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加坡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青[1](2021)在《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文中指出本文以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004-2011年、2012-2017年中、2017年中-至今三个时间段进行分析。经济发展是人民行动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中国是体量巨大且蓬勃发展的世界经济体,因此与中国合作保障经济发展显然是新加坡对华经济政策的大趋势。但李显龙政府在此大趋势上也存在部分微调。本文试图较为全面地论述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并试图对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的“V”型调整:“积极践行“中国战略”,促进中新经贸合作——政治、军事上偏向追随美国的同时在经济方面推动排斥中国的“TPP”,——重新加深对华经济合作”进行原因解释。本文建立了“中新贸易竞争、新加坡对华地理优势预测——新加坡对华经济担忧变化,未来经济损益预测变化——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的模型,其中中新贸易竞争和新加坡对华地理优势预测是自变量,新加坡对华经济战略担忧是中间变量,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是因变量。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的变动是这样发生的:当中新贸易竞争度增强,新加坡预测其对华地理优势下降时,这会刺激新加坡对华经济战略担忧剧增,刺激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偏向强硬,强推排斥中国的“TPP”;当新贸易竞争度下降,新加坡预测其对华地理优势上升时,新加坡对华担忧感会下降,这会促使新加坡加强对华经贸合作,包括加深中新“一带一路”合作。最后,本文利用上述模型对未来新加坡对华经济政策进行了预测。在面临可能的中美选边站的背景下,本文认为在新冠疫情影响减弱、新加坡经济恢复后,新加坡依然会加强中新“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合作。
王咏怡[2](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五通”视域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意识到当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极大弊端,“去美元化”和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当前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之一,其经济体量仅次于美国,同时近年来通过不断调整自身的经济、贸易结构,使得经济连年稳步增长,在稳定自身经济的同时,也对世界经济的企稳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人民币国际化应运而出。但人民币国际化不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同时还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自2012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致力于其实际内涵即“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与沿线各国建立起“双赢”且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得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使用范围有了显着的扩大,有效的推进人民币的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在人民币国际化势不可挡的背景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视域下寻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分析中,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世界范围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两个角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挑战进行了定性的阐述。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内容,从“五通”的五个方面理论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机制,为下文实证分析中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水平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中,文章选取了2012-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数据,以2015年为例,利用精确断点回归模型从实证角度证实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是显着的,也为前文理论分析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为从更微观的角度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本文根据倡议的实际内涵即“五通”政策内容选取了五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和四十一个三级指标建立了“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各个微观指标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占权重,以及测度沿线各国“一带一路”发展水平,以期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微观指标中找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突破口,探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视域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水平均不高且发展态势不均衡,呈金字塔形,存在区域异质性,与人民币国际化情况相符;从“五通”倡议内容而言,资金融通和设施联通或成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推力;细分到三级指标时发现,双边合作文件数量、跨境铁路与能源通道数量、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对外派出人数等指标或成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而东道国营商环境与金融环境等微观指标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考量中可适当减少。文章结合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从“一带一路”倡议整体及“五通”政策内容的角度,提出了重点关注资金融通与设施联通,兼顾其他内容;重视双边合作政策的签订落实,对后续工作跟进与监督;携手东道国继续扩大建设跨境铁路、通信设施和油气通道;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引导好外商对华投资;建立完备的金融合作与监管体系;降低沿线各国人员流动的壁垒,促进文化交流;分阶段、分区域依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七点政策建议。
王天尧[3](2021)在《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作为东北亚区域内的发达国家,与我国经济互补性强,产业合作潜力大。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经贸关系虽然有所起伏,但近几年呈现出逐渐回暖的态势,在中美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日两国经贸投资合作的必要性愈发凸显,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促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中日两国合作面临全新向好形势之时,我国需要重新审视、规划并调整未来与日方的投资合作。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现有大多数文献都是从国际关系视角阐述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投资趋势等。本文以21世纪为时间切入点,分别从中日两个角度来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化及其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的经济效应,最后总结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论文重点研究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化与影响。首先概括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与特点,分别将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六个理论进行阐述,为之后的章节做理论基础。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划分为四个阶段,集中分析了各个阶段日本对华投资发展过程。其次分析了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的背景与影响因素,投资的背景从世界、日本、中国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投资的影响因素分别从中日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再次,重点分析了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化。以21世纪为时间点,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规模来看是波动变化并且经历了四次高潮。从中国利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外商总投资的比重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日本海外直接投资比重来看,投资将进一步趋向谨慎。然后分别从投资行业结构、投资区域、投资方式和目的等方面分析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化。最后,通过实证结果分析得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GDP增长率的影响为正,对中日两国的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中日贸易有着促进效应。然后总结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企业战略、技术转移、生产经营、投资环境等面临的问题,并对中国促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提出对策和建议。
赖明姬[4](2020)在《当前马来西亚中资企业的投资风险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东南亚地区逐渐成为企业海外贸易和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其中,根据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的官方统计数据得出,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马来西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经贸往来频繁,关系密切。2018年马来西亚经历“509”大选实现独立以来的首次政党轮换,由于中马两国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在当地进行投资发展的中资企业首先受到冲击。对此,有必要对当地中资企业的投资状况进行研究。本文将概括马来西亚中资企业的投资现状,并探讨中资企业在当地投资发展目前所面临的风险,分析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投资建设的影响因素。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角度出发进行案例研究,分析碧桂园“森林城市”项目和“东铁”项目两者的发展困境以及风险的影响因素,突出政治因素的重要作用,并作对比分析总结。有针对性提出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投资建设的经验与建议。
高波[5](2020)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中国政府制定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十分重视加强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资金往来,共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齐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截至2018年末,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存量达到1728亿美元。但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识别、评估和防范投资风险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其进展过程体现如下特征:规模不断扩大但逐步趋缓;区位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行业日趋多元化、升级化;承包工程和并购项目持续增多。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主要是出于寻求市场、获取资源、寻求效率、寻求技术和提升竞争优势等原因。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直接投资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发展机遇。但是,中国企业也遇到了东道国政治条件复杂、企业融资渠道有限、东道国的限制、法律制度存在差异、外部因素导致竞争博弈加剧等制约因素。防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首先要清晰地识别可能遇到的风险。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就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可能对企业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利影响的不确定性,通常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可测性等特征。企业的风险识别过程较为复杂,对投资风险的识别要遵守可行性原则、成本收益原则、灵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通过从国家、企业两个维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辨别,构建如下风险识别体系:宏观环境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和企业层面风险(包括竞争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这些风险具有政治风险占比更高、地区集中导致的风险高、风险管控难度大、风险的损失性更大等特征。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沿线各国发展程度各异,与我国的经济关联程度差别也较大。从东道国视角评估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选择“一带一路”沿线33个可获取数据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ROIC-IWEP国家风险评级方法(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通过对二级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测算各个二级指标的离散程度和相应权重矩阵,进而得到各国的风险评分。综合了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等因素,评价结果显示新加坡、以色列、捷克、匈牙利等国家风险较小;马来西亚、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中亚国家的风险可控;东南亚国家投资风险较高,缅甸、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排名靠后;埃及、伊拉克、蒙古排在末端,风险高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了进一步管理风险、控制风险,需要从企业视角评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出风险权重,并结合“最大隶属度法”得出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评估显示我国企业“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总得分为72.23分,处于“较高”风险等级。具体来看,宏观环境风险和企业层面风险两个二级指标均在“较高”等级区间内,相比宏观环境风险,企业内部风险稍高一些。影响宏观风险的因素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灾害四个因素的得分逐个递减,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处在“较高”等级,社会文化和自然灾害处在“中”等级,说明政治、经济风险是影响宏观环境风险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企业自身风险的代理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剖析各风险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实际影响。中国企业目前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水平总体偏低,需要构建一套系统的、能够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效率的风险防范体系,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有效保障。首先,要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做出定量评估;其次,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同时借助计算机系统,获取相应的预警信号;最后,要构建风险处置系统,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从企业角度,应制定科学的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实施高效的内部风险管控,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从国家角度,应建立法律保障制度,提供对外直接投资保护,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金融领域支持,鼓励自主创新。
于红丽[6](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胡玥[7](2020)在《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在寅政府上台后,对保守派执政时期朴槿惠政府、李明博政府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尤其是在对朝政策上进行了重大转向。即提出建设“和平与繁荣的朝鲜半岛”的对朝政策新方针,并设定了三大目标、四大战略和五大原则。2018年初朝鲜半岛局势逐渐回暖后,文在寅政府进一步提出了“朝鲜半岛新体制”构想。2019年韩朝合作未能取得较大进展的情况下,文在寅依然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指出,韩朝为生命共同体,将致力于通过发展韩朝关系推动实现半岛无核化与永久和平。总体来看,文在寅政府希望通过对话与施压并重的对朝政策方针,旨在共建和睦相处的朝鲜半岛和平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谋求实现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秩序对其有利的新变化。基于政策科学理论与方法,本文首先从动态环境交互的新视角,对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制定的国内外背景因素展开全面剖析。由此,明晰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目标这两大线索,重点考量韩国所拥有的战略资源与其对朝政策的目标设定及手段实施之间的关系匹配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多视角、多线索、多主体切入分析,基于成本与收益的政策评估路径,对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实施进展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展望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前景及难点所在,并对复杂局势下中国的半岛政策展开针对性思考。从决策环境分析看,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及迫切的缓和诉求,以及韩国国内政局变化和国民的热切期盼,是推动文在寅政府上台后一改保守派执政时期对朝强硬路线的重要原因所在。2016年至2017年,朝鲜高频次进行核与导弹试验,这显着加大了韩国的“安全疑虑”甚至是“安全焦虑”,实现半岛无核化成为域内外国家共同的安全利益诉求。特朗普政府试图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对朝展开“极限施压”政策迫其彻底弃核,美朝由此展开激烈对抗,致使朝鲜半岛陷入持续紧张和高位震荡的极其危险局面,进一步加剧了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强度和深度。显然,这是文在寅政府决断对朝政策时,要认真思考和重点应对的关键方面。与此同时,朴槿惠时期、李明博时期因对朝政策失当所造成的巨大负面效应。也波及到韩国国内政治、经济和安保等各个领域,进一步加剧了韩国国内政党和国民对南北关系现状及半岛局势吃紧的不满情绪。韩国国民对文在寅政府的新期待,促其在对朝政策上改弦更张并进行重大转向式新调整。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目标构想有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目标上结束敌对关系共建和睦相处的和平共同体;二是经济目标上推动实现韩朝市场一体化构建半岛经济共同体;三是安全目标上推动半岛无核化并加强韩美军事同盟关系。基于上述考虑,从政治、经济、安全三个方面,对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实施的基础与手段进行阐释,指出其目标构想、政策基础、政策手段三者之间的内在矛盾性和关系不匹配的突出状况。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展开,使其政策回旋空间缩小,政策实施过程波动不断,难以收到政策预期效果。总体来看,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体现三大特点。在政治层面,强调推动构建半岛持久和平机制;在经济层面,积极倡议推动“半岛新经济地图”;在安全层面,以提升韩国自主防御能力为依归。虽然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半岛局势有所缓和,南北关系一度进入对话乃至合作的良性轨道,但韩国无法改变的习惯性认知、国内党争激烈、经济提振不力、韩美朝三边关系微妙变化、周边外交窘况等严峻局面,尤其是在朝鲜再次拾起“封南通美”外交策略的情况下,无疑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进一步实施面临着极大考验。对文在寅政府来说,奉行灵活性政策努力维持既定方针不变,改善周边外交促进对朝政策实施以及有效管控显性潜性风险,事关其对朝政策成效及成败。目前来看,文在寅政府不会改变对朝政策的“阳光”路线,但其能否有足够的智慧、信心和决心突破对朝政策的结构性瓶颈和联系性症结,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在朝鲜半岛形势历经转缓后再陷僵局且结构性、症结性因素没有彻底消除的复杂微妙状况下,中国要旗帜鲜明的坚持半岛无核化立场不动摇,坚持政治对话和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平衡关照各方合理利益尤其是重大安全关切,积极发挥中国作用、提供中国智慧、展现中国作为,助力巩固朝鲜半岛缓和势头,努力推动构建半岛和平机制,最终实现半岛无核化和东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
宋建欣[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认为“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杜海昕[9](2020)在《“实践转向”视角下的中国-东南亚互联互通动因探析 ——以越南、柬埔寨和新加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关系研究的“实践转向”是国际关系学者力图弥补结构和施动者二元分野的努力。自2000年以来,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一批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北美学者,他们以社会实践为视角,借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来研究国际政治的不同领域,为国际政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路径。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互联互通随即成为国内的热点研究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互联互通的意义及其目的,很少有文章涉及中国与他国开展互联互通动因的研究。文章受到国际关系研究“实践转向”的影响,从实践理论的视角出发,借助布迪厄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惯习,用以分析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开展互联互通的动因。根据北京大学发布的“五通指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大板块的得分)报告显示,东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与中国互联互通程度最高的地区。但东南亚国家对以“互联互通”为经络的“一带一路”倡议反应各异。为了使研究更具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以“威胁感”和“对经济关系的预期”为标准,将东南亚国家划分为“不安全-消极经济预期”、“安全-积极经济预期”以及“不安全-积极经济预期、安全-消极经济预期”三类国家,并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越南、柬埔寨和新加坡三个国家进行分析。在梳理了越南、柬埔寨和新加坡同中国互联互通的现状后,结合三国对华外交政策的历史沿革,概括出其对华外交惯习。通过对越南、柬埔寨和新加坡三国对华外交惯习的分析可发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是双方开展互联互通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在以往研究中,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开展互联互通一般是被当做新版“马歇尔计划”或被想象成中国的地缘政治手段,大多研究都无法摆脱结构的影响,都表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自身的能动性和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惯习被忽略。文章试图探索行为体自身的能动性对结构的影响,以期些许弥补结构和施动者间的二元分野。
程颖慧[10](2020)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与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迅速发展,对外投资额由2013年的126.3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01.7亿美元,投资存量更是超过1500亿美元。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已占同期对外直接总投资的12.7%。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取得的收获,为各国经济增长开辟了更多空间,为加强国际合作打造了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新的贡献。然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时会面临来自东道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存在的投资风险,这些风险会导致企业投资福利的损失。中国与更多国家通过“一带一路”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着力化解全球风险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背景,探讨规避投资风险和提升投资效率的路径,是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生存、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各国长期交流与合作推进的参考依据。文章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构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指标体系。借鉴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的指标体系,增加了社会稳定、执政能力和对华关系等定性评估指标,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需要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指标体系。二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评价,主要从指标和国别两个角度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价。在分指标评价中,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执政水平、经济条件、负债能力、社会稳定和双边关系的单项风险指标评估得分及综合风险得分,并按风险得分对国家进行排名。在分国别评价中,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值,具体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的投资风险表现。三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效率评价。选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经济变量和宏观、微观投资非效率因素,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以探析各影响因素对投资效率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进而减弱投资非效率因素对直接投资的干扰。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值,从国别、时间、区域等不同角度进行投资效率比较,分析具体的投资效率特征。文章研究的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表现出来的投资风险偏高,在选取的35个样本国家中,高风险国家约占三分之二。“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在政治、经济、金融、社会、对华关系五个风险评价方面的表现也不均衡。中东欧国家金融体系相对完备,投资安全程度整体较高,但由于其与中国距离较远,导致对华关系得分较低;中亚五国虽然社会风险较小,但由于其落后的经济条件、动荡的政治局势和较弱的政府治理能力,整体投资风险仍然较高。在描述和刻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的诸多因素中,政府执政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程度三方面因素相关性较强,共同形成政治经济社会综合因素,其对一国的整体投资风险影响最大,已成为投资风险中最重要的因素。(2)实证分析相关经济变量和宏观、微观投资非效率因素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水平和投资效率损失的影响。在所选的相关经济变量中除GDP和通货膨胀率对投资效率影响不显着外,其余变量都对投资效率影响呈显着性特征。其中经济自由度变量影响最大,这表明东道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中国企业对其投资面临的风险就越小,投资效率越容易提升。在选择的投资非效率变量中,对我国投资效率损失影响最为显着的是获得信贷难度指标与抑制腐败指标,该结论得到众多学者观点的支持。(3)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但由于投资效率和投资潜力成反比关系,所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还是很大的,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从国别、时间、区域等不同角度对投资效率值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效率水平会随时间推进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在国别分布上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收敛态势;在区域分布上呈现亚洲区域的投资效率较高,中东欧区域的投资效率偏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文章研究的创新之处:(1)目前研究中国对发达国家及新兴经济体投资的居多,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研究关注度不高。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构成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在投资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设定上,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类别、地理区域差异,分别分析投资风险特征,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仅包括汇率波动、政府负债等情况,还包含经济自由度、政府治理质量、政治稳定性、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衡量。同时为体现东道国国家环境的“中国因素”,考虑到中国与东道国双边关系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将东道国对华关系也纳入投资风险指标体系中。(2)构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测度模型,采用的数据来自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公开数据信息,如世界银行、全球经济、联合国、中国海关的官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及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层次评价法,从指标和国别两个角度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价,全面量化评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结果客观公正。(3)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实证分析的变量选取上,本文将宏观政治因素与微观营商因素都纳入实证分析的框架中。这些风险产生的交叉影响,无疑会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效率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产生干扰作用,成为跨国企业“走出去”的巨大障碍。本文选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经济变量和宏观、微观投资非效率因素指标,探析各影响因素对投资效率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进而减弱投资非效率因素对直接投资的干扰,为“一带一路”建设效益和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新加坡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加坡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现有研究解释 |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的内容 |
第一节 “中国战略”的提出 |
第二节 中新经贸关系迅猛发展时期(2004-2011 年) |
第三节 新加坡倾向追随美国时期(2012-2016 年) |
第四节 重新加深中新合作时期(2017 年-至今) |
第五节 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的“V”型调整 |
第三章 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新加坡的外向型经济及其工业化进程 |
第二节 中新贸易竞争分析 |
第三节 新加坡对华地理优势预测的变化 |
第四节 新加坡对华经济战略担忧 |
第五节 李显龙政府的决策机制 |
第四章 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V”调整的解析 |
第一节 2004 年-2011 年新加坡对华经济政策动因 |
第二节 2012-2016 年新加坡对华经济政策动因 |
第三节 2017 年后新加坡对华经济政策动因 |
第五章 新加坡对华经济政策的走向分析 |
第一节 短期内新加坡对华经济政策走向 |
第二节 经济恢复后新加坡对华经济政策走向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资料 |
二、中文资料 |
致谢 |
附件 |
(2)“一带一路”倡议“五通”视域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 |
四、“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机制 |
五、“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协同发展研究 |
六、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
第一节 世界范围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一、跨境结算 |
二、金融市场与外汇储备 |
三、世界范围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挑战 |
第二节 沿线国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一、跨境结算 |
二、金融市场与外汇储备 |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国际化挑战 |
第三章“一带一路”倡议“五通”对人民币国际化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政策沟通对人民币国际化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设施联通对人民币国际化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贸易畅通对人民币国际化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资金融通对人民币国际化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五节 民心相通对人民币国际化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四章“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效应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一、精确断点回归模型选择 |
二、精确断点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二节 数据与变量的选取 |
第三节 精确断点回归实证结果分析 |
一、结果变量断点跳跃检验 |
二、精确断点回归估计分析 |
第四节 稳健型检验 |
一、控制变量即协变量连续性检验 |
二、调整带宽检验 |
第五章“五通”视域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析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一、熵值法模型选择 |
二、熵值法模型的建立 |
第二节“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建立及数据选取 |
一、“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取 |
二、“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数据选取 |
第三节 熵值法实证结果分析 |
一、“五通”视域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析——“五通”综合系统角度 |
二、“五通”视域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析——“五通”子系统角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水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
一、重点关注资金融通与设施联通,兼顾其他内容 |
二、重视双边合作政策的签订落实,对后续工作跟进与监督 |
三、携手东道国扩大跨境交通设施和能源设施建设 |
四、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引导好外商对华投资 |
五、建立完备的金融合作与监管体系 |
六、降低沿线各国人员流动的壁垒,促进文化交流 |
七、分阶段、分区域依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指标综合得分 |
表A1 2012-2018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综合得分 |
表A2 2012-2018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施沟通综合得分 |
表A3 2012-2018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综合得分 |
表A4 2012-2018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金融通综合得分 |
表A5 2012-2018 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综合得分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分析 |
2.1 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与特点 |
2.1.1 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 |
2.1.2 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2.2 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市场内部化理论 |
2.2.3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5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2.6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第3章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 |
3.1 探索启动阶段(1979-1990) |
3.2 加速增长阶段(1991-2000) |
3.3 持续深化阶段(2001-2010) |
3.4 转型调整阶段(2011-至今) |
第4章 21 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的背景与影响因素 |
4.1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的背景 |
4.1.1 全球经济发展为日本对外投资提供良好环境和广阔平台 |
4.1.2 应对贸易摩擦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使日本加快对外直接投资 |
4.1.3 日本日益严峻经济压力加快生产和资本国际化浪潮 |
4.1.4 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和良好的引资环境具有强大吸引力 |
4.2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的影响因素 |
4.2.1 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的中国因素 |
4.2.2 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的日本因素 |
第5章 21 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化 |
5.1 投资规模与比重的变化 |
5.1.1 投资规模波动变化 |
5.1.2 中国利用日本直接投资的比重变化 |
5.2 投资行业结构的变化 |
5.2.1 投资行业布局表现 |
5.2.2 投资仍以制造业为主 |
5.2.3 非制造业投资有所增加 |
5.2.4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潜力巨大 |
5.3 投资区域的变化 |
5.3.1 投资区域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 |
5.3.2 投资由南向北和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
5.4 投资方式和目的的变化 |
5.4.1 投资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
5.4.2 投资目的地向获取中国市场转变 |
第6章 21 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经济影响分析 |
6.1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经济的影响 |
6.1.1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6.1.2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6.2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 |
6.2.1 模型建立与数据选取 |
6.2.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章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我国促进日本对华投资的对策建议 |
7.1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问题 |
7.1.1 日本企业战略调整中投资出现波动 |
7.1.2 日本企业在技术转移上较为保守 |
7.1.3 日资企业在生产经营上面临成本提高和人才短缺等问题 |
7.1.4 日资企业在华面临的环境规制压力越来越大 |
7.2 促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
7.2.1 继续完善营商环境 |
7.2.2 优化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 |
7.2.3 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解决实际困难 |
7.2.4 重视日本中小企业对华直接投资 |
7.2.5 把握日资企业在华结成经营联盟的动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当前马来西亚中资企业的投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研究现状评述 |
(一)企业海外利益研究整体分析研究层面 |
(二)政治因素对中企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
(三)企业管理因素对中企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
(四)中马经贸关系发展研究层面 |
(五)现有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五、概念界定 |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界定 |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中企的概念界定 |
(三)投资风险的概念界定 |
(四)政治因素的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资企业在马来西亚的投资现状和面临的风险 |
第一节 马来西亚中资企业的基本投资状况 |
第二节 马来西亚中资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 |
一、马哈蒂尔新政府政策多变 |
二、政府行政效率低 |
三、社会舆论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环境变化 |
一、中美关系变化 |
二、中马关系变化 |
第二节 国内政治环境变化 |
一、政党间利益角逐 |
二、族群文化因素影响 |
第三节 个人和社会因素变化 |
一、领导人性格差异 |
二、社会舆论变化 |
第四节 企业经营决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投资风险的案例分析及对比 |
第一节 碧桂园森林城市项目的基本投资概况与风险分析 |
一、项目的发展历程 |
二、面临的风险 |
三、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东海岸铁路项目的基本投资概况与风险分析 |
一、项目的发展历程 |
二、东海岸铁路项目面临的风险 |
三、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森林城市”项目和“东铁”项目的对比分析 |
一、对外投资的方式与目的 |
二、与驻在国政府的关系 |
三、当地民众对项目的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投资的经验和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层面的经验与建议 |
一、强化投资环境建设的能力 |
二、建立法律服务平台 |
三、积极塑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
四、增强应急处置的能力 |
第二节 企业层面的经验与建议 |
一、警惕东道国的政治形势变动 |
二、建立制度支持的信息与服务平台 |
三、建立市场行情分析和风险预警系统 |
四、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入乡随俗 |
五、在入乡随俗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形象塑造 |
六、形成并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三节 社会层面的经验和建议 |
一、重视海外华社的力量 |
二、与私营安保公司合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采访大纲 |
一、商会成员采访大纲 |
二、学者采访大纲 |
三、政府工作人员采访大纲 |
(5)“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际直接投资及投资风险相关研究 |
1.2.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
1.2.3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识别研究 |
1.2.4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评估研究 |
1.2.5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对策措施研究 |
1.2.6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 |
2.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建设进展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2.1.2 “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 |
2.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
2.2.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逐步趋缓 |
2.2.2 区位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 |
2.2.3 投资行业日趋多元化、升级化 |
2.2.4 承包工程和并购项目持续增多 |
2.3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
2.3.1 市场寻求动因 |
2.3.2 资源获取动因 |
2.3.3 效率寻求动因 |
2.3.4 技术寻求动因 |
2.3.5 竞争优势动因 |
2.4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
2.4.1 东道国政治条件复杂 |
2.4.2 企业融资渠道有限 |
2.4.3 东道国对特定行业投资的限制 |
2.4.4 法律制度存在差异 |
2.4.5 外部因素导致竞争博弈加剧 |
第3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 |
3.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界定 |
3.1.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含义 |
3.1.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一般特征 |
3.2 风险识别的原则及方法 |
3.2.1 风险识别的原则 |
3.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3.3 “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类型 |
3.3.1 宏观环境风险 |
3.3.2 企业层面风险 |
3.4 “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特殊性 |
第4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东道国视角 |
4.1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分布特征 |
4.2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方法—CROIC-IWEP国家风险评级方法 |
4.3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经济基础指标 |
4.3.2 偿债能力指标 |
4.3.3 社会弹性指标 |
4.3.4 政治风险指标 |
4.3.5 对华关系指标 |
4.4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的数据处理方法 |
4.5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4.5.1 经济基础指标 |
4.5.2 偿债能力指标 |
4.5.3 社会弹性指标 |
4.5.4 政治风险指标 |
4.5.5 对华关系指标 |
4.5.6 综合指标 |
第5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企业视角 |
5.1 企业“一带一路”投资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5.1.1 构建原则 |
5.1.2 投资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5.2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1 层次分析法(AHP) |
5.2.2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
5.2.3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
5.3 企业“一带一路”投资风险的评估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估 |
5.3.3 评估结果分析 |
5.4 风险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投资绩效的影响 |
5.4.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5.4.2 指标预测 |
5.4.3 数据处理 |
5.4.4 实证分析 |
第6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 |
6.1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现状 |
6.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体系 |
6.2.1 风险评估系统 |
6.2.2 风险预警系统 |
6.2.3 风险处置系统 |
6.3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
6.3.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
6.3.2 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6)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
(一)巩固主导地位 |
(二)拓展经济利益 |
(三)扩展价值观念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
(一)综合国力 |
(二)同盟体系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
(一)强化军事存在 |
(二)提高作战能力 |
(三)集中战略资源 |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
(一)修复信任关系 |
(二)升级同盟体系 |
(三)塑造伙伴网络 |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既有研究评述 |
三、核心概念及辨识 |
(一)对外政策 |
(二)朝鲜半岛和平机制 |
四、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本文的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决策环境分析 |
一、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及持续缓和诉求 |
(一)朝鲜核导试验加大韩国“安全疑虑” |
(二)美国“极限施压”政策增加半岛风险 |
(三)半岛无核化切合韩国和周边国家利益 |
二、韩国政治生态与国民政治共识变化 |
(一)既有对朝政策引发负面效应 |
(二)朝野政治势力面临重新洗牌 |
(三)国民对韩朝关系抱有新期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
一、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基本内容 |
(一)以韩朝合作和解推动半岛局势缓和 |
(二)以韩朝经济联合促进半岛共同繁荣 |
(三)以强化国防为基础推动半岛无核化 |
二、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总体目标 |
(一)结束敌对关系共建和睦相处的和平共同体 |
(二)实现韩朝市场一体化构建半岛经济共同体 |
(三)推动半岛无核化并加强韩美军事同盟关系 |
三、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资源与手段 |
(一)以民族同一性展开全方位互动 |
(二)经济制裁框架下进行经济合作 |
(三)韩美同盟提高延伸威慑执行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实施层次及路径 |
一、双边层面:强化韩朝互动关系 |
(一)增进战略互信,推动民族和解 |
(二)解冻经贸合作,加大对朝援助 |
(三)重启军事会谈,缓和安全对立 |
二、同盟层面:强化韩美同盟机制 |
(一)加强对美磋商,力推斡旋外交 |
(二)随美对朝制裁,深化经贸合作 |
(三)保持安全威慑,提升军事自主 |
三、地区层面:强化域内大国沟通 |
(一)改善对华关系,加强中韩双边合作 |
(二)协调周边立场,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主要特点及其评价 |
一、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主要特点 |
(一)致力构建半岛持久和平机制 |
(二)推进和平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
(三)继续保持强有力的国防力量 |
二、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实施及其评价 |
(一)推动朝鲜重回对话与谈判轨道 |
(二)朝核问题政策基调与中国契合 |
(三)朝鲜国家路线调整与韩国共振 |
三、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的不足与成因 |
(一)美朝关系阶段性摇摆阻碍半岛无核化 |
(二)美国内政变化及对朝政策的不确定性 |
(三)韩国朝野争执掣肘对朝政策具体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展望与中国的战略抉择 |
一、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走势展望 |
(一)既定方针不变且奉行灵活性政策 |
(二)改善周边外交促进对朝政策实施 |
(三)管控多种风险营造宽松政策氛围 |
二、中国的战略思考与策略优化抉择 |
(一)推动政治解决进程,巩固半岛对话缓和势头 |
(二)加强多方战略沟通,推动构建半岛和平机制 |
(三)统筹各方合理关切,坚持“双轨制”“双暂停”方针 |
(四)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朝、中韩关系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概况 |
附录 |
致谢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
2.1.1 历史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地缘因素 |
2.1.4 法律因素 |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
2.2.1 岛屿主权问题 |
2.2.2 海域划界问题 |
2.2.3 海洋资源问题 |
2.2.4 “航行自由”问题 |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
3.1 历史依据 |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
3.2 法理依据 |
3.2.1 相关国际法律 |
3.2.2 相关中国法律 |
3.3 理论基础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
3.4 实践基础 |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实践转向”视角下的中国-东南亚互联互通动因探析 ——以越南、柬埔寨和新加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文献的综述 |
三、变量关系的确定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章 “互联互通”的实践理论基础 |
一、国际关系研究的“实践转向” |
二、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
三、“互联互通”概念内涵 |
第二章 中国—东南亚“互联互通”动因的解释框架 |
一、作为东亚场域和实践产物的东亚体系 |
二、作为地区惯习承载者的国家行为体 |
三、国家互动与对华惯习的形成 |
第三章 “实践中”的中国—东南亚“互联互通”合作 |
一、“互联互通”评价指标 |
二、东南亚“互联互通”合作现状 |
第四章 惯习主导下的中国-越南“互联互通” |
一、中国-越南“互联互通”合作现状 |
二、越南对华外交惯习 |
第五章 惯习主导下的中国-柬埔寨“互联互通” |
一、中国-柬埔寨“互联互通”现状 |
二、柬埔寨对华外交惯习 |
第六章 惯习主导下的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 |
一、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现状 |
二、新加坡对华外交惯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相关研究 |
1.2.2 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 |
1.2.3 对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与投资效率的理论基础 |
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理论 |
2.2.1 投资风险概念的演进 |
2.2.2 投资风险的构成 |
2.2.3 投资风险的测度 |
2.3 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理论 |
2.3.1 投资效率内涵 |
2.3.2 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测算方法 |
2.3.3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级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述评 |
3.1.1 以发布投资风险报告为主的国际信息机构 |
3.1.2 国家信用等级评分机构 |
3.1.3 对各评级机构指标体系的评述 |
3.2 对外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基本原则 |
3.2.1 适应性原则 |
3.2.2 致性原则 |
3.2.3 客观性原则 |
3.3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理论基础 |
3.3.1 政治风险 |
3.3.2 经济风险 |
3.3.3 金融风险 |
3.3.4 社会风险 |
3.3.5 对华关系风险 |
3.4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指标体系 |
3.4.1 政治风险指标 |
3.4.2 经济风险指标 |
3.4.3 金融风险指标 |
3.4.4 社会风险指标 |
3.4.5 对华关系风险指标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 |
4.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现状 |
4.1.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量分析 |
4.1.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结构分析 |
4.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4.2.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模型的设定 |
4.2.2 数据来源 |
4.3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分指标评价 |
4.3.1 投资风险分项指标分析 |
4.3.2 投资风险综合指标分析 |
4.4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分国别评价 |
4.4.1 “一带一路”整体国家投资风险评价 |
4.4.2 “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投资风险评价 |
4.5 小结 |
第5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评价 |
5.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5.1.1 理论模型 |
5.1.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模型设定 |
5.1.3 数据来源 |
5.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影响投资效率水平的因素分析 |
5.2.2 影响投资效率损失的因素分析 |
5.3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水平分析 |
5.3.1 按国别分组的投资效率水平 |
5.3.2 按时间分组的投资效率水平 |
5.3.3 按区域分组的投资效率水平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新加坡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显龙政府对华经济政策[D]. 刘青. 外交学院, 2021
- [2]“一带一路”倡议“五通”视域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证研究[D]. 王咏怡.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2)
- [3]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变化与影响研究[D]. 王天尧. 吉林大学, 2021(01)
- [4]当前马来西亚中资企业的投资风险研究[D]. 赖明姬. 暨南大学, 2020(04)
- [5]“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D]. 高波. 吉林大学, 2020(08)
- [6]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7]文在寅政府对朝政策研究[D]. 胡玥. 吉林大学, 2020(08)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9]“实践转向”视角下的中国-东南亚互联互通动因探析 ——以越南、柬埔寨和新加坡为例[D]. 杜海昕.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0(07)
- [10]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与效率研究[D]. 程颖慧.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