.2.2 丰富多媒体融合产品,创新表达形式 |
3.2.3 打通多媒体发布通道,拓宽获取渠道 |
3.3 自媒体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移动优先转型 |
3.3.1 架起桥梁,联通两个舆论场 |
3.3.2 畅达民意,打造监督新模式 |
3.4 全媒体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报道链延伸 |
3.4.1 全国行走,本土落地 |
3.4.2 开门办报,品牌延伸 |
3.4.3 守正创新,增量扩展 |
第4章 全媒体环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实践的功能延伸 |
4.1 创新党报话语体系 |
4.1.1 进行高端策划,彰显时代特色 |
4.1.2 精准报道新闻,弘扬主流思想舆论 |
4.1.3 联通两个舆论场,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 |
4.2 构建舆论传播新模式 |
4.2.1 移动优先,传播更快捷 |
4.2.2 精准推送,传播更有效 |
4.2.3 用户意识,传播更到位 |
4.2.4 媒体融合,传播更广泛 |
4.3 绘制主流价值新版图 |
4.3.1 深化核心价值引领,正能量更强劲 |
4.3.2 高扬党报“立体声”,主旋律更高昂 |
第5章 全媒体环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保障 |
5.1 机制保障 |
5.1.1 创建融媒体工作室 |
5.1.2 设立重大题材工作室 |
5.1.3 成立名编名记工作室 |
5.2 人才支撑 |
5.2.1 核心骨干制 |
5.2.2 项目负责制 |
5.2.3 新闻导师制 |
5.2.4 项目奖励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高中思想政治课良好课堂氛围营造研究 ——以南充四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课堂氛围及其类型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 |
二、良好课堂氛围的特征 |
(一)教师层面 |
(二)学生层面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及课堂教学的要求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要求 |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义 |
(一)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
(三)优化教学效果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调查研究说明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的变化 |
(一)教师重视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 |
(二)学生课堂表现较活跃 |
三、营造良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层面 |
1.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意识不强 |
2.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存在误区 |
(二)学生层面 |
1.学习状态欠佳,课堂参与度不高 |
2.学习被动,求知欲不强 |
四、营造良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层面 |
1.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不足 |
2.部分政治教师缺乏人格魅力 |
3.师生关系不和谐 |
(二)学生层面 |
1.学习兴趣缺乏 |
2.学习动机功利化 |
3.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有限 |
(三)其他层面 |
1.应试教育的弊端 |
2.班风学风的影响 |
第四章 营造良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的对策建议 |
一、教师层面 |
(一)运用多样方法,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 |
(二)注重教学艺术,打造灵动的课堂氛围 |
(三)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 |
(四)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
二、学生层面 |
(一)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 |
(二)加强自主学习,提高认知能力 |
三、优化教学环境 |
(一)完善教学设施设备 |
(二)加强积极的教师期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状况 |
(8)基于官网外宣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创新 |
1.2.1 理论创新 |
1.2.2 方法创新 |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2.1.1 企业形象 |
2.1.2 企业官方网站 |
2.1.3 企业外宣翻译 |
2.1.4 企业出口绩效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企业形象研究 |
2.2.2 企业官方网站研究 |
2.2.3 企业外宣翻译研究 |
2.2.4 企业出口绩效研究 |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3.1 企业形象研究方面 |
2.3.2 企业官方网站研究方面 |
2.3.3 企业外宣翻译研究方面 |
2.3.4 企业出口绩效研究方面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跨文化传播理论 |
3.1.2 企业传播理论 |
3.1.3 资源基础理论 |
3.1.4 翻译学相关理论 |
3.2 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理论框架 |
3.2.2 指标界定 |
3.2.3 操作模型 |
3.2.4 指标权重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2.1 内容分析法 |
4.2.2 语料库方法 |
4.2.3 经济计量模型法 |
4.2.4 跨学科方法 |
4.3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4.4 研究工具和数据处理 第5章 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统计分析 |
5.1 企业外文官网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研究假设和变量定义说明 |
5.1.2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1.4 小结 |
5.2 企业外文官网结构分析 |
5.2.1 总体特征 |
5.2.2 类目层面分析 |
5.2.3 测项层面分析 |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外文官网语言翻译生态分析 |
6.1 企业外文官网语言翻译现状 |
6.1.1 语种分布 |
6.1.2 主要翻译内容板块 |
6.1.3 小结 |
6.2 翻译文本易读性分析 |
6.2.1 研究结果和分析 |
6.2.2 行业性质对语言翻译的影响 |
6.2.3 小结 |
6.3 语言翻译中的企业形象转换分析 |
6.3.1 原文企业形象框架建构 |
6.3.2 译文企业形象框架呈现 |
6.3.3 企业形象叙事框架建构与翻译策略选择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企业形象、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分析 |
7.1 变量说明 |
7.1.1 被解释变量 |
7.1.2 解释变量 |
7.1.3 控制变量 |
7.2 计量模型 |
7.3 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 |
7.3.1 描述性分析 |
7.3.2 典型相关分析 |
7.3.3 多元回归分析 |
7.3.4 小结 |
7.4 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绩效 |
7.4.1 描述统计量 |
7.4.2 Pearson相关分析 |
7.4.3 多元回归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7.5.1 企业形象 |
7.5.2 语言翻译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1.1 企业出口绩效与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网显着正相关 |
8.1.2 企业外文官方网站分析发现 |
8.1.3 外文官网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显着正相关 |
8.1.4 企业外文官网的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绩效显着正相关 |
8.2 本研究的贡献和启示 |
8.2.1 本研究的贡献 |
8.2.2 本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研究展望 |
8.4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目的及意义、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对象和问题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民日报》历史的研究 |
二、关于党报群众路线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群众:一个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的概念 |
二、群众路线: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办报时期《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与乡村传播 |
第一节 土改宣传中群众路线实践的正反经验 |
一、《人民日报》前期土地改革报道中的左倾偏向 |
二、人民日报土改工作团与“土改复查”中的路线纠偏 |
第二节 大众黑板:深入农村群众的传播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讯员、读者来信、读报组:群众办报的制度保障 |
第一节 通讯员制度:群众性的新闻生产机制 |
一、人民日报农村办报时期的通讯员队伍建设 |
二、人民日报城市办报时期的通讯员制度演变 |
第二节 读者来信:联系群众的报纸窗口 |
一、群众来信+编者按:受群众欢迎的“豆腐块”专栏 |
二、从服务性到思想性:读者来信的形态与功能演变 |
第三节 读报组:一种群众性的传播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监督的有效形式 |
第一节 “黄金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
一、20世纪50年代报纸批评繁荣的背景 |
二、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批评实践的特点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演变 |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报纸批评”让位“舆论监督” |
二、2013年以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话语回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群言型评论: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众性评论生产 |
第一节 群众作者、群众话题、群众语言、群众观点:群言型评论的基本特征 |
一、广泛的群众作者 |
二、开放的群众话题 |
三、朴素的群众语言 |
四、小中见大、参差多态的群众观点 |
第二节 引导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群言型评论的运作路径 |
一、策划系列征文,引导群众参与 |
二、开展特别策划,集中凝聚共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党的群众路线与党报群众路线的同构:“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宣传报道 |
第一节 “走转改”:党报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实践 |
一、走基层、访群众,建立党报与群众的“命运共同体” |
二、说真话、写实情,透视中国社会的“时代景深” |
三、群众话、百姓事,捕捉丰满生动的“百姓相册” |
第二节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大规模宣传战役 |
一、集中策划、广开专栏,打好主题宣传“攻坚战” |
二、点面结合、今昔对比,绘出群众路线实践“长画卷” |
三、配合阶段、分步推进,跑好活动宣传“接力赛” |
四、正反典型、对照并举,树立批评表扬“红黑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体融合时代的《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 |
第一节 “互联网+群众路线”: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网络新阵地 |
一、搭建网络问政平台,为群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
二、构建网络监督平台,为群众监督开辟新渠道 |
三、打造公益帮扶与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公益和生活服务 |
第二节 “互联网+新闻生产”:为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开拓新路径 |
一、人格化交往,与群众构建“亲密关系” |
二、多元化互动,让用户生产群众性内容 |
三、可视化传播,为群众语言增添色彩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规律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和主要动力 |
一、基本模式 |
二、主要动力 |
第二节 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嬗变和当代价值 |
一、历史嬗变 |
二、当代价值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10)“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提高读者参与度是实现“三贴近”的重要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课堂参与的中职生平面向量教学研究[D]. 袁慧. 西南大学, 2021(01)
- [2]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研究[D]. 丁佳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 许传琼.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4]我国媒体对国家级学生体育赛事报道的调研分析[D]. 乔方舟. 河南大学, 2019(01)
- [5]饮食文化类电视节目研究 ——以《美丽长垣行》为例[D]. 张利洁. 河南大学, 2019(01)
- [6]全媒体环境下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研究[D]. 厉思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高中思想政治课良好课堂氛围营造研究 ——以南充四所高中为例[D]. 胡娟.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8]基于官网外宣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D]. 自正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9]《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D]. 荣翌. 中国传媒大学, 2017(02)
- [10]“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