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杂工况下老闸拆除爆破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颖,苏利军,陈明,董恒,魏东[1](2020)在《葛洲坝3号船闸爆破拆除方案及爆破振动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葛洲坝3号船闸已经不能满足通航能力要求,拟拆除扩建。针对拆除部位距保护对象较近,且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爆破拆除可能引发振动破坏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工程类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葛洲坝3号大型钢筋混凝土船闸的拆除方案,分析了各保护对象的爆破振动响应特性及爆破振动控制措施。提出了以爆破拆除为主、机械拆除为辅的拆除方案,总体上将船闸结构分为设施设备及框架结构、大体积柱状钢筋混凝土结构、板状钢筋混凝土结构3部分进行拆除。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爆破拆除施工中,3号船闸保留的右侧闸墙、冲沙闸、防渗帷幕受爆破振动响应较大,施工时应加强这些部位的振动监测,并提出了相应的爆破振动控制标准及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爆破拆除施工提供参考。
吴超[2](2019)在《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拆除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修建了许多大跨径的拱桥,其中钢桁架拱桥具有比较强的横向刚度和竖向刚度,能把材料强度充分体现出来且由于自身跨度大的优势,所以修建完成后常被用于跨越江河使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交通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车辆的载重能力越来越大,桥梁设计荷载标准也不断提高。由于桥梁本身的病害,甚至是严重病害,加上桥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和车辆的重量的增加,一些桥梁,特别是早期建设的桥梁,其承载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现行标准规范要求,甚至部分桥梁成为了危桥,到了极其危险(倒塌)的程度,因此不得不对这部分桥梁进行拆除。拱桥的拆除施工与拱桥的安装施工顺序刚好相反,安装施工时,随着拱的安装,扣挂系统所受的力是逐渐增大的,因此对后续拱结构安装一般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而拆除拱桥施工时通常首先出现的是最危险状态(工况),因此拱桥的拆除施工所面临安全风险比拱桥的安装施工要大。本文以某主跨为181m的无铰钢桁架拱桥的无支架拆除为研究对象,根据总体拆除思路,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采用梁单元模拟钢桁架拱,索单元模拟扣索,建立了该桥拆除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对桥梁拆除过程中安全性分析,得到了桥梁拆除过程中影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扣索初索力及扣点位置、开拱方式、拆除钢桁架分段分解方式、连接部位的可靠性、主拱圈横向偏位、杆件截面锈蚀程度、温度变化等;进而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扣索索力、钢桁架拱应力和位移产生的影响;依据其敏感程度和对该桥拆除过程中关键工况的计算分析,提出了桥梁拆除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技术要求,包括拆除顺序、分段长度、扣索初索力、扣索扣点的位置、开拱方式、锚碇方式及锚碇力大小要求;对钢桁架拱主要阶段及索塔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桥梁拆除过程中的监控措施、内容建议方案。通过对该桥拆除施工中的扣索索力、钢桁架拱应力及钢桁架拱位移等目标进行监测,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其一致性表明本文计算正确,提出的桥梁拆除控制方法和控制技术正确。在理论分析和拆桥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桥梁拆除技术将为同类型结构的拆除提供借鉴与参考。
郑锋[3](2018)在《煤矿采空区对巴岳山隧道的影响评估与病害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山区隧道受到地下采空、沉陷、岩溶侵蚀等地质灾害的影响,经常产生渗水,路面、路基处出现裂缝,地表拱起等病害;挤压区域隧道会出现变形缝挤死造成混凝土脱落掉皮;拉伸区域出现衬砌裂缝等病害,为高速通行的车辆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巴岳山隧道地下煤层采空区地质情况和开采特点,通过分析和研究巴岳山隧道病害特点及病害形成原因,建立地表沉陷预测模型,并对开采隧道的影响进行分阶段计算,深入分析了煤矿开采对巴岳山隧道的影响。进一步结合巴岳山隧道主要病害及产生原因,提出了煤矿设置保护煤柱、隧道围岩及基底注浆加固、衬砌加固等病害处治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研究了煤矿采空导致巴岳山隧道产生的病害类型。结合巴岳山隧道工程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和隧道附近煤矿开采情况,研究和分析了巴岳山隧道主要病害及其形成原因。煤矿采空作用下巴山岳隧道主要病害有隧道衬砌变形和开裂、路基变形与开裂。(2)分析了煤矿开采对巴岳山隧道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结合煤矿采空区工程地质条件,煤矿开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因素及煤矿采空区地表变形范围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地表沉陷预测模型,选取地表沉陷预测参数对开采隧道影响进行分阶段计算,深入研究采空区变化对隧道的影响。计算表明,隧道在煤层采空区表现为拉伸变形,并逐年增大,是造成洞口路基出现贯穿路面的裂缝的主要原因;在隧道左线、右线出口处均为压缩变形,这与隧道左右线出口与隧道交接处路基出现地表鼓起,最大处超过15cm,洞口跳车现象吻合。(3)提出了巴岳山隧道煤矿采空病害处治成套技术。对煤矿保护煤柱设置、隧道围岩注浆加固及衬砌加固对巴岳山隧道病害的处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注浆加固隧道稳定原理、注浆影响因素、隧道围岩加固注浆深度范围及隧道围岩加固注浆范围进行分析,提出了巴岳山隧道煤矿采空区基底注浆与围岩加固相结合的病害处治成套技术,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是合理、有效的。
殷保方[4](2013)在《双曲拱桥承载能力评估及拆除过程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桥梁拆除必须以桥梁承载能力的准确评估为前提,拆除方法及过程都与桥梁病害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内对桥梁拆除的研究还未成体系,造成了“建桥容易拆桥难”的尴尬局面。本文以昌都西大桥为工程背景,首先对承载能力做较准确的评估,然后根据病害情况进行拆除方案设计,并对施工过程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在做出拆桥决策前,首先要客观评估桥梁承载能力,并从维修加固的风险、经济性能、社会发展需求等多方面考虑;另外,在拆除桥梁前应充分采集桥梁结构的病害信息,为桥梁拆除工作做铺垫,根据病害情况采取相应的拆桥对策;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桥梁拆除监控体系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本文首先简述影响桥梁承载能力评定的因素,对各种病害成因作详尽的分析,系统地对桥梁外观检查、考虑折减系数的桥梁检算及荷载试验等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方法研究,总结出双曲拱桥的常见病害及对存在病害时合理的模拟计算模型。再以昌都西大桥作为工程背景,按照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方法对昌都西大桥进行较准确的承载能力评估;通过对比各种桥梁拆除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总结出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从昌都西大桥的实际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套合理的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方式的拆桥方案,对开拱方法做较深入的研究,保证开拱的平稳性。论述了桥梁技术现状对各种桥梁拆除方法的影响,充分考虑拆除过程的要点以保证施工安全性。文中根据拟定的桥梁拆除方案,建立严密的施工监控体系,对双曲拱桥在施工监控的测试内容及关键步骤进行分析论述,对控制截面进行应力、位移等参数测点布置,并建立施工过程中的理论控制计算模型,得出控制过程中的目标控制值,总结了施工误差的分析方法与容许误差的控制手段。
苏利军[5](2010)在《深埋软岩隧洞双护盾TBM施工围岩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且各种隧洞(道)逐渐朝长、大、深的方向发展,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简称TBM)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日益体现,而双护盾TBM(简称DSTBM)因其良好的安全性与复杂地层适应性,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我国的地下空间开拓主战场,且可以预见地将为我国未来的诸多大型调水工程的实施提供先进的手段。本文针对采用双护盾TBM施工的深埋软岩隧洞的围岩稳定控制理论和技术问题,对高地应力下的围岩稳定分析及管片结构计算与设计、双护盾TBM施工过程中的快速围岩类别识别及预测、施工期软岩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软岩大变形洞段中的施工方案决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高地应力地深埋长隧洞弹塑性有限元模拟,研究得出了围岩应力与变形对不同埋深、不同岩性、不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深埋隧洞围岩变形、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剪切破坏区均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在重力地应力场中和全地应力场中的硬岩和软岩有不同的应力和变形响应规律。该部分研究为深埋隧洞管片结构计算与设计提供了依据,并据此进行管片结构计算与设计验证。基于对双护盾TBM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类别识别及预测需求分析,研究了TBM各技术参数和工作参数,利用引大济湟工程TBM掘进参数记录资料和对应的施工地质编录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了TBM掘进隧洞围岩质量指标BQTBM与TBM掘进参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BQTBM=18.406F0.373/P0.127(相关性判定系数R2=0.865),为在围岩隔离环境中快速进行围岩识别与预测提供了与国内设计体系一致的经验方法,便于及时地反馈设计与施工,达到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信息化设计、及快速、经济、安全施工的目的。采用三维粘弹塑性模型,对基于卸荷变形的软弱围岩的流变特性及时效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围岩地应力场和岩体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开展了多方案的计算分析;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超前导洞开挖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论证。研究表明:高地应力下软岩段围岩的变形具有明显的流变性,表现为围岩瞬时变形和初始变形速率较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变形趋于稳定,呈衰减蠕变特征;围岩力学参数中,岩体的瞬时变形模量对软岩的变形影响较为显着;初始地应力场对隧洞开挖变形的影响十分明显,围岩初始应力值越大,隧洞开挖后的变形量及塑性区深度也越大;一般而言,超前导洞的洞径越大,开挖后围岩的应力释放效率越高,但超前导洞洞径太小时围岩的应力释放效率不明显。该部分研究建立了软岩变形量与围岩地应力场和岩体力学参数间的关系,为双护盾TBM施工深埋长隧洞在软岩大变形洞段施工稳定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软岩变形与支护特性的分析,得出软岩洞室支护结构的特性要求。借鉴新奥法施工隧洞的围岩与支护稳定耦合思路,研究提出了基于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与豆砾石充填及灌浆层的不同特性的衬护时机及分期衬护程序实现方法,及围岩支护结构的后处理加固措施。研究了双护盾TBM不同于敞开式TBM的结构特点和不同于敞开式TBM和钻爆法的施工特点,在对国内外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的分析基础上,提出适宜双护盾TBM施工深埋隧洞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并给出了实用方案:采用地质分析法进行宏观预判→采用BEAM法进行日常地质预报→在宏观预判和日常预报的基础上,结合TBM掘进参数和渣料性状进行实时识别与鉴定→特殊条件下的水平超前钻探、TSP探测等特殊预报。基于软岩卸荷变形规律研究,提出了双护盾TBM避困临界掘进速度的概念并给出了其计算方法、保证措施。结合引大济湟工程实例,研究了在软岩洞段正常掘进状态下的双护盾TBM设备改造、超前灌浆,及卡机状态下的双护盾TBM设备脱困、超前导洞等关键施工方法和措施。该部分为本文前面各章的综合应用研究,给出了双护盾TBM在软岩大变形洞段施工稳定与变形控制技术方案决策思路与方法。
苏利军,刘少林,倪锦初,席晓军[6](2003)在《复杂工况下老闸拆除爆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复杂工况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是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的。介绍了针对泉港老闸复杂工况而作的试验研究工作。试验成果经现场调整与复核,较好地应用于现场施工,保证了爆区周围重要建(构)筑物的安全。
苏利军,席晓军,周明安,徐敬新[7](2003)在《泉港老闸拆除爆破安全控制》文中认为泉港老闸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工况复杂,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了其安全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现场控制措施。实践证明,所采用的现场控制措施是合适的,保证了爆区周围重要建(构)筑物的安全。
二、复杂工况下老闸拆除爆破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杂工况下老闸拆除爆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葛洲坝3号船闸爆破拆除方案及爆破振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葛洲坝3号船闸爆破拆除方案 |
1.1 工程概况 |
1.2 拆除方案 |
2 船闸拆除爆破振动响应数值模拟 |
2.1 数值模型与计算参数 |
2.2 计算工况 |
2.3 模拟结果分析 |
3 船闸拆除爆破振动控制 |
3.1 保护对象 |
3.2 爆破振动控制标准 |
3.3 爆破振动控制措施 |
(1) 控制最大单响药量。 |
(2) 起爆网络优化。 |
(3) 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 |
(4) 预裂成缝。 |
4 结 论 |
(2)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拆除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的发展历史 |
1.2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的病害状况 |
1.3 桥梁拆除技术研究现状 |
1.4 桥梁拆除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病害现状 |
2.1 工程概况 |
2.2 桥梁检测成果 |
2.2.1 桥面纵断面高程检测成果 |
2.2.2 主拱圈偏位检测成果 |
2.3 病害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结构拆除计算模型建立与分析 |
3.1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拆除基本思路 |
3.2 钢桁架拱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单元类型的选取及基本假设 |
3.2.2 结构参数的选取 |
3.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受力状况 |
3.3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拆除计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3.3.1 扣索初索力及扣点位置敏感性分析 |
3.3.1.1 扣索初索力敏感性分析 |
3.3.1.2 扣点位置敏感性分析 |
3.3.2 开拱方式敏感性分析 |
3.3.3 拆除钢桁架分段分解方式敏感性分析 |
3.3.4 连接部位的可靠性敏感性分析 |
3.3.5 主拱圈横向偏位敏感性分析 |
3.3.6 杆件截面锈蚀程度敏感性分析 |
3.3.7 温度变化影响敏感性分析 |
3.4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结构拆除阶段主要工况分析 |
3.4.1 拱顶上弦杆结构拆除(工况1)的分析 |
3.4.2 拱顶腹杆结构拆除(工况2)的分析 |
3.4.3 拱顶下弦杆结构拆除(工况3)的分析 |
3.4.4 扣索1(1')拆除(工况4)的分析 |
3.4.5 钢桁架节段(扣索1和2 间)拆除(工况5)的分析 |
3.4.6 扣索2(2')拆除(工况6)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拆除技术研究 |
4.1 拆除顺序及节段重量确定研究 |
4.1.1 钢桁架拱桥拆除顺序研究 |
4.1.2 钢桁架拱桥节段重量确定研究 |
4.2 扣索初始索力的确定 |
4.3 稳定性控制研究 |
4.3.1 钢桁架拱桥稳定性分析 |
4.3.2 拆除阶段钢桁架拱稳定性分析 |
4.3.3 索塔稳定性研究 |
4.3.4 锚碇可靠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拆桥方案设计 |
5.1 拆除设计内容 |
5.1.1 拆除施工工艺流程 |
5.1.2 拆除设计原则 |
5.2 缆索吊系统设计 |
5.2.1 缆索吊系统的布置 |
5.2.2 缆索吊系统组成结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拆除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
6.1 桥梁施工监控的目标 |
6.2 桥梁施工控制分析方法 |
6.2.1 桥梁拆除施工过程模拟分析方法 |
6.2.2 桥梁施工控制结构分析方法 |
6.3 桥梁施工监控的内容研究 |
6.4 桥梁施工监控的实施 |
6.5 桥梁监控数据与理论计算值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煤矿采空区对巴岳山隧道的影响评估与病害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山区隧道的发展 |
1.3 煤矿开采对隧道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 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巴岳山隧道煤矿采空病害及成因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隧道衬砌变形与开裂病害 |
2.3 隧道洞口路基变形与开裂病害 |
2.4 隧道附近煤矿开采情况 |
2.4.1 重庆市昌荣矿业有限公司锅厂湾煤矿 |
2.4.2 重庆市大足县新生煤业有限公司 |
2.5 隧道水文地质勘探 |
2.5.1 水文地质概况 |
2.5.2 地下水质类型及腐蚀性 |
2.6 隧道区工程地质条件 |
2.6.1 自然地理 |
2.6.2 地形地貌 |
2.6.3 地质构造 |
2.6.4 地层岩性 |
2.6.5 区域稳定性与地震 |
2.7 巴岳山隧道设计与施工概况 |
2.7.1 隧道设计概况 |
2.7.2 隧道施工概况 |
2.8 隧道衬砌变形与开裂成因分析 |
2.9 隧道洞口路基变形与开裂成因分析 |
2.10 小结 |
第三章 煤矿开采对巴岳山隧道病害的影响评估 |
3.1 项目区地质采矿条件 |
3.1.1 矿井概况 |
3.1.2 地层 |
3.1.3 构造 |
3.1.4 含煤地层及可采煤层 |
3.1.5 水文地质 |
3.2 煤矿开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因素及采空区地表变形范围计算 |
3.2.1 煤矿开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因素 |
3.2.2 煤矿采空区地表变形范围计算 |
3.3 采动评估 |
3.3.1 地表沉陷预测模型 |
3.3.2 地表沉陷预测参数选取 |
3.3.3 开采对隧道影响的分阶段计算 |
3.3.4 资源进一步开采的影响 |
3.4 采空区变化对隧道的影响 |
3.5 煤矿井下开采爆破影响 |
3.6 地下水活动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巴岳山隧道病害处治技术 |
4.1 煤矿设置保护煤柱 |
4.2 隧道围岩注浆加固方案 |
4.2.1 注浆加固隧道稳定原理 |
4.2.2 注浆影响因素 |
4.2.3 隧道围岩加固注浆深度范围 |
4.2.4 隧道围岩加固注浆范围 |
4.3 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
4.4 衬砌加固 |
4.5 基底加固 |
4.6 工程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双曲拱桥承载能力评估及拆除过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双曲拱桥承载能力评估方法的发展 |
1.3 桥梁拆除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桥梁拆除方法及案例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双曲拱桥的结构现状及承载能力评定基本方法 |
2.1 双曲拱桥承载能力评估意义 |
2.2 双曲拱桥承载能力评估难点 |
2.3 双曲拱桥结构现状及病害原因分析 |
2.3.1 双曲拱桥常见病害 |
2.3.2 双曲拱桥病害成因 |
2.4 桥梁承载能力评定过程 |
2.4.1 桥梁外观质量评定 |
2.4.2 双曲拱桥结构检算评定 |
2.4.3 裂缝对双曲拱桥影响 |
2.4.4 荷载试验评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昌都西大桥承载能力评定 |
3.1 工程背景 |
3.2 桥梁现状调查结果 |
3.2.1 线形及尺寸测量结果 |
3.2.2 表观状况检查结果概述 |
3.2.3 混凝土材料检测结果 |
3.3 昌都西大桥结构检算 |
3.4 荷载荷载试验结果 |
3.4.1 静载试验结果 |
3.4.2 动力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昌都西大桥拆除方案设计 |
4.1 典型桥梁寿命周期过程 |
4.2 昌都西大桥拆除方案拟定过程 |
4.2.1 双曲拱桥拆除方法探讨 |
4.2.2 昌都西大桥拆除要求 |
4.2.3 昌都西大桥拆除方案拟定 |
4.3 昌都西大桥拆除方案设计 |
4.3.1 昌都西大桥拆除方案总体布置 |
4.3.2 拱桥拆除基本原则 |
4.4 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拆除方案设计 |
4.4.1 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概述 |
4.4.2 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工作原理 |
4.4.3 缆索吊装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梁拆除施工过程控制设计 |
5.1 桥梁施工监控概述 |
5.2 双曲拱桥拆除施工过程模拟方法 |
5.3 昌都西大桥施工监控控制体系 |
5.4 双曲拱桥拆除施工过程中测试内容 |
5.4.1 现场测定的参数 |
5.4.2 施工监控实时监测项目 |
5.5 拆除过程控制分析 |
5.5.1 施工阶段计算分析 |
5.5.2 重要施工工艺 |
5.6 运用施工监控体系进行数据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深埋软岩隧洞双护盾TBM施工围岩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TBM的制造与应用 |
1.2.2 深埋隧洞围岩稳定研究与管片结构计算 |
1.2.3 护盾TBM掘进隧洞施工期围岩类别识别与预测 |
1.2.4 软岩大变形洞段施工期围岩稳定分析 |
1.2.5 软岩洞段双护盾TBM施工技术研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依托工程概况 |
1.5.1 工程概况 |
1.5.2 深埋长隧洞地质条件 |
1.5.3 引水隧洞设计概况 |
1.5.4 依托工程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深埋隧洞围岩稳定分析与管片结构计算 |
2.1 概述 |
2.2 深埋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 |
2.2.1 深埋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内容 |
2.2.2 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理论 |
2.2.3 隧洞围岩稳定分析方法 |
2.2.4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的深埋隧洞围岩稳定分析 |
2.3 管片结构计算 |
2.3.1 管片荷载和荷载组合 |
2.3.2 管片结构计算模型 |
2.3.3 基于等效均质圆环模型的深埋隧洞管片衬砌结构计算 |
2.3.4 计算成果应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护盾TBM掘进隧洞施工期围岩类别识别与预测 |
3.1 概述 |
3.2 常用围岩分类方法 |
3.2.1 国内外概况 |
3.2.2 一般岩体质量分类方法 |
3.2.3 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 |
3.3 TBM参数与围岩质量指标关系研究 |
3.3.1 TBM主要技术参数和工作参数 |
3.3.2 多元线性回归系统理论模型 |
3.3.3 TBM参数与RMR值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3.4 TBM参数与BQ值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护盾TBM掘进软岩大变形洞段施工期围岩稳定分析 |
4.1 概述 |
4.2 引大济湟双护盾TBM掘进中的软岩大变形问题 |
4.3 基于三维粘弹塑性模型的双护盾TBM掘进软岩大变形洞段围岩稳定分析 |
4.3.1 数值分析模型 |
4.3.2 计算条件 |
4.3.3 计算方案 |
4.3.4 计算成果与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岩洞段双护盾TBM施工技术研究 |
5.1 概述 |
5.2 软岩特性分析 |
5.2.1 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
5.2.2 隧洞软岩变形演化机制 |
5.3 双护盾TBM施工软岩洞段特殊结构措施研究 |
5.3.1 衬砌结构复核 |
5.3.2 衬护时机及程序 |
5.3.3 围岩加固措施 |
5.4 双护盾TBM掘进软岩洞段特殊施工措施 |
5.4.1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5.4.2 快速掘进措施 |
5.4.3 护盾TBM卡机处理措施 |
5.4.4 超前灌浆措施 |
5.4.5 超前导洞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和科研活动 |
致谢 |
(7)泉港老闸拆除爆破安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安全因素分析 |
2.1 爆破震动影响 |
2.1.1 爆区及周围地层地质分析 |
2.1.2 爆破震动频率分析 |
2.1.3 爆破震动安全控制标准 |
2.2 爆破飞石影响 |
2.2.1 爆破飞石数量 |
2.2.2 爆破飞石方向 |
3 爆破安全控制 |
3.1 爆破震动控制 |
3.1.1 闸墩拆除爆破震动控制 |
3.1.2 闸底板拆除及下部基岩开挖爆破震动控制 |
3.2 爆破飞石控制 |
3.2.1 爆破飞石数量控制 |
(1) 控制单位耗药量。 |
(2) 改善装药结构。 |
(3) 加强孔口堵塞。 |
3.2.2 爆破飞石方向控制 |
3.2.3 安全防护措施 |
(1) 爆区安全防护。 |
(2) 保护体安全防护。 |
(3) 人员安全防护。 |
4 结 语 |
四、复杂工况下老闸拆除爆破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葛洲坝3号船闸爆破拆除方案及爆破振动控制研究[J]. 孙颖,苏利军,陈明,董恒,魏东. 人民长江, 2020(04)
- [2]大跨径钢桁架拱桥拆除关键技术研究[D]. 吴超.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3]煤矿采空区对巴岳山隧道的影响评估与病害处治技术研究[D]. 郑锋.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4]双曲拱桥承载能力评估及拆除过程控制研究[D]. 殷保方.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5]深埋软岩隧洞双护盾TBM施工围岩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D]. 苏利军. 武汉大学, 2010(09)
- [6]复杂工况下老闸拆除爆破试验研究[J]. 苏利军,刘少林,倪锦初,席晓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3(S1)
- [7]泉港老闸拆除爆破安全控制[J]. 苏利军,席晓军,周明安,徐敬新.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