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GIS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杨玥[2](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张胤[3](2021)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变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对环境资源的大量索取,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环境污染、生境破碎、人口流失、经济衰退等城市发展问题。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减少污染、改善环境、提升公共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开始广泛应用。七台河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2009年,七台河市被正式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寻求城市转型之路。本文选取七台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七台河市GI网络在2000-2018年间的变化规律和驱动力,并提出了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模型和优化策略,为七台河市进行GI网络实际构建工作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GI网络存在“破碎-恢复-稳定”的演变规律七台河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这一时期,七台河市GI用地和非GI用地之间互相转变。总体来看,GI用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七台河市GI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增加后减少,各区县中,新兴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佳,桃山区下降最多。MSPA景观类型中,核心区面积持续减少,核心区斑块数量持续增加。七台河市东部地区连通性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连通性较差。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显示,2000-2010年间,GI网络快速破碎,2010-2018年间,GI网络逐渐恢复并趋于稳定,破碎化程度不再加深。(2)人为因素和政策因素起主要驱动作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人为因素筛选归纳为人口与工业因子、城乡变化与其他产业因子和第一产业因子三方面进行分析。工业产业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发展到衰弱的过程,总人口数先增加后减少,城市人口占比持续增加,其他产业逐渐兴盛。第一产业先衰弱后逐渐复兴。城市转型政策逐渐深化。七台河市GI网络变化受以上因素综合影响。(3)构建了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模型,提出了优化策略基于MSPA法和MCR法构建了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模型,进一步结合现状补充完善了 GI网络优化模型,探究了合适的生态廊道宽度,重要廊道和待建设廊道的适宜宽度为60-100m。依据前文的分析结果,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发展政策三个方面为建设七台河市GI网络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七台河市GI网络演变规律和优化策略,可以为七台河市进行实际的城市GI网络构建工作提供参考,为政府制定下一步城市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阮氏兰(NGUYEN THI LAN)[4](2021)在《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教学在我们越南国家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语教学需求和教学形态也不同。但不管是方法手段上,或是策略上存在差异,最终的目标仍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越南的汉语教学事业,实现汉语教学过程效果的优化。然而,一位教师如何能实现汉语教学优化之目标?应从哪方面入手?据现代教学思想,从教学优化的角度来看,想达成教学优化之目标,必须要从教学优化设计做起,要清楚教学准备实施之前的依据,和所遵循相关过程等,来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优化”该词在教学中一般都指的是创设相关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来提高当前教学效率。提到“优化”这一说法,学术界研究者都以苏联着名的教育学家——尤·克·巴班斯基所提“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作为优化方案的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对世界学术界来讲,它并不陌生,该理论在很久以前,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苏联学者巴班斯基教授所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学术理论体系。该理论主要运用在教学的理论研究之中,以现代教学系统理论的相关原则和方法,对教学理论体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求索。同时,该理论也获得学术界的共同观点,可以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学生的负担,解决教学效率偏低问题,使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通过文献检索方法和实际调查,笔者发现越南汉语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缺陷,面临着瓶颈问题,处于“无顶层设计缺支撑”状态,并与这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完善,急需现有一套标准、统一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流程方案,帮助每一位越南汉语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和教学任务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协调修改,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由此,笔者也是怀着笃行致远的目标,为改善越南高校汉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进行撰写本研究。在本研究中,笔者使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专业数据库、图书文献检索、调查问卷、非参与性课堂观察、综合数据的整理等工作手段。理论方面上,以二语习得理论、交际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汉语教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指导理论,其中,借鉴巴班斯基教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体系、汉语教学的理论(包括汉语教学设计理论)作为核心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具体如下:第一章是从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去了解在过去中至今的越南汉语教学形态和状况,确认其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第二章是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共调查了越南河内商业技术大学和越南河内首都大学两所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学校现行汉语教师使用的教材来源、教学的目标、教学所用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课件、课堂活动组织等方面,以及汉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汉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等,来了解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实施情况。第三章是根据目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条件,经过分析原因,针对学校现存的问题试图为越南高校归纳制定,提供一套标准的、规范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方案。第四章是通过优化设计的应用实施研究,来验证笔者的观点,为确认笔者在探索解决方法过程中,更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第五章是笔者为促进实施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方案提供的保障性建议。笔者是一位来自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是笔者关注已久的课题,这一课题来源于笔者的汉语学习实践、教学实践和自身经历。在进行本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教学优化设计方案作为目标设计,明显有助提高越南教师对于汉语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习得效果,并且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笔者的观点,证明这一套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教学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展开教学工作,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衷心希望本研究能为越南的高校之中的汉语言教学优化研究方面的实施提出启示。在实践意义上,可应对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低效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弥补越南高校教学优化设计研究方面的不足,为越南汉语教师给予理论性的帮助。同时,能够为当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一定价值性的参考依据。为推动和深化中国、越南两国之间的关系稳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贡献。
丁潇颖[5](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王博娅[6](2020)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高密度建设、历史悠久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人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显,绿色空间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抓手被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概念被广泛认知,风景园林学科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为解决生态问题供了新的途径,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途径解决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生态问题,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通过对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通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绿色空间的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征,总结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问题。研究进而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综合性、不可替代性和人为主导性的特点,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要素配置、网络结构和功能引导措施三方面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评价,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其次,通过景观格局的研究发现,不同绿色空间类型之间的要素数量结构有明显差异,以灌草地为主要覆被类型;通过移动窗口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方向的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一道绿隔以内、东北、西北、南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越往边缘区推进,绿色空间类型越丰富,数量越大,分布越连续。第三,借助生态绿当量的概念,分析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数量特征,结果显示,全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满足要求,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不满足要求;研究进而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结合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约束条件对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寻求生态优先前下综合效益最大时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适合比例,并针对不同情况出内部升和外部整合的优化建议。第四,研究基于图论理论和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构建了研究区内具有生态含义的功能性连接网络,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结构问题,并从斑块、路径、网络和结构等方面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网络的连接和强化、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优化途径。结合重要性计算和生态学原理,总结了三种重要斑块类型,分别为具有重要能量保持功能的“主导型斑块”,处于关键衔接位置的“枢纽型斑块”和连接较多路径的“过渡型斑块”;三种重要路径类型,分别承载了自然要素之间的连接、重要斑块之间的连接、网络结构中的唯一连接;“三步走”网络优化策略,即先进行整体改善网络的组分间连接,再进行稳固加强的组分内连接,最后构建完善功能的局部小网络;三级结构整合建议,连接自然要素的一级网络,人工构建的贯穿全区的二级网络,加密结构的三级网络。此外,通过对全区、中心地区-核心区、核心区这三个圈层功能性连接网络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研究单元,形成了不同的距离阈值,为进一步深化网络结构供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六个行政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模式,包括点状辐射结构、枝状连接结构和网状复合结构,为不同模式下网络优化供了方向。最后,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明确各片区的服务特征:一道绿隔以内是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为主导的区域,西北部地区是综合调节、支持和社会与文化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地区,东北区域和南部区域均以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为主导类型。由此明确各分区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来保证绿色空间主导服务的高效发挥。因此本文从研究视角、维度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总结出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校发挥的重要方式,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优化供了方向。
朱凤[7](2020)在《土地整治政策演进及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以江苏省省以上投资项目为例》文中认为土地整治是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工具,对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升耕地质量和产能、促进乡村振兴等具有战略意义。中国土地整治行动在实践中萌芽,此后土地利用战略与耕地保护政策历经几次重大调整,土地整治政策目标亦随国家政策作了相应变化。但是,中国地域差异很大,经济水平、政策实施能力和整治面临的情况均不相同,各地方开展土地整治是否遵循政策目标,并按发展形势作相应的转变?这是评估政策实施成效的最重要标准,但长期以来它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因此,依据土地整治政策目标对实施成效开展评估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江苏省2001-2015年的953个土地整治项目,采用空间自相关、重心转移、冗余分析、一致性分析及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结合土地整治政策目标,从2001-2005年、2006-2011年和2012-2015年三个阶段考察与评估土地整治的时空格局特征、实施成效及其驱动分异。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江苏省2001-2015年土地整治的建设规模、投资金额均呈波浪上升趋势。空间格局上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特性,三个阶段内高-高聚集区不断扩大,正扩散效益正逐步形成,并日趋稳定。土地整治投资额重心与建设规模重心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中部位置,存在一定的同步性,转移的方向大致为“东北-西-东南-西北”,总体趋势呈向西北方向移动。(2)2001-2015年江苏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呈波浪式下降,新增耕地率递减趋势明显。空间上,不同阶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三个阶段对比来看,高-高聚集区的范围先增后减,且呈较集中-分散变化趋势。其重心总体向北部方向移动,但中期变化复杂,最终落于苏北里下河平原区。说明北部地区新增耕地量远高于南部区域。这也体现了苏北地区承担了较多的耕地占补平衡任务。(3)2001-2015年,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土地整治实施后,耕地产能有所提升。空间格局上均呈显着的集聚分布特征,且不同阶段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综合来看,2001-2015年江苏省土地整治对耕地产能数量和稳定性两者均有提升效果的土地整治项目样区个数占全部样区的38.49%,三个阶段占比分别为32.13%、37.45%和44.00%。说明江苏省土地整治逐渐重视对耕地产能的综合提升效果。(4)GDP中一产占比(PFIPGDP)、新增耕地潜力(RLNIF)、财政转移支付收入(IFTP)、粮食产量(GP)、化肥施用量(IFA)是江苏省2001-2015年土地整治实施推进的主控因素。但不同阶段推进其实施的主控因素是变化的,前期主要受自然、社会条件的影响,后期受经济、政策条件的影响更为显着。(5)江苏省土地整治项目选址逐渐与耕地资源分布相匹配。三个阶段新增耕地集聚与投资金额集聚相对一致的县域占比先增后减,且前两个阶段均呈一致性分布,说明新增耕地与投资金额较为匹配,符合整治初期以增加新的耕地为目标的政策偏好。而投资额集聚与耕地后备资源集聚及耕地产能集聚总体上均不匹配,但三个阶段投资金额逐渐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符合土地整治政策导向。(6)2001-2015年江苏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率平均值为0.33,三个阶段分别为0.26、0.37和0.39。总体效率较低,但呈不断提高的趋势。进一步说明江苏省土地整治逐步遵循各阶段的土地整治政策目标,但也存在冗余投入和产出不足情况,土地整治投资仍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其中,冗余投入的主要为经济发达的苏南县(市、区),而新增耕地产出不足的多为经济发达或城市地区,粮食产能产出不足的主要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市、区),且以盐城市为主。而这些县(市、区)是江苏省土地整治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今后应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政策,挖掘潜力、加大生态型土地整治投入力度,以人为本、引导公众参与,完善制度执行框架。该论文有图36幅,表18个,参考文献149篇。
陈帆[8](2020)在《闽南历史文化遗产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是中国东部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其“三面环山、两江入海”的优渥环境,是闽南文化诞生、成长的舞台。闽南文化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体,吸纳学习了异域有益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了今天这个极具兼容性、开放性和开拓性的地区文化生态。其所具有的众多历史文化遗产,是在城乡空间长期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财产,包罗万象、源远流长。在树立文化自信的要求下,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转型的背景下,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第三次文物普查等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数据为主,结合坐标拾取、地理配准等方法进行空间位置的确定。并补充完善其属性内容、历史环境等数据,完成闽南历史文化遗产及相关环境数据库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借助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探讨了闽南历史文化遗产的总体特征、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保护策略,得出以下结论:(1)闽南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类型以集聚型分布为主,沿海地区集聚程度较高;县域尺度下具有集中程度较低、离散程度较高、均衡程度较高等总体分布特征。(2)在史前、秦至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这六个时间切片下,闽南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规模逐渐变大,分布热度逐渐升高,横向与纵向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形态上呈现了沿生态过渡带离散-泉州集聚-沿海集聚-山区扩散-厦门集聚-逐渐稳定的变化态势。(3)闽南历史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的形态模式由史前时期的单中心网络模式发展演化成为秦至宋元时期的向心模式、多核模式,再到明时的多中心网络模式,最后自清时渐渐稳定,呈现多中心圈层分布特征;其与闽南地区宏观城乡空间发展的历程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能够较好地表现如今物质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4)自然地理条件是闽南历史文化遗产生成的基质,也是限制其空间形态的边界,遗产分布形态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较大;经济发展是推动其变化生长的动力,移民活动、交通建设与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闽南地区历史文化的快速发展与变化;社会环境是控制、影响其发展方向的轨道。(5)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对应总体特征的宏观保护策略;对应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的内容保护策略;对应社会经济发展、现有工作不足与技术理念趋势的持续发展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文化遗产相关研究的内容,探索了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以期为闽南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及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何珊[9](2020)在《湟水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建设作为解决水问题的系统方略,充分融合了“山水林田湖”生命体理念,提升了流域对水循环多过程的调节能力,系统治理及减缓了极值化,而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建设治水新模式的重要组成,对水循环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因此,基于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建设目标,构建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定量评估已有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效,进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优化配置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可以充分发挥出流域的自然属性,为流域综合治理和解决复杂水问题提供基础和支撑。本文以湟水流域为主要研究区,首先辨析了流域尺度的坡面绿色基础设施概念,从富自然性、功能类型和功能协调性三大功能需求出发,构建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借助WEP分布式水文模型,定量评估坡面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综合考虑天然林、人工林和居工地分布,改进传统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配置原则和目标,进行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方案构建。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作用分析,比选不同配置方案对生态水文功能的调节能力,获得了湟水流域最优配置方案,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提取不同阶段的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规模,构建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基于坡面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识别了湟水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不同时期的建设规模:整体而言,湟水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显着,时间尺度的改变主要在于2000年以后,建设规模达3736km2,空间尺度的改变主要集中于流域中下游及沿河两岸。进一步,从富自然性(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规模、构成和质量)、功能类型(水文调节功能和生态支撑功能)和功能协调性角度,梳理并选取可以代表此项功能的10个二级指标,构建全新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指标体系对不同建设阶段的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整体而言,随着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综合功能提升显着,但个别功能存在波动减小趋势,如富自然性中的坡面绿色基础质量呈下降趋势,功能类型中的水文调节功能存在一定空间异质性,功能协调性仍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亟待提升,这也是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目前存在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保障各功能协调发展。(2)改进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方案构建。尊重自然和城镇化进程,修改各因子的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对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改进。总体来看,湟水流域对林地的土地利用方式显示出最大的高度适宜性,其次居住地和草地,对于耕地而言,高度适宜性区域所占比重很小。进一步,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按照“宜居、保田、护林、调草”的原则,以不适宜地块“消失”和临界适宜地块面积最小为目标,将不适宜等级的居工地和耕地按适宜等级转化为临界适宜或一般适宜,将宜林宜草部分按适宜等级转化为全部为草、林草对半和全部为林,以单元格为单位进行优化配置,形成一般适、中度适宜和高度适宜配置方案。(3)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作用分析,比选不同配置方案对生态水文功能的调节能力,获取湟水流域最优配置方案。从单项功能需求来说,3种优化配置方案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各项指标对应的功能,但在不同指标中表现不一致。在富自然性和功能协调性方面,高度适宜方案表现最优,尤其是功能协调性方面,耦合协调度指数增长至0.59,接近于初级协调状态。进一步,结合未来气候情景,与现状坡面绿色基础设施条件相比,经过优化配置,起到“消峰补枯”的作用,显着降低了全流域、各断面的径流过程变异性,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后,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得到高度适宜方案以0.71分得分最高,说明高度适宜方案条件下,即当居工地和耕地均为一般适宜等级,且宜林宜草部分为林地的条件下,流域无论是应对现状气候条件下的各项功能,还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极值减缓方面,均更加具有优势性,起到优化配置的良好作用。
梅志炎[10](2020)在《针对新城新区发展过程的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研究 ——以西咸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途径,新城新区建设所面临的大规模扩张、低密度蔓延问题日益显着,注重新城新区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集约紧凑对实现新城新区发展目标尤为关键。现有研究表明,空间紧凑度的研究多局限于宏观尺度,且对于新城新区的空间紧凑度关注程度不足。因此,从不同空间层面探索科学合理的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评价新城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集约高效程度及其形态演变特征,指明空间格局与发展目标所存在的差异性,对实现我国新城新区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主要包括了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构建、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实践、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优化研究三部分内容。首先,研究梳理我国新城新区空间演化模式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空间紧凑度测度相关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因素叠加的空间引力模型作为我国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的主要测度方法。基于我国新城新区的发展特征,从不同空间层次与不同时间维度两个方面确定了我国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的评价模式。测度方法与评价模式共同构成了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其次,对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展开评价实践,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GIS平台中构建评价数据库,运用多因素叠加的空间引力模型,分别从不同空间层次与不同时间维度两个方面对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展开评价;最后,基于两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判断西咸新区空间不同空间层次下空间紧凑度的异质性和形态紧凑度的演变趋势,并将其与西咸新区规划发展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在不同空间层次下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发展现状与发展目标有何异同,根据对比分析结果进而提出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优化建议。研究主要结论:一是研究构建了技术方法与评价模式相结合的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新城新区空间格局与发展的低效区域;二是对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展开评价实践,研究从不同空间层次分析了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特征及其形态紧凑度的演变趋势,揭示了西咸新区空间形态扩张模式与形态紧凑度演变趋势之间的关联性;三是通过分析相关规划对西咸新区发展的目标定位,从不同空间层面剖析了空间紧凑度现状与西咸新区发展目标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的优化建议。
二、浅谈GIS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GIS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创园区 |
1.4.2 “产城创”融合 |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4.4 多元数据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章节安排 |
1.5.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
(1)机制路径研究 |
(2)影响因素研究 |
(3)评价指标建立 |
(4)空间规划布局 |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
(1)产城融合 |
(2)职住关系 |
(3)产学合作 |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
2.5.1 文献研究评述 |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6 研究框架构建 |
2.6.1 研究假设 |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
2.6.3 研究思路 |
2.6.4 研究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
3.2.1 科创园区空间 |
3.2.2 居住区空间 |
3.2.3 高等院校空间 |
3.2.4 科研院所空间 |
3.2.5 综合交通体系 |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
3.3.1 混合性 |
3.3.2 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数据 |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采集 |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
(1)LBS数据采集 |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
4.2.4 地理空间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核密度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5.1 回归分析步骤 |
4.5.2 回归分析结果 |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6.1 回归分析步骤 |
4.6.2 回归分析结果 |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
5.1.1 研究概述 |
5.1.2 案例背景 |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
5.2.1 园区空间布局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变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绿色基础设施 |
1.3.2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变规律 |
1.3.3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变驱动力 |
1.3.4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优化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景观生态学 |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本研究的支撑 |
2.2 精明增长 |
2.2.1 精明增长理论 |
2.2.2 精明增长理论对本研究的支撑 |
2.3 城市双修 |
2.3.1 城市双修理论 |
2.3.2 城市双修理论对本研究的支撑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年限选取 |
3.1.1 研究区域选取 |
3.1.2 研究年限选取 |
3.2 自然环境 |
3.2.1 地理位置 |
3.2.2 地形气候 |
3.2.3 自然资源 |
3.3 社会经济 |
3.3.1 人口与就业现状 |
3.3.2 产业发展现状 |
3.4 城市发展历程 |
3.5 本章小结 |
4 七台河市GI网络演变规律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GI用地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演变 |
4.1.2 GI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4.1.3 GI网络格局演变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研究结果 |
4.3.1 GI用地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演变结果分析 |
4.3.2 GI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分析 |
4.3.3 GI网络格局演变结果分析 |
4.4 七台河市GI网络演变规律分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七台河市GI网络演变驱动力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驱动力因子选取 |
5.1.2 驱动力分析方法选取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研究结果 |
5.3.1 人为因素 |
5.3.2 政策因素 |
5.4 七台河市GI网络演变驱动力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GI网络优化模型的构建 |
6.1.2 GI网络优化策略的提出 |
6.2 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模型 |
6.2.1 七台河市GI现状问题 |
6.2.2 生态源地的选取与分级 |
6.2.3 阻力因子赋值及阻力面构建 |
6.2.4 潜在廊道的构建与分级 |
6.2.5 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模型的构建 |
6.2.6 生态廊道适宜建设宽度探究 |
6.3 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策略 |
6.3.1 自然环境 |
6.3.2 社会经济 |
6.3.3 发展政策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发展呈现新需求 |
(二)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亟需解决低效问题 |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是低效问题解决的关键 |
(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设计研究不足 |
(五)本研究者具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研究的条件 |
二、概念界定 |
(一)外语教学 |
(二)高校汉语教学 |
(三)汉语教学的优化 |
三、文献综述 |
(一)外语教学优化研究 |
(二)汉语教学优化研究 |
(三)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二语习得理论 |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三)汉语教学理论 |
(四)交际学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一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公元前1 世纪至黎朝时期) |
(一)社会背景:封建社会政治、宗教上的影响和需求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建立最早的封建社会汉语教学大学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个别式教学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育资源受限,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
二、形成阶段(阮朝时期至1975 年) |
(一)社会背景:受政治的影响,汉语成为越南人学习的一种外语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汉语主要由国家公办外语系大学进行教授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递—接受为标准教学形式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教学效果处于低效状态 |
三、发展阶段(1975 年至今) |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教育的需求,汉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
(二)高校汉语教育状况:公办大学及民办大学大量开设汉语系 |
(三)汉语教学的形态:以传达—交换信息为标准教学形式 |
(四)汉语教学的结果:面临瓶颈问题 |
第二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
一、现状描述 |
(一)调查对象 |
(二)数据收集方法 |
(三)调查结果 |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设计问题 |
(二)课堂教学实施问题 |
三、原因分析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三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设计的优化 |
一、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 |
(一)能够引导教学活动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
(二)要考虑到课程时间标准、精力的消耗和教学环境条件 |
(三)要明确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学生能否达到汉语能力培养目标的可能性 |
二、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内容 |
(一)内容要以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目标为基础 |
(二)内容要有完整性 |
(三)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
(四)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水平可接受的可能性 |
(五)内容要符合教程规定的课时标准 |
(六)内容要符合当前的教学条件和物质条件 |
三、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理据 |
(一)二语习得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二)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三)汉语教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四)交际学理论对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指导意义 |
四、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形态 |
(一)教学设计优化的理念 |
(二)教学设计优化的形式 |
(三)教学设计优化的原则 |
(四)教学设计优化的方法 |
五、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条件 |
(一)汉语教师能力要满足工作的专业性要求 |
(二)教学方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 |
(三)发挥现有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
(四)创造适合本土学习的教学条件 |
六、汉语教学设计优化的过程 |
(一)课堂教学的前期信息调查分析阶段 |
(二)课堂教学的中期的课程策划阶段 |
(三)后期教学实施阶段 |
第四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实施优化 |
一、准备的优化 |
(一)教学对象分析的优化 |
(二)教学环境分析的优化 |
二、运行的优化 |
(一)教学目标定制的优化 |
(二)课堂管理组织的优化 |
三、评估的优化 |
(一)评估的标准 |
(二)评估的内容 |
四、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
(一)初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二)中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三)高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语教学优化设计案例 |
第五章 促进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优化的建议 |
一、教材编写的建议 |
(一)推动针对越南本土学生的教材编写 |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二、教师教学的建议 |
(一)教师的自身素养 |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方面 |
三、教学管理的建议 |
(一)创设必要的教学基础条件 |
(二)提升教师们的教学管理主体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研究对象综合信息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研究对象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校教学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学对象特征的访谈提纲设计 |
附录五 教师的汉语教学现状及教学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六 越南高校教师的访谈提纲设计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5)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
1.1.2 国家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
1.1.3 城市发展需要:响应城市战略定位,优化升首都功能 |
1.1.4 学科融合必然:交叉融合的多学科为城市环境问题供出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 |
1.2.2 探索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 |
1.2.3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引导策略 |
1.2.4 推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工作的开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绿色空间的综合研究 |
1.3.2 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4.1 研究范围—北京市中心城区 |
1.4.2 空间尺度—分片区分圈层 |
1.4.3 用地类型—城市建设用地以内绿地和非建设用地内绿色空间 |
1.4.4 功能价值—生态打底综合发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城市绿色空间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
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 |
2.1.1 构成要素 |
2.1.2 结构布局 |
2.1.3 功能价值 |
2.1.4 城市绿色空间的特性 |
2.2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
2.2.1 概念内涵 |
2.2.2 服务特点 |
2.3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分析框架 |
2.3.1 理论依据 |
2.3.2 优化思路 |
2.4 小结 |
3 北京市概况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
3.1 北京城市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 |
3.2.1 绿色空间基底 |
3.2.2 自然山水结构 |
3.2.3 小结 |
3.3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发展历程 |
3.3.1 建国前绿色空间的发展 |
3.3.2 建国后绿色空间的发展 |
3.3.3 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 |
3.4 小结 |
4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分析 |
4.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景观格局指数 |
4.1.3 移动窗口法 |
4.2 各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
4.2.1 全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
4.2.2 各圈层的景观格局分析 |
4.2.3 各行政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
4.3 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分析 |
4.3.1 斑块密度(PD) |
4.3.2 最大斑块指数(LPI) |
4.3.3 边缘密度(ED) |
4.3.4 景观分离度(DIVISION) |
4.4 小结: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和问题总结 |
4.4.1 景观格局特征 |
4.4.2 现状问题总结 |
5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
5.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现状评价 |
5.1.1 评价方法 |
5.1.2 评价结果 |
5.1.3 要素配置的问题总结 |
5.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
5.2.1 优化方法 |
5.2.2 优化结果 |
5.2.3 优化建议 |
5.3 小结 |
6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研究方法 |
6.1.1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网络构建方法 |
6.1.2 网络评价方法 |
6.2 全区范围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2.1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模拟构建 |
6.2.2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现状分析 |
6.2.3 网络结构的问题总结 |
6.2.4 网络结构的优化途径 |
6.3 各圈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3.1 中心地区-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3.2 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3.3 各圈层之间的比较研究 |
6.4 各行政区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4.1 东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2 西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3 海淀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4 朝阳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5 丰台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6 石景山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7 各行政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
6.5 小结 |
6.5.1 现状特征 |
6.5.2 优化途径 |
6.5.3 优化建议 |
7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功能引导策略研究 |
7.1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特征 |
7.1.1 调节服务分布特征 |
7.1.2 支持服务分布特征 |
7.1.3 社会与文化服务分布特征 |
7.1.4 各功能区的主导服务类型 |
7.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功能引导策略 |
7.2.1 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保护控制为主的区域 |
7.2.2 以综合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的区域 |
7.2.3 以调节和支持服务保障升为主的区域 |
7.3 小结 |
8 结论和余论 |
8.1 结论 |
8.1.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 |
8.1.2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具有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点 |
8.1.3 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
8.1.4 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 |
8.1.5 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效发挥的重要方式 |
8.2 创新点 |
8.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土地整治政策演进及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以江苏省省以上投资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土地整治发展历程与政策演进 |
2.1 相关概念 |
2.2 中国土地整治的发展历程 |
2.3 土地整治与其他政策的衔接 |
2.4 土地整治政策设计及其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江苏省土地整治项目时空格局演化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3.4 土地整治规模变化特征 |
3.5 土地整治投资金额变化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江苏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格局演化研究 |
4.1 新增耕地时空分布特征 |
4.2 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
4.3 重心转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苏省耕地生产能力对土地整治的响应研究 |
5.1 数据及其处理 |
5.2 评估方法 |
5.3 土地整治对耕地产能提升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江苏省土地整治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
6.1 土地整治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土地整治实施效果评估 |
6.3 江苏省土地整治政策目标实现程度评估 |
6.4 土地整治政策优化及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闽南历史文化遗产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的缘起 |
1.1.1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迫切要求 |
1.1.2 新时代下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探索 |
1.1.3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领域运用发展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历史文化遗产 |
2.1.2 时空分布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结构理论 |
2.2.2 地域分异理论 |
2.2.3 文化生态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研究 |
2.3.2 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研究 |
2.3.3 历史、文化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
2.3.4 城乡空间演变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
2.4 数据来源 |
2.4.1 历史文化遗产 |
2.4.2 自然地理数据 |
2.4.3 社会经济数据 |
2.5 数据处理 |
2.5.1 数据编辑 |
2.5.2 数据转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闽南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总体特征 |
3.1 相关环境概况 |
3.1.1 闽南地区区位 |
3.1.2 闽南研究范围 |
3.1.3 自然地理环境 |
3.2 数量统计分析 |
3.2.1 总体统计情况 |
3.2.2 数量统计分析 |
3.3 总体分布特征 |
3.3.1 空间分布的类型分析 |
3.3.2 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 |
3.3.3 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 |
3.3.4 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 |
3.4 类别分布特征 |
3.4.1 聚落型历史文化遗产 |
3.4.2 遗产型历史文化遗产 |
3.4.3 文物型历史文化遗产 |
3.5 等级分布特征 |
3.5.1 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 |
3.5.2 省级历史文化遗产 |
3.5.3 市县级历史文化遗产 |
3.5.4 未定级历史文化遗产 |
3.5.5 级别聚类和异常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闽南历史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 |
4.1 发展时期划分 |
4.1.1 城乡空间演变规律 |
4.1.2 闽南发展时期划分 |
4.2 各期数量统计 |
4.2.1 数量统计标准 |
4.2.2 数量变化特征 |
4.3 空间分布趋势 |
4.3.1 利菲弗方向性分布 |
4.3.2 时空分布方位分析 |
4.3.3 时空演化趋势分析 |
4.4 时空分布特征 |
4.4.1 史前时期 |
4.4.2 秦至五代 |
4.4.3 宋元时期 |
4.4.4 明朝时期 |
4.4.5 清朝时期 |
4.4.6 民国时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闽南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5.1 自然地理条件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土壤地质 |
5.1.3 河流水系 |
5.1.4 气候环境 |
5.2 社会经济发展 |
5.2.1 人口变迁 |
5.2.2 交通发展 |
5.2.3 技术发展 |
5.2.4 经济发展 |
5.2.5 历史事件 |
5.2.6 行政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闽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
6.1 多元价值保护 |
6.1.1 历史文化价值 |
6.1.2 科学艺术价值 |
6.1.3 社会经济价值 |
6.1.4 价值保护原则 |
6.2 文化生态保护 |
6.2.1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提出 |
6.2.2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不足 |
6.3 核心价值保护 |
6.3.1 价值评估推进 |
6.3.2 保护结构规划 |
6.4 活态发展保护 |
6.4.1 发展脉络传承 |
6.4.2 渐进活态发展 |
6.4.3 功能属性活化 |
6.5 城乡协同保护 |
6.5.1 乡村自发组织 |
6.5.2 相关产业复兴 |
6.5.3 在地规划指导 |
6.6 数字技术应用 |
6.6.1 挖掘数字价值 |
6.6.2 再现消失遗产 |
6.6.3 打造文化品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湟水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 |
1.2.2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研究 |
1.2.3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研究 |
1.2.4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作用 |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1.4 气象水文 |
2.1.5 土壤与植被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分区及人口 |
2.2.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2.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湟水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2 分布式水文模型WEP概述 |
3.3 模型输入数据处理 |
3.3.1 数字高程(DEM)数据 |
3.3.2 气象及水文参数 |
3.3.3 土壤及土地利用参数 |
3.4 模型校验 |
3.4.1 模型校验策略 |
3.4.2 模型校验准则 |
3.4.3 模拟结果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历程及其评价 |
4.1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历程 |
4.1.1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提取 |
4.1.2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分析 |
4.2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历程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标准 |
4.2.3 建设历程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配置方案构建 |
5.1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现状评价 |
5.1.1 评价原则及评价体系 |
5.1.2 基于ArcGIS平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 |
5.1.3 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
5.2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配置方案构建 |
5.2.1 配置方法 |
5.2.2 配置备选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配置方案的比选及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作用 |
6.1 不同配置方案的功能分析及最优方案选取方法 |
6.1.1 最优配置方案选取原则 |
6.1.2 最优方案选取方法 |
6.2 不同优化配置方案的比选 |
6.2.1 不同优化配置方案富自然性分析 |
6.2.2 不同优化配置方案功能类型分析 |
6.2.3 不同优化配置方案的功能协调性分析 |
6.2.4 不同优化配置方案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作用 |
6.3 最优配置方案选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 |
致谢 |
(10)针对新城新区发展过程的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研究 ——以西咸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新城新区” |
1.2.2 “城市空间” |
1.2.3 “紧凑度” |
1.2.4 “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紧凑城市”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紧凑城市”研究现状 |
1.3.3 新城新区相关研究综述 |
1.3.4 研究综述总结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空间理论 |
2.1.2 系统动力理论 |
2.2 我国新城新区发展研究 |
2.2.1 我国新城新区的发展历程 |
2.2.2 新城新区的空间形态演化模式 |
2.2.3 新城新区所存在的问题 |
2.3 空间紧凑度测度方法概述 |
2.3.1 基于空间形态的单指标评价 |
2.3.2 基于空间结构的单指标评价 |
2.3.3 多指标评价 |
2.4 空间紧凑度测度方法选择 |
2.4.1 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测度方法确定 |
2.4.2 空间引力模型可行性分析 |
2.4.3 空间引力模型局限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构建 |
3.1 空间紧凑度测度方法构建 |
3.1.1 空间引力模型优化原则与路径 |
3.1.2 空间紧凑度影响因子提取 |
3.1.3 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
3.1.4 基于多因素叠加的空间引力模型构建 |
3.2 空间紧凑度评价模式构建 |
3.2.1 评价模式构建原则 |
3.2.2 空间紧凑度评价模式构建 |
3.3 新城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逻辑 |
3.3.1 不同空间层次下同一因子的权重不同 |
3.3.2 紧凑度的优劣在同一空间层次下比较得出 |
3.3.3 不同空间层次评价对象的紧凑度不能进行比较 |
3.4 技术路线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 |
4.1 基础资料收集与数据库建立 |
4.1.1 资料及数据来源 |
4.1.2 数据预处理 |
4.1.3 数据库建立 |
4.2 西咸新区发展概况 |
4.2.1 西咸新区基础概况 |
4.2.2 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历程 |
4.2.3 西咸新区功能用地结构演化 |
4.3 不同空间尺度下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评价 |
4.3.1 宏观层面空间紧凑度测度分析 |
4.3.2 中观层面空间紧凑度测度分析 |
4.3.3 微观层面空间紧凑度测度分析 |
4.4 不同时间维度下西咸新区形态紧凑度评价 |
4.4.1 宏观层面形态紧凑度变化趋势测度分析 |
4.4.2 中观层面形态紧凑度变化趋势测度分析 |
4.4.3 微观层面形态紧凑度变化趋势测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优化 |
5.1 西咸新区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1.1 宏观层面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1.2 中观层面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1.3 微观层面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2 西咸新区空间发展问题剖析 |
5.2.1 关于适宜紧凑度的探讨 |
5.2.2 相关规划对西咸新区发展的目标定位 |
5.2.3 空间紧凑度现状与发展目标的差异 |
5.3 西咸新区空间紧凑度优化建议 |
5.3.1 制定空间收缩发展策略 |
5.3.2 提高交通组织的集约性 |
5.3.3 促进用地的整合开发 |
5.3.4 完善微观地块紧凑发展的引导政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实践项目 |
学术研究 |
论文发表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二 :附表 |
致谢 |
四、浅谈GIS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变及优化研究[D]. 张胤.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优化研究[D]. 阮氏兰(NGUYEN THI LAN). 西南大学, 2021(01)
- [5]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6]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D]. 王博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土地整治政策演进及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以江苏省省以上投资项目为例[D]. 朱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闽南历史文化遗产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保护策略研究[D]. 陈帆. 华侨大学, 2020(01)
- [9]湟水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研究[D]. 何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10]针对新城新区发展过程的空间紧凑度评价方法研究 ——以西咸新区为例[D]. 梅志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