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D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系统》需求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晔[1](2021)在《电子文件归档格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薛小山[2](2021)在《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家电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迭代更新快,在新产品的制造、设计过程中大量的工程技术图纸需要被设计、修改、参阅,形成了丰富的图纸资源库。顺德作为家电重镇,有许多小家电企业都面临着内部产品图纸管理与保密。各企业间的基本现状是大量产品、模具、专用设备、工装夹具的CAD图纸掌握在各个职能部门及少量人员手中,缺乏有组织、规范的集中管理。在行业中研发设计人员流动相对频繁,这就容易造成大量的图纸丢失、泄密,产品CAD图纸资源利用率低下。图纸管理系统可有效的提高企业对图纸管理、储存及信息查找,保证文档准确,提高图文档搜索、查找的响应速度,方便用户对CAD图纸信息的获取,提高企业的开发效率。一般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如美的、格力均自开发成套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但对于一般小企业受困于管理成本很难引入相对完备的PDM系统,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适用于一般家电企业低成本的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这种电子数字化图纸管理系统可实现了企业图文档管理规范化、流程化,并确保公司对技术图纸文档的所有,提高管理效率。首先,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图纸在业务流程过程中的特点,分析各部门间对企业内部图纸管理的需求,通过建立用户权限下各级功能的映射关系,描述了用户进行业务处理的流程,确定了系统在性能、接口、安全等方面安全需求。其次,本文在系统总体设计中,采用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构建总体架构,同时,设计了系统应用架构与技术架构。在此系统中引入了OAuth2认证相关的技术,使用了My Batis中间件框架,集成了Redis内存数据库;进一步设计出了系统功能结构,指出图纸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数据安全管理、文档模板化管理、版本控制、数据查询、数据变更管理、编码管理、参照借用、收发管理、在线浏览等单独可成微服务的模块,能够满足系统各业务之间的耦合性和独立性。最后,本文对管理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搭建开发了测试环境,利用时序图、流程图等图的形式对UML建模设计内容进行了阐述,并编码实现了核心功能模块。配置了测试所需环境,阐述了测试方案,进行功能、性能等方面测试。
王强,吴志杰[3](2020)在《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框架:构建与内涵解析》文中提出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是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要实现的根本任务。基于文献调查法、文本内容分析法和实践调研法,归纳了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框架的构成要素。在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与前端控制及信息系统集成理论指导下,构建了自下而上由数据层、业务层、接口层和功能层构成的,左右两端分别为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的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框架。其中,数据层需要明确归档集成对象覆盖不同态别的业务数据,业务层需要进行面向前端控制的业务操作规则配置,接口层需要开发技术选型合理和接口规范完善的归档集成接口,功能层需要建立融合保障归档文件四性和支持归档过程管控的功能体系。
徐拥军,龙家庆[4](2020)在《我国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优化策略研究——兼与英、美、加、澳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保存格式标准是电子文件格式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维护电子文件可读性的重要依据。通过梳理我国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建设进展,发现存在推荐的电子文件自主格式的推广亟待提升、格式类型不够丰富、标准间衔接度不足、标准解读不够细致等四个问题。选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指南,总结其格式描述、标准更新、应用推广的经验,进而展开中外格式标准建设和内容表述的比较。最后提出我国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标准优化策略:构建专门的格式标准,嵌入文件生命周期理念;强化标准间系统衔接,实现标准间的全面协调;分析格式标准适用环境,提高自主格式推广空间;格式标准解读尽量细致,增加格式评估板块。
吴志杰,王强[5](2020)在《组织机构视角下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问题、理念与策略框架》文中研究指明组织机构视角下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是一项参与主体多元的系统性工作,不仅需要处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问题,还需要处理单一主体面临的分工作战问题。基于对档案管理域、前端业务域和信息技术域下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问题的识别,提出了应树立顶层设计、分类推进、数据资产管理、协同治理的归档理念。在归档理念指导下,构建了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策略框架,认为机构整体域下应明确归档原则、建立协同机制、制订归档"三纳入"制度;档案管理域下应构建面向三态的归档标准体系、制订分类分步实施的归档计划;前端业务域下应实施以管促归和以用促归的归档策略;信息技术域下应采取技术供给和管理融合的归档策略。
保鹏飞[6](2020)在《我国电子档案单轨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胜博[7](2020)在《向单轨制转变 ——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流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企业不断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的背景下,大多数企业已经建成了各式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电子数据,由于技术单方面快速发展,而管理手段和相关标准规范的更新相对滞后,使得企业对这些具有保留价值的电子数据——电子文件的管理仍然要依靠实体的纸,这违背了企业想要提升效率和效能的初衷。同时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也纳入了国家战略,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成为电子文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模式走到了从双轨制、双套制管理向单轨制管理转型的“关口”,此时对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的转型方案进行研究,可谓是恰逢时机。本文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对电子文件管理理论进行了阐释和提炼,吸取了京东集团“智慧财税”、江苏核电文档信息化创新的实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剖析出实现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的“痛点”及解决方案,并总结出企业进行单轨制管理流程优化的具体原则。立足实际,对科技型生产制造企业—河冶科技进行调研,对档案部门负责人和信息部相关负责人进行多次访谈,了解现有档案及电子文件管理情况与水平,分析其电子文件管理现状,指出其现有流程存在的不足。以流程的角度切入,根据ESIA法提出完善、清除、简化、均衡和自动化升级五个流程优化方向,并对流程优化需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做了梳理,包括相关参考类表和规范的制定。根据该企业的机构性质、业务特点,对河冶科技现有电子文件形成流程和归档流程进行了再造和优化,设计出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流程,对流程中的数据流和信息流进行了图形描绘,对所有作业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解释了其中一些关键性转变的作用和操作方法。最后总结了此次方案优化的相关经验和不足,为今后其他企业进行电子文件管理向单轨制转型提供了借鉴。
区春裕[8](2020)在《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工程项目在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国内的建筑业正在开展数字化转型,其中BIM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城市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工程档案的利用,工程档案是城市建设管理中重要的信息资源。目前国内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出现档案收集困难、档案不全、档案后期利用率低等现象。此外,文件《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了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建立完善数字化成果交付体系,探索基于BIM的数字化成果交付、审查和存档管理。然而现有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无法满足BIM技术成果文件的接收管理需求。BIM技术具有集成性、关联性、可视化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工程档案管理方面将能大大提高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朝着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内容:一是对国内外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BIM可视化应用、BIM模型归档存档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BIM技术实现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管理的构想。二是对基于BIM的档案管理的需求进行了研究,搭设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三是建立了两种基于BIM的档案信息可视化解决方法,一种是BIM软件解决方法,另一种是BIM云平台解决方法,并通过实例分别进行了验证。四是结合前面信息可视化方法的实践过程、BIM技术相关标准以及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相关标准规范,对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化及可视化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信息可视化模型档案的交付物及标准、BIM模型信息化标准、工程档案文件信息化标准,以及模型档案信息可视化实施标准。五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模型档案信息可视化后的管理利用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前面的研究成果组成了较为系统的基于BIM的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管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IM技术实现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管理是可行的。通过将BIM模型与建筑工程档案进行关联,在实现工程档案信息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可视化。实现工程档案的信息可视化管理不但可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若继续深入研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将大大提高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郭唯楚[9](2019)在《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作为地方管理电子文件的主要依据,在我国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的制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通过借鉴国际标准、自行创新,受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影响,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在政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然而并未形成完整体系。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有关电子文件标准化建设的理论,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电子文件标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多角度完善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缩短地方电子文件更新周期等建议。
陈莹[10](2019)在《我国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历近二十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逐渐成熟。虽然建设时基本以开放档案信息系统(OAIS)为参考模型,但在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互连互通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协调、不相融的情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标准规范不健全或缺乏可操作性。我国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的研究,对于数字档案馆建设加快进度,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保障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实现资源共享,推动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数字档案馆是档案信息化集大成体现者。本文运用层级理论,以标准化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基于档案信息化“六要素”的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并从国家、行业、地方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制定的程序、起草单位、起草人和标准适用范围、版本更新情况等内容,一方面肯定了现有标准规范在建设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提出了“按标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指出现有的标准规范中存在着不协调、标准规范的具体内容存在不一致,尤其是对专有名词的叙述不一致、标准规范可操作性不强、国际化程度低、部分标准规范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对标创新”,建设高质量自有标准规范的策略。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数字档案馆的概念以及研究所用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建立了基于档案信息化“六要素”的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体系框架,为不同层面的标准规范的修订与新建提供理论指导。第四章对我国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了现有标准规范中值得肯定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章从宏观层面(国家层面)和微观层面(数字档案馆自身)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建设策略。
二、《CAD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系统》需求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D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系统》需求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2)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的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JAVA EE平台 |
2.2 SPRINGBOOT框架 |
2.3 SPRING SECURITY OAUTH2 技术 |
2.4 REDIS技术 |
2.5 ZOOKEEPER中间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图纸管理的特征分析 |
3.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3.3 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核心功能需求分析 |
3.4 功能用例分析 |
3.5 业务流程分析 |
3.5.1 数据安全管理业务流程 |
3.5.2 版本控制业务流程 |
3.5.3 数据变更管理业务流程 |
3.6 其他需求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内容和流程 |
4.2 系统应用架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层次化结构设计 |
4.3.1 企业配置管理模块 |
4.3.2 图文档管理模块 |
4.3.3 变更管理模块 |
4.3.4 流程管理模块 |
4.4 分布式部署架构设计 |
4.4.1 分布式部署使用过程 |
4.4.2 分布式部署作用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概念模型设计 |
4.5.2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详细设计内容 |
5.2 系统的主要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1 系统数据安全管理模块 |
5.2.2 图纸管理区功能模块 |
5.2.3 版本控制模块 |
5.2.4 数据查询模块 |
5.2.5 数据变更管理模块 |
5.3 界面设计 |
5.3.1 登录界面 |
5.3.2 图纸管理区功能模块登录界面 |
5.3.3 企业配置管理界面 |
5.3.4 数据查询界面 |
5.3.5 变更管理界面 |
5.3.6 在线浏览功能管理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配置 |
6.2 测试内容与结果分析 |
6.2.1 测试准备 |
6.2.2 功能测试 |
6.2.3 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框架:构建与内涵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研究现状与问题 |
3 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框架的构建 |
3.1 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框架构建的理论支持 |
3.2 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框架的要素识别 |
3.2.1 方法与思路 |
3.2.2 文献调查与实践调研 |
3.2.3 要素提取与选定 |
3.3 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框架的内容设计 |
4 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框架的内涵解析 |
4.1 数据层:明晰归档集成对象以便实施差异化管理 |
4.2 业务层:进行面向前端控制的业务操作规则配置 |
4.2.1 模拟态文件和数字态文件的业务操作规则配置应趋于全面化和精细化 |
4.2.2 创新数据态文件业务操作规则配置内容 |
4.3 接口层:开发技术选型合理和接口规范完善的归档集成接口 |
4.3.1 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接口开发技术 |
4.3.2 制定合理完善的归档集成接口标准规范 |
4.4 功能层:建立融合保障归档文件四性和支撑归档过程管控的功能体系 |
4.4.1 以保障归档电子文件四性为核心的功能建设 |
4.4.2 以支撑归档过程管控为核心的功能建设 |
5 结语 |
(4)我国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优化策略研究——兼与英、美、加、澳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我国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的建设进展与现存问题 |
(一)格式标准建设的进展 |
(二)格式标准的现存问题 |
⒈格式管理突出自主创新,应用推广亟待加强 |
⒉电子文件格式趋于专业化,但系统度有待提升 |
⒊电子文件类型逐渐增加,标准尚待持续跟进 |
⒋标准之间内容衔接不协调,部分解读或引用不细致 |
三、国外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的特点 |
(一)英国:按照文件类型细分格式,动态赋予PUID格式身份 |
(二)美国:文件格式主要引用国际标准,并明确接收推荐等级 |
(三)加拿大:与有关政策标准相衔接,综合描述格式应用环境 |
(四)澳大利亚:逐渐向首选格式过渡,提供格式评价信息 |
四、中外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之比较 |
(一)标准更新与发布方面 |
(二)标准隶属与执行方面 |
(三)格式类型与分级方面 |
(四)面向群体和范围方面 |
(五)格式需求与描述方面 |
五、我国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优化策略 |
(一)建设专门格式标准,嵌入文件生命周期理念 |
(二)强化标准间系统衔接,实现标准间全面协调 |
(三)分析格式标准适用环境,提高自主格式推广空间 |
(四)格式标准解读尽量细致,增加格式评估板块 |
六、结语 |
(5)组织机构视角下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问题、理念与策略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评述 |
2.1 概念界定及分析 |
2.2 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研究现状及不足 |
3 组织机构视角下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的主要问题[19] |
3.1 档案管理域下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问题识别 |
3.2 前端业务域下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问题识别 |
3.3 信息技术域下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问题识别 |
4 组织机构视角下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的基本理念 |
4.1 顶层设计理念 |
4.2 分类推进理念 |
4.3 数据资产管理理念 |
4.4 协同治理理念 |
5 组织机构视角下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的策略框架 |
5.1 机构整体域下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策略 |
5.1.1 归档原则:明确归档为常态、不归档为例外 |
5.1.2 协同机制:建立跨部门归档协同工作组 |
5.1.3 保障制度:制订归档“三纳入”制度 |
5.2 档案管理域下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策略 |
5.2.1 标准构建:构建面向三态的归档标准规范体系 |
5.2.2 计划制订:分类、分步推进业务系统归档实施 |
5.3 前端业务域下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策略 |
5.3.1 以管促归:以管理职能发挥推动归档工作开展 |
5.3.2 以用促归:以归档文件价值开发促进价值认同 |
5.4 信息技术域下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策略 |
5.4.1 技术供给:信息化部门负责提供归档技术支持 |
5.4.2 管理融合:业务系统归档与数据治理融合发展 |
6 结语 |
(7)向单轨制转变 ——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己纳入国家战略 |
1.1.2 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成为电子文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国内研究综述 |
1.3.1 “电子文件+单轨制” |
1.3.2 “电子文件管理流程” |
1.4 国外研究综述 |
1.4.1 电子文件单轨制 |
1.4.2 业务流程重组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 创新点和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 |
2 本文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 |
2.1.2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 |
2.1.3 双套制、双轨制、单套制和单轨制概念辨析 |
2.1.4 流程与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流程 |
2.2 电子文件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前端控制 |
2.2.3 全程管理 |
2.2.4 集成管理 |
2.2.5 业务流程重组 |
2.3 国内实践介绍 |
2.3.1 京东集团“智慧财税” |
2.3.2 江苏核电文档信息化创新 |
3 企业电子文件实现单轨制管理的关键性问题分析 |
3.1 影响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实现的因素 |
3.2 重点问题的分析与应对 |
3.2.1 电子文件元数据管理 |
3.2.2 电子文件归档 |
3.2.3 电子文件长期保存 |
3.2.4 电子文件风险管理 |
3.3 单轨制管理流程优化的原则 |
3.3.1 立足企业实际情况,以满意原则为标准进行工作优化 |
3.3.2 建立符合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优化程序 |
3.3.3 制定符合国家文件及标准要求且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工作程序 |
3.3.4 倡导合作原则,企业部门分工协作 |
4 河冶科技现有电子文件管理流程分析 |
4.1 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4.2 河冶科技电子文件管理情况分析 |
4.2.1 分析内容 |
4.2.2 分析结果 |
4.3 河冶科技档案管理流程分析 |
4.4 河冶科技现有文件管理流程评价 |
5 优化方案的设计 |
5.1 流程优化的方法 |
5.2 流程优化准备 |
5.2.1 相关参考类表和规范的制定 |
5.2.2 实现全局系统管理 |
5.3 流程再造 |
5.3.1 形成流程再造 |
5.3.2 归档流程再造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档案管理需求研究 |
2.1 档案分类与BIM模型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
2.1.1 建筑工程档案的类别 |
2.1.2 BIM模型常见工程交付物主要类别分析 |
2.1.3 建筑工程可视化档案信息化处理的主要对象及分类 |
2.1.4 建筑工程档案与BIM模型的关联 |
2.2 基于BIM的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及相关技术分析 |
2.2.1 基于BIM的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概述 |
2.2.2 基于BIM的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相关技术分析 |
2.3 信息可视化模型档案接收、管理及利用方式分析 |
2.3.1 信息可视化模型档案的接收方式分析 |
2.3.2 信息可视化模型档案的管理方式分析 |
2.3.3 信息可视化模型档案的利用方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解决方法研究 |
3.1 档案信息可视化的基本研究内容 |
3.1.1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标准化处理 |
3.1.2 BIM模型的创建 |
3.1.3 关联逻辑 |
3.2 基于BIM软件的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解决方法研究 |
3.2.1 BIM软件的选择 |
3.2.2 基于BIM软件的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实现 |
3.2.3 模型文件导入标准 |
3.2.4 基于Autodesk Navisworks Manage软件的接收方法 |
3.2.5 Autodesk Navisworks Manage软件解决方法的其他功能应用 |
3.3 基于BIM云平台的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解决方法设计 |
3.3.1 BIM云平台的选择 |
3.3.2 基于BIM云平台的档案信息可视化实现 |
3.3.3 模型文件上传及管理标准 |
3.3.4 基于Autodesk BIM360 Docs平台的接收方法研究 |
3.4 BIM模型的轻量化处理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化及可视化标准研究 |
4.1 信息可视化BIM模型档案的主要交付物及标准 |
4.1.1 交付需求 |
4.1.2 交付内容 |
4.1.3 交付组织及流程研究 |
4.2 BIM模型信息化标准 |
4.2.1 构件命名规则 |
4.2.2 建模深度 |
4.2.3 模型质量要求 |
4.3 工程档案文件的信息化标准 |
4.3.1 工程档案的信息化质量要求 |
4.3.2 交付物的代码标识、格式要求 |
4.4 模型档案信息可视化方案实施标准 |
4.4.1 信息可视化实施方案 |
4.4.2 数据格式标准化 |
4.4.3 模型与档案的关联标准与模型拆分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可视化BIM模型档案的管理及利用方法研究 |
5.1 信息可视化模型档案的管理 |
5.1.1 管理重点 |
5.1.2 管理组织 |
5.1.3 管理措施 |
5.2 信息可视化模型档案的利用服务 |
5.2.1 服务对象 |
5.2.2 利用管理 |
5.2.3 利用流程 |
5.3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制定的背景 |
第一节 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的发展 |
一、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 |
二、近年来电子文件归档发展下的电子文件探索 |
三、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标准逐渐完善与发展 |
第二节 ISO标准研制的积极影响 |
一、管理体系标准构成与结构关系 |
二、管理体系标准研究进展 |
三、标准全球化与本土化应用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制定的现状 |
第一节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地方标准建设现状 |
一、东北地区 |
二、华北地区 |
三、西北地区 |
第二节 华东、华中地区地方标准建设现状 |
一、华东地区 |
二、华中地区 |
第三节 华南、西南地区地方标准梳理 |
一、华南地区 |
二、西南地区 |
第三章 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的内容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内容 |
一、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内容的分类 |
二、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在内容上的差异 |
第二节 不同类型地方标准内容的差异 |
一、地方文书类电子文件管理标准 |
二、地方行业电子文件管理标准 |
三、地方政府服务平台电子文件管理标准 |
第三节 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内容的比较 |
一、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比较 |
二、地方标准与行业标准的比较 |
第四章 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的主要特点 |
第一节 全面覆盖重点突出 |
一、电子文件管理各环节逐步覆盖 |
二、归档、移交、管理类标准较多 |
第二节 自下而上影响国家电子文件管理标准 |
一、影响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方面总体标准 |
二、影响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规范 |
第三节 地方标准的差异性 |
一、地方标准主体的差异 |
二、地方标准技术的差异 |
三、地方标准动向的差异 |
第五章 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一节 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尚未形成标准公示规范 |
二、标准并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
三、标准可持续性不足 |
四、标准制定速度较慢 |
五、地区间标准发展程度差异大 |
六、各地标准可操作性弱 |
第二节 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建设对策分析 |
一、制定网站公示规范和相关法规 |
二、多角度完善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 |
三、缩短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的更新周期 |
四、提高地方标准制定速度 |
五、协调顶层结构 |
六、完善各地标准实施指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我国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1、按标建设——为数字档案馆科学建设提供帮助 |
2、对标创新——为数字档案馆自有标准建设提供方法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数字档案馆概念 |
1、国内学者的定义 |
2、标准规范中的数字档案馆定义 |
3、定义对研究的影响 |
(二)标准化理论 |
1、标准及标准化 |
2、标准化原理与作用 |
(三)标准体系与层级理论 |
1、标准体系 |
2、层级理论 |
三、我国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体系框架 |
(一)档案信息化“六要素”与集大成体现 |
(二)从“六要素”看数字档案馆建设内容 |
(三)基于“六要素”的标准规范体系框架 |
1、总体标准 |
2、基础设施标准 |
3、档案信息资源标准 |
4、应用系统标准 |
5、人才队伍标准 |
6、信息安全标准 |
四、我国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现状分析 |
(一)标准规范建设总体情况 |
1、标准规范数量统计 |
2、标准规范更新情况 |
(二)标准规范建设存在问题 |
1、覆盖广度与深度欠缺 |
2、标准体系逻辑上偏散 |
3、国际标准采用率较低 |
4、部分标准更新周期长 |
5、业务类标准可操作性不强 |
6、不同层级标准存在不协调 |
(三)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1、国家层面未明确提出共识性的标准规范体系框架 |
2、对ISO等标准的理解与适用性分析工作力度不够 |
3、各层级标准规范制定流程的一致性和科学性不足 |
4、标准规范制定中缺乏相关协调、监督和更新机制 |
五、我国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的建设策略 |
(一)建设原则 |
1、系统性原则 |
2、动态性原则 |
3、开放性原则 |
4、有序性原则 |
(二)建设策略 |
1、成立全国性档案标准规范建设领导专家组 |
2、国家档案主管部门明确档案标准规范体系框架 |
3、建立标准规范制定协调、监督和更新机制 |
4、完善优化现有档案标准规范制定工作程序 |
5、与高校合作加强国际标准规范的理论化研究 |
6、委托有能力的实践团队参与业务类标准规范的制定 |
六、研究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CAD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系统》需求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文件归档格式研究[D]. 张晔. 辽宁大学, 2021
- [2]家电五金模具CAD图纸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 薛小山.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归档集成框架:构建与内涵解析[J]. 王强,吴志杰. 档案学通讯, 2020(06)
- [4]我国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优化策略研究——兼与英、美、加、澳的比较分析[J]. 徐拥军,龙家庆. 电子政务, 2020(08)
- [5]组织机构视角下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问题、理念与策略框架[J]. 吴志杰,王强. 档案学通讯, 2020(04)
- [6]我国电子档案单轨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研究[D]. 保鹏飞. 湖北大学, 2020
- [7]向单轨制转变 ——企业电子文件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 张胜博. 山东大学, 2020(10)
- [8]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可视化管理方法研究[D]. 区春裕.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9]中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研究[D]. 郭唯楚.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10]我国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研究[D]. 陈莹. 湖北大学, 2019(05)
标签:bim论文; 档案管理系统论文;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论文;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可视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