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发明一种真菌来防治葡萄霜霉病

新西兰发明一种真菌来防治葡萄霜霉病

一、新西兰发明一种菌可防治葡萄霜霉病(论文文献综述)

温欣[1](2020)在《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溃疡病抗性评价及抗性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试验以51份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溃疡病的致病菌—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ae M228对软枣猕猴桃离体枝条和叶片进行人工接种和溃疡病抗病性评价,建立软枣猕猴桃溃疡病评价方法,确定软枣猕猴桃不同资源溃疡病抗性。同时测定代表性品种‘魁绿’,及中华猕猴桃‘红阳’、美味猕猴桃‘徐香’的防御酶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接种前后的变化,以明确软枣猕猴桃种质溃疡病抗性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年份半木质化离体枝条接种感病结果基本一致并达极显着相关水平,相关系数为0.9359,半木质化离体枝条接种可作为软枣猕猴桃溃疡病抗性鉴定的方法;2、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感病程度分为高抗、中抗、感病、中感和高感5个级别。评价的51份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中,高抗资源33份,中抗资源18份,没有感病、中感和高感级次的种质资源;3、接种后,软枣猕猴桃‘魁绿’防御酶活增幅高于或显着高于中华猕猴桃‘红阳’和美味猕猴桃‘徐香’(P<0.05);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幅度最大,比其他酶活更早达到峰值,说明在溃疡病发病前期起到抑制作用;认为可用SOD、CAT、POD、PAL、和PPO的活性变化作为反映猕猴桃材料溃疡病抗性的生理生化指标;4、测定的次生代谢产物中,高抗品种‘魁绿’和中抗品种‘徐香’在接种前后均检测出6种次生代谢产物,高感品种‘红阳’接种前后共检测出5种次生代谢产物;随接种时间增加高抗品种‘魁绿’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增多,且上升幅度大于中抗品种‘徐香’,高感品种‘红阳’在接种后次生代谢产物或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趋势;5、经HPLC测定发现,6个次生代谢产物中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阿魏酸含量与软枣猕猴桃抗溃疡病机制有密切关系,是软枣猕猴桃抵御溃疡病菌侵入的重要防御物质。

张宁[2](2018)在《氟噻唑吡乙酮的合成研究》文中指出氟噻唑吡乙酮(英文名为Oxathiapiprolin),是由美国杜邦公司通过对Merck公司的专利WO2005003128报道的具有医药活性的化合物进行高通量筛选,发现了具有较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继而对其优化研究,得到对晚疫病、霜霉病等有特效的一种新型哌啶基噻唑异恶唑啉类化合物。氟噻唑吡乙酮通过作用于一个新的靶点,即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SBP),具有预防、治疗和抑制生产饱子的作用,对卵菌纲病害具有优良的灭菌活性且药效比较稳定,不仅对霜霉病和晚疫病具有特效,还可以有效的预防根茎的腐病。与多作用位点的卵菌纲杀菌剂相比较,该化合物的作用位点单一,需要对其高水平的抗药性风险进行抗性管理。氟噻唑吡乙酮可以通过与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进行轮换或复配使用,从而对抗药性产生抑制作用以及延长药效。但是该化合物在极低的用量下,就可以产生显着地防治效果,因此,氟噻唑吡乙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所以开发氟噻唑吡乙酮的优良合成路线,对于氟噻唑吡乙酮的进一步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经过对文献已报道路线的研究,本论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分离提纯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尝试新的合成路线,尝试通过了用不同的路线合成中间体,进而再经过Wittig反应、1,3-偶极环反应、酰基化、氨基的保护与脱保护、酯的氨解、酰胺脱水、H2S加成等一系列反应去合成目标化合物。对于化合物B3的合成,在对其后处理的分离纯化时,我们尝试用了柱层析分离、减压和常压蒸馏,但是并没有找到很好的纯化方法。对于化合物C6的合成,我们尝试了两条路线,两条路线的区别在于二氢异恶唑环的合成是分子内成环还是分子间成环,我们成功通过分子间成环合成了该化合物。对于化合物D7合成,我们尝试了两条路线a和b,路线a总共6步,总收率为23.7%;路线b总共8步,总收率为16.0%。路线a优于路线b除总收率高之外,中间体的分离纯化都是通过简单的结晶操作得到纯品。通过优化,合成目标化合物用NaBr作为活化剂,最佳溶剂为无水乙醇,最佳反应温度为72℃。各步中间体均通过1H NMR验证,最后目标化合物通过1H NMR,MS,确定结构,通过HPLC测定其纯度。

欧阳慧[3](2017)在《抗猕猴桃果腐病西姆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猕猴桃果腐病是因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危害而导致的一种植物真菌病害。该病害是猕猴桃果实近成熟期至贮藏期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在江西省奉新县大量发生,损失惨重。迄今为止,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方法对该病害进行防治,但化学防治已出现诸多弊端,因此,需要从生物防治角度对该病害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筛选一种具有显着拮抗作用的生防芽孢杆菌,为未来对猕猴桃果腐病进行生物防治奠定良好基础。从奉新县猕猴桃果园不同健株的根际土壤中随机采集30份土样,采用土壤芽孢杆菌分离方法分离获得267株芽孢杆菌。以猕猴桃果腐病菌为指示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9株抗菌活性较强的芽孢杆菌,其中菌株JY-1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高达74.89%。依据培养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JY-1进行种类归属鉴定。在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中,菌株JY-1与芽孢杆菌属特征基本一致,16S r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西姆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KCTC 13613菌株同源性最高,达100%。结果表明,菌株JY-1应归属于西姆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菌株JY-1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培养基最优成分为:2%蔗糖、0.3%酵母膏、3%蛋白胨、0.5%NaCl和0.09%MgSO4·7H2O。最适培养条件为:pH 7.0、温度30℃、装液量50m L、接种量1%、转速220 r/min和培养72 h。从抑菌谱、代谢产物稳定性、不同处理液对猕猴桃离体果实防病效果和抑菌物质的粗提四方面对该菌株活性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JY-1菌株是一株可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生防菌,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植物病原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其代谢产物不耐强酸强碱,但耐高温,对紫外线不敏感;离体果实接种防治猕猴桃果腐病试验表明优化后的不同处理液抑菌效果明显优于优化前的对应的处理液,且优化后除菌上清液3 d防治效果高达92.21%;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可析出某种蛋白类物质,当硫酸铵饱和度为30%时,能获得最多活性代谢产物,抑菌圈直径达35.67 mm。综上所述,菌株JY-1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微生物,在猕猴桃果腐病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张丹华[4](2017)在《枇杷主要叶斑病病原真菌鉴定及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因其果实香甜可口、营养颇丰而受到消费者喜爱。随着枇杷栽培面积的增加,大面积叶部病害的发生成为限制枇杷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枇杷叶斑病种类繁多,生产中由于病斑形态相似,且存在多种病原菌混合致病的现象,故无法通过传统病原鉴定法全面、快速、准确地鉴定其病原菌种类。我国枇杷主要叶斑病有灰斑病、轮纹病、炭疽病、叶尖枯斑病和圆斑病等,本研究以上述5种病害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传统分离鉴定法(包括菌落特征及孢子形态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和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以期更为准确地鉴定病原,并明确不同病害微生物多样性的年周期变化及地域分布差异,为枇杷叶斑病的防治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采集重庆地区5种主要叶斑病不同时期(春、夏、秋梢生长时期)的病样进行传统分离培养,病原菌种类鉴定及其分离频率统计结果显示,枇杷叶斑病不是单一致病菌引起,而是由多种病原菌混合导致。可能引起灰斑病的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40.00%)、Alternaria(20.00%)、Phoma(10.00%)、Pestalotiopsis(6.67%);可能引起轮纹病的病原菌为Leptosphaeria microscopica(6.67%),该菌为国内首次报道;可能引起炭疽病的病原菌为Alternaria(19.23%)、Phoma(17.95%)、Pestalotiopsis(15.38%)、Colletotrichum(14.10%);可能引起叶尖枯斑病的病原菌为Alternaria(23.91%)、Colletotrichum(21.74%)、Phoma(16.30%);可能引起圆斑病的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40.98%)、Alternaria(18.03%),且同一病害不同时期的病原菌分离频率不同。2.利用传统分离鉴定法对重庆地区不同时期病原菌的多样性进行分析,从中共分离得到365个菌株,隶属于23个属,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98.08%)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92%),其中高频分离(分离频率>5%)菌属有:Colletotrichum(24.66%)、Alternaria(20.00%)、Phoma(13.70%)、Pestalotiopsis(11.23%)、Epicoccum nigrum(5.21%)及Fusarium(5.21%)。其中春、夏、秋梢生长时期分离频率最高的菌属不同,分别为Phoma(23.16%)、Alternaria(26.47%)、Colletotrichum(41.79%),表明重庆地区不同时期优势致病菌种类不同。3.利用传统分离鉴定法对不同地区(重庆、四川、福建)秋梢生长时期5种主要叶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从中共分离获得242个菌株,隶属于16个属,高频分离菌属有Colletotrichum(53.11%)、Pestalotiopsis(12.81%)、Fusarium(10.74%)、Phoma(7.44%)、Alternaria(5.79%)。不同地区病原菌的分离频率存在差异,但菌群种类组成相似,尤其是优势菌属组成,不同地区分离频率最高的均为Colletotrichum,分离频率分别为48.75%、60.53%、51.16%。表明不同地区枇杷叶斑病病原菌多样性差异不明显。4.采集重庆地区不同时期5种主要叶斑病病样,利用Miseq测序平台对病斑真菌多样性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1)病斑真菌主要为Ascomycota(78.33%)和Basidiomycota(19.39%),隶属于260个属,其中24个(如Pestalotiopsis、Colletotrichum、Alternaria)为优势属(相对丰度>1%),占总菌属相对丰度的88.38%;(2)不同时期病样菌群组成不同,春梢病样共获得147个属,其中优势属13个;夏梢病样共获得162个属,其中优势属16个;秋梢病样共获得157个属,其中优势属16个。三个时期共享菌属有85个,其中8个为优势共享属,其相对丰度之和分别占各自时期总测序量的53.67%、57.31%、78.9%;(3)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显示同一病害不同时期菌群组成及其相对丰度不同,与传统分离结果基本一致。5.利用Miseq测序技术对不同地区秋梢生长时期5种主要叶斑病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病斑真菌隶属于223个属,其中有27个优势属,占总测序量的85.20%;(2)不同地区枇杷主要叶斑病菌群组成不同,重庆地区共测得156个属,其中优势属16个;四川地区共测得135个属,其中优势属14个;福建地区共测得133属,优势属15个。三个地区共享菌属共有75个,其中4个为优势共享属,分别为:Pestalotiopsis、Ascochyta、Colletotrichum及g<sub>k<sub>Fungi(未注释菌属);(3)福建地区枇杷病害样本与重庆、四川地区差异显着(P<0.05),优势菌属的组成及丰度差异明显,g<sub>f<sub>Glomerellaceae、Chaetospermum、Cladosporium、g<sub>o<sub>Pleosporales四个属的相对丰度差异最明显。综上所述,枇杷叶斑病并不是由单一致病菌引起,而存在混合致病现象。本研究首次将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枇杷病害病样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测序结果与传统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同种病害样本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地区同一时期的菌群组成及相对含量均存在差异,且Miseq测序技术能够获得更为详细、全面的菌群组成信息,说明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可用于植物病害真菌多样性分析,通过与传统分离鉴定方法相结合,可及时预测并诊断真菌病害,为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保障。

王恩收[5](2016)在《化学发现与农业生产》文中指出现如今.化肥与农药已经成为庄稼丰收的保证.一、钼肥的发现几十年前.新西兰有个牧场曾发生过一件怪事:那年,牧民们同往常一样,在牧场里播种了动物爱吃的禾本科牧草.但不知什么原因,这年的牧草长得又矮又小,枯黄萎靡,有的甚至死亡.动物由于缺乏饲料,也都长得又瘦又小.奇怪的是,在满目衰败的牧草场上却有一片牧草长得非常茂盛,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长的绿色的"地毯",铺展在地面上.这是为什么呢?这条绿色的"地毯"一直延伸到牧场

张路[6](2016)在《红提葡萄生物污染调控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以北京延庆红提葡萄为试材,研究红提葡萄不同生长期附生微生物、杀菌剂和S02处理对红提葡萄附生微生物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分离红提葡萄贮藏期间优势致病菌,明确红提葡萄不同生长期附生微生物的结构和数量变化,确定葡萄成熟期杀菌剂最佳处理方式和贮藏期SO2最佳处理方式,为红提葡萄产贮销全过程生物污染调控提供理论依据。(1)通过研究红提葡萄果穗、叶面、枝干3个部分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附生微生物结构和数量变化,得出:葡萄从幼果期到成熟期,附生细菌数量、附生丝状真菌和附生酵母菌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在葡萄成熟后期,应加强对灰葡萄孢霉、交链孢霉和青霉的防治,避免对采后贮藏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2)分析红提葡萄成熟期附生微生物的结构和数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确定红提葡萄成熟期杀菌剂最佳施用方案为:采前30d喷施浓度为875 mg/L的甲基托布津。该处理方式能够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保留了红提葡萄特有的风味。(3)分析红提葡萄贮藏期附生微生物的结构和数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SO2残留量等指标的变化,确定红提葡萄最佳S02处理方式为首次500μL/L×1.0h,每隔15d,300 μL/L×0.5h熏蒸。该处理方式对灰葡萄孢霉、交链孢霉、青霉和黑曲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且SO2残留量低于FDA限量标准。(4)对红提葡萄贮藏期病原菌进行鉴定,确定贮藏期间优势致病菌为灰葡萄孢霉(Botryis cinerea)、交链孢霉(Alternaria spp.)、青霉(Penicilliumsp.)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灰葡萄孢霉、交链孢霉和青霉为低温致病菌,且在有伤和无伤条件下均可侵染组织,在葡萄贮藏期间应重点防治。离体抑菌和活体抑菌实验表明抑菌效果最佳的为500 μL/L S02处理,可有效抑制丝状真菌的生长和病斑的扩散。

李雯[7](2015)在《葡萄霜霉病拮抗菌和抗生素筛选及其防治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葡萄霜霉病(Grape Downy Mildew)严重危害葡萄生产,是制约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控为主要措施,在葡萄生长季需多次、大量施用化学药剂,因此存在着病菌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和农药残毒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展葡萄霜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葡萄霜霉病拮抗菌及抗生素的筛选,以期为葡萄霜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葡萄霜霉病菌为一种专性寄生菌,存在着病菌难以获得、发病时间较长等问题,为了保证后期筛选拮抗菌和抗生素的顺利进行,开展了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形成及离体萌发适宜条件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将接种葡萄霜霉病菌的离体葡萄叶片,设置不同光照、温度、湿度和养分的条件,观察其发病情况,发现在20℃黑暗、湿度为100%并加入2%乳糖的条件下,最适合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的形成。采用水琼脂法固定孢子囊,研究葡萄霜霉病孢子囊离体萌发的条件,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经4℃低温刺激0.5h,用2%乳糖置于15℃黑暗条件下培养,孢子囊萌发率最高,萌发率为85.3%。2在葡萄霜霉病离体叶片实验中,与龟裂链霉菌、CN300、6Y1混合的葡萄霜霉病孢子囊悬浮液,接于健康叶片5d后发病率分别为15%、10.83%、0%,较对照在α=0.05水平下有显着差异。将发病率较低的CN300、6Y1两种菌株采用摇床发酵的方法,对培养液不同浓度和不同成分进行葡萄霜霉病菌抑制效果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真菌6Y1的菌丝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显着,并且随菌丝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越明显。通过形态学鉴定和18S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6Y1为芸苔链格孢,为了获得更多对霜霉病菌有抑制作用的6Y1菌丝,通过单因素及L9(33)正交试验,研究6Y1发酵过程中培养基、转速、接种量、装液量对6Y1真菌菌丝产量的影响,确定转速为200 r/min,接菌量为2块、装瓶量为175mL的优化组合下,菌丝的产量最大,可达到0.907g/100mL。3用不同抗生素对健康葡萄叶片处理后,接种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测定其对葡萄霜霉病的预防效果,发现武夷菌素300倍、春雷霉素200倍、多抗霉素1000倍3种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1.67%、55%、66.67%,井冈霉素无明显抑菌效果;在室内对已发病的葡萄叶片(清水洗掉孢子囊),喷洒4种抗生素,3d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对葡萄霜霉病菌有治疗作用。将脂溶性渗透剂与春雷霉素混合后,通过离体叶片治疗和田间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脂溶性渗透剂对春雷霉素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唐艳[8](2014)在《湖南省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药剂筛选》文中提出通过系统调查,2014年3月28日,观察圃出现葡萄霜霉病病斑,到5月26日达到观察的最高值。研究发现病情指数与发病前5天的平均温度呈显着正相关,与霜霉病菌孢子囊捕捉量呈显着正相关,这说明在一定的田间条件下,随着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数目的增加,田间霜霉病病情会明显增加;相反随着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数目捕捉量的减少,田间霜霉病病情则会相对减轻。由此,可根据田间的气象资料初步预测病害的初发期、盛发期。从开始捕捉到孢子囊到叶片表现发病症状为5天左右,葡萄霜霉病的潜育期一般为4-6d。通过测定孢子囊萌发抑制率,评价了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供试的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甲霜灵、嘧菌酯、咪鲜胺、烯酰吗啉、氟吗啉、代森锰锌的EC50分别为:121.28μg/ml、279.45μg/ml、 113.45μg/ml、25.83μg/ml、154.67μg/ml、51.86μg/ml。表明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表明30%甲霜灵·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2%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倍液、5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第3次施药后14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3%、63.0%、42.8%、87.0%、79.9%、85.0%和88.2%,可以用于田间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试验。

秦文韬[9](2013)在《葡萄霜霉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葡萄(Vitis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一,葡萄及葡萄相关产品是世界上和我国的重要农业产业。葡萄霜霉病(Grape Downy Mildew)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美洲抗葡萄根瘤蚜砧木的引入传入法国,继而传遍欧洲和全世界,已造成多次重大的灾难,成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子。自1882年波尔多液发明至今,化学防控一直是控制霜霉病为害、流行、成灾的最主要的措施;多数葡萄产区需要多次、大量施用化学药剂才能成功防控其危害和成灾,这同时也增加了化学药剂产生副作用的风险。预测预报技术是准确防控霜霉病、减少农药施用和精准施用的关键,因此,开展葡萄霜霉病预测预报研究对于科学防治葡萄霜霉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检测技术为作为预测预报的重要手段,为精准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分子基础。目前,关于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 (Berk et Curtis) Ber.et de Toni]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的报道几乎是一个“空白”,本研究旨在探索并建立两种高效、快速、特异、灵敏的葡萄霜霉病菌分子检测方法,以期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分子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葡萄霜霉病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种间特异性强,且在55min内即可检测到33fg/μl水平的P. viticola基因组DNA,灵敏度是常规PCR检测体系的100倍。2.开发了具有高度的种间特异性的葡萄霜霉病菌锁式探针,探索并初步建立了葡萄霜霉病菌的锁式探针检测法,灵敏度为9.4pg/μl。开发的锁式探针和初步建立的锁式探针检测法为后续多种葡萄致病菌的锁式探针检测技术的集成奠定了基础。3.结合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分别利用所建立的葡萄霜霉病菌的LAMP和PLP检测方法对全国各地区的78份田间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第一,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高,均为100%;第二,这两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在各种区域或生态条件下的各种品种上葡萄霜霉病菌的检测,即:不仅适用于酿酒、鲜食等各种用途葡萄品种组织内霜霉菌的检测,还适用于有核、无核等品种葡萄组织内霜霉菌的检测,不仅适用于不同地区或不同生态区域的相同葡萄品种霜霉菌的检测及相同地区的不同葡萄品种霜霉菌的检测,还适用于不同地区的不同葡萄品种霜霉菌的检测。

程燕林[10](2012)在《中国部分Botryosphaeriaceae真菌的系统发育及模式种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子囊菌门Asc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真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寄主类型多样,在我国引起多种重要的经济树木枝条或主干发生溃疡病,包括杨树和多种果树等。长期以来病原真菌的命名多根据病害和寄主来命名,造成了同菌异名、同名异菌的问题,引起了该科真菌的命名和分类混乱的问题。该属模式种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是该科最常见的种之一,是引起树木溃疡病最重要的病原,在我国多个气候区均有发生,阐明该种不同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对病害的检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澄清我国树木溃疡病病原真菌的种类和调查葡萄座腔菌科真菌在我国分布的多样性,针对引起杨树和蔷薇科果树病害的葡萄座腔菌科病原进行研究,采用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的方法,从我国南北方的5个典型气候区分离到58株寄主为杨树和37株寄主为蔷薇科果树的试验菌株,结合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鉴定葡萄座腔菌科5个属8(或9)种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种群具有中度偏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6777。利用形态学结合ITS、β-tubulin和EF1-α序列比较分析表明,发生于杨树上的种类包括Botryosphaeria dothidea、Neofusicoccum parvum、Diplodia seriata、D. mutila、Dothiorellaviticola和一个未定名新种Fusicoccum sp.1,其中,共有53株为B. dothidea,其它种各1株;发生于蔷薇科果树上的有B. dothidea、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Neof.parvum/Neof. ribis复合种和另一个未定名新种Fusicoccum sp.2,其中,B. dothidea15株,L. pseudotheobromae和Neof. parvum/Neof. ribis各有3株, Fusicoccum sp.2有6株。上述种类中,D. seriata在我国是第一次报道发生在杨树上;Do. viticola是第一次报道于滇青冈。根据β-tubulin序列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对B. rhodina与其无性型L. theobromae的对应关系提出质疑,认为B. rhodina的无性型应为L. pseudotheobromae。研究表明,除了L. pseudotheobromae只发生于南亚热带外,其余绝大多数试验菌株在我国的分布与气候区没有直接的联系。培养特征的比较和LSU序列、ITS/EF1-α序列联合建立的系统发育关系进一步支持了两个未定名种Fusicoccum sp.1和Fusicoccum sp.2的系统地位,属于Botryosphaeriacomplex。Fusicoccum sp.1与Fusicoccum fabicercianum表现出最近的亲缘关系,Fusicoccumsp.1和Fusicoccum sp.2与Botryosphaeria complex其它种存在着显着的培养特征上的区别:它们的菌落均呈现环状,且培养至第10天气生菌丝仍未变灰。Botryosphaeria dothidea为两类寄主上的优势种类,其分布区域横跨南亚热带到中温带,显示出对不同地理和寄主的适应性。为了分析B. dothidea种群的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从文献记载的标记中筛选出来10个简单序列重要(SSR)标记用于分析来自5个地区种群77个试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分别来自5个气候区:中温带亚湿润型气候大区、暖温带亚湿润型气候大区、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大区、中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大区和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大区。结果表明各种群的多样性指数均为中度偏高(H=0.6777);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平均Fst=0.0758),且遗传差异大多来自群体内部,而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除中温带亚湿润型气候大区种群外,其余4个种群都有自己特定的等位基因,其特有等位基因数依次为21、2、2、3个。77个试验菌株构成的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分化程度低,基因流动较大,可能与菌株来源于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有关,并且与寄主的反复迁移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杨树。杨树和蔷薇科寄主的菌株没有表现也寄主分化特征。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同种群特定的等位基因,包括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大区种群的407bp和425bp,中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大区种群的424bp和429bp,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大区种群的234bp、408bp和416bp及暖温带亚湿润型气候大区种群的特定等位基因313bp、333bp等,这对于一些潜伏于寄主组织内的特定B. dothidea地理种群的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西兰发明一种菌可防治葡萄霜霉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西兰发明一种菌可防治葡萄霜霉病(论文提纲范文)

(1)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溃疡病抗性评价及抗性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猕猴桃溃疡病概述
        1.1.1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及病原研究
        1.1.2 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症状
        1.1.3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法
    1.2 植物抗病机制研究
        1.2.1 形态结构抗病
        1.2.2 生理生化机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论文结构安排
        1.3.1 目的意义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溃疡病抗性评价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供试菌株
        2.1.3 试剂与仪器
        2.1.4 试验方法
        2.1.4.1 M228的GFPuv转化
        2.1.4.2 最适摇菌时间筛选
        2.1.4.3 人工接种方法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最适摇菌时间确定
        2.2.2 不同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抗性鉴定与评价
        2.2.3 不同接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2.2.4 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溃疡病抗性评价
    2.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抗性猕猴桃材料接种溃疡病菌后防御酶活性变化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供试菌株
        3.1.3 试剂与仪器
        3.1.4 试验方法
        3.1.4.1 供试材料处理
        3.1.4.2 试验方法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菌后POD活性的变化
        3.2.2 不同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菌后CAT活性的变化
        3.2.3 不同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菌后SOD活性的变化
        3.2.4 不同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菌后PPO活性的变化
        3.2.5 不同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菌后PAL活性的变化
    3.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次生代谢产物对猕猴桃溃疡病抗性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供试菌株
        4.1.3 试剂与仪器
        4.1.4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前后次生代谢产物种类差异
        4.2.2 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前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变化
        4.2.2.1 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前后原儿茶素含量变化
        4.2.2.2 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前后咖啡酸含量变化
        4.2.2.3 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前后绿原酸含量变化
        4.2.2.4 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前后阿魏酸含量变化
        4.2.2.5 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前后芦丁含量变化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2)氟噻唑吡乙酮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卵菌纲病菌概述
    1.2 防治卵菌纲病害的常规药剂
        1.2.1 多作用位点的保护性杀菌剂
        1.2.2 专化型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
        1.2.3 防治卵菌病害的混合农药制剂
    1.3 卵菌杀菌剂面临的主要问题
        1.3.1 药剂品种老化单一
        1.3.2 病菌抗药性日趋严重
        1.3.3 制剂加工技术滞后
    1.4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
    1.5 氟噻唑吡乙酮
    1.6 氟噻唑吡乙酮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6.1 氟噻唑吡乙酮作用机理
        1.6.2 氟噻唑吡乙酮的合成研究进展
        1.6.3 氟噻唑吡乙酮的应用
        1.6.4 氟噻唑吡乙酮开发进程及专利状况
    1.7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7.1 立题依据
        1.7.2 本课题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与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化合物A3的合成路线
        2.2.2 化合物B3的合成路线
        2.2.3 化合物C6的合成路线
        2.2.4 化合物D7的合成路线a
        2.2.5 化合物D7的合成路线b
        2.2.6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7 检测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结果
        3.1.1 合成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结构
        3.1.2 中间体的结构表征
        3.1.3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2 实验讨论
        3.2.1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
        3.2.2 化合物B3的合成条件优化
        3.2.3 化合物C6的合成优化
        3.2.4 化合物D7的合成优化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附录

(3)抗猕猴桃果腐病西姆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猕猴桃果腐病的概述
        1.1.1 猕猴桃果腐病
        1.1.2 猕猴桃果腐病的症状和病原菌种类
        1.1.3 猕猴桃果腐病的综合防治
    1.2 拮抗芽孢杆菌的概述
        1.2.1 拮抗芽孢杆菌生防机制
        1.2.2 国内外对拮抗芽孢杆菌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西姆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防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芽孢杆菌的分离
        2.2.2 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拮抗芽孢杆菌的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菌落形态及菌体特征
        3.2.2 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2.3 生理生化特征及生长特性结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西姆芽孢杆菌JY-1 菌株的发酵成分和条件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培养基成分优化
        4.2.2 培养基成分正交试验
        4.2.3 培养条件优化
        4.2.4 优化前后菌株JY-1 的生长和抑菌物质产生的比较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西姆芽孢杆菌JY-1 抑菌物质初步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JY-1 菌株对9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5.2.2 JY-1 菌株对4种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
        5.2.3 活性代谢产物稳定性测定
        5.2.4 不同处理液对离体猕猴桃果实的室内防治效果
        5.2.5 表面活性的测定
        5.2.6 抗菌物质的粗提结果
    5.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枇杷主要叶斑病病原真菌鉴定及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果树真菌病害研究概况
    1.2 枇杷叶部病害研究现状
        1.2.1 枇杷灰斑病
        1.2.2 枇杷轮纹病
        1.2.3 枇杷炭疽病
        1.2.4 枇杷叶尖枯斑病
        1.2.5 枇杷圆斑病
        1.2.6 枇杷其他病害
    1.3 ITS序列分析在果树真菌病害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1.3.1 ITS序列的结构和特征
        1.3.2 ITS序列分析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1.3.3 ITS序列在果树真菌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枇杷主要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其演替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3.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3.1.3 病样采集
        3.1.4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3.1.5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3.1.6 分离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3.1.7 分离菌株的rDNA-ITS序列分析
        3.1.8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采样地点环境调查
        3.2.2 主要分离菌株鉴定
        3.2.3 重庆地区枇杷主要叶斑病病原菌周年演替规律
        3.2.4 不同地区枇杷主要叶斑病病原菌分布规律
    3.3 讨论
第4章 枇杷主要叶斑病真菌菌群多样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4.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4.1.3 病样采集
        4.1.4 病样微生物总DNA提取
        4.1.5 病样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1.6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统计学分析
        4.2.2 枇杷主要叶斑病病样真菌多样性分析
        4.2.3 重庆地区枇杷叶斑病病样真菌菌群结构年周期变化
        4.2.4 不同地区枇杷主要叶斑病病样真菌菌群结构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结论及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后续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获奖及科研情况
致谢

(6)红提葡萄生物污染调控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红提葡萄概况
        1.1.1 延庆葡萄区域特点
        1.1.2 红提葡萄生长特性
        1.1.3 红提葡萄贮藏特性
    1.2 红提葡萄主要生物污染病害
        1.2.1 红提葡萄生长期主要生物污染病害
        1.2.2 红提葡萄贮藏期主要生物污染病害
    1.3 红提葡萄生长期间生物污染病害防治
        1.3.1 化学防治手段
        1.3.2 农业防治手段
        1.3.3 生物防治手段
    1.4 红提葡萄贮藏期间生物污染病害防治
        1.4.1 化学防治
        1.4.2 物理防治
        1.4.3 生物防治
    1.5 红提葡萄主要生理指标变化规律
        1.5.1 可溶性固形物
        1.5.2 可滴定酸
        1.5.3 维生素C
    1.6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1.6.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6.2 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仪器与设备
        2.1.3 供试试剂
    2.2 试剂配制
        2.2.1 供试培养基配制
        2.2.2 SO_2气体的制备
        2.2.3 田间农药的配制
    2.3 试验处理
        2.3.1 红提葡萄不同生长期附生微生物研究
        2.3.2 杀菌剂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
        2.3.3 SO_2处理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
    2.4 附生微生物测定及方法
        2.4.1 红提葡萄附生微生物的分离计数
        2.4.2 红提葡萄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4.3 红提葡萄病原菌的致病性检测
        2.4.4 红提葡萄病原菌的鉴定
        2.4.5 红提葡萄致病菌发病条件预测
        2.4.6 SO_2处理的抑菌效果研究
    2.5 红提葡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2.5.1 可溶性固形物(SSC)测定
        2.5.2 可滴定酸含量(TA)测定
        2.5.3 维生素C含量(Vc)测定
        2.5.4 红提葡萄甲基托布津、烯酰吗啉残留量测定方法
        2.5.5 红提葡萄SO_2残留量测定方法
    2.6 结果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红提葡萄不同生长期附生微生物研究
        3.1.1 红提葡萄不同生长期附生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研究
        3.1.2 红提葡萄果穗附生细菌类群研究
        3.1.3 红提葡萄果穗附生丝状真菌类群研究
        3.1.4 红提葡萄果穗附生酵母菌类群研究
        3.1.5 小结
    3.2 杀菌剂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
        3.2.1 杀菌剂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2.2 杀菌剂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细菌类群的影响
        3.2.3 杀菌剂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丝状真菌类群的影响
        3.2.4 杀菌剂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酵母菌类群的影响
        3.2.5 杀菌剂对红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3.2.6 小结
    3.3 SO_2处理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
        3.3.1 SO_2处理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3.2 SO_2处理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细菌类群的影响
        3.3.3 SO_2处理对红提葡萄果穗附生丝状真菌类群的影响
        3.3.4 SO_2处理对红提葡萄果实附生酵母菌类群的影响
        3.3.5 SO_2处理对红提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3.3.6 小结
    3.4 红提葡萄贮藏期间优势致病菌研究
        3.4.1 红提葡萄贮藏期间病原菌分离
        3.4.2 红提葡萄贮藏期间病原菌致病性检测
        3.4.3 红提葡萄贮藏期间病原菌形态特征与鉴定
        3.4.4 红提葡萄贮藏期间优势致病菌发病条件预测
        3.4.5 SO_2处理对优势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3.4.6 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 致谢

(7)葡萄霜霉病拮抗菌和抗生素筛选及其防治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葡萄霜霉病概述
    1.2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研究
        1.2.1 选用抗病品种
        1.2.2 加强田间管理
        1.2.3 化学防治
        1.2.4 生物防治
    1.3 链格孢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
    1.4 抗真菌农用抗生素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试验材料
    2.1 供试葡萄叶片及葡萄品种
    2.2 供试菌株
    2.3 培养基
    2.4 供试药剂
3 试验方法
    3.1 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形成及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研究
        3.1.1 孢子囊悬浮液制备
        3.1.2 孢子囊接种方法
        3.1.3 不同条件对孢子囊形成的影响
        3.1.4 孢子囊离体萌发适宜条件研究
    3.2 葡萄霜霉病菌拮抗菌株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
        3.2.1 葡萄内生菌的分离
        3.2.2 供试菌株的培养和菌悬液配制
        3.2.3 供试菌株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室内离体叶片试验
        3.2.4 6Y1、CN300菌株发酵液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3.2.5 真菌6Y1的不同成分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3.2.6 真菌6Y1鉴定
        3.2.7 促进6Y1真菌菌丝生长发酵条件的优化
    3.3 不同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研究
        3.3.1 供试抗生素药液的配制
        3.3.2 不同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预防试验
        3.3.3 不同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治疗试验
        3.3.4 脂溶性渗透剂对春雷霉素的增效作用
4 结果与分析
    4.1 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形成及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研究
        4.1.1 不同光照条件对孢子囊形成率的影响
        4.1.2 不同温度对孢子囊形成率的影响
        4.1.3 不同湿度对孢子囊形成率的影响
        4.1.4 不同养分对孢子囊形成率的影响
        4.1.5 孢子囊离体萌发条件
    4.2 葡萄霜霉病菌拮抗菌株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
        4.2.1 供试菌株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4.2.2 6Y1、CN300培养液对葡萄霜霉病菌的防治效果
        4.2.3 不同成分6Y1培养液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4.2.4 真菌6Y1鉴定
        4.2.5 促进6Y1真菌菌丝生长发酵条件的优化
    4.3 不同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研究
        4.3.1 不同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预防效果
        4.3.2 不同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治疗效果
        4.3.3 脂溶性渗透剂对春雷霉素的增效作用
5 结论与讨论
    5.1 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形成及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研究
    5.2 葡萄霜霉病菌拮抗菌株筛选及防治效果研究
    5.3 不同抗生素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研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8)湖南省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葡萄霜霉病的起源
    1.2 葡萄霜霉病的症状
    1.3 葡萄霜霉病的病原
        1.3.1 葡萄霜霉菌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1.3.2 葡萄霜霉菌的有性阶段
        1.3.3 葡萄霜霉菌的无性阶段
    1.4 葡萄霜霉病的流行学
        1.4.1 葡萄霜霉病菌的传播方式
        1.4.2 潜育期
        1.4.3 侵染循环
    1.5 影响葡萄霜霉病流行的因素
        1.5.1 感病寄主
        1.5.2 病原物
        1.5.3 环境条件
    1.6 影响葡萄抗霜霉病的因素
        1.6.1 植物品种特征与抗病性的关系
        1.6.2 化学物质与抗病性的关系
    1.7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1.7.1 培育抗性品种
        1.7.2 加强栽培管理
        1.7.3 生物防治
        1.7.4 化学防治
    1.8 课题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刺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调查
        2.1.1 发病规律调查的材料
        2.1.2 发病规律调查方法
    2.2 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2.1 供试的病菌和杀菌剂
        2.2.2 配制不同浓度的杀菌剂溶液
        2.2.3 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2.2.4 杀菌剂溶液和孢子囊悬浮液的混合
        2.2.5 孢子囊萌发情况的观察和记载
    2.3 杀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2.3.1 田间药效试验地和杀菌剂
        2.3.2 处理设计
        2.3.3 田间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田间气象因素分析
    3.2 葡萄生长期霜霉病菌孢子囊扩散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3.3 葡萄生长期霜霉病发病情况其影响因子分析
    3.4 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动态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
    3.5 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3.6 6种杀菌剂的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值及相应EC50值
    3.7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影响大
        4.1.2 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强
        4.1.3 烯酰吗啉和氟吗啉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效
    4.2 讨论
        4.2.1 影响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4.2.2 室内毒力筛选方法对杀菌剂的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葡萄霜霉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葡萄霜霉病概述
        1.1.1 葡萄霜霉病的起源与分布
        1.1.2 葡萄霜霉病的症状与危害
        1.1.3 葡萄霜霉病的病原
        1.1.4 葡萄霜霉病的病害循环
        1.1.5 葡萄霜霉病的综合防治
    1.2 植物病原菌分子检测方法
    1.3 环介导恒温扩增法在植物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
        1.3.1 LAMP 技术原理简介
        1.3.2 环介导恒温扩增法在植物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
    1.4 基于锁式探针检测技术的应用
        1.4.1 锁式探针的结构
        1.4.2 基于锁式探针检测技术的原理简介
        1.4.3 基于锁式探针检测技术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葡萄霜霉病菌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葡萄霜霉病菌 ITS 序列的获取
        2.2.2 LAMP 引物设计及筛选
        2.2.3 LAMP 环引物筛选
        2.2.4 LAMP 目标产物的确定
        2.2.5 LAMP 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2.2.6 LAMP 引物特异性验证
        2.2.7 LAMP 引物灵敏度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葡萄霜霉病菌 ITS 序列的获取
        2.3.2 LAMP 引物设计及筛选
        2.3.3 LAMP 环引物筛选
        2.3.4 LAMP 目标产物的确定
        2.3.5 LAMP 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2.3.6 LAMP 引物特异性验证
        2.3.7 LAMP 引物灵敏度验证
    2.4 讨论
第三章 葡萄霜霉病菌锁式探针检测法研究初探
    3.1 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方法
        3.2.1 试剂配制
        3.2.2 葡萄霜霉病菌 cox2 基因序列的获取
        3.2.3 Padlock Probe 及其扩增引物的设计
        3.2.4 探针的连接、外切酶处理、探针扩增
        3.2.5 目标产物的验证
        3.2.6 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优化
        3.2.7 PLP-P.v 特异性验证
        3.2.8 PLP-P.v 灵敏度验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葡萄霜霉病菌 cox2 基因序列的获取
        3.3.2 Padlock Prob 及其扩增引物的设计结果
        3.3.3 引物 P1c/P2 扩增结果
        3.3.4 目标产物的验证
        3.3.5 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优化
        3.3.6 PLP-P.v 特异性验证结果
        3.3.7 PLP-P.v 灵敏度验证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田间样品的检测
    4.1 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2 方法
        4.2.1 试剂配制
        4.2.2 田间样品基因组 DNA 的快速提取
        4.2.3 田间样品 cox2 基因扩增
        4.2.4 田间实际样品的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田间样品基因组 DNA 的快速提取及 cox2 基因扩增结果
        4.3.2 不同地区的相同葡萄品种叶片内霜霉菌的检测
        4.3.3 相同地区的不同葡萄品种叶片内霜霉菌的 LAMP 快速检测
        4.3.4 不同地区不同葡萄品种叶片内霜霉菌的 LAMP 快速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部分Botryosphaeriaceae真菌的系统发育及模式种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系统分类和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1.2.1 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系统分类的研究进展
        1.2.2 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1.2.3 我国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相关研究进展
        1.2.4 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系统分类与分子生态学研究的问题与讨论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葡萄座腔菌科真菌鉴定和分类学研究方法
        1.4.2 葡萄座腔菌科真菌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杨树上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种类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菌株活化和形态观察
        2.2.2 DNA 提取、扩增和测序结果
        2.2.3 DNA 序列比较及种类鉴定
        2.2.4 系统发育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蔷薇科果树上葡萄座腔菌科真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菌株活化和形态观察
        3.2.2 DNA 提取、扩增和测序结果
        3.2.3 ITS rDNA 序列比较及种类鉴定
        3.2.4 系统发育关系
        3.2.5 小结
第四章 两个 FUSICOCCUM 新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菌株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培养特征
        4.2.2 系统发育关系
    4.3 小结
第五章 利用 SSR 荧光标记分析BOTRYOSPHAERIA DOTHIDE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SSR 引物的开发
        5.2.2 SSR 引物的筛选
        5.2.3 SSR 数据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四、新西兰发明一种菌可防治葡萄霜霉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溃疡病抗性评价及抗性生理研究[D]. 温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氟噻唑吡乙酮的合成研究[D]. 张宁.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6)
  • [3]抗猕猴桃果腐病西姆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D]. 欧阳慧.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4]枇杷主要叶斑病病原真菌鉴定及多样性分析[D]. 张丹华. 西南大学, 2017(02)
  • [5]化学发现与农业生产[J]. 王恩收.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 2016(05)
  • [6]红提葡萄生物污染调控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 张路.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7)
  • [7]葡萄霜霉病拮抗菌和抗生素筛选及其防治效果的研究[D]. 李雯.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3)
  • [8]湖南省葡萄霜霉病的发病规律及药剂筛选[D]. 唐艳.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4)
  • [9]葡萄霜霉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研究[D]. 秦文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10]中国部分Botryosphaeriaceae真菌的系统发育及模式种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程燕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1)

标签:;  ;  ;  ;  ;  

新西兰发明一种真菌来防治葡萄霜霉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