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怎样走科技致富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丁艳丽[1](2020)在《智慧在乡村闪光 价值在基层增长》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响应中央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广大乡村,带领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不仅走进了乡亲们的心里,也让智慧之光闪耀乡村大地,实现了更大的人生价值。
张昊颖[2](2020)在《新时代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农村想象》文中研究说明农村作为“被想象的对象”一直以来被各类文本所建构塑形。在“看”与“被看”“书写”与“被书写”的融合过程中,乡村想象主体的建构隐喻着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新时代以来,电视剧中形成的农村想象作为社会想象的一部分,勾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灿烂图景。本论文以2012年以来省级以上卫视播出的中国农村电视剧为研究对象,从新时代下的新农民形象、新生态景观和新权力关系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得出农村电视剧中被形塑的新农村形象是基于多种因素被想象构造出来的,它再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仍存在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性认识,仍会对现实农村存在遮蔽与臆想的最终结论。论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开始阐述农村电视剧与农村想象的重组过程。对农村想象变迁历程进行梳理,对建构农村想象的研究方式、构成农村想象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论述农民主体想象。新的身份谱系、新的主体形象以及新的时代特点都是构成农民想象的重要因素。第四部分研究农村生态想象。通过对电视剧中的绿色生态、文化生态以及农业生态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农村生态想象。第五部分是探讨农村权力想象。从农村剧中所构建的民主政治权力、法制权力以及经济权力入手,探究权力变革带来的新农村想象。第六部分探究新时代以来农村想象演变的建构动因。第七部分得出电视剧中的新农村想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时代、创作者、受众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发展被建构出来的研究结论。
王安厦[3](2020)在《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共同富裕之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亦是党和政府在新时代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当。2020年是精准扶贫全面决胜收官之年,精准脱贫进入冲刺阶段,围绕总目标,“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日益强烈。山西M县位于山西北部,地处太行吕梁山脉以西,土地贫瘠,气候干旱,是国家级贫困县和革命老区。自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山西M县立足当地实际,多方举措,实事求是,不断探索新方式,集中精力促发展,截止2019年8月,M县建档贫困户总人数由2014年的15874户39576人降至1524户7543人,贫困人口减少14350户32033人,贫困率下降80.9%。山西M县贫困人口连年减少,返贫人员基本杜绝,精准脱贫取得预期目标。但综观现阶段所取得的成就,仍旧面临诸多困境。精准扶贫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动力,真抓实干,才能真正实现精准脱贫不返贫,并保持脱贫成效持续发展。本文立足山西实际,以M县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学的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深度访谈法和综合研究等方法,对山西M县精准扶贫现状、成绩,致贫原因及当前存在的主要困境进行分析,并选取较为典型的两个村庄作为个案研究,准确把握其真实数据与客观现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优化对策,为M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实现2020年山西省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从整体上对本文的研究价值予以说明。第二章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现状。详尽介绍了山西M县的基本概况、贫困人口分布、精准扶贫的实践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为下文的客观分析做充分准备。第三章山西M县精准扶贫实践的案例分析。选取M县精准扶贫实践进程中较为典型的两个村庄A村与B村进行实地调研,阐述其致贫原因、实施产业脱贫的具体措施以及面临的实践困境,为下文对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和原因概括做充分准备。第四章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原因分析。在上文整体把握、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概括了山西M县精准扶贫所面临的实践困境,即精准识别存在滞后和偏差、产业项目帮扶前种后轻、扶贫资金力度投放不足、扶贫对象脱贫意识淡薄等。这一实践困境的存在原因为:多维识别成本高不完善、自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扶贫对象缺乏内生动力、扶贫队伍追求短期效益等。第五章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优化对策。针对M县精准扶贫进程中的实践困境,从建全精准扶贫多维识别运行体系、高效精准夯实产业扶贫项目、加大金融扶贫资金投放力度、加强教育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发挥扶贫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五个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优化对策,为M县决胜脱贫攻坚及实现2020年山西省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充分保障。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指出精准扶贫作为系统性的战略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和贫困人员的持续努力,还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与帮扶,当前目标的实现,还只是阶段性的胜利,仍旧存在一些困境。M县只有立足实际、长远规划,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掉队,实现共同富裕。
韩璐明[4](2020)在《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良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产的科技贡献率高达30%以上。但目前新育成品种多以改良、模仿为主,尚未实现大规模品种换代;而且品种选育单位选育的优良品种多停留在品种登记上,多数选育单位没有能力进行大面积的品种繁育和推广应用,使得优良新品种作为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速度变慢。所以新品种需要通过农业推广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内蒙古蒙新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拥有较好的种质资源,更应重视新品种农业推广的工作,具有典型性。本文选取内蒙古蒙新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单个案例研究,试图探究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优化问题,从而寻求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的推广模式的普适性。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农业推广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农业企业利用信息推广新品种的研究成果。以蒙新农种业公司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对比该公司的“企业+农户”、“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三种不同的农业推广模式优势,发现从订单量的增加效果看,“企业+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更好。之后分析三种农业推广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得出这三种推广模式在新品种推广的效果、示范园观摩效果、基层推广人员专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农业种业企业自身的角度,对推进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优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便推动种业企业新品种的推广模式的优化,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刘莉[5](2020)在《《中国妇女报》中农村女性形象研究(2003-2019)》文中认为如果把中国比作一个人的话,农村就是这个人的血脉。看懂农村,才能看懂中国。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基础,农村女性作为占农村人口约一半的社会群体,担负着农村的“守候者”和农业的“生产者”双重重任,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业女性化的双重背景下,加之国家对农村地区的高度重视,农村女性受到了学术界史无前例的关注。但相比之下,关注其媒介形象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而这种媒介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较少关注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也能反映整个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因此值得引起新闻媒体的重视。以女性读者作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国家级女性大报《中国妇女报》,从创刊初期就对农村女性给予了持久的支持和大量的报道,这些农村女性报道对提高女性地位,促进男女平等具有重要作用。考察《中国妇女报》中的农村女性报道,不仅可以丰富拓展农村女性已有的形象塑造,管窥农村女性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为我国的农村女性报道研究增添一片绿叶,也可以发现《中国妇女报》在农村女性报道中隐含的不足,这可以为《中国妇女报》以及其他的女性报纸在今后的农村女性报道中提供一些微薄的思考。本文以《中国妇女报》2003年至2019年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农村女性报道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546篇与农村女性相关的报道,运用框架理论,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和报道主题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勾勒出该报中农村女性报道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对该报中的农村女性报道进行细致解读,归纳出报纸所塑造的四种农村女性形象,一是自立自强的农村女性,主要包括增收致富的带头者、维护权益的勇敢者、村务管理的主动者;二是品格高尚的农村女性,主要包括无私善良、乐于奉献者和勤学上进、诚实守信者;三是受到关爱的农村女性;四是面临困境的农村女性,主要包括遭受侵害者和生活艰难者两种类型。同时从社会性别理论出发,发现尽管《中国妇女报》在着力塑造性别平等,但也有个别报道流露出性别歧视。在这十余年报道中,农村女性报道总体上稳定,但也呈现出细微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报道主体、报道主题、致富观念和生活状态上有些许不同,这主要是与现实环境的变化和农村女性自身因素、积极政策的导向作用、媒体办报宗旨的指导有关。在对报道样本梳理分析后,发现报纸在报道农村女性形象时存在报道模式化、缺乏深度报道、正面人物“脸谱化”等问题,并对农村女性报道提出了减少模式报道、丰富报道形式、关注社会现实等思考建议。
刘丽群[6](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以精准扶贫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反贫困问题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减贫事业中起着重要的倡导和推动作用。解决贫困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解决制约人民群众发展的贫困问题,习近平多次的到贫困地区进行走访调研,并就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述和观点,这些内容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本文主要以精准扶贫为研究视角,研究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条件、发展脉络、主要内容、扶贫典型案例及成功经验和重要价值几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总结中国扶贫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提出的扶贫开发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提出与习近平的长期扶贫实践经历密不可分,对贫困的认识经历了感知贫困、萌生为民办实事的想法,到探索扶贫实践,反思扶贫经验总结扶贫效果的发展历程,每一阶段思想的变化既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受一定阶段主观因素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强调扶贫要注重精准,要实行“六个精准”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细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扶贫;实施“五个一批”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同时精准扶贫要注重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发挥科技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支撑作用。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涌现出一大批扶贫成功案例,本文以贵州六盘水“三变”农村经营新模式、江西大余县“生态+乡村旅游扶贫模式”、陕西平利县“社区工厂扶贫模式”和重庆石柱县“科学扶贫模式”的四种扶贫模式为研究重点,探索其扶贫措施及其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上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历届领导人的扶思想,为扶贫工作提供思想指导;从实践价值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脱贫成就,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反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阳斌[7](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王文彦[8](2018)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贫困多发且高发,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总量多,整体贫困率相对较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民族地区既是短板,又是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此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话题,同时也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生产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直接动因。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因此,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依靠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是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实践的推动密切相关,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实践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来源于实践,新的发展实践催生理论新的发展,理论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展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科技发展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来源。作为一个系统开放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指导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等各种要素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理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独立自主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发展科学技术等科技思想,是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推动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指南和政策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呈现出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的发展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动力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科技人才价值和人的解放价值等多维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维度、精神维度、价值维度和创新维度。在新时代,民族地区应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指导下,依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构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特色科技资源开发、加强民族地区科研经费保障力度,加速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产业改造升级等措施,推动民族地区通过现代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民族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建成“美丽中国”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好指导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周晓瑾[9](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张士英[10](2017)在《果树盛开科技花——岗底村科技脱贫致富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邢台市内丘县的岗底村,就是一个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脱贫致富的太行明珠。岗底村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太行山深处的侯家庄乡,全村215户,约700人。30年前的岗底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80元,被称为"九龙岗下穷山庄,穷傻愚名传四方"。自1984年以来,在全国十六大党代表、村支部书记杨双牛的带领下,岗底村转变农业发展
二、农民怎样走科技致富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怎样走科技致富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农村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论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成果综述 |
1.3 本论文的观点、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变革与发展:农村电视剧与农村想象的重组过程 |
2.1 关于农村想象的方式 |
2.2 关于农村想象的要素 |
2.3 关于农村想象的历程 |
3 鼎新与多元:新时代农村电视剧中重塑的农民主体想象 |
3.1 被书写的农民身份谱系 |
3.2 被建构的农民主体形象 |
3.3 被呈现的农民时代特征 |
4 现代与科学:新时代农村电视剧中再造的农村生态想象 |
4.1 绿色生态:重构传统桃源的现代想象 |
4.2 文化生态:创建精神文明的城市想象 |
4.3 农业生态:发展生产景观的科学想象 |
5 公平与正义:新时代农村电视剧中变革的农村权力想象 |
5.1 民的权力:公平化的政治景观想象 |
5.2 法的力量:制度化的法治正义寓言 |
5.3 关系的变革:权力想象中的自我与他者 |
6 社会与个体:新时代以来农村想象演变的建构动因 |
6.1 时代发展的进程 |
6.2 创作主体的变化 |
6.3 受众角度的转移 |
7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考电视剧名单(2012 年——2019 年) |
参考网站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和学术成果 |
致谢 |
(3)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简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基础理论简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现状 |
2.1 山西M县基本概况 |
2.2 山西M县贫困人口结构分布情况 |
2.3 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举措 |
2.3.1 明确精准脱贫目标和计划 |
2.3.2 多维测量精准识别贫困人员 |
2.3.3 多举措开展精准帮扶项目 |
2.3.4 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合作帮扶 |
2.4 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效 |
2.4.1 贫困人口逐年下降 |
2.4.2 产业脱贫效果明显 |
2.4.3 易地搬迁社会保障成果突出 |
2.4.4 精准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第三章 山西M县精准扶贫实践的案例分析 |
3.1 以A村为例精准扶贫的调查分析 |
3.1.1 A村概况及致贫原因 |
3.1.2 A村绿色产业发展助力精准脱贫 |
3.1.3 A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 |
3.2 以B村为例精准扶贫的调查分析 |
3.2.1 B村概况及致贫原因 |
3.2.2 B村光伏农业产业助力精准脱贫 |
3.2.3 B村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原因 |
4.1 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 |
4.1.1 精准识别存在滞后和偏差 |
4.1.2 产业项目帮扶前重后轻 |
4.1.3 扶贫资金投放力度不足 |
4.1.4 扶贫对象脱贫意愿淡薄 |
4.2 山西M县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原因分析 |
4.2.1 多维识别成本高不完善 |
4.2.2 自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4.2.3 扶贫对象缺乏内生动力 |
4.2.4 扶贫队伍追求短期效益 |
第五章 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优化对策 |
5.1 建全精准扶贫多维识别运行体系 |
5.1.1 完善多维精准测量标准 |
5.1.2 优化精准识别的运行机制 |
5.2 高效精准夯实产业扶贫项目 |
5.2.1 提升精准扶贫立项产业结构 |
5.2.2 确保产业扶贫项目选择精准 |
5.3 加大金融扶贫资金投放力度 |
5.3.1 创新金融扶贫资金投入体系 |
5.3.2 完善金融扶贫资金使用监管 |
5.4 加强教育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
5.4.1 完善教育扶贫基础文化建设 |
5.4.2 增强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 |
5.5 发挥扶贫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
5.5.1 提高扶贫干部带头作用 |
5.5.2 完善精准扶贫监督考核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 |
2.1.2 农业推广 |
2.1.3 农业推广模式 |
2.1.4 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创新扩散理论 |
2.2.2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
2.2.3 辐射带动理论 |
3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的案例分析 |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案例企业的选取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案例企业选取与介绍 |
3.2 蒙新农种业公司农业推广模式的实践成效分析 |
3.2.1 蒙新农种业公司基本情况 |
3.2.2 蒙新农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的优势分析 |
3.2.3 蒙新农种业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
3.2.4 蒙新农种业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实践成效 |
3.3 蒙新农种业公司三种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对比分析 |
4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存在问题 |
4.1 “企业+农户”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1 企业客户接受新品种意愿不强,推广成效不明显 |
4.1.2 企业合作的经销商缺少有效管理,降低农业推广的效果 |
4.2 “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1 企业客户接受新模式程度低 |
4.2.2 企业科技示范园缺乏观摩作用 |
4.3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 |
4.3.1 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基层推广人员专业性低 |
4.3.2 农村信息化建设不足,互联网接受程度过低 |
5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建议 |
5.1 “企业+农户”推广模式优化建议 |
5.1.1 增加示范户,加强与农户合作 |
5.1.2 企业与经销商共同发展 |
5.2 “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模式优化建议 |
5.2.1 企业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建立专业培训平台 |
5.2.2 企业加快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
5.3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优化建议 |
5.3.1 企业储备高校人才,建立激励机制 |
5.3.2 企业提升信息技术,提供精准农业服务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中国妇女报》中农村女性形象研究(200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四)文献综述 |
1.女性媒介形象研究 |
2.《中国妇女报》研究 |
(五)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
1.理论依据 |
2.概念界定 |
(六)研究思路 |
一、《中国妇女报》中农村女性报道整体分析 |
(一)样本来源 |
(二)样本选择 |
(三)农村女性报道基本概述 |
1.报道数量 |
2.报道体裁 |
3.报道主题 |
(四)农村女性描述 |
1.地区分布 |
2.身份角色 |
3.引语使用 |
4.报道态度 |
二、《中国妇女报》农村女性形象特征描摹 |
(一)农村女性形象呈现 |
1.自立自强的农村女性 |
2.品格高尚的农村女性 |
3.受到关爱的农村女性 |
4.面临困境的农村女性 |
(二)本章总结 |
三、《中国妇女报》中农村女性形象的变化与影响因素探究 |
(一)报道中农村女性形象的变化 |
1.农村女性报道的稳定特征 |
2.农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变化方面 |
(二)农村女性形象建构动因 |
1.现实环境与农村女性自身因素 |
2.积极政策的导向作用 |
2.媒体办报宗旨的指导 |
四、《中国妇女报》农村女性形象塑造的问题与建构策略 |
(一)农村女性形象塑造的问题 |
1.报道模式化 |
2.缺乏深度报道 |
3.正面人物“脸谱化” |
(二)农村女性形象的建构策略 |
1.减少模式报道,建构多元形象 |
2.丰富报道形式,增加深度报道 |
3.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弱势群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以精准扶贫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1.2.1 学术意义 |
1.1.2.2 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1.1 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背景研究 |
1.2.1.2 精准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内容 |
1.2.1.3 精准扶贫思想的实现路径研究 |
1.2.1.4 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意义 |
1.2.1.5 精准扶贫思想落实中存在问题 |
1.2.1.6 从某个角度来研究精准扶贫之路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重点、创新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2 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条件 |
2.1 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思想条件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消除贫困的思想 |
2.1.1.1 马克思恩格斯消除贫困的思想 |
2.1.1.2 列宁消除贫困思想 |
2.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的思想 |
2.1.2.1 毛泽东消除贫困的思想 |
2.1.2.2 邓小平消除贫困的思想 |
2.1.2.3 江泽民消除贫困的思想 |
2.1.2.4 胡锦涛消除贫困的思想 |
2.2 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1 扶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2.2 传统的扶贫模式显现弊端 |
2.2.3 全球反贫形势严峻 |
3 精准扶贫思想的发展脉络 |
3.1 初步认识中国的贫困问题 |
3.1.1 体验贫困 |
3.1.2 萌生为民办实事的想法 |
3.2 探索摆脱贫困问题的策略 |
3.2.1 河北正定扶贫实践 |
3.2.2 福建宁德扶贫实践 |
3.2.3 浙江的扶贫实践 |
3.2.4 反思扶贫效果,总结扶贫经验 |
3.3 形成精准扶贫思想 |
3.3.1 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 |
3.3.2 精准扶贫思想的发展完善 |
4 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实践典型模式 |
4.1 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1 精准化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 |
4.1.1.1 扶贫对象精准 |
4.1.1.2 项目安排精准 |
4.1.1.3 资金使用精准 |
4.1.1.4 措施到户精准 |
4.1.1.5 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 |
4.1.1.6 脱贫成效精准 |
4.1.2 分类分批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 |
4.1.2.1 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 |
4.1.2.2 易地搬迁作为重要补充 |
4.1.2.3 生态补偿作为双赢之策 |
4.1.2.4 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 |
4.1.2.5 社会保障兜底作为基本底线 |
4.1.3 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 |
4.1.3.1 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 |
4.1.3.2 注重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
4.1.4 科技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撑 |
4.2 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典型模式及经验 |
4.2.1 精准扶贫思想指引下的典型模式 |
4.2.1.1 贵州省六盘水市“三变”农村经营新模式 |
4.2.1.2 江西省大余县:生态+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
4.2.1.3 陕西省平利县:社区工厂扶贫模式 |
4.2.1.4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 |
4.2.2 精准扶贫思想实践典型模式的经验 |
4.2.2.1 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成效 |
4.2.2.2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
4.2.2.3 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 |
4.2.2.4 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 |
4.2.2.5 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 |
4.2.2.6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
5 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5.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5.1.1 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思想 |
5.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历届领导人的扶贫思想 |
5.1.3 为扶贫工作提供指导思想 |
5.2 精准扶贫思想的实践价值 |
5.2.1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实践成效 |
5.2.2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
5.2.3 为世界反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治理 |
1.4.2 乡村治理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思考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说明 |
(一)科学 |
(二)技术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
(四)民族地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 |
(一)推动科技发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 |
(二)发展科技是优化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是良好民族关系构建的基础 |
(二)发展科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含发展科技的内容 |
(二)科技发展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 |
(一)科技人才培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
(二)科技人才任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发展 |
(二)发展科技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 |
(一)科技扶贫的落实:通过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 |
(二)科技扶贫的推进:通过科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三)科技扶贫的深入: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 |
二、民族地区推进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
(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地区科技 |
(二)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快民族地区各类科技人才培养 |
(三)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升级 |
三、民族地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
(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 |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标志:实现民族地区科技全面创新 |
(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构筑民族地区特色科技创新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
一、指导民族地区通过科技发展生产力 |
(一)通过科技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条件 |
(二)通过科技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 |
(三)通过科技发展变革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方式 |
二、指导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协调经济发展 |
(一)依靠科技协调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 |
(二)依靠科技调整优化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结构 |
(三)依靠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指导民族地区开展和推进科技工作 |
(一)引导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科技 |
(二)引导民族地区通过交流合作发展科技 |
(三)引导民族地区落实各种战略发展科技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征、价值、维度 |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 |
(二)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 |
(三)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 |
(四)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 |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
(一)社会动力价值 |
(二)生态环保价值 |
(三)科技人才价值 |
(四)人的解放价值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四重维度 |
(一)实践维度 |
(二)精神维度 |
(三)价值维度 |
(四)创新维度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思考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
(一)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概况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 |
(三)民族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 |
(四)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五)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复杂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 |
(一)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
(二)树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能力目标 |
(三)加快民族地区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
(四)加强民族地区科研发展经费保障 |
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 |
(一)加快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科技创新 |
(二)加速民族地区民生科技的发展 |
(三)推进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四)构建民族地区环境生态科技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果树盛开科技花——岗底村科技脱贫致富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走科技致富之路, 必须选对一个勇于攻坚、痴迷科技的带头人 |
二、走科技致富之路, 必须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
三、走科技致富之路, 必须建立一套技术新颖、监管到位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
四、农民怎样走科技致富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在乡村闪光 价值在基层增长[J]. 丁艳丽. 中国人才, 2020(06)
- [2]新时代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农村想象[D]. 张昊颖. 暨南大学, 2020(04)
- [3]山西M县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D]. 王安厦. 山西大学, 2020(01)
- [4]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D]. 韩璐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中国妇女报》中农村女性形象研究(2003-2019)[D]. 刘莉. 河南大学, 2020(02)
- [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以精准扶贫为视角[D]. 刘丽群.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D]. 王文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9]《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10]果树盛开科技花——岗底村科技脱贫致富调查[J]. 张士英. 中国果菜,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