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劳动局召开劳动力市场部分岗位工资指导价新闻发布会

宜宾市劳动局召开劳动力市场部分岗位工资指导价新闻发布会

一、宜宾市劳动局举行劳动力市场部分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发布会(论文文献综述)

荣洁[1](2021)在《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原婕菲[2](2019)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任何国家的国家形象构建和呈现都受到国际局势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本论文对20世纪中德关系进行了历史学的回顾,主要针对中德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两国形象问题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找到了新时期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利用中文报刊和德文报刊资料、中德关系历史资料,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详细分析了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特别是对中国眼中的德国形象和德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打开了“两国互视”研究的全新视角。首先,本文提出了“互视”这一新概念。互视,即不同主体通过不同媒介、方式进行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得到基于各自所获信息的稳定的认知。除了一国国家形象自身的发展演变,国家间互视不平衡是制约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国与德国的两国互视情况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反应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中西方国家形象互视的典型案例。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原因的制约,有关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数量较少,较缺乏深度,本论文以“两国互视”的新视角研究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和中德关系,并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提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次,本文回溯了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和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德两国互视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调是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强大,西方媒体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进行包围和封堵,国际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国际舆论形势始终处于西强中弱的态势,新中国的发展长期被外界扭曲和误解。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许多国家发生政变,顷刻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事件的爆发使得80年代“理想化”的互视认知遭受冲击而不复存在。90年代,以美国媒体为主的西方对华报道均以负面为主,西方主流媒体构建了一个威胁西方安全的负面中国形象。中国成为了西方媒体视角下践踏人权的“警察国家”,未来挑起核战争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并且,西方媒体制造了一系列有关计划生育、不同政见、民族自决等问题的负面舆论,强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宣扬“中国威胁论”。总的来说,中西方互视不平衡的特点是在各大西方主流媒体中,中国形象都多多少少的遭遇了妖魔化,西方站在极其防备和不公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再次,在概念界定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详细的研究了中国视角下的德国形象和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特别着重研究了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互视认知问题。主流媒体包含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作为研究中国的德国形象的材料,《南德意志报》、《焦点》作为研究德国的中国形象的材料,并结合作者在德国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两国互视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分专题描绘出了两国互视认知的景象,为接下来进行两国互视比较研究作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最后,本文的第四章对中德两国互视进行了比较,对互视不平衡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改变不平衡现状的对策和建议。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框架来衡量中国的问题,并得出他们心目中合理的结论。中国国家形象虽然起着变化,逐渐向好发展,但近30年来未有明显转变,总体呈负面的不平衡的状态,即中国对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较为正面,德国对中国的认识较为负面,这两种认识之间的差距很大。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中国产生崇洋媚外、丧失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升缓慢。中国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而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的了解。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都处于重要的变化时期,并且这个时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时机。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成功在上海举行,诸如此类突出的外交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更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立场并未改变,同时,中国的形象在2008年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在了国际社会面前。中国应把握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夺回塑造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重视,以一种开放的、自信的、现代化的姿态构建出了许多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并对陈旧的、单一的、神秘的敌对形象进行改造和反击,一个具有时代感和新气象的中国形象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段敏[3](2016)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与决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中最富有创造性、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他们不但有抱负有理想,而且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整个社会中最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个人及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落实。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决策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影响因素与决策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对于优化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提升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与决策机制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归纳梳理,清晰界定了其影响因素与决策机制的内容和基本要素,主要有就业行为决策、因素群、适应性、主体以及主体性等,归纳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因素群,这些理论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通过因素解析创新性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分析了就业行为决策对实现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理,通过深入探讨因素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综合影响,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对因素群的适应机制和因素群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机制,包含个体自然特征、代际影响因素、保留工资、工作搜寻方式的个人层面因素,以及涉及制度、体制、文化以及劳动力需求的环境层面因素。(3)从因素群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机制、作用机制和适应机制三方面进行了决策机制分析。揭示了匹配理论、讨价还价理论以及主体适应性理论中因素群对就业行为决策及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制;高校毕业生也会在因素群的作用下调整自身的就业策略,实现人岗匹配的作用机制;从多方面分析了劳动-闲暇模型、扩展型劳动-闲暇模型和合作博弈矩阵,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的适应机制。(4)借助问卷调查,在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两分类变量和多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各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通过系统性分析,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决策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毕业生就业的难易程度会影响到毕业生就业模式的选择。(5)针对不同环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从政府责任、市场引导、高校作用、社会支持以及个人努力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的建议与对策,为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

郭华武[4](2013)在《克拉克公司三连罢原因分析和对策》文中提出《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开启了劳动关系集体调整的新起点,并为劳动关系的集体调整提供了法律基础;伴随政府致力于消除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立法规定要求劳资双方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在这样时代背景下,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和工人的集体行动有了较大增幅,各地罢工风起云涌。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处理好员工关系,如何避免罢工,避免罢工对公司发展的破坏性影响,如何建设和谐的劳资关系,形成共赢的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对从企业人力资源角度研究罢工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多,而笔者由于在该发生三连罢的企业做总经理五年,目睹并且处理了三连罢中的两起罢工,罢工后和许多当事人进行了访谈,沟通,经常就罢工事件和劳动部门负责人,工会交换意见,因而所作的研究是非常直接的,对企业有很强的参考意义。本文尝试以克拉克公司所遇到的三连罢事件来探讨解决企业罢工的问题。克拉克公司是一家德资企业,和许多发生罢工的企业不同,克拉克公司的工资,福利,社会责任等在所在地都是很不错的,但早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的7月份克拉克公司就赶上了第一次罢工潮,创造了自己的第一次罢工的历史,2010年再次和本田一块成为该区发生罢工的外资工厂之一,到2012年,它成就了自己的第三次罢工,成为地区最多罢工的外资企业。本文运用了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冲突与合作理论,沟通,劳动纪律管理,心理契约,工会和工资集体协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体制,激励机制,绩效管理等理论来指导分析克拉克公司三连罢的原因;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深度访谈法等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得出克拉克公司三连罢的原因就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薪酬制度及结构缺乏激励,绩效考核几乎没有,劳动纪律管理差,沟通上缺乏工会组织作为桥梁,罢工处理不恰当,反向激励,促使员工通过集体罢工解决争端,管理问题导致长期劳资关系存在不和谐的因素等。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推行有规必依的劳动纪律管理,实行具有激励的绩效考核工资,建立工会创建和谐劳资关系,使用工资集体协商解决工资谈判问题,减小公司规模规避风险,善待员工,创建和谐劳资关系等。

解琦[5](2014)在《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意产业通常泛指以创意为主要增值方法的经济活动。创意经济就是把观察新经济的角度从“科学与艺术分离”转换为“科学与艺术统一”。世界创意地理格局是由各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域及其人才流动构成的动态系统。创意产业集群促进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功效,使其持续受到各国青睐,区域经济政策和创新政策均得以提倡,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也确实在某一阶段突出表现出对创新的促进效应。这些世界级楷模的光辉极大的刺激了中国政府的热情,使得近一些年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被我国某些地方政府作为一项政策目标来狠抓、硬抓,在某种程度上误入口号式、简单化的“中国式造园运动”。全国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开发失控与活力缺失已经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本文在对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关概念认知与批判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中立、直观的呈现近20年来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通过剖析伦敦、巴黎、纽约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集群发展的内生性,探讨有助于保持创意产业集聚区活力的措施,提出“适应进化”的观点,从规划、设计、公共政策三方面提出超越我国现行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维定式的若干策略。

孙磊[6](2010)在《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 ——基于政府、高校及用人单位视角》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就业机制的变革、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将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是关乎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综合性问题。因此,选择以构建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为主题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大学生就业理论和指导大学生就业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给出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强调构建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借鉴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关于就业、失业以及市场的基本理论,为分析研究全文作好理论准备。全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系统分析法、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借鉴国外的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深入分析国内外大学生就业保障实务。提出从供给、需求和供需匹配三个角度来构建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即高校、用人单位和政府。最后,全文的重点及落脚点,从政府、用人单位和高校这三位一体的客观途径,在政策、企业招聘及用工和高校培养模式上提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的措施,全方位保障大学生就业,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尽一份力。

吴晓琪[7](2009)在《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世界经济超预期的深度下滑使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经济增速减慢,加剧了我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而就业问题关系民生,解决好就业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为此,我国确立了实施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方针。因而,此时研究我国的失业现状,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ies,简称ALMPs)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我国的ALMPs的实施情况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对我国政策的制定及失业的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归纳了失业及其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引出了当今各国普遍采用的治理失业的政策——ALMPs,而后对近年来研究ALMPs的成果进行梳理,并结合ALMPs的定义,应用动态的概念界定方式判断我国的ALMPs的具体内容。此外,还对ALMPs的实施情况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目前我国ALMPs的总体实施现状。之后,应用实际调查数据,尝试采用Cox比例风险度模型衡量我国的ALMPs在治理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这种作用进行了测量。继而又以福建省为例,研究目前各项ALMPs的具体实施情况,比较分析这些政策的优势和劣势。最后,试图为完善我国ALMPs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国际比较研究显示,相对于其它国家,我国对ALMPs的资金投入还很不够,政策的宣传和覆盖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ALMPs是十分有效的治理失业的手段,参与过政策实施的劳动者的再就业机会相对于未参与者提升了70%多,但政策的实施却并未对参与者再就业后的工资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对ALMPs在福建省的实施情况的具体分析还表明,很多定位于增加劳动力需求的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时,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税费减免政策、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发放《再就业优惠证》政策,而定位于改善劳动力供给的政策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是比较有效的。根据分析结论,作者还提出一些建议,如我国应加大对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根据失业者的构成特点和劳动力的供需矛盾,设计有针对性的治理政策;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内容,进而充分发挥其治理失业的作用。鉴于目前我国对于ALMPs的作用的研究较少,因而本文的选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作者应用动态的概念来界定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内容,既有助于提高对政策内容的理解,又显示出ALMPs的灵活性。此外,本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为何实施ALLMPs,还从经验研究上,应用Cox比例风险度模型对ALMPs的治理失业的作用进行测量,也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宋效谷,蓝天心[8](2009)在《不负重托不负民》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中,有这样一批志士仁人:他们生在民族危难之中的旧中国,成长在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同欢乐、共悲哀。特别是从他们面向党旗高举起右拳宣誓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了党和人民。从此,不管任何艰难险阻,无论在顺境逆境,无论是民是官,都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

刘源[9](2008)在《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农业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无不伴随着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城乡经济差别依然较大。我国城镇化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水平还很低,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大。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最终实现现代化,必然要将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行非农化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继我国东、西部开发战略后,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六省深受鼓舞。河南省是中部六省中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民人均收入低、第一产业比重高、人均耕地面积少、城镇化水平低、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量大。中国的经济特征在河南体现得最为突出,鉴于河南的省情,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在理论上、技术上深入、系统地分析、探讨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特点、转移动力、正负效应、制约因素、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把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这篇文章做好了,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相似的中西部省份,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论文共由九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导论,简要论述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预测了研究成果、创新之处,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对有关劳动力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综述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重点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也作了简单介绍,并对这些国家的劳动力转移经验进行了评述。本章还介绍了我国部分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介绍。第四章分析了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村劳动力现状,介绍了河南社会经济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本章还调研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尤其对失地农民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失地农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被动转移”的观点。本章还科学预测了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进一步做好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五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从政策环境、市场因素和农村劳动力个人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定量分析是从提出的可能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10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因素相关分析和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正负相关因素,为下一步提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第六章提出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指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高素质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第七章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个案研究。本文研究总结了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模式:“信阳模式”、“品牌模式”和河南乡村“工业化模式”等。第八章根据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经验和启示,充分考虑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因素,构建了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指出构建模式的四大体系,提出了搞好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略。策略中提出要通过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境外劳务输出等措施推动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据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因素,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增强政府服务职能,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合理转移;消除制度性障碍,在推动户籍改革、土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强化农村义务教育,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权益;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公平;科学提倡优生优育,不断提高人口质量。第九章对本论文作了简短的总结。研究发现:1、尽管河南每年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由于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大,现有农村劳动力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规模大,因此转移任务仍然很艰巨。2、河南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和居住地转移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多的是季节性的人口流动。身份的“转”和居住地的“移”都因诸多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3、失地农民,尤其是远郊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应该更受关注。4、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多以自发性转移,以血缘、地缘关系沟通转移信息。5、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规模不大,城镇发展空间还很大。6、河南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转移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和技能培训人员的比例小。7、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建立,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公平还须努力。8、中央对农业的免税政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不大。9、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还存在,如土地流转制度等。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的程度正在逐渐减弱,但对农村劳动力实现身份转变的影响仍然很大。本文的创新之处:1、借助新古典主义理论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人口学、社会学理论和统计学工具,对河南省这一地方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建议,为中西部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2、阐明在农村高素质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3、对农村劳动力中的特殊成分——失地农民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引出农村劳动力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观点。4、构建了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模式。

张志胜[10](2008)在《开发区的治理与变迁 ——对皖北蚌埠经济开发区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内陆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治理与变迁历程为叙事主线,通过对个案的经济开发与区域治理等项面的全景式描述与立体考察后,作者认为作为改革示范区和试验场的地方开发区,其体制创新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揭橥了未来中国地方治理的变革取向。论文包括导论、五章节和结语,其中:导论,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个案概况、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及分析框架,等等。第一章,对国内外开发区发展与变迁的历程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并着重叙述了蚌埠经济开发区设立和发展的曲折过程,以及建区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章对个案图景的粗略勾勒,是为后续章节研究提供具体的叙事场景。第二章,在对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变迁进行历时性考察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个案开发区职能机构的设置及其功能,并提出在传统行政体制的压力下,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复归趋向严重。文章还对开发区政治网络的运作进行了全方位地剖析,指出了以利益为元点的关系网络已深深“嵌入”到开发区政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并对其开发与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章,通过对个案招商引资运作机制的探讨,指出了作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亚文化,关系网络不仅能够为开发区提供政治支持,还能够为其提供丰富的招商信息。而对开发区城市经营的考察,文章认为对区内有形与无形资产的科学经营,不仅优化了开发区的投资环境,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初步实现了区内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另外,本章还对开发区内有关主体在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给予了较客观地分析。第四章,对开发区的社区治理与社会控制进行了考察,指出了通过推动社区建设,多渠道满足辖区群众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需求,积极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和信访沟通渠道,开发区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同时也凸显了以经济开发为“轴心”的治理主旨。第五章,基于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国内开发区主要呈现出行政化和企业化两种发展趋势,通过对发展现状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的分析,文章提出完成工业现代化使命后,国内多数开发区(包括个案)将会复归传统的行政体制,只有少数开发区有可能升级为科技工业园区。结语,对本文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文章认为,开发区变迁的个案图谱,折射出压力型体制下地方场域中的政治博弈与经济发展间的共生逻辑;关系网作为一种亚文化,已深深嵌入开发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功能导向型城市经营,提升了开发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的社会治理,则为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

二、宜宾市劳动局举行劳动力市场部分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发布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宾市劳动局举行劳动力市场部分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发布会(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一、有关中德关系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二、有关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三、媒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四、国家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路径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二、新概念引入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第一章 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溯源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德关系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德关系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德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德关系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经济关系
        五、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六、中德国家形象的民间互视历史
    第二节 1949年至1990年的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
        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方针
        二、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回溯
        三、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回溯
第二章 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德国形象
    第一节 中国主流媒体涉德报道的量化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涉德报道的数量变化
        三、涉德报道的议题分布
        四、涉德报道的态度倾向性
    第二节 中国主流媒体中涉德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德国的政治形象
        二、德国的经济形象
        三、德国的社会形象
        四、德国的文化形象
    第三节 中国主流媒体镜像中的德国国家形象
        一、中国的德国形象构建方式
        二、中国主流媒体构建德国形象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德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第一节 《南德意志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数据分析
        一、材料选择
        二、《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总量分析
        三、《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第二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形象
        一、德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二、德国的中国大国关系形象
        三、德国眼中的台湾问题
    第三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中国经济形象
        一、德国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二、德国眼中的“一带一路”
        三、德国眼中的中国海外投资
        四、德国眼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第四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人权形象
        一、德国眼中的中国新闻及言论自由
        二、德国眼中的西藏问题
        三、令德国不解的其他中国人权问题
第四章 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的互视比较
    第一节 德国民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一、德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调查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国形象分析
    第二节 中德形象的比较
        一、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二、中德两国互视应有的变化
    第三节 中德国家形象认知的不平衡
        一、德国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
        二、德国对中国产生负面认知的原因
        三、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必要性
        四、塑造与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法则与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与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1.5.1 主要内容
        1.5.2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决策
        2.1.2 行为决策
        2.1.3 就业行为决策
        2.1.4 因素群
        2.1.5 适应性
        2.1.6 主体及主体性
    2.2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相关理论
        2.2.1 就业理论
        2.2.2 行为决策理论
        2.2.3 大学生成长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
    3.1 个人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3.1.1 个人自然特征
        3.1.2 代际影响因素
        3.1.3 保留工资
        3.1.4 工作搜寻的方式
        3.1.5 工作搜寻的成本
    3.2 环境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制度方面
        3.2.2 体制方面
        3.2.3 文化方面
        3.2.4 劳动力需求
    3.3 因素群及其对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
        3.3.1 因素群的提出
        3.3.2 因素群对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因素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就业行为决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机制
        4.1.1 匹配理论视角
        4.1.2 讨价还价视角
        4.1.3 主体适应性视角
    4.2 因素群对高校毕业生的作用机制
        4.2.1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分析
        4.2.2 因素群对劳动力供给的作用机制分析
    4.3 高校毕业生对因素群的适应机制
        4.3.1 高校毕业生能改变的情况下:改变
        4.3.2 高校毕业生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调整
        4.3.3 高校毕业生对因素群的适应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5.1 样本数据来源及检验
        5.1.1 关于数据来源及说明
        5.1.2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5.2 关于就业者的统计分析
        5.2.1 关于就业者的描述性分析
        5.2.2 Logistic回归模型
        5.2.3 “直观”因素例解
    5.3 本章小结
6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决策的对策与建议
    6.1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
        6.1.1 政府职能角色的转变
        6.1.2 健全完善就业政策
        6.1.3 健全就业促进政策
        6.1.4 扩大就业岗位
    6.2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市场引导
        6.2.1 打造高教资源竞争机制
        6.2.2 健全就业保障法律法规
        6.2.3 强化校企联合共建机制
    6.3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高校作用
        6.3.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6.3.2 创新专业教学体系以提升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6.3.3 强化实施训练环节以完善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6.4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支持
        6.4.1 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
        6.4.2 社区组织的引导与协调
    6.5 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个人努力
        6.5.1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6.5.2 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6.5.3 做好人生职业规划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一:用人单位
附录调查问卷二:高校毕业生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克拉克公司三连罢原因分析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文献综述
        1.3.1 员工关系的含义
        1.3.3 员工关系的本质
        1.3.4 冲突合作的表现方式
        1.3.5 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
        1.3.6 罢工的涵义
        1.3.7 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关系转型及罢工潮的关系
第二章 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人力资源现状
    2.1 公司概况和组织结构
    2.2 公司的人员部门配置情况
    2.3 公司员工间的关系情况
    2.4 公司全体职员的学历构成情况
    2.5 淡旺季对公司人员配置的影响情况
    2.6 公司工资和盈利情况对比情况
    2.7 公司主要目标管理达成情况
    2.8 小结
第三章 公司历届罢工详细解析
    3.1 2008 年 7 月第一次大罢工回顾
        3.1.1 2008 年 7 月第一次大罢工起因
        3.1.2 2008 年第一次大罢工处理过程及结果
        3.1.3 2008 年 7 月第一次大罢工总结
    3.2 2010 年 7 月第二次大罢工
        3.2.1 2010 年 7 月第二次大罢工内部原因
        3.2.2 2010 年第二次大罢工外部原因
        3.2.3 2010 年 7 月第二次大罢工处理过程和程序,结果
        3.2.4 2010 年 7 月第二次大罢工小结
    3.3 2012 年 4 月第三次大罢工
        3.3.1 2012 年 4 月第三次大罢工起因—升工资方案
        3.3.2 2012 年 4 月大罢工导火线--博炒
        3.3.3 2012 年 4 月大罢工处理过程
        3.3.4 2012 年 4 月大罢工员工诉求
        3.3.5 2012 年 4 月大罢工处理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罢工原因调查和分析
    4.1 问卷设计基础理论及调查结果
    4.2 外部大环境的影响是三连罢的基础
    4.3 人力资源部门的错误是三连罢的导火索
    4.4 反向激励,罢工员工零成本,大收益是三连罢的关键所在
    4.5 工资结构缺乏激励,计时工资导致人员懒惰,劳动氛围差
    4.6 劳动纪律管理缺乏有规必依,严格执法
    4.7 沟通不够畅通,缺乏第三方沟通渠道
    4.8 劳资关系长期不够和谐是罢工原因之一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对措施
    5.1 建立劳资沟通渠道,成立工会组织
    5.2 积极使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5.3 严格依据法律,厂规来处理员工违纪
    5.4 调整工资结构
    5.5 推进流水线标准化作业,利用计时加目标管理来提高效率
    5.6 外包部件生产,减少规模
    5.7 保安外包
    5.8 严把员工招聘关
    5.9 善待员工依法创建和谐劳资关系
    5.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5)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缘起
    2、既往研究
    3、内容结构
    4、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关范畴界定及理论支撑
        1.1.1 创意产业
        1.1.2 创意产业集聚区
    1.2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一般分类
        1.2.1 根据产生集聚区的形成模式划分
        1.2.2 根据集聚区内企业组织结构和关联方式划分
        1.2.3 根据空间聚合方式划分
        1.2.4 根据集聚形成的核心要素划分
        1.2.5 根据开发模式划分
    1.3 认识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若干误区
        1.3.1 创意产业集聚区混淆于工业园、高新区
        1.3.2 创意产业集聚区混淆于创意地产
        1.3.3 用挂牌辨识创意产业集聚区
第二章 国际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路径
    2.1 创意伦敦(Creative London):城市积淀与产业政策的内生性
        2.1.1 工业之都的华丽蜕变
        2.1.2 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推动
        2.1.3 看伦敦人怎么办“798”
        2.1.4 难以复制的“伦敦模式”
    2.2 遍地苏荷(SOHO Somewhere):Loft 生活与艺术区变迁的启示
        2.2.1 东村西村
        2.2.2 苏荷
        2.2.3 切尔西
        2.2.4 “苏荷模式”的意义与贡献
    2.3 同志马莱(The gay Marais):包容社区与创意阶层的崛起
        2.3.1 发展轨迹
        2.3.2 “少数派”群体
        2.3.3 创意阶层在哪里崛起
    2.4 世界创意大都市——切莫盲从的典范
        2.4.1 城市禀赋是创意产业集聚的基础
        2.4.2 生活方式影响创意产业地理分布
        2.4.3 多机构多渠道推动创意产业集聚
第三章 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图景
    3.1 楔子(二十世纪最后的浪漫)
    3.2 先导肇始期(1998-2004 年)
        3.2.1 苏州河畔燃起的一把火
        3.2.2 “798”现象
        3.2.3 各地发展概况
    3.3 加速发展期(2005-2009 年)
    3.4 嬗变调整期(2010 年以来)
    3.5 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都在因何而存在?
第四章 关注:缺乏秩序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发
    4.1 自发的是丑陋的,规划的是美好的?
        4.1.1 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形式
        4.1.2 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成败
        4.1.3 市场机制下的政府干预
    4.2 开发泛滥与权力寻租
        4.2.1 杂乱无章:开发的泛滥
        4.2.2 创意圈地:权力的寻租
    4.3 城市利益与个体权利
        4.3.1 艺术区拆迁与反拆迁
        4.3.2 逐草而居与逐利开发
    4.4 开发控制确保创意产业集聚区有序开发
第五章 再关注:保持活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
    5.1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区位指向
        5.1.1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因分析
        5.1.2 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城市的二次选择
        5.1.3 创意产业与旧城改造的契合之处
    5.2 创意阶层的行为心理需求
        5.2.1 创意阶层的基本构成
        5.2.2 创意阶层的空间需求
    5.3 多元化、日常化的创意活动
        5.3.1 创意是越界
        5.3.2 创意是生活
    5.4 追求长期利益的经营方式
        5.4.1 长效合同制造双赢
        5.4.2 非营利组织守护公益
结语:中国式集聚区往何处去
    1、遍地开花,是否必要?
    2、画地为牢,是否恰当?
    3、公共政策,是否匹配?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 ——基于政府、高校及用人单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大学生就业保障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大学生就业保障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构建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大学毕业生
        2.1.2 就业
        2.1.3 劳动力就业保障
        2.1.4 就业率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2.3 凯恩斯就业理论
        2.2.4 失业保险理论
第3章 国内外大学生就业保障实务
    3.1 国内大学生就业保障现状
        3.1.1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3.1.2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3.2 国外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及启示
        3.2.1 德国
        3.2.2 美国
        3.2.3 日本
        3.2.4 国外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的借鉴
第4章 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基于政府的视角
    4.1 构建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促进毕业生就业
    4.2 做好就业保障基金筹集和管理,从资金上保障毕业生就业
    4.3 建设就业信息网络,避免毕业生摩擦性失业
    4.4 加强政府监督和引导,杜绝违法违规现象
    4.5 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保障失业大学生的基本生活
第5章 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基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视角
    5.1 消除各种就业歧视
    5.2 规范企业用工
    5.3 积极开展职业培训
    5.4 用人单位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5.5 恰当利用社会资本,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
第6章 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基于高等院校的视角
    6.1 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为导向
    6.2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
    6.3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ALMPs)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述
    第二节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判断标准
    第三节 我国ALMPs的内容判定
    第四节 ALMPs实施情况的国际比较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ALMPs的失业治理作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行为理论
    第二节 归因理论
    第三节 政府干预理论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实施ALMPs的现实基础——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就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失业现状分析
    第三节 劳动力的供需情况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ALMPs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一)——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数据分析
    第二节 模型的选择和设计
    第三节 模型检验及结果输出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ALMPs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二)——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定位于增加劳动力需求的政策
    第二节 定位于改善劳动力供给的政策
    第三节 在劳动力供给两方面同时发挥作用的政策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启示
    第三节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福建省再就业问题调查
附录2 关于提高福建省就业组织化程度的调查问卷
后记

(8)不负重托不负民(论文提纲范文)

一、艰难困苦玉汝成信仰坚定爱人民
二、改革开放使命重任重道远更光荣
三、劳动事业创佳绩公正和谐人民喜
四、与时俱进再创新不负重托不负民
五、天地有情无私心历史无私有公论

(9)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2.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
        1.4.1 劳动力
        1.4.2 农业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
        1.4.3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1.4.4 农村劳动力转移
    1.5 研究可能取得的创新与局限性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1.6 小结
2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
        2.1.1 “推力—拉力”理论
        2.1.2 刘易斯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3 拉尼斯—费景汉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4 乔根森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5 托达罗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1.6 其他有影响的理论
        2.1.7 对上述理论的评述
    2.2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2.2.1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综述
        2.2.2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评述
    2.3 小结
3 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3.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3.1.1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与新特点
        3.1.2 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1.3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1.4 德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2 新型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与经验
        3.2.1 韩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2.2 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启示
        3.2.3 拉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3.3 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借鉴和启示的综合评述
    3.4 国内部分省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3.4.1 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3.4.2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3.4.3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3.4.4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3.4.5 浙鲁吉甘四省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存在问题
        3.4.6 浙鲁吉甘四省劳动力转移经验借鉴
        3.4.7 地方实践模式
    3.5 小结
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河南省社会经济状况
    4.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4.2.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个阶段
        4.2.2 河南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分析
        4.2.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规模及分布
        4.2.4 河南省农民收入分析
    4.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4.3.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4.3.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特点
        4.3.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文化层次特点
        4.3.4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年龄与性别特点
        4.3.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特点
    4.4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及预测
        4.4.1 估算方法的选择
        4.4.2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估计结果
    4.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分析
        4.5.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情况
        4.5.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4.6 被动转移的特殊群体――河南省失地农民现状调查
        4.6.1 失地农民问题不容忽视
        4.6.2 河南省失地农民状况调查
    4.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7.1 河南省城(镇)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4.7.2 河南省工业化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还不发达
        4.7.3 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难度加大
        4.7.4 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令人忧虑
        4.7.5 农村转移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培训率低、就业能力差
        4.7.6 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
        4.7.7 河南省农村人口基数很大,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现
    4.8 小结
5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性分析
        5.1.1 政策性因素
        5.1.2 市场性因素
        5.1.3 个人禀赋因素
        5.1.4 管理性因素
        5.1.5 技术因素
    5.2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定量分析
        5.2.1 影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5.2.2 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5.2.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3 小结
6 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6.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求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互作用
    6.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6.4 做好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6.4.1 劳动力转移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6.4.2 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6.5 小结
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案研究
    7.1 信阳模式
        7.1.1 信阳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7.1.2 信阳经验
        7.1.3 信阳固始模式实例分析
    7.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品牌模式”
        7.2.1 “林州建筑”品牌模式
        7.2.2 “长垣厨师”品牌模式
    7.3 “农村工业化”模式
    7.4 小结
8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构建、策略和建议
    8.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8.1.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构建
        8.1.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说明
    8.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
        8.2.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动策略
        8.2.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策略
    8.3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8.3.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确保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8.3.2 消除制度性障碍,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通道
        8.3.3 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
        8.3.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权益
        8.3.5 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建议
        8.3.6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8.3.7 优生优育,科学控制人口增长量
    8.4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失地农民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开发区的治理与变迁 ——对皖北蚌埠经济开发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 开发区的概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个案概况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六、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开发区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开发区的起源与变迁
        一、开发区的起源与发展
        二、开发区的类型
        三、开发区的发展特点与未来趋势
    第二节 中国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开发区的设立与发展
        二、我国开发区的主要类型
        三、开发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与作用
    第三节 蚌埠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与发展
        一、蚌埠经济开发区概况
        二、蚌埠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三、蚌埠经济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四、蚌埠经济开发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章 开发区的组织管理与政治网络
    第一节 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及其类型
        一、行政型管理体制
        二、企业型管理体制
        三、混合型管理体制
        四、其他类型的管理体制
        五、国内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演变趋势
    第二节 蚌埠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变迁
        一、机场搬迁办公室
        二、机场建设办和开发总公司
        三、蚌埠新城综合开发区
        四、蚌埠经济开发区
    第三节 蚌埠经济开发区的机构设置
        一、经济开发区的机构设置
        二、开发区的职能机构:与行政区比较
    第四节 蚌埠经济开发区的政治网络
        一、开发区的纵向政治网络
        二、开发区的横向政治网络
        三、开发区党群组织间的政治网络
        四、开发区政治关系的网络分析
第三章 开发区的招商引资与城市经营
    第一节 蚌埠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
        一、开发区招商网络的内部系统
        二、开发区招商网络的外部系统
    第二节 蚌埠经济开发区的城市经营
        一、科学经营开发土地,实现“以地生财、以地兴区”
        二、灵活运作资本置换,借力加快自身开发
        三、积极创新融资体制,努力缓解资金制约
        四、经营山水园林与文化资源,竭力打造生态城区
    第三节 开发区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
        一、角色与行为
        二、利益与理念
第四章 开发区的社区治理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开发区的社区建设与制度创新
        一、社区重建:设施配套与组织变革
        二、制度创新:多元治理模式竞生
    第二节 开发区的文化教育与卫生服务
        一、经济开发区的文化与教育
        二、蚌埠经济开发区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三节 开发区的综合治理与信访沟通
        一、治安综合治理:新时期的“人民防线”
        二、“零进京”:信访沟通的操作理念
        三、标本兼治:爱心超市与帮扶就业
第五幸 行政化抑或企业化:开发区的未来
    第一节 行政化或企业化:国内开发区发展的逻辑轨道
        一、行政化:复归传统体制
        二、企业化:升级为科技工业园
    第二节 行政化的未来:蚌埠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趋势
        一、成为独立的行政区
        二、与行政区融合:历史的终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宜宾市劳动局举行劳动力市场部分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发布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D]. 荣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D]. 原婕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3]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与决策机制研究[D]. 段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9)
  • [4]克拉克公司三连罢原因分析和对策[D]. 郭华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5]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D]. 解琦. 天津大学, 2014(05)
  • [6]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 ——基于政府、高校及用人单位视角[D]. 孙磊. 山东经济学院, 2010(01)
  • [7]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吴晓琪. 厦门大学, 2009(11)
  • [8]不负重托不负民[J]. 宋效谷,蓝天心. 报告文学, 2009(03)
  • [9]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刘源.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开发区的治理与变迁 ——对皖北蚌埠经济开发区的实证研究[D]. 张志胜.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宜宾市劳动局召开劳动力市场部分岗位工资指导价新闻发布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