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外运动探测信号取样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星泊[1](2020)在《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船载检测系统与样品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全球储量巨大,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开采价值的非常规能源之一。我国南海水合物资源储量达800亿吨油当量,是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总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经过前期开展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普查,我国已进入天然气水合物前景矿区钻探详勘和目标区试采的关键时期,实现水合物储层高精度刻画,获得试采区水合物矿藏真实特征,是安全高效开采的首要前提。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于深海沉积层中,储层特征对原位条件极其敏感,保真条件下水合物岩心船载原位检测与基础物性解析是目前研究的主要难点。为此,本文针对水合物岩心检测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高压(~30MPa)水合物赋存形态声学反演方法、微观渗流特性可视化方法和原位力学特性测试方法,形成了一套超声波探测、X射线CT扫描与三轴力学测试一体化船载检测系统。多次赴我国南海水合物勘探靶区进行现场海试研究,提出了水合物样品岩心分析流程与方法,获取了南海试采区水合物岩心基础理化性质。首先,研发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保压转移过程中水合物饱和度原位检测装置和分析技术。开发了高压(~30 MPa)水合物保压岩心归位整形与旋进式声波探测一体化系统,通过频率筛选确定了适用于南海钻探靶区水合物岩心声波测试的最佳频率为100 kHz,解决了超声波检测中的绕射难题。研究发现在水饱和条件下,水合物的生成会导致透射波主频峰值频率向低频位移,而气饱和条件仅伴随有主频峰值强度的变化。应用谱比法提取了透射波首波并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确定了波形的衰减系数,发现衰减系数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为现场天然气水合物保压岩心声波数据分析建立了水合物饱和度声学反演模型。其次,为了获取天然岩心中水合物赋存形态及微观渗流特性,研发了一套螺旋式船载X射线CT扫描系统。提出了岩心加持装置的分层结构方案,解决了保压条件下的射线衰减和旋转偏心问题。完成了南海水合物岩心样品的原位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实现了天然岩心中各组分空间分布及水合物赋存形态可视化。基于CT扫描图像建立了天然岩心的孔隙网络模型,提取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中与水合物骨架结构相关的渗流特征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埋藏深度和饱和度下天然岩心内气水两相渗流相对渗透率及毛细管力变化规律。第三,为了获取保真岩心原位力学参数以构建天然岩心强度准则,研发了一套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转移和三轴仪试验系统。样品转移装置在样品原位状态下,通过分离节点实现取样岩心的无形变脱膜,并移入三轴压力室,实现了保真岩心样品的力学特性测试。设计了带可视窗的三轴仪压力室,提供了岩心破坏模式的可视分析。研究了埋藏深度和水合物饱和度对岩心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170m比120m埋深岩心呈现出更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水合物岩心的强度和初始刚度随着含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成果为构建水合物保真岩心强度准则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作者搭载中海油708地质勘探船赴南海琼东南、荔湾水合物勘探靶区,开展了现场海试研究。应用开发的船载岩心检测系统完成了多次南海试采靶区现场海试,获得全站位多个采样深度保压岩心的粒径、孔隙水氯离子浓度等理化性质,发现了 120~170 m埋深范围内的取样岩心粒径分布和氯离子浓度均出现了异常变化,结合随钻测井数据判定,该深度范围是水合物的主要富集区。通过多次海试现场试验,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参与完成了中海油水合物岩心基础理化性质测试与分析企业规范标准的制定,总结整理了两套分别针对非保真和保真岩心样品的检测分析流程,为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侯东辉[2](2020)在《嫦娥四号LND辐射本底去除及中子反演》文中研究表明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一直是人类进行空间探测的重点。自1959年前苏联成功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人类正式开始月球探测,并迎来了两次探月热潮。随着月球探测进程的深入推进,载人登月工程成为了新一轮研究热点。月球表面的粒子辐射环境,特别是中子辐射环境是威胁宇航员安全以及航天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粒子辐射环境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对月球粒子辐射的探测集中在月球轨道高度,缺少来自月球表面的实测数据。月球表面的粒子辐射数据主要来自于模型计算,但是不同辐射模型得到的月表粒子辐射结果相差较大,因此迫切需要探测月球表面的粒子辐射环境,更新月球粒子辐射数据库,完善辐射模型。我国的“嫦娥四号”卫星是我国探月工程里程碑式的节点,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在“嫦娥四号”着陆器上搭载的中德国际合作载荷-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Lunar Lander Neutron&Dosimetry Experiment,LND)通过对月球表面的粒子辐射环境进行测量,服务于航天器与航天员辐射安全保障和空间科学研究。论文从LND的科学目标出发,介绍了LND仪器的物理设计和探测原理,重点研究并解决了如下三个关键问题:(1)放射源本底去除问题。由于在嫦娥四号着陆器上有RTG/RHU放射源,辐射产生中子和伽马射线,对LND的辐射测量造成了不可忽略的干扰。为了防止放射源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在仪器完成后,设计开展了地面辐射实验。但是地面放射源辐射实验中LND测到的本底不仅来自于放射源,还有一部分是地面宇宙射线的贡献,要想获得地面放射源辐射实验中实际的放射源本底,可以通过有无放射源时的结果对比得到;此外地面放射源辐射场景和LND在月球表面工作的场景存在差别,比如地面实验时存在放射源粒子在四周墙壁和天花板散射引起的辐射本底,而在月球表面不存在这两种辐射本底,因此放射源本底去除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地面实验数据中去除墙壁及天花板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针对该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地面试验的本底去除方法。具体操作中在地面上使用RTG/RHUs核源,通过位置和屏蔽模拟核源对LND的实际影响,考虑实验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利用仪器地面辐射实验与GEANT4仿真相结合,提出了本底计算方法,解决了放射源本底修正问题;(2)伽马射线对中子测量的干扰问题。月球表面同时存在中子和伽马射线,我们所使用的探测材料为硅,该材料对中子和伽马射线均有敏感性。由于这两种粒子的探测原理类似,无法像带电粒子一样通过简单的反符合方法鉴别,因此中子和伽马射线的鉴别成为了反演月球表面中子能谱的一个关键问题。可以看到在无法直接利用物理方法鉴别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中子和伽马射线在LND中的响应特性,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去除伽马射线对中子反演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通过提高测量阈值的方法减少伽马射线对中子测量的影响,提出了将中子伽马射线联合求解的方法进一步甄别出中子和伽马射线;(3)中子能谱的反演问题。中子能谱的入射值和测量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的表征称之为响应函数,是探测器的固有属性。中子能谱反演的实质是根据响应函数和测量值,反推出入射值,即求解线性方程组。但实际上反演中应用到的响应函数是利用蒙特卡洛仿真建模得到的,具有不确定性,和仪器真实的响应函数存在差别;测量值也非精确值,会存在仪器测量上的涨落。在响应函数和测量值均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方程组的求解难度大。响应函数的病态性和解的非负性进一步加大了反演难度。因此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反演算法,在确保解非负性的前提下,提高解的稳定性,减小反演能谱与实际入射能谱之间的相对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联合代数迭代算法,用于解决LND的中子能谱反演问题,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这些理论和方法为解决上述的关键问题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文中应用新提出的反演方法,根据LND探测器在月表前两个月昼的测量结果,给出了月表快中子的能谱的初步结果。本论文的工作是获得LND数据结果所必需的前期重要工作内容,直接影响数据质量和科学产出,通过本论文的工作不仅为LND的数据准确性提供了保障,还为我国嫦娥四号的科学产出提供有力的支持。
周煜东[3](2020)在《基于LD的780nm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大气气溶胶是由大气介质和悬浮于其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所组成的多相体系。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通过独立探测气溶胶米散射回波信号和大气分子瑞利散射回波信号,可实现气溶胶消光系数等光学特性的精细反演,在气溶胶微物理特性探测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精细反演气溶胶在780nm波长的光学特性,拓展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在不同波段的应用,本课题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设计了 780nm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重点设计了激光发射系统和高光谱分光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的探测性能。在深入研究大气分子瑞利散射光谱和气溶胶米散射光谱的基础上,阐述了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的探测原理及数据反演算法,提出了 780nm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设计方案。以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为种子源,结合脉冲驱动的锥形半导体光放大器设计了 780nm激光发射系统。其中,采用高速MOSFET管设计了半导体光放大器驱动电路,实现了驱动电流的脉冲调制;利用柱透镜和非球面镜对半导体放大器的输出光束进行了光束整形。该发射系统的中心波长为780.246nm,线宽为0.6MHz;在重复频率为1kHz的情况下,脉宽为250ns,单脉冲能量为1μJ;输出光斑呈椭圆形,其中长轴为31mm、短轴为4.8mm;出射光束在快轴和慢轴方向的发散角分别为0.2mrad和0.035mrad。采用窄带干涉滤光片、FP标准具和铷原子滤波器级联的方式,设计了 780nm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分光系统,优化了 FP标准具参数和铷原子滤波器工作温度。其中,干涉滤光片带宽为0.5nm,FP标准具透射峰的半高宽为2.8GHz,自由光谱范围为98.62GHz;铷原子滤波器腔长71.80mm,工作温度338K,对米信号的抑制率可达37.3dB。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光系统能实现米信号和瑞利信号的有效分离。最后,基于标准大气模型对780nm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信噪比阈值为10的情况下,该系统米探测通道和瑞利探测通道在夜间的有效探测高度分别为4.9km和5.4km;白天米探测通道和瑞利探测通道的有效探测高度分别为2.0km和1.9km。780nm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不仅拓展了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的探测波长,还可为现有气溶胶探测数据提供重要补充。与传统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相比,该系统还具有人眼安全、维护方便等优点。研究内容对气溶胶精细探测技术发展和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产品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洪武斌[4](2020)在《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田间土壤属性快速检测方法与设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对于环境、资源、健康以及经济效益等的综合需求。精准农业模式应运而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精准农业中需要针对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不同土壤与作物条件,调整各项农业物资投入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对其肥力的快速定量检测是实现精准农业的前提。传统化学方法测试需要将土样采回至实验室进行分析,虽然测试精度高,但需要大量人力成本与测试时间,时效性低,无法满足快速获取测试结果的需求。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土壤可见-近红外(Vis-NIR)光谱技术克服了传统方法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在农业生产中获得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河南省许昌市试验田为样区,在样区内采集240个土壤样品分别进行光谱测量和化学分析,探究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与建模方法对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全氮(Total nitrogen,TN)以及p H预测的适用性以及去除野外原位光谱中水分影响的方法。在此研究基础上,以平板电脑、Ocean Optics USB2000+VIS-NIR-ES光谱仪、探头、GPS模块等为核心部件研发一套车载式土壤属性快速检测设备,并完成与之配套的设备控制系统以及一套田间土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以及两种建模方法对三种土壤属性的估测效果。选取三种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别为Savitzky–Golay(SG)平滑、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以及连续统去除(Continuum removal,CR);建模方法选用光谱建模最常用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机器学习算法Cubist。结果表明仅做SG平滑预处理在PLSR及Cubist模型预测中的表现最好,PLSR模型对三种属性的预测精度均优于Cubist模型。基于室内光谱的SG平滑处理结合PLSR建模可以实现对SOM(R2=0.772,RMSE=1.38 g·kg-1)、TN(R2=0.732,RMSE=0.081 g·kg-1)以及p H(R2=0.722,RMSE=0.168)的良好预测。对野外原位光谱使用直接标准化法(Direct standardization,DS)进行转换后用PLSR建模,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提高,SOM由转换前R2=0.548,RMSE=1.82 g·kg-1提高到R2=0.718,RMSE=1.37 g·kg-1,TN由R2=0.473,RMSE=0.103 g·kg-1提高到R2=0.651,RMSE=0.061 g·kg-1,p H由R2=0.5,RMSE=0.226提高到R2=0.674,RMSE=0.177。(2)使用Ocean Optics USB2000+VIS-NIR-ES型模块式光纤光谱仪作为传感器、加固平板电脑作为控制系统载体、Columbus V-800 MARKⅡGPS接收器作为定位装置,完成一套车载式土壤属性快速检测设备与其控制系统的研发。该设备通过三点悬挂系统连接到农用载具上,实现行进式野外土壤属性检测功能。配套控制系统具备良好人机交互性能,为用户提供光谱仪参数设置、模型优化、光谱及预测数据展示的功能。对该设备进行野外实际测试时,可以完成所有功能,且测试结果显示该设备对三种属性均有一定的检测能力,对SOM、TN和p H预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461、0.416、0.388。(3)基于B/S架构,借助Vue.js框架、My SQL数据库,Java Servlet、JDBC API以及Arc GIS Server开发了一套田间土壤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核心功能为接收快速检测设备中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实现其在前端的实时运行状态展示以及提供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信息。快速检测设备在田间运行过程中通过GPRS信号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服务器端,服务器接收并解析信号后,将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前端从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及检测结果的实时展示。上述研究成果基本可实现田间土壤属性的快速测定,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数据支持。总体而言,本研究在土壤检测设备研发上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不过目前原型设备仍需要继续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李亚飞[5](2020)在《用于近海底二氧化碳检测的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了加快对能源战略的布局,我国在上世纪末正式启动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勘查。随着我国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功试开采,当前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针对现有的仪器普遍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围绕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的迫切需求,基于红外吸收光谱原理,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并结合波长调制光谱技术(Wavelength Modulation Spectroscopy,WMS),研发了一种海水溶解气原位检测传感器,本论文针对该海水溶解气原位检测传感器,研制了一套用于近海底二氧化碳(CO2)检测的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通过比较国内外在海水原位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发展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置是当务之急。本论文首先给出了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然后设计了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最小系统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通信电路,绘制了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焊接并调试了硬件电路。接着,设计了系统软件,建立了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系统软件结构和流程,再分模块编写程序,包括初始化程序、A/D采集程序、中断程序和通信程序。最后,设计了通信协议和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监控平台。在设计完成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后,开展实验来测试系统的性能。利用研制的系统,采集了二次谐波信号、动态和静态的气体压力,证明了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采集与通信性能。然后采用动态配气的方法,对12CO2和13CO2浓度进行了标定,得到了各自的浓度标定曲线。最后对传感器进行了集成并于2019年11月在南海北部的神狐海域进行了试验,从采集的数据分析可知激光器温度和气室压强分别在0℃和40 Torr附近波动,与设置的目标值一致,CO2气体的浓度在400 ppm附近波动,其同位素丰度值稳定在-25‰,并且CO2气体浓度、同位素丰度和气室压强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可以实现不同深度海水溶解CO2的浓度观测,验证了本论文研制的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的实用性,针对此次试验进行了总结并对系统加以改进,为下一步海上试验做好准备。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针对勘探深海天然气水合物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水下原位中红外CO2及碳同位素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开展了功能测试和海试,验证了系统功能和实用性。
张驰[6](2020)在《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水分和温度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水分和温度是粮食仓储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将它们控制在适当范围是保证储粮安全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粮食水分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就仓在线检测。虽然有如红外法、谐振腔微扰法、电容法等方法可以实现在线检测,但它们感知区域有限,检测结果对于储粮水分缺乏代表性。微波透射法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可以适用于大范围粮食的水分检测,但是检测结果受粮食体密度和温度影响较大。当前储粮温度检测中大量采用的传感器会严重干扰微波信号,这制约了微波透射法在储粮水分检测领域的应用,因此在粮仓中微波透射法需要与一种非侵入式测温方法配合使用。声波测温法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测温方法,因其具有较好的穿透性使它适合与微波透射法结合应用于储粮检测领域。本文为融合微波和声波检测技术实现储粮水分和温度的检测,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第一,研究粮食复介电常数测量方法。本文运用仿真方法研究终端开路的同轴复介电常数探头应用于粮食测量领域时的设计约束,研究结果显示探头感知区域半径需达到粮食颗粒长度的2.5倍以上,而且在1~5 GHz频率范围探头感知区域半径近似随着内导体半径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适用于颗粒长度小于10 mm小麦的复介电常数测量探头,并且在考虑样品槽对电磁场影响的情况下,采用模式匹配法建立探头端面反射系数的解析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实现模型正问题求解(由被测小麦复介电常数计算探头端面反射系数),利用窄带扫频法和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实现模型逆问题求解(由探头端面反射系数计算被测小麦复介电常数)。第二,建立粮食水分、温度、体密度与复介电常数的关系模型。通过测量12组湿基水分在1.1%~25.4%范围的硬白冬小麦样品在15~35℃、1~5 GHz的复介电常数,分析频率、水分和温度对复介电常数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1~5 GHz范围,小麦介电常数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小麦损耗因子随频率的变化与水分相关,当湿基水分小于7.9%时损耗因子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而当湿基水分大于等于7.9%时损耗因子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频率固定时,小麦介电常数随湿基水分的增大而增大,损耗因子随着湿基水分增大呈现先缓慢增大再快速增大最后慢速增大的趋势。小麦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都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大程度随频率增大而减小,随湿基水分的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将小麦看作干物质、结合水、游离水和空气的混合物建立小麦的复介电常数模型(R2>0.99),并且温度对模型的影响可以采用一组线性函数修正。此外,通过解耦模型可以分别得到小麦湿基水分模型(R2>0.99)和小麦体密度模型(R2>0.97)。第三,建立粮食水分、温度、体密度与粮食中声速的关系模型。通过测量12组湿基水分在1.1%~25.4%范围的硬白冬小麦在低、中、高三种体密度下和15~25℃下的声速,发现500~1500 Hz声速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变化趋势可以用二次曲线拟合。对于同频率的声波,声速随着湿基水分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性,这种趋势也可以用二次曲线拟合。对于确定水分的小麦,声速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体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描述小麦中声速与湿基水分、温度和体密度关系的模型(R2>0.97)。此外,考虑到小麦水分是通过影响小麦堆中的孔隙尺寸进而影响声速,本文利用等效流体JCA(Johnson-Champoux-Allard)模型和粒子群算法实现小麦堆中平均孔隙尺寸的估计,并且研究发现平均孔隙尺寸随着水分的增加呈现先缓慢减小后增大的现象。第四,提出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水分、温度和体密度检测技术。为解决粮堆水分、温度、体密度对多种电子传感器存在交互影响问题,本文采用微波和声波透射法相结合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粮食的复介电常数和粮食中的声速,并结合复介电常数模型和粮食中声速模型实现水分、温度和体密度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搭建实验装置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测量实验装置未装入粮食时(空气作为填充介质)微波信号的时延和衰减以及声波信号时延实现实验装置的校准。在考虑仓储小麦常见的湿基水分范围下,采用湿基水分范围:11.8%~17.2%、温度范围:25~35℃、体密度范围:737~790 mg/cm3的12组样品作为实验对象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湿基水分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7%、温度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9℃、体密度测量绝对误差小于10mg/cm3。
麻珂雯[7](2020)在《《高效、安全、负责任采矿的发展》(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采矿安全与矿区环境问题已成为矿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多种新技术的产生能有效促进矿区安全作业,减少对矿工的危害。此翻译实践报告选取《高效、安全、负责任采矿的发展》一书中第七章“地下煤矿中近距离探测系统的研发”与第十一章“柴油颗粒物:监测与控制可提高安全水平与空气质量”为翻译实践材料,以文本类型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索矿业英语文本的翻译技巧。此报告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绪论,翻译过程描述,案例分析与实践总结。在翻译中针对源文本中专业术语、一词多义、名词性短语及缩略语的大量使用的现象,采用词义选择、词性转换与借译的翻译技巧,力求实现准确流畅的翻译;因源文本中被动句与长难句较多,故分析被动句的翻译,合理运用顺译、倒译与拆译技巧应对长难句,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为实现语篇衔接与连贯,采取增译、省略等技巧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根据文本类型理论得出结论:矿业文本属于信息性文本,因其注重准确传达信息,故译文应准确传递原文内容。翻译矿业英语文本时,译者可在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矿业英语文本特点,合理运用翻译技巧,以实现翻译内容的准确、简洁与流畅。
张良[8](2020)在《等离激元局域场下的聚合物薄膜和频光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光谱研究中,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好的光谱分辨率始终是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追求目标,因为它们能够减少光谱采集时间从而极大提高研究效率。表面增强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拉曼、红外以及二维红外等光谱中,能够使得探测敏感度上升数个数量级。聚合物薄膜的表面结构状态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参数,它关系着聚合物在工程和生物体内的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工业上容易成型、加工,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被广泛用于玻璃替代材料。聚合物的表面结构转变,以及聚合物与基底接触的隐藏界面的结构信息,使用传统的光谱方法可能无法探测到。此外由于聚合物的使用场景,对聚合物薄膜的表界面的表征,一般需要满足实时原位,且对表界面敏感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和频振动光谱是一种二阶非线性光学技术,在电偶极近似条件下,和频光只有在中心对称性被破坏的表界面才能生成。我们将和频光谱与表面增强技术结合到一起,不仅满足了对表界面实时原位的表征,也能极大的增强光谱信噪比,提高研究效率。我们的工作以飞秒时间分辨和频光谱为平台,系统研究了等离激元局域场在不同环境下对和频光谱的增强作用。金纳米棒的不同长径比对应着不同吸收峰位置,我们发现和频光以及可见光均可以与等离激元共振耦合以达到增强局域电场的效果,从而增强光谱信号;此外薄膜的制备方法对增强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各种环境下的增强效果,提高增强因子,可以为以后实现表面增强超快时间分辨和频光谱研究分子动力学以及分子与等离激元相互作用提供指导。本文也初步探究了等离激元局域场下的PMMA侧链C=O基团的动力学,发现其去相位时间和增强因子具有一定的联系。将和频振动光谱和表面增强技术结合进行研究,给我们提供了PMMA表界面结构的清晰物理图像,这无论是对表面增强技术的扩展,还是聚合物分子的工程化应用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傅文韬[9](2020)在《载人潜水器-水下多平台信息交互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海潜水器是海洋勘探中一个非常重要装备平台,它们可以装备着各类检测和采样设备潜入到深海或大洋底层,完成探测和采样等任务。现阶段我国深海探测装备众多,并且是由多家单位研制而成,这些单位在选取能源、信号、数据等接口时无统一定则,装备单一运行时并无不妥,但集中运行时存在接口不匹配、无法发挥最大能效甚至在某些频段存在相互干扰问题。无论是深海资源环境勘察研究还是深远海搜救等国家安全保障任务,均迫切需要载人无人不同类型水下移动平台协同作业,因此需要尽快开展多目标水下通用信息传输技术研究。本文针对上述现象开展载人潜水器-水下无人平台信息交互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研究分析载人潜水器基本特征及其信息交互技术,为载人潜水器-水下无人平台信息交互系统中的声学系统设计打下基础;研究分析水下无人平台及其信息交互技术,为载人潜水器-水下无人平台信息交互系统中的光学和电磁学水下接驳系统设计奠定基础;通过上述研究发现现有交互技术都是针对潜水器与母船或者岸基的信息传输技术,水下无人平台与载人潜水器的信息交互技术还较为少见。开展载人潜水器-水下无人平台信息交互系统平台设计,在载人潜水器上搭载多种通信机,包括水声通信机,光信号发射接收器,电磁通信器,可满足与其他水下平台实现不同方式的通信;开展声学信息交互系统设计、光学信息交互系统设计和电磁学信息交互系统设计,将3种水下通信方式集成在一起,便于载人潜水器与水下无人平台的信息交互;开展信息交互系统软件设计,简化多源信息交互系统操作。进行光学信息交互系统地面试验和水下试验,验证光学通讯系统通讯效果,试验测得该LED光通讯系统在该混浊水域通讯的速度为120kbit/s,传输的最大通信距离为1.9m;进行电磁学信息交互系统地面试验和水下试验,改进了电磁线圈设计,使之更加适应实际应用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海水中传输速度为2200kbit/s,传输距离为31cm,表明通讯系统具备良好的通讯性能指标,较好的满足了基于载人潜水器与水下无人平台的通讯要求。
谭棕[10](2019)在《基于高灵敏振动光谱技术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食品安全快速高灵敏检测新方法的研究为切入点,有机整合了振动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深入探讨了多种复杂食品体系振动光谱信号的产生机理和特点,着重研究复杂体系的光谱增敏新机制,进而在复杂基质干扰共存的条件下,显着提升了振动光谱的检测灵敏度,并建立了多种食品安全检测新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结果如下:(1)提出了单滴拉曼成像技术,用于牛奶中多种痕量污染物的高通量检测。论文创新性地将咖啡环效应引入样品预处理过程,将其分离富集作用与显微拉曼技术的微区分析相结合,研究了不同污染物在咖啡环沉积中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型小波变换(DWT)进行光谱预处理,有效抑制基质效应并准确提取目标物的特征拉曼信号,最终以图像的形式呈现检测结果。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对于牛奶中三聚氰胺、硫氰酸钠和盐酸林可霉素的最低可检测浓度分别为0.1 mg·kg-1、1 mg·kg-1与0.1 mg·kg-1,满足实际检测的需求。(2)开发了中药体系中马兜铃酸Ⅰ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定量分析方法。论文以银纳米棒阵列芯片为SERS基底,利用其特殊结构提供高质量的拉曼信号增强“热点”,并结合便携式拉曼光谱系统,有效采集基底不同位点的SERS信号。并采用迭代离散型小波变换(IDWT)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实现了马兜铃酸Ⅰ的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1-50μg·g-1的浓度范围内,马兜铃酸Ⅰ的特征峰强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98%;本方法对于马兜铃酸Ⅰ的检测限为0.32μg·g-1;日间实验结果的RSD小于1.5%;单个样品的处理与检测耗时小于5 min。(3)提出了一种数字标记气相红外光谱法,用于工业酒精勾兑类假酒的快速甄别。本方法利用配备长光程气体池的气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FTIR)系统在负压状态下采集不同酒类样品挥发物的红外光谱,巧妙地消除了液体样品中的复杂基质干扰,并通过提升光程的方式极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在此基础上,引入数字标记算法,利用IDWT对G-FTIR光谱进行预处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PCA-LS-SVM)实现了勾兑类假酒的识别,LS-SVM分类模型的识别正确率高于97%,单个样品的检测可在3 min之内完成。(4)发展了G-FTIR检测技术,实现了鸡肉腐败程度的快速判别。论文首先利用配备长光程气体池的G-FTIR系统采集处于不同储存阶段的鸡肉所产生气体的红外光谱,实现了相关气体组分的高灵敏检测;然后利用PCA-SVM算法对G-FTIR光谱进行分析,建立鸡肉腐败程度与其气体释放物的G-FTIR光谱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鸡肉腐败程度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不同腐败程度鸡肉的预测正确率为100%,且单个样品的检测能够在3 min之内完成。综上所述,通过有机结合光谱增敏技术及化学计量学方法,显着提升了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技术的检测灵敏度,有力推动振动光谱技术在食品等复杂体系中的分析应用,具备较高的科研价值与社会经济意义。
二、红外运动探测信号取样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运动探测信号取样器(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船载检测系统与样品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与分布特征 |
1.1.2 神狐海域地质及水合物矿藏特性 |
1.1.3 矿藏特性分析方法 |
1.2 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样技术 |
1.2.2 现场岩心分析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船载水合物岩心声波探测系统与声学特性 |
2.1 船载保压岩心声波探测系统研发 |
2.1.1 船载对接方法 |
2.1.2 系统组成及功能实现 |
2.2 含水合物玻璃砂沉积物中的声波波速与衰减规律 |
2.2.1 声波探测基本原理 |
2.2.2 声波波速测量及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
2.2.3 水合物生成方式对声波波速的影响 |
2.2.4 气饱和含水合物沉积物中的声波衰减规律 |
2.2.5 水饱和含水合物沉积物中的声波衰减规律 |
2.2.6 水合物赋存类型预测 |
2.3 块状水合物堆积形态声波检测方法 |
2.3.1 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2 定位与信号反演方法 |
2.3.3 堆积厚度校准与模拟堆积测量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船载水合物岩心X射线CT探测系统与微观特性 |
3.1 X射线CT探测系统研发 |
3.1.1 船载探测系统的特殊要求 |
3.1.2 扫描方式的选取 |
3.1.3 岩心夹持装置 |
3.2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渗流模拟和计算 |
3.2.1 南海水合物储层沉积物CT扫描与图像处理 |
3.2.2 微观孔隙参数提取 |
3.2.3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气水两相渗流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船载水合物岩心三轴试验系统与力学特性 |
4.1 三轴试验系统研发 |
4.1.1 主机系统布局 |
4.1.2 转移系统研发 |
4.2 转移方案与实施步骤 |
4.2.1 从储样器至转移装置 |
4.2.2 从转移装置至三轴装置 |
4.3 天然气水合物岩心力学强度及变形特性 |
4.3.1 应力应变曲线 |
4.3.2 埋深影响 |
4.3.3 饱和度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储层分析与评价 |
5.1 船载实验室整体布局与测试方法 |
5.1.1 船载实验室整体布局 |
5.1.2 南海沉积物岩心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方法 |
5.2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分析流程 |
5.2.1 非保真样品分析流程 |
5.2.2 保真样品分析流程 |
5.3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现场分析与评价 |
5.3.1 孔隙含水率 |
5.3.2 分解气 |
5.3.3 沉积物颗粒 |
5.3.4 水合物稳定带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嫦娥四号LND辐射本底去除及中子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的月球探测情况 |
1.1.1 国外发展状态 |
1.1.2 国内发展状态 |
1.2 月球粒子辐射环境研究现状 |
1.2.1 粒子辐射来源 |
1.2.2 剂量和中子探测情况 |
1.3 嫦娥四号卫星背景介绍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的工作原理 |
2.1 科学目标 |
2.1.1 为载人登月提供剂量数据 |
2.1.2 为日球层的研究做贡献 |
2.1.3 额外的探测目标 |
2.2 LND仪器设计和测量原理 |
2.2.1 设计背景 |
2.2.2 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
2.2.3 带电粒子的探测原理 |
2.2.4 中性粒子探测原理 |
2.2.5 热中子探测原理 |
2.2.6 剂量及LET谱测量原理 |
2.3 LND的在轨状态 |
2.4 小结 |
第3章 LND辐射本底去除 |
3.1 辐射本底来源 |
3.2 本底去除方案 |
3.3 地面测试 |
3.3.1 测试条件及设备需求 |
3.3.2 放射源测试 |
3.3.3 测试结果 |
3.3.4 剂量率测量结果分析 |
3.4 仿真分析 |
3.4.1 GEANT4及GDML仿真介绍 |
3.4.2 混凝土散射能力的仿真 |
3.4.3 天津实验场景仿真 |
3.4.4 实验室地面与月表土壤仿真 |
3.5 本底结果与校正 |
3.6 误差估计方法 |
3.7 小结 |
第4章 月表中子能谱反演 |
4.1 中子能谱反演方案 |
4.2 中子入射谱和沉积谱的模型 |
4.3 响应函数的仿真计算 |
4.4 目前中子谱反演的基本方法 |
4.4.1 非负最小二乘法原理 |
4.4.2 基于泊松分布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原理 |
4.4.3 概率迭代法原理 |
4.4.4 数值实验 |
4.5 基于概率的联合代数迭代法 |
4.5.1 基本思想 |
4.5.2 数值实验 |
4.6 月球表面中子能谱的初步反演结果 |
4.7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内容总结及创新性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空间站中子反演方法 |
A.1 CLYC中子探测器的物理结构 |
A.2 CLYC闪烁体探测中子原理 |
A.3 中子能谱的反演 |
A.3.1 响应函数的计算 |
A.3.2 基于增广矩阵的非负最小二乘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LD的780nm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 |
1.2.2 半导体激光器 |
1.2.3 原子滤波器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探测技术 |
2.1 探测原理 |
2.1.1 米散射和瑞利散射光谱 |
2.1.2 反演算法 |
2.2 半导体激光器件 |
2.2.1 半导体激光器 |
2.2.2 半导体光放大器 |
2.3 原子吸收光谱 |
2.4 780nm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激光发射系统设计 |
3.1 激光器选型 |
3.1.1 种子激光器 |
3.1.2 半导体光放大器 |
3.2 发射系统结构设计 |
3.3 光束整形系统设计 |
3.4 脉冲驱动电路设计与实验 |
3.4.1 设计指标 |
3.4.2 驱动方案 |
3.4.3 脉冲驱动电路设计与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光谱分光系统设计 |
4.1 FP标准具设计 |
4.2 铷原子滤波器 |
4.3 分光系统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探测性能分析 |
5.1 系统参数 |
5.2 探测性能仿真与分析 |
5.2.1 系统分光能力分析 |
5.2.2 系统夜间探测性能 |
5.2.3 系统白天探测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参与项目 |
(4)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田间土壤属性快速检测方法与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基础 |
1.3 光谱仪器的发展现状 |
1.4 基于Vis-NIR光谱的土壤属性预测研究进展 |
1.4.1 实验室内土壤Vis-NIR光谱研究进展 |
1.4.2 野外原位土壤Vis-NIR光谱研究进展 |
1.4.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数据与方法介绍 |
2.1 土壤样本采集与化学测试 |
2.2 土壤可见-近红外光谱测量 |
2.2.1 光谱仪简介 |
2.2.2 野外原位光谱采集 |
2.2.3 实验室内光谱采集 |
2.3 光谱预处理方法 |
2.3.1 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法 |
2.3.2 标准正态变量变换 |
2.3.3 连续统去除 |
2.4 数据集划分方法 |
第三章 土壤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研究 |
3.1 土壤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
3.2 土壤光谱预测建模与精度评价方法 |
3.2.1 偏最小二乘回归 |
3.2.2 Cubist |
3.2.3 精度评价方法 |
3.3 室内光谱模型预测精度评价 |
3.3.1 PLSR模型的精度评价 |
3.3.2 Cubist模型的精度评价 |
3.3.3 两种模型的精度比较 |
3.4 野外光谱去除水分影响 |
第四章 土壤属性快速检测设备研发 |
4.1 需求分析 |
4.2 硬件选型 |
4.3 软件开发 |
4.3.1 系统技术选型 |
4.3.2 系统总体设计 |
4.3.3 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 |
4.4 测试精度评价 |
第五章 田间管理系统开发 |
5.1 系统设计思路 |
5.1.1 需求分析 |
5.1.2 系统架构设计 |
5.1.3 系统功能模块 |
5.1.4 系统环境 |
5.2 相关技术介绍 |
5.3 系统功能实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与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用于近海底二氧化碳检测的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的设计原理 |
2.1 红外吸收光谱原理 |
2.2 TDLAS-WMS技术原理 |
2.3 CO_2吸收谱线的选择 |
2.4 光学元件的选择 |
2.4.1 光源 |
2.4.2 探测器 |
2.5 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硬件电路的总体结构 |
3.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2.1 主控芯片 |
3.2.2 电源电路 |
3.2.3 时钟电路 |
3.2.4 复位电路 |
3.2.5 JTAG接口电路 |
3.3 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
3.3.1 多路复用电路 |
3.3.2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 |
3.3.3 A/D转换电路 |
3.4 通信电路的设计 |
3.4.1 双机通信电路 |
3.4.2 RS485 通信电路 |
3.5 PCB的设计及实物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4.2 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 |
4.3 系统的软件设计结构 |
4.4 各模块程序设计 |
4.4.1 初始化程序 |
4.4.2 A/D采集程序 |
4.4.3 中断程序 |
4.4.4 通信程序 |
4.5 通信协议设计 |
4.6 上位机监控平台的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系统的性能测试 |
5.1.1 二次谐波信号的采集 |
5.1.2 动态和静态的气体压力检测 |
5.2 CO_2气体的浓度标定实验 |
5.2.1 ~(12)CO_2气体的浓度标定 |
5.2.2 ~(13)CO_2气体的浓度标定 |
5.3 传感器集成与海上试验 |
5.3.1 传感器集成 |
5.3.2 海上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水分和温度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粮食温度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粮食复介电常数测量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复介电常数测量方法概述 |
2.3 终端开路的同轴探头测量复介电常数原理 |
2.3.1 同轴线传播TEM模式理论 |
2.3.2 终端开路的同轴反射法原理 |
2.4 终端开路的同轴探头设计约束 |
2.4.1 终端开路的同轴探头结构介绍 |
2.4.2 TEM波单模传输约束 |
2.4.3 50欧姆阻抗匹配约束 |
2.4.4 感知区域半径约束 |
2.4.5 内外导体半径对感知区域半径的影响 |
2.4.6 法兰盘半径约束 |
2.5 探头尺寸参数选取及仿真分析 |
2.5.1 探头结构尺寸参数选取 |
2.5.2 探头电磁场仿真分析 |
2.5.3 考虑样品槽影响的电磁场仿真分析 |
2.6 同轴端面反射系数模型 |
2.6.1 同轴端面反射系数解析模型 |
2.6.2 同轴端面反射系数模型参数选择 |
2.7 同轴端面反射系数模型求解方法 |
2.7.1 模型的正问题求解方法及性能 |
2.7.2 模型的逆问题求解方法及性能 |
2.8 复介电常数探头性能测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粮食复介电常数、水分和体密度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粮食复介电常数测量 |
3.2.1 小麦样品水分调质 |
3.2.2 粮食复介电常数变温测量装置及测量步骤 |
3.2.3 小麦复介电常数测量结果及分析 |
3.3 粮食复介电常数、水分和体密度建模 |
3.3.1 粮食中的水分种类概述 |
3.3.2 根据水分分段的小麦复介电常数模型及性能分析 |
3.3.3 小麦水分和体密度模型及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粮食水分、温度和体密度对声速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粮食中声波传播常数测量方法 |
4.2.1 声波在粮食中传播理论概述 |
4.2.2 传统声学阻抗管检测原理 |
4.2.3 粮食中声波传播常数测量装置 |
4.2.4 传递函数测量方法 |
4.2.5 拾音器校准方法 |
4.2.6 粮食中声波传播常数测量步骤 |
4.3 小麦中声波传播常数测量及小麦中声速模型建立 |
4.3.1 小麦中声波传播常数测量过程 |
4.3.2 频率、水分对小麦中声速和衰减系数的影响 |
4.3.3 温度对小麦中声速的影响 |
4.3.4 体密度对小麦中声速的影响 |
4.4 小麦水分对粮食平均孔隙尺寸的影响 |
4.4.1 粮食的等效流体JCA模型 |
4.4.2 基于JCA模型和粒子群算法的粮食平均孔隙尺寸估计方法 |
4.4.3 仿真分析粒子群算法估计JCA模型参数性能 |
4.4.4 流阻率测量及小麦水分对流阻率的影响 |
4.4.5 孔隙率测量及小麦水分对孔隙率的影响 |
4.4.6 小麦平均孔隙尺寸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多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多参数检测原理 |
5.2.1 基于微波和声波透射法的粮食复介电常数和声速测量原理 |
5.2.2 粮食水分、温度和体密度计算方法 |
5.3 实验验证 |
5.3.1 实验装置 |
5.3.2 声波时延估计 |
5.3.3 微波衰减及时延测量 |
5.3.4 实验设备校准 |
5.3.5 实验样品及模型标定 |
5.3.6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高效、安全、负责任采矿的发展》(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3 Quality Control |
3 Case Analysis |
3.1 Analysis on Lexical Level |
3.2 Analysis on Syntactic Level |
3.3 Analysis on Discourse Level |
4 Practice Summary |
4.1 Translatio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
4.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Translated Text |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Ⅲ: Glossary |
作者简历 |
Acknowledgements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等离激元局域场下的聚合物薄膜和频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等离激元局域场的研究背景 |
1.1.1 等离激元局域场的重要性 |
1.1.2 等离激元局域场的增强机理 |
1.2 聚合物PMMA的研究背景 |
1.2.1 PMMA的结构及其重要性 |
1.2.2 PMMA研究现状 |
1.3 非线性和频光谱简介 |
1.3.1和频光谱概述 |
1.3.2 和频光谱原理 |
1.3.3 等离激元局域场下的和频光谱理论基础 |
1.4 表面局域等离激元在和频光谱上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金纳米颗粒对硫醇分子的增强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2.3 和频光谱实验 |
2.2.4 和频光谱数据处理 |
2.3 实验数据讨论 |
2.3.1 自组装硫醇分子在金(铂)片上的结构 |
2.3.2 金纳米颗粒对自组装硫醇分子的增强效应 |
2.3.3 NPoM结构下的自组装硫醇分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影响和频光谱增强效应因素的探究 |
3.1 序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数据与结果分析 |
3.3.1 增强的选择性 |
3.3.2 金纳米棒尺寸对增强的影响 |
3.3.3 不同制备方法的影响 |
3.3.4 PMMA分子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等离激元局域场对超快振动动力学的影响 |
4.1 序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数据与结果分析 |
4.3.1 PMMA C=0振动动力学 |
4.3.2 金纳米棒作用下的PMMA C=0振动动力学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载人潜水器-水下多平台信息交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下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载人潜水器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2 ROV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3 AUV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本文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载人潜水器的基本参数 |
2.2 载人潜水器需求及水下应用目标 |
2.3 载人潜水器信息交互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下无人平台及其信息交互技术 |
3.1 水下无人平台的分类 |
3.2 无人有缆水下平台信息交互技术 |
3.3 水下无人自治平台信息交互技术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声光电水下载人无人平台信息交互系统设计 |
4.1 载人潜水器-无人平台水下信息交互系统设计 |
4.1.1 基于载人潜水器的信息交互平台设计 |
4.1.2 通讯控制主控系统设计 |
4.2 声学信息交互系统设计 |
4.2.1 声学信息交互系统整体设计 |
4.2.2 声学信息交互系统整体设计 |
4.3 光学信息交互系统设计 |
4.3.1 光学通讯系统整体设计 |
4.3.2 光发射端电路的设计 |
4.3.3 光接收端电路的设计 |
4.4 电磁学信息交互系统设计 |
4.4.1 电磁学通讯系统总体设计 |
4.4.2 电磁学通讯系统对接结构设计 |
4.5 信息交互系统软件设计 |
4.5.1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
4.5.2 上位机界面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下载人无人平台信息交互技术功能验证 |
5.1 载人潜水器-无人平台水下光学信息交互技术 |
5.1.1 上位机界面设计光通讯系统地面通讯试验 |
5.1.2 光通讯系统水下通讯试验 |
5.2 载人潜水器-无人平台水下电磁学学信息交互技术 |
5.2.1 电磁学信息交互系统通信距离影响因素研究 |
5.2.2 电磁耦合通讯系统地面通讯试验 |
5.2.3 电磁耦合通讯系统水下通讯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高灵敏振动光谱技术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食品安全概况 |
1.3 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
1.3.1 色谱检测方法 |
1.3.2 质谱检测方法 |
1.3.3 生物检测方法 |
1.3.4 光谱检测方法 |
1.4 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及其研究进展 |
1.4.1 拉曼光谱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1.4.2 红外光谱技术及气相红外光谱技术 |
1.5 化学计量学与振动光谱技术 |
1.5.1 化学计量学概述 |
1.5.2 光谱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学 |
1.5.3 化学计量学在振动光谱中的应用前景 |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单滴拉曼成像技术在牛奶多种痕量污染物高通量检测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咖啡环效应 |
2.3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2.3.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3.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基底的选择 |
2.4.2 牛奶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去除 |
2.4.3 目标检测物的拉曼光谱 |
2.4.4 DWT光谱预处理 |
2.4.5 咖啡环沉积的拉曼成像分析 |
2.4.6 目标物在咖啡环沉积中的分布规律及机理探讨 |
2.4.7 咖啡环沉积的拉曼成像半定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中药成分马兜铃酸Ⅰ的快速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马兜铃酸Ⅰ的特征SERS光谱 |
3.3.2 IDWT光谱预处理 |
3.3.3 实际样品中马兜铃酸Ⅰ的定量分析 |
3.3.4 方法实用性评估 |
3.3.5 加标回收率评价 |
3.3.6 方法可重复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标记气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假酒快速甄别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甲醇和酒类的G-FTIR光谱 |
4.3.2 加标酒类样品的G-FTIR光谱 |
4.3.3 G-FTIR光谱的IDWT预处理 |
4.3.4 PCA-LS-SVM法鉴别勾兑类假酒 |
4.3.5 PO-CARS变量筛选与PLS定量模型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鸡肉腐败程度判别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鸡肉挥发性成分的G-FTIR光谱 |
5.3.2 常温储存鸡肉样品变质过程中挥发性气体的变化趋势 |
5.3.3 冷藏储存鸡肉样品变质过程中挥发性气体的变化趋势 |
5.3.4 鸡肉腐败程度PCA-SVM判别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红外运动探测信号取样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船载检测系统与样品分析方法研究[D]. 李星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2]嫦娥四号LND辐射本底去除及中子反演[D]. 侯东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4)
- [3]基于LD的780nm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设计[D]. 周煜东.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4]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田间土壤属性快速检测方法与设备研究[D]. 洪武斌. 浙江大学, 2020(02)
- [5]用于近海底二氧化碳检测的数据采集与通信系统的研制[D]. 李亚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6]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水分和温度检测技术研究[D]. 张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7]《高效、安全、负责任采矿的发展》(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麻珂雯.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等离激元局域场下的聚合物薄膜和频光谱研究[D]. 张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载人潜水器-水下多平台信息交互技术研究[D]. 傅文韬.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10]基于高灵敏振动光谱技术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方法研究[D]. 谭棕.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