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坏血酸、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广和[1](2020)在《酮病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及防治制剂效果评价》文中指出酮病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为了使奶牛成功地从妊娠晚期过渡到哺乳期,机体需要精确地协调多个组织中的新陈代谢,以最终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满足生产需要。过渡期奶牛能量需求增加,但由于干物质摄入量(dry matter intake,DMI)降低,导致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在NEB期间,奶牛必须使用脂肪和蛋白质储备作为能量来源,过量的脂肪动员通常会导致酮体生成,当过量的酮体在血液中积聚时,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血液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能量状态。因此,监测过渡期奶牛的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对筛选奶牛酮病个体诊断和群体诊断的新型指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生物化学和ELISA方法检测了过渡期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以评估亚临床和临床酮病奶牛代谢的各个方面在过渡期内与健康奶牛相比所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同健康奶牛相比,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奶牛血液中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和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A)、胰高血糖素(glycagon,GN)、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triglayceride lipase,HS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蛋白代谢指标肌酐(creatinine,CREA)、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急性反应期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的含量显着升高。而葡萄糖(glucose,GLU)、胰岛素(insulin,INS)、载脂蛋白B-100(apolipoprotein B100,APOB-100)、载脂蛋白C-Ⅲ(apolipoprotein C-Ⅲ,APOC-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PP)、瘦素(leptin,LP)的含量显着下降。这些结果证实BHBA可以作为诊断奶牛酮病的指标,NEFA、GN、HSL、TBIL、DBIL、IBIL、CREA、AST、ALT、LDH以及GLU、INS、APOB-100、APOC-Ⅲ、IGF-1、PP、LP等可作为诊断奶牛酮病的辅助指标。此外,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奶牛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解作用增强,肝功能受损,且酮病奶牛表现出系统性无菌炎症。荷叶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生物学功能,已被作为中草药成分或功能性食品,用于炎症、癌症、糖尿病、皮肤病、出血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螺旋藻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食品的补充剂,由于其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在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炎方面均可发挥作用。本研究对一种以荷叶和螺旋藻为主要成分的酮病防治制剂进行评估。通过体内实验,观察产品制剂对奶牛酮病及过渡期奶牛常见的其他疾病,如生产瘫痪和产后产道炎症的预防效果,并进一步检测产品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和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该制剂饲喂的预防组奶牛患酮病的数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奶牛,且预防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显着高于对照组。此外,预防组奶牛产后瘫痪和产道存在炎症的奶牛数量显着低于对照组。此外,与对照组奶牛相比,预防组奶牛受胎率显着升高。酮病治疗试验时,筛选患有酮病的奶牛,分为日粮中添加产品制剂的治疗组和正常日粮饲喂的对照组,分别检测NEFA、BHBA、GLU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奶牛NEFA和BHBA浓度明显下降,而GLU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此外,治疗组奶牛血液中ALT和AST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该制剂可有效预防奶牛酮病及其他过渡期奶牛常见疾病,并且能够提高产奶量和过渡期后奶牛的受胎率。同时,本产品可有效治疗奶牛酮病,并缓解酮病奶牛的肝脏损伤。综上所述,亚临床和临床酮病奶牛存在严重的代谢紊乱。本研究评估的新型制剂,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酮病的效果,因其原材料极易得到,价格低廉,能够大大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企业收益,可为实现酮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娄飞[2](2020)在《肉桂油口服液的研制及其在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在世界范围内已出现了多种沙门氏菌耐药性菌株,直接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及食品安全。沙门氏菌主要通过食源性传播的途径感染人类及动物,引起一些相关的胃肠道疾病,严重者可导致系统性感染。在畜禽养殖业中,鸡白痢持续危害养鸡业的发展,给我国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抗生素是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但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残留等。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新的抗感染策略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沙门氏菌含有两套毒力系统毒力岛1(SPI-1)和毒力岛2(SPI-2)。毒力岛1在沙门氏菌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入侵细胞的作用。毒力岛2在沙门氏菌寄居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胞内增殖作用。Ⅲ型分泌系统(T3SS)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保守存在,并且在细菌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Ⅲ型分泌系统并不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通过抑制Ⅲ型分泌系统的功能,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可将细菌从体内清除。所以,在沙门氏菌感染的过程中,以Ⅲ型分泌系统为药物靶标,能够达到抗沙门氏菌感染的目的。在倡导食品安全、用药安全、回归自然的时代背景下,以中草药为原料药,开发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产品备受关注。本课题组长期从事靶向细菌性重要毒力因子的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抑制剂筛选及机制研究,为中药、天然药物及其活性成分抗细菌感染提供了新型策略和潜在先导化合物。在天然化合物中进行了系列抑制剂筛选,发现肉桂醛(桂皮醛)在不影响沙门氏菌生长的浓度范围内可通过干预细菌Ⅲ型分泌系统功能,体外和体内均可显着降低沙门氏菌致病力。肉桂油是将肉桂的干燥枝、叶进行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是一种天然药物提取物,肉桂油中主要成分即为肉桂醛,含量高达85%以上,故本项目以肉桂油为原料药,通过系统的处方筛选、制剂工艺考察、质量检测方法建立、样品稳定性研究等,对新兽药肉桂油口服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制,为后续药理、毒理、扩大临床研究数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本研究通过制备肉桂油口服液,建立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报告系统,通过检测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活性,发现肉桂油口服液能够抑制其功能,且无抑制细菌生长和杀菌活性。本研究通过体外生物化学试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一步阐明肉桂油口服液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作用机制,发现鸡白痢沙门氏菌在经过肉桂油口服液处理后,其Ⅲ型分泌系统组分的关键蛋白SipA、SipB和调控蛋白HilA的表达量显着下降。RT-PCR实验验证,肉桂油口服液影响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上游的调控并进而影响下游蛋白的表达。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治疗试验,发现肉桂油口服液给药剂量为0.18g/kg体重/天时,为治疗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最佳药物剂量,且预防效果更佳。从肉鸡的一般临床状况、血液生理指标检测、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等方面进行安全性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肉桂油口服液1倍、3倍、5倍推荐剂量且连续使用10天对肉鸡是安全的,在此剂量范围内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于临床。综上所述,肉桂油口服液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前提下,通过影响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转录调控达到抑制其活性的作用。通过人工感染动物模型进行药物体内活性评价,发现肉桂油口服液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死亡具有保护作用。为我国畜禽沙门氏菌感染创新药物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治疗药物。
王铁[3](2020)在《血脂和肝肾功能在帕金森病中的检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我国确诊为帕金森病的人数逐年上升,截至目前帕金森病尚无痊愈的治疗方案,并且该病后期治疗效果较差,使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差,这将给患者本人、家属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因此找出可用于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生化指标尤为重要。由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众多的发病机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考虑直接胆红素、尿酸等肝肾功能指标和血脂检测中的某些指标与帕金森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血脂和肝肾功能在帕金森病中的检测与分析。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帕金森病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检测的指标水平,发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素氮、尿酸、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7月——2020年1月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帕金森病,并且无脑血管疾病、脑炎等原因所导致的帕金森综合征和心、肺、消化(肝胆)和肾等疾病的175例帕金森患者作为帕金森病组(平均年龄67.3岁),其中男性73例,女性102例。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将帕金森患者分为两组:短程组(病程≤2年)8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54例;长程组(病程>2年)89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8例。收集短程组、长程组2组的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中老年组成,测定记录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各项生化指标。同期体检中心随机选取年龄及性别配对的215名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67.3岁),其中男性89例,女性126例。同样收集正常对照组的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中老年组成,测定记录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各项生化指标。采用SPSS25.0软件对帕金森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人数、中老年数量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然后对短程组、长程组、正常对照组3组的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的相关生化指标采用非参数检验,采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表示结果。结果:(1)帕金森患者组(包括短程组和长程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中老年构成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2)帕金森组(包括短程组和长程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肝功能检测指标中ALT、AST、TB、IBIL检测结果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帕金森组(包括短程组和长程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肾功能检测指标中UA检测值均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4)帕金森组(包括短程组和长程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血脂检测指标中TC、TG、HDL检测值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5)短程组Cr、BUN检测值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检测值(P<0.05),同时Cr、BUN检测值也显着低于长程组检测值(P<0.05);(6)长程组LDL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长程组LDL检测值与短程组检测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7)男性帕金森患者的UA、Cr值显着高于女性帕金森患者(P<0.05)。结论:本研究可通过对帕金森患者肝、肾功能和血脂检测发现:(1)帕金森病患者血清 ALT、AST、TB、IBIL、TC、TG、HDL、UA、UA/Cr 检测值,显着低于正常人并且与病程无关;(2)早期帕金森患者BUN、Cr水平降低明显,后期帕金森患者LDL水平降低明显;(3)男性帕金森患者的TB、DB、UA、Cr显着高于女性帕金森患者,TC、TG、LDL显着低于女性患者。男性帕金森病患者和女性帕金森病患者的ALT、AST、IBIL、BUN、UA/Cr差异不显着。综上,可以考虑将血清 ALT、AST、TB、IBIL、TC、TG、HDL、UA、UA/Cr 检测值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
石文,黄婕如,刘冬冬,何敏,郑楚宏,肖倩,林莉,黄译乐,李琳,徐建华[4](2020)在《应用CLSI EP7-A3评价肌酐测定的干扰因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7-A3在评价肌酐(Cr)测定干扰因素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CLSI EP7-A3文件,采用实验当天新鲜血清(无溶血、脂血、黄疸),通过配对差异实验确认干扰物质,通过剂量效应实验中应用点对点分析方法明确干扰物质带来的结果差异。结果 甘油三酯16.94 mmol/L、盐酸多巴酚丁胺4.01 μmol/L、抗坏血酸298 μmol/L对Cr测定无干扰,以游离胆红素684 μmol/L、结合胆红素684 μmol/L、羟苯磺酸钙144 μmol/L、血红蛋白10 g/L为最大干扰物浓度做剂量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以上干扰物对Cr测定有负干扰。结论 按照EP7-A3评价肌酐测定的干扰因素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亓斐[5](2020)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血常规变化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分析帕金森病(PD)组和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中性粒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尿酸/肌酐(UA/Cr)、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AI/高密度脂蛋白(ApoAI/HDL)、载脂蛋白B(ApoB)、血清肌酶(CK、CK-MB、LDH)、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P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预测PD患病风险,可能为PD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251名PD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分别按照性别、年龄、H-Y分期分组。纳入同期与病例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及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的220名神经内科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样按照性别、年龄分组。分析比较PD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亚组间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特点,分析P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绘制个体化预测PD患病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结果:(1)总体PD组UA/Cr、Hb、HCT、ApoB、ApoAI/HDL低于对照组,TBIL、Hcy、LDH、NL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K-MB、ApoAI、CysC在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2)不同性别PD组与对照组:男性PD组UA/Cr、HCT、ApoB、ApoAI/HDL低于男性对照组,TBIL、Hcy高于男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女性PD组UA/Cr、ApoB低于女性对照组,Hcy、LDH、NLR高于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3)不同年龄PD组与对照组:中青年PD组UA/Cr、ApoB、ApoAI/HDL低于中青年对照组,TBIL、Hcy、CK-MB、LDH、NLR高于中青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老年PD组UA/Cr、CK、ApoB、ApoAI/HDL低于老年对照组,Hcy、NLR高于老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4)UA/Cr、CysC、ApoAI/HDL水平在早期和中期PD组间无显着差异,但晚期PD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早期、中期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NLR水平在早期和中期PD组间无显着差异,但晚期PD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早期、中期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AI水平在中期和晚期PD组间差异无显着差异,但早期PD组ApoAI水平低于中期、晚期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水平在三组间未见显着差异。(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UA/Cr、Hb、ApoB降低及TBIL、Hcy升高可能为P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BIL每升高1个单位,PD患病风险增加10.49%;Hcy每升高1个单位,PD患病风险增加10.71%。(6)应用R软件建立个体化PD患病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TBIL、Hcy水平的升高及UA/Cr、Hb、ApoB水平的降低,列线图模型的评分相应增高,PD患病风险也相应增加。结论:(1)PD患者血清UA/Cr、Hb、HCT、ApoB、ApoAI/HDL降低,其中UA/Cr、ApoB在不同年龄及性别PD患者中均下降;PD患者血清TBIL、Hcy、LDH、NLR升高,其中Hcy在不同年龄及性别PD患者中均增高。(2)晚期PD患者血清UA/Cr、CysC、ApoAI/HDL低于早中期PD患者;晚期PD患者血清LDH、NLR高于早中期PD患者;早期PD患者血清ApoAI低于中晚期PD患者。(3)UA/Cr、Hb、ApoB降低及TBIL、Hcy升高可能为P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亮亮[6](2019)在《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通过现代检验技术,寻找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及筋疽患者不同证候的生物学基础,进而建立以证候为靶点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为糖尿病足“筋疽”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规范化及病证结合的研究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我院脉管病科136例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等资料的采集,选用Epi Data数据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采集上述136例筋疽患者及我院内分泌科6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血清,检测AGEs、IL-8、s VCAM-1、Hyp等血液指标,分析不同生物学指标与筋疽及筋疽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1.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以男性及老年患者居多,周围神经病变为其主要影响因素。2.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合证素辨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别,认为将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的中医证型分为4类较为合适,分别为湿热毒盛证、血脉瘀阻证、气血两虚证及热毒伤阴证。其中以湿热毒盛证最多,约占总人数33.1%。3.2h PBG、AGEs、CRP、IL-8、s VCAM-1、WBC、ALB、TC、HDL-C、RBC、HGB在筋疽组患者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中,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h PBG、IL-8、AGEs、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RBC、ALB是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5.湿热毒盛证患者血CRP水平显着高于其他证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B、TC、HDL-C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中医证型,其中ALB组间对比P<0.05,TC、HDL-C组间对比P<0.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湿热毒盛证患者血s VCAM-1、AGEs水平较其他证型组亦明显升高,但与其他证型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结论:1.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临床辨证可分为4型,其中以湿热毒盛为主。2.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湿热毒盛证形成的原因与低营养状态下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糖及持续炎症反应相关。3.2h PBG、IL-8、AGEs、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胡树昆[7](2019)在《快速定量检测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干化学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α-羟丁酸脱氢酶为乳酸脱氢酶同功酶之一,在人体内普遍存在,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筛查。人体血液中α-羟丁酸脱氢酶的测定对鼻咽癌、肺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镰状细胞病等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临床上检测α-羟丁酸脱氢酶的方法为液生化法,但此方法需要大型的自动化生化仪器,仪器价格昂贵,且需要成熟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简单、快速、操作方便的POCT检测方法可应用于临床上。本研究利用干式生化检测原理和技术研制了一种快速检测人体中α-羟丁酸脱氢酶的干化学试纸,同时配套自行开发的小型台式反射光度计可以定量检测人体血液当中的α-羟丁酸脱氢酶含量,经过临床验证性能符合临床需要,形成的产品已获得CFDA注册文号,可以投入临床实际应用。该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干化学产品的空白,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试剂成本低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设计了单因子及全因子实验对试纸材进行料筛选及试纸配方的优化。确定了测试条件:测试波长为550nm,反应时间为120s,加样量为15μL;对试纸反应中涉及到的底物浓度、缓冲溶液pH值和离子浓度、显色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稳定剂、辅酶和保护剂主要组分进行优化。试纸的配方优化结果:α-羟丁酸的浓度为15mmol/L、缓冲液离子浓度为100mmol/L、pH值为8.2、显色剂浓度为50mmol/L、吐温-20的浓度为0.5%,稳定剂浓度为4%,辅酶浓度为10%,保护剂浓度为1%。对试纸材料进行筛选,试剂层选用15μm孔径的CNPC-SS12,扩散层选用PES30/24,中间层选用6613。将优化后配方应用于试剂层中,结合筛选好的膜材组装成试纸,对试纸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试纸的批内精密度6.8%~7.1%、批间精密度4.0%~4.9%、总精密度7.8%~8.6%,均小于10%;测试朗道校准品高低值准确度的偏差分别为4.9%和5.3%,都小于15%;试纸线性范围在24U/L~953 U/L内,相关方程为y=0.970x+1.971,相关系数R2=0.9997;试纸开瓶21天,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试纸保持稳定;在37℃储存14天,试纸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表明α-HBDH干化学试纸在2~8℃冷藏条件下可储存12个月;常见干扰物质低于以下浓度时:血红蛋白5g/L、胆红素342μmol/L、甘油三酯37mmol/L、抗坏血酸170μmol/L,对α-HBDH检测无明显干扰。干化学试纸与液体参考方法学比较,相关方程为y=0.995x+20.934(r=0.995),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的斜率为0.995,接近理论值1;Bland-Altman分析显示4.16%的点在一致性界限之外。表明干化学与液体试剂相关性良好,具有可比性。对不同抗凝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肝素钠血浆与血清检测结果同源性最好,肝素钠血浆的相对偏倚为5.7%,试纸测定脑梗患者α-HBDH浓度与正常人的差异性对比明显,表明该试纸适用于脑梗患者的辅助诊断。临床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试纸可应用于α-HBDH的检测,可在基层医院进行应用推广。
李小慧,马凌,陈平[8](2019)在《干化学法检测肌酐的内源性干扰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抗坏血酸、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尿酸和肌酸对干化学法检测肌酐的干扰。方法:按照《EP7-A:临床化学干扰试验——批准指南》(第2版)中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设立对照组,分别测试含不同浓度的干扰物质的肌酐溶液,并分析测试结果。结果:1、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肌酐低浓度和高浓度检测均无影响;2、胆红素对肌酐低浓度和高浓度检测均产生负干扰;3、血红蛋白对肌酐低浓度测试产生负干扰,对肌酐高浓度测试没有干扰;4、抗坏血酸对肌酐低浓度和高浓度检测均产生负干扰;5、尿酸对肌酐低浓度测试没有干扰,对肌酐高浓度测试产生负干扰;6、肌酸对肌酐低浓度和高浓度检测均产生正干扰。
邹志宁[9](2016)在《胆红素、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总结胆红素、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参与体检健康人员64例,空腹采集每例患者肝素抗凝的静脉血3 m L,高速离心分离血清备用。按照不同用量,在采集血液中添加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抗坏血酸以及血红蛋白,统计添加后部分生化检测指标结果。结果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抗坏血酸以及血红蛋白对葡萄糖、尿酸、肌酐以及总胆固醇检测结果均有一定线性影响作用。结论待测样本中胆红素、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有干扰,检测结果低于真实值。
潘学营[10](2016)在《基于核磁共振的食蟹猴应激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蟹猴广泛用于新药的安全评价,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很多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常见的因素有:运输、禁食和保定。代谢组学是通过考察机体受到刺激后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代谢途径的一种新技术。本文主要是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传统手段对食蟹猴的运输、保定和禁食应激进行研究,为使用食蟹猴的人员在试验设计和相关数据解释时提供关于这些事件对动物产生影响的理论信息。运输会使食蟹猴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使血浆MDA、PC和GSH-Px升高,T-AOC、SOD、GSH和CAT降低;使WBC、NEUT、EOS、Retic、BUN和CK降低,RBC、GHB、HCT、LYM、BASO、ALT、AST、ALP、CREA、LDH和TBIL升高;使血浆乳酸盐、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盐、肌肉肌醇、肌酐和尿素氮升高,亮氨酸和脯氨酸降低,尿液乳酸盐、糖蛋白、丙酮酸盐、柠檬酸盐、胆碱、肌酐、α-酮戊二酸盐、牛磺酸和尿囊素升高,异亮氨酸、亮氨酸、肌氨酸、肌肉肌醇、3-羟基丁酸和马尿酸盐降低,这说明运输能对食蟹猴的能量、脂类、氨基酸、肌酸及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生干扰。这些干扰经21天后,基本能恢复至正常,经历35天基本能完全恢复正常。猴椅保定使WBC和N/L极显着升高,NEUT、LYM和LUC显着降低;经氯胺酮和猴椅复合保定,虽然也会使WBC和N/L升高,NEUT、LYM和LUC降低,但变化的幅度比单独物理保定小很多。单独氯胺酮保定会使血浆α-葡萄糖、肌肉肌醇、乳酸和尿液琥珀酸盐、丙酮酸盐和乳酸盐降低,血浆亮氨酸和尿液精氨酸升高。这表明单独物理或化学保定均会使动物产生应激,物理保定比化学保定应激更明显,氯胺酮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物理保定对动物产生的应激。禁食使Retic、BUN、LDH、CK和Ca2+降低;使血浆亮氨酸、脂蛋白、糖蛋白、丙酮、丙酮酸盐、肌酸盐和不饱和脂类升高,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盐、谷氨酰胺、肌肉肌醇和α-葡萄糖降低;尿液丙酮酸、乙酰乙酸盐、胆碱、肌酸酐和尿囊素升高,异亮氨酸、糖蛋白、柠檬酸盐、二甲胺、肌肉肌醇、甲酸盐和牛磺酸降低。这表明禁食会使食蟹猴产生应激,能干扰其能量、氨基酸、脂类和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综上,使用食蟹猴进行试验时,应对其运输、保定和禁食关注,因这些操作均能对动物产生应激,在试验设计和相关数据解释时应考虑这些应激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抗坏血酸、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坏血酸、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酮病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及防治制剂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奶牛酮病的概述 |
1.1 奶牛酮病的分类 |
1.1.1 亚临床酮病 |
1.1.2 临床酮病 |
1.2 奶牛酮病的代谢特征 |
1.2.1 糖代谢 |
1.2.2 脂代谢 |
1.2.3 蛋白代谢 |
1.2.4 常量和微量元素代谢 |
1.2.5 免疫功能的变化 |
1.3 小结 |
第2章 奶牛酮病的治疗现状及防治制剂 |
2.1 奶牛酮病的治疗现状 |
2.1.1 葡萄糖 |
2.1.2 糖皮质激素 |
2.1.3 胰岛素 |
2.1.4 维生素B12/磷结合产品 |
2.1.5 丙二醇 |
2.1.6 组合疗法 |
2.2 奶牛酮病防治制剂 |
2.2.1 荷叶 |
2.2.2 螺旋藻 |
2.3 小结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酮病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诊断指标的筛选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样品采集 |
1.1.3 主要试剂材料 |
1.1.4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血液中糖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 |
1.2.2 血液中脂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 |
1.2.3 血液中蛋白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 |
1.2.4 血液中血清酶学、血液免疫学和血液激素指标的检测 |
1.2.5 血液中急性期反应蛋白和骨胶原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 |
1.2.6 血液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检测 |
1.2.7 数据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总体特征 |
1.3.2 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血液糖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
1.3.3 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血液脂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
1.3.4 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血液蛋白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
1.3.5 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血液血清酶学指标测定结果 |
1.3.6 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血液激素指标测定结果 |
1.3.7 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血液蛋白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 |
1.3.8 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血液中急性期反应蛋白测定结果 |
1.3.9 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血液中骨胶原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 |
1.3.10 健康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和临床酮病奶牛血液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
1.4 讨论 |
1.4.1 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奶牛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改变 |
1.4.2 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奶牛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变 |
1.4.3 亚临床酮病和临床酮病奶牛免疫功能及急性反应期蛋白相关指标的改变 |
1.5 小结 |
第2章 奶牛酮病防治制剂的效果评价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材料 |
2.2 方法 |
2.2.1 制剂饲喂 |
2.2.2 样品采集及观察 |
2.2.3 血液中脂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 |
2.2.4 数据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3.1 产品制剂对酮病预防效果的研究 |
2.3.2 产品制剂对产奶量的影响 |
2.3.3 产品制剂对产后瘫痪预防效果的研究 |
2.3.4 产品制剂对产后产道炎症预防效果的研究 |
2.3.5 产品制剂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 |
2.3.6 产品制剂对酮病奶牛治疗效果的研究 |
2.3.7 产品制剂对酮病奶牛肝功能治疗效果的研究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肉桂油口服液的研制及其在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沙门氏菌研究进展 |
1.1 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 |
1.2 沙门氏菌主要毒力因子 |
1.3 沙门氏菌毒力岛 |
1.4 沙门氏菌耐药性 |
1.5 目前使用抗生素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问题 |
第2章 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 |
2.1 Ⅲ型分泌系统 |
2.2 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组成部分 |
2.3 与Ⅲ型分泌系统相关的其他影响因素 |
2.4 参与分泌的其他靶蛋白 |
第3章 肉桂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3.1 肉桂油概况介绍 |
3.2 肉桂油主要药理成分 |
3.3 肉桂油主要成分药理作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肉桂油口服液的研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肉桂油口服液抗沙门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作用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肉桂油口服液对人工感染鸡沙门氏菌病的治疗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试验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肉桂油口服液对靶动物临床用药安全性评价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肉桂油口服液对鸡沙门氏菌感染的扩大临床治疗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试验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血脂和肝肾功能在帕金森病中的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研究报告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材料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结果 |
第3章 讨论 |
3.1 肝肾功能和血脂检测与帕金森病 |
3.2 性别与帕金森病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综述 帕金森生物化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帕金森患者检验数据 |
附表2 正常对照组检测数据 |
(5)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血常规变化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组 |
2.1.2 对照组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资料收集 |
2.2.2 病例组及对照组分组情况 |
2.2.3 血清学指标的参考值范围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PD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3.2 PD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2.1 总体PD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2.2 不同性别PD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2.3 不同年龄PD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3 不同临床分期PD组内各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4 PD患病相关因素的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5 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3.5.1 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
3.5.2 列线图模型的验证 |
第四章 讨论 |
4.1 UA/Cr、TBIL与 PD的关系 |
4.2 Hcy与PD的关系 |
4.3 Cysc、NLR与 PD的关系 |
4.4 CK、CK-MB、LDH与 PD的关系 |
4.5 Hb与PD的关系 |
4.6 ApoB、ApoAI与 PD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观察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
1.2.2 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
1.2.3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诊断标准 |
1.2.4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素辨证标准 |
1.3 分型标准 |
1.3.1 西医糖尿病足分型标准 |
1.3.2 奚氏糖尿病足分型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研究方法 |
1.7.1 临床观察指标 |
1.7.2 数据录入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构成情况 |
2.1.1 年龄及性别情况 |
2.1.2 吸烟及饮酒情况 |
2.1.3 常见合并症分布情况 |
2.2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四诊资料的临床分布 |
2.3 证候因子分析的结果 |
2.3.1 KMO检验及Bartlett球型检验结果 |
2.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2.3.3 因子分析旋转 |
2.4 证候聚类分析的结果 |
2.5 证素辨证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第二部分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生物学基础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观察对象 |
1.1.1 伦理审查 |
1.1.2 分组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标本收集及指标检测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筋疽组与糖尿病组血液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1 代谢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2 炎性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3 生化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2.4 血液学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3 筋疽组患者不同证型间血液指标的差异性比较 |
2.3.1 不同证型间糖代谢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3.2 不同证型间炎性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3.3 不同证型间生化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
2.4 筋疽组与糖尿病组风险因素回归分析 |
2.4.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4.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及小结 |
3 讨论 |
3.1 中医对DF的认识 |
3.2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3.3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中医证型分析 |
3.3.1 中医对糖尿病足证型的认识 |
3.3.2 因子分析 |
3.3.3 因子旋转 |
3.3.4 聚类分析 |
3.3.5 证素辨证 |
3.4 筋疽患者血指标的特征性改变 |
3.5 筋疽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 |
3.6 筋疽不同中医证型与代谢性指标及炎性指标的关系 |
4 小结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献综述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足发病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已发表论文 |
附录三:临床信息采集表 |
附录四:伦理审查意见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
(7)快速定量检测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干化学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干化学介绍 |
1.2.1 干化学定义 |
1.2.2 干化学检测方法 |
1.2.3 干化学的发展进程 |
1.2.4 干化学试纸的反应原理与技术类型 |
1.2.5 干化学的应用 |
1.3 α-羟丁酸脱氢酶的介绍 |
1.3.1 α-羟丁酸脱氢酶的理化性质 |
1.3.2 α-羟丁酸脱氢酶与疾病的关系 |
1.3.3 α-羟基丁酸脱氢酶检测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α-羟丁酸脱氢酶干化学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反应条件探究 |
2.3.1 反应原理 |
2.3.2 测定波长 |
2.3.3 试纸结构及其制备 |
2.3.4 初步显色验证 |
2.3.5 反应加样量研究 |
2.3.6 反应时间 |
2.4 试纸配方单因素探究 |
2.4.1 α-羟丁酸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2.4.2 缓冲溶液pH值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2.4.3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反应的影响 |
2.4.4 显色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4.5 表面活性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4.6 分析方法 |
2.5 试纸配方的全因子实验探究 |
2.5.1 实验方法 |
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1 实验反应条件探究结果 |
2.6.2 试纸配方单因素探究结果 |
2.6.3 试纸配方的全因子实验探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α-HBDH干化学试纸膜材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试剂层材料的选择 |
3.3.2 扩散层材料的选择 |
3.3.3 中间层材料的选择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试剂层膜材的结果分析 |
3.4.2 扩散层膜材的结果分析 |
3.4.3 中间层膜材的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α-羟丁酸脱氢酶干化学试纸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α-HBDH干化学测定试纸的制备 |
4.3.2 仪器的规格及测定方法 |
4.3.3 标曲的建立 |
4.3.4 精密度评价 |
4.3.5 准确度评价 |
4.3.6 线性范围 |
4.3.7 试纸条稳定性 |
4.3.8 干扰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4.2 精密度结果 |
4.4.3 准确度结果分析 |
4.4.4 线性范围结果分析 |
4.4.5 试纸条稳定性结果分析 |
4.4.6 干扰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α-羟丁酸脱氢酶干化学试纸的临床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与分析方法 |
5.2.1 方法学比较 |
5.2.2 抗凝剂类型研究 |
5.2.3 脑梗死患者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方法学比较结果 |
5.3.2 不同抗凝剂类型血浆比较结果 |
5.3.3 脑梗死患者的测定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干化学法检测肌酐的内源性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干化学法检测原理及主要干扰 |
1.1 反应原理[6] |
1.2 结构原理 |
1.3 干化学法检测的主要干扰 |
1) 内源性干扰物 |
2) 外源性干扰物 |
3) 方法学检测的干扰 |
2 实验方法 |
2.1 主要实验设备及试剂 |
2.2 肌酐测试试纸条的制作 |
2.3 实验及数据分析方法 |
2.4 内源性干扰物质实验方法 |
3 几种主要干扰对肌酐检测的干扰及结果分析 |
3.1 测试结果汇总 |
3.2 测试结果的偏倚程度 |
3.3 测试结果的分析 |
4 结论 |
(9)胆红素、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3观察指标统计添加不同干扰物质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葡萄糖(Glu)、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H)。 |
2结果 |
3讨论 |
3.2抗坏血酸对检测结果影响抗坏血酸又叫做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所需维生素,也是一种强还原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干扰作用,能够还原试剂过氧化氢,减少待测物质还原过氧化氢量,使得显示红色的醌亚胺生成量显着降低,导致待测物质检测量低于真实值[6]。临床进行检测前,需注明患者是否正在使用抗坏血酸,或者于当天清晨用药前进行待测样本采集,尽可能降低抗坏血酸对待测指标影响。 |
(10)基于核磁共振的食蟹猴应激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实验动物应激研究进展 |
1.1.1 应激后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的评价 |
1.1.2 应激后氧化应激的评价 |
1.1.3 代谢组学概述 |
1.1.4 代谢组学的分析测试方法 |
1.1.5 基于NMR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的应用 |
1.2 目的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2 运输应激对食蟹猴氧化应激及代谢组学的影响 |
2.1 运输应激对食蟹猴氧化应激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仪器设备 |
2.1.1.2 动物 |
2.1.1.3 动物饲养环境 |
2.1.1.4 动物运输 |
2.1.1.5 动物福利 |
2.1.1.6 实验结束后动物处理 |
2.1.1.7 血液及血浆准备 |
2.1.1.8 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应激指标测定 |
2.1.1.9 统计分析 |
2.1.2 结果 |
2.1.2.1 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应激 |
2.1.2.2 血液学 |
2.1.2.3 血清生化 |
2.1.3 讨论 |
2.1.3.1 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应激 |
2.1.3.2 血液学和血清生化 |
2.1.4 小结 |
2.2 基于~1H NMR的食蟹猴运输应激血浆和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仪器设备 |
2.2.1.2 动物 |
2.2.1.3 动物饲养环境 |
2.2.1.4 动物运输 |
2.2.1.5 动物福利 |
2.2.1.6 实验结束后动物处理 |
2.2.1.7 血液采集 |
2.2.1.8 尿液收集 |
2.2.1.9 ~1H NMR法测定血浆和尿液 |
2.2.1.10 ~1H NMR数据分析 |
2.2.2 结果 |
2.2.2.1 血浆和尿液的~1H NMR谱 |
2.2.2.2 血浆和尿液的OPLS-DA分析 |
2.2.2.3 运输应激代谢网络图 |
2.2.3 讨论 |
2.2.3.1 能量代谢的变化 |
2.2.3.2 脂类代谢的变化 |
2.2.3.3 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
2.2.3.4 肌酸代谢的变化 |
2.2.3.5 肠道微生物代谢的变化 |
2.2.4 小结 |
2.3 不足之处 |
2.3.1 清醒动物采血 |
2.3.2 样本量 |
2.3.3 运输前血样 |
2.3.4 运输前尿样 |
3 保定应激对食蟹猴代谢组学的影响 |
3.1 氯胺酮对食蟹猴血浆和尿液代谢组学及血液学的影响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仪器设备 |
3.1.1.2 动物 |
3.1.1.3 动物饲养环境 |
3.1.1.4 动物分组及处理 |
3.1.1.5 血液采集 |
3.1.1.6 尿液收集 |
3.1.1.7 实验结束动物处理 |
3.1.1.8 动物福利 |
3.1.1.9 ~1H NMR法测定血浆和尿液 |
3.1.1.10 ~1H NMR数据分析 |
3.1.1.11 血液学指标测定 |
3.1.2 结果 |
3.1.2.1 血浆和尿液的~1H NMR谱 |
3.1.2.2 血浆和尿液的OPLS-DA分析 |
3.1.2.3 血液学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3.2 猴椅保定应激对食蟹猴血浆和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仪器设备 |
3.2.1.2 动物与保定 |
3.2.1.3 动物饲养环境 |
3.2.1.4 血液采集 |
3.2.1.5 尿液收集 |
3.2.1.6 动物福利 |
3.2.1.7 ~1H NMR法测定血浆和尿液 |
3.2.1.8 ~1H NMR数据分析 |
3.2.2 结果 |
3.2.2.1 血浆和尿液的~1H NMR谱 |
3.2.2.2 尿液和血浆的OPLS-DA分析 |
3.2.2.3 猴椅保定应激代谢网络图 |
3.2.3 讨论 |
3.2.4 小结 |
4 基于~1H NMR的食蟹猴禁食应激代谢组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设备 |
4.1.2 动物及处理 |
4.1.3 动物饲养环境 |
4.1.4 代谢组学血浆样品处理 |
4.1.5 血液学指标测定 |
4.1.6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4.1.7 尿液收集 |
4.1.8 动物福利 |
4.1.9 ~1H NMR法测定血浆和尿液 |
4.1.10 ~1H NMR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血浆和尿液的~1H NMR谱 |
4.2.2 血浆和尿液的OPLS-DA分析 |
4.2.3 禁食代谢网络图 |
4.2.4 血液学 |
4.2.5 血清生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准备中的学术论文 |
四、抗坏血酸、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酮病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及防治制剂效果评价[D]. 张广和. 吉林大学, 2020(03)
- [2]肉桂油口服液的研制及其在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治疗中的应用[D]. 娄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3]血脂和肝肾功能在帕金森病中的检测与分析[D]. 王铁. 长江大学, 2020(04)
- [4]应用CLSI EP7-A3评价肌酐测定的干扰因素[J]. 石文,黄婕如,刘冬冬,何敏,郑楚宏,肖倩,林莉,黄译乐,李琳,徐建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03)
- [5]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血常规变化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亓斐. 兰州大学, 2020(01)
- [6]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D]. 李亮亮.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快速定量检测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干化学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胡树昆.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干化学法检测肌酐的内源性干扰研究[J]. 李小慧,马凌,陈平. 化工管理, 2019(11)
- [9]胆红素、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 邹志宁. 当代医学, 2016(19)
- [10]基于核磁共振的食蟹猴应激代谢组学研究[D]. 潘学营.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